心得体会具有反思和思考的作用,让我们更清晰地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些成功人士的心得体会,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发和借鉴。
专业认识你的孩子心得体会(案例20篇)篇一
作为父母,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出色的人才。然而,如何认识孩子,引导他们成长,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以下是我个人的一些心得体会和建议,供其他父母参考。
第一段:认识自己。
在认识孩子之前,我们首先要认识自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习惯和优点缺点。我们需要深刻地了解自己的特点,看看是否存在不良口头习惯、情绪化、缺乏耐性、自私等问题。这样,我们才能明确自己的不足,提高自身素质,成为孩子良好的榜样。
第二段:赤子之心。
孩子天生就是无邪的,他们的语言思维都比较单纯。所以我们需要像孩子一样,保持赤子之心,换位思考,理解孩子,不给他们附加太多的负担和要求。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尊重孩子的想法和主张,允许他们犯错,让孩子在犯错中成长。
第三段:建立良好的家庭环境。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良好的家庭环境。我们可以通过规范自己的行为举止,让孩子懂得如何处事,如何处理情感关系。在生活中还需要付出时间、精力与孩子互动,明确界线,与孩子进行更多的沟通和交流。此外,我们需要为孩子营造一个舒适的、和谐的、有爱的家庭氛围,这将有利于他们的成长和发展。
第四段:认识孩子的性格和需求。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想法和需求。我们需要学会尊重孩子的个性和特点,理解他们的情感需求和行为习惯。这样可以给孩子提供适宜的环境,建立亲密的、信任的、高效的亲子关系。在此过程中,我们需要多陪伴孩子,多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帮助他们发掘自己的潜能,培养亲子之间的情感纽带。
第五段:如何教育孩子。
教育孩子,不仅是传授知识,还包括熏陶性格,塑造品德。我们需要注意引导孩子如何克服困难,明确目标,树立信心和勇气。同时,还需要教育孩子责任感、感恩心、团队协作、独立自主等方面的优秀品德。重要的是,我们需要采取积极的、科学的教育方式,创造积极的学习和生活氛围,让孩子在愉快的教育环境中成长。
总之,认识孩子、教育孩子是一个系统的过程,需要父母们持续耐心的参与。只有我们真正投身其中,理解并满足孩子的需求,才能让孩子顺利健康的成长,成为一个自信、独立、善良的人。
专业认识你的孩子心得体会(案例20篇)篇二
第一段:引言(150字)。
孩子是人生路途上的一束阳光,他们天真、热情,给我们带来了无尽的欢乐和感动。当你打开心扉,让孩子走进你的内心深处,你会发现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在这个让人心动的过程中,我也深深领悟到一些心得和体会。
第二段:倾听孩子的心声(250字)。
当你真正了解孩子的内心需求时,你就能更好地与他们建立起真诚的联系。孩子有自己的思想和感受,只要我们仔细聆听他们的心声,就会发现他们的世界是那么的丰富和多彩。不要简单地只关注他们的学习成绩和表现,而是要关注他们的内心世界,给予他们关怀和温暖。只有真正倾听孩子的心声,我们才能引导他们成长为自信、独立和善良的人。
第三段:关爱孩子的成长(250字)。
孩子是未来社会的希望,我们应该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和呵护。关爱孩子需要用心、耐心并给予他们无条件的爱。要用心去发现孩子的优点和潜力,帮助他们在各个方面获得成长和进步。同时,要尊重孩子的选择和决策,给予他们发展的空间和自由。只有真正关爱孩子,我们才能在他们的成长路上成为他们可靠的后盾。
第四段:以身作则的重要性(250字)。
孩子是模仿者,他们更多地通过观察和模仿来学习和成长。作为成年人,我们应该以身作则,成为孩子们的榜样。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自身的言行举止,给孩子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如果我们自己都不能做到,怎么能要求孩子们去做呢?通过以身作则,我们可以在孩子的眼中留下美好的印象,让他们受到良好的影响。
第五段:成为孩子的朋友和伙伴(300字)。
与孩子建立友谊和伙伴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孩子需要有一个可以信任、依赖的大人,一个可以陪伴他们成长、分享他们喜怒哀乐的人。我们需要尊重和倾听他们的想法,与他们进行平等的沟通和交流。与孩子相处时,我们可以一起玩耍、探索、学习,让他们感受到我们是他们的朋友,我们愿意陪他们一起成长。当我们成为孩子的朋友和伙伴时,我们的关系将更加深入,他们也会更加敞开心扉和我们分享他们的内心世界。
结尾(100字)。
当孩子走进你的心里,你会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幸福和满足。我们可以通过倾听他们的心声,关爱他们的成长,以身作则和成为他们的朋友和伙伴,让他们在我们的陪伴下成长为有爱心、有情感、有责任心的人。当孩子走进你的心里,我们也会从他们那里学到更多的宽容、善良和纯真。
专业认识你的孩子心得体会(案例20篇)篇三
寒假里,我也加入了亲子共读活动中。
记得高尔基也曾说过,爱孩子是连母鸡也会的事情。为人父母又有谁不爱自己的孩子?但要爱得智慧、爱得理解、爱得有法、爱得让孩子感动,给孩子鼓舞、激励和唤醒,我们很多父母却难以做到。可怜天下父母心,有谁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呢?相信我们每个做父母的都在寻找最佳教育孩子的方法吧!当我读完了周弘的教育著作《赏识你的孩子》后,我的心中豁然开朗,茅塞顿开。这不正是我们所寻觅最佳教育方式吗?——赏识教育。
我为作者周弘的父爱所震撼,所感动,为他的教育智慧而折服。
这本书写的是作者从一个父亲的角度,分六次觉醒。用赏识教育的方法把他三岁半时还一个字不会说,震耳雷声都听不见的女儿周婷婷培养成了中国第一位聋人少年大学生留美硕士。并用这种方法,在中国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的早慧聋童。
书中所说的赏识,用老百姓的话,就是“看得起”,对孩子而言就是“你真行、你真棒”。多说一些这样的话,会让孩子感到自信。反之,说一些“你真笨”之类的话,孩子自己也会否定本身的能力,从而产生自卑感,破罐子破摔。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教育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
赏识教育的基本理念是: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庄稼的农民。农民怎样对待庄稼,决定了庄稼的收成。父母应多为孩子的长处而骄傲,不为孩子的短处而遗憾。哪怕天下所有的人都看不起你的孩子,做父母的也要眼含热泪地欣赏他、拥抱他、赞美他!
愿天下所有关心孩子的父母都学会赏识!
愿我们做父母都来看一下这本书吧!从书中可以找到适合教育我们孩子的方法。
专业认识你的孩子心得体会(案例20篇)篇四
我喜欢周弘老师的《赏识你的孩子》一书对其中的赏识教育法颇有感触。
“记得女儿七岁刚接触应用题时,有一次,十道题只做对了一道,周弘老师满怀深情的对女儿说:“简直不可思议,这么小的年龄做这么难的题,第一次居然就作对了一道。”女儿这时露出了喜悦的表情,她还想进一步证明自己。就说:“爸爸,你小时侯会不会做?”爸爸说:“我肯定不会做象你这个年龄,这么难得应用题,爸爸连碰都不敢碰。”女儿顿时信心倍增,仿佛插上了飞翔的翅膀,自由的翱翔在数学知识的天空里,仅用三年时间学完了小学六年的课程。”十道题错九道的事我也经常遇到,可我是怎么做的呢?真是值得反思。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潜能,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学习能力只不过是人若干种能力中的一种,如果我能从其他方面发现学生的亮点,比如对一个爱劳动的学生,对一个上完课后能主动帮老师把没关的电脑关上的学生,对一个偶尔才完成作品并得意向我展示的学生说一声:“你做得真好!”虽然只是短短一句话,但能满足学生心灵深处最强烈的渴求,满足了所有学生无形的需要。同成年人一样,他们也希望被人需要,被人认同。读完书后,我就开始用赏识的眼光看学生,当然只赏识他们的优点,长处,不能对他们的毛病也采取放任和欣赏的态度,即使批评他们也要尽量不露痕迹,让学生认为即使批评,也是站在朋友的立场,为他们着想而出发的。
不是好孩子需要赏识,而是赏识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好,不是坏孩子需要抱怨,而是抱怨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坏。孩子的成长道路犹如跑道和战场,父母、老师应该为他们多喊“加油”高呼“冲啊”,哪怕孩子一千次跌倒,也要坚信他们能一千零一次站起来。
作教师我们应该而且必须用赏识的目光看待孩子。对于内向不自信的孩子,我们要耐心地关心帮助他们,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不断地给予他们肯定和鼓励。所谓“优点不说不得了,缺点少说逐渐少”。其实孩子虽小,但他也是爱面子的,避开其他孩子与他单独谈话,首先让他觉得老师给他留了面子,接着用婉转的语言指出他的不足,希望他尽早改正,相信他会乐意地接受。反之,如果他有了进步时,老师能在全班小朋友面前表扬肯定他的话,相信这对他会是很大的激励。
我们每一个老师都知道要赏识自己的学生,多是以所谓的“激励”为原则,不断的刺激我们的学生。不可否认的是更多的孩子却越来越反感这样的教育方式。用爱与赏识贯穿自己的工作,我真诚地希望每一位老师能赏识每一位学生。因为有了赏识,才会有尊重。用赏识的方式教育孩子,相信孩子会带给你不断的惊喜。
专业认识你的孩子心得体会(案例20篇)篇五
作为父母或者教育者,我们与孩子们的相处时间越多,就越能认识到他们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与孩子们共度的时光中,我逐渐领悟到了一些重要的认识,并从中收获了宝贵的体会。在我看来,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对于他们的成长至关重要,以下将从五个方面来探讨这一话题。
首先,我们应该了解孩子希望被尊重。孩子们天生就渴望被认可和尊重,他们也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和意见。作为成年人,我们不应该忽视或轻视这种意愿,而是应该给予他们发表意见和表达思考的机会。只有当我们真正尊重他们的想法并听取他们的观点时,他们才会感到被重视,并成长为自信和富有主见的人。
其次,我们需要理解孩子在发展中的特点。孩子的心智和情感发展是渐进的,他们的能力和认知水平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提高。孩子们的思维方式和情感表达与成年人存在差异,我们需要了解这些差异,并给予他们相应的支持和引导。通过与他们密切互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们的需求和成长阶段,并为他们提供适当的教育和指导。
第三,我们应该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孩子们往往能够通过各种方式来表达他们的情感和需求。作为家长或教育者,我们应该学会倾听他们的心声,从他们的言行中寻找线索,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满足他们的需求。只有当我们真正听到他们的声音并回应他们的关切,他们才会感到被理解和关爱。
第四,我们需要给予孩子足够的关注和赞美。孩子是非常敏感的,他们渴望被关注和受到赞美。通过给予他们真诚的关注和赞美,我们不仅能增强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还可以激发他们的成长潜力和积极性。同时,我们也要注意把握度,不要给予过度的关注或赞美,以免给孩子带来不必要的压力和虚荣心。
最后,我们需要给孩子建立一个安全和温暖的环境。孩子们对于周围环境的感受非常敏感,他们需要一个安全、稳定和温暖的环境来成长。作为家长或教育者,我们应该为孩子提供这样的环境,让他们感到被照顾和保护。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他们才能够放心地探索和学习,培养出自信和独立性。
总结起来,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对于他们的成长至关重要。通过尊重、理解和关注孩子,我们可以更好地引导他们的发展,培养他们的自信和独立性。同时,给予孩子一个安全和温暖的环境可以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通过与孩子们的互动,我们可以从中获得宝贵的体会,并成为他们成长过程中的良师益友。
专业认识你的孩子心得体会(案例20篇)篇六
第一段:第一次见到一个孩子时,我们常常会忽略他们的个性和特点。事实上,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有着不同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在我与孩子们交往的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有关认识孩子的经验和体会。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其中的一些心得,希望能给予其他人一些启示和帮助。
第二段:了解孩子的家庭背景是认识他们的第一步。每个孩子的家庭环境都不同,这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行为和情绪表达。通过与孩子们的家人交流,我能更好地理解他们的背景和家庭动态。有时候,孩子们的问题并不是源自他们自身,而是在家庭环境中的一种反应。因此,了解他们的家庭背景十分重要,这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与他们建立联系并解决问题。
第三段:与孩子建立信任关系是了解他们内心的关键。孩子们对成年人的信任是建立在许多因素上的,包括我们对他们的尊重、倾听和理解。在我的经验中,积极倾听是与孩子建立信任关系的有效途径之一。与孩子们交谈时,我们应该给予他们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同时,我们也应该认真聆听并尊重他们的意见。只有建立了信任关系,我们才能够真正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
第四段:观察孩子的行为和情绪是认识他们的另一个重要途径。孩子们往往难以用言语表达自己的感受,因此,我们需要密切观察他们的行为和情绪来了解他们内心的需求。有时候,孩子会通过情绪的表达来展示他们的困扰或不满。例如,一个孩子可能会因为感到孤独而变得沉默寡言,或者可能因为恐惧而表现出焦虑和不安。通过仔细观察并与孩子交流,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他们的需求并给予适当的支持。
第五段: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坚持尊重他们的个性差异。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我们不能期望他们都像成人一样思考和行动。因此,我们应该容忍并尊重他们的个性差异,给予他们在特定情境下的自由。同时,我们也要用耐心和爱心来引导和教育孩子,帮助他们建立正向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
总结:通过与不同孩子交往的经历,我认识到了孩子们个性独特、家庭背景多样、行为情绪多变等方面的特点。了解孩子的家庭背景、建立信任关系、观察他们的行为和情绪,以及尊重他们的个性差异,是我认识孩子的一些重要体验和心得。通过这些努力,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并有效地与他们建立联系,为他们的成长提供支持和指导。
专业认识你的孩子心得体会(案例20篇)篇七
作为一个家长,我们对于孩子的了解应该是非常深入的。但是在子女的成长过程中,有时候很难快速地适应他们的变化,而孩子也会因为年龄的增长而产生新的心理变化。因此,了解孩子的心态与情感,是养育子女最基本的手段之一。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如何更好地认识孩子、关注他们的情感需求,以更好地与他们相处。
段落二:顺应孩子的发展阶段。
孩子的发展阶段是动态的,家长需要注重孩子所处的特定生命周期。不同的阶段带来不同的发展需求。例如,婴儿期的关键就是满足生物需求;幼儿期培养独立自主的能力;学龄期大量接受教育及社交活动并塑造个性、价值观;青春期则需要寻找自我身份并处理不断变化的情感需求。理解这样的关键期可以让父母在孩子发展的不同阶段给予相应的关爱,避免对孩子带来过度压力。
段落三:尊重孩子的情感。
尊重孩子的情感是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的重要基础。家长常常会犯的错误是将孩子当作自己的延伸,认为孩子的情感体验是由父母自己的希望而产生的。这种做法会导致孩子无法顺利表达自己内在的想法、感受,以致情感受损。父母要学会用温暖、公正、尊重的态度来关爱孩子,尊重他们自己的感受、想法和选择。
孩子在情感表达上往往不具有成人的语言能力,但他们对事物的认知和表达方式是通过情感的。考虑到这一点,父母要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不吝啬赞美和鼓励的语言;同时,我们也需要应对孩子的疑问,引导他们形成开放、真实地思考态度。通过这些方法,孩子就能够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将内在情感表达得更加自然而真实。
段落五:建立稳定的关系。
最后,建立稳定的亲子关系是养育孩子的一个核心问题。稳定的关系能够使孩子更有安全感、更有信心地面临未来的挑战。稳定的亲子关系具有强大的功能,能够帮助孩子建立起健康的个人品格和思维习惯。对于父母而言,稳定的关系可以使我们体验到家庭的幸福与满足。
结论:
在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上,需要贯彻尊重、理解、支持的原则。同时,反思家庭中的沟通是否真正开放、培养家庭信任感和关系更是非常重要的。最终,我们要和孩子共度美好的日子,建立起稳定、健康的亲子关系,让孩子无后顾之忧地面对生命中的每一个幸福瞬间。
专业认识你的孩子心得体会(案例20篇)篇八
赏识教育源于一位伟大的父亲——周弘。他利用传统教育中赏识的巨大能量,把女儿周婷婷由一个令人同情的聋哑孩子培养成为我国第一位聋人大学生,14岁就读硕士。
他在《赏识你的孩子—一个父亲对素质教育的感悟》一书中首次提出了赏识教育的概念。赏识教育是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运用欣赏、鼓励的态度去看待、评价受教育者的一言一行;它承认差异,允许失败,符合生命成长的规律。它能重塑孩子的健康自信,发现和发挥学生的长处和潜能,使其最终走向成功。
“没有长不住庄稼的地,只有种不好庄稼的农民。”形象地比喻了教师、家长和孩子之间的关系。要想找到成功的教育方法,首先要使自己成为一个“会种庄稼的农民”,也就是说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懂教育、不会教育的家长。虽然周弘老师讲述是自己女儿在家庭中中的教育,但对我们教育工作都也同样适用,特别是教师要面对几十个性格、兴趣、家庭背景完全不同的孩子,更要了解每一位孩子,选择不同的教育教学方法,尽最帮助他们体会到自己的潜力。在日常教育工作中,其实“赏识教育”也曾多次出现在我们的身边,也运用在教育孩子上。“赞赏、鼓励”其实是一种较为传统的教育方式,乍听起来好似并没有什么内涵。也有人曾疑问,是不是每个孩子都适合呢,那孩子调皮、惹事的,是否还能用此方法进行教育呢?通过周老师讲述之后,使疑问得到解答,也让我们对如何正确地赏识孩子有了新的体会与认识。残疾的孩子成为神童,其中,包涵了大人们多少的汗水、泪水,通过分享了周老师的成功教育方法以后,给我本人的启发也很大,成人是否持着正确地教育观念对孩子进行教育,就象周老师所说:“给孩子创造一种充满生机的氛围,让他在学习、成长中体会到快乐。”每当想起孩子们听到老师表扬说:“你真棒,真能干”的时候,他们那种喜滋滋的样子,无形中也增添了他们对自己的自信心,只有我们多给孩子表扬与鼓励,不仅能给他们带来愉快的心情,也能使他们的心理上得到一种满足感。不要收起那句话“你真行”,要多多的用他,让学生增加自信心的同时也对生活起了一个积极向上的作用。
赏识导致成功,抱怨走向失败。早在1968年,著名的皮克马利翁效应证明一个人对另一个人赏识会促其成功。实验表明:具有“培养前途者”的学生名单,被专家有意识的泄露后,他们个性逐渐变得开朗、活泼,学习成绩也有所提高。我国的聋哑女孩周婷婷也是在赏识教育的氛围中走向成功的典型。她自幼又聋又哑,但在父亲周弘“赏识—成功”法的教育下,在老师的帮助下,周婷婷走出了无声的世界。她不仅能言善辩,而且还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享受了更多的人生幸福和成就感。
你得赏识孩子的前提是爱孩子,没有爱也就没有了其他,只有真心实意的去爱孩子,才能把教育孩子,抚养孩子看成是自己的事情,而不是别人的事情,爱,是真心的爱,正象周弘所说,教育孩子就象农民种地,不能总是报怨地的不是,而总在找自己的方法是不是对头,我们教育也一样,不能总在埋怨孩子的不是,而要找自己的方法是不是对头。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教育,这是我们教育首先应弄清的第一个问题。没有真正做到这一点,没有全心全意的去爱自己的学生,就没有全心全意的投入,也就没有真正的做到把爱心献给学生,献给自己的教育事业,也就谈不上为他们的现在和未来服务,也就谈不上为他们的终生负责。我们爱自己子女一样去爱学生,有了爱生这个前提,他们得到更多的不再是训斥,而是循循善诱的教导,是耐心的谈话,他们也不会再认为学习是一件苦差事,而是乐学和善学了。
《赏识你的孩子》一书中,我还深深体会到:学会赏识是教师的一门必修课,即不仅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还要为学生设置恰当的奋斗目标,而且要善于将目标分解为阶段性的可实现的目标,以保持学生的自信力;要善于发现学生的每一个进步,加以肯定,加以鼓励,加以强化。简言之,就是让学生在“我是好学生”的心态中奋发,不让学生在自暴自弃的“我是坏学生”的意念中沉沦。赏识教育是一种新鲜而古老的教育方法,也是一种神奇而又变通的教育方法。在我看了周弘老师《赏识你的孩子》一书中的赏识教育,更增强了我对赏识教育。
赏识,抓住了孩子渴望被关注、被重视的心理,让孩子在“我能行”“我是好孩子”“你真棒!”“你很出色!”“这办法真妙!”“我真为你骄傲!”的感觉中走向成功,它符合孩子那种希望得到他人肯定和欣赏的心理。美国心理学家威谱·詹姆斯说:“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的加以赏识。”
赏识教育不仅是一种教育方法,更是一种教育理念,愿我们广大教师和家长能从周泓的赏识教育中探得教育的真谛,让我们共同以一种赏识的观念、赏识的方法来看待孩子的成长与发展。让赏识教育的阳光普照教师师心灵的每个角落,让赏识教育带我们走出教育的误区,让我们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让我们师生共同发展,让我们赞叹我们的生命,让我们天天快乐地成长和学习!
专业认识你的孩子心得体会(案例20篇)篇九
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天使,而对于父母来说,他们的孩子就是最亲密的天使。孩子的降生,使得父母之间的爱意更加浓厚,在孩子的成长中,父母也经历着一次次的成长与升华。父母将孩子视为天上的宝贝,他们的存在使得父母的生活变得更加完整而幸福。
第二段:孩子的善良与无私令人感到惊讶与敬佩。
孩子天真无邪的内心,总是充满了善良与无私。他们对世界的理解和认知相对较少,但是仍然保持着最纯真的善良。经常能够看到,孩子们互帮互助,不计较谁对谁错。有时候,看到孩子帮助别人,不求回报,我们不禁为此感到惊讶和敬佩。孩子的这种天使般的善良,更是我们成人应该向他们学习的。
第三段:孩子带给家庭温暖与快乐。
每当孩子在家中充满欢声笑语时,我们往往感到家庭充满了温暖与快乐。孩子的笑声是家中最动听的音符,他们的存在使得家庭充满了爱和包容。在孩子与家人相处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那份真挚和纯洁的爱,这种爱让我们更加懂得珍惜和珍爱。孩子带给家庭的温暖和快乐,让我们希望时间能够凝固,这时光不再流逝。
第四段:孩子的成长是父母的骄傲和成就。
看着孩子一天天地成长,不仅是一种幸福,更是一种骄傲和成就。每个人的成长都不易,而对于孩子来说更是如此。他们经历了一次次的困难与挫折,从中不断学会成长和坚强。每当孩子在学校取得好成绩、完成了一件心仪的事情,父母总是感到无比的骄傲和欣慰。孩子的成长,也让父母感到自己的辛勤和付出有了意义。
第五段:给予孩子最好的关怀与教育。
作为父母,我们要给予孩子最好的关怀和教育,让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成为更好的自己。我们要陪伴他们,悉心照料,让他们感受到无条件的爱和关心。同时,我们也要给予适当的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我们要以身作则,给他们一份学习和成长的示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让他们成为我们期望的天使,拥有美好的人生。
总结:每个人的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特殊存在,他们带给我们无尽的幸福与快乐。他们的纯真和善良让我们感到惊讶和敬佩,他们的成长我们为之骄傲和自豪。作为父母,我们愿意给予他们最好的关怀与教育,让他们成为真正的天使。任何时候,我们都应该记住,孩子就是上天赐给我们的最大的礼物。
专业认识你的孩子心得体会(案例20篇)篇十
在遇到麻烦时,父母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而不攻击孩子的人品和尊严,这样会有效得多。用人称代词我开头,父母既可以表达出他们愤怒的情绪,描述孩子不被许可的行为,又不会辱骂或者贬低孩子。例如:我很生气,我一再要求关小音响的音量,而我的儿子却置若罔闻,我觉得很伤心。
父母带敏感的心倾听孩子的话,努力理解孩子的观点,不再说一些尖刻的话,能够不带辱骂的反映孩子的感受和需要,当父母这样做时,孩子的内心就会开始发生变化。同情的氛围让孩子向父母靠的更近:他们会注意到父母的公平、体谅和礼貌的态度,并且模仿。
在大多数家庭里,孩子惹出麻烦,总是父母找到解决办法。要想孩子长大,变得成熟、理智,应该给他们机会,让他们自己解决自己的麻烦。
菲尔老师带班参加周末滑雪旅行,16岁的菲尔因未带“父母同意书”,而被老师拒绝参加。菲尔气得发狂,回家对母亲说:“如果你不开车送我去的话,你就会损失你的一百块钱。”
妈妈说:“菲尔,我知道你多么想去,我也希望我能帮你,,但是你知道让我开车送你去是不可能的。”
菲尔嘀咕道:我该怎么办?
妈妈说:”有没有想过乘公交车去?”
菲尔:“不,因为我必须换乘好多趟车去。”
妈妈(平静):“我明白了,你已经决定不乘公交车了。”菲尔接着又嘟囔了几分钟,说她多么的不幸,然后就离开了房间。回来时,她说她已经找到一辆公交车,可以直接到达山区,无需转车。
菲尔告诉妈妈,她听到老师说:“你忘带同意书不是我们的错时”,非常生气。她应该这样回应:“我对发现过错不感兴趣,我关心的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我们人在生气时,是很容易说出一些攻击性的、侮辱人的话的。我们要做的就是根据事实表达自己的生气心情。这样,孩子就已经知道这样做是不好的,会使别人伤心。而且孩子接受起来也更加容易,不会产生逆反心理。而反之,如果我们不管不顾地只知道发泄自己糟糕的情绪,又是抱怨又是辱骂,孩子不仅不会听,还会憎恨逆反。
专业认识你的孩子心得体会(案例20篇)篇十一
假期选一本好书阅读,已经成为我们的习惯,首先应该归功于学校给提供了这么一个机会,让年轻的我们成长!
周泓老师写的《赏识你的孩子》一个父亲对素质教育的感悟这本书。周婷婷中国第一个聋人少年大学生的成才之路,我被这个孩子能以坚强的意志获取幸福人生而感到高兴,为伟大的父爱而感动,更为周泓老师用实践有力诠释赏识教育的魅力而折服。婷婷是不幸的,三岁就成了一个聋哑女孩,但她又是幸运的,伟大的父爱促使父亲走出了一条发挥女儿视觉优势,及早学习书面语言,以书面语言系统做支撑,带动口头语言系统形成的新路子。婷婷由一个自卑自怜、令人同情的聋哑孩子成长为一名自信自立、处处给别人带来快乐的大学生,父亲又由一个普通的、曾经羡慕所有父亲的父亲,成长为改变了千千万万家庭命运、孩子命运的教育专家。
作为老师,从我进入我们这所学校开始,最常听到李校长说的一句话:辣椒没有冬瓜大,冬瓜没有辣椒红。在学校,我们崇尚根雕艺术,就是首先要看到每个孩子的长处。所以,赏识孩子很重要。
马克﹒吐温说过:别人说我一句好话,我会乐上两个月。赞美对于成功人士能够有如此神效的作用,更何况我们普通百姓了。尤其是那些急需阳光哺育的小树孩子,他们更渴望着成人的赞美、欣赏和关爱。
家长和老师怎样对待孩子,决定着孩子的命运。周弘的不幸在于他的女儿聋哑。周弘的成功在于他不轻言放弃,而是细心地、耐心地观察、发现、赏识孩子的优点和长处,坚持不懈地鼓励孩子前进,克服一切困难地前进,不断地为孩子的每一个微小进步加油。他把这个方法推广到教育其他孩子,也同样取得了成功。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普通的凡人而非圣人。赏识,可以发现孩子的长处这是每一个人都有的。赏识,可以为孩子创造一个个发挥优点和潜能的机会,让他们看到新的目标,产生征服的力量,发挥自己能够发挥的作用,才能找到自己应拥有的一席之地,他们才快乐,才会懂得奋斗本身就是其乐无穷,他们就能够笑迎困难,笑迎挑战,笑着去克服自身的的弱点和缺点,勇敢地去攀登一个又一个高峰。
一位心理学家到一所中学做调查,他让学生每人说出自己的优点。想不到谁也说不出来。这位心理学家以为孩子是不好意思说,再三启发动员,孩子们还是说不出。当然孩子不可能没有优点。心理学家换了一种做法,让同学们互相说他人的优点,果然就说出了不少条,问被说的同学,大体上也能得到认可。为什么他们自己说不出呢?这位心理学家找同学个别谈话,他们说,平常听见父母说的话净是:你怎么这么笨?连这个都不会?你看某某的孩子那一点多好!我小的时候比你强多了!还有一些更难听的话。很少或者基本上没有听到过父母说孩子有什么优点。在一片责怪、不满之声中,久而久之,孩子也就想不到自己还有什么优点了。
人各有长短,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每一个人都可能有某些方面的短处,也必然有某些方面的长处。要把所有的长处都集中到一个人身上,是不切实际的,做不到的。即使是长处那一点,世界上有那么多人,也总有可能有人更胜一筹。永远绝对的世界冠军、世界纪录也是不存在的。可是许多家长望子成龙心切,总希望自己的孩子出人头地,别的人怎么办?他们也想出人头地,结果还是同别人差不多。在中国的传说中,龙生九子,九子也各有不同的形象和能力。有的能呼风,有的能唤雨,有的力大无比,有的食量惊人。如果对这九个龙子各以他们不具备的本领要求他们,责怪他们,而不发挥它们的特长,这九个龙子也都不能成材,何况我们的家长们多数自己也还不是龙。
赏识本身是孩子最渴望的精神需求。而家长在实际的操作中,把赏识仅仅理解为表扬加鼓励,于是走进了误区为赏识而赏识,结果是得不偿失。
赏识教育不仅可以批评,而且可以大胆地批评,奥秘在于士可杀不可辱。应该在看得起、够朋友的前提下批评。好朋友的提醒是生命的珍贵礼物,孩子会以感激的心态乐于接受这份礼物的。
专业认识你的孩子心得体会(案例20篇)篇十二
当孩子走进你的生活,他们带给你的是一种纯真和无尽的希望。他们的微笑,天使般的眼神,以及无忧无虑的性格,都让你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而与此同时,作为大人的我们也需要为他们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第二段:理解孩子的需求。
理解孩子的需求是我们走进他们心里的关键。孩子发展的早期阶段是塑造他们个性和人格的关键时期。他们需要关爱、尊重和柔和的引导。我们应该尽可能地与他们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感受和需求,同时也要耐心地回答他们的问题,解决他们的疑虑。
第三段:倾听孩子的心声。
孩子天真而真诚的言语中充满了他们对生活的疑问和探索。我们要学会倾听他们的心声,从他们的话语中捕捉到更多的信息。与他们共度时间,一起探索生活的奥秘,帮助他们解决困惑与困难。倾听孩子的心声,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关心和支持,才能真正地走进他们的心里。
第四段:陪伴孩子成长。
陪伴是最好的教育方式。无论是陪伴孩子学习、陪伴他们游戏,还是陪伴他们经历生活中的点滴,陪伴的意义在于我们给予了孩子最珍贵的时间。在陪伴的过程中,我们要尊重孩子的发展规律,给予他们充分的自主空间与时间,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他们成长。
第五段:接纳孩子的不完美。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犯错,有时甚至会令我们感到困扰。但我们必须接纳他们的不完美,理解他们是在经历成长的过程,需要我们的指导与支持。在孩子走进我们的心里的同时,我们也需要学会走进他们的心灵深处,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给予他们爱与鼓励。接纳孩子的不完美,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包容与宽容,这样他们才能更好地成长。
总结:当孩子走进你的心里,他们带给你的是一份珍贵的礼物——这是一段彼此陪伴与成长的旅程。通过理解孩子的需求、倾听他们的心声、陪伴他们成长,并接纳他们的不完美,我们能够更好地走进他们的心灵世界,建立起一份真挚而深厚的情感纽带。让我们和孩子一起用爱与关怀,共同书写美好的人生篇章。
专业认识你的孩子心得体会(案例20篇)篇十三
“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这句话被人们反复重申,但真正理解却并不容易。当我们成为父母后,我们会发现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天赋,无论是在学习、运动、音乐还是艺术方面。今天我想谈谈我的体会,关于如何真正理解并珍视孩子的独一无二。
第二段:观察孩子的兴趣和天赋,在鼓励中成长。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兴趣和天赋。当我们认真观察孩子并了解他们的优点时,我们可以帮助他们发现并发展他们所擅长的事情。例如,如果你的孩子对于音乐非常感兴趣,你可以为他报一个语音训练课程或者让他学习一种乐器;同样地,如果孩子喜爱科学的话,你可以给他贡献一些关于科学方面的书籍或者带他去参观一些科技博物馆。在鼓励中,孩子可以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
第三段:指导孩子认识自己,培养自我意识。
除了关注孩子的兴趣和天赋,我们还应该帮助孩子认识自己,培养自我意识。这对于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因为只有当他们真正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局限性时,才能更好地发掘和利用自己的天赋。我们可以和孩子讨论他们的优点和挑战,帮助他们认清自己,并鼓励他们接受自己。
第四段:承认孩子不同于其他孩子,尊重其个性差异。
尽管孩子共通的特点是在成长过程中需要指导和支持,但我们也应该承认孩子的不同之处。有时候,我们可能会比较我们的孩子和其他孩子,常常忽略其个性差异。但是我们应该重视每个孩子的独特性,不仅仅意味着认识他们的个性特征,也意味着接受和尊重差异。我们应该给予孩子探索自我的空间和时间,让他们以自己的方式成长和发展。
第五段:结语。
在成为父母后,了解和尊重孩子的独一无二是我们最大的任务之一。我们需要关注和鼓励孩子的的优点,帮助他们发掘和利用自己的天赋;同时,我们也应该培养孩子的自我意识,承认并尊重他们的个性差异。当我们真正了解和珍视孩子的独一无二时,我们就能帮助他们成为品格高尚、自主自律的人。
专业认识你的孩子心得体会(案例20篇)篇十四
在孩子上高三的时候,做父母的都会一遍一遍提醒自己的孩子“不要玩手机,要好好学习”“不要到处玩,多看点书”“不要老是买不必要的东西,买点对学习有用的东西”。那个时候感觉自己没有错误,但现在孩子上大学后,才发现那时候逼着孩子学习,做一些不想做的事情,对孩子是不公平的。父母烦琐的嘱咐和学习的压力,让孩子慢慢和父母的沟通越来越少,父母越来越不知道孩子到底想的是什么。
有一天在新华书店看到一本书《孩子把你的手给我》。这本书写的是如何实现与孩子真正有效沟通的方法和技巧。掩书而思,书中的:理解孩子、鼓励孩子在我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孩子,把你的手给我。在我们中国的老师与父母看起来是多么的温馨啊!而我们并不常用这样的话语。读了这本书之后我感触很深。使我从中受到了很大的震撼。让我知道,从看完此书的这一刻起,我要改变对孩子教育观。
第一篇章谈到:我们要针对孩子的感受作出反应,而不是针对其行为。举个例子:一天小女孩和家人去游玩,本来很高兴,结果天空不作美下了暴雨,回到家小女孩伤心的哭了,闹起了情绪,他的母亲就会说“天气不好,哭是没有用的,下次吧,哭什么哭,烦不烦。”然而换种方式“不哭了,这该死的暴雨,打乱了我们的计划,如果雨后还有时间我们再去,如果时间不够,下次我们游玩的东西都准备好了,随时出发好么?”当孩子处于强烈的情感中,他们听不进任何人的话,他们不会接受任何安慰,也无法接受任何建设性的批评,他们希望我们能理解他们心理的感受,能感同身受。
从这我就想到做为父母有时对带有情绪,怒气的孩子通常的做法就是:发火训斥回去,如果你用另一种方式呢?说一些理解她的话“立即能让孩子感受到你的心和她在一起,你理解她,这样孩子的心情得到理解,情绪也会缓和。给孩子一定地理解,他们的孤独和伤痛就会减少,诚恳地承认孩子的困境,承认他们的情绪和抱怨,说出他们的失望。说教和批评是毫无效果的,不能起到一点好作用,并且会产生距离和怨恨,我们需要学习用关心的方式和孩子交谈。
其次让我震撼的是父母如何正确有效地与孩子沟通。一个好的父母就应该像一位受过技能训练的外科医生那样,小心地、恰当地使用语言,用特别的方式与孩子相处,交谈。要知道语言就像刀,使用得当是去除病痛的利器,使用不得当的话,就会带来精神上的极大痛苦,其破坏力甚至是致命的。遗憾的是,有的父母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时常会对孩子说“爸爸好,还是妈妈好?你真笨。看看人家,再看看你。你怎么不懂事呢?走开,你烦死了,让我安静点,”他们无所顾忌地使用着这把刀,伤害了孩子自己都不知道,还在埋怨孩子无可救药。
书中说到对于孩子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我们应该给与指导而不是批评。在批评孩子时,我们会攻击孩子的人品和性格。而指导孩子时,我们陈述问题以及可能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不会针对孩子本人发表任何观点。举个例子来说:十岁的洋洋不小心打碎了花瓶,害怕的不敢抬头,他的妈妈看了看他平静的说“没事,有没有受伤?我们需要扫把和撮箕,不要用手。”洋洋抬起头来看着妈妈,既松了口气,又有点怀疑。洋洋害怕得低声说:“我,我不小心的,对不起,妈妈。”洋洋妈妈并没有说什么严厉的、批评的话,也没有说一些无用的忠告,只是抚摸了孩子,使孩子放轻松很容易承认自己的错误,做到有错就改,有事情好商量的思想态度。而如果当时洋洋的妈妈用严厉的语气批评他的话,会让孩子有种“如果做错事会被妈妈训斥,下次再也不敢给妈妈讲了”长时间孩子会形成说谎、不相信父母,有什么事都不会找父母谈的思想,这样会使孩子在今后的道路上错上加错。可见,不同的处理方式会产生不同的后果,与其进行毫无意义的批评,不如给予指导性的帮助。
总之,家长的语言具有培养、激发,或者威胁、毁坏的力量。当我们注意到孩子的努力,并且表示感激时,我们就帮助了他们培养希望和信心。与此相反,会造成孩子的焦虑和反抗,可能会对孩子造成伤害,影响他一生。在我今后的教育孩子中要充分的运用教育的智慧,语言的技巧,理解孩子,尊重孩子。
专业认识你的孩子心得体会(案例20篇)篇十五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拥有自己的天赋、兴趣和特点,这些特点也是他们与众不同的地方。作为父母,我们应该尊重和欣赏孩子的独特之处,让他们不受束缚地发展自己的个性和才能。
第二段:给孩子自由发挥的机会。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们需要给他们足够的空间,让他们自由发挥。不要过于强调孩子应该做什么、学什么,而是考虑如何激发孩子的兴趣,让他们自由探索和尝试。有时候,我们不一定能够理解孩子的选择,但是只要孩子对此感兴趣,我们应该支持和鼓励。
第三段:培养孩子的特长和优势。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长和优势,这些天赋需要得到发扬光大。我们应该尝试多方面地发掘孩子的潜力,提供各种途径让孩子发展自己的特点。例如,如果孩子对音乐很感兴趣,我们可以为他安排学习钢琴、吉他等音乐课程,给孩子表演的机会。只有让孩子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取得成功,他们才能够更加自信地面对挑战和不同的人生阶段。
第四段:教会孩子欣赏他人的独特之处。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知和行为方式,我们的孩子也不例外。我们需要教育孩子欣赏他人的独特之处,并且学会尊重差异。这样,孩子不仅能够接纳自己,也可以接纳身边的人。在孩子的世界里,每个人都是独特的,这是一种美好的事情。只有了解和接纳他人的特点,孩子才能与他人建立良好的社交关系。
第五段:结语。
在一个经济全球化的世界里,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变得越来越紧密。作为父母,我们需要明白:孩子有他们自己的人生道路,而且这条道路与其他人不一定相同。我们需要欣赏、尊重和支持孩子的独特之处,让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更加自信和坚定地走自己的路。在孩子成长的路上,我们陪伴他们,支持他们,在他们的成功和挫折中,为他们加油鼓劲。
专业认识你的孩子心得体会(案例20篇)篇十六
拜读了周弘的教育著作《赏识你的孩子》,对他提出的一些观点很感兴趣,看了之后心中久久不能平静,这不仅是一部对家长深受启发的家庭教育著作,同时对我们教师也是一部很好的教育参考书。
读了这本书,我认识到,其实每个孩子身上都蕴藏着无限的潜能,问题是你有没有唤醒这种潜能。作者说,庄稼长势不好时,农民从不埋怨庄稼,总是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孩子学习不行时,老师家长都一味地指责孩子,却很少想想自己做得怎样。其实每个个体都是有差异的,承认差异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前提,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绝不会责怪牡丹为什么不香,梅花为什么不如牡丹大,葡萄藤上为什么不长西瓜,于是才有了这万紫千红的世界。而我们对孩子,期望值过于单一,总希望每朵花都开成牡丹,自然觉得很多花不合格;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总想让每棵苗都快速地成为参天大树。其实这些不切实际的期望值只能扼杀正常生长的生机,从而往往断送可能达到的辉煌。
当孩子刚学走路时,哪怕他摔十次跤,一百次跤,我们都会鼓励孩子站起来,我们都坚信孩子将来肯定能稳稳地走路。此时我们所有的人都能用赏识的目光对待孩子的一切,甚至包括他的失败,孩子就是在这充分信任的目光中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从失败走向成功。作者说得对,预约失败,接受失败,孩子就不会被失败绊倒,就能透过失败看到成功。
当我们用赏识的目光去凝视孩子时,就会多了许多耐心和爱心,自然也就少了很多埋怨甚至暴怒。当孩子未作作业时,我们会耐心地倾听;当孩子成绩不好时,我们会不断反思,进一步优化自己的教学方法,怎样让孩子轻松些,知识掌握的牢固些。用赏识的目光凝视孩子时,就会觉得每个孩子都有优点。
我特别欣赏周弘老师在文中说的这段话:“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庄稼的农民。庄稼长势不好时,农民从不埋怨庄稼,而是从自身寻找原因。农民怎样对待庄稼,决定了庄稼的命运,家长怎样对待孩子,决定了孩子的命运。”这段话告诉我们,孩子的命运决定于家长教育孩子的方法。
在赏识教育的环境中,孩子自己相信我能行,而且成为一种定势,就会成为克服前进道路上各种困难和阻力的强大动力。当然,赏识孩子是赏识孩子的优点、长处和进步,而不是忽视孩子的缺点和弱点。该指出的问题应当及时指出,该批评的问题应当及时批评,该制止的问题应当及时制止。这是不能含糊的。
目前教育界正在提倡建立二是一世纪的新型师生关系。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用“我能行”“我真棒”的活动极力学生培养自信心,让中等生和差生也能体验成功的快乐。“天生我才必有用”,只要我们顺其自然,这些孩子才可能长的好。每一个人才可能充分发挥自己应该占有的一席之地。《赏识你的孩子》一书对我产生了强烈的震撼力。作为母亲,更作为一名教师,我愿意遵循书中的精髓。用爱与赏识贯穿自己的工作,因为有了赏识,才会有尊重;有了赏识,才会让受伤的心灵重新燃起希望的火花;有了赏识,才让一朵朵跳跃的浪花汇成永不干涸的海洋!赏识孩子、善待孩子,发现、挖掘他们身上的优点、闪光点。让所有的孩子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那我们就会看到更多的希望之星。
专业认识你的孩子心得体会(案例20篇)篇十七
翻了周弘的教育著作《赏识你的孩子》,对他提出的一些观点很感兴趣,看了之后感慨万千,这真是一部对家长深受启发的家庭教育著作。在这本书里,作者从一个父亲的角度谈了他对自己聋哑女儿周婷婷的教育历程,怎样把一个三岁半时还一个字不会说,震耳雷声都听不见的女儿周婷婷养成了中国第一位聋人少年大学生,并用这种方法,在中国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的早慧聋童。作者经过18年的生命体验,把追蝴蝶的教育方法提升为赏识教育,这是一种神奇而又普通的教育方法,也是一种新鲜而又古老的教育方法。更有趣的是,它是所有家长本来就有,却未曾发现,都本能地使用过,却又无意中遗忘了的教育方法。在现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作为一名家长,我看了这本书后,深受启发。
充分挖掘孩子的潜能,这是当今教育中提到的一个重要理念,我认为要让孩子充分释放潜能,可以从赏识孩子开始。赏识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看得起”,对孩子而言,就是“你真棒,你真行”。这是让孩子快乐成长的奥秘。在我们的教育行为中,要多说一些“太好了!”“你真棒,你真行”。这样的话,能让孩子感到自信,一个“行”字,消除了孩子的恐惧感;一个“行”字,激发了孩子的求知欲;一个“行”字,唤起了对生命的热爱;一个“行”字,找到了学习的快乐感觉。这样,就能够使孩子在各项活动中保持良好的状态,能够积极参与活动,充分体现了活动中的主体意识,也能够缩短家长与孩子之间的距离,使孩子更能亲近父母。
比如让4岁的孩子自己穿衣服,不要说:“你现在自己穿上衣服,下午就给你买雪糕。”而只需说:“我想你已经长大了,能够自己穿上它了。”在这样的提示下,他努力穿好了,就会感到自己确实已长大了,就会在此后每天的努力中巩固这种感觉,从而自信心大增。幼儿时期,成人对孩子信任、尊重、承认,经常对他说“你真棒”,孩子就会看到自己的长处,肯定自己的进步,认为自己真的很棒。反之,经常受到成人的否定、轻视、怀疑,经常听到“你真笨、你不行、你不会”的评价,孩子也会否定自己,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从而产生自卑感。因此,成人必须注意自己对孩子的评价,多为孩子的长处而骄傲,不为孩子的短处而遗憾。要以正面鼓励为主,要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不盲目的拿自己的孩子同别的孩子比较,而是多拿孩子的过去与现在比较,让孩子知道自己长大了,进步了,从而产生相应的自信心理。尤其是特别要给予发展慢的孩子以更多的关怀和鼓励,让孩子懂得人人都有长处,使这些孩子逐渐树立对自己的正确评价。
“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庄稼的农民。”这是赏识教育的基本理念。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不是孩子需要赏识,而是赏识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好,不是坏孩子需要抱怨,而是抱怨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坏。孩子的成长道路犹如跑道和战场,父母、老师应该为他们多喊“加油”高呼“冲啊”,哪怕孩子一千次跌倒,也要坚信他们能一千零一次站起来。教育好孩子,让我们从赏识他们开始吧!
专业认识你的孩子心得体会(案例20篇)篇十八
寒假里,我抽出书架上久搁在那里的一本书来阅读,海姆#9642;吉诺特写的《孩子,把你的手给我》。他把教育心理学理论转变为幽默而富有人情味的短剧、对话和故事情节,告诉大家应该如何摒弃拒绝性的语言,转而使用新的能被接纳的语言,向我们充分介绍了如何应用语言交流来创造信任和愉悦的气氛,也为教师提供了同学生进行交流的方法和技巧。读完此书,颇有感触。
吉诺特说:“老师和蔼的态度胜过一切争论与指责。”翻阅书本,一个个翔实生动、幽默风趣的案例传递出教师对学生的理解、信任、喜欢、尊重和支持。我也相信,一个始终微笑着的老师,必定是学生喜欢的老师。虽然我才在教育岗位上待了不到两年的时间,但我真的已经意识到作为老师我们的责任是很神圣而重大的,我们必须谨言慎行,因为我们的一句话,可能成就了一个学生,也可能毁了一个学生。
就在前几天,我收到一条家长的短信,说要谢谢我。她的孩子在他眼里是一个内向的孩子,不太和人交流,也不像很多小朋友一样常常露出灿烂的笑容,他总是一个人,默默无闻。一天在课上做作业,我经过他的时候发现他的字写得十分端正漂亮,就随口说了句:“小邢的字写得真好看那!”没想到当时我随口说的一句话却带给了他那么多的力量,后来回想起来,也是那天以后,我的课上能看见他举起的小手,回答问题的声音也越来越响亮越来越自信,要不是她妈妈告诉我,我怎么也想不到竟然是自己让他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
而有时,我也为自己说出的一些话而感到后悔,教师往往以爱的.名义轻易践踏着学生的自尊和信念,“好好读书,将来才能出人头地”“你这样子,对得起父母,对得起我吗?”“不考上好的大学,将来你怎么能立足社会啊!”“我这么辛辛苦苦没日没夜地教你们,还不是为了你们?”这些话说出来我们是发泄了,但却会让他们陷入厌烦与自责中。吉诺特说:“尊重孩子,摒弃语言上的暴力,比如训话、责难、嘲讽等,不让他们的内心产生罪恶感。”我们也想达到这样的效果,似乎说得轻松做起来很难,老师也只是凡夫俗子,我们又何尝想让自己暴跳如雷,心生怒气呢?面对一些永远不知悔改的学生,也似乎只有挥起紧握的拳头了。吉诺特说:“以暴育错,永远不能达到我们需要的结果。”我们应该学会明智的话语交流,在话语之中洋溢出自己的爱与关怀,在对话之中传达出对学生的尊重和理解,让学生逐渐感受到师者的这份真诚,让他们健康成长。要知道,仁慈只能用仁慈来教导,爱只能用爱来教导,热忱必须用热忱来培养。
为人师者,亦须先反省自身,提升自我,以温和之情善待学生千般不是,而这一切立足于师者先完成对自己的教育。最后以书中的一句话结束:“我只关注孩子们现在的情绪和主要需要。我不再构想遥不可及的乌托邦,我只想富有人情味的处理好教室里现时发生的各种问题。”是的,相信温和的力量吧!
专业认识你的孩子心得体会(案例20篇)篇十九
罗杭是聋八年级的学生,最初教他的时候,作业不做,上课不看老师。一上课就和别人打理扯。稍不如意,不管老师在与不在,就跺脚打课桌。老师处理问题问话时,他昂着头或侧着脸不看老师,要不然就是凶神恶煞责怪别人。性格内向、孤僻,不合群,同学们都不理睬他,老师也不喜欢他。经了解,罗杭自小父母离异,跟随父亲,其父又常年在外打工,被寄养在伯父家。
罗杭自从8岁进校后,平时没有人来看望,生活用品也没有,放假时是最后一个被人领走。从小缺失亲人关爱的他,常常为一点小事独自一人哭泣。老师问话又不理不睬,经常影响我的课堂。为此,我伤透了脑,无计可施,一看见他,我的情绪就会一落千丈。在偶然的一天早上,我很早就来到学校。刚走进办公室,我就看见罗杭一个人正拿着我的杯子在倒水,刹时,我的心被震撼了。我没有想到这个小男孩会有亲近老师的愿望。我顿时找到进入这个小男孩心门的嵌入点。我走过去轻轻拍了一下他的肩膀,他转过头来,看见是我,很不自在,我左手牵着他的手,他惊惶失措地想把手缩回去。我微笑着用右手比划着说:“孩子,老师谢谢你!”他不好意思地笑了。我第一次看见他发自内心的笑。我又用手语比划着问他:“你愿意让我牵你的手吗?”他害羞地点了点头。以后,我常常关注这个小男孩,只要罗杭没有生活用品,我都会买给他,他也会接受别人的帮助了。但他的情绪还是不稳定,经常哭。
发动集体的力量来爱他。
由于罗杭易生气、发怒,经常和别人发生摩擦,同学们都讨厌他。有一次,他的运动鞋不知被谁用刀割裂了,不能穿。这可是他唯一的一双鞋,没有鞋穿的他,哭了几天。我发动学生调查了很久,也没有找到“作案者”.怎么办?我想了很久,唯一的办法只有大家出钱给他买。一来可以让学生互相监督,说出“作案者”.二来可以激发本班聋生的同情心,自愿伸出援助之手。三是可让罗杭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受到感化。在动员捐钱的大会上,我告诉学生:罗杭的父母从小就离开了他,只要一人出一元就可以解决罗杭穿鞋的问题了。我苦口婆心地比划着讲解了十几分钟,终于有几个聋生愿意出钱了。于是,我首先第一个拿出一元钱,学生们见状,纷纷上台交钱。一共凑足了16元,我上街为他买了一双本校学生球员才能穿的球鞋。大家都很羡慕,罗杭开心极了。因为只有球员才有资格穿这种球鞋,学校只有几个球员,罗杭一直想入球队,可惜人小,性格又不合群。
利用向上的愿望来助他。
班上调皮的几个男生都当过干部,只有罗杭没有当过。罗杭一直想当班干部,可惜一直没有入选过。五年级上学期评选班干部时,由于劳动委员是个苦差事,没有人自愿报这一职位。最后罗杭报了,我没让大家举手表决(以前选班干部,我让学生自报了职位后,还要大家举手表决),就无条件地让罗杭当,并让大家拍手欢迎。我当众告诉学生:劳动委员一职是负责安排劳动,管理好劳动工具。劳动委员本人可不参加劳动。几个调皮的学生顿时后悔极了,我还当众告诉全班学生,罗杭若叫不动别人劳动,可直接告诉我,我亲自去安排。我当众为罗杭鼓气、撑腰,没有想到的是,我的话还没讲完,罗杭就激动地哭了,一直不停地擦泪水。有几个学生诧异地望着罗杭,我悄悄示意学生不要去注意他。
当选干部的罗杭,精神焕发,对工作积极肯干。遇到叫不动别人劳动灰心丧气的时候,我马上支援。我也时常给他指点,帮助他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罗杭渐渐变了,脸上的笑容多了,性格也开朗了。
开展劳动课提伸了他。
学校开展了劳动技术课――种植蔬菜,没有想到,这可是罗杭的强项。他一下地,拿到锄头就不松手。一直干到老师叫收工为止,从不叫若叫累,也不到处告状谁又没做活了。老师示范技术,他一学就会。学习课本知识一直是罗杭的弱项,我趁机在劳动中教他学习语文、数学知识。那天挖土时,罗杭挖得很深,我马上在小黑板上写一个“深”字,并指着他挖的土不停地比划。他顿时豁然开朗,比划着说懂了,并高兴地告诉其他学生。回到学校,他不停地学写,以前他写字笔顺笔画是乱的(因为他入学时是插班,年纪又小)。番茄丰收了,2元5角一斤,有5斤,我在黑板上教学生计算可卖多少钱,罗杭学得津津有味,数学上稍微有一点不懂就来问。
罗杭终于打开他的心扉,在学校生活得很愉快。我很高兴,因为我的长期不懈的努力没有白费,我让一个留守单亲聋哑孩子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幸福。
专业认识你的孩子心得体会(案例20篇)篇二十
当我拿到这本书时,书的封面的图片很温暖,孩子和妈妈很温馨,带着幸福和期待一口气看完了整本书,有几章的内容是我目前急需找的答案,真是让我做了深刻的反思和学习!
交流密码:看完这一章,觉得自己以前和儿子的沟通的障碍太多了,想想平时对儿子用的威逼、利诱、批评……真是觉得很愧疚!导致孩子现在和我的沟通越来越遥远,孩子每次想和我谈话的时候,本来很高兴的一个话题,我总是能谈到他学习上面去,最后的结局就是以吵架无疾而终!书中看见有个父亲如何让正在怒气冲冲的儿子消气的对话,我不仅想起7月十号的时候,我和儿子约定等他休息带他去看电影的,他自己在医院看完牙齿在电影院等着我,我告诉他很快会到,可早上我事太多、路上又堵车,当我到达的时候已经迟到电影开始十几分钟。当儿子看见我时特别生气说,”不看了!“怒气冲冲,我给解释了,他还是生气,我没忍住也给他大声嚷嚷,孩子含着眼泪一个人走了。很简单的一个问题看了交流密码,我真后悔自己怎么没早看,其实只需要一个真心的道歉和谈到孩子当时的感受,他就能接受!
语言力量:”称赞对孩子有用吗“?这句话在这两年里我真感觉没用了,不管是语言还是物质,我对孩子下了个定义:”现在孩子怎么都没欲望了呢“?其实不是,是我平时的称赞都是用的一些令人不满意的不快乐的称赞语!当孩子有一些问题时,都是我在对他说,甚至是希望他立马就能给些我想要的反应!可看完这章才发现都是错的,当孩子出现问题时,我们应该给的是指导而不是批评教育!我平时和孩子交流时,从来没有想我在说话时,自己的心情和孩子的心情!甚至是在自己很愤怒的情况下说一些伤害孩子的话语!当孩子生气是我会把他当时的”事情“强调,而不是考虑他的心情,尊重他,关爱他!以后我一定会好好用心呵护我和孩子的感情!
在书中讲到孩子的责任感、纪律、积极教育、妒忌、孩子的一切行为,我都很感动,一直以来,我都认为我在很认真负责的养育我的孩子,直到我看完这本书,我才知道,养育的目标是什么?是帮助孩子成为一个正派的人,一个受人尊敬的人,一个富有同情心、能承担责任、关心他人的人!学会跟孩子谈话时不要激怒孩子,不要对他们造成伤害,不削弱孩子的自信,让他对自己的能力和价值有信心!理解孩子的观点,帮助他们专注于解决麻烦!
孩子,把你的手给我》,这本书解决我之前的期待,给了我答案!做个快乐健康的父母和孩子!在以后的日子里希望我和儿子的相处能像书中的`封面图片的母女一样温馨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