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详细的教案可以帮助教师合理安排课堂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在这里,我们为大家提供了一些一年级教案的参考,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新的教学思路。
最新北师大小学一年级教案(通用15篇)篇一
1.对星空中的一些星座(由7颗星组成的)的星星计数。
2.按给出的数在方格纸上画星图。
3.联系生活实际,学生初步了解常见的星座知识。
能力目标
1.发展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
2.在画点图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
在情境创设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宇宙奥秘的欲望。
按给出的数在纸上画出星图。
1.教师方面的准备:多媒体课件、方格纸、小圆片。
2.学生方面的准备:课前有关星座的知识探究、水彩笔。
一、情境引入
1.播放歌曲《一闪一闪亮晶晶》
师:夜晚悄悄地来临了,美丽的月亮散发着淡淡的光芒,可爱的小星星在对你调皮地闪动着大眼睛,这些星星用直线连接起来,就形成很多的星座。请学生分组交流介绍收集到的有关星座的知识。
2.个别回答:你知道有哪些星座吗?星座对于我们人类有什么作用呢?
3.出示课题:美丽的星座
二、新授实施
1.教师边操作多媒体课件,边介绍:天鹅座、狮子座、猎户座,北斗七星座。
仔细观察:它们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小结:同样是7颗星星,可是由于排列的位置不一样,所以就形成了不同的星座。
2.请你用7个小圆片模仿摆出以上的四个星座,教师巡视辅导。
3.你还能用7个小圆片摆出其他的形状,并取个合适的名字吗?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组织评比:谁的星座最可爱、最美丽?
4.小结:奥妙无穷的宇宙世界等着小朋友长大以后去探索、去求知。
三、练习尝试
1.我们可以把这些星星看作是一个小圆点,然后我们可以在方格纸上画出星座。你们想不想也来动手画画看呢?(教师选择其中的一个星座带领小朋友尝试画)
师:先画4个圆点,将点与点用线联系起来,这样就能形成一幅星座图。
生:选择喜欢的颜色画4个圆点来画出星座。
2.想一想,画一画:用4个圆点、5个圆点创作出其他的星座,小组内交流评比。
3.教师指导写数:7的写法
四、探究巩固
1.比一比,赛一赛:我是小小天文家。让学生展开想象自己来发明星座,并展示学生作品,给予一定的奖励。
2.总结:今天学习了什么本领?你还想了解什么知识呢?
最新北师大小学一年级教案(通用15篇)篇二
style="color:#125b86">教学目标:
1、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例,使同学初步体会数字编码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通过观察、比较、猜想来探索数字编码的简单方法。
3、让同学学会运用数进行编码,初步培养同学的笼统、概括能力。
4、使同学在数学活动中养成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初步学会表达和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初步体会、探索数字编码的简单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编码的组成和数字反映的信息。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同学收集信封。
最新北师大小学一年级教案(通用15篇)篇三
1、在具体的活动中体验上下的位置关系。
2、能确定每两个物体的上下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3、初步培养按一定顺序进行观察的习惯。
教学重点。
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空间概念,理解上下的位置与顺序。
教学难点。
理解上下位置的相对性。
教学(具)准备教材主题图及练一练的情景图。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及重点关注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景。
二、探究新知,理解上和下。
三、练一练。
1、自由说一说。
3、看老师出示的图片,初步理解物体有上下的位置关系。
1、看图,小组交流、汇报:小鸟在小兔的上面;小兔在小鸟的下面。
2、看图回答。
小松鼠在小鸟的下面。
小松鼠在小兔的上面。
3、积极思考,回答:他们说得都对,因为小松鼠在中间,即是小鸟的下面又是小白兔的上面。
1、独立完成填空,指名在全班说一说。
想一想还有哪些物体存在上下关系,如:小狗在下面,文具包在上面……。
2、在树上的田字格中写数字,上面写6,下面写9。
相互交流,看自己是不是写反了,组内展示。
3、将附页中剪下的动物头像贴在图中,再按照题目提出的问题说一说。
4、思考,推理,完成第4题。
5、积极思考,内组讨论解决。
答案:小红在最上面,小樱住中间,小兰住最下。
1、引导学生说出自己身体各部分的名称。
2、引导学生说说它们的相对应位置关系。
3、怎么小松鼠在两个位置上呢?他们谁说得对?
注意关注理解有困难的学生。
4、同学们说得都很棒!那么,在我们的生活中,都有哪些物体有这种上下关系呢?
1、出示第1题,引导学生说一说,完成填空。
3、第3题:想一想,说一说。
4、第4题。
5、第5题。
以学生身边的话题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
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进行表述,体验上下的位置关系。
通过描述同一物体在不同参照物下的位置,体验上下的向对性。
联系实际,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巩固上下的位置关系。
书写6和9,训练学生的空间概念。
让学生充分地说,训练表述能力。
培养初步的逻辑推理能力。
四、全课小结。
学生踊跃发言。
孩子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和大家一起分享分享吧!
通过这个环节,进一步巩固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上下。
小鸟在小兔的上面小兔在小鸟的下面。
小松鼠在小兔的上面小松鼠在小鸟的下面。
备注:
最新北师大小学一年级教案(通用15篇)篇四
教学目标。
1.在已有的生活经验上体会数的意义,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
2.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自主探索的能力.
3.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会数数、读数、写数,初步体会数序的含义.
教学重点。
正确数出物体的个数.
教学难点。
正确书写数字.
教具、学具。
数字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一)引入。
教师谈话:开学这几天,你认识了几个新朋友?能给大家介绍介绍吗?
1.同学之间互相介召、互相说.
2.指名回答.
教师提问:有认识一位新朋友的吗?谁认识了两位新朋友?有更多的吗?
这2个新朋友是谁?
教师板书:12345(根据学生所说的板书)。
(点评: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学习数学,是课程标准的一个基本要求.通过“介绍新朋友”的情节引入,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
教师谈话:有一位小朋友叫“淘气”,他也认识了一位新朋友“笑笑”.有一天,“淘气”
请“笑笑”到家里做客.
(二)出示主题图。
教师提问。
1.看到这幅图,你想说些什么?
2.他们在玩些什么玩具?请你数一数,说一说.引导学生说出图上的物体数量.
(学生:他们在玩玩具,有5个积木、4辆汽车、3个皮球等等)。
同时也激发学生数数、用数的积极性.)。
二、尝试探索.
(一)教师提问。
1.你是怎样知道这些物体的数量的?(数出来的)。
2.你是怎样数的?(一个一个的数、两个两个的数)。
(二)指名数一数.说一说.
1.小组讨论:你认为怎样数数比较好?为什么?
思考:如果有更多的物体,又可以怎样数数呢?
(三个三个的数、五个五个的数、十个十个的数……)。
2.小组合作:数出铅笔盒里文具的个数.(指名展示,全班交流.)。
3.如果你想请你的新朋友到家里做客,你准备怎样做?
学生1:我准备拿2个洋娃娃请好朋友玩.
学生2:我准备拿4辆小汽车请好朋友玩.
学生3:我准备拿5把玩具手枪请好朋友玩.
(点评:通过观察实物,使学生体会数数的方法,感悟出数物体的数量时要一一对应,为数更多物体数量进行渗透.同时发散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进一步感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对数学逐渐产生亲切感.)。
(三)揭示课题。
教师谈话:刚才同学们准备了那么多的玩具,你们真是一个好客的小主人.同时我也听出来了,你们说出了许多数量是1、2、3、4、5的物体.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内容.
教师板书:玩具(1、2、3、4、5)。
(四)指导书写.
(指名板书)。
教师提问:你们觉得他们写的怎么样?那么怎样写才能写的又漂亮又规范呢?
出示田字格及示范字。
教师提问:看到这些字你有什么感觉?
教师:让我们一起来练习怎么写的.(生描示范字,师巡视指导.)。
比较:你认为哪儿写的比较好?还有什么不足之处?
(点评:先引导学生观察数的写法,有了认识之后再描,最后自己写,这样的过程实际上在不知不觉的演示过程中学会了书写.)。
(五)比较数序.
1.看图数数.
教师谈话:“淘气”和“笑笑”玩的高兴及了,妈妈给他们准备了一些水果.
出示水果图。
教师提问:都有那些水果?各有多少个?你是怎么知道的?
教师明确:1、3、5叫单数,2、4叫双数.
2.比一比.
什么水果最多?什么最少?你是怎么知道的?
3.生活中你还在哪见过这些数字?它们有什么用?
(点评:通过观察实物,使学生感悟到数字之间的大小关系,同时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进一步增加学习的兴趣,从而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4.数序。
教师谈话:2个好朋友刚吃过水果,动画片开始了.
出示火车图。
三、总结。
说说这节课你最高兴的事是什么?
最新北师大小学一年级教案(通用15篇)篇五
教学要求:
1、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教学目标:
a:知识技能性目标。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经验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十几减9的各种方法;通过比较,使学生体验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
2、使学生理解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进行十几减9的计算。
b:过程性目标。
1、经历收集信息的过程,发现数学问题,初步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理解数学的价值。
2、初步渗透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观点。
3、通过不同方法的选择,体验获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的兴趣。
重点难点:
1、经历探讨计算方法的过程。
2、能正确地、比较熟练地进行十几减9的计算。
教学准备:
课件小鸟卡片房子卡片题纸一张一支彩笔。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
师:前几天,我们刚过完了“正月十五”,小精灵那天也参加了一次生动有趣的游艺活动,活动中有一些奖品,你们想去看看吗?(电脑出示主题图)。
二、探索方法,解决问题。
1、观察主题图,提出问题。
师:仔细观察,小朋友正在进行哪些活动准备颁发哪些奖品?(观察后指名回答)。
点击电脑出现画外音。
泡泡:同学们,在这幅图里,我发现了很多的数学问题,你们愿意和我一起解决吗?
那好,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小明和他的小伙伴们正在干什么?(电脑出示套圈图)。
师:这是什么活动?让学生介绍。
泡泡:小明投了14个圈,有9个圈没套中,套中了几个?
2、小组交流,探讨算法。
指名回答,教师将算法板书在黑板上。
师:请同学们观察这些算法,你最喜欢哪一种?请用你最喜欢的方法再说一说这道题。
师:今后在计算的时候,你就可以选择你最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
(电脑出示泡泡伴有画外音)。
泡泡:咦,那边怎么那么热闹,同学样,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电脑出示汽球图)。
3、选择算法,进行计算。
(出现画外音)。
(电脑演示分气球的过程)。
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怎么列式?
板书:15-9=等于几?你是怎样想的?并让几个学生说出不同的计算方法。
(2)师:顽皮的小泡泡又不见了,让我们找一找,它跑到哪里去啦?(电脑出示谜语图)。
(有13条谜语,猜出了9条,还有几条没有猜出?或者说:还差几条就猜完了?然后指名学生向全班汇报)。
三、熟练算法,进行应用。
1、看图列算式(第12页)。
要求:看懂图意,独立列式,指名上台进行订正。
2、圈一圈,算一算(第13页)。
要求:让学生独立完成,说说为什么要这样圈?
四、观察算式,找出特点,发现规律。
1、师:同学们,仔细观察黑板上的这些算式,它们都有什么特点?
2、除了这些,你还能写出十几减9的算式吗?谁能给这些算式排排队,让它一个也不少。(指名板演)。
3、再观察,你还能发现什么?师:那我们找到这些规律,有什么用处呢?
4、抢答练习利用找出的规律,同桌进行练习。
如:学生a:13-9学生b:4。
五、游戏小鸟找房子(第13页的图)。
游戏结果:有一只小鸟没有房子,同学们帮它建造一座。
最新北师大小学一年级教案(通用15篇)篇六
教学目标:
1、通过拼、摆画等活动,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三角形的特征及三角形与四边形的联系与区别。
2、感受数学的转化思想。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重点难点:
感受三角形与其他图形的关系。
教具学具:
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教学过程:
一、导入,出示预习提纲。
1、小组同学合作,用三角形拼四边形。
2、三角形按角可以分哪几类?
3、三角形按边可以分哪几类?
4、每个三角形至少有几个锐角?
二、展示汇报交流。
让学生明确。
1、不是任意两个三角形就能拼成四边形。
2、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能拼成四边形。
3、两个相同的直角三角形能拼成长方形。
4、两个相同的锐角或钝角三角形能拼成平行四边形。
5、用三个相同的三角形拼成了梯形。
三、反馈检测。
用三角形拼出美丽的图案.
请各小组上讲台展示自己的美丽图案。
文档为doc格式。
最新北师大小学一年级教案(通用15篇)篇七
1.具体情境,使学生能正确数出数量是6~10的物体个数。
2.能够认读写6~10。
3.培养学生规范书写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认读写6~10。
教学难点规范书写。
教学(具)准备。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及重点关注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发挥想像力。
二、探索新知。
”
三.写一写、评一评。
四.数字游戏。
五.小结。
生1:我最喜欢铅笔,因为我每天写字都要用到它。
生2:我喜欢铅笔,还喜欢尺子,它可以用来量东西有多长。全班交流。
学生活动。
生1:我数铅笔,1枝、2枝、……,共10枝。
生2:我也数铅笔,先数上面有5枝、下面有5枝,合起来共10枝。
学生分别行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再汇报交流。
学生独立练习写数字,师巡视指导书写,纠正学生的书写姿势。
生1:我觉得8最难写,我老是写不好。生2:我觉得10字的那个0还是很难写。
学生书空。
学生开始游戏同桌之间开始交流。
同桌之间开始交流。
文具店情境,出示5种精美的文具画面)小熊文具店开张了,瞧!商店里都准备了哪些文具?你喜欢哪些?为什么?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师:对啊!文具是我们贴心的好朋友。看到这些精美的文具,你还想到了什么?
师:每一样文具到底有多少个呢?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呢?今天我们就来和数字交朋友。(出示6~10这些数字,课本主题情境图。)。
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数一数,在课本第10页连一连;然后在小组里说一说你是怎么数的。
师:开学了,小朋友也准备了自己喜欢的文具,我们一起把文具拿出来,由小组长组织大家把相同的放在一起,大家一块来数一数每样文具有几个,再用数字卡片在文具的旁边表示出来。
师:请每个小组的代表汇报,你们是怎么数的?
师:你的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能用6~10这些数字来表示呢?或者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这些数呢?先看一看、想一想,也可以下座位去数一数,还可以和你的小伙伴说一说(学生有的在思考、有的在用手指数数、有的在和小朋友尽情地说);然后进行全班交流。
1.自主学习,发现问题,敢于质疑。
师:小朋友都很棒,我们已经和6~10这些数字交上了朋友,你们会写这些数字吗?
师:小朋友自己看书学一学,在书上写一写,注意看清字的起笔和落笔的顺序,写的时候还要保持整洁和正确的写字姿势。
2.师生共同解决问题。
师:好的,有了问题我们一起来解决。写8的时候,要一笔完成,从上面的中间起笔,弯曲往下,回到起笔的地方。写的时候要上下一样大,写饱满些。(师示范写8,学生书空。)。
师:除了这几个数字,老师还想提醒大家写数字7和9时要注意写一竖时要稍微斜些。(师示范写7和9,学生跟着书空。)。
1找朋友。
请5个小朋友分别拿着6~10这些数字,老师和其余的小朋友手上都拿着一张与这些数字相对应的实物图片或符号图示。全班唱着“找朋友”的歌曲,开始了游戏。
师:一节课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你有什么收获呢?跟你的同桌说一说。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课件,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激发学生兴趣!
活动反思老师将学生的学习活动从课内延伸到课外,拓展了学生学习的时空,增强了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作业设计:
完成课后练一练1、2、3题。
板书设计:文具。
678910。
最新北师大小学一年级教案(通用15篇)篇八
教学要求。
1.使学生在与同伴的游戏中学会合作.
2.通过观察、比较,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判断能力.
3.使学生理解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含义,掌握其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
1.体会连加、连减混合的含义.
2.掌握连加、连减混合的.运算顺序并且能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1.体会连加、连减混合的含义.
2.掌握连加、连减混合的运算顺序并且能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设计。
一、活动一:导入。
1.同学们都乘坐过公共汽车,乘车时有什么规则吗?
2.乘车时要按顺序排队,要先下后上,要遵守乘车秩序.乘车时也有关于数学的问题.
这节课,我们就一同研究乘车中的数学问题.
板书课题:乘车。
二、活动二:乘车。
(一)教学主题图1。
1.出示图片:乘车图1。
教师说明:114路公共电车驶来了,驶向白石桥站.
2.教师提问.
(1)从图上你都看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
(2)你们能提出哪些问题?
(3)你们准备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3.小组讨论.
4.集体反馈.
2+1+4=7你先算的是什么?为什么?
(二)教学主题图2。
1.出示图片:乘车图2。
教师说明:114路公共电车上现在有7人.
2.出示图片:乘车图2。
教师说明:车继续向前开,到百万庄站.后门下去3人,前门上去2人.
3.小组讨论:看了刚才的演示,你知道了什么?可以提出什么问题?你们准备怎么解决?
4.集体反馈。
7-3+2=6你先算的是什么?为什么?
(三)教学主题图3。
1.出示图片:乘车图4。
教师说明:114路公共电车继续向前开,到总站白云路站前门和后门都下去3人.
2.小组讨论:现在车上还有乘客吗?你会解决吗?
3.全班交流。
教师板书:6-3-3=0。
小结:通过乘车活动,我们计算了乘车中的几个问题,你知道先算什么了吗?
最新北师大小学一年级教案(通用15篇)篇九
2、初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比较、概括的能力.。
3、通过教学,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培养他们良好的审题习惯.。
教学重点。
认识小括号的作用。
教学难点。
掌握带小括号的加减两步式题的计算过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出示卡片)。
3+8=4+5=6+7=12-7=12+6=。
13-8=18-7=13-4=15+2=7-4=。
2、说出下面各题的计算过程。
5+2+8=9-4-2=4+6-7=8-2+5=。
师:刚才我们做的加减两步式题运算顺序是怎样的?(从左往右)。
同学们掌握得很好,你们愿意用自己学过的知识帮小明解决一个问题吗?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2。
(1)设疑引出小括号。
你能帮小明算一算:一共有多少块糖吗?
学生自己算出糖果的数量以后,集体进行交流.。
问:谁来汇报一下,你是怎样算的?如何列式?
学生汇报,老师随之板书或继续演示课件“小括号”.。
学生一:先把2块黄色的和3块绿色的糖加起来是5块,再把5块和7块红色的糖加起来就是12块.(板书:2+3+7=12)。
问:谁和他的算法不同?
学生二:先把2块黄色的和7块红色的糖加起来是9块,再把9块和3块绿色的糖加起来就是12块.(板书:2+7+3=12)。
学生三:先把3块绿色的和7块红色的糖加起来是10块,再把2块黄色的和10块加起来就是12块.(板书:3+7+2=12)。
师:这个算式的第二步还是2加10吗?(不是,是10加2)。
怎样列式才能表示第二步是2加10呢?(把2放在最前边)。
修改板书:2+3+7=12。
问:连加式题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从左往右)。
这道题应该先算什么?和你们刚才说的计算过程还一样吗?(不一样了)。
要按照你们刚才说的算法,又要和以前学习的加减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相符合,怎么办?(学生产生疑惑)。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请来了一位小客人,它能帮你们解决这个问题.。
(2)认识小括号的作用。
师:有了小括号,就可以改变原来算式的运算顺序了,小括号的作用就是把先算的部分括起来.这道题我们要先算3加7,就把3+7用小括号括起来.(板书:在3+7处用红笔画上小括号)。
板书:
2、教学例3。
师:我们知道了小括号的作用,如果遇到带小括号的算式,你会算吗?
板书:15-(6+2)=。
学生试着算一算,然后进行交流.。
问:这道题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先算6加2等于8,再算15-8=7)。
3、总结运算顺序。
师生共同总结出:一个算式里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三、巩固新知。
1、教材第54页的做一做。
12-5+4=14-9–3=。
12-(5+4)=14-(9-3)=。
学生独立完成以后,集体订正: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比较:每组的上下两道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小组讨论后指名回答.。
强调:做计算题,一定要认真审题,看清运算符号.。
最新北师大小学一年级教案(通用15篇)篇十
例3是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教材通过创设用整块的正方形地砖铺满长方形地面的问题情境,应用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概念求方砖的边长机器最大值。
学生已掌握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及求法,本课内容主要是帮助学生通过分析,使学生发现这样的地砖必须即使16的因数又是12的因数。在此基础上学习本课不难。
1.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初步了解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2.在探索新知的过程中,培养学好数学的信心以及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合作的精神。
初步了解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初步了解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方法指导: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一、激趣导入。
(约5分钟)。
课件展示教材62页例3,今天我们要给这个房子铺砖大家感兴趣吗?要求要用整数块。
二、自主学习。
(约5分钟)。
1.几个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
2.16的因数有(),24的因数有(),16和24的公因数是(),最小公因数是(),最大公因数是()。
3.a=225,b=235,那么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
4.用短除法求出99和36的最大公因数。
三、合作交流。
(约13分钟)。
小组合作学习教材第62页例3。
1.学具操作。
用按一定比例缩小的方格纸表示地面,用不同边长的正方形纸表示地砖,我们发现边长是厘米的正方形的纸可以正好铺满,没有剩余,其它的都不行。
2.仔细观察,你们发现能铺满的地砖边长有什么特点?把你的发现在小组里交流。
3.总结。
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把铺砖问题转化成求公因数的问题来求。
四、精讲点拨。
(约8分钟)。
根据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情况明确展示任务,进行展示。教师引导讲解。
五、测评总结。
(约9分钟)。
1.达标练习。
六、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都学到了什么知识?有什么收获?
七、作业布置。
练习十五5,6题。
板书设计:
最大公因数。
铺砖问题:求公因。
最新北师大小学一年级教案(通用15篇)篇十一
师:看看我们刚才列出的两个算式,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把你的发现跟你的同桌说一说。(同桌讨论、汇报)相同的地方两个算式里都有6、2、8三个数,不同的地方一个是加2,一个是减2、6、2、8在加法中和减法中的待的位置不一样。加法算式中的和跑到减法算式中被减数的位置了。加法算式中的两个加数跑到减法算式中减数和差的位置了。我发现加法与减法的算式是相反的。
师小结:你们的眼睛真亮呀!加法算式中的和就相当于减法算式中的被减数,加法算式中的两个加数就相当于减法算式中的减数和差。(再请几名学生说一说)。
师:(边说边板书)如果老师用一个向右的箭头表示6+2=8,那在这同一张图上我们又要同时表示出8-2=6,我们可以用向哪个方向的箭头来表示?(向左)。
师:在这张图上,从左向右看我们看到了(6+2=8),而反过来从右向左看我们看到了(8-2=6),这幅用箭头来表示加减法的图正是对应着刚才的两道加减法算式,从图上我们也更清楚地看出减法与加法是相反的。
最新北师大小学一年级教案(通用15篇)篇十二
1、了解数据的整理过程。
2、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会把统计的结果在方格图上表示,并能根据统计图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单元教学要求。
通过学生对身边的事物进行调查及一些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求知欲,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活动。
单元教学重点。
1、了解数据的整理过程。初步了解数据的整理过程,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会把统计的结果在方格图上表示。
2、培养学生有条理的思考问题及初步的推理判断能力。
3、根据统计图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单元教学难点。
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步的统计知识。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数据的整理过程,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会把统计的结果在方格图上表示出来。能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2、培养学生有条理的思考问题和初步的推理判断能力。
教学重点。
初步了解数据的整理过程,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会把统计的结果在方格图上表示出来。能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学难点。
会把统计的结果在统计图上表示出来,能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具准备。
投影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如果我们班要组织一次比赛,同学们想一想组织下面的什么活动好?
1、出示:
(1)踢毽子、跳绳、拍球、套圈。
(2)学生自由选择。
(3)为了使大家都满意,我们来统计一下。
2、出示统计图。
3、根据数据在统计图上涂一涂。
4、观察统计图,并回答问题。
(1)统计图中可以看出,调查了()名学生。
(2)喜欢()活动的人最多,喜欢()活动的人最少。
(3)如果你们班有一名同学没来,猜测他最有可能喜欢()活动。
(4)你认为你们班最好组织什么比赛?
二、课堂作业:
调查本班参加课外小组的人数,整理后制成统计图。
看统计图回答问题。
1、从图中看出,一共调查了()名学生。
2、参加哪个组的人数最多?哪个组的人数最少?
3、唱歌组比美术组多()人?
4、电脑组和手工组一共有()人?
三、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是统计,统计的知识在我们的生活中用处非常广泛。我们今天只是学习了初步的统计知识,认识了条形统计图,它的用处在于可以直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非常直观。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统计的知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验统计的过程,掌握统计的方法,会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
2、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
教学重点。
进一步使学生掌握统计的方法,体验和感受整理数据的过程。
教学难点。
观察统计图,回答提出的问题。
教具准备。
投影片、图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
同学们,新年快到了,我们布置教室需要一些气球,你们说是哪种颜色的气球可以多买一些。
二、制成条形统计图。
红色黄色绿色蓝色。
1、统计图中可以看出,调查了()名同学。
2、喜欢()颜色的人最多?喜欢()颜色的人最少?
3、如果你们班有一名同学没来,他最有可能喜欢()颜色?
4、布置会场,多买些什么颜色的气球比较好呢?
三、实践活动:
每一位同学调查本组同学最喜欢的电视节目是什么?做一次统计。
文档为doc格式。
最新北师大小学一年级教案(通用15篇)篇十三
1、通过多种实践活动,体会前后的概念和前后位置的相对性。
2、能比较准确地确定物体前后的位置与顺序,按一定的顺序观察、描述和表达事物。
让学生学会确定物体的前后位置。
体会物体所在位置的相对性。
主题挂图、动物卡片。
(一)谈话引入。
师:哪个热心、聪明的孩子来给淘气出个主意?
生:记住自己前面是谁,后面是谁,就不会错了。
师:你想的办法真不错!原来利用前后可以帮助我们记住自己的位置。这节课,我们就跟小鹿导游一起进一步认识前后。
(教师出示课题)。
(二)探索新知。
1、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师:同学们,今天动物们正在举行一场热闹的森林运动会。(教师边说边出示挂图,教师在挂图中没有呈现出动物。)。
师:咦,运动场上怎么没有运动员?到底有哪些小动物参加比赛?别着急,请翻开书56页有一张小动物比赛的照片。
(指导学生看第一幅图)师:谁愿意按顺序介绍一下正在参加跑步比赛的运动员?
生:长颈鹿、小白兔、小乌龟、还有小松鼠和小蜗牛。(教师根据学生的介绍,出示各个小动物,但是没有按顺序出示,随意粘在图上。)。
生:(学生发现顺序不对,纷纷举手发言)不对,老师把它们的顺序弄错了。
师:同学们观察得非常认真,说说正确的顺序应该怎样呢?
生:小鹿跑第一,是排在最前面的。
师:你来摆放吧。
生1:小松鼠在小鹿的后面。(学生边说边摆)。
生2:小白兔在小鹿的后面,但松鼠是排第二,小白兔排第三。
生3:蜗牛在最后。
2、小组竞赛。
师:老师真佩服大家,能用这么多不同的方法来表示小动物们的位置与顺序。每个小组选一种你们最喜欢的动物,然后讨论一下这个动物的位置有哪几种不同的说法,比一比哪一组的.说法最多。
最新北师大小学一年级教案(通用15篇)篇十四
哦,原来是一群可爱的小鸟在唱歌。有几只鸟呢?(6只)。
师:看!你又看到了什么?(飞来了两只鸟)你能编个数学故事?
原来树上有6只小鸟,又飞来了2只鸟,现在树上有几只鸟?
师:要求现在树上有几只鸟,我们用什么方法计算呢?(加法)。
为什么要用加法计算呢?(求添加用加法计算。)。
你能列个算式吗?(6+2=8板书)。
6表示什么?2表示什么?8表示什么?
在加法算式中呀,每个位置上的数(手指6、2、8)。
都有自己的名称,6是加数、2是加数,8是和。(板贴各部分名称)。
2、减法。
师:那么,这张图你们看懂了吗?请你编个数学故事跟自己说一说,好吗?
原来树上有8只鸟,飞走了2只鸟,现在树上还剩几只鸟?
师:谁想来试一试?
算式怎么列呢?
(8-2=6板书)。
想想为什么用减法计算呢?(求剩余,就用减法计算)。算式中的8、2、6分别表示什么呢?在减法算式中,每个位置上的数也有自己的名称,8是被减数、2是减数,6是差。(板贴各部分名称)。
师小结:你们真是太聪明了,不仅会编加法故事、列加法算式,而且还会编减法故事、列减法算式呢!(边小结,边出示课题:加与减)。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本领:加与减。
最新北师大小学一年级教案(通用15篇)篇十五
2、利用丰富的活动情景,让学生体验到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性质,并能初步应用。
3、知道两点之间的距离和线段中点的含义。
线段大小比较,线段的性质是重点。
线段上点、三等分点、四等分点的表示方法及运用是难点。
棉线、中国地图等。
创设情境。
1、多媒体演示十字路口:为什么有些人要过马路到对面,但又没走人行横道呢?
2、讨论第124页思考题:
学生分组讨论:从a地到b地有四条道路,如果要你选择,你走哪条路?为什么?
在小组活动中,让他们猜一猜,动动手,再说一说。学生交流比较的方法。
除它们外能否再修一条从a地到b地的最短道路?
为什么?
小组交流后得到结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结合图形提示:此时线段ab的长度就是a、b两点之间的距离。
3、做一做:
测量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四个直辖市之间的距离。
(小组合作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