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策划是指在一个特定目标和时间范围内,对项目相关内容进行规划和安排的过程,它需要考虑到各种因素和资源的合理利用。通过学习项目策划的理论和实践,我们可以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
热门乡村文化旅游项目策划书范文(20篇)篇一
对于传统的养殖粪尿污染非常严重,对地面、空气、水源产生了严重的影响,直至影响着人类的健康问题。现在又由于瘦肉精的使用更是让人们谈“猪”色变,另外疾病,食品问题,养殖效益问题均是目前面临的问题。目前针对这种情况,生态养殖是符合社会所需要的养殖技术。通过采用生物发酵床“零排放”养猪技术,猪舍里不产生臭气和氨味,无需冲洗猪圈,造成的呼吸道疾病也大大降低,节省大量的设备成本,粪尿处理成本。转变养猪方式,猪粪便变废为宝,不仅解决了养猪场污染物无处排放的难题,更是一举多得,达到经济、社会和环境保护三赢。
二、公司简介。
生态养猪有限公司主要运用微生物发酵对猪的粪便进行发酵处理,使猪达到无病的目的,成为健康猪,在自然条件下提高猪的瘦肉率,满足市场对无害化瘦肉的需要,人们对放心猪肉,安全猪肉的食用。
三、大棚发酵床养猪的市场前景。
随着养猪业的发展和猪群规格的不断扩大,猪粪、尿的排放量也在急骤增加,原先设计的一套污水排放净化处理系统将难以满足生产发展的需要,如何处理养猪业中一直难以解决的猪粪尿,尤其是规模化养猪场内排泄的大量粪尿对环境生态造成的污染问题,便成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大棚发酵床养猪利用全新的自然农业理念,结合现代微生物发酵处理技术提出的一种环保、安全、有效的生态养猪法。实现养猪无排放、无污染、无臭气、彻底解决规模养猪场的环境污染问题,它是集养猪学、营养学、环境卫生学、生物学、土壤肥料学于一体,遵循低成本、高产出、无污染的原则建立起的一套良性循环的生态养猪体系。它是规模化养猪发展到一定阶段而形成的又一亮点,是养猪业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
四、竞争性分析(略)。
五、养殖场选址及环境。
经过综合考虑和对实际情况的评估,我们决定利用温室大棚作为养猪的环境。因为发酵床需要一定的温度,为了创造一定的环境温度,必须采用日光温室,冬季夜间加盖草帘子保温用。白天敞开帘子,便于采光贮热。夏季塑料膜上面加一黑色的遮阳网,以免太阳爆晒。生态养猪技术起源于日光温室发酵床育苗、它是微生物发酵工程技术与日光温室巧妙结合成果,为生物生长创造了必要的环境条件。益生菌原液的制造是采用中温的益生菌和酵素结合而成,正常生产繁殖就需要20-40摄氏度之间的温度环境,当环境温度低时就不易发酵。
养殖厂地貌:
发酵床猪场的建设:猪舍的建设要东西走向,坐北朝南,能充分采光,通风良好,南北可以敞开,地形高且干燥,地面渗水能力强,无污染,离公路100米,有清洁的水源,有供电系统,住房处下风,偏风方向,朝南面的半坡全部作为采光面,阳光直接照射整个猪舍,冬至日也可照射到后墙。从太阳升起至太阳落下,可照射整个圈舍的每个角落。这样可使猪舍内部的微生物更适宜生长繁殖,促进垫料的发酵。温室大棚即省事又省钱,造价低,室内小气候更容易调节。冬天采光好、保温,夏天前坡的采光面上放上遮阳网,把周围的棚膜摇起,可以通风降温。
养殖环境的建设:
一、大棚的外部结构。
1、四周用砖墙围成,砖墙与房子的建造方式是一样的,大棚高度为2.5米,南北高度为1.8米,砖选用空心砖,空心砖轻,强度高,隔热保温效果好,还要在砖墙上涂上水泥。
2、只需设一个出入大门,高为2米,宽为1.2米,南北分设对称的9个窗,窗的高和长均为1.5米,窗台离地面20厘米,窗内安装铁丝网,外侧另有纱窗,防止苍蝇,蚊子入侵,方便猪更好地在里面活动。
3、棚顶均匀分布四个天窗,天窗长宽均为0.5米,用流滴消雾膜来盖棚顶,因为流滴消雾膜具有不滴水,采光性好优点。
二、内部结构。
1、内部主体是用木制三角体来做,南北墙用木柱支撑,木头成本低,抗风雪能力强等优点。
2、在正中间内设宽1.5米的水泥管理通道,两边宽30厘米,深10厘米的水泥石槽。
3、其它设施。
另外养猪大棚内还需自动饮水和照明装置。
热门乡村文化旅游项目策划书范文(20篇)篇二
一座印象中的城市,一个印象中的剪影——杭州西湖欢迎您!
还记得“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西湖是一首诗,一幅天然的画,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任时光荏苒,岁月变迁,她仍旧那副不老的容颜,那么多的人为她倾倒。
还记得她迎来了那么多呵护她的人。年过半百的白居易当看到她时就迫不及待的为她写了《杭州刺史谢上表》。他为她留下一湖清水,一道芳堤,六井清泉,二百首诗。送别白居易她又迎来大文豪苏轼为她说了如此的话“杭州之有西湖,如人之有眉目,盖不可废也“送走一位大文豪又迎来一位贤太守位她更添美丽。如今的她恢复了”六桥烟柳“固有的景色,更显娇媚之态。
还记得夕阳斜照,余辉洒满大地,坐一处静谧的庭院,沏上一壶西湖龙井,慢慢的品味这萦绕在唇齿间的清香,这是多么的惬意啊!与一位才貌双全的“佳人“一起拥抱这醉人的醇香。
还记得她也有许多同样是佳人倾城的姐妹:“柳浪闻莺“”梅坞早春“”三台云水“也如美酒般醉人。
谁不怜惜这样的江南女子,她飘逸脱俗,她清新秀雅,她既有大家闺秀之风范也有小家碧玉之可爱,如一位出尘的仙子一般美好。
让我们化作一草一木,共同走进她,走进我们梦中的仙子——西湖
西湖文化游之一探惊奇(文化游涉及篇目)
《西湖文化旅游项目策划书》的挖掘源于《大学语文》文言文篇目中张岱的《西湖七月半》中描写七月半游人到西湖游览的盛况。作者张岱一生是一个大起大落的过程,一明清易代为转折点,分为截然不同,反差极大的两种生活状态。张岱青少年时条件优越,追求精致生活。他自称好风流之士,明亡之后,到了清朝,他坚持不事清朝,避居山中,布衣素食都难以为继。唯以写著作来旧梦重温,多为他对往日繁华景象的追怀。
张岱善写小品文,他能诗善文,兼通戏曲、音乐。他得小品文文笔流丽清新,但后世留下的著作并不多,他的这篇著作写法独特,面对被许多文人雅士所赞颂的西湖,他脱开窠臼,不写西湖景色,偏写七月半西湖看月之人。在冷眼旁观中重现了当时的民风,可谓构思新奇,立意别致,通篇喧哗与冷寂,庸俗与清雅,对比手法的运用为文章增色不少。
西湖文化游之二探惊奇(篇目文化内涵挖掘)
张岱的这篇《西湖七月半》一脱前人写西湖写其美景的束缚,以人衬景,是个绝妙的手法给人的感觉就像一幅幅色彩明丽的风俗画张岱可称晚明小品文的集大成者。小品文是极富个性色彩的文体。以篇幅短小,形式灵活,内容随意为特点,且小品文能与汉赋、唐诗、宋词相并列且毫不逊色。但这篇文章存在一个问题,作者张岱虽自诩清高拔俗情致与避世雅游的态度,终究还是留恋湖光山色,并未脱传统文人清高习气与风雅情怀。故这次策划书将以西湖一些固有的景色、人文为本次宣传的重点,以张岱《西湖七月半》作为一个基点来宣传这次的西湖文化游,让人们深入了解这如画般的西湖。
西湖文化游之三探惊奇
以张岱《西湖七月半》作为一个基点来进一步探索西湖文化游,让大家了解这个被称作“浓妆淡抹总相宜”的西子湖。在这次的西湖文化游可让大家先感受一下。西子湖“静如处子”之美西湖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透露处那些美丽。西湖也有“动如脱兔”之美每年都可去钱塘观潮,让大家感受那种“卷起沙堆似雪堆”的惊心动魄之美西湖不仅独善山水秀丽之美,林壑幽深之胜。她更有着她丰富的内涵。她有着丰富的文物古迹,优美动人的神话传说。自然、人文、历史、艺术巧妙的融合在一起。她古迹遍布,拥有国家重点保护单位25处还有39处文物保护点壑各类专题博物馆点缀其中,为之增色。可见西湖不仅是一位美女,她更是以为有着很好内涵的文化美女。
西湖文化游营销方案
西湖文化游前期市场调查说明:
西湖历来是无数游人心目中向往的旅游胜地。她吸引人的方面是多方位的。西湖拥有众多的旅游景点,拥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化保护单位,在西湖成功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后她各方面的文化、经济价值有了更大的提高。因此杭州西湖景区及周边也推出了讲解景点历史文化,展示西子湖的风貌为目的的多媒体电子导游服务。据这些服务项目的推出给我们的西湖文化游的宣传和实施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再加上西湖有着得天独厚的旅游条件,特开展此次文化游是比较有利的。
活动主题:赏西子之美 悟文化之韵——西湖文化二日游
推广目的:为进一步宣传西湖文化游,让广大游客畅游西湖风景之美领略西湖文化之韵。将推出此次的文化游活动。此次文化游更突出的来介绍西湖文化,让游人更深刻了解西湖美景背后所存在的文化意味。让人更深层次的了解西子湖便可让身处喧闹尘世的人们领略一切美景,彻底的心灵净化。放下自己涨势的事情,与大子让来一次近距离的接触。
活动时间:12.23——12.24
活动对象:广大游客
活动地点:西湖风景区
活动内容:
1.活动说明:
第一天活动主题为“寻访西子古韵,品味西湖龙井”主要的活动地在西湖十景之九的梅坞,在这里举行一个茶文化活动。
2.活动路线:早上十点之前杭州市区接团(l老城区),乘船游西湖(约45分钟)、登三潭印月、断桥、外观雷峰塔、游花港观鱼、苏堤春晓(约30分钟)、听《岳王庙》故事、游灵隐飞来峰(约60分钟,灵隐寺香自理奍(30元)、梅家坞问茶、车游钱塘江风光、观六合塔秀姿、参观江南丝绸文化(约50分钟),约五点半结束,晚上特别推荐自费前往宋城景区欣赏大型表演(约50分钟)
3梅坞茶文化活动介绍:
(1)参加游玩活动的游客们自行组合分成六个“探茶“小分队
(2)“探茶“小分队进入梅家坞文化村后将由人员带领参观梅家坞现有的160余家乡间茶坊,然后到村里的接待室,进行了解梅家坞的茶历史,茶采摘炒制和茶的功能,并惊醒茶艺表演的观赏(时间约一个小时)
(3)在进行观赏结束后6个“探茶“小分队将进行一次炒茶 继茶艺表演
(5)在茶炒制完毕后,进行茶艺展示的环节。“探茶“小分队可进行自由的发挥
(6)根据炒制茶叶的外形,茶汤色泽,香气滋味以及茶艺展示的效果进行评比
注:此次活动的场地及原材料的提供是事先联系好梅家坞的一间茶坊,并邀请了茶坊的老板及村民来当评委,共有十个人。评委支持哪队就喝哪队的茶,以喝得茶的数量进行评比,评选出一二三名获奖的队伍将获得送出的大礼包。
第二天活动内容:
活动说明:
2活动路线:
(2)参赛的选手在万松书院都回穿上古代学子的服饰,男女分别站成一排
(1)根据接球的数量来进行评比,评选出前三名的队伍
注:西湖二日游会组织游客集体住宿在杭州宾馆。、
推广方式:
2公交车站,地铁站等候处的屏幕上介绍此次文化游的广告
3在旅游网站上开辟专栏进行此次活动的介绍,可进行在线的交流
4在一些路段挂宣传横幅
5活动前一周内在推广地点散发传单
费用预算
1预订茶坊 500 2大礼包礼品 300
3传单 2000 4横幅 1000
5服装 1000 6精美画册 2000
费用合计 6800
预备金 4000
广告效果预测
希望通各种媒体方式介绍此次的西湖文化游活动,并产生一定的影响力,让更多的人可以了解西湖。
热门乡村文化旅游项目策划书范文(20篇)篇三
大云盘自然村位于铜都镇达贝村委会西面,东邻东川主要通道龙东格公路,国土面积0.8平方公里,规划区面积0.2平方公里。
大云盘自然村地形为南北长2000米,东西宽400米,属于丘陵地貌类型,山顶多为平地,森林覆盖率达到了60%。最高海拔1260米,最低海拔1100米。年平均气温20.2℃,年均降水量693.1毫米,全年降水集中在6-10月,雨、热同季,适合植物生长。
大云盘自然村具有配套的灌溉沟渠和机耕路,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土壤属于燥红壤,常年的耕种,已成为“熟土”。由于良好的气候条件、土壤条件和耕作条件,大云盘村常年大面积种植鲜食葡萄和酿酒葡萄,所产葡萄产量高、品质好,成为东川葡萄种植的主要基地。
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大云盘自然村有两个村民小组,农户94户,人口359人,土地面积1200亩,其中:耕地264亩,鲜食葡萄种植300亩,林地410亩,草山226亩。
20__年末,人均纯收入2100元,经济收入主要有种植业收入,其次为畜牧业收入、商业收入等。全村已通电,通水,路网基本健全。
鲜食葡萄种植始于1981年,经过二十多年来的引种、改良,现已培育出几个适合本地种植的优良品种,目前鲜食葡萄种植已经发展到300亩,并以其色泽鲜艳、口感好,远销昆明等地,年产值近40余万元,市场前景看好。葡萄园内年接待观光游客2000余人次,创收5万余元,发展鲜食葡萄深加工、观光果园、农家乐综合产业的市场前景广阔。
第二章项目实施的可行性分析。
第三,有上级和村委会的大力扶持,当地群众建设的积极性十分高涨,对建设自己的美好家园充满信心。综上所述,把大云盘自然村打造成乡村旅游示范村是可行的。
第三章定位与总体目标。
一、旅游品牌定位:葡萄之乡——春城吐鲁番。
发展以葡萄和热带水果种植为主的水果种植业,扶持生态家禽为主的养殖业,建设果园式农家民居,打造具有亚热带河谷特色,集观光旅游、休闲娱乐、餐饮服务、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独具特色的昆明乡村旅游示范村。
二、规划总体目标。
围绕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结合生态村和新农村建设,依托优越的自然气候条件,完备便利的交通、水利条件设施,丰富其他特色水果种植种类,扩大鲜食水果种植规模,以基地为龙头,建造一批别具特色的田园式休闲农庄,建设一个生态环境优美,果园景色秀丽,西面可以欣赏大白河风光,东面可以鸟瞰主城区全景的田园村庄。
第四章主要建设内容、规模、投资及资金筹措。
一、主要建设内容、规模和投资。
(一)村容村貌整治。立足达贝村大云盘实际,通过村庄主干道路面硬化、环境卫生整治、村庄美化、亮化、绿化等工程,全面改善人居环境,建设一个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生态和谐的乡村旅游示范村,为经济发展、投资开发提供一个优越的环境。
1、入村主干道路面硬化1.5公里,宽5米,厚0.25米,配套相应排水系统工程,计划投资46.88万元;村内道路硬化长1公里,宽4米,厚0.2米,配套相应排水系统,道路两侧绿化,以常绿果树为主,此项目建设可改善大营盘自然村道路通行状况,需要投资21.2万元;总投资68.08万元。
2、与原有入村公路配套,另外修建一条连通南北的简易环村公路,使公路网络更加完善,计划修建公路长1.5公里,宽4.5米,按乡村道路等级修建,需要投资7.5万元。
(二)为达到不同季节,上市不同品种水果,在现有水果种植规模的基础上,加大投入,扩大种植规模,增加特色水果种植种类,新建名特品种果树种植基地200亩,其中:要以柑桔、芒果、大树杨梅等为主;需要投资12万元,使鲜食水果种植面积达到500亩,积极打造本土水果基地。拉动全村经济增长及我区生态旅游经济跨越式发展。
(三)依托便利的交通条件,在入村主路人物流集中地扶持建盖休闲农庄8家,为游客提供方便的餐饮、娱乐休闲场所,每家计划补助2万元,需要资金16万元;与农户签订合同,倡导良性循环发展模式,农庄经营两年后须返还补助资金,用以带动扶持其他农户发展。
热门乡村文化旅游项目策划书范文(20篇)篇四
浮戏山雪花洞风景名胜区是省级首批风景区,位于河南省郑州市西南58公里处的巩义市新中镇,西距洛阳76公里,游览面积124平方公里,分为七个景区,主要自然与人文景观126处。
总体特色为:峰险泉碧、幽静深邃、寨古洞奇,中原第一,以其山清水秀,寨古洞奇的自然人文景观获“中原小桂林”之称。
浮戏山自古闻名遐迩,《山海经》载:泉水欹危,映带左右,晨起伏而凭之,烟霞弥漫,万顷茫然,峰峦尽露其巅,烟移峰动,如众鸟浮水而戏天下奇观也。浮戏山在夏、商、西周、叫“阳城山”、“童戏山”、“越戏方”;春秋战国以“、九洲之险”、“洛阳屏障”闻名于世;《左传》称为“阳城”,《水经注》称浮戏山为“石城”;隋末以来历代农民起义军所修的古城寨堡在大小山巅之上都可觅得遗迹;抗日时期皮定军、徐子荣在这里建立了著名的豫西抗日根据地,现有革命遗址17处,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理想基地。以将军寨为首的30多座古城寨堡被国防科工委誉为“中国军事历史博物馆”、“中华第一城堡群”。
景区烈士陵园是人们缅怀先烈的革命圣地。
景区森林覆盖率为89%,5公里以上的大峡谷18条;玉仙河贯穿全境,以小龙池为代表的日流量1.2万吨的溶泉30多个;集石英岩、喀斯特、黄土丘陵三种地貌景观于一体,荟萃北国江南风光于一区,绘成了“天集云色,地溶石花、山峰奇秀,潭泉生涯,石窍怪状,林色奇葩,庙宇星罗,胜迹幽雅”的古代八大名景。雪的发现,使古景又增新容,实为中华文明揽胜之名珠。
景区还是道教文化发祥地之一,各类道教文化遗迹遍布景区,以玉仙圣母庙为中心的200多座庙宇构成了深厚的道教文化内涵。
紧紧围绕浮戏山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浓厚的人文历史,吸引广大游客前来观光游览消费,同时为其树立良好的旅游景区品牌形象,争取将其打造为河南省会郑州的核心旅游内容。策划一系列相关的焦点活动,进行层层推进式的全方位宣传,以增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优势:
1.浮戏山本身拥有奇秀的自然景观和浓厚的人文历史气息以及道教色彩,这是最好的先天条件。
2.浮戏山东临省会郑州,西临古都洛阳,可受这两地旅游的辐射影响。
3.河南省,郑州市市政府及相关单位对浮戏山旅游业的发展予以高度的重视和支持。
劣势:
1.巩义境内高档酒店较少,旅客食宿条件较差。
2.市区环境较差。
放眼整个中国境内,旅游资源极为丰富。具体到河南,虽旅游景点颇多,然而旅游业的收入甚微,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宣传力度不够。
2.片面地重视自然资源的开发,从而忽视了对宝贵的人文历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3.景区内诸多乱收费现象和高价商品对景区的形象造成了损失。
因此,要使浮戏山从众多旅游资源中脱颖而出,必须有独特新颖的品牌定位和大力的宣传,同时加强景区管理,协调与旅游业相关的其他产业活动。
(一)第一阶段:完善基础配套设施,开发乡村旅游,加大营销力度,增大游客量。
1.在景区内统一规范若干个农家旅馆;
2.在景区附近建设一座集住宿、餐饮、停车、娱乐于一体的宾馆;
3.对景区内现有游览线路上的泥石路进行改造或新建;
4.沿游览路线开设数个游客休憩亭,兼营饮品、副食和地方特色小吃;
5.新建景区内的邮电通讯、水电等基础设施;
6.新建景区内的简便医疗点一个、生态环保厕所若干间;
7.开发农家乐项目。
乡村旅游的实质是以生态农业、生态林业为背景或载体、人们环境保护意识和旅游回归自然的生活质量意识的加强而发展起来的。因此,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尤为重要,应视为取得发展的根本要求和基本保证。
项目名称:浮戏山生态度假庄园项目。
内容:
(1)观赏山村田园风光,亲手采摘农家果蔬。
(2)吃住在农家,体验山村饮食文化:品尝有当地特色的绿色民俗风味的“山村农家小吃”,如:手擀玉米面条、橡子凉粉、柴鸡蛋、“小金籽”玉米糁等。
(3)在风景区内建造1—2处木屋度假庄园。
目标消费者:年龄较大的成功人士和国内外游客。
概述:在风景区内建造1---2处木屋度假庄园,每处仅建造10套木房子。每间房子都有独立的门院,菜地,度假庄园的组建以产权式为主。
8.请专业营销咨询机构或广告公司对景区进行专业策划、宣传。
宣传模式:
(1)在浮戏山举办一系列创新有特色的活动,吸引媒体和大众的注意;
(2)提供给媒体一定的新闻素材,通过新闻报道扩大知名度,提高可信度;
(3)将浮戏山的美景和特色制作成系列图片、短片,在各媒体杂志、报刊上发表;
(4)定期举办以浮戏山为主题的摄影爱好比赛,对获奖者授予证书和一定的物质奖励。
(二)第二阶段:细分旅游市场,针对特定顾客群,开发特色旅游景点及设施。
1.开发以浮戏山生态区为主题的溶洞、峡谷景观。
对溶洞和峡谷内已有的天然奇石、石像和山峰进行命名并赋予相应的典故传说,并设置相应的说明性文字标志牌,内部设置指示路牌。
在山中较大的寺庙,如玉仙圣母庙定期举办道事活动,允许游客参与,通过艺术的审美,历史的回顾,使游客得到全方位的精神上、文化上的享受。
道教文化旅游路线:老庙、古庙等历史悠久的道教名胜古迹。
3.建设生态休闲活动中心。
(1)设施建设:开发3----4个水面约500平方米的人工鱼池,同时因地制宜在溪谷(小龙池)中开发若干个天然鱼池,在鱼池周围配备有统一标识的遮阳伞、特色石凳等设施。
(2)目标顾客群:政府机关、企事业等单位有钓鱼爱好的离退休老干部、其他专业或业余垂钓爱好者。
4.开发攀岩、远足、探险、漂流、露营等户外运动项目,建设野外拓展训练基地,使现代人,尤其是年轻人在饱受生活压力与工作压力下,从攀岩活动中获得成就感,舒解压力。
促销手段:每年举办一次攀岩或漂流比赛,来提高知名度。
5.联系学校组织学生定期进行革命遗址参观,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6.定期邀请国家相关科研人员对景区奇观异景进行勘察和研究,使其成为科研、教学胜地。
通过以上两个阶段的开发建设,景区将形成一个以生态为特色,集生态观光、休闲、度假、科研、教学为一体的“忘情山水,感悟道教,缅怀先烈,返璞归真”的旅游胜地。
1.基础设施建造(农家旅馆、宾馆、游客休憩亭、医疗点、生态环保厕所):200万。
2.农家乐项目(森林木屋庄园建造及宣传):150万。
3.景区辅助设施(路标、指示牌)建造:30万。
4.道事活动开销:25万。
5.生态休闲活动中心(鱼池及配套设施、野外拓展训练基地或驻扎营地):125万。
6.革命地维护、科研经费:75万。
总计:605万。
热门乡村文化旅游项目策划书范文(20篇)篇五
通过开展“经典诵读”活动,让学生感悟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作品,使同学们从阅读经典中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汲取民族精神的丰富营养。同时,培育学生的爱国情操,诚信品质等,让大家感受到汉语言的魅力。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改善学生的阅读状态,激发他们持久的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活动主题。
让经典烛照少年。
三、经典诵读活动的口号。
诵中华经典,做有德之人。
四、活动要求。
1、提高认识,明确活动重要意义。中华经典诗文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生智慧和民族文化精髓。多层次、多形式的开展经典诵读,把经典诵读与德育教育等活动结合起来开展。
2、创新形式,力求活动丰富多彩。以少年宫为活动载体;以文化熏陶为本,以文化教育为重。
3、精心组织,注重活动实际效果。在教师的正确指导下,组织好学生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增强活动效果。
五、主要工作与活动内容安排。
1、活动开始利用8分钟诵读形成常规,选一名普通话好的学生做带读的小老师。
2、少年宫利用学习园地、手抄报等多种形式,展示经典佳句,营造诵读的氛围,使学生走进经典,耳濡目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陶冶情操。
3、利用活动课时间,进行经典吟诵、演讲,分组背等形式开展活动。
4、举行经典诵读擂台赛。
活动内容安排:精选初中课外古诗词篇目进行诵读指导经典诵读擂台赛。
总之,经典诵读活动是对少年儿童进行道德品质教育的有效方式之一,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观,我将按计划并根据实际情况以饱满的热情开展好此项活动。
热门乡村文化旅游项目策划书范文(20篇)篇六
一座印象中的城市,一个印象中的剪影——杭州西湖欢迎您!
还记得“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西湖是一首诗,一幅天然的画,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任时光荏苒,岁月变迁,她仍旧那副不老的容颜,那么多的人为她倾倒。
还记得她迎来了那么多呵护她的人。年过半百的白居易当看到她时就迫不及待的为她写了《杭州刺史谢上表》。他为她留下一湖清水,一道芳堤,六井清泉,二百首诗。送别白居易她又迎来大文豪苏轼为她说了如此的话“杭州之有西湖,如人之有眉目,盖不可废也“送走一位大文豪又迎来一位贤太守位她更添美丽。如今的她恢复了”六桥烟柳“固有的景色,更显娇媚之态。
还记得夕阳斜照,余辉洒满大地,坐一处静谧的庭院,沏上一壶西湖龙井,慢慢的品味这萦绕在唇齿间的清香,这是多么的惬意啊!与一位才貌双全的“佳人“一起拥抱这醉人的醇香。
还记得她也有许多同样是佳人倾城的姐妹:“柳浪闻莺“”梅坞早春“”三台云水“也如美酒般醉人。
谁不怜惜这样的江南女子,她飘逸脱俗,她清新秀雅,她既有大家闺秀之风范也有小家碧玉之可爱,如一位出尘的仙子一般美好。
让我们化作一草一木,共同走进她,走进我们梦中的仙子——西湖。
《西湖文化旅游项目策划书》的挖掘源于《大学语文》文言文篇目中张岱的《西湖七月半》中描写七月半游人到西湖游览的盛况。作者张岱一生是一个大起大落的过程,一明清易代为转折点,分为截然不同,反差极大的两种生活状态。张岱青少年时条件优越,追求精致生活。他自称好风流之士,明亡之后,到了清朝,他坚持不事清朝,避居山中,布衣素食都难以为继。唯以写著作来旧梦重温,多为他对往日繁华景象的追怀。
张岱善写小品文,他能诗善文,兼通戏曲、音乐。他得小品文文笔流丽清新,但后世留下的著作并不多,他的这篇著作写法独特,面对被许多文人雅士所赞颂的西湖,他脱开窠臼,不写西湖景色,偏写七月半西湖看月之人。在冷眼旁观中重现了当时的民风,可谓构思新奇,立意别致,通篇喧哗与冷寂,庸俗与清雅,对比手法的运用为文章增色不少。
张岱的这篇《西湖七月半》一脱前人写西湖写其美景的束缚,以人衬景,是个绝妙的手法给人的感觉就像一幅幅色彩明丽的风俗画张岱可称晚明小品文的集大成者。小品文是极富个性色彩的文体。以篇幅短小,形式灵活,内容随意为特点,且小品文能与汉赋、唐诗、宋词相并列且毫不逊色。但这篇文章存在一个问题,作者张岱虽自诩清高拔俗情致与避世雅游的态度,终究还是留恋湖光山色,并未脱传统文人清高习气与风雅情怀。故这次策划书将以西湖一些固有的景色、人文为本次宣传的重点,以张岱《西湖七月半》作为一个基点来宣传这次的西湖文化游,让人们深入了解这如画般的西湖。
以张岱《西湖七月半》作为一个基点来进一步探索西湖文化游,让大家了解这个被称作“浓妆淡抹总相宜”的西子湖。在这次的西湖文化游可让大家先感受一下。西子湖“静如处子”之美西湖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透露处那些美丽。西湖也有“动如脱兔”之美每年都可去钱塘观潮,让大家感受那种“卷起沙堆似雪堆”的惊心动魄之美西湖不仅独善山水秀丽之美,林壑幽深之胜。她更有着她丰富的内涵。她有着丰富的文物古迹,优美动人的神话传说。自然、人文、历史、艺术巧妙的融合在一起。她古迹遍布,拥有国家重点保护单位25处还有39处文物保护点壑各类专题博物馆点缀其中,为之增色。可见西湖不仅是一位美女,她更是以为有着很好内涵的文化美女。
西湖历来是无数游人心目中向往的旅游胜地。她吸引人的。方面是多方位的。西湖拥有众多的旅游景点,拥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化保护单位,在西湖成功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后她各方面的文化、经济价值有了更大的提高。因此杭州西湖景区及周边也推出了讲解景点历史文化,展示西子湖的风貌为目的的多媒体电子导游服务。据这些服务项目的推出给我们的西湖文化游的宣传和实施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再加上西湖有着得天独厚的旅游条件,特开展此次文化游是比较有利的。
活动主题:赏西子之美悟文化之韵——西湖文化二日游。
推广目的:为进一步宣传西湖文化游,让广大游客畅游西湖风景之美领略西湖文化之韵。将推出此次的文化游活动。此次文化游更突出的来介绍西湖文化,让游人更深刻了解西湖美景背后所存在的文化意味。让人更深层次的了解西子湖便可让身处喧闹尘世的人们领略一切美景,彻底的心灵净化。放下自己涨势的事情,与大子让来一次近距离的接触。
活动时间:12.23——12.24。
活动对象:广大游客。
活动地点:西湖风景区。
活动内容:
1、活动说明:
第一天活动主题为“寻访西子古韵,品味西湖龙井”主要的活动地在西湖十景之九的梅坞,在这里举行一个茶文化活动。
2、活动路线:早上十点之前杭州市区接团(l老城区),乘船游西湖(约45分钟)、登三潭印月、断桥、外观雷峰塔、游花港观鱼、苏堤春晓(约30分钟)、听《岳王庙》故事、游灵隐飞来峰(约60分钟,灵隐寺香自理奍(30元)、梅家坞问茶、车游钱塘江风光、观六合塔秀姿、参观江南丝绸文化(约50分钟),约五点半结束,晚上特别推荐自费前往宋城景区欣赏大型表演(约50分钟)。
3梅坞茶文化活动介绍:
(1)参加游玩活动的游客们自行组合分成六个“探茶“小分队。
(2)“探茶“小分队进入梅家坞文化村后将由人员带领参观梅家坞现有的160余家乡间茶坊,然后到村里的接待室,进行了解梅家坞的茶历史,茶采摘炒制和茶的功能,并惊醒茶艺表演的观赏(时间约一个小时)。
(3)在进行观赏结束后6个“探茶“小分队将进行一次炒茶继茶艺表演。
(5)在茶炒制完毕后,进行茶艺展示的环节。“探茶“小分队可进行自由的发挥。
(6)根据炒制茶叶的外形,茶汤色泽,香气滋味以及茶艺展示的效果进行评比。
注:此次活动的场地及原材料的提供是事先联系好梅家坞的一间茶坊,并邀请了茶坊的老板及村民来当评委,共有十个人。评委支持哪队就喝哪队的茶,以喝得茶的数量进行评比,评选出一二三名获奖的队伍将获得送出的大礼包。
第二天活动内容:
活动说明:
2活动路线:
(2)参赛的选手在万松书院都回穿上古代学子的服饰,男女分别站成一排。
(1)根据接球的数量来进行评比,评选出前三名的队伍。
注:西湖二日游会组织游客集体住宿在杭州宾馆。、
推广方式:
2公交车站,地铁站等候处的屏幕上介绍此次文化游的广告。
3在旅游网站上开辟专栏进行此次活动的介绍,可进行在线的交流。
4在一些路段挂宣传横幅。
5活动前一周内在推广地点散发传单。
费用预算。
1预订茶坊5002大礼包礼品300。
3传单20004横幅1000。
5服装10006精美画册2000。
费用合计6800。
预备金4000。
广告效果预测。
希望通各种媒体方式介绍此次的西湖文化游活动,并产生一定的影响力,让更多的人可以了解西湖。
热门乡村文化旅游项目策划书范文(20篇)篇七
盐城。一个与“盐”结缘、因“盐”而立的美丽城市。
此间仙鹤飞舞、神鹿畅游,更拥有我国最大的号称“大陆之肺”的神奇湿地。八百里芦苇沟壑、千万亩海涂霞光,沿途白桦成林、放眼一望无际,是对“最是天然盐阜景,入世出世两相宜”的现代闲适生活的最好诠释。
在美丽江苏生态的东北部,盐城以其最美妙、最悠长的黄金海岸线,历尽2100年沧海桑田,曼妙出绝妙的生态湿地之都,成就了独特的“东方湿地,水绿盐城”的稀世景观。此间,您可以体验养生生态的至高境界,呼吸天然氧吧的仙境空气,放眼萧散旷远的滩涂风光,淡定之情幽然升腾,诗意之念顿然飘忽。此间,看仙鹤曼舞、神鹿悠鸣,方可味此间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真谛!此间,享黄海海味之妙,品盐阜汤菜之神,方可味盐阜长寿惬意之妙!此间,听江淮地方妙剧,看盐阜地方风情,方可味淳朴善良进取之境!此间,寻千年盐渎之迹,探董永仙女迷踪,方可味神奇浪漫内涵之韵!有仙鹤神鹿为伴,承天仙孝子之奇,斯世岂不为神仙?!我们承诺:以一流的运作、一流的产品、一流的服务,为您体验神奇、感受仙境、独享生态之旅浓情奉献!盐城欢迎您!
盐城,东临黄海,西接淮扬,南临通泰,北至连云港,是“京沪东线”的重要节点,“北上海经济区”的重要成员。这里生态环境优美,文化底蕴丰厚,交通便捷,以“东方湿地之都,仙鹤神鹿世界”而闻名。
1、保持本旅游中心的利益增长,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
2、提升本旅游集散中心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塑造该公司的形象。
3、扩大市场占有率,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巩固该公司在市场中的地位。
4、扩大本旅游中心的社会影响力,拥有固定的市场份额。
(一)目的:通过旅游项目在十一黄金周的首次上市,旨在推动本中心在旅游旺季及以后淡季也能保持销量及利润增长,同时更好地做好本中心的品牌,牢固在大众心中的地位。
(二)意义:通过此促销战略,初步进入这个项目,增加本旅游集散中心的战经验,提升企业竞争力。
(三)时间:5月1号正式推出。
(四)地点:盐城旅游上海推广中心,江苏新干线上海推广中心,盐城凯越体育旅行社。
“踏东方湿地之都,游仙鹤神鹿世界”宣传促销活动。
1、挑战自己,魅力四射,在上海的地铁站,车站,火车站等公共场所现场进行才艺表演,以现场人投票为主,前五十名这将免费参加上海盐城一游。
2、旅游知识竞猜活动:通过抢答的形式竞答一些旅游知识点,答对者将获得盐城任意旅游景点的免费门票。
3、自行组织团队,10人以上(含10人),可以对其打八折。
4、活力校园:在各大知名学校里举行活动,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
1、筹备费用。
(1)上海到盐城费用0.5万元。
(2)盐城接待旅游客人0.8万元。
2、宣传费用。
(1)宣传海报3000份0.5万元。
(2)电视广告3个月1.5万元。
(3)报纸广告3期0.7万元。
3、活动费用。
(1)租用场地1万元。
(2)景点门票费用0.3万元。
合计4.6万元。
热门乡村文化旅游项目策划书范文(20篇)篇八
xx省西峡县回车镇境内有一条长达10公里石垒的寨墙,当地群众俗称“白大垛寨”,其周围另有杏花寨、牛呤寨,分别称为“白大垛寨”的前哨、东大门,寨墙总长约20公里,横跨黑虎庙、西沟、大块地3个村,依山而建,时断时连,时隐时见,据文物部门初步鉴定为“楚长城”,从而把附近楚邑—白羽城、屈原岗、若阝国、古丹阳连为一体,成为西峡独具特色楚文化旅游景点,为了做强做大以“楚长城”为主楚文化旅游产业,整合地域文化资源,扩大西峡文化旅游在国内外知名度和影响力,特对楚长城文化旅游项目进行宣传策划。
1、旅游景点名称:
a、中国·西峡楚长城遗址。
b、中国·西峡楚长城游览区。
c、中国·西峡楚长城风景区。
d、中国·西峡楚长城文化旅游区。
2、宣传标语:
a、长城之父—中国·西峡楚长城。
b、一段楚长城,半部中国史。
c、旷世奇观,古代建筑地标—楚长城。
d、泛红绽绿,群山织翠,红叶如火,瑞雪纷飞——观楚长城四季景,饮华夏文明水。
e、神奇而古老的楚长城,张开臂膀笑迎八方宾朋。
f、中国·西峡楚长城欢迎您的光临!
g、漫游楚长城,感悟百味人生。
3、景点建设:
a、雕塑。
a、孔子回车。
b、屈原劝谏。
c、楚国兵将、战车。
b、楚文化展览馆。
a、出土楚国文物。
b、楚长城、若阝国、白羽城、屈原岗、孔子回车等实物、图片、声像资料、书籍等。
c、烽火台。
a、瞭望楚长城及周围群山风景的制高点。
b、瞭望西峡县城附近全貌的制高点。
d、文艺馆。
a、根据楚长城来历及民间传说编排文艺节目。
b、根据若阝国、白羽城、屈原岗、孔子回车等历史及民间传说编排文艺节目。
e、礼品店。
a、仿制楚长城、楚币、兵器、编钟、服饰、恐龙等小玩具、小礼品。
b、西峡地方特色产品:猕猴桃、香菇、木耳、八月柞、木瓜、板栗、核桃等。
f、白大垛祠。
a、修缮白大垛道教圣地祠堂。
b、为游客及信民游玩及参拜提供便利服务。
g、溶洞。
a、蝙蝠生物标本展览。
b、观赏蝙蝠生活聚居。
4、广告宣传片:
这是一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她有震惊世界被号称世界第九大奇迹——恐龙蛋化石群,她是中国·南阳世界伏牛山地质公园核心地带,这里曾流下历代圣哲贤达传奇遗踪:孔子回车返鲁,屈原劝谏楚怀王,李白、孟浩然、李商隐、苏辙、司马光游西峡而留下名作,今天在若阝国、白羽城、屈原岗楚国地标环抱下,楚长城是那样熠熠生辉、楚楚动人,游楚长城,感悟百味人生;登楚长城、沐浴华夏文明之风;中国·西峡楚长城游览区欢迎您!
5、导游解说词:
尊敬的游客同志们,欢迎您们来到中国·西峡楚长城游览区。
我们眼前看到楚长城约10公里,垒石修建而成,有6个寨门,4个烽火台,当地群众俗称“白大垛寨”,另有前哨杏花寨,东大门牛呤寨,总长20公里,据白大垛道教祠前碑文记载,嘉庆九年(公元1804年)重修白大垛,结合其它史料记载推算,这条楚长城距今有2300多年历史,是战国时楚国为抵御外来入侵,巩固疆域而修建的。
下面,我给大家介绍这条楚长城历史背景,《西峡县志》记载,春秋时西峡属于若阝国地,若阝国最早国都遗址就在今西峡县丁河镇邪地村。司马迁《史记·楚世家》记载,公元前504年,吴国攻打楚国,占领番地,楚昭王很害怕,离开了郢城,把都城迁到北边的若国,也就是我们这里西峡县。
还有西峡县城莲花寺岗现存白羽城遗址,白羽城就是春秋时若之别邑,白羽城遗址现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峡县回车镇境内清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所立的屈原岗碑文记载,公元前312年,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曾在此劝谏楚怀王,楚怀王不听,执意率兵攻打秦国,致使损兵八万,惨败而归。据专家考证,历史上秦楚丹阳之战主战场在今西峡县丹水镇七峪一带。
与屈原岗相邻淅川县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不断发现楚国贵族墓葬,进一步印证了古丹阳就在这里淅水一带,更多史学家认为,我们这一带是楚国先祖居住地。在西峡县袁店东南八里岗处,丹水(古名菊水)流经此处后叫长城河,岗下有长城铺村、长城驿,此处为南阳通向关中要道,楚长城西域经此地,我们这段长城是楚长城西段,筑于战国中晚期,以防秦入。至今,我们这里盛传着孔子回车民间传说,保留着楚文化遗风,楚长城就是战国时楚国给我们留下的活化石。
游客同志们,当您登上楚长城烽火台,就会惊奇地发现,周围的群山就在您的脚下,在这里可以俯射西峡县城附近全景,它是西峡城区海拔在800米以上为数不多的制高点。
初春登长城,桃花、杏花、海棠花开满山野,泛红淀绿,淡淡清香弥漫整个山谷,令你心旷神怡;夏季登长城,群山织翠,林木茂密葱茏,长城掩身其中,宛如一条盘山巨龙;秋季登长城,满目红叶似火,层林尽染,山披彩霞,簇拥着古老长城,像一幅五彩斑澜的风景画;冬季登长城,飘飘扬扬的大雪,洒在长城上,显得沧桑与凄凉,有着“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壮美。
围绕这条楚长城,有山有水有蝙蝠溶洞,有楚文化展览馆,文艺馆,有礼品店和农家宾馆,愿大家在这里生活愉快,心情舒畅,如果您对我们景区服务满意了,请转告给你们家人和亲戚朋友,如果您不满意了,请直接告诉我,再次谢谢您们的光临!
热门乡村文化旅游项目策划书范文(20篇)篇九
该方案是从目的、要求、方法、方法、进度等方面部署的具体、周密、可操作性强的计划方案”,也就是说,在案例之前获得的方法在案例之前呈现,即方案”。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为全面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巩固全镇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成果,着力打造美丽乡村,进一步提升新全镇乡村建设水平,按照《市20-年乡村振兴工作实施方案》文件要求,结合我镇实际,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深入贯彻生态文明思想和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一系列重要批示指示精神,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目标,按照“因地制宜、试点先行、梯次推进、一个不落”的总体思路,全力做好乡村振兴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为创建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和幸福美好做出贡献。
(一)谋划布局,制定方案。组织镇政府、包保单位(部门)和行政村乡村振兴召开一次专题对接会议,共同研究制定乡村振兴工作方案,明确任务和职责,列出任务图、进度表,实施“网格化”包保工作机制,全面实施乡村振兴和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各行政村做好各类项目实施的前期准备工作。继续推进厕所改造和宣传工作,确保顺利实施并完成目标。各行政村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项目须报镇政府审核把关后再做实施。杜绝举债建设,各行政村要加强资金管理与使用,经管站做好资金监管。积极配合有关部门落实好垃圾中转站和污水处理厂建设进度,确保在时效时间内完成工作任务。
(二)宣传发动,全员参战。镇包村工作组、包保单位(部门)、行政村全员参战开展春季环境综合整治大会战行动,整治范围覆盖中心村、社屯和庭院。落实好宣传动员工作,积极发挥党员干部在乡村振兴工作中示范引领作用,提升农民群众知晓率和参与率。实行网格化工作机制,工作任务落实到人头。不断推进“三治”体系建设,完善“村规民约”、落实“门前三包”等制度。继续提升乡风文明建设,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展演等群众参与性活动。全面建设“一谷一城”,完成种植业结构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完成工作指标。完成春季栽种植花卉和绿化美化工作,提前谋划好种植地块、种植品种和种植设计。各村落实好基础设施项目开工建设,产业发展项目落地,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
(三)补齐短板,积极推进。镇包村工作组、包保单位(部门)、行政村畅通沟通渠道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总结,查漏补缺分析解决。重点围绕“四好农村路”工作要求,全面完善农村路网建设。开展夏季环境综合整治大会战行动,实施秋季花卉栽种植工作。镇包村工作组、包保单位(部门)、行政村形成“比、赶、超”工作氛围,全镇乡村环境基本达到从“整洁”向“美丽”目标提升。村干部和党员带头引领农户开展“三好一庭院”“美丽庭院和干净人家”创建活动,院落达到“五净一规范”标准。加强文化建设,结合村屯历史禀赋,发掘文化内涵,将文化融入到乡村振兴工作之中,结合村屯实际建设“村标”。具备条件的行政村打造以本村历史典故、传统文化、民俗风情、红色教育、英雄名人等为主题的村史馆。
(四)真抓实干,实现目标。镇包村工作组、包保单位(部门)、行政村开展秋冬季环境综合整治大会战行动,完成好市委、市政府年终考核工作任务。不断总结工作经验,完善环境综合整治长效工作机制,常态化保洁与管护工作得以加强,确保全年工作目标任务顺利完成。积极谋划下一年度项目申报和各项工作任务筹备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镇包村领导、包保单位(部门)主要领导、村书记要亲自抓,安排专人负责日常工作,建立工作协调机制,每季度定期召开联席会议,专题研究部署落实工作。
(二)广泛宣传发动。镇包村工作组、包保单位(部门)、行政村要及时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和镇党委、镇政府工作部暑和要求,传导压力,落实责任,完成任务。
(三)精心组织实施。镇包村工作组、包保单位(部门)、行政村要按照镇乡村振兴工作实施方案开展工作,严格执行和完成好本实施方案制定的阶段工作目标和任务。
(一)人居环境整治。
结合省委、省政府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清洁行动20条标准开展工作,镇域内环境整治主要包括道路两侧、河道河岸、沿街店铺、农贸集市、景点公园、群众活动场所等公共区域,确保规范有序、应拆尽。各行政村环境综合整治按照点(社屯组所在地、农户庭院)—线(道路两侧、河道河岸)—面(中心村所在地、村民居住集中区)相结合原则,做到视野范围内无杂物、垃圾清运及时、日常保洁到位、环卫设施完好外观整洁,边缘地带积存垃圾“清零”。各行政村要落实好辖区内的绿化工作,按照年初定购计划,完成花卉栽种植工作任务。对公路、村路和巷路沿线围墙、栅栏、房屋等进行整修和美化,精心打造图文并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乡村振兴工作内容的文化墙。加强亮化设施的维护保养,行政村要消除街路的照明死角。进一步强化保洁员作业监督,增加环卫设施建设和投入,抓好设施管理、维护和使用。
(二)种植业结构调整。
全面加快“一谷一城”建设,因地制宜选择出适合当地特色与资源禀赋的产业发展路径,要结合当地优势,走产业发展道路,多重渠道切实增加村民经济收入。积极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发展“订单农业”,发挥好农村电商平台作用。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为种植业结构调整创造条件。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进一步增强农民群众在乡村振兴工作中的主人翁地位与意识,提高农民群众在产业发展过程中的自我发展能力。
(三)集体经济收入。
不断增强村集体经济自身的“造血”功能和综合实力。结合自身实际充分发挥村级资源和区位优势,因地制宜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20-年全镇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继续保持在10万元以上。
(四)乡风文明建设。
不断推进“自治、法治、德治”三治体系建设,使乡村治理取得成效。继续推进党员“双联”工作方式,使农民群众的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集体意识、主人翁意识进一步增强。注重培育良好家风,以家风促民风,以民风带乡风。注重培育新型农村带头人,加强村三委班子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大力开展“三好一庭院”“美丽庭院和干净人家”等创建评比活动。结合村民生产生活实际,修订完善通俗易懂、群众认可、易于执行的村规民约。注重村屯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与传承,结合村屯实际建设“村标”,打造主题村史馆。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乡村特色文化产业等。推行家风家规家教和文明创建活动等,用文化活动形式承载主旋律、凝聚向心力。开展传统节日文化活动,体现乡村地域特色和农耕文明。
(五)基础设施建设。
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工作部署,积极推进“厕所革命”,20-年整村推进村、村厕所改造。同时,完成乡镇垃圾中转站和建制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工作。围绕“四好农村路”工作要求,全面完善农村路网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各村积极申请资金和项目,加大农村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力度,使村容村貌得到改善。
(六)绿化美化亮化。
推进完成花卉定购工作,充分利用镇村道路两侧空地进行栽种植花草,确保统一协调,实现整镇、整村、整屯绿化美化全覆盖。同时,完成绿美示范村建设工作任务。按照安全、节能、实用和便民原则完善村庄公共照明设施,加强设施管护力度,力争实现街路照明全覆盖。
(一)镇包村工作组职责内容。
实行镇领导班子成员包保行政村工作责任制,对所包行政村工作负责。将本年度的工作内容制作图表“挂图作战”进一步夯实“河长制”和“路长制”责任沟通包保单位(部门)和行政村建立工作协调机制,在常态化整治的基础上,每季度组织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大会战行动。落实好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岗位责任制和工作实施方案。帮助包保村谋划、研究好村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项目,帮助行政村收集整理好大会战行动时的照片、视频等影像资料,作为制作全镇乡镇振兴vcr的素材使用。
(二)包保单位(部门)职责内容。
包保单位(部门)提高思想认识落实好包保责任,完成好包保工作任务。帮扶好包保行政村工作,积极组织干部职工参加每季度开展的环境综合整治大会战行动和栽种花卉等日常工作任务。加大资金、项目和物资帮扶投入力度。
(三)行政村职责内容。
行政村对辖区整体环境卫生负总责,负责村屯环卫设施建设,对村属垃圾清运车辆及环卫设施日常管养。通过村规民约等有效形式宣传、引导、教育农户做好“门前三包”和“门内达标”工作。村三委成员和党员要发挥好表率作用带头从自家做起,庭院环境卫生达到“五净一规范”标准。做好保洁员作业监督巡查工作。谋划和实施好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好产业项目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
包保单位(部门)积极帮助包保村争取资金和项目支持,各行政村自筹资金,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统筹安排、集中投入的原则,确保专款专用。
镇乡村振兴办公室按照市级《考核细则》对各行政村采取不定期检查考核。各行政村要定期总结、汇报乡村振兴工作开展情况,收集好影像资料,考核结果将纳入到各行政村年末绩效考评中。
根据全市“组织体系建设三年行动”20xx年行动计划工作要求和县委组织部《关于开展“强村带弱村”帮带活动的通知》,为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全面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水平围绕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促乡村振兴,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此方案:
坚持抓两头,带中间,按照“党建工作联动、产业增收联创、干部队伍联助、村级事务联促”的思路,通过优化党建资源配置,结对帮扶、以强扶弱,实现结对村党组织互通工作、解决问题、共同提高,推动工作薄弱村实现“有一个运转高效的村级班子,有一支高素质的党员干部队伍,有一条强村富民的好路子,有一套规范化管理制度,促进弱村党组织晋位升级”的“四有一促”目标任务。
通过综合考虑各村党支部班子建设、党建业务水平、档案规范、村集体经济发展等因素后,拟定对幸福村党支部等6个党支部形成3队相互帮带对象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
1.党建工作联抓。结对村党组织通过每季度共同开展“我们的党日”系列活动、召开党建联席会等方式,加强学习交流,共同探讨党建工作经验与方法,研究村庄发展中存在的困难与问题和解决措施。特别是强村党组织要发挥自身党建工作优势,采取邀请弱村党员干部到村观摩学习、协助制定年度党建工作计划、梳理检查村级各项制度等方式,帮助弱村在班子建设、落实党建工作制度、党员队伍教育管理、支部规范化达标等方面规范工作流程、健全工作机制,强化党建工作。
2.产业增收联创。强村党组织要帮助弱村理清发展思路,共享实用人才、种养经验、市场营销等资源,帮助弱村制定基础设施建设、村集体经济发展等规划,指导发展特色产业,切实解决弱村经济发展缓慢的问题。要组织发动本村产业带头人、致富能手通过“一对一”“一对多”方式,帮助弱村困难农户解决创业、生产等方面的困难。弱村党组织要主动邀请强村致富能手到村“现场说法”,学习先进经验,提高脱贫技能。
3.队伍建设联动。强化党建引领,按照干部队伍“共建互助、结对互帮”的思路,建立强村弱村干部结对关系。探索开展村干部交流挂职锻炼,通过强村弱村党组织书记交流挂职,选派强村干部到弱村担任党建指导员,选派弱村干部到强村挂职副书记、副主任等方式,把强村干部队伍建设的经验做法复制到弱村,切实提升弱村“两委”成员综合素质。
4.村级事务联促。结对村党组织要积极组织党员群众开展读书、文体竞赛等群众喜闻乐见、健康有益、形式多样的文化联谊活动,丰富农村精神文化生活。要充分沟通交流脱贫攻坚、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建设等方面的经验做法,进一步完善村规民约,加强村级治理,促进乡风文明。针对困难家庭、失学儿童、孤寡老人等弱势群体,探索党员干部志愿服务机制,结合实际开展帮扶活动,营造积极向上、团结友爱的良好氛围。
(一)统一思想,加强领导。各确定的强村要高度认识此项工作的重要意义,党支部书记要树立“一盘棋”思想,高度负责,认真提炼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根据实际制定帮扶计划和帮扶措施,扎实开展帮带活动。
各结对的村要理清本村存在的问题,各项工作中的短板,发展的方向,制定问题清单和整改措施。要认真落实工作要求,提前与结对村党组织沟通意见,协调解决具体问题,明确工作责任,确保结对村党组织通力配合、联动推进。
(二)提升工作实效。各村党支部要探索务实管用的途径和方法,创造性开展工作。要及时跟进,检视反思,看结对村党组织“帮”是否有务实的措施,“带”是否有明显的成效,党员群众是否认可,从中发现问题,第一时间研究解决。
(三)注重氛围营造。各结对党支部要注重总结工作经验,全面推进各项工作,并及时将好的经验和做法反馈至镇党政办公室。镇党委将在帮带活动中作用明显、效果显著的党支部在年终考核中适度予以加分。
为进一步明确全区乡村振兴“美好乡村”建设内容和目标,切实做好“美好乡村”创建村考核验收工作,按照《市区乡村振兴“美好乡村”创建验收管理办法》《市区乡村振兴“美好乡村”创建任务分解方案》要求,特制定本方案。
本方案争创对象为全区所有乡村,69个行政村。
“美好乡村”根据创建成效、示范引领等各类效应,将村庄创建目标分为五个等级。
(一)美好乡村精品示范村:精品示范村数量原则上不超过总创建村总数的30%,采用末位淘汰制。创建村超额完成《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先进县(市、区)、先进乡镇、示范村分类区考评标准》示范村各项指标要求,本村具有“可学性、可看性、可复制、综合性”等示范引领区域地位,在乡村振兴方面有引领示范项目、模范做法、独到模式等创建工作内容。全面完成《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四大革命”行动方案》《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实施方案》等相关方案实施要求,村庄建设中一是完成“污水革命、厕所革命、垃圾革命”和彩钢棚整治,村庄干净整洁,村容村貌靓丽协调;二是消除“建筑乱搭乱建、杂物乱堆乱放、垃圾乱丢乱倒、污水乱泼乱排”现象,村庄井然有序。
(二)美好乡村精品村:创建村达到《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先进县(市、区)、先进乡镇、示范村分类区考评标准》示范村各项指标要求,产业发展初见雏形,乡风文明得到彰显,乡村治理有效可行,乡村建设美度适宜。全面完成《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四大革命”行动方案》《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实施方案》等相关方案实施要求,村庄建设中一是完成“污水革命、厕所革命、垃圾革命”和彩钢棚整治,村庄干净整洁,村容村貌靓丽协调;二是消除“建筑乱搭乱建、杂物乱堆乱放、垃圾乱丢乱倒、污水乱泼乱排”现象,村庄井然有序。
(三)美好乡村整洁村:创建村全面完成《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四大革命”行动方案》《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实施方案》等相关方案实施要求,村庄建设中一是完成“污水革命、厕所革命、垃圾革命”和彩钢棚整治,村庄干净整洁,村容村貌靓丽协调;二是消除“建筑乱搭乱建、杂物乱堆乱放、垃圾乱丢乱倒、污水乱泼乱排”现象,村庄井然有序,村庄产业有一定发展思路。
(四)美好乡村清洁村:创建村在村庄建设中一是完成“污水革命、厕所革命、垃圾革命”,村庄干净整洁;二是基本消除“建筑乱搭乱建、杂物乱堆乱放、垃圾乱丢乱倒、污水乱泼乱排”现象,村庄有序。
(五)美好乡村经营示范村:“美好乡村”精品示范村创建成功的村庄为进一步提升示范引领效应,将“美好成果”源源不断的转化为“美好经济”,达到增强广大村民获得感为民富,壮大村集体经济为村强,提升村庄人居环境为景美,形成村庄健康持续发展为人和,可以申请申报创建“美好乡村”经营示范村。
申报“美好乡村”创建的行政村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村庄已编制完成村庄规划、创建策划、环境提升专项设计。
(二)村级组织廉洁务实,村级班子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强,群众参与创建的积极性高。
(三)美丽乡村经营工作思路明晰,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潜力大,经营有基础,村庄发展规划科学先进。
20-年度拟评选27个“美好乡村”,其中经营示范村3个,精品示范村4个,精品村5个,整洁村5个,清洁村10个。
参见《市区乡村振兴“美好乡村”创建验收管理办法》。
(一)宣传动员。通过公示栏、微信公众号、新闻媒体等方式广泛宣传动员,营造全民参与的氛围,鼓励符合条件的行政村积极申报。区振兴办根据当年乡村振兴重点工作,下达指令性申报村庄目录,各镇(街道)向区振兴办报送指令性申报及自愿性申报村相关资料,区振兴办会同相关部门对提出申报的村进行初审,初步确定创建对象。
(二)创建推进。区乡村振兴领导小组确定创建对象,各镇(街道)对照创建目标精心组织、积极推进创建工作。
(三)考核验收。区级相关部门对确定的创建对象开展考核验收,形成考核验收结果,报区乡村振兴领导小组审定。
(四)资金拨付(按进度)。分阶段拨付创建奖励资金(详见《市区乡村振兴“美好乡村”创建验收管理办法》)。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20-年度区乡村振兴“美好乡村”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区政府副区长-为领导小组组长,区级相关部门为成员(详见《市区乡村振兴“美好乡村”创建验收管理办法》(德市旌委办〔20-〕24号)相关责任部门)。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振兴办,负责统筹协调各镇(街道)和区级相关部门开展创建工作;各镇、街道成立相应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具体创建工作。
(二)广泛宣传动员。创建工作要坚持面向群众,积极引导广大干部职工参与进来,通过多种媒体渠道积极宣传,形成创先争优的良好氛围。
(三)全力推进工作。各镇(街道)和区级相关部门要充分认识“美好乡村”创建工作的重要性,把这项工作作为深入推进我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进一步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服务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切实做好各项工作。
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论述为指导,以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为核心,实现构建美丽幸福村,全面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在现有产业优势和自然环境条件下,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项目;在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特色产业、改善人居环境、提高群众收入上下功夫,实现农业产业发展水平稳步提升,农民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扎实推进;建立筑牢防返贫动态监测体系,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切实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一)围绕产业兴旺,全面发展到户产业,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一是发展以柴胡、猪苓、天麻等中药材为主导产业,以干杂果、食用菌、养殖业为骨干项目,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种养业,着力培育长中短结合、可持续增收的到户产业。引导农户发展种植柴胡1000亩,天麻60000窝,养殖生猪1200头,累计发展核桃600亩、板栗320亩,猪苓18000窝,养殖中蜂1500箱,实现农户收入稳中有升;二是建成的新型经营主体徐香猕猴桃示范园300亩,今年已挂果,预计产量近6000斤,积极协调帮参扶单位,待猕猴桃成熟后帮助销售,发挥帮扶干部消费扶贫的作用,实现猕猴桃种植农户稳步增收。三是扩大高山坪中药材种植项目规模,稳步推进,壮大村集体经济。四是发挥支部书记带头发展产业的模范作用,落实支部书记种植柴胡10亩。
(二)全力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美丽宜居宜业乡村。以农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村容村貌、农户厕所改造提升为整治内容,扎实推进“八清一改”,广泛动员群众清理“三堆”、治理“三乱”、实施“三改”和美化“三口”。全力实施建设人居环境整治黑山沟示范点,并有效带动周围村庄提升干净整洁度;加快安置点污水处理站施工进度,使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和控制;常态化开展垃圾治理和清洁行动,完善垃圾处理设施,制定《村规民约》和村庄公共环境保洁制度,不断强化村民环保意识,倡导良好生活习惯,从源头上控制垃圾产生量。持续开展各项环境整治工作,确保村庄和庭院常年保持干净、整洁、有序,激励和引导农民群众主动爱护环境卫生,培养良好卫生意识和文明生活习惯。全面推进“厕所革命”,加大宣传力度,全面提高我村无害化厕所改造。
(三)改善和提升村域基础设施建设。一是争取项目资金,统筹推进村域内道路项目建设,力争本年度实施大路口至大块地7公里通组水泥路建设。二是加强村域内设施管护,落实公益岗位、村民小组长管护责任,加强对村域内砂石道路、水泥路、路灯、水利设施、村卫生室、文化活动场所,公厕、垃圾处理设施等公共基础设施的管护,建立、完善各种行之有效的基础设施管护机制。
(四)加大帮扶力度,有效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统筹力量,建立全村预警监测体系,加强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建立了以联村领导为直接责任人,支部书记(村主任)、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为成员,中心护长、网格员、信息员直接参与的防返贫动态监测体制,按照省、市、县防返贫动态监测“2531”工作要求,以块为主、条块结合、形成互为补充、互相协同的方式,通过日常排查、重点排查、集中排查的工作机制,对排查的问题、风险隐患每周召开会议研究,建立台账,对“三类人群”按要求启动监测识别认定程序,并根据风险点,针对性的落实帮扶措施开展帮扶工作。
(五)持续推进“两业”增收项目,落实后续保障政策。实行“农村基层组织+专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不断提升骨干项目和主导产业发展规模;同步推进贫困人口劳动力技能培训,确保贫困户家庭劳动力至少1人实现稳定就业;在引导群众做大做强柴胡、天麻、猪苓等传统产业的基础上,广泛开展就业技能、实用技术培训,以中蜂、猕猴桃、嫁接板栗为重点,大力发展特色种养业,积极引导剩余劳动力就业,实现转移就业500人以上,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实现稳步增收。
为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从组织上保障各项工作有序推进,成立了镇村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全面组织实施巩固衔接期内工作。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市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决策部署,结合全国总社“四社"创建工作,积极探索构建县、乡、村三级惠农服务平台和网络体系,初步形成以供销合作社联合社为主导、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推动系统由流通服务向全程农业社会化服务延伸,向全方位城乡社区服务拓展,切实在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中更好地发挥作用,为全县乡村振兴作出贡献。
到2022年,全系统初步建成综合性、规模化、可持续的全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业综合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对小农户服务带动水平明显提升,有效发挥为农服务主力军作用。
建设县域化、综合性的服务网络。在县域范围内构建惠农综合服务体系,充分整合各类为农服务资源,有效强化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产销衔接和生活服务等服务功能。
培育高素质、专业化的服务队伍。围绕农业生产服务领域,培育现代农业服务企业、基层社、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服务联盟等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造就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为农服务人才队伍。
构建市场化、可持续的服务机制。大力推广以农业生产托管为代表的农业经营新方式,密切与小农户的利益联结,探索形成以创业创新、互联互通、共建共享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农业服务新机制。
形成全程化、规模化的服务能力。全系统统防统治、农机作业等农业生产托管等服务面积力争达到14万亩,服务链条延伸到农技推广、农产品加工、仓储物流、农产品营销、电子商务、产业链金融等配套环节,形成规模服务优势。
三、强化惠农服务平台网络创建及功能提升。
惠农服务平台主要以乡(镇)为立足点,依托基层社,打造集多种服务功能为体的综合性为农服务平台。探索利用现有乡(镇)、村经营服务网点,整合各方资源,打造镇域为农服务网络平台,然后再逐步整合镇域服务网络平台,建立县级为农服务运营中心。逐步形成县有运营中心、乡镇有服务平台、村有服务站点的三级惠农服务网络。
(一)加快三级惠农服务平台网络的建设。结合实际,认真谋划打造1家县级惠农服务运营中心。县级惠农服务中心要面向乡镇服务平台提供农资和日用消费品配送、农业生产、农产品流通、电子商务、政务代办等综合服务;乡镇惠农服务平台承接县级运营中心服务项目,对村极综合服务平台提供商品配送和综合服务支持,初步探索形成县乡村三级惠农服务网络,搭建与小农户之间的桥梁,实现惠农服务进村入户、直达田间地头。
(二)因地制宜强化乡镇惠农服务平台重点服务功能。县级社根据各乡镇产业结构、人口规模实际,加强乡镇惠农服务平台的重点服务功能建设。是在耕地集中连片、农业产业规模较大的乡镇,侧重建设惠农服务中心、新型庄稼医院、智能配肥中心等生产服务平台,强化农资供应、测土施肥、统防统治、农机作业等生产服务功能;二是在粮食和鲜活农产品主产乡镇,侧重建设农产品烘干、冷藏、仓储、加工、交易等服务设施,强化商品化处理功能;三是在商贸集散地和人口集聚乡镇,侧重建设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或乡镇经营服务综合体,强化商贸流通、电子商务、文体娱乐、养老幼教、生态养生等生活服务功能。
(三)四措并举拓宽村级惠农服务平台建设途径。要依托农村综合服务社改造批。在原农资、日用消费品门店基础上升级硬件设施,配备信息化设备,增加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互助金融等惠农服务内容;二要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批。利用合作社经营服务设施,承接乡镇惠农服务平台有关服务;三要开展“村社共建”新建批。由乡镇惠农服务平台或基层社牵头,联合村“两委”和各类经济组织,组织农民共同建设服务站;四要争取财政项目资金创建批。县级社积极争取财政资金,选择产业基础好、村集体凝聚力强的村或扶贫联系村建设批设施好、功能全、信息化水平高的示范服务站。
四、不断拓展农业生产托管服务。
要发挥供销合作社首创优势,继续以扩大规模、提升质量为重点,因地制宜推动托管服务对象由规模经营主体向小农户拓展、服务领域由生产环节向全产业链延伸。
(一)打造各类托管服务中心。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依托供销合作社农资经营企业、农业服务企业、基层社、领办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等主体,围绕当地主导和特色农业产业生产服务需求,在2022年底前,谋划新建1家规模适度、功能适用的农业生产托管服务中心。加快全系统庄稼医院改造升级,在2022年底前,全系统建设40家具备农资供应、测土配方、统防统治、农技推广、在线诊断等综合服务能力于体的新型庄稼医院。在县域建设智能配肥中心,依托具有产业规模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生产基地建设配肥站、加肥站,面向小农户提供测土、配肥条龙服务。
(二)培育多元化托管服务主体。围绕玉米、水稻、小杂粮、人参等优势农特产业,在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工作过程中,发挥供销合作社系统优势,注重加强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以及农技推广机构的合作,构建多方协同推进的工作局面。是以县级供销合作社为服务主体,整合资源,科学确定服务半径,瞄准耕、种、管、收、售全产业链提供服务;二是以基层社为主体,采取单独组建或与村委合作共建服务型合作社的方式开展农业生产托管服务;三是以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为主体,充分发挥专业社的农业生产技术优势。四是以农资经营企业为主体,创新农资服务方式,利用农资经营渠道,提供按需送货、因地配肥、技术到户的条龙服务。五是组建农业服务专业化公司,开展农资供应、农机作业、配方施肥、统防统治、烘干收储加工等服务。
(三)推广多种托管服务方式。依托各类托管服务平台主体开展单环节、多环节、关键环节综合性和全程托管服务。大力发展土地托管、代耕代种,积极推进土地托管服务对象由规模化经营主体向小农户拓展,服务范围由粮食作物向经济作物延伸,服务内容由生产环节向全产业链转变。探索更多适应小农户生产特点、适应不同区域、不同农作物的托管服务形式,把农资、农技、农机装备等现代生产要素,送到小农户身边,提供更多个性化、精准化的便捷服务。加强供销合作社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的规范化建设,探索制定土地托管服务指导、服务质量监测、服务合同监管等管理体系,提升服务质量。
(四)延伸托管服务链条。集成推广农药减量增效、绿色防控、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绿色生产技术,引导开展农艺、农机、生物、管理等工作;延伸托管服务链条,推动农业生产托管服务主体与农产品加工企业、电商平台、商超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等开展合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小农户提供产后加工、包装、仓储、物流、销售等环节服务;引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小农户共同组建产业化联合体,促进生产、加工、销售体化经营;依托农业生产托管服务主体推广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等生产标准。组织社有企业和基层社、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创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开展多种形式的产销对接;依托农业生产托管服务主体不断探索农村合作金融服务方式,为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和助推小农户增收提供金融支撑。
五、推进涉农协同服务机制建设。
建设涉农协同服务机制是供销合作社践行合作制原则和开放办社理念的内在要求,是实施“惠农工程”的重要制度保障。要加强供销合作社系统内部联合,加快推进与党政涉农部门、涉农企事业单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等的横向联合,努力实现协同服务、共享发展。
(一)加强系统内部协同。县级供销合作社联合社要切实承担起发展供销合作社事业的领导职责,加大统筹力度,形成实施“惠农工程”的合力。如既往履行社有企业为农服务使命,将实施“惠农工程”作为推进社有企业转型的重大战略举措,全力推进。要推进各供销社及社有企业间的联合合作,共同打造为农服务品牌。
(二)加强与涉农部门及有关单位协同。各供销合作社要切实强化为农、务农、姓农的办社宗旨,进步明确自身服务定位,主动寻求党政涉农部门支持,积极承担相关服务职责或政府购买服务,努力成为党和政府做好农业社会化服务工作的公共平台和重要抓手。要加强与其他涉农企事业单位的联合合作,依托自身服务网络整合各类服务资源,推进网多能、网多用,提升服务的竞争力。
(三)加强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协同。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要积极引导系统内外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参与实施“惠农工程”,充分发挥产业带动作用,促进规模型农业发展。要着力推进供销合作社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的服务对接,组织带动小农户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努力使小农户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积极参与者和直接受益者。
(四)加强“党建带社建”、“村社共建"。充分发挥供销合作社经营服务优势与村“两委”政治组织优势,积极探索将基层社建在村上,紧紧围绕农民生产生活需要与村“两委"共建特色产业、共育经营主体、共创服务平台,努力实现村级党组织强基、村集体经济壮大、农民收入增加和基层社得发展的多赢局面。
六、加强组织领导和政策保障。
实施“惠农工程”是全国总社对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提出的重大任务,是培育壮大工程的重要内容,是全系统推进产业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必须统认识,全力推进。
()加强组织领导。要把实施“惠农工程”作为项重要工作摆上议事日程,要与深化供销社综合改革特别是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有机结合,县级供销社负责统筹制定本地区实施方案,并负责协调县乡两级党委、政府的政策支持,细化工作举措,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加大资金支持。积极争取各级财政资金支持实施“惠农工程”,整合“新网工程”资金、省级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等,加大组织实施“惠农工程”扶持力度。加大对农业社会化服务带动能力强、效果好的项目支持力度,发挥项目资金的示范引导作用。加强各类为农服务主体建设,整合服务资源,提升服务小农户的能力。
(三)加强督导推进。加强对实施“惠农工程”及落实配套政策、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等工作的指导,建立相应的工作督导和推进机制。
(四)加强人才培养。积极帮助小农户提升能力,加大教育培训力度,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人才培育体系。县供销合作社主管和领办行业协会整合行业资源,为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提供针对性强的生产技术、市场营销等专业培训。“惠农工程”项目实施单位建立市场化用人机制,引进各类经营管理和专业技术人才,面向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小农户和企业员工做好项目实施的配套培训。
为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改善和提升农村环境品质,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根据《乡村公路路边环境治理百日攻坚行动方案》文件精神,制定本实施方案。
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将农村环境整治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以垃圾分类示范、美丽村落和美丽庭院打造、“四好农村路”创建为重点,加强源头管理,实施系统整治,健全长效机制,全面清理整治农村公路及两厢环境突出问题,把xx建设成幸福美丽宜居的新家园。
(一)政府主导,全民参与。街道切实加强对路边环境治理的领导,并充分发挥全体村民的主体作用。
(二)示范引领,确保实效。所有县道、乡道及通村公路以改善村容村貌为基本原则,落实各项治理措施,切实提升农村公路路边环境。
(三)健全机制,长效管理。实行集中治理与长效管护相结合,治标与治本相结合,改善人居环境与提高村民素质相结合,治理行动与宣传发动相结合。
(四)明确目标,压实责任。各村(社区)负总责,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作用,上下联动、协作推进,并建立健全目标责任制,量化考核内容,层层落实责任,形成强大的治理合力。
(五)严格考核,注重实效。对村(社区)推进治理工作的情况进行不定期督查指导和月度考核,发现问题及时跟踪解决,务求取得治理工作实效。
(一)治理时限:20xx年xx月上旬至20xx年xx月。
(二)治理范围:全街纳入“路长制”责任制管护的所有农村公路道路两厢可视距离1000米以内。
(三)治理内容:全面治理全街农村公路及路边两厢环境,确保全街农村公路及两厢达到“十无”要求(无垃圾、无杂堆、无违建、无裸土、无滥呆、无毁损、无污物、无淤沟、无占道、无乱挂)。
通过全面治理,要求每个村重点整治1个组,每个组重点推选10户示范户,不断巩固治理行动效果,让广大村民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农村环境治理带来的获得感。
(一)打造美丽村落。按照布局美、整齐美、清洁美、绿化美、和谐美的要求,在全街范围内打造1个以上美丽村落,并推荐参与区级美丽村落评选。
(一)加快工作推进。街道乡村振兴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加强治理工作督查,督促各部门和各村(社区)落实工作责任,倒排治理工期,加快推进进度,确保各项目标任务保质保量如期完成。
(二)组织全面测评。街道乡村振兴领导小组办公室于20xx年xx月组织对整治工作进行全面测评。
(三)抓好典型示范。充分发挥好文明村、美丽乡村示范村的典型示范作用,总结推广可操作、可复制的治理模式,为全街乡村环境治理深入推进夯实基层基础。
(一)建立统筹机制。实施“路长负责、村组实施”的联动工作机制,加快形成部门协作、上下联动、高效有力的治理工作格局。由街道乡村振兴领导小组办公室统筹领导全街乡村公路路边环境治理工作,各路长要牵头调度所联系农村公路路边环境治理工作,协调解决治理工作推进中存在的问题。各牵头单位要自觉承担整治工作牵头责任,抓好治理任务的逐项落实,定期向街道工委、街道办事处报告任务推进情况。各村(社区)要组织实施好治理工作具体事项,确保治理工作全面落实、取得实效。各有关部门要根据各自职责,相互协作,全力配合,形成推动治理工作的整体合力。
(二)强化投入保障。按照“奖补高效示范”的原则,加大对全街乡村公路路边环境治理工作的投入力度。要积极拓展资金来源渠道,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治理工作,发现和推广更多全民参与乡村振兴的好做法好经验。
(三)广泛宣传发动。结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组织新闻媒体广泛开展全街乡村公路路边环境治理工作宣传报道,街道干部、支村“两委”和基层党员要深入群众做好宣传动员,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志愿服务组织的引导参与作用,挖掘和推介一批典型事例与典型人物,营造治理工作的浓厚氛围。
(四)严格督查考核。强化日常督查和测评考核,建立健全考核奖惩制度,对工作推进有力、圆满高质量完成治理任务的予以通报表彰;对工作拖沓不力、进度迟缓、不能如期完成工作目标任务的,严格责任追究。将百日攻坚行动落实情况纳入街道对村(社区)的绩效考核内容,从严从实予以考评。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立足我镇实际,结合区域特色,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基础,以乡村全面振兴为目标,以产业振兴、生态振兴、文化振兴为重点,坚持党建引领,发挥资源优势,突出xx文化特色,壮大支柱产业,全力推进新旧动能转换,推动农业农村农民共同进步、生产生活生态和谐共融、田园家园乐园全民共享,打造乡村振兴xx样板。
到2020年,xx镇乡村振兴工作取得重要进展,精品渔业、现代旅游业和绿色农业三大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农业供给体系质量明显提高,农民增收渠道进一步扩宽,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扎实推进,基层组织建设显著增强,乡村治理体系更加完善,乡风文明达到新高度,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产业融合效果显著、生活环境优美宜居、乡风民俗文明淳朴、乡村治理民主法治、农民生活富裕幸福的目标基本实现。
(一)全力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实现农民生活富裕。
流转指导性意见,引导适度规模有序流转土地,探索设立“土地银行”,做活土地文章。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允许采取入股、联营等方式参与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拓宽集体和群众增收渠道。
二是构建三大产业融合发展的产业体系。围绕突出质量兴农、绿色发展,构建乡村现代产业体系。以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契机,大力推进规模适度经营,围绕“一村一品”定位,精心打造特色产业基地。实行“企业+互联网+农户+老手艺”运行模式,整合农产品生产、交易市场及农村电商资源,重点发鸡、鱼等传统特色农产品,大力推广柑橘以及花椒产业。
三是决胜精准脱贫攻坚战。坚持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放在首位,切实做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与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的有机衔接。继续落实“一户一策”帮扶政策,对已脱贫享受政策的贫困户一定时期内“原有扶贫政策不变,支持力度不减”,确保稳定脱贫。严格落实“一对一”结对帮扶制度,持续开展“入户大走访”活动,实施动态管理机制,将新产生的返贫户及时纳入扶贫体系,落实精准帮扶。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加大教育培训力度,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加大产业和就业扶持力度,着力做好劳务对接,实现可持续稳固脱贫。坚持扶贫先扶志,把扶贫与扶志、扶智结合起来,引导贫困群众克服等靠要思想,消除精神贫困,促进形成自强自立、争先脱贫致富的精神风貌。
养、民宿开发、农产品加工、观光农业等业态拓宽集体经济发展渠道。研究出台支持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扶持政策,利用集中培训、相互观摩、外出考察等方式,提高村干部适应市场、发展集体经济的能力。探索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推进村集体资产和空闲资源集中登记,盘活资产资源,增强“造血”功能,探索资源开发型、股份合作型、服务增收型、项目带动型等加快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新路子,支持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提高村集体资产收益。
(二)加快推进乡村生态振兴,打造农村宜居环境。
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围绕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以切实增强承载力、吸引力为目标,坚持科学规划、逐步开发原则,推进xx建设。推动医院、银行、学校、广场等公共事业建设,创造便利宜居环境。加快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探索建立农村改厕管护长效机制,扎实做好厕具维护、故障维修、粪液收运等服务工作,让群众用的放心、省心、舒心。
二是推动环境综合治理。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持续推进河道综合整治提升工程,建立健全基础设施维护、河道管护、绿化养护等长效管理机制。
“便民大厅”深度融合,实现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落实好优抚安置政策,维护退役军人合法权益。
(三)全面深化乡村文化振兴,提升乡村文化软实力。
一是挖掘传承发展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立足xx镇深厚文化底蕴,实行“传承+发展+运用”的发展模式。充分发挥镇文化站职能,加强宣传文化队伍建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质量。
二是提升乡村文明水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紧扣乡风文明和文化建设两个抓手,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健全完善村规民约,重点治理农村黄赌毒、封建迷信、非法宗教、信谣传谣、非法上访、涉黑涉恶等突出问题,震慑不良风气,着力建设平安乡村。持续开展“寻找最美xx人”道德模范评选活动,挖掘培养农村“新乡贤”,坚持邀请乡土人才、致富能手、退伍军人、乡村教师等进行常态理论宣讲,将其打造成意识形态建设和乡村振兴的战斗堡垒。编写好《xx镇志》,推进“乡村记忆”工程,深度挖掘“乡愁元素”,唤醒乡村沉睡的本土文化资源,传播社会正能量,弘扬主旋律和社会正气,形成文明新风尚。
四、保障措施。
专门台账,优先保障乡村振兴项目建设资金,协调各方面力量支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二)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扎实推进抓党建促振兴,突出政治功能,提升组织力,把各级党组织建成坚强战斗堡垒。深入推进基层党组织星级评定工作,激发党组织晋位升级活力,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规范型、廉洁型基层党组织。聚焦农村带头人队伍整体优化提升,加大在优秀青年农民中发展党员力度,充实后备人才队伍,鼓励引导农村致富能手、合作经济组织负责人、专业大户、外出经商人员、返乡创业人员、退役人员等在村任职,不断提升基层组织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健全和创新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积极推进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四议两公开一监督”等民主自治制度,形成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多层次协商格局,调动群众参与乡村自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壮大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立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围绕种植业、养殖业、产品加工、电子商务等,培育一批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本土新型职业农民。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出台扶持政策,解决返乡创业过程中面临的融资、用地、服务、风险应对等难题,鼓励引导有能力、有技术、有资本、懂经营、会管理的人才回乡创业,吸引社会各界投身乡村发展。
动的好经验、好做法和先进典型、先进事迹,推动乡村振兴工作深入开展。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会议精神,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围绕区委“1368”工作计划和“2568”重点工程,结合我区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切实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补齐农业农村短板,统筹城乡协调发展,进一步优化农业结构布局,使产业更加兴旺;大力推进人居环境整治,使环境更加宜居;深入推进移风易俗,使乡风更加文明;基层党建进一步加强,使乡村治理更加有效;落实农村医疗、卫生、扶贫、社保等各项民生事业,使农民生活更加幸福。
(一)加快转型升级,让产业更加兴旺。
1.稳步提升粮食生产。推广公司“互联网+共享农业”和土地托管两种新型经营模式,实现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加快等乡镇的3万亩中低产农田改造。实施好千亿斤粮食田间工程,加强对镇、乡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在地下水超采区补贴推广小麦节水品种。实施好3.25万亩粮食绿色高效示范项目,加快乡国家产业强镇建设。建设完善90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全区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101万亩,全年粮食总产50万吨以上。培育壮大家庭农场、合作社、龙头企业等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全年新增市级合作示范社2家、市级示范家庭农场10家、省级示范家庭农场3家。(牵头单位: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有关乡镇)。
2.推进蔬菜产业提质增效。巩固“蔬菜”区域公用品牌,积极打造“大蒜”品牌,提升蔬菜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推进绿色蔬菜示范基地建设,培育耐思、科瀚、喆兴、际洲等一批示范园区,带动蔬菜产业向高端迈进。支持秋景育苗、航天育苗等育苗场做大做强,年产集约化育苗2.1亿株。支持外向型龙头企业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扶持食品、维新蔬菜、广兴公司等企业扩大蔬菜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全年蔬菜播种面积达到20万亩,产量92万吨,产值21亿元。(牵头单位: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有关乡镇)。
3.大力发展林果产业。在东部,以豆下乡等村为中心,大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叫响葡萄品牌。在中部,以、、、等乡镇为重点,打造千亩优质林果带,带动全区林果产业发展。在西部,以永合会镇、界河店乡等为重点,大力发展核桃、苹果、草莓等,实现园林化发展。(牵头单位: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有关乡镇)。
4.加快紧固件产业上档升级。抓好产业发展提升、技术研发创新、高端产品生产、重点企业培育、市场物流发展、知名品牌打造、搭建服务平台等重点工作,推动紧固件产业向中高端迈进。加快实施一批行业支撑项目,开展知名品牌创建,提升企业产品质量和档次。实施“入园进区”战略,推进主城区标准件企业、“十里长廊”沿线企业,向工业园区和标准件园区集中,实现规模生产、清洁生产、高效生产。(牵头单位:标发委;责任单位:区直有关单位、有关乡镇)。
(二)推进环境整治,让乡村更加宜居。
1.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对标对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任务目标,以厕所改造、垃圾治理、污水治理、街巷硬化、村庄绿化等为主攻方向,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短板,确保圆满完成三年行动目标任务。一是深入推进“厕所革命”。改造农村厕所3万座,提高全区卫生厕所普及率。在改厕过程中严把施工、货物质量、验收三关,确保改厕成效。对已经改造的厕所开展“回头看”,完善改厕台账,绘制改厕分布图,对存在质量问题的,制定整改方案,确保改一座用一座。加强改厕后续使用维护服务,解决厕所维修难的问题。配建厕所粪污处理设施,支持专业化企业和个人开展定期收运、粪液粪渣资源化利用。二是健全垃圾治理长效机制。完成总投资6.1亿元的区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实现城乡生活垃圾处理一体化。加强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整治,解决“垃圾堆、垃圾沟、垃圾坡”等问题。加强对保洁公司的管理,确保保洁公司规范高效运行。继续开展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工作,推动实现垃圾源头减量化、收集分类化和处理资源化。三是加强农村生活污水管控。完成20个村的生活污水治理,完成106个村的生活污水管控,实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全覆盖,彻底解决农村污水乱流问题。推动城镇污水管网向周边村庄延伸,对规划纳入城镇污水管网的村庄,实行管网集中统一处理。其他村庄,推行“管网或排水沟+三格渗滤+人工湿地”模式,强化对生活污水的管控。建立生活污水长效管护机制,落实运行管护职责和标准。四是提升街巷硬化水平。在全面完成村庄主街道硬化任务的基础上,重点抓好巷道硬化,各乡镇完成85%以上村的街巷硬化。街道硬化为水泥路或柏油路,巷道可因地制宜、量力而行,采用石板、旧砖、砂石、灰土等多种形式进行硬化,基本解决村庄内道路泥泞、村民出行不便问题。五是提高村庄绿化率。以增绿为重点,在环村周边、进村道路、街道两侧、庭院内外选择本地适宜树种,广泛种植,能绿尽绿。完成村庄绿化面积3300亩,村庄绿化率达到35%。六是大力开展农村空闲宅基地整治提升行动。对村内空闲宅基地、残垣断壁进行清理,对闲置的老旧房屋进行拆除或改造提升,对清理出的空间建设小游园、小菜园、小果园等,美化人居环境。同步推进村庄规划、村庄亮化、美丽庭院等创建工作,全面提升人居环境整治水平。(牵头单位:农办;责任单位:发展和改革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生态环境分局、交通运输局、林业局、农业农村局、宣传部、妇联、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各乡镇)。
2.抓好示范村创建。以、、三个乡镇为重点,每个乡镇确定4个村作为区级示范村,按照省级美丽乡村标准进行高标准打造。其他13个乡镇,分别确定4个以上成方连片的村作为乡镇示范村,对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十个专项行动进行打造,带动全区人居环境整治上档升级。(牵头单位: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各乡镇)。
3.加快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充分利用东部叶菜基地产业优势,打造周边万亩中小拱棚示范区,积极发展都市休闲农业。依托古城景区优势,深度挖掘洼人文历史,打造“东街-裴屯-东桥-永北村”等精品旅游线路。建设完善周边村庄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环洼美丽乡村示范片区。依托太极文化优势,充实完善各类传统民俗活动,打造特色文化体验区。(牵头单位:园区;责任单位:农业农村局、文化广电和旅游局、镇)。
(三)开展移风易俗,让乡。
热门乡村文化旅游项目策划书范文(20篇)篇十
1、紧扣g**最美国道重要节点建设,强力推进“**”工程。深入挖掘旅游资源,努力打响“**、**”品牌,以最美国道**段为龙头,加快**园、**园、乡村文化记忆馆等重点项目开发的推进,做优乡村旅游文化,加快打造**旅游。
集科普示范、观光摄影、休闲采摘为一体的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园,积极引导大自然家庭生态农场在镇政府以南现有设施农业中打造休闲观光农业采摘园,引导陈庄村农户以现有果蔬大棚为基础打造人参果采摘园,进一步提高设施农业的经济效益,促进旅游产业发展。
热门乡村文化旅游项目策划书范文(20篇)篇十一
为进一步明确全区乡村振兴“美好乡村”建设内容和目标,切实做好“美好乡村”创建村考核验收工作,按照《市区乡村振兴“美好乡村”创建验收管理办法》《市区乡村振兴“美好乡村”创建任务分解方案》要求,特制定本方案。
本方案争创对象为全区所有乡村,69个行政村。
“美好乡村”根据创建成效、示范引领等各类效应,将村庄创建目标分为五个等级。
(一)美好乡村精品示范村:精品示范村数量原则上不超过总创建村总数的30%,采用末位淘汰制。创建村超额完成《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先进县(市、区)、先进乡镇、示范村分类区考评标准》示范村各项指标要求,本村具有“可学性、可看性、可复制、综合性”等示范引领区域地位,在乡村振兴方面有引领示范项目、模范做法、独到模式等创建工作内容。全面完成《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四大革命”行动方案》《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实施方案》等相关方案实施要求,村庄建设中一是完成“污水革命、厕所革命、垃圾革命”和彩钢棚整治,村庄干净整洁,村容村貌靓丽协调;二是消除“建筑乱搭乱建、杂物乱堆乱放、垃圾乱丢乱倒、污水乱泼乱排”现象,村庄井然有序。
(二)美好乡村精品村:创建村达到《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先进县(市、区)、先进乡镇、示范村分类区考评标准》示范村各项指标要求,产业发展初见雏形,乡风文明得到彰显,乡村治理有效可行,乡村建设美度适宜。全面完成《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四大革命”行动方案》《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实施方案》等相关方案实施要求,村庄建设中一是完成“污水革命、厕所革命、垃圾革命”和彩钢棚整治,村庄干净整洁,村容村貌靓丽协调;二是消除“建筑乱搭乱建、杂物乱堆乱放、垃圾乱丢乱倒、污水乱泼乱排”现象,村庄井然有序。
(三)美好乡村整洁村:创建村全面完成《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四大革命”行动方案》《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实施方案》等相关方案实施要求,村庄建设中一是完成“污水革命、厕所革命、垃圾革命”和彩钢棚整治,村庄干净整洁,村容村貌靓丽协调;二是消除“建筑乱搭乱建、杂物乱堆乱放、垃圾乱丢乱倒、污水乱泼乱排”现象,村庄井然有序,村庄产业有一定发展思路。
(四)美好乡村清洁村:创建村在村庄建设中一是完成“污水革命、厕所革命、垃圾革命”,村庄干净整洁;二是基本消除“建筑乱搭乱建、杂物乱堆乱放、垃圾乱丢乱倒、污水乱泼乱排”现象,村庄有序。
(五)美好乡村经营示范村:“美好乡村”精品示范村创建成功的村庄为进一步提升示范引领效应,将“美好成果”源源不断的转化为“美好经济”,达到增强广大村民获得感为民富,壮大村集体经济为村强,提升村庄人居环境为景美,形成村庄健康持续发展为人和,可以申请申报创建“美好乡村”经营示范村。
申报“美好乡村”创建的行政村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村庄已编制完成村庄规划、创建策划、环境提升专项设计。
(二)村级组织廉洁务实,村级班子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强,群众参与创建的积极性高。
(三)美丽乡村经营工作思路明晰,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潜力大,经营有基础,村庄发展规划科学先进。
20-年度拟评选27个“美好乡村”,其中经营示范村3个,精品示范村4个,精品村5个,整洁村5个,清洁村10个。
参见《市区乡村振兴“美好乡村”创建验收管理办法》。
(一)宣传动员。通过公示栏、微信公众号、新闻媒体等方式广泛宣传动员,营造全民参与的氛围,鼓励符合条件的行政村积极申报。区振兴办根据当年乡村振兴重点工作,下达指令性申报村庄目录,各镇(街道)向区振兴办报送指令性申报及自愿性申报村相关资料,区振兴办会同相关部门对提出申报的村进行初审,初步确定创建对象。
(二)创建推进。区乡村振兴领导小组确定创建对象,各镇(街道)对照创建目标精心组织、积极推进创建工作。
(三)考核验收。区级相关部门对确定的创建对象开展考核验收,形成考核验收结果,报区乡村振兴领导小组审定。
(四)资金拨付(按进度)。分阶段拨付创建奖励资金(详见《市区乡村振兴“美好乡村”创建验收管理办法》)。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20-年度区乡村振兴“美好乡村”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区政府副区长-为领导小组组长,区级相关部门为成员(详见《市区乡村振兴“美好乡村”创建验收管理办法》(德市旌委办〔20-〕24号)相关责任部门)。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振兴办,负责统筹协调各镇(街道)和区级相关部门开展创建工作;各镇、街道成立相应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具体创建工作。
(二)广泛宣传动员。创建工作要坚持面向群众,积极引导广大干部职工参与进来,通过多种媒体渠道积极宣传,形成创先争优的良好氛围。
(三)全力推进工作。各镇(街道)和区级相关部门要充分认识“美好乡村”创建工作的重要性,把这项工作作为深入推进我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进一步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服务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切实做好各项工作。
热门乡村文化旅游项目策划书范文(20篇)篇十二
全国各地的发展实践证明,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不仅可以充分开发农业资源,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延长农业产业链,带动农村运输、餐饮、住宿、商业及其他服务业的发展,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增加农民收入,致富农民,而且可以促进城乡人员、信息、科技、观念的交流,增强城里人对农村、农业的认识和了解,加强城市对农村、农业的支持,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农业地域辽阔,自然景观优美,农业经营类型多样,农业文化丰富,乡村民俗风情浓厚多彩,在我国发展休闲农业具有优越的条件、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前景。
农业休闲旅游乡村旅游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项目名称:森林休闲旅游村建设项目。
【森林休闲旅游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摘要范文】。
(一)项目名称:森林休闲旅游村建设项目。
(二)项目业主:重庆xx投资有限公司。
(三)项目地址:重庆市渝北区。
(四)项目性质:新建。
(五)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本项目拟租赁土地652亩(其中林地450亩、耕地180亩、农民宅基地22亩),其建设主要内容为乡村俱乐部、互助农庄、生态农业园及农民新村的建设。
主要建设规模如下:
1、乡村俱乐部:用地面积3000平方米,主要用于游客餐饮、娱乐、住宿以及精致农业产品(如:特色瓜果,花草)和精致特色旅游手工艺品展示和交易。
2、互助农庄:用地面积9000平方米(其中新建7000平方米,维修改造2000平方米),主要用于出租给热衷于休闲度假和田园生活的城镇居民或者出售,并帮助业主管理以及经营。
3、生态农业园:用地面积5000平方米,以本杜植物群落和新引入植物中的展示为主题,打造特色植物风情园,种植具有地域风情的植物,突出和显示了风情特色元素,挖掘农业旅游的价值。
4、农民新村:用地4674平方米,利用农民原有宅基地用地将农民集中安置的区域。
(六)项目工期:
项目建设期拟定为3年,即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
(七)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1、项目总投资为530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4438万元,土地租金562万元,流动资金300万元。
2、资金筹措:项目资金全部由业主自筹。
二、项目由来。
本项目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对三农问题的关注和号召,严格按照十七届三中全会的政策指引和精神解读,合理利用农村自然资源,森林资源,农副产品资源,劳动力资源以及农村荒地、林地基础资源,并充分发挥本团队在过去十几年来积累的技术研发手段,开发组织管理手段和市场运作能力,建立起新的商业运作模式——集“休闲互助农庄、乡村俱乐部,农业生态园和农民新村”于一体的创新型开发模式。该模式从根本上保障和解决了农民的终身利益:提高和改善了农民的居住条件,充分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提供工作机会,保障农民长期稳定的经济收入,让农民的生活有所依托,得到社会的保障;同时,该模式为政府减轻了社会就业压力,为地方政府长期稳定的税收做出积极的经济贡献;保证了农民,政府等多方利益。在更大的程度上发挥了土地的经济价值,改善并优化了农村自然资源配置,保护林地、耕地的使用性质和规模,对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实现集约有效利用。
三、建设原则。
1、以《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四山管制规划》为指导,明确规划片区功能定位及发展方向。
2、将玉峰山镇龙门村10社作为一个完整的空间,从功能、空间、景观及建筑形态方面进行整体设计、开发控制和引导。突出规划的综合协调作用,统筹考虑区内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均衡发展;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实现区内土地和各项资源的优化配置,使玉峰山镇龙门村10社在有机、合理、统一的原则下进行有序的发展建设。
3、策划应能满足玉峰山镇龙门村10社不断发展壮大所需要的空间构架,远近期相结合,保留林业、农业用地,合理开发宅基地,并不断完善城市功能,使城市健康有序的发展。
4、策划应充分利用该地区的人文、自然景观、不破坏自然及生态环境,严格控制农民宅基地,保证占用耕地与开发复垦相平衡,创造既具有地方文化特色又与现代功能有机结合的新城镇。
5、策划要与当地经济发展相适应,从用地划分、功能分区和道路结构等方面,为近远期建设提供方便,有利于镇区整体规划,分片实施,项目启动,滚动发展的模式。
休闲农业可行性研究报告。
浏览量:205次。
休闲农业的项目论证主要是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分析和评价,并构成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基本内容。
1、总论。
总论包括开发项目概况综述、论证和评价的主要结论概要。总论中应说明项目名称、项目选址、开发单位与隶属情况、建设项目提出的背景、投资环境、项目建议、投资的必要性和经济意义、项目投资对国民经济的作用和重要性及有关审批文件,并列出建议项目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2、背景分析。
背景分析包括对休闲农业开发项目及开发意向的背景分析,投资环境的分析和项目建设的社会前景分析。
项目开发意向说明项目的建设地址、开发单位及其隶属关系、项目总投资和资金来源情况以及项目的市场条件(所面向的市场)、生产建设条件、原料、技术、交通、水文、地质等情况。项目背景研究可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进行。项目宏观背景研究主要是考察项目是否与国家一定时期的方针政策相符,是否与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长远规划相符。另外还要考察项目在规划中所处的地位和安排的投资时机,以及项目建设对有关规划的影响等。项目微观背景研究主要从项目本身着手。首选从项目开发单位的规模、管理水平、资金能力、技术能力等方面考察其技术投资的现由,即通过投资项目能给地方、部门和开发单位带来什么好处。
投资环境是影响项目投资行为的多种外部因素的总称,因而投资环境分析包括项目所在地的社会政治环境、经济环境、自然技术和物质环境分析。
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也可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即从宏观上分析项目建设是否满足国民经济平衡发展的需要,是否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从微观上分析项目是否符合市场的要求,是否符合开发单位发展的要求和地区发展的要求,是否能把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以及经济效益的好坏等。
3、市场分析。
发项目、农产品和旅游产品、经营范围、营销方式、市场方向和市场前景进行预测。
4、条件和选址。
休闲农业开发条件的分析,主要是对主观条件和环境条件的分析,包括开发单位的经济实力和经营管理能力的分析,自然资源与环境条件的分析和社会环境条件的分析,并对其选址作出评价。
5、建设规模。
综合市场分析和条件分析的结果,对建设规模的大小是否适当作出评价。
6、技术方案。
在工程技术方案的可行性研究中,主要是对开发休闲农业项目的设置、项目的组合、项目的布局、项目的建造、生产技术、旅游服务方式、设施配备和交能运输条件等进行分析。
7、资源环境保护。
根据休闲农业的项目内容和经营方式,对资源与环境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是否得当、措施是否配套和安全进行分析和评价。
8、组织管理。
管理也是生产力,对开发休闲农业的成几关系极大。因此,在可行性研究中,要对将要设置的组织机构、劳动定员、素质水平、技术培训和管理方式及运行机制进行分析。
9、开发进度。
对开发进度的分析主要是根据投资的力度、资金筹措的进度、休闲农业的季节限制、工程必需的时间和进度要求,安排整个项目的实施方案和总进度,并用图表的方式编制实施计划。
10、投资估算。
对项目总投资进行评估,是休闲农业投资项目评估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其目的有二:一是为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多项投资需求提供充分保证,以利于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二是为了最大限度地节约多项不必要的支出费用,降低项目投资成本。
资估算的具体做法包括两部分内容:首先要复核项目总投资估算所包括的内容是否齐全。项目总投资分为建设投资和流动资金投资两大类,建设投资大多由五大部分内容(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无形资产投资、开办费和建设期借款利息)组成,这五项内容在我国现在经济环境和体制条件下是不可缺少的。其次要对项目总投资中几个组成部分的内容逐项进行鉴定、分析和评估。各项内容中的每一部分都可以分为若干不同的细项,根据这些细项的内容估算出投资需求,以保证项目的投资不仅在总量以符合要求,而且在内部结构上也能够根据不同的要求进行安排。
11、资金筹措与使用计划。
投资资金需求主要是靠适当的筹资方案和资金来源渠道予以满足的。由于项目资金来源渠道多种多样,因此,评估中首先要考虑选择的资金渠道是否可靠,是否合法、筹资数量有无保证。其次要考虑筹资结构是否合理,即各种资金的组合是否达到了风险最小、获取容易、成本最低的要求。
资金筹措方案确定以后,就可编制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表。编制资金使用计划,应根据项目实施的预计进度和资金来源渠道进行编制,具体可以按照投资来源与投资支出估算表中的支出,安排固定资产投资使用计划和流动资金用款计划。投资使用计划的安排应能保证顺利执行项目实施计划和资金的最优利用。
12、经济评价。
经济评价包括财务评价和国民经济评价。财务评价是根据国家现行财税制度和价格体系,从项目角度分析计算项目直接发生的财务效益和费用,编制财务报表,计算评价指标,考察项目的盈利能力、清偿能力和抗风险能力,据以判定项目财务可行性。
国民经济评价是按照资源合理配置的原则,从国家整体角度考察项目的效益和项目,采用影子价格、影子汇率、影子工资和社会折现率等经济参数,分析、计算国民经济为项目所付出的代价(费用)与项目为国家经济所做的贡献(效益),评价项目在宏观上的经济合理。国民经济评估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分析评价工作,在我国尚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根据目前我国的实际条件和可能,只是对某些在国民经济建设中有重要作用和重大影响的大中型重点建设项目及特殊行业等项目开展国民经济评价工作。
评价结合园区原有现状分析,对景观规划设计的过程和实施作出评价。主要包括:规划设计方案的适用性评价、客源市场分析与预测、投资与风险评价、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经济效益分析与评价、社会效益分析与评价。
13、结论与建议。
通过上述的分析和论证,对休闲农业的开发项目作出总体评价的结论,要针对原总体开发方案所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提出建设性的对策建议。
为慎重起见,对于大中型休闲农业开发项目的论证和评价,在总体规划完成之后、项目工程设计之前,还应进一步地作详细论证,在最大限度地降低开发风险,提高开发的可靠性。
热门乡村文化旅游项目策划书范文(20篇)篇十三
根据县委、县政府的统一安排,我局派驻镇村委会下组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帮扶工作,为贯彻落实好永办字[2013]26号文件精神,为此,特制定本工作计划。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紧紧围绕“夯实党的基础、加快农民增收步伐、促进农村社会和谐”这个总体目标,以造福百姓、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为根本,以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加快环境整治为重点,创新思路、强化举措,努力把驻点帮扶村打造成支柱产业作用明显、村容环境干净整洁、惠民机制健全完善、干群关系更加密切、基本堡垒更加稳固的具有独特庐陵文化风格的美丽乡村。
1、成立驻村帮扶工作组(3月底至4月初)。召开党政班子联席会议研究帮扶工作,成立驻村帮扶工作组,工作组进驻帮扶村开展调查研究,了解村情民意,听取村民意见,为帮扶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2、抓好宣传发动工作(4月中旬)。印发宣传材料,大力宣传美丽乡村建设的重大意义,把驻点村党员、干部、群众的思想统一到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来上,让他们明确美丽乡村建设的主要内容、工作目标和建设方法,明确自身的责任和义务,激发他们内在动力。
3、培育发展富民产业(4月底至12月初)。结合驻点实际,指导制定富民产业发展规划,大力发展种植井冈蜜柚、高产油茶等富民产业。积极发展庭院经济、专业养殖等富民项目,稳妥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争取60%以上农户参加专业合作社。
4、协助抓好村组整治建设(6月至12月)。按照“三清六改四普及”和“三绿一处理”的要求,协助驻点村抓好环境整治,争取使驻点村组道路硬化通达率、水入户率、水冲卫生厕所入户率达100%,90%农户普及有线电视,协助驻点村按照庭院绿化、道路绿化、村旁绿化和垃圾无害化处理的确求,大力开展造林绿化,使村内外主干道、庭院、空闲地林木覆盖率达40%以上,逐步实现道路硬化、饮水净化、卫生洁化、环境绿化、产业强化的目标。
5、维护驻点村和谐稳定(5月至12月)。切实引导村级组织不断创新社会管理理念和方式方法、完善公共服务、化解各类矛盾纠纷、积极稳妥地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协助村支“两委”处理美丽乡村建设中出现的苗头、倾向性问题。积极开展“三培两带服务”工作,推进“三唯两从”主题教育活动,开展“星级文明户”、“好儿女、好婆媳、好夫妻”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组织局机关党员、干部与驻点村困难党员群众结对帮扶,促进农村和谐稳定。
1、局主要领导为帮扶工作第一负责人,每季度到驻点村检查指导一次工作,亲自部署和解决问题;分管领导具体负责,每月抽出一定时间到驻点村推动工作、抓好落实;局党政班子年内定期听取帮扶工作组汇报,研究帮扶工作措施,切实解决帮扶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2、帮扶工作组要认真履行职责,主动与镇领导沟通联系,充分发挥工作组的职能作用,从人力、物力、财力上加大对帮扶工作的投入,计划投入帮扶资金2—3万元,同时协助驻点村搞好规划,主动与相关部门进行协调、支持,积极为驻点村办1—3件实事、好事。
3、廉洁自律,加强工作组自身建设。健全考勤制度,点上不断人、工作不断线落到实处,不准增加村和群众的负担,在工作、生活上树立良好形象。
热门乡村文化旅游项目策划书范文(20篇)篇十四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乡村文化旅游逐渐成为人们假日休闲的热门选择。我最近参观了某乡村文化旅游景区,对这次旅行的点点滴滴和收获留下深刻的印象。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这次旅行的心得体会,探讨乡村文化旅游的价值和影响。
首先,乡村文化旅游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一种远离喧嚣都市的机会,让人们沉浸在自然与乡村的宁静中。在这个乡村景区,我看到了广袤的田野、绿草如茵的牧场和各种各样的农作物。这是我在城市生活中鲜少见到的景象,让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宝贵。同时,我也体验到了乡村生活的节奏与习俗,和农民们聊天、观看他们的劳动,增进了我对农村的了解和尊重。在这个独特而美丽的乡村景区中,我找到了内心的宁静,使我的身心得到了放松和寄托。
其次,乡村文化旅游也是一次对传统文化的重新体验和传承。乡村地区常常滋养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如民俗文化、古建筑等。在这次旅行中,我参观了一个传统民居,走进了寿衣桥,参与了传统的农耕活动。这些经历不仅让我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也让我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同。通过乡村文化旅游,传统文化得到了传承和保护,使更多的人有机会了解和体验这些珍贵的文化资源。
再次,乡村文化旅游也为乡村地区的发展带来了新的经济机遇。随着人们对乡村旅游的热情和需求的增加,乡村地区的农家乐、农庄、民宿等旅游产业得到了发展。这不仅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也解决了农民的农产品销售渠道和就业问题。在我所去的乡村景区,我看到了很多农家乐和特色店铺,它们营造了浓厚的乡村氛围,吸引了大批游客。乡村文化旅游不仅改变了乡村的面貌,也为农民和地方带来了新的希望和机遇。
最后,乡村文化旅游也让人们更加关注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在城市生活中,人们容易忽略环境的重要性,而在乡村文化旅游中,人们可以亲身体验清新的空气、碧绿的山水和可爱的动植物。这种亲近自然的体验让人们更加重视生态保护和环境友好。在这个乡村景区中,我看到了农田的整洁、环境的清新和农民的环保意识,深感环境的可贵和人们对它的努力和关爱。乡村文化旅游的兴起让我们对于自然和环境保护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和思考。
总之,乡村文化旅游是一种有益身心的旅行方式,它让人们远离喧嚣与压力,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宁静。乡村文化旅游也是对传统文化的重拾和传承,让我们更加了解和关注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价值。同时,乡村文化旅游也带动了乡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的就业机会。它还提醒我们关注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以保护美丽的自然环境和传统乡村文化。通过乡村文化旅游,我们可以获得身心的放松和愉悦,也为乡村的发展和传统文化的保护做出贡献。
热门乡村文化旅游项目策划书范文(20篇)篇十五
最近,本人通过在市委党校学习,思想进一步解放,思路也更加开阔,特别是《现代领导战略思维》一书,对我启发很大,受益匪浅。作为一名年轻的乡镇领导干部,不仅要有“任职一届,造福一方”的信心和决心,而且要有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和胆略。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快发展地方经济,打破传统的发展模式,从战略的高度,超前思维,找准新的发展路子,不断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结合__创建__省旅游名镇工作实际,我就如何大力发展现代乡村旅游谈一些肤浅的认识。
随着现代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乡村旅游这一新兴的朝阳产业正在蓬勃兴起,城市现代人开始由传统的名胜古迹与山水风光旅游转向回归自然、反璞归真、放松身心、愉悦精神的乡村休闲旅游。“吃农家饭、品农家菜、住农家屋、干农家活、娱农家乐、购农家品”,已成为当今旅游一大时尚。而发展乡村旅游是农民调整产业结构、转移剩余劳动力、增收致富的新途径。因此,__应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以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为切入点,打造文明新村,创建旅游名镇。
一、__发展乡村旅游的有利条件
__,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古城和__平原一个勃然兴起的水乡旅游名镇,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与众不同的人文景观,独具特色的民俗风情,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区位优越的地理环境,具有极大的发展优势和美好的开发前景。
;取消乡村旅游项目创办过程中的所有行政性收费,根据有关政策可对从事乡村旅游项目经营的给予适当的税收减免。
四是要招商引资,强力推进。发展乡村旅游,农民是主体,招商引资是关键。因此应采取农民自主改造兴建与招引老板统一开发相结合,即在规划区内,由政府统一征用土地,招引老板投资兴建一批造型美观、经济实用的农家小院,形成社区,对外出售或出租,农民优先购买或租用,自主经营。对有实力、善经营的老板,鼓励其投资兴建较高档次、设施齐全的休闲农庄,以适应不同层次的游客,增强__乡村旅游的品位。
热门乡村文化旅游项目策划书范文(20篇)篇十六
目前我国有2000多个古城镇,大部分都有两三千年的历史。这些古城镇拥有优美的自然环境,保存了大量名胜古迹和各具特色的乡土建筑,展现着中华民族灿烂的历史文化。前不久,在中国古城镇保护与特色旅游开发促进办公室组织的“中国古城镇旅游产业发展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对目前我国的古城镇保护现状表示了忧虑。
1997年12月,丽江古城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功申遗后的10余年间,丽江古城由于“过度开发”遭到质疑,就如何保护好古城镇这一话题,本报记者对话全国政协委员、云南省丽江市副市长杨一奔。
记者:丽江古城在成功申遗后的10余年间,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也造成丽江原住居民大量外迁、传统民族文化遭受冲击、生态环境正在发生改变。
杨一奔:关于古城“过度开发”的.质疑,丽江人很矛盾。古城也有发展的需要,古城百姓也有共享旅游业发展成果的权利,当今社会不可能把一处文化遗产完全隔离在现代商业之外,丽江当地群众担心旅游往下滑。
过去丽江穷,靠着旅游业,生活才好起来。
其实,丽江本来就是茶马古道上的商贸重镇,是一个由商而起、因商而兴、经商而盛的城市,现在的商业还没有达到历史上鼎盛时的规模。既保留相应的商业气氛,又不至于过度开发,合理结合是必由之路,关键是掌握合理的度很难。
为淡化古城内局部区域过浓的商业气息,丽江对古城商业经营行为实行了准入制度,明确规定在古城核心范围内不再批办新的商业店铺,对现有的数量和规模逐步压缩,取缔了古城内经营的音像、珠宝玉器、歌舞厅、网吧、现代服装等与古城风貌不一致的项目,加强了对民族特色店铺的保护力度。
从2008年起,丽江逐步收回古城内所有政府直管公房铺面的使用权和经营权,集中用于丽江古城传统民族文化的保护工作。
如果是残疾人等特困群体承租,可以优惠50%。租用私人铺面从事与传统民族文化相关的经营,政府同样给予补贴。
对世界遗产,首要任务肯定是保护。丽江古城从来不做商业广告,游客少来一次,对遗产地就是一种保护。
但丽江的城市类型的文化遗产属于活态文化,既不能保护得太死,也不能太松,需要在保护与利用间寻求平衡,这是个矛盾。
热门乡村文化旅游项目策划书范文(20篇)篇十七
近年来,乡村文化旅游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喜爱。我最近有幸参加了一次乡村文化旅游活动,深切体会到了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以下是我对乡村文化旅游的心得体会。
首先,乡村文化旅游让我感受到了浓厚的文化底蕴。在城市生活的繁忙中,人们很难有时间去体会传统文化的魅力,而乡村文化旅游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机会。我曾去过一个古老的村庄,那里保留着许多传统的建筑和习俗。在那里,我亲眼见到了传统编织工艺、农耕习俗等等。这些都让我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让我感受到了乡村文化的深厚底蕴。
其次,乡村文化旅游让我体验到了宁静与自然的美。城市的喧嚣和压力常常让人疲惫不堪,而乡村文化旅游则让我找回了内心的宁静。我曾去过一座小山村,勤劳的农民们生活在清新的空气和绿色的大自然中。在那里,我体验到了晨曦的美丽和黄昏的宁静,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力量和温柔。这种亲近自然的体验让我心身俱佳,能够更好地面对城市的繁忙和压力。
除此之外,乡村文化旅游也让我与乡亲们建立了深厚的情感联系。在乡村旅游中,我有机会与当地的乡亲们交流和沟通。他们热情好客,让我感受到了家的温暖。我曾和他们一起品尝农家菜、学习农耕技术,甚至参与他们的日常生活。在这个过程中,我建立起了与他们的情感联系,感受到了淳朴和纯真的乡土情感。这种情感的建立,让我在乡村文化旅游中体验到了人与人之间的真挚和和谐。
此外,乡村文化旅游还提供了一个了解乡村发展的机会。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的发展问题也逐渐受到关注。作为城市居民,我通过乡村文化旅游了解了许多农村发展的问题和挑战。我曾参观过一座小型农庄,了解到他们的土地利用和农业生产方式。在那里,我看到了一些创新的农业技术,如智能农业和农村电商。这些了解让我更加关注农村发展问题,也让我明白到农村的发展需要我们的关心和支持。
通过乡村文化旅游,我深刻地体会到了其中的魅力与价值。它让我感受到了浓厚的文化底蕴,体验到了宁静与自然的美,建立起了与乡亲们的深厚情感联系,同时也提供了了解乡村发展的机会。总之,乡村文化旅游是一种独特而丰富的旅游方式,值得我们去尝试和支持。通过乡村文化旅游,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和关注我们的家乡和乡亲们,也能够为乡村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热门乡村文化旅游项目策划书范文(20篇)篇十八
[提要]发展乡村全域旅游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本文选择浙江省松阳县为案例研究,从全域视角出发,总结分析乡村旅游发展面临着规模偏小、层次较低、特色不明、效益不高等问题。并提出加强政府主导规划、突出特色主题、打造智慧平台、完善交通系统等四个方面策略,以便统筹乡村旅游健康发展,增加农民创收,助推松阳乡村振兴。
关键词:乡村振兴;全域旅游;农民创收。
本文为2018年12月5日丽水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18年丽水市社会科学研究课题:“打造全域旅游,推进“三旅”融合——以松阳县为例”(项目编号:lc201823)。
中圖分类号:f59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0年2月4日
乡村振兴的高质量发展顺应广大农民美好生活需要,是做好新时期“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发展旅游业是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是解决农村贫困问题的重要方法。全域旅游是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促进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带动地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全新理念和模式。发展全域旅游为助推乡村振兴提供有效载体,带动农村三产融合,将成为乡村振兴的一种新型模式和路径。
松阳县是丽水市建制最早的县,是浙江省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底蕴深厚,自然环境优美,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当前松阳已在全力发展全域旅游,根据“全民共建,全民共享”目标要求,举全县之力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以全域视角探索松阳乡村旅游业发展一方面可推动当地产业融合升级,增加农民创收,另一方面也希望为其他地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参考,同时为丽水建设大花园,把握创建浙江(丽水)绿色发展综合改革创新区机遇,实现“绿色发展、科学赶超、生态惠民”提供助力。
一、松阳乡村旅游发展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
热门乡村文化旅游项目策划书范文(20篇)篇十九
方案是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方案”,即在案前得出的方法,将方法呈于案前,即为“方案”。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乡村振兴产业项目策划方案集合3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立足我镇实际,结合区域特色,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基础,以乡村全面振兴为目标,以产业振兴、生态振兴、文化振兴为重点,坚持党建引领,发挥资源优势,突出xx文化特色,壮大支柱产业,全力推进新旧动能转换,推动农业农村农民共同进步、生产生活生态和谐共融、田园家园乐园全民共享,打造乡村振兴xx样板。
到2020年,xx镇乡村振兴工作取得重要进展,精品渔业、现代旅游业和绿色农业三大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农业供给体系质量明显提高,农民增收渠道进一步扩宽,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扎实推进,基层组织建设显著增强,乡村治理体系更加完善,乡风文明达到新高度,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产业融合效果显著、生活环境优美宜居、乡风民俗文明淳朴、乡村治理民主法治、农民生活富裕幸福的目标基本实现。
(一)全力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实现农民生活富裕。
流转指导性意见,引导适度规模有序流转土地,探索设立“土地银行”,做活土地文章。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允许采取入股、联营等方式参与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拓宽集体和群众增收渠道。
二是构建三大产业融合发展的产业体系。围绕突出质量兴农、绿色发展,构建乡村现代产业体系。以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契机,大力推进规模适度经营,围绕“一村一品”定位,精心打造特色产业基地。实行“企业+互联网+农户+老手艺”运行模式,整合农产品生产、交易市场及农村电商资源,重点发鸡、鱼等传统特色农产品,大力推广柑橘以及花椒产业。
三是决胜精准脱贫攻坚战。坚持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放在首位,切实做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与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的有机衔接。继续落实“一户一策”帮扶政策,对已脱贫享受政策的贫困户一定时期内“原有扶贫政策不变,支持力度不减”,确保稳定脱贫。严格落实“一对一”结对帮扶制度,持续开展“入户大走访”活动,实施动态管理机制,将新产生的返贫户及时纳入扶贫体系,落实精准帮扶。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加大教育培训力度,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加大产业和就业扶持力度,着力做好劳务对接,实现可持续稳固脱贫。坚持扶贫先扶志,把扶贫与扶志、扶智结合起来,引导贫困群众克服等靠要思想,消除精神贫困,促进形成自强自立、争先脱贫致富的精神风貌。
养、民宿开发、农产品加工、观光农业等业态拓宽集体经济发展渠道。研究出台支持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扶持政策,利用集中培训、相互观摩、外出考察等方式,提高村干部适应市场、发展集体经济的能力。探索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推进村集体资产和空闲资源集中登记,盘活资产资源,增强“造血”功能,探索资源开发型、股份合作型、服务增收型、项目带动型等加快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新路子,支持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提高村集体资产收益。
(二)加快推进乡村生态振兴,打造农村宜居环境。
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围绕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以切实增强承载力、吸引力为目标,坚持科学规划、逐步开发原则,推进xx建设。推动医院、银行、学校、广场等公共事业建设,创造便利宜居环境。加快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探索建立农村改厕管护长效机制,扎实做好厕具维护、故障维修、粪液收运等服务工作,让群众用的放心、省心、舒心。
二是推动环境综合治理。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持续推进河道综合整治提升工程,建立健全基础设施维护、河道管护、绿化养护等长效管理机制。
“便民大厅”深度融合,实现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落实好优抚安置政策,维护退役军人合法权益。
(三)全面深化乡村文化振兴,提升乡村文化软实力。
一是挖掘传承发展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立足xx镇深厚文化底蕴,实行“传承+发展+运用”的发展模式。充分发挥镇文化站职能,加强宣传文化队伍建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质量。
二是提升乡村文明水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紧扣乡风文明和文化建设两个抓手,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健全完善村规民约,重点治理农村黄赌毒、封建迷信、非法宗教、信谣传谣、非法上访、涉黑涉恶等突出问题,震慑不良风气,着力建设平安乡村。持续开展“寻找最美xx人”道德模范评选活动,挖掘培养农村“新乡贤”,坚持邀请乡土人才、致富能手、退伍军人、乡村教师等进行常态理论宣讲,将其打造成意识形态建设和乡村振兴的战斗堡垒。编写好《xx镇志》,推进“乡村记忆”工程,深度挖掘“乡愁元素”,唤醒乡村沉睡的本土文化资源,传播社会正能量,弘扬主旋律和社会正气,形成文明新风尚。
专门台账,优先保障乡村振兴项目建设资金,协调各方面力量支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二)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扎实推进抓党建促振兴,突出政治功能,提升组织力,把各级党组织建成坚强战斗堡垒。深入推进基层党组织星级评定工作,激发党组织晋位升级活力,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规范型、廉洁型基层党组织。聚焦农村带头人队伍整体优化提升,加大在优秀青年农民中发展党员力度,充实后备人才队伍,鼓励引导农村致富能手、合作经济组织负责人、专业大户、外出经商人员、返乡创业人员、退役人员等在村任职,不断提升基层组织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健全和创新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积极推进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四议两公开一监督”等民主自治制度,形成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多层次协商格局,调动群众参与乡村自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壮大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立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围绕种植业、养殖业、产品加工、电子商务等,培育一批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本土新型职业农民。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出台扶持政策,解决返乡创业过程中面临的融资、用地、服务、风险应对等难题,鼓励引导有能力、有技术、有资本、懂经营、会管理的人才回乡创业,吸引社会各界投身乡村发展。
动的好经验、好做法和先进典型、先进事迹,推动乡村振兴工作深入开展。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市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决策部署,结合全国总社“四社"创建工作,积极探索构建县、乡、村三级惠农服务平台和网络体系,初步形成以供销合作社联合社为主导、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推动系统由流通服务向全程农业社会化服务延伸,向全方位城乡社区服务拓展,切实在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中更好地发挥作用,为全县乡村振兴作出贡献。
到2022年,全系统初步建成综合性、规模化、可持续的全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业综合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对小农户服务带动水平明显提升,有效发挥为农服务主力军作用。
建设县域化、综合性的服务网络。在县域范围内构建惠农综合服务体系,充分整合各类为农服务资源,有效强化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产销衔接和生活服务等服务功能。
培育高素质、专业化的服务队伍。围绕农业生产服务领域,培育现代农业服务企业、基层社、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服务联盟等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造就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为农服务人才队伍。
构建市场化、可持续的服务机制。大力推广以农业生产托管为代表的农业经营新方式,密切与小农户的利益联结,探索形成以创业创新、互联互通、共建共享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农业服务新机制。
形成全程化、规模化的服务能力。全系统统防统治、农机作业等农业生产托管等服务面积力争达到14万亩,服务链条延伸到农技推广、农产品加工、仓储物流、农产品营销、电子商务、产业链金融等配套环节,形成规模服务优势。
惠农服务平台主要以乡(镇)为立足点,依托基层社,打造集多种服务功能为体的综合性为农服务平台。探索利用现有乡(镇)、村经营服务网点,整合各方资源,打造镇域为农服务网络平台,然后再逐步整合镇域服务网络平台,建立县级为农服务运营中心。逐步形成县有运营中心、乡镇有服务平台、村有服务站点的三级惠农服务网络。
(一)加快三级惠农服务平台网络的建设。结合实际,认真谋划打造1家县级惠农服务运营中心。县级惠农服务中心要面向乡镇服务平台提供农资和日用消费品配送、农业生产、农产品流通、电子商务、政务代办等综合服务;乡镇惠农服务平台承接县级运营中心服务项目,对村极综合服务平台提供商品配送和综合服务支持,初步探索形成县乡村三级惠农服务网络,搭建与小农户之间的桥梁,实现惠农服务进村入户、直达田间地头。
(二)因地制宜强化乡镇惠农服务平台重点服务功能。县级社根据各乡镇产业结构、人口规模实际,加强乡镇惠农服务平台的重点服务功能建设。是在耕地集中连片、农业产业规模较大的乡镇,侧重建设惠农服务中心、新型庄稼医院、智能配肥中心等生产服务平台,强化农资供应、测土施肥、统防统治、农机作业等生产服务功能;二是在粮食和鲜活农产品主产乡镇,侧重建设农产品烘干、冷藏、仓储、加工、交易等服务设施,强化商品化处理功能;三是在商贸集散地和人口集聚乡镇,侧重建设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或乡镇经营服务综合体,强化商贸流通、电子商务、文体娱乐、养老幼教、生态养生等生活服务功能。
(三)四措并举拓宽村级惠农服务平台建设途径。要依托农村综合服务社改造批。在原农资、日用消费品门店基础上升级硬件设施,配备信息化设备,增加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互助金融等惠农服务内容;二要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批。利用合作社经营服务设施,承接乡镇惠农服务平台有关服务;三要开展“村社共建”新建批。由乡镇惠农服务平台或基层社牵头,联合村“两委”和各类经济组织,组织农民共同建设服务站;四要争取财政项目资金创建批。县级社积极争取财政资金,选择产业基础好、村集体凝聚力强的村或扶贫联系村建设批设施好、功能全、信息化水平高的示范服务站。
要发挥供销合作社首创优势,继续以扩大规模、提升质量为重点,因地制宜推动托管服务对象由规模经营主体向小农户拓展、服务领域由生产环节向全产业链延伸。
(一)打造各类托管服务中心。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依托供销合作社农资经营企业、农业服务企业、基层社、领办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等主体,围绕当地主导和特色农业产业生产服务需求,在2022年底前,谋划新建1家规模适度、功能适用的农业生产托管服务中心。加快全系统庄稼医院改造升级,在2022年底前,全系统建设40家具备农资供应、测土配方、统防统治、农技推广、在线诊断等综合服务能力于体的新型庄稼医院。在县域建设智能配肥中心,依托具有产业规模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生产基地建设配肥站、加肥站,面向小农户提供测土、配肥条龙服务。
(二)培育多元化托管服务主体。围绕玉米、水稻、小杂粮、人参等优势农特产业,在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工作过程中,发挥供销合作社系统优势,注重加强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以及农技推广机构的合作,构建多方协同推进的工作局面。是以县级供销合作社为服务主体,整合资源,科学确定服务半径,瞄准耕、种、管、收、售全产业链提供服务;二是以基层社为主体,采取单独组建或与村委合作共建服务型合作社的方式开展农业生产托管服务;三是以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为主体,充分发挥专业社的农业生产技术优势。四是以农资经营企业为主体,创新农资服务方式,利用农资经营渠道,提供按需送货、因地配肥、技术到户的条龙服务。五是组建农业服务专业化公司,开展农资供应、农机作业、配方施肥、统防统治、烘干收储加工等服务。
(三)推广多种托管服务方式。依托各类托管服务平台主体开展单环节、多环节、关键环节综合性和全程托管服务。大力发展土地托管、代耕代种,积极推进土地托管服务对象由规模化经营主体向小农户拓展,服务范围由粮食作物向经济作物延伸,服务内容由生产环节向全产业链转变。探索更多适应小农户生产特点、适应不同区域、不同农作物的托管服务形式,把农资、农技、农机装备等现代生产要素,送到小农户身边,提供更多个性化、精准化的便捷服务。加强供销合作社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的规范化建设,探索制定土地托管服务指导、服务质量监测、服务合同监管等管理体系,提升服务质量。
(四)延伸托管服务链条。集成推广农药减量增效、绿色防控、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绿色生产技术,引导开展农艺、农机、生物、管理等工作;延伸托管服务链条,推动农业生产托管服务主体与农产品加工企业、电商平台、商超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等开展合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小农户提供产后加工、包装、仓储、物流、销售等环节服务;引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小农户共同组建产业化联合体,促进生产、加工、销售体化经营;依托农业生产托管服务主体推广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等生产标准。组织社有企业和基层社、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创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开展多种形式的产销对接;依托农业生产托管服务主体不断探索农村合作金融服务方式,为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和助推小农户增收提供金融支撑。
建设涉农协同服务机制是供销合作社践行合作制原则和开放办社理念的内在要求,是实施“惠农工程”的重要制度保障。要加强供销合作社系统内部联合,加快推进与党政涉农部门、涉农企事业单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等的横向联合,努力实现协同服务、共享发展。
(一)加强系统内部协同。县级供销合作社联合社要切实承担起发展供销合作社事业的领导职责,加大统筹力度,形成实施“惠农工程”的合力。如既往履行社有企业为农服务使命,将实施“惠农工程”作为推进社有企业转型的重大战略举措,全力推进。要推进各供销社及社有企业间的联合合作,共同打造为农服务品牌。
(二)加强与涉农部门及有关单位协同。各供销合作社要切实强化为农、务农、姓农的办社宗旨,进步明确自身服务定位,主动寻求党政涉农部门支持,积极承担相关服务职责或政府购买服务,努力成为党和政府做好农业社会化服务工作的公共平台和重要抓手。要加强与其他涉农企事业单位的联合合作,依托自身服务网络整合各类服务资源,推进网多能、网多用,提升服务的竞争力。
(三)加强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协同。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要积极引导系统内外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参与实施“惠农工程”,充分发挥产业带动作用,促进规模型农业发展。要着力推进供销合作社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的服务对接,组织带动小农户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努力使小农户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积极参与者和直接受益者。
(四)加强“党建带社建”、“村社共建"。充分发挥供销合作社经营服务优势与村“两委”政治组织优势,积极探索将基层社建在村上,紧紧围绕农民生产生活需要与村“两委"共建特色产业、共育经营主体、共创服务平台,努力实现村级党组织强基、村集体经济壮大、农民收入增加和基层社得发展的多赢局面。
实施“惠农工程”是全国总社对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提出的重大任务,是培育壮大工程的重要内容,是全系统推进产业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必须统认识,全力推进。
()加强组织领导。要把实施“惠农工程”作为项重要工作摆上议事日程,要与深化供销社综合改革特别是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有机结合,县级供销社负责统筹制定本地区实施方案,并负责协调县乡两级党委、政府的政策支持,细化工作举措,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加大资金支持。积极争取各级财政资金支持实施“惠农工程”,整合“新网工程”资金、省级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等,加大组织实施“惠农工程”扶持力度。加大对农业社会化服务带动能力强、效果好的项目支持力度,发挥项目资金的示范引导作用。加强各类为农服务主体建设,整合服务资源,提升服务小农户的能力。
(三)加强督导推进。加强对实施“惠农工程”及落实配套政策、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等工作的指导,建立相应的工作督导和推进机制。
(四)加强人才培养。积极帮助小农户提升能力,加大教育培训力度,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人才培育体系。县供销合作社主管和领办行业协会整合行业资源,为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提供针对性强的生产技术、市场营销等专业培训。“惠农工程”项目实施单位建立市场化用人机制,引进各类经营管理和专业技术人才,面向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小农户和企业员工做好项目实施的配套培训。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会议精神,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围绕区委“1368”工作计划和“2568”重点工程,结合我区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切实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补齐农业农村短板,统筹城乡协调发展,进一步优化农业结构布局,使产业更加兴旺;大力推进人居环境整治,使环境更加宜居;深入推进移风易俗,使乡风更加文明;基层党建进一步加强,使乡村治理更加有效;落实农村医疗、卫生、扶贫、社保等各项民生事业,使农民生活更加幸福。
(一)加快转型升级,让产业更加兴旺。
1.稳步提升粮食生产。推广公司“互联网+共享农业”和土地托管两种新型经营模式,实现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加快等乡镇的3万亩中低产农田改造。实施好千亿斤粮食田间工程,加强对镇、乡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在地下水超采区补贴推广小麦节水品种。实施好3.25万亩粮食绿色高效示范项目,加快乡国家产业强镇建设。建设完善90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全区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101万亩,全年粮食总产50万吨以上。培育壮大家庭农场、合作社、龙头企业等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全年新增市级合作示范社2家、市级示范家庭农场10家、省级示范家庭农场3家。(牵头单位: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有关乡镇)。
2.推进蔬菜产业提质增效。巩固“蔬菜”区域公用品牌,积极打造“大蒜”品牌,提升蔬菜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推进绿色蔬菜示范基地建设,培育耐思、科瀚、喆兴、际洲等一批示范园区,带动蔬菜产业向高端迈进。支持秋景育苗、航天育苗等育苗场做大做强,年产集约化育苗2.1亿株。支持外向型龙头企业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扶持食品、维新蔬菜、广兴公司等企业扩大蔬菜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全年蔬菜播种面积达到20万亩,产量92万吨,产值21亿元。(牵头单位: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有关乡镇)。
3.大力发展林果产业。在东部,以豆下乡等村为中心,大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叫响葡萄品牌。在中部,以、、、等乡镇为重点,打造千亩优质林果带,带动全区林果产业发展。在西部,以永合会镇、界河店乡等为重点,大力发展核桃、苹果、草莓等,实现园林化发展。(牵头单位: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有关乡镇)。
4.加快紧固件产业上档升级。抓好产业发展提升、技术研发创新、高端产品生产、重点企业培育、市场物流发展、知名品牌打造、搭建服务平台等重点工作,推动紧固件产业向中高端迈进。加快实施一批行业支撑项目,开展知名品牌创建,提升企业产品质量和档次。实施“入园进区”战略,推进主城区标准件企业、“十里长廊”沿线企业,向工业园区和标准件园区集中,实现规模生产、清洁生产、高效生产。(牵头单位:标发委;责任单位:区直有关单位、有关乡镇)。
(二)推进环境整治,让乡村更加宜居。
1.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对标对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任务目标,以厕所改造、垃圾治理、污水治理、街巷硬化、村庄绿化等为主攻方向,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短板,确保圆满完成三年行动目标任务。一是深入推进“厕所革命”。改造农村厕所3万座,提高全区卫生厕所普及率。在改厕过程中严把施工、货物质量、验收三关,确保改厕成效。对已经改造的厕所开展“回头看”,完善改厕台账,绘制改厕分布图,对存在质量问题的,制定整改方案,确保改一座用一座。加强改厕后续使用维护服务,解决厕所维修难的问题。配建厕所粪污处理设施,支持专业化企业和个人开展定期收运、粪液粪渣资源化利用。二是健全垃圾治理长效机制。完成总投资6.1亿元的区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实现城乡生活垃圾处理一体化。加强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整治,解决“垃圾堆、垃圾沟、垃圾坡”等问题。加强对保洁公司的管理,确保保洁公司规范高效运行。继续开展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工作,推动实现垃圾源头减量化、收集分类化和处理资源化。三是加强农村生活污水管控。完成20个村的生活污水治理,完成106个村的生活污水管控,实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全覆盖,彻底解决农村污水乱流问题。推动城镇污水管网向周边村庄延伸,对规划纳入城镇污水管网的村庄,实行管网集中统一处理。其他村庄,推行“管网或排水沟+三格渗滤+人工湿地”模式,强化对生活污水的管控。建立生活污水长效管护机制,落实运行管护职责和标准。四是提升街巷硬化水平。在全面完成村庄主街道硬化任务的基础上,重点抓好巷道硬化,各乡镇完成85%以上村的街巷硬化。街道硬化为水泥路或柏油路,巷道可因地制宜、量力而行,采用石板、旧砖、砂石、灰土等多种形式进行硬化,基本解决村庄内道路泥泞、村民出行不便问题。五是提高村庄绿化率。以增绿为重点,在环村周边、进村道路、街道两侧、庭院内外选择本地适宜树种,广泛种植,能绿尽绿。完成村庄绿化面积3300亩,村庄绿化率达到35%。六是大力开展农村空闲宅基地整治提升行动。对村内空闲宅基地、残垣断壁进行清理,对闲置的老旧房屋进行拆除或改造提升,对清理出的空间建设小游园、小菜园、小果园等,美化人居环境。同步推进村庄规划、村庄亮化、美丽庭院等创建工作,全面提升人居环境整治水平。(牵头单位:农办;责任单位:发展和改革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生态环境分局、交通运输局、林业局、农业农村局、宣传部、妇联、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各乡镇)。
2.抓好示范村创建。以、、三个乡镇为重点,每个乡镇确定4个村作为区级示范村,按照省级美丽乡村标准进行高标准打造。其他13个乡镇,分别确定4个以上成方连片的村作为乡镇示范村,对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十个专项行动进行打造,带动全区人居环境整治上档升级。(牵头单位: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各乡镇)。
3.加快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充分利用东部叶菜基地产业优势,打造周边万亩中小拱棚示范区,积极发展都市休闲农业。依托古城景区优势,深度挖掘洼人文历史,打造“东街-裴屯-东桥-永北村”等精品旅游线路。建设完善周边村庄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环洼美丽乡村示范片区。依托太极文化优势,充实完善各类传统民俗活动,打造特色文化体验区。(牵头单位:园区;责任单位:农业农村局、文化广电和旅游局、镇)。
(三)开展移风易俗,让乡风更加文明。
1.深入开展移风易俗行动。狠刹“婚丧嫁娶大操大办、人情债、攀比斗富”不良风气,培树“崇德向善、勤俭节约、文明健康”新风。弘扬文明新风,制定完善村规民约,积极发挥“两会一约”作用,规范婚丧庆典活动,推广“零彩礼”“集体婚礼”等文明新风,探索建立移风易俗长效常态机制。(牵头单位:宣传部;责任单位:民政局、各乡镇)。
2.完善基层文化阵地。加强农村宣传文化阵地建设,大力实施“四个一”工程,着力构建区、乡、村三级宣传阵地。强化乡镇综合文化服务站、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文化广场等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建立健全区、乡、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创建工作,合理规划配置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充分发挥文化馆等文艺机构作用,组织好文化下乡活动,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牵头单位:宣传部;责任单位: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各乡镇)。
3.广泛开展文明村镇创建。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以乡风民风、人居环境、文化生活等为建设重点,以农村精神文明“十个一”(即:一个村民中心、一个文化广场、一条乡风文明示范街、一批善行功德榜、一套村规民约、一个红白事理事会、一个道德讲堂或文化礼堂、一支志愿者队伍、一支新乡贤骨干队伍、一次“十星级文明户”或“五好家庭”评选)为抓手,广泛开展文明村镇创建,进一步提升农民文明素质和农村社会文明水平。(牵头单位:宣传部;责任单位:有关乡镇)。
4.实施特色文化提升工程。实施“文化+”战略,大力发展特色手工业、演艺业、乡村旅游业等,挖掘和培育一批具有文化特色的工艺美术产品和品牌。加强农业景观、农业庆典、农业主题公园等创意设计,培育一批农事体验型、教育实验型、科技展示型等田园文化综合体,提升农产品文化附加值。加快发展乡村旅游,配套丰富旅游业态,延伸旅游产业链条,培育发展乡村旅游产业。(牵头单位:文化广电和旅游局;责任单位:各乡镇)。
(四)完善体系建设,让乡村治理更加有效。
1.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核心地位,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成坚强战斗堡垒。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加大优秀青年农民党员发展力度,做好村级后备干部选拔培养工作。因村制宜,大力发展特色富民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
2.提高村级自治能力。全面推行以村党组织为领导核心,村民委员会、村民议事会、村务监督委员会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村级治理模式。健全完善村民自治制度,积极发挥社会各类人才、乡贤等群体作用。推动乡村治理重心下移,加快推进农村“六有”综合服务站建设,打造“一站式”服务平台,逐步形成完善的乡村便民服务体系。引导村民积极参与自治,形成政府、群众之间的良性互动,激发社会活力,提高自治水平。
3.加强法治乡村建设。实施“一委三中心”规范化建设,由村(街)党支部书记兼任主任,“两委”干部、治安员、网格员为成员,负责做好矛盾纠纷、信访隐患、社会治安排查化解工作,形成“矛盾纠纷联调、社会治安联防、重点工作联动、突出问题联治、服务管理联抓、基层平安联创”的工作机制。强化法治宣传,教育引导广大农民增强法制观念,自觉学法守法用法。
4.提升乡村德治水平。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开展好媳妇、好儿女、好公婆评选表彰活动,深入宣传道德模范,引导农村文明新风。利用村规民约和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赌禁毒会、红白理事会等“一约四会”,让村民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自我发展,做到“私事不出家、小事不出村”。
5.建设平安和谐乡村。广泛开展“三无三百”平安村创建活动,在60个村建立“一村一辅警”农村警务工作机制。实施数字乡村发展战略,推进农村“雪亮工程”建设。持续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和“一案三查”,严厉打击农村黑恶势力。紧紧围绕做好群众工作这条主线,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从源头预防和减少矛盾纠纷,维护农村和谐稳定。
(五)坚持民生为本,让百姓生活更加幸福。
1.改善农村办学条件。改善农村中小学、幼儿园办学条件,抓好永合会、、讲武等3个乡镇公办幼儿园项目建设。依托“六二一”学校安全管理机制,全面落实校园“网格化”管理,提升农村学校安全管理水平。统筹配置城乡教学资源,积极向乡村倾斜师资力量,配齐配强乡村教师队伍。(责任单位:教育体育局)。
2.提高农村医疗健康水平。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补助政策,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改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医疗条件。实施六项医改突破,高标准建成乡镇公共卫生服务专区和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扩充家庭医生签约团队,实现重点人群签约全覆盖。加强基层全科医生队伍建设,搞好人才招聘和培养,满足农村医疗服务需求。(责任单位:卫生健康局)。
3.做好扶贫社保工作。认真贯彻“六个精准”“五个一批”要求,推进产业和就业扶贫,确保剩余贫困人口如期脱贫。完善临时救助和大病医疗救助制度,及时发放低保、五保、孤儿、“两残”等各项救助资金。切实发挥好社会兜底保障作用,确保农村低保“应保尽保”。全面落实农村老龄政策,确保高龄补贴按时足额发放。(牵头单位:民政局;责任单位:区直有关单位、各乡镇)。
4.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进一步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农民多渠道就业。实施乡村就业创业促进行动,大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培育一批家庭农场、手工作坊等,为广大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加强农村职业教育,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村实用人才进行专题技能培训,培育壮大一批农业职业经纪人队伍,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牵头单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责任单位:农业农村局、职中、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发展和改革局、各乡镇)。
(一)安排部署阶段(2020年1月1日-1月10日)。区委召开全区性会议进行安排部署。各部门围绕总体要求,结合部门实际,明确专人负责,制定具体方案,定目标、定标准、定措施、定时限,细化举措,建立台账,确保事有人管、活有人干、责有人担。
(二)集中实施阶段(2020年1月11日-11月30日)。区直有关单位和各乡镇统筹安排各个项目建设顺序,做到集中精力、全面推进、合力攻坚,保证按期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三)考核验收阶段(2020年12月1日-12月31日)。由农办牵头组织,对照上级考核办法,对区直部门和各乡镇工作完成情况进行考核验收,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年终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
(一)加强组织领导。坚持将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的战略思想不动摇,强农惠农富农的政策力度不减弱,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步伐不放慢,严格落实“五级书记”抓振兴的工作机制,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加强对“三农”干部的培养、管理和使用,建立一支优秀的“三农”工作队伍,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二)搞好部门联动。区直有关单位要按照责任分工,各司其责,协调联动,合力推进。农办要发挥牵总协调工作。住建、农业农村、交运、生态环境等部门要切实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教育、民政、人社、卫健等部门要加强对农村公共服务的支持力度。宣传部门要加强正面引导,大力宣传先进典型,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的浓厚氛围。其他部门都要各司其职,积极参与到乡村振兴中去,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
(三)加大资金投入。建立健全乡村振兴财政投入保障制度,通过列支专项资金,对乡村振兴项目建设进行奖补。继续对涉农项目、资金进行整合,重点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和基本公共服务项目等。区直有关单位要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加大投入力度,引导项目、资金、政策向农村倾斜。各乡镇村街要积极引导资金、技术、信息、人才、管理等现代要素向农业农村流动。通过财政引导、部门倾斜、社会捐助、村街自筹、群众参与,形成多元化资金投入渠道,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保障。
(四)强化督导考核。建立完善乡村振兴工作考核评价体系,将乡村振兴工作列入对部门和乡镇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选拨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把乡村振兴工作纳入区重点工作大督查范围,加大督导考核力度。对进度快、效果好的乡镇和部门,全区通报表扬;对进度慢、效果不明显的乡镇和部门,全区通报批评;对不能按时完成任务的乡镇和部门,严格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热门乡村文化旅游项目策划书范文(20篇)篇二十
【期刊名称】《农村科学实验》。
【年(卷),期】2019(000)01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
【相关文献】。
1.乡村文化建设助推乡村振兴战略[j],张州。
2.关于加强乡村文化建设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建议[j],。
4.加强乡村文化建设助力乡村文化振兴[j],顾双雪[1]。
以上内容为文献基本信息,获取文献全文请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