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稿范文是对各种不同类型演讲的样本,可以为我们提供启示,使我们的演讲更具个性和创意。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演讲稿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热门科学发展观演讲稿(汇总21篇)篇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亲爱的同事们:
大家好! 我叫**,来自城南分局**大队。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城管人的本色》。
今天我能够站在这里诉说一段职业情怀和感悟,是幸运的,也是挑战。我深深的记得20xx年11月4日,是我终生难忘的日子。那天,我踏入了城管执法局的大门,非常幸运的加入了这支年轻又充满着希望的队伍。我很庆幸自己能够用风华正茂的青春让我们的城市焕发生机、社会和谐稳定。看着自己执守的城市更加整齐靓丽,人民更加富裕文明,我感觉非常的自豪。
我所在的**大队是分局最大的执法大队,辖区占整个城南片区的2/3,辖区内人口约11万,下辖61条街道,五个社区居委会,是**政治文化中心,责任光荣而重大。我们在大队长的带领下,不怕苦、不怕累,奋战在大街小巷,大胆创新城管执法,动脑筋、想办法,舍小家、顾大家。我们对人民群众耐心细致、服务热情,韧于行,忍于心,谦于度,柔于情,始终坚持以人为中心、和谐为主题,树立城管执法人员新形象。
今年,全省广泛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我们起早贪黑,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脸晒黑了,眼熬红了,一天下来,十分疲惫,可我们仍然坚持在执法第一线。通过我们集中开展的环境卫生专项整治,整治好了历史遗留下来特别“脏、乱、差”的几条街,以红旗街、二手手机市场、一号桥夜市最为突出,以前是“脏、乱、差”,垃圾遍地、蚊蝇乱飞、臭气冲天。乱倒乱堆、占道经营屡禁不止。如今,经过我大队全体队员的共同努力,重点整治后,情况已大为改观,整个街道面貌焕然一新。还有红旗街市民给我大队送来一手打油诗,对我们在红旗街所做的工作赞口不绝。
有时候我也感觉到工作压力大,难做.但我从来都没有放弃的念头。记得有一次,我们在对马路边摊点进行清理时,多数商贩经多次宣传教育,主动把摊位搬到了市场指定位置。但是,人行道上一户水果摊却依然未动,我们队员跨步向前,立正、敬礼,微笑着对当事人说:“你好!我是城管执法队员,按规定,这里是不能摆放水果摊,请到市场里面经营。” 但当事人理都不理,只是抬头看了我一眼,说:“我下岗了,腿脚不好,卖个水果又妨碍谁了,就你们城管局多事,我一家人还指望我养活呢,我不搬。”看着当事人拒不配合,和越聚越多想看热闹的围观群众,我感到了一些压力。但我马上平静了一下自己的情绪,心想越是在容易出问题的时候,越要冷静,对于弱势群体更应该牢记以人为本、文明执法,树立我们城管队员的.新形象。通过我向当事人和周围群众的耐心解释,向他们说明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重要意义,当事人自觉的把东西搬到了市场里面。围观的群众也陆续散去,人群中不时传来得赞扬声,让我感到了一丝欣慰。
我认为我们执法队员不仅应该严于执法、勇于与违法行为作斗争上,而且还应该关心他人、助人为乐。记得有一次,倾盆大雨。我和队友们在路上巡查,一辆货车驶过,车上的塑料管由于捆绑不牢,散落一地,对车辆和行人造成了极大危险,我和队员见状,立即将车辆停靠一边,冒雨收集好散落的管子,帮他装车并重新捆扎,避免了引起其他的安全事故。我们的行为,得到了司机的当场好评。
我们不怕如火的骄阳;我们不怕风刀霜剑;我们不要灯红酒绿和一掷千金;但我们和其他行业的人一样,也渴望着尊重,渴望着理解。
我只是平凡的城管队员,但我深知:满天繁星,由一颗颗星星组成,浩瀚的大海,由一滴滴水珠汇聚。我们的城市,因为我们城管人的辛勤工作变得更加靓丽。想到这些,我的内心就充满了幸福的感觉。真的,我为我的选择而自豪。
热门科学发展观演讲稿(汇总21篇)篇二
精选范文: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共2篇)解放思想是正确行动的先导。翻开历史画卷,一部人类发展史就是一部思想解放史。回顾我国改革开放的历程,思想解放同样是推动我们前进的动力。1978年关于真理检验标准的大讨论,破除了“两个凡是”的思想禁锢,使人们从教条主义的精神枷锁中解放出来。改革开放初期,中央创办经济特区,实行对外开放,把我们从长期闭关自守状态中解放出来。九十年代初邓小平同志发表南方谈话,把人们的思想从计划经济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将改革开放推向了新的阶段。实践充分证明,解放思想是扫除障碍、引领发展的“法宝”。改革开放以来每一个巨大的变化,无一不是思想解放的结果。广东要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首先必须争当解放思想的排头兵,深刻审视所处环境变化,深刻分析优势与不足,深刻反思思想精神状态,把思想从不适应、不利于科学发展的认识中解放出来,以新一轮思想大解放推动新一轮大发展。围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我们到底需要在哪些方面解放思想,下一步将组织专题学习讨论活动。我在这里先讲几个问题供大家参考。
第一,克服自满思想,增强忧患意识。
事物发展的辩证法告诉我们,形势越好,越要增强忧患意识。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要求全党同志一定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这对我们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我最近在与省委常委一班人谈心时,大家也都从不同层面提出了这个问题。当前提出增强忧患意识不仅不会否定大好形势,而且清醒认识大好形势下存在的问题,才能够更好地巩固和发展大好形势。中国治国古训就有“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之说。在这方面,日本民族的优点很值得我们学习。日本国土狭小、资源匮乏、生存空间不大,其忧患意识深深地植根于民族精神之中,因此善于学习、创新和创业,由此造就了由一个国土资源小国迅速崛起成为世界经济强国并长期保持这一地位的奇迹。而作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日本政府最近斥巨资拍了一部叫做“日本沉没”的电影,说明日本人的忧患意识多么强烈啊!实际上忧患意识是对历史必然性和事物发展的一种精神内醒,有助于我们辩证看待形势和成绩,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开拓进取的锐气。
广东从1985年至今,经济总量已连续23年居全国第一,主要经济指标也长期排在前列。面对大好形势,我们有充分理由感到自豪。但是,长期捧着“总量第一”这块“金字招牌”,听惯了别人的赞誉,很容易使我们一些同志自觉或不自觉地产生某种优越感,甚至骄傲情绪,缺乏忧患意识,导致不思进取,后果将是极其有害的。斯大林在《论列宁》中说到,“不因胜利而骄傲”是列宁性格中的一个特点,我们也要“不因成功而骄傲”。况且我们的成绩还是初步的,许多方面与兄弟省市比还存在明显不足。比如,从过去10年我省与江苏、浙江、山东、上海等沿海省市人均发展水平对比看,我省人均gdp年均增速排在最后一位,人均gdp不仅被江苏超过,而且与浙江的差距不断拉大,由1996年相当于浙江的95.7%下降到xx年的88.9%。再从人口和就业变动情况来分析,这10年间,我省总人口净增1644万人,远远高于江苏的439万、山东的571万和浙江的567万。
我省年末就业人员从3641万人增加到5250万人,增加了1609万人,年均增长3.7%,大大高于浙江的1.9%、山东的1.3%、江苏的0.4%和上海的0.4%;我省每新增一个劳动力新创造的gdp是12万元,大大低于江苏的88万元、山东的22万元和浙江的21万元。这说明,兄弟省市用较低的人力投入取得了较高的人均产出。再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看,这10年间我省年均增幅为13.3%,仅高于上海的7.2%,低于浙江的16.7%、江苏的17.8%和山东的21.7%。兄弟省市总体上用工增长慢、投入增长快,这“一慢一快”,加上我省总人口增长远远高于兄弟省市,三重因素叠加,必将使我省继续拉大与他们在人均发展水平上的差距。又比如,我省区域发展的协调性不如江浙等省。去年我省地区发展差异系数(从0到1,数值越大表明差异越大)为0.7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0.67,也高于江苏的0.71、山东的0.67、浙江的0.38。凡此等等,足以告诉我们,推进科学发展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否则,不但不能当好科学发展的排头兵,甚至连原有的地位和优势也会丧失。
第二,克服狭隘视野,树立世界眼光。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当代中国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的前途命运日益紧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作为改革开放前沿的广东,更应该树立世界眼光。
首先,广东开放程度高迫切要求我们树立世界眼光。经过近三十年的对外开放,广东经济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的组成部分。多年来我省外贸进出口和利用外资总额分别占全国的1/3和1/4左右。xx年外贸依存度高达160.4%,其中出口依存度达91.9%。从某种意义上说,世界政治、经济的变化对我们的影响甚至大于国内政策的影响。比如,美国次贷危机、美元汇价下跌、国际石油和粮食价格持续走高,对我省资产价格波动、出口效益下降、资源能源紧张乃至物价上涨都产生了不容低估的影响。不树立世界眼光,就不能预见来自国际的风险,就不能应对经济生活的变化。
其次,国际竞争形势的新变化,迫切要求我们树立世界眼光。我国加入wto时间不长,我们不熟悉的东西还很多,各种新标准、新规则、新手段层出不穷,在这方面我们还是个“学生”。只有树立世界眼光,甘当学生,当好学生,才能变成“先生”,才能参与竞争规则的制定,抢占更加广阔的市场。我省的中兴通讯公司,从1995年就开始实施国际化战略,经过十几年发展,不仅在一些技术领域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而且他们参与制定的国际标准也进入了国际先进行列。但像这样的范例在我省仍是屈指可数。
再次,广东目前的地位和下一步的战略取向迫切要求我们树立世界眼光。广东在国内是经济发展的“第一世界”,我们的战略取向应当是建立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因此我们必须认清当今国际产业与科技发展大势,瞄准国际上现代产业的最高水平进行结构调整,这样才能真正抢占现代产业发展的先机。
广东历史上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海洋文化与开放意识浓厚。近代以来,林则徐在广东成为“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而“真正走向世界的第一人”是我们广东梅州人黄遵宪。中国最早的留美学生是珠海香洲人容闳。孙中山先生就是一个具有广阔世界眼光的伟人,他以“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为座右铭,强调要“内审中国之情势,外察世界之潮流”,学习世界上的先进知识和有益思想成果。广东的商人遍布世界,华侨人数为全国之冠。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又是第一个面向世界寻找发展资金的省份,珠海石景山旅游中心就是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合作企业。
广东拥有一个面向世界的优越地理条件,3300多公里的海岸线使我们少了内陆地区难以克服的外部隔阻,我们的先人、先辈在面向世界、开拓开放上,留给了我们那样多宝贵的经验,给我们打下了这样好的基础,我们没有理由不在用世界眼光谋划发展方面继续走在全国的前列,没有理由不为中华民族复兴于世界民族之林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广东近现代的历史为广东创下了那样多具有世界眼光的“第一”和“最早”,而我们能为后人创造些什么?这个问题应当严肃地摆在我们面前!树立世界眼光,必须继续解放思想,必须克服人们文化心理障碍和局部狭隘视野,冲破计划经济影响的束缚,以全球视野、战略思维去谋划未来发展。
第三,克服“见物不见人”的观念,坚持以人为本。
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改革开放初期,我们处于一个物质极其匮乏的时代。那时候发展经济首先是要解决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因此,突出“物”、强调“物”,是必要的。但经过三十年的发展,追求物质财富的增加甚至是追求gdp的增长,似乎渐渐地从改善人民生活的手段变为了目的。“见物不见人”的观念成为其典型的思想特征。人们在强调“做大做强”的同时,常常忘记了为什么要做大做强。有些人一谈到发展,首先想到的就是经济总量、增长速度,忽视了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忽视了总量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和社会成本,忽视了发展应当注意的民生和社会公平等问题。执行这种片面发展观的结果,很可能是经济总量搞上去了,群众对你的支持下来了。印度人民党在xx年大选中落败,就是个生动的例子。
在“以人为本”的问题上解放思想,还要求我们在考虑经济社会发展时不仅要看结构怎么调整,产业如何升级,公共服务怎样改善,还要研究作为生产者和消费者的人。弄清他们的数量、素质、结构等一系列问题。以上的许多数据表明,我们的经济总量快速增多,人均水平位次却开始落后;本省籍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不算太高,但常住人口迅速增加;农村劳动力富裕,城市却招工不足;对社会事业的投入加大,但人均水平却不高,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如果我们就经济抓经济,不把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控制常住人口等问题摆上位置,拿出举措,认真解决,广东就永远无法在gdp、城乡居民收入的人均水平上成为全国的排头兵,就始终难以创造社会治安的高水平,就长期不能建设优美的人居环境。这是关系我省未来发展的战略性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在改革创新方面历来是走在别人前头的,许多后来在全国流行的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做法都是广东创造的,许多中央出台的政策、制度都是总结了广东的经验和做法在全国推广的。回想当年,广东能产生经济特区,是广东解放思想的产物。在新的历史时期,广东还能不能“特”,关键看自己。广东的“特”,从来都是靠广东人自己创造出来的。如果现在的广东不能“特”,缺少“特”,那是我们自己的思想束缚了自己。因为我们现在没有了贫穷给予的压力,没有了外国人的歧视,温饱式小富的生活消磨了改革创新的锐气和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勇气。当年我们没有资金,就创造了“以什么养什么,谁投资谁受益”的办法;没有技术,就大胆引进国外先进设备和发展“三资”企业,用解放思想的智慧和视野,找到了突破发展瓶颈的办法,使广东的发展实现了跨越式的进步。今天,我们也遇到了土地制约、技术瓶颈、结构难题、社会冲突等许多问题。我们必须认识到,再不解放思想,锐意进取,用改革创新来解决这些问题,广东排头兵的位置将难以自保,全面实现小康的目标将难以实现,小平同志托付的任务将难以完成。广东改革创新的历程表明,只要我们的改革创新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能够让广东人民生活得更好,就一定是社会主义的,也一定是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最终也是一定能够得到中央的支持和认同的。现在的关键是我们能不能创造这样的制度,能不能干出出色的业绩,能不能用实践证明我们的改革创新是正确的。而做到这一点,前提就是解放思想!
总之,广东要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必须以解放思想为“纲”,推动各项工作开展。时代发展的步伐加快,我们不能躺在原有的成就上酣睡,解放思想不能一劳永逸。
解放思想,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排头兵。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下午好!我叫,来自公庄镇。非常有幸与大家汇聚一堂,共同探讨解放思想与科学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从而共谋发展的新动力。我演讲的题目是《解放思想,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排头兵》。讲得好大家给予掌声共勉,不对的,请大家不吝赐教。
自从县委、县政府开展“继续解放思想,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排头兵”活动以来,公庄镇就吹响了跨越发展的新号角。我们镇的广大干部群众更是积极投身到这次活动中来。
解放思想是一场深刻的变革,必须从深层次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中,反思和检讨存在的问题,才能破解难题,有效推进。具体到工作岗位上就是要积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敢于冲破陈规,敢破敢立,科学的破,科学的立,革除体制弊端,扎扎实实做好本职工作,精益求精争创一流业绩。
我在基层政府机关从事的是文秘工作,基层的生活给了我很多经验,而文秘工作更是给了我很多考验,让我不断成长,不断在岗位上取得新成绩。
兵”学习讨论活动的实施意见。
中共广州市委文件。
穗字〔2008〕2号。
一、深化认识、统一思想,切实增强开展解放思想学习讨论活动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解放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灵魂和精髓,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应对前进道路上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开创新局面的一大法宝。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完成新阶段的各项目标任务,必须以继续解放思想为先导;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首先要当好坚定不移地继续解放思想的排头兵。
(一)开展解放思想学习讨论活动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省委十届二次全会精神的重大举措。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一系列重大理论观点、重大战略思想、重大工作部署以及省委十届二次全会对全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作出的重要工作部署,本身就是解放思想的产物。开展解放思想学习讨论活动,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准确深刻领会党的十七大精神,结合新的实践,创造性地贯彻落实好党的十七大和省委十届二次全会提出的各项战略任务,加快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步伐。
(二)开展解放思想学习讨论活动是继续推进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的强大动力。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没有解放思想,就不会有改革开放;改革开放的过程,必然是不断解放思想的过程。改革开放没有止境,解放思想不可能一劳永逸。我市改革开放的实践充分证明,解放思想是扫除障碍、引领发展的重要法宝,思想解放的程度决定改革创新的力度。当前,我市的发展仍然面临不少思想观念束缚和体制机制障碍。开展解放思想学习讨论活动,有利于我们抛弃经验主义和惯性思维,冲破一切阻碍改革开放的思想体制束缚,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把解放思想的成果体现在推进改革开放事业的具体工作中、落实在解决阻碍改革开放的突出问题上,以新一轮思想大解放开创改革开放新局面。
局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面临长期快速发展积累下来的不少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在实践科学发展观上闯出一条新路,迈出更大步伐。开展解放思想学习讨论活动,有利于我们深刻认识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前进中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深刻查找是否真正树立起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正确政绩观,全面审视推进科学发展的思路和措施的针对性实效性,切实把思想观念从不适应、不利于科学发展的认识中解放出来,增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四)开展解放思想学习讨论活动是始终保持求真务实、奋发有为精神状态的必然要求。广州要在科学发展中走在全省前列,需要坚持不懈的艰苦努力。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各种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加的国际环境中,在科学发展要求越来越高、城市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前有标兵、兵有追兵,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始终保持求真务实、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至关重要。开展解放思想学习讨论活动,有利于我们科学清醒地认清形势、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化解矛盾,有助于促进广大党员干部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保持戒骄戒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刻苦学习、务实创新,团结一致、锐意进取,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使广州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宽广。
二、围绕主题、突出重点,全面准确地把握学习讨论活动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要求开展解放思想学习讨论活动必须全面准确地把握学习讨论活动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要求,围绕主题、突出重点,统筹兼顾、整体推进。
(一)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省委十届二次全会精神,认真总结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实践经验,清醒把握当前广州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为目标,以学习讨论和调查研究为主要形式,着力查找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中有待进一步解放的思想空间,着力克服制约科学发展的观念障碍和体制障碍,着力探索促进科学发展的新思路、新途径、新举措,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加快转入科学发展轨道。
(二)基本原则:一要坚持围绕主题、把握导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这个主题,既要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广泛讨论、畅所欲言,又要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理论体系不动摇。二要坚持抓住重点、带动全面。以党政机关和党员干部为重点,特别是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要带头参加学习讨论,发挥表率作用。同时,发动广大党员及社会各界群众积极参与,形成全市上下思想大解放、谋求大发展的强大声势和生动局面。三要坚持联系实际、分类指导。密切联系我市实际,联系各地各部门的工作实际和干部群众的思想实际,联系广大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着力查找在思想观念、体制机制、工作作风等方面影响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有的放矢、务求实效。不同地区、不同单位、不同行业要从各自实际出发,组织开展各具特色、针对性强、形式多样的学习讨论活动。四要坚持循序渐进、确保质量。学习讨论活动要按照省委、市委的统一部署,分段推进,保证质量。各个阶段的活动内容可相互渗透贯通,各地各部门可根据实际进展情况安排活动转段时间,不要求统一时间。各级党委要加强对活动的检查指导,把好质量关。五要坚持统筹协调、科学安排。要统筹安排好学习讨论活动与其他工作的关系,把学习讨论活动与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省委十届二次全会、市委九届四次全会精神结合起来,与总结改革开放三十年伟大实践经验结合起来,与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和基层党组织建设结合起来,与广泛开展读书学习活动、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和学习型社会结合起来。
十届二次全会精神上来,把力量凝聚到实现市委九届四次全会提出的各项任务上来,切实做到创新思想观念,为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提供思想保障;健全评价体系,为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提供考核依据;深化体制改革,为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提供体制机制保障;提高领导能力,为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提供组织保证。
三、精心组织、周密安排,深入扎实开展学习讨论活动。
全市解放思想学习讨论活动从2008年1月开始至5月底结束,分三个阶段进行:
对下级单位学习讨论活动的督查指导,及时把握各阶段活动进展情况,提出加强改进意见,认真抓好活动成果验收,确保质量、务求实效。
各区、县级市和市直各部门请于6月上旬前将活动情况总结报告市委。
主题词:解放思想学习讨论意见。
热门科学发展观演讲稿(汇总21篇)篇三
各位领导,各位评委:
大家下午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以人为本,构建和谐卫生”
在这杨柳吐翠,桃李争艳的季节,能和大家共同探讨用科学发展观思想推进和谐卫生事业发展这一主题,我深感荣幸和谐,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安定有序、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就是以人为本,而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以人为本,所以用科学发展观思想引领卫生事业和谐发展是保障和谐社会的最终需要。
以职工为本,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实现医院跨越式发展成为我们医院的主要工作目标。20xx年的夏天,后勤科平时喜爱开玩笑的大陈师傅几天来都在愁眉苦脸,唉声叹气,大家都感到很奇怪。后来在李科长的再三追问下,得知了缘由,原来大陈师傅的小孙子得了白血病,大陈师傅家庭生活本来就很拮据,孙子的病花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现在仍然需要一大笔费用,亲戚们该借的都借了,再到哪里去弄这笔钱啊!一家人只有眼睁睁地看着昔日活泼可爱的小孙子一点一点的被病魔吞噬了生机,大陈师傅更是愁的一宿一宿睡不着觉!得知这个情况后,李科长迅速把事情向院领导汇报,医院领导非常重视,号召全院职工为大陈师傅进行爱心捐助,我们院长第一个把兜里500元钱掏了出来,在工会的组织下,短短一天之内就收到全院职工近二万元的捐款。医院领导把这笔钱交到了大陈师傅手里,并告诉他,先让孩子治疗,医院还会在医疗方面给予孩子的救助和减免。拿着这沉甸甸的饱含着全院职工爱的捐助,听着院领导发自肺腑的话语,大陈师傅这位刚强的汉子终于忍不住内心的感激,两行热泪夺眶而出!让每一位职工都能感受到医院这个大家庭的温暖,让每一位职工都能在这个大家庭里感受亲情,是我们医院对“以人为本”这几个字的最深诠释我的母亲是中医院肛肠科医生,从小母亲身穿白大褂在医院忙碌的身影就伴着我长大,为了解除病人的苦痛,母亲常常几天不回家,即使偶尔回来,嘴里叨念的仍是她的病人。
那时的我跟本就不懂得母亲为什么把病人看得比家人还重,不明白她一天到晚心里装的为什么都是病人!直到长大后,自己也穿上了这身天使的服装,才深深的了解:以病人为本,把患者利益放在第一位,对患者给与人性化关怀和照顾,这是我们医院一直秉持的原则,也是每一位中医人心头的责任!记得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夜,儿科接诊了一名出生只有3天的新生儿。通过急诊ct检查被确诊为三级脑溢血,病情十分危重。尽管医生反复劝说他的父母,说明他有救治的希望,然而他们依然害怕孩子留下后遗症而将这个可怜的生命丢弃在了医院里。值班的医生感到非常无助,救还是不救?望着放在抢救台上那苍白但可爱的小脸,虽然奄奄一息却仍旧奋力呼吸着,稚嫩的身体虽然羸弱,求生的迹象却依然顽强,陈医生决定:“救!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就尽的努力!”医院领导得知情况后也连夜通知医院各方面专家紧急援助,经过一天一夜紧张的抢救,小婴儿终于睁开了双眼,那是怎样的一双眼睛啊:清澈、明亮、无邪!世界在这双眼睛里是那么的美好,那么的温馨。自那时起,这个孩子就成了大家的宠儿,从医生到护士,从院领导到普通职工,每个人都来过孩子病房,你送一罐奶粉,我送一件衣服,他送一个玩具,在这无私纯洁的爱的呵护下,孩子渐渐恢复了健康。后来有个好心人士把孩子领养了,在送走孩子的那一天,好多人都哭了。都说我们是白衣天使,可是谁又知道,为了天使这两个字,我们付出了多少情,多少爱!
为了方便患者就医,我们推出了一站式服务,患者来到医院不再需要查找、挂号这些繁文缛节,可以直接享受温馨服务站提供的一站式服务,这里为您导医,为您提供茶水,提供咨询,您的检查报告也会在这里为您传送,让每一位患者在这里感受温馨、感受亲情、感受尊重!患者选医生制度,一日清单制度,药价公示制度,患者回访制度等措施拉近了患者与医院的距离,增进了患者与医生的感情。尊重病人,理解病人,设身处地为病人着想,从细节上关心他们,在困难时帮助他们,让患者撤去原有的心理屏障,让他们对医院的信任度,感激度,放心度大幅增加,从根本上改善医患关系,是医院为了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所搭建的一个又一个人性化平台。
中国要真正强大,走构建和谐社会是当务之急;医院要跨越发展,走构建和谐医院也是必由之路。面对新的世纪,面对新的挑战,创建和谐医院,不仅仅是中医人的一种责任,更是中医人肩负的使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让我们在科学发展观的伟大指引下,携手并进,共同努力,给发展插上和谐的翅膀,用科学的手笔描绘新中医的灿烂与辉煌!
热门科学发展观演讲稿(汇总21篇)篇四
解放思想,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排头兵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下午好!我叫,来自公庄镇。非常有幸与大家汇聚一堂,共同探讨解放思想与科学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从而共谋发展的新动力。我演讲的题目是《解放思想,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排头兵》。讲得好大家给予掌声共勉,不对的,请大家不吝赐教。
自从县委、县政府开展“继续解放思想,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排头兵”活动以来,公庄镇就吹响了跨越发展的新号角。我们镇的广大干部群众更是积极投身到这次活动中来。
解放思想是一场深刻的变革,必须从深层次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中,反思和检讨存在的问题,才能破解难题,有效推进。具体到工作岗位上就是要积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敢于冲破陈规,敢破敢立,科学的破,科学的立,革除体制弊端,扎扎实实做好本职工作,精益求精争创一流业绩。
我在基层政府机关从事的是文秘工作,基层的生活给了我很多经验,而文秘工作更是给了我很多考验,让我不断成长,不断在岗位上取得新成绩。
记得去年我们镇要到深圳、广州去举办大型的外出乡贤新春团拜会,希望争取外出乡贤对家乡建设的资金支持。离召开团拜会还有3天时间,领导突然交代我写一篇在外出乡贤团拜会上的领导发言稿,要立意新颖,感情丰富,既要他们同情和理解家乡发展的困境,心甘情愿的出钱支持家乡建设,又要体现党委政府的威信。一天时间,领导只给了一天时间。效率加质量就要在一天时间里体现出来。我接到任务后,马上收集资料。但是在立意新颖上怎么也把握不住。家乡建设的范畴太广了,也太空洞了,难以有说服力。后来我翻阅了大部分外出乡贤的简历,询问了几位退休的老领导,发现很多外出乡贤都是在我们镇的三乡中学毕业的。能不能从母校建设这一条主线去充实发言稿的感染力和号召力呢?我拜访了一些离休老干部和一些年轻干部,因为他们曾经也在我们单位从事过文秘工1作,他们认为此出发点很好很新,同时也给了我很多宝贵建议。一直到当晚8点钟我才将资料收集好,将思路定下来开始写作,经过反复修改最终定稿,时间已经到了深夜1点多。第二天,将发言稿拿给领导过目,领导说了句令我欣慰并备受鼓舞的话:“小,年轻人的效率就是高啊,思考问题的角度也新,年轻人就要继续发扬这种敢于创新立异的精神。”
领导的一次次理解和鼓励让我不断解放思想,不断成长,不断锐意进取,让我体会到了每一个岗位都很平凡,但每一个岗位都能发挥出重要的作用,在一个平凡的岗位上,只要你敢于创新,力争上游,也能成为岗位的排头兵,行业的佼佼者。
曾经有人问我:机关文秘工作又苦又累,压力大,不定性强,你为什么不趁年轻改行呢?是的,我也曾经思索彷徨过。但如果能让领导能让群众能让部门理解我们文秘工作者;能够在提高机关服务中,在推进科学执政中发挥作用,我更愿意做一枚默默无闻的螺丝钉,更愿意在文秘工作中学中乐,乐中学,寻找文秘工作的精髓。开展排头兵活动不是靠一个人单枪匹马去干,而是要大家团结一致,不断学习和争取的。有句广告说得好: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只要我们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勇于创新,将所学所思在实践中运用、在实践中检验、在实践中升华,就能使自己的螺丝钉作用达到最佳。作为新时期的青年,我们非常有幸生于这个伟大的时代。面对机遇和挑战,我们应该居安思危,摒弃一切“小富即满”和“不思进取”的思想,在平凡的岗位上燃烧青春,让青春的火焰,在争当排头兵的实践活动中闪闪发亮!我相信,只要心中深藏着一种精神、坚持着一份信念,就能让我们绽放出平凡岗位的光芒,就能让我们铸炼出力争上游的魂魄,就能让我们再创辉煌事业的新篇章。谢谢大家!
热门科学发展观演讲稿(汇总21篇)篇五
很幸运有这样一个机会站在这里,与大家一起共话卫生科学发展。
众所周知,20xx年7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关于《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课题组研究报告指出“我国医改基本不成功”。关于这个结论,每一个有责任感的卫生人心中都会产生一丝丝羞愧。诚然,导致这种局面最根本的原因主要在于宏观政策层面,但反思我们自己,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就完全没有责任吗?我想,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有一把衡量的标尺。
改革后浪推前浪,新的医改方案在亿万国民的千呼万唤中终于揭开了神秘的面纱。新生命总是诞生于痛苦之中,新的医改方案也是饱受争论,几经波折。现在,她象一个初生的婴儿睁开了朦胧的眼睛,纯净的目光注视着你,也注视着我。她知道自己为谁而生,她是为了保障每一个人的生命健康而生。同时,她也知道,她自己的健康要靠谁,那就是包括你我在内的每一位白衣天使。
那么,我们该如何去迎接她、呵护她、哺育她呢?我想,此次学习实践活动已经给了我们重要启迪。首先是鲜明的主题:“加快卫生科学发展,提高全民健康水平”。这是对新时期卫生工作方针的高度凝炼,回答了卫生事业如何发展,为谁发展的重大命题,充分体现了卫生特色和实践特色。其次是实践的载体:“继续解放思想,推进科学发展,构建民本卫生、和谐卫生、满意卫生”。构建民本卫生,就是要求我们用科学发展观来认识卫生工作,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进一步端正服务宗旨;构建和谐卫生,就是要求我们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卫生工作,克服和消除卫生工作中存在的不和谐现象,形成配置合理、分工明确、共同发展的良好格局,要促进卫生系统内不同层次之间、不同领域之间的各个组成部分的有机联系与互相配合,提升整体服务水平,建立和完善促进卫生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逐步形成卫生法制健全、管理规范有序,城乡差距缩小、区域统筹发展,服务体系健全、机制充满活力,医患关系融洽、形成良性互动的和谐环境;构建满意卫生,就是要求我们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健康权益问题,着力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健康权益作为卫生工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人间四月芳菲尽,医改春风始吹来。朋友们,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给我们指明了前进的航标,让我们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各项工作,积极稳妥地推进公共卫生、农村卫生、城市社区卫生三大服务体系建设,更高目标提高新农合保障水平,切实转变观念,真正践行好“为人民健康服务”的神圣使命,精心呵护好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
热门科学发展观演讲稿(汇总21篇)篇六
本文目录。
科学发展观,作为党在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最新理论成果,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基本观点,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是我们党推进改革开放实践的经验总结,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成部分和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加快发展的行动指南。
科学发展观是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指导思想,也是加强和改进安全监察工作的指导方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把安全摆在与人口、资源、环境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强调要坚持节约发展、清洁生产、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安全生产”理念的提出是科学发展观理论的丰富和完善,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本质特征,体现了最广大人民的迫切愿望,是全面健身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做好安全监察工作,对于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通过区委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第一阶段的集中学习,结合我区安全生产工作的实际情况,我体会到:
一、科学发展观为加强安全生产工作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保障生命安全是人最基本的需求。从这个意义上说,“以人为本”就是以人的生命为本,把事关人的生命和健康的安全生产工作摆在重要位置上。
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发展是硬道理。发展应当注重质量和效益,应当建立在资源和环境能够承载的基础上。经济增长方式应当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搞好安全生产,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人力资源的可持续性,是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安全发展、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
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主要任务。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实现"五个统筹",必须解决重特大事故多发问题,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使安全生产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相适应。安全生产应当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建立切实可行的安全生产指标考核体系。
实现和保持国民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目的。树立和贯彻科学发展观,是为了实现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协调发展。"第一要务"需要安全第一,需要不断提高安全生产保障能力,创建本质安全型企业,夯实经济发展的基础,促进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提高。
对照科学发展观,综合安全生产状况,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是经济增长方式落后。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低效率、低回报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市场准入门槛低,低水平重复建设,使安全生产工作受到严重挑战。二是人力资源得不到应有的珍视。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还不到位,安全管理混乱,特别是在市场需要旺盛的情况下,一些生产经营单位盲目追求产量效益,忽视安全生产,非法生产、非法经营、非法建设等“三非”现象和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等“三违”问题、工矿企业超能力、超强度、超定员生产和交通运输企业超载、超限、超负荷运营的现象还比较多。三是企业和公共安全基础比较薄弱,特别是企业的基础工作不扎实,当生产经营情况发生波动或变化时,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跟不上。四是安全监管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随着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不断发展,安全生产监管对象和范围不断增加,安全生产“三同时”工作不能随时跟进,加之个别监管单位监管工作的缺失等因素,致使安全监管难度增大。五是生产力发展水平低。技术装备落后,从业人员素质不高安全教育落实还不够,特别是一些高危行业从业者多为农民工,安全技术培训工作相对滞后,造成违反操作规程或违反劳动纪律导致的事故多发。所有这些,都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而这些问题的解决,除了要在宏观管理、结构调整等方面采取措施之外,也有赖于安全生产工作的进一步加强,有赖于安全监管监察系统全体干部职工的持续和不懈努力。
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安全生产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安全生产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和重要内容。构建和谐社会的六个基本特征,都与安全生产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同时也对安全生产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安全生产工作需要自觉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组织职工群众参与企业安全管理和安全监督,全社会关注安全;要加强安全生产法制建设,在全社会建立规范的安全生产法治秩序,真正实现“依法治安”。要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加大安全监管监察力度,依法对肇事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严厉处罚,提高对事故伤亡人员的经济赔偿,切实保障公民的生存权利和劳动者的安全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关爱生命、关注安全”,是社会友爱的基本要求,用“诚信友爱”建立起安全生产的道德防线。没有安全生产就没有人的活力可言。安全生产工作自身的活力,是人们搞好安全生产的积极性和安全工作创新精神,也是社会活力的组成部分,同样应该得到调动和发挥。应该认识到,安全生产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事故往往造成人员的伤亡、家庭的不幸、单位的创伤、社会的震荡。事故多发必然会影响社会稳定乃至国家政权形象。要实现社会安定,必须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我们要正确认识客观规律,顺应客观规律的要求,掌握安全生产的主动权。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科学发展首先要安全发展,和谐社会首先要关爱生命。
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强和坚定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把责任重于泰山的工作抓实、抓细、抓好、抓出成效。主要从“七个新”方面着手抓好安全生产监管监察工作:即在完善安全生产责任机制上有新进展,在重点行业和领域安全专项整治工作上有新举措,在依法行政和推动“两个负责制”的落实上有新突破,在建立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和重大危险源监控上有新机制,在夯实安全生产“双基”工作上有新成效,在提高全民安全生产意识上有新提高,在提高安全监管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上有新作为。
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必须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将安全生产“五要素”真正落到实处,全面推动我区安全生产工作稳定发展。一是抓安全文化建设。二是抓安全法制建设。三是抓安全责任的落实。四是抓安全科技。五是抓安全投入。
四、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加强安全监管监察队伍建设。
(2)|。
返回目录。
尊敬的领导、评委: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奏响时代最强音》。
于是,我寻找。寻找着属于这个年代的最强音。
“科学发展观”,它就是这个时代最振奋人心的号角,它就是这个时代的——最强音。
返回目录。
一、树立正确的、合乎科学发展的课堂教学观。
1、摆正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
2、强化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身份。
3、明确发展是课堂教学的主要旋律。
二、树立主动的、能够和谐发展的学生成长观。
1、老师应把课堂支配权还给学生,给学生以创造发展的空间。
2、老师应交给学生认识世界的钥匙,使学生能主动地探究世界。
-
3、老师应给学生自主探究的时空,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
三、树立有效的、注重创新发展的教学改革观。
1、课堂教学改革的灵魂是研究性学习。
2、课堂教学改革的根本是提高教学实效。
3、课堂教学改革的途径是选择恰当教法。
返回目录。
秋风送爽,硕果累累,走进十月如同走进一幅世纪的画卷。
十月是我们伟大祖国母亲诞生的月份,是又火红又馨香的日子。
追逐十月,是因为十月留下了光辉的诗篇;我们赞美十月,是因为十月是一首震撼人心的壮歌!
xx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强调:坚持科学发展观,是我们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的,是在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全面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
科学发展观是我党“根据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它是总结了国内外在发展问题上的经验教训,吸收人类文明进步的新成果,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提出的一种新型发展观!
这是一个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主线的社会整体进化,它远远超过了“满足人类生存”这一简单的道德诉求。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我们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大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增强综合国力,为实现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我们必须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强调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贡献是把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由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包括社会建设在内的“四位一体”,强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努力使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协调,使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共同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我们党在深刻总结我国长期以来经济建设中的经验教训,吸收人类现代文明进步新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它凝结着几代共产党人带领人民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心血,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思想的继承、丰富和升华。
要进一步转变发展观念;
要进一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推进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转变,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要进一步转变经济体制;
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
要进一步转变各级干部的工作作风。惟其如此,科学发展观才能真正落在实处,才能真正有利于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下去!
今天的祖国,成熟伟健,铁骨铮铮,雄姿英发,铿锵的足音令世界惊叹,每当我们听到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响起,看到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我们无比骄傲,我们激情飞扬,我们意气风发!
十月,你无言地召唤我们永远向前,向前!
热门科学发展观演讲稿(汇总21篇)篇七
本文目录。
安全月演讲稿——践行科学发展观 做好安全生产工作。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亲爱的战友们:
你们好!单刀直入,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开创科学发展的美好明天》。
当伊拉克的混乱纷扰不断,当金融风暴的影响余波未平,而我,正躺在祖国的怀抱,享受着慈祥的抚慰与关怀--我庆幸,我有一个安宁的祖国。
当非洲的儿童渴盼充饥的泥饼,当朝鲜的居民寻找度荒的草根而我,正依偎在母亲的臂弯,品味着超然的舒适与温馨--我骄傲我有一个幸福的家!
一个声音,在历史的回音壁上传来,那就是不断创新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那就是科学发展观!自从有了它:中华民族就有了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武器;就有了解放思想、统一思想的光辉旗帜;就有了激励人心、凝聚人心的科学指南。
我们也曾摸着石头过河,播种严寒,收获温暖;我们也曾顶着风雨上路,荜路蓝缕,以启山林。可我们得出了一个道理,一个硬道理,那就是发展!发展是中国人民不二的选择。从发展到科学发展,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它是实践呼唤与思想回应的和谐共振,向太阳一样鲜艳;它是时代脉搏与巨龙心跳的强烈共鸣,如泰山一样坚定。它是伟大祖国永不停息的脚步声,它是中华民族奋勇前进的进行曲,它是当今时代振奋人心的最强音。
科学发展观是一面旗帜,民族复兴离不开伟大旗帜的指引。从港澳回归到“三通”开启,从“飞天”夢想的实现到奥运盛会的成功举办,从沿海率先到西部大开发,从中部崛起到东北振兴,13亿中国人民从僵化中觉醒、从沉闷中奋起,顺应时代潮流,从此稳步走上富裕安康的道路。
科学发展观是一种思想,战胜灾难、重建家园离不开科学思想的支撑。曾经,洪水冲走了我们的房屋却冲不倒坚强的臂膀;曾经,冰灾阻挡了我们的归路却挡不住我们传递的温情曾经,地震摧毁了美丽的天府却震不倒中华民族的脊梁。中国人民在中国坚强领导下,在科学发展观的正确指引下,愈战愈勇,愈挫愈强!
伟大的时代呼唤伟大的理论,伟大的理论指导伟大的实践。朋友请看:举世瞩目的三峡大坝,有我们武警战士矫健的身姿。一出出践行科学发展观的精彩大戏正在隆重上演。
我,作为一名光荣的宜昌武警,深受鼓舞,倍感振奋。同时我深深懂得新的时代赋予了我们新的使命与责任,这份使命与责任,概而言之,就是为科学发展再立新功;具而言之,就是立足本职,高标准完成各项工作。今天,崭新的时代为我们开辟了广阔的道路,科学发展的理念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活动已经深入展开,我们要以闪光的青春,凭借坚定理想的信念、顽强的意志力和持之以恒的奋斗精神,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事业!钢花在淬炼时迸射,彩虹在风雨后飞扬,青春之光在执着追求和不懈奋斗中更加夺目。让我们激扬敢为人先的勇气,长存永不言败的锐气,永葆积极进取的朝气,去开创科学发展的美好明天吧!!!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返回目录。
春光明媚虔州绽放幸福花。
春光无限,神州大地遍开花。落实科学发展观,赣南大地巨变奏新章!
10月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它似一声春雷,响彻神州大地。
它是总结了国内外在发展问题上的经验教训,吸收人类文明进步的新成果!
一座古老的城市,如果抱残守缺、目光短浅是不会有出路的;如果一味在往昔日的辉煌里沉醉那必将醉生梦死!
“科学发展观”,一声春雷涯戏揭挥绲木奕恕。
“对接长珠闽,建设新赣州”,市委、市政府在准确把握国内外发展大势和赣州市情的基础上,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明确了赣州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思路,为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古城描绘了宏大的蓝图。
市委、市政府提出:要坚持集约发展、均衡发展、可持续发展和一切为民谋发展。坚持不哗众取宠、不急功近利、不图谋虚名、不搞形象工程,集中心思和精力抓好打基础、管长远的工作。“对接长珠闽,建设新赣州”,力争在全省率先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江西的崛起中率先发展,加快把赣州建设成为“文化内涵丰富、生态环境优美、城市功能完善、交通运输便捷、产业经济集聚、辐射带动力强,最适合人们居住和创业发展的赣粤闽湘四省通衢的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看到:无论是城市建设、产业发展,还是新农村建设,赣南的决策者们都从规划抓起;坚持市场运作,按市场经济的规律与法则办事;坚持开放对接,努力扩大开放、招商引资,发挥后发优势,谋求追赶型、跨越式发展。
如果说“对接长珠闽,建设新赣州”是一幅秀美的蓝图,那么十大体系的建设则可以说是科学发展观在实际工作中具体实践。从初开始,赣南大地就就忙于建立和完善政策法规、金融服务、信息网络、人力资源、物流服务等十大体系建设。
随着十大体系建设的深入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的效应陆续在各领域显现,经济社会发展逐步转向新的体制机制轨道运行,各类生产要素加速向赣州聚集。赣州已成为长珠闽特别是珠三角产业梯度转移的首选地之一,并被商务部列为“万商西进”的桥头堡和全国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城市。
君不见,赣南新农村如此多娇!《法制日报》报道:来到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新城镇周屋村,阵阵现代气息扑面而来,一幢幢设计独特、风格迥异的小康楼错落有致,绿地、花带春意盎然,球场、宣传栏、文化夜校、阅览室等公共文体活动场所一应俱全,农民家家户户喝上了自来水,建起了沼气池,用上了水冲厕所……村民王小莲喜滋滋地说:“别看我们这里是乡下,可住的房子、生活的环境,没有哪样比城里差。”
忆往昔,我们为家乡深厚的底蕴面骄傲,看今朝,我们更是为家乡的蒸蒸日上而自豪!
返回目录。
一、科学发展观为加强安全生产工作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
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强和坚定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
四、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加强安全监管监察队伍建设。
返回目录。
秋风送爽,硕果累累,走进十月如同走进一幅世纪的画卷。
十月是我们伟大祖国母亲诞生的月份,是又火红又馨香的日子。
追逐十月,是因为十月留下了光辉的诗篇;我们赞美十月,是因为十月是一首震撼人心的壮歌!
xx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强调:坚持科学发展观,是我们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的,是在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全面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
科学发展观是我党“根据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它是总结了国内外在发展问题上的经验教训,吸收人类文明进步的新成果,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提出的一种新型发展观!
这是一个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主线的社会整体进化,它远远超过了“满足人类生存”这一简单的道德诉求。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我们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大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增强综合国力,为实现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我们必须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强调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贡献是把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由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包括社会建设在内的“四位一体”,强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努力使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协调,使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共同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我们党在深刻总结我国长期以来经济建设中的经验教训,吸收人类现代文明进步新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它凝结着几代共产党人带领人民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心血,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思想的继承、丰富和升华。
要进一步转变发展观念;
要进一步转变经济体制;
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
要进一步转变各级干部的工作作风。惟其如此,科学发展观才能真正落在实处,才能真正有利于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下去!
今天的祖国,成熟伟健,铁骨铮铮,雄姿英发,铿锵的足音令世界惊叹,每当我们听到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响起,看到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我们无比骄傲,我们激情飞扬,我们意气风发!
十月,你无言地召唤我们永远向前,向前!
热门科学发展观演讲稿(汇总21篇)篇八
尊敬的评委、,亲爱的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您或许对统计工作并不陌生,gdp、cpi、经济发展趋势、统计报表耳熟能详,而且大多知晓其功能作用。,统计工作对地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所的作用,您或许未曾听说,或只耳闻,不太。从事统计工作的我,则对此有一番独特的、饱含崇高敬意的深切感受。
统计工作者的人生俗称是数海人生,之有的称呼,是统计人事事为统计数据操劳,时时与阿拉伯数字为伴,人人在统计的数海里不懈,才这数海人生的美称。
很少有人知道:那永远不变的10个阿拉伯数字,是鲜活的是有生命的;那周而复始的月报、季报、年报,与你我息息;那干不完的又的调查,时刻揭示着生活的真谛。
统计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晴雨表,着经济社会的方面。府工作报告中,读到了用统计语言记载下的**现代化事业的;在率先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憧憬着用统计语言展示未来发展的光辉前景;在“两会”服务现场,统计人用精心制作的统计资料查询系统和多媒体演示系统为代表们咨询服务;在一张张普通的统计报表中,每天用统计语言讲述着企业生产经营的发展、讲述着百姓生活的。
统计是科学发展的服务。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统计人依法统计和以人为本的理念,把统计质量视为生命价值之所在,统计的信息功能、咨询功能和监督功能。统计人经济社会发展,确立建设小康社会的指标体系,把握经济的运行态势,统计预测及分析工作,用、、的数据和信息为市决策科学依据和优质服务。仅20xx年职工共撰写统计分析、专报、调研报告等111篇,34篇受到市主要批示。
统计人用一串串数字描述着经济社会,揭示着历史演变的规律,勾勒着时代发展脉络。与此,统计人在精神文化领域也了丰硕的。展示统计人奋发向上风采的“阳光统计文化工程”贯穿于统计工作;面向职工的健身体系,造就了一支朝气蓬勃、团结向上、争创一流的统计队伍;社区共建,市民文化生活,统计人组织广场文艺演出;体育总局和全国总工会表彰的“全国推广广播体操、工间操”先进,九运会的舞台上,统计局体操队以《时代在召唤》为主题的精彩表演,更是了当代统计人昂扬拼搏、进取的时代精神。
亲爱的朋友,您现在还怀疑统计内容多彩?统计体系博大精深?统计工作蕴藏着无穷的魅力?那么,您听到了回答。
不信你看,在你我周围,你能看到——统计工作者兢兢业业的工作和忘我的工作热情;你能看到——调查员在城市街头巷尾、农村田间地头、企业厂房车间走访调研的情形;你更能看到,统计工作者**共建,为科学发展而付出的艰辛。
在统计集体里,大家无不以的工作,为之增光添彩。城调队的调查员蔡素珍和黄荣丽,面对歹徒行凶作恶,生命受到威胁时,想到的是保护统计调查资料。老统计员赵国胜,十年如一日勤勤恳恳,头发斑白,皱纹深深,远远看去那累得弯弯的脊梁就像一拱年代久远的桥。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位身患癌症的山区基层统计员——郑宝林,他用生命诠释着对统计的无限热爱。十多年来拖着病患之躯,仍不分昼夜地基层统计工作。他有时为核准一项数据而不厌其烦地查找基层报表,有时赶写一篇统计报告而彻夜不眠,有时报出统计报表而废寝忘食,使在校门口苦苦等待的孩子次流下了失望的泪水。记不清有多少个清晨,他迎着日出,苦读个单调的统计指标;记不清有多少个夜晚,他伴着星星翻阅一本本枯燥的统计书籍;记不清有多少个周末,他穿梭在山间调查的小道上。甚至在他母亲病危之时,都没能见上最后一面,母亲临终前仍念叨着儿子的名字。多年的操劳,使他的病患之躯不堪重负,身体一天天的垮下去,如此,身患绝症的他不愿在医院病床上多呆一天,直到去世前月才躺在病床上,临终前他还对手头上未的普查工作念念不忘。
的事迹还有。也许有愧于孩子,有愧于家庭,但无愧于所从事的统计事业,是“统计职业道德”的模范标兵,是科学发展观的忠实实践者。
我画家,无法用如椽之笔描绘;我诗人,无法用精美的诗篇赞颂;我歌手,无法用华丽的乐章讴歌。但我为工作生活样集体而骄傲,为身为统计工作者而自豪。
动自已、感动社会的优美诗篇!在**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统计人为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插上理性的翅膀!
谢谢大家!
热门科学发展观演讲稿(汇总21篇)篇九
或许,在座的各位会问“大树进城”和今天的演讲主题“科学发展观”有什么关系呢?那么我想说的是:大树进城正是我市领导在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实施的最有意义的一项工程,也是科学发展观的题中之义。
我们**的目标是,打造一个“人文、生态、精致、宜居”的现代化都市,那么这就要求我们在生态环境上下功夫,而改善生态环境当然离不开大树。*同志也曾说过“植树造林,绿化祖国,造福后代”,可是,栽种大树对我们这座城市的发展具有多么深远而重大的意义。
这些天,当我们在上下班的路途中,会发现道路两旁又增添了一棵棵大树,看到此景,相信在座的各位和我拥有同样的感受,充满快乐、充满希望,更充满了骄傲,因为一抹抹绿色里凝聚了我们城建人的心血和汗水。是的,作为一名城建人,我们该为这座拥有无数美丽故事的历史名城做些什么?我们又能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些什么呢?我想,的诠释就是这一棵棵屹然耸立的大树,也是我们留给子孙后代的财富。
近年来,我们**市获得了很多的荣誉称号,诸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魅力城市,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还会获得国家园林城市的称号,我们**市会成为一个拥有美丽风景的花园式城市。试想,生活在这样一个城市里的人,身处繁华都市,却又拥抱着大自然,每天享受着最清新的空气,我们是多么幸福,我们城建人又是多么骄傲啊!
为了实现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我们每天都在搞招商引资,常言道“家有梧桐树,引得凤凰来”,是的,本来我们一贯坚持改革开放的思想,本着我们谋求科学发展的目标,本着我们对这座美好城市的憧憬,我们还愁找不到投资商吗?尤其,在快速发展的西咸一体化进程中,又会有多少想在西安发展的朋友会因为看到这座美丽的城市而留驻在这里呢!
一棵棵大树栽起来了,一片片绿色正在萌芽,作为城建人,我们肩上的担子也越来越重,因为我们要对这一棵棵大树加强管理和养护,让它们枝繁叶茂、青翠欲滴,为我们和我们的子孙后代遮荫纳凉。所以,还需要我们孜孜不倦的努力,默默无闻的奉献。
增加绿色总量,构建绿色城市,朋友们,大树进城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的憧憬和美丽,为了美好的明天,为了明天更美好,让我们携起手来,大刀阔斧、使出干劲,尽展我们城建人的魅力吧!
热门科学发展观演讲稿(汇总21篇)篇十
科学发展观的首要意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基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分析]。
本课题是基础性的知识课题,是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基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相应的回答。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十分丰富,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既有生产力和经济基础问题,也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问题;调节电流,也是长期以来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我们要充分认识和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认真贯彻落实。
(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中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初级阶段是发育不全的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始终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矛盾的根本任务。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经济。只有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为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因此,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或放松。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必须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紧迫感,抓住机遇,加快经济发展,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我们讲的经济快速发展,就是要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和效率,提高速度,提高结构,提高质量和效率。为此,必须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2、坚持经济社会发展。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也是社会发展的根本保障。社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目的,也是经济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撑和必要条件。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健康安全的需求日益增长,对社会经济共同发展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如果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就难以实现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各项社会事业虽然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但从总体上看,经济社会发展是“一条腿,一条腿短”的问题。我们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大力发展经济,同时更加注重加快社会发展。社会发展包括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包括社会就业、社会保障、社会公正、社会秩序、社会管理、社会和谐以及社会结构、社会制度和完善的机制等领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当然包括这些方面的发展和进步。
热门科学发展观演讲稿(汇总21篇)篇十一
[论文摘要]本文从高职院校工作重心转向“做强”出发,指出高职教育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正确定位,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坚定不移地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推进可持续发展。
高职院校经过近几年的“规模超常发展”,教育资源迅速扩大,招生数、在校生数均取得了突破性进展,20xx年全国高职(专科)招生237.43万人,在校生595.65万人,校均规模达到3209人,高职院校实现了“做大”的历史性跨越。目前,高职“规模超常发展”阶段已告一段落,正进入第二个战略发展阶段——高职院校要进一步“做强”。“做强”必须遵循教育规律,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正确定位,制定新的发展战略;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坚定不移地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以人为本、统筹兼顾,科学推进高职教育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的、全面的、协调的、可持续的发展观,其本质要求和核心内容是坚持以人为本和统筹兼顾。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把发展是硬道理和遵循用科学的态度促进发展有机结合起来,要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聚精会神抓教学、一心一意谋发展。落实到高职领域就是既要明确科学发展观对高职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又要充分认识和把握科学发展观给高职教育带来的新机遇。各高职院校要选准发展的重点,把握好发展的节奏,处理好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关系,稳定数量,提高质量,正确定位,用新的发展思路制定新的发展战略,不断加强内涵建设,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水平。
正确定位首先是办学定位。高职教育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坚持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要主动为社会发展服务,特别是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其次是培养目标定位。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第三,是人才服务面向定位。高职教育要立足本地区,面向中小企业,全方位地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很快。日益发展的中小企业急需高职教育为其提供强有力的智力和人力支持,现在中小企业已成为高职教育的主要服务对象,是高职人才需求量最大的市场,是高职毕业生今后就业的主渠道。高职教育要以就业为导向,就应该将自己定位于为中小企业服务,为中小企业培养面向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第四,是办学功能定位。高职院校要从单纯重视学历教育向学历教育与非学历培训并重转变,要将职业教育、技术教育、职业培训融于一体。第五,是专业设置定位。高职院校要充分考虑地方经济发展的特点,紧紧围绕与地方经济建设密切相关的产业链、产业群、岗位群来设置专业和专业方向,要错位发展,防止千校一面。第六,是办学特色定位。特色就是特点、个性,是学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淀形成的、本校特有的、优于其他学校的独特的优质风貌,即所谓“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它是在遵循教育普遍规律基础上的一种具有个性化的特征,它存在于教育教学理念、教学过程、教学管理、教学评价等活动和过程中。它是一个学校办学水平和办学能力的重要标志,是学校综合实力的一种表现形式。如果说质量是高职院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那么特色是生命的源泉。因此,高职院校要在谋划特色上下功夫,要根据自身的发展环境和潜在优势,科学确立适合自身的发展定位,合理选择自己的发展空间,寻求有自己特色的发展模式,在同社会经济的长期互动中形成特色,在办学过程中丰富特色,在不断发展中强化特色。
教育的发展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是紧密相连、相互促进的。与其他教育相比,高职教育比普通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特别是区域经济发展的联系更加紧密。社会需求量和结构的变化、市场对各类人才供求的涨落、长短线的转换都会很快地在高职教育上有十分灵敏的反映。因此高职教育必须坚持以服务社会为宗旨、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办学方向,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从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看,高职教育的优势和竞争力体现在就业上,因此就业导向是我国现阶段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只有“出口”畅通,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普遍受到欢迎,学校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学校必须瞄准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精心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制定出适合本地区、本行业发展的人才培养方案;把提高学生的就业和创业能力作为学校改革的重点,切实提高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使毕业生真正做到“就业有优势、创业有能力、继续教育有基础、发展有空间”。
20xx年10月,周济部长在湖南永州召开的第一次全国高职高专教育产学研结合经验交流会上指出:产学研结合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高职教育发展要有新思路,这个思路就是产学研结合之路。产学研结合就是利用学校和企业(科研部门、社会各界)不同的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发挥学校和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各自的优势,将以课堂传授间接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获取直接经验和能力为主的生产现场教育有机结合,培养满足企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教育模式。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因此,高职院校必须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根据本地区行业、企业的特点和自身的优势,充分利用行业、企业资源,不断探索产学研结合发展高职教育的新模式、新道路,建立产学研结合的长效机制。"。
就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层次而言,建立以行(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为主体的专业顾问委员会、专业指导委员会或实践教学指导委员会,参与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教学计划的制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确定,与企业签订协议并将企业作为学校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由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对在企业实习实训或毕业设计的学生进行指导等,这种源于学校寻求企业参与的产学合作教育是属于初级层次的。中级层次的产学合作应是在初级层次基础上的进一步提升,即学校急企业之所急,想企业之所想,为企业提供咨询、技术培训等服务,与企业合作,按照企业职业工作岗位需要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共同开发专业教学计划,努力满足企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这两种合作教育,在其合作过程中,企业仅仅是被动的参与者,企业的优质教育资源远远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利用。高级层次的合作应是校企互动,企业与学校相互渗透,形成人才培养工作共同体的“互惠、双赢”的产学研合作模式。一方面企业主动寻求合作,向学校提供技术、设备甚至是资金的支持,承担人才培养任务,为学生的操作技能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和专业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提供机会和真实的岗位,使学生感受企业工程氛围,了解企业生产组织、产品设计和制造,接触企业生产实际,参与企业生产活动,接受企业文化熏陶,帮助学生树立工程观念,增强职业意识,提高职业能力,养成良好的职业素质,企业则优先选拔录用优秀毕业生;另一方面,学校则积极主动地参与企业的技术革新和新产品开发,针对企业的发展需要设立科研课题,与企业一起进行技术攻关,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这种产学研合作,在最大程度上实现了学校和企业资源、环境的共享,有效地发挥了学校和企业各自的优势。
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首先是要以人为本,这也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坚持以人为本,从领导者、管理者和服务人员的角度讲,就要强调以教师为本,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学生的发展;从教职工的角度讲,就要强调以学生为本,这就要求学校的一切工作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成才为中心,以服务学生全面发展为重点。
把培养学生、促进学生最大限度地发展作为学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营造人性化的、平等和谐、催人奋进的教育环境,实现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和谐发展。要实现高职教育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必须统筹兼顾,正确处理高职教育发展中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如:
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高职教育要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关键在于适应需求。学校发展要主动适应经济建设发展、地区发展和就业市场的需求,要遵循“市场规律”,同时也要遵循教育自身的规律,在“市场规律”和“教育规律”两者之问找到一个最佳结合点,使教育和经济二者健康协调发展。
外延发展与内涵发展的关系。评价一所学校,光有规模的扩大、外延的扩展是远远不够的,要统筹兼顾,坚持内涵与外延并重,坚持走注重内涵与扩大外延相结合的发展道路。内涵发展的实质是讲求数量、质量、规模、效益的统一,既重视硬件建设,又重视软环境建设,苦练内功,努力培养出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的、深受用人单位欢迎的应用型人才。
数量与质量的关系。数量发展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基础,离开了数量,高职教育发展就无从谈起。但是数量又要以一定的质量为基础,质量也总是以一定的数量为前提;没有质量的数量对高职教育资源是一种浪费。质量是高职院校的'立身之本,是高职教育的生命线,提高办学质量是高职院校永恒的主题。因此,高职院校必须走质量数量兼顾、质量优先的发展道路,数量要和质量、结构、效益相协调,在保证办学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在招生数量上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
发展规模与社会需求的关系。高职教育的发展应适度控制规模,防止过度膨胀,规模发展要与社会需求相适应,以需求推动发展,以发展来引导和促进需求。
规模扩展与办学条件等的关系。高职教育扩大办学规模是必要的,这既是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但办学规模的扩大应与高职教育的基础能力建设同步发展。高职院校要根据学校所处区域产业、行业经济发展的需要以及自身的教育资源状况,因地制宜,合理确定自己的办学规模,想方设法地改善办学条件。
“卫星要上天,马桶也不能漏水”,中国的工程师是世界上最多的,但中国的马桶漏水却是非常普遍的现象。马桶漏水这个技术问题需要的不是科学家来解决,而是需要应用型技术人才、需要一流劳动者(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在中外校长论坛上说到他的一次访问英国的经历,在这期间,他看到一所大学贴出的标语是:培养世界一流劳动者的大学)来解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不仅要有一流的科学家,更要有大批一流的劳动者。科学发展观为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我国的高职院校也应该成为“培养世界一流劳动者的大学”。
我们一定要把握机遇,按照错位竞争发展、争创一流、形成特色的要求科学定位,切实搞好学校事业发展规划、专业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规划以及校园建设规划;大力加强教学工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深化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强化实验、实训、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切实增强学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推动高职教育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和谐发展。
热门科学发展观演讲稿(汇总21篇)篇十二
做一个会议发言,讲三个方面,什么是,为什么,如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一、为什么要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环境污染、土地资源紧张、能源等硬约束,以及人民要求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缩小贫富差距,为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空间等等,要求我们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我们的发展要讲究和符合科学规律,要注重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
二、科学发展观的内核是发展,发展是硬道理,科学是指导发展的武器和工具。
木桶理论说装水的多少取决于短板,即最短木板的高度决定了装水的多少。但我觉得这是静止的、孤立的想法。桶的大小和有无漏洞漏缝也决定装水的多少。假如上游灌水的`龙头足够大,灌水的动作够快,我们又能很快地提着桶把水倒入附近的储水缸,那么桶的大小决定了装水的多少。考虑到这点,我们要尽快发展,要造出一个尽量大的木桶,以便我们装更多的水。也假如木桶大小一样,也无短板,我们还要提着木桶走较长的路,那装水的多少取决于漏洞漏缝的大小和多少。所以从长计议,我们要将究科学,要减少跑冒滴漏,减少污染,减少浪费,讲求科学发展,要根据发展的目的来制定科学发展的规划和实践。这也就是所谓的先做大再做强。
三、要学习实践好科学发展观要正确处理好三个关系。
1、历史、现在和将来的关系
历史无法改变,将来由我们创造,所以要依托和继承历史,不放过现在,努力学习,努力实践,开拓好未来。我们既不能否定历史,更不能透支将来。而是要扬弃现在,做好可持续的发展。
2、内外的关系
事物的内因是主要的、持续的,外因是次要的、短暂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关键在每个人、每个单位自己。
3、上下级关系
若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过程中能取得成绩,荣耀要归于党,因为是党代表人民提出了要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成绩主要归功于上级领导,因为领导给予了检查指导;实践过程中失败的痛苦和教训或者成功的喜悦和经验归于个人自己,因为每个人都心知肚明。别的都可以拿走,本领在每位个人身上。
结合到实际,本人要加强学习,积极实践,主动沟通汇报。××物流中心要根据市场和环境加快发展,提升口岸通关、物流、加工等功能;要做大检测、维修、展示展览、贸易(包括服务贸易)等新功能;要兼顾物流示范区保税和非保税,物流集聚区网内和网外的业务;要在扬弃保税物流平台体系的基础上打造非保税物流平台体系;要通过物流业、制造业和商业的三业联动取得综合保税区的发展;要通过事业的发展培养锻炼一批人才;要通过努力的经营实践活动争取国资的保值增值;要通过品牌输出管理输出的走出去战略保持可持续发展,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
热门科学发展观演讲稿(汇总21篇)篇十三
摘要:大学是向社会输送人才的重要基地,大学生管理工作直接影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的培养,本文从注重学生发展;尊重、理解、关心、鼓励学生;实现学生自主管理三个方面论述了如何在高校管理中贯彻“以学生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并由浅入深的提出了相应的管理意见。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而在高等教育领域中坚持以学生为本,逐渐成为新时期高校的一种新的办学理念。
教育部于20xx年9月1日正式施行的《普通高等学校管理规定》进一步在高等教育领域明确了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这一规定为新时期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提供了新的指导思想和行为准则。全面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在教学管理中就是要以学生为本,要求管理者要一切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一切要从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出发,真正代表学生的利益,为学生做好服务。
学校育人的主体是全体学生,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之一是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这就要求学校要坚持“以人为本”的人文治学方略,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尊重学生,一切为学生的发展搞好服务。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
1、以引代批:当前很多高校学生是非观念差、利害难辨,对他们的最有效办法是多引导、少批评。这样既尊重了学生,减少了他们的逆反心理,又可使他们自己明辨是非,分清利害,达到事半而功倍的效果。当学生旧病复发或犯了新错误时,先不忙给予批评或警告,而是引导学生辨别是非、分析利弊、揭示危害,让学生自醒、自悟。
2、以赞代贬:当学生在不合适的场合表现自己的才能时,首先肯定其才艺,再做正确引导。这样,既尊重了他们,又不使他们尴尬、难看、出丑,使学生在一种和缓的气氛中自己认识错误,受到教育。
3、以服务代要求:服务对人类来说是需要的,是心理的和生存的需要。创造条件给学生提供必要的服务,是一种人文理念的最好体现,可以起到暗示的.作用,达到某种要求或标准,使学生自觉自愿地约束自己、管理自己,形成良好的习惯。
4、小题大做,注意寻找双差生身上的闪光点:一要降低“标杆”,二要手持显微镜。降低“标杆”就是对双差生降低要求,循序渐进,逐步提高;手持显微镜就是看到双差生中那怕最小的优点和进步,适时给予鼓励,使其感到别人对自己尊重与重视,肯定与赞赏,因为被人尊重、重视、肯定、赞赏是人的心理需求。
1、尊重学生是做好学生管理工作的前提。
尊重学生的公民权利,应首先承认学生的公民身份,并尊重学生的隐私权,在此基础上制定一系列相关的管理条例,管理应以正面强化的激励方式为主,尽可能少用惩处措施,惩罚和处分应当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尽可能的人性化一些。大学生思想比较活跃,突出表现在敢想、敢说、敢做上。在日常生活中大学生往往要求“独立”,不愿意老师和家长过多的束缚。管理者在工作中要注意尊重学生,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做到管理“因材施教”,发挥亲情作用,让学生在友好的气氛中愉快地接受管理。尊重学生包括尊重学生的人格、意见和情感等。
2、理解学生是解决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前提。
理解是开启人们心灵之锁的钥匙,是心理相容的一种表现。一方面学生管理者希望学生能够理解自己,支持自己的工作;另一方面,学生也希望管理者能够理解他们,认同他们的认知。理解是沟通两者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两者只有相互理解,才能有利于双方之间的亲情沟通,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也才能迎刃而解。
3、关心学生是实行亲情管理的必要条件。
关心学生就是对学生的合理需要,通过精神和物质上的帮助,来激发学生的积极进取精神。高校要主动关心学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对他们进行指导与帮助。要经常与学生谈心,解除学生的一些思想负担;要关心学生的生活,特别是贫、特困学生的生活,及时给予“助、补、贷、免”和勤工俭学的照顾;要关心学生的权利,在奖学金评定、先进评选、党员发展等方面做到公开、公平、公正等。通过采用相应的激励措施进行过程管理,激励、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实现自己的理想。在整个管理过程中,应更多地从人文关怀的角度、从利于学生成长成人成才的角度、从关心学生各个层面需要的角度出发。
4、鼓励学生是实现学生管理的关键。
以人为本,充分授权,自主管理。要搞好学生管理,首先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哲学观。我们在思考问题、制定目标和计划以及进行决策时,都应紧紧围绕以“生”为本和为“生”服务这个主题。同时要积极研究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在关心学生、了解学生、诚待学生的基础上,做到理解学生和尊重学生,给予学生更多的个性发展空间。
其次,推行以充分授权为基础的自主管理模式,实施自主管理要求管理者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相信他们有能力约束自己的行为,管理自身事务;管理者应通过充分授权,帮助学生开展多形式全方位的自主管理;管理工作者还要不断培养学生自主管理的能力和制订监控机制。通过学生的自主管理,来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挖掘他们的潜能和自身价值,提高他们调节与控制自己思想和行为的自觉性,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民办教育的蓬勃发展,高校管理工作必将面临更多的问题和挑战,这就要求学校既要坚持与时俱进的管理理念,又要把握机遇,勇于迎接挑战,同时也要求我们要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地解决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好更多的人才。
[1]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m].人民出版社,1999.
[2]高静夷.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对大学生管理的影响[j].山西教育学院学报,20xx(12).
[3]汤桂香.论“人本”管理思想在高校人事管理中的应用[j].株洲工学院学报,20xx(1).
[4]张永华.以学生权利为本位规范高校学生管理[j].中国高等教育,20xx(8).
[7]郭贵香.实现“五个转向”理性选择学校发展战略[j].中国高等教育,20xx(12).
[8]郭平.大学生科学素质培养[j].中国青年研究,20xx(4).
热门科学发展观演讲稿(汇总21篇)篇十四
[摘要]审计职责寓含了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秉承科学发展观应形成科学审计理念,并以此为基础,制订审计项目计划和方案,引导审计过程和具体审计行为,形成审计报告。在科学审计理念指导下,推行审计公开,扩大审计效应,整合审计资源,建设审计队伍,走出一条科学审计之路。
审计必须适应时代要求、具备时代特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正日益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作为履行综合经济监督的职能部门,审计机关及审计行为应以审计职责为基点,主动对接、全面落实和贯彻科学发展观。
审计基本职责和目标有三,即真实性审计、合法性审计、效益性审计。科学精神的实质即求真。毫无疑问,真实性审计与科学发展直接贯通,血脉相融。法律法规代表人民的利益,从根本上体现人民的意志。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与法律法规的基本精神是一脉相通的。同时,科学发展观的思想也直接影响着法制的发展方向。因此,合法性审计同样寓含了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科学发展观要求节约资源、提高效率、扩大成果。效益性审计就是要审查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效率、效果,即经济活动的资源节约程度,单位时间内完成工作量的大小及经济活动的成果。效益审计从深层次对经济活动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提出对策,帮助被审计单位在未来的经济活动中建立防范措施、预警系统,从而提高管理水平和资金使用效益,实现科学发展。效益是审计监督的最终目的所在。随着制度法规的完善,各种违纪违规逐渐减少,传统的审计目标和内容已经不能适应政府职能的转变,不能满足国家公共财政支出结构变化的需要。而与之相对应,转变重点,积极探索开展效益审计,对提高政府工作效率、资金使用效益和管理水平,有效地抑制损失和浪费现象,实现科学决策和科学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遵循科学发展观,审计机关就可更加自觉地重视审计工作的科学性,在加强真实性、合法性审计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加强效益性审计。
中国传统的发展理念是大量利用资源和能源,寻求经济增长。利用特殊优惠政策和体制上的非平衡战略安排,利用各种自然物质资源,寻求局部突破,实现综合实力迅速提升、经济高速增长。科学发展观则以政策和战略上的统筹来协调各种利益和矛盾,缓解各种资源和能源紧张状况,消除不同地区、不同产业、不同时期社会发展的潜在风险,实现各地区、全国以及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安全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体现在审计理念上,应该以科学发展观为导向,思大政、谋大局,思根本、求长远,谋求长久繁荣的未来,促进经济数量与质量、资源和环境、经济与文化等各项社会事业的全面协调发展。秉承科学发展观有助于形成科学审计理念,把审计工作的定位由简单的查问题、处理问题转移到为科学发展服务上来,把服务科学发展作为审计工作的着眼点、出发点、立足点。
秉承科学发展观,审计工作首先应当强调发展是第一位的,是根本。审计工作必须服务于科学发展的大局,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促进被审计单位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对审计机关而言,关键的问题是将科学发展的理念贯穿于一切审计工作之中。
我国目前正处于传统审计向现代审计的转型期。随着科学审计观深入人心,审计环境、审计对象、审计技术、审计方法亦将随之变化。这种变化要求审计机关认真分析、顺势而为,实现审计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现代化。
在科学审计观指导下,摒弃“计算器+法规+经验=审计”的模式,加快审计信息技术建设的进程,实现向现代信息技术审计发展的历史性飞跃,不断提高审计效率和效果。辩证处理数量与质量的关系,摒弃只重数量的粗放型审计,发展重视质量的精深型审计。在全方位落实审计署20xx年度发布实施的5号令和6号令过程中,将质量意识贯穿于审计工作全过程,形成无法动摇的审计权威。只有这样,才能使审计沿着科学的轨道发展。
在科学审计理念指导下,审计机关应当合理地编制审计项目计划,突出科学性。立足科学发展的高度,目标明确,有所为有所不为。按照“全面审计、突出重点”的工作方针,选择审计范围内事关未来发展的事项,诸如公益管理、社会保障、劳动就业、教育卫生、环境保护、救灾救济、国土出让、农业水利、市政设施等各类专项资金,确定为计划项目。完善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计划,根据党政领导和企业领导不同类型特点,选择审计对象并确定必审的重点审计项目和抽审的一般审计项目。
确定审计项目,应当考虑审计项目的重要性和风险性。经预测将审计效果较大、审计风险较小的列入审计计划。另一方面应当考虑审计机关资源状况,计划不宜超出人力资源的限制,以力所能及为界限。计划项目要少而精,精而细,突出重点;要合理安排和使用审计力量,做到审计任务分布、审计力量组织、审计时间进度科学有效。针对不同审计种类和不同行为,不同规模审计对象的特点,科学提出具体的审计作业计量标准,明确主要审计环节的责任和目标。同时,加快审计项目计划与国际接轨的进程,使审计项目计划及计划管理进一步走上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
随着开放经济体系形成,审计对象资本结构将不断发生变化。审计范围、审计方式、审计资源以及“审计产品”如何应用等方面亦将随之变化。审计机关在新形势下要强化科学管理意识和宏观意识,不断完善项目计划制度,不应像以前那样,只是应付眼前的工作,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审计方案的科学性程度往往决定审计的成功与失败。应当有明确可行的审计目标、适当的评价标准、可获得信息和资料的途径与方式方法,还有足以胜任工作的审计人员。审计方案应当包括吸收非审计组成员意见的正常程序和渠道。在审计机关内公开征集意见,重大审计项目的方案应当接受大家质询,经完善补充后由审计委员会讨论确定或通过。
四、以科学发展观引导审计实施过程及具体审计行为对以人为本的新发展观有重要理论贡献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amartyasen说:“人类发展战略是以人为中心的发展战略。人类发展体现了以商品为中心战略的发展向以人为中心战略的发展的转变。发展的政策目标应当是增强人们的能力满足需求,而不只是gdp增长。”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政府审计机关审计实施过程及具体审计行为就要该进行多方面的转移,培养科学审计的能力:
其一、在责任政府建立方面,全面理解和把握责任政府行政要求和责任审计内涵。通过审计提高政府机关及其他公共机构的责任心,吸引各方力量关注和支持审计,促进行政领导人责任能力建设;其二、在规章制度框架建设方面,通过审计,突出竞争性和效率性,促进适应管理规范化要求的规章制度框架的建立健全,同时关注执行机制健全有效和监督机制及时有力;其三、在资产来源和使用方面,通过审计,重视保护自然资源,重视无形资产和人力资本开发、积累和投资,促进有利于外在形态资产积累的扭曲型政策及其管理措施的减少。
审计过程中,应当妥善处理规范与发展的关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完善过程中,规范本身是在发展变化的。考虑到管理的成本和效益,完全规范也是不现实的。经常发生的,则往往是不规范现象。实施审计过程中应当遵循“依法审计、实事求是”的原则。实事求是要求在发展中求规范,力戒主观随意性。在法定范围,采用可能的手段,在有限时间中实现审计目标,审计工作必须科学组织、科学管理。审计机关管理层应能够控制和指导全部审计过程,审计组不能偏离审计目标、浪费审计资源;通过完善动态反馈机制,帮助审计组和审计人员适时调整审计策略、控制审计风险。
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审计与被审计双方的关系是监督与协调发展的统一关系。两者都是发展这个大系统中的子系统。被审计单位谋求职责的履行、业务的发展,审计机关围绕被审计单位职责履行、业务发展与国家法律和社会需求之间的协调状况作出专业判断、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其目的也是为了被审计单位的长远发展。因此,在健康开放的社会经济体系下,审计机关的角色应当是保健医师而不是外科大夫,更有别于封闭体系下的“看门狗”。基于此,审计报告的形成及审计结果的运用,应当注重科学性、发展性。审计人员要探索科学审计报告制度:
其一、用客观的语句表达审计事项的真实、合法、效益状况,选择贴近实际、符合审计准则要求、同时最容易被各方面接受的表达方式;其二、用写实的手段揭示存在的问题。它们发生在履行职责、业务开展过程中,还是存在于环境变化、客观所限过程中;其三、用实事求是的态度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是阶段性的还是体制性的,是主观性的还是客观性的,是善意的还是恶意的;其四、用换位思考的方式提出审计及其评价意见,设身处地,防止偏差和反复;其五、用面向未来的姿态提出审计建议,有哪些可供选择的方略?通过反复推敲和衡量,形成能够为被审计单位和相关部门接受,能够带来最大社会效应,有利于审计机关和被审计单位长远发展的审计报告。
审计结果中,要高度关注那些关系到宏观决策、宏观调控、全局利益的问题,特别要高度重视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拆迁安置、住房就业、社会保障等问题,防止片面政绩观影响长远利益和发展大局。
研究有利于被审计单位长远发展的科学审计评价指标和指标体系,客观公正地评价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成本和效果,促进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保护和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促进资源节约型和生态保护型社会制度的建设。衡量和评价被审计事项,既应重视经济指标,更应重视社会指标、人文指标和环境指标;既看到当前的发展,又看到发展的可持续性;既看经济发展,又看社会和谐稳定。
树立科学发展观,要重视审计成本和审计效益的关系。要提高审计效益,必须强化审计成本意识、审计质量意识、审计效果意识和审计效率意识,在审计工作的各个环节加强成本效益管理:一是树立“大审计”的观念,跳出“就审计而审计”、“就项目论项目”、“就问题处理问题”的狭隘圈子,使每一个审计项目都能为政府宏观决策提供参考依据,为促进经济发展保驾护航;二是强化审计质量控制,认真执行《审计机关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办法》和各项专业准则,尽快建立健全科学的审计质量控制体系,实施审计项目全过程质量控制。三是实行审计成本核算,建立审计项目成本预算,细化其时间成本、人力成本、资金成本等成本项目,提高审计人员的成本意识、成果意识和效率意识,促使审计机关各环节衔接流畅,争取以最低的综合审计成本取得最大的综合审计效益。应当大力推广先进审计技术方法,积极探索审计信息化,促进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提高。
积极推行审计公开制度,扩大审计效应。审计资源有限,必须科学利用现有的审计成本,不可能也不必要对所有经济单位的经济活动展开全面审计监督。通过对个案和个性问题的查处与揭露,公开审计结果,使审计行为更加透明规范,警示或预防他人违反财经法规,实现审计效益最大化。从世界审计发展的潮流分析,审计公开、实行审计公告制度、接受公众监督,已经成为国家审计机关透明行政、透明执法、透明审计的必然选择。公开是原则,保密是例外。审计业务的公开,使社会更多地了解审计的程序、范围、内容、职责,从而促使审计部门提高效率,更好地积极依法履行审计职责。审计结果公开,则增强了审计信息的透明度,扩大了审计监督效应和效益,也有利于审计组织自身提高科学水平。根据审计署规划,力争到20xx年,所有审计和调查项目结果,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以及不宜对外披露的其他事项外,全部对社会公告公开。
[1]李健。效益审计是实施科学发展观必然选择[j].现代审计与会计,20xx,(10)。
[2]石桂英。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开创审计工作新局面[j].城市审计,20xx,(6)。
[3]阎北方。沉默是地方审计最深的痛[j].审计月刊,20xx.,(9)。
热门科学发展观演讲稿(汇总21篇)篇十五
企业职工档案是企业劳动、组织、人事等部门在招用、调配、培训、考核、奖惩、选拔和任用等工作中形成的有关职工个人经历、政治思想、业务技术水平、工作表现以及工作变动等情况的重要文字材料,是职工完整的历史记录。它关系到职工职称评定、失业保险、养老保险等许多方面,是职工享受各项社会保险待遇和办理退休手续的主要依据,是国家档案的组成部分。因此,有效地管理和利用企业职工档案,对落实科学发展观、维护企业职工利益,维护社会稳定,完善劳动力市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原劳动部、国家档案行政部门于1992年颁布的《企业职工档案管理工作规定》,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形势发展需要,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入,企业实行改制、破产已进入扫尾阶段,原有的企业职工档案归用人单位或主管单位管理已不再存在,现在企业职工档案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目前主要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管理机制滞后。
1、现行档案管理体制与市场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现在企业职工档案由多个部门管理,职责分工交叉重迭。人事部门管理干部身份的职工档案,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管理改制、破产和下岗分流人员职工档案,其中内退和退休由养老保险所属经办机构管理。这种管理方式,有悖于企业实行的全员劳动合同制,给企业的职工基础管理工作带来许多麻烦,也不利于维护职工个人利益,促进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建设科学、规范的劳动力市场。
2、改制、破产企业的职工档案走向不清。改制、破产企业的职工档案归市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的技术工人交流中心管理,而有些改制企业的职工档案,最近则归其主管单位市经贸委管理,有的职工档案暂归留守处管理,造成管理混乱,查找困难。企业的职工到退休或落实有关优惠政策时,只知道都到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找,时常有找不到的情况发生,给职工带来极大的不便。
3、职工档案管理的利益与责任关系不明。企业改制时,由于接收职工档案有一笔费用,有些主管单位就争着要接收被改制企业的职工档案。待费用用完之后,又觉得这些档案是累赘,想移交给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的技术工人交流中心,可技术工人交流中心又是自收自支的单位,不交费用则拒绝免费管理档案。
4、解除劳动关系人员档案转移不明确。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导入,改制、破产企业逐步增多,解除劳动关系人员的档案后续问题日益呈现,解除劳动关系人员在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时,企业给予员工一次性经济补偿金,在得到经济补偿金后,员工的档案能否转移没有明确的政策性文件。
(二)领导管理档案意识淡薄。
1、重视程度不够。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社会经济组织,受习惯定式的影响,有些单位的领导和部分同志认为档案工作不如其他工作重要,没有把档案工作摆到应有的位置,档案所需经费短缺、发展后劲不足,导致了档案工作处于被动应付局面,难以高质量地完成职工档案工作。随着改革的全面深化,企业精简人员编制,档案管理体制受到冲击,有的被削弱,有的被精简,档案管理人员身兼数职的现象较为普遍,不能集中精力开展档案工作。
2、档案意识逐渐淡化。由于企业产权制度改革进程的不断加快,其中大部分企业改制成非公有制企业,企业人事档案管理工作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问题。保留在留守处或老厂人员档案虽然名义上有主管单位,但受方方面面因素的影响,这些单位的档案多数被遗忘在角落,甚至丢失;而无留守处的单位,则企业职工提着档案回家,自己拿着档案回家涂改。改制企业中,有的片面地认为,企业经营者与员工是“雇佣关系”,用的是职工现有的劳动力,花功夫、费财力抓职工档案管理没有必要,因而,不能把职工档案管理工作列入工作日程,造成了职工档案收集、整理、转递、利用等环节问题倍出,严重影响了工作的正常开展。甚至有的企业负责人为达到控制职工的目的,扣押档案不给,使职工办不成调动手续。这些问题的出现,影响了档案管理的严肃性,更侵害了职工个人利益。
(三)管理方法落后。
职工档案管理的软硬件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多数企业档案室设备陈旧,管理手段落后,档案管理“八防”达不到标准。职工档案管理停留在传统的手工管理方式,只满足于不丢失,装进袋子,锁进柜子。在运用先进的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等现代化手段,充分利用档案资源,提高队伍素质,促进企业发展方面下功夫不够。
(四)档案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档案管理是一项政策性、规范性很强的工作,需要工作人员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而目前企业的档案管理人员大多素质较低,文化程度和专业素质还不适应新时期开展档案工作的需要。有些人员责任心不强,造成企业职工档案材料的客观性、准确性、完整性差。由于部分企业没有严肃、负责地填写好每一份档案材料,致使有的档案错漏百出,给劳动保障部门办理职工失业、退休等手续增加了困难。如档案年龄与身份证不一致,前后出现多个参加工作时间,个人经历前后记录不完整等。
要解决企业职工档案工作存在问题,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以创新为动力,以档案信息化建设为手段,以服务为方向,促进企业职工档案工作向科学化、规范化发展。
(一)建立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现代管理体制。
1、要明确档案的管理机构。当地政府应制定本地《企业职工档案管理办法》,明确规定档案管理者,一是经当地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认定后,具备保管条件的的用人单位,二是当地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的技术工人交流中心。严禁职工个人或他人保管档案,民营中介服务机构也不得保存职工档案。
2、要明确改制、破产企业职工档案的流向和归属。企业合并、重组、破产后,对有单位接收的人员应及时将其档案办理交接;对临时未落实单位人员,归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的技术工人交流中心管理,待落实单位后,办理转递;对解除劳动关系的人员,其档案归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的技术工人交流中心管理;对下岗人员的档案,应及时转递到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的技术工人交流中心保存,以便再就业时使用。
3、管理方式应适应企业经济发展和新型劳动力市场发展的需要,由现在的多级分散管理逐步过渡为集中统一管理。有条件的大中型企业由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档案行政部门指导,独立管理职工档案,小型企业和私营、个体、外资企业的`职工档案由当地劳动保障局的技术工人交流中心管理。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建立个人档案与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医疗保险、再就业等一条龙管理体系,这样既能有效地保障职工个人利益,方便企业的职工管理工作,杜绝档案管理中不良现象的发展,又能充分发挥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的服务职能,提高办事效率。今后将逐步过渡到对本地区企业职工档案实行由当地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集中统一保管,由当地档案行政部门统一进行监督和业务指导,将职工的档案划分为在职、失业和劳动事务代理三个部分,实行统一化、规范化的管理,查阅取证制度化、网络化。此举可避免职工档案在企业的随意性和职工流动、再就业等统计查询的不稳定因素,为当前的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以及职工办理退休等提供方便。
(二)强化档案意识,提高企业职工档案工作地位。
加强宣传,提高企业领导的档案意识。一是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等媒体,加大档案法规及有关劳动保障法规的宣传。采取正反两方面宣传手法,通过法院对有关丢失职工档案处置的案例宣传,转变企业领导不重视职工档案的现状。另外通过依法管档用档事例的正面宣传,使他们把档案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并使之在企业发展规划和企业计划中占据一定的位置。二要通过各种有效的舆论形式及培训形式,使企业职工档案工作的性质、任务和作用,最大限度地被企业领导了解和认识,工作实践中自觉地形成利用档案、关心重视和支持档案工作,加大职工档案工作经费投入,使职工档案工作与企业的管理、生存、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企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加强管理,形成科学完善的管理机制。
1、加强宏观指导。劳动和保障行政部门对企业职工档案工作进行领导与指导,档案行政部门对企业职工档案工作进行监督、指导。
2、提高档案工作的规范化程度。为了使档案管理程序化、规范化、科学化,必须结合职工档案工作实际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并严格执行制度,检查落实制度,切实做到有法必依,有章可循。企业应当建立档案工作责任追究制度,对不按规定归档而造成文件材料损失的,或对档案进行涂改、抽换、伪造、盗窃、隐匿和擅自销毁而造成档案丢失或损坏的直接责任者,依法进行处理。
3、做好档案管理的基础工作。档案管理单位应严格执行《劳动法》和《档案法》,健全档案管理制度,认真负责地为每一个职工记录、收集、整理、保管好档案材料,定期督促、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保证职工档案的完整、真实、精炼、实用。
4、提高档案管理现代化水平。随着档案现代化管理的深入,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各种现代化设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袭来,使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档案管理现代化发生了新的变革,正迈向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我国传统的职工档案管理应由控制性、分散性管理转向服务性、集中性管理,网络技术为我们提供了发展的契机。要不断强化档案管理人员现代化管理意识,对他们进行现代化微机知识培训,并熟练掌握有关知识。要重视运用现代设备手段,对职工人事档案信息进行筛选、整理、加工,形成人事档案的信息精品,充分发挥现代化工具的作用。
(四)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
人才是事业发展的关键,把档案干部培养成学习型、创新型人才是新形势下做好企业职工档案工作,开创新局面的前提和保证。要从促进事业发展出发,坚持以人为本,积极实施人才工程,努力构造一个发现人才、培养人才、使用人才、储备人才的良好机制,建立一支业务素质较高的职工档案管理队伍。
1、要严把选人关。档案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根据新形势档案工作的需要,选配档案管理人员时,要注重选拔思想政治素质高,年纪轻、学历高、擅长计算机操作,有一定工作能力和文字水平的人员从事职工档案工作。
2、要强化培训,优化档案管理队伍素质。注重实用性,以整代训。分期分批集中档案管理人员学习业务知识,围绕疑难问题进行研究探讨,以达到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目的。同时积极鼓励档案管理人员在职自学,并加强自学情况检查和督促,从业务能力方面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整体水平。定期召开改制企业职工档案工作座谈会、研讨会,交流改制企业职工档案管理经验,解决疑难问题,研究新的发展思路,提升工作水平。
3、要健全目标管理。把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成绩纳入岗位目标管理,并与年终考核相结合,从而促进档案管理人员素质的提高。
4、要引入竞争,形成有效激励机制。档案管理的核心就是将人力资源当中蕴藏的一切力量都挖掘和发挥出来。在这一过程中有效利用激励机制是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重要手段。一是人性激励。注重从政治待遇、生活待遇等各方面关心爱护档案管理人员,大力调动档案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二是知识激励。在创造条件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的同时,鼓励他们自学成才和参加各种继续教育活动,对自学成才者重新量才使用。三是目标激励。根据工作任务科学、合理地制定目标及目标完成与否的奖惩制度,从而激励每一位档案工作者为完成这些目标去发挥聪明才智,使一切有利于档案事业发展的有生力量尽情地迸发出来。
(五)注重档案资源利用,发挥档案的实际效能。
充分发挥职工档案的社会功能,是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个体已经由传统的“单位人”向“社会人”转变,人才的流动日渐频繁,劳动力市场已逐步形成,工作岗位与职工档案的依附关系逐渐减弱,职工档案发挥的是一定的参考依据的凭证作用,开始着重于服务功能。加强企业职工档案的管理,实现档案的规范化,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利用档案,发挥档案效能,为职工提供优质服务,把社会保障这个民心工程落到实处。只有使用好档案,才能增强全社会对档案工作的认识,让全社会都来支持档案工作。为此,企业职工档案管理人员要有社会意识和服务意识,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牢牢把握贴近中心、贴近社会、贴近群众的服务方向,大力推进档案利用服务社会化,增强职工档案现实的社会服务功能。要充分利用职工档案信息,开发档案信息资源,提高服务质量,千方百计地做好档案的利用工作。档案管理人员要认真负责地接待各单位前来查阅档案的同志,为企业招用、调配、培训、考核、奖惩、选拔和任用等工作服务,确保企业更合理地开发使用人才,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的潜能,使职工档案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有效地维护公民以及社会组织的合法权益,从而更好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
热门科学发展观演讲稿(汇总21篇)篇十六
胡锦涛同志强调,全党同志要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需要深刻领会十七大报告关于科学发展观的论述,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核心、基本要求和根本方法。
把握发展的中心地位。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不能离开发展这个主题。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始终是关系社会主义前途和命运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靠发展来不断巩固和前进的。邓小平同志总结社会主义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指出“中国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江泽民同志强调,发展是硬道理,这是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的一个战略思想。胡锦涛同志指出,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能不能解决好发展问题,直接关系人心向背、事业兴衰。离开发展,坚持党的先进性、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实现民富国强都无从谈起。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始终把发展放在中心位置,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把握发展,首先是发展经济。
发展,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建立在发达的生产力基础上。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始终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始终是我们的中心任务。我国近代的历史和当今世界的现实都清楚表明,经济落后就会非常被动,就会受制于人。如果我们经济发展慢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国家的长治久安都会遇到极大困难。所以,我国经济能不能加快发展,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是重大的政治问题,是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的问题。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松,充分调动和切实保护广大干部群众加快发展的积极性,坚定不移地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把握发展,要尊重规律、讲究效益。科学发展观所追求的发展,不是片面的发展、不计代价的发展、只追求gdp的发展。发展要遵循发展的客观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更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要努力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实现各方面事业有机统一、社会成员团结和睦的和谐发展,实现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的和平发展。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国际经济正处在产业结构朝着技术、知识、服务密集的方向发展的新的调整时期。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不断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确保实现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发展目标;才能切实推动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确保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才能应对激烈的国际经济、科技竞争,切实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确保在国际分工中取得有利地位。
把握发展,关键是要抓住机遇。形势逼人,不进则退。目前我国人口已经超过13亿,这个数字还在继续增加,人民群众对进一步改善生活的期待很强烈,需要靠加快发展来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如社会就业的压力越来越大,贫困人口还有相当的数量,一部分群众生活还相当困难,有效需求不足,地区间的发展不平衡,关系群众生活质量的科教文卫事业发展滞后等等,都必须通过科学发展来解决。在国际竞争中,我国还面临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方面占优势的巨大压力。所以,必须抓住当前国际政治经济形势总体稳定、国内加快发展的各方面条件具备的有利时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持经济持续较快的发展势头,努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不断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牢牢掌握发展的主动权。
把握以人为本的核心地位。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的一项基本原则,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作为理论内核,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的唯物史观,丰富深化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反映了时代进步潮流和历史前进方向,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重大创新。科学发展观的一切内容都贯穿以人为本的要求,都把以人为本作为逻辑起点。科学发展实质上就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与其他发展观最根本的区别。紧紧抓住以人为本这个核心,才能深刻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灵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归谁所有”的问题。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归人民共享,三者的统一构成了以人为本的完整内容。
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把握什么是全面发展。全面发展,是指各个方面都要发展,而不是片面的、局部的、不平衡的发展。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经济建设是物质基础,没有经济的发展,其他方面的发展就缺乏物质条件。政治建设提供政治保障,没有政治建设,就不可能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就没有一个以健全法制为保障的发展环境,其他建设就不可能顺利进行。文化建设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没有文化建设,就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就不能形成昂扬向上、开拓进取的主流精神。社会建设提供有利的社会条件,没有社会建设,就不能形成促进其他建设的良好社会环境。
把握什么是协调发展。协调发展,是指各个方面的发展要相互适应,各个环节的发展要有机衔接,各个阶段各个步骤的发展要良性运行。要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增强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形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辅相成、协同并进的发展格局,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一二三产业协同带动的增长格局和城乡、区域协调互动的发展机制,形成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与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有机统一的经济体制,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实现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不断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使其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人民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相适应。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适应人民需要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把握什么是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指发展进程要有持久性、连续性、可再生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长期的历史进程,必须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要按照十七大的要求,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使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把握统筹兼顾是我们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一条重要经验。在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毛泽东同志提出了统筹兼顾的方针。1956年,他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我们的方针就是统筹兼顾,各得其所”。他提出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两条腿走路”、“各业并举”、“综合平衡”等思想。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同志坚持统筹兼顾的重要方针,并结合改革开放的实际提出新的要求,如强调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时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要坚持共同富裕的方向,同时要处理好先富与共富的关系;要鼓励沿海先发展,同时要统筹两个大局等。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江泽民同志坚持和发展了统筹兼顾的方针,提出要处理好关系现代化全局的12种关系等一系列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围绕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五个统筹”的要求,使统筹兼顾成为推动协调发展的基本方针。十七大把统筹兼顾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赋予这一重要方针和原则更为重要的战略意义,是对我们党关于统筹兼顾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对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尤其是改革开放新鲜经验的科学总结,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刻。
把握统筹兼顾的方法论意义。统筹兼顾,就是要把发展看作是全面的、协调的、可持续的过程,用辩证的、历史的和实践的观点把握发展,有着重要的方法论意义。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而不是孤立存在的。经济社会系统各个基本要素之间是彼此联系、相互制约的统一体。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社会各个因素、各个领域、各个方面普遍联系、相互影响的关系。事物的发展是平衡与不平衡的辩证运动,不平衡是绝对的,平衡是相对的。事物发展总是从不平衡到相对平衡、再到不平衡这样循环往复的过程。经济发展规律表明,经济发展尤其是大国经济发展,尤其要求处理好发展的均衡与非均衡的关系问题,既保持速度,又保持稳定,既抓住主要矛盾、实现重点突破,又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如果离开了协调有序、兼顾各方,就是畸形的、片面的发展,甚至会出现停顿和倒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阐述经济社会发展时,不仅强调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而且强调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能动的反作用。因此,任何社会的发展过程,都是社会生产方式和社会基本矛盾的辩证运动过程,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不断相适应的过程。只有以普遍联系、统筹兼顾的观点和方法处理发展问题,才能不断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人与自然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统筹兼顾,体现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切入点和现实途径。
把握如何做到统筹兼顾。坚持统筹兼顾,就是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要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要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善于从国际形势发展变化中把握发展机遇、应对风险挑战,营造良好国际环境。坚持统筹兼顾,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和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作者系中宣部理论局副局长)。
热门科学发展观演讲稿(汇总21篇)篇十七
随着发展环境的不断变化,**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出现了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功能配套能力不够强;二是规划建设水平不够高;三是人才支撑能力不够强;四是行政服务水平不够优。针对新的矛盾和问题,特别是面临全球性金融危机影响,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确定发展新定位,主动转变思路,谋求抢占先机,继续为**市的大发展提供新的支撑,做出新的贡献。
第一,加快提升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建立对开发区科学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集中体现科学发展观的标准和要求。加快修订和完善产业规划,明确未来几年重点发展的产业领域,在原有三大支柱产业基础上,加快完善装备制造、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规划。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启动一批科技平台和创新项目建设,努力推动区域总部建设工作。加快转变规划和土地利用工作理念,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的来调整规划和指导土地利用工作。
第二,不断提高硬环境承载能力。以突出开发区的城区功能、加快配套设施建设、完善服务功能为目标,兼顾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效益,做到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高强度投入、高效能管理,为企业营造高效率、低成本的商务和生活环境。
第三,切实加强土地利用管理。土地使用要由注重确定开发项目为主逐步过渡到注重保护和合理利用各种资源,确定科学的建设标准,以促进开发区的可持续发展。在保证企业正常用地要求的基础上,坚决避免多占或滥占土地现象,使进区企业达到用地指标上的最小化,实现配置资源与效益产出的最佳组合。从大量建设单层厂房逐步过渡到多层厂房,降低开发区的运行成本。在进区项目的选择上,改变“饥不择食”和“良莠不分”的做法,立足好大高外,严把项目进区关,着力引进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广、发展潜力大的企业。对企业的土地利用情况进行动态管理,实施跟踪监控,并定期进行清理。
第四,着力培育自主创新能力。全力推进合芜蚌自住创新试验区建设各项政策的落实,促进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推进企业研发中心、工程技术中心建设,推进创新平台建设;切实完善政策激励机制,增强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能力,加大高级人才、紧缺专业人才的引进力度,为企业引进人才、留住人才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第五,全力打造一流服务环境。进一步深化企业服务工作,加强协调,积极沟通,主动服务、超前服务,深入、全面了解企业在当前经济形势下的行政服务需求,及时帮助协调解决企业发展中存在的、潜在的问题。加快投资服务中心建设,从项目接洽、落地到建设、投产,强化部门之间各项工作的无缝隙对接,为企业和投资者提供全方位“保姆式服务”。
热门科学发展观演讲稿(汇总21篇)篇十八
科学发展观作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向前发展的思想理论,它为中国的健康发展指明了根本的出路。在这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活动中,通过学习文件资料,使我对科学发展的认识深入了许多。下面就如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谈一点个人的心得体会。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全党全国要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是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体现,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在认识上的重要升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运用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和积极引导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对鼓励发展民营经济非常重视,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为动力、以发展民营经济为重点,使一系列优惠政策措施纷纷出台,为民营经济创造了宽松的环境;民营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已成为我市经济发展中一个颇为引人注目的增长亮点。
一、从经济发展的现状与特点上,认识用科学发展观引导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民营经济的发展补充了教育和医疗事业不足。教育是强国之本,健康是人民全面发展基础。政府投资发展教育、医疗事业等公益性事业是政府的主要职责之一,受财力收支状况影响,目前政府还不足以完全解决全部公益性建设所需要的资金。而民营经济利用这个契机,充分发挥其独特的竞争优势,通过市场化运作,作为公办公益事业的补充,积极介入我市的教育、医疗事业建设上来,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效果。
民营工业促进了工业走向多元化发展格局。建市初,我市工业除了煤企业外基本没有什么其它像点样的工业,而到2008年底,全市工业行业达到30多个门类,民营企业涉及到除燃气及水的供应外26个门类。民营企业在多众领域全面快速发展,给经济注入了新鲜血液,促进了经济的新陈代谢,提高了应对经济风险的免疫力。
我们必须运用科学发展观,来正确引导民营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这也是加快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在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引导民营企业上档次、上规模、上水平,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都需要加大力度,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做大做强民营经济,实现新的大发展和大提高。
热门科学发展观演讲稿(汇总21篇)篇十九
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可持续,就是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科学发展观是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的。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强调,制定“十一五计划”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十六届六中全会也一再强调,原因是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关键在于落实科学发展观。
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是在坚持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充分肯定新时期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国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基础上,从新世纪新阶段的实际出发,适应现代化建设,努力把握发展规律、汲取人类关于发展的有益成果,着眼于丰富发展内涵、创新发展观念、开拓发展思路、解决发展难题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2.坚持发展是硬道理。
坚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要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落实“五个统筹”,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必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必须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必须不断深化改革开放。
3.发展必须是可持续的发展我国土地、淡水、能源、矿产资源和环境状况对经济发展已构成严重制约。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切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4.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精神实质和指导意义第一,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第二,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要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第三,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指针。
二:坚持以人为本。
1.全面而自由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
共产主义社会中,人由对物的依赖关系变为自由人的联合体,这是由对自由时间和劳动时间对立的扬弃而实现的。到了共产主义,由于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实现了劳动的普遍化,劳动不再成为人谋生的手段,而成了人的第一需要,这样就会有足够的自由时间保障全体社会成员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最美好的社会。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人类历史的重大转折点,为共产主义的实现打开了航向,但它不是共产主义的实现。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人为本。
当代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我国正在进行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就是朝着这个伟大历史目标的迈进。一切有志青年都应树立共产主义理想,积极投身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为全人类的解放和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既是全面进步的社会主义,也是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人的全面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目标。社会的全面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是一致的。当前,我们要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不断发展的基础上,积极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我们要全面理解和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涵和基本要求,认真加以贯彻落实:(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必须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紧迫感,抓住机遇加快经济发展,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我们讲的经济较快发展,是建立在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的发展,实现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需要一定的速度,特别是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更需要长期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但不能片面追求经济发展速度。我国经济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是结构不合理,经营方式粗放,经济增长主要靠增加投入、扩大投资规模,资源环境的代价太大。为此,必须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充分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注重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显著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二)坚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三)坚持城乡协调发展。(四)坚持区域协调发展。(五)坚持可持续发展。(六)坚持改革开放。
(七)坚持以人为本。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体地说,就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就是要尊重和保障人权,包括公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就是要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就是要创造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以人为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马克思说过,未来的新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我们从事的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理所当然地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坚持以人为本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也是进一步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具体体现。
2.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首先必须全面准确地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3.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注意把握好的几个问题。
1.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是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系统的目标体系。只有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求真务实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2.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迫切需要。
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就要按客观规律科学地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推进,切实抓好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深入体察人民群众的意愿,切实把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体现在党领导发展的大政方针和各项部署中,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把推进经济建设同推进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统一起来,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推动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有效体制机制。建立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
3.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
促进社会和谐是我国发展的重要目标和必要条件。要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从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入手,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发展社会事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更加注重民主法制建设,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保持社会安定团结。
4.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应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各种风险和挑战的必然要求。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经济发展中取得的成就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正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发达,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没有根本转变,经济结构不够合理,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解决“三农”问题的任务相当艰巨;就业压力依然较大,收入分配中的矛盾较多;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亟待解决,处理好社会利益关系的难度加大。我们在前进道路上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我们一定要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全面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奋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热门科学发展观演讲稿(汇总21篇)篇二十
甲:科学发展真是高 乙:学习实践全国搞 丙:伟大理论谁提出? 丁:胡锦涛!
甲:十一届三中全会好 乙:拨乱反正指航标 丙:真理实践来检验 丁:实在高
甲:2003战非典 乙:战胜非典得经验 丙:发展不能忘科学 丁:不能乱
甲:啥叫科学发展观 乙:崇尚科学更客观 丙:社会自然更和谐 丁:经典
1
甲:第一要义是发展 乙:统筹兼顾更全面 丙:以人为本是核心 丁:很关键
甲:改革开放三十年 乙:翻天覆地捷报传 丙:理论发展与时进 丁:不差钱!
甲:科学发展光辉照 乙:和谐稳定一肩挑
丙:全面、协调、可持续 丁:全国欢
甲:科学发展有盼头 乙:转方式、调结构 丙:转型升级大跨越 丁:路好走
甲:实践科学发展观 乙:人心暖来经济暖
2
丙:金融危机不必怕 丁:破难关
3
甲:中国特色是准绳, 乙:社会主义有活力。。 丙:这个理论谁倡导, 丁:胡锦涛!
甲:正确中国共产党, 乙:中国革命有希望。 丙:中华富强家园美, 丁:为人民!
甲:不进则退是规律, 乙:古今中外不例外。 丙:历史教训人汲取, 丁:向前进!
甲:向前进呀莫后退, 乙:落后挨打被淘汰。 丙:法宝科学发展观, 丁:人人学!
甲:中华儿女爱和平, 乙:英雄人民光荣党。 丙:发扬传统讲科学, 丁:世界欢!
甲:弱小民族望中国, 乙:世界和平有保障。
热门科学发展观演讲稿(汇总21篇)篇二十一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从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我们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健康发展的重要指导方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就是在立足于学习、研究有关如何发展的问题上,着眼于运用科学发展的眼光和思维方式,实现发展这一根本目标。是坚持以认识指导实践,以实践检验认识这一方法论的具体应用。
科学发展观是改革开放实践总结,是谋求长远发展的客观要求,更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迫切需要。回顾改革开放三十年,尽管我们在经济、社会等各方面取得了斐然的成就,但是在我们发展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不少不科学、不符合发展、影响和制约我们进步的理念和行为。从全国大范围来看,我们在发展过程中以付出环境、能源和生态的高昂代价,走高能耗、高投入、粗放式、低效益的经济发展模式还尚未完全突破,而且在某些地方,在不正确的政绩观的诱导下,还有盲目上演的苗头;从发展理念看,全局和长远的发展眼光认识不足,急功近利,盲目冒进,低水平的重复建设现象还大量存在;当前,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各种社会矛盾与冲突也日益凸显,社会管理的压力增大,维护稳定、实现和谐还任重道远。这些客观存在的问题都只有通过科学发展观来得到有效解决。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要在解决实际问题上下功夫。学习实践科学发展的目的不仅仅是就学习讲学习而不讲解决实际问题、就学习谈不足而不谈谋划发展举措,其核心目标是提高主观认识,集中精力以科学的态度对待、解决问题,是在求索的过程中发现病情、诊断病因的前提下开出药方、驱除病情,是用实质性举措来革旧出新的攻坚过程,是以科学发展观的学习认识来抓落实、抓深化、看效果、看收获的过程。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要在解决实际问题上下功夫。科学发展观不是华而不实的“花架子”,不是哄人骗人的“花拳绣腿”,更不是口若悬河、纸上谈兵。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要求“党员干部受教育”,但不是需要唱工好的干部,而是需要真学实干的“练家子”。只喊学而不动手改、不敢触及矛盾的根本甚至主动漠视、回避、掩盖矛盾,这样的学习实践无异于因循守旧,遵规蹈矩的守旧主义,与求一时相安无事,图一时“盛世”安详,本分地做晨钟暮鼓的“和尚”并无差别。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要在解决实际问题上下功夫,要敢于在矛盾的要害处下、在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症结位置上寻求突破口。随着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改革每深入一步,触动的是更深层次、更多领域、更多社会群体的利益,若不能有效地对这些潜在的矛盾和深层次的问题加以解决,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实践活动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流于形式的秀场,而是养虎为患,遗患长远的严重问题。矛盾是客观存在的,拖延和掩盖不仅不会使问题消失,而且还使矛盾在一定的时间和范围内积累增多,在一定程度上使其性质激化。不在、不敢于解决突出问题上下功夫,只在表面上动小手术,无疑于讳疾忌医,最终必将为此而付出更大的代价。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要以学习指导实践,要在解决实际问题上下功夫。眼下,在金融危机寒潮的影响下,促就业、扩内需、保发展等一系列难题使我们在原有面临的各种深层次矛盾的基础上雪上加霜,只有下大力度解决矛盾,将其从阴暗的角落中晾晒在阳光之下,对其进行恰当合理的分析、整改,消除其阻碍发展的负面影响,使之成为一种促进发展的积极因素,才能实现将科学认识成果转化为发展成果、以科学发展理念指导实际工作的初衷。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只有在解决实际问题上下功夫,才能使科学发展观从书面、口头上落在实处,使学习调研、分析检查的问题不至于成为形式主义代名词,使落实整改从“方案”变为行动。无论从大的国家改革还是小的单位改革,在每一次改革风暴后,在不同的层面、不同的领域中总有一些角落死灰复燃,究其原因就是当时也摸清了病灶要害,做出了手术方案,拿起了手术刀,然而就是在一环一环、一步一步的“救治”过程中,有意无意地漠视了矛盾主体的存在,忽略了在解决实际问题上下“真”功夫,致使“落实”一词在时间的流逝中转移出了人们的注意力,被淡化出人们的视野,只是停留在口头和纸面上。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只有在解决实际问题上下功夫,才能跳出隔靴搔痒、就活动搞活动的误区;才能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真正做到着眼于利泽长远;才能求得一剂使之不再旧病复发的良方根治形式主义这颗“毒瘤”,为今后发展构建服务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才能使科学发展观真正成为一种发展理念植根于我们的头脑中,在实际工作中使科学发展观成为真正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要在解决实际问题上下功夫,是学习实践的关键所在。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是“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发展成果不是写出来的,也不是喊出来的,而是实实在在干出来的。只有真抓实干,才能创造实绩、结出硕果。不在解决实际问题上下功夫,科学发展就是一句空话。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只有在解决实际问题上下功夫,才能使学习成果得以巩固和发展。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推动了制度创新,出台科学决策,建立完善规制,从而形成有力于科学发展的正确方向,增强科学发展观的执行力,促进学习实践活动的深远影响。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只有在解决实际问题上下功夫,才能打破因眼前短期的既得利益而迟迟犹豫不决、患得患失的僵局;才能打破因既得利益群体的顽固阻隔而兴叹不已窘境;才能真正树立起政府“吃螃蟹”、做舵手、经世济民的信心;才能让人民看到政府功立千秋,不求名利,甘为孺子牛的平常心。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在解决实际问题上下功夫,在触动影响和制约发展的关键环节上,我们宁愿听今天改革之痛带来的“骂声”,不听明天群众疾贫疾苦的“哭声”。
总之,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应坚持“学”字当头,重在实践,重在解决实际问题上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