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不分民族、不分地区、不分界限。下面是一些民族团结的成功案例和经验,对我们促进民族团结具有重要的启示。
精选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心得体会(案例21篇)篇一
海北藏族自治州是青海省北部的一个自治州,是多民族聚居的地方,主要民族包括藏族、回族、汉族等。在这个多元化的环境中,各族群众团结一心,共同推动了海北地区的发展。今天,我想分享一下关于“海北民族团结进步心得体会”的主题,希望这篇文章能够为大家带来一些启示和帮助。
第二段:社会和谐的基础。
海北自治州的发展和繁荣离不开各族群众的和谐相处。在这里,各族人民均有平等的机会和权利,政府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保障各族人民的福利和权益,如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强化民族文化保护等。这些措施为海北地区的民族团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海北地区的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第三段:共同发展的机遇。
历经多年的发展,海北地区经济的发展速度迅速加快。许多企业和项目在这里生根发芽,并且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果。归功于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和团结,相关项目能够得到及时的实现和顺利的推进,同时也为各族群众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各族人民之间相互学习、相互交流,不断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
第四段:团结就是力量。
在艰苦的生产生活中,海北各族人民拼搏进取、共同奋斗,不断地为海北地区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他们也不断地发扬团结的力量,共同应对各种挑战和困难。各族人民之间相互帮助、相互支持,共同克服了许多困难和挫折,实现了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全面发展。
第五段:展望未来。
海北自治州是一个多民族共居的地方,各族人民始终坚持和谐共处、团结进步的精神。今天,海北自治州已经成为青海省最具代表性的经济、社会和文化中心之一。面对日新月异的时代变化,各族人民需要共同努力、团结奋斗、不断发扬“海北民族团结进步”的优良传统,为海北地区的繁荣和发展谱写出新的篇章。
总结。
通过上述五段的阐述,我们可以看到,在海北自治州,各族人民以其独特的优良传统和团结进步的精神,共同为海北地区的发展和繁荣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今天,我们应当更加珍惜这种团结进步的精神,坚定信心、迎接挑战,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断努力!
精选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心得体会(案例21篇)篇二
中华民族是56个民族团结的大家庭。2019年已经过去了,回首中华人民共和国60周年的华诞,十月一日在天-安-门广场阅兵仪式又再次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时至今日,我们中国已经走过了60年的风雨和坎坷路程。当全世界的人民都在关注着崛起的中华民族,我们都为自己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名儿女而感到自豪。国庆庆典的壮观场面让每一个人难以忘怀,在新中国成立六十年大庆的日子里,天-安-门广场树立起56根民族团结柱,成为节日期间最为亮丽的风景之一。
60年来,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民族地区处处呈现经济繁荣、政治安定、文化发展、社会和-谐、民族团结的喜人景象。经济实现历史性跨越,综合实力显著增强。民族地区社会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各族群众综合素质明显提高。
60年来,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建立了一大批各级各类民族学校,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民族教育体系,培养了大批各级各类人才。民族地区医疗卫生事业成就显著。城乡基层卫生机构得到建立和健全,少数民族医疗卫生人才得到积极培养,民族医药得到重视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现全面覆盖,各族群众健康素质不断提高。传统民族文化得到保护和弘扬,宗教信仰自由受到充分尊重。
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蓬勃发展,各民族大团结日益巩固。长期以来,党和政府一贯重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改革开放以来,群众性创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活动在全国各地蓬勃开展,“三个离不开”思想和民族团结观念逐渐扎根千家万户。少数民族干部和人才培养选拔工作扎实推进。少数民族干部队伍日益壮大,结构不断改善,素质不断提高,一大批少数民族干部被选拔进县级以上各级领导班子,管理经济社会事务的能力进一步提高。
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和核心内容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所追求的目标。社会主义社会各民族之间的团结,是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党的团结为核心的,是以社会主义制度和祖国统一为基础的。作为中国民族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几方面的含义:1、反对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2、维护促进民族团结。民族团结包括不同民族之间的团结,也包含着民族内部的团结。3、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共同促进祖国的发展繁荣。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进步的必要前提。4、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是社会安定、国家昌盛和民族进步繁荣的必要条件。中国的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有着内在的联系。民族团结的原则要求各族人民热爱祖国、维护统一,反对一切破坏团结、分-裂祖国的活动.
民族的问题是社会总问题的一部分,具有普遍性、长期性、复杂性、特殊性、国际性和重要性。民族的问题关系到国家的治与乱,民族的问题处理不好,将打乱国家的经济、政治秩序,造成国家动荡不安;民族的问题关系到社会的进与退,任何国家和地区都不能在矛盾、冲突、动荡和不安中进步;民族的问题关系到人民的福与祸,民族的问题处理得好,民族团结和睦,就会天下大定、国家大治、社会快速进步,人民安局乐业。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民族的问题和民族关系,把民族的问题和民族关系列为我国五大关系之一。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我们国家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精选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心得体会(案例21篇)篇三
民族团结和进步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石,它关乎到一个国家的长期稳定与繁荣。作为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我们更加重视民族团结和进步这一核心价值观。在实践中,我的心得体会主要包括:加强交流与沟通、尊重多元文化、倡导平等与公正、促进共识与团结以及推动合作与互助。下面将逐一展开阐述。
首先,加强交流与沟通是实现民族团结和进步的基础。在多民族的社会中,了解和理解不同民族的特点和文化背景是非常重要的。只有通过交流和沟通,才能解除误解和隔阂,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和友善。例如,在学校、工作场所或社区,我们可以组织各种交流活动,使不同民族的人们相互交流,分享彼此的文化和传统。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彼此之间的交流,还可以为文化的融合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
其次,尊重多元文化意味着我们能够尊重和接纳不同民族的习俗和价值观。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和传统,我们应该学会欣赏和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了解其他民族的历史和传统,还要尊重他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制度。例如,在公共场所,我们不应该歧视或排斥其他民族的习俗和传统,而是应该尊重并设法保护他们的文化遗产。
第三,倡导平等与公正是实现民族团结和进步的根本要求。在多民族国家中,不同民族的人们应当享有平等的权益和机会。法律和政策应该保护每个人的权益,不论他们来自哪个民族。而且,各民族之间的关系也应该建立在公正和平等的基础上。例如,在教育领域,应该确保每个民族的学生都有平等的接受教育的机会,而不会受到歧视或排斥。
第四,促进共识与团结意味着在重大决策和问题上各民族应该尽量达成共识,并且积极合作。只有通过共同努力才能解决多民族社会中的一些复杂问题。政府应该发挥桥梁和纽带的作用,使不同民族的声音都能够被听到,不同的意见都能够被尊重。同时,媒体和社会机构也应该积极参与,推动民族团结和进步。例如,在制定重要法律和政策时,应该开展广泛的讨论和调查,听取不同民族的意见和建议。
最后,推动合作与互助是实现民族团结和进步的有效手段。各民族之间应该加强合作,互相帮助,共同推动社会的发展。只有通过合作,才能实现各民族共同进步的目标。例如,在经济领域,各民族应该建立密切的经济联系,互相帮助和支持,共同创造繁荣。此外,社会组织和志愿者也应该积极参与,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合作和互助。
综上所述,实现民族团结和进步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加强交流与沟通、尊重多元文化、倡导平等与公正、促进共识与团结以及推动合作与互助,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唯有通过这些努力,我们才能够在一个和谐、稳定、繁荣的多民族国家中共同前进。
精选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心得体会(案例21篇)篇四
团结就是生命,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形象,团结就是希望,团结就是胜利。各民族团结友爱,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生动体现,是中华民族繁荣发展的重要保证。
中华民族是56个民族团结的大家庭,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建立了一大批各级各类民族学校,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民族教育体系,培养了大批各级各类人才。民族地区医疗卫生事业成就显著。城乡基层卫生机构得到建立和健全,少数民族医疗卫生人才得到积极培养,民族医药得到重视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现全面覆盖,各族群众健康素质不断提高。传统民族文化得到保护和弘扬,宗教信仰自由受到充分尊重。
民族地区处处呈现经济繁荣、政治安定、文化发展、社会和谐、民族团结的喜人景象。经济实现历史性跨越,综合实力显著增强。民族地区社会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各族群众综合素质明显提高。
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蓬勃发展,各民族大团结日益巩固。长期以来,党和政府一贯重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改革开放以来,群众性创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活动在全国各地蓬勃开展,“三个离不开”思想和民族团结观念逐渐扎根千家万户。少数民族干部和人才培养选拔工作扎实推进。少数民族干部队伍日益壮大,结构不断改善,素质不断提高,一大批少数民族干部被选拔进县级以上各级领导班子,管理经济社会事务的能力进一步提高。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和核心内容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所追求的目标。社会主义社会各民族之间的团结,是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党的团结为核心的,是以社会主义制度和祖国统一为基础的。作为中国民族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几方面的含义:
1、反对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
2、维护促进民族团结。民族团结包括不同民族之间的团结,也包含着民族内部的团结。
3、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共同促进祖国的发展繁荣。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进步的必要前提。
4、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
民族团结是社会安定、国家昌盛和民族进步繁荣的必要条件。中国的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有着内在的联系。民族团结的原则要求各族人民热爱祖国、维护统一,反对一切破坏团结、分裂祖国的活动。
维护国家统一、维护民族团结,捍卫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严厉打击民族分裂主义,坚决粉碎境内外敌对势力的分裂破坏图谋。没有民族的和睦相处,就没有社会的安定团结;没有社会的安定团结,就没有国家的繁荣发展;没有国家的繁荣发展,就没有各民族的兴旺昌盛。只有各兄弟民族手挽手、心连心,团结一致,才能众志成城,抵抗自然灾害,应对金融危机,在风云突变的国际局势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精选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心得体会(案例21篇)篇五
民族团结是指不同民族之间相互合作、互相尊重、和谐共处的一种社会状态。在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是维护国家稳定和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础。作为一个普通的公民,我在日常生活中也深刻体会到了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并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了一些宝贵的心得体会。下面我将就我的体会和认识,谈一谈民族团结和进步的相关问题。
首先,我深刻理解并倡导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传统和历史特点,这是世界多样性的瑰宝。我们应该珍惜民族差异,彼此尊重和理解。只有不同民族之间相互交流、沟通和合作,才能促进各民族的共同发展和进步。例如,在我所居住的社区中,有着不同民族的人们居住在一起。每年的传统节日,我们都会举行庆祝活动,各民族通过互相增进了解和沟通,增进了友谊,加强了社区的凝聚力。
其次,我认识到民族团结与社会进步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团结的基础上,社会才能稳定发展,民众才能享受到稳定的生活。社会进步需要民众的共同努力和团结合作。只有各民族共同进步,社会才能实现整体进步。举个例子,当我们合作解决一个社会问题时,如果我们能够不分民族地互相帮助和支持,就能更快地达成共识并解决问题。这种相互合作和进步的过程,不仅能够提高我们的团结意识,也能够为社会的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然后,我深知民族团结和进步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民族团结和进步不仅仅是少数民族的责任,而是全社会共同的事业。政府在制定政策时要充分考虑不同民族的需求和利益,通过促进各民族间的平等、普遍参与,来促进团结和进步。同时,每个公民也要奉献自己的力量,促进民族团结和进步。例如,我参加了一些社区志愿者的活动,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这样不仅能够帮助他们,也能够增进各民族之间的理解和友谊。
最后,我认识到民族团结和进步依赖于教育的力量。教育是培养新一代人的重要途径,通过教育,可以在孩子们的心中播下团结和进步的种子。因此,我们要注重教育中的民族团结和进步教育,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只有通过教育引导和重视,我们的下一代才能更好地实现民族团结和社会进步的目标。
综上所述,民族团结和进步是一个重要的主题,对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至关重要。作为一个普通公民,我们应当从自身做起,珍视民族团结,促进社会进步。同时,政府也需要加大对民族团结和进步的重视,并通过教育等途径,培养和发展公民的团结意识和进步能力。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实现一个民族团结和谐、社会进步稳定的美好未来。
精选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心得体会(案例21篇)篇六
我国自古以来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全国共有56个兄弟民族劳动、战斗、生活在这片辽阔而富饶的土地上,范文之心得体会:关于团结的心得体会。各个民族都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并各有自己的文化传统、语言文字、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尽管各个民族之间在历史上曾经存在矛盾与不和,发生过冲突和战争,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交往,一直是历史的主流。
族团结是我们从未忽视的问题。五月的和风伴着我们迎来了自治区第26个民族团结教育月。今年的民族团结教育活动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学校是一个各民族学生与老师和-谐相处的大家园。学校有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回族,蒙古族等多个民族的同学。学校在学习生活方面也给予少数民族同学很多的关心,而我们也应该用一种团结、友爱的态度来对待学校里的每一位少数民族同学。只有关系的和-谐才能创造出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校园。
无论从哪一方面说,和-谐都是发展的前提。2019年的“7.5”的事件使生活在新疆的我们更加体会到稳定的重要性。如果没有了团结我们很有可能成为那个近代任人宰割的中国,实现中国的伟大复兴就会成为空谈,变成一个遥遥无期的梦想。面对国内外严峻的形势,我们更应做到团结,用一种全新的姿态面对世界!居安思危能使我们防患于未然,能让我们见证一个蒸蒸日上的新家园!
回望历史,我们拥有辉煌的华夏文明;我们共同书写中华的传奇!展望未来,我们拥有美好的明天,我们共同仰望同一片蓝天!
中华民族是56个民族团结的大家庭,心得体会《关于团结的心得体会》。2019年已经过去了,回首中华人民共和国60周年的华诞,十月一日在天-安-门广场阅兵仪式又再次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时至今日,我们中国已经走过了60年的风雨和坎坷路程。当全世界的人民都在关注着崛起的中华民族,我们都为自己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名儿女而感到自豪。国庆庆典的壮观场面让每一个人难以忘怀,在新中国成立六十年大庆的日子里,天-安-门广场树立起56根民族团结柱,成为节日期间最为亮丽的风景之一。
60年来,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民族地区处处呈现经济繁荣、政治安定、文化发展、社会和-谐、民族团结的喜人景象。经济实现历史性跨越,综合实力显著增强。民族地区社会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各族群众综合素质明显提高。
60年来,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建立了一大批各级各类民族学校,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民族教育体系,培养了大批各级各类人才。民族地区医疗卫生事业成就显著。城乡基层卫生机构得到建立和健全,少数民族医疗卫生人才得到积极培养,民族医药得到重视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现全面覆盖,各族群众健康素质不断提高。传统民族文化得到保护和弘扬,宗教信仰自由受到充分尊重。
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蓬勃发展,各民族大团结日益巩固。长期以来,党和政府一贯重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改革开放以来,群众性创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活动在全国各地蓬勃开展,“三个离不开”思想和民族团结观念逐渐扎根千家万户。少数民族干部和人才培养选拔工作扎实推进。少数民族干部队伍日益壮大,结构不断改善,素质不断提高,一大批少数民族干部被选拔进县级以上各级领导班子,管理经济社会事务的能力进一步提高。
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和核心内容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所追求的目标。社会主义社会各民族之间的团结,是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党的团结为核心的,是以社会主义制度和祖国统一为基础的。作为中国民族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几方面的含义:1、反对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2、维护促进民族团结。民族团结包括不同民族之间的团结,也包含着民族内部的团结。3、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共同促进祖国的发展繁荣。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进步的必要前提。4、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是社会安定、国家昌盛和民族进步繁荣的必要条件。中国的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有着内在的联系。民族团结的原则要求各族人民热爱祖国、维护统一,反对一切破坏团结、分-裂祖国的活动.
民族的问题是社会总问题的一部分,具有普遍性、长期性、复杂性、特殊性、国际性和重要性。民族的问题关系到国家的治与乱,民族的问题处理不好,将打乱国家的经济、政治秩序,造成国家动荡不安;民族的问题关系到社会的进与退,任何国家和地区都不能在矛盾、冲突、动荡和不安中进步;民族的问题关系到人民的福与祸,民族的问题处理得好,民族团结和睦,就会天下大定、国家大治、社会快速进步,人民安局乐业。
精选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心得体会(案例21篇)篇七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xx周年,也是新疆和平解放xx周年。回顾半个多世纪、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新疆发生的人间奇迹般的变化和发展进步的光辉历程及伟大实践,我们深深感受到,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振兴,就没有新疆的发展进步、和谐稳定;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只有在社会主义祖国的怀抱里,新疆各族人民才能过上幸福安康的生活。值此历史节点,自治区党委决定,在今年5月自治区第27个民族团结教育月,在全区广泛开展“感恩伟大祖国、建设和谐新疆”主题教育活动。其目的,就是要人们永远记住党的恩情、永远感恩伟大祖国,齐心协力建设和谐新疆。
民族团结是新疆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也一直是境内外“三股势力”的眼中钉、肉中刺,他们总是千方百计地从破坏民族团结入手,蓄意挑起民族纠纷,制造民族冲突,最后达到其分裂目的。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明确提出,当前要紧紧围绕“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兄弟姐妹”这一鲜明主题,在全社会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弥合民族关系、加强民族团结的工作,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进家入户、面对每一个群众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工作。要全面挖掘、大力宣传这次事件中涌现出来的维汉族群众不顾个人安危、互帮互助互救的大量生动感人事迹,大力宣传全区各行各业以实际行动维护民族团结的先进典型,大张旗鼓地开展创建民族团结先进单位、模范家庭和先进个人活动。要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深刻认识到,半个多世纪以来,在携手共建美好家园的历史进程中,各族人民所形成的休戚与共的民族团结基础是牢不可破的,民族团结事关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团结稳定是福,分裂动乱是祸;要把所有仇恨集中到以热比娅为首的境内外“三股势力”和一小撮暴力犯罪分子身上,坚决不传谣、不信谣、不上当,自觉做到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话不说、不利于民族团结的事不做,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的思想,促进各族干部群众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相互支持、相互谅解,始终做到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国际恐怖主义和包括“东突”势力在内的境内外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和暴力恐怖势力等,主要是受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以及国际上民族分离主义、伊斯兰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的影响,形成于20世纪90年代以后。“三股势力”各自的表现形式虽有所不同,但本质并无根本不同,他们从一开始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沆瀣一气,同流合污的。他们以宗教极端面目出现,以“民族独立”为幌子,一方面制造舆论,蛊惑人心,一方面大搞暴力恐怖活动,破坏社会安定。境内外“三股势力”精心策划和组织的严重暴力犯罪事件,其实质既不是民族问题,也不是宗教问题,更不是人权问题,其根本目的就是要把新疆搞乱,把新疆分裂出去,企图实现新疆“独立”,破坏我国的统一和民族团结。其大肆破坏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各种犯罪活动,是严重反国家、反民族、反人类的行为,严重践踏了我国《宪法》和法律尊严,严重破坏了我国政治稳定、社会安定、民族团结的大局,严重损害了各族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三股势力”自产生之日起,就与国际恐怖势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多年来,“三股势力”为了达到分裂祖国的罪恶政治目的,先后在新疆实施了多起惨绝人寰、令人发指的暴力恐怖案件。“7·5”事件的发生不是偶然的,有着十分复杂深刻的政治背景,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反华势力长期纵容支持境内外“三股势力”对新疆进行一系列分裂破坏活动的总积累。从国际上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反华势力始终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中国抱有很深的敌意,他们不愿意看到一个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强大的社会主义中国屹立在世界上,不愿意看到经过改革开放30年发展的中国出现的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各民族团结和睦、各项事业欣欣向荣的大好局面,总是千方百计利用“”、“东突”等分裂势力对我进行干扰破坏,企图在边疆民族地区打开对我“西化”、“分化”的突破口。近年来,美国对热比娅为首的“世维会”的支持由幕后走向前台,使他们进行反华分裂活动更加有恃无恐、肆无忌惮,气焰更加嚣张。以热比娅为首的“世维会”如果没有西方反华势力的支持,他们是什么事也干不成的。“7·5”事件再一次表明,只要中国共产党执政,只要我们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只要中国保持强大统一,境内外敌对势力就会相互勾结,利用各种机会,寻找各种借口,不断对我进行渗透、捣乱、破坏、颠覆活动,这是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的。从境外来看,以热比娅为首的“世维会”等境外“东突”分裂势力出于分裂国家、破坏祖国统一的罪恶目的,一方面在国际社会大肆对我进行诬蔑和攻击,竭力为“新疆问题”国际化造势,另一方面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在区内四处兜售其分裂主张,大肆造谣惑众、拨弄是非,煽动分裂、挑起动乱,直接策动指挥新疆暴力恐怖活动。从境内来看,多年来在境外“三股势力”的不断煽动和指挥下,在乌鲁木齐的城乡结合部特别是几个敌社情复杂的重点片区和南疆几个重点地区的乱点、窝点,聚集了一批政治上十分反动的“三股势力”分子,这些丧尽良知人性的社会渣滓对党、对政府、对社会、对各族人民心怀仇恨,一直伺机进行各种暴力犯罪。7月5日,他们混入不明真相的大学生和社会青年的游行队伍中,迅速开展打砸抢烧严重犯罪活动,特别是在一些偏街小巷实施了恶性暴力恐怖犯罪行径,很多无辜群众就是在这些地方被杀害的。
“7·5”事件,是建国60年来新疆发生的性质最恶劣、死伤人数最多、财产损失最严重、破坏程度最大、影响最坏的一次暴力犯罪事件,它严重破坏了自治区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也影响到全国的稳定大局,严重破坏了各族干部群众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血肉情谊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给各族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7·5”事件不仅对乌鲁木齐市乃至全区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也给各族群众内心造成了巨大的创伤。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经济发展,是保持新疆稳定的重要基础,也是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所在。在新疆,越是维护稳定任务繁重,越要咬定发展不放松、加快发展不动摇,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好势头,为社会稳定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7·5”事件虽然对我区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严重干扰和影响,但动摇不了我们加快发展的决心和信心,改变不了新疆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力以赴抓好保增长、保民生的各项工作,努力克服“7·5”事件造成的不利影响,千方百计保障工农业生产,确保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完成。要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坚定不移地推进抗震安居、防震减灾、学前双语教育、喀什老城区改造、社会保障、农村劳动力转移致富、农牧区新型合作医疗等重大民生工程,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新疆在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中具有特殊重要的战略地位,确保新疆稳定、维护祖国统一,事关中华民族的核心利益,事关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面对当前严峻复杂的斗争形势,我们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维护新疆稳定的极端重要性,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高举民族大团结的旗帜,凝聚各族干部群众的力量,倍加珍惜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大好局面,倍加珍惜当前来之不易的发展势头和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努力建设更加繁荣富裕和谐的社会主义新疆。
在新疆,搞民族分裂的坏人永远只是一小撮,他们是新疆各族人民的共同敌人。现在,我们政权在手、军队在手、民心在手,敌人胆敢跳出来进行分裂破坏活动,必将遭到迎头痛击,难逃自取灭亡的命运。“7·5”事件尽管给我们造成了眼前的重大损失,但改变不了新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大局,动摇不了新疆各族干部群众携手并肩奔小康的决心和信心,新疆的明天会更美好。新疆的分裂与反分裂斗争是客观存在的,有时甚至是十分激烈的,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各族人民只要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筑起反分裂斗争的铜墙铁壁,才能不断排除境内外“三股势力”的各种干扰破坏,万众一心、披荆斩棘、排难而进,共创各族人民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精选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心得体会(案例21篇)篇八
民族团结和进步是每一个国家都应该追求的目标。在我国的多民族国家中,民族团结和进步显得尤为重要。多年来,我亲身参与并见证了这一过程,深深体会到了民族团结对于国家的重要性和进步的意义。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对民族团结和进步的心得和体会。
首先,民族团结是国家稳定和繁荣的基石。我国拥有五十六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传统和习俗。民族之间通过相互交流和融合,增进了相互的了解和友谊,从而建立起了紧密的联系和互信。这种互相尊重和包容的态度促使不同民族之间保持和谐关系,减少了冲突和矛盾。只有当各民族团结一致,共同为国家的稳定和繁荣努力奋斗,才能构建起强大的民族共同体。
其次,民族团结为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我的家乡位于西南地区,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区。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我亲眼目睹了这里的变化和进步。在过去,贫困和闭塞使得许多地区的发展缓慢。然而,随着国家政策的倾斜和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不同民族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得到了缩小。现在,我的家乡发展迅速,基础设施完善,各个民族之间的经济交流也日益频繁。这得益于民族团结,不同民族之间的互助合作为社会进步提供了坚实的支持。
进一步,民族团结能够促进文化繁荣和传承。我国各个民族都有着独特的文化和传统,这是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一部分。通过多民族的交流和借鉴,各个民族之间的文化得到了传承和发展。例如,在我的家乡,各个少数民族的艺术形式和民俗活动逐渐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和欣赏。同时,许多文化节日也成为了各个民族共同的节日,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也促进了各个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只有在民族团结的基础上,各种文化才能取得更大的发展,为国家文化繁荣做出贡献。
最后,民族团结也对于国家的和谐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一个国家的和谐需要各个民族之间的和谐相处,没有了民族之间的敌意和偏见,国家才能保持稳定和统一。我国多年来积极倡导民族团结,通过各种宣传和教育活动,增强了全民族的认同感。这种民族团结的氛围为国家的和谐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只有在民族团结的基础上,国家才能实现繁荣富强的目标。
综上所述,民族团结和进步是我国的民族政策的核心,也是我们每个人应该共同追求的目标。我深深体会到了民族团结对于国家的重要性和进步的意义。民族团结是国家稳定和繁荣的基石,为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促进了文化繁荣和传承,推动了国家的和谐发展。我相信,在民族团结的力量下,我们的国家将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精选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心得体会(案例21篇)篇九
自20xx年中央宣传部、中央统战部和国家民委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意见》以来,在各地、各部门的高度重视和积极推动下,创建活动不断深入开展,在社会各层面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要看到,在开展的广度和深度上并不平衡,有的已经在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广泛开展,有的却还局限于部分地区和单位;有的已深入到机关、企业、社区、乡镇、学校、宗教场所,有的还流于表面形式。除了重视程度不一外,还缺乏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要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全面深入持久地开展,必须按照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提高对创建活动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推进理念、手段、方法的创新,把“注重人文化、实体化、大众化”的要求落到实处。
坚持以“人文化”为引领。
所谓“人文化”,有诸多解释,但归根到底,就是以人为本。即强调人的价值和人的发展需要,一切都要以人为前提,以人为动力,以人为目的。指出:“做民族工作,说到底就是做人的工作。”所以,推进创建活动“人文化”,就要以“人文化”为引领,把符合人民群众利益、满足人民群众需求,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把关心人、尊重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着眼点和着力点。
一是要大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中“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必须恪守的基本道德准则,也是评价公民道德行为选择的基本价值标准。爱国,是基于个人对祖国依赖关系的深厚情感,也是调节个人与祖国关系的行为准则。它要求人们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己任,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自觉报效祖国。敬业,是对公民职业行为准则的价值评价。它要求公民忠于职守,克己奉公,服务人民,服务社会。诚信,即诚实守信,是人类社会千百年传承下来的道德传统,它强调诚实劳动、信守承诺、诚恳待人。友善,强调的是公民之间应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和睦友好,形成良好的社会主义人际关系。这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道德传统,也注入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取向的精神内涵。因此,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人、教育人、发展人,使人人向好、向善,追求真、善、美的统一,成为具有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多种优良品质的个体,再以其优秀个体去影响家庭乃至社会,使家庭和社会都逐渐向着高素质、高水平发展。这既是传承中华文明传统,也符合实现中国梦的时代要求。
二是要积极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指出:“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对中华民族是由各民族共同构成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多元一体的思想认知,是对中华各民族相互依存、休戚与共、谁也离不开谁的历史认同,是对“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行动自觉。因此,要通过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让各民族深刻认知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是“一体包含多元,多元组成一体,一体离不开多元,多元也离不开一体,一体是主线和方向,多元是要素和动力”的辩证统一。懂得并认同中华民族和各民族的关系,“是一个大家庭和家庭成员的关系,各民族的关系是一个大家庭里不同成员的关系”,是谁也离不开谁的关系。要通过中华文化发展的历史与现实,让各族干部群众了解和懂得我国各民族的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各民族文化共同铸就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进而“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不断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自觉自信,建设好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正如所指出的:“文化认同问题解决了,对伟大祖国、对中华民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才能巩固。”
三是要加强民族团结的宣传教育。指出:“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要在全社会不留死角地搞好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引导各族群众树立正确的祖国观、历史观、民族观。”要做到“不留死角”,就必须按照说的,“充分运用新技术、新媒体、多渠道、全方位开展宣传教育和创建活动”,把民族团结教育的内容纳入国民教育、干部教育、社会教育,让各族干部群众真正懂得民族团结是福,民族分裂是祸的道理,牢固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不利民族团结的话不说,有损民族团结的事不做,珍惜民族团结、维护民族团结、加强民族团结,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反对大汉族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坚决同“三股势力”作斗争,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
坚持以“实体化”为支撑。
所谓“实体化”,就是要在内容、形式、载体、方法等方面,实实在在,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实体化”,就要坚持重在平时、重在交心、重在行动、重在基层,推动创建活动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乡镇、进学校、进宗教场所,让民族团结进步的理念深深扎根于各族干部群众之中。
一是要坚持“四个重在”,按照创建活动的总体目标(即“大力推进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全面贯彻落实,不断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加强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依法妥善处理影响民族团结的问题”)切实推动创建活动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乡镇、进学校、进宗教场所。使创建活动成为宣传普及党的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民族法律法规、民族基本知识和民族团结宣传教育的阵地,成为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的为民服务的窗口,成为促进各民族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的平台,成为各民族加强交往交流交融、凝聚各族人民智慧和力量的纽带,成为密切党群关系、干群关系的桥梁,成为听取群众意见、回应群众诉求的渠道,成为贯彻执行党的民族工作大政方针和战略部署、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又好又快发展的推动力。
二是要不断创新理念、手段和方法,将“六进”的规定动作与自选动作相结合,创造性地开展创建活动。今年6月,国家民委下发的《关于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进机关企业社区乡镇学校寺庙的实施意见》,对“六进”的目标任务、步骤措施、测评指标,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有的地方按照“六进”的要求,因地制宜,将进寺庙改为进工业园区、进农业园区、进军营与部队共建,形成了“八进”,取得了良好效果。在推动“六进”或“八进”的工作中,进机关是个重点,也是个难点,但做好了就是个亮点。比如,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伊宁市的市直机关以科室为单位,广泛开展争创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模范个人活动,让各族干部与群众结对帮扶,定期走访,并记录公示,让模范集体挂着“民族团结模范科室”的牌子,让模范个人佩戴“民族团结模范”胸章,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再比如,宁夏吴忠市中级人民法院在审判工作过程中,探索适合民族地区的民事纠纷化解模式,聘请在群众中德高望重的宗教人士担任“特约调解员”,印发《调解俗语》,提供专业诉讼翻译,依法保障了少数民族群众有序参与司法活动,有效化解了矛盾纠纷。还比如,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来凤县政府为了方便群众,把所有需行政审批的项目集中于县行政服务中心,并进行流程服务,让群众在一天之内就可办完所需办的手续,而且还依照群众借“赶场”、节庆进城办事的习惯,调整窗口服务时间,切实做到了为民服务。这些都是创建活动进机关的有效探索和成功实践,值得学习和借鉴。
三是要培养树立更多各级各类示范典型,发挥好示范引领作用。自创建活动开展以来,甘肃、云南、广西、贵州、青海五省区紧密结合实际,将创建活动作为省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提出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先进区的目标,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国家民委在总结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经验的基础上,决定以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等13个州(市、盟)作为开展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地、市、盟)试点,并在昌吉州举行了试点活动启动仪式,掀起了新一轮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地、市、盟)创建热潮;县级以下(含县级)示范单位的创建活动在各地普遍开展起来,涌现了一批创建活动示范单位,并有两批共133个县、乡、村、企业、学校等被确定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今后,还要更加广泛地加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州(地、市、盟)和示范县建设,培养和树立更多各级各类示范典型。同时,还要加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建设,一方面要对已命名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加强指导,增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针对性和实用性,增加必要的投入,进一步发挥好其功能作用。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挖掘、培育、建设一大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让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形成阵地化、常态化、科学化、制度化。
坚持以“大众化”为动力。
所谓“大众化”,就是通俗化、具体化、生活化,使之更好地为人民大众所理解、所接受。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大众化”,就是要扩大参与范围,使创建活动的内容、理念、形式、方法更加通俗化、具体化、生活化,突出创建活动的时代性、人民性,使之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支持,并积极参与。
一是在创建内容上,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要关注群众需求,回应群众关切,解答群众困惑,不断彰显创建活动的生命力、亲和力,不断增强创建活动吸引力、感染力。
二是在创建形式上,要采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要坚持民族化、通俗化、形象化,利用重要纪念日、民族传统节日等,组织开展富有特色的群众性活动,用人民群众熟悉的语言、喜爱的方式阐释和宣传正确的祖国观、历史观、民族观,宣传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民族知识,宣传“三个离不开”、“四个认同”、“五个维护”,努力使抽象的理论变成言之有物的实话、言之有据的真话、言之有理的新话,让人民群众喜欢听、听得懂、记得牢、用得上。
三是在方法上,要找准创建活动与社会心理的契合点、与民族情感的共鸣点、与群众切身利益的结合点。突出干部、青少年、知识分子等群体,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满怀对人民群众的真情实意、深情厚意,了解人民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疑所惑,找准切入点,把握着力点,最大限度地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新力和创造力,使创建活动得以全面深入持久的开展,为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新成效,做出新贡献。
精选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心得体会(案例21篇)篇十
团结就是生命,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形象,团结就是希望,团结就是胜利。各民族团结友爱,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生动体现,是中华民族繁荣发展的重要保证。我国自古以来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全国共有56个兄弟民族劳动、战斗、生活在这片辽阔而富饶的土地上,各个民族都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并各有自己的文化传统、语言文字、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尽管各个民族之间在历史上曾经存在矛盾与不和,发生过冲突和战争,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交往,一直是历史的主流。
民族团结是我们从未忽视的问题。今年的民族团结教育活动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学校是一个各民族学生与老师和-谐相处的大家园。学校有回族,撒拉族等多个民族的同学。学校在学习生活方面也给予少数民族同学很多的关心,而我们也应该用一种团结、友爱的态度来对待学校里的每一位少数民族同学。只有关系的和-谐才能创造出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校园。
无论从哪一方面说,和-谐都是发展的前提。如果没有了团结我们很有可能成为那个近代任人宰割的中国,实现中国的伟大复兴就会成为空谈,变成一个遥遥无期的梦想。面对国内外严峻的形势,我们更应做到团结,用一种全新的姿态面对世界!居安思危能使我们防患于未然,能让我们见证一个蒸蒸日上的新家园!
回望历史,我们拥有辉煌的华夏文明;我们共同书写中华的传奇!展望未来,我们拥有美好的明天,我们共同仰望同一片蓝天!
20xx年已经过去了,回首中华人民共和国xx周年的华诞,十月一日在天安门广场阅兵仪式又再次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时至今日,我们中国已经走过了60年的风雨和坎坷路程。当全世界的人民都在关注着崛起的中华民族,我们都为自己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名儿女而感到自豪。国庆庆典的壮观场面让每一个人难以忘怀,在新中国成立六十年大庆的日子里,天安门广场树立起56根民族团结柱,成为节日期间最为亮丽的风景之一。
xx年来,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民族地区处处呈现经济繁荣、政治安定、文化发展、社会和-谐、民族团结的喜人景象。经济实现历史性跨越,综合实力显著增强。民族地区社会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各族群众综合素质明显提高。
xx年来,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建立了一大批各级各类民族学校,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民族教育体系,培养了大批各级各类人才。民族地区医疗卫生事业成就显著。城乡基层卫生机构得到建立和健全,少数民族医疗卫生人才得到积极培养,民族医药得到重视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现全面覆盖,各族群众健康素质不断提高。传统民族文化得到保护和弘扬,宗教信仰自由受到充分尊重。
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蓬勃发展,各民族大团结日益巩固。长期以来,党和政府一贯重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改革开放以来,群众性创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活动在全国各地蓬勃开展,“三个离不开”思想和民族团结观念逐渐扎根千家万户。少数民族干部和人才培养选拔工作扎实推进。少数民族干部队伍日益壮大,结构不断改善,素质不断提高,一大批少数民族干部被选拔进县级以上各级领导班子,管理经济社会事务的能力进一步提高。
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和核心内容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所追求的目标。社会主义社会各民族之间的团结,是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党的团结为核心的,是以社会主义制度和祖国统一为基础的。作为中国民族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几方面的含义:
1、反对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2、维护促进民族团结。民族团结包括不同民族之间的团结,也包含着民族内部的团结。3、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共同促进祖国的发展繁荣。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进步的必要前提。4、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是社会安定、国家昌盛和民族进步繁荣的必要条件。中国的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有着内在的联系。民族团结的原则要求各族人民热爱祖国、维护统一,反对一切破坏团结、分-裂祖国的活动。
民族的问题是社会总问题的一部分,具有普遍性、长期性、复杂性、特殊性、国际性和重要性。民族的问题关系到国家的治与乱,民族的问题处理不好,将打乱国家的经济、政治秩序,造成国家动荡不安;民族的问题关系到社会的进与退,任何国家和地区都不能在矛盾、冲突、动荡和不安中进步;民族的问题关系到人民的福与祸,民族的问题处理得好,民族团结和睦,就会天下大定、国家大治、社会快速进步,人民安局乐业。
精选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心得体会(案例21篇)篇十一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沧桑中,我国各民族发展了休戚与共、相互依存的亲密关系,构成了伟大的中华民族,共同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要明白祖国统一是国家繁荣富强的根本。一个强大的国家,必然是一个统一的国家;一个强盛的民族,必然是一个统一的民族。如果一个国家四分五裂,必然无法成为世界一流强国。在中国历,凡是国力强盛、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的时期,无一不是国家统一的时期。西汉文景之治、唐代贞观之治、清代康乾盛世,都是在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的状况下出现的。
要让民族团结,首先就得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平等,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我们党民族政策的基石。在我国,各民族社会地位一律平等,享受相同的权利,承担相同的义务;汉族和少数民族一律平等,各少数民族之间也一律平等;任何民族都没有特权,任何民族的权利也没有被限制。因此党和国家民族还个性强调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保障少数民族群众的合法权益。
近年来,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和衷共济、抗洪抢险、抗击非典、抗击雨雪冰冻灾害、抗震救灾。“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使数万同胞遇难、数百万人痛失家园,灾区人民生命财产和经济社会发展蒙受巨大损失。地震天不塌,大灾有大爱。地震发生后,全国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传播着血浓于水的中华民族骨肉亲情、民族大义、文化大同、无疆大爱,全国各族人民充分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爱国主义精神,纷纷伸出援助之手。这是改革开放_年的伟大成果,是党富民强国大政方针的生动写照,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团结一心、风雨同舟的强大力量。
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大厦,需要全体中华儿女共同努力建设。只要我们每一个人自觉做民族团结颈部事业的建设者、促进者,中华民族就必须能够构成永恒的团结,拥有无坚不摧的力量,迎来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党的十八大指出:“全面正确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加快民族地区发展,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我县是一个多民族自治县,加强民族团结进步、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任务十分繁重。基于此,县委提出要把第一年的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活动作为我县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自选动作”和有效载体,要求以解决突出问题的创建工作成果丰富教育实践活动,以转变作风的实效为创建工作提供强大动力,为推动我县跨越发展和社会长治久安提供有力保证。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归根到底就是促进和谐民族关系,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民族和谐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在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互助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在民族关系上的具体体现。
(一)和谐民族关系是维系中华民族大团结的重要纽带。
历史和现实一再证明,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是中华民族的生命所在、力量所在、希望所在。中华民族同顶一片天,同耕一块田,同饮一河水,共生互补。在我国这个多民族国家的大家庭里,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我国各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谁也离不开谁。
(二)构建和谐民族关系是维护边疆安宁的必然要求。
我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共同缔造、共同建设、共同当家作主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西部和边疆绝大部分地区都是少数民族聚居区,我国两万多公里陆地边境线绝大部分位于少数民族聚居区,并且有30多个民族与境外历同一民族相邻而居。这些跨界民族由于地缘和血缘上的原因,境外政治环境的变化会对我国民族关系的发展不可避免地产生影响。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构建和谐民族关系始终是维护祖国边疆安宁的重大工作,决定了民族和谐始终是关系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
(三)构建和谐民族关系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方面。
当代中国正处在经济转型、社会转轨的关键时期,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民族问题的普遍性、长期性、复杂性、国际性和重要性更加凸显,引发民族矛盾的因素更加多样,民族关系已日益成为全社会范围的关系,民族问题日益与现代化过程中的各种问题交织在一起。要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就必须妥善处理各种民族问题,全力构建和谐民族关系。
(四)构建和谐民族关系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自治地方占国土面积的64%。在我国,没有民族地区的发展就没有全国的发展,没有民族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没有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就不能说全国实现了现代化,没有各民族的共同振兴就谈不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梦想,助推中国梦的实现,是当代中国人的责任与使命。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富民强、民族振兴、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正是得益于我们拥有一个团结稳定的社会环境,得益于我们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各项民族宗教政策,特别是从1978年开始开展了30多年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夯实了各民族团结进步的群众基础、思想基础和物质基础。我们坚信,任何破坏团结、制造分裂的图谋和行径必将以失败告终。
习近平同志在谈民族工作时强调,最关键是搞好团结,最管用是争取人心。在多民族地区的新疆,这句话就显得更科学更真切。在昨天召开的自治区“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动员大会,要求今年11月底前,最晚明年2月底之前,自治区各级行政事业单位党员干部带头每人结对联系1户基层群众,各民族之间相互结亲,实现党员干部结对认亲全覆盖。这无疑是新疆推进民族团结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活动。
我们知道,家园意识是一种文化上最基础的认同,生于斯,长于斯,这片水土,构建了我们的物质家园,也构建了精神家园。把祖国当自己的母亲,把新疆当成各民族共同家园,都是这种文化认同的最真挚最纯净的精神维系和情感归宿。也故如此,在共同家园里,各民族是一家人,各民族团结一家亲。此次“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可以说是把积累多年的推进民族团结的经验,提升到一个新高度。这个高度就是回归到求真务实的“结对认亲”工作中。我们知道,认亲,是情感上的交融和关联,是对社会关系中稳固而强劲的文化脉络的确认,这也促进了社会“陌生人”向“亲人”的文化复归,将各民族之间“三个离不开”的关系深深植根在新疆大地之上。
一家人,维系的是共同的文化血脉,寻求的是共同的梦想,维护的是共同的至高利益,融汇的是共同的正向能量。结对认亲活动,逾越了空间距离,拉近了心灵距离,以心交心,认亲结对,核心是要播撒民族团结的种子,结出民族团结的果实。
此次“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确保“活动一人不少,全员参与”,达到“全覆盖”,这在新疆民族团结的进程中,也是罕见的。全覆盖效应,强调了民族团结人人参与的意识,党员干部要参与,援疆干部要参与,同样也可以带动全社会各民族人民共同参与。
民族团结结对认亲,因此形成社会的“共同责任”,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关心民族团结,承担社会责任,与基层各族群众结对认亲,村村有亲,人人有爱,共同奔小康,共同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总目标做基础工作,做雪中送炭嘘寒问暖的工作,做争取人心工作。
此次“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规定“要经常走访,坚持每两个月与结对认亲户开展一次交流活动”。这就强化了结对认亲的互动性。“3年不上门,当亲也不亲”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认亲不是终极目的,互帮互助,共同进步,形成合力,形成同心圆才是真正目的。“串串门、聊聊天、跳跳舞、唱唱歌”,解人之忧,宽人之心,在结对认亲中,密切干群关系,凝聚民族关系,互动是最有效的途径。
自治区“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可以说是又一次改进人与人基本关系的正能量活动,在这个活动中,社会的互动性不断强化,社会关系不断淳化,社会共识不断深化,源头活水,涓涓汩汩,给我们的社会关系带来新的润泽,同时也保证了不同层面的人,在结对认亲中,重新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维护民族团结,是进行时态,是不断依靠每个人付出和努力的艰巨工作,所以,若想收获民族团结带来的社会之利,就要承担推动民族团结工作的社会之责。一家人,让我们满怀家国情怀,不分彼此,和谐相处,担起建设美好家园的责任;一家亲,让我们结对认亲,同声共气,血脉相连,心手相牵,在亲人的微笑中,看到希望,在亲人的信任中,走向未来。
“民族团结一家亲”结对认亲的工作,我思想上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党性认识也得到了显著加强。实践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作为党员,一定要时刻牢记党的宗旨,自觉增强党性观念,身体力行做好民族团结一家亲各项工作。
在我工作和生活中发生的民族团结的故事也让我感触颇深,民族团结的感人故事随处可见。我们单位唱响了民族团结之歌,民族团结之花在这里开的鲜艳无比。
在单位开展的“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中,我和几个汉族同志成了亲戚。几个月来,我们有事长商量,没事多走动,成为无话不谈的好兄弟。我们经常在一起谈心,沟通交流。相互帮助解决了工作生活中产生的思想困扰,我们相互都感受到了对方的真情实意。
我认为,在新疆,手握手、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维护民族团结是刻不容缓的,这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要真正落实到行动中去的,让我们每个人从身边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滴水可以汇成江河,不传谣,不信谣,不参与违法犯罪活动,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话不说;不利于民族团结的事不做,共同筑起一道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铜墙铁壁。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尽自己努力把结对认亲工作做好。在结对认亲工作中踏踏实实,坚持做实事好事,树立良好的共产党员形象!
我一定牢记习近平同志的殷殷嘱托,好好团结、好好学习、好好工作、好好生活,和结对的“亲戚”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撸起袖子加油干,共同创造新疆更加美好的明天,回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关怀与厚爱!
民族团结是我们从未忽视的问题。五月的和风伴着我们迎来了自治区第26个民族团结教育月。今年的民族团结教育活动显得尤为重要。
民族团结从中国上千年的历史中从未褪色。北魏孝文帝的改革率先为少数民族打开了向汉族学习的大门。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历时十八年,考察了许多国家,把西域的自然环境、风土人情、政治、经济等都向汉武帝作了详细汇报,为汉朝反击匈奴创造了有利条件,加强了中原与西域的相互了解与来往。大漠的驼铃声记录着遥远的礼貌。在抗日战争时期也有一批爱国的少数名族为祖国的事业献出了自我的生命,用他们的生命换来了之后千万同胞们的幸福生活。新中国成立后我们所实行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充分保障了少数民族同胞的权利,使得在新疆生活的47个民族能够像一家人一样相亲相爱的生活。汶川地震,玉树地震中所展现的民族团结精神深深烙印进了人们心中:忘不了全国各族人民为汶川遇难者默哀的情景,忘不了玉树地震中藏族孩子渴望生命的眼光。忘不了国庆节天安门前那56根民族团结柱。这是因为我们是一家人,我们有血浓于水得亲情。
我们学校是一个各民族学生与老师和谐相处的大家园。学校有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回族,蒙古族等多个民族的同学。学校在学习生活方面也给予少数民族同学很多的关心,而我们也就应用一种团结、友爱的态度来对待学校里的每一位少数民族同学。只有关系的和谐才能创造出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校园。
无论从哪一方面说,和谐都是发展的前提。的“7?5”事件使生活在新疆的我们更加体会到稳定的重要性。如果没有了团结我们很有可能成为那个近代任人宰割的中国,实现中国的伟大复兴就会成为空谈,变成一个遥遥无期的梦想。应对国内外严峻的形势,我们更应做到团结,用一种全新的姿态应对世界!居安思危能使我们防患于未然,能让我们见证一个蒸蒸日上的新家园!
回望历史,我们拥有辉煌的华夏礼貌;我们共同书写中华的传奇!展望未来。
精选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心得体会(案例21篇)篇十二
在创建活动中,我局以创建活动促业务工作,积极为全(更多精彩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县经济建设做好服务工作,依法维护各族人民群众的利益。同时,以业务管理工作把创建活动引向深入,营造了各民族团结进步的良好社会氛围。
一是依法开展征地工作,为全县经济建设提供用地保障。随着东垣小区建设和招商引资步伐加快,土地供需矛盾进一步加大,我局围绕全县经济建设的中心,在征地工作中妥善处理保障各类经济建设必需用地与维护各族群众利益的关系,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中,切实落实涉农的各项政策措施,依法维护各族群众的利益,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完成了兰青铁路复线、积石峡水电站附属工程、金星水电站、商业步行街等项目的征地工作,征用土地面积1095.46亩,发放补偿费用4121.25万元,征用临时用地56.78亩,补偿费用28.57万元。在金融部门的配合下,以存折或存单方式足额发放给被征地群众。
二是实行信访“一把手”工程和部门联动制。在活动中凡涉及重大的信访件,尤其是牵扯事关民族关系之间的土地纠纷和权属争议案,一把手亲自过问、亲自接待、亲自批办、限时办结,注意掌握好土地法律和党的民族政策,以免产生不必要的矛盾和隔阂,影响民族间的团结。今年共接待来访群众260余人次,受理信访件20件,办结19件。其中土地权属8件,土地纠纷6件,征地补偿问题2件,历史遗留问题4件,办结率95%,做到了件件有结果、事事有回音。维护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得到了群众的好评,进一步树立了国土资源部门的形象。
三是开展扶贫结对,促进民族团结。我局把联姻结对帮扶工作作为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活动的长效机制,同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组织全体党员及干部职工开展献爱心、送温暖的活动。为联点的核桃庄乡解决水泥10吨,资金3000元;为西沟乡西巷村修建党员活动室捐资10000元;为总堡乡总堡村党支部解决水泥10吨。全局30名党员“一帮一”结对帮扶核桃庄乡五方村30户贫困户,其中党员中的计划生育贫困户7户,每名党员捐助资金50元,计1500元;局机关帮扶2400元,为30户群众购买二铵化肥3000斤。此外全局干部职工积极参与和支持社会公益事业发展,开展扶孤助残、“博爱一日捐”募捐救助等献爱心、送温暖社会公益活动,捐款4228元。
我们因势利导,教育全体党员干部从讲政治、服从稳定发展大局的高度出发,尊重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自由、风俗习惯,维护少数民族的根本利益,从而大大提高了干部群众维护民族团结进步的自觉性。各民族干部职工之间在各项业务工作中互相信任、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互相支持,共同进步,全面完成了我局与县政府、地区业务主管部门签定的目标管理责任的各项工作任务,在促进民族地区社会发展和全县经济建设中取得了新成绩。
精选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心得体会(案例21篇)篇十三
今年我局民族团结工作以第30个民族团结教育月为切入点,立足实际,结合“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主题活动,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开展了以“肩并肩、爱国情”团结共建,“手拉手、兄弟情”结对帮扶,“根连根,骨肉情”温暖入户为主题的教育活动。
1、领导重视。
我局领导高度重视民族团结工作,把民族团结工作纳入交通工作重要议事日程,与交通业务工作相结合,使民族团结工作真正融入到我局工作的方方面面。
2、组织机构健全。
我局民族团结工作能做到由领导班子进行会议讨论,由办公室制定工作计划、
活动方案。
做到思想统一、目标明确。加强组织内部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及组织功效。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教育条例》我局民族团结工作完善了各项。
规章制度。
形成一系列的管理措施。
3、注重宣传。
积极组织会员学习,利用学习、横幅、公交车张贴标语等形式,加大宣传民族团结工作力度,在全局上下提倡“团结、友爱、互助”的民族团结精神,体现了民族团结一家亲,齐头并进共发展。
4、活动开展。
开展了民族团结徒步活动,我局领导班子充分认识到民族团结工作的重要性,要搞好民族团结工作,不光在上班工作时间,还要在职工的业余闲暇时间广泛开展民族团结活动。今年夏天,通过组织,自愿报名等方式举行了民族团结徒步活动。在活动中,大家深刻感受到了团结、互帮、互助的重要性。通过此次活动,全局干部职工对民族团结工作都有了一个更高的认识。
开展了民族团结运动会,在万物复苏的春夏相交之际,我们交通系统和财税系统共同开展了以“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为主题的运动会,同时这也是一次深刻体现民族团结精神的运动会,我局四名少数民族同志中有三位参加了此次运动会,其中两位少数民族同志还拿上了名次。
开展了“手拉手、兄弟情”结对帮扶活动。交通局为下岗职工艾显目提供了机关卫生清洁一职,并为其缴纳五金和发放工资。每逢佳节,单位还会给她家送去慰问品和慰问金,让她时刻能感受到来自组织和党的关怀。
5、
下半年工作计划。
(3)继续发扬、宣传有关知识。
(4)加强与帮扶对象的联系,更详细的了解他们的困难,争取开展更全面,更细致的帮扶活动。
山西省是少数民族散杂居省份,有53个少数民族成份近12万人,约占全省总人口0.35%,呈大分散、小聚居特点。由于处在连接我国东西部回族带的中心地区,我省少数民族人口总量虽少,但在全国有一定影响。全省有42个少数民族聚居村,分布在6市22个县,除1个蒙古族聚居村外,其余都为回族聚居村。有近百个少数民族相对聚居的社区、学校、企业。每年有近3万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我省求学经商务工。
20xx年以来,我省牢牢把握民族工作主题,认真贯彻党的民族工作方针政策,坚持以人为本,抓好日常和平常工作,在全社会广泛深入地开展了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有力的促进了全省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发展。
一、强化基础建设,为创建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一是加强领导机制建设。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将民族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初步形成了民族工作研究机制。在省领导协调下,省民委兼职委员单位进一步加大了对民族工作的支持。省民委建立了与少数民族代表人物联系交友制度,委主要领导定期与市、县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联系,形成了联系沟通机制。20xx年,省人大听取审议了省级政府关于全省民族。
工作报告。
给予了充分肯定。
二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坚持把做好民族工作“重在平时、重在交心”作为衡量干部队伍建设的标准,通过聘请高层次领导、专家授课、与中国社科院合作举办民族宗教知识系列讲座、请省民委兼职委员单位开办系列讲座、到民族工作先进省、市学习考察等方式强化对党政领导、民族工作干部、少数民族代表人士的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和工作能力。省民委建立了与市、县两级党政领导联系沟通机制,共同推进工作。同时,各级党委加强对少数民族干部、少数民族代表人士的教育培养。全省现有少数民族市厅级干部4人,县处级120余人。省、市、县三级少数民族代表、委员均超过了少数民族的人口比例数。
三是加强基层建设。不断推动基层执法主体建设,推动市、县建立健全管理网络和两级目标责任制,初步形成了“主体在县,延伸到乡,落实到村,规范到点”的工作格局。按照“工作任务重、工作有特色、经费缺口大”的原则,省民委逐步加大对市、县(市、区)和社区、聚居村创建活动工作经费支持。
二、强化宣传教育,筑牢民族团结的思想感情基础。
全省各级党委宣传、统战和政府民族工作部门密切配合,积极探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途径和方法。20xx年,省委宣传部、省委统战部、省民委印发了《关于贯彻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经验交流会精神进一步推进我省创建活动的通知》,对全省创建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20xx年,广泛开展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单位活动,召开了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经验交流会,命名了首批18个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并授牌;20xx年组织了民族团结进步模范评选活动,大力宣传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的先进事迹,全省有6个集体、8名个人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营造了“民族一家亲”的和谐氛围。
一是集中开展宣传。全省连续12年集中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通过发放宣传资料手册、开辟“民族团结专栏”、组织知识竞赛、制作播放主题宣传片、微电影等方式,加强党的民族理论政策、民族法律法规和基本知识的宣传教育,广泛宣传创建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事迹,教育引导各族人民不断增强“四个认同”、“三个离不开”思想,强化少数民族群众的公民意识、国家意识和法律意识,进一步增强了干部群众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是搭建活动平台。以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民族文化健身活动、民族节日庆祝等重大活动为平台,不断扩大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影响力,全省各市通过开展“民族文化艺术节”,“比团结、比发展、比贡献”竞赛活动、“民族团结一家亲”征文比赛、“民族团结,社会和谐”书画作品展、民族团结进步演讲比赛、清真食品烹饪大赛、慈善募捐等活动,拉近了党委政府和少数民族群众、少数民族和汉族群众之间的距离,激发了各族群众维护民族团结,争当先进模范的热情。
三是突出“六进”活动。坚持面向群众、面向基层,积极动员各族群众广泛参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学校、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企业”活动。学校创建丰富多彩,全省大中专学校积极为少数民族学生搭建成长平台,组织多种活动,促进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的沟通交流,不断增强学生们的民族团结意识和集体归属感;长治市组织开展了“民族大团结、共筑中国梦”青少年民族团结主题教育活动;山西大学附属中学把创建活动作为学校教育主旋律,围绕“建设伟大祖国,建设美丽家乡”主题,组织藏班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考察社会主义建设成果、开展汉藏学生手拉手、举办藏文化节等系列活动,在各族学生心田播下了民族团结的种子,使他们从小感受、理解、学会了民族尊重、民族平等、民族进步的真正内涵。今年,学校被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学校”。社区创建活动蓬勃开展,20xx年长治市充分发挥少数民族代表人物在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中的积极作用,在民族宗教界开展“一岗双责”社会履职活动,组织民族宗教界代表人士分组包片少数民族聚居社区,通过建立工作机制,协助党委和政府做好团结稳定工作,当好少数民族群众的“连心桥”、“稳压器”和“暖心人”。一年来,成功化解各类社会矛盾30余个,整合帮扶资金90余万元,救助困难群众210余人。同年,长治市城区被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省属国有企业把创建活动纳入企业精神文明一体化考核,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创建工作机制。在落实党的民族政策、营造团结氛围、助推企业发展上起到了积极作用。农村创建富有特色,翼城县北关村被确定为全国唯一的村级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示范基地。“六进”活动的深入开展,促进了各民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相互尊重、共同进步,构筑了各族人民共促团结、共谋发展、共建和谐的良好局面。
四是高度重视对口援疆工作。20xx年至20xx年,省财政拨付资金6.55亿元实施援疆项目61个,提高了各族群众生活水平,增强了受援地内生动力,促进了民族团结,为推进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作出积极贡献。
近年来,全省各地坚持创建活动与促进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与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相结合,与维护社会稳定相结合,坚持把重点放在加快发展改善民生上,放在温暖人心争取人心上,让少数民族群众切实体会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既激发了少数民族群众促进民族团结、参加祖国建设、服务回报社会、维护和谐稳定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也增强了少数民族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依赖和信任。
一是大力发展少数民族经济。加快少数民族聚居村脱贫致富步伐。五年来全省累计投入专项发展资金7009万元。42个聚居村的基础设施得到显著改善,“一村一品”种养殖产业初步形成,科技培训机制更加完善,少数民族群众生活水平明显提高。20xx年全省少数民族聚居村农民年人均收入为5262.4元,特困村由20xx年的10个减少为8个,3个村被国家民委确定为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试点村。全面落实国家扶持少数民族特需商品定点生产企业的优惠政策。全省29家民品企业近3年享受国家优惠利率贴息资金2.35亿元,生产补助和技改贷款贴息1270万元,有效提升了企业服务少数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群众的能力,20xx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51.24亿元,完成纳税1.83亿元。依法推动清真食品业健康发展,20xx年,全省清真食品业年产值在1000万元以上的大型清真食品加工企业19家,拥有全国驰名商标2个,山西省著名商标5个。民族经济的快速发展,增强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物质基础。
二是积极促进少数民族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实行少数民族学生中考照顾政策,积极改善民族小学和山大附中西藏班办学条件,投入专项资金,帮助西藏班学生改善学习生活条件。注重涉及民族团结文艺作品的挖掘和创作,新编历史剧《傅山进京》在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上取得了优秀成绩。精心培育推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成绩突出。
三是切实保障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全省形成了在重要节日各级党委政府都要慰问少数民族代表人士和救济困难户的关怀慰问工作机制。依照国家有关政策为符合条件的少数民族公民恢复民族成分。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在城市建设规划中将回民公墓列入其中,予以保障;依法加强清真食品监管,各市都成立了清真食品安全工作领导组,建立了清真食品监督员队伍,太原、阳泉、晋中、晋城等市将具有清真饮食习惯的少数民族群众的肉食补贴列入财政预算,维护了少数民族群众的合法权益。
四、创新服务管理,做好流动少数民族群众工作。
我省始终把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服务管理作为开展创建活动的重要内容,坚持在“平时”、“交心”上下功夫,从组织领导、工作原则、工作机制等方面安排部署,努力把工作做深、做细、做实,赢得了各族群众的理解、支持和拥护。
一是加强保障机制建设。省委、省级政府20xx年出台了《关于认真做好新疆籍少数民族群众来我省务工经商服务管理工作的意见》;20xx年颁布实施了《山西省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办法》,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参加社保、子女入学等方面依法依规作出了安排部署;20xx年成立了山西省新疆少数民族群众服务管理工作小组,建立了山西省新疆少数民族群众服务管理工作制度。全省各地各部门也制定了具体的贯彻措施,为做好少数民族群众服务管理工作、促进流动少数民族群众待遇平等,维护其合法权益,提供了组织、政策保障。
二是坚持服务为先。各地各部门坚持服务亲情化,管理精细化,实现了单一管理向服务与管理并重的转变。通过成立少数民族联谊会,建立少数民族服务站,发放联系卡、结对帮扶、举办文体活动、走访慰问等方式尽力为流动少数民族解决就业、就医、就学、司法等方面的困难,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阳泉市创立了“12345”工作法(“1”是紧紧抓住流动人口中的代表人士;“2”是依靠市伊协和清真寺;“3”是落实清真肉食补贴待遇享受、就业培训服务、子女上学入园服务;“4”是建立市、县(区)民宗部门上下协调,与有关部门左右协调,输入地和输出地协调,与相邻市县跨界协调四大协调机制;“5”是实现引导入寺、引导遵纪守法、引导社区发挥作用、政策咨询引导、引导依法维权,实现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立体化、全覆盖);晋中榆次区在繁华市场为新疆籍少数民族群众划片设立专门的经营场所;临汾市建立健全由民族、公安、工商、城管等相关职能部门、伊协和外来少数民族代表人士参与的外来少数民族联谊会和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对外来少数民族代表人士进行政策、法律法规和城市管理规定的培训,提高外来少数民族依法经营、文明经营和服从城市管理的自觉性。长治市开通“民族一家亲”微信服务平台,形成了“三必清、三必谈、三必帮”的“三个三”工作法(即:强化沟通,做到“来源地清、暂住地址清、职业清”;强化联系,“每周一次电话联系、每月一次见面联系、每年一次座谈联系”;强化服务,做到就业困难、办理手续、生活困难必帮),20xx年被国家民委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单位。
五、强化日常督导,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坚持底线思维,坚持依法行政,经常性地对全省民族团结创建活动进行督导,培养典型、推广经验,加强日常不稳定因素排查,及时清除隐患。各级各部门完善了应急处突领导机制和工作预案,在处理涉及民族因素的矛盾纠纷时,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什么问题,就按什么问题处理,全力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我省已连续多年未发生较大规模涉及民族因素的群体型事件。
总之,我省创建活动开展以来,注重发挥学校、乡村、社区和企业的主渠道作用,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应该看到,创建活动还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如活动进展不平衡,大部分单位活动开展手段单一,创新不足,拓展延伸不够等等。同时,山西面临走出转型新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在发展过程中,加快推进少数民族经济社会事业大发展,是事关全省转型综改和社会稳定大局的重要课题。因此,大力营造各民族和谐发展的社会环境,不断加强对民族团结创建活动的领导,引导各族群众和睦相处、共同进步,任务艰巨。
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将在打基础、谋长远、见成效上下功夫,以“圆好团结梦,追寻发展梦,实现中国梦”为根本任务,更加有力地推动少数民族经济社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更加有力地推动民族工作社会管理和服务创新,为巩固和发展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作出新的贡献。
精选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心得体会(案例21篇)篇十四
“民族团结进步”是我们党一直坚持的重要政治主张,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作为一名党员,我深深感受到了这一主张在我身边的影响和作用。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就我在学习、生活中的心得体会,谈谈自己对“民族团结进步”这一主题的认识和理解。
第二段:加强民族团结的意义。
民族团结是国家统一和人民幸福的重要保障。我们身处的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个民族在文化、习俗等方面存在着差异,但是我们必须坚持团结一心,携手奋进。有了共同的目标和信仰,不同民族之间的纷争和矛盾得以化解,国家才能保持统一和稳定,人民才能共享发展成果。
第三段:推进民族进步的路径。
民族进步不仅包括经济、科技的进步,还包括民生、民权的进步。我们要以促进民族团结为前提,推进民族进步的各项工作。我们要尊重每一个民族的文化和信仰,互相欣赏和理解,共同发扬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同时,我们也要注重呼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需要,提高全民素质,建设现代化国家。
第四段:捍卫民族团结的责任。
民族团结是一种宝贵资产,各级党组织要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有计划地、有步骤地开展民族团结工作。在团结各民族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警惕任何妄图煽动、挑拨着民族矛盾、动摇民族团结的言行。我们必须牢记自己的责任,积极开展宣传教育,及时制止和调解民族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第五段:总结。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面临各种各样的民族矛盾和问题。但是,我们要求自己能够将民族团结和民族进步贯穿于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要不断取得结实的步伐,推动社会、家庭、个人三个层面的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中华民族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精选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心得体会(案例21篇)篇十五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中华民族是56个民族团结的大家庭。
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民族地区处处呈现经济繁荣、政治安定、文化发展、社会和谐、民族团结的喜人景象。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建立了一大批各级各类民族学校,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民族教育体系,培养了大批各级各类人才。民族地区医疗卫生事业成就显著。城乡基层卫生机构得到建立和健全,少数民族医疗卫生人才得到积极培养,民族医药得到重视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现全面覆盖,各族群众健康素质不断提高。传统民族文化得到保护和弘扬,宗教信仰自由受到充分尊重。
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是社会安定、国家昌盛和民族进步繁荣的必要条件。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民族问题和民族关系,把民族问题和民族关系列为我国五大关系之一。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我们国家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关爱少数民族学生成长,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素质,解决少数民族学生困难。各民族教师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不断提高各民族教师的思想素质、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充分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营造各民族学生和睦相处、团结友爱的氛围。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认真学习和模范执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及法律法规,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能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主义和非法宗教活动。
精选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心得体会(案例21篇)篇十六
第一段:引言(200字)。
“民族团结进步之花”是我们中华民族团结和进步的象征。在中国这样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文化的国家中,民族团结十分重要。如何使各民族之间团结、和谐相处,成为我们需要思考和探索的问题。在我看来,民族团结进步之花是一个很好的表现,希望我的心得体会能为大家带来一些启迪和思考。
“民族团结进步之花”是中国文化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艺术形象,喜庆而美丽,已经成为了文化符号和国际旅游的吉祥物。民族团结进步之花以花为主图案,以全国各民族的图腾和特色染色花瓣组成花瓣。该花象征着全国各族人民在祖国建设中,不分民族、不分地区、不分宗教、不分阶层、不分爱好,齐心协力、欢欣鼓舞、共同繁荣昌盛的豪迈风采。
第三段:民族团结的意义(400字)。
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基本国策,是维护国家统一、巩固中华民族团结、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根本保证。作为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不同的文化习惯和语言背景,必然会存在着一些差异和分歧。然而,在民族团结的进程中,团结就是力量,和谐就是永恒。只有通过相互尊重、求同存异、互利共赢的方式,才能够让各民族之间更加融洽,让社会更加和谐稳定,从而实现共同发展和进步。
我们可以从民族团结进步之花中汲取到很多力量,从而为我们自己的成长和发展带来启示。首先,我们应该秉持着“和而不同”的原则,尊重和包容多样性,不追求偏执和个性化,而是倡导着协同和合作,一起完成一些大的任务。其次,我们应该学会相互交流,从而促进理解和和谐。在跨文化的交流中,要拓宽自己的视野,了解不同文化的诉求和想法,从而在沟通的过程中得到共识。最后,我们要提倡着共赢和互利的原则,葆有善意,保持着合作精神。只有通过各种形式的合作和交流,才能够达成更大的成功。
第五段:结语(100字)。
在我们的生活中,各种因素会影响到我们的内心世界,但是只有通过真正的民族团结和进步,才能够让我们共同向前,朝着更好的未来前行。因此,我们应该专注于各种积极的力量,从而促进和谐稳定,实现共同发展和进步。希望我们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够更加珍惜民族团结进步之花,从中汲取力量,传承美好传统。
精选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心得体会(案例21篇)篇十七
我局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作为一项长期的重大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组织领导小组,制定创建活动的实施方案及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坚持每周一的政治学习制度,加强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宗教观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的宣传教育,组织学习了党的xx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青海省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活动宣传材料》及有关文件,牢固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提高对创建民族团结进步活动重要性的认识。要求全局各族干部职工把创建活动同维护祖国统一、维护各民族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结合起来,同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和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结合起来,同创新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结合起来,同为各族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结合起来。注重解决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注重解决民族团结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注重解决各族群众在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实际困难,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各族人民血肉相连,唇齿相依、情同手足的民族感情,自觉维护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使我局领导班子和党组织真正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的组织者,全局各族干部职工真正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的实践者。
精选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心得体会(案例21篇)篇十八
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国的民族团结显得尤为重要,只有民族团结才能建设起一个和谐稳定、进步发展的国家。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不难发现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民族间的矛盾冲突、文化差异等,因此如何加强民族团结成为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
第二段:民族团结的意义。
民族团结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核心,没有民族团结就没有强大的国家,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尤其如此。民族团结的意义在于不管什么样的人来自哪个民族,他们都应该得到平等的待遇和机会,这样才能够让不同的民族都能够发挥自己的特长,推动国家的前进。此外,民族团结还能够保障国家的社会稳定和谐,这也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长久之计。
第三段:促进民族团结的措施。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来促进民族团结呢?进一步提高全民族的民族意识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我们需要教育人们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传统,增加彼此间的了解与沟通,广泛开展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活动。除此之外,在国家层面,加大对民族地区的扶贫力度,为民族地区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持,这也是增强各个民族间的相互信任,进而推进民族团结的重要手段。
第四段:民族团结中的文化交融。
民族团结中,文化交融也是一个重要的主题。我们知道,每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的文化底蕴和特色,我们应该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去了解和欣赏不同民族的文化,尊重并接受它们的差异,从而在不断地交融中,推动文化的多元化发展,营造一个如虹丰富、和谐统一的文化氛围。
第五段:结论。
民族团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保障各民族的合法权益,才能够使民族间享有平等、和谐、共同进步的发展。同时,我们也应该深入思考如何加深彼此间的文化交融、建立更加牢固的互信基础,通过实实在在的行动,使民族团结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
精选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心得体会(案例21篇)篇十九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铁路作为交通运输的支柱,为我国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然而,在铁路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并不少,引起了职工的不满甚至矛盾。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充分发挥团结的力量,我们开展了铁路民族团结进步活动。在活动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团结的力量以及进步所带来的改变,下面就是我的心得体会。
1.团结是一种力量。
在日常的工作中,常常出现互相之间的不理解、不信任,甚至矛盾,这往往导致工作的延误以及圆满完成工作的失败。而在铁路民族团结进步活动中,通过牵手、合唱、夹菜等活动,团结之情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大家信任、尊重每一个人的意见,共同努力,不断追求进步,这种团结的力量使我们更加紧密团结在一起,迎接工作与挑战。
2.进步是必需品。
进步是促进民族团结的必需品,只有发挥出每个人的智慧与力量,才能够凝聚起团结的力量,实现更高的目标。在活动中,我们认识到进步的意义,更加注重个人技能的提升。通过学习相互交流,我们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人际沟通能力、情感识别能力,这也让我们更为自信地面对未来的工作与生活。
3.平等是推进民族团结的基石。
在推进铁路民族团结进步活动中,平等是基石。尊重每个人的权利和尊严,不管是生活环境方面还是工作岗位方面,都要实现平等对待,在处理矛盾时也要遵循平等原则。保持平等、公正、人性化的态度,对于民族团结工作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要以合作共赢为实现民族团结进步的目标,加强合作能力的建设,是我们的责任。活动中,我们互相帮助,互相支持,大家都感到愉快和充实。在合作过程中,更能使我们互相增进了解、强化了合作意识,不断增强对铁路事业的认同感和责任感。这种合作共赢的精神,不仅在铁路民族团结进步活动中得到了体现,在我们的日常工作和日常生活中,也不断扩大,为民族团结进步增添了新的力量。
总之,通过铁路民族团结进步活动,我深刻感到团结、进步、平等、合作共赢是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的必要条件,铁路这个大家庭,需要我们共同的努力,坚定的信念与执着的努力,才能够成为新时代铁路建设事业的有力推动者。
精选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心得体会(案例21篇)篇二十
根据州委发[20xx]59号《关于在全州开展“知荣辱树新风,构建和谐新临夏”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意见》精神,结合我州实际,就紧紧围绕“知荣辱树新风,构建和谐新临夏”这一主题,深入持久地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以党的xx届六中全会、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xx届六中全会和州第十次党代会精神,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以创建推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优良人文环境为根本任务,坚持“打民族牌、走民营路、谋富民策、建和谐州”的总体发展思路,围绕“三个离不开”思想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间相互离不开,深入持久地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在全社会努力形成和谐、和睦、融洽的民族关系,实现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新临夏营造良好的氛围。
二、主要任务和职责分工。
各县市、各有关单位要围绕主题,重点组织开展好五项活动。
1、创新载体,继续加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宣传教育工作。要在全社会分层次、分领域、经常性地开展以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党的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民族法律法规以及民族基本知识为内容的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活动。州县市党委、各部门、各单位中心组每年至少两次专题学习民族宗教方面的政策和知识,组织宣传部门要把民族宗教理论的学习教育纳入干部培训规划,三年之内,分批分期地对全州科级以上干部进行一次轮训。州、县市创建办通过举办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知识竞赛等形式,在广大干部职工中要深入宣传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目的、意义、任务。要坚持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从基层抓起,从小抓起,从娃娃抓起。各县市要正视宣传教育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点把宣传教育工作的中心下移到乡、村、社,努力使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工作横到边,纵到底,不留肓区和空白。州教育局编写的中学生州情知识读本—《临夏》,力争列入新学年教学计划。全州各级各类学校通过黑板报、演讲比赛、知识竞赛、文艺表演、开设专题讲座等形式宣传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使“三个离不开”的思想深深扎根于中小学生的思想深处。各新闻媒体要充分发挥正确舆论导向作用,通过开辟专栏,制作专题,人物访谈等形式,及时报道宣传教育动态,反映宣传教育效果,弘扬先进人物和典型事迹,引导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向纵深发展。州、县市,各单位经常性开展各种形式宣传教育的同时,突出主题,精心策划,创新载体,认真组织开展好每年五月份“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在全州范围内掀起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的高潮。
牵头单位:州委统战部。
责任单位:州、县市组织部、宣传部、民委、创建办、教育局,各新闻媒体,各中小学。
2、加大力度,继续开展“321”结对帮扶。我州自然条件严酷,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部分城乡群众的生产生活还相当困难。各县市、各部门、各单位从构建临夏和谐社会的高度出发,把解决民生问题与“321”结对帮扶有机结合起来,积极探索帮助群众脱贫致富的有效载体和途径,按照州上确定的“三年脱贫、五年致富”的奋斗目标,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拓展思路和领域,调整工作重点,转变方式方法,从简单的输血型向造血型转换。针对帮扶户的家庭状况,切实帮助帮扶户理清发展思路、确定发展方向、选准致富项目,充分调动帮扶户自主创业的积极性,重点从信息、技术、资金等方面提供帮助支持,切实帮助帮扶户尽快走上自主创业致富的新路子。扩大结对帮扶的范围,积极倡导在不同民族的干部群众中结对子,使之成为实现干群和谐,民族和谐,友爱互助的一项民心工程。要围绕群众吃水难、行路难、就医难,入学难等困难问题,集中精力,解决好困难群众最直接、最具体、最现实的生产生活难,争取一年中至少办成一两件实实在在实事和好事,使贫困群众享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州、县市创建办,扶贫办进一步完善建档立卡、查漏补缺、调整对象、动态帮扶等工作措施,加大“321”结对帮扶的督促检查力度,进村入户,走访帮扶户,督查“321”结对帮扶各项计划措施落实情况。帮扶活动中涌现出的模范集体和个人每年要进行表彰奖励;对人员不到位,措施不到位,图形式、走过场的单位和个人及时进行督促教育,经督促教育仍不行动的进行通报批评,确保帮扶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各县市创建办每月对结对帮扶开展情况进行督查,并将结对帮扶开展情况统计汇总上报州创建办。
牵头单位:州委统战部。
责任单位:州、县市创建办、扶贫办。
3、依法管理,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我州是一个多宗教、多教派,宗教活动场所多,宗教教职人员多,信教群众多的少数民族地区。宗教界人士在群众中影响大,要充分发挥宗教界人士的积极因素,把广大信教群众的力量和意志凝聚到加快发展上来,引导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上来。一是加强宗教界的政策、法律、法规普及教育。各县市分层次、多形式、多渠道,每年对全州所有宗教教职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一次全方位的民族宗教政策、法规法规的大培训。州上每年举办一期500名宗教界重点人士培训班。重点学习国务院《宗教事务条例》、《临夏回族自治州宗教事务管理暂行办法》等法律法规和全国、全省统战工作会议精神及省委书记陆浩同志在全省统战工作会议上关于宗教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宗教界人士的法制意识,提高宗教界依法开展宗教活动和依法办事的自觉性。并充分并利用各种宗教活动集会,向广大信教群众宣传《条例》和《暂行办法》等法律法规知识,使信教群众学法懂法、知法守法,使宗教活动自觉地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二是继续开展“三热爱,四维护”活动。在宗教界和广大信教群众中继续深入开展“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家乡,维护法律尊重,维护人民利益,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为内容的“三热爱”、“四维护”活动是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基石。在认真贯彻党的民族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基础上,引导宗教界人士结合经典教义,宣讲“三热爱”、“四维护”的精神实质和现实意义,使宗教活动自觉地服务和服从于国家最高利益和民族整体利益。坚持独立、自办原则,引导宗教活动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适度发展,规范活动,并积极引导宗教界开展反扩张,反渗透斗争,巩固和壮大宗教爱国力量,使宗教始终朝着适应社会主义的方向发展。三是在宗教界广泛开展“四比”活动。要引导宗教界人士按照社会主义荣辱观和构建和谐临夏的要求,在宗教界开展“比促团结和睦,比抓扶贫济困,比干公益事业,比减轻群众负担”的“四比”活动。积极引导各宗教、各教派互相尊重,彼此包容,和睦共处,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宗教和顺的大好局面。继续发扬宗教活动场所扶贫济困的优良传统,每个宗教活动场所至少选定二至三户贫困户开展扶贫济困活动,帮助贫困群众解决生产和生活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积极引导宗教界动员信教群众开展义务投工投劳修路、捐资助教、“送温暖,献爱心”等公益活动。引导各宗教活动场所开展自养,坚决杜绝各类摊派,切实减轻信教群众的宗教负担。同时,继续全面开展宗教活动场所“五个一”活动。各县市结合各自实际,进一步调整活动内容,拓宽活动领域,完善活动措施,落实活动任务,并建立行之有效的长效机制,确保“五个一”活动有序开展。各县市创建办、宗教局要建立宗教活动场所“五个一”开展的台账,每半年对全州宗教活动场所“五个一”活动开展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督查,并将进展情况统计汇总上报州创建办。四是全面开展宗教活动场所“星级”评定挂牌工作。要在全州范围内全面开展以“爱国爱教、遵纪守法,民主管理、财务公开,扶贫济困、热心公益,团结和睦、维护稳定,开展自养、减轻负担”五项内容的“星级”宗教活动场所评定挂牌工作。进一步量化、细化评选标准,规范评选程序,建立完善考评机制,严把评选质量关,力争做到公平、公正、公信,并将评选结果通报到各宗教场所,互相监督、互相学习、互相赶超,全面提升宗教活动场所民主管理化水平,促使场所内部管理走上规范化、制度化轨道。实行动态管理,已评定挂牌的宗教活动场所年内进行检审,根据具体情况“增星”、“减星”,星级宗教场所发生一起省、州挂牌的矛盾纠纷,必须摘牌并进行通报。20xx年全州三分之二以上的宗教活动场所达到“三星级”以上标准,其中30%以上的宗教活动场所达到“五星级”标准。
牵头单位:州委统战部。
责任单位:州、县市创建办、宗教局、各宗教活动场所。
4、提高素质,全面开展乡村“星级”农户的评定挂牌工作。要把民族团结进创建活动纳入公民道德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按照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全面开展“遵纪守法,团结和睦,勤劳致富,诚实守信,重教求知,社会公益,计划生育,见义勇为,卫生环保,移风易俗”等十项内容的星级农户创评活动。严格按照“农户申报,村上评议,政府审核,统一挂牌”的程序和评选标准,进行审核评定,严把评选质量关,树立一批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达不到标准要求而授星挂牌的农户,一经查出,必须减星摘牌,并进行通报;对已挂牌的“星级”农户实行动态管理,按年内表现“增星”、“减星”。20xx年全州10%以上的农户达到“十星级”农户。同时,在全社会大力提倡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全面展开“文明社区村”、“文明乡镇”、“劳动模范”,“十杰青年”、“青年文明号”、“十佳杰出女性”、“好儿媳”、“好公婆”等创评活动,努力营造文明、守信、和谐、友爱的生产生活环境。
牵头单位:州文明办。
责任单位:各县市创建办、文明办,各乡镇。
5、强化措施,加大各类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力度。要妥善处理各民族各方面的关系,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要认真贯彻落实《信访条例》和《领导信访接待日制度》,加大各类矛盾的排查调处力度,特别要积极稳妥的处理好宗教方面引发的一些矛盾纠纷。要建立健全州、县、乡、村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网络体系建设和分析机制。按照“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原则”,明确任务,责任到人,及时发现、处理苗头性的问题,努力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清除在萌芽状态,确保小事不出村,一般事不出乡,大事不出县。要着力解决土地征用,涉法涉诉,城市拆迁,企业改制中群众及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坚决杜绝群体性上访和越级上访事件的发生,全力推进创建“平安临夏”活动。每年各县市各类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率达到90%以上。
牵头单位:州委政法委。
责任单位:各县市政法委、统战部、宗教局。
6、开拓领域,积级开展行业争先创优活动。州上已将金融、税务等20个窗口单位争先创优活动纳入了全州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范围之内,实行目标管理。纳入争先创优的20个窗口单位要严格按照各自确定的争先创优活动的内容、目标、任务和三年规划,积极开展争先创优活动。州创建办会同相关部门要加强督促检查的力度,分年度、分阶段对20个窗口单位的争先创优活动进行检查验收,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共同研究提出整改措施,确保争先创优活动的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对争先创优中涌现出的典型事迹,要在行业内部和全社会进行宣传推广,以典型引路,外树形象,内强素质,促进行风建设,使窗口单位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各县市结合各自实际,选择不同行业窗口单位,开展行业争先创优活动,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向纵深发展。
牵头单位:州创建办。
责任单位:金融、税务等20个窗口单位。
三、组织领导和工作要求。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充满活力的社会,也是团结和睦的社会。经济发展是社会和谐的根本保证,团结和睦是社会和谐的根本要求。实践证明“以团结求进步,以团结促发展”为主要内容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是构建和谐临夏的有效途径。全州各级党委、政府要从构建和谐临夏的高度充分认识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重要性,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作为构建和谐临夏的重要载体,牢固树立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地思想,全身心的投入到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实践中,加快建设符合实际、具有临夏特色的和谐社会步伐。
2、加强领导,精心组织。为了保证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为内容的教育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各县市、各单位紧紧围绕教育实践活动的主题,研究制定有针对性,可操作的活动方案3月底前报州创建办。各级党委要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纳入各级领导班子年度考核内容,并占一定的分值。要充分发挥州、县创建办组织、协调、指导、监督、检查等职能,抓好活动方案的落实。各县市每季度上报一次活动开展情况。州上每季度进行一次通报,并定期不定期督促检查,确保创建活动的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各县市、各有关单位每年对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开展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及时进行总结,对每年涌现出的先进典型进行表彰。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结束时州创建办将根据各县市、各有关单位总结的情况,向州主题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推荐州级先进单位和个人。
3、创新形式,丰富内容。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州、县市、各单位要不断适应形势的发展需要,积极探索,与时俱进,创造性的开展符合各自实际、体现各自特点的创建活动。结合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构建和谐临夏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为切入点,进一步丰富内容、创新形式、拓展领域、扩大范围。各县市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在创建活动中要有各自的新举措,新办法,新亮点,至少要有一至两项不同与以往,不同于其它县市的创建活动,力求全州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取得新突破。
4、典型引路,示范带动。州、县市要下决心,花大力气抓好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为内容的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示范点建设,在城市社区、农村乡镇、窗口行业、机关单位、各类学校和经济实体重点培育一批教育实践活动典范,大力宣传先进典型,用身边的事教育影响身边的人,带动全州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为内容的“知荣辱新风,构建和谐新临夏”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州上适时组织创建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在全州进行巡回演讲。各新闻媒体要开辟专题、专栏,及时宣传报道活动开展中的好经验、好典型,切实发挥新闻舆论监督作用。
5、齐抓共管,广泛参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各部门、各行业的密切配合和通力合作。要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的作用,形成各负其责、团结协作的工作合力。积极开展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各类创建活动,动员机关、学校、社会团体等参与到创建活动中来,不断推动创建活动向深度、广度发展。
精选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心得体会(案例21篇)篇二十一
铁路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也承载着人民群众出行的重任。由于各民族聚集于此,铁路已成为一座民族团结瑰宝。下面,我将从历次铁路工作中的感悟入手,谈谈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第一段:铁路行业不同民族共同发展。
我国铁路行业工人多数为汉族,但不同民族都有自己的特长和人才。历史在铁路发展中留下了许多不同民族的卓越表现:从广西的翻山越嶂,到新疆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从青藏铁路的高海拔和极端天气,到东北铁路的冰天雪地,不同民族工人的勇气和智慧在历史中闪光。铁路行业因不同民族的共同努力发展得如此壮大。这就是铁路行业体现的民族团结和进步。
第二段:良好的企业文化与民族团结。
铁路行业的企业文化是一个特别好的例子,它提倡务实、创新、团结、奉献的精神,这种文化理念正好符合了我国的民族精神。以志愿服务为发展方向,志愿服务体普及到铁路行业的各个领域。为民众提供安全、便捷、舒适的服务是铁路行业的愿景,这使铁路成为民族团结的象征。铁路行业的企业文化中的博爱、互敬互谅、共同进步等价值观也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融合和团结。
第三段:技术创新与民族团结。
铁路行业是一个技术密集的行业,令人惊叹的技术一次次地带来了新的惊喜。这样的创新也不是某个民族单独创造的,而是来自不同民族工人之间的共同智慧。每一个细节都需要精心雕琢,每一件设备都需要不合身高的人共同完成,铁路不单是一个运输平台,也是一个技术团结的载体。
第四段:履行公益责任与民族团结。
铁路行业是建立在国家基础设施之上的,同时也担负着运输群众的公益性责任。它不单提供务实的服务,也要加强社会责任的担当,各民族工人应该共同履行公益责任。对于各民族生活的贡献是铁路行业发展的成功原因之一。
无数干部与工人不断奋斗,让我们懂得了不同民族共同发展、彼此尊重和支持的意义。从中我们也可以找到带动民族团结进步的宝贵经验。铁路行业中,所有成员都尽力为民众服务,通过跨省、跨民族的交流,赢得了市民的信任。归根结底,我们需要在不断地尝试中寻找到促进民族团结的方法,让不同的文化互相印证,共同使我们的生活更加幸福美满。
总结:
最后,我希望通过铁路行业的发展历程,启示和激发我们对于民族团结不断进步的信心,同时号召我们每个人积极参与到铁路工作当中,以多方面的方式为铁路发展出力,为民族团结的伟大事业做出贡献。让我们一起实现中国梦、铁路梦和我们民族团结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