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小学克与千克教案(汇总18篇)

时间:2025-01-27 作者:影墨

小学教案的编写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学情和学习能力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下是小编选取的一些小学教案范文,供大家学习和借鉴。

优秀小学克与千克教案(汇总18篇)篇一

调查表物品名称净含量(克、千克)。

物品的重量物品的个数。

1千克(苹果)()个。

1千克(盐)()袋。

2、学生汇报自己是如何进行调查的。

物品估计的重量称的重量。

1个苹果()克()克。

()克()克。

4、从学生的数据中整理各种商品的价格表。

5、解决问题:问:从以上数据中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你会解答吗?

教学反思:

优秀小学克与千克教案(汇总18篇)篇二

1、结合具体生活情景,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了解1千克和1克的实际质量。

2、掌握“1千克=1000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质量的概念有了感性的认识,建立了初步的、模糊的质量观念,会用观察、掂的方法比较两个物体的轻重,但由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千克和克这两个质量单位直接接触得很少,不了解千克、克代表的实际质量,没有千克、克的概念;而且质量单位不象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靠观察得到,所以对认识克和千克有一定的难度。在以前的教学中,学生在质量单位的使用上错用、乱用的现象多次出现但纠正之后仍频频出现,症结即在于此。

了解1千克和1克的实际质量,初步建立千克、克的观念。

灵活运用千克、克这两个质量单位,正确估计生活中一些常见物品的质量。

针对教学内容,以及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分析,我在教学中采用了合作学习法、讲解法、演示法、操作探究等教学方法。这样的教法既突出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

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及认知规律,本节课主要采用实践法,并把所学知识与生活中熟悉物品的质量建立联系,这样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操作中学习知识,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一、创设情境,感知轻重。(约2分左右)。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一节课开始时学生的状态就为本节课定下了基调。因此,我创设学生熟悉的去超市购买水果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而引发要知道物体有多重,就需要用人们共同知道的质量单位,自然而然的引出质量单位千克和克。开门见山点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二、实践体验,建立概念(约20分左右)。

《课标》强调: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

在这一环节,我主要设计了5个层次来展开,以帮助学生建立千克和克的具体概念,突出教学重点。

第一层次:认识秤。

在教师和学生的交流过程中,让学生明确要知道物体有多重必须要有称量工具——秤。再用课件展示各种常用的秤的图片,让学生认识秤。

第二层次:认识天平。

教师提问:“想知道2分硬币有多重,用什么工具?”接着用课件出示天平,并介绍天平的使用方法,为后续教学中克的学习奠定基础。

第三层次:克的认识。

“克”是一个很轻的质量单位,要结合实际让学生充分感受。心理学认为,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了动作和思维之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因此我分三个步骤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建立克的质量概念。

(1)1克有多重。

教师演示用天平称2分硬币的过程,使学生明确一枚2分硬币的质量大约为一克。

(2)掂一掂活动——掂2分硬币,体会1克的轻重。

首先让学生掂一掂2分硬币,说出自己的感受;接着让学生从自己带来的东西中找出质量为1克的物体,让学生通过掂一掂,找一找的实践活动,感受并建立克的质量概念。(突破本节课的第一个教学重难点)为学生以后的实际应用打下基础。

(3)多于1克的质量的认识。

让学生介绍自己带来的物品的质量,引导学生观察物品上的克数,并在四人小组中展开活动:掂一掂自己带来的物品,再掂掂一掂别人带来的物品,感受不同克数物体在质量上的差别。最后问学生:和1克比起来你有什么感受?加深学生对克的认识,并为接下来千克的认识埋下伏笔。

这一环节,变抽象为具体,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留下的印象深刻,从而增强学习效果,进一步突破了难点。

三、千克的认识。

为了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感受千克的实际质量,建立明确的质量概念,同时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我通过四个步骤帮助学生建立千克的概念。

(1)让学生通过观察认识到一袋黄豆太重不能用天平来称量,这时就需要用台秤来称量一般物体的重量。

(2)认识台秤。

教师出示台秤实物让学生通过观察了解台秤的计量单位:kg。并让学生认读课件上台秤指示的质量,说出认台秤的方法,增强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3)1千克有多重?

通过称一称,掂一掂,把抽象的质量单位与熟悉的实物结合在一起,初步感知l千克的质量观念。为了让学生感知1千克到底有多重,我分四个步骤展开知识探索。

首先组织学生分组用天平称出1袋黄豆有多重,通过实际称量知道教师所提供的每袋黄豆的质量是1千克。

接着掂一掂1千克黄豆,感受1千克的重量。

然后,掂一掂组中的饼干、铁块、盐等物体的质量,估测后再用秤称一称,看你估测的是否准确。通过这样的活动,锻炼学生的估测能力,加深学生对“千克”这一质量概念的认识。

最后,教师从学生称出的1千克的物体中,找出体积相差很大的两个物品(如1kg铁块和1kg饼干)提问:“这两样物体的重量都是1千克,你们认为在估计物体轻重时要注意什么?”让学生感受到估计物体的质量时,不能只考虑外形的大小(体积),还应结合现实物体来估计;同时感受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的辨证唯物主义思想。

兴趣是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通过开展“称一称”、“掂一掂”、“估一估”等实际操作活动,能有效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使学生在实际体验中感受1千克的实际质量,建立明确的质量概念,既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又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发展了估测意识和与人合作意识。

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探索千克、克之间的进率关系,体现课标中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同时加深学生对这两个质量单位间进率的理解与认识。因为“我做过了,我就记住了”。

教师先让学生掂一掂2分硬币,再掂一掂1千克饼干,说出自己的感受。强化对两个质量单位的认识。为接下来千克与克之间的进率的学习做好准备。

对认识千克与克之间的进率认识,分三步来进行。

(1)教师提问:猜一猜,多少个1克是一千克?

(2)小组合作研究千克与克的进率。

(3)交流本组的研究过程和方法,学生可能出现的方法有。

方法1:每袋盐500g,两袋盐是1000g,放在秤上称一称也是1kg。

因此1kg=1000g。

方法2:看称好的饼干袋上注明为1000g,称一称正好是1kg。

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过程板书:1千克=1000克。

这样,简单、明了地揭示了克与千克的内在关系(突破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练习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为了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有所得,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我安排了三个层次的练习,力求达到“有序”、“多样”、“有度”的目的。

(1)基本练习——给()中填出合适的单位。

学生通过填写单位,可以进一步明确质量单位的联系和区别,感受千克与克的实际质量,巩固对质量单位千克和克的认识。

(2)装物比赛。

首先教师向学生提出比赛要求:(1)装1千克的物品;(2)可以借助已有的东西,但不能用天平;(3)所取物品最接近1千克的小组与取到最接近1千克物品数量最多的小组获胜;接着,组织学生分小组从本小组的篮子中取1千克的物品;第三,派小组代表到讲台上称出所取物品的质量,教师在黑板上记录每一小组取出的物品质量;最后评选优胜小组,进行经验交流:请所拿物品质量最接近1千克的小组介绍本组取物品的经验。

通过这样的活动点燃学生学习的热情,加深学生对千克、克的认识与理解,并学会借助已有的物品估计未知物品重量的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3)健康测评。

让学生在分组称量体重的基础上,结合课前测量的自己的体重,对照教师提供的青少年健康转状况测量表,测评自己的健康状况。并让其他的学生提出建议:“你想对他说点什么?”使学生认识到质量在实际生活中的具体应用,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提高学数学的兴趣。

让学生交流:你本节课有什么收获?每位同学都评价一下自己,觉得自己哪些方面表现得很好,哪些方面需要改进。

不仅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关注知识探索的过程,把学生当作知识建构的主体,使数学课堂焕发出生命力;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和他人的优缺点,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优秀小学克与千克教案(汇总18篇)篇三

1.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使学生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

3.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1.注意以学生已有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帮助学生理解知识。

教材编写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事物,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如教材通过呈现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在超市购物,引出质量单位,说明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克或千克作单位。,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机,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

克和千克是两个基本的质量单位,如果学生对这两个单位的实际大小形成了较鲜明的表象,就可以正确运用他们进行估测或实测,也容易掌握单位间的进率。反过来,学生在进行实际测量的活动中,也能进一步加深和巩固这两个质量单位的观念。质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靠眼睛观察得到,只能靠肌肉感觉来感知。为了达到这种相互促进的效果,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教材采取了一些措施。

(1)通过活动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表象。如,借助一个2分硬币和一袋1千克的盐,让学生用手掂一掂,感知1克和1千克有多重;让学生说出大约重1千克的物体,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表象。

(2)给学生提供测量实际物品的机会。如说明要知道物品的轻重,可以用秤称,介绍了一些常用的秤,让学生认识测量的工具。再如,让学生称从家里带来的各种物品。让他们在认识一些不同的秤后,实际练习读取盘秤、弹簧秤等常用的秤上的数值,充实实际测量的经验并巩固重量观念。

(3)培养估测意识。如,在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后,给他们提供了先估测再实测的练习,让学生比较估测与实际测量所得结果的差别,从而修正自己的估测策略。

1.主题图。

教材第85页是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引出质量单位的。教学时,教师可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让学生说一说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地方用到克和千克,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克和千克的认识。

认识质量单位,不仅要让学生知道质量单位的名称和单位之间的进率,更重要地是了解每一个单位的实际有多重,能够在实际中应用。为了做到这一点,教学时应注意让学生通过掂一掂、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了解1克、1千克大约有多重,从而初步建立起1克和1千克的观念。

3.认识常见的秤。

教材第86页介绍了一些常用的秤。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准备一些常用的秤,如天平、盘秤、电子秤、弹簧秤等,使学生了解在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秤可以帮助我们知道物品的`轻重。可以先让学生说一说,在日常生活中在什么地方见到过这些秤,使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再让学生认识这些工具,练习读取秤上的数值。但应注意不要要求过高,只要学生能读出整十、整百克和整千克就可以了。

4.解决问题。

教材第87页选择学生身边的事物,让学生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教学时,教师可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生动有趣的数学教学活动。如让学生调查家里买的苹果和鸡蛋的质量和数量,并推算一下大约多少个苹果重1千克,大约多少个鸡蛋重1千克。还可以让学生根据教材中所给的素材提出一些计算的问题。使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加深对克和千克的理解。

5.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

在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后,教师应给学生们提供先估测再实测的练习。如在教学教材第87页做一做中第2题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小组活动。在小组内活动时,依次出示大家带来的物品,让每个学生都先估一估,记录下来,再选择合适的秤称一称,比较估测与实际测量所得结果的差别,从而不断修正自己的估测策略。

优秀小学克与千克教案(汇总18篇)篇四

教材设计了一些让学生感受质量单位、比较物体轻重的活动,并结合活动渗透了一些统计的初步知识。通过这些活动,一方面在克和千克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让学生再次体验常见的物体的重量,逐步建起质量单位的正确观念,并且明确要比较物体的重量,不能光靠眼睛观察,必须要用秤称一称,切实感受生活中的数学,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事物。另一方面通过记录同学们的休重,学习收集、整理数据的方法,通过使用不同的秤,认识测量质量的工具,初步学习用数学解决问题,提高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准备测量工具,对质量单位的感受,不只限于对千克的感受也可以是克。在活动形式上,除了参考教材上提供的内容外,还可以从本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选取素材。

1、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了解1千克和1克的实际质量,初步建立千克、克的质量观念。

2、掌握“1千克=1000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3、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就在身边。

建立1千克和1克的观念,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能力。

1、为学生创设有趣的情境,使学生的注意力马上集中起来,激发学生的求知。

2、充分利用学生的原有经验,创设自主探索的空间。

3、让学生动手操作,亲自体验,亲自感知,学生学的轻松、愉快,多次实践又帮助学生突破了难点,同时也让学生再次感悟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离不开数学。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体重计、台秤或弹簧秤、天平、两袋盐等物品。

学具准备:

各种物品。

一、创设情境、感知轻重。

小结:人是有轻重的。

2、实践体验:再请学生掂一掂桌上带来的物体,感受物体的轻重,相互说一说。

3、学生汇报自己的感受,教师引出课题。

二、实践体验,建立概念。

(一)称学生的体重。

1、师:要想知道某个人到底有多重,可以怎么办呢?

2、让学生观察带来的体重计,观察一下,上面有什么?怎么称物体的质量呢?想好了和小组里的同学交流一下。

指名汇报,随机介绍kg是千克的表示符号。

3、让一组学生轮流站在体重计上,秤出每一位同学的体重,并指名两位同学在黑板上记录下每位同学的体重。

4、让每一个学生统计出不同的重量的同学分别有几种,统计时可以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来统计,如用“正”字来表示,或用其他方法来表示。

5、让每一位同学背一背、抱一抱不同质量的同学,感受一下不24千克、32千克分别有多重。

6、全班交流,把每组统计的情况合在一起,成为全班同学体重的统计表,再让学生提出一些加、减法的数学问题,进行加、减法口算练习。

(二)建立千克的质量概念。

1、称一称。把自己小组带来的两袋盐放在台秤或弹簧秤上称一称。

学生生观察秤的指针指向几,老师指出1千克就是两袋盐的质量。

2、掂一掂。再把刚才称的盐放在手中掂一掂,边掂边用眼睛体会1千克有多重,并说说掂1千克的感觉。

3、估一估,你们再掂一掂身边的其它物体,能找出哪些东西重1千克吗?估计后再把这些物体放在秤上称一称,并互相说说1千克物体大约有多少。

4、猜一猜。师拿出1袋棉花和1袋铁钉,让学生猜一猜哪个重?说明理由,大家的意见不统一,怎么办?以实践来证实,请2名学生分别称一称。

5、质疑:这2袋物体的质量都是1千克,说明了什么?让学生感受到物体体积大并不一定重。

(三)建立克的质量概念。

1、天平称一称带来的硬币以及文具盒中的文具吧,先看老师称几根粉笔的做法。教师边称边介绍克的表示符号“g”。

2、学生小组进行操作,称硬币、鸡蛋和铅笔、橡皮等物品。

3、交流汇报。

4、再通过掂一掂、估一估、猜一猜、议一议等实践活动,感受并建立克的质量概念。

三、全课总结。

看来比较两个物体的轻重,除了用称的方法,还可用估算的方法来解决。

四、课后实践,不断延伸。

1、到商店看1千克的物体或买1千克的东西有多少?

2、回家用秤称一称或掂一掂、估一估、算一算等方法,感受一下家中几种物品的质量。

优秀小学克与千克教案(汇总18篇)篇五

教材分析:

“克和千克”是小学数学量与计量知识的一个重要内容。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质量的概念有了感性的认识,建立了初步的质量观念。

这节课认识质量单位,不仅要让学生知道质量单位的名称和单位之间的进率,更重要的是了解每一个单位的实际有多重,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

为了做到这一点,教学时我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掂一掂、比一比、猜一猜、称一称、说一说等实践活动,了解1克、1千克有多重,从而初步建立起1克和1千克的观念。

同时使学生了解在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秤可以帮助我们知道物品的质量。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使学生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

3、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教学重点:

1、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知道1千克=1000克。

2、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学难点:

1、理解克和千克的关系。

2、物体质量的估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联系生活导入。

师:昨天李老师带关女儿去新玛特购物,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她们都买了什么?请看大屏幕。

师:从画面上,你了解了哪些信息?

生:她们买了6个苹果,重1千克。

生:1盒饼干110克。

生:一桶豆油5千克。

师:你们都是善于观察的好孩子。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克或千克作单位。

这节课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来研究国际标准的质量单位:克和千克。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动手操作,初步感知“克”

师:1千克大约有多重呢?下面请同学们从你的学具袋里取出老师给你准备好的1角硬币。一枚1角硬币的质量大约就是1克,请你们亲自掂一掂,感觉一下1克有多重。

(学生活动)。

师: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的质量大约是1克?

生:一颗钮扣。一个橡皮头。……。

师:可见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师:下面请同学们从你的学具袋里取出火腿肠,看看它的质量标注是多少克?

生:34克。

师:好!请同学们掂一掂,感觉一下34克是多重。

(学生活动)。

师:同学们看一下,你的学具袋里还有什么?

生:牛奶!

师:快来找一找牛奶是多少克?

生:220克。

(在此过程中,提醒学生g即克的英文缩写)。

师:那请你赶快掂一掂,感觉一下吧!(学生活动)。

师:请同学们从你的桌子里取出砂糖,猜一猜,一袋砂糖是多少克?

(学生猜)。

师:好!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质量标注,是?

生:500克。

师:那两袋呢?

生:1000克。

(板书)。

三、实践操作,初步感知“千克”及“克”与“千克”的关系。

师:知道了1克有多重,想不想知道1千克有多重?

生:想!

生:1千克。

(板书)。

师:想不想掂一掂1千克有多重?

生:想!

师:现在请小组长到老师这里来领1千克的盐。

(组长来领)。

师:请小组成员轮流掂一掂,感觉一下1千克是多重。

(学生活动)。

师:同学们都掂过了吗?

生:掂过了。

师:那1千克盐和我们刚才的2袋砂糖比较,哪个重?

生:盐重。

生:砂糖。

生:一样重。

师:怎样知道物品的轻重?

生:用秤称!

师:说得好极了,要知道物品的轻重,可以用秤称。

师: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秤?在哪儿见到的?

生:(回答)。

师:(出示课件)向同学们演示磅秤、盘秤、台秤、弹簧秤、天平、电子秤台。

师:今天老师也带来一个盘秤,现在可以验证1千克盐和2袋砂糖哪个重了吧?

生:可以了!(教师称重,学生观察)。

师:都指在1千克处,说明什么?

生:同样重。

师:所以……(板书)1000克=1千克。

四、小组合作,称量物品。

师:我们家里常用的是哪一种秤?

生:弹簧秤。

师:今天老师还给同学们带来了弹簧秤,谁会使用弹簧秤?

生:(演示)(师辅助)。

师:想不想亲自动手称一称?

生:想!

师:好!下面请小组长到台前来领物品。

(组长来领)。

师:请小组成员先掂一掂,估量一下大约有多重,再用弹簧秤称一称,看到底是多重?(学生活动)。

师:称完了吗?

师:请小组代表汇报一下:你们小组称的什么?质量大约是多少?

生:我们组称的大米,大约是1千克。我们组称的苹果,大约也是1千克。

五、认识电子秤。

师:大家在市场买东西时,经常会看到什么秤?

生:盘秤、电子秤。

师:哪位同学认识电子秤,下面就请你当小老师,教大家认识电子秤,好吗?

生教大家认识电子秤。

六、联系生活,解决问题。

师:你这位老师很有耐心,讲解也很细致,谢谢你!

生:苹果和鸡蛋一共多少千克?

师:他的问题谁来答?

生:他的问题我来答:苹果重1千克,鸡蛋重2千克,一共是3千克。

生:鸡蛋比苹果多几千克?

生:他的问题我来答:苹果重1千克,鸡蛋重2千克,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用减法,所以鸡蛋比苹果多1千克。

七、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师:同学们的表现可真好。想不想来做一个闯关的游戏。

生:想!共6关。

第一关:说一说(教科书上88页1题)。

第二关:写一写(教科书上88页2题)。

第三关:填一填(教科书上89页4题)。

第四关:比一比(教科书上89页5题、6题,90页关于棉花、铁的思考题)。

第五关:问一问、答一答(教科书上89页7题)。

第六关:看一看,算一算(教科书上90页8题)。

师:你们可真棒!一连闯过了6关,谁能说一说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八、师生小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克”和“千克”,知道了1千克=1000克,学会了用秤称物体的方法,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了生活中的许多实际问题。可见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所以我们一定要学好数学,用好数学。

优秀小学克与千克教案(汇总18篇)篇六

“千克、克”的认识(第五册第三单元)。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了解1千克和克的实际质量。

2、掌握“1千克=1000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3、初步建立千克、克的质量观念。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就在身边,培养应用意识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难点:

了解1千克和1克的实际质量,初步建立千克、克的质量观念,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教具准备:课件、台秤、天平、称的物品(盐两包、蜜枣一包、五个共约重一千克的苹果、李子一个、学生奶五瓶、一角硬币一个、一瓶500ml的水、铅笔一枝、《新华字典》一本、花生米约50颗,鸡蛋一个)。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口算。

二、导入:

同学们,老师手里拿着一包蜜枣和一包盐,哪一样重一些?

1、猜一猜;

2、掂一掂再猜。(让学生初步感受物体的质量有轻有重)。

那我们有什么办法可以知道这两个物体到底有多重呢?

明确:可以用秤来称,也可以看物体包装袋上的净重量。

三、介绍秤和常用的质量单位:

同学们说一说,你曾经见过哪些秤?在什么情况下使用?

先让学生说,再投影。(台秤、电子秤、天平、磅秤、弹簧秤、杆秤等)。

明确:在生活中,称一般的物体有多重,我们常用质量单位“千克”和“克”作单位。(板书课题:千克和克)。

四、掂一掂,认识“千克”

1、掂一掂两包盐。

2、你知道有多重吗?我们来称一称。(放在台秤上)。

你会看吗?指针指着数字“1”表示什么?单位呢?(表盘上标着:kg)。

明确:两包盐约重1千克,“千克”国际上用“kg”表示。

3、再次掂两包盐,感受1千克,边掂边说“两包盐重1千克”。

五、再次感受1千克。

1、你估计1千克有几个苹果?

2、掂一掂,比较这一袋苹果(5个)和刚才的两包盐,谁重?

先猜再称。明确:通常这么大的苹果,5个大约1千克。

3、如果是李子呢?一个李子比一个苹果重还是比苹果轻?猜一猜1千克有多少个李子?(要求作出合理的猜测,即要有根据)。

明确:一个李子比一苹果轻,因此一千克的李子数量比5个苹果多。

4、找一找,1千克有哪些物体?

例如:两包盐、五个苹果、五瓶学生奶、两瓶水等等。

5、思考题:1千克的棉花和1千克的`盐比较,哪个重些?

明确:质量都是“1千克”,所以是一样重。

六、认识“克”

1、那老师现在称一下一枚一角的硬币(放在台秤上)。咦,怎么没台秤反应?(太轻了)。

用什么秤?明确:天平。

看天平的方法:当指针指着中间红色的刻度,就说明两边平衡了。

2、那我把硬币放在左边,右边放砝码,因为怕砝码被氧化,我们要求用小镊子夹(说明用天平的方法)。

那我们挑砝码时该挑大的还是小的?(小的)。

根据一角硬币的重量,选择适当的砝码。(教学生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合理的选择)。

3、放最小的10g砝码也太重了,怎么办?用游标。(指导如何看游标)。

明确:约重1克。

4、表示比“1千克”轻得多的物体,我们常用“克”作单位,国际上用“g”表示。

1千克的物体和1克的物体质量差距甚大。

5、认识“千克”和“克”的关系:

那“千克”和“克”有什么关系呢?我们回头看两包盐重多少?(1千克)那我们再来看看一包盐的净重量――500g,那也就是说:

500+500=1000(g)1000g=1kg。

刚才我们称了大约5个苹果1000克,那一个苹果有多重?你是怎么想的?明确:1kg=1000g,1000divide;5=200(g)。

同理,一瓶学生奶也约重200g。

七、分小组动手操作:

先掂一掂,作出合理的估计,再称一称。(填表格)强调:填好单位!

优秀小学克与千克教案(汇总18篇)篇七

千克和克都是质量单位,物体含有物质的多少是它的质量。我国人民在生活中习惯以“物体有多重”代替“质量是多少”,因此本单元没有使用“质量”这个词,仍然讲“有多重”。

全单元教材按“导入—教学千克—教学克—实践活动”的线索编写。

1、从生活实例引发学习热情,引起注意。

学生在生活中都接触过“物体有多重”这样的事情,并有初步的感性认识。在一年级(上册)教材第二单元“比一比”中也比过哪个物体重、哪个物体轻。教材把这些作为教学的起点。

第29页照片中有两袋形状和大小都差不多的食品,问学生“哪一袋重一些?”这个问题唤醒学生已有的经验——用手掂一掂或用秤称一称。教材紧接着用秤称的方法介绍了生活中常见的磅秤、台秤、弹簧秤、电子秤以及天平等,让学生知道这些都是称物体有多重的工具。

用秤称物体有多重,还需要计量单位。教材通过“称一般物体有多重,常用千克作单位”这句话激起学生学习“千克”的愿望,把学习注意力集中到“千克”上来。

第30页的底注介绍了千克可以用“kg”表示,在生活中和教材的练习里经常使用这个符号。“千克又叫公斤”只是一般的介绍,练习中不使用。

2、教学“千克”的活动多样。

第一,让学生知道“千克”。教材在告诉学生“称一般物品有多重,常用千克作单位”的同时,让学生观察台秤。左边的台秤上没有放东西,秤面的针指向“0”;右边的台秤上有1袋红枣,秤面的针指向“1”。两幅图连起来看,这袋红枣重1千克。这是教材让学生第一次感知千克。

第二,让学生体会1千克。教学千克不仅要知道它,还要体会它,建立初步的、正确的1千克的.印象。因此,教材要求学生称出1千克大米,装在袋里,用手拎一拎;称出1千克鸡蛋,拎一拎并数一数有多少个;到商店里去看一看,哪些物品重1千克。希望学生通过这些实践活动亲身体会1千克有多重。在此基础上,教材还让学生体会几千克,如妈妈买了哪些菜,各重几千克,你能拎起几千克重的物品等。这些活动都是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千克,是新课程加强的学习活动。学生开展这些活动不是玩,也不是一般的做一做,而要用心去体会,有意识地去感受。

第三,让学生了解千克在生活中的应用。教材中有许多照片,如1袋盐水鸭重1kg、1袋大米5kg、电梯可载重1000kg。结合认识秤的练习,用千克作单位显示一些蔬菜、瓜果有多重。还有“你知道吗”里介绍乘坐火车、飞机旅行时携带或托运物品的重量规定。这些素材来自生活,选自学生的身边,引导学生带着新学习的知识去观察周围,去了解物体。

3、教学“克”的方法有特色。

首先让学生建立直觉——1克是很轻的。教材用天平称出10克黄豆,让学生看到10克黄豆只有几十粒,从而感到1克是很轻的。这是对“克”的首次感知,还使学生产生“1克究竟有多重”的学习兴趣。

接着让学生体验——1克有多重。教材通过图示告诉学生一枚2分硬币大约重1克,并要求他们掂一掂,感受1克。为了帮助学生加深对1克的印象,还通过“一根羽毛比1克轻”“一把直尺比1克重”凸现1克。

然后让学生研究——克与千克间的进率。教材没有直接告诉学生1千克=1000克,而让他们在称盐的活动中去发现。实验分三步进行,第一步计算出2袋盐重1000克;第二步用台秤称两袋盐的重,得到1千克;第三步作出判断:1千克=1000克。学生通过称盐的实验,不仅得到了千克与克的关系,而且再次体会了1千克与1克各有多重。

4、结合解决实际问题进行计算和估计。

第36页第4题里1个大面包重190克,4个小面包每个重70克,求这5个面包一共重多少克;第5题告诉学生三袋点心各重多少克,让他们求其中两袋食品相差多少克。在解决这些问题时进行了有关物重的加、减、乘法计算,避免了枯燥、机械的纯计算训练。

第37页第6题在求出1号杯里有水60克后,通过观察与比较,说一说2号、3号杯里大约各有多少克水。这里结合计算进行估计,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估计习惯和能力。先通过300-240=60求出1号杯里的水重是后面进行估计的关键,也是解答这道题的难点。为此,教材通过第35页的第4题预先作了铺垫。

5、以千克为内容安排实践活动。

第38页《称一称》分两段进行。第一段称1千克水果或蔬菜,数数大约有多少个。其中苹果、橘子、西红柿和黄瓜是常见的水果或蔬菜,几乎各地都能看到。表格里留了两个空格,让学生另选其他水果,特别是当地的特色水果。这一段教材通过称和数,再次引导学生体会1千克有多重。第二段称体重。生活中经常遇到不是整千克重的情况,教材着力指导学生识别秤面上表示的体重,通过几名孩子的对话,逐步体会“大约重23千克”的意思。在此基础上,学生分小组进行称体重和比体重活动。

优秀小学克与千克教案(汇总18篇)篇八

1、知识与技能:

(1)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使学生知道简单的用秤称物体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掂一掂、称一称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表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掌握千克与克之间的进率。

认识1克有多重和建立1千克质量的观念。

盘秤、天平、200克的果冻、500克的盐、二分硬币、水果、1千克沙子等。

每组准备一个2分硬币、10克凉茶,200克的果冻,1千克沙子、2袋500克的盐、纸巾一卷,数学书一本,橡皮檫,中方本,一张表格。

一、创设情景。

生:米是长度单位,分是时间单位。

师:那到底在生活中是用什么单位表示重量的呢,现在我们就一起到小猴子新开的超市看看吧。

师:你看到了什么?生答。

师:它们的重量是用什么单位表示的?

生:克,千克,g,kg。

师:其实英文字母g就表示克,英文字母kg表示千克。(板书:克(g),千克(kg))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国际上通用的重量单位克和千克。(板书:克和千克)。

设计意图:以长度单位和时间单位引出重量单位,复习了旧的知识,同时激发了学生的认知需求。

二、新授课。

1、认识秤。

师:生活中大部分物品是没有标出重量的,我们用什么方法才能知道它的重量?

生:用秤来称。

师:那你在生活中见过哪种秤?在哪见到的?

(学生说出哪种秤并简单介绍它的使用方法和它适合称哪些物品,较详细介绍台秤)。

设计意图: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回忆出要想知道物品的重量要用秤来称,并且在学生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介绍各种秤用在什么地方,称什么样的东西,作为本节课的拓展,重点介绍盘秤这种常用并容易认的秤,为下节课做好铺垫。

2、认识克。

(1)感受1克。

生:天平。

师:很好!当我们用天平称完之后发现,两分的硬币大约是一克重。(课件出示天平)。

师:1克重的物品放在手里是什么感觉呢?请各小组拿出两分的硬币每个人都掂一掂,感受一下。

师:请看屏幕,老师这里有很多物品,你们猜一猜哪些是大约1克重的?

(每一组请一名学生到前面选一种,站在前面,并问下面的学生他们选的对不对,问两名在前面的学生掂1克的物品是什么感受,把选的物品拿回自己组和组员分享感受。)。

设计意图:让学生们亲身体验一克的重量,体验一克的不同物品的重量,为后面感受不同重量作对比作铺垫。

(2)感受10克。

师:一个两分的硬币是1克,那两个呢(生:2克)老师手里有10个硬币是多重呢?(生:10克)你们猜一猜,桌子上的物品中哪个是10克重的,再放在手里掂一掂。和你的小组成员说说自己的感受。(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从一克慢慢增加到10克,让学生体验重量的变化和一克与10克的联系。

(3)感受200克。

师:你们的桌面上还有一个果冻,你们掂一掂,估一估,这个果冻有多重呢?大家一起估一估(学生进入估一估的活动)。

学生汇报。

师:到底谁猜的最接近呢?现在揭晓答案,(投影果冻的重量)只要你的答案接近准确答案就是对的。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知道1克和10克感觉的基础上,初步练习估重。

(4)对比200克和500克。

师:现在如果让你一手拿着果冻,一手拿着一袋食盐,你能估出食盐的重量吗?试一下,并说说你是怎么估的。(学生进入估一估的活动)。

师:哪个组估完,可以把食盐上贴的白纸撕下来,看看到底是多重,检验一下你估的对不对。

设计意图:让学生以已有的经验,进行第二次估重练习,并对这节课重要教具500克的食盐的重量有一个深刻的印象。

3、认识1千克。

(1)感受千克。

师:一袋是500克,那两袋是多少克呢?(生:1000克)算的真快,怎么算出来的?(生:500+500=1000克)(板书:500+500=1000克)。

师:同样是这两袋盐放在秤上称一称,你能读出食盐的重量吗?(师操作:把两袋盐放在盘秤上称,课件展示用秤称的两袋食盐的照片)。

请几位学生读出称出的结果,再请一位学生到前面写一下。(1千克)。

师:指针指到1,而单位是千克,说明两袋盐是1千克,他写对了。

生:因为1000克=1千克。

师:也就是1000个1克就等于1千克(板书:1000克=1千克,画上边框)。

师:前面1000克是以克为单位的,(板书:在1000和克中间画一条竖的虚线)后面1千克是以千克为单位的,(板书:在1和千克中间画一条竖的虚线)。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计算得出两袋盐的重量是1000克,还是在克的基础上,以克为单位,同是这两袋盐再用秤称,发现结果是1千克,用盘秤称巩固了之前介绍盘秤的用法,同时自然的将1000克和1千克联系起来,这两个都是表示这两袋盐的重量,所以是相等的。后面在介绍它们的不同,一个是以克为单位,一个是以千克为单位,使学生直观的感受到克与千克的关系与不同,理解深刻,帮助记忆。

(2)教师教学如何读。

教师先说一遍,再单独找几个学生读,再全班齐读。

师:我们比较熟悉几斤,其实1千克就等于两斤,两斤就等于1公斤。

设计意图:用读的方法进一步体会克与千克的不同。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简单的说说千克与斤和公斤的关系。

(3)找一找掂一掂。

生:因为一袋沙和两袋盐掂起来感觉差不多。

用台秤称一称的确是1千克。

师:考考你们,1千克的棉花和1千克的铁谁重?

引导说出:轻的东西多一些,重的东西少一些。

师:刚才体验了那么多重量,我们了解到一般情况下,我们较重的物品用千克做单位,较轻的物品用克做单位。

设计意图:根据已经知道的1千克的体验去寻找同样是1千克的沙,知道掂起来感觉差不多的,重量也是差不多。在此处拓展,锻炼学生思维,并让学生对重量与体积的关系有一个粗浅的认识。

四、巩固练习。

1、出示课本89页第4题。

师:下面我们就分辨一下这些物品到底是用千克做单位合适还是克呢?(生汇报)。

2、出示给姥姥的一封信。

师:同学读一读,小组讨论一下,这封信有哪些错误。(生讨论)。

师:小明的信主要错在哪个方面,(生:单位)(师在每个有重量单位的文字下面划线让学生一个个纠错)。

设计意图:巩固学生对克表示重量轻的物品,千克表示比较重的物品的认识,小明的信使学生在趣味中巩固新知。

3、活动。

4、比一比。

每一组发一张统计表,一盘物品,组长登记,小组合作让学生估重,把。

大家的意见整理出来填到统计表,看哪一组的学生最会估,最后老师公布答案。

优秀小学克与千克教案(汇总18篇)篇九

《克和千克》是小学数学第四册的内容。要求学生认识两个常用的质量单位克和千克,是学生对质量单位的初步尝试,也是为后面“吨”的教学奠定基础。从学生的感知规律和生活经验出发,灵活处理教材,先认识克,再认识千克,然后理解克与千克的关系及知识应用。围绕这节课的内容,以新的教学理念作指导,结合实际情况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

学习目标:

1、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

2、建立1克、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3、认识常见的秤,知道用秤称物品的方法,能进行简单换算。

学习重点:

1、掌握质量单位:克、千克。

2、掌握克和千克的换算关系:1千克=1000克。

学习难点:

建立克和千克的时间概念,并理解克和千克的关系。

二、教法和学法。

为了更好地达到这些目标,在教学中采用了以下的教法和学法。教法:这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二年级学生,虽然他们已养成一定的学习习惯,但因年龄小,还是好动、好玩、好奇心强,根据这一特点,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让学生充分去感受、发现,获取新知,同时还采用启发式教学、直观教学等教学方法,为学生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创造了良好基础。

学法:为了更好的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并优化多样化学习方式,在学法上采用了让学生掂一掂、说一说、估一估、猜一猜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积极动手、动口、动耳、动脑,在这种主动参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感悟新知。

三、教学环节。

本节课设计了三大教学环节:一是激趣定标,激发探究欲;二是主动参与,探究新知;三是应用新知,升华体验。

1、游戏发现,激发探究欲。

在这个环节中,创设了“掂一掂”这个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去感受轻和重,然后揭示课题,目的在于利用熟悉的游戏情境,激发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亲切感,并营造出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为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新知打下坚实基础。

2、主动参与,探究新知。

这个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又是难点。所以分3步来实施:第一步:认识克。克相对学生而言,没有那么直观,感觉也不会那么清晰。为了突破这一难点,让学生猜一猜1克的物体,说出自己的感觉。再说说生活中大约1克的物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感觉上建立克这个质量单位的概念。

第二步:认识千克。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引导学生找一找,掂一掂1千克的物品,再说一说1千克物品,“掂”是对“1千克”进行初步的感知,“说”是对“1千克”的进一步体验。还设计了让学生想办法找几千克的物品,然后轮流感受,等等,这些活动不仅仅一次次强化了学生对“1千克”的体验,更是对学生合作学习方式的培养,是对学生自主探究程度、学生体验态度的一种信息反馈和检验。

第三步:认识千克与克的关系。设计了两袋糖的质量是多少,从中引出1千克=1000克,接着进行“克和千克”的换算公式。

3、应用新知,升华体验。

通过前面几个环节的教学,学生对新知有了不同程度的感知,为了使这些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创设了两个问题情境:课本上的练习题;课外的练习题。

优秀小学克与千克教案(汇总18篇)篇十

教材分析:

学生在生活中都接触过质量问题,但质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靠眼睛观察得到,只能靠肌肉感觉来感知。为了让学生了解每一个单位的实际有多重,并能够在实际中应用,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让学生看一看、掂一掂、猜一猜、称一称等实践活动,以增加学生对“克”和“千克”的感性认识,帮助学生形成质量观念;又通过计算、称同一物体而得出的两种不同的表示方法,使学生的猜想得到验证,很具体地感知了克和千克之间的进率。在整个新知识的教学中,学生始终怀着饱满的热情,积极地去探索、去体验,主动地建构知识。

教学实录:

(一)在生活情境中探究。

生1:我妈妈买的牙膏是30克。

生2:我买的蛋卷75克。

生3:火腿肠一根是45克。

生4:我的体重是31千克。

生5:一袋茶叶450克。

生6:一袋大米是25千克。

……。

师:同学们说了那么多,你有什么发现吗?

生1:有的后面带“克”,有的是“千克”。

生2:比较轻的都用“克”作单位。比较重的用“千克”作单位。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克和千克”。

师:要知道我们购买物品的轻重,可以用什么方法?

生:用秤称。

师,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几种常用的秤(多媒体课件展示)。

师;你们在什么地方见过这些秤?

生1:在超市买东西用过电子秤。

生2;我跟妈妈买菜时,见过杆秤、盘子秤。

生3:我舅舅卖米用的是磅秤。

生4:我姥爷卖药材用的是天平。

师:同学们见识真广!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天平”(介绍天平的组成及用法)。

(二)在活动中体验感悟。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小客人,瞧!是什么?

生齐声说:一只小蜗牛。

师:想不想知道它有多重?(学生脸上洋溢着喜悦,齐声说想)。

师:那么我们选什么秤来称呢?

生:天平。

(教师示范操作,学生纷纷下位围观)。

师:瞧!游码的左端停在刻度几?

生:l。

师:对!这只蜗牛重1克,1克究竟有多重呢?请你们用手掂一掂,然后猜一猜1枚2分硬币有多重?(学生兴趣很高,纷纷掂量、猜测)。

生1:1克。

生2:2克。

师:到底是几克呢?请各小组称一称,看看谁估量的最准。

学生操作活动,稍后,就有同学“耶!我们猜对了!重1克”。

师: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高兴!我们一起来掂一掂,感受一下1克的质量,你有什么感受?

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好轻哟!

生l:一小块橡皮。

生2:2粒黄豆。

生3:1个扣子。

生4:1个小发卡。

生5:两块石子。

生6马上站起来补充说:必须是小石子,大石子1个就够了。

师:同学们真棒!举了这么多例子。大家桌上有一些物品,请同学们先掂一掂、估一估有多重,然后用天平称一称。(如果多一点或少一点,请你取整数)(学们纷纷称方便面、数学书、文具盒……)。

(三)在操作交流中明理。

师:请同学们从学具袋中拿出一袋盐,掂一掂、估一估一袋盐有多重?

生1:300克。

生2:比300克多,好象是350克。

到底是多少克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质量标注:500克。

师:一袋盐重500克,那两袋呢?

生:1000克。(板书)。

师:请同学们再来掂一掂1000克重的盐。(学生掂量)。

师:如果我们再来称一称这两袋盐的重量,用天平合适吗?

生:不行!重了。

师:今天我们还带来了弹簧秤,谁知道弹簧秤的用法?

(学生介绍)。

师:来!放进方便袋里称一称,看看!有多重?

生:1千克。(板书)。

师:还是这两袋盐,计算得到的是1000克,用秤称是1千克,你发现了什么?

同学们纷纷站起来,异口同声地说:1000克等于1千克。

师:对!也就是说1000个1克就是1千克。

师:你能从你的材料袋里称出1千克重的物品吗?请各小组同学互相合作。(有的称,有的忙添物品,也有的在换物品)师:大家真棒!请你先掂一掂自己小组称的1千克物品,再掂一掂别的重1千克的物品。(学生相互传递,掂一掂,感受1千克的重量)。

师:掂过了1千克的物品,你有什么感受?

生1:1千克有点重。

生2:1千克的物品拎时间长了胳膊有点酸。

生3:他们大小不一样,都是一样重。

生4:都是1千克重,但有的物品多一些,有的少一些。

师:为什么呀?

优秀小学克与千克教案(汇总18篇)篇十一

2、初步建立克和千克的质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3、发展学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5、引导学生关心生活,在生活中学习和运用数学。

1、初步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知道1千克(kg)=1000克(g)。

2、了解用秤称物体质量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

各种秤、各种实物。

(一)趣味引入、初步感知。

2、你们从配料表中得到了什么信息,谁愿意来说一说?

3、对呀!克与千克都是用来表示物体轻重的单位,我们把它叫做质量单位。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两个质量单位:克与千克(揭示课题)。

4、其实,生活中还有很多物体的质量是用克和千克作单位的,谁愿意把你收集的信息和大家说一说。

(二)充分感受、自主探究。

a、感知1克的重量。

对了,我们可以来称一称。

(2)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几种常见的秤?

(出示盘秤、台秤、电子秤、天平、弹簧秤、磅秤。)。

师:你在哪见过这些秤?

师:同学们都没见过天平,下面我们来一起认识一下天平。(介绍天平的组成、用法)。

指名拿1克的物体来天平上称一称(师边帮助边讲解称的方法)。

同学们你们每个人都有一枚2分硬币,把它拿在手中掂一掂,说说感觉怎么样?(很轻)称比较轻的物体的时候,我们通常用“克”作单位。

(3)操作实践:小组合作拿出5枚2分硬币,轮流用手掂一掂体会重量。

(4)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大约重1克?

b、感知1千克的重量。

(1)同学们,是不是所有的物体都用克来表示吗?对了,还有千克,下面请小组内用手来掂一掂,快速地找出桌面上重1千克的物体。

那么重1千克的物体还用天平来称合适吗?

(2)认识盘秤、弹簧秤:当指针指向1时,表示1千克,指向2时表示几千克呢?看一看,想一想最多能称几千克的物品?指针指向小1,应是多少呢?小5呢?1千克后的小5呢?(kg表示什么?g表示什么?)。

(4)下面每个人都一手拿盐,一手拿2分的硬币,掂一掂感觉有什么不同?把你的感受告诉小组同学。

(5)出示练习十八的第一题和第四题。

c、千克与克的关系。

1千克=1000克1kg=1000g。

(等号左右两边表示的质量相等,但单位不同)那么现在你说1千克里有多少个1克呢?

小结:克与千克有着这样的关系,下面我们就来脑筋急转弯。

出示练习十八的第五题。

(三)巩固练习、解决问题。

1、判断。

(1)一个乒乓球约重15千克()。

(2)小胖今年7岁,约重2千克。()。

(3)1千克铁比1千克棉花重。()。

(4)小红的体重是35kg。()。

(5)一箱苹果重300g。()。

(6)克和千克都是长度单位。()。

2、称一称。

同学们,称体重要用什么秤?猜猜它以什么作单位?(千克,人比较重)你知道自己的体重吗?我们来称一称吧!

请三名同学上来,猜猜谁最重,谁最轻。分别称出体重,找出最轻和最重的。

(四)质疑小结、概括评价:

1、同学们,这节课你学得高兴吗?,你有哪些收获和感受,能和大家分享一下吗?

2、概括:今天我们通过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比一比,认识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而且能运用学到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那么除了今天认识的克与千克,你还知道哪些质量单位吗?(可以向学生介绍斤、两、公斤、吨)。

(五)课后实践。

同学们回家后,量量你的身高和体重,再问问妈妈你出生时的身高和体重,制作一个自我小档案,体会一下妈妈养育你所付出的艰辛,让我们用成绩来回报父母。

优秀小学克与千克教案(汇总18篇)篇十二

教学目的:1、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了解1千克和1克的实际质量,初步建立千克、克的质量观念。

2、掌握“1千克=1000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3、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就在身边。

教学重点:在具体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克、千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教学难点:初步形成克、千克的质量观念,能结合实际正确应用质量单位。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知轻重。

1、游戏导入。请三位学生到台前做“背一背”的游戏(请一位同学背另两位同学,被背的两位同学轻重对比明显)。背的同学把感受讲给同学们听,让学生感受到人是有轻重的。

2、实践体验。教师再请学生掂一掂桌上或带来的物体,感受物体的轻重并互相说一说。

二、实践体验、建立概念。

1、认识秤。

教师先让学生说说要知道物体到底有多重,可以怎么办。再让学生说说看到过哪些秤,教师出示各种秤的实物或图片(也可以用多媒体出示),如台秤(盘秤)、天平、电子秤、弹簧秤、磅秤等。最后教师介绍本节课要用的台秤和天平。

2、建立千克的质量观念。

(1)称一称。请学生用台秤或弹簧秤称一下两袋盐的质量,知道两袋盐正好重1千克。

(2)掂一掂。小组内每位同学掂一掂两袋盐的质量,感受1千克。

(3)估一估。请学生拿一个塑料袋装苹果,再掂一掂,估计一下大约几个苹果是1千克,然后再称一称,并互相说说1千克大约有几个苹果。

(4)找一找。请学生在小组内找一找哪些物体的质量也大约是1千克,并称一称,掂一掂。

(5)猜一猜。教师出示1千克棉花和1千克的铁,让学生猜一猜哪个重,然后让学生称一称验证,引导学生再度感知1千克,并感受到物体体积大不一定重。

(6)拎一拎。教师让学生拎一拎2千克一袋的大米,感受2千克的质量。

(7)说一说。教师让学生以千克为单位说说生活中熟悉的物品和质量。

(8)小结:生活中常用千克做单位表示物体有多重。

3、建立克的质量观念。

先让学生感受建立比千克要小的质量单位的必要性,再让学生通过称一称、掂一掂、找一找、说一说等实践活动,感受并建立克的质量观念。称物体质量时,教师可以用天平帮助学生称,主要应让学生感受到一些常见物品的质量,如一枚2分硬币、一枚纽扣、一片药等物体质量约1克,常见物品如1枝铅笔约10克、1个鸡蛋约50克等,并让学生说说生活中经常看到的以克为单位的物品。

4、单位换算。

(1)让学生通过称一称、算一算等活动,理解1千克=1000克。如可以通过称2袋500克的盐,也可以称5袋200克的米等活动。

(2)用“kg”表示“千克”,用“g”表示“克”,并让学生说说在哪儿看见过这种符号。

三、练习。

1、填上合适的质量单位。

一个乒乓球重1()一袋洗衣粉重1()。

一管牙膏重100()一只鸡重2()。

一个小朋友重23()。

2、填上合适的数。

2kg=()g4000g=()kg。

7kg=()g8000g=()kg。

3、实践活动。

我的体重同伴的体重一个土豆我的书包自选内容。

我的估计。

测量结果。

优秀小学克与千克教案(汇总18篇)篇十三

2、知道吨与克、千克之间的关系。

3、初步感受1吨有多重。

初步感受1吨有多重。

探究研讨法、讲解法、谈话法。

一、复习。

1、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两个常用的质量单位,谁记得是什么?

2、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3、小练习,看谁做的又对又快。

3千克=()克。

5000克=()千克。

()千克=8000克。

4、下面的物品可能有多重?填上合适的质量单位。(自主练习2)。

二、新授。

1、出示:1912年在大西洋捕到的一条蓝鲸重15吨,它的肾重1吨。你知道1吨有多重吗?(可以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关于吨的知识。)。

3、感受1吨。

4、请几位学生抬一袋大米,感受一下,这袋大米重25千克,那么40袋大米大约重1吨。

5、什么物品一般用吨作单位?

三、巩固练习。

1、自主练习4先看图,弄清图意再回答。

2、自主练习5学生自己完成练习同位互相你问我答。补充类似练习,适当扩展延伸。

3、自主练习6指名说说图意自己完成:这艘船能一次将货物运完吗?全班交流。

4、自主练习7出示图画:认识它们吗?自己试着填一填说说为什么填写这样的单位说说你对这些动物的了解。

课外小调查:调查常见物品的质量。

板书设计:

认识吨(t)。

1吨=1000千克。

通过从实际生活引出质量单位,认识到质量单位与日常生活是紧密联系的,了解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优秀小学克与千克教案(汇总18篇)篇十四

要想知道物品的准确质量可以用秤来称。小编为大家分享的的千克克吨教案,喜欢的朋友不要错过啦!

有多重(认识千克、克)

1. 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了解1千克和1克的实际质量。

2. 掌握“1千克=1000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3. 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就在身边,培养应用意识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1. 建立1千克、1克的概念。

2. 估算一些物品的重量。

(一)创设情境,感知轻重

1.师:同学们,上节课有两个同学表现得非常好,老师要和他们热烈拥抱。

老师抱一个特别瘦的学生一下就抱起来了,而抱一个胖的学生怎么抱也抱不起来。

师:通过刚才老师抱这两个学生你有什么发现?

师:真的吗?(让一个学生再来抱抱试试)

2.师让学生从桌上任拿2个物品掂一掂,说一说谁比较轻,谁比较重。

(二)探索新知

1.汇报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

(看物品包装袋上所标示的净含量。用秤来称。)

学生汇报。

师:同学们收集的资料非常好!同学们刚才说到的克和千克就是国际上统一使用的质量单位,用来表示物品的质量,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克和千克!(教师板书课题“克和千克”)

2.认识秤。

(用秤来称。)

生汇报:盘秤、台秤、电子秤、天平、弹簧秤、磅秤、健康秤等等。

用课件介绍各种秤的简单使用。

台秤:把物品放入盘内,指针会告诉我们物品的质量。

电子秤:把物品放入盘内,会自动显示物品的质量。

弹簧秤:把物品挂在钩子上,就可以读出物品的质量。

天平:我们可以通过计算右盘内的砝码和下面标尺表示的刻度来计算左盘中物品的质量。

磅秤:计算秤砣质量和秤杆刻度表示的质量,我们可知被称物品的质量。

3. 简单介绍天平和盘秤的用法。

师:在每个小组的桌子上都放着一台天平和一个台秤。老师简单介绍天平各部分的`名称:托盘、横梁、标尺、指针、螺旋、砝码……(边指边说)

师:天平的使用方法是先在左边的盘里放上要称的物品,然后在右边的盘里放上砝码,直到天平的指针在标尺的中间为止。这时天平平衡表示两端的质量相等,计算出右盘内的砝码和下面的标尺指示的刻度的和就是左盘中物品的质量。(边操作边介绍)同学们桌上的天平,老师已经调试好了,在使用的时候,右边放砝码,左边放物品,打开红色的砝码盒,里面有一个小镊子,一定要用小镊子来夹取砝码,不能用手直接拿,如果用手直接拿会腐蚀砝码。现在用小镊子夹取每个砝码认识一下每个砝码的质量是多少。

学生分组认识砝码。

师:现在老师把1克的砝码放在台秤的盘里,看看秤的指针有什么变化?

师:指针所指的位置就是1克。现在同学们每人选不同克数的砝码,看看指针的位置在哪里,那个地方就是砝码的质量。

4. 认识克。

(1)称一称。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天平和台秤,学习了它们的使用方法。现在我们就用台秤或天平称出桌上的苹果、盐、几粒黄豆、几个回形针……的质量。同学们称完之后写清物品的名称和质量做好记录。看在3分内哪组同学称的物品最多,哪组就是优胜组! 学生分组称物品。

(2)说一说。你称的这些物品的重量。

师:这些比较轻的物品,同学们都使用克作单位。很好!克用字母g来表示。(师边说边板书:克——g)

(3)掂一掂。

(4)找一找。

师:找一找生活中哪些物品的质量大约是1克?

师:同学们能够结合自己的物品体会1克的质量太棒了!

(5)猜一猜。

学生分组活动,并交流汇报。

(6)估一估。

师:请同学们在小组里任选3~4件物品合在一起,先估一估它的质量,然后再验证估计得准不准。比一比谁估计得最准!

小组内验证,比一比谁估计得最准。

5. 认识千克。

(1)教师介绍。

师:我发现我们班有的同学非常聪明。结合课前的调查知道,较重的物品要用千克表示。非常好!称较轻的物品,可以用克作单位。称较重的物品,要用千克作单位的,千克用kg表示。(师边说板书:千克——kg)

师:同学们刚才称的盐一袋是500克,两袋盐就是1千克。一袋牛奶是250克,4袋牛奶也是1千克。

(2)掂一掂。

师:请大家掂一掂两袋盐或4袋牛奶,感受一下1千克有多重。

(3)找一找。

(4)拎一拎。

师:请同学们想办法任意称出几千克重的物品,然后用手拎一拎。

学生有的把几个小组的盐都收集起来拎一拎,有的把书包称一称再拎一拎……

(5)说一说。

师:请同学们以克和千克为单位说一说生活中熟悉的物品质量。

6. 教学1千克=1000克。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克与千克,那么克与千克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多少克才是1千克呢?请同学们猜一猜,然后想办法验证!

(三)总结

师:学到这里,你有什么收获?

(四)巩固练习

1.出示课本第20页的图。

师:说一说下面物品的质量各是多少?

(1)指导学生看第一个秤面上的刻度。

师:从秤面上看这个秤最多可以称多重的东西? 两个鸡蛋重多少? 一个鸡蛋重多少呢?

(2)第2小题生自己做。

2. 教科书第20页“练一练”的第2题。

让学生直接填在教科书上,集体订正。

3. 教科书第20页“想一想”。

1千克的棉花和1千克的铁比较,哪个重些?

4. 单位用错的日记。

师:老师这里有一篇日记请同学们认真阅读,你能发现什么?

早晨,我在2千米高的床上起来,用18分米的牙刷刷牙,洗脸后,坐在8米高的餐桌前喝了一杯150厘米高的牛奶,吃了一个65千克的鸡蛋,然后背起3克的书包上学去了。

优秀小学克与千克教案(汇总18篇)篇十五

1、进一步理解吨、千克、克的含义,能熟练地进行简单的换算。

2、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重量单位。

3、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能运用质量单位之间的关系解决情境问题。

情境图、实物。

一、引导复习。

这两天我们一起学习了哪几个质量单位?

一看到吨,你的.第一感觉是什么?千克呢?克呢?

今天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吨、千克和克。

(请学生来当一当小老师:讲一讲有关吨、千克、克的知识。)。

学生回答后,教师看学生的把握情况进行讲解。回顾交流汇报关于克、千克、吨的有关知识。

二、情境导入。

1、学习了这么多的和质量有关的知识,让我们到超市走一走,看看谁是超市大赢家。

2、出示情境图,指导看图。

多少根香蕉大约1千克?为什么?

(引导学生以黄瓜为参照物“6根黄瓜大约重1千克”)。

一棵白菜大约有多重?

(学生可结合生活实际,只要合理就正确)。

你喜欢的小食品有多重?和你的同位说一说。

一个西瓜大约重5千克,10个、20个、30个呢?多少个就是1吨了?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自由提问,集体交流解决。

小组合作交流、提出问题,并合作解疑。

1、谈谈你学习这一单元的收获。

2、评价一下你的小伙伴。

优秀小学克与千克教案(汇总18篇)篇十六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规范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85~88页。

(一)知识教学点。

1.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使同学初步形成质量的概念,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

2.初步建立1千克和1克的质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3.使同学了解用秤称物品的方法。

(二)能力训练点。

1.发展同学的分析、比较、笼统、概括能力,激发同学的学习兴趣。

2.让同学在实际操作中自主选择合适的秤称物品。

3.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同学估量物品质量的意识。

(三)情感教育点。

1.引导同学关心生活,在生活中学习和运用数学。

2.使同学感悟数学知识内在联系的逻辑之美,提高审美意识。

概念课。

(教师用)多媒体课件,两袋糖各500克,一袋盐1千克,弹簧秤,电子秤,盘秤,杆秤,地秤。

(同学用)六人一组:一个2分硬币约1克、一个纽扣1克、两袋糖各500克、一袋盐1千克、一袋苹果1050克、一瓶椰汁300克、一个果冻25克、一个固体胶30克、一本字典250克、弹簧秤。

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培养同学的估测意识。

优秀小学克与千克教案(汇总18篇)篇十七

3.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习与他人合作交流。

教学重点:体会1千克是多重。

教学难点:体会1千克是多重。

学生:称好自己的体重、带1千克重的物品。

情境:同学们,你们都喜欢去商店买东西吧!你买过些什么?这是老师昨天在超市买的两袋东西(出示:两袋不同重的食品)。

1.猜一猜:哪一袋重一些?

2.掂一掂:哪一袋重一些?

要知道食品准确的重量该怎么办呢?(用秤称一称)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用秤称物品。

1.演示:介绍认识生活中常见的秤。

2.认识台称,学习使用台秤称物品的方法。

(1)引导学生看图:在秤面上你看到了什么?(指针、刻度)秤面上的刻度告诉我们物品重多少,像物体的长度单位是米一样,物品重多少也有他的单位,国际上通用“千克”来作它的单位(板书:千克),千克在我们生活中又叫什么?(公斤)。

3.动手试一试。

(1)小组合作派一人称出重1千克的盐装在袋子里,用手拎一拎,说说你的感受。

(3)请带了1千克水果的.同学数数这1千克水果有几个。

(4)情境:老师这儿有许多东西,你能从中找出1千克重的吗?

4.估一估。

(1)请你猜一猜老师体重大约有多少千克?看一看、抱一抱。

基础训练:

1.想想做做1。

谈话:通过称一称,我们知道表示物品有多重都可以用千克作单位。

出示商品实物照片,观察后交流从图中获得的数学信息。

问:你知道什么是净含量吗?

2.想想做做2。

谈话:生活中处处都可以看到关于重量的信息。

出示图片,了解数学信息。

从这两幅图中,你知道了什么?(进行安全教育)。

3.想想做做3。

学生观察秤面说出各种蔬菜的重量。

交流反馈,让学生说说是怎样看出秤面上所表示的物品重量的。

根据刚才说出的数据提出数学问题,口答解题。

4.“你知道吗?”

让学生进行阅读,然后交流自己的体会,使学生感受计量单位千克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作业设计:

我会填。

(1)要知道物品有多重,可以用手(),用秤()。

(2)称物品有多重,一般用()做单位。

(3)()千克可以用符号g表示,它又叫做()。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谈话:千克在生活中的应用是广泛的,希望同学们课后到商店去看一看,记一记,哪些物品重1千克,星期天和妈妈一起到菜场去买菜,看一看妈妈买了哪些菜,各重几千克,试试你能帮妈妈拎起几千克重的物品。

掂一掂称一称看一看。

千克(公斤)g。

17个鸡蛋的重量大约是1千克。

优秀小学克与千克教案(汇总18篇)篇十八

1、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g)和千克(kg),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表象,知道1000克=1千克。

2、使学生认识秤,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操作。

3、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

一、情境引入。

师:通过直接看物品包装袋上所标识的净含量可以知道物品的质量,读一读!(出示几个包装上标示的重量)。

师:g是克的英文缩写,kg是千克的英文缩写。再读一读标示的质量。(课件)。

师:刚才你们所读到的克和千克就是国际上所统一使用的质量单位。(板书:克和千克)。

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克和千克作单位。克比较轻的物品用克作为质量单位,比较重的物品用千克作为质量单位。(课件)。

师:老师还购买了一些水果,比一比,你能知道哪一样水果的重量重一些吗?

师:大家的意见为什么这样不统一?

师:其实很多物品没有包装袋,而且这两样水果的大小又差不多,光凭观察,能看得出谁轻谁重吗?能不能换一个别的办法试一试!

师:我们不如同时拿在两只手上,看看能不能感觉得出。谁想来掂一掂?

师:怎么办呢?拿在手上掂一掂还是难以确定。其实要想知道物品准确的重量可以用秤来称。

(课件导入):电脑里有几个录像片段,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师:(课件)那么大家认识这种秤吗?它的名字叫天平,一对手臂长又长,两手托着两只盘,可以上下来摆动,头上长着一根针,它的作用特别大!左边的物品重一些,指针就会向左偏;右边的物品重一些,指针就会向右偏;不轻不重指中间。

师:既然天平可以分辨出哪一边的物品重量重一些,我们为什么不请它来帮忙呢?(操作演示:把一只苹果和一只梨子分别放在天平左右两只盘子里,并让学生观察天平指针的情况)。

师:结果怎么样?谁稍微重一些?为什么?

师:天平不仅可以比较出物品的重量,还可以称出物品的重量。(课件)使用天平时,左盘放要称的物品,右盘放砝码。要使天平保持平衡,还可以再移动游标,最后砝码的重量加上游标所指的数量就是物体的重量。

师:用天平称一称,我们的数学书有多重呢?

三、认识1克。

师:下面我们要称1枚2分硬币,先放在手上掂一掂,互相交流一下感觉如何?(很轻,几乎感觉不到它的重量)。

师:(课件)让天平告诉我们1枚2分硬币的重量吧!我们把它放在天平的左盘,移动游标,使天平左右两端保持平衡,结果怎么样?1枚2分硬币大约有多重?(1克)1克的重量很轻很轻。想一想,我们的身边还有哪些物品也大约重1克?(课件)。

四、认识1千克。

师:你们真棒!那么谁来估量一下这包盐的重量?

师:谁估计得最准?一起看标注!(500克)。

师:(课件)一袋糖500克,两袋呢?(1000克)。

师:就是这两袋糖,计算得到的是1000克,用秤称是1千克(课件),你们发现了1000克和1千克之间有什么关系?(板书1000克=1千克)。

师:把1千克的糖放在手上掂一掂,感觉怎么样?

师:两袋糖重1千克,刚才的一大包萨其玛也是重1千克,分别拿在两只手上掂一掂,有什么感觉?(一样重)。

师:对,不论物品的.形状、颜色、大小如何,1千克重的感觉是一样的。

师:判断1千克的棉花和1千克的铁,谁重?(课件)。

师:在日常生活中见过那些物品的质量也是1千克?

五、应用。

1、填写质量单位:(课件)。

2、数学日记找错误:(课件)。

亮亮今天春游啦!他为自己准备了可口的食物:有50千克重的鸡蛋两个,150克重的苹果一个他们班游玩的地点是动物园,在那里亮亮看到了许多动物,他最喜欢重达3克的小猴子和脖子长达3克的长颈鹿。

3、学生阅读:(课件)。

世界上最小的鸟是蜂鸟,大约只有2克重。世界上最大的鸟是鸵鸟,大约重100千克,它的一个蛋就重1500克。

六、课后延伸作业。

做爸爸妈妈的小帮手。(课件)。

猜你喜欢 网友关注 本周热点 精品推荐
通过研究范本,我们可以从中学习到一些优秀的写作思路和表达方式。下面是一些精选的范文范本,希望能够对大家写作提供一些帮助和启发。快乐的暑假结束了,学校的大门敞开了
写心得体会可以培养我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表达能力,在思维和语言上都有积极的影响。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税务主管是企业
大班教案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教学技能和教育理念,能够灵活运用教学资源。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几篇优秀的大班教案范文,供大家参考。1、培养幼儿对海底的兴趣以及热爱大
调查报告是一种系统地获得和分析信息并向读者提供结论和建议的书面材料。以下是经过认真调查和分析后得出的调查报告,希望能为相关领域的决策提供一些实质性的建议。
申请书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对于自己优势的准确把握和独特的展示方式。申请书范文的阅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申请过程和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尊敬的公司领导
范文范本可以激发我们的创作灵感,帮助我们在写作中找到合适的表达方式。下面是一些经典的范文案例,希望能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启发。委托人:受委托人:现委托上列代理人作为
心得体会是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经验的过程中形成的体会和认识。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欢迎指正和补充。5月12日,金乡县总工会在县图书馆报
培训心得体会的写作要注意结构合理,条理清晰,用词精准,语句通顺,力求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体会。接下来,让我们一起阅读一些精选的培训心得体会范文,相互学习、相互
教案是教师对教学过程进行设计和调整的重要手段,能够帮助教师灵活应对不同的教学情境和学生需求。请大家仔细阅读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六年级教案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发言稿的撰写应该遵循明确的结构和逻辑,有针对性地调动听众的兴趣,并通过论据和证据来支撑自己的观点。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优秀发言稿范文,供大家参考学习。
调查报告是通过实地考察和数据分析来对一个问题或现象进行全面描述和解析的一种书面材料。在阅读这些调查报告范文时,我们可以学习到优秀的写作思路和表达方式,以提升自己
报告范文的结尾应该总结全文的主要内容,并对未来可能的研究和应用进行展望,以提供读者更多的思考和启示。为了使大家对报告范文的写作要求和特点有更深入的了解,我们为大
工作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发现工作中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案。在这些工作心得体会范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对自己工作表现的真实反思和总结。《醒世恒言》中,薛录事
在申请书中能够准确表达我们的意图和目标是至关重要的,这是申请成功的关键之一。领悟范文背后的写作思路和目的,能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更多申请书的写作技巧和方法。
我意识到,在人生的道路上,总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但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请看以下精选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一些写作上的启示和灵感。
开学典礼是学校向学生们展示学校文化和办学特色的一个窗口。以下是几篇优秀的开学典礼演讲稿,希望能给大家提供思路和灵感。就在前几天下午,我校举行了一场隆重的秋季开学
心得体会是一种对自我成长和进步的总结和回顾,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规划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下面是一些学生和职场新人的心得体会,他们在学习和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经验可能与我
心得体会是一种对自己思考和行动的回顾,对于未来的成长和进步具有重要意义。若是对于心得体会写作感到迷茫的话,不妨参考一下下面的范文,相信一定能帮到你。
总结自己的心得体会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发掘自己的潜力和优点,并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更加出色地表现。这些心得体会的范文是作者通过深入思考和总结后得出的结论,希望能够给
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回顾和反思过去的经历,提升自己的思考能力和认知水平。心得体会是我们对某个经历或事件所得到的深刻认识和感悟,它能够帮助我们成长。首先,
心得体会是个人成长的关键一环,它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应对人生中的挑战和困扰。通过阅读心得体会范文,我们可以了解不同人的不同经历和思考方式。随着互联网技术和智能设备的
税务是指国家按照法定程序,依法向纳税人征收税款的一种行政行为。掌握好税务总结的要点和技巧,能够帮助纳税人更好地进行税务管理。__________市_______
教学计划是教师根据学科要求和学生实际情况,有目的地组织和安排教学内容的一项工作。接下来,小编为大家带来一些实用的教学计划范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范文范本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和解决写作中的问题,提高写作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小编希望通过分享这些范文范本,能够让大家更好地理解写作的本质和技巧。**路小学位于平度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对自己的经历和收获进行思考和总结。下面是一些真实的心得体会,记录了作者在工作和学习中的思考和体验。近日,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心得体会是对自己成长历程的记录和总结,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规划未来的发展方向。小编为大家汇总了一些精选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灵感和启发。
申请书的写作要求我们写出真实、客观的情况,不能夸大或虚构,要以诚实为基础。接下来是一些申请书的样例,希望能给您提供一些灵感和指导。尊敬的院团委领导:。您好!我们
在撰写报告时,我们需要仔细收集和整理相关资料,对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和解读。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一些经典和有启发性的报告范文,相信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写作。
学期计划还可以帮助我们及时发现和解决学习中的问题,确保自己不断进步。学期计划的制定与实施是一个需要不断反思和调整的过程,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些学生们是如何应对挑战
读后感既可以是对书中情节和人物的评述,也可以是对书中意义和价值的思考,是读书的重要环节之一。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经典的读后感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灵感和思
活动方案是指为了实现特定目标而制定的一系列活动步骤和计划。在下面的范文中,您可以找到不同类型和场景下的实用活动方案案例。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以法治
通过总结自己的心得体会,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以下是一些经典的心得体会样文,欢迎大家一起探讨和分享。今天我从《爱的教育》这本书中读了一个非常感人的故事
主持词的内容应该紧密围绕活动主题展开,不要偏离方向。让我们来看看以下一些主持人的案例,领略他们的才华与风采。合:大家下午好!乙(男):我们正踏着时代的节拍,伴着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好地记录自己的成长和进步。欢迎大家共同分享以下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可以给予大家一些启发和思考。我想一提到爱国大家吐的句话是气势磅礴的豪
通过总结教学经验,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不同的教学情境。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选的教师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写作上的启示。对于学前教育专业我有多年教学经验,但担
工作心得体会是一种有效的工作学习方式,通过总结工作经验,我们可以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和专业素养。以下是一些成功人士分享的工作心得体会,这些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发言稿可以帮助自己提前预演,找到合适的语言和表达方式,增加演讲的成功率。您可以在下面找到一些经典的发言稿示例,学习其中的表达和结构。敬爱的党组织:20xx年*月
演讲稿的内容应当紧密围绕主题展开,避免跑题和冗长的叙述。以下是一些备受好评的演讲稿范文,希望能够给你带来灵感和帮助,使你的演讲更具有吸引力和影响力。
通过写经验材料,我们可以将自己的心得体会记录下来,方便以后参考。通过阅读下面的范文,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经验材料的写作方法和技巧,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
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理清思绪,总结经验,提升自我认知和自我成长。以下是一些常见话题的心得体会示例,希望可以为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灵感。骑行是一种优美的运动方式
教学工作计划应该根据学科内容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学习进度进行灵活调整。教学工作计划范文一:在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中,我将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为目标,通过设计
合作是指多个人或者团体共同协作,互相配合,实现共同目标的一种行为方式。随着社会的发展,合作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企业和组织的选择。甲方_______与乙方_____
在工作学习中,我们常常需要总结自己的心得体会,这有助于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水平。在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作为高中生,家
读后感可以帮助我们梳理自己的思绪,将阅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惑加以整理和解决。在以下范文中,可以找到不同领域、不同风格的读后感写作,作为自己写作的参考。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和策略,供以后参考。下面是一些写心得体会的经典案例,希望能给大家提供思路和灵感。这次琼中思源学校李颖老师送教下乡
年终总结是对过去一年工作过程中机遇和挑战的总结,能够让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工作现状和发展方向。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些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年终总结范文,相信会
范文范本是根据某一特定主题或类型的写作要求而创作的样本文章。阅读范文范本不仅可以提升我们的写作水平,还可以开拓我们的视野,培养我们的文学素养。1.通过理解课文内
心得体会是通过自己亲身经历,对某种事物或经历感悟和思考的文字表达。它可以让人更好地反思和总结自己的所思所感,从而获得更多的经验和智慧。我觉得写一篇心得体会真的是
撰写培训心得体会是培训课程的一个必要环节,也是对自己学习成果的一种检验。下面是一些来自不同人的培训心得体会,大家可以从中找到自己的共鸣和灵感。首先,本次的岗前培
离婚协议是对离婚所产生的权益和责任进行明确和约定的重要文件。对于如何编写离婚协议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困惑,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一些离婚协议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
更多申请书可以帮助申请者突出自己的优势,使招聘者或评审人员对他们的能力和潜力有更好的了解。为了让大家更好地撰写申请书,我们整理了一些经典的申请书实例,供大家参考
心得体会既是对过去的总结,也是对未来的规划,可以帮助我们不断进步和提高。下面是一些关于各种主题和领域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一些启迪。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
入党申请书是个人党建理论学习和实践经历的总结和归纳。深入研读入党申请书范文,可以对我们的写作思路进行拓展和提升。敬爱的党组织: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
报告的撰写需要经过多次修改和审校,以提高质量和准确度。下面是一些优秀的报告范文,读完它们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报告的写作规范和要点。农业机械导航技术用于对田间土
三分钟,是一个极限挑战的时间,考验着我们的反应速度和应变能力。在下面的范文中,你可以了解到三分钟内如何展示自己的才华和能力。有人说宰相肚里能撑船,但我要说如果一
心得体会是在一段时间内对所经历、所学习的心情和收获进行总结的一种表达方式。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推荐一些精选的心得体会,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灵感。保洁管理是指对于日常
只有通过对过去的经验和感悟进行总结,才能更好地实践和应用,不断提高自己。"通过反思和总结,我意识到自己在沟通上的不足之处,因此我下决心要加强沟通能力的培养,与他
写心得体会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内心状况和情感变化。下面是一些优秀心得体会范文的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和帮助。为庆祝建党91周年,发扬优秀共产党员的精神
每个月的工作总结都是我们提醒自己保持工作动力和目标导向的机会。此处为大家展示一些有关月工作总结的范文,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20xx年的脚步即将迈向身后,回
党员身份激励着我不断学习进步,通过学习党的知识和理论,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撰写党员心得体会,以下是一些来自优秀党员的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
不同场合的自我介绍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关注与对方利益的相关特点。以下是一些值得学习的自我介绍范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各位学长、学姐、同学们:大家晚上好!初
报告范文是对某个事件、情况或问题进行详细描述和分析的一种书面材料,在我们的学习和工作中经常需要撰写。通过阅读这些范文,我们可以学习到不同领域中的报告写作技巧和专
心得体会是对自己在某个领域或某段时间内的体验与感悟进行总结和归纳,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和提高自己的能力,我想分享一下我的心得体会。心得体会是在实践中得来
策划书的核心是要明确项目的目标和预期效果,并合理分配资源,以确保项目能够按计划实施并取得良好的成果。策划书范文的阅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策划的各个环节。
小学教案是教师在备课阶段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制定的具体教学活动安排。小编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小学教案范例,希望能对大家的教学有所帮助。为了引导我系19级学生更好的适应
通过自我评价,我们可以找到自己的进步和成就,同时也能够发现自己需要改进的地方。随着社会的发展,自我评价成为越来越重要的能力,以下是一些自我评价范文的分享。
写心得体会可以梳理思路,加深对学习或者工作内容的理解和记忆。【示例文本七】通过参与志愿者活动,我体验到了帮助他人的快乐和成就感,也收获了对他人需求的更多关注和体
通过总结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提高自己。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一些精心挑选的心得体会范文,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课改,也就是课程改革,是学校为了适应时代发
写心得体会能提高自己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有助于培养批判性思维。我们特意为大家收集了一些精选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钢铁产业一直以来都是国民经济的重
写心得体会可以让我更深入地思考一些琐碎和平常的事情,从而找到其中的价值和意义。以下是一些关于心得体会的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参考和思路。
心得体会是一种对自己思考和行动的回顾,对于未来的成长和进步具有重要意义。小编为大家收集了一些关于心得体会的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网络安全教育是国家安全教育的重
通过写培训心得体会,可以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从而获得更多的反馈和启发。范文一:在参加培训课程后的心得体会中,作者分享了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和解决方法
心得体会是对所经历事物的感悟和理解,有助于我们提升自己的思考能力。下面是一些精选的心得体会段落,希望能够启发大家的写作创造力和思维深度。自我实现是每个人人生中的
转专业申请书需要清晰地描述申请者对目标专业的了解和认识,以及他们为何认为自己适合该专业。以下是一些具有实际参考价值的转专业申请书样本,可以给大家提供启示和灵感。
通过分析演讲稿范文,我们可以发现其中的优点和不足,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这是一份关于领导力的演讲稿,希望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些关于如何成为优秀领导者的思考和启
心得体会是对于过去经历和遭遇的一种思考和总结,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面对未来的挑战。参考他人的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自身的不足并及时改进。起重吊装作为一项重要的工
心得体会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的知识和智慧的结晶,需要我们认真总结和整理。希望这些心得体会范文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和思考,引发更深入的讨论和交流。
工作心得体会是在工作中深化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理解,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的重要手段。小编整理了一些不同行业和职位的工作心得体会,供大家参考和学习。常常想,服务员这一
通过撰写社会实践报告,我们可以更好地系统整理和记录实践过程中的重要信息,方便以后回顾和参考。以下是一些关于社会实践报告的范文,希望能对大家的写作提供一些参考和指
写心得体会的过程也是对自己的工作和学习的一个回顾和总结,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不断提高自己。下面是一些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够激发大家写心得
撰写一份出色的讲话稿需要我们深入思考主题,并结合实际情况和听众的需求进行合理的组织和编排。这些讲话稿范文涵盖了多个领域和主题,可以满足不同场合和需求的要求。
通知是一种用来传达信息、安排事务或者提醒某些事情的文字形式。最后,希望以下通知范文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使大家的通知撰写能力得到提升。
合同协议的执行是双方信任和合作的体现,它是商业交易成功的关键之一。小编在整理合同协议范文时,考虑了常见的条款和注意事项。甲方:(以下简称甲方)乙方:(以下简称乙
一份清晰明确的合同协议可以避免纠纷和误解,提高合作效率。合同协议范文的收集和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合同协议的要素和结构。乙方于20__年12月15日在工作期
教师工作总结可以帮助教师总结教学经验,探索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优秀教师工作总结范文,以供大家学习和借鉴,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
心得体会是一种自我反思的过程,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和他人。通过总结心得体会,我不断提升自己的沟通和表达能力,为自己的人际关系建设奠定了基础。我会加强与他人的交
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总结经验和教训,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提供指导和参考。在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些写心得体会的范文,从中学习他人的表达方式和写作技巧。
写心得体会可以促使我们对过去的经历进行回顾和反思,帮助我们更好地面对未来的挑战。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选的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与借鉴。随着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冲
通过总结自己的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好地反思自己的成长和进步。以下是一些感慨万千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引起大家对生活和成长的深思。近日,沈阳发生了一起严重的爆炸
心得体会是对自己在某个领域或某个经历中的感悟和思考的总结。5.通过这次实习,我对这个行业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同时也认识到了学习和实践并重的重要性。学校新闻采编部是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对自己的经验进行总结和梳理,从而更好地发现自己的不足和提升空间。在这些心得体会范文中,有些是关于学习方法和技巧的总结,有些是关于工作经验
通过撰写申请书,我们可以更好地与求职单位进行沟通和交流,提高成功的机会。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更多申请书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合同协议是双方意愿的明确表达,对于交易的顺利进行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合同协议范文的收集和整理对于撰写一份完美的合同协议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甲方:(以下简称甲
申请书是向相关机构或单位提出申请的一种正式书面材料,它能够展示出申请人的能力和诚意。在阅读申请书范文时,我们可以思考为什么这篇申请书能够成功,从中分析出一些写作
通过写下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好地记录下自己的成长轨迹和经验教训。心得体会不仅是对经验的回顾,更是对自身思维和行动方式的深入剖析。写心得体会可以运用一些修辞手法来
一个好的策划方案应该具备可行性、有效性和灵活性,能够适应不同情况下的变化和挑战。这些策划方案范文涵盖了各个领域和行业,对于不同的项目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通过总结,我们可以发现自己在学习或工作上的短板,进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提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一些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
尊敬的评委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时间的重量》。时间,从古到今,多少人用富有哲理性的语言描述了它。郭沫若曾经说过:“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
随着大学毕业季的来临,越来越多的毕业生开始写更多申请书了。看一下这些申请书范文,或许会给你带来一些新的灵感和写作技巧。尊敬的领导:您好!我是一名下岗职工,原是我
通过阅读范文范本,我们可以学习到不同类型文章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法。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各类总结范本,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写出优秀的总结。自我意识作为哲学概念,是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