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教学设计一等奖范文(23篇)

时间:2025-01-13 作者:文轩

制定教学计划可以有助于教师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果。教学计划是教师为达到课程目标而提前制定的一份教学工作方案,它可以促使我们思考,我想我们需要写一份总结了吧。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总结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总结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实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教学设计一等奖范文(23篇)篇一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p82页。

1.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2.能判断给定长度的三条线段是否围成三角形,能运用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一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3.通过学习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多媒体课件,不同长度不同颜色的小棒若干根,实验表格。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出示课件)同学们看,图上这些地方你们都熟悉吗?

(我们的学校、鼓楼商场还有学校后门的建设银行。)。

师:老师从学校大门口到建行去取钱,有几条路可走?猜一猜我会走哪条路呢?为什么?

师:老师在银行取了钱后,现在要去鼓楼商场购物,又有几条路可走?我会走哪条路?

师:老师现在要回学校,我又有几条路可走?我又会选择哪条路呢?

师:同学们你们为什么认为在三角形的线路中走其中一条边的线路比走另外两条边组成的线路近呢?把你的想法在小组里交流一下。

(学生困惑,沉默不语.)。

师:今天我们就用数学的方法来研究一下,看看在三角形中,三边的关系是怎样的?

二、设疑激趣,动手探究。

师:(设疑)用小棒代替线段。请看,老师这儿有红、蓝、黄色的小棒若干根,任意拿三种颜色的小棒能围成一个三色的三角形吗?(学生会出现能围成和不能围成两种情况。)。

师:有两种意见,到底谁的猜测是正确的呢?让我们动手操作后再谈自己的发现。

师:我请一位同学上来任意拿出不同颜色的三根小棒,看看能不能围成三角形?

(学生上台演示,其他同学看。)。

师:这位同学围成三角形了吗?(根据学生的情况将数据填在表格中)你们想不想试试?

师:请拿出老师为你们准备的小棒,要求用三种颜色的小棒围三角形。看看哪些长度的小棒能围成三角形,哪些长度的小棒不能围成三角形。

同桌分工合作,一个同学围三角形,然后读出小棒上标出的长度;另一个同学作记录。

(单位:厘米)。

能围成三角形的三根小棒(红、蓝、黄)的长度分别是:

不能围成三角形的三根小棒(红、蓝、黄)的长度分别是:

你的重大发现。

三、汇报交流,发现规律。

让每组同学汇报围成和围不成三角形的数据。

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课件演示能围成和不能围成两种情况。(不能围成又有两种情况:两条边之和等于第三边的情况;两边之和小于第三边的情况)。

师:到底什么样长度的三根小棒可以围成三角形呢?

结论一: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师:同学们都同意这个结论吗?有不同意见吗?

师:看来同学们发现的这个结论不够全面.还能怎么修改一下呢?

进一步得出。

结论二: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师:这个结论全面吗?是否适合任何一个三角形呢?请同学们任意画一个或摆一个三角形,量出三边的长度,验证一下。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发现了一个有关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的重要结论,那就是: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四、学以致用,解决问题。

1.解释老师所行路线的原因。

2.判断。

(2)(3)(4)。

五、全课小结。

实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教学设计一等奖范文(23篇)篇二

《三角形内角和》是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三角形的概念及特征之后进行的,它是掌握多边形内角和及其他实际问题的基础,因此,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这一规律具有重要意义。教材首先出示了两个三角形比内角和这一情境,让学生通过测量、折叠、拼凑等方法,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教材还安排了试一试,练一练的内容。已知三角形两个内角的度数,求出第三个角的度数。

【学生分析】。

经过近四年的课改实验,孩子们已经有了一定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他们喜欢在实践中感悟,在实践中发表自己的见解,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知识方面:学生已经掌握了三角形的概念、分类,熟悉了钝角、直角、锐角、平角这些角的知识。2.能力方面:已具备了初步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探究能力,并且能够进行简单的微机操作。

【学习目标】。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动手操作的能力。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归纳信息的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合作习惯。

情感目标:让学生体会几何图形内在的结构美。

【教学过程】。

一、情景激趣,质疑猜想。

播放动画片:在图形王国中,有一天三角形大家庭里为三角形内角和的大小爆发了一场激烈的'争吵。

钝角三角形大声叫着:我的钝角大,我的内角和一定比你们的内角和大。锐角三角形也不示弱:我的锐角虽然比钝角小,但我的内角和并不比你小。直角三角形说:别争了,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我们的内角和是一样大的。

师:同学们刚才看了动画片你们知道谁说对了吗?不知道的话想一想,猜一猜谁说的对?

学生进行猜想,自由发言。

(设计意图:教师借助多媒体技术创设问题情境,架起数学学习与现实生活,抽象数学与具体问题之间的桥梁,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主动质疑猜想是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重要途径。)。

二、自主探究,验证猜想。

生1:能。我量出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和度数,加起来是否接近180(量的时候可能会有些误差)。

生2:我把三角形的三个角剪下来拼一拼是否能拼成一个平角。

生4:我把三角形的三个角往里折,看一看这三个角是否折成一个平角。

师:上面你们说了不少的验证猜想的方法,请大家用准备好的材料用你喜欢的方法,动手验证自己的猜想吧!(学生把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分别标上1、2、3,以免在剪拼时把内角搞混了。)。

学生边实验边整理信息,完成实验报告单后,学习小组内进行交流讨论。

(设计意图:验证猜想为学生提供了做数学的机会,让每个学生围绕自己的猜想、决定自己的探索方向、选择自己的方法,量一量、剪一剪、撕一撕、拼一拼、折一折,让学生在操作中自主探究数学知识的产生发展过程。验证自己的猜想,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验证,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三、交流评价,归纳结论。

学生操作验证,完成实验报告单后,利用投影仪展示学生填写的实验报告单。

实验报告单。

实验名称。

实验目的。

实验材料。

尺子。

剪刀。

量角器。

我的方法。

我的发现。

我的表现。

自评。

互评。

学生在展示过程中,充分交流和讨论实验中各自使用的方法和发现,教师要对学生的闪光点及时进行表扬和鼓励。

师生共同归纳,得出结论:

实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教学设计一等奖范文(23篇)篇三

1.经历动手操作、探索发现、猜想验证,发现揭示并初步应用三角形三边关系即“三角形的任何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活动过程,发展空间观念,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体验“做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2.经历探索、发现、应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的过程,增强勇于探索的精神,体会数学的实用价值,感受数学的严谨和探究数学成功的喜悦,增强数学应用意识和交流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背景资料:姚明身高2.26米,体重140.6kg,腿长约1.30米)。

1.分组实验:

每组准备四根木条或硬纸条,分别长为4cm、6cm、7cm、11cm尝试实验从其中任取三根首尾顺次相接来摆三角形,试试是否成功?做好实验记录。

2.交流发现:

问题1:是不是任意三条线段都能组成三角形呢?说说哪次试验是失败的,为什么?

问题2:从实验中你能发现什么呢?

实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教学设计一等奖范文(23篇)篇四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p82页。

1.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2.能判断给定长度的三条线段是否围成三角形,能运用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一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3.通过学习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多媒体课件,不同长度不同颜色的小棒若干根,实验表格。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出示课件)同学们看,图上这些地方你们都熟悉吗?

(我们的学校、鼓楼商场还有学校后门的建设银行。)。

师:老师从学校大门口到建行去取钱,有几条路可走?猜一猜我会走哪条路呢?为什么?

师:老师在银行取了钱后,现在要去鼓楼商场购物,又有几条路可走?我会走哪条路?

师:老师现在要回学校,我又有几条路可走?我又会选择哪条路呢?

师:同学们你们为什么认为在三角形的线路中走其中一条边的线路比走另外两条边组成的线路近呢?把你的想法在小组里交流一下。

(学生困惑,沉默不语。)。

师:今天我们就用数学的方法来研究一下,看看在三角形中,三边的关系是怎样的?

二、设疑激趣,动手探究。

师:(设疑)用小棒代替线段。请看,老师这儿有红、蓝、黄色的小棒若干根,任意拿三种颜色的小棒能围成一个三色的三角形吗?(学生会出现能围成和不能围成两种情况。)。

师:有两种意见,到底谁的猜测是正确的呢?让我们动手操作后再谈自己的发现。

师:我请一位同学上来任意拿出不同颜色的三根小棒,看看能不能围成三角形?

(学生上台演示,其他同学看。)。

师:这位同学围成三角形了吗?(根据学生的情况将数据填在表格中)你们想不想试试?

师:请拿出老师为你们准备的小棒,要求用三种颜色的小棒围三角形。看看哪些长度的小棒能围成三角形,哪些长度的小棒不能围成三角形。

同桌分工合作,一个同学围三角形,然后读出小棒上标出的长度;另一个同学作记录。

(单位:厘米)。

能围成三角形的三根小棒(红、蓝、黄)的长度分别是:

不能围成三角形的三根小棒(红、蓝、黄)的长度分别是:

你的重大发现。

三、汇报交流,发现规律。

让每组同学汇报围成和围不成三角形的数据。

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课件演示能围成和不能围成两种情况。(不能围成又有两种情况:两条边之和等于第三边的情况;两边之和小于第三边的情况)。

师:到底什么样长度的三根小棒可以围成三角形呢?

结论一: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师:同学们都同意这个结论吗?有不同意见吗?

师:看来同学们发现的这个结论不够全面。还能怎么修改一下呢?

进一步得出。

结论二: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师:这个结论全面吗?是否适合任何一个三角形呢?请同学们任意画一个或摆一个三角形,量出三边的长度,验证一下。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发现了一个有关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的重要结论,那就是: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四、学以致用,解决问题。

1.解释老师所行路线的原因。

2.判断。

(2)(3)(4)。

五、全课小结。

实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教学设计一等奖范文(23篇)篇五

1.理解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工程问题的本质规律;通过对“工程问题”的分析进一步培养学生用代数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工程中的工作量、工作的效率和工作时间的关系。

难点:把全部工作量看作“1”。

1.一件工作,如果甲单独做2小时完成,那么甲独做i小时完成全。

部工作量的多少?

2.一件工作,如果甲单独做。小时完成,那么甲独做1小时,完成。

全部工作量的多少?

3.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阅读教科书第18页中的问题6。

分析:1.这是一个关于工程问题的实际问题,在这个问题中,已经知道了什么?已知:制作一块广告牌,师傅单独完成需4天,徒弟单独做要6天。

2.怎样用列方程解决这个问题?本题中的等量关系是什么?

[等量关系是:师傅做的工作量+徒弟做的工作量=1)。

[先要求出师傅与徒弟各完成的工作量是多少?]。

师傅完成的工作量为=,徒弟完成的工作量为=。

所以他们两人完成的工作量相同,因此每人各得225元。

一件工作,甲独做需30小时完成,由甲、乙合做需24小时完成,现。

由甲独做10小时;

请你提出问题,并加以解答。

例如(1)剩下的乙独做要几小时完成?

(2)剩下的由甲、乙合作,还需多少小时完成?

(3)乙又独做5小时,然后甲、乙合做,还需多少小时完成?

1.本节课主要分析了工作问题中工作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之。

间的关系,即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2.解题时要全面审题,寻找全部工作,单独完成工作量和合作完成工作量的一个等量关系列方程。

教科书习题6.3.3第1、2题。

实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教学设计一等奖范文(23篇)篇六

学生:想!

师:下面请同学们分小组开始活动。

(学生分小组活动)。

师:每个小组利用桌上的六根木条共搭建了几个三角形?

学生:我们搭建了一个三角形。

师:剩下的三根木条能搭建成一个三角形吗?

学生:不能。

师:你们知道剩下的三根木条为什么不能搭建成一个三角形吗?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1:我发现剩下的三根木条怎么连也连不到一起。

学生2:我们也是这样的。

学生1:我们将较短的两根木条连接在一起与最长的一根木条相比较,发现较短的两根木条和起来还没有另外一根木条长。

学生2:我们把较短的两根木条连接在一起与最长的一根木条相比较,发现较短的两根木条和起来不是没有另外一根木条长,而是同另外一根一样长。

学生3:我们发现的结论与学生(1)相同,我们是通过用直尺分别度量这三根木条的长度,再计算、比较后发现的。

学生4:我们发现的结论与学生(2)相同,我们也是通过用直尺分别度量这三根木条的长度,再计算、比较后发现的。

(学生活动后汇报)。

学生1:我发现较短的两条边加起来比最长的一条边长,同刚才的结论正好相反。

学生2:我发现我这个三角形的任意两边加起来的和都比第三边长。

学生3:我的发现同学生(2)一样,也是这个三角形的任意两边加起来的和都比第三边长。

学生4:“任意两边”是什么意思?我不太懂。

学生5:“任意两边”就是指三角形三边中的每两条边加起来的`长度都比剩下来的第三条边的长度长。

学生4:原来是这样的。

(学生都有同感)。

学生6:也就是说,任意一个三角形,它的三条边都存在这样一个特征: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都大于第三边。

学生7:我想应该是这样的吧。因为我们的三角形不一样,但我们得到的结论都是一样的。

学生8:我看到书上也有同样的结论。

(学生都翻书看)。

[反思]: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人的心理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开拓者、研究者和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教学中,教师有意设置这些动手操作,共同探讨的活动,既满足了学生的这种需要,由让学生在高昂的学习兴趣中学到了知识,体验到了成功。

[片断二]:及时练习,形成能力。

学生:能!

师:请同学们翻书到第86页,自己独立做第4题。

(学生做完后汇报展示,并说明判断的方法)。

学生1:(1)、(2)、(4)这三组中的线段能拼成一个三角形,(3)中的线段不能拼成一个三角形,我是把每组中的三条线段两两相加,再与剩下的第三条线段相比较,其中(1)、(2)、(4)这三组中的线段每两条线段之和都大于第三条线段,所以它们能拼成一个三角形,而(3)中2+2〈6,所以这组中的三条线段不能拼成一个三角形。

学生2:我的结论同学生(1)一样,但我的判断方法与他不同,我是先找出较短的两条边,比较它们的和与剩下的第三条边的大小,如果和大一些,则能拼成三角形,如果和小一些,则不能拼成三角形。

学生3:学生(2)的方法只是一种巧合,他没有判断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所以这种方法不行。

(学生对学生(2)的方法产生了争论,学生讨论一会儿后)。

学生4:学生(2)的方法是对的,因为较短的两条边之和如果大于第三条边,则说明任意一条较短的边与最长的一边之和肯定大于第三条边,这也就更进一步说明这个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学生5:看来在判断某三条边能否拼成一个三角形时,用学生(2)的方法既快又对。

[反思]:课堂练习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及时掌握知识,形成能力。教学中老师充分注意到了这一点,即让学生用所学内容来说明为什么这一环节。同时我们也欣喜地发现,通过练习,学生还在原来所学内容的基础上,对原知识又有发展,找到了最佳的判断方法。学生的能力不可限量啊!

[片断三]:结合实际,学会运用。

学生:他会走中间这条路。

师:你们是怎样判断的?

学生1:因为中间这条路是直的,其它的路是弯的,所以中间这条路最短。

学生2:如果小明走通过邮局到学校这条路上学,小明家、邮局、学校则构成一个三角形,由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可以知道,小明家到邮局,邮局到学校这两条边之和一定大于第三边,即中间这条路,所以中间这条路最短。

学生:线段最短。

[反思]:教材是学习的载体,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教材的育人作用,挖掘教材的教育功能,而不要把教材撇开一边。从上面可以看出,这副图既能让学生领悟知识与实际的结合,又能从中学到另外的知识,可谓一举多得。

[片断四]:拓展延伸,丰富充实。

师:通过上面的学习,老师欣喜地发现同学们不仅能自主、能动地学习新知,而且能将所学的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之中。下面老师这儿有几道题不知怎样解答,谁能帮一帮老师?(电脑出示题目)。

学生1:长度分别是3cm、5cm的两条线段中任意一条线段能与a、b组成一个三角形,因为3+2.53.5,2.5+3.55。

学生2:长度分别是1cm、6cm、9cm的三条线段中任意一条线段不能与a、b组成一个三角形,因为1+2.5=3.5;2.5+3.5=6;2.5+3.59。

学生1:我用长度为2cm、6cm、6cm三条线段能拼成一个三角形,这个三角形有两条边的长度相等。

学生2:我用长度为6cm、6cm、6cm三条线段能拼成一个三角形,这个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都相等。

学生3:我用长度为2cm、2cm、6cm三条线段不能拼成一个三角形,因为2+26,所以他们不能拼成三角形。

师:刚才学生1、学生2所说的三角形是两种较特殊的三角形,这些三角形我们将在下次课中学习研究。

题目三:用15根等长的火柴棒摆成的三角形中,最长边最多可以由几根火柴棒组成?

学生1:我想最多可以由9根火柴棒组成。

学生2:我觉得最多可以由8根火柴棒组成。

师:同学们敢于大胆猜想,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这很好。不过同学们如果能通过实践,讲究事实依据,用理由来说服人那就更好了!

(学生分小组讨论、拼摆)。

学生1:我们通过实践知道,最长边最多可以由7根火柴棒组成。

学生2:我们通过讨论知道,最长边最多可以由7根火柴棒组成。此时另外两条较短的两条边的和为8,大于最长边7,根据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可知,此时能拼成三角形,且最长边由7根火柴棒组成,为最多。

师:同学们今天表现非常棒,不仅能猜想,而且能通过实践,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老师为你们骄傲,我相信,只要同学们一如既往,灿烂的明天一定会与你拥抱。

[反思]: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应该是敢于放手,尽可能多地给学生创造展示自己的思维空间和时间,如此定会别有洞天。

[点评与拓展]:良好的教育一定要致力于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用自己的头脑去判别,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要能使一个人成为真正的人,成为他自己,成为一个不可替代的大写的“人”。本节课,授课教师在教学中充分体现了这一观点。先是设计了“拼三角形”这一环节,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接着设计汇报展示这一环节,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在听别的同学汇报时,让学生用自己的头脑去判别,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在后面的教学中,该教师继续抓住这一教育思想对学生施教,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了生命的存在与价值,体验到了自己主动建构知识的快乐,取得了满意的教育效果。

实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教学设计一等奖范文(23篇)篇七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p82页。

1.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2.能判断给定长度的三条线段是否围成三角形,能运用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一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3.通过学习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多媒体课件,不同长度不同颜色的小棒若干根,实验表格。

师:(出示课件)同学们看,图上这些地方你们都熟悉吗?

(我们的学校、鼓楼商场还有学校后门的建设银行。)。

师:老师从学校大门口到建行去取钱,有几条路可走?猜一猜我会走哪条路呢?为什么?

师:老师在银行取了钱后,现在要去鼓楼商场购物,又有几条路可走?我会走哪条路?

师:老师现在要回学校,我又有几条路可走?我又会选择哪条路呢?

师:同学们你们为什么认为在三角形的线路中走其中一条边的线路比走另外两条边组成的线路近呢?把你的想法在小组里交流一下。

(学生困惑,沉默不语。)。

师:今天我们就用数学的方法来研究一下,看看在三角形中,三边的关系是怎样的?

师:(设疑)用小棒代替线段。请看,老师这儿有红、蓝、黄色的小棒若干根,任意拿三种颜色的小棒能围成一个三色的三角形吗?(学生会出现能围成和不能围成两种情况。)。

师:有两种意见,到底谁的猜测是正确的呢?让我们动手操作后再谈自己的发现。

师:我请一位同学上来任意拿出不同颜色的三根小棒,看看能不能围成三角形?

(学生上台演示,其他同学看。)。

师:这位同学围成三角形了吗?(根据学生的情况将数据填在表格中)你们想不想试试?

师:请拿出老师为你们准备的小棒,要求用三种颜色的小棒围三角形。看看哪些长度的小棒能围成三角形,哪些长度的小棒不能围成三角形。

同桌分工合作,一个同学围三角形,然后读出小棒上标出的长度;另一个同学作记录。

(单位:厘米)。

能围成三角形的三根小棒(红、蓝、黄)的长度分别是:

不能围成三角形的三根小棒(红、蓝、黄)的长度分别是:

你的重大发现。

让每组同学汇报围成和围不成三角形的数据。

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课件演示能围成和不能围成两种情况。(不能围成又有两种情况:两条边之和等于第三边的情况;两边之和小于第三边的情况)。

师:到底什么样长度的三根小棒可以围成三角形呢?

师:同学们都同意这个结论吗?有不同意见吗?

师:看来同学们发现的这个结论不够全面。还能怎么修改一下呢?

进一步得出。

师:这个结论全面吗?是否适合任何一个三角形呢?请同学们任意画一个或摆一个三角形,量出三边的长度,验证一下。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发现了一个有关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的重要结论,那就是: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1.解释老师所行路线的原因。

2.判断。

实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教学设计一等奖范文(23篇)篇八

教学内容:

教材第67页例6、“做一做”及教材第69页练习十六第1~3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的结论。

3、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及分析推理能力。

重点难点:

教学准备:

导学过程。

一、复习。

1、什么是平角?平角是多少度?

2、计算角的度数。

3、回忆三角形的相关知识。(出示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二、新知。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质疑验证结论这样的思维过程,真正整体感知三角形内角和的知识,真正验证了“实践出真知”的道理,这样的教学,将三角形内角和置于平面图形内角和的大背景中,拓展了三角形内角和的数学知识背景,渗透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有效地避免了新知识的“横空出现”。同时,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1、读学卡的学习目标、任务目标,做到心里有数。

4、验证:

(1)初证:用一副三角板说明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2)质疑:三角板是特殊的直角三角形,不具有普遍性,不能代表所有三角形。

(3)再证:请按学卡提示,拿出学具,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师巡视)。

(4)汇报结论(清楚明白的给小组加优秀10分)。

5、结论:修改板书,把“?”去掉,写“是”。

6、追问:把两块三角板拼在一起,拼成的大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说明三角形无论大小它的内角和都是180°(课件演示)。

7、看微课感知“伟大的发现”(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自己所做的和帕斯卡发现三角形内角和是180°的过程是一样的,从而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创造力。)。

三、知识运用(课件出示练习题,生解答)。

1、填空。

(2)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锐角是50,则另一个锐角是()。

(4)一个等腰三角形,它的一个底角是50,那么它的顶角是()。

(5)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60,这个三角形也是()三角形。

2、判断。

(1)一个三角形中最多有两个直角。()。

(3)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不一定是等边三角形。()。

(5)直角三角形中的两个锐角的和等于90。()。

四、拓展探究。

根据所学的知识,你能想办法求出四边形、五边形的内角和吗?

1、小组讨论。2、汇报结果。3、课件提示帮助理解。

五、自我评价根据学卡要求给自己评出“优”“良好”“合格”。

实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教学设计一等奖范文(23篇)篇九

(一)知识与技能:掌握“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及其简单应用,让学生探索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量算、撕拼、折拼等活动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探究、归纳、概括、反思等能力和初步的空间想象力,感受数学的转化思想;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训练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渗透转化迁移思想,培养学生大胆质疑的勇气和严谨科学的精神,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2、让学生切实感受到从实验中得到的现象,经过简单的推理证明以后可以成为我们的一般公理,初步感受从个别到一般的思维过程。

教学重点:

让学生经历“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这一知识的形成、发展和应用的全过程;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并且能应用。

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1、画三角形。

2、画有两个直角的三角形。

二、探究新知。

60°+30°+90°=180°。

45°+45°+90°=180°。

1、小组合作完成。

2、汇报。

第一种:通过度量完成。

第二种:通过撕拼或者折拼完成。

第三类:通过长方形推算得出。

其他类。

3、小结:

(课件演示)刚才同学们用量、折、剪、拼、计算、推理等这么多巧妙的方法得出,无论是什么样的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你们真不错,让我们带着自豪的语气大声地读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4、知识升华:

三、实践检验。

2、老师不小心把墨水倒在了三角形上,你知道它的度数吗?

3、数学日记。

四、评价树。

你对自己的评价。

结束语:

数学是一棵大树,三角形只是它的一片叶子;

生活是一棵大树,数学只是它的一片叶子,

让我们欣赏着、享受着三角形为生活添得美!

实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教学设计一等奖范文(23篇)篇十

探索三角形内角和的度数以及已知两个角度数求第三个角度数。

教学目标:

1、通过测量、撕拼、折叠等探索活动,使学生发现三角形内角和的度数是180?

2、已知三角形两个角的度数,会求第三个角的度数。

3、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动脑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具学具准备:

教材与学生。

教材创设了一个有趣的问题情境,通过对大小两个三角形内角和的大小比较来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教材为了得到三角形内角和是180的结论安排了两个活动,通过学生测量,折叠,撕拼来找到答案。

学生在已有的会用量角器来度量一个角的度数的基础上,会首先想到这种方法。但测量的误差会导致测量不同,因此,学生会想到采取其他更好的办法,通过亲手实践,得出结论。

教学过程:

一、呈现真实状态。

学生各抒己见。

二、提出问题:

师;刚才我们观察三角形哪个内角和大,同学们有两种不同的猜想,可以肯定,必定有错下面我们来测量验证。

(1)以小组为单位请同学们拿出量角器,量一量,算一算图中大小两个三角形内角和度数,并做好记录,记录每个内角的度数。

(2)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由小组汇报测出结果(三角形内角和)。

(4)师小结:我们通过测量发现,每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测出结果接近180。

三。自主探索、研究问题、归纳总结:

(一)组内探索:

(1)以小组为单位探索更好的办法。

(2)以小组为单位边展示边汇报探索的过程与发现的结果。

(有的小组想不出来,可以安排小组和小组之间进行交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实践发现结果,在探索中发现问题,在讨论中解决问题,是学生学习到良好的学习方法)。

(3)把你没有想到的方法动手做一次。

(4)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教师进行操作演示。

(二)教师演示。

撕拼法1。教师取出三角形教具,把三个角撕下来,拼在一起,如图所示。

2.师:这三个内角放在一起你有什么发现?

生:发现三个内角拼成一个平角。

师:平角是多少度呢?说明什么?

生:180?说明三个内角和刚好等于180。

师:这种方法是不是适用各种三角形呢?

进行实验后,结果发现同样存在这一规律,三角形三个内角和是180。

折叠法:师:刚才我们通过测量发现三角形内角和接近180,那是因为测量的不那么精确,所以说“接近”,又通过撕拼方法发现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刚好拼成一个平角,进一步说明三个内角和是180,现在再来演示另一种实验,再次证明我们的发现。

你们也来试一试好吗?

在学生完成这一实践后肯定这一发现。

四。巩固练习,知识升华。

1.完成课本第28页的“试一试”第三题。

2.想一想:钝角三角形最多有几个钝角?为什么?

3.有一个四边形,你能不用量角器而算出它的四个内角和吗?

试一试,看谁算得快。

师:谁来说说自己的计算过程?

[回答可能有二]:

(一种全部说是:)。

师:请问,你们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这么认为?

生:……。

师:看来,大家是通过这两个三角形猜想的,是吗?想不想验证一下你们的猜想,(生:想)好,咱们一起走进三角形王国,一起去研究它们内角和的秘密吧!(师在课题“内角和”下面划上横线,打上问号)。

(一种有一部分同学说是,有一部分同学说不是:)。

师:看来,大家的意见不一致,想不想验证一下你们的猜想,(生:想)好,咱们一起走进三角形王国,一起去研究它们内角和的秘密吧!(师在课题“内角和”下面划上横线,打上问号)。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师:老师看你们有答案了,哪位同学愿意说一说你的奇思妙想?

生:我准备用量的方法。

师:然后呢?

生:然后把它们三个内角的度数相加起来,就知道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

师:说的真不错,还有没有其它的方法?

生:我是把三角形的三个角剪下来,拼在一起(师鼓励:你的想法很有创意,等一会儿用你的行动来验证你的猜想吧!)。

生:……。

(如生一时想不到,师可引导:他是把三个内角的度数相加在一起,我们能不能想办法把三个内角放在一起进行观察,看看能不能发现些什么呢?)。

师:好啦,老师相信咱们班的同学个个都是小数学家,一定能找出更多的方法的,请你们在研究之前,也像老师一样,在三个内角上编上序号,角一、角二、角三,现在就请同学们对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等各种类型的三角形进行研究,看看它们的内角和各有什么特点。咱们比一比,看一看,哪个小组的方法多,方法好!

开始吧!(学生研究,师巡回指导)预设时间:5分钟。

师:老师看各小组已经研究好了,哪位同学愿意上来交流一下?

师:请你告诉大家,你是怎么研究的,最后发现了什么结果?

(预设:如果第一类同学说的是量的方法)。

师:你是用什么来研究的?

生:量角器。

师:那请你说一下你度量的结果好吗?

(生汇报度量结果)。

生:180度。

师:那到底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不是180度呢?还有哪位同学有其它的方法进行验证吗?

生:我是先把三角形的三个角剪掉以后粘在一起,然后在量出它们三个角组成的度数。

师:他演示的真好,你们听明白了吗?李老师把他的过程给大家在大屏幕上演示一下。

(师边讲解边点击flash:把三角形按照三个内角撕成三块,先把角一放在右边,再把角二放在左边,最后把角三调个头,插在角一角二的中间,这样它们三个内角就形成了一个大角,角一的这条边,角二这条边看起来在一条直线上,那到底是不是在一条直线上呢,我们一起用直尺来量一下,师演示后问学生:是不是在一条直线上,那这个大角是个什么角呢?通过刚才拼的过程,你有什么发现?)。

生:我们还用了折的方法(生介绍方法)。

师:你们听明白了吗?李老师把他的过程给大家在大屏幕上演示一下。

(师边讲解边点击flash:先找到两条边的中点,把它连起来,把角一沿着中间的这条线向对边对折,再把角二向里对折,使它的顶点与角一对齐,最后把角三也用同样的方法对折,这样它们三个内角就形成了一个大角,这个大角是个什么角呢?)。

生:是个平角。180度。

师:请这位同学来说给大家听听吧!

生:我把两个相同的直角三角形拼成了一个长方形,因为长方形里面有四个直角,所以它的内角和是360度,那么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就是180度。

生1:量的不准。

生2:有的量角器有误差。

师:对,这就是测量的误差,如果测量仪器再精密一些,我们的方法再准确一些,那么任意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也将是180度。

师:把你们伟大的发现读一读吧!

(三)拓展应用,深化认识。

师:请看老师手上的这两个三角形,左边这个内角和是多少度?(生:180度)右边呢(生:也是180度)。

师:现在老师把它们拼在一起,这个大三角形的内角和又是多少度呢?

(生答后师引导归纳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与形状大小无关,组成的大三角形的内角和依然是180度。)。

师:刚才我们在讨论学习三角形知识的时候,三角形中的两个好朋友却争执了起来,想知道怎么回事吗?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出示课件,课件内容:一个大一些的直角三角形说:“我的个头比你大,我的内角和一定比你大”。另一个稍小的锐角三角形说:“是这样吗”?)。

师:到底谁说的对呢?今天我们就用我们今天学到的知识来为它们解决解决吧!

师:好,请看大屏幕!

(出示基础练习)在一个三角形中角一是140度,角三是25度,求角二的度数。

生答后,师提问:你是怎样想的?

生陈述后,师鼓励:说的真好!

出示自行车、等边三角形的路标牌、告诉顶角求底角的房顶、直角三角形的电线杆架进行练习。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三角形的内角和,你有哪些收获呢?

师:嗯,真不错,你们知道吗?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是法国著名的数学家帕斯卡在1635年他12岁时独自发现的,今天凭着同学们的聪明智慧也研究出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老师为你们感到骄傲,老师相信在你们的勤奋学习和刻苦钻研下,你们就是下一个“帕斯卡”!

师:好,下课!同学们再见!

实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教学设计一等奖范文(23篇)篇十一

1.经历动手操作、探索发现、猜想验证,发现揭示并初步应用三角形三边关系即“三角形的任何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活动过程,发展空间观念,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体验“做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2.经历探索、发现、应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的过程,增强勇于探索的精神,体会数学的实用价值,感受数学的严谨和探究数学成功的喜悦,增强数学应用意识和交流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背景资料:姚明身高2.26米,体重140.6kg,腿长约1.30米)。

1.分组实验:

每组准备四根木条或硬纸条,分别长为4cm、6cm、7cm、11cm尝试实验从其中任取三根首尾顺次相接来摆三角形,试试是否成功?做好实验记录.

2.交流发现:

问题1:是不是任意三条线段都能组成三角形呢?说说哪次试验是失败的,为什么?

问题2:从实验中你能发现什么呢?

实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教学设计一等奖范文(23篇)篇十二

《三角形三边关系》教学内容:“三角形任意两边长度之和大于第三边”是三角形的重要性质。了解这一知识,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三角形的特征,而且可以利用它解决很多日常生活问题。

特级教师吴正宪提出,要让学生享受既有“营养”又“好吃”的数学学习,单调的练习题如何烹饪成适合学生的美味?教学三角形三边关系,以前的我选择是给3根小棒让学生来探究。而这一次我选择了给他们一张普普通通的纸条,需要学生忽视其宽度,重视其长度,把它“想成”只有长度的线段。这就有了“数学化”的味道。变”学数学“为”做数学“。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总结得到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让学生能够接受学习内容,提高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课堂上乐于学数学、做数学、用数学。除此之外我还采用了创设实验情境――动手操作――合作探究――揭示规律――画图验证这种探究方法来完成本节课,目的是让学生体会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才是严密的论证方法。

课堂及时捕捉学生思维的成果。当学生用纸条摆出结果后,我用手机照相功能把学生的作品保存下来,投放到课件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高涨起来,把他们不同的成果进行展示,并且进行比较分析,得到了良好的效果。

巧设练习,促进思维的发展,体验数学的意义和价值。在练习中设计了几组线段,让学生判断能否围成三角形,分析这几组数据,得出只要比较较短的两条线段之和是否大于第三条边就可以判断能否围成三角形了。并根据这一发现解决四组线段能否围成三角形的问题。这一过程使学生巩固了基本的知识点,强化教学重点和难点,提高学生对组成三角形的规律的认识,掌握更好的判断方法――较小两条线段之和大于第三条线段,便可构成三角形。

实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教学设计一等奖范文(23篇)篇十三

教学目标:

1、通过量一量、摆一摆、算一算等实验活动,探索并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并应用这关系解释一些生活现象,解决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

2、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猜想意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探索并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教学准备:学生、老师各准备几根长短不等的小棒、直尺、探究报告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这是什么图形呢?(三角形)谁来说说什么是三角形?怎样理解这个“围”字(端点首尾相连)。同学们还知道三角形的哪些知识?关于三角形的知识还有很多,我们继续往下看。

二、动手操作,发现问题。

师:老师这里有三根小棒,分别长3、5、10厘米,这3根小棒能围成一个什么图形?

生:三角形。

师:谁愿意上来围一围?围的时候要注意小棒首尾相连。

师:这三根小棒为什么围不成三角形呢?三角形的三条边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板书课题)。

三、猜想验证,发现规律。

师:我们发现这三根小棒不能围成三角形,怎样做才能围成三角形呢?

生:换一根小棒。

师:怎样换?同学们说的都是你们的猜想(课件1演示猜想1)。

1、学法指导。

师:你们的这些猜想是否正确,三角形的三条边到底有什么关系?我们可以通过做实验来验证一下,现在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一些材料:3厘米、5厘米、8厘米、10厘米小棒各一根一起试着围一围三角形。同学们亲自动手摆一摆,拼一拼,看看有什么结果。先看要求(大屏幕)。

操作要求:

(1)、2人一组合作完成四种拼法。

(2)、围三角形时要注意首尾相连。

(3)、完成后,填写好活动记录表准备交流。

第一根小棒长。

第二根小棒长。

第三根小棒长。

能否围成三角形。

2、动手操作,寻找规律(师巡视,并指导)。

3、交流汇报,探究规律。

师:哪个小组愿意来汇报。

小组上台展示,

3厘米、8厘米、10厘米能。

3厘米、5厘米、10厘米不能。

3厘米、5厘米、8厘米不能。

5厘米、8厘米、10厘米能。

师:其它组有不同意见吗?

三根小棒要围成三角形,必须满足什么条件?

通过刚才的实验和分析,你发现三角形三条边长度之间有什么关系吗?

生:

师:其他同学赞同吗?谁再来说一说。

师:我明白了,3厘米的边是不能和5厘米、10厘米的边围成三角形的,因为这两条边之和小于第三条边。(板书3+4〈8)你很会观察。(演示)。

生:3+5=8重合了不能。

师:是这样吗?(课件演示)请看大屏幕。

师:真的是这样,通过演示现在明白这个同学的意思了吗?谁愿意再来说一说。

师:通过以上的动手操作和探究分析,我们发现了当两边之和小于、等于第三条边时,这3条边是围不成三角形的。

师:那么怎样才能围成三角形呢?

生:两条边加起来要大于第三边就行了。

师(板书):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师:我们来看看能围成三角形的这两组是不是这样的呢,3+8>10、8+5>10看起来是这样的。

生:有一种不符合就不行了。

师:看来只是其中的两条边之和大于第3条边是不完整的。

生1:加“任何”、“任意”。

生2:其他两边之和都大于第三条边。

生3:无论哪两条边之和都要大于第三边。

4、归纳小结。

师:看来只是其中的两条边之和大于第3条边是不完整的,

师:这句话概括说就是: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板书:任意)。

师:是这样吗?再挑选一组能围成三角形的三条边,来验证:

生:3+4>5、3+5>4、4+5>3,

师:这个例子证明了你的想法是对的,这两个三角形的三边关系都是: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齐读)。

四、课堂小结。

师: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实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教学设计一等奖范文(23篇)篇十四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62页。

教材和学情分析。

《三角形边的关系》这节课是人教修订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第二课时的内容。在平面图形里,学生已经学习了线段、射线、直线、角,初步认识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有3条边、3个顶点、3个角,三角形还具有稳定性等知识,虽然知道三角形由3条线段围成,但是对于“任意的3条线段不一定都能围成三角形”这一知识却没有任何经验。学生对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规律只是停留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只能初步感悟笔直的路比拐一个弯要近。所以学好这部分内容,不仅可以从形的方面加深对周围事物的理解,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还可以在动手操作、体验理解、思考探索、生活应用等方面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为进一步学习三角形的分类、三角形内角和、三角形的面积、甚至初中的勾股定理、三角函数等内容打下坚实基础。

教学目标。

1.经历用小棒围三角形来探究三角形三边关系的过程,发现、理解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并运用这一发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在探索活动过程中,积累猜想、观察、分析、对比、计算、比较、归纳、验证等数学活动经验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策略意识。

3.渗透建模思想,体验数据分析、数形结合方法在探究过程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探索并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教学难点。

较短两根小棒的长度和等于第三根时能不能围成三角形。

教学准备学生用小棒(每组5根)、记录单、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生:围不成三角形。

师:其他同学同意吗?

师:为什么会围不成?(长的太长)。

师:你们觉得怎么样就能围成三角形?

生:缩短最长边。

师:我们试试看。(缩短最长边)最长的钢管变短后还真围成了。

师:看来并不是任意三根钢管都能围成三角形,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之间一定是有关系的,那会有什么关系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探索三角形边的关系。

1.围三角形的活动。

师:接下来我们就借助小棒进行研究,每个信封中有4根小棒,上面标有小棒的长度。两人一组,每次任选3根小棒围一围,看能不能围成三角形,把围的结果写到记录单上。好,开始活动。

(学生活动)。

引导认为358厘米能围成的同学:358厘米这组小棒能不能围成?确实是围成了(师拍照)。

引导认为358厘米围不成的同学:358厘米这组小棒能不能围成?说说为什么围不成?3加5正好等于8,和8厘米的小棒就重合了(师拍照),当3厘米和5厘米的小棒拱起来时就更不能和8厘米小棒的端点重合了。可人家还真有人围成了(师操作)你们觉得这围成了没有?是啊,看似围成了,实际上小棒的端点并没有重合,还差一点点。所以这三根小棒围不成。如果让同学们知道了你这种想法,大家一定会很佩服你的。

2.汇报围三角形的情况。

(尽可能让认为358厘米能围成的学生先汇报)。

师:大家看看有哪些数据和你们的结果不一样?

预设一:若学生有不同意见。

预设二:若学生没有不同意见。

师:(生说师打问号做标记)还有不同的吗?打问号的小棒能不能围成三角形?我们怎么办呢?(怎么验证我们的猜测?)。

生:再来围一围。

师:是个好办法,那就听大家的,我们再围一围。(学生活动)。

师:这是我刚拍到的照片(解决能围成的情况)。

358厘米这组小棒,我拍到两组同学的照片,他们围成了吗?这组呢?

生:围成了。师:都认为围成了?(若生都认为围成了,教师放大照片问:再看看,围成了没有?)。

生:没围成。(说说你的理由?)。

(把照片放大)。

师:如果再调整下去又会怎样呢?我们看看这个动画(出示课件)。

你觉得这三根小棒能围成三角形吗?请说出你的理由?(生述)。

师评价:谢谢你,你的表达真清楚。

358厘米这组小棒,我拍到两组同学的照片,他们围成了吗?这组呢?

生:围成了。师:都认为围成了?(若生都认为围成了,教师放大照片问:再看看,围成了没有?)。

生:没围成。(说说你的理由?)。

(把照片放大)。

师:如果再调整下去又会怎样呢?我们看看这个动画(出示课件)。

你觉得这三根小棒能围成三角形吗?请说出你的理由?

3.探究围成三角形的条件。

师:同样是三根小棒,为什么有些能围成三角形,有些就围不成?对比这些数据和图形,你们发现了什么?先独立思考,然后将你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

师:谁来和大家分享一下你们的发现?

预设一。

生:较短两根小棒的和大于第三根就能围成三角形;较短两根小棒的和小于或等于第三根就围不成。

师评价:说的真好!真是一名善于思考和总结的孩子。能举例子说说吗?

生:345厘米,3+4〉5,所以能围成三角形。348厘米,3+4〈8,所以围不成;358厘米,3+5=8,也围不成。

(生说出时师板书)。

(生说不出时师引导:3加4大于5,3加5呢?)。

师:同桌口算一下边长458厘米的三角形是不是也有这样的关系?(生算)(教师发现一旦口算正确的学生就第一时间让写到黑板上)。

师:这个三角形的三条边是不是也有这样的关系?(是)。

若学生说不出:师:这是哪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呢?

这两边的和3加4大于5,3加5大于4,4加5大于3。

生:三角形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师:明白他的意思吗?谁能用你的话说一说。

生:三角形哪两边的和都大于第三边。

师:什么叫哪两边的和都大于第三边?(生述)。

师:理解的非常到位,每两边也就是任意两边。

师:谁来汇报一下你是如何验证的?

生:*+*〉**+*〉**+*〉*。

师:刚才我发现有一位同学的方法比较特别,(出示照片)(若出现这种情况:说说你为什么只计算较短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若没出现这种情况:谁知道为什么只计算较短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师:(生若说不出)最长边比另外两边都长,最长边无论加哪条边都比另一条边要长,所以就没有必要算了,只算较短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就可以了。

师评价:多么有创意的想法,有深度的思考,分析的太透彻了。这是判断能否围成三角形的最快方法。

师:有没有谁画的三角形,三边关系不符合这个结论的?有没有呢?

师:看来所有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都大于第三边。

预设二。

生:我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师:你严谨准确的语言和高度概括的能力很值得我们学习。能举例子说说吗?

生:比如3、4、5厘米的小棒,3+4>5,3+5>4;4+5>3。

(学生说,师板书)。

师评价:说的真好!你真是一位善于表达的孩子。

师:谁能将这个三角形三条边长度之间的这种关系,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生:三角形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生:三角形哪两边的和都大于第三边。

师:同学们理解的都非常到位,同桌口算一下458厘米的三角形是不是也有这样的关系?(生算)(教师发现一旦口算正确的学生就第一时间让写到黑板上)。

师:这个三角形的三条边是不是也有这样的关系?(是)。

预设三。

生:只要随便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就能围成三角形。

师:听了他的发言,你想说什么?

生:可3,5,8厘米,5+8大于3,但也围不成呀?

师评价:正是由于这位孩子用心倾听、深入思考才有了与众不同的发现,感谢你为我们带来了新的思考。

师:5+8大于3,3+8也大于5,为什么围不成呀?

生:可是3+5等于8,所以就围不成。

生:三角形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师:明白他的意思吗?谁能用你的话说一说。

生:三角形哪两边的和都大于第三边。

师:什么叫哪两边的和都大于第三边?(生述)。

师:理解的非常到位,每两边也就是任意两边。

师:谁能举例子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生:比如3、4、5厘米的小棒,3+4>5,3+5>4;4+5>3。

师评价:说的真好!仅仅用3个式子就很清楚的让我们理解了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师:同桌口算一下458厘米的三角形是不是也有这样的关系?(生算)(教师发现一旦口算正确的学生就第一时间让写到黑板上)。

师:这个三角形的三条边是不是也有这样的关系?(是)。

四、应用所学,解决问题。

***身高1.5米,腿长0.8米,有人说他一步能走2米。你同意他的说法吗?

预设一。

预设二。

生:一步不可能走2米。因为0.8+0.8小于2,所以一步不可能走2米。

师:你们觉得他一步(最多)能走多长?

生:1.6米。

师:我们掌声请出***给大家走个1.6米。

师:我想这是***十多年来第一次迈出这样的步子,***不可能就这样走吧?

生:不可能。

生: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都大于第三边,0.8+0.8应大于一步的长度,所以一步的长度要小于1.6米。

生:走路时两腿与地面形成一个近似的三角形,0.8+0.8小于2就围不成三角形,所以不可能走2米,即使劈叉也不可能走2米。

师:什么是劈叉?谁能示范一下?(生劈叉)。

师:我想这是***十多年来第一次迈出这样的步子,***不可能就这样走吧?

生:不可能。

师:正如这位同学所说,走路时两腿的长度与两脚间的距离构成一个近似的三角形,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都大于第三边,0.8+0.8应大于一步的长度,所以一步的长度要小于1.6米。

师小结:真聪明,真会学以致用。看到同学们学的这么认真,而且能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明明也想请大家帮帮忙。

2.还记得明明做三角形航模底座的事吗?

生:把10厘米的钢管据成7厘米。

师:谁知道他为什么要这样想?

生:3+5>7,就能围成三角形了。

师:孩子,你是这样想的吗?(是)。

师:是不是只能锯成7厘米?还可锯成?

生:6厘米、5厘米、4厘米、3厘米、2厘米、1厘米。

(学生对2分米和1分米两种情况进行质疑并发现锯成2分米和1分米不行)。

师:最长可锯成几分米?最短呢?可以有几种情况?

师评价:集体的力量真大,把这个问题的方方面面都想到了。

师小结:说的真好,做成等腰三角形的底座确实好看多了。

(3)我们还能不能帮明明做出更加美观的边长整厘米的三角形底座?

(出示等边三角形底座图)怎么做?

生:剪成3个1厘米……师:为什么要这样剪?(三边相等更美观)。

师:还有别的方法吗?

生:2厘米,3厘米,4厘米,5厘米(师:4厘米怎么剪?5厘米怎么剪?)。

(4)按这几种想法做出的三角形底座就更漂亮了,如果你是明明,会给自己的航模选哪种底座?请说说理由。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上我们由刚上课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到课堂上的分析问题,再到刚才的解决问题,尤其是在做航模底座的问题中,经历了做不成-能做成-更美观-实用性的系列研究过程,不仅学到了数学知识,还学到了数学的思想和方法,积累了数学活动的经验,这就是学习数学的价值所在。

实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教学设计一等奖范文(23篇)篇十五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探究、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初步理解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2、经历操作、发现、应用的过程,渗透数学思想与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

3、激发学生探究愿望和兴趣,培养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探究、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教学难点:应用数据发现三角形三边的关系,理解“任意”的含义。

教学设计思路:这节课,精心设计了一系列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在活动中发展”。课堂上,学生通过自主操作、自主估猜、自主探究、自主迁移,深入认识三角形。通过课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充分交流合作,学生自然、自主、自由地发展。

教学过程:

1、出示各种三角形。(这些是什么图形,什么是三角形?)。

2、出示三根纸条红、蓝、黑。

师:我们把这三根纸条看成三条线段,你能把它围成三角形吗?

生代表上来围。师:你们觉得他围得怎么样?生补充围。我真佩服你的细心。纸条要顶点对着顶点,首尾相连,这样才能真正用上了这三根纸条的长度。

3、围三角形比赛,(看来同学们都会围了,现在我们来进行一场比赛吧。从信封拿出纸条1号袋红3cm,蓝6cm,黑11cm。2号袋红3cm,蓝6cm,黑5cm。

4、讨论。

为什么有些能围成有些围不成,板书(围不成)(围成)它可能跟什么有关系呢?我们来猜想一下,你说:

生1:可能跟边有关。

生2:跟边的长短有关系。

师:那么三角形三边长短之间到底有怎样的关系呢?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探究的课题:出示课题《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1、动手操作:

生:11厘米太长了,那两根太短了。

师:上面这两根和下面这根比,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两根小棒之和小于第三根。

师:从你的回答,我听到了智慧的声音,以前我们总是考虑一根和另一根去比长,而现在却考虑用两根的和去与第三根进行比较,真了不起!

能不能用一个算式来表示呢?

生;3+6﹤11。

生: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生:两边的和等于第三边。

(过渡)同学们有不同的猜想,生活当中许多重大发现都从猜想开始,但是光猜还不行,我们还得从实践中加以验证,接下来我们从探究验证我们的想法,我们把3cm和6cm两边的和不变缩短黑边的长度,为了便于研究,我们移到整厘米,注意刻度线对刻度线。一边围一边想,这两个结论是否正确,找到规律就可以不用每个刻度都要试,即动手又动脑,才是高效的探究。现在小组一起,可分工不同移动的刻度,要有一个同学作记录。(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2、汇报交流。

教师:下面请同学们来汇报一下你的操作结果。

请不同的学生汇报,教师在课件中输入数据和结果。

师:长度是9厘米时,有争议,图形有些特殊我们重点研究它,请不能围成的同学上来说说不能围成的原因。

生:只要将纸条3cm或6cm稍微抬高一些,纸条3cm和6cm就不能首尾相连了。师:利用课件演示。问能围成的同学此刻的想法。(善于思考能接纳同学的建议很会学习)。

生: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时能围成,用3cm、6cm和7cm展示。

师:这个猜想对不对呢?这需要进行验证,看看这些能围成三角形的边是不是具备这样的关系?3+6﹥7还有谁也得出这样的结论?指名说。

生:用3cm、6cm、11cm不能围成三角形,它也有两条边的和大于第三边板书(3+11﹥6)。

师:那这个结论正不正确,除了这两个算式还能写出第三个算试吗?

生:6+11﹥3围成的呢,3+7﹥67+6﹥3。

师:还有别的算式吗?(没有)在围成三角形当中每两边的和都大于第三边,而不能围成的只有两组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在数学中,每两边的和都大于第三边的,叫做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板书)。

师:什么叫任意?

师:在判断能不能围成三角形的时候有没有更简单的方法?是不是每次都要计算三组啊?在小组内想一想,说一说;引导学生发现,因为较小的两边的和都大于最长的边了,那么用最长的边加一条较短的边,就一定大于另一条短边了,所以呢?只要把较小的两条边,加起来与第三边进行判断,就可以了。

实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教学设计一等奖范文(23篇)篇十六

本节课的一个突出特点就在于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上,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环节:一是导入部分:学生从5根小棒中任意拿出3根,摆一摆,可能出现什么情况?结果有的学生摆成了三角形,而有的学生没有摆成三角形,此时,老师接过话题:能否摆成三角形估计与三角形的“边的长度”有关系,它们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这样很自然地就导入了新课,为后面的新课做了铺垫。二是新授部分:学生用手中的小棒按老师的要求来摆三角形,并且做好记录。这个过程必须得每个学生亲自动手,在此基础上观察、发现、比较,从而得出结论。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人的心理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教学中,我有意设置这些实际动手操作、共同探讨的活动,既满足了学生的精神需要,又让学生在浓烈的学习兴趣中学到了知识,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

二、练习设计层层深入。

评价一节数学课,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就是通过练习得到的反馈。而学生之间参差不齐,为了能兼顾全班学生的整体水平,我在练习设计上主要采用了层层深入的原则,先是基础知识的练习;然后用三角形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最后增加拓展延伸题,让优等生在这个知识点上的学习更进一步。而每一道题都运用了本节课的知识,每一道题目的呈现方式又都不同。这样既能让后进生跟得上,又能让优等生吃得饱,从而让全班同学共同进步。

但是从教学过程中我也反思了自己的不足之处。没有及时捕捉学生的智慧。学生在思考“能围成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时,其中有一个学生说“我发现两条短边的和比另外一条边长时,就能围成三角形。”当时由于我考虑到为后面的“任意”二字做铺垫,并没有对学生的这个答案做过多的评价。其实这是判断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时一种最优化的方法。在教学中,我们不能束缚在教材的条条框框中,而忽视了班上少部分同学的灵感和智慧。在课堂中,如果我能及时捕捉这一信息,并因势利导,我相信本节课,不仅能找出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还能找出能否三角形的三条线段的最优化方法,一定会为本节课增色不少。

从练习反馈中发现学生易错点,犯错的原因主要是学生未能认真审题。所以在以后审题教学中重视学抓关键词、培养审题习惯,提高解题效率。

实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教学设计一等奖范文(23篇)篇十七

(1)学生的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结合在一起。

在组织活动之前,我提出问题“如何围成一个三角形"让学生有了自己的认识后,在小组合作解决,最后全班共同交流看法,使学生学会了怎样去解决问题,并在这一过程中学会了怎样表达于怎样倾听。

(2)在实际应用方面,提供空间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并对他提供展示的机会,由于学生的思考角度不同,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是多样化的,让学生通过思考交流,比较各自方法的特点,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方法,去解决问题。

(3)用学生喜欢的游戏作练习,吸引学生的兴趣,在快乐的氛围中学到了知识。体验学习数学的挑战性和数学结果的确定性。

整个教学过程某些环节确实需要进一步的改进于思考。如:。

(1)让学生在自主计算、亲身比较的过程中,感受锐角三角形两遍之和大于第三边在这个环节我下的力度有一点大,使课堂有一点延时。

(2)有的学生对给出的小棒没能充分运用,说明孩子们在解决问题时有时思考是不灵活的。在平日的教学中我们就要多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不规定固定的模式。

本节课的小组合作我用了两次,却都能切实体现到小组合作的实效性。新授课中的小组合作“摆三角形”,学生分工明确,参与性强,而练习中的小组合作却能集众人智慧,全面考虑,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

实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教学设计一等奖范文(23篇)篇十八

本节微课视频是苏教版数学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第78~79页的教学内容。在教学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角的概念、角的分类和角的测量;认识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首尾相接围成的图形,有三个顶点、三条边和三个角。这些已经构成学生进一步学习的认知基础。《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三角形的一个重要性质。学生在学习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时,通过测量三角尺三个角的度数,知道三角尺三个角加起来的和是180度,再加上课前的预习,大部分的学生已经能得出结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只不过他们不清楚其中的道理,只是机械性的记忆。因此,本节课的重点不是结论,而是验证结论的过程。教材组织学生对不同形状、不同大小的三角形的内角和进行探索,通过转化、推理、比较、操作和验证,总结概括出“所有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度”的规律,从而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推理能力。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测量、转化、观察和比较等活动探索发现并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的规律,并且能利用这一结论解决求三角形中未知角的度数等实际问题。

2、通过折一折、拼一拼和剪一剪等一系列的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联想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体验验证结论的过程与方法,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通过操作的过程获得发现规律的喜悦,获得成就感,从而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难点:对不同验证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三、教学过程。

(一)质疑――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交流:不同三角尺的内角和都是一样的吗?三角尺的内角和有什么特征?

提问:三角尺的形状是什么三角形?三角尺的内角和是180度,我们还可以说成是什么?(得出结论: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你有什么办法验证这一结论呢?(动手操作,寻找答案)。

方法一:拿出不同的直角三角形,分别测量三个内角的度数,再求和。(提示存在误差,但三个内角的和都在180度左右)。

方法二:用两个相同的直角三角形拼成一个长方形,由于长方形的四个内角和是360度,因此能得出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和是180度。

(二)探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出示三个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

引导: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了,由此我们联想到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也有可能是180度。

提问:你有什么办法来验证这一猜想呢?

拿出事先从课本第113页剪下来的3个三角形,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发现规律。

方法一:可以像上面那样先测量每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度数,再计算出它们的和,看看能发现什么规律。学生测量计算,教师巡视指导。

引导:测量时要尽量做到准确,测量是存在误差的,对于测量的不准的同学要重新测定和确认,计算出它们的和,发现其中的规律。

方法二:既然是求三角形的内角和,我们就可以想办法把三角形的3个内角拼在一起,看看拼成了什么角。那怎样才能把3个内角拼在一起呢?我们可以将三角形中的3个内角撕下来,再拼在一起,会发现拼成了一个平角,是180度。

方法三:把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撕下来,虽然能将他们拼在一起,但是原有的三角形被破坏了。因此,我们还可以通过折一折的方法,把三个内角折过来拼在一起,同样会发现拼成一个平角,是180度。

方法四:将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分别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利用直角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进行推理。180+180=360度,360-90-90=180度。

(三)归纳――获得结论。

交流:回顾以上3个三角形的内角和的探索过程,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总结:通过测量计算、拼一拼和折一折的方法,我们可以消除心中的问号,肯定得说出所有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度这一结论。

(四)拓展――巩固练习。

1、将一个大三角形剪成两个小三角形,每个小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

2、在一个三角形中,根据两个内角的度数,求第三个内角的度数?

实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教学设计一等奖范文(23篇)篇十九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62页。

《三角形边的关系》这节课是人教修订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第二课时的内容。在平面图形里,学生已经学习了线段、射线、直线、角,初步认识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有3条边、3个顶点、3个角,三角形还具有稳定性等知识,虽然知道三角形由3条线段围成,但是对于“任意的3条线段不一定都能围成三角形”这一知识却没有任何经验。学生对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规律只是停留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只能初步感悟笔直的路比拐一个弯要近。所以学好这部分内容,不仅可以从形的方面加深对周围事物的理解,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还可以在动手操作、体验理解、思考探索、生活应用等方面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为进一步学习三角形的分类、三角形内角和、三角形的面积、甚至初中的勾股定理、三角函数等内容打下坚实基础。

1.经历用小棒围三角形来探究三角形三边关系的过程,发现、理解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并运用这一发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在探索活动过程中,积累猜想、观察、分析、对比、计算、比较、归纳、验证等数学活动经验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策略意识。

3.渗透建模思想,体验数据分析、数形结合方法在探究过程中的作用。

探索并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较短两根小棒的长度和等于第三根时能不能围成三角形。

学生用小棒(每组5根)、记录单、教学课件。

一、情景导入。

生:围不成三角形。

师:其他同学同意吗?

师:为什么会围不成?(长的太长)。

师:你们觉得怎么样就能围成三角形?

生:缩短最长边。

师:我们试试看。(缩短最长边)最长的钢管变短后还真围成了。

师:看来并不是任意三根钢管都能围成三角形,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之间一定是有关系的,那会有什么关系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探索三角形边的关系。

1.围三角形的活动。

师:接下来我们就借助小棒进行研究,每个信封中有4根小棒,上面标有小棒的长度。两人一组,每次任选3根小棒围一围,看能不能围成三角形,把围的结果写到记录单上。好,开始活动。

(学生活动)。

引导认为358厘米能围成的同学:358厘米这组小棒能不能围成?确实是围成了(师拍照)。

引导认为358厘米围不成的同学:358厘米这组小棒能不能围成?说说为什么围不成?3加5正好等于8,和8厘米的小棒就重合了(师拍照),当3厘米和5厘米的小棒拱起来时就更不能和8厘米小棒的端点重合了。可人家还真有人围成了(师操作)你们觉得这围成了没有?是啊,看似围成了,实际上小棒的端点并没有重合,还差一点点。所以这三根小棒围不成。如果让同学们知道了你这种想法,大家一定会很佩服你的。

2.汇报围三角形的情况。

(尽可能让认为358厘米能围成的学生先汇报)。

师:大家看看有哪些数据和你们的结果不一样?

预设一:若学生有不同意见。

预设二:若学生没有不同意见。

师:(生说师打问号做标记)还有不同的吗?打问号的小棒能不能围成三角形?我们怎么办呢?(怎么验证我们的猜测?)。

生:再来围一围。

师:是个好办法,那就听大家的.,我们再围一围。(学生活动)。

师:这是我刚拍到的照片(解决能围成的情况)。

358厘米这组小棒,我拍到两组同学的照片,他们围成了吗?这组呢?

生:围成了。师:都认为围成了?(若生都认为围成了,教师放大照片问:再看看,围成了没有?)。

生:没围成。(说说你的理由?)。

(把照片放大)。

师:如果再调整下去又会怎样呢?我们看看这个动画(出示课件)。

你觉得这三根小棒能围成三角形吗?请说出你的理由?(生述)。

师评价:谢谢你,你的表达真清楚。

358厘米这组小棒,我拍到两组同学的照片,他们围成了吗?这组呢?

生:围成了。师:都认为围成了?(若生都认为围成了,教师放大照片问:再看看,围成了没有?)。

生:没围成。(说说你的理由?)。

(把照片放大)。

师:如果再调整下去又会怎样呢?我们看看这个动画(出示课件)。

你觉得这三根小棒能围成三角形吗?请说出你的理由?

3.探究围成三角形的条件。

师:同样是三根小棒,为什么有些能围成三角形,有些就围不成?对比这些数据和图形,你们发现了什么?先独立思考,然后将你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

师:谁来和大家分享一下你们的发现?

预设一。

生:我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师:你严谨准确的语言和高度概括的能力很值得我们学习。能举例子说说吗?

生:比如3、4、5厘米的小棒,3+4>5,3+5>4;4+5>3。

(学生说,师板书)。

师评价:说的真好!你真是一位善于表达的孩子。

师:谁能将这个三角形三条边长度之间的这种关系,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生:三角形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生:三角形哪两边的和都大于第三边。

师:同学们理解的都非常到位,同桌口算一下458厘米的三角形是不是也有这样的关系?(生算)(教师发现一旦口算正确的学生就第一时间让写到黑板上)。

师:这个三角形的三条边是不是也有这样的关系?(是)。

预设二。

生:只要随便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就能围成三角形。

师:听了他的发言,你想说什么?

生:可3,5,8厘米,5+8大于3,但也围不成呀?

师评价:正是由于这位孩子用心倾听、深入思考才有了与众不同的发现,感谢你为我们带来了新的思考。

师:5+8大于3,3+8也大于5,为什么围不成呀?

生:可是3+5等于8,所以就围不成。

生:三角形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师:明白他的意思吗?谁能用你的话说一说。

生:三角形哪两边的和都大于第三边。

师:什么叫哪两边的和都大于第三边?(生述)。

师:理解的非常到位,每两边也就是任意两边。

师:谁能举例子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生:比如3、4、5厘米的小棒,3+4>5,3+5>4;4+5>3。

师评价:说的真好!仅仅用3个式子就很清楚的让我们理解了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师:同桌口算一下458厘米的三角形是不是也有这样的关系?(生算)(教师发现一旦口算正确的学生就第一时间让写到黑板上)。

师:这个三角形的三条边是不是也有这样的关系?(是)。

三、应用所学,解决问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上我们由刚上课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到课堂上的分析问题,再到刚才的解决问题,尤其是在做航模底座的问题中,经历了做不成-能做成-更美观-实用性的系列研究过程,不仅学到了数学知识,还学到了数学的思想和方法,积累了数学活动的经验,这就是学习数学的价值所在。

实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教学设计一等奖范文(23篇)篇二十

【教材内容】: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教学目标】:

1、探索与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已知三角形的两个角度,会求出第三个角度。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合作交流的能力,促进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探索的好习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会应用三角形的内角和解决实际问题;难点是探索性质的过程。

【教材分析】。

《三角形内角和》属于空间与图形的范畴,是在学生已经接触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和三角形的分类相关知识后对三角形的进一步研究,探索三个内角的和。教材中安排了学生对不同形状的、大小的三角形进行进行度量,运用折叠、拼凑等方法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扩充了学生认识图形的一般规律从直观感性的认识到具体的性质探索,更加深入的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出示课件,提出两个两个疑问:

1、两个大小不一样的两个三角形的对话我比你大,所以我的内角和比你大,是这样的吗?

二、初建模型,实际验证自己的猜想。

在第一步的基础上学生自然想到要量出三角形每个角的度数就能够求出三角形的内角和,从而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与三角形的大小和形状没有关系都接近180度。这时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每人用量角器量出一种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并计算出它们的总和是多少?把小组的测量结果和讨论结果记录下来以便全班进行交流。

三、再建模型,彻底的得出正确的结论。

因为在上一环节学生已经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大约都是或接近180度。因为我们在测量时由于测量人不同、测量工具不同可能产生一些误差。有的同学难免可能猜想三角形的内角和就是180度呢?我们继续研究和探索。除了测量外我们是否可以利用我们手中的三角形通过拼一拼、折一折、画一画的方法来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度呢?教师放手让学生去思考、去动手操作,对有困难和有疑问的同学进行提示和指导。然后让学生到前面演示验证的方法,教师借助多媒体进行演示。

四、应用新知,巩固练习。

1、算一算,对于不同形状的三角形给出其中的两个角求第三个角的度数。(1小题属于基本练习)。

2、试一试,在直角三角形中已知其中的一个角求另一个角的度数。

3、想一想,已知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如何算出它的两个底角;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的度数求三角形的顶角。

五、拓展与延伸。

实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教学设计一等奖范文(23篇)篇二十一

《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小学数学教材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三角形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三角形的特征,即“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基于小学生爱玩的天性,我精心设计了一系列数学游戏环节,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学习中游戏。在动手操作中,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通过猜想、验证,在操作中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探究出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在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一、设疑激趣,情景导入。

上课伊始,我以做风筝为饵,抛出疑问,用两根小棒可以围成一个三角形吗?学生七嘴八舌,说法不一,引发学生认知冲突,让学生自己在原有的两根小棒的基础上创造出第三根小棒,促使学生自己思考需要一根多长的小棒?从而把三角形三边的关系的教学变成学生自己去主动探讨的过程,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主动发展。这样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思维的能动性得到了极大的发挥,学生的思索欲望更加强烈了。

二、动手操作,自主探索。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游戏中学习是孩子们最喜欢的学习方式。为了让孩子亲自验证自己的猜想,我设计了用游戏验证猜想,小组合作投色子,一人投一次,把数据记录在学习单中。看看记录数据能否围成一个三角形。可以围成三角形的三边有什么关系。最后得出结论,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了解了三角形边的关系,回归开始的猜想,你觉得做风筝可以用这两根竹条围成一个三角形了吗?是不是只要剪了长的那一根,有了三根竹条就一定能围成三角形呢?此时,学生已经可以轻松回答刚才的问题。接下来,通过“寻找好朋友”、“猜猜他是谁两个游戏,进一步升华学生对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认识。

三、练习设计,层层深入。

本节课我设计了四个练习:

1、判断能否围成三角形。

2、小灰兔盖房子。

3、小兔子退木料。

4、在公路上修建一个公共汽车站,让这两个村子的人都能最省时、最方便。

评价一节数学课,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就是通过练习得到的反馈。而学生之间参差不齐,为了能兼顾全班学生的整体水平,我在练习设计上主要采用了层层深入的原则,先是基础知识的练习;然后用三角形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最后增加拓展延伸题,让优等生在这个知识点上的学习更进一步。而每一道题都运用了本节课的知识,每一道题目的呈现方式又都不同。这样既能让后进生跟得上,又能让优等生吃得饱,从而让全班同学共同进步。

一节课结束了,但留给我们教者的思考却很多:如何真正体现以生为本的教学思想?如何为学生后续学习和工作打好基础,铺平道路?如何打造高效课堂?在我今后的教学中这些都是值得深思的课题。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实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教学设计一等奖范文(23篇)篇二十二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p82页。

1.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2.能判断给定长度的三条线段是否围成三角形,能运用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一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3.通过学习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多媒体课件,不同长度不同颜色的小棒若干根,实验表格。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出示课件)同学们看,图上这些地方你们都熟悉吗?

(我们的学校、鼓楼商场还有学校后门的建设银行。)。

师:老师从学校大门口到建行去取钱,有几条路可走?猜一猜我会走哪条路呢?为什么?

师:老师在银行取了钱后,现在要去鼓楼商场购物,又有几条路可走?我会走哪条路?

师:老师现在要回学校,我又有几条路可走?我又会选择哪条路呢?

师:同学们你们为什么认为在三角形的线路中走其中一条边的线路比走另外两条边组成的线路近呢?把你的想法在小组里交流一下。

(学生困惑,沉默不语.)。

师:今天我们就用数学的方法来研究一下,看看在三角形中,三边的.关系是怎样的?

二、设疑激趣,动手探究。

师:(设疑)用小棒代替线段。请看,老师这儿有红、蓝、黄色的小棒若干根,任意拿三种颜色的小棒能围成一个三色的三角形吗?(学生会出现能围成和不能围成两种情况。)。

师:有两种意见,到底谁的猜测是正确的呢?让我们动手操作后再谈自己的发现。

师:我请一位同学上来任意拿出不同颜色的三根小棒,看看能不能围成三角形?

(学生上台演示,其他同学看。)。

师:这位同学围成三角形了吗?(根据学生的情况将数据填在表格中)你们想不想试试?

师:请拿出老师为你们准备的小棒,要求用三种颜色的小棒围三角形。看看哪些长度的小棒能围成三角形,哪些长度的小棒不能围成三角形。

同桌分工合作,一个同学围三角形,然后读出小棒上标出的长度;另一个同学作记录。

(单位:厘米)。

能围成三角形的三根小棒(红、蓝、黄)的长度分别是:

实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教学设计一等奖范文(23篇)篇二十三

四边形分类p29~30页。

1.知识目标:通过观察、比较、分类等活动,了解梯形的特征,进一步认识平行四边形。

2.技能目标:知道长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3.情感目标:使学生在学习中学会观察,分析。

重点:了解梯形的特征,进一步认识平行四边形;知道长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难点:了解梯形的特征,进一步认识平行四边形;知道长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各种四边形的图片。

一、创设情境。

师:看,淘气剪了许多四边形,你能将这些四边形进行分类吗?

学生对图形进行分类后进行汇报。

二、探究新知。

1.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教师展示学生的分类方法,如和课本不一致,引导学生观察智慧老人的分法。

教师总结:

a.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b.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师:请学生说一说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如学生说不出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教师可以准备几根小棒。

师提问:你能选几根拼出一个平行四边形吗?你认为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四条边?

学生进行选择,拼摆。

讨论得出结论:平行四边形每组对边想等。

2.长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教师:长方形、正方形是平行四边形吗?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特征得出:长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3.体会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四边形之间的关系。

教师边引导边板书:如果用一个圈把平行四边形都放在里面的话,请你也画一个圈来表示长方形、正方形。如果平行四边形的外面再画一个圈,你觉得这应该是什么?再用一个圈画出梯形的地盘,应该怎么画?试试看。

三、巩固练习。

1.在第30页的点阵图上画出平行四边形、梯形和三角形。

学生独立完成,注意指导学生在画图是,借助点子,将图形画得美观。

2.第30页练一练1题分类。(剪下课本附页中的图形。)。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四、课堂总结。

你对这几种图形又有哪些新的认识?(学生发言)。

五、课堂拓展。

六、作业设计。

1.教材30[]页3题。

2.教材30页4题。

猜你喜欢 网友关注 本周热点 精品推荐
通过写读后感,我们可以将自己的思绪整理出来,分享自己的感悟与收获。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一些经典读后感范文,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和思考。今天早饭后,我一口气
培训心得是我们对于培训内容和方法的个人理解和感悟的总结。培训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思想的碰撞和共同发展的平台。现代教育要求将学校建设成为学生和教师共同成长的“学
写心得体会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与他人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感悟,也可以激发和启发他人的思考和行动。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书法作为一门古老而
活动方案的编写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和组织目标,灵活运用各种策略和手段。活动方案是活动策划的核心内容,以下是一些例子,希望对你编写活动方案有所帮助。根据钦南区教育局及
写心得体会不仅有助于我们总结经验,还可以加深对所学知识或经历的理解和记忆。那么,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些有关心得体会的案例,从中了解如何写出一篇出色的心得体会。
银行在金融市场中担任着引导资金流向和调节金融风险的角色。以下是几篇关于银行改革和创新的新闻,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吧。回想起我刚来到x银行实习时候,对工作一无所知,
学生会申请书可以帮助我们梳理自己对学校发展的想法和建议,同时也可以展示我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服务意识。这些学生会申请书范文在语言表达和逻辑结构上都具备一定的优势,
情况汇报是对相关工作进行回顾和总结,以便更好地把握当前的情况和下一步的工作计划。在情况汇报中,我们可以学习一些专业的写作表达技巧,提升汇报的质量和效果。
通过办公室工作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并学会与他人协作。接下来,请大家一起来看看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办公室工作总结范文,或许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
安全工作总结旨在总结以往的安全管理经验,为今后的安全工作提供指导和借鉴。以下是企业安全工作总结的一些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公司安全科于20xx年7月1日~7月
通过总结范文可以更好地理清思路,提炼核心要点,凝练出有价值的信息。不同行业和领域的总结范文,通过阅读可以了解到不同领域的工作特点和经验总结。军训很苦,苦到你觉
写心得体会是一种思辨和思考的过程,可以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自己和自己的经历。在下面的范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领域和经历的人们是如何总结自己的心得体会的。
编写工作计划书可以让我们更好地掌握工作进度,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在这里,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几份工作计划书范本,供大家参考和学习,希望能够对你们的工作有所帮
优秀作文是具有独特的视角、深入的分析和丰富的内容的作文。接下来,小编为大家分享一些优秀作文的精彩片段,让大家感受优秀作文的魅力。古代有一首诗,名叫《离赋》“离离
活动总结是对活动组织和参与者的努力和付出进行肯定和激励,以提高积极性和工作效率。通过阅读以下的活动总结范文,我们可以发现其中给人以启示和感悟的地方,也可以发现其
心得体会是在一段时间内对个人经历和感悟进行总结和概括的一种文字表达形式。小编为大家搜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作为一名学习护理专业的学生,
工作鉴定可以激发员工的工作动力,增强其对工作的责任感和归属感。以下是一些常见岗位的工作鉴定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进行工作评价和总结。
个人总结是一种对自己的学习和成长进行概括和总结的重要方式,它不仅可以让我们反思过去的经历,还能指导我们未来的努力。在进行个人总结时,了解一些范文是很有帮助的,以
培训方案是组织和管理培训活动的重要工具,能够帮助我们有效地安排培训内容和学员的学习计划。有了一份好的培训方案,我们就可以更好地组织和实施培训工作,提高培训效果。
实习心得体会是对实习经历中的收获和成长进行回顾和反思的重要途径。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实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对大家的写作提供一些启示和参考。实习是大学生们懈怠期
参加军事训练后,写下自己的心得体会可以使我们更加深入地反思和理解自己的成长和变化,为个人发展提供宝贵的经验和教训。以下是一些同学在军训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的思考和
优秀学生不仅关心自己的学习,也关心他人的困难,并提供帮助和支持。优秀学生是指在学习中成绩优异,而且品德良好的学生。他们通常在学术方面取得了出色的成绩,同时具备了
凡因工、因病需进行劳动能力鉴定的职工,用人单位应在规定时间内组织职工进行劳动能力鉴定,以书面形式向劳动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并填写《劳动鉴定申请表》。企业不提出申
培训心得体会是对个人成长和发展的记录和见证,可以留作宝贵的经验资料。下面是一些经典的培训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阅读和学习。执行力的强弱反映了一个单位的管理水平,更
总结自己的心得体会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发掘自己的潜力和优点,并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更加出色地表现。接下来是一些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可以给大家在学习方面提供一些参考
工作体会的总结可以使我们对自己的工作状态和表现有更客观的认识,从而做出合理的调整。这次的工作体会让我深刻认识到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通过合作和协商,我们克服了一个
师德师风涉及到教师的专业素养、教育理念和行为准则等方面。师德师风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如何建立起一套科学的师德师风评价体系是教师培训的重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深入地认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从而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进。下面是一些工作心得体会的例子,希望可以对大家在工作中的总结有所启示。
幼儿园工作计划有助于促进教师的思考和创新,提高幼儿园教学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幼儿园工作计划范文9:以信息技术教育为核心,培养幼儿的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
通过撰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好地反思和总结过去的经历和成果。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心得体会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一起分享和学习。由经纪业务部客户服务中心组织的
教师要时刻保持良好的心态和乐观向上的态度,向学生传递正能量,培养他们拥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师德师风总结范文的精彩内容和优秀表达方式,对于提升教师写作能力有一
心得体会是一种对过去经验的总结和回顾,对于我们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和成长机会。下面是一些关于心得体会写作的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
撰写培训心得体会不仅是对所学知识的总结和概括,也是对自身成长和进步的一种证明。在这里,小编倾力为大家整理了一些精选的培训心得范文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对自己的学习和工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对未来的发展有了更明确的规划。最后,希望以下这些心得体会范文能够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和指导。
月工作总结是对个人工作情况的一种总结和概括,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自己的工作节奏和效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月工作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希望通过这些范文的学习
通过总结心得体会,我们可以对过去的工作和学习进行回顾,并从中找到自己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欣赏一些精彩的心得体会范文,一起进步吧!
心得体会是我们对一段经历的总结和概括,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经验的要点,从而更好地应对类似的情境。在以下的范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通过心得体会来梳理自己的思路
个人总结是一个自我提升的过程,通过对自己的过去一段时间进行总结和反思,可以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与能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个人总结范文,希望能给大
心得体会的整理和总结可以使我们更加了解自己的成长历程和经验积累。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优秀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一些思路和启示。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编写报告范文不仅是一种技能,更是一种学术素养的体现,它要求我们运用专业知识和独立思考能力。每个范文都有详细的分析和解读说明,帮助读者理解报告范文的构成和论证逻辑
心得体会是对自己成长轨迹的有形证明,也是对他人分享经验的好途径。通过阅读以下范文,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学习和工作的热爱和专注,也能从中获取一些实用的方法和经验。
总结范文是写作的一种基础练习,培养了良好的总结能力,对提高整体写作水平有着重要作用。通过阅读这些总结范文,我们可以发现在不同情况下总结的方法和角度是不同的,但总
工作心得体会是通过总结和反思,发现自己在工作中的优势和不足,促进个人的持续发展。以下是一些在工作中遇到挫折后总结的工作心得体会,或许能够为我们提供一些解决问题的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可以更好地发现自己的不足和问题,并积极思考改进的方法和路径。不同场合和领域的心得体会范文可以为我们提供更多的思路和灵感。销售工作是现代社会中不
通过实习心得体会的写作,我们可以查漏补缺,将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更系统地整理并总结出来。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实习心得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我是一名大学生,在经过
通过应急预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事件或灾害带来的损失。应急预案的范文可以为我们提供思路和指导,让我们更加有备无患。应急预案指面对突发事件如自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学习,我深刻体会到了“熟能生巧”的道理。以下是一些经典的心得体会范文,相信可以给大家带来一些灵感和思考。作为一名女生,了解并遵守法纪是我们应尽
调查报告可以提供实证依据,为社会问题的解决提供可行性建议。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调查报告写作要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在撰写过程中把握重点和要求。这对我以后的学习工
申请书的开头应该直接明了,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让他们对我们的申请产生兴趣。这些申请书范文不仅在内容上有所突破,还在表达方式上有一定的创新。敬爱的党组织:我志愿加入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青春是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光,是我
通过阅读不同领域的范文,我们可以学习到丰富的知识和写作技巧。小编整理了一些范文范本的典型案例,希望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些写作上的参考和指导。广大市民朋友们:为进一步
读书心得是我们对书籍的一种回应,可以通过它来展现我们的理解力和思考能力。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一些优秀读书心得范文。童年读书笔记摘录+心得体会式
我写这份检讨书并非为了推卸责任,而是为了真诚地向大家道歉,同时也为了反思和改正自己的错误。最后,请大家注意,以下这些检讨书范文仅供参考,写作时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
心得体会是一种宝贵的财富,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总结和提炼自己的经验和教训。下面是一些关于心得体会的示例,希望对大家写作有所帮助。ArcMap是一种地理信息系统(G
心得体会是在学习和工作过程中对自己的经验和感悟进行总结和概括的一种文字表达。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心得体会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大家好,今天我要谈一
月工作总结可以帮助我们建立自信心,因为它能让我们看到自己在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和进步。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月工作总结的写作方法,小编特意搜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供大家参
心得体会是一个自我反思和评估的机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总结和挖掘自己的潜能。以下是一些精选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参考。11月14日,中国共产
心得体会是我们在学习和工作中的得与失、经验和教训的总结,对于我们的成长和进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小编搜索整理了一些与心得体会相关的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的写作提供
无论是学习计划书还是工作计划书,都需要注重目标的明确性和具体的可行性。小编在整理这些计划书范文时,特意挑选了各个领域的典型案例,包括市场营销、项目管理、创业规划
离婚协议对夫妻双方的权益和义务进行明确约定,为双方提供法律保障。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离婚协议的范本,供大家参考选择。黄__(以下简称男方)。陈__(以下简称女方
教师心得体会是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学方法和教材运用等方面的反思和总结。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值得一读的教师心得体会,希望能给读者带来一些思考和启示。
心得体会是一种对自己思考和行动的回顾,对于未来的成长和进步具有重要意义。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心得体会,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参考和启发。在我入伍之初,作为新兵排
心得体会是通过对经历、经验或学习的总结和概括,以达到提高自身能力和思考力的一种书面表达形式。我想我们都应该积极总结自己的心得体会吧。"心得体会让我明白,没有付出
在教学过程中,教案模板可以作为教师的思考工具,帮助教师明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这些教案模板旨在帮助教师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现代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
质量月是企业倡导全员参与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的重要机制。以下是一些质量月的标杆企业案例,希望对大家在质量管理方面有所启示。感谢部门领导的培养和信任,我有幸参加了为
建筑是人类创造的物质环境,它不仅仅是提供居住和工作的场所,更是一种艺术与工程相结合的综合体。走进以下建筑总结案例,了解项目背后的故事和设计理念。房屋买卖合同产生
范文范本是写作过程中的参照和借鉴,可以为我们提供灵感和启发。以下是一些精选的范文范本,它们具有不同的风格和表达方式,可以给大家带来一些新的写作思路。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好地总结学习的经验和方法,为今后的学习提供有效的参考。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心得体会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第一段:引言和背
写心得体会可以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和洞察事物的本质和内涵。总结过去的经历,我意识到自己在很多方面都有所成长和进步。我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得到了锻炼和提升。
检讨书是一种自我管理的工具,通过不断检讨和改进,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学习和工作效率。接下来是一些值得一读的检讨书样例,希望可以给大家带来启示和思考。尊敬的校领导,
在实践中积累的心得体会,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成功人士的心得体会,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些思考与启示。鲁班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
心得体会是我们在某一经历中获得的独特感悟和领悟能力,对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接下来,我们将阅读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一起来学习参考吧。近年来,面对国际
医务工作涉及到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因此从业者应该具备高度的责任和敬业精神。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医务总结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给大家在写总结时提供一些启发
总结心得体会能够激发我们的思维和创造力,为个人和团队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以下是一些关于心得体会的经典范例,供大家参考和借鉴。在xxx医院护理实践的两个星期很快过
发言稿可以让我们提前思考和策划演讲的结构,从而更好地达到演讲的目的。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优秀的发言稿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灵感和参考。当然,每个场合和
合同协议是一种法律文件,用于规定双方或多方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合同协议范文的精选和整理可以为我们提供参考和启示,拓宽我们对不同行业和类型合同的认知。甲乙双方经友好
通过制定计划书,我们可以合理分配时间和资源,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小编为大家搜集了一些专业的计划书样例,希望对大家撰写计划书有所帮助。为了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工作的
优秀范文不仅可以引导我们正确的写作思路,还可以激发我们对写作的兴趣和热情。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选的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思路和借鉴,供大家参考使用。
通过总结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能力和潜力,为个人发展规划提供依据。希望以下这些总结范文能够给大家展示出写作的魅力和技巧。销售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技术,它内非
保险合同是由保险公司提供的保险责任和投保人支付的保费构成的。以下是一些保险合同中的免责条款和责任限制,供大家了解。航空旅客意外伤害保险合同(以下简称本合同)由
心得体会是对过去经历和所学知识的回顾和思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10.以下是一些经典的心得体会示例,让我们一同来探究其中的道理和智慧。
每个月的工作总结都是对自己工作态度和方法的一次自我审视和反思,促使我们不断进步和成长。月工作总结是一份对过去一个月的工作进行概括和总结的文档,能够帮助我们发现问
工作报告是与上级、同事和合作伙伴进行沟通和交流的重要工具,能够促进工作的顺利进行。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工作报告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深化教育,政治定
建筑不仅是人类生活和工作的场所,更是展现文化价值和艺术审美的重要符号。接下来是一些用途多样和功能独特的建筑作品,让我们一起了解它们的创新和应用。根据学校安排,我
写心得体会是一种对自己经历的重要整理和总结,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和反思自己的成长过程。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周××,女,九
护理是医学领域中的重要工作,通过对病人的照料和关爱,促进其康复和健康。在下面的护理总结范文中,我们可以看到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复杂性。主持词。的写作一定要和活动的
运输业是各行各业的“血管”,它连接起供应链的各个环节,保障着物资和信息的畅通流动。以下是一些成功企业在运输方面的经验分享,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和思考。
合同协议是商业交易中约定双方权益和义务的重要法律文书。接下来是一些典型的合同协议案例,希望对大家理解合同协议的撰写和应用有所帮助。甲方合伙人姓名:乙方合伙人姓名
总结心得体会是一个不断提高自己的过程,它可以让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感谢以下作者分享的心得体会,让我们从中获得了很多有益的启示。机械工程是现代社会
读后感是对阅读材料内容、思想和情感的主观反应和总结,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后感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
年终总结是一个反思自己成长和进步的机会,通过对过去的回顾,我们可以发现自身的短板和潜能。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优秀年终总结样本,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
军训心得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军事训练和考验后形成的对军人职责和使命的认识和感悟,它可以让我们更加明确自己的责任和目标。以下是一些军训经验和感悟的分享,希望能为即将参
虽然离职是个人的选择,但在辞职申请书上应当客观、真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辞职申请书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尊敬的销售部领导:来到这
在服务月的活动中,我们与社区居民建立了更加紧密的联系,增进了彼此之间的沟通与了解。接下来请大家一起来欣赏一些优秀的服务月活动案例,让我们共同感受服务的力量。
写心得体会可以让自己更好地认识自己,发现自身的潜力和不足。如果你正在写心得体会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或许下面这些范文可以给你提供一些帮助。最近,我参加了一场关于财经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深入地思考自己的思想、行为和价值观,并进行调整和改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思路和参考。
在这个激动人心的时刻,我将带领大家共同见证一个重要的时刻。活动最后,我们还将进行一次总结和展望,为大家留下深刻印象。老师们,同志们:在这金秋收获的季节,我们又迎
通过培训,我结识了许多优秀的同行,他们的经验和见解给我带来了启发和借鉴。接下来是一些参加过培训的学员们写的精彩培训心得体会,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培训是机会难得的
在法律层面上,合同协议具有法律效力,双方应当遵守协议的约定。需要合同协议范例?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合同协议样本。甲方自愿将其下所有的不动产房产赠与乙方。按照民
中班教案是指教师在中班授课过程中所使用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计划。通过阅读中班教案范文,我们可以从中汲取教学灵感和经验,丰富我们的教学方法和技巧。活动目标:1、欣赏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