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计划的制定应该兼顾课程的纵向和横向衔接,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得到全面提高。在这些教学计划范文中,教师注重了课程内容的多样性和学习方式的多样性。
优质长相思教学设计及点评(模板17篇)篇一
1、认识“词”这种文学体裁。
2、学会“榆畔帐聒”四个生字。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学习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等方法,感知词的大意。
5、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
教学重点。
1、感知词的大意,懂得词句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
2、引导有感情地朗读。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同学们,昨天我们学习了21课的前两首古诗,感受到了王安石和张籍那浓浓思乡情。那么谁愿意给大家背诵一下古诗?请学生配乐诵读。
2、当“洛阳城里见秋风”的时候,张籍的内心涌动着“欲作家书意万重”的思乡之情。那么,在风雪交加的夜晚,纳兰性德又将流露出一份怎样的思乡之情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长相思》。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
1、昨天已经布置同学们预习课文了,谁来说说你是怎样预习的?(查阅相关资料、反复诵读、试着理解古诗词的意思)。
2、在预习时,你发现长相思与前两首古诗有什么不同了吗?点击课件,出示词。
教师介绍词:词是诗的别体,词因为句子有长有短又称长短句。词一般都分两段(叫做上下片或上下阕)。
教师补充:长相思是词牌名,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通常用来写思念之情。也是这首词的题目。
3、检查朗读。
下面谁来给大家读一下这首词。
大家看,更在这儿应该读几声?你怎么知道第一声的?解释更,古代夜间计时的单位,一夜分五更。
再指名读,教师评价:字正腔圆。
*古代,词是可以配乐唱和的,有它自己的节奏,老师给大家标出来了,谁来试试。一起试着这样字正腔圆,有板有眼的读读这首词。
三、学习这首词。
(一)默读。
1、同学们已经把这首词读得字正腔圆,有板有眼但这还不够,还要读得有情有味才可以,这就需要我们读懂词意,体会词人的情感。同学们,想想可以运用什么办法读懂这首词?和我们读懂古诗的方法一样。
2、请大家运用刚才提到的方法自学这首词,想想这首词的大体是什么意思?把不明白的地方标记出来,可以请教同学,也可以请教老师。
3、同位之间可以交流一下学习收获。
(二)学习上阙。
1、大家看,这是词的上阙,谁来读读,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吗?谁能帮他解决?
谁能简单说说它的意思。
我们可以用那些词语可以形容这种漫长艰辛的征途?(长途跋涉千里迢迢、翻山越岭、跋山涉水)。
4、夜深千帐灯,读到这儿,老师产生了疑问,你有什么要问的吗?
是呀,将士们白天车马劳顿,疲惫不堪,为什么夜深还不休息?
(三)学习下阕。
1、自己读读下阕想一想,为什么会夜深千帐灯。
2、谁来说说下阕的意思。
3、和上阕的山一程水一程一样,这儿的风一更雪一更,指的是,一整夜风雪交加。
学生回答后,让学生读出自己看到的画面,读出自己的感受。
5、同学们,出现我们在面前的,是一位身在征途心系故园的词人。板书:身在,心系故园。
他行走在千山万水之间,然而他那颗心,却在故园,在家人身上。
6、大家想像一下,出征前,在他的故园会有什么样的情景呢?学生交流,他多么希望可以,梦回故园,感受这份温馨、宁静、祥和,可是,现在,却被吵得乡心破碎,乡梦难圆。
7、此时,你就是纳兰性德,你来读,
8、对词人来说,这,山一程,水一程,程程都是。
生:(齐读)长相思。
师:风一更,雪一更,更更唤醒。
生:(齐读)长相思。
四、拓展。
1、同学们,这首如梦令也是纳兰性德在这次征途中写下的佳作。自己读读。
万丈穹庐人醉,星影摇摇欲坠。
归梦隔狼河,又被河声搅碎。
还睡,还睡,
解道醒来无味。
2、指名读读,
3、仔细读读这首词的注解,想一想这首词和长相思,有什么相同之处呢?
注解:将士们怀念自己的家园,不禁借酒消愁,希望沉醉不醒。但是,大凌河水,惊涛拍岸,把梦中人催醒了。当一觉醒来,这思乡者又赶紧叮嘱自己再睡一会儿,因为睡着了总比眼睁睁地思乡好过一些。
4、是呀,虽然,聒碎乡心的声音不同,但是纳兰性德的思乡之情是一样的,体会着词人的思乡之情读读这首词。
五、总结。
同学们,故乡,是游子心头永恒的家。多年以后,当我们离开家乡,远离故土,我们的心中,也会情不自禁地涌起——再次激情诵读《长相思》。
优质长相思教学设计及点评(模板17篇)篇二
1、能字正腔圆地诵读《长相思》,感受词的抒情韵律。
2、通过边读边想象、情境诵读等方法品味诗人身在征途、心在故园的凄婉情思。
3、了解“故园”催生的丰富意象及文化内涵。
康熙二十一年,身为御前侍卫的纳兰性德扈从康熙去往山海关外的.盛京(沈阳)祭祖。词的上片从“山一程,水一程”的叠用,来说明身离故乡之远;下片以“风一更,雪一更”来渲染作者此时孤寂情怀。风雪打断了他思乡之梦,懊丧之余,他更加怀念故园的宁静详和。本首词表达的是对“故园”无尽的思念。纳兰性德推崇南唐李煜,词风清丽自然,缠绵悱恻,反映到这首《长相思》上,虽然写旅途思乡,却也写得悠长动情。
一、请大家打开课本,自由朗读《长相思》这首词。注意,仔仔细细地读上四遍。读前两遍的时候注意词当中的生字和多音字,争取把它念得字正腔圆。读后两遍的时候,争取把它念通顺,注意词句内部的停顿,明白吗?好,自由读《长相思》,开始。
二、请同学读读《长相思》。
三、全班齐读《长相思》。
四、读到这儿为止,你感觉到作者表达的是一种怎样的感情?
诗人对家乡的思念。
五、再次朗读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配《琵琶语》)。
六、理解词意。
1、作者的身在哪里?
作者的身经过的七个点,他经过了崇山峻岭,他经过了大河小川,他经过了山海关外,经过了军营的帐篷,他还经过了许许多多的地方,这就是作者的身在何方。一句话:“作者的身在征途上”。
夜深千帐灯。
壮观、苍凉。
3、作者心在哪儿?
心系故园。
4、作者身在征途,心却在故园。看着征途中的作者,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风雪交加、帐篷里的士兵思念亲人,无法入睡。
5、自由朗读词的下阕。
如果身在故园,又会出现怎样的画面和情景呢?
好一个生气勃勃,好一幅乡村乐居图啊!好一幅恬静安闲的村居图。
一个多么宁静多么安逸多么美好的夜晚啊!
享受天伦之乐,温馨融融,多美好的生活啊!
6、古往今来,有许多诗人词人饱含深情地写下他们的故园,请同学举说说。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优质长相思教学设计及点评(模板17篇)篇三
1、认识“词”这种文学体裁。
2、学会“榆畔帐聒”四个生字。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学习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等方法,感知词的大意。
5、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
1、感知词的大意,懂得词句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
2、引导有感情地朗读。
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同学们,昨天我们学习了21课的前两首古诗,感受到了王安石和张籍那浓浓思乡情。那么谁愿意给大家背诵一下古诗?请学生配乐诵读。
2、当“洛阳城里见秋风”的时候,张籍的内心涌动着“欲作家书意万重”的思乡之情。那么,在风雪交加的夜晚,纳兰性德又将流露出一份怎样的思乡之情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长相思》。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
1、昨天已经布置同学们预习课文了,谁来说说你是怎样预习的?(查阅相关资料、反复诵读、试着理解古诗词的意思)。
2、在预习时,你发现长相思与前两首古诗有什么不同了吗?点击课件,出示词。
教师介绍词:词是诗的别体,词因为句子有长有短又称长短句。词一般都分两段(叫做上下片或上下阕)。
教师补充:
长相思是词牌名,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通常用来写思念之情。也是这首词的题目。
3、检查朗读。
下面谁来给大家读一下这首词。
大家看,更在这儿应该读几声?你怎么知道第一声的?解释更,古代夜间计时的单位,一夜分五更。
再指名读,教师评价:字正腔圆。
古代,词是可以配乐唱和的,有它自己的节奏,老师给大家标出来了,谁来试试。一起试着这样字正腔圆,有板有眼的读读这首词。
三、学习这首词。
(一)默读。
1、同学们已经把这首词读得字正腔圆,有板有眼但这还不够,还要读得有情有味才可以,这就需要我们读懂词意,体会词人的情感。同学们,想想可以运用什么办法读懂这首词?和我们读懂古诗的方法一样。
2、请大家运用刚才提到的方法自学这首词,想想这首词的大体是什么意思?把不明白的地方标记出来,可以请教同学,也可以请教老师。
3、同位之间可以交流一下学习收获。
(二)学习上阙。
1、大家看,这是词的上阙,谁来读读,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吗?谁能帮他解决?
谁能简单说说它的意思。
我们可以用那些词语可以形容这种漫长艰辛的征途?(长途跋涉千里迢迢、翻山越岭、跋山涉水)。
3、告别了家乡,告别了亲人。纳兰性的他们风餐露宿,走了一程又一程。
学生读,学生评价,你认为他读得怎样?他的读,让你感受到了什么?
4、夜深千帐灯,读到这儿,老师产生了疑问,你有什么要问的吗?
是呀,将士们白天车马劳顿,疲惫不堪,为什么夜深还不休息?
(三)学习下阕。
1、自己读读下阕想一想,为什么会夜深千帐灯。
2、谁来说说下阕的意思。
3、和上阕的山一程水一程一样,这儿的风一更雪一更,指的是,一整夜风雪交加。
学生回答后,让学生读出自己看到的画面,读出自己的感受。
5、同学们,出现我们在面前的,是一位身在征途心系故园的词人。板书:身在,心系故园。
他行走在千山万水之间,然而他那颗心,却在故园,在家人身上。
6、大家想像一下,出征前,在他的故园会有什么样的情景呢?学生交流,他多么希望可以,梦回故园,感受这份温馨、宁静、祥和,可是,现在,却被吵得乡心破碎,乡梦难圆。
7、此时,你就是纳兰性德,你来读,
8、对词人来说,这,山一程,水一程,程程都是——。
生:(齐读)长相思。
师:风一更,雪一更,更更唤醒——。
生:(齐读)长相思。
四、拓展。
1、同学们,这首如梦令也是纳兰性德在这次征途中写下的佳作。自己读读。
万丈穹庐人醉,星影摇摇欲坠。
归梦隔狼河,又被河声搅碎。
还睡,还睡,
解道醒来无味。
2、指名读读,
3、仔细读读这首词的注解,想一想这首词和长相思,有什么相同之处呢?
注解:将士们怀念自己的家园,不禁借酒消愁,希望沉醉不醒。但是,大凌河水,惊涛拍岸,把梦中人催醒了。当一觉醒来,这思乡者又赶紧叮嘱自己再睡一会儿,因为睡着了总比眼睁睁地思乡好过一些。
4、是呀,虽然,聒碎乡心的声音不同,但是纳兰性德的思乡之情是一样的,体会着词人的思乡之情读读这首词。
五、总结。
同学们,故乡,是游子心头永恒的家。多年以后,当我们离开家乡,远离故土,我们的心中,也会情不自禁地涌起——再次激情诵读《长相思》。
六、课下请同学们继续诵读这两首词,也可以搜集一些表达思乡的歌曲唱一唱。
板书设计:长相思。
身在征途。
心系故园。
优质长相思教学设计及点评(模板17篇)篇四
1、了解作者的身世经历及生活时代。
2、掌握词的内容,体会词的意境。
3、领会词中作者流露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体会诗的意境,领悟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王国维曰:明月照积雪、大江流日夜、澄江静如练、山气日夕佳、落日大旗中、中天悬明月、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此等境界可谓千古奇观。求之于词,则纳兰容若塞上之作,如《长相思》“夜深千帐灯”……差近之。
二、题解:长相思,词牌名。内容多写男女或朋友久别思念之情,故名。双调三十六字,平韵。
三、作者介绍。
纳兰性德(1655—1685)字容若,满洲正白旗人。清康熙十五年(1676)进士,官一等侍卫。生平避谈世事,故词也主要写离别相思及怨夏悲秋等个人生活感受。词的风格直抒胸怀,婉约清新;但过多哀思,情调消沉。纳兰性德推崇南唐李煜,词风清丽自然,缠绵悱恻,反映到这首《长相思》上,虽然写旅途思乡,也写得悠长动情。
四、朗读课文,直到能够背诵。
五、置身诗境,缘景明情。
1、整体感知。
(1)、作者在词中描绘了什么样的景物,你能确定是哪里的景物吗?
山水、山海关、风雪、千帐灯、故园。
(2)、体会出这词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表达羁旅怀乡的感情。
2、互文见义:词的上片用“山一程,水一程”的旅途上的叠用,来说明身离故乡之远。下片用“风一更,雪一更”气候上的转变,来渲染作者此时的孤寂情怀。风雪打断了他思乡之梦,懊丧之余,他更加怀念故园的宁静详和,作者于清丽哀婉之中又不乏边寨之雄奇风情的描述,这两者结合到一起,就升华了羁旅怀乡的主题,提升了全诗的格调。
3、赏析加点字。
(1)“一”字赏析:上下片的前两句均用“一”字,不但对仗工整,使文字呈连续不绝之势,词风更加缠绵。
(2)“身”字赏析:点明身处之地及方向,“身”与心相对,身向榆关,而心却在关内,表明作者心系故园。
六、拓展练习。
长相思。
李白。
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
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
美人如花隔云端。
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渌水之波澜。
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
李白此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感情基调与纳兰词有何不同?
优质长相思教学设计及点评(模板17篇)篇五
1.能字正腔圆、有板有眼地诵读《长相思》,进一步感受词的抒情韵律。
2.了解“风一更,雪一更”的互文手法,感受“更”在古典诗词中的特殊情味。
3.通过想象、质疑、情境诵读,体验诗人身在征途、心系故园的矛盾心情,感悟诗人天涯行役的相思之苦和相思之深。
优质长相思教学设计及点评(模板17篇)篇六
1、认识“词”这种文学体裁。
2、学会“榆畔帐聒”四个生字。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学习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等方法,感知词的大意。
5、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
教学重点。
1、感知词的大意,懂得词句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
2、引导有感情地朗读。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
教学过程。
2、当“洛阳城里见秋风”的时候,张籍的内心涌动着“欲作家书意万重”的思乡之情。那么,在风雪交加的夜晚,纳兰性德又将流露出一份怎样的思乡之情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长相思》。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1、昨天已经布置同学们预习课文了,谁来说说你是怎样预习的?(查阅相关资料、反复诵读、试着理解古诗词的意思)。
2、在预习时,你发现长相思与前两首古诗有什么不同了吗?点击课件,出示词。
教师介绍词:词是诗的别体,词因为句子有长有短又称长短句。词一般都分两段(叫做上下片或上下阕)。
3、检查朗读。
下面谁来给大家读一下这首词。
大家看,更在这儿应该读几声?你怎么知道第一声的?解释更,古代夜间计时的单位,一夜分五更。
再指名读,教师评价:字正腔圆。
*古代,词是可以配乐唱和的,有它自己的节奏,老师给大家标出来了,谁来试试。一起试着这样字正腔圆,有板有眼的读读这首词。
三、学习这首词。
(一)默读 。
1、同学们已经把这首词读得字正腔圆,有板有眼但这还不够,还要读得有情有味才可以,这就需要我们读懂词意,体会词人的情感。同学们,想想可以运用什么办法读懂这首词?和我们读懂古诗的方法一样。
2、请大家运用刚才提到的方法自学这首词,想想这首词的大体是什么意思?把不明白的地方标记出来,可以请教同学,也可以请教老师。
3、同位之间可以交流一下学习收获。
(二)学习上阙。
1、大家看,这是词的上阙,谁来读读,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吗?谁能帮他解决?
谁能简单说说它的意思。
我们可以用那些词语可以形容这种漫长艰辛的征途?(长途跋涉千里迢迢、翻山越岭、跋山涉水)。
4、夜深千帐灯,读到这儿,老师产生了疑问,你有什么要问的吗?
是呀,将士们白天车马劳顿,疲惫不堪,为什么夜深还不休息?
(三)学习下阕 。
1、自己读读下阕想一想,为什么会夜深千帐灯。
2、谁来说说下阕的意思。
3、和上阕的山一程水一程一样,这儿的风一更雪一更,指的是,一整夜风雪交加。
学生回答后,让学生读出自己看到的画面,读出自己的感受。
他行走在千山万水之间,然而他那颗心,却在故园,在家人身上。
6、大家想像一下,出征前,在他的故园会有什么样的情景呢?学生交流,他多么希望可以,梦回故园,感受这份温馨、宁静、祥和,可是,现在,却被吵得乡心破碎,乡梦难圆。
7、此时,你就是纳兰性德,你来读,
8、对词人来说,这,山一程,水一程,程程都是——。
生:(齐读)长相思。
师:风一更,雪一更,更更唤醒——。
生:(齐读)长相思。
四、拓展 。
1、同学们,这首如梦令也是纳兰性德在这次征途中写下的佳作。自己读读。
万丈穹庐人醉,星影摇摇欲坠。
归梦隔狼河,又被河声搅碎。
还睡,还睡,
解道醒来无味。
2、指名读读,
3、仔细读读这首词的注解,想一想这首词和长相思,有什么相同之处呢?
注解:将士们怀念自己的家园,不禁借酒消愁,希望沉醉不醒。但是,大凌河水,惊涛拍岸,把梦中人催醒了。当一觉醒来,这思乡者又赶紧叮嘱自己再睡一会儿,因为睡着了总比眼睁睁地思乡好过一些。
4、是呀,虽然,聒碎乡心的声音不同,但是纳兰性德的思乡之情是一样的,体会着词人的思乡之情读读这首词。
五、总结 。
同学们,故乡,是游子心头永恒的家。多年以后,当我们离开家乡,远离故土,我们的心中,也会情不自禁地涌起——再次激情诵读《长相思》。
六、课下请同学们继续诵读这两首词,,也可以搜集一些表达思乡的歌曲唱一唱。
板书设计:长相思。
身在征途。
心系故园。
优质长相思教学设计及点评(模板17篇)篇七
《长相思》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二组第五课中的第三首古诗,这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描写边塞军旅途中思乡寄情的佳作。词的大意是:将士们跋山涉水,向山海关那边进发。夜里,住宿帐篷,每个帐篷里都点起了灯。入夜,又是刮风,又是下雪,将士们从睡梦中醒来,再也睡不着了,不禁思念起故乡来,因为故乡温暖、宁静,是没有寒风暴雪之声的。
第二组课文的主题是“月是故乡明”,这首诗正是情意绵绵的思乡佳作,形象地诠释了“月是故乡明”。通过这首诗的学习能让学生感受诗歌语言的优美,增强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厚实文化积淀。同时受到思乡、爱乡这种高尚情操的熏染。
学生学情分析。
本次的教学对象是农村五年级学生,据了解本班学生对古诗相关知识知之甚少,觉得古诗内容难理解,学起来很吃力。不过他们对于古诗的学习已有一定的基础,已有的学诗经验,会对本诗的理解、感悟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同时儿童特有的表现需求、探究需求、被认可的需求,都有利我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
设计思想。
《新课标》要求古诗的学习重在感悟积累,让学生热爱传统文化。依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本次教学内容和本班学情,我把情意殷切、韵味深远的文字符号转化为一种具有生命体验的情感符号。即通过“读、想、议、写、吟、唱、舞”等行之有效且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在语言实践中感悟诗意、体验诗情、积累诗歌,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引领学生轻扣诗歌的大门,从而让他们在诗海中徜徉,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能借助注释、工具书,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和热爱。
(二)过程与方法:
借助注释、工具书,联系生活实际,通过“读、想、议、写、吟、唱、舞”等教学方式,感悟、品味诗中所描绘的意境,体会词人暗藏于词中的无限情思。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各种形式的读,引导学生读出词的韵味。
2.激发学生诵读古诗的兴趣,增强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厚实文化积淀。
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1.通过各种形式的读,引导学生读出词的韵味。
2.走进词境,体会词人暗藏于词中的无限情思。
教学准备。
学生---收集有关思乡的诗歌。
教师---多媒体课件。
一、意境渲染,唤醒体验。
1.激情导入。
2.板题,读题。(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读题)。
3.质疑:读了这一诗题,你有什么想要问的吗?
二、配画面,知诗人。
(课件显示纳兰性德简介)师简介纳兰性德。
三、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一) 一读,读准音。
1.学生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课件出示古诗)。
2.生展示读,生互评。(注意“更、聒”的读音)。
(二)二读,读诗味。
1.我是这样读古诗的,你们听听,和你们读得有什么不一样?师读。
2.生说不同之处。
3.生试着用不同的方式读古诗。(摇头晃脑读、打节拍读、手舞足蹈读)。
4.生展示读,师评。
(三) 三读,读画面。
词读到这里,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样的画面?
四、研读内蕴,走进诗韵内核。
(一)何处:初步感受征途之艰。
1.作者身在何处?你怎么知道的?(师板书:身在征途)。
2.想像上阙的情境,感受征途不易。
自由朗读词的上阙,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和情境?你有什么感受?
3.自由读、齐读。
把你的感受读出来,读中体会征途之艰。
(二)何声:对比感受故园之美。
过渡:我们走进纳兰性德的世界,那里有怎样的声音呢?
1.学生自由朗读词的下阙,想像下阙的情境,找出字里行间的声音来。(抓住“聒”体会)。
2.写话练习。(播放背景音乐)。
如果身在故园,又会出现怎样的画面和情境呢?选择一个画面,一种情境,用手中的笔、更用心中的情把它们写下来。
汇报交流。
3.但是,这一切现在有吗?没有。有的只是(师指诗句引读):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
(三)何心:质疑追问情归何处。
1.作者身在征途,心在哪里?(师板书:心系故园)。
2.《长相思》读到这里,你感受到了作者一颗怎样的心?(孤独、思念、破碎、痛苦、伤感。。。。。。)。
3.情境质疑:词读到这里,你有什么问题想问一问纳兰性德?(重点解决为何不归)。
(四)互文印证。
1.这次出行,纳兰性德写下了好几首诗词。在一首《菩萨蛮》的词中,他留有这样的词句:“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课件出示这首词)。
2.看画面听音乐,反复诵读此句。
(五)回归课文。
纳兰性德真的轻离别吗?再读《长相思》,用心体会。(师板书:轻?重!)。
小结过渡:就这样,纳兰性德将自己对故园的无限思念和依恋写进了这首感人肺腑的《长相思》。
五、吟诗,舞诗,唱诗。
1.过渡:将你的体会融入到你的声音里,随着音乐,再来读一读。(配乐齐读)。
2.情到深处总想一吐为快,现在把你的感受用你喜欢方式表现出来,可以摇头晃脑读,可以做动作读,还可以打节拍读……(配乐个性朗读)。
3.唱读。我们现在学的这首诗古人还为它配了曲,想听吗?学生边听边试着吟唱。师引导学生和着音乐来唱读。
六、拓展视野,走向自主语文。
师配乐小结:纳兰性德是一个情感丰富的人,他的词既婉约自然又大气磅礴,想更多地了解纳兰性德,请读《纳兰词》,想读懂《纳兰词》,请更多地了解纳兰性德的瑰丽人生!
七、自主作业。
长相思。
身在征途。
轻? 重!
心系故园。
教学小结与反思 。
1.本教学设计是依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本班学情而来的。在教学中通过“读、想、议、写、吟、唱、舞”等行之有效且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在语言实践中感悟诗意、体验诗情、积累诗歌。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在我的引导下兴致勃勃地试着用不同的方式读诗。从他们那兴奋的脸上我看到了他们对诗歌的喜爱,这正是我所期望的。
2.本节课我创设了多种情境,引导学生在想象中体会情感。爱因斯坦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想象是无限的,而知识是有限的”想象能使学生尽快地走进文中和作者产生共鸣,受到心灵的震撼。本节课我运用画面、朗读、音乐创设情境,激发了学生的想象,使他们在描述自己的想象中切入诗句,谈理解和感受,达到进一步理解诗句,体会诗情,走进诗心的目的。
3.都说语文是人的自由精神的载体,是人的精神家园,因此语文教育要重视精神的熏陶感染。本节课我就把对学生精神的熏陶感染放在重要位置,读熟诗歌、感悟诗意最终都是为了体悟诗情。这种熏陶感染不是强行灌输,而是唤醒、激励和鼓舞学生去自信地学、自主地学、自觉地学。
4.语文课中的“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维目标是一个有机的融合体。可如何有效地利用“诗面的信息”来重构学生情感?让学生如何更主动地走进古诗,与诗人共呼吸?是否还有更适合与学生对话的切入点?这是课后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优质长相思教学设计及点评(模板17篇)篇八
康熙二十年,三潘之乱平定。竖年三月,玄烨出山海关至盛京告祭祖陵,纳兰性德扈从。本篇即作于此时。
整首词,无一句写思乡,却句句渗透着对家乡的思念。词的大意是:将士们跋山涉水,向山海关那边进发。夜里,住宿帐篷,每个帐篷里都点起了灯。入夜,又是刮风,又是下雪,将士们从睡梦中醒来,再也睡不着了,不禁思念起故乡来,因为故乡温暖、宁静,是没有寒风朔雪之声的。
设计理念通过多种方式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词的热情,引导学生走进词的意境;重视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
1、通过创设的情境,更好地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词中的意境和诗人所表达的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词。
过程与方法利用课文插图、音乐渲染、多样化朗读和边读边想象等方法来完成对词的理解和感悟。
情感和态度。
体验诗人身在征途、心系故园的矛盾心情,感悟诗人天涯行役的相思之苦和相思之深。
体味“故园”的文化意蕴,进行热爱家乡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走进词境,读出词的韵味,体会词人暗藏于词中的无限情思。
教具准备自制《长相思》多媒体课件。
搜集关于思乡的歌曲或诗句,查阅作者及写作背景相关资料。
(课前师生互动:思乡歌曲大联唱)。
天边飘过故乡的云,它不停地向我呼唤:归来吧,归来哟,浪迹天涯的游子。
夜深人静的时候,是想家的时候,想家的时候最甜蜜。
父老乡亲,父老乡亲……一声声,唤我乳名。
我的家乡并不美,低矮的草房苦涩的水。
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哪怕帮妈妈刷刷筷子洗洗碗。
小时候妈妈对我讲,大海就是我故乡。
……。
一、语言描绘情境,导入新课。
过渡: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思乡词,纳兰性德的《长相思》。齐读课题。
3、学生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师补充。
二、图画再现情境,初解词意。
1、学生自由读。
2、指名读。(正音:榆关 那畔,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
3、借助注释和课文插图,理解词的意思,小组内交流。
三、想像丰富情境,学习上阙。
a、路途遥远,行军艰难:“山一程,水一程,”你从“一程一程”体会到了什么?
想像当时的情景,我们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万水千山,崇山峻岭,跋山涉水,山高水长,山水迢迢路遥遥、翻山越岭、日夜兼程……)。
在这万水千山的长途跋涉中,他们可能遇到什么困难?(路陡,山高,水深,天气糟糕,有人生病……)。
b、声势浩大,气势磅礴:从夜深千帐灯感受到,由此可以想像白天行军是的场面是怎样的?你想用哪些词来描述?(浩浩荡荡、旌旗飘飘、车声辘辘、马声长嘶,前不见头后不见尾)。
c、作者会有什么感想?(不负圣命,早日返家)。
2、指导朗读,读出上面的感受。
生自由练读。
听课件范读,再练读,齐读。
师小结:是啊,山高水长,征途遥遥,行军多难啊!(板书:征途遥遥,行军艰难)。
四、音乐渲染情境,学习下阙过渡:夜深了,劳顿了一天的将士们本该在营帐里好好休息,为什么他们营帐里的灯还亮着呢?请同学们轻声读词的下阕,边读边思考这个问题。
1、风一更,雪一更是什么样的景象?你仿佛听到了什么?又看到了什么?有何感想?(出示风雪画面,配狂风呼啸音)。
2、这样的声音在将士们听来是怎样的?
3、战士们再也睡不着了,辗转反侧,他们中可能会有人问:你们在想什么呢?说说看,战士们在想什么呢?是家中的哪位亲人?家乡的哪处风景?还是一件难忘的事情?让学生先在小组内讲,然后全班交流(音乐变为《致爱丽》)。
长相思呀,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程程都是长相思。风一更,雪一更,更更都唤醒长相思。让我们闭上眼睛,再次走入纳兰性德的世界,齐读《长相思》。
6、(《梅花三弄》乐声中师深情讲述)十年前,我的弟弟在新疆当兵,春节前,我们收到弟弟的信,信中写到:“亲爱的爸爸妈妈,您们好!今天是元旦佳节,战友们到大礼堂观看节日慰问演出去了,我因为值班,不能去,在这里给你们写们。此时,窗外静悄悄的,一排排空荡荡的营房,闪着晕黄的光,屋外是呼呼的北风,零下十多度的气温可以说滴水成冰,爸妈,我想您们,我-想-家------!!”
是啊,节日之际,风雪之夜,故园那美好的画面全都碎了,故园那美好的情景全都碎了,驻守边关的壮士们思乡情更切!(板书:风雪交加,思乡情切)。
四、课件带入情境,总结升华。
故乡,是游子心头永恒的家,乡愁,是游子心中难解的结;山高水长隔不断,岁月流逝剪不断,古人淋漓尽致地表达他们这样的情感。
(《梅花三弄》的音乐声中,出示古诗配图灯片)。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
明年春草绿,王孙归不归。——王维。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秦观。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张九龄。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杜甫。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马戴。
明月有情应识我,年年相见在他乡。——袁枚。
家在梦中何日到,春生江上几人还?——卢纶。
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髦已斑。——刘著。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找我还?——王安石。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孟郊。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
多年以后,当我们离开家乡,远离故土,我们的心中,会情不自禁地涌起——我爱你,我的家,我们想你,美丽的德阳!
五、积累练笔,
学唱思乡歌曲,积累思乡诗句。
将本文改编成一篇小文章。
长相思。
征途遥遥,行军艰难。
风雪交加,思乡情切。
优质长相思教学设计及点评(模板17篇)篇九
1、了解作者的身世经历及生活时代。
2、掌握词的内容,体会词的意境。
3、领会词中作者流露的思想感情。
王国维曰:明月照积雪、大江流日夜、澄江静如练、山气日夕佳、落日大旗中、中天悬明月、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此等境界可谓千古奇观。求之于词,则纳兰容若塞上之作,如《长相思》“夜深千帐灯”……差近之。
纳兰性德(1655—1685)字容若,满洲正白旗人。清康熙十五年(1676)进士,官一等侍卫。生平避谈世事,故词也主要写离别相思及怨夏悲秋等个人生活感受。词的风格直抒胸怀,婉约清新;但过多哀思,情调消沉。
1、正音。
更聒。
2、注释。
榆关:山海关的别称。
那畔:那边。指关外。
帐:指护卫皇帝军队的营帐。
更: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
聒碎:搅碎。聒,嘈杂。
纳兰性德推崇南唐李煜,词风清丽自然,缠绵悱恻,反映到这首《长相思》上,虽然写旅途思乡,也写得悠长动情。
词的上片从“山一程,水一程”的叠用,来说明身离故乡之远。下片以“风一更,雪一更”气候上的转变来渲染作者此时孤寂情怀。风雪打断了他思乡之梦,懊丧之余,他更加怀念故园的宁静详和,作者于清丽哀婉之中又不乏边寨之雄奇风情的描述,这两者结合到一起,就升华了羁旅怀乡的主题。
1、“一”字赏析:上下片的前两句均用“一”字,不但对仗工整,使文字呈连续不绝之势,词风更加缠绵。
2、“身”字赏析:点明身处之地及方向,“身”与心相对,身向榆关,而心却在关内,表明作者心系故园。
1、作者在词中描绘了什么样的景物,你能确定是哪里的景物吗?
山水、山海关、风雪、千帐灯、故园。
2、体会出这词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表达羁旅怀乡的感情。
长相思,词牌名。内容多写男女或朋友久别思念之情,故名。双调三十六字,平韵。
长相思。
李白。
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
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
美人如花隔云端。
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渌水之波澜。
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
李白此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感情基调与纳兰词有何不同?
【参考答案】这首小令用白描手法写跋山涉水的辛苦行程,写塞外风雪载途、荒凉苦寒的景象,写野营露宿的难眠之夜,层层渲染征人凄恻缠绵的思乡之情,语言朴素,感情真挚,可谓真切自然。
优质长相思教学设计及点评(模板17篇)篇十
在校各级领导的关心下,在各位班主任的大力支持下,我校第二课堂舞蹈特长班教学活动已经正式开课。
本学期参加舞蹈特长班的学生24人,有一年级至七年级的学生。他们对舞蹈兴趣大,所以学生们很愿意学,愿意在舞蹈上用功。舞蹈是以其流畅优美的音乐和形象生动的体态动作,反映童年的童趣、童心,是学生喜闻乐见爱学的一种艺术活动。
舞蹈对于丰富中小学生审美经验,培养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与能力;开发艺术潜能;发展中小学生理解、联想、想像、创新等方面的能力;促进动作与身体机能的发展,提高动作协调性、灵活性等有重要意义。中小学生常常为了表示高兴而手舞足蹈,对于大多数孩子,跳舞不是一种技能,而是一种促进个性丰富发展的文化生活方式。所以我们舞蹈班活动过程中不但要强调舞蹈技能,还要让孩子意识到活动带给他们的快乐,学会自如地舞蹈,树立为自己跳舞的意识。
舞蹈是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它直观、形象、生动、活泼,是学生极为喜爱的一项活动。它可以陶冶学生的性情,使他们从小受到美的熏陶,更有利于学生身体的协调发展,促进他们快乐地健康成长。
要教好中小学生的舞蹈,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要注意平时的训练,从基本动作教起,着重进行了舞蹈的基本训练,包括:
了解身体的方位和舞蹈基本脚型、脚位和手型、手位。
1、基本脚位。
2、基本手位。
附芭蕾舞基本手型、手位和脚位。
3、舞蹈技能(下腰。下一字马,倒后腰走)。
第三、在教授舞蹈动作时,教师富有感染力的示范动作显得十分重要。我认真对待每一个舞蹈动作,力求做到优美、到位、漂亮、投入且有亲情,让学生多模仿多练习,从而掌握动作要领,理解动作内容,经过一个阶段的练习。每当我们打开录音机,响起乐曲时,同学们情绪高涨,快乐地和我跳起舞来,动作是那样的到位、漂亮,小脸蛋笑得是那样的甜美。
五、对学生要坚持正面教育引导为主,对孩子的点滴进步都要及时给予表扬鼓励,哪怕是一个点头,一个微笑都能给学生以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对一些学习上有困难的同学,教师的态度更要亲切、耐心,帮助他们克服恐惧心理,多个别辅导,只有这样才能使每个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训练中重视培养孩子对舞蹈的兴趣,引导孩子热爱舞蹈、热爱音乐。有时,我们会以丰富的表情和不同的动作形象生动地表现某种情绪。
音乐是舞蹈的灵魂。在创编过程中,我们只能深入了解上述影响因素,能使我们舞蹈更加有吸引力。我会在舞蹈方面下苦功。努力让学生热爱舞蹈。融入到舞蹈世界去。
优质长相思教学设计及点评(模板17篇)篇十一
吴雪花课程纲要课程名称:《舞动奇迹》开发教师:吴雪花课程类型:艺术类授课对象:初中生开发的背景和依据:
随着素质教育浪潮的高涨,学生的各方面素质的培养,就显的尤为重要。现在的家长,已经不再象过去那样,只要求孩子学习好,其他方面不用管。他们已经完全转变了观念,更注重的是孩子的能力培养,修养培养,以及兴趣培养。所以,家长们都给孩子选择了各种各样的培训班,比如:舞蹈班,美术班,写字班,英语班等等。针对这种状况,我们学校专门为学生们提供了发挥才能,培养兴趣的机会,开设了舞蹈班。对于女孩子来说,气质是尤为重要的,不管以后是否能在舞蹈方面有成就,增加一下修养,参加这个班也是不错的选择。
一、课程目标。
1.倡导体验、实践、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2.训练学生的肢体,培养学生的身体协调性,能够掌握舞蹈的基本技能,基本舞步。3.在培训期间,能够学会至少三种舞蹈:健美操、民族舞、现代舞。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舞蹈的快乐。
二、课程形式安排。
每周三下午第三节课,针对爱好舞蹈的中学生,开设了“舞动奇迹”舞蹈班。
其理论依据与方法手段如下:
1.理论依据:全体学生强调自主合作交流,一切以学生发展为出发点,切实重视所编学校课程的基础性、兴趣性、合作性、交流性。2.方法手段:
第一:以自编教材为载体,开设一周一节的舞蹈班。
第二:发挥学生的优势,也发挥集体备课的作用,根据学生特点灵活处理。
三、课程内容安排:
1.基本功练习。
2。基本功练习。
3。基本功练习。
4。健美操基本舞步练习。
5。健美操基本舞步练习。
6。健美操基本舞步练习。
7。健美操。
8。健美操。
9。健美操。
10。健美操。
11。民族舞基本步练习。
12。民族舞基本舞步练习。
13。民族舞基本舞步练习。
14。
民族舞。
15。民族舞。
16。民族舞。
17。现代舞。
18。
现代舞。
19。现代舞。
20。
汇报演出。
四、课程实施建议:
1.让学生在自由、民主、宽松和谐的环境中,感受舞蹈的魅力。
2.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自主的活动中体验,探究,创新,以获得真情实感。
3.将肢体语言和艺术紧密的结合到一起。4.师生共同合作,一切从学生出发。
五、课程评价通过校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比以前更自信,能勇敢的在众人面前尽情的表演、表达自我,而具有艺术或体能天赋的学生,因此有较多的机会去尝试,所以更有机会使自己的潜能得到发挥,而不至于被埋没。不仅是学生得益,对教师而言,校本课程的开发,不仅扩大了教师的视野,提供教师一个反省个人教育理念的机会,并形成了新的教育理念,提高了教师的课程意识和课程开发的能力,改进了教师的教学技巧,而且对学生的看法和对待学生的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同时也使人际沟通互动与自我反省能力得到提高。最重要的是许多教师从心里形成了一种自我向上的需要,自我要求也越来越高。教师不仅看重教学这份工作,而且热切地想把这份工作做好。校本课程的开发使师生共同受益。
一、教学内容。
1、傣族舞的各种手形、手位,基本动作等。
2、傣族舞组合:《金孔雀轻轻跳》。
3、创编练习。
二、教学目的。
1、通过傣族舞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傣族舞蹈的基本风格,基本造型,动作韵律特点等。
2、扩大丰富学生的眼界及知识,广泛积累舞蹈素材,不断提高自身鉴赏和舞蹈表演的能力。
3、让学生对自己所学的动作融会贯通,学会简单的创编。4、培养、增进学生热爱少数民族文化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
1、了解傣族舞蹈特有的“三道弯”舞姿造型特点与舞蹈韵律感。2、正确、熟练地掌握傣族舞的基本动作,完成组合学习。
四、教学难点。
1、连贯、准确、优美地完成动作,情绪表达恰当,准确把握舞蹈的风格与韵律。2、自由创编活动,培养学生自主能力,在活动中充分的感受美,体验美。
五、课时安排一课时。
六、教具准备。
vcd电视机录音机。
磁带傣族风俗资料等。
七、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复习民族舞组合1、朝鲜舞组合:
优质长相思教学设计及点评(模板17篇)篇十二
语文,是洋溢着灵性的美!语文教学,是教师、学生和文本之间在平等交流中来感受和积累这一美的过程。中国古代经典诗词,更是灵性与唯美的集中体现,所以理解这首词时要让学生借助注释,结合画面展开丰富的想象,体会诗人的心情,读出诗的韵律美,体会诗的内涵。在感悟诗词要多去“会”、去“意”、去“悟”,少一些支离破碎的分解,多一些体验诵读!
1、学会文中生字,能从字正腔圆的、通顺流畅的朗读过渡到情感诵读,培养语感。
2、通过想象画面、情景体验和诵读的方法,体验诗人身在征途、心系故园的矛盾心情,感悟相思之情和人性之美。
3、初步了解诗词的特点,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古代经典诗词的方法。
在想象、情景诵读中,体验诗人身在征途、心系故园的矛盾心情,感悟相思之情。
在想象中构建“征途”、“故园”情景,体味“思乡情”。
1、读准这首词。能正确读写“榆关、那畔、千帐、聒碎”等词语。
2、借助注释、查阅资料、工具书等,感知这首词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
3、边读诗词边展开想象,体会作者在征途中是怎样的情景,心情是什么样的?
4、背诵古诗。
板书课题,之前我们已经读准了这首古诗,现在我们再来读,要注意诗的节奏,做到字正腔圆。
1、过渡语:长相思啊长相思,作者为什么要如此的长相思呢?学词只有印象和感受还不行,这还需要走进词人的心灵世界。现在请大家在走进课文,细细感悟作者的内心世界。
2、你都是用哪些方法理解古诗,总结(多读几遍、借助注释、结合插图)。
3、学生自由理解。
4、师:说说作者的“身”在哪里?(板书:身在征途)。
征途中,作者是怎样的情景?
展开联想,构建“征途”意象。
开放思维,创造想象,描写浪漫生活,构建“故园”意象。
小结:一个远离,一个牵挂,远离越久,牵挂越长,征途越远,相思越长,所以题目是《长相思》。
5、师谈话:美好而浪漫的画面和场景,却在现实中破碎,在征途中破碎,只有“聒碎乡心梦难成”(板书:碎)。
指导悟读。谁来再读读《长相思》?
在这里,没有鸟语花香,没有杨柳依依,春暖花开,没有亲人的关怀和问候,只有——。
在这里,没有(学生写的场景)只有——。
6、齐读。山一程,水一程,程程都是——长相思,风一更,雪一更,更更都是——长相思,请同学们想象画面,进入作者身在征途,心系故园的心灵,齐读《长相思》。
交流资料:纳兰性德(1655—1685)字容若,满洲正白旗人。清康熙十五年(1676)进士,官一等侍卫。生平避谈世事,故词也主要写离别相思及怨夏悲秋等个人生活感受。词的风格直抒胸怀,婉约清新;但过多哀思,情调消沉。
收集思念家乡的其他古诗词。
板书:
长相思。
身在征途。
心想故园。
优质长相思教学设计及点评(模板17篇)篇十三
1、认识“词”这种文学体裁。
2、学会“榆畔帐聒”四个生字。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学习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等方法,感知词的大意。
5、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
1、感知词的大意,懂得词句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
2、引导有感情地朗读。
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
1、同学们,昨天我们学习了21课的前两首古诗,感受到了王安石和张籍那浓浓思乡情。那么谁愿意给大家背诵一下古诗?请学生配乐诵读。
2、当“洛阳城里见秋风”的时候,张籍的内心涌动着“欲作家书意万重”的思乡之情。那么,在风雪交加的夜晚,纳兰性德又将流露出一份怎样的.思乡之情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长相思》。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1、昨天已经布置同学们预习课文了,谁来说说你是怎样预习的?(查阅相关资料、反复诵读、试着理解古诗词的意思)。
2、在预习时,你发现长相思与前两首古诗有什么不同了吗?点击课件,出示词。
教师介绍词:词是诗的别体,词因为句子有长有短又称长短句。词一般都分两段(叫做上下片或上下阕)。
教师补充:
长相思是词牌名,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通常用来写思念之情。也是这首词的题目。
3、检查朗读。
下面谁来给大家读一下这首词。
大家看,更在这儿应该读几声?你怎么知道第一声的?解释更,古代夜间计时的单位,一夜分五更。
再指名读,教师评价:字正腔圆。
古代,词是可以配乐唱和的,有它自己的节奏,老师给大家标出来了,谁来试试。一起试着这样字正腔圆,有板有眼的读读这首词。
(一)默读。
1、同学们已经把这首词读得字正腔圆,有板有眼但这还不够,还要读得有情有味才可以,这就需要我们读懂词意,体会词人的情感。同学们,想想可以运用什么办法读懂这首词?和我们读懂古诗的方法一样。
2、请大家运用刚才提到的方法自学这首词,想想这首词的大体是什么意思?把不明白的地方标记出来,可以请教同学,也可以请教老师。
3、同位之间可以交流一下学习收获。
(二)学习上阙。
1、大家看,这是词的上阙,谁来读读,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吗?谁能帮他解决?
谁能简单说说它的意思。
我们可以用那些词语可以形容这种漫长艰辛的征途?(长途跋涉千里迢迢、翻山越岭、跋山涉水)。
3、告别了家乡,告别了亲人。纳兰性的他们风餐露宿,走了一程又一程。
学生读,学生评价,你认为他读得怎样?他的读,让你感受到了什么?
4、夜深千帐灯,读到这儿,老师产生了疑问,你有什么要问的吗?
是呀,将士们白天车马劳顿,疲惫不堪,为什么夜深还不休息?
(三)学习下阕。
1、自己读读下阕想一想,为什么会夜深千帐灯。
2、谁来说说下阕的意思。
3、和上阕的山一程水一程一样,这儿的风一更雪一更,指的是,一整夜风雪交加。
学生回答后,让学生读出自己看到的画面,读出自己的感受。
5、同学们,出现我们在面前的,是一位身在征途心系故园的词人。板书:身在,心系故园。
他行走在千山万水之间,然而他那颗心,却在故园,在家人身上。
6、大家想像一下,出征前,在他的故园会有什么样的情景呢?学生交流,他多么希望可以,梦回故园,感受这份温馨、宁静、祥和,可是,现在,却被吵得乡心破碎,乡梦难圆。
7、此时,你就是纳兰性德,你来读,
8、对词人来说,这,山一程,水一程,程程都是——。
生:(齐读)长相思。
师:风一更,雪一更,更更唤醒——。
生:(齐读)长相思。
1、同学们,这首如梦令也是纳兰性德在这次征途中写下的佳作。自己读读。
万丈穹庐人醉,星影摇摇欲坠。
归梦隔狼河,又被河声搅碎。
还睡,还睡,
解道醒来无味。
2、指名读读,
3、仔细读读这首词的注解,想一想这首词和长相思,有什么相同之处呢?
注解:将士们怀念自己的家园,不禁借酒消愁,希望沉醉不醒。但是,大凌河水,惊涛拍岸,把梦中人催醒了。当一觉醒来,这思乡者又赶紧叮嘱自己再睡一会儿,因为睡着了总比眼睁睁地思乡好过一些。
4、是呀,虽然,聒碎乡心的声音不同,但是纳兰性德的思乡之情是一样的,体会着词人的思乡之情读读这首词。
同学们,故乡,是游子心头永恒的家。多年以后,当我们离开家乡,远离故土,我们的心中,也会情不自禁地涌起——再次激情诵读《长相思》。
优质长相思教学设计及点评(模板17篇)篇十四
1、了解作者的身世经历及生活时代。
2、掌握词的内容,体会词的意境。
3、领会词中作者流露的思想感情。
王国维曰:明月照积雪、大江流日夜、澄江静如练、山气日夕佳、落日大旗中、中天悬明月、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此等境界可谓千古奇观。求之于词,则纳兰容若塞上之作,如《长相思》“夜深千帐灯”……差近之。
纳兰性德(1655—1685)字容若,满洲正白旗人。清康熙十五年(1676)进士,官一等侍卫。生平避谈世事,故词也主要写离别相思及怨夏悲秋等个人生活感受。词的风格直抒胸怀,婉约清新;但过多哀思,情调消沉。
1、正音。
更聒。
2、注释。
榆关:山海关的别称。
那畔:那边。指关外。
帐:指护卫皇帝军队的营帐。
更: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
聒碎:搅碎。聒,嘈杂。
纳兰性德推崇南唐李煜,词风清丽自然,缠绵悱恻,反映到这首《长相思》上,虽然写旅途思乡,也写得悠长动情。
词的上片从“山一程,水一程”的叠用,来说明身离故乡之远。下片以“风一更,雪一更”气候上的转变来渲染作者此时孤寂情怀。风雪打断了他思乡之梦,懊丧之余,他更加怀念故园的宁静详和,作者于清丽哀婉之中又不乏边寨之雄奇风情的描述,这两者结合到一起,就升华了羁旅怀乡的主题。
1、“一”字赏析:上下片的前两句均用“一”字,不但对仗工整,使文字呈连续不绝之势,词风更加缠绵。
2、“身”字赏析:点明身处之地及方向,“身”与心相对,身向榆关,而心却在关内,表明作者心系故园。
1、作者在词中描绘了什么样的景物,你能确定是哪里的景物吗?
山水、山海关、风雪、千帐灯、故园。
2、体会出这词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表达羁旅怀乡的感情。
长相思,词牌名。内容多写男女或朋友久别思念之情,故名。双调三十六字,平韵。
长相思。
李白。
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
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
美人如花隔云端。
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渌水之波澜。
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
李白此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感情基调与纳兰词有何不同?
【参考答案】这首小令用白描手法写跋山涉水的辛苦行程,写塞外风雪载途、荒凉苦寒的景象,写野营露宿的难眠之夜,层层渲染征人凄恻缠绵的思乡之情,语言朴素,感情真挚,可谓真切自然。
优质长相思教学设计及点评(模板17篇)篇十五
1、能字正腔圆、有板有眼地诵读《长相思》,进一步感受词的抒情韵律。
2、了解作者的身世经历及生活时代,掌握词的内容。
3、通过想象、质疑、情境诵读,体验诗人身在征途、心系故园的矛盾心情,感悟诗人天涯行役的相思之苦和相思之深。
在想象、质疑和情境诵读中,体验诗人身在征途、心系故园的矛盾心情,感悟诗人天涯行役的相思之苦和相思之深。
在移情想象中建构“故园”的丰富意象,体味“故园”的文化意蕴。
(一)导入。
2今天我们来学习《古诗词三首》中的第三首——词:《长相思》。
4、解题。质疑。
(1)“相思”什么意思?(思念)(2)“长相思”就是什么意思?(读题)。
(3)学生根据预习搜集的资料了解作者,及生活年代。
(4)看到这课题,你想提什么问题?
1、自由读,多读几遍,读到字正腔圆为止。
2、指名读,提醒读音的词语:聒更。
1)查字典理解“更”的意思。
2)理解“风一更,雪一更”
3)小结学法。
3、指名读,评价并讲明该怎样停顿,把词读有板有眼。
4、(出示词,划出节奏)齐读。注意停顿节奏,及上下阙的停顿。
5、出示山水,山海关,风雪,千帐灯,故园等图。边看图边有感情地读。
(三)感知词意。
1、边默读边试着去想一想这首词大概在讲什么意思。
提问:
a、作者为什么会思念故乡和亲人呢?(板书)。
b、作者的身在哪里?从哪里知道?这一路他是怎样走过来的?(指名多位学生回答)。
师小结:他身在山海关、高山上、岸边、船上、帐篷里。他经过了崇山峻岭,经过了悬崖绝壁,经过了荒山野岭,经过了险滩急流,他还经过了许许多多的地方,这就是作者的身在何方。一句话:“作者的身在征途上”。(板书:身在征途)。
c、作者在行军队伍在征途中可能遇到什么困难?从词中你知道什么?
d、作者心在哪儿?
2、作者的乡愁是由什么景物勾起的?
3、感受词的大意后,怀着相思之情,齐读《长相思》。
4、想象词的意境。
5、想象作者故园的情景,并说一说。
6、对比故园美好的生活画面,现在他在异乡的情绪会是什么样的呢?
带着自己的体会,再一次有感情地朗读词。
(四)拓展。
师:同学们,《长相思》读到现在为止,我们已经非常真切地感受到了作者身在征途,心系故园的那一颗破碎的心,读到现在为止,老师有一个问题想问纳兰性德:既然你这么想家,你为什么不回家呢?谁来替纳兰性德回答。
(出示课件“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
(1)理解大意。
(2)纳兰性德“轻离别”吗?从词中哪里看出不是轻离别?
读“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
师:正如同学们所说的,纳兰性德不是轻离别呀!他也舍不得离开亲人啊!但是他身为康熙皇帝的一等侍卫,他责任重大,他不得不离,不得不别啊!他的一切的一切,都已经化在了《长相思》中了。
师:(看板书)爱故园,爱祖国,字字化做(生齐说:长相思)。
师:让我们跟随纳兰性德一起走出帐篷,眺望远方的故乡,深情地吟诵:(齐读《长相思》)。
(五)作业。收集思念家乡的其他古诗词。
长相思。
身在征途。
心想故园。
心系祖国。
优质长相思教学设计及点评(模板17篇)篇十六
1、认识“词”这种文学体裁。
2、学会“榆畔帐聒”四个生字。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学习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等方法,感知词的大意。
5、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
教学重点。
1、感知词的大意,懂得词句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
2、引导有感情地朗读。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同学们,昨天我们学习了21课的前两首古诗,感受到了王安石和张籍那浓浓思乡情。那么谁愿意给大家背诵一下古诗?请学生配乐诵读。
2、当“洛阳城里见秋风”的时候,张籍的内心涌动着“欲作家书意万重”的思乡之情。那么,在风雪交加的夜晚,纳兰性德又将流露出一份怎样的思乡之情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长相思》。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
1、昨天已经布置同学们预习课文了,谁来说说你是怎样预习的?(查阅相关资料、反复诵读、试着理解古诗词的意思)。
2、在预习时,你发现长相思与前两首古诗有什么不同了吗?点击课件,出示词。
教师介绍词:词是诗的别体,词因为句子有长有短又称长短句。词一般都分两段(叫做上下片或上下阕)。
教师补充:长相思是词牌名,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通常用来写思念之情。也是这首词的题目。
3、检查朗读。
下面谁来给大家读一下这首词。
大家看,更在这儿应该读几声?你怎么知道第一声的?解释更,古代夜间计时的单位,一夜分五更。
再指名读,教师评价:字正腔圆。
*古代,词是可以配乐唱和的,有它自己的节奏,老师给大家标出来了,谁来试试。一起试着这样字正腔圆,有板有眼的读读这首词。
三、学习这首词。
(一)默读。
1、同学们已经把这首词读得字正腔圆,有板有眼但这还不够,还要读得有情有味才可以,这就需要我们读懂词意,体会词人的情感。同学们,想想可以运用什么办法读懂这首词?和我们读懂古诗的方法一样。
2、请大家运用刚才提到的方法自学这首词,想想这首词的大体是什么意思?把不明白的地方标记出来,可以请教同学,也可以请教老师。
3、同位之间可以交流一下学习收获。
(二)学习上阙。
1、大家看,这是词的上阙,谁来读读,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吗?谁能帮他解决?
谁能简单说说它的意思。
我们可以用那些词语可以形容这种漫长艰辛的征途?(长途跋涉千里迢迢、翻山越岭、跋山涉水)。
4、夜深千帐灯,读到这儿,老师产生了疑问,你有什么要问的吗?
是呀,将士们白天车马劳顿,疲惫不堪,为什么夜深还不休息?
(三)学习下阕。
1、自己读读下阕想一想,为什么会夜深千帐灯。
2、谁来说说下阕的意思。
3、和上阕的山一程水一程一样,这儿的风一更雪一更,指的是,一整夜风雪交加。
学生回答后,让学生读出自己看到的画面,读出自己的感受。
5、同学们,出现我们在面前的,是一位身在征途心系故园的词人。板书:身在,心系故园。
他行走在千山万水之间,然而他那颗心,却在故园,在家人身上。
6、大家想像一下,出征前,在他的故园会有什么样的情景呢?学生交流,他多么希望可以,梦回故园,感受这份温馨、宁静、祥和,可是,现在,却被吵得乡心破碎,乡梦难圆。
7、此时,你就是纳兰性德,你来读,
8、对词人来说,这,山一程,水一程,程程都是。
生:(齐读)长相思。
师:风一更,雪一更,更更唤醒。
生:(齐读)长相思。
四、拓展。
1、同学们,这首如梦令也是纳兰性德在这次征途中写下的佳作。自己读读。
万丈穹庐人醉,星影摇摇欲坠。
归梦隔狼河,又被河声搅碎。
还睡,还睡,
解道醒来无味。
2、指名读读,
3、仔细读读这首词的注解,想一想这首词和长相思,有什么相同之处呢?
注解:将士们怀念自己的家园,不禁借酒消愁,希望沉醉不醒。但是,大凌河水,惊涛拍岸,把梦中人催醒了。当一觉醒来,这思乡者又赶紧叮嘱自己再睡一会儿,因为睡着了总比眼睁睁地思乡好过一些。
4、是呀,虽然,聒碎乡心的声音不同,但是纳兰性德的思乡之情是一样的,体会着词人的思乡之情读读这首词。
五、总结。
同学们,故乡,是游子心头永恒的家。多年以后,当我们离开家乡,远离故土,我们的心中,也会情不自禁地涌起——再次激情诵读《长相思》。
文档为doc格式。
优质长相思教学设计及点评(模板17篇)篇十七
二、把握数量词的作用。
1课时。
自学探究。
听说读写。
1、泪咽却无声,只向从前悔薄情,凭仗丹青重省识,盈盈。__________。
2、谁翻乐府凄凉曲?风也萧萧,雨也萧萧,__________。
3、__________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4、__________何事秋风悲画扇。
一片伤心画不成。
瘦尽灯花又一宵。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
人生若只如初见。
情真意切,显现着一种华贵的悲哀,一种优美的感伤。
谈谈你所知的纳兰。
1、性德:性柔如水,高悬德义。
2、出身富贵避凡尘。
人生只若初相见。
3、华贵的悲哀,优美的感伤,凄惋处令人不忍卒读。
“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
1、教师配乐范读。
2、学生谈谈听后的深切感受。
4、成果展示。
山——————,水——————,身———————,夜———————。
风——————,雪——————,聒———————,故———————。
小结:一夜风雪,一夜征程,远在边关的词人总也不能入梦,心中泛起了被风声搅扰的思乡涟漪。
1、品味词中蕴含的浓浓思乡之情。
(注意从词性这方面入手)。
名词:山水风雪。
动词:碎。
代词:那畔。
形容词:故园。
数词:千帐灯。
否定词:梦不成,无此声。
小结:
山一程,水一程,程程行满相思情。
风一更,雪一更,更更铺下孤寂梦。
数词虽小,魅力无穷。
经典数词。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支春带雨。
2、赏析“山一程,水一程”与“风一更,雪一更”中数词的作用。
明确:
(1)、对仗工整,节奏感强,使文字呈现连续不绝之势,词风更缠绵。
(2)、山高,水远,风大,雪重,夜长,层次清,立体感强,给人一种苍凉、孤寂的厚重感。
(3)、程程都有亲人影,程程都有送别情,画面感强,想象丰富。
(4)、故乡远,孤寂深,表达出浓郁的思乡情。
拿出我们课下对这首词的描述,融入浓浓的思乡情,再次修改,走进纳兰的相思世界(一分钟)。
思乡情,在历史长河里,永不枯竭,超越民族,超越国界,没有肤色之差,没有男女之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