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范本是写作的参考材料,有助于我们提高作文的质量和水平。小编为大家搜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范本,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启发和帮助。
专业背诵课文的方法与技巧大全(18篇)篇一
为了清楚明白地说明事物的特点,作者会采用不同的说明方法,而说明文教学时,教师应致力于引导学生理解作者是怎样把事物的特点说清楚的。
如《鲸》的第一自然段作者集中笔力说明鲸很大,为了说明这一特点,作者综合运用多种说明方法。在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要用这么多的方法来说明鲸很大这一个特点。如果把文中“我国发现过一头近四万公斤重的鲸,约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
它要是张开嘴,人站在它嘴里,举起手来还摸不到它的上颚,四个人围着桌子做在它的嘴里看书还显得宽敞。”去掉,与原文表达效果有什么区别。学生在对比中明白,作者着力于此的目的不仅仅是要告诉读者“鲸很大”,更是通过一次次的强调,让这个特点一次次撞击读者的内心,从而明白说明方法在说明事物特点时的独特作用。
2.内化——体会语言的严密准确。
说明文是一种实用性很强的文体,不像文学作品那样可以任由思想驰骋,恣意夸张,说明文的语言必须严密准确。如何带领学生去体会说明性语言的这种特色,是属于语文本体性的内容,是说明文教学课堂的重头戏。
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无误首先体现在那些列举的数字之中,而更能体现说明文语言严密的是文中的一些起修饰或限制作用的副词或形容词。如《只有一个地球》中,“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
句中“至少”一词,本身极其普通,可是在这里却对于句子表达的准确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学时,教师可让学生去掉“至少”,对比朗读,体会表达效果,从而明白,作者用它强调了人类不能指望在破坏了地球过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强调了地球对于人类的性,照应了课题“只有一个”。
3.提升——获得提取信息的方法。
前面已经讲过,说明文文本信息含量大,怎样迅速地从中获得准确的信息,这是读懂说明文的当务之急。但是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之中,很容易把这个环节变成纯知识的了解,而忽略了交给学生提取信息的方法。
如《新型玻璃》一课,有这么一道课后练习: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介绍了几种新型玻璃,它们有什么特点和作用。小组设计一个表格,把它们的特点和作用填在表格里。上课的时候教师花大量的时间让学生填表,反馈答案。这样,这节课无疑变成了一节讨论新型玻璃的科学课。
其实教师可以这样调整——因为面对的是五年级学生,完全可以布置学生在课外自制表格完成练习。教师根据学生完成的情况确定教学的重点。通过交流,不难发现学生在每种玻璃的作用和特点上有混淆。面对这些情况,在学生交流答案的时候,教师质疑,你是怎么找到这些答案的。于是学生会把自己思考的过程说出来。
如文章介绍了哪几种新型玻璃,学生是抓住了每自然段段首的短语“另一种”“还有一种”等,这些提示性的词语来理解的,教会学生浏览课文时抓关键词的方法。而对于怎样区分特点和作用,相信有学生会在练习中发现,作用是着重讲这种玻璃用在什么地方,培养学生对比思考的习惯。
教师的课堂应该致力于学生的阅读障碍处,及时交给他们方法,生生互动,取长补短,相互影响。长此以往,学生能够获得阅读的方法,提升阅读说明文的能力。
4.迁移——领悟布局谋篇的技巧。
说明文以条理清楚、思路清晰见长,而我们小学课本中收入的说明文,为了更好的吸引学生,作者不仅仅在语言上下足了功夫,其巧妙的布局谋篇更是让人心悦诚服,是学生习作的好蓝本。
如《鲸》,作者从大小、进化、分类、吃、呼吸、睡觉、繁殖等方面介绍鲸,文章结构清晰,可引导学生领悟介绍动物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从而迁移运用。
又如《假如没有灰尘》,为了吸引读者,作者欲扬先抑,先写现实生活中人们对灰尘的讨厌,继而笔锋一转出新意,用假设法写出灰尘的作用,让学生一下子明白,原来讨人讨厌的灰尘竟然是我们生活的大功臣。
同时学生也明白看待事物要用辩证的思想,一分为二来看,学会从多个角度看世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体会到这种布局谋篇的妙处后,引导学生在平时的习作中运用。
当然,除此以外,在说明文教学的过程中还有许多策略和方法值得老师们去探讨,如引导学生明白介绍知识类的文章,不仅仅可以用说明文的形式呈现,还可以用童话的形式,诗歌的形式,对话的形式等,鼓励学生大胆创新。
说明文教学不仅要承担一般文体所共有的共性的任务,也应该承担自身的独特任务,教师要致力于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科普书籍的兴趣,激发他们探求知识的欲望,为他们打开一扇通向科学殿堂的大门,为他们的终身发展服务。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专业背诵课文的方法与技巧大全(18篇)篇二
现在,有的小学生存在着一些畏难情绪,突出表现就是不喜欢背诵课文,不善于背诵课文,结果是花费了时间和精力,但收效甚微,导致语言文字知识积累较差,语文学习进步不大。
一、抄诵法。俗话说:“抄一遍胜过读十遍。”读诗词或短文时先看一句抄一句;再看几句抄几句;最后看一段抄一段,直到看一篇抄一篇,也就是先读再抄,抄完再读。
二、时空法。记住要背内容中表示时间方位顺序的词语。
三、人物法。记住文章中依次(或分类)出现的几个人物,这样忆人思情,忆人思言,就有助于理解与背诵。四、情境法。创设具体情境,根据情境熟读容易理解和记忆。尤其是优美的诗歌与散文,运用此法效果更佳。五、情节法。掌握故事的起因、经过、发展、高潮、结果等具体情节,据情而背就容易的多了。
四、延伸法。背短文或诗歌,可从开头逐句延伸背诵,即背会第一句,背第二句时把的一句带上,背会第一二句,背第三句时再把第一二句带上,如此延伸,直到全篇。
五、对比法。把课文中具有对比的部分找出来,记住这个对比的性质、特点、作用,就容易背诵了。
六、问题法。提出几个具有连贯性、系统性的问题,根据问题答案的顺序,记取背诵内容。
七、提纲法。列出一个简单的提纲,然后根据提纲练习背诵。
专业背诵课文的方法与技巧大全(18篇)篇三
记忆力好是学好语文的关键,从小就要训练孩子的记忆力。背诵课文又快又准是一种语文能力的体现,背诵能力强的学生普遍语感好,理解能力佳,写作能力强,所以在语文教学中,背诵课文是训练学生语文能力司空见惯的一种教学手段。
在最近的网课中,有的家长很苦恼,私下向我诉苦说孩子背诵课文能力太差,每次要花很长时间,搞得家长和孩子身心疲惫。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来也会吟。背诵最主要的就是熟读,一篇课文熟读了几遍后,记忆力好的孩子就会背了。而记忆力差的孩子还是一头乱麻。针对着这类学生,我就如何指导孩子背诵一年级下学期的课文,谈谈几点方法,与家长分享一下。
一、指导孩子根据事物的特点,通过图画,动作,声音,颜色等来想象背诵课文,顺应儿童的心理,激发孩子背书的兴趣。
孩子的想象力非常丰富,细心的家长会发现与孩子的交流中,他们小小脑袋里装着我们大人不可思量的想法。在背诵时,我们要根据课文的内容来诱导孩子的想象,把文中一个个词语一句句句子想象成一幅幅画。
如第一课《春夏秋冬》,课文有八个词语,八个短语,分成了四组。八个词语好背,八个短语就相对来说难一点点。第一组的四个短语中,“吹,落,降,飘”都是动作的词,都是根据事物的特点来表现大自然的优美。在背诵时,引导孩子想象:春天,风儿轻轻吹,吹绿了小草,吹红了小花。夏天,雨点从天上落下来,落在我头上,落在了我的书包上。秋天的早晨,霜像降落伞一样降落在小草上,小草弟弟变成了白胡子爷爷。冬天下雪了,雪花可调皮了,它像羽毛轻轻地飘呀飘,一会儿飘到小朋友的鼻子上,一会儿飘到妈妈的手上。通过与孩子的交流他感兴趣的事物,进行想象,孩子一定会很快记住。
第二组短“池草青,山花红,鱼出水,鸟入林”,孩子喜欢画画,就让他一边画一边记忆,很多课文都可以通过画图想象来达到背诵提高记忆力。
二、遇到儿歌类的课文,家长和孩子分角色朗读背诵,一边背一边有节奏地拍手击掌等手势配合。家长和孩子的互动,既满足一年级孩子好动的天性,又能让孩子在快乐学习中达到了背诵目的。
一年级识字单元有很多儿歌类的课文,如《姓氏歌》,家长与孩子一问一答,一边问,一边有节奏拍掌。孩子一边答,一边跟家长的节奏拍掌,《猜字谜》这一课一边背一边击掌,示范:妈妈背“左边”,孩子背“绿”,同时与妈妈击掌,背完一遍后互相交换角色。
三、用吟唱式、跳舞式、自由式的方法背诗歌。不讲究语句抑扬顿挫,孩子喜欢怎样的调调就让他怎样背。
如《静夜思》这课,有的孩子乐意用幼儿园式的摇头晃脑背诵。在背诵《小池》时,我给孩子们发了一边背诗一边做动作跳舞的视频,女娃们很喜欢这种背诗的形式。古诗配乐吟唱越来越受孩子的喜欢,这也是乐趣背诵,家长遇到背诗歌之类的课文,就网上搜此诗歌的吟唱,孩子跟着吟唱中就把诗歌背下来了,寓教于乐。
随着课文学习深入,课文的篇幅越来越长,内容越来越难,遇到了这类课文,我们就要采取另外适合课文的背诵方法。
四、抓文中每个自然段的关键词语句子背诵。孩子读书时,把关键词语和句子跟孩子挖出来。可以在书上做标记,也可以在草稿上写下来,孩子有了纲目,背起来就容易。
《吃水不忘挖井人》是一篇叙事文,讲述了毛主席为了解决沙洲坝村吃水难的问题,带领大家挖了一口井的事,表现了毛主席一心为人民着想为人民服务的好品质。一年级的小朋友接触这类题材有点难度,因此背诵时,就采用抓关键词语来记忆背诵。第一自然段抓一个人物两个地点“毛主席”“瑞金城”“沙洲坝”,第二自然段两个名词“水井”“乡亲们”,第三自然段抓两个动词“吃水”“挖”,第四自然段抓“石碑”“想念”。把这些词语抓出来后,让词语回归课文当中去记忆熟读,背诵时按图索骥就容易多了。
还有很多课文都可以采取这样的方式,我就不一一举例了。
五,对于字数过长,故事情节较复杂一点的文章,我们家长该如何指导呢?对于这类课文,我们用提问式的方法引导孩子讲故事式的背诵。
此类型的课文一般不要求背诵,但是要求讲故事,因此,我们要根据故事情节,设计一系列问题诱导孩子讲出来。下面以《小公鸡和小鸭子》为例:
第四自然段:小鸭子怎么救小公鸡的?小公鸡被救后说了什么?
家长们通过问题步步诱导孩子讲故事的方式让孩子熟悉了内容,达到了目的,孩子学习起来也不枯燥。对于此类型课文,家长们不要揪住原文原句不放,孩子能用生动的语言和儿童式的肢体动作把故事演绎出来就是最棒的。
记忆力是慢慢训练出来的,只有广挖渠,深积累,孩子的语文能力会慢慢提高。在低段教学中,背诵是重点,即使长课文也要找出精彩的段落背诵。如《端午粽》,这篇课文是孩子们第一次接触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美食。高年级还有专门单元讲我国的传统文化,这是文化的传承。我要求孩子背诵第二三自然段,这两个自然段写了外婆粽的制作材料和味道。孩子自己在生活中也接触过,背起来也较感兴趣。所以,家长们不要怕让孩子背诵,这时候是孩子记忆力的黄金时期,此时不训练,老大徒伤悲。
还有很多背诵课文的方法,家长在指导孩子背诵时,根据孩子的特点自己慢慢探索。总之,在语文学习这条路上,千人千法。只有辛勤付出,才有满意的收获。
专业背诵课文的方法与技巧大全(18篇)篇四
俗话说:“抄一遍胜过读十遍。”读诗词或短文时先看一句抄一句;再看几句抄几句;最后看一段抄一段,直到看一篇抄一篇,也就是先读再抄,抄完再读。
2、时空法。
记住要背内容中表示时间方位顺序的词语。
3、人物法。
记住文章中依次(或分类)出现的几个人物,这样忆人思情,忆人思言,就有助于理解与背诵。
4、情境法。
创设具体情境,根据情境熟读容易理解和记忆。尤其是优美的诗歌与散文,运用此法效果更佳。
如《望天门山》《江南春》《敕勒歌》《钱塘湖春行》等,我们可以绘画出多幅图画,根据图回忆,图文结合,快速有趣地借图成诵。
5、情节法。
掌握故事的起因、经过、发展、高潮、结果等具体情节,据情而背就容易的多了。
6、延伸法。
背短文或诗歌,可从开头逐句延伸背诵,即背会第一句,背第二句时把第一句带上,背会第一二句,背第三句时再把第一二句带上,如此延伸,直到全篇。
7、对比法。
把课文中具有对比的部分找出来,记住这个对比的性质、特点、作用,就容易背诵了。
如背诵《白杨礼赞》第七段,抓住先抑后扬,先否定,再肯定,最后是四个排比反问句的句式特点。抑:没有……没有……也许……(否定句),如果……那么……(假设);扬:但是……更……它是……(先转折,又递进,然后肯定)。
当你……难道……难道……难道……难道……(第一句是肯定反问,后三句是否定反问,四个反问构成一组排比句群)。背《愚公移山》第三段则要比较对话双方的语气:智叟的话句句是嘲讽,愚公则先斥后驳。这样,从比较中抓住了特点,背得快,记得牢,有效果。
8、问题法。
提出几个具有连贯性、系统性的问题,根据问题答案的顺序,记取背诵内容。
9、提纲法。
列出一个简单的提纲,然后根据提纲练习背诵。
10、列表法。
记忆时先将需要背诵的内容进行列表归纳,使繁杂的内容简单化、特征化、条理化,一目了然,便于举一反三,加深印象。
11、间隔法。
记忆课文的词语不能怕重复,第二、三天还要再读第一天读的词,温故知新,常读常新。
12、歌诀法。
将要背诵的内容,编为歌诀,读来顺口,记忆深刻。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专业背诵课文的方法与技巧大全(18篇)篇五
语文的学习在于积累,而日积月累最好的办法就是要每天记一点或者背诵一点好词、好句,好段。一年级的孩子基本上不会什么记忆方法,背诵时费时、费力,效果不佳。教师需要在背诵方法上予以指导,以取得良好的效果。记忆的方法其实很多,最笨的方法就是死记硬背。把自己累得半死不说,还滋长学生的厌学情绪。其实背诵也要注意讲究方法,只有根据课文的不同,灵活运用多种方法,才能切实提高背诵的效果,事半而功倍。
循序渐进背诵法。先分句背,逐句背会后,再合起来背,由词到句,由句连段,再由段连篇。有的孩子在背诵课文的时候,喜欢一遍一遍的读,读了很多遍,可仍然还是没有背会。这时我就建议孩子采用循序渐进的背诵方法,比如在《秋天来了》这篇课文中,引导学生先记第一句,通过三遍或者五遍的重复朗读,孩子记住第一句话。然后在以此为基础,再背诵第二句话,当第二句话也被背完时,把第一句和第二句连起来背,如此循环往复,一般情况下一段话或者说一篇小短文,只需十分钟之内就能完全背会。
音韵记忆法。一年级的学生有很多课文是很有音韵感,很有节奏感的。这时候老师要领着孩子打着节拍,读出韵味,这样的话,孩子记忆就会很快地记住。如《对韵歌》老师在读的时候要读出那种摇头晃脑的韵味,按着打着节拍,按着音韵,孩子能很快地记住这首儿歌。
抓住关键词背诵法。抓住关键词是一种常见的理解式背诵方法,在一般背诵的基础上。选取几个有代表性的关键词语做,作为背诵的提示,用的好能使背诵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说背诵《四季》一课,就可以让孩子们记住某个季节的典型事物,如春季的草芽,夏季的荷叶,秋季的谷穗,冬季的雪人,再读时让孩子加上动作,这样孩子们能很轻松的背会这篇文章。
对比记忆法。把课文中具有对比的部分找出来,记住对比的性质、特点、作用,就容易背诵了。比如说《影子》一课,课文中大多数的句子是相同的格式,只要记住一个,然后运用对比的方式就可以把另外一段记住。
借助图像记忆法。图像背诵法是指将语言材料转化为生动活泼的图像材料,在头脑中形成一系列可以在再现的形象,背诵时把文字材料像过电影一样,在头脑中呈现出来。如《大小多少》就可以采用这种方法,让孩子们先看图,然后再对照课文图文对照进行背诵,学生就能轻松的背诵课文。
联想背诵法。通过学生的简单的再创造,把要记忆的内容在头脑中形成暂时的联系,来增强记忆的效果,从而达到背诵的目的。如《江南》一课,教师可以给孩子创设一个情境,在美丽的荷塘中作者看到,在荷塘中游泳的鱼,鱼会在哪里出现呢?可以让孩子们模仿作者坐在小船中,观看不时出现在船边的鱼,帮助学生进行记忆。
总之,指导背诵的方法很多,无论用什么方法,都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为目的,课文背诵诀窍,具体文章还要用心对照,希望这些方法对大家有所帮助。
专业背诵课文的方法与技巧大全(18篇)篇六
切忌不看短文就盲目去答题,在做语文阅读题前,你得先要快速地把短文默读一遍,对短文的主要内容有个大致的了解。在读的过程中要注意短文的题目、开头段、结尾段及各个段落的首句。
2、仔细审题,回答问题。
当你把短文默读完后,这时就要根据短文后的题目要求开始回答问题了,一定要仔细审题,看懂要求,再去回答,不能大概地看了一眼就去做题,这样是最容易做错的。根据要求常识性的题根据自己的知识积累去做答,牵涉到中心思想,句子含义等题目,就要带着问题仔细地去阅读短文,才能正确作答。
3、不同学段的答题方法。
不同学段的阅读短文,回答问题的难易程度是不一样。小学语文考试中,第一学段(一二年级)的阅读理解题比较简单,回答几句话时记住数句号、问号、叹号、省略号,有几个就有几句话;数自然段按每段开头空两格数,最好在短文上用序号标出;给汉字注音,是考察你的识字能力,你即是认识可不会写拼音是不行的,这就得平时把拼音学好,记住完整的拼音不但要有音节还得加上声调;写近义词、反义词等题目,一定得看好是让自己写的,还是在文中找的;填空题必须去文中找;仿照例子写句子就要先读原句,再仿写。
1、文章开头一段的某一句话在文章中的作用,中间某段或句的作用,最后一段某句的作用。
对于这种题型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回答:对于第一段的问题,从结构上来说,是落笔点题,点明文章的中心,开门见山,总领全文,或起到引起下文的作用;从内容上来说,是为下文作铺垫和衬托,为后面某某内容的描写打下伏笔。
中间某段的问题,在结构上是起到承上启下、过渡的作用。最后一段或某句的作用是总结全文,点明文章主旨,让人回味无穷,并与题目相照应。
2、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这需要根据文章的具体内容来回答,常见的有歌颂、热爱、喜爱、感动、高兴、渴望、震撼、眷念、惆怅、淡淡的忧愁、惋惜、思念(怀念)故乡和亲人、或者是厌倦、憎恶、痛苦、惭愧、内疚、痛恨、伤心、悲痛、遗憾等。一般作者的情感可以从文章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出来的,有的也许写得比较含蓄,有的是直抒胸臆。
3、概括文章主旨。
对于这种题目,在回答之前一定要把全文仔细看几遍,然后可以用这样的关键词来进行回答:“通过……故事,歌颂了……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揭示了……的深刻道理。我们也可以从文中去找,在文章的每一段特别是第一段或最后一段的第一句或最后一句,文章中富有哲理性的句子往往是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
4、文中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看到这种类型的题目,我们首先要看一看这一句用了那种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特别是描写中又分为人物描写、景物描写和带综合性的场面描写。
而人物描写还可细分为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肖像描写和细节描写,描写的作用是使文章生动、形象、感人。抒情的运用,能增强文章的感染力,突出文章的中心。如果文中有一些神话故事、民间传说以及自然界当中的神奇景象的描述,它的作用是增加了所写内容的神秘色彩,引起读者的兴趣。
对以上类型的问题必须要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来回答。
5、文中某句话有什么含义?或告诉我们什么深刻的道理?请说说你的理解。
这种问题的回答不是简单地从文中寻找现成的句子就可以解决的,这需要我们的同学平时多读多看多积累,多看并记住一些富有哲理性的名言警句,这样才能真正地理解文章的意思,丰富回答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把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准确地表达出来。
6、比较阅读理解。
有时考试会把课内文章和课外与之相似内容的文章进行比较阅读,对于这种类型的题目,我们可以从文章的内容、写作特色、感情基调等方面进行比较。
说明文的阅读理解。
1、说明文的阅读理解。
对于说明文的阅读理解,我们可以抓住三点:说明对象、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顺序就是三种:包括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最重要的是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常用的说明方法有分类别、举例子、打比方、列数据、作比较、下定义、作诠释、画图表、引资料。其中涉及较多的是分类别、举例子、打比方、列数据、作比较。分类别的作用是可以将复杂的事物说清楚。
举例子可以起到使内容具体、加强说服力的作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跟修辞格上的比喻是一致的,这种方法可以突出事物的性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
列数据可以使说明的事物更具体,便于读者理解相关内容。
作比较跟修辞格上的对比是类似的,在说明某些抽象的或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事物的特征也往往在比较中显现出来。
在回答有关说明文的语言问题时,要注意说明文讲求语言的准确性,语言风格又可以分为平实和生动两种。
专业背诵课文的方法与技巧大全(18篇)篇七
一、启发与激励并用,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教育心理学提示我们:坚韧不拔的信念和毅力是成功的基础。指导小学生背诵课文,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良好习惯,克服畏难情绪,树立信心是重要的一环。为了使学生树立背诵课文的信心,我在课堂上给学生讲了几个小故事,来启发、鞭策、激励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一个是跳蚤的故事。
科学家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他们把一只跳蚤放在一个玻璃杯里,然后在杯口盖上一块玻璃,它第一次没能跳出去,它不甘心失败,又跳了一次,它的头再次重重地碰在玻璃上。这样经过无数次碰壁以后,即使把玻璃拿掉,它也跳不出玻璃杯。
这是什么原因呢?跳蚤由于受过多次挫折,它潜意识里已经认定自己不可能跳出这只玻璃杯,它丧失了再试的勇气。
还有一个故事。
几百年来,人们认为要在四分钟内跑完一英里(1.6093千米)是不可能的。但是在1954年5月6日,美国运动员班尼斯特打破了这个世界记录。
他是怎么做的呢?他每天早上起床后,便大声对自己说:我一定要在四分钟内跑完一英里!我一定能够实现我的梦想!我一定能够成功!这样大喊一百遍,然后他在教练的指导下,进行艰苦的体能训练,终于他用了3分56秒6的成绩打破了一英里中长跑的世界记录。
在随后的一年里,便有高达两百多人达到和超过了这个成绩。这就是心理暗示,促使他们坚定了自己的信心。要相信自己,别人能做到的,自己一定也能做到。
这两个小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呢?
我要学生们进行讨论,得出了共识,我因势利导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在语文学习上,我们不能学习跳蚤,不能遇到困难和挫折就在自己的潜意识里丧失勇气,放弃自己进步的目标。要学习美国运动员班尼斯特的拼搏精神,坚定信心,要相信自己,别人能做到的,自己一定也能做到。
我们背诵课文也是一样,要有信心,要有勇气试,在心目中要坚定我能行、我一定能行的信念,如果一篇课文读一遍背不下来,就读几遍、十几遍、几十遍,只要有信心、有勇气,坚持不懈地去努力,就一定能获得成功,就一定能品尝到喜悦的滋味。
二、引导与辅佐相结合,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方法。
指导小学生背诵课文,除了帮助他们树立信心以外,还要教会他们掌握科学的方法和一定的技巧。对于比较难的课文,首先理解课文意思,分段,分层,分句背,然后连接起来,有些课文,还可以通过感觉、知觉和表象再现的方法,要求学生按照课文叙述的过程和在脑子里的映像来强化。
例如:《荷花》一课,全文共五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写去公园看荷花;。
第二、三自然段描写荷花生长的各种优美的姿态;。
第四、五自然段分别写自己观荷花时的想象和感受。
课文叙述的顺序是,闻到的(一阵清香)——看到的(荷叶、荷花)——想到的(穿着雪白的衣裳翩翩起舞)。
在指导学生背诵这篇课文时,就要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把一幅活灵活现的荷花图印在脑子里,分段去背诵,学生很快就背出来了。
又如:《夜宿山寺》、《秋浦歌》等唐诗,
前者的诗眼是“楼高”,
后者的诗眼是“愁”,
这两首诗共同的特点都是用夸张的形容来描述,
如“手可摘星辰”,“白发三千丈”等,在指导学生背诵这两首诗时,先通过讲解让学生理解诗意,用投影仪再现诗词描述的情景,强化学生的记忆,学生很快就把这两首诗琅琅上口了。
增强记忆力是巩固学生背诵课文成果的重要手段。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haus)研究发现,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进程并不是均匀的。最初遗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渐缓慢。
为了巩固学习成果,我进一步引导、辅佐学生“喜新不厌旧”,做到学过的课文没事的时候在脑子里想一想,隔一段时间看一看、读一读,做到经常读,这样,已经能够背诵的课文就不会忘记了。
三、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觉性。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现代教育理论指出,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1)发挥教师以身作则的示范作用。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主导,任何一个教学过程,都是教学主体与教学主导相互作用的过程。要求学生做到的事情,教师应该首先做到。
小学生最喜欢模仿,在他们的心目中,老师就是他们最好的楷模。
在这个时候,老师就应该率先垂范、身先士卒、以身作则、带头背诵。
我在备课的同时做到熟读课文,基本上达到能背诵的程度。
这样,一方面我要了解要背诵课文的难易程度,另一方面,在指导学生背诵课文时,可以做到有的放矢,在众目睽睽之下,很流利地背出来。
每天晨读时,我大部分时间是和学生在一起背诵课文,教古诗时,我总是带感情地背诵古诗来为学生作示范。让学生觉得,在师生共学的氛围中,可以找到背书的乐趣。
(2)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我在课堂上经常请背书背得快、背得好的同学上讲台来,现场为同学们背诵课文,介绍学习经验,号召同学们向他们学习。
例如我们班(三年级)的邵欣阳同学,她在介绍自己的学习经验时说:我上课时认真听讲,积极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背书时先读几遍课文,把课文内容弄懂,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再去背,就很容易背诵出来了。例如:
我背《燕子》一课前,我就先记住课文写了:
燕子外形——燕子从南方赶来——燕子飞行姿态——燕子停歇。
我背《太阳》一课,
我就记住这篇课文写两个方面:太阳的特点(远、大、光、热)——太阳离我们很远,但是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
我在讲评时充分地肯定了邵欣阳同学的这种学习方法,突出强调学习的自觉性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作用,引导学生从理解课文内容入手去背诵课文。
这样做,使同学们身边有了学习的样板,有利于同学们相互交流,共同进步。
(3)把监督检查与适当奖励有机结合。
小学生一般具有学习兴趣时冷时热、学习自觉性时续时断的特点,这是由他们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所决定的。
加强对学生的监督检查,是培养学生学习自觉性的辅助手段。每天早自习时,我有时特意离开教室一小段时间,当我回来时,故意轻手轻脚,想对学生搞一个突然袭击。
当我突然打开门走进教室时,教室里却没有出现慌乱现象,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在认真地背书。在这种情况下,我感到很欣慰!我抓住时机,及时表扬学生,同时对个别不自觉的学生提出善意的批评,久而久之,学生的自觉性就培养起来了,很多学生都能够做到持之以恒,成为老师心目中的好学生。
适当奖励也是培养学生学习自觉性的辅助手段。
在教学中,我每周小结一次背诵课文的情况,我自费购买了笔记本、圆珠笔、小订书机、文件夹、修正纸等小奖品,奖励给背课文背得好的学生和背课文有进步的学生,得到奖品的学生非常高兴。
在我的奖励机制下,鼓励他们继续努力,提高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进步幅度得到了提升,在全班营造了一个争先恐后、你追我赶、在学习上互相攀比的可喜氛围。
四、课内外相结合。
语文知识的积累,记忆能力的提高,仅限于课堂是远远不够的。
我教育学生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多读多背,把看到的好词佳句甚至优美文章随时摘抄在读书笔记上并背诵下来,利用课前一分钟说话活动展示给同学们。
这样,不但丰富了学生的语文知识,而且也提高了学生的记忆水平。
一、抄诵法。俗话说:“抄一遍胜过读十遍。”读诗词或短文时先看一句抄一句;再看几句抄几句;最后看一段抄一段,直到看一篇抄一篇,也就是先读再抄,抄完再读。
二、时空法。记住要背内容中表示时间方位顺序的词语。
三、人物法。记住文章中依次(或分类)出现的几个人物,这样忆人思情,忆人思言,就有助于理解与背诵。四、情境法。创设具体情境,根据情境熟读容易理解和记忆。尤其是优美的诗歌与散文,运用此法效果更佳。五、情节法。掌握故事的起因、经过、发展、高潮、结果等具体情节,据情而背就容易的多了。
四、延伸法。背短文或诗歌,可从开头逐句延伸背诵,即背会第一句,背第二句时把的一句带上,背会第一二句,背第三句时再把第一二句带上,如此延伸,直到全篇。
五、对比法。把课文中具有对比的部分找出来,记住这个对比的性质、特点、作用,就容易背诵了。
六、问题法。提出几个具有连贯性、系统性的问题,根据问题答案的顺序,记取背诵内容。
七、提纲法。列出一个简单的提纲,然后根据提纲练习背诵。
专业背诵课文的方法与技巧大全(18篇)篇八
一二三四五。
天地分上下。
金木水火土。
日月照今古。
《对韵歌》。
云对雨,雪对风。
花对树,鸟对虫。
山清对水秀,柳绿对桃红。
谜语诗。
唐骆宾王。
一片两片三四片,
五片六片七八片。
九片十片无数片,
飞入水中都不见。(谜底:雪)。
《咏鹅》。
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一年级语文第四单元。
《秋天》。
天气凉了,树叶黄了,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
天空那么蓝,那么高。一群大雁往南飞,一会排成个“人”字,一会排成个“一”字。啊!秋天来了!
《小小的船》。
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
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江南》。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四季》。
草芽尖尖,他对小鸟说:“我是春天。”荷叶圆圆,他对青蛙说:“我是夏天。”谷穗弯弯,他鞠着躬说:“我是秋天。”雪人大肚子一挺,他顽皮地说:“我就是冬天。”
珍惜时间的名言: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一年级语文第五单元。
《画》。
远看山有色,
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
人来鸟不惊。
《悯农》唐李绅。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大小多少》。
一个大,一个小,一只黄牛一只猫。
一边多,一边少,一群鸭子一只鸟。
一个大,一个小,一个苹果一颗枣。
一边多,一边少,一堆杏子一个桃。
日月明,田力男。
小大尘,小土尖。
二人从,三人众。
双木林,三木森。
一人不成众,独木不成林。
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
《升国旗》。
五星红旗,我们的国旗。国歌声中,徐徐升起。迎风飘扬,多么美丽。向着国旗,我们立正;望着国旗,我们敬礼。
一年级语文第六单元。
《比尾巴》。
谁的尾巴长?谁的尾巴短?谁的尾巴好像一把伞?猴子的尾巴长。兔子的尾巴短。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伞。谁的谁的尾巴弯?谁的尾扁?谁的尾巴最好看?公鸡的尾巴弯。鸭子的尾巴扁。孔雀的尾巴最好看。
《前后左右东西南北》《古朗月行》〔唐〕李白。
早晨起来,面向太阳。小时不识月,
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呼作白玉盘。
左面是北,右面是南。又疑瑶台镜,
飞在青云端。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一年级语文第八单元。
《风》唐·李峤。
解落三秋叶,
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
入竹万竿斜。
《雪地里的小画家》。
下雪啦,下雪啦!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不用颜料不用笔,几步就成一幅画。青蛙为什么没参加?他在洞里睡着啦。
专业背诵课文的方法与技巧大全(18篇)篇九
1、背诵时要理解内容,理解得越深越容易背,其记忆量也越大。
2、要在读熟的基础上背诵,未读熟之前不要急于背诵。
3、找出背诵内容与自己已有知识之间的接洽,这样易于背诵。
4、根据自己的实际,拟定背诵的“量”,并要求在必定时间内背出。
5、边读边记,比只读不记效果好,单纯地读一般要40遍才干背出,读记结合10遍就足够了。
6、背诵时,要注意间隔一段时间后的复背,这样便不易忘却。
7、背诵要有恒心。开始背诵时,往往前记后忘,这是难免的。这时千万不要被暂时的困难所吓倒。
8、两个同窗为一组,你背我听,我背你听,互相提醒,互相改正,这样加深印象,更易背出。
9、选择最佳时间进行背诵,一般清早空气新鲜,环境安静,头脑清晰;临睡前,背好即入睡,有后来学习内容的干扰。
10、躺着背诵比坐着背诵更易于记忆,因为这时的大脑供血情况良好,但注意不要睡着。
专业背诵课文的方法与技巧大全(18篇)篇十
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埋下伏笔,设置悬念,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例: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答:这句话是总起句,在文中起到开篇点题,引出下文的作用,抒发了作者对荷兰的赞美之情。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照应开头,总结全文。
答:这句话在文中起到了总结全文,点明中心的作用,抒发了作者对乡下人家的热爱之情。
二、修辞手法的作用:
(1)它本身的作用;。
(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例1:“笔直的公路上,一队队灯柱,像等待检阅的仪仗队。”这句话好在哪里?
答: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灯柱的整齐地立在公路上的特点。
例2:“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这句话好在哪里?”
答: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雨后春笋生机勃勃的特点。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答:这句话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强调了漓江的水的静、清、绿的特点。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答:这句话是设问句,它能引起读者对进入金龙洞的小船的注意,并引起读者的思考。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例2:难道蝙蝠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这句话好在哪里?
答:这句话是反问句,它强调了蝙蝠的特点,蝙蝠的眼睛特别敏锐也不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并加强了语气。
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三、句子含义的解答: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五、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
(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
(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六、段意的归纳。
1、记叙文: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文: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希望同学们在学习了小学四年级语文阅读方法与技巧的内容之后能够将这些知识学习扎实,将自己的综合实力和能力提高。
专业背诵课文的方法与技巧大全(18篇)篇十一
这已经是第七课录制艾莎背诵课文,慢慢的我们从生疏到习惯。我意外的发现,艾莎的朗读比起之前的几篇课文越来越有感情了,普通话也更加注意了,最重要的是,她读起来越来越有兴趣了。
这次第七课的背诵《大小多少》,我基本没有怎么操过心,完全都是她一个人看着拼音,一个字一个字拼出来并熟记,直至背诵,现在我就将背诵一篇课文的心得和各位家长分享,不知道大家是怎样采取背诵课文的方法,我的不一定正确,不过对艾莎来说还有点用。
晚上回家后接到要背诵课文的通知,我会拿着书本先示范一次,让她知道这篇文章朗诵的感觉和文章的大概内容。之后,我就放手,让她自己去拼拼音,慢慢地,一字一句的,把整个课文给拉通一遍。
拉通一遍后,进入熟读阶段。先来个十遍,直至能够流利的熟读。接下来合上书开始背诵,回忆着背,如果背不到可以翻开书来看看,再往下背一句,孩子的记忆力真的超乎我的想象,说实话,我都没有背下来,经过三四次的练习,她已经基本可以背下来了。
背下来之后,就是熟练阶段。我会让她再背4-5遍,直到最后一遍连贯为止。就要开始录音了,刚开始艾莎对录音有一点点排斥状态,但是现在她知道每天晚上必须要做这件事后,通过自己读书背诵和感情都有所提高,自己的兴趣也在提高,今天在我没有强烈要求的情况下,主动要求当主持人来主持自己的节目。
随着一次又一次的朗诵练习,艾莎表现得一遍比一遍好,看到孩子的成长我乐在心中,自己也会读一遍,不仅是给孩子示范,自己也在和孩子一起的学习中找到朗诵的乐趣。
早晨起床后,刷牙洗脸给艾莎梳头发的时候,我还会让她再复习一遍昨天晚上背诵的课文,巩固这一遍基本上就大功告成啦。
这就是我分析的孩子背课文的流程,艾莎一次表现比一次表现好了,相信以后她的朗诵也会提高很多,找到她喜欢的方法,培养她的兴趣,和妈妈一起做,soeasy!
专业背诵课文的方法与技巧大全(18篇)篇十二
1、济南的冬天·老舍p69第三段。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一)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二)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三)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四)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六)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3、《回乡偶书》·贺知章p165。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4、《夜雨寄北》·李商隐p165。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5、《淮上与友人别》【唐】郑谷p166·。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6、《送村少府之任蜀州》·王勃p166。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7、《酬乐天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p167。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8、《三峡》·郦道元p175。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或巚)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9、《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p183。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10、《江南春》p184·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1、《登飞来峰》p185·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12、《望岳》p185·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3、《观沧海》p186·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专业背诵课文的方法与技巧大全(18篇)篇十三
自然背诵法是指在自然的状态下,不采用任何记忆方法帮助背诵,只是通过反复诵读达到熟练成诵的方法,自然背诵法是一切背诵法的基础。
2.抄诵法。
俗话说:“抄一遍胜过读十遍。
”读诗词或短文时先看一句抄一句;再看几句抄几句;最后看一段抄一段,直到看一篇抄一篇,也就是先读再抄,抄完再读。
3.抓线索背诵法。
抓线索背诵法是一种常用的理解式背诵的方法,在自然背诵的基础上,选取几个有代表性的关键词语作为线索,作为背诵的'提示,用得好,能使背诵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
(1)抓主要人物。
记住文章中依次(或分类)出现的几个人物,这样忆人思情,忆人思言,就有助于理解与背诵。
(2)抓时空词。
记住要背内容中表示时间方位顺序的词语。
4.图像再现背诵法。
图像再现背诵法是指将语言材料转化为生动活泼的图像材料,在头脑中形成一系列可以再现的形象,背诵时把文字材料像“过电影”一样在头脑中一一呈现出来。
5.联想背诵法。
联想背诵法是指通过联想,在头脑中形成暂时的联系来增强记忆,从而达到背诵目的的一种背诵方法。
在一定数量的诵读基础上,将语言材料几个句子的首字或关键字串在一起,并附加一定的意义,使之组合成为一句完整的句子,不能组成句子的,有时还要使用谐音的方法,这种背诵方法就是串字背诵法。
7.情境法。
创设具体情境,根据情境熟读容易理解和记忆。
尤其是优美的诗歌与散文,运用此法效果更佳。
如《望天门山》《江南春》《敕勒歌》《钱塘湖春行》等,我们可以绘画出多幅图画,根据图回忆,图文结合,快速有趣地借图成诵。
8.情节法。
掌握故事的起因、经过、发展、高潮、结果等具体情节,据情而背就容易的多了。
9.延伸法。
背短文或诗歌,可从开头逐句延伸背诵,即背会第一句,背第二句时把的一句带上,背会第一二句,背第三句时再把第一二句带上,如此延伸,直到全篇。
10.对比法。
把课文中具有对比的部分找出来,记住这个对比的性质、特点、作用,就容易背诵了。
如背诵《白杨礼赞》第七段,抓住先抑后扬,先否定,再肯定,最后是四个排比反问句的句式特点。
抑:没有……没有……也许……(否定句),如果……那么……(假设);扬:但是……更……它是……(先转折,又递进,然后肯定)。
当你……难道……难道……难道……难道……(第一句是肯定反问,后三句是否定反问,四个反问构成一组排比句群)。
背《愚公移山》第三段则要比较对话双方的语气:智叟的话句句是嘲讽,愚公则先斥后驳。
这样,从比较中折抓住了特点,背得快,记得牢,有效果。
11.提纲法。
列出一个简单的提纲,然后根据提纲练习背诵。
12.分合法。
先分句背,在句中背关键词,这样逐句背,而后合背,由词连句,由句连段,再由段连篇。
或先抓要背内容的主要部分,再带动次要部分,再合背。
如背诵《春》这篇课文:可先背熟春草图;再背熟春花图;接着把春风图背熟;再背熟春雨图;最后背熟迎春图。
然后再把这几幅图画串连起来,一气呵成。
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第二、第三、第四段,亦可抓住其内容层次:先历数艰难情状;次说艰难能造就人的原因;最后作结。
然后再把三个层次串连成诵。
13.耳听法。
这种方法是由一个人或一部分人朗读,大家洗耳恭听。
或自己先把要背的东西录音,然后放音,仔细听记,用这种方法训练背诵,比单纯反复朗读效果会更好些。
14.歌诀法。
将要背诵的内容,编为歌诀,读来顺口,记忆深刻。
15.点线法。
抓住文章的脉络,提炼出各层次的关键词语、句子作为记忆的点,如表现人物形象的动词等,根据先后次序排列起来,再连点成线,连线成面,展开快速记忆,背诵课文,也就是按照文章写作的线索顺序,把全文的主要内容联系起来记忆。
如《醉翁亭记》第三段的线索为: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
《狼》的线索为:遇狼——惧狼——御狼——杀狼——评论。
利用这条线索,同学们就能正确而快捷地背诵。
专业背诵课文的方法与技巧大全(18篇)篇十四
001、关怀倍至()002、随声附和()003、巧妆打扮()。
004、记忆尤新()005、挺而走险()006、融汇贯通()。
007、并行不背()008、略见一般()009、宽洪大量()。
010、无耻滥言()011、世外桃园()012、伶牙利齿()。
013、汗流夹背()014、轰堂大笑()015、名列前矛()。
016、备受青睐()017、挑拔事非()018、歪风斜气()。
019、默守成规()020、待价而估()021、走头无路()。
022、侯门似海()023、手屈一指()024、众口烁金()。
025、积毁消骨()026、行踪鬼密()027、出奇致胜()。
028、好高鹜远()029、杯盘狼藉()030、精兵减政()。
031、鼓惑人心()032、眼花瞭乱()033、披星带月()。
034、陈词烂调()035、消声匿迹()036、不省人事()。
037、振撼人心()038、插科打浑()039、绝然不同()。
040、要言不繁()041、层峦迭嶂()042、仗义直言()。
043、既往不究()044、委屈求全()045、明火执杖()。
046、迷天大罪()047、张慌失措()048、火势漫延()。
049、饱经苍桑()050、无精打彩()051、禁若寒蝉()。
052、真知卓见()053、谍谍不休()054、虚无飘渺()。
055、甘败下风()056、出类拔萃()057、蓬筚生辉()。
058、计日成功()059、谋取暴利()060、流览一遍()。
061、大学肆业()062、磬竹难书()063、相辅相成()。
064、好景不常()065、谈笑风声()066、请予接恰()。
067、沸反盈天()068、到处传颂()069、政权颠复()。
070、提心掉胆()071、无礼漫骂()072、言谈恢谐()。
073、冒然行事()074、很有俾益()075、按价赔尝()。
076、沾污名誉()077、图书装祯()078、大声急呼()。
079、山青水秀()080、战胜朝庭()081、民生凋蔽()。
082、旁证博引()083、水乳交溶()084、事必躬亲()。
085、应接不遐()086、违法造事()087、冒天下之大不违()。
088、共商国是()089、飞扬拔扈()090、分道扬镖()。
091、断烂朝报()092、厝火积薪()093、单精竭虑()。
094、嘻笑怒骂()095、喜皮笑脸()096、远大报负()。
097、各行其是()098、佩戴手饰()099、私下蹉商()。
100、誊写复印()。
错别字专项练习(二)。
班级姓名学号成绩。
101、璀灿夺目()102、德艺双磬()。
103、心头烦燥()104、皮肤皲裂()105、厉兵秣马()。
106、万里平筹()107、高潮叠起()108、惹事生非()。
109、群英汇萃()110、胸无城府()111、淹没无闻()。
112、徇私舞敝()113、沤心沥血()114、千锤百练()。
115、欢心鼓舞()116、声名雀起()117、长备不懈()。
118、引疚辞职()119、不容质疑()120、百战不怠()。
121、举止安祥()122、味同嚼腊()123、一张一驰()。
124、束之高搁()125、磨肩接踵()126、功亏一溃()。
127、果断决择()128、茅屋修茸()129、良晨美景()。
130、赋与使命()131、偷盗消脏()132、材料翔实()。
133、针贬时敝()134、频临破产()135、怵目惊心()。
136、金榜提名()137、若既若离()138、与日具增()。
139、棉里藏针()140、晓勇无敌()141、额首称庆()。
142、不循私情()143、剑拔驽张()144、粼次栉比()。
145、匪贻所思()146、残无人道()147、为虎作昌()。
148、鱼翁得利()149、呱呱堕地()150、一杯黄土()。
151、编篡字典()152、尚待商确()153、捉发难数()。
154、毕竟不同()155、勤能补绌()156、朴朔迷离()。
157、天翻地复()158、顶力相助()159、笑容可鞠()。
160、置若往闻()161、面面相去()162、不记其数()。
163、咸口不言()164、遗笑大方()165、浑浑恶恶()。
166、烦文褥节()167、不径而走()168、矫柔造作()。
169、风声鹤泪()170、流言飞语()171、人情事故()。
172、堪误校正()173、园舞曲()174、九宵云外()。
175、工程峻工()176、卑恭屈膝()177、震聋发聩()。
178、巧夺天功()179、壁立千刃()180、焕然冰释()。
181、风糜一时()182、成绩蜚然()183、名门旺族()。
184、标新立意()185、工程剪彩()186、火中取粟()。
187、入不付出()188、张慌失措()189、蜂涌而来()。
190、销脏灭迹()191、一语破敌()192、严惩不怠()。
193、含辛如苦()194、买犊还珠()195、相反相承()。
196、粗制烂造()197、心心相映()198、一愁莫展()。
199、同仇敌慨()200、最后通谍()。
错别字专项练习参考答案:
11、世外桃源12、伶牙俐齿13、汗流浃背14、哄堂大笑1、5名列前茅16、(正确)17、挑拔是非18、歪风邪气19、墨守成规20、待价而沽:沽,卖。等有好价钱才卖。比喻谁给好的待遇就替谁工作。
81、民生凋敝82、旁征博引:旁,广泛;征,寻求;博,广博;引,引证。指说话、写文章引用材料作为依据或例证。83、水乳交融84、(正确)躬亲:亲自。不论什么事一定要亲自去做,亲自过问。形容办事认真,毫不懈怠。85、应接不暇86、违法肇事87、冒天下之大不韪88、(正确)89、飞扬跋扈:飞扬,放纵;跋扈,蛮横。原指意态狂豪,不爱约束。现多形容骄横放肆,目中无人。
90、分道扬镳:分路而行。比喻目标不同,各走各的路或各干各的事。91、(正确)断烂,形容陈腐杂乱;朝报,古代传抄皇帝诏令和官员奏章之类的文件。指陈旧、残缺,没有参考价值的历史记载。92、(正确)厝,同“措”,放置;薪:柴草。把火放到柴堆下面。比喻潜伏着很大危险。93、殚精竭虑。94、嬉笑怒骂95、嘻皮笑脸96、远大抱负97、各行其是98、佩戴首饰99、私下磋商100、(正确)。
101、璀璨夺目102、德艺双馨103、心头烦躁104、(正确)也写作龟裂。105、厉兵秣马。厉,磨兵器;秣,喂战马。指做好战前准备。106、万里平畴。畴,田野。107、高潮迭起108、惹是生非109、群英荟萃110、(正确)。
171、人情世故172、勘误校正173、圆舞曲174、九霄云外175、工程竣工176、卑躬屈膝177、振聋发聩178、巧夺天工179、壁立千仞180、涣然冰释。意象冰块消融流散,比喻疑虑、误会、隔阂一下子完全消除。
是什么让同学们觉得学生时代很恐惧?
doyouthinkso?
再来看看下面这几位boss君。
《离骚》(节选)。
屈原。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滕王阁序》(节选)。
王勃。
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网友曾热议“初高中最难背的课文”,《滕王阁序》是绝对绕不开的“大坑”。
也有“聪明”的网友学会了偷懒。
但惨痛的经历告诉我,《滕王阁序》是一篇处处是考点的神奇文章……。
《琵琶行》(节选)。
白居易。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长篇乐府大手子白居易表示,比起《滕王阁序》,咱也不会输!
听一位家长说,这首诗她是陪着孩子一字一句背的,“实在是太长了!”
这么长,咋背啊?
有名家说过,生活中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我也想说,我们并不缺少背古诗的方法,只是缺少寻找和创造方法的心思.瞧!这不就有一批“90后”艺术生将《琵琶行》改编成了朗朗上口的流行歌曲么?据说歌曲视频一上传网络就被点爆了,“00后”高中生纷纷发弹幕点赞,“泪流满面”地表示:终于找到了背古诗的正确姿势!
《春》《荷塘月色》《背影》(节选)。
朱自清。
明明没有生僻字,但就是那么难背!
【《荷塘月色》节选】。
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完了,有点无法直视“的”这个字了……。
【《春》节选】。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完了,又有点无法直视“儿”这个字了……。
还有一个人,
支配了我们整个从小学到高中的时光。
因为他,我们连动物园都还没去过几回,就先认识了“猹”这种动物。
【《少年闰土》节选】。
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风筝》《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故乡》……直至满溢着热热的黄酒和茴香豆味儿的《孔乙己》。
若用一句话来证明你背诵过他的文章,你第一个想到的是哪句呢?
更多boss,欢迎补充~。
一回忆起曾经背诵全文的恐惧,满腹心酸的网友,就禁不住澎湃的恶搞心思——。
有的,看上去有点儿饿。
有的,乍一听还挺押韵,没觉出啥毛病。
还有跨学科的。
很多人都不明白,为什么语文课本上好些文章都要求要“背诵全文”?一名网友的回答着实戳心(见下图)。
教育部教材局局长郑富芝亦说:
“通过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通过我们的教材,让广大青少年从小就打好‘中国底色’,要使我们的孩子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所以,“背诵全文”,不仅仅是背那一个个的字,更是要吃透文章。《离骚》的悲壮、《阿房宫赋》的壮美、《长恨歌》的哀婉……正如上面那位网友所说,世间尚有“如此的伟大之美”。吃透了,你就可以流利又富有感情地诵出来,中华文化骨子里的东西也会在你脑海中、在你心中沉淀下来。
1.线索法。
在老师的指导下理清课文的结构层次,明确课文的内在逻辑关系,把结构层次作为记忆线索,形成记忆网络。如《醉翁亭记》第三段的线索为: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狼》的线索为:遇狼——惧狼——御狼——杀狼——评论。利用这条线索,同学们就能正确而快捷地背诵。
2.串连法。
(1)层次串连法:
对于篇幅较长的课文与段落,可将其分成几个部分,一部分一部分地背、记,最后依次把各部分串连起来。如背诵《春》这篇课文:可先背熟春草图;再背熟春花图;接着把春风图背熟;再背熟春雨图;最后背熟迎春图。然后再把这几幅图画串连起来,一气呵成。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第二、第三、第四段,亦可抓住其内容层次:先历数艰难情状;次说艰难能造就人的原因;最后作结。然后再把三个层次串连成诵。
(2)词语串连法:
如背《回忆我的母亲》后面两段,我们可以找出关联词语:母亲现在……。
我将……母亲是……只是……但是,正是……报答……尽忠……使……这是……一定……愿……。根据关联词语,串连成诵。
3.支点法。
即把课文中或段落中的重点词、句作为记忆支点,利用这些支点检索贮存脑中的文字,毫无差错地背出有关的文段。如背《岳阳楼记》:先抓住警句,作为记忆支点,理清文脉,有助于快速记诵。本文的警句是“先天下”二句,有此抱负才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背《陋室铭》:把第三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作为全文支点,再从三个层次理解记诵:
(1)开头以类比方式点题——“陋室德馨”;。
(3)类比作结:何陋之有?可见,支点法与层次串连法结合,会收到更好的记忆效果。
4.欣赏法。
有些课文的段落荟萃了许多好词好句,我们常常为之陶醉。欣赏法则是在熟读课文后在字里行间寻觅优美词句,说出理由,感情朗读,相互交流,自赏共赏。如《爱莲说》《春》《听潮》等,分别圈画出有关好词佳句,通过听录音或看录像,及多次有声有色的朗读,形成记忆。
5.图画法。
就是背诵课文时,凭借图画使课文的语言文字头脑回忆出来,边回忆作者怎样写雪景,及由雪景引出的对历代英雄的评论。有些诗词没有插图,我们都可以根据诗词内容与意境,自己动手画图配诗。如《望天门山》《江南春》《敕勒歌》《钱塘湖春行》等,我们都可以绘画出多幅图画,根据图回忆,图文结合,快速有趣地借图成诵。
6.比较法。
即比较句式的特点进行记忆背诵。如背诵《白杨礼赞》第七段,抓住先抑后扬,先否定,再肯定,最后是四个排比反问句的句式特点。抑:没有……没有……也许……(否定句),如果……那么……(假设);扬:但是……更……它是……(先转折,又递进,然后肯定)。
当你……难道……难道……难道……难道……(第一句是肯定反问,后三句是否定反问,四个反问构成一组排比句群)。背《愚公移山》第三段则要比较对话双方的语气:智叟的话句句是嘲讽,愚公则先斥后驳。这样,从比较中折抓住了特点,背得快,记得牢,有效果。
专业背诵课文的方法与技巧大全(18篇)篇十五
自然背诵法是所有背诵方法的基础,是指通过反复阅读到一定熟练程度的背诵方法。
二.抄写背诵。
三.歌谱背诵。
歌谱背诵方法是指,将要背诵的文体添加上韵律,起到阅读顺口加深印象的作用。
四.提纲背诵。
提纲背诵法,首先将文体内容大致列出一个简单的提纲,而后通过提纲练习背诵内容。
五.剧情背诵。
此背诵方法,适用通篇课文的背诵。根据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发展、高潮、结果等因素按剧情背诵,这样背诵不易混淆段落顺序,还因剧情发展加深背诵记忆。
专业背诵课文的方法与技巧大全(18篇)篇十六
(一)勤记忆。
这里的记并不同于英语语法的死记硬背,而是指理解地记。例如:当新学一个生字“丽”的时候,你只需理解了这个字的含义是“好看的,漂亮的”这个意思,你便能举一反三地理解出“秀丽”、“壮丽”、“美丽”等一大幸和“丽”有关的词语。长期如此,你会发现自己已经懂了许多的字、词。
(二)深感悟。
有的同学最怕在测验中出现那些写出文章中心思想的题目。其实要过这一关也很容易。那就是在读文章之时用心去读,用心去感受。当我在读朱自清的《背影》这篇文章时,我是全身心地投入进去感受、领悟:当家境衰败的时候,父亲还处处关照着孩子的一丝一毫,就像我的父亲在关爱我一样,这时一阵感激之情顿生。如此下来,我已经深深地体会到了作者的写作目的,轻松地理解了文章的中心思想。
(三)善联想。
在学习古诗时,我推荐用这种方法来理解诗句、记忆诗句。在老师帮助同学们解释出一句诗句时,同学们就可闭上双眼,仿佛自己穿过了一条时空隧道,回到了诗人所描写的境界中。比如:在学习《书湖阴先生壁》中的“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这两句诗时,在我们的脑海中可以想象出一块种着蔬菜的菜地,绿油油的,一条婉蜒的小溪绕着菜田,推开小屋的门,对面的两座山把青翠的颜色送到了你的眼前。就在这样的联想中,你已经不知不觉地记下了这两句诗的意思。看,理解诗句的难题便迎刃而解了。
(四)多练笔。
作文,一个让许多学生头痛的难题。其实也不算什么,只要你记住这几个字:阅读、积累、练笔。从多阅读好的课外书到积累好同、好句,最后勤动笔写文章,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到了关键时刻,自然而然就“下笔如有神”了。
二、学好语文不再愁的十条规律。
生活离不开语文,高雅的心灵生活更是出自美好语文的熏染。
然而,语文,想说爱你不容易。其实,语文是容易的:母语习得,自然天成;语文又是艰难的:微言大义,弦外有音。语文是有趣的`:唐诗宋词,英雄美人:语文又是枯燥的:古文百篇,成语如山。
语文是快乐的:风花雪月,刀枪剑戟:语文又是痛苦的:咬文嚼字,浩如烟海。
苦海无边,何处是岸?勤奋是舟,规律做桨;老师导航,顺利抵港!
首兴趣:知而好,好而乐。
首先,我们要培养语文学习的兴趣。这个培养过程,古人分为三个阶段:知之、好之、乐之。先说“知之”:走进语文,不抵触,不反感,不因对以前的老师、教材和考试的印象而迁怒语文;能如此,方可初尝语文的甘霖。再说“好之”:日日操习,用心投入,不懈怠,不放弃,不因外界干扰、其他学科和考试分数而离开语文;能如此,方可欣赏语文的漫天红霞。后说“乐之”:处处留心,养成习惯,言谈举止,一笑一颦,莫非语文;能如此,方可进入语文的神仙洞天!
次自主:观千剑,操千曲。
古人云:“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强调的就有自主学习的重要。语文学习不同于其他学科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教师的“教”不会直接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而只能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求理解,才能逐渐达到“自会读书,自能作文”的境界。
企图靠老师讲得好、深、透,学生只管默默聆听、记忆就学好语文,这种想法已被无数事实证明:此路不通!因此,有意识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作好自主学习规划,加大自主练习的力度,自奋其志,自求其通,也是一条极重要的语文学习规律。
必多写:思欲丽,笔磨秃。
同学们学语文所为何事?我以为可以用十二字概括:丰富心灵、明白事理、完美生活。这就是要锻炼自己的感性和理智,我简化为“思欲丽”:情感思想要富赡犀利!现实中,我们许多同学只会作题,从来不注意自己感性和理智的锻炼,其情思通常表现出两个缺陷:一是“浅”:情感幼稚化,思维平面化,既无深情,也无遐思;一是“窄”:生活面窄,导致了关注的主题窄,既少阅历,又缺大气。要纠正这两个缺陷,使自己的情思“深”、“广”,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同时,必得加上一个字:“写”!“写”可以酝酿和升华情感,“写”可以廓清和锻造思想。“思欲丽”,必多写!
坚持写日记,这是许多伟大成功者的良好习惯;至少要坚持每周练习写作两次:生活札记一篇,记录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的鲜活素材;读书笔记一篇,养成阅读习惯,整理读书收获。三年里,能写到三至五万字,是基本的量的要求。如此,方可谓:“笔磨秃”。
定多读:破三春,汇九流。
在你学习的这三年中,要下定决心广泛而深入的阅读,这就叫“勘破三春”。阅读时,要涵盖古今,包举文理,融会中外,首重哲学,这就叫“融汇九流”。
举凡人类心灵智慧的结晶,能开眼界、除迷狂、启思维、美德行、富心灵者,均可大读特读。尤请注意:不要只读文学作品,只读中国作家。
强积累:有诗书,有成竹。
语文学习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就是模仿,模仿的榜样(模板)应该是什么呢?当然是前贤今人的成功之作。茅盾背《红楼梦》、苏步青熟读《古文观止》的例证,当是大家熟知的。通过长期的艰苦的积累,在头脑中建立起丰富的“语言范式”,形成“兴奋灶”,这就是我们要追求的“腹有诗书”。
运用这些“范式”,模仿着“说”,模仿着“写”,先求其“形似”,后求其“神似”,最后求其超越。这样,就很容易有学习个充实感、成就感、条理感,就不会再感到语文学习空泛、无力、不可捉摸。这种状态可以称为“胸有成竹”。
重感悟:思千载,想万物。
古诗云:“心有灵犀一点通”。怎样才能作到对语文学习“心有灵犀”呢?首先,要广见博闻(多读)、反复尝试、积累范式,因为灵感总是出现在辛苦劳动之后的彩虹;其次,要养成联想和想象的良好习惯,力求“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决不压抑、束缚自己灵感的飞翔;再次,要努力营造平和清明而又跃跃欲试的心理状态,沉浸其中,体验品味,不急于求成;最后,要敢于相信自己的直觉,相信自己通过积累、模仿而形成的灵感思维的有效性。
经过多次成功的灵感闪现,就要总结自己感悟的角度、方式、条件,把它变成自己进一步学好语文的利器。
专业背诵课文的方法与技巧大全(18篇)篇十七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背诵是阅读中的一种重要形式。背诵的主要作用是提高小学生积累知识和掌握字、词、句的能力,同时也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写作水平和记忆能力。如何指导学生背诵呢?下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教会学生反复朗读,熟读成诵。
古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背诵一段文字前仅仅读几遍是行不通的,要反复朗读,一定要读到滚瓜烂熟才行。不少人背书,只是机械地将书面语言变为有声语言,只重“读”,不重“熟”,只重“背”,不重“诵”。这样识记、效率往往不高。熟读,不但要求读到熟练的程度,而且要求熟悉背诵材料的内容、结构、脉络,理解背诵材料,达到如数家珍的程度。背诵是在朗读和默读的基础上熟悉书面材料的结果。在初步理解文章后,要反复朗读,继而反复默读。只有熟读,才能加深理解,才能成诵。持续性的缓慢阅读,不但费时费力,而且会使记忆信号中断;反之,读熟课文之后,逐步加快阅读速度,则可在大脑皮层形成连贯的信号刺激,从而强化记忆效果,提高背诵速度。
二、教会学生背诵时边表演边背诵。
背诵课文时,学生常常会遇到一些特别难记的内容,可以引导学生先重点背诵较难的内容,并加上适当的动作,边记忆边表演,势必会增进对古诗文的理解,从而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例如:在背诵《鹅》时,让学生装作大白鹅的样子,迈着沉重的步子上台。当背诵“曲项向天歌”时,就伸长脖子,摇头晃脑地张大嘴巴,好像真的在引颈高歌。再如:背诵《望庐山瀑布》,当背到“生紫烟”、“挂前川”、“三千尺”、“落九天”这些词语时,除了加强背诵的语气外,还主动用形体动作表现出瀑布的美丽壮观和从高空落下的动态。适当的语气和体态,能有效地帮助记忆与理解。在这样边表演边背诵的形式下,小学生们记忆得很快。
三、教师要指导学生正确朗读。
在朗读时要求学生读正确,读通顺,不添字不漏字,如果一开始学生就把这句话读错,添字漏字,如不及时指出纠正,那他形成定势后,今后就很难纠正了。所以在初读这个环节,教师可以采取指名读、同座位互读等方式帮助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有些课文,还可以通过感觉、知觉和表象再现的方法,要求学生按照课文叙述的过程和在脑子里的映像来强化。在读正确、读通顺的基础上,教师再引导学生理解语言材料,帮助学生找准语言材料的感情基调,让学生进行有感情的朗读,从而达到富有感情的背诵。例如在背诵《荷花》一课,有感情的背诵,学生一边背诵荷花,一边陶醉在那一池美丽的荷叶、荷花中,忘了自我。这样的背诵会让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也许会记一辈子,可见理解对背诵的重要性。
四、教会学生要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背诵。
凡是要背的段篇都具有层次清楚、语言优美、感情丰富的特点。在理解的基础上,找到这一些规律可以节省时间,提高背诵效果。例如《火烧云》描写天空中火烧云形状的变化时,出现了马、狗、狮,这三段具有相同的结构,都是按出现了什么,什么样子,怎样变化的顺序讲的。理清了作者的思路,边读边想,如果背不下来时,沿着这个思路想一想,就会记忆起来了。
五、教会学生背诵时要专心,做到眼、口、心、脑一致。
眼要看清,口要读准,用心想这句话的意思,用脑去记忆。例如《草原》第一段共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是按由天空到天底下的顺序描写了草原的广阔而美丽。第二层是抒发作者的赞美之情。在背这部分时,抓住“这种境界,既……又……,既……又……”和“这种境界里,连……也……”这两个相关连的句子,很快就背下去了。
六、教会学生及时复习,增强背诵效果。
增强记忆力是巩固学生背诵课文成果的重要手段,为了巩固学习成果,教师要及时引导、辅佐学生“喜新不厌旧”,做到学过的课文没事的时候在脑子里想一想,隔一段时间看一看、读一渎,做到经常读,这样,已经能够背诵的课文就不会忘记了。老师要主动培养学生的自觉性。像背诵课文也是一样,只有自觉的去学习、去背诵的学生才能获得成功。
专业背诵课文的方法与技巧大全(18篇)篇十八
“语文=死记硬背?”很多人闻语文色变,因为“好多东西要背啊”。除了基础知识外,还有大量的古诗文及注释,还有那些作者及他们的作品,一大堆。下面小编就为同学们介绍几种背诵课文行之有效的方法,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有效背诵。
图像再现背诵法是指将语言材料转化为生动活泼的图像材料,在头脑中形成一系列可以再现的形象,背诵时把文字材料像“过电影”一样在头脑中一一呈现出来。
联想背诵法是指通过联想,在头脑中形成暂时的联系来增强记忆,从而达到背诵目的的一种背诵方法。
自然背诵法是指在自然的状态下,不采用任何记忆方法帮助背诵,只是通过反复诵读达到熟练成诵的方法,自然背诵法是一切背诵法的基础。
俗话说:“抄一遍胜过读十遍。”读诗词或短文时先看一句抄一句;再看几句抄几句;最后看一段抄一段,直到看一篇抄一篇,也就是先读再抄,抄完再读。
抓线索背诵法是一种常用的理解式背诵的方法,在自然背诵的基础上,选取几个有代表性的关键词语作为线索,作为背诵的提示,用得好,能使背诵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
(1)抓主要人物。
记住文章中依次(或分类)出现的几个人物,这样忆人思情,忆人思言,就有助于理解与背诵。
(2)抓时空词。
记住要背内容中表示时间方位顺序的词语。
在一定数量的诵读基础上,将语言材料几个句子的首字或关键字串在一起,并附加一定的意义,使之组合成为一句完整的句子,不能组成句子的,有时还要使用谐音的方法,这种背诵方法就是串字背诵法。
创设具体情境,根据情境熟读容易理解和记忆。尤其是优美的诗歌与散文,运用此法效果更佳。
如《望天门山》《江南春》《敕勒歌》《钱塘湖春行》等,我们可以绘画出多幅图画,根据图回忆,图文结合,快速有趣地借图成诵。
掌握故事的起因、经过、发展、高潮、结果等具体情节,据情而背就容易的多了。
背短文或诗歌,可从开头逐句延伸背诵,即背会第一句,背第二句时把的.一句带上,背会第一二句,背第三句时再把第一二句带上,如此延伸,直到全篇。
把课文中具有对比的部分找出来,记住这个对比的性质、特点、作用,就容易背诵了。
如背诵《白杨礼赞》第七段,抓住先抑后扬,先否定,再肯定,最后是四个排比反问句的句式特点。抑:没有……没有……也许……(否定句),如果……那么……(假设);扬:但是……更……它是……(先转折,又递进,然后肯定)。
当你……难道……难道……难道……难道……(第一句是肯定反问,后三句是否定反问,四个反问构成一组排比句群)。背《愚公移山》第三段则要比较对话双方的语气:智叟的话句句是嘲讽,愚公则先斥后驳。这样,从比较中折抓住了特点,背得快,记得牢,有效果。
列出一个简单的提纲,然后根据提纲练习背诵。
如背诵《春》这篇课文:可先背熟春草图;再背熟春花图;接着把春风图背熟;再背熟春雨图;最后背熟迎春图。然后再把这几幅图画串连起来,一气呵成。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第二、第三、第四段,亦可抓住其内容层次:先历数艰难情状;次说艰难能造就人的原因;最后作结。然后再把三个层次串连成诵。
这种方法是由一个人或一部分人朗读,大家洗耳恭听。或自己先把要背的东西录音,然后放音,仔细听记,用这种方法训练背诵,比单纯反复朗读效果会更好些。
将要背诵的内容,编为歌诀,读来顺口,记忆深刻。
抓住文章的脉络,提炼出各层次的关键词语、句子作为记忆的点,如表现人物形象的动词等,根据先后次序排列起来,再连点成线,连线成面,展开快速记忆,背诵课文,也就是按照文章写作的线索顺序,把全文的主要内容联系起来记忆。
如《醉翁亭记》第三段的线索为: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狼》的线索为:遇狼——惧狼——御狼——杀狼——评论。利用这条线索,同学们就能正确而快捷地背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