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总结自己的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分享经验,帮助他人提高。写心得体会的过程中,我学会了总结和抽象思维的技巧,提高了自己的思考能力。
春节年夜饭的心得体会(汇总16篇)篇一
在春节的时候,都会有吃年夜饭的习俗,这是一家团聚的最好时机,以下是本站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春节年夜饭。
作文。
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吃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阖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心头的充实感真是难以言喻。人们既是享受满桌的佳肴盛馔,也是享受那份快乐的气氛,桌上有大菜、冷盆、热炒、点心,一般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火锅。一是鱼。火锅沸煮,热气腾腾,温馨撩人,说明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是象征“吉庆有余”,也喻示“年年有余”。还有萝卜俗称菜头,祝愿有好彩头;龙虾、爆鱼等煎炸食物,预祝家运兴旺如“烈火烹油”。
最后多为一道甜食,祝福往后的日子甜甜蜜蜜,这天,即使不会喝酒的,也多少喝一点。
年夜饭的名堂很多,南北各地不同,有饺子、馄饨、长面、元宵等,而且各有讲究。北方人过年习惯吃饺子,是取新旧交替“更岁交子”的意思。又因为白面饺子形状像银元宝,一盆盆端上桌象征着“新年大发财,元宝滚进来”之意。有的包饺子时,还把几枚沸水消毒后的硬币包进去,说是谁先吃着了,就能多挣钱。吃饺子的习俗,是从汉朝传下来的。相传,医圣张仲景在寒冬腊月,看到穷人的耳朵被冻烂了,便制作了一种“祛寒娇耳汤”给穷人治冻伤。
他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温热的药材,用面皮包成耳朵样子的“娇耳”,下锅煮熟,分给穷人吃,人们吃后,觉得浑身变暖,两耳发热。以后,人们仿效着做,一直流传到今天。新年吃馄饨,是取其开初之意。传说世界生成以前是混沌状态,盘古开天辟地,才有了宇宙四方,长面,也叫长寿面。新年吃面,是预祝寿长百年。
吃年夜饭的风俗是不是很有趣啊?同学们你们记住这些风俗了吗?
刚进腊月,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板溪乡红杏村农民许文旭家就忙开了。为了准备好这顿年夜饭,一些必不可少的传统主菜不提前十天半月准备是不行的。其中最主要的当数“扣肉”和“灌海椒”。许文旭说,“扣肉”看似简单,但要做到真正肥而不腻、嫩滑爽口,是要下一番工夫的。“灌海椒”则是把糯米面拌上作料后填入一个个掏空的海椒中,然后放入咸菜罐子里封存半个月,到了除夕,拿出来用油一炸就可以上桌了。
土家人之所以重视这两道菜,是因为以前一年到头难得吃上几回肉,糯米也是稀罕东西,因此家家都把这两道菜当作年夜饭展示手艺的机会,同时也是为了犒劳辛劳了一年的家人。
令人意外的是,海带还曾一度成为土家年夜饭的主菜。因为以前土家族聚集地区吃盐巴都困难,医疗条件也差,经常有人因缺碘患上大脖子病。为了给家人补碘,土家人就在年夜饭上一道海带,以补充人体所需的碘。在当时的条件下,海带对土家人来说,真可谓“山珍海味”,经常吃根本不可能,因此成了年夜饭上的一道好菜。如今,海带早已退出年夜饭的“舞台”。
土家人吃过年夜饭后,各家都会燃起一根木柴,大家围坐聆听老人讲故事,守岁到天亮,名叫“守田埂”,以表达对田地的热爱。
朝鲜族:“岁酒”和“德固”占据特殊位置。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是我国朝鲜族主要聚居地区,春节也是朝鲜族的传统的和最重要的节日。朝鲜族的年夜饭有着自己传统的食品和特色。
朝鲜族的年夜饭丰常丰富,大大小小的盘子七八十个,有的人家甚至达上百个。其中占特殊位置的是‘岁酒’和‘德固’二种。
春节前夕,记者在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各乡村看到,很多朝鲜族村民都在酿造“岁酒”。朝鲜族在年夜饭有喝“岁酒”的习俗。这种酒多在过“岁首节”前酿造。岁首节相当于汉族的春节,“岁酒”以大米为主料,配以多味中药材,是一种药酒。用于春节期间自饮和待客,他们认为饮用此酒可以避邪、长寿。
“德固”是一种汤饼,就是将大米面和好蒸熟后,捣成大粘团,再搓成椭圆形圆条,切成薄片,倒入鸡、野鸡、牛肉汤锅中,吃时再放些麻油或香油以及紫菜,味美可口。
在年三十那天,朝鲜族妇女都要穿上漂亮的民族盛装。大多数家庭从一大早就开始做打糕。尽管现在有卖做打糕的机器,但他们还是喜欢用打糕槌自己动手做,因为感觉味道还是不一样。
除夕夜一家都围在一起吃年夜饭,是非常幸福的时刻,全家都会守岁通宵达旦。与汉族不同的是,朝鲜族大年夜这顿饭会载歌载舞,伴着朝鲜族古老的伽耶琴和筒箫乐曲迎接新年的到来。
漳州除夕之夜有“围炉”的习俗。全家大小团圆吃年夜饭时,必须用一个新的红泥火炉,生着火炭,红红旺旺地放置于圆桌下,象征家庭幸福兴旺。开宴时,炉前还置一红纸包,内包着银元两块,寓意新年发财。现在,火炉已经用电磁炉代替。
除夕宴席上的佳肴,数字要吉祥,一般是十二样,而每道莱都要有好的涵义。如鱼象征生活富余,鸡寓意金银相挨(谐音),鸭是金银相叠(音塔),猪肝表示官运亨通,豆腐说会发家致富,韭菜是“韭菜春”,长久幸福。即使是最普通的新鲜菠菜、芥菜、或“厚皮菜”,也叫做“长年菜”,不许切断,撕成一条条,烫熟了,囫囵吃,可长命百岁,也含有不忘本之意。还得有一盘蚶,只稍用开水烫一下,掰开半生熟地吃,蚶血越鲜红味越美。蚶壳象征金银,食后应郑重地放置于床下、门后,不得倒入垃圾堆,预兆明年发财,金银满屋。
除夕聚会,如有家人未归,也得空一位留待。家主人举筷每指点一盘菜,就念一句相应的吉祥话,全家人随之品尝。酒过三巡,即可随便吃了。宴席结束,主妇要盛一碗米饭放在厅中或厨房,插上一朵红纸花,俗称“春饭”,闽南话“春”与“剩”谐音,寓意年年有余。
还有“门蔗”习俗---方言“蔗”与“佳”近音,寓意进入佳境。各家各户除了贴。
春联。
外,房门两侧还要搁置两株圈贴红纸的连根甘蔗,寓意从头甜到尾。当女子婚后第一次回娘家,父母在门后放甘蔗,祝福女儿女婿婚姻生活甜蜜幸福。
下面是我家乡漳州南靖县靖城农村的年夜饭习俗:
年夜饭前要先祭拜祖先,烧纸钱,安排好先人后,才开始。
围炉时,家主人念“倒酒”,即由一“家庭主要劳力”左右手交替倒酒,家主人念“喝酒”,大家即喝一小口酒,家主人举筷再指点一盘菜,随口唱一句的吉祥话(一般都是菜名与吉祥话,用闽南话念起来很谐音、很通顺),全家人随之品尝。每次倒酒,要喝三次酒品尝三样菜肴后,家主人才又念“倒酒”,再喝三次酒品尝三样菜肴,再“倒酒”,再喝三次酒品尝三样菜肴。酒过三巡后,即可随便吃了。
鸡肉是年夜饭必吃的。倒酒后,家主人唱“吃鸡,富咧咧”(闽南语富贵的谐音),大家即开始动筷子夹鸡肉吃。一般鸡头、鸡尾、鸡翅、鸡脚是不许动的,要保持整只鸡的形状,直到初九。
还有鸭、萝卜、“金丸”(年糕)、韭菜、肥肉或瘦肉、豆腐、荷兰豆、冬笋、五香、炸豆腐、猪肉冻、手抓面、米面(粿条)等,也是年夜饭必吃的,而且样样有寓意。
春节年夜饭的心得体会(汇总16篇)篇二
春节年夜饭,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家庭聚会之一。在这个特殊的夜晚,无论是家人聚在一起品尝美食,还是纷纷涌回家乡,都会带来一份独特的感受与心得体会。下面将从年夜饭的准备、家人团聚、祭祖与独特菜品等几个方面,分享我在春节年夜饭中的感受与心得体会。
首先,在年夜饭的准备阶段,家人们的忙碌可以让人感受到浓浓的亲情。每年年底,家家户户都要准备各式各样的食材,以及烹饪所需的调料和器具。家人们一觉醒来,就开始为年夜饭做准备,有的要去买菜,有的要准备烹饪工具。大家各司其职,井然有序地开展工作,相互配合,充满着团队合作的氛围。这个过程中,我体会到家庭团结的力量和默契的配合,这种感受令人备受温暖。
其次,年夜饭是家人团聚的重要时刻,也让人感受到亲情的强烈。春节期间,一些外出打工或求学的人纷纷回到家乡与家人团聚,这让家庭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年夜饭是所有家庭成员齐聚一堂的时刻,可见每个人对于这一天的期待和重视。无论是年长的父母,还是离家多年的子女,彼此的问候和关怀都会让人感受到家人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而在餐桌上,笑语盈盈、团圆喜庆的场景更是让人怀念起小时候的年味。
接下来,年夜饭还有一个重要的环节是祭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祭祖是表达对祖先的尊敬和感恩之情的重要方式。在年夜饭之前,我们通常会摆上一张祭祖桌,供品丰盛,包括酒、食物、水果等。家族中的长辈会向祖先行三鞠躬的仪式,表达对祖先的敬意。祭祖仪式让人感到庄重肃穆,同时也让我明白到家庭的根是什么,感受到了家族连续的重要性。
最后,年夜饭的菜品也是让人印象深刻的一方面。中国各地在年夜饭中有着各具特色的菜品,每个菜品背后都寄托着人们对幸福和吉祥的期盼。比如说,北方人喜欢吃饺子,象征团圆和合家幸福;而南方人则会准备年糕,象征越过年的顺利和平安。各式各样的菜肴和美食在年夜饭的桌上摆满,香气四溢,令我流连忘返。从食材的选取到烹饪的精心制作,每一道菜都代表了家人对年夜饭的用心和期待,也展现了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独特魅力。
在春节年夜饭的重要时刻,我体会到了家人团聚的温馨和亲情的浓厚。年夜饭不仅是一顿美食的盛宴,更是家族血脉相承的象征。家人们的合作和共同努力使得年夜饭变得更加有意义,也让我对家人和传统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感受。年夜饭带给我家庭团聚、亲情和传统文化的感悟,让我更加珍惜家人的陪伴,并更加关注和秉持传承着的美好价值观。
春节年夜饭的心得体会(汇总16篇)篇三
春节年夜饭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家庭团聚的时刻。每年春节,团圆的喜悦弥漫在每个家庭,人们从四面八方回到家园,一起享受这一特殊时刻。作为重要的传统习俗之一,春节年夜饭给人们带来了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满足,更是精神上的愉悦。下面,我将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谈谈我对春节年夜饭的感受与心得体会。
首先,春节年夜饭能让人感受到家庭的温馨与幸福。在这个特殊的日子,全家人围坐在饭桌前,亲手准备的美食摆满了桌面。暖黄的烛光照亮了整个房间,让人心生一片宁静的感觉。家人们有说有笑,亲情在每一个眼神和动作中传递。这时,无论是平时疏远的亲戚还是长久不见的朋友,都会感受到无比的温暖。春节年夜饭让我深刻地体会到了家的重要性,无论是天南地北,只要回到家,在家人的围绕下,一切的困苦和烦恼都会暂时抛诸脑后。
其次,春节年夜饭能让人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底蕴与情怀。春节年夜饭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饮食方面体现得尤为明显。无论是年糕还是饺子,都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丰富的象征意义。这些传统美食饱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望和对传统文化的珍爱。每一道菜肴都包含着绵延千年的文化底蕴,让人不禁对传统文化的深沉思考。春节年夜饭的丰盛美食与传统文化的结合,使我意识到了我们应该铭记传统、传承文化的重要性。
再次,春节年夜饭能让人感受到对未来的希望与期待。每一年的年夜饭都代表着一年的新开始,人们在这一顿饭中对未来充满了祝福与希冀。在美食的享用过程中,人们不仅回味着过去的美好,也期待着未来的幸福。年夜饭是一个全新的起点,人们希望在新的一年里能够有更好的工作、更好的收入,更重要的是希望家人平安健康。这样的期待使我对新年充满了信心,激发起了我不断努力奋进的动力。
最后,春节年夜饭也让我体会到了珍惜时光的重要性。年夜饭的时间总是过得很快,眨眼间,忙碌的一天就结束了。回过头来,我们会发现那些值得珍藏的瞬间早已成为永恒的回忆。年夜饭短暂的时光提醒着我们要珍惜与家人团聚的每一刻。时间不等人,我们要学会抓紧时间去陪伴家人,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关爱与呵护。春节年夜饭的结束意味着新一年的开始,也提醒着我们要珍惜时间,明确自己的目标,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
总而言之,春节年夜饭给人们带来了不仅仅是丰盛的美食,更是温馨、传统和期待的象征。在这一天,家人团聚的喜悦和传统的烙印让人们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与幸福,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底蕴与情怀,感受到对未来的希望与期待,最重要的是让人们体会到珍惜时间和家人的重要性。春节年夜饭是一个重要的时刻,深刻地影响着每个人的心灵,同时也寓意着“家”的力量和无限的希望。让我们珍惜这一美好时刻,感受春节年夜饭带给我们的深刻感受与心得体会。
春节年夜饭的心得体会(汇总16篇)篇四
我记得每一年的年三十的下午,奶奶就会在家备上满满的两锅饺子,这样只要有人回来,一进门就能吃上热气腾腾的饺子。奶奶是个地地道道的乡下人,平常时日没有家人回来,她从来不大桌的张罗饭菜,唯独这年夜饺子是奶奶的必备节目。每每三十都会看奶奶包饺子看的出神,那些呆笨的面团只在奶奶手里一转,就变成了一个活灵活现的小饺子。我总是不甘心只在一旁眼巴巴的看着,就也拿起面团在手里捏着。只是饺子没捏出来,倒是捏出个“面丸子”。每次我捏的饺子,奶奶总是笑笑的接过去,然后用她的巧手改上几下,就又成了一只灵动的饺子。一边捏还一边说:“我孙子真能干,还会包饺子呢,真好看。”
我最爱吃奶奶包的年夜饺子,一年到头也才有这么一次机会好好享受一次美食。我总是缠着奶奶问,为什么一定要等到三十晚上才能吃饺子呢。每次奶奶听到这个问题,她都微笑着避开不答。
直到现在我才知道,是因为当时在奶奶的那个时代很穷,而爸爸要吃饺子,奶奶四处乞讨,可还是空手而归,就这样,奶奶不想再让爸爸受以前一样的苦!
春节年夜饭的心得体会(汇总16篇)篇五
年夜饭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的一环,也是全家团聚的重要场合。每个家庭都会在除夕夜准备一桌丰盛的菜肴,大家围坐在一起分享快乐。但是,年夜饭的准备和规划也需要一定程度上的心理准备和技巧。
二、材料准备及规划。
准备年夜饭时,首先要做的是材料准备及规划。根据家庭的人数和口味、喜好,选择合适的材料和菜肴。在选购材料时要注意品质,这关系到年夜饭的味道和健康。在规划菜单时,要平衡膳食营养,并考虑到家庭成员的口味,避免过于单调,过于辛辣或者太油腻,以免影响身体健康。
三、菜肴的烹饪技巧。
为了让年夜饭更加美味,烹饪技巧也非常重要。在烹饪菜肴时,注意火候的高低,根据食材的特点来调整火候。同时,主厨要有一定的技巧,例如懂得一技之长,例如切丝、切块等,以及花样繁多的特色菜。同时,在年夜饭烹饪的过程中,要注意交流和合作,更好的完成烹饪和准备。
四、装饰与服务。
年夜饭装饰和服务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装饰要以传统的红色为主,发挥创意做出精致的装饰,让人感到温馨和舒适。此外,餐桌要整洁,餐具、饮料和调料要充足,同时为家人们提供贴心的服务,可以让年夜饭更有温馨感。
五、传承与创新。
在年夜饭的准备过程中,传承与创新也非常重要,传统文化需要被传承和发扬光大,而年轻人的创新想法也可以给这个传统增添新意。可以借鉴其他家庭的经验,引入新的元素,增添年夜饭的文化内涵和乐趣。
六、结语。
年夜饭不仅仅是一顿美食,更是家庭和社会团结与沟通的重要场合。希望大家能够在年夜饭的准备和规划中,体验到传统文化的魅力,给家人们一份满满的爱和温暖。让大家在一起度过一个愉悦而难忘的除夕夜。
春节年夜饭的心得体会(汇总16篇)篇六
春节年夜饭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饮食盛宴之一,也是家庭团聚、传承亲情的重要时刻。每逢春节,家家户户都会卯足劲准备年夜饭,用美食和笑声共享华夏传统文化的温馨氛围。而在每一年的年夜饭上,我都从中汲取了许多真谛,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和亲人之间的深情厚意。接下来,我将分享我的春节年夜饭感受与心得体会。
第一段:烟火氛围营造。
春节年夜饭的特点之一是烟火氛围的营造。每年除夕夜,在开饭之前,亲戚们会一起玩放鞭炮,营造喜庆的氛围。炮声噼里啪啦,仿佛是对冬寒的告别和对新年的热情庆祝。这一时刻,我总会被激动的气氛所感染,内心充满对新年的希冀和美好的期许。
第二段:团圆宴席。
春节年夜饭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一餐,也是亲人们团聚的时刻。桌上摆满了所有亲人们喜欢的美食,其中每道菜都寓意着吉祥如意、幸福美满。年夜饭的时刻是家人团聚的最佳时刻,我们可以尽情品尝美食,眼看着盘子里面变空,笑声和祝福交织在一起。这种深情的团圆,让我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亲情的力量。
第三段:传统文化的延续。
春节年夜饭除了是一场盛宴,更是传统文化的延续。在年夜饭上,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国传统节庆文化的深厚底蕴。不仅有丰盛的饮食,还有热闹非凡的舞狮、舞龙表演和传统乐曲。这些传统文化元素使得年夜饭更加独特和有意义,同时也让我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第四段:尊老敬长的传统。
春节年夜饭是传统文化中尊老敬长的体现。在年夜饭上,我们尊重长辈的习俗被彰显得淋漓尽致。长辈们一般会坐在主位,享用最好的食物。年轻人要给长辈敬茶、敬酒,并表示对他们的敬意和感激之情。这种尊老敬长的传统让我感受到了家庭的和谐和亲人之间的关爱,也让我更加懂得孝敬和感恩的重要性。
第五段:回忆与展望。
每年的春节年夜饭,都是一次回忆与展望的时刻。坐在饭桌前,我会回想过去一年的点点滴滴和家人们的点滴改变,同时也展望新的一年的美好愿景和目标。年夜饭是我与亲人们分享彼此的心声和愿望的时刻,我们一起讨论并互相鼓励,为未来砥砺前行。这是一个让我充实和激励的时刻,也让我深深体会到家庭的力量以及亲人们对我的支持和鼓励。
通过春节年夜饭,我不仅可以品味美食、感受亲情的温暖,更可以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在团圆的盛宴中,我感受到了家庭的力量和亲人的关心,同时也汲取了许多人生智慧和成长的力量。愿我们每个人都能珍惜这样的时刻,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让春节年夜饭成为我们生活中最美好的回忆和体验之一。
春节年夜饭的心得体会(汇总16篇)篇七
一年一度,最热闹的也就是除夕的这一天晚上,我盼望着那个晚上的到来,迎接着那个迷人的.夜晚。
随着除夕这一晚的到来,给我带来了许多的快乐和乐趣。为了今年的“年夜大餐”,奶奶在除夕的前两天就开始“动工”了。因为奶奶眼中的年夜饭是团圆饭,预示着新一年的开始,一切都要十全十美,不能有半点马虎。每到这时候,我便会言语谨慎,生怕不经意间说出什么不中听的或是不吉利的话,招来奶奶的责骂。对我家而言,这一年一度的年夜饭已经不只是一顿简单的晚餐,更是全家都要参与的仪式。所以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今天,我们仍然保留了在家中吃年夜饭的习惯。
开饭喽!我狼吞虎咽的把这美味佳肴往嘴里塞。妈妈把果汁和红酒拿出来,倒在高脚杯里。这是我们每年必备的一个节目——新年祝愿。今年还是我第一个上场,我端起酒杯祝愿爸爸和妈妈——身体健康,笑口常开,工作顺利;祝愿爷爷奶奶——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也把他们的祝愿送给了我。
我家不仅年夜大餐丰盛,家庭也那么幸福,我既为有一个会做美食的奶奶感到骄傲,也为有一个美满的家庭感到骄傲。
春节年夜饭的心得体会(汇总16篇)篇八
过大年放鞭炮,人人开口笑。这不,在鞭炮声中又迎来了今年的大年三十。我喜出望外,与爸妈一起去奶奶家吃年夜饭。
到了那里,已是下午四点多钟,只见奶奶已在厨房里忙碌开了,老妈见此情况马上放下东西帮助奶奶做年夜饭了,我呢?打个下手吧,摘摘菜,刷刷盘子……说也真快,一个多小时桌子上摆满了五颜六色的饭菜。什么狮子头东坡肉啦、松鼠桂鱼、荔枝肉醉排骨、金枝玉叶、金科玉翠、金华富贵炖白菜……啊,真是应有尽有啊!
“噌噌……鞭炮又响了,我们也下去放鞭炮了,“过大年真热闹,家家户户放鞭炮,吃了饭菜吃饺子,撑得肚子滚滚圆……”
春节年夜饭的心得体会(汇总16篇)篇九
年夜饭是家庭团聚的时刻,每年这个时候,家家户户都会花上一周的时间准备这个盛大的节日。对于我来说,年夜饭是我最喜欢的时刻。在这个时刻,我们可以团聚在一起,分享美食,聊天,并且一起度过一个美好的夜晚。在年夜饭的过程中,我也有了很多的心得体会。
第一段:准备工作的重要性。
在年夜饭之前,我们会花上相当一段时间做准备工作。例如,我们会事先买好食材,准备好调料,并且在饭前进行烹饪。所有的这些准备工作都是为了保证年夜饭的顺利进行。我逐渐意识到了准备工作的重要性,只有准备好了,才可以让年夜饭更加美味,并让家人们感到愉快。
第二段:关于食材的选择。
食材对于年夜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选购食材的时候,我们应该选择新鲜、健康的食材。这不仅可以保证食物的营养,而且可以让食材更加美味。在年夜饭上,我们通常会选择各种高质量的食材,例如五花肉、鲜虾、鸽子等。通过这些美食,家人们可以分享美食,并且享受一顿美妙的年夜饭。
第三段:烹饪技巧的掌握。
烹饪技巧是年夜饭上的重要一环。在年夜饭的准备过程中,我发现了烹饪是一门艺术。烹饪需要时间、耐心和技巧。在年夜饭的准备过程中,我学会了很多烹饪技巧,例如切菜的方法、掌握火候的技巧等。通过这些技巧的掌握,我们可以做出美味又好看的食物,并且打动家人们的味蕾。
第四段:团聚的美好时刻。
年夜饭不仅是美食的盛宴,更是家人团聚的时刻。这个时候,我们可以一起享受美食,交流彼此的近况,分享生活中的点滴。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互相了解、打开心扉,让家人间的羁绊更加紧密。这种家庭团聚的氛围让人感到温馨。
第五段:对生活的感悟。
每一次的年夜饭都让我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无论我们在生活中遇到了什么困难,家人们总是可以在一起度过一个美好的夜晚。这个美好的时刻,可以让我们明白,生活的真正意义不在于追求财富和名利,而在于与家人们团聚在一起,分享彼此的生命和情感。
结语。
年夜饭是一顿充满正能量的美食盛宴,这个时刻可以让我们在家人的陪伴下度过一个美好的夜晚。通过年夜饭这个时刻,我们可以学习到很多生活的智慧和经验。希望每年的年夜饭都可以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收获和意义。
春节年夜饭的心得体会(汇总16篇)篇十
过大年放炮竹,人人开口笑。这不,在炮竹声中又迎来了今年的大年三十。我喜出望外,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奶奶家吃年夜饭。
“噌噌……炮竹又响了,我们也下去放炮竹了,“过大年真热闹,家家户户放炮竹,吃了饭菜吃饺子,撑得肚子滚滚圆……”
春节年夜饭的心得体会(汇总16篇)篇十一
时候,年夜饭是我们非常期待的一件事情。那时候,我们只需要等待着吃饭就行了,不需要做任何的准备工作。但是在长大之后,年夜饭变成了一个需要我们认真准备的事件。
今年的年夜饭,是我第一次离开家乡独自生活的时候过的。在家里,我只是一个依赖家人的孩子,家里所有的事情都是由父母来操持。但是在外面,我需要自己来处理一切事情。自己准备年夜饭是我来到外面后的第一个挑战。
因为时间紧迫,我只有一个小时的时间来准备年夜饭。首先,我去了超市买了一些食材。我选择了一些我喜欢的菜和一些适合搭配的食材。我买了糯米用来做汤圆,鸡肉用来做炖鸡和辣子鸡等等。
然后,我开始处理食材。我花费了很长的时间来处理鸡肉和蔬菜,把它们切成了一个个小块。我用花椒和辣椒来炒出了一些很香的菜肴。
接下来,我开始做汤圆。我将糯米粉和水搅拌在一起,然后揉成了一个面团。我将面团搓成了一个个小球,然后将它们丢进了开水里。短短的几分钟后,汤圆就完成了。这是我很喜欢的甜点之一。
虽然我只花了一个小时的时间来准备年夜饭,但这一小时的时间却让我更加独立自主,让我更加自信。这一次的年夜饭,虽然不是在家人的陪伴下度过的,但是我感到了一种成长和成就。
年夜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它不仅仅是一个让家人团聚的节日,同时也是一个让我们感到幸福和满足的节日。我相信在未来,无论我身在何处,我都会准备好年夜饭来庆祝这个特殊的时刻。
p
春节年夜饭的心得体会(汇总16篇)篇十二
年夜饭也是过年的`一种习俗,是过年必不可少的。今年我在姥姥家过年,人很多。菜也很多!
年夜饭又称团圆饭,团年饭。除夕这一天对华人来说是极为重要的,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是准备除旧迎新,吃团圆饭。家庭是华人社会的基石,一年一度的年夜饭充分表现出中华民族家庭成员的互敬互爱,这种互敬互爱使一家人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家人的团聚往往令一家之主在精神上得到安慰与满足,老人家眼看儿孙满堂,一家大小共叙天伦。
姥姥家的年夜饭可真丰盛,有牛肉,薯条,鸡肝,猪耳朵,豆腐片,芹菜,蒜苔,海蜇,藕。都很好吃!
春节年夜饭的心得体会(汇总16篇)篇十三
团年饭是过春节的重头戏,不但丰富多彩,而且很讲究意头。吃团年饭前先祭祖或拜神,香烛烧完才开饭。席上一般有鸡(寓有计)、鱼(寓年年有余)、蚝豉(寓好市)、生菜(寓生财)、腐竹(寓富足)、蒜(寓会计算)等以求吉利。
1、饺子:招财进宝。
在中华民俗中的,除夕守岁吃“饺子”,是任何山珍海味所无法替代的重头大宴。“饺子”又名“交子”或者“娇耳”,是新旧交替之意,也是秉承上苍之意,是必须要吃的一道大宴美食。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子”为“子时”,交与“饺”谐音,有“喜庆团圆”和“吉祥如意”的意思。此外,饺子因为形似元宝,过年时吃饺子,也带有“招财进宝”的吉祥含义。
饺子馅料的选择和寓意有着直接关系,最常见的韭菜馅寓意着久财之意,因为久即时间长、久远,谓之久财。冬季典型的白菜肉馅即百财之意。香菇最有养生功效,将其包进饺子馅里寓意着鼓财之意,鼓即高起,凸出,香菇的形状如同向上的箭头,或为股票大盘的走势,向上、饱鼓之意,谓之鼓财。最后还有南京人爱吃的酸菜,据说有算财之意。
2、鸡:有计。
除夕一桌丰盛的团年饭桌上,自然少不了鸡。除夕晚上吃年夜饭,在许多地方开席时首先要吃的菜就是鸡,因为寓意吉利。年菜必须有一只鸡在餐桌上,因为“吃鸡起家”。广州本地客家人拜神还要用鸡鹅做“头生”,都会选“走地鸡”,喻求生生猛猛。
为了减少脂肪和卡路里的摄入,在烹饪前还是烹饪后去皮。其实,在鸡皮和鸡肉之间有一层薄膜,它在保持肉质水分的同时也防止了脂肪的外溢。因此,如有必要,应该在烹饪后才将鸡肉去皮,这样不仅可减少脂肪摄入,还保证了鸡肉味道的鲜美。
3、猪脷:大吉大利。
猪脷代表着一年都大吉大利,所以猪脷每到过年的时候,就会被老街坊抢着来买的!
4、鱼:年年有余。
因为中国传统有年年有余(鱼)的说法,所以鱼是年夜饭必备的一道菜。除夕夜吃鲤鱼,鲤同“礼”谐音,过年吃鲤鱼大吉大利。除夕夜吃鲫鱼,鲫同“吉”谐音,过年鲤鱼和鲫鱼一起吃就是大吉大利。除夕夜吃鲢鱼,鲢同“连”谐音,过年吃鲢鱼连年有余。
为了吃出连年有余的好意头,您可以除夕两条鱼,年夜饭吃一条,大年初一吃一条,就是连年有余。如果制作一条的话,年夜饭吃终端,大年初一吃头尾,这样就是连年有余,有头鱼尾。
5、蚝豉:好市。
华南的年夜饭则多有鸡、烧肉、发菜、蚝豉等,因为“发菜蚝豉”与“发财好市”谐音。蚝豉,也称“蛎干”,牡蛎(也称蚝)肉的干制品,是广东人民春节必食的菜肴。蚝豉是补钙的最好食品,它含磷很丰富,由于钙被体内吸收时需要磷的帮助,所以有利于钙的吸收。
6、虾:哈哈笑。
广州人喜欢吃海鲜,虾在过年都会是一个吉祥菜式,白灼虾、炸虾等,因为虾寓意着每天都哈哈笑,笑哈哈。过年一道虾,每年笑哈哈,开开心心。
7、长年菜:长寿。
台湾春节第一餐吃“长年菜”,是一种长茎叶,有苦味的芥莱。有的还在菜里加细长粉丝,意即“绵绵不断,长生不老”。在除夕当天,人们切菜时,将蔬菜切得比平时长,因而得名,寓意长长久久,来年收益更多。而在除夕夜吃长年菜表示有剩余留到第二年,代表了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新年生活的期待。
春节年夜饭的心得体会(汇总16篇)篇十四
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到新年了。除夕夜吃年夜饭是中国人的传统习俗,想想那些丰盛可口、香味诱人的年夜饭,我不禁口水直流。经过家庭会议集体决定,今年除夕的年夜饭全家动手,自己做出一桌丰富的年夜饭。
大年三十的早上,噼噼啪啪的鞭炮声震耳欲聋,我从睡梦中醒过来,咦!家里怎么也有乒乒乓乓”的声音,起来一看,哦!从不下厨的妈妈正在厨房里忙活呢!各式各样的蔬菜、鸡鸭鱼肉等在厨房里已经摆了一地,妈妈又是洗菜、又是拣菜、又是切菜,忙个不停。看到这种情形,我连忙挽起袖子,自告奋勇地说:“妈妈,我来帮忙吧!”妈妈开心的说:“好呀!先把你自己的桌子收拾整齐,然后再过来帮妈妈拣菜,一起准备今晚的年夜饭。”
“知道了”!新春佳节到了心情也特别好,干什么都高兴,我一边哼着歌,一边把茶几、写字台收拾得整整齐齐。拣菜、拣葱、洗菜、打鸡蛋……看起来很简单,可是做起来就不那么容易了,就说打鸡蛋吧,我轻轻的磕了两三下,鸡蛋壳纹丝不动,连个小小的隙缝也难以看见,那点儿小缝仿佛在嘲笑我呢!我一着急,在桌子沿边重重的磕了一下,这下可惨了,鸡蛋清顺着我的手流到了地面,而蛋黄也流了一地,一个鸡蛋就这样牺牲了。我一边收拾残局,一边气呼呼的说:“你这个坏家伙,我告诉你,别以为我不行,我这就再打给你看看,哼……”打到第二个鸡蛋的时候,我吸取了第一次的教训,终于顺利的鸡蛋打好了。
在紧张的劳动中,时间飞快地过去,一看窗外,一个个红红的大灯笼已经亮起来了,树上的彩灯一闪一闪,零零星星的鞭炮声也开始凑起了热闹。在看看我们家的大桌子上,妈妈这个大厨做成了一道道色、香、味俱全的美味菜肴。
看着这些丰盛的大餐,耳中好像传来了若隐若现的新年钟声,而且离我们越来越近、越来越近,过年的气氛也悠然间越来越浓、越来越浓,新年终于来到了!我们全家一起举杯祝贺:“希望新年快乐。”
春节年夜饭的心得体会(汇总16篇)篇十五
每年除夕,家家户户都要吃年夜饭,每个地方的习俗都不一样。
在除夕这一天,媽媽对我说:“我们今天要吃饺子,快过来帮忙包饺子。”我很疑惑,对媽媽说:“我们今天为什么要吃饺子呢?而不是吃大鱼大肉呢?”媽媽说:“这是我们这个地方的习俗,除夕都要吃饺子。”可我却在手机上看到年夜饭的饭桌上必须有鸡、鱼寓意着年年有余。听媽媽说姑姑在信阳他们年夜饭的饭桌上必须有鸡爪、猪蹄,寓意着来年能挠更多的钱。而在电视上看到南方的人除夕要吃年糕,有的'地方过年还吃杂粮呢。
看来每个地方的人,除夕过得都不一样,年夜饭也各式各样,不过他们都是寓意着来年能够芝麻开花节节高。
春节年夜饭的心得体会(汇总16篇)篇十六
放寒假,新年的脚步也近。这次去爷爷、奶奶家过年,我很高兴,因为可以拿到压岁钱、看春晚。还可以亲手做年夜饭。
进了爷爷家,就听见奶奶在忙活着,像是做饺子,那是我最喜欢吃的食物。洗完手,就进了厨房,看见了许多东西,有刚刚和好的面,没切的韭菜,桌上还有肉丁……当然还有许多鞭炮、花。
开始分工。
“爸爸,妈妈你们俩切菜,包饺子,爷爷切肉丁,奶奶煮饺子和炒菜,我来往厨房送。”
只听到一通叮叮咣咣的炒菜声和切菜声……不一会儿年夜饭就吃上了。可刚吃了两口就八点了。
“春晚开始了。”
全家人又都放下筷子转移到了电视机前,节目很精彩,非常好玩。
一转眼,就十点多了,该去放炮了,我拿起香和一些小鞭就向外跑,爸爸和爷爷也都随后而至。
我们一家人团聚在桌子前,干了杯,还祝爷爷奶奶身体健康。吃完年夜饭后,
我有出去放花,同时消消食。
这个年过得真高兴,真高兴呀。下次过春节我还来爷爷家过。
“过年啰!过大年啰!”在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中将要迎来“兔”年,处处是一片喜气洋洋。我和爸爸妈妈一起贴春联,爷爷和奶奶在厨房切菜剁肉准备丰盛的年夜饭,家中充满了节日的欢乐!
我们家的年夜饭分工合作,各司其责。奶奶是总设计师,负责人员调度和做菜。为了年夜饭奶奶会把柜子里的一套精美的新餐具拿出来用。爷爷帮奶奶打小工,负责买配菜、买调料、拿油盐酱醋、锅碗瓢盆。我嘛,就负责“偷吃”,菜做好后,我总以尝尝菜的咸淡为借口,来偷吃做好的菜。
在我亲爱的奶奶的指挥和操持下,晚上六点整我们的年夜大餐正式开始,一盘盘色香味俱全、香喷喷的饭菜端上桌来,我看得眼花缭乱。其中红烧鱼、安豆头、水芹菜是我们必吃的菜,寓意着年年有余,平平安安和路路通。今年还是我第一个出场,我端起酒杯祝愿爷爷奶奶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祝愿爸爸和妈妈身体健康,笑口常开,工作顺利;爷爷奶奶祝我学习进步,爸爸妈妈祝我身体健康,天天好心情,“干杯!干杯”
正在大家都吃得高兴的时候,爷爷突然提出了一个问题问我说:“我们为什么要吃年夜饭呢?”我听了后,目瞪口呆,不知如何回答。奶奶见我回答不出来,就笑着说了一个传说:“传说高阳氏有三个儿子,死后都变成了疫鬼。两个居住在江边,一个却住在人家屋内的角落里,专门在除夕夜里出来吓唬小孩子。由于火可以驱邪,人们便在除夕夜里燃烧炉火,再加上家人团聚,疫鬼就不敢出来惊扰小孩子了。还有,一家人一面吃年夜饭,一面闲话家常,每人都谈谈自己在外面所遇到的难忘的事情,让家人共同分享。“哦,原来吃年夜饭还有这种说法呢。”我高兴的拍手叫好。
我们家的年夜饭一直吃到晚上八点钟,奶奶说:“中央电视台开始播放春节联欢晚会了,我祝大家兔年交好运,健康又快乐,下面大家一起去看春节联欢晚会。”
今年的除夕,我们一家在温馨的气氛中,吃了一顿非常开心的年夜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