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写小学语文教案需要教师注重针对性,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一些精选的小学教案范文,欢迎大家参考借鉴。
专业小学语文蜜蜂教案(案例19篇)篇一
1.了解课文的内容。
2.默读课文,说说受伤的蜜蜂是怎样修补翅膀重新起飞的。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蜜蜂锲而不舍精神的赞美。
读懂课文,理解蜜蜂是怎样修补翅膀重新起飞的。
课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课件,这是什么?
2.说到蜜蜂,你想到了什么?
3.说实话,其实我不太喜欢蜜蜂,因为我小时候曾经被它蜇过一回,但是后来听老人说蜜蜂轻易不蜇人,准是误以为你要伤害它才蜇,一蜇它自己就耗尽了生命,也活不久了。我听了,就原谅它了。可是从此看到它,总觉得心里有疙瘩。直到我看到了这篇文章,(板题)才知道自己对它了解得太少。
4.相信大家在读完课文后,必定会对它有新的认识。
二、初读。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1.在整个故事的发展中,我的思想感情发生了哪些变化?
2.学习2-5自然段。
(1)你是从哪看出作者的厌烦?
重点:理解词语锲而不舍。
指导读出我的不耐烦、厌恶之情。
你看到一个怎样的作者,一只怎样的蜜蜂?
(2)小结:为了发泄自己的不满,我先是赶它,然后拍它,接着踏它,最后还使出全部力量碾它,恨不得置它于死地。可这只蜜蜂却没有丝毫的胆怯和退缩,它两次从土里钻出来。
3.学习6-11自然段。
默读6-11自然段,同座合作补充板书。
指名回答。
(2)它是怎样修补自己的翅膀的?
划记修补过程中的动词,完成填一填。
(3)被修补的翅膀伤得怎样?从哪看出很严重?
(4)尽管伤得这么严重,但它仍然(引读填一填)。
(5)师引读9-11自然段。
(6)读完了蜜蜂振翅起飞的经过,你想对蜜蜂说什么?
(7)这可爱的小生灵折服了我们,同时也折服了作者,从哪可以看出?
(8)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引入原名《翅与祷》。
四、总结。
学完本课,你有什么收获?
专业小学语文蜜蜂教案(案例19篇)篇二
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弄清实验是怎么做的,结论又是怎样得出的。
1课时。
一、导入。
1、同学们,你们对蜜蜂有什么了解呢?
2、同学汇报。
3、师:蜜蜂有很强的区分方向能力,无论被抛弃到哪里,它都能自身飞回原处。这种能力是怎样发现的呢?法国科学家法布尔,是第一位在自然环境中研究昆虫的科学家,他穷一生之力深入昆虫世界,在自然环境中对昆虫进行观察与实验。本课俺们来看一看法布尔是怎样观察蜜蜂的.。
二、初读课文。
1、分小组读完课文,给难读的字正音。
2、自由读,讨论:你对这篇文章印象最深的局部是什么?
1、小组内合作完成表格。
验证内容。
验证过程。
验证结果。
2、同学汇报,师生一起完成表格的填写内容。
3、质疑。
(1)在完成表格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
(2)你从哪里发现的呢?(要求同学读出有关词句)。
(3)看到这样的验证结果,你有什么想法?
4、尝试用你的体会到的感情用自身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指导。
5、从作者的做法里你得到什么启发?(凡事要仔细观察,认真考虑,动手动脑地去寻找问题的答案。)。
6、分小组合作学习交流体会。
四、总结:
大科学家法布尔以严谨求实,积极探索的科学态度,认真研究蜜蜂识别方向的天性,给俺们的启示是每一个人都要以严谨认真的态度对待俺们身边的每一件事,要从小培养自身的科学素养,积极探索,为科学事业贡献力量。
五、作业。
1、完成相应习题。
2、选做:读读《昆虫记》这本书或选段。
专业小学语文蜜蜂教案(案例19篇)篇三
1、会认“试、验、证”等10个生字,会写“袋、概、减”等14个生字。正确读写“无论、试验、纸袋、证实”等词语。
2、学习默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3、学习法布尔的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
专业小学语文蜜蜂教案(案例19篇)篇四
根据《音乐课程标准》的要求,要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为动力来开展音乐课堂,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通过体态律动,玩游戏的形式来学习歌曲,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让学生主动、积极去感受音乐,学习音乐。以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出发,引导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动力,引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以创造性理念丰富学生想象力,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带有个人特点与同学们和谐交流相处,求个性,特性,多样化理念推动课堂气氛与学习氛围。
《小蜜蜂》是一首德国儿童歌曲,节奏简单,易于演。
唱和表演。人们形容勤劳、默默无闻、付出都会想到一种非常勤快的小动物,它带着翅膀,还能给我们酿好吃的蜜,它就是勤快的小蜜蜂。音乐形象鲜明、节奏感强、结构规整,有着动物典型节奏形象的短小的乐曲。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一年级的学生,他们生性好奇、好动、模仿能力强,喜欢形象鲜明的音乐。
在知识储备上已基本掌握c大调自然音阶,认识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等基本节奏;知道演唱的正确姿势,能够对指挥动作及前奏做出反应。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学唱歌曲的过程中,表现出小蜜蜂辛勤劳动的形象。
重视音乐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对音乐的亲身体验。
激励学生发挥出自己的最高水平;能促进学生间在学习上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增进同学间的情感沟通,改善人际关系。强调小组中的每个成员都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学习任务由大家共同分担,问题就变得比较容易解决。
多媒体,钢琴,课件,游戏道具。
用弹性的声音自信的歌唱与表演。
难点:会分辨相同旋律,第二乐句吐字要快、咬字清晰,能背唱歌词。区分乐句特点。
情境法、观察法、听唱法、对比法等。
讲述故事直接导入,给小朋友放一个关于小蜜蜂故事视频,在旁边讲述。
小朋友你们喜欢谁?
学生:我喜欢小蜜蜂,因为它勤劳爱劳动采蜜,我喜欢小熊,因为它跟小蜜蜂一起玩……。
老师:你们喜欢小蜜蜂是因为它勤劳爱劳动采蜜,你们还有人喜欢小熊是因为它敢认错误,改正错误。
老师:我们也要学习小蜜蜂和小熊能知错就改,互相原谅,大家都做好朋友!
师:看到小蜜蜂和小熊成为好朋友,你们高不高兴啊?
学生:(高兴)。
视觉感知:
老师:我们现在来认识下小蜜蜂长得是什么样的,图片小蜜蜂长什么样子呢?
学生:它有两只角,还有双翅膀……。
节奏游戏。
xx|x0|xxxx|x0|。
嗡嗡嗡,飞吧,小蜜蜂。
出示歌谱。
1、聆听一遍歌曲,边听遍画旋律线,感受歌曲旋律。
2、用听唱法教唱歌曲。
(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2)分段让学生学唱。
(3)鼓励学生每段创编动作,通过模仿蜜蜂的基本舞步和动作,学生在音乐中找出节奏规律,进行模仿表演,进一步熟悉旋律。
对学生进行节奏及视唱教学,目的是对学生进行音乐技能的训练让他们不但会感受表现音乐,也会学习音乐。朗读歌词的过程也就是在对歌曲进行情感的处理。采用听唱法进行教学,可以锻炼学生的听力。
(4)边唱边做动作,完整表演。
本次音乐游戏,我根据一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选择了音乐形象鲜明、节奏感强、结构规整,有着动物典型节奏形象的短小的乐曲。首先通过视频,故事,ppt形象深入让幼儿感知音乐欢快与缓慢。
老师带动学生一起有感情地唱歌:
找出歌曲中的相同的旋律。
之后放小蜜蜂的音乐老师与学生扮演小蜜蜂采蜜一起劳动……。
1、小蜜蜂给大家带来了这么好吃的东西,真是我们的好朋友,那我们应该怎么对待它们呢!
2、老师:那我们唱着歌曲飞出教室。
表达对小蜜蜂的喜爱之情,渗透热爱大自然、保护益虫的教育。教学流程:
讲述故事揭示课题····。
专业小学语文蜜蜂教案(案例19篇)篇五
教学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区别“常常”和“往常”的意思。
3、能领会列宁善于观察和思考的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认字、写字、朗读课文。
2、难点:从列宁利用蜜蜂引路的事例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景导入:
1、师板画“蜜蜂”,你们认识它吗?你知道它能为人们做些什么?范写“蜂”字。
2、板书“引路”二个字。“引路”二字,是什么意思?读了课题后你想问些什么吗?
3.蜜蜂给谁引路?蜜蜂是怎样引路的?带着这些问题自由读课文。
二、初知课文,识记生字: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里写了一件什么事?再标一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2、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本课的生字、词语,读准字音。
3、合作学习。
(1)同桌合作学习文下带拼音的生字,互读、互听、互纠。
(2)尝试让学生当老师,主持学习生字。
教师引导:平时我们都用哪些游戏识字的?你来当一回老师,教同学们认识生字。
学生说出一种识字游戏方法,就让该学生当老师主持这游戏。
(3)四人小组讨论识记这些生字。
(4)全班交流。
4、检查朗读情况。
指名学生分段读课文。正音。
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感悟课文一、二自然段:
1、交流:这件事的起因在课文的哪些段落?
2、学习课文第一、第二自然段。
指名读第一自然段。说说这段话告诉我们什么?用不同的线画出时间、地点、人物。
用简笔画画出列宁居住的地方,从而理解“附近”的意思,给“附近”找近义词,并用“附近”造句。
“养蜂的人”与“列宁”的关系怎样?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理解“常常”,给它换个词读一读。
理解因果关系的句子。
可是往常去找他的人到莫斯科去了,……列宁就亲自去找他。
列宁为什么要亲自去找。用“因为……所以……”说一说。
3、列宁能找到养蜂的人吗?这件事情的结果如何?
指名读一读最后一段话。
养蜂的人为什么会惊讶?
给“惊讶”找近义词。
朗读:你能惊讶地读一读吗?
读读列宁的话,你有什么想法?你有什么感受啊?
4、悬念:
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的人的?蜜蜂是怎样引路的?下堂课学习。
四、写字。
1、生:分析每个字形结构及怎么记。
2、师:示范写,强度笔画。指名到黑板写,生纠正,评议。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认读词语。
莫斯科附近派人谈话交谈惊讶。
引路指引列宁排列蜂蜜敲门推敲。
2、指名板画列宁的住处。
二、感悟课文第三段。
1、提出问题:
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的人?
2、解决问题:
默读课文第三段。想想列宁的住处,花丛,园子,小房子各在什么地方。
交流自己的读书心得。
学生回答,教师简笔画“花丛,园子,小房子”之间的关系。
下面我们来看看列宁是怎样动脑筋,想办法找到养蜂人的。第三段课文一共有三句话,请大家读读第一句:
列宁一边走一边看,发现路边的花丛里有许多蜜蜂。
1)列宁在路边发现了什么?(板书:发现)他是怎么想的?
2)可是蜜蜂的家在哪儿呢?于是列宁仔细地观察。(板书:观察)什么叫观察?
(观察就是有目的地看,仔细地看。)。
3)列宁观察什么?他是怎样观察的呢?请一位小朋友读第二句话,我们大家看图。
他仔细观察……有一所小房子。
(1)(生读第二句话,师在图上添画蜜蜂)。
(2)列宁在观察什么?
(3)这些蜜蜂飞进去为什么不出来了呢?
(4)这时列宁继续观察,又发现了什么?
(5)你们想这所小房子是谁的?为什么?
(6)小结:只要找到蜜蜂的家,就能找到养蜂人的家。那么,我们再来看看列宁观察的和想的对不对。请大家读读第三句话。
生读第三句。
(1)这句话说什么?
(3)用“果然”说一句话。
生齐读这段话。
(1)看板书说说,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
(2)列宁为什么能找到养蜂的人?蜜蜂真的能当向导,能引路吗?
(3)小结:列宁是靠动筋,想办法,仔细观察,利用蜜蜂采蜜要飞回蜂房去的这个特点,找到养蜂人的家的。这就告诉我们,今后我们小朋友要是碰到困难,只要开动脑筋,仔细地看,认真地想,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三、拓展:
1、画列宁找到养蜂的人的路线图。同桌间说说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的人的。
2、从这件事上你觉得列宁是个什么样的人?说说你的感受?
板书设计:
26、蜜蜂引路。
列宁――蜜蜂(向导)――养蜂人。
花丛(路边)认真思考。
园子(附近)仔细观察。
小房子(旁边)做出判断。
四、课外阅读:
诚实的孩子。
列宁是俄国十月革命的领导人,是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创始人。他从小性格开朗,活泼好动,经常弄坏家里的东西。
列宁八岁那年,有一次母亲带着他到阿尼亚姑妈家中做客。活泼好动的小列宁一不留神,把姑娘家的一只花瓶打碎了。但是,谁也没有看见。
后来,姑妈问孩子们:“是谁打碎了花瓶?”其他孩子都说:“不是我。”
而小列宁因为在生人家里害怕,怕说出实话会会遭到不大熟悉的姑妈的责备,所以他也跟着大家大声回答:“不――是――我!”
然而,母亲看他的表情,已经猜到花瓶是淘气的小列宁打碎的。因为这孩子特别淘气,在家里经常发生类似的事情。但是,小列宁向来是主动承认错误,从未撒过谎。
于是,小列宁的妈妈就想:应该怎能样对待孩子撒谎这件事呢?当然,最省事的办法就是直接揭穿这件事,并且处罚他。但是列宁的妈妈没有这么做。她认为,重要的是教育儿子犯错误后要勇于承认错误,做一个诚实的好孩子,而不是责备他。
于是她装出相信儿子的样子,在三个月内一直没有提起这件事,而是给儿子讲各种各样的诚实守信的美德故事,等待着儿子的良心深处萌发出对自己行为的羞愧感。
从那以后,列宁的妈妈明显地感觉到,儿子不如以前活泼了,似乎是良心正在折磨着他。
有一天,在小列宁临睡前,妈妈又像往常一样,一边抚摩着他的头,一边给他讲故事。不料小列宁突然失声大哭起来,痛苦地告诉妈妈:“我欺骗了阿尼亚姑妈,我说不是我打碎了花瓶,其实是我干的。”听说孩子羞愧难受的述说,妈妈耐心地安慰他,说:“给阿尼亚姑妈写封信,向她承认错误,姑妈一定会原谅你的。”
于是,小列宁马上起床,在妈妈的帮助下,给姑妈写信承认了错误。
几天后,小列宁收到了阿尼亚姑妈寄来的回信,在信中,她不但表示原谅小列宁,还称赞小列宁是个诚实的好孩子。
小列宁得到原谅后,十分高兴,又像以前一样过着快乐的日子。他还悄悄地对妈妈说:“做诚实的人真好,不用受良心的谴责。”妈妈看着儿子会心地笑了。
专业小学语文蜜蜂教案(案例19篇)篇六
1、学习默读课文,感受说明时语言运用的准确,并能积累好词佳句。
2、学习法布尔的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
体会法布尔的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
一、复习导入:
1、听写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2、这篇文章给我们讲了一件什么事呢?
【设计意图】重视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能力的形成,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1、法布尔为什么要做这个试验呢?(引导学生读第一自然段,板书:听说)。
3、法布尔在听说了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后是怎么做的呢?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说明他不盲信,讲究事实,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设计意图】抓住重点词语感悟文本是三年级阅读训练的重点,但也常常是三年级孩子的一个难点。为了降低难度,让学生更好地感悟“听说”一词的含义,特在此环节创设了一个情境,让学生在联系实际的深刻体会中感悟“听说”所蕴含的法布尔求实的作风。
三、学习第二至五自然段。
1、那么他是怎么做试验的呢?请大家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用笔画一画他所做的事。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中年级要指导学生初步学会默读。而在默读中边读边画,可以促进学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边读边思考的好习惯。
2、抽生汇报他所做的事,你能用““先……接着……然后……最后……”来说一说吗?再给你的同桌说一说吧!(板书:捉蜜蜂做记号叫女儿等走两里多路放飞蜜蜂)。
【设计意图】对于较复杂的'内容,交给学生用一定的句式组织语言,可以有效地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并把语言的实践与内容的感悟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在实践中通过同桌互说的形式,让每个孩子都得到了训练提高的机会。
3、再次默读第二自然段,想一想,去掉文中的一个步骤行吗?再在小组里讨论一下。然后全班汇报。(体会法布尔严谨的科作风)。
【设计意图】第二自然段是本文的重点段落之一。也是充分体现法布尔严谨的科学作风的段落。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进行的小组讨论与全班交流可以让学生在生与生、师与生的合作学习与交流中,逐步学会阅读。
4、读到这里你想对法布尔说些什么?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上一环节的学习,心中的情感早已溢满于胸,喷薄欲出了。此环节可以给学生提供很好地表达自己个性化阅读体验的机会。更让学生对文本的感悟得到一次升华。
5、放飞了蜜蜂后,“我”想了些什么?为什么“我”会这样推测呢?(同桌同学讨论)。
从这里你体会到了什么?(法布尔仔细观察、认真思考)。
6、假如你是作者,听到蜜蜂回来了你的心情会怎样?
7、作者和小女儿此时的心情你想用什么词来形容?(激动)你认为怎样读才能表达他们的心情。(指生读,大家评议。)。
【设计意图】抓住朗读训练点,充分地进行朗读训练,培养学生语感,在读中感悟人物内心。
10、已经有两只蜜蜂回来了,是否能得出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的结论呢?为什么?
11、那作者最后是怎么得出结论的呢?请大家默读第5自然段,找出能说明结论的句子。(这样,二十只蜜蜂中,十七只没有迷失方向,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尽管它们逆风而飞,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但它们确确实实飞回来了。)。
12、谁来读一读这一句。并请说一说你这样读的原因。(引导学生在读中理解“准确无误、确确实实读”的意思。)。
【设计意图】这是文中的第二个朗读训练点,在朗读中将词语的理解溶入了学生个性化的朗读体验之中。
【设计意图】在学生多元化的解读中,拓展了学生的思维,促进了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四、反复朗读第一段。
1、出示第一段:同学们,读到这里,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还是听说的吗?那么法布尔可以肯定地说(生读: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无论飞到哪里,它总是可以回到原处。)。
此时他的心情多么地激动,他兴奋地对人们说:(生读: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无论飞到哪里,它总是可以回到原处。)。
他可以自豪地向全世界宣布:(生读: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无论飞到哪里,它总是可以回到原处。)。
【设计意图】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这个结论并没有在文章中直接呈现,此时,通过对第一自然段的改读,及在教师引导下的一句三读,使学生从中得到了感的迁移,情的激发,智的启迪。从而体察作者透过文字传递的感情。
五、学习最后一段。
1、除此之外,法布尔还得出了什么结论。(齐读最后一段)。
2、在这个结论中,可以肯定的是(蜜蜂辨认方向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无法解释的是(能辨认方向的本能。)。
3、对这句话你有什么疑问吗?
4、根据学生的提问,着重理解“本能”的意思。并举例说明。
【设计意图】新课标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本课正好适合对学生创造潜能开发、科学态度和方法熏陶的培养,因此,紧扣末尾这一结论,引导学生质疑,解疑、再生疑,促使学生去主动发现、自主地探究。
六、拓展延伸:
看来,自然界的确有无数解不开的奥秘。由于法布尔生活在离我们现在100多年前,当时的研究条件肯定十分有限,他不能解释这种本能。在几十年后,有一种研究结论,你们听听有没有道理。(教师讲述奥地利生物学家费里希的研究成果)如果同学们对蜜蜂的知识感兴趣,可以去查查资料,自己再做一番探究。
【设计意图】资料的适时补充,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了距离孩子年代久远的事实,从而更好地感悟法布尔求实严谨的科学作风。
七、作业布置:
1、把文中你喜欢的词语、句子抄下来。
2、课外阅读:《昆虫记》《木木的昆虫日记》。
《蜜蜂》我上的是第二课时,教学目标主要是了解做试验的过程及试验得出的结论。
(1)我首先以开火车的游戏方式复习课文词语。接着提问,“我”为什么要做试验,引读第一自然段。通过理解听说,听说说明了什么?并板书:听说!将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框出来!但由于疏忽,遗漏了此环节,以至于板书没达到理想的效果。
(2)接着我让学生默读第二自然段,画出法布尔做试验的句子,并引导学生用先——然后——接着——最后——概括做实试验的步骤,试问能去掉中间一个步骤吗,以此让学生体会法布尔是个怎样的人!学生很容易理解!
(3)当蜜蜂飞回来时,作者和小女儿的心情怎样?(激动,惊喜,意外等),让学生带着这种感受读小女儿说的话。我只是从语言方面让学生去体会心情激动,其实还可以从动作,神态,去体会,如果换中方式来问:你从哪里看出小女儿很激动?这样也许学生理解会更深,朗读的效果会更好一点。
(4)在本文教学中,我抓住课文的重点词语“摧测,准确无误,本能等”通过对词语的理解,更好去理解课文!近反义词一直是我们班的薄弱环节,所以我在让学生理解词语的同时,让他们说出这个词的近义词,这个环节花的时间太多,以后还要加强。
总之,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我要多思考,勤总结,使自己的教学水平能够进一步提高。学问勤中得,学无止境,只要我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努力,我一定会在教学中获得更多的收获。
专业小学语文蜜蜂教案(案例19篇)篇七
教学目标 :
1理解“渺小”、“酿造”的意思。
2懂得蜜蜂那种“对人无所求,给人的却是极好的东西”精神的可贵,学习劳动人民为创造美好生活而辛勤劳动、无私奉献的崇高品质。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课件一个。
教学过程 :
一、提出专题:
1.同学们,上堂课我们学习了12课《可爱的小蜜蜂》,它是著名作家杨朔写的一篇文章《荔枝蜜》中的一部分。我们来看一下,他省掉的开头。(课件出示:“花鸟草虫,凡是上得画的,那原物往往也叫人喜爱。蜜蜂是画家的爱物,我却总不大喜欢。说起来可笑。孩子时候,有一回上树掐海棠花,不想叫蜜蜂螫了一下,痛得我差点儿跌下来。大人告诉我说:蜜蜂轻易不螫人,准是误以为你要伤害它,才螫。一螫,它自己耗尽生命,也活不久了。我听了,觉得那蜜蜂可怜,原谅它了。可是从此以后,每逢看见蜜蜂,感情上疙疙瘩瘩的,总不怎么舒服。”)。
2从这一节中,你认为,我喜欢小蜜蜂吗?(不喜欢,感觉不舒服)可你看课题,把它读一遍,你从课题中发现,我喜欢蜜蜂吗?从哪个词中看出我是喜欢蜜蜂的?(可爱)。
我对蜜蜂为什么开头不喜欢,后来却觉得它可爱了呢?(课件出示)这就是我们今天重点要讨论的东西。
提示:蜜蜂什么地方很可爱,作者在参观“养蜂大厦”的过程中,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想到什么?用“——”画出有关的句子,想想读读你体会到了蜜蜂的可爱之处了吗?(自由朗读全文)。
二、研究专题:
板块一。
1:“我”在养蜂大厦看到了什么?(课件出示)。
一走近“大厦”,只见成群结队的蜜蜂出出进进,飞来飞去,那沸沸扬扬的情景,会使你想:说不定蜜蜂也在建设什么新生活呢。
你体会到蜜蜂的可爱了吗?
a.“大厦”为什么要加引号?“大厦”指什么?
b.“成群结队”什么意思?从这个词中你看出了什么?(蜜蜂多)再读一读这个句子,你还能读出点什么来吗?(蜜蜂采蜜忙)。
c.看到这沸沸扬扬的情景,你会想什么?(说不定蜜蜂也在建设什么新生活呢。)。
d.这里怎么用了个“也”字?我们往往说是水才会建设新生活?(人)作者把蜜蜂当成什么来写了?(人)。
板块二。
2:在养蜂大厦,“我”还听到了什么?(课件出示)。
一只工蜂最多只能活6个月。活到限数,自己就悄悄死在外边,再也不回来了。
(1)。
整日整月(2)劳动态度:酿的蜜多,可自己吃的有限,它们从来不争,也不计较什么。这让我想到了诗人罗隐的诗《蜂》,你会背吗?给同学们背背看,“为谁辛苦,为谁甜”呢?(3)。
生命短暂:6个月。
a多么可爱的小生灵啊,对人无所求,给人的却是极好的东西。
为什么说蜜蜂对人无求?(需求少)。
它给人的却是极好的东西,究竟是什么?仅仅是蜜吗?
它的付出需要回报吗?那你看它有什么品质?(无私奉献)。
b蜜蜂是渺小的,蜜蜂却又多么高尚啊!
你能给渺小找个近义词吗?蜜蜂哪里渺小了?
再看看,蜜蜂什么地方让你觉得它很高尚?什么精神高尚?
板块三:
“我”从蜜蜂联想到了什么?(课件出示)从课文第四节中找出有关句子。
1、由蜜蜂想到了谁?他们正在干什么?
2、他们辛勤地插秧,仅仅是为了填饱自己的肚子吗?
3、课文学到这儿,想想看,农民和蜜蜂有什么联系?(1采蜜辛勤农民插秧辛勤;2酿蜜多,需求少农民也一样)。
4、我希望做这样的人吗?哪里看出来的?(作者以蜂喻人,借蜜蜂来赞美为建设美好生活而无私奉献的劳动人民,歌颂了创造美好生活而奉献的崇高精神)。
拓展:a在我们的生活中,除了农民有无私奉献的精神外,还有哪些人也具有这样的精神?(医生、老师、邮递员……)。
b、你能用几句话来赞美有这种精神的人吗?
总结:每人读一句,朗读课文。
布置作业 :《课堂作业 本》。
仿照4、5自然段把刚才赞美有无私奉献的精神的人的话,写下来(注:在屏幕阅读之后)。
板书设计 :
辛勤采蜜:整日整夜不辞辛苦进进出出飞来飞去。
无私奉献:贡献多需求少。
学习蜜蜂立志奉献。
最后,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杨朔的散文《荔枝蜜》(屏幕阅读课件出示:
“花鸟草虫,凡是上得画的,那原物往往也叫人喜爱。蜜蜂是画家的爱物,我却总不大喜欢。说起来可笑。孩子时候,有一回上树掐海棠花,不想叫蜜蜂螫了一下,痛得我差点儿跌下来。大人告诉我说:蜜蜂轻易不螫人,准是误以为你要伤害它,才螫。一螫,它自己耗尽生命,也活不久了。我听了,觉得那蜜蜂可怜,原谅它了。可是从此以后,每逢看见蜜蜂,感情上疙疙瘩瘩的,总不怎么舒服。
今年四月,我到广东从化温泉小住了几天。那里四周是山,环抱着一潭水。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是一幅山水画。从化的荔枝树多得像汪洋大海。开花时节,满山遍野嗡嗡嗡的喧闹得有如墟集。那些蜜蜂早上迎着晨曦,晚上趁着月色,正忙着采花酿蜜呢。
荔枝蜜的特点是成色纯、养分高、香味浓。住在温泉附近的人多半喜欢吃这种蜜。朋友送了我两瓶。我一打开瓶盖,就闻到一股香味。它的色泽也很美,仿佛是玉液琼浆。我舀了两茶匙放在杯里,加了水,搅拌好,一喝,很有点鲜荔枝味。十分过瘾,不断地舔着嘴唇,回味它的味道。我一向嘴馋,接着又喝了一大杯,不觉动情,想去看看自己一向不大喜欢的蜜蜂。
荔枝林深处,隐隐露出一角白屋,那就是乡里的养蜂场。当时春色正浓,花开得正欢。我一走近养蜂场。就见到成群结队的蜜蜂进进出出,飞来飞去,一片沸沸扬扬的情景。
养蜂员老梁小心翼翼地揭开一个木头蜂箱,箱里隔着一排板,每块板上满是蜜蜂,蠕蠕地爬着。蜂王是黑褐色的,身体特别长。
老梁赞叹地说:“你瞧这群小东西,多听活。”
我问他:“像这样一窝蜂,一年能收多少蜜?”
老梁说:“能收几十公斤。蜜蜂最爱劳动。广东天气好,花又多,蜜蜂一年四季都不闲着。它酿的蜜多,自己吃的可有限,把剩余的储存起来,作为囤粮。每回收蜜,给它们留下一点点就行了。它们从来不争,也从来不计较什么,还是继续劳动。”
我想起一个问题,问道:“一只蜜蜂能活多久?”
老梁回答:“蜂王可以活三年,工蜂最多只能活六个月。”
我说:“原来寿命这样短。你不是常常要到蜂房外边打扫死蜜蜂吗?”
老梁摇一摇头说:“蜜蜂是很懂事的,到时候,自己就悄悄地死在外边,再也不回来了。”
我的心不禁一颤:多可爱的小生命啊,对人无所求,给人的却是极好的东西。蜜蜂是在酿蜜,又是在酿造生活,不是为自己,而是在为人类酿造最甜美的生活。蜜蜂是卑微的,却又是多么崇高啊!
我信步走在稻田的小路上,看到农民忙碌地在水田里插秧。他们正用劳力建设自己的生活,实际上也是在酿蜜为自己,为别人,也为后世子孙酿造生活的蜜。
当天晚上,我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小蜜蜂。)。
专业小学语文蜜蜂教案(案例19篇)篇八
1、认识“彤、陪”。会写“彤、霞、陪、扬”4个字。能正确读写“红彤彤、晚霞”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本课内容。
3、背诵诗歌。
4、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太阳是大家的”,感受世界人民是一家。
1、诵读感悟法。
2、自主识字法。
一、引入新课。
1、配乐朗读课文《阳光》,学生听后自由谈感受。板书:太阳。
2、提问:太阳是谁的?
揭示课题,板书:大家的。
二、初读识字,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
2、自由阅读课文,读准字音,勾画不懂的语句。
3、指名读课文,正音。
三、指导朗读,背诵。
1、自由朗读,读出自己对诗歌的理解。
2、同桌互读,交流读后感受。
3、指名读,并在全班交流自己的想法。
4、指导背诵。
四、指导生字书写。
五、朗读感悟,理解诗意。
1、教师范读课文,边听边想:你知道了什么?
2、交流:从诗中你知道了什么?
3、朗读三、四诗节。小伙伴想对别的国家的小朋友说几句话,猜猜她会说什么?先说给身边的伙伴听,再说给大家听听。
4、朗读全文。
六、积累优美词句。
1、你对哪些诗句最感兴趣?有感情地读一读。
2、摘抄诗句。
本课的教学重点有两个:
1、识字写字,正确读写词语。
2、读懂诗歌,理解“太阳是大家的”。“彤”字本音读第二声,在abb式词组中变成第一声,需重点强调。“陪”字可以让学生联系已学过”的“部”字,通过区别形近字来学习。“霞”字同样需要注意上下的比例关系,同时还要注意下半部分的正确写法。联系“假”字书写。
为让学生理解“太阳是大家的”,并根据教学难点:读中感悟“太阳是大家的”所表达出的让世界充满爱的愿望。采用以下引导方法:
太阳做了哪些事?说一说。试仿照课文再写几句。
一天中太阳做了好多好事:
她把金光往鲜花上洒,她把,她。
让学生展开想象,充分拓展思路,自由填写交流,在交流充分时,师巧妙引导太阳是大家的”所表达出的'让世界充满爱的愿望,从而突破教学重难点。
1、教师配乐朗读课文《阳光》。
2、学生听后自由谈感受。板书:太阳。
3、教师检查预习。
4、教师指导朗读,背诵。
5、学生自由朗读,读出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同桌互读,交流读后感受。
6、教师指导生字书写。
7、教师范读课文,边听边想: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交流:
板书设计太阳是大家的。
撒在鲜花上。
照耀着小朋友小朋友做游戏。
专业小学语文蜜蜂教案(案例19篇)篇九
1.默读课文。
2.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弄清实验是怎么做的,结论又是怎样得出的。
3.学习作者观察、思考和实验的方法,感受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
教学步骤:
(一)导入。
2.学生从课前查阅到的资料里说说有关蜜蜂的知识。
3.蜜蜂还有一种辨别方向的能力,请同学们根据阅读提示的要求自学课文。
(二)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通。
2.默读,思考阅读提示中的问题。
(三)讨论交流。
1.全班交流。
(1)阅读提示中的问题。
(2)从“虽然手被蜜蜂刺了好多下,但我一直坚持着”体会作者为了科学不怕困难的精神。
(3)从“起风了,陌生的景物”等与“20只蜜蜂中有17只没有迷失方向,它们准确无误地回到了自己的家”对比,理解蜜蜂这种本能。
2.从作者的作法中,你受到什么启发?
(四).总结、扩展。
自然界中有许多奥秘等着同学们去发现,去研究,希望同学们都具有慧眼,善于发现问题并有为科学不怕困难的精神。
(五)布置作业。
阅读《昆虫记》这本书。
(六)板书设计。
26*蜜蜂。
教案点评:
《蜜蜂》是一篇略读课文,注意采取学习运用《爬山虎的脚》一课的学习方法,采取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由学生通过阅读,通过理解重点词句段,通过互助学习,交流讨论使学生读懂课文,了解叙述顺序,抓住主要内容。学习作者抓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了解蜜蜂辨别方向的能力及生活习性,增强学生爱护昆虫,爱护自然的意识。
探究活动。
观察一种昆虫或其他小动物,写一篇观察日记,或论述你的一点发现。
专业小学语文蜜蜂教案(案例19篇)篇十
1.默读课文。
2.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弄清实验是怎么做的,结论又是怎样得出的。
3.学习作者观察、思考和实验的方法,感受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
(一)导入
2.学生从课前查阅到的资料里说说有关蜜蜂的知识
3.蜜蜂还有一种辨别方向的能力,请同学们根据阅读提示的要求自学课文
(二)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通。
2.默读,思考阅读提示中的问题。
(三)讨论交流
1.全班交流
(1)阅读提示中的问题。
(2)从“虽然手被蜜蜂刺了好多下,但我一直坚持着”体会作者为了科学不怕困难的精神。
(3)从“起风了,陌生的景物”等与“20只蜜蜂中有17只没有迷失方向,它们准确无误地回到了自己的家”对比,理解蜜蜂这种本能。
2.从作者的作法中,你受到什么启发?
(四)总结、扩展
自然界中有许多奥秘等着同学们去发现,去研究,希望同学们都具有慧眼,善于发现问题并有为科学不怕困难的精神。
(五)布置作业
阅读《昆虫记》这本书
(六) 板书设计
26* 蜜蜂
专业小学语文蜜蜂教案(案例19篇)篇十一
1、初读课文,理解课文第一自然段的内容。
2、学会8个生字,理解“引路、附近”等词语的意思。
学习生字,理解新词的意思。
生字字形的掌握。
1、出示课题:蜜蜂引路教生字“蜜、蜂”。“蜜”注意中间部分的笔顺。“蜂”读准后鼻音,字形上与“锋”区别。指导书写。教师范写,学生在课堂作业本上各写一个。
2、“引路”什么意思?
3、读课题,说说你看了课题后想要说什么?
1、听录音,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
2、讨论后,教师简介列宁的生平。
(1)理解莫斯科养蜂附近谈天字音重点:斯(注意读准平舌音。)字形重点:养(与“美”区别)、斯(与“期”区别)词义重点:教师简介“莫斯科”。
(2)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教师简笔画:莫斯科小山房子并随即理解“附近”词语的意思。
(3)请小朋友结合板画,说说列宁的住处。
1、说说下面字的偏旁。引()旁,共()画。斯()旁,共()画。蜜(0旁,共()画。
2、抄写本节课学过的生字。
设计理念:
注重读中理解,朗读感悟,进行探究性学习,对学生进行逻辑思维的训练,从小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善于思考的科学探究意识。
设计特色:
重点词句,主动发展,积极思考,进行探究性教学。
1、指名认读生字,并重点指导书写生字“附、派”。
2、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并小结。
导:列宁想和养蜂人交谈什么事,他为什么这一回要亲自去?找到蜂人了吗?
1、指名朗读第二自然,并说明原因,列宁为什么亲自去找养蜂人?(两个原因)。
2、理解“经常、常常”
出示句子:两个带点词意思一样吗?
a、列宁常常请养蜂的人来谈天。
b、经常派去找他的人不在,列宁只好亲自去找。
导:列宁亲自去找养蜂人,找到了吗?是怎样找到的?
1、带着问题,学生轻声自读课文第三段,并用划线画出有关词句。
(一边走一看,看见:花丛,蜜蜂、园子、小房子)。
同桌,小组讨论并纠正。
2、老师巡视,加入讨论并纠正。
3、小组再用你喜欢的方式朗读第三段并由组员回答:老师板书:花丛,蜜蜂、园子、小房子)。
注意发现:花丛中的蜜蜂。
仔细观察:蜜蜂—园子—小房子。
分析思考:蜜蜂—蜂房—养蜂人之间的相互。
作出判断:养蜂人就住在这小房子里。
马上验证:果然就是要找的养蜂人。
4、再由几名学生朗读第三自然段,小组读,齐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同时理解:“附近,果然”两个词语的意思。
5、听伴音朗读,学生戴头饰表演(实践活动)。
(明确主次角色:听——看——画;老师巡视)。
6、学生展示:画线路图,并口头说一说:列宁在蜜蜂这个小向导的“指引下”找到了养蜂人。
老师板书:画简笔图。
7、小结:列宁由于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终于在蜜蜂这个小向导的“指引下”找到了养蜂人。
老师板书;(善于观察,勤于思考)。
导:列宁找到养蜂人,他们见面后是怎么样的?
1、出示挂图:看——想。图上画着谁?他们的表情怎样?会说些什么话?
生回答:
2、课文是怎样写的,我们齐读、、、、、、
生读;养蜂人的话。
导:列宁是怎样回答的?
生接着读列宁说的话。重读“向导”“领”并理解。
3、同桌对读,分角色读,并口头交际。(续编故事)。
专业小学语文蜜蜂教案(案例19篇)篇十二
1.熟悉歌曲旋律,理解歌词内容。
2.根据蜜蜂发出的各种声音,模仿和创编蜜蜂做工的动作。
3.感知多媒体画面的动感,体验活动的快乐。
4.在进行表演时,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蜜蜂做工的顺序,根据小蜜蜂发出的各种声音掌握相应的节拍。
难点:学习辨听分奏和合奏的声音。
活动准备。
1.了解蜜蜂的生活习性。
2.播放无人声伴奏音乐,熟悉乐曲旋律。
活动过程。
1.播放无人声音乐引起幼儿兴趣。听听谁来了?
2.不播放音乐,老师念歌词幼儿听。
(1)蜜蜂忙着干什么?
(2)请再听一次小蜜蜂做工的顺序记下来。
3.结合音乐,教师再次念歌词。
(1)蜜蜂先是忙什么?再做什么?然后做什么?最后做什么?
(2)蜜蜂做工时会发出声音?
4.听有歌词的音乐。
蜜蜂采花粉,做蜜糖,运输忙,造花房时发出什么声音?(当幼儿回答正确后,模仿蜜蜂发出的各种声音)。
5.播放音乐,模仿或创编蜜蜂做工的动作。
6.合作游戏。
(1)请多位幼儿与老师合作多种搬运的动作。
(2)结伴合作游戏,会用眼睛注视同伴,用动作配合同伴。
7.学习看指挥,拍手练习,能及时根据指挥做出分奏和合奏反应。
活动延伸。
1.在音乐区提供歌曲录音磁带,让幼儿自由播放,反复欣赏。
2.在语言区提供蜜蜂的图片和相关图书,让幼儿自由观察、欣赏及阅读。
3.结合科学活动,引导幼儿观察及了解蜜蜂的生活习性。
活动反思:
《小蜜蜂》这首歌曲非常简单,因此整个活动的过程中孩子轻松愉快地学习这首歌曲。孩子学习音乐的兴趣是孩子音乐学习行为的动力,兴趣是产生情感的`基础,因此我将激发孩子的兴趣作为主线。对于激发孩子兴趣,采用了歌唱、游戏表演、等各种方法。激发孩子的兴趣。用角色表演,让学生通过表演去熟悉音乐,感知音乐,并通过肢体语言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感情和对音乐的理解。在角色表演过程中,孩子们可随着音乐举手投足,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流露真情,在动中感受体验、表现美。活动自始至终都兴趣盎然。
小百科:蜜蜂在昆虫分类学上属于膜翅目、细腰亚目、针尾部、蜜蜂总科、蜜蜂科昆虫的统称,是膜翅目重要的类群。
文档为doc格式。
专业小学语文蜜蜂教案(案例19篇)篇十三
1、会认“试、验、证”等10个生字,会写“袋、概、减”等14个生字。正确读写“无论、试验、纸袋、证实”等词语。
2、学习默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学习法布尔的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表达课文蕴含的思想感情。积累语言。
4、通过查资料,进一步了解有关蜜蜂的知识。
弄清为了验证蜜蜂有没有辨别方向的能力,作者是怎么做的,结论又是怎样得出的。
生字卡、搜集有关蜜蜂的有趣知识。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试、验、证”等10个生字,会写“袋、概、减”等14个生字。正确读写“无论、试验、纸袋、证实”等词语。
2、学习默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弄清实验过程。
一、回忆旧知,导入新课。
1、回忆旧知。
同学们,我们曾经学过《蜜蜂引路》这篇课文,谁能说说这篇课文讲了个什么故事吗?
2、导入新课。
法国著名科学家,科普作家法布尔为了证实蜜蜂会辨别方向的能力,做了一个非常有趣的实验,你想知道是个怎样的实验吗?让我们走进《蜜蜂》这篇课文一同去看看,同时也看看实验的结果怎样。
二、初读课文。
1、循序渐进读课文。
第一遍:边读边找出带有本课生字的词语,借助后边的拼音争取把字音读准确。
第二遍:再读课文,进行自我测试,看看自己是否还需要借助课后的生字表。如果不小心忘了,还可以再看看生字表。
2、互帮互助学生字。
(1)出示生字卡,请已经有把握的学生来做小老师,带领大家一起巩固,教师随时纠正读音,点评。
(2)交流是怎么认识生字的,肯定各种不同的识字方法。
(3)出示生字卡片或课件,指名读、开火车读。
3、指名逐段朗读课文,争取对课文的脉络有更为清晰的认识。
(1)明确默读要求:不出声、不指读、边读边想,还可以动笔画出重要的词语和句子。
(2)初次默读,感知全文: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4)复述故事:用自己的话将试验的过程说一说。
【有目标地读,有层次地读,循序渐进,学生才能读出水平来,以读促悟,以悟促读。】。
四、指导写字。
1、投影出示生字词,自读,指名读,读准字音。
(1)出示要写的生字:论、试、验、袋、证、概、阻,引导观察,说说书写这些字时要注意些什么。
(2)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讨论怎么记住这些生字,并且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
(3)指导写字:课件演示,逐字指导,学生通过观察自己总结书写,然后,教师用投影展示,集体评议学生写的字。
2、抄写词语。
专业小学语文蜜蜂教案(案例19篇)篇十四
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弄清实验是怎么做的,结论又是怎样得出的。
1课时。
1、同学们,你们对蜜蜂有什么了解呢?
2、同学汇报。
3、师:蜜蜂有很强的区分方向能力,无论被抛弃到哪里,它都能自身飞回原处。这种能力是怎样发现的呢?法国科学家法布尔,是第一位在自然环境中研究昆虫的科学家,他穷一生之力深入昆虫世界,在自然环境中对昆虫进行观察与实验。本课俺们来看一看法布尔是怎样观察蜜蜂的。
1、分小组读完课文,给难读的字正音。
2、自由读,讨论:你对这篇文章印象最深的局部是什么?
1、小组内合作完成表格。
验证内容。
验证过程。
验证结果。
2、同学汇报,师生一起完成表格的填写内容。
3、质疑。
(1)在完成表格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
(2)你从哪里发现的呢?(要求同学读出有关词句)。
(3)看到这样的验证结果,你有什么想法?
4、尝试用你的体会到的感情用自身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指导。
5、从作者的做法里你得到什么启发?
(凡事要仔细观察,认真考虑,动手动脑地去寻找问题的答案。)。
6、分小组合作学习交流体会。
大科学家法布尔以严谨求实,积极探索的科学态度,认真研究蜜蜂识别方向的天性,给俺们的启示是每一个人都要以严谨认真的态度对待俺们身边的每一件事,要从小培养自身的科学素养,积极探索,为科学事业贡献力量。
1、完成相应习题。
2、选做:读读《昆虫记》这本书或选段。
专业小学语文蜜蜂教案(案例19篇)篇十五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本课,教育学生爱护蜜蜂,学习蜜蜂的.优良品质。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1234|5-|15|31|5432|1-||。
本课教学内容有:学习音乐知识。
节奏练习。
视唱练习。
学唱歌曲。
顿音记号。
1234|5432|1-|10||。
mi。
ma。
要求:声音圆润,连贯。
xx|x-|xxxx|1-||。
54|3-|2342|1-|。
(师)同学们:我们见过蜜蜂吗?它对人类有什么贡献?(生)“见过”蜜蜂能酿蜜。(师)对,蜜蜂勤勤恳恳为人类做贡献,我们应该爱护小蜜蜂,好不好?下面我们就学习一首表现小蜜蜂的歌曲《小蜜蜂》。(出示大歌片)。
范唱:提示学生带着两个问题去听:
1、这首歌曲表达了什么内容?
2、用什么感情演唱?
师:你们眼睛看着大歌片,耳朵听老师演唱,心里想着这两个问题。(范唱后提问)。
(生甲)表现了儿童爱护蜜蜂。
(生乙)用亲切的感情去演唱。
小结:通过学习《小蜜蜂》一课,我们要爱护小蜜蜂,学习小蜜蜂辛勤劳动的优良品质。
专业小学语文蜜蜂教案(案例19篇)篇十六
1、交流认识的生字。
2、交流积累的词语。
3、交流查找的资料。
1、你知道列宁和养蜂人的关系怎样?是怎么看出来的?
2、什么叫“亲自”?列宁为什么要亲自去找?
3、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你能画出列宁找养蜂人的'路线图吗?
(1)“一边走一边看”,列宁看见了什么?他是怎样分析的?
路边的花丛;。
花丛里正在采蜜的蜜蜂;。
花丛上飞舞着的蜜蜂;。
蜜蜂飞进去的小园子;。
小园子旁边的小房子。
(2)根据课文,画一画列宁找养蜂人的路线图。
1、小组交流。
2、路线图展示。
3、学生总结:列宁是凭借细心观察和科学分析,在蜜蜂这个“小向导”的“指引”下,找到养蜂人的。
1、出示课文插图,自愿介绍图意。
2、同桌练习人物对话。
3、对话朗读擂台赛。
推荐阅读列宁的故事。
专业小学语文蜜蜂教案(案例19篇)篇十七
1.会认10个生字词,初读课文,学习1、2自然段。
2.学习默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学习法布尔的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
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
3.积累语言。
学习法布尔严谨的科学态度。
弄清作者是怎样做试验的。
引导学生在自主的阅读实践中学会读书。
1.出示图片,问:这是什么昆虫?(板书:蜜蜂)。
2.谁可以介绍一下蜜蜂?刚才你们说的情况都是自己亲眼见过的吗?法国有一位昆虫学家也听过蜜蜂的介绍,可是他却要做个试验。你们想知道他的试验是怎样进行的吗?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4课吧!
3.读课题。
1.自由读课文,发准字音;
2.检查字音,认读生字;
3.生字游戏;
4.默读课文,说说:你知道作者做了一项什么试验?你是从哪知道的?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问:作者为什么要做这个试验?理解:听说(板书)。
2.默读第二自然段,看:作者是怎样做试验的?请用“”点出作者所做的动作词。(板书动作词)。
3.自由读,想象一下:作者是怎样做这些动作的?
4.同位一读一演,看怎样才能把这些动作演好?
5.展示演读,其他学生评价。(板书:观察)。
6.齐读第二自然段。
1.看着板书,小结,说说:你认为作者是个怎样的人?
2.上课前,大家介绍了蜜蜂可以采蜜,你们想亲眼看一下吗?(防录像)。
14蜜蜂。
有辨别方向的能力。
听说试验。
捉、放、做、叫、走。
打、放、(观察)、想。
专业小学语文蜜蜂教案(案例19篇)篇十八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本课8个生字,会写12个字,会写“蜜蜂、辨认”等词语。
2.默读课文。能梳理并按顺序说出实验过程,感受法布尔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3.运用多种方式,体会课文用词的准确。
过程与方法:。
1.继续进行自主识字,提高学生随文理解词义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通过各种朗读训练,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象,增强对文章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课文,体会、学习法布尔提出问题和用实验证明问题的科学的思维方式,以及扎实认真对待科学的态度。
弄清为了验证蜜蜂有没有辨别方向的能力,作者是怎么做的,结论又是怎样得出的。
体会、学习法布尔提出问题和用实验证明问题的科学的思维方式,以及扎实认真对待科学的态度。
多媒体课件。
2课时。
第一课时。
1.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语,指导写字。
2.明确实验内容,解疑促读。
1.板书课题。(齐读:蜜蜂)。
今天要探究的对象是蜜蜂。对于蜜蜂,你知道些什么?除了采蜜外,蜜蜂还有什么本领?(做向导、辨认方向)。
2.把自己从书上或网上查到的资料与大家交流分享。
3.出示法布尔的资料,师生交流。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说说自己对蜜蜂的了解,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积极性。结合资料,初步了解法布尔的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
1.初读课文,处理生字。
对于昆虫,同学们了解得真多,说得也很流畅。大家读课文读得怎么样呢?要想读得正确、流利,首先要把一个个“拦路虎”消灭掉,先自己读一遍课文,把“拦路虎”圈出来。学生自由读文,圈画生字。同学帮忙消灭“拦路虎”。
2.出示本课字词,检查认读情况。
出示:。
多种形式检查,单个读,齐读,男、女生接读等。
设计意图:。
检查课文朗读情况,巩固生字、词语。
1.投影出示生字词,自读,指名读,读准字音。
2.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讨论怎么记住这些生字,并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
3.指导写字:课件演示,逐字指导,学生通过观察,自己总结应该怎么写。
说说文中的作者做了一项什么实验,得出了什么结论。
预设:法布尔为了验证蜜蜂是否具有辨认方向的能力,做了一个实验,证实蜜蜂确实有辨别方向的能力。
1.读课文,说说是什么原因让作者想到做这样的实验的。
为什么法布尔一定要加上“听说”这个词呢?
(生齐读后回答)(说明他做科学研究讲究事实,非常严谨)。
2.作者是怎样做这个实验的?请默读第2~6自然段,先看看他的实验步骤可以分哪几步。
3.学生画,回答。(用“先……接着……然后……最后……”)师板书。
4.请同学们齐读第2自然段法布尔做实验的步骤,你从实验过程中感受到法布尔是个怎样的人?(做事认真,十分严谨)。
5.请同学们再默读第2自然段,从哪些句子或者词语可以看出法布尔做事认真呢?
出示:二十只左右被闷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飞散,好像在寻找回家的方向。这时候刮起了狂风,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
预设:“二十只左右”“好像”“大概”说明法布尔观察得仔细,用词准确。
说明法布尔边实验边观察蜜蜂的活动情况,还动脑筋思考。
我们再一起读读第2自然段,感受法布尔做实验的过程和他所表现出来的认真态度。
设计意图:。
了解实验过程,抓住重点句子体会法布尔认真观察、动脑思考的精神。
这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法布尔的实验及其对待工作的态度。
法布尔的实验结论是什么呢?
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而是一种我无法解释的本能。
为什么说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呢?下节课我们将继续读课文,相信同学们会有更多的发现。
第二课时。
精读描写作者的实验过程及结论的句子,感受他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法布尔是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文学家。他写了《昆虫记》这本书,我们还学习了这一课的生字和新词。现在,我们再复习一次本课的生字和新词吧。
2.出示生字词,学生齐读。
3.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这篇课文讲的是……(生答)法布尔为了验证蜜蜂是否具有辨认方向的能力,做了一个实验,证实蜜蜂确实有辨别方向的能力。(板书:做实验)。
4.说说作者这样做实验的原因。
板书:听说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无论飞到哪里,它总是可以回到原处。
设计意图:。
复习生字新词,巩固课文内容,引出法布尔的实验精神。
1.法布尔推测,蜜蜂可能找不到家了。但是,实验证明:蜜蜂飞回来了。(板书:飞回来)继续默读第3、4、5、6自然段实验结果部分,蜜蜂是什么时候飞回来的?一边读一边画出有关的句子。
2.学生汇报,教师随即点拨,出示句子。
出示:(1)没等我跨进家门,小女儿就冲过来,脸红红的,看上去很激动。她高声喊道:“有两只蜜蜂飞回来了!它们两点四十分回到蜂窝里,肚皮下面还沾着花粉呢。”
小女儿很激动,为什么?(没想到)。
“两点四十分”说明了什么?(女儿记录时间的准确性,“我”用词的准确性)。
出示:(2)第二天我检查蜂窝时,发现了十五只身上有白色记号的蜜蜂。
这样,二十只左右的蜜蜂,至少有十五只没有迷失方向,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
“准确无误”指什么?(逆风没有使它们迷失方向,沿途陌生的环境没有让它们偏离方向,它们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
指导朗读,读出重点词。
出示句子:尽管它们逆风而飞,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但它们确确实实飞回来了。
哪些词语能体现蜜蜂辨认方向的能力强?(确确实实、尽管……但……)。
课文第1自然段中还有一组关联词也强调了蜜蜂辨认方向的能力很强,请你找出来。
(无论……总是……)。
这两组关联词都说明蜜蜂辨认方向的能力很强,所以,实验的结果是:蜜蜂确实有辨认方向的能力。
3.蜜蜂辨认方向的能力这么强,但是为什么还有五只左右的蜜蜂没有飞回来?(学生发挥想象,自由讨论、汇报)。
设计意图:。
通过重点词句,研读实验结果,培养学生赏析语句的能力。
1.法布尔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出示: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而是一种我无法解释的本能。
为什么说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你从课文中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1)蜜蜂被装在纸袋里不可能看到行走的方向,也看不到沿途的景物。所以“我”觉得蜜蜂辨认方向不是靠记忆力。
(2)在放飞时刮起了大风,蜜蜂逆风飞行,又飞得很低,它们不可能看到遥远的家园。所以“我”认为蜜蜂认路靠的不是记忆力,而是一种本能。
2.什么是本能?当时法布尔为什么无法解释?
板书:无法解释的本能。
“本能”指人类和动物不学就会的本领。
3.由于法布尔生活在100多年前,可能因为当时的研究条件十分有限,他不能解释这种本能。但蜜蜂的这种本能是否无法解释呢?请看老师带来的资料。
预设:来源于他科学严谨的态度和认真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
4.从作者的实验获得成功的过程看,要想实验取得成功,应该具备哪些条件?
(1)对问题要考虑周密。
(2)要有吃苦的精神。
(3)要有探索的精神。
设计意图:。
研读实验结论,感受法布尔的科学精神,激发学生探究实验的兴趣。
法布尔出生于法国南部山区的一户农家。是对动物、植物的兴趣把他带入了科学研究的殿堂。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像法布尔那样做事抱着严谨的态度,像蜜蜂一样勤勉一生。相信每个同学都能酿出属于自己的甜蜜!
14蜜蜂。
听说——做实验——飞回来。
有辨认方向的能力。
无法解释的本能。
专业小学语文蜜蜂教案(案例19篇)篇十九
教学目标:
1.会认“试、验、证”等10个生字,会写“袋、概、减”等14个生字。正确读写“无论、试验、纸袋、证实”等词语。
2.学习默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3.学习法布尔的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
重点难点:
弄清为了验证蜜蜂有没有辨别方向的能力,作者是怎么做的,结论又是怎样得出的。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回忆旧知,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曾经学过《蜜蜂引路》这篇课文,谁能说说这篇课文讲了个什么故事吗?
法国科学家,科普作家法布尔为了证实蜜蜂会辨别方向的能力做了一个非常有趣的实验,你想知道是个怎样的实验吗?让我们走进《蜜蜂》这篇课文一同去看看,同时也看看实验的结果怎样。
二、初读课文。
1.循序渐进读课文。
第一遍:边读边找出带有本课生字的词语,借助后边的拼音争取把字音读准确。
第二遍:再读课文,进行自我测试,看看自己是否还需要借助课后的生字表。如果不小心忘了还可以再看看生字表。
2.互帮互助学生字。
出示生字卡,请已经有把握的学生来做小老师,带领大家一起巩固,教师随时纠正读音,点评。
3.按序逐段来反馈。
指名逐段朗读课文,争取对课文的脉络有更为清晰的认识。
4.呼应导语。
现在你知道法布尔做了一个什么有趣的实验了吗?
三、指导写字。
1.投影出示生字词,自读,指名读,读准字音。
2.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讨论怎么记住这些生字,并且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
3.指导写字:课件演示,逐字指导,学生通过观察自己总结应该怎么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新词。
指名读生字、新词,进一步巩固生字和词语。
二、细读课文。
默读课文,明确默读要求。
a.初次默读,感知全文: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b.再次默读,带着问题思考:为了验证蜜蜂有没有辨别方向的能力,作者做了一个怎样的实验?结果怎样?。
c.同桌复述故事:用自己的话将实验的过程说一说。
三、精读课文,感悟作者严谨的科学作风和探索精神。
1.细细品读,画出体现作者严谨科学作风的词句。引导学生从实验的目的,实验的过程,实验的结论几个方面去体会。
a.实验的目的是什么?
为了证实“听说”一词,体现作者不亲信盲从,探个究竟。
b.实验的过程,考虑周全吗?能不能少掉一个环节?
c.实验的结论为什么没有明确的答案?
2.思考推测:另外三只蜜蜂迷失方向的原因。
3.齐读课文,讨论交流:从法布尔身上你学到了什么?
四、拓展延伸。
你还知道哪些有关蜜蜂的有趣知识?将你收集到的相关知识与同学们一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