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撰写需要综合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兴趣爱好和学习特点,以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年级音乐教案范文,希望对大家的音乐教学有所启发。
三年级奥数有余数除法教案(优秀21篇)篇一
练习目的:
通过巩固,使学生熟练地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提高口算和笔算有余数除法的能力。
练习过程:
一、复习:
2、在里最大能填几?(略)。
3、根据题意写出横式。
(1)有8个苹果,平均放在4个盘里,每盘放2个。列式:(略)。
(2)有8个苹果,平均放在3个盘里,每盘放几个?还余几个苹果?
(3)有8个苹果,平均放在2个盘里,每盘放几个?还余几个苹果?
4、计算:(用竖式计算)。
374496325257。
5、完成教材p54第5题。下面的计算对吗?
(1)485=93()。
(2)337=52()。
(3)638=77()。
(4)56+4=34。
6、当师傅。(完成教材p54第6题:有29片扇叶,每台电扇装3片,这些扇叶可装多少台呢?)。
7、把计算卡片分一份。(p54第7题)。
8、求彩带的长度。
一个8边行,每边长3厘米,一条彩带围一周后还剩下2厘米,求这条彩带长多少厘米?
二、全课总结。(略)。
三、补充思考。(与家长同学习)。
(1)把10枝笔平均分给3个同学,每人得几枝?还剩几只?
(2)有羽毛球23个,如果每盒里装5个,可以装几盒,还剩几盒?
(3)有42个萝卜,每袋装8个,可以装几袋?还剩几个?
四、下课。
三年级奥数有余数除法教案(优秀21篇)篇二
使学生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师把例1的梨和盘子制成可以演示的教具;每个学生准备11根小棒。
1、复习(教科书第1页复习题)。
(1)()里最大能填几?让学生填后共同订正。
2、新课。
(1)教学例1。
出示6个梨和3个盘子。指名说图意,实际分一分,然后列式解答。看着竖式着重提问:在被除数6下面写6,表示什么?(表示分掉6个梨。)在横线下面为什么写0?(表示都分完了没有剩余。)。
出示7个梨和3个盘子。指名说图意,也实际分一分。
教师说明:7个梨,平均放3盘,分的结果我们就说“每盘放2个,还剩1个。”
怎样计算呢?说明因为是平均分,还要用除法计算。出示7÷3。
先说明竖式的计算方法。提问:被除数是几?写在什么地方?除数是几?写在什么地方?刚才分的结果是每盘放几个?那么商是几?写在什么地方?学生回答教师写。然后着重提问:有3盘,每盘放2个梨,实际分掉几个梨?那么被除数7下面应该写几?学生回答后教师写6。7个梨,分掉6个梨,有没有剩余?那么在竖式里该怎样表示?教师着重说明:7个减去分掉的6个,还剩1个,所以在横线下面写“1”。剩下的这个1,我们叫它“余数”,板书“余数”。
说明横式计算结果的写法:每盘放2个梨,就是商2,先写“2”;还余1个,就是余数是1,再写“1”;为了分清商和余数,在商的后面先写“……”,再写“1”。读作“商2余1”。让学生齐读一遍。
指出像上面这样的除法,没有除完还有余数,叫做“有余数的除法”。
(2)做一做(教科书第1页)。
让学生拿11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分完后,指名说每份几根,还剩几根。
然后让学生用竖式计算。教师巡视辅导。
(3)教学例2。
出示“38÷5=”后,提问:在竖式里38和5各写在什么地方?
着重说明试商的方法:想5和几相乘的积接近38,又小于38。然后可以提问:商6行不行?为什么不行?教师说明,5和6的积是30,38减去分掉的30,还余8;用5除8还可以商1,所以要商7。再提问:如果商8行不行?教师说明,5和8的积是40,比38大,说明商8就大了。然后写出完整的竖式。最后指名说出横式中计算结果该怎样写。
(4)引导学生分别比较例1和例2的余数和除数,它们有什么共同点,从中发现什么规律。
教师小结:计算有余数的除法,余数要比除数小。齐读教科书第2页的`结语。
(5)做一做(教科书第2页)。
让学生看图画一画,写出竖式,再写出横式。
3、课堂练习。
练习一第1题、第2题。然后订正。
4、本课小结。
5、布置作业。
练习一第3题。
三年级奥数有余数除法教案(优秀21篇)篇三
例4:农贸公司有农药98千克,每8千克装一装。
这些农药能装多少袋,还剩多少千克?
98÷8=12(袋)......2(千克)。
12验算12。
8)98×8。
896。
18+2。
1698。
2
答:这些农药能装12袋,还剩2千克。
八、课后小结:
三年级奥数有余数除法教案(优秀21篇)篇四
二年级下册的课本在计算方面是加、减、乘、除计算方法的进一步拓展。第一单元是“有余数的除法”,这一单元是在学生理解除法的意义和表内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它也是学生今后学习多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的重要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其中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及余数和除数的关系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由于学生年龄小,逻辑推理难力差,因此,理解余数比除数小的道理就成为本单元的教学难点。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我主要采用以下方法。
1、游戏激趣。通过“快速搜索”“快乐拼图”“艺术插花”三项活动来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这三项活动在形式上具有游戏的性质,可增强对学生情感上的刺激,对于小学生来说,形式上喜欢才会有行动上的真正参与。同时这三个活动在本质上具有浓郁的数学味。“快速搜索”是为了在试商方法上作铺垫,通过“快乐拼图”在动手操作中感悟有余数除法的意义,经历“艺术插花”列出多个算式进行观察比较理解余数比除数小的道理。
2、自主建构。纵观许多本单元的优秀教学设计,都很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通过动手操作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是所有老师的共同选择,但选用材料的种类和数量有所不同。实践证明用小棒摆图形操作简单方便,学生比较感兴趣;数量太少会局限学生探究的空间,太多了则会花时太多,降低课堂的效率。所以我选择用10根小棒来平均分,如果直接放开让学生自己来分,会导致花样百出但价值不大。让学生根据要求和问题去操作、思考,既有空间又有方向。然后引导学生展示交流,自主建构意义。
3、行为跟进。学生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知道变换除数,会引起余数的变化,再引导观察比较,初步感知余数的出现是有规律的。提出有挑战性的问题促进学生反思,在学生初步形成“余数出现是有规律的”这一认识之后,及时跟进,深化认识。当然,有些学生在学习有余数的除法竖式时,因为受上学期除法的影响,自然而然地用除法算,而忽视了其他方法。让学生试着用竖式求,学生基本上会写,我着重让学生说一说每步的意思。课后学生出现以下问题:1.计算过程中回出现余数比除数大的情况,或者这一类判断题,他认为是对的。2.应用题算完后不会答。一些同学把整题抄下来,一些同学余数的问题不会答,一些同学干脆不答。3.在做有余数的除法应用题时,一些同学商和余数的单位分不清。很显然,他是不理解题目的意义,还有部分学生不写单位。我想这些不足都是我们今后要克服的。
三年级奥数有余数除法教案(优秀21篇)篇五
新课标要求学生掌握动手操作,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的地位。今天听了常老师的《有余数除法》,常老师就灵活的运用了动手操作,让学生掌握了余数的意义,有余数除法算式的读法,教学效果良好。
一、利用抢答方式,做好课前的铺垫。
新课开始,教师设计了包含除法的的练习,一方面,采用抢答的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这样的包含除法,列出算式,说出结果,为新课做了很好的铺垫。
二、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合作探究。
在本节课中,常老师安排了两次操作活动。第一次是让学生尝试分草莓,7个草莓,每2个放一盘,可以放几盘?事先老师给学生准备了不同学具,通过让学生动手分一分。这个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再通过让学生介绍她摆的过程,促使学生认识到活动本身蕴涵的数学内容,明确余下的不能再分的道理,从而引出余数的意义。第二次操作是学生通过用小棒摆正方形,并用算式表示出摆成的结果,用不同根数的小棒摆出正方形,从而得到余数不同的算式。数形结合,使学生在摆和讲的过程中,真正明白了算式的含义。最后让学生汇报所有算式,让学生找找有什么发现。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探究余数和除数的关系。在本次操作中,学生学生在经历、体验、获得的过程中,深刻体会了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教学难点迎刃而解。
三、教师教学态度和蔼。
常老师教学态度和蔼,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轻松、快乐的学习。
改进措施:
1、课堂内容要适当减少一些,这样会让学生掌握更牢固。
2、在引导学生探究发现余数与除数的关系时,教师的问题指向性可以更明确些,不至于使学生一直把眼光停留在其他的角度上去找规律,也可以节省一部分时间,用于其他的环节渗透。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三年级奥数有余数除法教案(优秀21篇)篇六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科书(浙江版)第四册第50-51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有余数除法和余数的含义,懂得“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3、通过操作尝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是教学的重点。掌握试商方法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准备]。
学生每人准备10个小圆片、投影仪、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基础训练(出示小黑板):
1、口算。
2×64×827÷924÷8。
4×23×516÷224÷3。
2、口答。()里最大能填几?你是怎样想的?
()×2く76×()く25()×2く13。
()×4く27()×8く423×()く30。
3、竖式计算。
4)84)169)45。
二、动手操作导入新课。
1、摆一摆。
请小朋友拿出10个圆片,按照老师的要求动手摆一摆。
(1)10个圆片,每组2个,可放几组?
(2)10个圆片,每组5个,可放几组?
(3)10个圆片,每组3个,可放几组?还剩余几个?
(4)10个圆片,每组4个,可放几组?还剩余几个?
根据学生操作后汇报的结果,填出下表:
图片个数每组个数组数余下个数。
1025。
1052。
10331。
10422。
2、导入新课。
以上分圆片有两种不同的结果:一种正好分完,一种是分后还有剩余。这个剩余的数,在除法算式中我们把它叫做“余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余数的除法”。
三年级奥数有余数除法教案(优秀21篇)篇七
使学生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师把例1的梨和盘子制成可以演示的教具;每个学生准备11根小棒。
1.复习(教科书第1页复习题)。
(1)()里最大能填几?让学生填后共同订正。
2.新课。
(1)教学例1。
出示6个梨和3个盘子。指名说图意,实际分一分,然后列式解答。看着竖式着重提问:在被除数6下面写6,表示什么?(表示分掉6个梨。)在横线下面为什么写0?(表示都分完了没有剩余。)。
出示7个梨和3个盘子。指名说图意,也实际分一分。
教师说明:7个梨,平均放3盘,分的结果我们就说“每盘放2个,还剩1个。”
怎样计算呢?说明因为是平均分,还要用除法计算。出示7÷3。
先说明竖式的计算方法。提问:被除数是几?写在什么地方?除数是几?写在什么地方?刚才分的结果是每盘放几个?那么商是几?写在什么地方?学生回答教师写。然后着重提问:有3盘,每盘放2个梨,实际分掉几个梨?那么被除数7下面应该写几?学生回答后教师写6。7个梨,分掉6个梨,有没有剩余?那么在竖式里该怎样表示?教师着重说明:7个减去分掉的6个,还剩1个,所以在横线下面写“1”。剩下的这个1,我们叫它“余数”,板书“余数”。
说明横式计算结果的写法:每盘放2个梨,就是商2,先写“2”;还余1个,就是余数是1,再写“1”;为了分清商和余数,在商的后面先写“……”,再写“1”。读作“商2余1”。让学生齐读一遍。
指出像上面这样的除法,没有除完还有余数,叫做“有余数的除法”。
(2)做一做(教科书第1页)。
让学生拿11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分完后,指名说每份几根,还剩几根。
然后让学生用竖式计算。教师巡视辅导。
(3)教学例2。
出示“38÷5=”后,提问:在竖式里38和5各写在什么地方?
着重说明试商的方法:想5和几相乘的积接近38,又小于38。然后可以提问:商6行不行?为什么不行?教师说明,5和6的积是30,38减去分掉的30,还余8;用5除8还可以商1,所以要商7。再提问:如果商8行不行?教师说明,5和8的积是40,比38大,说明商8就大了。然后写出完整的竖式。最后指名说出横式中计算结果该怎样写。
(4)引导学生分别比较例1和例2的余数和除数,它们有什么共同点,从中发现什么规律。
教师小结:计算有余数的除法,余数要比除数小。齐读教科书第2页的结语。
(5)做一做(教科书第2页)。
让学生看图画一画,写出竖式,再写出横式。
3.课堂练习。
练习一第1题、第2题。然后订正。
4.本课小结。
5.布置作业。
练习一第3题。
三年级奥数有余数除法教案(优秀21篇)篇八
教学目标: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到运用有余数的除法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
情境引入。
出示情境图,让学生说说从图中了解到什么信息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板书:有32人跳绳,6人一组,可以分几组?
二、新课。
师:这个活动有没有进行平均分?
该用什么方法来解决?(小组讨论)。
汇报,师板书:32÷6。
学生独立算出结果。
汇报:可以是横式,也可以是竖式。
师问:得到的5是什么意思?2又是什么意思?所以单位是什么?
师:在解决这样的题目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欢来选择用什么算式解决。注意结果的单位。
三、做一做。
出示食品饮料柜,问:你了解到什么信息?
(1)师:现在小丽有20元,全部买矿泉水,最多可以买几瓶?剩几元?
思考:买同样的东西是不是把钱进行平均分?
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注意对横式单位的检查。
(2)如果你有15元,你能提出一个减法、一个有余数除法、没有余数的除法问题吗?(小组讨论、汇报)。
四、练习。
练习的第3题。
出示四月份的日历。从日历上你发。
现了什么?师提出问题:四月份有几个星期?
要求有几个星期,必须知道什么信息?
四月份有几天?一星期有几天?
学生得出解决的办法。30÷7。
既然有4个星期,那么一定会有几个星期六和几个星期天?如果要使四月份有5个星期六和5个星期天,那么剩下的两天就分别是六、日。所以4月1日可能上星期六。
五、作业:练习十三的第1、2题。
三年级奥数有余数除法教案(优秀21篇)篇九
教学目标:
1.理解余数的含义,并知道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
2.通过实际操作感悟、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知道除数和余数的大小关系。
3.体验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性。
重点难点:
教学工具: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新授引入。
师:这样的题要怎样思考?
生回答。
师:请学生依次任选一样物品平均分给组内4人。
小组活动。
师:平均分给4个人,分完了吗?
生回答。
二、新授与探究。
探究一。
师:现在有14个草莓,平均分给4人,你会分吗?
生交流。
生回答。
出示表格。
师:这里也有一些小朋友分草莓的情况,请你观察一下,能不能列出算式呢?
生回答。
9÷4=2……1。
15÷4=3……3。
14÷4=3……2。
师:我们把不能再进行平均分的部分叫做余数。请你观察,余数有什么特点?
生回答。
小结:余数比除数小。
师:是不是所有的余数都比除数小呢?
探究二。
师:有17个圆片,5个一圈,能圈几次?还剩几个?
学生操作。
生:能圈三次,还剩两个。
师:怎样列式呢?
生:17÷5=3……2。
师:怎样检验自己做得对不对呢?
生回答。
小结:余数要比除数小。
师:35÷4,请你自己圈一圈,算一算。
生:35÷4=8……3。
师:算得对不对呢?
小结:余数要比除数小。
师:27÷7呢?
生:27÷7=3……6。
小结:余数要比除数小。
三、练习与巩固。
练习一。
出示大雁图片。
师:请你说说你看到的。
生:一圈大雁飞过,每5只一圈,能圈几次?
师:请你说出算式。
生:32÷5。
师:谁能算一算?
生:32÷5=6……2。
师:你用的哪一句口诀?
生回答。
出示企鹅图片。
师:这幅图呢?
生回答。
师:谁来列式?
生:52÷6=8……4。
师:说说你的想法。
出示小鱼图片。
师:可以怎样圈?算式:
生回答。多种算式。
练习二。
师:谁知道余数最大能填几?为什么?
学生讨论。
生:最大填5,因为余数要比除数小。
小结:余数要比除数小。
师:谁来说说除数可能是几?为什么?
生回答。
多种算式。
练习三。
师:说说你的想法。
生回答。
课后小结。
四、本课小结。
1.知道分不完,剩下的数就是余数。
2.在有余数的除法里,余数必须小于除数。
三年级奥数有余数除法教案(优秀21篇)篇十
进一步巩固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计算,通过具体练习,帮助学生区分各种情况,克服相近内容的互相干扰,能正确估算并计算、验算。
一步巩固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计算。
一、基本练习。
1、p13.3。
出示第一组题,学生独立进行口算。
指名口答。
讨论:上下两题之间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口算时有什么区别?
出示第二组题,同桌互相交流进行口算。
讨论:上下两题之间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小结。
2、p13.1。
出示题目,要求学生进行估算,说出商是几位数。
再要求计算。
集体反馈。
小结。
3、计算并验算。
536÷4321÷3872÷3。
学生分组完成,集体评讲。
讨论三题在计算时的不同。
小结。
4、p13.5。
引导读懂表格,理解题意。
明确要求谁拍的最快,谁拍得最慢必须要知道每人每分钟拍球的个数。
学生独立完成。
班级交流反馈。
二、课堂练习。
1、口答。
说出下面各题中商是两位数的,商是三位数的,商中间有0的,商末尾有0的。
563÷4303÷5426÷6912÷3。
259÷6856÷8700÷5214÷7。
2、拓展题。
3、填上合适的数。
5、在一道没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被除数、除数、商的和是135,商是3,那么被除数=(),除数=()。
三、全课总结。
四、作业:
三年级奥数有余数除法教案(优秀21篇)篇十一
1、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感知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生理解"余数"的含义;能够正确读、写有余数的除法算式。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感受、体验探究过程,培养学生探究性能力。
圆片或小棒、糖。
一、谈话导入:春节的时候,你们的家里布置的漂亮吗,都进行了怎样的布置?
小熊也布置了自己的房间。瞧,它挂的气球多漂亮!仔细看看,发现什么?(按红、黄、粉、绿排列)。
你们能很快猜出第31个是什么颜色的气球吗?
请同学们再说出几个气球的号码,谁愿意跟老师比比猜?
想知道老师为什么猜得又快又准吗?学了今天的新知识你就知道了。(由猜气球的颜色导入,学生兴趣会很高。再看到老师总能很快猜对,不仅能让学生惊讶,更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学生的积极性完全被调动起来,教学效果会很好。)。
二、探究新知。
(一)认识余数。
1、春节的时候,我们去亲朋好友家坐客,主人都会拿出一些糖果来招待客人。现在我们就帮助小猴子把买来的水果分装在盘子里,准备招待客人吧。
2、瞧,小猴子买来了什么水果?一共有多少个?(10个)现在咱们就帮它把这些桔子平均分一分吧。以小组为单位,用学具摆一摆,请组长记录结果。
余数要比除数小(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不仅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还能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3、交流摆法,并说说怎样列示。(板书)。
4、观察这些分法,你能给分分类吗?
5、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分后有剩余的除法。(板书:有余数的除法)。
6、你们能说说什么是"余数"吗?指出几个算式中的余数分别是几。
7、介绍读法。指名读、齐读。
(学生参与了探究的过程,这会对他们理解余数的概念给予很大的帮助。)。
1、想想刚才你们分桔子的经过,再看看这几个算式,你能说一说为什么会有剩余吗?
剩下的为什么不再继续分了?剩余几个就不能再分了,跟哪个数比比就知道了?记住: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2、余数比除数大或等于余数行吗,为什么?
(通过引导学生操作、观察、思考,调动他们多种感官参与活动,从而使学生在经历、体验、获得的过程中加深对"余数要比除数小"的理解,使教学重难点迎刃而解。)。
三、巩固练习。
1、书上第三页练一练1题、2题。(巩固基本概念)。
2、拓展练习:一个数除以5,如果有余数,可能是几?
四、归纳:谈本节课收获。
三年级奥数有余数除法教案(优秀21篇)篇十二
复备时间.4.3授课教师张永红城内小学。
课题笔算乘法例2课型新授。
课时分配8第3课时上课时间4.10。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
让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过程,学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乘法,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引导学生掌握笔算乘法算理。
过程方法。
让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过程,学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乘法,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计算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能够正确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乘法。
教学难点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教具。
(课件)准备例2主题图、彩色笔。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
一、目标导向,确定航点。
1、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
38×1020×1491×4081×6072×3050×3162×3070×21。
2、笔算。
35×7=23×21=。
学生集体完成并指名两位同学到黑板上完成,做完后请同学说一说计算过程,全班集体订正。
教学环节35×7=23×21=。
让学生集体完成并指名两位同学到黑板上完成,做完后请同学说一说计算过程,全班集体订正。
二、自主学习,探索航行。
学习教材第49页例2。
出示例2.
教师:读一读题,你从中知道了哪些信息?跟同伴说一说。
老师:怎样计算呢?同学们可以根据以前学过的乘法计算方法去想,也可以小组讨论,看看怎样得出得数,各组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本组的各种计算方法。(1)估算方法:48≈5037≈4050×40=(盒)大约有2000盒。
三、合作交流,共享航海。
(2)笔算方法:先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7去乘第一个因数各数位上的数,方法与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相同。7乘8得56,在个位上写6,向十位进5;7再乘第一个因数十位上的4,得28个十,加上个位进上来的5个十,得33个十,所以在十位上写3,百位上也写3;再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3去乘48,所得的积的末位和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列式解答:48×37=1776(盒)答:一共需要1776盒酸奶。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因数是两位数的乘法怎样计算。学生讨论后总结。
教师总结:今天学习的是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乘法。
2、指导完成下面的练习。
23×3454×1339×2717×28。
可以让学生按组做,哪几个组做哪个题,
3、巩固练习。
24×4122×7444×5915×2153×27在黑板上出示计算卡片,让学生从中任选一题在练习本上完成笔算。
四、拓展训练,放眼航程。
1、16251824×16×13×17×19。
3、有36行苹果树,每行17棵,一共有多少棵苹果树?
读一读题,你从中知道了哪些信息?跟同伴说一说。
学生讨论:因数是两位数的乘法怎样计算。
做完后让同学们互相说一说笔算的过程,互相改正补充,然后指名学生发言,集体订正笔算的过程和结果。
让学生从中任选一题在练习本上完成笔算。
强调算理。
老师把写的正确的和书写规范的同学的练习本拿来展示,得到同学们的认可后把对应的卡片送给这位同学以示表扬。
板书设计笔算乘法。
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乘法的笔算方法:进位乘法和不进位乘法的计算过程相同,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分别与第一个因数相乘时,与哪一位乘得的积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相加时不要忘记加进位的数。
教学反思。
老师把写的正确的和书写规范的同学的练习本拿来展示,得到同学们的认可后把对应的卡片送给这位同学以示表扬。能够正确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乘法。
三年级奥数有余数除法教案(优秀21篇)篇十三
有余数的除法是表内除法的延伸,它是指导计算的基础知识。过去,计算教学侧重于算理、算法及计算技能的训练,强调计算的速度和结果,忽略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态度以及情感体验,忽略了计算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造成课堂气氛紧张,使计算教学变成枯燥的训练。为改变这一状况,教学时,我充分利用学生喜爱的情景,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余数”,建立“剩余”概念。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通过直观形象实际操作、自我探究等形式,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通过自己的思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来构建新的知识体系,给学生以成就感,恰如其分地体现了新课改的教学理念。教学例5时,由具体的情境导入后,没有采取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展开教学,而是组织活动,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小棒,分一分。通过操作使学生知道:认识余数和有余数的除法,并介绍横式在余数的写法和算式的读法。引导学生写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说明在竖式中从被除数中减去分掉的数,就是余数。在学生真正理解的基础上,学生自然对没有余数的除法竖式轻松解决了。
本节课中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真正参与了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借助动手操作让学生形成数学概念,在自主、合作、讨论中学生去交流、沟通、互动、思考,让学生建立起余数的概念,教学书写格式这类规范时,我则直接介绍说明,将主动的学习方式和接受式的学习方式有机结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相同,甚至出现较大偏差,这就需要教师灵活掌握,科学引导。此次的教学活动,给我及时地敲响了警钟,鞭策我在今后的备课和教学时要本着认真、虚心的态度,努力学习,多听教学经验丰富老师的课,虚心请教,踏踏实实地搞好教学工作,提高驾驭教材、驾驭课堂的能力,实现自我提升。
三年级奥数有余数除法教案(优秀21篇)篇十四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55页例4及练习十三的部分题。
1、通过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对熟悉的生活事例进行探讨和研究,初步学会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2、能正确地写出商和余数的单位名称。
3、在解决问题中,感知数学的应用价值,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多媒体课件、学生练习本、笔。
同学们好,今天我们教室来了一位新朋友(出示聪聪的图片),聪聪要完成一项任务,一起来看看吧。(出示课件)。
同学们喜欢上体育课吗?三(一)班的这节体育课上老师遇到了一个数学问题,(出示课件)。
1、提问:从这幅图中你看到了什么?你能根据图中的有效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吗?(课件同步出现:可以分几组,还多几人?)。
(1)、请学生到展示台上演示自己的计算过程并进行解释。
(2)、根据商和余数的单位提问:这里的商5表示什么意思?余数2呢?
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规范的解答格式,提醒学生计算细心,并注意带上正确的单位,最后还要写上答语。
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请1名同学在黑板上做。
3、对比:仔细看一下这两道题的解题过程,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吗?(课件展示)。
32÷6=5(组)……2(人)。
32÷6=5(人)……2(人)。
师:为什么算式一样结果也一样,单位会不一样?(帮助学生进一步一理解)。
小结:单位名称是跟我们解决的问题有关,所以平时我们在用有余数除法解决问题的时候一定要看清问题,弄清商和余数的单位。
1、看大屏幕,解决读书节中的问题(57页,4题)。
(1)先从图中找信息。
“23元最多可以买几本?还剩多少元?25元呢?”
学生独立解答,反馈。
2、课件出示:
a、航模小组用25个车轮组装四驱车,
最多能装几辆?
b、一辆货车载重量4吨,要运25吨货物,至少需要几辆?
(1)同学们自己先想想,再小组交流。
(2)列算式并解答。
(3)全班展示说明。
小结: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三年级奥数有余数除法教案(优秀21篇)篇十五
教学重难点重点:有余数除法的计算。
难点: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
教学方法准备。
教学过程及内容。
一、复习铺垫。
1.卡片出示,口答:()里最大能填几:。
3×()244×()377×()59。
()×211()×640()×538。
2.竖式计算(指名板演和齐练)。
二、教学例3个人二度备课与即时反思。
探究“余数比除数小”的规律。
1、出示例3。
2、列式计算,完成在答题卡上。
21÷5=4(组)……1(人)。
22÷5=4(组)……2(人)。
23÷5=4(组)……3(人)。
24÷5=4(组)……4(人)。
25÷5=5(组)。
26÷5=5(组)……1(人)。
27÷5=5(组)……2(人)。
28÷5=5(组)……3(人)。
29÷5=5(组)……4(人)。
30÷5=6(组)。
31÷5=6(组)……1(人)。
32÷5=6(组)……2(人)。
3、引导学生观察算式中的余数和除数,看看能发现什么?
4、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发现。
5、组织全班交流。
师生共同归纳出: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比除数小。
6、验证规律。
教师:是不是所有的有余数的除法算式,都是余数比除数小呢?请你们任意写出一个有余数的除法算式,验证一下。
小组内交流验证结果。
三、实践应用。
1、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十二第1题。
(1)课件出示第1题。
(2)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3)学生在练习本上用竖式计算。
2、引导学生完成练习十二第2题。
(1)出示教材53页情境图。
(2)引导学生观察画面,理解题意。
(3)选择一种装法,计算出结果。
(4)引导学生思考:你还想一袋里装几个?按你的想法,列式计算出结果。
3、引导学生完成练习十二第3题。
(1)卡片出示第3题。
(2)引导学生说出卡片上最大能填几,并说说自己的想法。
3、引导学生完成练习十二第5题。
四、全课小结。
教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又有什么新的收获?
作
业
布
置
教学整体反思。
为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突出教学的重点,教师改变过去直接教学竖式的方法,放手让学生大胆想象,自己尝试写出除法的竖式,由于受先前学习经验的影响,很多学生是仿照加、减法和乘法的竖式的书写格式来写,这是很正常的。教师注意适时点拨,让学生互相提问、互相评价,从而不断地调整算式的写法,逐步地达到规范。这不仅体现了优化思想的渗透和培养,还充分体现了师生平等的教学理念。
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自主探索余数比除数小的规律,逐步培养她么善于合作、积极思考的学习能力。
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小棒成为教学的载体,学生通过大量的例子,反复研究,进一步验证了在有余数除法中,余数都比除数小的规律,从而认识水平上升到一定的高度,由特殊到一般,并在头脑中形成非常深刻的印象。
三年级奥数有余数除法教案(优秀21篇)篇十六
星期二我上了一节《有余数的除法》第一课时,本节课是表内除法的延伸,属下位学习,教学中本人主要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知余数,认识余数.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通过直观形象的教具展示,学具操作,游戏,自我探究等形式,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来构建新的知识体系,给学生以成就感.恰如其分地体现了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同时课堂中培养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整节课多数是让学生在动手中认识余数,得出结论.这节课刚开始时是小组平均分小棒,在学生动手操作分完所给的小棒后,教师让学生仔细观察表格,把分的几种情况进行比较,并分类.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得出结论:每组把小棒平均分后有两种不同的结果,一种是没有剩余,一种是有剩余.学生从"小棒开始初步感知了"剩余",到形成结论得出概念,突出了"剩余"的概念,培养了学生初步的观察,操作和比较能力.为下面进一步学习余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认识余数后引出除数比余数大时,不是我告诉学生这规律,而也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动手圈.在圈一圈,猜一猜的过程中学生总结出了除数比余数大的规律.整节课学生动手,动嘴,动脑,真正参与了活动的全过程,借助动手操作活动让学生形成数学概念.在自主,合作,讨论中学生自己去交流,去沟通,去互动,去思考,使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获得了"余数"概念的表象支撑,为抽象出"余数"概念打下了基础.
三年级奥数有余数除法教案(优秀21篇)篇十七
2、在分糖过程中,明白余数比除数小的道理。
2、如何试商。
教师:糖图,多媒体课件,
学生:每组一包糖(14块),彩笔,练习纸。
一、动手操作,感知余数。
1、师:今天,李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些小礼物,是什么呢?想不想知道?
生:想!
师:好,我们倒出来看看,是什么?喜欢吗?(老师倒出袋子里的糖)。
生:是糖。喜欢!
2、师:老师为每个小组都准备了14块糖,如果每人分一块,这些糖最多能分给多少人?
生:可以分给14个人。
师:对吗?好,咱们一起分一分。(课件演示:14块糖,一人一块,我们就一块一块的圈起来,最后分给了多少人?)。
生:14个人!
师:如果每人分2块呢?能分给几个人?
生:如果每人分2块,可以分给7个人!
师:你想的真快!咱们来看,(课件演示:14块糖,每人分2块,一起数!)。
生:分给了1个人,2个人,3个人……。
师:谁来说说分的结果?
生:有14块糖,每人分两块,可以分给7个人!
师:回答的真完整!
3、师:按这样分法,每人还能分3块,4块,甚至更多,你想每人分几块呢?
生a:我想每人分4块。
生b:我想每人分7块。……。
4、师:看来大家都有自己的想法,下面,老师给你一个机会,按你的想法在桌上分一分这些糖,看最多能分给几个人,然后在图上圈一圈表示出来,好吗?比比哪个小组的分法最多!开始吧!
5、学生小组活动分糖,并在图中画圈儿表示。
6、学生分小组汇报:
(1)、师:分完了吗,同学们?哪个小组愿意到前面展示你们组分的情况?
组1:我们小组有14块糖,
第一种分法是,每人分3块,一共分给了4个人,还多着两块。
第二种分法是,每人分5块,一共分给了2个人,最后还多4块。
第三种分法是,每人分7块,一共分给了2个人,正好分完了!
(2)、师:听了他的汇报,你有什么问题吗?
生1:我有点不明白,为什么第一种分法还多着2块?
生答:因为,每人分3块,剩下的2块不够分给一个人的了,所以就不能再分了。
师:你同意他的说法吗?
问的同学点头表示赞同。
生2:那你第二种,还剩4块呢,怎么也不分了?
生答:那是每人分5块啊,所以剩下的4块也不够给一个人,否则就不公平了!
师:有道理吗?老师把你们分的情况展示出来。
(在黑板上贴出他们组的分法)。
(3)师:谁还有不同的分法?说说你不同的那种。
组2:我们组是这样分的,14块糖,每人分4块,可以分给3个人,还剩2块。还有一种,是每人分6块,可以分给2个人,也剩下2块不能再分了!
师:他这两种分法都剩了2块,是不能再分了吗?
生:是,因为第一次每人分4块,第二次每人分6块,都比2块多,所以不能再分了!
师:同意吗?你解释的真清楚!
生:我发现有的分法有多余的,而有的分法正好分完,没有剩余!
1、师:这些正好分完的,我们以前学过了,会列算式吗?以它为例,怎么列?
生1:14÷2=7(人)(师板书)。
师: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生2:有14块糖,每人分2块,可以分给7个人。
师:这个怎么列?(指最后一种分法)。
生3:14÷7=2(人)。
师:说说什么意思?
生3:有14块糖,每人分7块,可以分给2个人。
2、师:看来这些没剩余的,难不倒大家,那这边有剩余的分法,该怎样用算式表示呢?比如第一种,有14块糖,每人分3块,分给了4个人,还剩2块,你能试着写写吗?在本子上试试!
3、学生试写。
4、展示学生的写法:
a、(14—2)÷3=4b、14÷3=。
c、14÷3=4余2d、14÷3=4……2。
师:写好了吗?我们来看这几位同学写的。
这是谁的?说说你的算式什么意思?
生a:我先从14块糖里去掉2块多余的,再用12÷3=4(人)。
师:好,这是你的想法!我们再来看下一位同学的,为什么这样写?
生b:因为有14块糖,每人分3块,所以用14÷3,可是下面不会算了。
生:解决了。
师:怎么解决了,它什么意思?
生:有14块糖,每人分3块,可以分给4个人,还余着2块,他在后面写了个余字。
师:(问第三种方法的主人)你是这个意思吗?
生c:是!
师:你们觉得这样表示可以吗?
生:可以!
生:他用了省略号代替了“余”。
5、师:对啊,他发明了一种符号来表示剩余,想法不错!其实这两种方法都可以,不过为了书写简便,人们就习惯用六个点来表示剩余,看老师写一遍:14÷3=4……2,读作:14除以3商4余2。(齐读一遍)。
6、师: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生:有14块糖,每人分3块,可以分给4个人,还余着2块。
师:4在这儿表示4(人),2表示2(块),(板书单位名称)指的哪两块?生:指图中余下的2块。
师:大家会写了吗?下面这些,请你任选一种写出来!
7、学生练习,然后汇报。(教师板书)。
生1:14÷4=3(人)……2(块)。
有14块糖,每人分4块可以分给3个人,还余2块。
生2:14÷5=2(人)……4(块)。
有14块糖,每人分5块可以分给2个人,还余4块。
生3:14÷6=2(人)……2(块)。
有14块糖,每人分6块可以分给2个人,还余2块。
8、师:大家仔细观察,我们今天学的除法跟以前学的有什么不同?
生:今天学的除法有余数,以前的除法没有!
师:他刚才用了一个词,什么?
生:余数!
师:什么是余数?
生:分完后,剩下不能再分的数!
师:在这儿,哪些是余数?
生:2、4。(学生边说教师边指)。
师:这个词用的好,我们就把这些数称为余数!象这样的除法,我们叫它有余数的除法。(板书课题)。
三、探究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生:16块。
师:如果每人分5块,最多能分给几个人?余几块呢?怎么列式?
生:16÷5=3……1。
师:咱们看是这样吗?(课件验证)和你想的一样吗?
生:17÷5=3……2。
3、师:仔细看,“啪、啪”又添了两块,变成多少了?
生:19块。
师:这次能分几人?余几块呢?
生:19÷5=3……4。
4、师:都添了那么多糖了,怎么还是只分给3个人啊?
生:剩下的不够5块。
师:好,再添一块,现在够了吗?能分几个人了?
生:能分给4个人了。
师:我是这样列的:20÷5=3……5,余5块行不行?为什么?
生:因为剩下的5块还能分给一个人。
5、师:刚才余5块不行,还能再分,那6块呢?7块呢?
生:更不行了,还能再分。
师:看来当每人分5块时,最后可能会余几块?
生:可能会余1、2、3、4块。
师:也就是说只要余下的比5块少就行,是吗?你能说说,余数和除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生:余数不能超过除数!
师:换句话说,也就是余数要比除数小。(板书:余数比除数小)。
四、研究试商方法:
1、师:你看,通过分糖,咱们进一步认识了有余数的除法,现在咱不分了,我出道题,你会做吗?试一试:
(1)13÷5=?可以结合刚才分糖的过程想想!再来一道。
(2)17÷4=?算的不错,下面可要抢答了,想好就举手,瞪大眼睛,准备好了吗?
(3)22÷7=?28÷5=?34÷6=?
生:我先想的口诀,五六三十,所以商5,然后用34—30得4是余数。
师:你想的口诀,五六三十,你怎么不想四六二十四啊?
生:因为24离34太远了。
师:哦,要想得数最接近34还得比它小的那句口诀,是吧?
他的方法行不行,咱们来试试!
五、巩固练习:
1、计算:下面两道自己试试!
23÷4=32÷5=。
师:第一题是怎么想的?
生:先想四五二十,商就是五,再用23—5得到余数3。
2、判断:
师:大家学的那么带劲,把小动物们也吸引来了,瞧,他们还带来了自己做的题,帮他检查一下好吗?(判断并改正)。
3、实践题:
师:咱们班同学可真棒,帮小动物们改正了错误,哎,今天咱们班来了多少人?
生:30人。
师:几个人一组?
生:5个人一组。
师:分了几组?怎么知道的?
生:30÷5=6(组)。
师:如果4人分一组,能分几组呢?这个问题,咱们留到课下解决好吗?
六、小结:
师:这节课,老师跟大家度过了一个愉快又充实的40分钟,希望大家课下找一找生活中有余数除法的例子,说给你的同伴听!
总评:本节课的设计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知识水平,以学生的主动探索学习为基本活动形式,以小组合作学习为基本活动组织方式,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具体表现如下:
1、注意创设情境,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本课为了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创设了以分糖为主的学习情境。而分糖是学生平常经常做的事情,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原来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存在于他们的身边,这样就更好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使他们喜欢学习数学。
2、实践操作,引导探究。
这节课主要是引导学生在具体的分糖情境中,通过亲自动手分糖、画图、列算式,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比较,帮助学生理解余数的含义,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的道理。进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探索精神,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3、合作学习,自主探索。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己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小组合作精神,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4、多媒体课件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在理解余数比除数小这一环节,借助课件演示,层层推进,帮助学生很好的理解为什么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数型结合,形象,生动。
5、分层练习,实际应用,提高应用意识:
练习设计有梯度:第一题是基础题,纯粹的计算。第二题,判断。让学生根据学过的知识辨别小动物做的对不对,不仅考察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还让他们尝试了帮助别人的快乐,体验了成功的喜悦!第三题,实践题。全班30人,如果每组4人,可以分几组,还余几人?从生活中来,再回到生活中去,让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也让学生深深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三年级奥数有余数除法教案(优秀21篇)篇十八
教学内容:课本第22页例3。
教学目标:1.再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中理解一位数除法,被除数得最高位商得数不够商1,需要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再除的算理。2.再经历一系列的计算练习后,感悟多位数除一位数的笔算步骤,并能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3.再合作交流中积极发表自己意见,同时学会倾听,并从中体验探究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学生独立尝试,小组交流等学习方式引导学生感受--理解--概括一位数除三位数,被除数得最高位商得数不够商1,需要看被除数得前两位再除得算理与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口算。
2.出示74×4=29652×7=364。
296÷4=364÷7=。
你能根据上面的乘法算式,很快地填写除下一个除法算式的商吗?你是怎么想的?
3.出示284÷4=350÷7=。
16÷4=14÷7=。
296÷4=364÷7=。
边填边想这两题上下之间有什么联系?
二、新授。
1.出示例3。
2.你能列式计算吗?算好后请你在四人小组交流以下问题:
(1)被除数前一位2除以6不够商1,你是怎么处理的?
(2)处理后得到的商你写在被除数的哪一位商?为什么?
(3)接下来的商你又写在哪一位上?为什么?
学生说,教师板书:
39。
6238。
18。
58。
54。
4
238÷6=39……4。
4.试一试:156÷3。
集体订正。
5.计算。
378÷6425÷5。
引导学生把每次除后余下的数余除数进行比较,问:你发现了什么?
强调:为什么每求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6.小结。指着例3与学生的板演提问:
说说你今天学会了什么?
二、练习。
1.做一做。
156÷3434÷8605÷5863÷7。
2.计算。
176÷2456÷4。
381÷3495÷5。
三年级奥数有余数除法教案(优秀21篇)篇十九
1、通过观察、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的计算方法。
2、理解商中间有0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商中间有0的除法。
3、能主动思考、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
掌握商中间有0除法的计算方法。
1、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2、能正确计算商中间有0的除法。
小黑板、
一、复习导入(小黑板出示)。
说一说。
1、02=05=40=。
2、判断下列各题的商是几位数。
3、小黑板出示学习目标(生齐读)。
二、引导学生学习列5(导)。
04=?(想;4乘几等于0?)。
1、08=07=02=。
板书:0除以任何都得0。
2、讨论:00=?
0除以任何。
不是0的数。
都得0。(指导生读)。
三、学生自主学习(学)。
1、自学例6,题目中告诉了我们什么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怎样列式?小组合作探究。
如何列竖式计算?
2、教师巡视指导。
3、展示学习成果。
2082=。
(1)提问。
20xx的商是几位数?(三位数)。
(2)小组展示竖式。
提问:被除数十位的0除以2商几?为什么?
向学生介绍简便写法。
4、小组合作解决例6第(2)题。
小红买两套世界名著,每套花多少钱?
学生展示自学成果:2162=。
列出竖式。
提问:十位上的1除以2不够商1,怎么办?
小组讨论,指名回答,师作小结。
除到被除数的某一位不够商1,就商0占位。
五、课堂检测(练)。
1、教材的第24页做一做。
2、练习五的第1、3题。
于这节课我比较满意的地方是导入部分,导入部分的知识对这节课新知识的学习有非常大的`帮助。但是这节课不足的地方比较多,首先最大的一个问题是时间分配不合理,学生练得比较少;其次是对0除以任何不是0得数都得0讲解时太啰嗦,以至于浪费掉一些练的时间;最后就是对学生书写竖式的顺序没注意到他们是否书写正确。我觉得我现在要立即改正的地方是要关注学生的学、练的过程,即使发现学生不足之处,纠正他们,当然在讲课方面,我会慢慢学习如何给学生讲明白、透彻,同时又不显得复杂。
三年级奥数有余数除法教案(优秀21篇)篇二十
教科书p49—50页的例1和相关练习。
1、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教学竖式计算表内除法,了解除法竖式中各部分含义。
2、通过主题图教学,让学生知道计算是从生活实际中产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3、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初步的观察、概括能力。
1、重点:教学用竖式计算表内除法,了解除法竖式中各部分的含义。
2、难点:让学生了解除法竖式中各部分的含义。
教具准备:教科书第49页的主题图。
一、创设情境:主题图的教学。
1、观察画面上都画了些什么?请大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2、在篮球场上一共有多少位同学,几个同学为一组?
在跑道上一共有多少位同学,参加跳绳的每组有多少人?
黑板报下的花盆几盆摆一组?
两棵树之间插了几面小旗?
3、谁能根据这个画面,编一道乘法或除法应用题。
二、探究体验:教学例题1。
1、通过理解表内除法的含义,15盆花每组摆5盆,可以摆几组,让学生计算。
2、教学竖式。
教学后要引导学生总结除法竖式的步骤,重点总结商的对位及商和除法乘积的写法。
3、练习:
学生独立分析,并解决问题。
4、在具体情景中,感受除法的存在,从中提出数学问题,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5、表内除法的商都是一位数,所以商写在个位上。
三、实践应用:完成书上相关练习。
教科书p51—52页的例2和例3及相关练习。
1、使学生初步建立有余数除法的概念,掌握有余数除法的书写格式和算式的读法。
2、理解余数的实际意义,知道余数比除数小的道理。
3、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及观察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余数比除数小的道理。
课前准备:投影片,口算卡片。
一、创设情境:导语引入。
二、探究体验:
1、教学例2:出示主题图,通过真实的情景。自己算一算,然后汇报结果,观察这些算式,发现被除数不变,变化除数,商和余数也在变化。
2、通过观察算式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教学例3并进行观察。进行归纳,总结出“余数要比除数小”的规律。
4、验证,进一步理解余数为什么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三、实践应用:完成书上相关练习。除了检查商对不对之外,还要比较余数和除数的大小。
第三课时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教科书p55页的例4和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联系有余数除法的含义,会解决一些有余数除法的问题。
2、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应用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解决一些有余数除法的应用题。
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教学例4。
创设情境:以分组做游戏为引入,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问题。
二、探究体验:
1、可以口算,可以笔算。
2、体会到在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可以根据计算的难度和自己的计算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计算方法。
3、解决例题。
4、要有问题意识,同时知道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不是唯一的。
5、要有创新意识,敢于发表与别人不同的见解。
三、实践应用:完成书上练习十三的第1题、第2题。
四、总结。
三年级奥数有余数除法教案(优秀21篇)篇二十一
1、通过对"扑克"有趣的研究,培养起学生对生活中平常小事的关注。
2、调动学生丰富的联想,养成一种思考的习惯。
"扑克"与年月日、季度的联系。
一、谈话引入。
生:……(教师补充,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师:"扑克"还有一种作用,而且与数学有关!
生:……。
二、新课。
1、桃、心、梅、方4种花色可以代表一年四季春、夏、秋、冬。
2、大王=太阳小王=月亮红=白天黑=夜晚。
4、所有牌的和+小王=平年的天数所有牌的`和+小王+大王=闰年的天数。
5、扑克中的k、q、j共有12张,3×4=12,表示一年有12个月。
6、365÷7≈52一年有52个星期。54张牌中除去大王、小王有52张是正牌,表示一年有52个星期。
7、一种花色的和=一个季度的天数一种花色有13张牌=一个季度有13个星期三。
小结:生活中有很多的数学,他每时每刻都在我们的身边出现,只是我们大家没有注意到。请大家都要学会留心观察,做生活的有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