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社会,单位是人们工作和生活的重要场所,它承载着各种责任和任务。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单位总结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论文(优质17篇)篇一
摘要:本文针对加强学校固定资产管理,首先简要介绍了学校固定资产的内容及特征,进而分析了当前我国学校固定资产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就加强改进学校固定资产管理提出了建议措施。
固定资产是学校开展教学科研活动的基础条件,也是学校日常管理的重点。但是,一些学校在自身的管理中对于固定资产管理重视不足,造成了固定资产管理出现了基础薄弱、资产配置不合理、固定资产盲目重复购置以及资产使用效率不高等问题。创新完善学校固定资产管理体系,提高学校固定资产管理水平,充分发挥固定资产的实际效益,已经成为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这对于保障学校教学科研的开展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学校固定资产主要是指学校用于开展教学科研、学生教育培养的物质基础,一般是指单位价值在千元以上的资产,主要包括了学校的房屋建筑、一般设备、专用设备、图书以及其他固定资产等。学校固定资产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固定资产的经费来源以及核算方式与其他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着较大的不同。学校的固定资产主要源自于国家的财政拨款、社会捐赠或者是其他方式,通常情况下,学校的固定资产只是一次性支出,而且往往不会进行计提折旧,会计报表中对学校固定资产的反映往往是固定资产的原值。
(二)固定资产的使用方式也有着较大的不同,学校内的固定资产,主要是用于学校内部的教学科研、行政办公等所使用,很少会用于资产经营。
(三)学校的固定资产管理具有多样性。虽然学校的'固定资产在分类上相对较为简洁,但是在分类管理上由于涉及到内部不同的职能部门,因而分类管理仍然具有较强的复杂性。
(一)学校固定资产管理体系不完善。目前很多学校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存在着重采购轻管理的问题,对于固定资产的归口集中管理、使用调剂以及配置优化等方面重视不够,造成了在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出现了资产闲置浪费的问题。
(二)固定资产的产权以及账实管理不清晰。很多学校的固定资产管理都存在着产权不明确的问题,一些资产在进入过程中未能及时进行产权登记,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产权关系紊乱的问题,这对于固定资产的规范化管理非常不利。此外,在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缺少及时准确的盘点,造成了出现账实不符的问题,很容易出现固定资产的流失。
(三)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水平不高。一些学校由于在固定资产管理上的人力物力投入不够,造成了固定资产管理手段较为落后,未能建立有效的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这就造成了固定资产在采购、使用、维护、盘点、报废、处置等环节容易出现漏洞。
(一)改进完善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体系。在学校的固定资产管理方面,首先应该创新固定资产管理体制,重点是实现学校内部固定资产的动态统一管理,同时明确不同层级、不同科室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的具体目标和责任,确保固定资产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其次,应该进一步的健全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可以由学校的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衔接沟通,具体细化固定资产各项管理制度。
(二)优化完善固定资产管理流程。在学校固定资产的配置方面,应该综合考虑固定资产配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能够通过调剂解决的,应尽量避免重新购置;对于各种超标配置、低效运转、长期闲置的固定资产,应该注重整合。在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方面,应该注重定期开展固定资产的盘点,可以通过建立台账和固定资产卡片的方式,重点确保账账、账卡、账实相符。在固定资产的处置管理上,应该确保规范化,必须确保固定资产的处置经过审批,对于一些已达到使用年限但经鉴定仍有使用价值的资产应充分运用。在固定资产的监督管理上,学校内部的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应该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同时建立固定资产使用效益定期审计制度,强化对使用效益的监督考核确保固定资产的安全可靠。
(三)不断创新固定资产的管理手段。在学校固定资产管理方面,应该尽可能的采取信息化的管理方式。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应该注重结合学校内部的信息管理系统整合建立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按照学校的实际情况,选择最为合理的固定资产管理软件,将固定资产管理的采购、招标、维护、出借、处置、报废等各个业务流程进行统一整合,对固定资产采取安全有效监控和网上同步管理。同时,综合运用条形码技术,在固定资产卡片中加入图片信息,进一步提高固定资产管理的信息化体系的建设水平。此外,还应该注重将资产价值管理和实物管理有机结合,对固定资产的存量和增量实施动态管理,并进一步实现固定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财务管理的有机结合,进而不断地提高固定资产整体管理水平。
四、结语。
在学校固定资产管理方面,应该进一步的完善学校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体系,通过形成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的管理模式,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控制,同时,加快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通过各种先进的管理手段以及管理理念等,促进学校固定资产管理效率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康志英.学校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外企业家,(03).
[2]张伟莲.会计集中核算制度下加强教育财务管理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6(03).
[3]彭菁菁.结算中心如何强化学校财务分析工作[j].新经济,2016(05).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论文(优质17篇)篇二
内部财务控制是为了约束单位内部的财务上的支出,制定出一系列的制度规范用来提高单位的经营质量。内部财务控制是事业单位内部管理的重要部分。而事业单位的收入主要来自于国家的财政支持,其支出就是支出的国家的资金。为了保障国家资金的安全,必须加强事业单位的内部财务控制,贯彻执行相关的制度规范,保证支出的合理性和效率性。
财政体征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的事业单位的内部财务控制已经得到了一定的认识和重视,并取得了一定的提高,但是纵观整个事业单位的内部财务控制仍然可以发现其中的问题。
我国大部分的事业单位对于其内部财务控制仍然没有清晰的认识,不能充分的认识到其重要性,单位就不能积极的发挥其作用,也就不能真正的做好内部财务控制工作。现在的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仍有部分存在听从领导的指示,不按严格的程序进行,甚至只是在单位缺乏周转资金时向上级政府申请资金,而不管资金领回来后是怎样支出的。
(二)内部财务控制缺乏标准规范。
目前我国事业单位的内部财务控制规范大多表现于形式,止于内容。部分事业单位在制作出规范后将规范高挂在单位内部办公场所,却不进行实质的执行,甚至一些单位的规范并不符合单位的本身的情况,漏洞百出,也不严格的执行。例如,日常公用支出有专门的制度,但是在实际上人们很少遵从,财政部门也不会专门的管理限制。
(三)岗位设置不合理,人员素质不高。
单位财会部门在岗位设置上人员的配备不合理、不科学,尤其是在会计和出纳等职位上存在一人兼任多职的现象,无法进行有效的监督,引发单位财务控制的不规范,导致暗箱操作等现象,降低其使用效率。同时,不重视单位内部的固定资产的管理,在采购和利用方面存在一定的风险,固定资产在采购后,没有相关的人员负责管理。此外,单位内部的财务控制的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较低,很少是专业对口的人员担任此项工作,不能规范的进行会计工作。
(四)薄弱的财务基础工作。
事业单位在没有进行改革前的性质是政府公益性,是服务于人民大众的。受到传统因素的影响,单位内部的财务控制工作基础较为薄弱,部分单位的会计信息更新较慢,在数据等方面的统计不准确,会计资料更是保存较少,这也成为事业单位在改革后其财务管理难以控制的原因之一。同时,单位内部的财务人员在经过多年的工作后,其原来掌握的知识已不能满足现在的需要,但是单位对于人员的培训很少。事业单位在内部财务的预算管理上仍然存在不完善的地方。
此外,事业单位内部的财务控制还缺乏必要的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相关的监督也没有信息渠道,甚至在监督后也不能得到严格的惩罚,这就使得相关人员的违纪操作无法得到有效的监督,从而导致了内部控制失效。
二、加强内部财务控制的必要性和原则。
(一)必要性。
随着政府职能的不断转变,事业单位的性质经过不断的财政改革后,人们日渐关注的公开,并对财政公开提高了要求。政府建设服务性政府的同时也日渐的注重人们的反应,顺随民意,加大财政支出信息的公开。事业单位在外部条件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加强内部财务控制,完善相应的制度规范,可以对其支出进行有效的管理,减少单位内部财产的浪费,有助于避免违纪事件如暗箱操作等的发生,从而减少单位内部的资产的流失,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同时可以统计单位内部的资金的流动,完善会计信息,在有关部门检查时及时的提供相关的资料。
(二)原则。
事业单位在进行内部的财务控制时,要注意遵循其原则:第一,全面性,即财务控制应该涵盖在单位的各个环节,确保对单位内部进行全面的内部财务控制,同时,确保内部财务控制严格的执行在每一个员工身上,不能因为职位的原因有所疏忽。第二,合法性,即在进行单位内部的财务控制时要注意合法性的原则,在手段等方面确保合法,结合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内部财务控制,完善单位内部的管理。第三,分工原则,为了更好的开展内部的财务控制工作,合理的分工有利于岗位和人员的优化,促进单位的内部的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第四,le=“经济论文”target=“_blank”经济原则,即在事业单位进行内部财务控制时,要注意成本应小于收益,科学合理的进行成本的控制,使得效率最大化。第五,适时性原则,即在内部财务控制时要注意与外部环境的协调,并根据环境的变化进行一定的调整,以保证内部财务控制的正常进行。
事业单位内部财务控制有利于节省资金,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并完善单位的会计信息。针对事业单位内部财务控制中出现的单位对于内部财务控制的重视度不够、内部财务控制缺乏标准规范、岗位设置不合理、人员素质不高、财务基础工作薄弱以及缺乏监督等问题,应该结合内部财务控制的原则即全面性、合法性、分工性、经济性和适时性,提出提高事业单位内部财务控制的有效措施――加强对内部财务控制的重视,建立健全单位内部的财务控制制度规范,严格审查预算以及提高工作人员素质。
(一)加强对内部财务控制的重视。
首先,从领导层加强对事业单位的内部财务控制的重视,加强其对相关法律规范的学习,并对其进行一定的`培训,使其在培训中认识到内部财务管理的重要性,从上层抓起单位的内部财务控制工作,推动全体员工认识到其重要性,并遵循标准。其次,促进全体员工的参与,在其认识到该工作的重要性时,积极的配合相关部门的工作。从上层抓起,促进单位内部财务控制工作的严格进行。
(二)建立健全单位内部的财务控制制度规范。
首先,单位内部建立健全财务控制的制度规范,使得内部开展财务控制工作时有硬性的指标可以遵循,例如日常公用开支的申请程序等。其次,完善内部财务控制的审批制度,明确财务部门的工作职能,在相互监督的基础上实现内部财务的有效控制。再次,在涉及单位的最大事故的审批事项时,必须加强审批的程序规范,不能随意或者单凭领导的指示。最后,加强分工和职责的对等配置,在工作优秀时给予一定的表扬,在出现错误时,能够确定责任人,及时的开展急救工作,促进内部财务控制工作的有效的开展。
(三)严格审查预算。
最有效的控制事业单位支出的方法之一就是对年度的经费的预算进行严格的审查。首先,单位在制作预算支出时,需要认真的考虑单位内部的实际情况,借鉴往年的经验做出科学合理的预算方案。其次,财务部门在审查时要充分的考虑各种情况的发生,及时的与各部门的相关预算方案制作人沟通,避免考虑不全面。最后,在预算审查通过后,单位内部应对经费的支出保持慎重的态度,对相关的行为进行规范和调整,以严格的按照预算执行,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四)提高工作人员素质。
任何工作的实施必须考虑人的实施这一因素。在内部财务控制工作的开展工作时,也要注意内部员工的实施方式。首先,加强对于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专业的财务管理的能力,同时提高其自身的综合素质,在道德得到提升的同时工作人员一般就很难做出违纪行为。其次,在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后,要注意对其培训的效果进行一定的强化,可以采取考核追踪的方式检查并强化培训效果,同时,对考核优秀的工作人员给予一定的表扬,对于不合格的人员进行批评,以激发员工的好胜心,强化培训的质量,进一步的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
四、结束语。
事业单位在面临外部的环境的巨大变化时,需要及时的结合自身的情况进行内部财务控制:加强对内部财务控制的重视,建立健全单位内部的财务控制制度规范,严格审查预算以及提高工作/:请记住我站域名/人员素质。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论文(优质17篇)篇三
固定资产是企业财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称之为企业创造利润的“动力源”,利润增加的“催化剂”。
旅游企业的固定资产通常投资数额巨大,而且在资产总额中一般都占有较大的比例,一般投资回收期长,因此固定资产管理的水平和效果如何,将直接影响旅游企业整体的经营水平。
在旅游企业中,固定资产预算往往不能象销售预算那样得到足够得重视,资产的购置经常凭领导的喜好随意采购,缺乏规划性和计划性,盲目购进等现象时常发生,导致固定资产利用率低,资源浪费严重。
由于固定资产一次性购置费用大,一般旅游企业审批手续还算严格,但在日常工作中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重视不够,而且旅游企业固定资产往往管理人员配备不足,因此普遍存在重钱轻物,资产管理流于形式的现象。
未将固定资产管理与效益考核、利益分配相挂钩,没有将岗位分工和岗位责、权、利相结合,不仅导致固定资产管理的随意性,无法避免舞弊行为的发生,而且难以调动员工参与固定资产管理的积极性。
从旅游企业固定资产的消耗主体来说,更多地表现为顾客使用固定资产或顾客与员工共同使用固定资产。
旅游企业提供的是服务产品,员工的生产过程就是顾客的消费过程。
因此固定资产数量能否满足顾客需要、档次是否适应顾客需求、资产维修保养及完好性如何,直接影响到顾客对产品质量高低的评价,进而影响到旅游企业在市场上的信誉和经营能力。
要促使旅游企业良性发展,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笔者认为应从以下方面来加强旅游企业固定资产管理。
将固定资产预算纳入到企业财务预算中,应定期编制固定资增减变动和运用的年度预算,不仅要严格按照预算完善固定资产购置审批制度,而且在日常工作是要对固定资产变更,如购置、报废、处置、调拨等要及时填制固定资产变动登记表,进行逐级审批,并交财务部门人账,同时对相关固定资产卡片进行变更。
单位应以年度为单位编制固定资产购建计划(包括固定资产更新改造),每年末由资产使用部门依据生产计划编制固定资产购建计划,经本使用单位领导批准后,报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审核,再由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将固定资产购建计划编入公司整体预算中,报全面预算管理委员会审核后,由董事会批准形成年度固定资产购建预算。
在执行年度固定资产购建预算过程中,固定资产管理部门每季度末应根据全面预算委员会修正后的预算调整方案对其进行调整,再根据当年生产经营情况、固定资产构建计划的`预计运行情况及项目开展远景进行审核,交主管领导审批后,进行固定资产构建计划的实施。
旅游企业固定资产种类繁多,数量很大,使用地点又很分散。
应根据管用结合的原则搞好固定资产管理,不仅要将管理权落实到具体使用部门及有关人员,明确责权关系,加强各部门、各级单位及职工的责任感。
实行固定资产归口分级管理就是在总经理领导下,按照资产的类别由企业各职能部门负责归口管理,按照资产的使用地点,由使用单位具体负责管理,并用进一步落实到班组和个人,实行准用谁管,把管理情况纳入岗位责任制,把资产使用与管理责任以及效果纳入责任制范围,落实到具体每个班组和个人身上,将责、权、利结合起来,对管理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对管理不善的予以处罚。
4.建立资产管理内部控制机制,加强财务监督。
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内部控制制度是推进企业内部会计建设,加强会计监督,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需要,也是衡量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
各级企业和部门,特别是财务部门,要根据市场监管的要求和管理的实际需要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完善控制手段,确保固定资产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得到有效的执行。
具体应包括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在业务过程中融入相互牵制、相互制约的制度,建立以“防”为主的监控防线;第二个层次是设立事后监督,即在会计部门常规性会计核算的基础上,对其各个岗位、各项业务进行日常性和周期性的核查,建立以“堵”为主的监控防线;第三个层次是以现有的稽核、审计、纪律检查部门为基础,建立有效的以“查”为主的监督防线。
通过“防、堵、查”递进式的监督控制,对于及时发现问题、防范和化解财务风险将具有重要的作用,切实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确保安全完整。
在日常工作中对于购建、调入、捐增等新增固定资产,应由经办人员组织技术人员、使用部门(或管理部门)、财务部门共同验收,点收数量、检查品质及规格是否符合要求。
对于外购货到票未到,财务部门须复核各项单据签核是否完整,复核订购数与验收数是否一致。
固定资产验收合格后,由财务部填制“固定资产增置单”。
固定资产增置单”一式三联,第一联连同资产交付使用部门(或管理部门),第二联由经办人员连同发票及相关文件交财务部入帐,第三联财务部存档,并及时登记更新固定资产明细帐和固定资产台帐。
同时为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确保帐卡、帐物、帐帐相符,财务部门应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固定资产清查盘点工作,每年终应对固定资产进行全面实地盘点,并编写固定资产盘点表,经盘点人员和使用部门(或管理部门)负责人签字。
对出现的盘盈、盘亏现象,由使用部门负责查明原因,上报财务部,再由财务部上报财务总监及总经理批准后进行帐务处理,对因责任事故造成的财产损失,责任人根据公司规定承担经济责任,以促进内控制度的有效执行。
参考文献: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论文(优质17篇)篇四
行政单位是指进行国家行政管理、组织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维护社会公共秩序的单位,主要包括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检察机关以及实行预算管理的其他机关、政党组织等。下文是最新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办法,欢迎阅读!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中央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益,根据财政部《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和《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中央行政事业单位(以下简称各部门)。
第三条各部门固定资产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合理配备并节约、有效使用固定资产,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益,保障固定资产的安全和完整。
第四条各部门固定资产的管理和使用应坚持统一政策、统一领导、分级管理、责任到人、物尽其用的原则。
第五条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以下简称国管局)负责中央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产权界定、清产核资等项工作,负责制定固定资产的配备及使用标准,对纳入政策采购范围的固定资产进行统一购置;负责闲置资产的调剂,对各部门的固定资产管理进行指导和监督;各部门的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负责本部门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并对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经济实体占用的固定资产实行监督管理。
第六条各部门的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应设有专人承担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并对所管资产的安全完整负有责任。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应相对稳定,工作调动时必须办清交接手续。
第七条各部门必须对专用设备的管理和操作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建立健全专用设备的操作、维修、保养、检验等管理制度;技术复杂、精密度高的专用设备的操作人员,应在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第二章固定资产的范围、分类与计价。
第八条符合下列标准的列为固定资产:
(二)单位价值虽不足规定标准,但耐用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资,按固定资产管理。
第九条固定资产分为六类:房屋及建筑物、专用设备、一般设备、文物和陈列品、图书、其它固定资产。
(一)房屋及建筑物。指房屋、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房屋包括办公用房、生产经营用房、仓库、职工生产用房、食堂用房、锅炉房等;建筑物包括道路、围墙、水塔、雕塑等;附属设施包括房屋、建筑物内的电梯、通讯线路、输电线路、水气管道等。
(二)专用设备。指各种具体专门性能和专门用途的设备,包括各种仪器和机械设备、医疗器械、文体事业单位的文体设备等。
(三)一般设备。指办公和事务用的通用性设备、交通工具、通讯工具、家具等。
(四)文物和陈列品。指古玩、字画、纪念品、装饰品、展品、藏品等。
(五)图书。指图书馆(室)、阅览室的图书、资料等。
(六)其它固定资产。指未能包括在上述各项内的固定资产。
(二)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按建造过程中实际发生的全部支出记账;。
(五)无偿调入固定资产,不能查明原值的,按照估价入账;。
(六)盘盈的固定资产,按照重置完全价值入账;。
(九)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按租赁协议确定的设备价款、运杂费、安装费等记账;。
(十)购置固定资产过程中发生的差旅费,不计入固定资产价值。
第十一条固定资产不实行折旧,按原值入账。
第十二条已经入账的固定资产除发生下列情况外,不得任意变动固定资产账面价值:
根据国家规定对固定资产进行重新估价的;增加补充设备或改良装置的;将固定资产一部分拆除的;根据实际价值调整原来暂估价值的;发现原来记录固定资产价值有误的。
第十三条固定资产的价值变动,由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负责办理,并及时通知财务部门,对固定资产有关账目作相应调整。具体账务处理,按《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规定执行。
第十四条购置固定资产应分清资金渠道,属于基本建设范围的(单台设备和单项工程在五万元以上的),由基本建设投资解决,不属于基本建设投资范围的由行政经费、事业经费或其它经费解决。属于专项控制商品,必须按规定报主管部门批准后才能购置。
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应对本部门占有、使用的由不同资金渠道形成的固定资产进行统一管理。
第十五条购入、调入和自制、自建完工交付使用增加的固定资产,应由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统一验收,属于技术设备的还应会同技术部门验收。验收合格后,由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据发票、固定资产调拨单或基建项目交付使用验收单据等凭证,填制固定资产增加通知单,办理有关入库、财务报销和使用单位领用等手续。
第十六条接受捐赠或盘盈的固定资产,应由国家资产管理部门办理接收和交接,并据固定资产交接单、发票或固定资产盘盈盘亏报告单等凭证,填制固定资产增加通知单,办理有关入库、财务报销和使用单位领用手续。
第十七条调出、变卖减少或盘亏的固定资产,按《中央国家机关国有资产处置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的权限范围报批,由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持国管局或本部门的国有资产处置意见、固定资产盘盈盘亏报告单等凭证,填制固定资产减少通知单,办理有关调出或注销手续。
第十八条正常报废的固定资产,由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会同技术部门进行技术鉴定,据鉴定意见及上级部门的国有资产处置意见等,填制固定资产减少通知单,办理有关注销手续。
第十九条非正常损失减少的固定资产,由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会同技术部门进行技术鉴定后,对非正常损失要查明原因,追究责任;据鉴定意见、对非正常损失责任人的处理意见及上级部门国有资产处置意见等,填制固定资产减少通知单,办理有关注销手续。
第二十条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是指在日常行政工作或业务活动中对所需及占用的国有资产实施不间断的管理及核算,包括从编制固定资产预算、计划采购、验收入库、登记入账、领用发出到维修保养、处置等各个环节的实物管理和财务核算。
第二十一条在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中,财务部门负责按固定资产的价值分类核算,审核固定资产预算并对固定资产管理进行监督检查;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负责固定资产的预算编制、计划采购、验收入库、登记保管、领用发出、维修保养、调拨处置等具体管理,并负责分类进行实物量核算,根据各部门的实际情况,某些日常管理工作也可委托资产占用单位承担;技术部门参与专用设备的维修保养和技术鉴定;使用部门负责合理、有效使用和日常维护管理,杜绝浪费。
第二十二条固定资产预算及购置计划既要从实际需要出发又要注意节约,要根据各类资产的配备情况及使用标准合理配置,充分利用现有固定资产,防止积压浪费。对按规定实行统一采购的固定资产,要提供详细的使用目的并写明详尽的功能等要求。
第二十三条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必须完善固定资产账卡、领用、处置、清查盘点等日常管理制度。使用部门须指定专人负责办理本部门固定资产和其它物品的领用、保管、清点等工作。
第二十四条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对验收入库及投入使用的固定资产,须建立《固定资产卡片》并记入《固定资产明细账》,按物登卡、凭卡记账;已入库存的固定资产,要按照各类资产的使用说明和存放要求进行保管,填写保管单位并定期检查,库存固定资产未经管理人员同意,任何人不准领用或调换;处置固定资产须填写《中央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申请单》或《固定资产调拨单》,据单入账;使用部门领用固定资产须填写《固定资产领用单》,经主管领导同意后,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凭单填写固定资产使用记录卡并记入《固定资产卡片》。不经批准,任何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占用固定资产。如需借用固定资产,须经主管领导同意后,办理借用手续。
第二十五条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对配备给个人使用的固定资产或物品,要建立领用交还制度,并督促使用人爱护所用资产。工作人员工作调动时,应在其办理所用资产交还手续后,方可办理调动手续。
第二十六条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财务部门和使用部门应每半年对账一次,使账实、账卡、账账保持一致。每年对本部门的固定资产进行一次全面清查盘点,查明固定资产的实有数与账面结存数是否相符,固定资产的保管、使用、维修等情况是否正常。对清查盘点中发现的问题,应查明原因,说明情况,编制有关固定资产盘盈盘亏表,按管理权限报经国管局或本部门主管领导批准后,调整固定资产账目。
第二十七条各部门发生国有资产产权变动、财务和账务异常、资产损失和资金挂账严重或挂靠单位脱钩等情况,按国家规定必须进行清产核资的,应由本部门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报国管局确定。
第五章附则。
第二十八条不符合固定资产标准的各种办公用品、用具、生活用品、器具、材料等资产,也要分类登记,参照本办法管理。
第三十一条各部门应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固定资产管理的实施办法,并送国管局备案。
第三十二条本办法由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负责解释。
第三十三条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实行。1987年7月31日印发的《中央国家机关固定资产管理办法》(国管财字[1987]第169号)同时废止。
1)内涵不同——行政单位是国家机关,而事业单位是实施政府某项公益服务的部门,是社会服务组织。
(2)担负的职责不同——行政单位是负责对国家各项行政事务进行组织、管理和指挥;而事业单位是为了社会的公益目的从事教育、文化、卫生、科技等活动。
(3)编制和工资待遇的来源不同——行政单位使用行政编制、由国家行政经费负担。事业单位使用事业编制,由国家事业经费负担。事业单位有全额拨款的,有部分拨款的,还有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行政单位人员的工资按《公务员法》由国家负担,而事业单位则根据不同的管理模式实行不同的待遇。行政单位或事业单位根据工作性质,也有具有行政事业编制的非公务员的人就职,一般是从事后勤保障的工勤人员,他们的待遇除职权不同外,收入和公务员完全一致。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论文(优质17篇)篇五
1、本企业固定资产实行分级归口管理。公司财务部为本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一级部门,行政部、后勤部、生产部为二级资产归口管理部门。
3、后勤部负责归口管理厨房设备、锅炉、后勤保障性设备以及各类房屋建筑物;。
4、生产部负责归口管理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除房屋建筑物外的所有资产。
5、各使用部门负责对资产进行日常管理和维护。
6、财务部设总分类帐统驭科目,并设品种、数量、金额明细帐进行一级管理;具体财产由行政部、后勤部、生产厂建立品种、数量明细帐,并安排使用和管理;具体使用部门建立相应的资产品种卡片,落实到班组、个人,明确责任,加强管理。
7、固定资产使用部门应随时注意保养并善尽保管之责,需改良或大修的固定资产,由使用部门填写“固定资产维修(改良)申请单”,按程序呈核经总经理批准后实施。
1、固定资产的请购由使用部门填写请购单,送财务部查核无法调配时,报请总经理批准后,实施采购。
2、请购单上应详细填明资产名称、规格、型号、性能、产地、质量要求等资料以备采购及验收的依据。
3、各部门除年度经营计划编列扩充预算外,因特殊情况需要的添购,应说明其添购的效益和原因。
4、自制或自建应与承建部门议定价格,按上述程序呈核后建造。请购的固定资产到厂或自制完工,由使用单位验收并填“固定资产验收单”一式三联送交财务部编号完毕,第一联使用部门留存,第二联连同发票或审核后的结算书送财务部入帐存查,第三联资产管理部门备档存查。
1、各部门间固定资产的调拨,应填写“固定资产调拨单”,按程序呈核批准后,方可调拨。
2、非经分管副总以上级别批准,固定资产不得调拨。
3、该单据一式三联,调入、调出部门、财务部各一联。
1、财务部每年2次不定期会同资产管理部门对全公司固定资产进行全面清查盘点,做到财务部与资产管理部门帐卡一致,管理部门与使用部门帐卡一致,帐实相符。
2、固定资产盘点采用实地盘点方法并填制“固定资产清查表”,如有帐实不符,查明原因及责任,呈报总经理据情处理。
3、经管资产人员调动时,必须进行清查盘点,并填制“固定资产清查表”,办理交接手续,交接不清不准离职。
1、固定资产属于正常报废,由资产使用部门填写“固定资产处置单”,会同资产管理部门及技术人员进行实物鉴定,拟具处理意见送财务部,经公司总经理批准,核准后予以处置。
2、属于保管、使用、维修不当,责任事故造成的固定资产提早报废,根据情节由责任人赔偿部分或全部损失。
3、出售后的资产,固定资产管理人应将该项固定资产帐卡、验收单,送财务部存查。
4、报废的资产无法出售时,应将其移交行政部,由财务部依法说明原因,向税务机关报备。
七、附则。
1、部门主管人员离职或变动,应会同财务部办理固定资产移交手续,否则不准离职。
2、该制度由公司财务部负责解释。
3、本办法呈报总经理批准后自下发之日起实施。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论文(优质17篇)篇六
各单位要制定一套完善的符合本单位实际的资产管理、岗位责任制度,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体系,包括固定资产请购制度、验收制度、保管制度、赔偿制度、报损报废制度、维修制度、资产租赁制度、清查核对制度等。
第四章责任。
第十六条各单位的财务部门、资产管理部门、资产使用部门都有管好用好国有资产的义务和责任,保障固定资产的安全和完整。
第十七条若在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出现未按规定履行职责,擅自处置固定资产,以各种名目和手段侵占固定资产或利用职权谋取私利,而造成固定资产损失或流失的,要按有关规定给予处分和处罚,情节严重的,要追究其法津责任。
第十八条镇财政所要加强对各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检查和监督,并建立相应的固定资产管理考评制度,实行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与绩效挂钩。
第五章附则。
第十九条各单位可根据本制度,结合单位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管理制度。以加强对本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和核算。
第二十条本制度由xx财政所负责解释。
第二十一条本制度自7月1日起实施。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论文(优质17篇)篇七
卫生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第一类是日常办公类,主要是指办公楼、应急车辆、办公需用的电脑等设备;第二类是指专用性的固定资产,此类资产是指实验室科研设备,卫生检验和检测设备以及相关的病情诊断设备等。由此可见,卫生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数量多,金额大,需要管理层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管理重视。不断强化卫生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不仅能够维持卫生事业单位的持续发展,而且也有利于保护国有资产的安全与完整。为了规范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20xx年实行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其中明确要求强化对固定资产的管理,首先对固定资产的范围、折旧方法以及核算方式重新界定,从而促进了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保障会计信息的准确与完整,提升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水平。
在有些卫生事业单位当中,固定资产的实物管理与固定资产的账务处理分别属于不同的部门工作,固定资产的管理与固定资产的核算两类工作是相互独立的,因此,固定资产管理与财务部门的协调性问题决定了固定资产管理的质量。若固定资产的实物管理与账务处理相互脱节,则会出现采购的固定资产难以及时地记账,固定资产的报废、转让情况也难以及时地反映在账务上,从而出现账实不符的现象。有些卫生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对固定资产的盘点工作难以落实,即使按时进行盘点,但对于固定资产的盘盈与盘亏情况不能及时的汇报到财务核算部门,从而进一步深化了固定资产账实不符的问题。
由于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和市场发展进度存在差别,因此,财政部门对不同的卫生事业单位的资金和医疗设备的投入指标不同。有些卫生事业单位存在固定资产采购资金不足等问题,究其原因是固定资产的配置不够合理,固定资产使用效率不高等固定资产管理上的问题。有些卫生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与固定资产预算不够协调,甚至出现严重不符的问题,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对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使用状况和现实存量缺乏清楚的了解,因此,依据混乱的固定资产账务信息编制的.固定资产预算方案缺乏可操作性和有效性。
(三)固定资产折旧跟不上新会计制度的要求。
20xx年实行的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创新性地引入了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的核算原则。新会计制度的实施,要求卫生事业单位根据固定资产的实际状况,合理确定使用年限,计提折旧。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实施对卫生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很多卫生事业单位的专业人员不足,难以胜任日益增加的工作量,因此,有些卫生事业单位没有计提固定资产折旧,不能跟上新会计制度的要求将会阻碍卫生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水平的提高。
(一)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构建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机制。
根据卫生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混乱局面,相关的卫生事业单位应当不断完善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机制,加强提高固定资产管理的基础。首先,卫生事业单位应当逐渐完善固定资产的财务核算制度,明确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制度能够很大程度上提高固定资产的管理效率。20xx年事业单位开始实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其中对事业单位的具体会计处理做出了明确规定,对于固定资产核算的相关内容,卫生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应当认真学习基本内容,并迅速应用到实际的固定资产管理当中。在固定资产财务管理中,事业单位应当设立“固定资产登记簿”和“固定资产卡片”对固定资产进行专门的管理,对所有的固定资产分别登记造册,实现固定资产的账务清晰,资产产权明确。另外,事业单位应该建立定期清查盘点制度,组织专门人员审查定期盘点是否得到切实执行,实现事业单位能够真实掌握固定资产的数量、盘盈、报废等情况,以便于及时确定固定资产的采购管理和报废处理。卫生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机制的构建应当跟随时代的步伐,不断融入现代科技技术,创新性地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水平。比如,在固定资产管理的账务处理上,可以尝试引进科学的固定资产管理软件,从而提高人工处理环节比如记账、报账、审核等环节的工作效率,使得固定资产管理的数据与其他的财务数据结合起来,实现固定资产管理水平的现代化。同时,应用固定资产管理软件有助于掌握现有的固定资产规模、结构以及使用状况,以此形成的固定资产财务报表有助于事业单位实行正确的固定资产采购计划和维护管理措施,进一步提高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水平。
(二)设置科学的固定资产配置标准,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率。
固定资产的配置在卫生事业单位的财务开支中占有很大比重,因此,卫生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的配置上要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需要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制定科学合理的配置计划。在制定固定资产配置方案时,一定要杜绝盲目采购现象,避免固定资产配置的资金浪费。卫生事业单位的配置标准分为基本装备和推荐装备,基本装备是实施卫生事业单位工作所必需配置的设备,推荐装备是在基本设备的基础上,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和工作需要以及未来的疾病流行发展趋势需要的医疗设备。另外,卫生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配置要考虑卫生事业单位的医疗水平以及医疗器械等设备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仪器设备使用效率和经济效益状况等因素。
(三)学习新的会计制度,准确核算固定资产价值。
卫生事业单位应当认真学习新的会计制度,为了使得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财务信息能够真实反映固定资产的状况,新会计制度要求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进行折旧处理。新会计制度明确规定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折旧处理要求是完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重要举措,这不仅能够准确反映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而且也有助于保护国有资产的完整和安全。对于卫生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折旧处理,卫生事业单位应根据自身单位固定资产的实际状况进行规范处理,对于更新较快的医疗设备等固定资产应当优先选择加速折旧法,这种折旧方式有利于真实反映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的价值,同时保障财务信息的质量。由此可见,20xx年实施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是关于固定资产管理相关制度的完善,有助于提高固定资产的管理水平和规范固定资产管理的原则。因此,进一步落实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有助于不断完善固定资产的管理。
四、结语。
卫生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还存在较多问题,伴随着事业单位体制改革,卫生事业单位应当从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构建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机制、构建科学的固定资产配置标准,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率、学习新的会计制度,准确核算固定资产价值等角度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从而不断改善卫生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现状,进一步推动卫生事业单位的健康长远发展。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论文(优质17篇)篇八
(一)固定资产总帐的设置,由镇财务结算中心和未纳入结算中心管理的单位财务部门设立单位固定资产总帐,按照六大类设立明细科目核算固定资产各大类的金额。
(二)固定资产明细帐的设置,由单位负责资产管理的部门或人员根据固定资产分类,按固定资产的品名设置明细帐,进行数量、金额核算,以反映固定资产的增加和减少情况。明细帐应设置资产的购进日期、规格型号、单位、单价、数量、存放地点、来源等栏目。
(三)固定资产使用登记表的设置,单位对在用的固定资产,以使用部门或在放点为单位,填制固定资产使用登记表,该表一式二份,一份由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存查,一份由使用部门保存,若发生变动,重新填制固定资产使用登记表。
(四)固定资产总帐、明细帐应使用电算化软件设置核算,对于无电算化软件的单位,明细帐应统一购置固定资产明细帐页进行设置核算。
固定资产增加,分为购建(包括新建、自建、扩改、改建等)、购入、自制、调入、盘盈、捐赠和其它形式等。
(一)购建的房屋、建筑物等固定资产要按照基本建设有关规定建立基建帐户进行独立核算,待基建项目竣工验收和审计决算后,转入单位固定资产帐核算。
(二)购入的固定资产,要按照xx政府采购制度的有关政策规定执行。购入后填制《xx固定资产增减申报单》验收入帐。单位要编制年度固定资产采购计划,列入当年单位预算。
(三)自制、调入、盘盈或其它方式增加的固定资产,由单位填制《xx固定资产增减申报单》验收入帐。
固定资产的处置,是指单位对其占有、使用的固定资产进行产权转让及注销产权的一种行为。包括无偿调出、出售、盘亏、报废、报损等。
1.各单位占有、使用的单位原值在2万元以上(包括2万元),属大型、精密、贵重资产的处置,应当详细说明相关原因,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报财政部门批准。
2.各单位占有、使用的单位原值在2万元以下,但成批处置金额在5万元以上的资产处置,必须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报财政部门批准。
3.固定资产无偿调入外单位的,批量价值在1万元以上的,必须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报财政部门批准。
4.向个人出售和转让固定资产(包括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单位原值在3000元以上及批量价值在1万元以上的,必须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报财政部门批准。
5.不在1、2、3、4项范围内的资产处置,只需填制《xx固定资产增减申报单》,经单位领导审批后方可核销。
1.各单位处理上述规定标准的固定资产,首先应向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进行申报,填报《xx固定资产处置申报核准表》,经审批后方可处理。
2.各单位处理固定资产时,应根据不同情况提交有关文件、证件及资料:
(2)资产报废的技术鉴定(未达到正常使用年限);。
(3)报损资产的名称、数量、规格、单价、损失价值清册,以及鉴定数据和对非正常损失责任者的处理文件。
1.各单位无偿调出、出售、报废、报损的资产,申报单位可凭《xx固定资产处置申报核准表》或《xx固定资产增减申报单》的核算联,调整有关资产帐目。
2.固定资产的处置收入,包括出售收入、报废报损残值变卖收入,均属国家所有,按照有关管理规定,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一)固定资产的清查登记是指行政事业单位对其公共资源、国有固定资产进行全面彻底的清查核实、登记造册;对固定资产盘盈、盘亏等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建立基本情况数据库。
(二)各单位每年度要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全面彻底的清查,在清查中要把实物盘点同核查帐务结合起来,以物对帐、以帐查物、见物盘点、不重不漏,查清固定资产来源、去向和管理情况,做到帐帐相符、帐物相符、帐表相符。
(三)清查登记要求。
1.单位占有、使用的房屋建筑物,依据国家核发的房屋产权证进行清查登记。未办理房屋产权证的单位按照国家划拨使用的有关档案先行清理登记。待清查登记工作结束后,按国家房产管理的有关政策办理。按照国家有关政策规定购定的房屋建筑物,应按实际购买价格进行清查登记。自行建造的房屋建筑物,工程未审计前按工程造价清查登记,工程审计后按审计确认价进行调整。
2.对固定资产要查清帐面价值。清理出待报废和提前报废固定资产的数额及固定资产损失、核销数额等。
3.对清查出的各项固定资产盘盈重新估价入帐,对清查出的盘亏固定资产,要认真查明原因,分清责任,提出处理意见。
4.经过清查后的各项固定资产,要区别固定资产用途和使用情况进行重新登记调整,建立健全实物帐。
5.各单位针对在清查登记中发现的问题,要调整和完善相应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防止前清后乱,明确责任,形成单位内部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论文(优质17篇)篇九
第一条为了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保证国有资产的完整,根据《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的有关规定,结合本镇实际,特制订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xx行政事业单位(以下简称各单位)。
第三条各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合理配备并节约、有效使用固定资产,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率,保障固定资产的安全和完整。
第四条各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和使用应坚持统一政策、统一领导、分级管理、责任到人、物尽其用的原则。
第五条xx财政所负责对各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进行指导和监督,对纳入政府采购范围的固定资产进行统一购置。各单位要成立由一把手负总责的“固定资产管理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本单位固定资产的产权界定、配备、清查、变动处置,以及资产使用、维护过程中的监督任务。
第六条各单位应确定专人负责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工作,包括资产的配置、登记、统计、维护、保管等,并对所管资产的安全完整负有责任。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应相对稳定,工作调动时必须办理交接手续。
第七条符合下列标准的列为固定资产。
(一)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一般设备价值在500元以上、专用设备单位价值在800元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来的物质形态的资产。
(二)单位价值虽不足规定标准,但耐用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资,如学校的课桌椅、图书等,均要作为固定资产管理。
第八条固定资产的分类,固定资产分为六大类:
第一类土地、房屋和建筑物。
1.土地:指单位具有使用权的土地(含陆地和水面)。
2.建筑物和附属物:指单位控制、所有和使用的房屋、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其中房屋包括办公用房、教育用房、仓库、宿舍、食堂用房、锅炉房等;建筑物包括道路、围墙、操场、长廊、亭子、假山、桥、雕塑、绿化景观等;附属设施包括房屋、建筑物内的电梯、通讯线路、输电线路、水气管道等。
第二类一般设备。
1.设备:包括计算机、复印机、碎纸机、打印机、速印机、扫描仪、空调机、录像设备、电风扇、洗衣机、电视机等。
2.设备:包括电话总机、电话机、传真机等。
3.设备:包括保险柜、樘柜、沙发、茶几、床、办公桌、椅等。
4.工具:包括汽车、摩托车、非机动车辆及船只等。
第三类专用设备:指各种具有专门性能和专门用途的设备,包括教育用实验仪器、量具衡器、机械设备、医疗器械、网络设备、监控设备、投影设备、广播音响和视频设备、文体事业单位的文体设备等。
第四类图书:指图书馆(室)、阅览室的图书、数据等。
第五类文物和陈列品:包括展览室、陈列室等收存的文物、字画和陈列品等。
第六类其它固定资产:指未能包括在上述各项内有固定资产。
(一)新建成(包括自建)房屋、建筑物等固定资产按竣工决算审计金额计价;土地按征用时支付的费用计价;若基建项目经验收合格已投入使用,但尚未决算审计的,按项目的批准金额入帐。待审计后,按审计确定的.金额进行调整。
(二)购入、有偿调入的固定资产分别按购进价、调拨价计价入帐。
(三)自制的固定资产按实际开支的工料费计价入帐。
(四)盘盈、接受捐赠、无偿调入的固定资产有价格的按原价入帐,不能查明原价的,可以按同类产品的市场价入帐,没有同类产品的可估价入帐。
(五)房屋和建筑物因扩建、改建、装修等增加的价值,按竣工审计决算的实际成本计价;局部拆除房屋、建筑物的部分,按拆除部分占原值比例计算减少固定资产价值。
(六)固定资产因进行技术改造或改进其质量的,按其实际支出费用增加其价值;由于各种原因造成成套设备损坏但仍可以使用的按其损坏程度减少其价值。
(七)报废、变卖、调出、遗失、损坏的固定资产,需核实并经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批准后按帐面原值注销。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论文(优质17篇)篇十
第一条为了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保证国有资产的完整,根据《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的有关规定,结合本镇实际,特制订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古里镇行政事业单位(以下简称各单位)。
第三条各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合理配备并节约、有效使用固定资产,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率,保障固定资产的安全和完整。
第四条各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和使用应坚持统一政策、统一领导、分级管理、责任到人、物尽其用的原则。
第五条古里镇财政所负责对各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进行指导和监督,对纳入政府采购范围的固定资产进行统一购置。各单位要成立由一把手负总责的“固定资产管理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本单位固定资产的产权界定、配备、清查、变动处置,以及资产使用、维护过程中的监督任务。
第六条各单位应确定专人负责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工作,包括资产的配置、登记、统计、维护、保管等,并对所管资产的安全完整负有责任。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应相对稳定,工作调动时必须办理交接手续。
第七条符合下列标准的列为固定资产。
(一)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一般设备价值在500元以上、专用设备单位价值在800元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来的物质形态的资产。
(二)单位价值虽不足规定标准,但耐用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资,如学校的课桌椅、图书等,均要作为固定资产管理。
第八条固定资产的分类,固定资产分为六大类:
第一类土地、房屋和建筑物。
1.土地:指单位具有使用权的土地(含陆地和水面)。
2.建筑物和附属物:指单位控制、所有和使用的房屋、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其中房屋包括办公用房、教育用房、仓库、宿舍、食堂用房、锅炉房等;建筑物包括道路、围墙、操场、长廊、亭子、假山、桥、雕塑、绿化景观等;附属设施包括房屋、建筑物内的电梯、通讯线路、输电线路、水气管道等。
第二类一般设备。
1.设备:包括计算机、复印机、碎纸机、打印机、速印机、扫描仪、空调机、录像设备、电风扇、洗衣机、电视机等。
2.设备:包括电话总机、电话机、传真机等。
3.设备:包括保险柜、樘柜、沙发、茶几、床、办公桌、椅等。
4.工具:包括汽车、摩托车、非机动车辆及船只等。
第三类专用设备:指各种具有专门性能和专门用途的设备,包括教育用实验仪器、量具衡器、机械设备、医疗器械、网络设备、监控设备、投影设备、广播音响和视频设备、文体事业单位的文体设备等。
第四类图书:指图书馆(室)、阅览室的图书、数据等。
第五类文物和陈列品:包括展览室、陈列室等收存的文物、字画和陈列品等。
第六类其它固定资产:指未能包括在上述各项内有固定资产。
(一)新建成(包括自建)房屋、建筑物等固定资产按竣工决算审计金额计价;土地按征用时支付的费用计价;若基建项目经验收合格已投入使用,但尚未决算审计的,按项目的批准金额入帐。待审计后,按审计确定的金额进行调整。
(二)购入、有偿调入的固定资产分别按购进价、调拨价计价入帐。
(三)自制的固定资产按实际开支的`工料费计价入帐。
(四)盘盈、接受捐赠、无偿调入的固定资产有价格的按原价入帐,不能查明原价的,可以按同类产品的市场价入帐,没有同类产品的可估价入帐。
(五)房屋和建筑物因扩建、改建、装修等增加的价值,按竣工审计决算的实际成本计价;局部拆除房屋、建筑物的部分,按拆除部分占原值比例计算减少固定资产价值。
(六)固定资产因进行技术改造或改进其质量的,按其实际支出费用增加其价值;由于各种原因造成成套设备损坏但仍可以使用的按其损坏程度减少其价值。
(七)报废、变卖、调出、遗失、损坏的固定资产,需核实并经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批准后按帐面原值注销。
(一)固定资产总帐的设置,由镇财务结算中心和未纳入结算中心管理的单位财务部门设立单位固定资产总帐,按照六大类设立明细科目核算固定资产各大类的金额。
(二)固定资产明细帐的设置,由单位负责资产管理的部门或人员根据固定资产分类,按固定资产的品名设置明细帐,进行数量、金额核算,以反映固定资产的增加和减少情况。明细帐应设置资产的购进日期、规格型号、单位、单价、数量、存放地点、来源等栏目。
(三)固定资产使用登记表的设置,单位对在用的固定资产,以使用部门或在放点为单位,填制固定资产使用登记表,该表一式二份,一份由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存查,一份由使用部门保存,若发生变动,重新填制固定资产使用登记表。
(四)固定资产总帐、明细帐应使用电算化软件设置核算,对于无电算化软件的单位,明细帐应统一购置固定资产明细帐页进行设置核算。
固定资产增加,分为购建(包括新建、自建、扩改、改建等)、购入、自制、调入、盘盈、捐赠和其它形式等。
(一)购建的房屋、建筑物等固定资产要按照基本建设有关规定建立基建帐户进行独立核算,待基建项目竣工验收和审计决算后,转入单位固定资产帐核算。
(二)购入的固定资产,要按照古里镇政府采购制度的有关政策规定执行。购入后填制《古里镇固定资产增减申报单》验收入帐。单位要编制年度固定资产采购计划,列入当年单位预算。
(三)自制、调入、盘盈或其它方式增加的固定资产,由单位填制《古里镇固定资产增减申报单》验收入帐。
固定资产的处置,是指单位对其占有、使用的固定资产进行产权转让及注销产权的一种行为。包括无偿调出、出售、盘亏、报废、报损等。
1.各单位占有、使用的单位原值在2万元以上(包括2万元),属大型、精密、贵重资产的处置,应当详细说明相关原因,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报财政部门批准。
2.各单位占有、使用的单位原值在2万元以下,但成批处置金额在5万元以上的资产处置,必须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报财政部门批准。
3.固定资产无偿调入外单位的,批量价值在1万元以上的,必须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报财政部门批准。
4.向个人出售和转让固定资产(包括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单位原值在3000元以上及批量价值在1万元以上的,必须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报财政部门批准。
5.不在1、2、3、4项范围内的资产处置,只需填制《古里镇固定资产增减申报单》,经单位领导审批后方可核销。
1.各单位处理上述规定标准的固定资产,首先应向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进行申报,填报《古里镇固定资产处置申报核准表》,经审批后方可处理。
2.各单位处理固定资产时,应根据不同情况提交有关文件、证件及资料:
(2)资产报废的技术鉴定(未达到正常使用年限);。
(3)报损资产的名称、数量、规格、单价、损失价值清册,以及鉴定数据和对非正常损失责任者的处理文件。
1.各单位无偿调出、出售、报废、报损的资产,申报单位可凭《古里镇固定资产处置申报核准表》或《古里镇固定资产增减申报单》的核算联,调整有关资产帐目。
2.固定资产的处置收入,包括出售收入、报废报损残值变卖收入,均属国家所有,按照有关管理规定,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一)固定资产的清查登记是指行政事业单位对其公共资源、国有固定资产进行全面彻底的清查核实、登记造册;对固定资产盘盈、盘亏等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建立基本情况数据库。
(二)各单位每年度要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全面彻底的清查,在清查中要把实物盘点同核查帐务结合起来,以物对帐、以帐查物、见物盘点、不重不漏,查清固定资产来源、去向和管理情况,做到帐帐相符、帐物相符、帐表相符。
(三)清查登记要求。
1.单位占有、使用的房屋建筑物,依据国家核发的房屋产权证进行清查登记。未办理房屋产权证的单位按照国家划拨使用的有关档案先行清理登记。待清查登记工作结束后,按国家房产管理的有关政策办理。按照国家有关政策规定购定的房屋建筑物,应按实际购买价格进行清查登记。自行建造的房屋建筑物,工程未审计前按工程造价清查登记,工程审计后按审计确认价进行调整。
2.对固定资产要查清帐面价值。清理出待报废和提前报废固定资产的数额及固定资产损失、核销数额等。
3.对清查出的各项固定资产盘盈重新估价入帐,对清查出的盘亏固定资产,要认真查明原因,分清责任,提出处理意见。
4.经过清查后的各项固定资产,要区别固定资产用途和使用情况进行重新登记调整,建立健全实物帐。
5.各单位针对在清查登记中发现的问题,要调整和完善相应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防止前清后乱,明确责任,形成单位内部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
各单位要制定一套完善的符合本单位实际的资产管理、岗位责任制度,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体系,包括固定资产请购制度、验收制度、保管制度、赔偿制度、报损报废制度、维修制度、资产租赁制度、清查核对制度等。
第十六条各单位的财务部门、资产管理部门、资产使用部门都有管好用好国有资产的义务和责任,保障固定资产的安全和完整。
第十七条若在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出现未按规定履行职责,擅自处置固定资产,以各种名目和手段侵占固定资产或利用职权谋取私利,而造成固定资产损失或流失的,要按有关规定给予处分和处罚,情节严重的,要追究其法津责任。
第十八条镇财政所要加强对各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检查和监督,并建立相应的固定资产管理考评制度,实行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与绩效挂钩。
第十九条各单位可根据本制度,结合单位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管理制度。以加强对本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和核算。
第二十条本制度由古里镇财政所负责解释。
第二十一条本制度自2006年7月1日起实施。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论文(优质17篇)篇十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电力企业的规模也日益增大,为企业带来持续经济效益的固定资产成为电力企业发展的核心基础。固定资产由于种类较多、数量较大和使用期限较长很难进行统一的管理,而且近年来我国很多企业都出现账实不符等作假问题,固定资产发生转移很难及时反映到账户上,给电力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阻碍。
我国的电力企业一直遵循着“分级管理、授权有限”和“集中管理、监督到位”的管理原则,沿用传统的“集团公司—省电网公司—各地市供电企业及其他下属单位”的计划管理体制,然而这种较为粗放的管理体制与企业日常的实际经营在某些方面上会有出入,因而建立健全管理体制十分具有必要性。“分级管理、授权有限”是指各级机构首先对自身的固定资产进行严加管理,其次上级机构对下级机构的固定资产再进行审查和监督。我国对电力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是以集团公司为单位,因而关于电力企业固定资产的采购、竣工、报废等环节都属于集团公司负责,而省级公司或市级供电公司对于固定资产的审批权利就较为微弱。“集中管理、监督到位”指的是固定资产的管理权都集中在各级机构的财会部门,该部门的职能主要包括组织计划的执行、固定资产卡片的完善、实物管理及规范会计核算等,以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为核心任务。生产部门和维修部门主要负责固定资产的实物管理,固定资产使用部门是固定资产各项业务的最后环节,负责合理确认固定资产的计划需求。综上所述,我国电力企业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科学配置固定资产购入资金,保证计划管理的有效性;加强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确保账务的正确性;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控制,做到有章可循。我国近几年也出台了一些企业内部集中管理控制的暂行条例,与过去相比有了明显提高,然而对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而言还远远达不到要求。
我国一直沿用的管理模式从表面上来看并没有缺陷,各个环节紧紧相扣且相互制约,但是从我国的发展现状来看,这种传统的管理模式逐渐暴露出其局限性,总结出了以下几点:
真实性是会计做账的最基本要求,而账实不符这一问题在我国电力企业中已经屡见不鲜。账实不符主要包括有账无实、有实无账和账实不符三种情况,造成账实不符的原因主要有固定资产采购计划被挪用、用账外资金构建固定资产和会计人员为及时进行账务处理等因素。
(二)资产不真实。
建设项目的竣工表示资金循环的重点,电力企业内部一般都有一套较为完整的竣工决算审批操作制度,在实际结算中会经常出现资产不真实的状况。突出表现为以下几点:一是企业挪用了工程资金谎称对外承包了工程,造成了固定资产的虚增,二是我国近年来开始推行土地使用权有偿使用的政策,一些靠行政拨款取得土地使用权的项目由于面临着支付使用资金的问题而需要追加投资,这种情况下也会造成竣工决算时的资产不真实现象。而且工程的竣工决算本身就具有滞后性,也是造成资产不真实的`原因之一。
(三)闲置或报废资产的处理。
产生闲置或报废资产的原因主要是科技进步使得许多设备因为落后而遭到淘汰及为了逃避监管而产生的非生息资产。这类资产不仅不会使得企业增加效益,反而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而且占用仓库,需要及时进行处理。报废资产是指已经无法投入使用的设备,这类资产在回收、转让和再出售的过程中往往都是被随意处置,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资产的流失。
(四)内控制度执行力不够。
我国对固定资产的概念及计量方法还没有明确统一的规定,很多电力企业统计固定资产的口径不一,给固定资产的管理带来了极大的困扰;我国固定资产管理条例里面也没有对各部门的职责权限提出具体的说明,很容易在管理方面出现各部门互相推诿的现象;根据企业内部管理控制制度,对于违反规定的行为要及时进行处罚,然而在实际中大多数执行制度形同虚设,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淡薄,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不重视使得违规行为屡禁不止越来越多。
由于固定资产数量多且规模大的特点,创建一套将固定资产的构建、决算、处置、报废及核算等环节都包括在内的信息管理系统。需要注意的是:要设置好相应的系统管理权限,建议与文件的审批流程相一致,从而更好的对固定资产的管理进行实时有效的控制。这种信息化管理模式具有透明性和真实性,能够有效解决企业内部独立分管的局面。
(二)加强工程项目竣工决算的管理。
电力企业的突出特征是资本密集型,及时、高效的对项目完成竣工的决断是资产管理的重要基础。竣工决算的编制是一项非常复杂与艰巨的任务,就大型工程而言,竣工决算一般在投产后半年完成,时间相对较紧所以相关领导一定要重视工程的竣工决算工作,加强对竣工决算编制工作的管理和监督,正确保质保量的完成任务,从而更好地为固定资产的管理做准备,真实完整的反映出企业的运营状况。
对于报废或损毁的固定资产,首先要从制度上严加执行,建立起一套评估、审批的监督制度。可以设计一个专门的网站集中发布相应信息,或是在公司内部进行调剂,最大化的利用报废资源。此外,对于闲置的固定资产可以加以改造再次投入使用,也可以扩大闲置资产的调剂范围,不同企业之间进行资产互换让闲置资金派上用场,企业还可以对积极盘活闲置资产的单位或个人推行奖励政策,充分调动起单位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企业的经营发展。
四、总结。
当前,固定资产的管理已经成为电力企业发展的重心,如何有效的进行实时管理也成为了众多研究者的热门话题。电力企业要通过建立现代化的信息管理制度和严格的竣工决算制度,来对企业内部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督控制,切实保证我国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得到夯实,真正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参考文献。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论文(优质17篇)篇十二
摘要:开展的覆盖全国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清查,是增强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举措。本文阐述了本单位在此次国有资产清查的基本情况和发现的突出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改进国有资产管理的有效措施。
学校的固定资产是学校生存以及发展的基础条件,同时也是培育下一代,保障教学、教育工作正常运转的前提条件。学校资产管理职能的切实履行,能够有效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和效果,为在校师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学服务,提升学校的办学质量。
国有资产管理意识淡薄,思想认识也不到位,是行政事业资产规范化管理的首要问题,是其他问题产生的根源。我县的中小学校,特别是农村中小学的学校领导,资产管理意识比较淡薄,他们普遍认为考上我县的重点中学就是学校工作的重点,从而产生了只求教学质量,不求内部管理的现象。学校把资产管理放在次要的位置,日常工作只是应付,致使基础工作不扎实,资产的使用和管理欠规范。还有些学校的校长认为,现在的学校都纳入教育核算中心,资产管理是核算中心的事,都由他们把关就行了,导致资产管理制度执行不力,相关资产管理规章制度成了摆设。
我县中小学校从开始成立会计核算中心,所有的业务通过集中核算,部分学校领导就认为固定资产管理岗位无关紧要,在安排人员上也就不予以重视,有的安排年龄较大即将退休的教师或者身体健康情况不好、综合能力弱、文化水平不高的教师,他们对于那些新知识很难接受,新技术很难适应,所以工作效率不高,很难跟上信息时代的发展步伐。就20资产清查工作来说,那些年纪大的老教师计算机操作能力不高,资产的登记、拆分、处置、调拨等操作根本无从下手。有的学校安排一线教学人员同时兼资产管理员,可是这些人员平时忙于班级管理和教学工作,在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上也不能投入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当然也不能做好资产管理工作。
3.日常管理不规范。
根据有关制度规定,为加强资产财务核算、资产台账登记等基础工作,全面清理登记资产情况,完善资产卡片数据,每年进行固定资产清点,学校主管单位要求至少学期末都要进行固定资产清查、盘点。可是有的学校没有认真开展清查工作,随随便便地清查了一下,这样肯定不能准确摸清自己学校的家底,容易出现固定资产账实不相符的情况。在资产清查中,发现很多资产清查手册中存放地点与实际存放地点不相一致,使得资产清查工作难度增加。部分食堂购置的资产、兄弟学校捐赠的资产以及县技术中心调拨资产等,因没及时入账也导致了账实不符的情况。清查过程中发现的最多是盘亏资产情况,如丢失物品,主要包括笔记本电脑、摄像机、照相机等资产,它们具有小巧易携带但价值较大的特点,有时候暂借给个人或其他单位使用,但没有手续或者是简单登记,后期使用状况跟踪不到位,或因资产管理员更换造成遗失。情况更严重的是学生用的课桌椅、木制办公家具,没有及时进行保养和修理,所以可能过了一个学期甚至一个月后,就彻底损坏没有用处了,只好当作垃圾处理。
1.提高领导管理意识。
要引导正确的行动,首先要有正确的思想,要想解决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我们必须从思想根源入手,提高他们对资产管理的认识,更新科学、有效、合理的管理理念以及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管理层的责任意识、大局意识,签订责任承诺书,学习资产管理文件精神,将规章和制度落到实处。《会计法》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这更明确指出了学校校长必须解决在资产管理的工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求校长不仅要进修和掌握常规财务管理常识并熟习相应法律法规知识,利用会议等形式向全校师生进行固定资产宣传教育工作,并且要主持、组织、督促和检查资产管理全方位的工作情况,经常与分管资产管理领导、资产管理员沟通,掌握情况,耐心地倾听和征求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帮他们解决实际一些困难。不要在一个学期内调换资产管理专职人员,这样能够保证工作的'延续性。
2.加快学校固定资产专职人员的素质提升步伐。
要进一步培养相关人员,通过提升管理人员的全面能力,使得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沿着科学、有效的步伐推进,所以学校必需配备一名专职的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并开展必要的培训活动。
(1)工作过程中开展的培训,学校为了提升管理员能力,有目的、有计划地对资产管理员平时工作业务方面进行培训,如每年的资产清查工作,提升其对资产清查步骤的熟悉程度。
(2)外部培训。一是学校也应该不定期地组织他们去兄弟学校学习取经。二是将管理员送入针对性的教育培训机构,接受比较系统和专业的学习和训练,这样培训更是一种系统化、规范化的学习,将会大大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
(3)内部培训。由县主管单位教育局召集全县学校的资产管理专职人员进行短期的、专题性的培训,通过互相交流、业务竞赛等方式,帮助他们解决平时工作中反映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这样的培训模式虽然时间短,但是很有针对性,是一种及时和有意义的充电模式。
(4)资产管理员自我修养。工作中一些最基本业务方面的学习和提升还是要依靠员工自己。提高自己本身素质,要有活到老、学到老的学习观念,发挥主人翁精神,尽最大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学校固定资产的利用效率如何能更好地提高,学校固定资产管理和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如何能准确及时地解决,一般都应该采用定期清点学校的固定资产的办法。学校是个比较特殊的单位,一年两个学期,而且每个学期学校财务人员要根据核算中心的固定资产明细账和资产管理员进行核对,确保他们所填的数据相符。根据我县教育局的部署,规定每年的5月和11月是进行固定资产清查报废的时间点,所以学校要充分利用这个时间点,提前一个月对学校的资产进行摸底,根据固定资产清查手册中的资产进行仔细地核对、登记,盘盈、盘存、拟报废固定资产要进行归类,同时填写好固定资产盘盈、盘亏表,在表中的备注栏注明盈亏或者盘盈的原因,然后报主管部门教育局审批同意后,再在资产管理清查系统中输入此次盘盈和盘亏以及报废资产的信息,经县国资办同意后,最后在系统打印有关表格拿到核算中心做相应的会计账务处理。
综上所述,为了中小学固定资产管理的加强,各项规章制度必须严格遵守,同时学校也应该实行分层管理,充分发挥学校负责人、分管领导、资产管理专职人员、财务工作者和广大师生共同参与管理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张凤玲.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财会研究,(06).
2.刘巍.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企业改革与管理,(1).。
4.刘海琳.重建体系重新定位开创资产管理新篇章.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6(25).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论文(优质17篇)篇十三
摘要:
现阶段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存在着:“缺乏定期盘查制度,账外资产增加,物随人走;资产类别划分机械,缺乏折旧项目,管理流于形式;重视实物形态而不重视货币形态”等现象。究其原因:“计划性”投资体制是造成资产闲置、浪费的根本原因;“随意性”管理体制是造成资产闲置、浪费的主要原因;“缺位、空位”的内部管理监督体制是导致资产闲置、浪费的内在原因。
单位的固定资产是衡量一个单位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是各项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物质保证。我国现阶段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着突出问题,如何直面这些“问题”,进一步剖析这些问题“背后”的原因,是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重要课题。
目前,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存在盲目采购或多头采购,物资闲置积压,资产使用效益低;领用手续不完备,领后用途不清,公物私用等现象大量存在。
1、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定期盘查制度,账外资产增加,存在“物随人走”现象。
一些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缺乏定期盘查制度,管理意识淡薄,重购买、轻管理,账外资产、有账无物现象严重,对于固定资产没有一套完整的验收、保管、使用等管理措施,购买时一味追求“小而全”“超前”“高标准”,没有充分论证设备的使用效益或脱离了单位的实际,造成设备使用效率不高,闲置浪费现象严重;有的单位在资产使用、报废处理等手续办理上不严,疏于管理,致使有账无物。该减少的不减,该增加的不加;账实严重不符,固定资产账卡形同呆账。不断增加的账外资产,往往流失个人手中,随着退休调离而“物随人走”的现象突出,造成固定资产的大量流失。
2、资产类别划分机械,缺乏“折旧”项目,存在“管理流于形式”现象。
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种类繁多,规格不一。固定资产的划分,既要以财务规则为依据,又要结合本单位的实际。不同类型的事业单位,占有、使用的相当一部分固定资产的性质差异很大。如普通型照相机,未大批购买的办公桌椅等,按低值易耗品处理,不去按固定资产类管理。而在使用过程中,管理不善,使用几次后,就物易其主了,为个别人侵吞造成可乘之机。一些单位负责人只知产权登记这个名词,却根本不理解其含义,没有国有资产的观念,对资产管理主观随意,常常会“随意变卖低价处理”单位资产。比如,为了使自己能坐上好车,把原来不太旧的小车随意变卖,低价处置等造成资产流失。
3、重视实物形态而忽视货币形态。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由于拨付性所定,在会计核算中以当年批准的实际支出列为费用直接冲销了财政拨款,因此,长期以来形成了在管理上只重视实物形态而不重视货币形态,造成价值上的流失。
二、对存在问题的“归因”分析。
1、“计划性”投资体制是造成资产闲置、浪费的根本原因。
我国事业单位的体制改革相对滞后,仍保留着明显的计划经济色彩。事业单位的投资体制,特别是对固定资产的投资仍维持由国家包揽的现状,使得事业单位对国家一直存在依赖思想。结果是:单位只关心对固定资产的投入,不关心对固定资产的管理,追求对固定资产投资的规模,忽视对固定资产的有效利用。资产的“闲置、浪费”现象的产生,也就有了某种“必然性”了。
2、“随意性”管理机制是造成资产闲置、浪费的主要原因。
到目前为止,国家尚未制定出一套适合事业单位的资产保值、增值考核指标。在固定资产的处置方面,国家对事业单位有一套复杂的审批程序,事业单位自身并没有多少自主权。造成事业单位仅是将其管理的固定资产作为履行职责,完成任务的手段,并不关心资产的使用效益。甚至“仅仅是为了某种特殊利益”,而不惜造成“资金的大量浪费和资产的大量闲置”。
3、“缺位、空位”的内部管理监督体制是导致资产闲置、浪费的内在原因。
资产管理部门与使用部门相互脱节,缺乏制约。固定资产的管理现状是资产的价值形态由财务部门管理,实物形态由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和使用部门管理。由于相互之间沟通不够,缺乏制约,造成“有账无物、有物无账、账实不符”等普遍现象。在固定资产对外投资方面,缺乏市场调查和可行性研究,存在较大的盲目性,忽视管理,形成“有投入无回报,高投入、低回报”等突出问题。对固定资产的.日常维护也重视不够,责任不清,影响了资产的正常使用。
三、应采取的措施。
固定资产的管理是一个系统的工作,庞大的资产仅仅依靠资产、财务部门进行管理是不够的,需要实施全员和全过程管理,才能管好用好固定资产,发挥应有的效益。
1、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管理机构,强化固定资产管理体制,明确各职能部门的责、权、利,建立健全完善的资产管理机构。一方面不断完善固定资产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对资产的申报、招标、采购到资产的验收、保管、使用、维修、处置等各个环节都予以明确责任,对固定资产的增减、管理、效益等方面加以监督和考核。
2、要进一步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意识,强化资产管理的观念。固定资产是主要资产之一,要从思想上认识到固定资产的地位和作用,树立资产效益的意识;加大前期论证力度,树立节约的意识,防止盲目投资,让资产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实现保值与增值。
3、利用现代化手段,对固定资产进行管理。固定资产名目繁多,分布广泛,固定资产的管理也必然是一项情况复杂、工作量庞大的工作。为了及时管理和掌握固定资产的流动,合理调配资源,建立科学有效的网络管理系统,一方面可以及时登记和掌握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动、库存情况,避免重复购置,另一方面可以合理组织和调配闲置的资产,促进闲置资产的再利用,避免浪费。
4、加强会计核算和监督,建立固定资产清查和盘点制度,确保账账、账实相符。一方面,提高财会人员的素质,增强财会人员的高度责任感和工作态度,在财务入账时认真审核,与资产部门加强沟通,确定行之有效的方法,将资产视同资金管理,及时与资产部门核对,确保账账相符,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实行计算机联网管理;另一方面,建立固定资产盘库制度,不定期地进行固定资产盘点清查。通过清查,及时发现问题,堵塞管理中的漏洞。
5、改革现有的固定资产核算制度。
(1)参照企业会计制度,试行固定资产折旧制度,在资产类别中增加“折旧”项目,并设置“累计折旧”科目,并将其列示于事业单位的资产负债表中,与“固定资产”科目抵减后,反映固定资产净额;使折旧和固定资产在资产类项目中结合,从而直接明了的反映固定资产的实有数额。避免造成账实、账卡不符,滥“折旧”的名目“冲账”,使国有资产流失。
(2)增设“固定资产清理”、“待处理财产损益”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等科目,以核算反映固定资产因改建、扩建等原因价值增加或减少以及清理后净损益的情况。
(3)对于国家的一些政策性改革包括房改、企业改制等,主管部门或权威部门应及时出台相应的规范文件和实施细则,便于操作执行。
参考文献:
[2]侯睿:关于规范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思考[j].《经济问题探索》2003(3)。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论文(优质17篇)篇十四
第一条固定资产是指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形态的资产包括房屋及建筑物、一般设备(单位价值在500元以上)、专用设备(单位价值在800元以上)、文物和陈列品、图书、其他固定资产等。其单位价值虽然不足规定标准,但使用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资产,按固定资产管理。
第二条局各科站室固定资产由办公室统一购置,严格按照市政府的规定实行政府采购。每年年末,局各科站室要根据业务工作的需要,本着合理、节约、高效的原则,编制下年度固定资产购置计划。于每年12月下旬报办公室,由办公室提交局长办公会审定后执行。对于确属急需购置的固定资产,由办公室提出意见后,报局长批准后办理。
第三条局办公室负责固定资产实物管理。即对固定资产的保管、使用、维护、清查盘点等管理;同时负责办理固定资产的调拨、转让、报损、报废等报批手续。
第四条局财务科负责固定资产统一建帐、统一核算,并协助办公室对固定资产实物进行管理。
第五条购入的固定资产,由办公室组织验收,验收合格后并填制《固定资产入库验收单》一式二联,办公室凭第一联登记固定资产登记簿和固定资产卡片,水利经济科凭第二联填制记帐凭证,记入固定资产总帐。固定资产卡片必须登记到每一件固定资产,明确使用、保管职责,坚持“按物设卡、物卡相符、物移卡随”的管理原则。各科室站根据工作需要签字领取。
第六条各科室站之间和上级调拨固定资产,应填制《固定资产领用(调拨)单》,视同“购入固定资产”管理。
第七条各科室站的固定资产要指定专人管理,及时登记,科学使用以延长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提高其使用效率。固定资产保管人退休或调离时要及时办理固定资产移交手续。
第八条为了保证固定资产的安全和完整,每年年末要对固定资产进行一次全面的清查盘点。
1、清查盘点的内容,包括固定资产的实有数与帐面数是否相符,固定资产的保管、使用、维修等情况是否正常等。
2、清查盘点的具体程序是,由各科室站填报固定资产调查表,于每年12月下旬前报办公室,由办公室按照固定资产明细帐逐一核对。
3、清查中,盘盈的固定资产应当及时入帐;盘亏报损的固定资产,属于不可抗拒原因造成的,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和资产报废的审批权限及时办理核销;属于过失的责任事故或违法行为造成的,应当按照规定给当事人以必要的经济赔偿。
4、局各科室站闲置的固定资产,由办公室进行统一调配,使之合理流动,发挥效益,防止积压。
第九条固定资产的处置要严格执行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有关文件和市有关规定。固定资产的调出、处置、报废、报损,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的审批程序办理,各科室站不得擅自处置。报废时应填制“固定资产报废申请表”报局领导批准后,方可办理固定资产核销手续。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设备,可以申请报废。
1、电脑设备、交通工具等固定资产质量低劣、技术落后、效率低、耗能大、主要结构或部件陈旧老化,精度低,实际使用过程中不能满足最低性能指标和技术要求,无修复意义或无改装利用意义,被确认为淘汰的产品。
2、因意外灾害事故或其他原因致使设备主部件严重受损,已无修复价值的。
3、修理费用超出原值的50%,或接近同类产品新购价格的。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论文(优质17篇)篇十五
我国新的《医院财务制度》、《医院会计制度》于年1月1日正式颁布实施,新制度之下,最显著的变化之一则是进一步规范并强化了对医院固定资产的管理,主要体现在固定资产标准设定、折旧核算、资产处置等方面,主要目的是实现医院对自身固定资产的全过程管理,充分提高对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固定资产对医院的日常经营运作将产生直接而深远的影响,是一家医院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体现。面对新的发展环境,医院需要认识清楚新旧财务会计制度中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调整和变化,高度重视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寻求解决办法,不断改进固定资产管理模式,促进医院更好更快发展。
新制度中,对医院固定资产的确认标准有所提高,从500元提升到1000元,其中专业设备标准的提升幅度更大一些,从800元提升到1500元。这一举措,能够更加接近实际情况,与我国当下的经济发展与物价水平接轨,避免医院将一些单价过低的简易办公设备也列入到固定资产的管理范围,从而导致固定资产核算范围过于庞大,降低管理效率和效果。在更大程度上将固定资产的经济价值进行体现,有助于医院降低对低值资产进行管理的实际成本。除此之外,新制度下还将单位价值低于固定资产标准,但是预计能够使用1年以上的大批量、同类型物资,统一划归到了固定资产的管理范围。这一举措主要是考虑到这类物资往往具备固定资产的使用标准,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很好地保持原有的物质形态。为何会将大批量、同类型的物资作为固定资产来管理呢?这是因为在实际情况中,医院的绝大部分科室的资产都属于同一国标固定资产分类代码,不属于特殊的零星购买,并且将来也不太可能会采用大规模购买的模式,根据固定资产管理的谨慎性原则,于是采用了这样的方式。
在新会计准则中,明确了固定资产的基本属性,最显著的特点是医院可以通过固定资产的有效使用年限进行折旧,并凭借分摊制度来掌握各项固定资产的真实价值,以确保固定资产核算的科学性与客观性。面对新的发展环境,如何提高医院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是固定资产管理中的核心问题,提高固定资产核算的准确性,可以通过科学计提折旧的办法对固定资产进行合理的资源结算,这在最新的医院会计准则中都做出了明确的规范。医院的固定资产具有严格的使用寿命,如果管理不善,不但会影响固定资产的正常使用,甚至还会带来业务风险。因此,必须通过合理的办法进行折旧,以便更好地对固定资产进行综合性管理,稳步提升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规范性。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医院的固定资产是不涉及折旧的,只需要按月根据一定比例来提取修购基金。长期以往,固定资产的真实损耗难以得到客观反映,一方面会导致固定资产在使用期间的成本被低估,直接使得医院经营业绩虚增,财务会计报告质量下降,信息真实性、客观性、准确性难以得到保障;另一方面也会导致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不合理虚增。如果固定资产不能科学折旧,那么资产负债率、资产周转率等财务指标都将失去参考意义,计算出来的结果也难以指导实际业务的发展,导致医院管理层作出不恰当的财务决策。新制度下,要求医院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计提折旧,规定在预计的使用年限内,只能选择工作量法、平均年限法累计提折旧,并且不考虑固定资产的残值。同企业一样,当月新增的固定资产不用计提折旧,从下月开始计提,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仍然计提折旧,下月停止计提。针对提足折旧的固定资产,也就不再需要计提。以上一系列的变化,主旨仍然在于帮助医院强化财务制度中的权责发生制和配比原则,力争提升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水平。
在过去的财务制度中,医院针对固定资产处置、减值等内容没有特定的核算科目,在一定程度上给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带来了不便。固定资产由于各种原因需要进行报废、出售时,过去的做法都是直接冲抵固定资产科目,对于变卖固定资产的收入和相关清理费用都直接计入基金科目中的修购部分,难以真实反映固定资产清理过程中的支出、收入和净损益。在新会计制度中,首先增加了固定资产清理科目,医院报废、出售的固定资产损益等内容的核算都直接通过该科目进行集中核算,余额转入其他业务收入、支出中,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真实反映固定资产清理过程中所发生的收益或者损失。这样一来,医院将有条件对固定资产的报废、出售环节进行科学控制,提高了固定资产处置流程的'规范性和透明性,深化了固定资产管理的管理意识,对杜绝国有资产流失有着积极意义。
1、完善成本核算,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率。
医院需要对固定资产的使用部门提出要求,按照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用列支成本,并统一划归到使用部门所属科室进行核算。通过已有的固定资产折旧年限表,编制固定资产卡片后,为固定资产完成会计分类,从而确定折旧年限、折旧方法、资金来源等问题,通常每月计提的折旧,与人员经费支出、医疗管理费用、医药卫生费等各类支出一并构成科室的直接成本。这样的核算方式清晰明了,能够为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绩效评价提供完备的数据基础。不同部门、科室可以将固定资产累计折旧金额进行比较,促进各科室在确保医疗业务顺利进行时优化固定资产配置。针对一部分超期资产医院可以停止计提折旧,让科室重视对固定资产的日常维护和保养,节省固定资产购置支出。如果医院的固定资产难以继续满足医疗等需求时,各科室按照规定进行固定资产的申报、购置。通过对固定资产的精细化管理,可以提高各科室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水平和重视程度,逐步建立成本意识和投资概念,对于已经出现闲置的固定资产,需要及时进行调拨,利用经济杠杆对医院资产运作进行合理调节,尽可能避免固定资产重复购置和浪费,提高固定资产的经济转化效率。
从现有情况来看,很多医院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都采用“多头管理”,专业医疗设备、器械由药械部门管理,而其他设备则由后勤等部门管理。这样的管理方式不仅容易出现盘点混乱、管理失序等问题,而且也不符合固定资产整体化管理的大趋势。新会计制度中,要求对固定资产的折旧支出进行精细化管理,按照使用科室、资金来源的等因素划分,以避免多头管理所带来的重复劳动。鉴于此,医院应该尽快设立专门的固定资产管理部门,从而真正实现固定资产的统一管理、核算,让科室从固定资产采购、使用、报修、处置等各个环节都能切实担责,通过专人管理固定资产清单。资产管理部门需要对划归的固定资产进行分类明细核算,根据类别、名称、规格等因素分别设置账户,将固定资产的金额和数量进行完整准确地记录。固定资产的管理需要分工清晰,职责明确,固定资产采购、维修、核算都需要专人管理,其中财务部门需要负责对固定资产完成核算与监督,包括建立固定资产折旧总账、建立固定资产总账,以便对医院整体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进行把握,对固定资产数量、金额进行严格管控,完善固定资产卡片标签的粘贴,定期对全员固定资产的账目价值和折旧费用进行核对,分析是否有反常现象,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规范固定资产清查环节,做好基础管理工作。
新会计制度中对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提出了若干要求:首先,医院必须彻底清查各项固定资产的资金来源;其次,必须了解各类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以便对固定资产的折旧环节实现追溯调整,对未能计提足额折旧费用的固定资产进行补提折旧。按照新会计制度给固定资产订立的标准,原有固定资产在进行报废、盘亏、盘盈时,都需要严格比对我国有关固定资产管理的措施规定,在清查彻底的基础上,获得固定资产真实的账目价值,有利于维护国有资产的安全与完整。不少医院通过较为系统、彻底的清查,发现低于最新固定资产标准的资产数量和种类有很多,这些固定资产价值占比很低,但却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来进行管理,按照新标准进行管理之后,固定资产的数量将大大减少,管理成本也随之降低。目前,很多医院正在推广固定资产管理软件,能够帮助固定资产管理人员提高管理效率和效果,在此基础上通过定期不定期的固定资产清理来盘点数量,将盘点结果和存在的问题形成具体的书面报告,并针对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对固定资产进行清理的制度应该依照严格的内部控制实施,不能仅仅停留在形式上,要切实落实,做到账实相符、账账相符,实现医院对固定资产的全生命周期的完善管理,逐步形成一种长效的管理机制。如果采用统一软件系统对固定资产进行管理,可以充分借助网络平台,将固定资产信息进行详细录入,便于查询固定资产的变动、使用、处置情况,真正做到动态管理,让管理者对医院固定资产情况有一个全面清晰的了解。
四、结语。
随着我国新会计准则、新医院财务会计准则的相继颁布与实施,医院固定资产的确认标准得到了进一步明确,固定资产管理模式也更加规范,将对医院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产生十分积极的影响。综上所述,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很强的长期工作,需要在日常经营管理中不断实践,积累经验,才能逐步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水平,实现医院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确保医院平稳健康发展。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论文(优质17篇)篇十六
2.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公司及分子公司。分子公司可以在本规定范围内制定本单位实施细则,并同时将实施细则报公司财务部备案。
3.1.2不属于生产经营主要设备的物品,单位价值在元以上,并且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也作为固定资产。
根据管理的需要,公司固定资产按房屋及建筑物、通用设备、专用设备、运输设备、其他设备进行分类核算,按用途和现行会计制度还可分生产用固定资产、未使用固定资产、不需用固定资产、租出固定资产。
3.3.3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按建造安装、调试过程中实际发生的全部支出计价;。
3.3.4投资者投入的固定资产,按照评估确认或者合同、协议约定的价值计价;。
3.3.10购建期间交纳的耕地占用税,应计入固定资产的价值。
3.4已经入帐的固定资产,除发生下列情况外,不得任意变动:
3.4.1根据国家规定对固定资产价值重新估价;。
3.4.2增加补充设备或改良装置;。
3.4.4根据实际价值调整原来的重估价值;。
3.4.5发现原记固定资产价值有错误。
4.1各公司需增置固定资产时,应首先打报告申请购买,写明用途、品种、数量、规格、单价、总金额,由公司领导批准后,方能购买。
4.2财务部根据批准购买手续以及正式发票按固定资产的类别建立固定资产明细帐,按使用单位建立固定资产卡片。
4.3各公司所使用的固定资产,应妥善管理,丢失或使用不善造成损失,应追究责任人赔偿经济损失。
根据公司的技术状况、承受力及生产经营特点,按照国家规定的折旧年限范围确定执行。折旧年限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公司固定资产折旧采用直线法平均计算,在净残值率确定为5%的情况下,分类折旧率如下:
房屋及建筑物40年2.375%。
专用设备7.92%。
通用设备12年7.92%。
运输设备6年15.83%。
其他设备5年19.00%。
5.4.1.1房屋和建筑物;。
5.4.1.2在用的各类设备;。
5.4.1.3季节性停用和大修理停用的设备;。
5.4.1.4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和以经营方式租出的固定资产。
5.4.2.1已估价单独入帐的土地;。
5.4.2.2建筑工程交付使用前的固定资产;。
5.4.2.3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出的固定资产和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固定资产;。
5.4.2.5已提足折旧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
5.4.2.6国家规定其他不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
根据确定的折旧方法,按月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当月新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计提;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停提折旧。
6.1固定资产实物由总工办组织管理,验收、编号、装上标牌。设台帐、管理卡片。卡片一式二份,财务、使用单位各存一份。卡片内容包括:类别编号、固定资产名称、规格型号、生产厂家、计量单位、数量、购置方式、购建日期、使用公司、存放地点、预计使用年限、已使用年限、原值、净值、折旧率、建卡时间等。
6.2固定资产购建交付使用时,由建设单位工程部提出验收申请,总工办会同技术、财务、设计、使用(存放、保管)等有关单位共同进行技术验收,参与验收人员在验收单上签字盖章认可。验收单应由财务保存一份备案。设计图纸、技术资料交工程部统一归档。
6.3固定资产交付使用后,由使用单位负责维修保养。
6.4设备在内部迁动,由迁出单位填列迁动设备及附件清单,经总工办审核后,随设备交给迁入单位,由迁入签收后,再报财务部调帐。
6.5停用设备,由使用单位提出申请,经总工办批准后对停用设备予以封存,并报财务部备案。封存设备要有标志,并须经使用单位清洗涂油后封存保管。设备启封时,必须办理启封手续,并通知财务部。
6.6生产经营设备的调出,由使用管理单位填写调拨单经领导批准,完清财务手续后,方可调出。
6.7生产设备进行改装,使用公司提出申请由总工办审查,经有关领导审批后进行。所有改装的方案图纸、审批文件及鉴定结论归入被改装设备的档案。审批文件及鉴定结论还须交一份到财务部备案。
6.8固定资产的报废,由使用单位提出,总工办会同技术、财务、设备等部门作出鉴定,报公司领导审核批准后,方可报废,并将残值收入交财务部,同时转销固定资产。
6.9.3清查的方法,应以财务帐卡为准,以帐对卡,以卡对物,件件落实;。
6.9.4对清查结果必须进行全面审查。对出现的盈亏,必须及时进行汇总分析,逐项核实,查明原因,由有关公司提出处理意见,报请公司领导审批后予以处理,调整帐务。对闲置资产要摸清数量和类别,制定处理计划。对帐外资产要及时入帐。
6.10.1固定资产计划预防修理或者预防维修,应在保证修理质量、缩短修理时间、节约维修费用的前提下,优选修理方式或维修方式,合理规定修理周期及其结构、修理复杂系数、修理劳动量定额、修理费用和器材消耗定额、修理间歇时间定额等一系列修理定额标准。
6.10.2维修计划管理。
6.10.2.1固定资产维修项目,由使用单位申请,经总工办审查、领导批准后实施;。
6.10.2.8修理费用发生不均衡、数额较大的,可采用待摊或者预提的方法。采用预提办法的,实际发生的修理支出冲减预提费用,实际支出数大于预提费用的差额,计入有关费用;小于预提费用的差额冲减有关费用。
7.附则:
7.1本制度由公司财务部负责解释。
7.2本制度施行后,凡既有的类似规章制度或与之相抵触的规定即行废止。
7.3本制度经总经理批准后自颁布之日起执行。修改时亦同。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论文(优质17篇)篇十七
第一条为了加强中央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益,根据财政部《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和《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制定本办法。
第三条各部门固定资产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合理配备并节约、有效使用固定资产,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益,保障固定资产的安全和完整。
第四条各部门固定资产的管理和使用应坚持统一政策、统一领导、分级管理、责任到人、物尽其用的原则。
第五条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以下简称国管局)负责中央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产权界定、清产核资等项工作,负责制定固定资产的配备及使用标准,对纳入政府采购范围的固定资产进行统一购置;负责闲置资产的调剂,对各部门的固定资产管理进行指导和监督;各部门的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负责本部门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并对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经济实体占用的固定资产实行监督管理。
第六条各部门的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应设有专人承担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并对所管资产的安全完整负有责任。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应相对稳定,工作调动时必须办清交接手续。
第七条各部门必须对专用设备的管理和操作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建立健全专用设备的操作、维修、保养、检验等管理制度;技术复杂、精密度高的专用设备的操作人员,应在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第八条符合下列标准的列为固定资产:
(二)单位价值虽不足规定标准,但耐用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资,按固定资产管理。
第九条固定资产分为六类:房屋及建筑物、专用设备、一般设备、文物和陈列品、图书、其它固定资产。
(一)房屋及建筑物。指房屋、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房屋包括办公用房、生产经营用房、仓库、职工生活用房、食堂用房、锅炉房等;建筑物包括道路、围墙、水塔、雕塑等;附属设施包括房屋、建筑物内的电梯、通讯线路、输电线路、水气管道等。
(二)专用设备。指各种具有专门性能和专门用途的设备,包括各种仪器和机械设备、医疗器械、文体事业单位的文体设备等。
(三)一般设备。指办公和事务用的通用性设备、交通工具、通讯工具、家具等。
(四)文物和陈列品。指古玩、字画、纪念品、装饰品、展品、藏品等。
(五)图书。指图书馆(室)、阅览室的图书、资料等。
(六)其它固定资产。指未能包括在上述各项内的固定资产。
第十条固定资产的计价:
(二)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按建造过程中实际发生的全部支出记账;。
(五)无偿调入固定资产,不能查明原值的,按照估价入账;。
(六)盘盈的固定资产,按照重置完全价值入账;。
(九)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按租赁协议确定的设备价款、运杂费、安装费等记账;。
(十)购置固定资产过程中发生的差旅费,不计入固定资产价值。
第十一条固定资产不实行折旧,按原值入账。
第十二条已经入账的固定资产除发生下列情况外,不得任意变动固定资产账面价值:
根据国家规定对固定资产进行重新估价的;增加补充设备或改良装置的;将固定资产一部分拆除的;根据实际价值调整原来暂估价值的;发现原来记录固定资产价值有误的。
第十三条固定资产的价值变动,由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负责办理,并及时通知财务部门,对固定资产有关账目作相应调整。具体账务处理,按《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规定执行。
第十四条购置固定资产应分清资金渠道,属于基本建设范围的(单台设备和单项工程在五万元以上的),由基本建设投资解决,不属于基本建设投资范围的由行政经费、事业经费或其它经费解决。
属于专项控制商品,必须按规定报主管部门批准后才能购置。
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应对本部门占有、使用的由不同资金渠道形成的固定资产进行统一管理。
第十五条购入、调入和自制、自建完工交付使用增加的固定资产,应由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统一验收,属于技术设备的还应会同技术部门验收。验收合格后,由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据发票、固定资产调拨单或基建项目交付使用验收单据等凭证,填制固定资产增加通知单,办理有关入库、财务报销和使用单位领用等手续。
第十六条接受捐赠或盘盈的固定资产,应由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办理接收和交接,并据固定资产交接单、发票或固定资产盘盈盘亏报告单等凭证,填制固定资产增加通知单,办理有关入库、财务报销和使用单位领用手续。
第十七条调出、变卖减少或盘亏的固定资产,按《中央国家机关国有资产处置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的权限范围报批,由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持国管局或本部门的国有资产处置意见、固定资产盘盈盘亏报告单等凭证,填制固定资产减少通知单,办理有关调出或注销手续。
第十八条正常报废的固定资产,由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会同技术部门进行技术鉴定,据鉴定意见及上级部门的国有资产处置意见等,填制固定资产减少通知单,办理有关注销手续。
第十九条非正常损失减少的固定资产,由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会同技术部门进行技术鉴定后,对非正常损失要查明原因,追究责任;据鉴定意见、对非正常损失责任人的处理意见及上级部门国有资产处置意见等,填制固定资产减少通知单,办理有关注销手续。
第二十条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是指在日常行政工作或业务活动中对所需及占用的国有资产实施不间断的管理及核算,包括从编制固定资产预算、计划采购、验收入库、登记入账、领用发出到维修保养、处置等各个环节的实物管理和财务核算。
第二十一条在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中,财务部门负责按固定资产的价值分类核算,审核固定资产预算并对固定资产管理进行监督检查;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负责固定资产的预算编制、计划采购、验收入库、登记保管、领用发出、维修保养、调拨处置等具体管理,并负责分类进行实物量核算,根据各部门的实际情况,某些日常管理工作也可委托资产占用单位承担;技术部门参与专用设备的维修保养和技术鉴定;使用部门负责合理、有效使用和日常维护管理,杜绝浪费。
第二十二条固定资产预算购置计划既然要从实际需要出发又要注意节约,要根据各类资产的配备情况及使用标准合理配置,充分利用现有固定资产,防止积压浪费。对按规定实行统一采购的固定资产,要提供详细的使用目的并写明详尽的功能等要求。
第二十三条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必须完善固定资产账卡、领用、处置、清查盘点等日常管理制度。使用部门须指定专人负责办理本部门固定资产和其它物品的领用、保管、清点等工作。
第二十四条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对验收入库及投入使用的固定资产,须建立《固定资产卡片》并记入《固定资产明细账》,按物登卡、凭卡记账;已入库存的固定资产,要按照各类资产的使用说明和存放要求进行保管,填写保管单并定期检查,库存固定资产未经管理人员同意,任何人不准领用或调换;处置固定资产须填写《中央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申请单》或《固定资产调拨单》,据单入账;使用部门领用固定资产,须填写《固定资产领用单》,经主管领导同意后,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凭单填写固定资产使用记录卡并记入《固定资产卡片》。不经批准,任何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占用固定资产。如需借用固定资产,须经主管领导同意后,办理借用手续。
第二十五条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对配备给个人使用的固定资产或物品,要建立领用交还制度,并督促使用人爱护所用资产。工作人员工作调动时,应在其办理所用资产交还手续后,方可办理调动手续。
明情况,编制有关固定资产盘盈盘亏表,按管理权限报经国管局或本部门主管领导批准后,调整固定资产账目。
第二十七条各部门发生国有资产产权变动、财务和账务异常、资产损失和资金挂账严重或挂靠单位脱钩等情况,按国家规定必须进行清产核资的,应由本部门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报国管局确定。
第二十八条不符合固定资产标准的各种办公用品、用具、生活用品、器具、材料等资产,也要分类登记,参照本办法管理。
第三十一条各部门应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固定资产管理的实施办法,并送国管局备案。
第三十二条本办法由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负责解释。
第三十三条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实行。1987年7月31日印发的《中央国家机关固定资产管理办法》(国管财字[1987]第169号)同时废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