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教案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重要要素。接下来是几篇经过反复实践的优秀五年级教案,希望能为广大教师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小学五年级语文珍珠鸟教案(汇总14篇)篇一
课型:
阅读课。
教学思路:
美读熏陶——探究说话——品味领悟——创作运用。
教学目的:
1、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人鸟和谐相处,相互信赖。
2、领悟“爱”是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基础。
3、激发学生内心爱的情感,激发他们爱护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4、品位语言,学习作者对珍珠鸟细腻、人性化的描写方法。
教学重点:
唤醒学生内心爱的情感,激发他们爱护动物,善待生命。
教学难点:
文章中融注喜爱之情的描写笔法。
教学准备:
珍珠鸟的图片和一曲背景音乐。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欣赏音乐,了解珍珠鸟的'习性。
二、课文美读。
1、自由诵读———要求读的准确流畅。
2、接力赛读———要求读的字正腔圆。
3、选点精读———要求读的有情有景。
三、合作探究。
1、本文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故事,你能用简洁语言概括吗?
4、小鸟为什么不怕我了呢?你能以小鸟的口吻对作者说一句话吗?
5、作者仅仅是为了给我们讲述这样一个故事吗?他想告诉我们什么呢?
四、阅读视角。
补充几则相关的材料,唤醒学生内心爱的情感,引导他们体验反思,激发他们爱护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人与自然要和平共处。
小学五年级语文珍珠鸟教案(汇总14篇)篇二
1.会认本课8个生字,认识多音字“挨”,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我”是怎样得到珍珠鸟的信赖的。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阅读描写珍珠鸟可爱的句子,体会“我”与珍珠鸟之间的情意,明白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要靠相互之间的信赖。
教学课时。
1课时。
第一课时。
1.会认本课10个生字,认识多音字“挨”,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重点)。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我”是怎样得到珍珠鸟的信赖的。(重点)。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阅读描写珍珠鸟可爱的句子,体会“我”与珍珠鸟之间的情意,明白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要靠相互之间的信赖。(难点)。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导入类型:猜鸟。
出示多张鸟的照片,猜那张图片上的是珍珠鸟。
教师口述:珍珠鸟又叫锦花鸟,应了成语“锦上添花”,这花儿就是——珍珠。我想珍珠鸟一定很好看,很讨人喜欢。(板书课题:4.珍珠鸟。读课题。)。
二、介绍作者。
这篇课文的作者是冯骥才(1942—)当代作家。原籍浙江慈溪,生于天津。从小喜爱美术、文学、音乐和球类活动。著有长篇小说《义和拳》(与李定兴合作)《神灯》;中篇小说《铺花的歧路》《啊!》《斗寒图》;短篇小说集《雕花烟斗》《正义的感召》等。出版《冯骥才中短篇小说集》《冯骥才小说集》《冯骥才选集》等。作品选取素材的角度新颖,用多变的艺术手法,细致深入的描写,开掘生活底蕴,咀嚼人生百味。课文《珍珠鸟》就是一例。
三、初读感知。
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学生初读。要求: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老师检查初读情况。
4.再读阅读提示,明确学习任务。
自由读阅读提示。说说有哪些学习任务?
出示:默读课文,想想“我”……体会“我”和珍珠鸟之间的情意。
学生交流,明确本节课的三个学习任务:一是“我”是怎样逐渐得到珍珠鸟的信赖的;二是找出描写珍珠鸟可爱的语句;三是阅读这些语句,体会“我”和珍珠鸟之间的情意。
5.交流预习填写的表格,整理思路。
练自由读课文填空。
自然段“我”做了什么珍珠鸟的表现。
四、品读释疑。
(一)如何赢得信赖的。
1.通过读书,我们了解到的珍珠鸟是一种怕人的鸟。但你们发现没有,课文还有一句——(课件打出)“渐渐,它胆子大了。”俗话说“本性难移”,自然也可说“鸟性难移”。从怕人,到胆大,怎么反差这么大呢?(关键是文中的“我”努力的结果,让这本来怕人的鸟变得胆子大了起来)。
2.寻找原因:看看作者“我”是怎么赢得小鸟的信任,使它“渐渐,胆子大了”的。读读课文,找出具体的语句,用自己的话来说也可以。
(学生读书,找出:“我呢,决不掀开叶片往里看……”、“我不动声色地写……”、“我不管它……”等句子,即兴短评)。
3.小结:我们从你们读到的或者谈到的地方具体品味品味。比如同学们谈到的这句——。
(生读)“我便用吊兰长长的、串生着小绿叶的垂蔓蒙盖在鸟笼上……”
导入:
(1)采访你(指刚才读的学生),“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就是让它感觉有安全感,“我”故意用吊兰来让珍珠鸟感到这笼子跟以前的巢差不了多少。)。
(2)“我”用吊兰来打扮笼子,实际用的是那颗——(用吊兰不如说是用心。所以作者要想办法用长长的、串生着小绿叶的垂蔓蒙盖在鸟笼上……)。
(3)请你再读这句,注意啊,它可是胆小的,不要吓着它们,你该怎么读?
(学生朗读,教师指导并范读,读得“小心翼翼”,而后学生读,掌声)。
(5)(老师指导学生朗读):“雏儿,更小哟,正是这个小家伙!”
(6)至此,课文称珍珠鸟为“小家伙”。让我们再找出几句读读。
(“起先,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随后就在屋里飞来飞去”、“我不动声色的写……”、“……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等句子。)。
(7)把“小家伙”换成“珍珠鸟”,再读读,看看有什么不同?
(“我”不仅给它们的笼子装扮成家的模样,还要对这珍珠鸟“客客气气”的,当作家里的小孩子、小朋友,小宝贝。真好。)。
(8)概括句子:刚才大家谈到“我决不掀开叶片往里看……”;“我不管它……”;“我不动声色地写……”这一个个“不”,可以用这里的一个成语概括——不动声色。
(9)假如去掉一个个“不”,把这几个句子连起来,变成一段话:“假如我大动声色,掀开叶片往里看、管它,小家伙就会_____。”(补充“受到惊吓”、“吓得逃跑”、“不敢从笼子里出来了”)。
(10)然而,这都是“假如”。我这么喜欢它,怎么会这样做呢?所以,“我决不……不……不……”(和学生又把刚才这几句读了读),如果说装扮笼子,感到作者的用心,这里真可谓——(师生一起说出)用心良苦。
(二)了解珍珠鸟的特点。
1.这个过程中,大家觉得珍珠鸟一种怎么样的鸟?(引导“珍珠鸟是一种可爱的鸟”)自读课文,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了珍珠鸟的可爱?请划出来。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
(1)出示:
三个月后,那一团愈发繁茂的绿蔓里边,发出一种尖细又娇嫩的鸣叫。我猜到,是它们有了雏儿了。
交流,引导学生关注小珍珠鸟和珍珠鸟父母的叫声,感受“尖细又娇嫩”以及“又细又亮”中叫声的可爱。(课件配上鸟叫声)指导朗读。(板书:叫声可爱)。
(2)出示:
过不多久,忽然有一个更小的脑袋从叶间探出来。哟,雏儿!正是这小家伙!
哪些词语,让你感受到珍珠鸟的可爱?(关注“小家伙”)。
课文写珍珠鸟“小”的词语很多,也找出句子读给大家听——“小红嘴儿。”(师引导读出“儿”化的“小”)。
(学生找出“小脑袋”、“小红爪子”等词语,并在教师的指导下朗读相关句子,读出了小珍珠鸟的活泼可爱)(板书:外形可爱)。
(3)出示。
瞧,多么像它的父母:红嘴红脚,灰蓝色的毛,只是后背还没有生出珍珠似的圆圆的白点儿;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
说说哪些地方,你觉得很可爱。(指导朗读)。
这简直就是作者用语言给刚出世的小珍珠鸟拍的照片,他不仅把小珍珠鸟的样子栩栩如生地描绘出来,还在字里行间渗透着自己的感情,在作者看来,这小鸟实在太可爱了!
(4)出示。
哪些地方,让你觉得很可爱?(引导学关注外形描写的同时,关注“咂咂嘴”的动作描写)(板书:动作可爱)。
这样可爱的动作还有吗?学生交流。
这画面,谁能它一个词?“小鸟依人”,这“依”就是依靠,依赖……。
2.从这些语句中,你感受到什么?
(1)学生交流。引出课文的最后一句话,让我们把这句话划下来,读读。(教师板书:信赖,往往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练:“我”对珍珠鸟。
珍珠鸟对“我”。
(2)说说人获得信赖的原因是:(句式训练)“信赖,就给它——”。
预设:信赖就给它在屋子里撒欢的自由;信赖就给它趴在人肩头睡觉的幸福;信赖就给它更多的关心,甚至是关怀;信赖就给它更多的关爱,让它感到人的温暖……)。
(3)小结:你们说的这些不正是因人的努力而和小鸟创造的这信赖的美好境界吗?把课文开头的“真好”,和结尾的一段话连起来,再朗读。
把这两句再颠倒过来说——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真好!
五、分类积累,练习表达。
1.自由读课文,画出文中有新鲜感的句子,并积累:描写珍珠鸟可爱的句子。
2.练习运用:在生活中我们有很多熟悉的动物,请写出你和一种动物友好相处的事。
设计意图:让学生画出有新鲜感的句子,让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样的句子才有新鲜感,鼓励学生理解这些句子并学习运用,同时也重视了单元语文要素的达成。
六、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通过了解课文内容知道了“我”是怎样渐渐得到珍珠鸟的信赖的,感受到珍珠鸟的可爱,体会到了“我”和珍珠鸟之间互相信赖、和谐相处的情意。
七、当堂检测。
八、课后作业。
板书:
珍珠鸟。
外形可爱叫声可爱动作可爱。
真好!
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小学五年级语文珍珠鸟教案(汇总14篇)篇三
1.正确认读本课的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练习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提高默读能力。
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信赖是人与动物合谐相处的基础。
体会作者对鸟的真诚、细腻的爱,认识珍珠鸟在“我”的照料和呵护下,从害怕到亲近到信赖的变化过程。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作者表达真情实感的写作方法。
多媒体课件。
1课时。
一、回顾导入。
(出示组前导语)还记得这两段话吗?这段话告诉我们善读生活之书的人都会从中获得启示,我们已经学习了三个人的生活启示,他们都可以称得上是善读生活之书的人。
还记得吗,第一个人是谁?他获得了什么启示?(詹姆斯,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一个人要是从小就受到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对,这是他在钓鱼的时候获得的启示,第二个人呢?(伊尔莎,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生活也是这样,假如你发现走这条路不能到达目的地的话,就可以走另一条路试试!)对,这是他和父亲登塔远眺时获得的启示,第三个人呢?(许地山,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对,这是作者从花生身上学到的启示。
今天我们还要学习一个人的生活启示,这个人是?(冯骥才)在他的生活当中,曾经有一段时光是与一只珍珠鸟相依相伴,这段时光,他读懂了,而且用勤奋的笔写了下来,于是就有了我们今天的这篇文章?(珍珠鸟)(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作者)。
二、初读感知。
1.错字大提醒:
2.明确内容:快速朗读,边读边思考这篇课文写了什么事?“我”得到什么启示?
【预设】“美好的境界”指的是什么?为什么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三、探究内容。
1.体会“美好的境界”
齐读第13自然段,这个画面为什么美好?你读出了什么?
【明确】(1)美好是因为珍珠鸟和“我”很亲近,落到“我”的肩头睡着了。(2)读出了珍珠鸟对我的亲近/信赖以及作者感到出人意料。
从哪几个词语中你读出了出人意料?
【明确】“居然”“竟”,如果把这两个词代入最后一句怎么代?(我轻轻抬一抬肩,它居然没醒,睡得好熟!竟还砸砸嘴,难道在做梦?)所以加了这两个词和去掉之后给人的感受完全不一样,让我们体会到“我”对珍珠鸟在“我”肩头睡着这一动作感到不可思议和出人意料。
为什么“我”感到出人意料和不可思议呢?
【明确】第二段单独成段说珍珠鸟是一种怕人的鸟,而现在却在人的肩头睡着了。
小结:所以“美好的境界”指的是这么怕人的鸟居然在人的肩头睡着了,多么美好啊。
2.体会珍珠鸟对“我”的信赖和“我”对珍珠鸟的呵护。
(1)刚才解决了中心句的“美好的境界”指什么,现在来解决第二个问题“为什么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为什么这么美好的境界是由信赖创造出来的?怎么回事儿?”(我们也已经预习过课文了,大家应该有了自己的想法,谁来说说看,你认为是怎么回事儿?)。
(2)好,大家都有自己的想法很好,到底谁的更准确呢,现在快速浏览全文,用()出冯骥才是怎么对待珍珠鸟的句子,用横线画出珍珠鸟有什么反应的句子。
(从冯骥才对待珍珠鸟的这些句子中你能读出什么来?--呵护/照顾(板书:我,呵护/照顾))。
在冯骥才的呵护下,珍珠鸟又是怎么反应的?找到了这几句。
(从这8个句子中,你能读出珍珠鸟的什么变化?--越来越信赖,越来越亲近,胆子越来越大,珍珠鸟和冯骥才的距离越来越近,最后零距离。(板书:信赖))。
【明确】不是,是穿插夹杂在一起的。先写一句冯骥才,再写一句珍珠鸟。
(过渡:为什么这样写,究竟想告诉我们什么?下面我们来展开对话,相信通过对话,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刚才的为什么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也就迎刃而解了。对话的时候要根据我作出的变化而相应的作出变化,这叫什么?随机应变。)。
3.师生分角色对话。
(1)师--冯骥才;生--珍珠鸟。
师:我是冯骥才。(请集体作出反应)。
生:我是珍珠鸟。(注意节奏,要尽可能舒服)。
师:我把你们挂在窗前,那儿还有一大盆……蒙盖在你们身上。
生:我们就像躲进深幽的丛林一样安全……轻松自在了(这就是随机应变,把人称从“它们”改为“我们”的请举手,你们现在就是珍珠鸟。)(注意腔调,不要一字一顿,再来)。
师:我很少扒开叶蔓瞧你们。
生:我们便渐渐……瞅瞅你。
师:我决不掀开叶片往里看,连添食加水时也不睁大好奇的眼睛去惊动你们。
生:起先,我只在笼子四周活动,随后就在屋里飞来飞去,一会儿……来回摇动。(越来越好了)。
师:我不管你。
生:这样久了,打开窗子,我最多只在窗框上站一会儿,决不飞出去。渐渐我胆子打了,就落在你书桌上,先是离你较远。
师:我不去伤害你。
生:我便一点点挨近,然后蹦到你的杯子上,俯下头来喝茶。
师:我只是微微一笑,依旧写东西。
生:我就放开胆子跑到稿纸上……的响声。
师:我不动声色地写,默默地享受着你们这些小家伙亲近的情意。
生:我完全放心了……笔尖。
师:我用手抚一抚你们那细腻的绒毛。
生:我也不怕,反而友好地啄两下你的手指。
师:我是冯骥才。
生:我是珍珠鸟。
师:我就是这样的冯骥才。
生:我就是这样的珍珠鸟。
师:我就是这样呵护你们的冯骥才。
生:我就是这样信赖你的珍珠鸟。
师:我知道只有我付出对你们的呵护。
生:我们才会信赖你(最后一句特别重要,我们再来)。
小结:你看,前面的问题解决了吧,为什么美好的境界是由信赖创造出来的?只有人呵护鸟,鸟才会信赖人,人鸟之间才会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如果不相信的话,我们再来,继续对话,还想对话吗?不要后悔。接下来,你们依然是珍珠鸟,但我已经不是冯骥才了,只是一个养鸟人,而且我对你们没有冯骥才那么好了。接下去的对话不用集体回答,想要回答的举手。
(2)师--坏养鸟人;生--珍珠鸟。
师:我经常扒开叶蔓瞧你们。
生:我们经常缩在笼子的一角不瞧你,瑟瑟发抖,怕你伤害我。
师:我经常掀开叶片往里看,特别是添食加水的时候,经常睁大好奇的眼睛看着你。(紧张得说不出话来,还赶出来吗,还赶想走出笼子吗,不管食物多好吃,都不敢吃了。)。
生:我们连瞅你的勇气都没有。
师:有一天,我发现你们在屋里飞来飞去,一会儿落在柜顶上,一会儿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啄着书背上那些大文豪的名字,一会儿把灯绳撞得来回摇动,我就拿着鸡毛掸子追赶你们。
生:我吓得四处乱飞,赶紧逃回笼子里。/飞出窗外、门外。
师:如果有一天我觉得空气有点闷,就打来了一扇窗。(现在还不举手的珍珠鸟,我估计是被我的珍珠鸟吓傻了,举手的同学脑子里肯定只有一个字)。
生:逃!(两个字:快逃;三个字:赶紧逃)(举手的同学都是熟知兵法的珍珠鸟,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小结:如果我这样对待你们,我们的距离会越来越近吗?你们会信赖我吗?你们会在我的肩头睡熟吗?所以说,只有人呵护鸟,鸟才会信赖人,人鸟之间才会创造出美好的境界。(板书:美好的境界)。
(过渡:感谢冯骥才,他通过细腻的描写让我们有了这样的收获,下面我们来看看冯骥才在对珍珠鸟的描写中,有什么写法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四、探究写法。
快速浏览冯骥才描写珍珠鸟的句子,思考冯骥才在写法上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
【明确】1.排比:第8段:三个“一会儿”--淘气、顽皮、活泼、可爱。
2.动作描写:第8-13段--所以冯骥才写珍珠鸟主要是抓住?(动作)写的。从细腻的动作描写中我们都可以看出珍珠鸟的活泼好动、可爱。
都是作者的想象,表达了冯骥才对珍珠鸟的喜爱之情。许多善写文章的大作家都很善于用这种独特的想象和独特的描写。比如老舍《猫》“小梅花”实际上是猫的葬脚印,但在作者眼里这成了梅花,也是作者想象,表达了老舍对猫的喜爱。又比如叶·诺索夫《白鹅》“官司”实际上指的是人与鹅之间的争斗,但在叶诺索夫眼里却是人与鹅在打官司,也说明了对鹅的喜爱。这些都是著名作家善用想象表达内心的喜爱。
五、课堂总结。
所以我们要感谢冯骥才,用生动细腻的语言让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只有人呵护鸟(动物),鸟(动物)才会信赖人,人和动物才会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展示ppt图片,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照片、合影(配有背景音乐)。
现在,我们对这句句子应该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齐读“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小学五年级语文珍珠鸟教案(汇总14篇)篇四
教学重点:走进大自然,感受自然的气息与美丽。初读课文,体会课文的语言之美。
开学伊始,即带领学生走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利用清晨与黄昏,用自己的眼耳口鼻去体会自然的神奇,去倾听自然的声音,去呼吸自然的芬芳。
1、 对于“课本”,你有何理解?他有什么用处?
2、 大自然又怎会成为绿色的课本呢?
1、 教师范读。学生闭目想象感受诗的意境美。
2、 学生自读课文,利用工具书掌握生字新词。
3、 同桌交流,互相检查朗读情况。
4、 指名分节读课文,读后说说这一节讲了什么?
5、
1、 细读文章,
2、 说说这绿色的课本中有些什么?用笔在文中划出来。
3、 有感情地读读这些词,展开丰富的想象,说说自己的感受。
4、 再读课文,找找文章希望我们如何去打开这课本呢?
教学重点:品味赏析,感悟诗情。
1、 说说学了课文,你知道这大自然的课本里有些什么?
1、 黩读课文,找找诗中希望我们如何去打开大自然的课本。
2、 引导学生体会:“去呼吸”、“去发现”、“去描绘”、“请听一听”、“攀登吧”、“前进吧”等词中所饱含的深情。
3、 联系自己的经历谈谈自己曾呼吸、发现、描绘、倾听等接触大自然的事例与感受。
4、 学习第一节与最后一节,从“敞开”一词,感受祖国的绚丽多彩。反复朗读这两节,体会诗的内涵。
5、 体会开头与结尾反复的作用。
1、 以小组为单位,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节,诵读,读出自己的理解。
2、 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朗读。
3、 全班朗读交流,先指名读,再评析指导,读出诗的明快、豪情万丈、舒缓,读出诗的内在的旋律。
4、 最后全班齐读。
a:完成练习册。预习下文。背诵这首诗。
b:选择校园一物进行仔细观察。并写下观察日记。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小学五年级语文珍珠鸟教案(汇总14篇)篇五
教学目标: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子的了不起——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力量。(重点)
3 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难点)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1、谈话: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和你平时的了解,你能描述一下地震吗?
3、有谁愿意帮大家回忆一下: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这是一对什么样的父子?
4、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为什么说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子,作者又是通过什么来表现父子的了不起。
(一)请同学们打开书,想想为什么说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子?从课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写出你的理解与感受,并和同学交流一下。
(二)汇报
师:父亲的了不起表现在哪?
1、 理解第2、3段:1)“冲向”:体会出父亲急切地想见到儿子。
3)猛地想起、坚定的站起”等词句理解。
2、 理解第5段:主要抓住别的父母和父亲的对比、父亲的眼神和话来理解。
a、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可以体会出父亲挖的时间长。师:我也写了一句话:他挖了36小时,没人现来阻挡他。找生读体会作者为什么那样写而不象我这样写。(作者这样写更能让^人’体会到时间的漫长)
b、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这是什么描写?从这些外貌描写你体会出什么?从满脸灰尘可以体会到父亲挖了很长时间;从双眼布满血丝可以体会到父亲已经36小时没睡了,很累了;从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可以体会到可能发生大爆炸了,也可能父亲被什么东西划伤了。师:多么了不起的父亲啊。作者也很了不起,短短的一句外貌描写你们就体会出这么多,多精妙!多传神啊!
c、没人再来阻挡他:再来说明有人曾经来过但又走了。都有谁来过?找找。
有些人上来拉住这们父亲,说:“太晚了,没有希望了。”
这位父亲双眼直直地看着这些好心人,问道:“谁愿意帮帮助我?”
消防队长挡住他:“太危险了,随时可能发生大爆炸,请你离开。”
这位父亲问:“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警察走过来:“你很难过,我能理解,可这样做,对你自己、对他人都有危险,马上回家吧。”
“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师:消防队长和警察在这干什么?他们为什么来劝父亲?(更能表现当时很危险)
分角色朗读这段^对`话。
师:人们摇头叹息地走开了,都认为父亲因为失去孩子,过于悲痛,精神失常了。真的失常了吗?没有?你怎么知道的?(因为他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着我。他曾经说过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理解父亲说的这句话。当儿子伤心时,父亲会劝他;当儿子高兴时,父亲会和儿子分享;当发生大地震时,父亲也要和儿子在一起,所以才要挖。
4、师:在漫长的36小时,不!38小时里,父亲又累又饿,受了伤,没有一人来帮助他,但他却一直挖。老师非常想读这段给大家听。(师范读)谁也想读?生练习后指读。
5、那么,在这38小时里,是什么支撑着父亲挖下去呢?
师:父亲如此的了不起,儿子的了不起又表现在哪呢?
1、理解16段:生谈体会
2、理解23段:生谈体会。如果你是阿曼达,怎么对父亲说这段话?生读
3、又是什么支撑儿子等了38小时呢?
4、现在阿曼达和他的同学得救了,让我们把这一幕展示出来,一起读这段父子^对`话。老师读父亲的话,同学们读父亲的话,再找一位同学读旁白。
5、齐读最后一段,让我们一起来分享这幸福的时刻吧!再读一次。
此时此刻,我心潮澎湃,我被那个为了寻找儿子在废墟上挖了38个小时的父亲而感动,为那个在废墟下等了38小时的儿子而喝彩。你们呢?回忆一下父亲的外貌、语言、动作,令你感动的一幕幕,找出来有感情的读出来吧!(生练读后指读)
1、如果你是被救的13个孩子之一,会对这对父子说什么?做什么?回去写在日记本上。
2、最后送给大家一件礼物:一本书《感悟父爱》在这本书的序中有一句话很感人,也很富有哲理:总有一个人将我们支撑,总有一种爱让我们心痛,这个人就是父亲,这种爱就是父爱。
板书设计: 17 地震中的父与子
父 子
挖 等
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小学五年级语文珍珠鸟教案(汇总14篇)篇六
1.利用教材注释以及课前预习所收集到的资料,通过自读自学,正确理解诗的意思。
2.通过反复地诵读、比读,清晰地感受诗的意象与情境;通过咀嚼和品评重点词句,深刻地感悟诗人“愁”的意蕴与情怀,使学生的心灵受到感染与启迪。
3.在反复诵读、比读的过程中,感受诗人的愁思与景物交融、契合的写法,体会诗人复杂的情感,初步领悟做人的哲理。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一、揭示课题,解字读题。
1.板书课题。
2.题解:(出示课件16)。
“泊”:停泊。
板书:枫桥夜泊。
二、初解诗意,读出韵味。(出示课件17)。
1.看能不能读出诗的节奏与新的感觉来。
2.学生自学自读。
3.指名生读。请大家认真听,听一听他的朗读停顿是否合理,节奏是否恰当。
指导:“到——客——船”,这节奏一放慢,声调一降低,就有一种余音袅袅的感觉。来,一起来读后两句。
学生齐读全诗。
三、感“眠”悟“愁”,“对”出愁思。
1.抓一“眠”字,进入情景。(出示课件19)。
(2)学生默读、圈画。
(3)停。谁来说说你从哪些字眼看出张继的不眠?
月落。他看到月亮落下去了。
乌啼。他听到了乌鸦的啼叫。耳闻乌啼,所以未眠。
板书:乌啼。
板书:霜满天。
诗人看到了枫树和渔火。
板书:江枫、渔火。
张继因为未眠,所以听到了寒山寺的钟声响起。
板书:半夜钟。
(4)在这深秋之夜,张继目睹月落,耳闻乌啼,身感霜气的降临,他怎么睡得着呢?带着失眠者的心态读《枫桥夜泊》。
学生齐读全诗。
2.抓一“愁”字,感受愁意。(出示课件21)。
(1)旅途本辛劳,本应该早点歇息,张继却久久不眠,为什么?
学生回答。
一个字,愁。学生说带“愁”字的词语。
板书:愁。
是月落、是乌啼、是江枫……抓住这些词语读出感觉。
(3)学生自由地读、圈、想、读。
(4)交流:月落能带给人一种失落感,一种孤独感。带着这种感觉,来读读第一句。
板书:月落----失落感、孤独感。
乌啼---凄凉。
霜满天-----寒冷。
学生齐读《枫桥夜泊》。
3.抓一“对”字,感悟“愁”思(出示课件23)。
(1)读“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思考:这里的“对”字是什么意思?
板书:对(出示课件24)。
学生回答。
(2)张继到底在愁什么?此时此刻他到底在想些什么呢?
生带着“愁”来读。(出示课件25)。
教师范读。但是,这里什么都没有,这里有的只是——。
学生齐读《枫桥夜泊》。
板书:愁。
四、钟声叩心,释放愁怀。
1.钟声响起,述说情怀(出示课件26)。
请问,这午夜的寒山寺的钟声似乎在向张继述说着什么呢?请拿起笔,写下你的述说。
2.交流评析,释放情怀。
学生述说着钟声的述说。
学生在钟声的伴奏下齐读全诗。
五、总结拓展,人文关照。
推荐《不朽的失眠》给大家阅读。
六、作业。
1.背诵这首诗。
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板书内容。
枫桥夜泊。
月落----失落感、孤独感。
乌啼---凄凉。
霜满天-----寒冷。
江枫、渔火---半夜钟。
对
愁
小学五年级语文珍珠鸟教案(汇总14篇)篇七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感知课文内容,初步感受作者与珍珠鸟之间的那种和睦、信赖的境界,培养学生爱鸟护鸟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感知课文内容,初步感受作者与珍珠鸟之间的那种和睦、信赖的境界,培养学生爱鸟护鸟的意识。
教学准备:ppt课件心意答。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板书课题。
同学们见过珍珠鸟吗?想看看吗?(出示图片)再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
1.检查词语。
出示本课的生字词,让学生认读:
一卷猜到拨开柜顶。
相撞淘气扭动伏案。
信赖幽深愈发蓬松。
指名读,教师正音。
2.指导书写“拨、案”
仔细观察,和同桌说说这两个字应注意的地方。
教师边范写边指导,“拨”左窄右宽右边注意与“犮”的区别。“案”上下对正中间“女”的横要写的长,下面的“木竖稍出头”学生描红、临摹。(教师提醒学生的坐姿)。
同桌互评生字。
3.检查句子朗读。
句子1:起先,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随后就在屋里飞来飞去,一会儿落在柜顶上,一会儿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一会儿把灯绳撞得来回晃动。(理解“神气十足”)。
句子2:看着这可爱的小家伙,我不由自主地发出了一声呼唤: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理解“不由自主”)。
4.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指名自由说。是的,课文讲了珍珠鸟的外形特点及在“我”的爱心呵护下,由害怕人到亲近人的过程。
三、品读课文。
过渡:同学们,冯骥才先生的散文总是一次又一次地带给我们美的享受,那这又是怎样的一只珍珠鸟,让作者开篇就如此情真意切的感叹道“真好”。(板书:真好)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文本,标画出描写珍珠鸟的句子,看看你能读出它的哪些好,并在旁边写写体会。
小结:是呀,珍珠鸟的憨态可掬,活泼可爱让作者发出了如此感叹!
四、总结全文,升华主题。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跟随冯骥才先生认识了美丽可爱的珍珠鸟,也看到了珍珠鸟与冯骥才先生和谐相处的温馨画面,真好,其实感动不止在课内,我们更应该去广阔的空间去寻找美,去创造美。
四、作业布置。
小学五年级语文珍珠鸟教案(汇总14篇)篇八
《珍珠鸟》是一篇记叙性散文,记叙了作者收到朋友送给自己几只珍珠鸟之后,对它们细心呵护,最终成为朋友的温馨故事。珍珠鸟原本是一种胆小怕人的鸟,虽然外形可爱,但较少与人亲近,而在作者的悉心照料下,它们的孩子小珍珠鸟,和人类成为了朋友,读来妙趣横生,情意盎然。学习这篇课文时,一方面要带领学生品味作者的语言,体会他对珍珠鸟的刻画,另一方面要读懂文末语句的深刻含义,感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境界。
二、说学情。
仅仅对于教材的分析是不够的,还需要教师合理掌握学生的具体情况。五年级的学生学习过一些描写动植物的文章,但以往这类题材的文本多以说明文的形式出现,语言并不优美,说理也不够生动,而冯骥才的这篇散文则将人与物有机地结合起来,文末的说理自然生动并且深刻,我们在教学上要注重读与悟的结合,细细品读作者细腻的笔触。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以及学生的特点,我制定了以下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6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四个自然段;了解珍珠鸟的形象特点。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朗读感悟、合作探究等方法,品读文章的语言,理解文末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境界的含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和珍珠鸟之间充满爱和信赖的美好境界,领悟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的道理。
四、说教学重难点。
根据教学目标我确定的教学重难点是:
【教学重点】品味文章的优美语言,理解文末关键词句的含义。
【教学难点】体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理。
五、说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朗读体会法。
下面我将着重介绍我的教学过程,这也是我本次说课最为核心的一个环节。
六、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将运用图片导入的方式,让同学们先观察珍珠鸟的外形,对珍珠鸟有一个比较直观的印象,感受它们可爱的气质,在此基础上切入文章的主题。图片导入的方式生动、直观,有助于营造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整体感知。
首先,我会让学生自由地朗读课文,先熟悉文本,在这个过程中将生字词圈画出来,并先通过同桌之间的交流解决一部分。读完之后我会利用ppt将本课的生字词播放出来,省时省力,一目了然,通过我的范读,为同学们正音。
接下来,我会引导学生从作者对珍珠鸟的描写出发,先感知珍珠鸟内在和外在的特点,对珍珠鸟有一个全面的认识,继而把文章开头对珍珠鸟个性的强调摘录出来,以此询问同学们作者的设计用意,让学生基本把握好文章的`主题。
(三)深入研读。
在深入研读这个部分,我会通过问题的引导、重点词句的分析,让学生对文章有更深入地了解,体悟作者想阐明的道理和精心营造的氛围。
首先,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学生对珍珠鸟已经有了了解,可以进行更深入的提炼和总结了。我让学生读完文章后进行归纳:珍珠鸟在我的照料下,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这属于比较基本的信息概括,有助于学生梳理文章的结构。学生们在进行信息概括时,往往会发生遗漏,但只要多做这样的练习,以后学生们在文本细读方面会有长足的进步。
其次,归纳总结只是细致分析文本的一部分,文章中到处都是作者的巧思,而学生们往往难以察觉,需要老师进行相关的提点。本文写到这样一个细节:小珍珠鸟在啄书脊上那些大文豪的名字。这细节看似不起眼,其实都是在围绕文章的主题铺排。珍珠鸟之小和文豪之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珍珠鸟无意亵渎文豪,只是在表示自己的俏皮、亲昵,在这种小细节的描绘之下,人与自然的和谐气氛跃然纸上,小鸟的形象也变得亲切可感。体会这个细节描写的用意,对理解文本的意蕴,同样起了帮助的作用。
最后,在对文章已经有了全面了解的基础上,引出文章最关键的末尾部分: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句话的理解也是本次教学的核心所在。通过这句话,作者卒章显志,点明了要阐述的道理,并以信赖一次概括。让学生体会到信赖所包含的意义,体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本文学习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四)延伸作业。
延伸和作业的内容我都以灵活生动的形式进行安排。
在拓展延伸方面,我带领学生回忆自己和信赖有关的经历,并加以表述。这种方式可以唤起学生心底温暖的回忆,拼接素材,还可以锻炼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对加深文章主旨的理解也有好处。在作业方面,我进行了写作部分的拓展小练习,让学生以珍珠鸟的口吻写下自己的心里话。通过拓展和作业两方面的结合,正好多方面训练了学生的能力,可以实现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
小学五年级语文珍珠鸟教案(汇总14篇)篇九
3、引导学生体会:
(1)开头用“真好”反映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3)“我”喜欢珍珠鸟还有哪些表现?
(4)齐读第2自然段。
4、指导朗读(用喜欢、亲切的语气读)。
5、师小结:这两个自然段主要讲了“我”给珍珠鸟安排了一个舒适、温暖和安全的住处。
小学五年级语文珍珠鸟教案(汇总14篇)篇十
1、通过感悟人物的言行对老吕任劳任怨,不计个人得失、无私奉献的精神产生敬佩之情。
2、运用比较的方法感悟文中三次描写“清晰的脚印”的含义,学习反复的写法。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引导学生读书感悟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思想品质。
理解文中三次描写“清晰的脚印”的含义。
1、通过变换相应的标点符号,改变人物说话的语气,从而使得学生体会出老吕虽是一个在朝鲜战场负过重伤的功臣,可他并没有当成一回事、没有炫耀。(淡泊名利)。
2、通过人物一问一答所表现出的不同语气,突显出老吕丝毫不觉得自己曾经为祖国人民、为朝鲜人民几乎献出生命的战争经历有什么可以夸耀的,在他看来,这是很平常的事,不值得大惊小怪。
3、通过老吕先后两次话语语气的对比,进一步体会出老吕不计个人得失、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的精神。
4、文中先后三次出现“清晰的脚印”,通过体会它们的不同含义,从而更加深入地了解老吕淡泊名利、默默奉献的精神。
5、本课与《在炮兵阵地上》同为写人的文章,在刻画人物上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借此,进一步体会在刻画人物时不仅可以通过描写人物的言行、神态,同时可以通过心理活动描写等内容,展现人物的品质,以及一篇写人的文章不仅可以通过一件事或几件事例来表现出人物的特点或思想品质,而且可以运用对话和心理描写表现出人物的特点或思想品质。
1、请同学们齐读课题:《深山风雪路》。
2、在这条深山风雪路上,留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板书:老吕清晰的脚印。
3、明确:文章先后三次出现“清晰的脚印”
4、出示:
“这山间小道上的脚印啊,是这样的默默无闻,然而又是这样的放着光彩!”
问:为什么说这山间小道上的脚印放着光彩?
5、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跟随作者走进这条深山风雪路,感受那一串串清晰的脚印!
请同学们自由阅读文中三次描写“清晰的脚印”的内容,把你感受最深的内容深入地读一读,谈谈你的体会。
(一)重点引导感悟“谈伤疤”部分,体会老吕不计个人得失的品质。
(1)指名读11—16自然段,之后谈谈自己的体会,其他同学评读也可以谈出或读出自己的体会。
(2)出示:
“脖子?噢!炮弹皮碰的。”老吕平静地说。
此处的“?”表明什么?(想不起来了)。
重点感悟“炮弹皮碰的。”你感受到了什么?
从“平静”一词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没有放在心上、不当回事)。
(3)出示句子,比较理解。
a、“脖子?噢!炮弹皮碰的。”老吕平静地说。
b、“脖子!噢!炮弹皮碰的!”老吕激动地说。
(4)比较:“我好奇地问”“老吕平静地说”
“我”好奇,是因为老吕脖子上的深深的伤疤的来历让我奇怪,他一定又很危险的经历吧!
老吕平静是他丝毫不觉得自己曾经为祖国人民、为朝鲜人民几乎献出生命的战争经历有什么可以夸耀的,在他看来,这是很平常的事,不值得大惊小怪。
(5)齐读这句话。“脖子?噢!炮弹皮碰的。”老吕平静地说。
师:对于这样一位谈起自己的辉煌过去却如此平静的战斗英雄,我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齐读(我的心理活动):
出示:
我心中一动。想到那炮火连天、冰天雪地的朝鲜战场上也曾留下老吕清晰的脚印,我不由得肃然起敬。
板书:不居功自傲。
过渡:文中的我和老吕在这深山风雪路上巧遇,通过谈起老吕脖子上的伤疤,使我了解到老。
(二)围绕谈工作,体会老吕是一个热爱工作、默默奉献的人。
1、出示:
他告诉我,走这条邮路送信,已经25年了。我心里默默地算了一下,从乡邮政所到冷风口,一天来回50多里,25年,30多万里路,绕地球约四周。
(1)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数字说明,体会到时间长、路途远。
(2)提问:这是一条怎样的路?如果你走在这样的深山风雪路上,你有怎样的感受?请同学们有感情地读一读文章的第1、2自然段。
(3)指名读,通过朗读把我们带入到那深山风雪路上。
在这样的山间小道上(齐读这惊人的数字):一天来回50多里,25年,30多万里路,绕地球约四周。
2、引导感悟“谈换工作”部分,体会老吕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的品质。
师:现在钦佩老吕的我,后来更被他深深的感动了。来读读换工作的内容,谈谈自己的体会。
出示:第19自然段。
“那……怎么行!”老吕一着急,说话也有些结巴了,“这两年虽说来了些新人,可还是不够用,我要不跑,不是还得占人吗?再说我也走惯了这条路!”
(1)请同学们认真地读一读老吕的语言,谈谈自己的体会。
(2)老吕为什么急了?你感受到了什么?(任劳任怨、无私奉献)。
(3)轻声自读,读出自己的感受。
(4)师:回想谈伤疤时老吕的语气,你有什么发现?
出示:
a、“脖子?噢!炮弹皮碰的。”老吕平静地说。
b、“那……怎么行!”老吕一着急,说话也有些结巴了。
指名两位同学对读。(通过老吕两段话语气语调的对比进一步体会出老吕不计个人得失、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的精神。)。
男女生对读。,通过同学们有语气地朗读,让我们体会出老吕不计个人得失、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的精神。
板书:无私奉献。
(5)师:在抓人物语言时,还要体会说话人的语气语调,来体会人物的品质。
总结:我们从文中对老吕神态及语言细致入微的刻画中,可以了解到老吕做邮递员工作时间之长,行程之远以及他对工作的热爱,表现了他火一般的热情。
过渡:说话间,到了分手的地方,在呼啸的寒风中、在迷茫的雪雾里、在险峻的小路上,老吕继续艰难地前行,小路上又出现(齐说):一串清晰的脚印。
(三)体会三次“清晰的脚印”的含义。
老吕这一串串的脚印,不仅仅印在险峻的小路上,战火纷飞、冰天雪地的朝鲜战场上,同时也印在了同学们的脑海中,请同学们将文章中三次描写“清晰的脚印”的相关语句读一读,体会其中的含义。
出示:
第一次:“不远的岔道上有一串清晰的脚印,脚印沿着险峻的小道,向前、向上,消失在半山腰的雪雾之中。”
第二次:“我心中一动,想到那炮火连天、冰天雪地的朝鲜战场上也曾留下老吕清晰的脚印,我不由得肃然起敬。”
第三次:“他哈哈笑着,朝我摆摆手。于是,去冷风口的小路上,又出现了一串清晰的脚印。”
1、三次出现是不是重复了呢?请你读一读,体会一下每次出现各有怎样的不同含义。小组讨论。(出示表格)。
次数不同点。
第一次表现老吕工作环境的艰险。
第二次表现老吕是一个不居功自傲的人。
第三次表现老吕是一个默默奉献的人。
2、教师总结反复的写法:同样的语句在文中多次出现,又能带给读者不同的感受,这样的描写叫做反复。
“清新的脚印”三次出现,让我们一次比一次加深了对老吕的了解。
(四)体会最后一个自然段的含义。
1、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2、出示:为什么说这山间小道上的脚印默默无闻又放着光彩?
3、这一自然段描写了我的内心感受,也是为了衬托老吕的品质。
(这是老吕留下的一串串脚印,一个曾经战斗在朝鲜战场的英雄,在这深山风雪路上一天来回50多里,25年,行走30多万里路,是老吕爱岗敬业、默默奉献的精神放着光彩。)。
这两篇课文同为写人的文章,在刻画人物上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第一,在刻画人物的方法上:
《在炮兵阵地上》:通过描写彭总语言、神态,表现人物的特点。
《深山风雪路》:运用对话描写和心理描写等表现人物的特点。
第二、写作内容上:
《在炮兵阵地上》:通过记叙一件事来表现人物的思想品质。
《深山风雪路》:主要是通过写两个不很熟悉的人一路谈话,表现人物的品质。
第三、文章结构:
《在炮兵阵地上》: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写的。
《深山风雪路》:以老吕“清晰的脚印”为线索来结构全篇的。
总结:
由此看来:1、我们在练习写人的文章时,不仅可以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来描写,同时可以通过人物心理活动刻画人物,从而表现出人物的特点或思想品质。
2、通过今天的学习使我们了解到,一篇写人的文章不仅可以通过一件事或几件事例来表现出人物的特点或思想品质,而且可以运用对话和心理描写表现出人物的特点或思想品质。
板书设计。
深山风雪路。
老吕。
不居功自傲。
清晰的脚印放光彩。
无私奉献。
作业布置:
1、说说老吕是一个怎样的人?
2、想一想,我们是怎样体会出老吕这些品质的?
小学五年级语文珍珠鸟教案(汇总14篇)篇十一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本课的11个生字和一个多音字“待”。
2.读懂课文内容,理解“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
1.自主阅读与交流感悟相结合,联系生活经验,发表自己的见解。
2.联系上下文内容,理解重点句的含义。
3.抓住作者赢得珍珠鸟信赖的原因,感受作者与珍珠鸟和谐相处的美好境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与珍珠鸟之间亲近、温馨的情感,领悟人与人、人与动物、人与自然之间充满爱和信赖的理想境界。
小学五年级语文珍珠鸟教案(汇总14篇)篇十二
1、学会本课生字,绿线里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居然””不由自主”造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4个自然段。
3、了解珍珠鸟的外形特点,活动范围,理解信赖”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深刻含义,培养学生爱鸟护鸟的思想感情。
小学五年级语文珍珠鸟教案(汇总14篇)篇十三
课文前半部分写了两件事,细腻地表现了作者对小生灵真诚的、无微不至的爱。课文后半部分生动地记叙了小珍珠鸟与作者之间逐渐接近,直至熟睡在他的肩头,对作者真诚信赖的变化过程。这种人鸟之间的真情,深深感动了作者,于是作者于笔尖流泻出“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感受。我们也从中感悟到:无论是人与鸟,还是人与人之间,都需要真诚的信赖,信赖是创造美好境界的基础。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诵读和初步感知能力,好奇心重,想象力丰富。容易形成积极思维、合作交流的互动气氛。只要教师引导得当,学生对文章的兴趣完全可以培养起来。
1.导入新课。从小动物引入,如哪些小朋友家里养了小动物?谁来说说你和家中的小动物是怎样相处的?老师给你们带来一只珍珠鸟。(让学生观察珍珠鸟)小小的珍珠鸟可爱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叫《珍珠鸟》。
2.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挥想象,体会作者和珍珠鸟之间的感情。
3.学完全文,建议回读文前的“学习提示”,落实提示中提出的几个问题,以加深对课文重点句的理解和认同。
1.学习本课生字词。
2.默读课文,了解珍珠鸟的样子和特点,弄懂“我”是怎样逐渐得到珍珠鸟的信赖的。
读中感悟、体会,读中学习,继续练习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
体会作者与珍珠鸟之间亲近、温馨的情感,领悟人和动物是完全能和谐相处的。
重点
体会作者对鸟的真诚、细腻的爱,感受珍珠鸟在“我”的照料和呵护下从害怕到亲近、到信赖的变化过程。
难点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我”和珍珠鸟之间的情意。
教师:准备生字、新词卡片,有关珍珠鸟的挂图和课件。
学生 :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
1课时
一、图片引入,激发情趣
1.课件出示人与动物朋友相处的图片,说说看了图片后的想法。
2.引出课题:人和动物怎样才能亲密无间地相处呢?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当代作家冯骥才的作品《珍珠鸟》,你一定会从中受到启发。
二、初读课文,认字识词
1.预习课文,扫清生字障碍。
(1)默读课文,借助拼音或查字典,读准字音。
(2)画出不懂的词语,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进行自主学习。
(3)课文有多少个自然段?用序号标出来。
(4)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自主学习,同桌共同讨论。
3.集体交流。
(1)订正字音。
(2)理解词语。
三、再读课文,直击信赖
1.轻声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什么内容。读后指名交流。
2.结合课文中的语句简单了解珍珠鸟是一种怎样的鸟。
外形:红嘴红脚,灰蓝色的毛,背后生出珍珠似的圆圆的白点。
个性:胆小,是一种怕人的鸟。
3.作者通过自己和珍珠鸟交往的经历抒发了什么感悟?出示:“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四、赏析语句,感受信赖
1.“信赖”是什么意思?课文中的信赖体现在哪儿?请你快速默读课文,画出有关语句。
2、交流“雏鸟对作者的信赖”的有关语句:
(1)出示:“起先,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随后就在屋里飞来飞去,一会儿落在柜顶上,一会儿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啄着书背上那些大文豪的名字,一会儿把灯绳撞得来回摇动,跟着逃到画框上去了。”
师:你会用什么语气去读这段话?
(2)出示:“它先是离我较远,见我不去伤害它,便一点点挨近,然后蹦到我的杯子上,俯下头来喝茶,再偏过脸瞧瞧我的反应。我只是微微一笑,依旧写东西。它就放开胆子跑到稿纸上,绕着我的笔尖蹦来蹦去,跳动的小红爪子在纸上发出嚓嚓的响声。”
指名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带着感受读一读。
(3)出示:“这样,它完全放心了,索性用那涂了蜡似的小红嘴,嗒嗒地啄着我颤动的笔尖。我用手抚一抚它细腻的绒毛,它也不怕,反而友好地啄两下我的手指。”
读到这里,你又体会到什么?
(4)出示:“有一天,我伏案写作时,它居然落到我的肩上。我手中的笔不觉停了,生怕惊跑它。待一会儿,扭头看,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银灰色的眼睑盖住眸子,小红爪子刚好被胸脯上长长的绒毛盖住。我轻轻抬一抬肩,它没醒,睡得好熟!还咂咂嘴,难道在做梦?”
师:熟睡的小鸟会做什么甜蜜的梦呢?
师:这便是鸟与人和谐相处的最美好的境界。(出示课文插图)如果要给这人与鸟相依相亲的画面取个名字,你会写什么?配着音乐轻轻地读课文。
3.课文描写的仅仅是雏鸟对作者的信赖吗?当雏鸟在“我”的肩头熟睡时,想想笼子里的雏鸟父母会怎样对话。
五、破茧寻源,剖析信赖
1.为什么害怕人的`珍珠鸟能与作者这样亲近,这样地信赖作者呢?让我们再读课文看看作者为珍珠鸟做了什么。
2.学生交流“我”精心呵护、照料珍珠鸟的语句。
(1)悉心照料:“我把鸟笼挂在窗前。那儿还有一大盆异常茂盛的法国吊兰。我便用吊兰长长的、串生着小绿叶的垂蔓蒙盖在鸟笼上。它们就像躲进深幽的丛林一样安全。”
(2)尊重:“我很少扒开垂蔓瞧它们,它们便渐渐敢伸出小脑袋瞅瞅我。”
“我呢,决不掀开叶片往里看,连添食加水时也不睁大好奇的眼睛去惊动它们。”
(3)宽容:“我不管它。”
“我只是微微一笑,依旧写东西。”
“我不动声色地写,默默享受着这小家伙亲近的情意。”
(4)关爱:“我手中的笔不觉停了,生怕惊跑它。”
“我轻轻抬一抬肩……”
从作者的这些行动上,你又读懂了什么?对“信赖”又有了什么新的感受?
六、升华主题,情感延伸
2.写几句话表达自己对“信赖”这个词语的理解或学文的体会。
3.师总结。
珍珠鸟
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教学时,我以作者的感慨为突破口,引导学生在语言文字的品读中如剥笋般层层深入,感受信赖的真谛。一探“信赖”,以人与动物的照片投石问路,为文本学习揭开序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二点“信赖”,初读文本,感知大概内容,直接找到中心句,明确文本蕴涵的道理。三读“信赖”,品读作者形象生动的描写,由怕人到近人、亲人、爱人,它们的一颦一笑深深地印入作者及读者的脑海中,让我们感受人鸟和谐共处的美好境界,领略到小鸟对人的情感演变;四悟“信赖”,解读作者的行为与情感,追溯信赖的产生源于尊重与关爱。五说“信赖”,信赖并不是止步于人与鸟的相处中,学文至此,学生对信赖应该有更深广的认识,在世界的每一角落里,人与动物之间、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都有着这种和谐美好的境界。请学生用“信赖”说几句话,能感知学生真切的体验和实在的感受。
小学五年级语文珍珠鸟教案(汇总14篇)篇十四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黄河演变的过程和变化的原因,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给人类怎样的教训。
过程与方法:多媒体演示黄河变化的过程,学生从中有所感悟。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教学重点:
了解黄河近2000年变化的过程和变化的原因,教育学生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我做起保护环境,否则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教具准备:
黄河图片、有关黄河的视频。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了解学生预习课文的情况。
1、导入:黄河是我国的第二大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它的位置在哪里呢?课件出示地图,让学生看看黄河在哪?(学生对黄河有个初步的认识)。
2、检查预习情况。
(1)看看有哪些同学收集了关于黄河的资料。(学生把自己收集的资料读一读)。
(2)预习课文,你读懂了什么?指生回答。(培养学生预习的好习惯)。
二、各自读文,感知课文大意。
1、各自读文,在读的过程中让学生把不懂的问题记录下来。
2、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同学当“小老师”,读后进行评价。
4、投影出示2000年前黄河及两岸情况图片,再请学生读第三自然段,教师给与朗读上的指导。
5、出示视频,黄河流域的近况。看了视频后,你有什么感受,和你周围的同学说说,师巡视指导。
三、围绕几个主要问题组织学生学习。
1、学生自主学习4--6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以下问题:
(1)具体说出黄河变化两方面的原因。
(2)这两个原因有联系吗?
(3)如果不制止,后果会怎样?
2、小组合作学习,填在括号里。(师参与学生小组学习给与指导)。
黄河变化的原因两大原因的联系所造成的后果治理方案。
3、交流所填内容。(结合学生说的,师完成部分板书)。
4、请学生把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再多读几遍。(说明文常用的说明方法、文章中所用修辞等等)。
5、师:从这篇课文中,你懂得了什么?应该怎样保护环境?
6、拓展延伸:
(1)结合你的生活说说,你知道有哪些破坏环境的行为,针对这种行为我们应怎么办?
(2)保护环境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个很重要的话题,想想看你们还知道哪些课文也强调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只有一个地球》……)。
7、作业。
(1)读课文,摘抄课文中的好词、好句子。
(2)小组合作办一期以保护环境为内容的手抄报,看看哪组同学做得。
板书设计:
10、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以前——“摇篮”
现在——祸河原因(自然原因、人类破坏)。
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