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教案是在三年级学习过程中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等进行总结和概括的一种教学准备材料。教学计划范例中,我们还可以结合一些游戏和互动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精选三年级数学几分之一教案(案例16篇)篇一
第75页上的例1—例5,完成“做一做”中的题目和练习二十一1—5题。
1、使学生初步认识分数的简单的含义;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使学生知道分数部分的名称。
2、使学生会读、写简单的分数。
3、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
1、重点:初步认识分数的简单的含义。
多媒体,长方形纸条、圆形纸片若干张。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你们分过东西吗?分过什么?
老师这里有6个饼,要分给2位同学,你想怎样分?
(学生说出想法后,板书33)。
有4个饼,分给2位同学,你想怎样分?(板书:22)。
有2个饼,分给2位同学,你又想怎样分?(板书:11)。
同学们在分得时候,注意到了要公平,这种分东西的方法,我们就叫做怎样分?(板书:平均分)。
谁愿来说说,你怎样理解“平均分”?
现在只有一个饼,平均分给两位同学,你们会分呢?
假设这个圆形纸片就是一个饼,同位合作试一试?(学生操作)。
举起来,互相看看是怎样分的?
同学们,我们怎样证明这样分就是平均分?
二、动手操作,获取新知。
1、引入二分之一。
把一个饼,平均分成2份,这样的一份,能不能想个办法来表示一下?
还有其它表示方法吗?
二分之一,在数学上叫分数。
2、指导读、写二分之一。
二分之一,怎么写呢?
(老师板书)看黑板,一起拿出手写一写。
把一个饼,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用二分之一来表示。另一份呢?
师:把一个饼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个的二分之一。
谁愿来说说,什么是这个饼的二分之一?
下面,同学们指着刚才分的圆形纸片说说,什么是这张纸的二分之一?
(同位互说)。
谁想再来说说,什么是这张圆形纸的二分之一?
4、涂一涂。
同学们,给你一张纸片,你能表示出它的二分之一吗?
拿出你的纸片,先折一折,再涂上颜色。(学生操作)。
谁愿把你涂的展示给大家?
正方形还有不同涂法吗?
观察,这几张正方形纸,涂色部分都能用哪个分数来表示?
师:对,虽然涂法不同,但都是把一张正方形纸平均分成2份,每份就表示这张纸的二分之一。
还有涂其它图形的吗?
5、小练习。
同学们,把刚才分圆形纸片,再对折一次,你发现了什么?谁是谁的四分之一?
这一份呢?
每份都是这张圆形纸的四分之一。
谁来说说,四分之一表示什么?
这张纸片,阴影部分能用分数来表示?
你怎么知道能用三分之一来表示?
怎么证明这样分是平均分?(剪开)。
大家的眼真锐利。
能说说,什么是三分之一?
1、独立探索。
同位合作,利用手中的学具,折一折,涂一涂,看看谁创造的分数最好?
谁愿把你创造的分数给同学们介绍一下?(可能出现几分之几的分数,不要回避,让学生说说怎么想的。)。
老师刚才搜集了一些同学们创作的分数,一起来判断一下?
同学们,真聪明,创造了那么多分数,你还能说出其它分数来吗?
能不能都写出来?
分数有多少个?
观察一下,这些分数有什么共同特点?
像这样的分数,叫几分之一。(板书:几分之一)。
2、学习分数各部分名称。
今天,学习内容在课本75—76页,请同学们看书。
通过看书,你还知道了什么?
同位两个,举个分数,互相说说,分数各部分名称。
3、小资料。
一起来看个小资料,自己读一读。
你有什么感想?
三、练习应用。
今天,这节课,同学们上课都积极努力,下面,考考大家。
78页1、2、3。
同学们,老师这里还有一道较灵活的题目,看谁能想出来?
咱们班同学真聪明,这节课上到这里。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为大家带来的9篇《三年级数学认识几分之一教案》,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更多精彩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
精选三年级数学几分之一教案(案例16篇)篇二
2、通过操作、比较、推理、交流等活动,利用类推与迁移的教学方法自主探索知识,并在实践活动中学会与人合作。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思考,抽象概况能力。
4、体会到分数就在我们身边,运用分数可以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结合平均分,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
教学准备:各种图形纸,直尺,水彩笔。
同学们喜欢玩游戏吗?(喜欢)现在我们就来玩一个“拍手游戏”。伸出小手,注意听要求:根据得数拍手,不用嘴巴回答。准备好了吗?(准备好了)。
游戏开始。
1、把个糖果分给2名同学,要分得同样多,每名同学分几个?(生拍4下手)。
2、把4糖果分给2名同学,要分得同样多,每名同学分几个?(生拍2下手)。
3、把2糖果分给2名同学,要分得同样多,每名同学分几个?(生拍1下手)。
(老师在黑板上记录了4,2,1这几个数)。
分得同样多,就是怎样分?(平均分)(老师板书:平均分)。
(继续玩拍手游戏)。
把一糖果平均分给2名同学,每名同学分几个?(学生不拍手)为什么不拍手啊!(生答:半个不够拍一次)。
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认识数的家族中的一位新成员——分数,学习了它之后,我们就能解决这个问题了。(板书:分数)。
1、认识1/2。
拿出一张圆片。
现在,谁能把这张圆片平均分成2份呢?(指名到讲台前)。
(先将圆片对折,使两部分完全重合。打开以后,有一道折痕,折痕的左右两部分分别是这张圆片的一半。)。
(老师把这张圆片粘贴在黑板上)。
观察:老师就来写一写这个二分之一。
(板书:1/2)。
谁来说一说,老师是怎样写的?
(先画一条横线,在横线下面写2,在横线上面写1)。
我们由下往上读:二分之一。
谁能结合圆片说一说:1/2表示什么意思?
(生汇报)。
像1/2这样的数就是分数。
分数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呢——“—”表示平均分,叫分数线;“2”表示平均分成的总份数,叫分母;“1”表示其中的一份,也是分母的一部分,叫分子。(板书:分数线、分子、分母)。
刚刚我们折出了圆片的1/2,那么,你能折出其他图形的1/2吗?(拿出学具,独立完成)。
你发现了什么?
(所有图形的涂色部分都可以用1/2来表示,因为不论图形的形状、大小如何,它们都被平均分成了2份,其中的1份就是它们的1/2;整个图形大,它的1/2就大,整个图形小,它的1/2就小。)。
2、认识1/4。
如果把这个圆片平均分成4份,猜想:其中的一份是它的多少呢?(1/4)。
(板书:1/4)。
小组合作:折出圆片的1/4,看哪个小组的折法多。
(汇报,粘贴图形。)。
以上我们认识了1/2,1/4,你还想认识哪些几分之一的分数呢?
(学生列举,老师板书)。
1、用几分之一写出下列图形的涂色部分。
(图略)。
2、下列图形的涂色部分都能用几分之一来表示吗?(判断并说明理由)。
(图略)。
3、动脑思考:在这张长方形纸中,每种颜色各占这张纸的几分之一?
(图略)。
四、总结收获。
精选三年级数学几分之一教案(案例16篇)篇三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几分之一,能用实际操作的结果表示几分之一,并学会运用直观的方法比较这类分数的大小。
2、使学生认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能正确读、写几分之一这样的简单分数。
3、结合观察、操作、比较等数学活动,引导学生学会和同伴交流数学思考的结果,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4、使学生体会数学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1、小朋友,你们参加过秋游活动吗?觉得好玩吗?小明和小芳也参加了秋游活动。
[课件出示两人参加秋游分东西的场景:4个苹果、2瓶矿泉水、1个蛋糕]
他们俩带了4个苹果、2瓶矿泉水和1个蛋糕,该怎么分呢?你能帮帮他们吗?
2、指名一位学生分苹果。(如果学生分成1个和3个,问:如果分得公平些,该怎么分?如果学生分成每人2个,问:你为什么这样分?)
[课件演示:4个苹果每人分到2个]
数学上把物体分得一样多,叫做?(板书:平均分)
3、指名一位学生分矿泉水。把2瓶矿泉水平均分给两个人,该怎么分?
[课件演示:2瓶水每人分到1瓶]
4、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人分得多少?怎样分?
[课件演示:不平均分蛋糕](学生否定)
那该怎么分?用这张圆形纸代替蛋糕,谁能上来分给大家看看?(指名折纸)
这位小朋友是怎么分的?每人分到了多少?(引导学生说出半个)
半个该用什么样的数来表示呢?
(一)感知1/2
1、教师提出用什么样的数来表示半个,如果学生能说出用1/2表示,教师加以表扬。[课件:1/2]那另一份呢?(1/2)
[课件: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1/2]
2、它指的是谁?
3、你能说说刚才我们是怎样得到这个蛋糕的1/2的吗?
4、揭题:像1/2这样的数就是分数。(板书:分数)
(二)折1/2
1、想不想自己来创造一个1/2呢?拿出长方形纸片,先折一折,再把它的1/2涂上颜色。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巡视同时把学生不同的作品展示在黑板上)
2、反馈交流。
问:这三种折法不同,为什么涂色的部分都是长方形的1/2呢?
小结:无论是一个蛋糕,还是一个平面图形,只要把它平均分成二份,每一份就是它的1/2。
(三)认识更多的几分之一
1、刚才我们认识了1/2,你还想认识几分之一呢?
生:1/4、1/8、1/3、1/6(师板书)
2、拿圆、长方形、正方形其中一张纸折一折,并用斜线表示出它的几分之一。(教师巡视)
汇报:你把这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涂色部分是它的几分之一?
(汇报时,把同是1/4而折法不同或者形状不同的作品展示在黑板上。)
3、小组同学之间说说你折的分数。
4、问:这几个图形形状不同,为什么涂色部分都是它的1/4?
5、教师小结:不同的图形,只要平均分的份数相同,就能用相同的分数来表示。
6、相同的图形,能表示出不同的分数吗?
[课件:]
涂色部分是?(1/2、1/4)根据学生回答课件出示1/2和1/4。
(四)比较分数的大小
2、用完全相同的圆,表示出它的1/8,和1/2、1/4比,想象一下怎么样?(小)
[出示],1/8和1/2、1/4比,结果怎么样?[课件:涂色部分叠在一起]
3、比较刚才折的分数。
同样大小的长方形、正方形能表示出不同的分数吗?老师给每组中发的图形大小相同,谁表示的分数大?谁表示的分数小呢?组内比较。
(五)写分数,认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1、刚才我们认识了那么多分数,那你会写分数吗?(学生如果会,让他先到黑板上写一写,如果写对了,让他当小老师带领大家一起写;如果学生写错了,纠正,教师范写,学生跟写。)
在写分数的同时教师说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中间短横,是?(分数线板书)表示平均分
2是?(分母)分母是2表示平均分成?(2份)
1是?(分子)分子是1表示其中的一份。
2、你能用分数表示下面每个图里的涂色部分吗?(指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在草稿纸上写。)
反馈。
1、先看图估一估,再填上合适的分数。(课件)
长方形1
1/2
用什么表示?
1/3
先猜一猜,用什么表示?课件移动1/3,验证长方形被平均分成3份。
1/6
先猜,课件移动1/6,验证长方形被平均分成了6份
师:你怎么一下子就猜对了呢?有什么小窍门?
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借助观察比较估计,这是多好的学习方法。
师:今天所学的分数和以前学习的1之间有联系吗?
再往下分,可能出现几分之一?
教师小结:平均分成的份数越来越多的时候,每一份的大小会越来越(小)
2、下面的画面让你联想到了几分之一?
图:法国国旗(1/3)每一部分都是这个图形的1/3
五角星(1/5)
巧克力(1/8)
每人吃一份,可以给几个人吃?
还能联想到几分之一?
生:1/2师:每人吃一份,可以给几个人吃?
生:1/4师:每人吃一份,可以给几个人吃?
[师根据学生回答,课件演示1/2、1/4和1/8]
师:同样一块巧克力,观察的角度不同,得到的分数也就不同。
3、三年级教室里有一块黑板报。
师:这三个栏目分别占黑板报版面的几分之一?
(学生回答《艺术园地》占黑板报版面的1/4,教师问:这块版面不是分成了三份吗?为什么不是1/3?)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精选三年级数学几分之一教案(案例16篇)篇四
3、培养学生的观察、交流、合作探究能力,并有效地促进个性思维的发展。
4、在活动中体验数学,体味数学的无穷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课件,长方形、正方形、圆,等图形。
一、自主学习
1、分饼干:
把()盒饼干平均分成()份;每个小熊分得()盒饼干;
2、分苹果:
把()个苹果平均分成()份;每个小熊分得()个苹果;
3、分蛋糕:
把这个蛋糕平均分成(),每只小熊分得其中的()。
二、合作探究
1、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份。每份是这块月饼的一半,也就是它的()分之一。写作:()
2、把这个月饼平均分成()份,我分到它的()分之一,写作:()。
三、及时训练
1、口答题:判断对错,这些分数能表示图中的红色部分吗?为什么?
2、完成教科书93页“做一做第1题”;
3、观看主题图:有哪些数学信息可以用分数表示?
()被平均分成()分,每一份叫做它的()分之一,写作()
四、归纳总结
这节课,我学会了什么?
精选三年级数学几分之一教案(案例16篇)篇五
第75页上的例1―例5,完成“做一做”中的题目和练习二十一1―5题。
1、使学生初步认识分数的简单的含义;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使学生知道分数部分的名称。
2、使学生会读、写简单的分数。
3、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
1、重点:初步认识分数的简单的含义。
2、难点:初步认识几分之一
多媒体,长方形纸条、圆形纸片若干张。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你们分过东西吗?分过什么?
老师这里有6个饼,要分给2位同学,你想怎样分?
(学生说出想法后,板书33)
有4个饼,分给2位同学,你想怎样分?(板书:22)
有2个饼,分给2位同学,你又想怎样分?(板书:11)
同学们在分得时候,注意到了要公平,这种分东西的方法,我们就叫做怎样分?(板书:平均分)
谁愿来说说,你怎样理解“平均分”?
现在只有一个饼,平均分给两位同学,你们会分呢?
假设这个圆形纸片就是一个饼,同位合作试一试?(学生操作)
举起来,互相看看是怎样分的?
同学们,我们怎样证明这样分就是平均分?
二、动手操作,获取新知
(一)认识二分之一
1、引入二分之一
把一个饼,平均分成2份,这样的一份,能不能想个办法来表示一下?
还有其它表示方法吗?
二分之一,在数学上叫分数。
2、指导读、写二分之一
二分之一,怎么写呢?
(老师板书)看黑板,一起拿出手写一写。
3、认识二分之一
把一个饼,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用二分之一来表示。另一份呢?
师:把一个饼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个的二分之一。
谁愿来说说,什么是这个饼的二分之一?
下面,同学们指着刚才分的圆形纸片说说,什么是这张纸的二分之一?
(同位互说)
谁想再来说说,什么是这张圆形纸的二分之一?
4、涂一涂
同学们,给你一张纸片,你能表示出它的二分之一吗?
拿出你的纸片,先折一折,再涂上颜色。(学生操作)
谁愿把你涂的展示给大家?
正方形还有不同涂法吗?
观察,这几张正方形纸,涂色部分都能用哪个分数来表示?
师:对,虽然涂法不同,但都是把一张正方形纸平均分成2份,每份就表示这张纸的二分之一。
还有涂其它图形的吗?
5、小练习
同学们,把刚才分圆形纸片,再对折一次,你发现了什么?谁是谁的四分之一?
这一份呢?
每份都是这张圆形纸的四分之一。
谁来说说,四分之一表示什么?
(三)认识三分之一
这张纸片,阴影部分能用分数来表示?
你怎么知道能用三分之一来表示?
怎么证明这样分是平均分?(剪开)
大家的眼真锐利。
能说说,什么是三分之一?
(四)认识几分之一
1、独立探索
同位合作,利用手中的学具,折一折,涂一涂,看看谁创造的分数最好?
谁愿把你创造的分数给同学们介绍一下?(可能出现几分之几的分数,不要回避,让学生说说怎么想的。)
老师刚才搜集了一些同学们创作的分数,一起来判断一下?
同学们,真聪明,创造了那么多分数,你还能说出其它分数来吗?
能不能都写出来?
分数有多少个?
观察一下,这些分数有什么共同特点?
像这样的分数,叫几分之一。(板书:几分之一)
2、学习分数各部分名称
今天,学习内容在课本75―76页,请同学们看书。
通过看书,你还知道了什么?
同位两个,举个分数,互相说说,分数各部分名称。
3、小资料
一起来看个小资料,自己读一读。
你有什么感想?
三、练习应用
今天,这节课,同学们上课都积极努力,下面,考考大家。
78页1、2、3
同学们,老师这里还有一道较灵活的题目,看谁能想出来?
咱们班同学真聪明,这节课上到这里。
精选三年级数学几分之一教案(案例16篇)篇六
1.运用生活经验和已有的分数知识,通过实际观察和动手操作,初步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分之一”的含义,学会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一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
2.在探索解决问题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的实际含义,发展抽象、概括能力。
3.进一步体会分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感受分数对于解决实际问题的意义和价值。
一、引入
情境描述:有4只小兔在树林里玩耍。兔妈妈带来了它们最喜欢吃的胡萝卜(课件凸显主题场景中的一盘胡萝卜,上面有遮盖,能看出是胡萝卜,但看不出几根)。
学生回答后板书:这盘胡萝卜的1/4。
继续描述:兔妈妈还带来了一盘青菜和一盘蘑菇(课件出示遮盖着的一盘青菜和一盘蘑菇)。
学生回答后板书:这盘青菜的1/4,这盘蘑菇的1/4。
追问:为什么小兔分得的胡萝卜、青菜和蘑菇都是一盘的1/4呢?
明确:把一盘胡萝卜、一盘青菜、一盘蘑菇分别看作一个整体,各自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1份都是这个整体的四分之一。
[设计意图]从把一盘胡萝卜、一盘青菜、一盘蘑菇平均分成4份,每份各是整体的几分之一入手,引入新课的学习,有助于激活学生对“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的已有认识,从而为接下来学习求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支持。把胡萝卜、青菜和蘑菇都遮盖住,凸显平均分的对象都要看作一个整体,能有效避免物体个数对相关分数获得过程的干扰。
二、探究
1.求一个整体的1/4是多少。
课件呈现:小兔急着问兔妈妈,我分得这盘胡萝卜的1/4,是几根呀?兔妈妈揭开覆盖在胡萝卜上的薄膜,课件隐去4只小兔,凸显出8根胡萝卜。
提出问题:你知道8根胡萝卜的1/4是几根吗?(板书:8根胡萝卜的;1/4是几根?)
[设计意图]小兔提出“一盘胡萝卜的1/4是几根”这个问题后,课件即把4只小兔隐去,并凸显8根胡萝卜。同时,由教师及时提出“8根胡萝卜的1/4是几根”这个问题,目的是把学生思维引向怎样求“8的1/4是多少”这个新的数学问题,避免把上述实际问题直接归结为“把8平均分成4份,求每份是多少”的整数除法问题,从而保证新课内容的顺利展开。
启发:要求8根胡萝卜的1/4是几根,你能先用小棒分一分,并求出结果吗?
(根据学生的操作情况适当提示:要求8根胡萝卜的1/4是几根,就是把8根胡萝卜平均分成几份,取其中的几份。)
提出要求:你会列式计算吗?
学生回答后板书:8÷4=2(根),并在“这盘胡萝卜的1/4”后面添上“是2根”。
追问:为什么可以用8除以4?
进一步明确:要求这盘胡萝卜的1/4是多少根,就是把8根胡萝卜、平均分成4份,求一份是多少,所以用8除以4。
问题延伸:一盘青菜有4棵,一盘蘑菇有12个,这盘青菜的1/4是几棵?这盘蘑菇的1/4是几个?(随着提问课件出示:一盘4棵青菜和一盘12个蘑菇,同时板书:“4棵青菜的1/4是几棵?”和“12个蘑菇的1/4是几个?”)
提出要求:你能直接列式计算吗?
学生尝试列式计算。
指名回答,并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4÷4=1(棵),12÷4=3(个),同时在原板书“这盘青菜的1/4”后面添上“是1棵”,在“这盘蘑菇的1/4“后面添上“是3个”。
引导比较:上面所求的3个问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追问:都是求一盘物体的1/4是多少,都是用除法计算的,为什么得到的结果不同?
强调:不管是求一盘胡萝卜的1/4是多少根,还是求一盘青菜的1/4是多少棵,一盘蘑菇的1/4是多少个,都是把这些物体平均分成4份,求出一份是多少,所以都用物体的总个数除以4。因为胡萝卜、青菜和蘑菇的数量 不一样,因此它们的1/4的数量自然也不一样。
[设计意图]从求一盘胡萝卜的分是多少根,到求一盘青菜的1/4是多少棵以及求一盘蘑菇的1/4是多少个,尽管作为整体的物体数量各不相同,但其本质都是求一个整体的1/4是多少,都要把相应物体的个数平均分成4份,取出其中的1份。这样的经历,不仅能使学生在比较中逐步明晰“求一个数的1/4是多少”的数学意义以及相应的数学方法,而且有利于学生从新的角度深化对1/4这个用来表示部分与整体关系的分数含义的理解。
2.求一个整体的:1/2、1/8、1/6是多少。
提出问题:如果我们要求这盘青菜的1/2是多少棵,应该怎样列式计算?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指名回答后提问:求一盘青菜的1/2是多少棵,为什么用4除以2?
学生各自列式计算。
交流汇报,要求学生重点说说列式时的思考过程。
追问:一盘蘑菇有12个,12除以4求的是这盘蘑菇的几分之一?12除以6呢?
启发:通过上面的比较,你又知道了什么?
明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一是多少,就是把这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可以用除法计算。
[设计意图]通过3组对比,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同一个整体的1/4和1/2是不同的,同一个整体的1/4和1/8也是不同的,同一个整体的1/4和1/6还是不同的,这样就能把学生对“一个整体的1/4”的理解类推到“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上来,对特殊问题的认识也相应得以提升和抽象,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在此过程中逐步清晰。
三、
四、练习
1.指导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让学生先看图分一分,再填写算式。
2.指导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教师明确要求,学生按要求操作,并列式计算。
提问:两次都是拿出圆片个数的1/2,为什么每次拿出的个数不一样?
3.指导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让学生说出题目的条件和问题。
提出要求:猜一猜,两人写字的个数相等吗?
追问:谁写的个数多一些?为什么?
学生解答后进一步追问:计算的结果与刚才的判断是否一样?
4.指导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让学生说出题目的条件和问题。
学生列式计算,全班交流。
5.独立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6.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完成思考题,并组织相应的讨论和交流。
精选三年级数学几分之一教案(案例16篇)篇七
通过多种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是,其中的一份就可以用几分之一的分数表示。
培养学生在活动中用数学眼光发现问题的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培养学生遇到问题要勤动脑、勤思考的好习惯。
理解只有把一个物体平均分的情况下,其中的一份才能用分数来表示。
把谁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就是谁的几分之一。
电脑。
2张长方形的纸片和一张圆形纸片,水彩笔和直尺。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师:在这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的季节里,同学们想不想早点去春游呢?
师:好!让我们看一段录相,一起感受一下春游那热闹的场面吧!(播放春游录相)
师:在同学们喜欢的春游活动中,其实还蕴涵着许多数学知识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
二、自主探究,感悟新知
(一)认识二分之一
1.分蛋糕,认识二分之一
(电脑出示两个小朋友和4个苹果、2瓶矿泉水、1个蛋糕的主题图。)
师:小明和小丽带了哪些好吃的?
师:(电脑突出4个苹果并出示后面的问题)把4个苹果分给小明和小丽2人,怎么分?(还可以怎么分?)(每人分的同样多,这种分法叫做平均分。板书:平均分)(谁来解释:为什么要平均分?)把4个苹果平均分成两份,每人分得2个。(板书:2)
师:(电脑突出2瓶矿泉水并出示后面的问题)把2瓶矿泉水平均分成两份,每人分得几瓶?(板书:1)
师:(电脑突出1个蛋糕并出示后面的问题)把1个蛋糕平均分成两份,每人分得多少个?(出示分蛋糕的过程)(半个)半个也就是二分之一个。(板书:1/2 )
师:谁能结合分蛋糕的过程说说你怎样理解1/2?(几名学生说完整后,电脑出示: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二分之一。)(教师边说边板书:写作:1/2,读作:二分之一。)(电脑闪动另一份)那么,这一份也是这个蛋糕的1/2。
2.试一试
师: 刚才我们通过平均分一个蛋糕,找到了它的1/2,下面我们通过平均分一张长方形纸,找到它1/2。(电脑出示:试一试:拿一张长方形纸,先折一折,把它的1/2涂上颜色,再在小组里交流。)
小组活动。
师:谁来说说看,这个长方形纸的1/2指的是什么?(学生演示,电脑交互出示三种情况。)
师:为什么涂色部分都能用1/2表示?
(二)小组合作,认识其他分数。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1/2,你能折一折,表示出一张纸的几分之一吗?并标出分数。(电脑出示情境和问题)
小组活动。
(学生汇报,教师根据电脑交互出示分数1/3、1/4、1/5。说完分数的意义后,让学生上黑板板书写法和读法。)
(在学生说到1/4时,让生判断)下面哪个图里的涂色部分是1/4,在( )里画“ ”(书96页,第2题)
师:还能不能表示出其他的分数?
(电脑出示例4线段图)
师:这条线段上的每一份都可以用什么分数表示?(电脑出示意义,并板书:1/10,十分之一)
(三)小结分数和各部分的名称。
师:(指到板书说)像1/2、1/3、1/5、1/10这样的数,都是分数。(板书课题:几分之一)
师:认识并板书1/2各部分的名称。
师:你能说出黑板上其他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分别是什么吗?
(四)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
师:请刚才在长方形纸上找几分之一的同学坐到左边两组,在圆形纸上找几分之一的同学坐到右边两组。
1.重点比较一组分数。
2.比较用长方形纸表示出的分数和用圆形纸表示出的分数。
师:请每个同学在你所在的大组中找一个同学,一起比较你们表示出的分数。(请几组好朋友汇报。)
小组活动后,请几组同学上台汇报怎么比的。
3.不同纸上的几分之一不好比较。
师:所以比较分数也要在同一标准下进行。
三、练习
书上习题4、5。
精选三年级数学几分之一教案(案例16篇)篇八
教学目标:
1.运用生活经验和已有的分数知识,通过实际观察和动手操作,初步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分之一”的含义,学会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一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
2.在探索解决问题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的实际含义,发展抽象、概括能力。
3.进一步体会分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感受分数对于解决实际问题的意义和价值。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情境描述:有4只小兔在树林里玩耍。兔妈妈带来了它们最喜欢吃的胡萝卜(课件凸显主题场景中的一盘胡萝卜,上面有遮盖,能看出是胡萝卜,但看不出几根)。
学生回答后板书:这盘胡萝卜的1/4。
继续描述:兔妈妈还带来了一盘青菜和一盘蘑菇(课件出示遮盖着的一盘青菜和一盘蘑菇)。
学生回答后板书:这盘青菜的1/4,这盘蘑菇的1/4。
追问:为什么小兔分得的胡萝卜、青菜和蘑菇都是一盘的1/4呢?
明确:把一盘胡萝卜、一盘青菜、一盘蘑菇分别看作一个整体,各自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1份都是这个整体的四分之一。
[设计意图]从把一盘胡萝卜、一盘青菜、一盘蘑菇平均分成4份,每份各是整体的几分之一入手,引入新课的学习,有助于激活学生对“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的已有认识,从而为接下来学习求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提供支持。把胡萝卜、青菜和蘑菇都遮盖住,凸显平均分的对象都要看作一个整体,能有效避免物体个数对相关分数获得过程的干扰。
二、探究。
课件呈现:小兔急着问兔妈妈,我分得这盘胡萝卜的1/4,是几根呀?兔妈妈揭开覆盖在胡萝卜上的.薄膜,课件隐去4只小兔,凸显出8根胡萝卜。
提出问题:你知道8根胡萝卜的1/4是几根吗?(板书:8根胡萝卜的;1/4是几根?)。
[设计意图]小兔提出“一盘胡萝卜的1/4是几根”这个问题后,课件即把4只小兔隐去,并凸显8根胡萝卜。同时,由教师及时提出“8根胡萝卜的1/4是几根”这个问题,目的是把学生思维引向怎样求“8的1/4是多少”这个新的数学问题,避免把上述实际问题直接归结为“把8平均分成4份,求每份是多少”的整数除法问题,从而保证新课内容的顺利展开。
启发:要求8根胡萝卜的1/4是几根,你能先用小棒分一分,并求出结果吗?
(根据学生的操作情况适当提示:要求8根胡萝卜的1/4是几根,就是把8根胡萝卜平均分成几份,取其中的几份。)。
提出要求:你会列式计算吗?
学生回答后板书:8÷4=2(根),并在“这盘胡萝卜的1/4”后面添上“是2根”。
追问:为什么可以用8除以4?
进一步明确:要求这盘胡萝卜的1/4是多少根,就是把8根胡萝卜、平均分成4份,求一份是多少,所以用8除以4。
问题延伸:一盘青菜有4棵,一盘蘑菇有12个,这盘青菜的1/4是几棵?这盘蘑菇的1/4是几个?(随着提问课件出示:一盘4棵青菜和一盘12个蘑菇,同时板书:“4棵青菜的1/4是几棵?”和“12个蘑菇的1/4是几个?”)。
提出要求:你能直接列式计算吗?
学生尝试列式计算。
指名回答,并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4÷4=1(棵),12÷4=3(个),同时在原板书“这盘青菜的1/4”后面添上“是1棵”,在“这盘蘑菇的1/4“后面添上“是3个”。
引导比较:上面所求的3个问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追问:都是求一盘物体的1/4是多少,都是用除法计算的,为什么得到的结果不同?
强调:不管是求一盘胡萝卜的1/4是多少根,还是求一盘青菜的1/4是多少棵,一盘蘑菇的1/4是多少个,都是把这些物体平均分成4份,求出一份是多少,所以都用物体的总个数除以4。因为胡萝卜、青菜和蘑菇的数量不一样,因此它们的1/4的数量自然也不一样。
[设计意图]从求一盘胡萝卜的分是多少根,到求一盘青菜的1/4是多少棵以及求一盘蘑菇的1/4是多少个,尽管作为整体的物体数量各不相同,但其本质都是求一个整体的1/4是多少,都要把相应物体的个数平均分成4份,取出其中的1份。这样的经历,不仅能使学生在比较中逐步明晰“求一个数的1/4是多少”的数学意义以及相应的数学方法,而且有利于学生从新的角度深化对1/4这个用来表示部分与整体关系的分数含义的理解。
提出问题:如果我们要求这盘青菜的1/2是多少棵,应该怎样列式计算?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指名回答后提问:求一盘青菜的1/2是多少棵,为什么用4除以2?
学生各自列式计算。
交流汇报,要求学生重点说说列式时的思考过程。
追问:一盘蘑菇有12个,12除以4求的是这盘蘑菇的几分之一?12除以6呢?
启发:通过上面的比较,你又知道了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3组对比,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同一个整体的1/4和1/2是不同的,同一个整体的1/4和1/8也是不同的,同一个整体的1/4和1/6还是不同的,这样就能把学生对“一个整体的1/4”的理解类推到“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上来,对特殊问题的认识也相应得以提升和抽象,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在此过程中逐步清晰。
三、小结。
四、练习。
1.指导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让学生先看图分一分,再填写算式。
2.指导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教师明确要求,学生按要求操作,并列式计算。
提问:两次都是拿出圆片个数的1/2,为什么每次拿出的个数不一样?
3.指导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让学生说出题目的条件和问题。
提出要求:猜一猜,两人写字的个数相等吗?
追问:谁写的个数多一些?为什么?
学生解答后进一步追问:计算的结果与刚才的判断是否一样?
4.指导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让学生说出题目的条件和问题。
学生列式计算,全班交流。
5.独立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6.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完成思考题,并组织相应的讨论和交流。
精选三年级数学几分之一教案(案例16篇)篇九
一、采取多种形式的读,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因本课内容通俗易懂,学生又很喜欢这样的儿童诗歌,所以在预习的基础上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基本能理解诗歌内容。
二、突出本课的重点。
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之后,我结合课文后面的思考题引导学生思考,理解“最美的花束”及文中的“你、我、他”指的是全世界的孩子,而“花园”指的是地球。
三、在学完课文后进行了相关的句式练习,强化平等的意识。
我给出例句:“蓝眼睛和黑眼睛一样。”让学生填空。有的学生说“蓝眼睛和黑眼睛一样漂亮。”“蓝眼睛和黑眼睛一样能看到美丽的世界。”等。我又让学生补充句子:“和一样。”有学生说:“男孩和女孩一样可爱。”
本节课存在的不足有:
一、虽然课文读得比较多,学生也能熟练背诵,但是在感情朗读方面还体现得不够。
二、在理解诗歌后,学生谈今后怎么做时,因思维局限谈得不够好。我发现学生对平等与尊重的理解还不够深入。
精选三年级数学几分之一教案(案例16篇)篇十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1、创设丰富的数学学习情境,帮助学生学习分数的有关知识。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从整数到分数,对学生来说是认知上的突破。为了给学生搭建突破的台阶,教材提供了既丰富又贴近学生实际的现实情境,我充分利用这些素材,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感悟分数的含义。
2、加强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主动建构数学知识。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不是被动接受,而是主动建构,而动手操作对学生的建构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教学中,我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动手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的过程中,体会分数的含义。
3、从形象到抽象,以形象材料为依托,理解分数的概念。
分数在实际生活中很少使用,因此,学生对分数的概念比较陌生。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感悟,使学生对分数的理解,能建立在对直观形象的感知上。因此,教学中,我采用了“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按指定的分数土色”等形式的练习,就是要在学生的头脑中把抽象的分数与具体的图示有机地联系起来,使学生能初步感悟到:分数所表示的是部分和整体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背景分析:
1、学生情况分析。
二年级学生上三年级教材,本身就有难度,在数的认识上与三年级相比更有距离,而且二、三年级儿童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化的关键期,抽象思维难度大,在很大程度上仍然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分数的初步认识》是虽然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数的知识,是在整数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的,尤其是平均分概念的认识上拓展的,是数的概念的第一次扩展。对学生来说过于抽象,认识有一定的困难。
2、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说明。
教学中积极贯彻启发性原则,运用讲授法,在课堂上,既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尊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依据循序渐进的原则,由扶到放、分层递进地让学生主动探索,获取知识,达到最终的学习目的。
3、前期教学状况、问题、对策等研究说明。
教材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从整数到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充。学生初次学习分数会感到一定的困难。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是对所学学科的兴趣”。兴趣源于好奇心,因此,我通过直观而形象的多媒体演示,以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乐学落到实处,并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帮助学生理解一些简单的分数的具体含义,建立初步的分数概念,为进一步学习分数和小数打下基础。
4、技术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内容:
认知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在具体情景中使学生初步认识分数,体会分数的含义,能正确的读写几分之一;
2、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创设情景,通过动手操作、互相合作、观察比较、共同讨论等活动,引导学生探讨和研究。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数学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体会学习数学的实际应用。
2、让学生感受探索数学的快乐。
教学重点:初步理解分数的含义,能正确读写几分之一。
教学难点:进一步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体会只有把一个物体或图形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才可以用分数表示。
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出示主题图。
说明主题图。
师:把4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怎么分?
生:把4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到2个苹果。
2、师:把2瓶矿泉水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怎么分?
生:把2瓶矿泉水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得1瓶矿泉水。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揭示:每人分得同样多,在数学上叫做平均分。(师板书:平均分)。
3、师:可是月饼只有一个,还能平均分给两个人吗?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2份每人分得多少呢?(板书: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2份)。
生:一半、半个……。
师:这个半个可以用我们以前学过的数来表示吗?(1/2)。
师:同学们听过吗?像这样的数就是分数。(师板书:分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分数。(师板书:认识分数)。
二、动手实践学知解困。
1、认识。
师:请同学们再仔细观察,我们把蛋糕平均分成了几份?
师:这一半是蛋糕的,那另一份呢?
同桌为一小组互相说一说。
2、折出。
(1)动手操作。
师:刚才我们知道了蛋糕的1/2,老师这还有一张长方形的纸,又该怎么表示呢?
(大屏幕出示:把一张长方形的纸,先折一折,把它的涂上颜色。)。
(2)同桌交流。互相说一说你是怎么涂得?
(3)展示不同的作品,并说出自己的折法,及时评价。
(4)引导学生观察,比较。
师:明明折法不同,为什么涂色的部分都是这个长方形的1/2呢?
3、认识不同的分数。
师:你还想认识几分之一呢?(记录一些学生想认识的分数。)。
师:想不想用一个图形表示你想认识的几分之一?
师:你能不能也象刚才这样,先折一折,再用斜线表示出你想认识的几分之一,可以吗?(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师:这次你是把这个图形平均分成了几份?涂色部分又是它的几分之一呢?(同桌交流并收集学生作品。)。
(1)用不同的图形折出的相同分数。
师:同学们,大声告诉老师,用一个图形表示出几分之一容易吗?但是,深入下去你会发现,这里的知识可不简单!
(展示学生作品。)。
师:他们一样大吗?为什么都是1/4,大小却不一样呢?
(2)用相同的图形表示的不同分数。
师:那相同的图形能表示出不同的分数吗?
(展示学生作品在黑板上。)。
师:涂色部分是几分之一?现在请仔细观察比较涂色部分,你觉得哪个分数大?
师:看来用同样的图形能不能比较分数的大小?老师这里还有一个圆,要表示出1/8,想像一下,1/8和1/4、1/2相比怎么样?谁做出了1/8,跟你们想象的完全一样吗?看来1/8的确比1/2和1/4要小!
师:这是圆形,那么同样大小的正方形、长方形,他们表示的分数能比较大小吗?
师:其实张老师给每个组准备的圆形就完全一样,你表示的分数完全相同吗?那谁表示的分数大,谁表示的分数小呢?敢快互相说一说!
4、读、写分数。
师:刚才同学们认识了这么多分数,你觉得分数你会写吗?拿出手指跟张老师一起来写个1/2!
(先写中间一短横,注意短横不要写得太长,短横下面写个2,写在下面的正中间,短横上面写上1,同样写在正中间。)。
三、综合运用发展思维。
1、看书质疑。
2、p93“做一做”第一题。
精选三年级数学几分之一教案(案例16篇)篇十一
《山沟里的孩子》是北师大小学语文第六册第五单元的一篇主体课文。文章用富有情感的语句,描述了山沟里的孩子起早贪黑、翻山越岭上学、放学的情景,就像流动的画面,生动而多彩,含蓄而深沉地表现了孩子们上学的艰辛,更表现出他们刻苦、勤奋的学习精神。
清新抒情对应的语言是本文的表达特色。文章虽美,但对城市的孩子来说,由于生活环境的差异,生活阅历的有限,学习本文有一定的难度。基于此学情,在细致进行文本分析后,本节课的教学,我摒弃说教式的理性分析,在学生充分预学的基础上,以疑定教,以导促学,以训促用;给予学生充足读书的时空,引领他们亲历阅读实践,读中悟情,读中明理,读中明法,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
精选三年级数学几分之一教案(案例16篇)篇十二
3、培养学生的观察、交流、合作探究能力,并有效地促进个性思维的发展。
4、在活动中体验数学,体味数学的无穷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长方形、正方形、圆,等图形。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1、分饼干:
把()盒饼干平均分成()份;每个小熊分得()盒饼干;
2、分苹果:
把()个苹果平均分成()份;每个小熊分得()个苹果;
3、分蛋糕:
把这个蛋糕平均分成(),每只小熊分得其中的()。
二、合作探究。
1、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份。每份是这块月饼的一半,也就是它的()分之一。写作:()。
2、把这个月饼平均分成()份,我分到它的()分之一,写作:()。
三、及时训练。
1、口答题:判断对错,这些分数能表示图中的红色部分吗?为什么?
2、完成教科书93页“做一做第1题”;
3、观看主题图:有哪些数学信息可以用分数表示?
()被平均分成()分,每一份叫做它的()分之一,写作()。
四、归纳总结。
这节课,我学会了什么?
精选三年级数学几分之一教案(案例16篇)篇十三
1、本单元主要教学几分之一、几分之几的认识,简单的分数加减法。从整数到分数是数学概念的一次扩展,学生初次学习分数会感到困难。因此,本单元主要是创设一些学生所熟悉并感兴趣的现实情境,并通过动手操作,帮助学生理解一些简单的分数的具体含义,给学生建立初步的分数概念,为进一步学习分数和小数打下初步的基础。这一节认识几分之一是放在本单元的第一课时,这也是为认识几分之几做铺垫。
2、通过这一章节的学习,让学生建立起分数的概念,知道并了解生活当中的一些事物分不到整数时可以用分数来表示。并且为进一步学习分数和小数打下初步的基础。
从整数到分数,对学生来说是一个认知上的.突破,接受起来不算容易,为了能使他们更容易的接受本节课,教材提供了丰富的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感兴趣的情境,让学生姿熟悉的情境中感悟分数的含义。并让学生有自己动手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的过程中,体会分数的含义。
1、知识目标:。
(1)明确分数产生的实际意义。
(2)初步认识分数,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会读会写几分之一。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迁移类推能力。
(2)通过学生自己的动手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增进学生间的合作意识。
3、情感目标:
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体会分数在生活中的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精选三年级数学几分之一教案(案例16篇)篇十四
教学内容:新课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93页例3,做一做的2题及练习二十二第三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进一步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2、使学生感受比较与分类,猜想与验证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并逐步学会用此种方法解决问题。
3、在活动中,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
4、培养学生对分数的探究兴趣,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探究、交流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难点:
1、比较几分之一分数大小的方法。
2、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比较的算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材料袋(每人两个同样的圆形纸片、长方形纸片)。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第五册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中的第二节,“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单元教材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其中认识几分之一又是认识几分之几的`第一阶段,是本单元的“核心”,是整个单元的起始课,因此,了解分数的产生和应用,会读会写,知道各部分名称,理解它的含义,会进行简单比较,既为学习分数初步认识作铺垫,更为小学生以后学习分数和小数等知识打下初步基础。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生成问题。
1、课前交流:
同学们,你们看过西游记吗?你最喜欢谁?今天老师就给大家讲一个猪八戒吃西瓜的故事。
2、讲故事导入:
大家都知道猪八戒很爱吃西瓜,有一天,他找来一个特别大的西瓜,他很高兴地问:“师傅,这个西瓜我们怎么分?”孙悟空说:“还不简单,我们有4个人,每人吃”话音刚落,猪八戒就嚷嚷起来:“不行,不行,这个西瓜是我找来的,我要多吃一些,我要吃”小朋友,你们说,猪八戒如果吃了西瓜的,真能多吃了吗?为什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讨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的奥秘。
(设计意图:创设故事情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效地构建愉悦的教学情境,使教学内容深深地触及学生的心灵深处,诱导学生把学习新知的压力变为探求新知的动力,学生对学习有了浓厚的兴趣,才会有积极的探索,敏锐的观察,牢固的记忆,丰富的想象,以及创造性的运用,从中体会学习的乐趣。)。
精选三年级数学几分之一教案(案例16篇)篇十五
1、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会读会写几分之一,并能借助图形明确几分之一的含义。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
3、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和自主学习的精神,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二、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师:今天老师要跟大家做一个游戏,大家高兴吗?
生:高兴。
生:拍2下。
师:你们真是太聪明了。那咱们开始吧!
师:老师有4个月饼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几个月饼?(学生拍手2下)。
师:我们用数字几来表示?
生:2。
师:如果把2个月饼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几个月饼?(学生拍手1下)。
师:用数字几来表示?
生:1。
师:现在,老师要把1个月饼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几个月饼?
师:有疑问吗?
生:怎么分一半呢?
生:不能。
师:于是,数学王国里又来了一位新朋友——分数。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分数的初步认识》。
(二)探索新知。
师:同学们看大屏幕,我把月饼怎么分的呀?
生1:竖着切。
生2:平均分。
师:“平均分”这个词用得准确。同学们把掌声送给她。
师:半个还可以怎样表示呢?(出示课件)。
生1:。
生2:读作:二分之一。
师:同学们真是太聪明了。这到底是怎么得来的呢?
生1:两份的其中之一。
生2:一个完整的切开,就变成了。
师:我们一起来总结: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一份就是这个月饼的。
(3)动手操作。
你们还想认识几分之一,请用手中的纸动手折一折、涂一涂,并在小组内说一说分数的含义(小组活动)。
找代表汇报报。
(四)学习分数的读写。
师:怎么写呢?先写中间的横杠,表示平均分;再下面的数字3表示平均分成了3份,其中的1份就是。
师:大家看这是多少?
生:。
生:平均分成3份,其中的2份就是它的。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还折出了。那你还能折出几分之几呢?
生:。
师:那快来试一试吧!看谁能找到一个与众不同的分数。
师:大家看!这两位同学折的分数。
生1:我折了4份,涂了1份就是。
生2:平均分成5份,涂了1份就是。
师:谁还折出了不同的分数?
生:把长方形平均分成8份,其中的1份就是。
生:我把长方形平均分成5份,其中的1份就是。
……。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的分数。其实,分数就像我们身体一样,各部分也有自己的名字。
中间的横线叫做分数线,下面的数字2叫做分母,上面的数字1叫做分子。
师:那我来考考大家。的分母是几?
生:3。
师:分子是几?
生:2。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分数。跟大家分享一个数学小知识。
师:进入智力大比拼环节。三个大组来比一比,好不好?
生:好。
(五)智勇大闯关。
师:第一关:生活中的数学你想到了几分几分?
生:、、……。
师: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只要我们留心观察,你就会发现更多的分数。第一关顺利通过,进行第二关。
生1:第一个对。
生2:第二个对,因为三角形平均分成了3份,涂了1份就是。
生3:不对,因为它不是平均分。
……。
师:第三关这个题可有点难。大家敢不敢闯?
生:敢。
师:第三关:智慧小博士。
3、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你们学会了什么?
生:学会什么是分数?。
生:学会了分数的读写。
精选三年级数学几分之一教案(案例16篇)篇十六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人教版义务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中的第一课时《认识几分之一》。这部分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从整数到分数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因为无论在意义上,还是在读写方法上以及计算方法上,它们都有很大的差异。分数概念抽象,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困难,不容易一次学好。所以,分数的知识是分段教学的,三年级这个学段只是对分数进行初步的认识。认识几分之一是认识几分之几的基础,是本单元教材的“核心”,也是整个单元的起始课,对以后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教学例题应借助电脑多媒体演示和学生所熟悉的具体事例,通过演示和学生的操作,使学生逐渐形成分数的正确表象,并且紧密联系生活,创设了大量为学生所熟悉并感兴趣的现实情境,为学生营造探究的氛围,并通过自主探索、实践操作、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分数的产生和发展,经历认识几分之一的学习全过程,感悟分数的含义,从而初步了解分数的概念。
学情分析。
1、学生认知方面。
这节课是学生和分数第一次正式见面,分数无论是在书写形式上还是在表示的意义方面,都和整数有着很大的不同,整数是单位“1”的叠加,而分数是单位“1”的平均分。但是,这两类数在计数单位上是相通的。分数的初步认识,在通常的教学中都是先认识1/2,接着认识1/4、3/4,最后认识其他分数。这样的教学,从学生熟悉的1/2入手,自然地过渡到认识其他的分数,步骤清晰、环节紧凑。
2、对学生今后学习的衔接方面。
从整数到分数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无论在意义上、读写和计算方法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的差异。这部分知识的掌握不仅可以使学生理解简单分数的含义,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也可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分数和小数打下初步基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结合直观图示初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几分之一表示,能用折纸、涂色等实际操作的结果表示相应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分数。
【过程与方法】。
通过开展丰富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对“平均分”及分子、分母含义的充分感知和体验,为进一步认识分数积累感性经验,培养学生动手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分数源于生活,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几分之一,感悟分数的含义。
教学难点: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