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是一种表达思想、展示才华的重要方式,优秀的作文可以给人以启发和共鸣。通过学习这些优秀作文,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和文化修养。
我家乡的端午节初中(汇总16篇)篇一
端午吃粽子是我们家乡的主要习俗。端午前一天,妈妈就把粽子包好,放在大水盆里备着。我偶尔也会捣乱,试着学她的样子,左手拿着粽叶弯过来,做成圆锥形,然后右手向漏斗里放米,把米压紧抹平后把棕叶反馈过来盖好,握住后再用丝线捆紧系好,三角形的粽子就包好了。记住缠绕的丝线千万不能松散,否则煮粽子的时候就容易散开了。
包粽子的时候还可以放一些花生、红豆、大枣、鸡肉等掺在糯米里做馅,制作不同口味的粽子。妈妈喜欢在米里掺红枣以图吉利,据说,小孩子吃枣粽多,将来读书就会早中状元,我还真的年年吃了不少。后来状元倒没有中上,学是有的上了,在我身上还算灵验吧!而我最喜欢吃米里加肉的,吃起来香而不腻,现在回想起来还特别嘴馋呢!
家里人在煮粽子的锅里一定要煮鸡蛋,有条件的还要再煮些鸭蛋、鹅蛋,吃过蘸糖的甜粽之后,要再吃蘸盐的鸡蛋“压顶”。据说吃五月粽锅里的煮鸡蛋夏天不生疮;把粽子锅里煮的鸭蛋、鹅蛋放在正午时阳光下晒一会再吃,整个夏天不头痛。
过端午节除了要吃粽子,当然也少不了赛龙舟哟!我最喜欢看得就是赛龙舟的情形,几十个水手都手拿着桨,用尽全身的用手奋力地划着,擂鼓的水手势气高昂,用力地敲着有规律的鼓点儿。“加油,加油!”,场边的拉拉队激情洋溢,发出雷鸣般地加油声、呐喊声、助威声,使水手们不得不更加使劲划船。整个赛龙舟的场面多么壮观、激烈,可以说是独一无二,是端午节传统的象征。
端午节流露出的是地道故乡情,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此刻我在想,倘若屈原能够穿越两千年的时空,来到处处繁荣安定的神州大地,他定然不会怀才不遇,定然不会屡遭排挤屡遭陷害,他也断不会以如此壮烈的方式饮恨楚江吧!
我家乡的端午节初中(汇总16篇)篇二
一个又一个节日像一位位美丽的.仙女,从天宫中出来,飞下云层,来到平凡的人间。
吃完粽子,我们来到了河边,看起了赛龙舟。在龙舟上的人分为两种:一种划龙舟,另一种敲锣打鼓。一艘艘龙舟向前驶去,二号龙舟马上就要赢了,吃瓜群众高喊着,欢呼着,最后赢的果然是二号龙舟。
挂香囊可不能忘,不然,会有妖魔鬼怪来的,吓吓你们,只是传说而已。
小孩子可还要点雄黄酒,不让五毒靠近。端午节还有许许多多的习俗,剩下的就让你们自己去发现吧!拜拜,端午节,我爱你,我爱你,我会想念你的,明年见。
我在心里想:明年的五月初五,你快来吧!
我家乡的端午节初中(汇总16篇)篇三
6月16日,又一个端午节来临了。每当想到端午节,我就会想起那位值得让人纪念的伟大爱国诗人——屈原。
屈原的一生是坎坷的,他把自己心中的爱国主义写成了一首又一首诗,直到后来国家灭亡,他也不屈服,身背年幼的皇帝,为国投江自杀。这感人事迹感动了我们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他们为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建立了这个节日——端午节。
在端午节里,人们要吃粽子、赛龙舟、插艾叶、戴香囊。记得我五六岁的时候,妈妈教过我一首儿歌:“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带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
我的家乡建湖,这里的人们也都这样。端午节前夕,就包好了粽子,插好了艾叶,戴好了香囊。洒黄酒,驱害虫,把房里打扫得干干净净,喜气洋洋地迎来端午节。
端午节时,我最爱戴香囊。那香囊的香气可香啦!让人闻着心旷神怡。我也爱吃粽子,特别是那甜丝丝的蜜枣粽子,又香又白、又嫩又甜的粽子让人吃了赞不绝口。
知识渊博的爸爸对我说,端午也叫端阳、重五划龙舟当时是为了打捞屈原的尸体;而往江里投粽子是为了让鱼蛟虾蟹吃饱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遗体。我听了,才明白为什么要赛龙舟、投粽子了。
我家乡的端午节初中(汇总16篇)篇四
妈妈特别爱吃粽子,但奇怪的是,她从来只吃家人手工包的粽子,商店里玲珑的迷你粽,漂亮的锥形粽丝毫不能让她动心。我挺纳闷,时常问她为什么,她总是随口回答:“这些怎能跟外婆包的粽子比?”
又逢端午,浓浓的粽香味飘满了整个屋子,闻着都觉口水直流。再看那不怎么进厨房的老妈,早已站在了正忙活的老爸身边,端着碗,直乐呵,瞧这情形,我不由地叹了口气,不就过个端午,吃个粽子,用得着这么开心吗?我一头钻入书堆,个人感觉端午唯一的乐趣就在于缅怀那正直爱国的诗人屈原,老百姓对他的关心与怀念也令我感动,品一品他的绝笔诗,想一想脑海中的龙舟,看一看记忆深处的端午画面,这是我的过节方式。
“粽子出锅喽!”老妈夸张的欢呼声把我从思绪中拉了回来,我悠悠地走出房间,坐到餐桌旁,淑女地吃起了粽子,偶尔抬头看看老妈,去总被她碗里满满的粽子吓了一跳,没见过这么爱吃粽子的人。转眼我又被桌上的咸鸭蛋吸引住了,粽子锅里煮的鸭蛋就是不一样,不仅是颜色,就是味道也被粽叶浸染,透着一股清香,我随手拿起一个鸭蛋,敲破了壳就往嘴里塞,却被老妈温柔地制止了,她小时候过端午的情形也随之在她的嘴里徐徐展开:妈妈小时候,姊妹三个,只有公公一人工作,家里经济条件差,平时没有好吃的,可每年端午节,外婆会毫不例外地包粽子,煮咸蛋。三个小馋鬼更是早早准备,精心编制挂在胸前的小网兜,开始期盼端午节的到来。
等到粽子飘香,姊妹三个便迫不及待围在锅旁,既兴奋又紧张,因为只有平时表现好的才可以多吃粽子,挑大的咸蛋。真正分到了咸蛋,才舍不得立马吃掉呢,挂在兜里,敲个小洞,用铜条敲成小勺,一点一点抠着吃,慢慢品味,细细分享端午节的幸福……吃完后,还要搞些恶作剧,灌些细沙,放在土堆或别人的鸭窝里,天真地等着别人上当。听完后,我似懂非懂,一个劲的笑那时的妈妈傻透了,一边又对那时的端午无比向往。
我望瞭望我手中的粽子,突然觉得它原是如此诱人,每一粒饱满的米粒都化作了奶奶慈祥的笑容,我一小口一小口地嚼着,仿佛也看见了奶奶洗粽叶,包粽子的辛苦,心中泛起一丝苦涩与甜蜜,粽子热腾腾的气儿也飘进了我的心田。
我家乡的端午节初中(汇总16篇)篇五
我喜欢热热闹闹的春节,喜欢团团圆圆的中秋节,喜欢张灯结彩的元宵节,但我最喜欢粽子飘香的端午节。
每逢端午节,人们都喜欢包粽子。据说包粽子还有一个动人的故事呢,我国伟大的诗人屈原因为爱国投江而死,人们为了不让鱼虾吃屈原的尸体,把包好的粽子扔进江里,从此以后每逢端午节人们就用这种方式来纪念屈原。
在我的家乡,每到端午节,最热闹的就是包粽子和赛龙舟了。粽子各家有各家的包法,我最喜欢看奶奶包粽子了。奶奶先把绿油油的粽叶洗得干干净净的,然后左手托着粽叶,右手舀起洗好的糯米往里放,还可以加些绿豆、蜜枣、葡萄干、猪肉、花生等,接着包起来并用绳子捆紧,最后就把美味的粽子煮上几个小时,熟透了就可以吃了。粽子还在煮的时候,那香味早已传遍了整个大街,直往心里钻,真令人垂涎欲滴,要是你咬上一口啊,保证你越吃越想吃。
在迷漫着粽香的午后,老老少少从四面八方不约而同的来到河边,观看争夺激烈的赛龙舟。只见各队选手精神抖擞地坐在龙船上,双手紧紧的握住船桨,目不转睛地注视着前方,整装待发。“啪”的一声,一条条龙舟像离弦的箭一样向前冲,两岸的人们欢腾跳跃,兴奋地大喊着“加油,加油!”。
那天是锣鼓喧天,响彻云霄,真是热闹非凡啊!
到了傍晚,人们早已满头大汗,该洗个舒服的澡了啦。按着传统的习惯,人们把早已准备好的艾叶、菖蒲、鱼腥草等烧上一大锅热水,全家都要洗,据说是能避邪气的,其实按中药原理是有杀菌除湿气的作用。洗了以后就不会生痱子了哟!
朋友们,欢迎你们来我的家乡过端午节,那一定会让你饱眼福和口福哦!
我家乡的端午节初中(汇总16篇)篇六
据说,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著名的爱国大诗人叫屈原。他在国破后以身殉国并跳入汩罗江。为了不让鱼虾把屈原吃掉,人们就用粽叶包着糯米,投到汩罗江里。正好那天是农历五月初五。后来为了纪念屈原,就把这一天定为端午节。
到了那一天,爸爸早早就把粽叶和艾叶买回来了。妈妈先把粽叶放到清水里冼净、浸泡,准备好包粽子的材料(主要是糯米和馅),这样我和妈妈就开始包粽子了,我们包了许多花样,有肉馅、红枣馅、红豆枣;形状各异,有三角形、菱形、船形等。包好的粽子放进锅里煮上三、四十分钟,一锅香喷喷的粽子就出炉了,清香四溢,让我立马想尝上一口。
在我和妈妈包粽子的时候,爸爸就开始插艾叶了。他先把艾叶和菖蒲分成几束,用红线扎好,分别插在门和窗户上。据说可以驱虫纳福。
如果回老家和爷爷奶奶一起过端午节,那节目就更多了。除了包粽子和插艾叶,还要祭祀和喝雄黄酒。这时奶奶就会用雄黄酒在我的额头上画个“王”字,用以避邪。
我家乡的端午节初中(汇总16篇)篇七
农历五月初一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又称端阳、重五、端午节。现在端午节的活动都与纪念我国伟大的文学家屈原有关,这一天家家都要吃粽子,南方各地都要举行龙舟大赛,都与悼念屈原有关。
而北方则是初一要给家里的孩子系上五彩线,等下雨时把五彩线扔进水沟里,这样可以让孩子健康成长不被蛇咬,这是我听妈妈说的,从我出生开始每一年妈妈都给我系五彩线,她希望我能健康快乐的成长,另外家家还要在门上插上艾蒿和葫芦、桃树枝,老人们说这样可以保佑家宅平安,老一辈的传统习俗不能改,更重要的是吃粽子。
当然,首先得包粽子那我就要说说我家包粽子的能手奶奶了,奶奶先买来粽子米泡上一整天,还要买粽子叶小学生作文作文人网你也可以投稿,和一种包粽子用的绳子叫马莲的植物,当然奶奶都要把这些泡上一整天,再用开水把粽子叶用开水煮一下,软软的才好用,妈妈不会包,只好跟奶奶学,我也在边上凑热闹,奶奶先取三片叶子,把两片叶子正着放,一片反着放,夹在中间,然后把这三片叶子卷成一个空心的圆雉形。妈妈学着奶奶的样子,拿了三片叶子想把它卷成圆锥形,可就是卷不好,卷来卷去还是一个直筒。奶奶见了就在旁指点:“左手捏住粽叶的一角,右手将粽叶的另一角往里卷,下面用力拉紧,上面放松一些。”在奶奶的指点下妈妈卷好了粽叶。
接着,奶奶在空心圆锥形里的粽叶里插上一根筷子,拿调味勺舀了一些糯米放在里面,然后均匀地摇动筷子,直到把糯米包得紧紧的。妈妈也在粽叶里插好筷子、放好糯米。可摇动筷子的时候不是把粽叶刺穿了,就是糯米包不紧。奶奶说;”摇动筷子的时候要轻一些,把粽叶捏紧一些。你看……”
奶奶边说边示范,妈妈按奶奶说的做着,我也跟着边听边学,哈哈!妈妈包的粽子像些样子了。最后一道工序是捆粽子。只见奶奶两手握紧粽叶,用马莲在粽子尖角附近返缠了两圈,结上马莲头,一个漂亮的粽子就包好了。妈妈也照着捆好了第一个粽字。随之,第2个,第3个……妈妈一连包了好几个。奶奶包的粽子又肥又大,活像一个老佛爷在睡觉。等她把粽子包完后,把它们放在高压锅里蒸了一会儿就上桌了!虽然我们包的粽子的原料极其简单,但是包出来的粽子却是香喷喷的。妈妈把它们放在高压锅里蒸三十分钟后,再泡在汤水里一个小时左右使其入味,然后就可以吃了!这些粽子香得使你只要一闻到味,就会挑起你的食欲。
我和爸爸这两只小馋猫一闻到香味就围着锅子,问妈妈:“妈妈,妈妈,什么时候能吃呀?”妈妈总会笑着说;“你们这两只‘小’馋猫!”
我家乡的端午节初中(汇总16篇)篇八
包粽子一定要有准备的,原来姐姐已经准备好浸泡了3个小时的糯米,同时也买好了粽叶,这样的准备就让我大吃一惊。
我把米放在叶子里,可米全撒在了桌上,我生气极了姐姐对我说:“你要把叶子做成一个三角形的样子,然后在把米放进去啊!
于是,我按照姐姐说的步骤做了一遍,在米上按了按,咦?旁边那个盘子中间放的是什么?原来是肉哦!我在糯米中间按了一个小洞洞,把肉馅弄成圆状,塞入糯米中,让它们加入糯米的行列中。可怎么封好呢?我看了眼姐姐,就明白了一切。
我把翘起来得一片叶子按下来,并用绳子用力的扎紧。成功啦!我按照前面的方法,包了好多个。现在就要下锅了,先是把水烧开,然后把粽子放下去。
过了一会儿,粽子煮好了。大家四人坐在桌子旁,吃起了粽子。
我把绳子解开,正想把叶子摘掉,可我一碰,就被烫着了。姐姐看了,哈哈的笑了起来。我吹着吹着,把热气吹走了。我在次小心翼翼的将叶子掀开,吃起了自己做的香喷喷的粽子来,白白胖胖的糯米中间,包着一团鲜汁可口的肉馅,放入口中,不油腻,又有嚼劲,感觉太好了!
端午节就这么过去,嘴里吃着自己亲手包的粽子,心里想着我国唐代诗人杜甫写的诗句:宫衣亦有名,端午贝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我家乡的端午节初中(汇总16篇)篇九
端午节是我们传统的节日,到了这一天,我们家非常热闹。
奶奶每年会给我们包很多粽子,而且还有菜角、糖糕。粽子吃着香甜,做起来可不容易。首先要把糯米放水里泡一两个小时,然后把芦苇叶煮好放凉,把蜜枣切成小丁和花生米一起放到糯米里,准备工作就做好了。然后用芦苇叶包好馅放到锅里煮三四个小时,香喷喷的粽子就做好了。
一到这一天,我们一家人就会坐在一起吃着香甜的粽子,听爷爷讲有关端午节的故事。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我家乡的端午节初中(汇总16篇)篇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眨眼间,端午节的脚步又近了。
提到端午,首先想起的便是那甜甜的、糯糯的粽子。把箬叶卷成锥状,放入糯米、红豆,将剩下的叶子反复翻折,用绳子系紧,一个小巧的粽子便出现在了我们的眼前。
传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抱石投汨罗江的爱国诗人屈原的。人们为了不让虾蟹伤害屈原的遗体,便往水中投入饭团。后又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于是把饭团包在栎树叶中,这才发展成了现在的粽子。
去年端午,我也参加了包粽子的活动。大清早,粽叶的香味弥漫在我的床边,勾着我的脚来到了楼下。家里人早已经热火朝天地包起了粽子。当我也开始将糯米填入箬叶中时,它却总是调皮地漏出。旁边的阿姨看见了,拿过我手中的粽叶,将糯米倒回盆中,重新折卷了一次,递给我:“圆锥的尖端要有一个小折角,这样糯米酒不会跑出来啦!你再试试。”我这才发现每一个粽子上都有一个四四方方的折角,就像四面小旗子立在粽子的顶上。
知道了这个窍门,我越包越起劲,一口气完成了十来个,一排摆在圆桌上。看着这一个个挺着大肚子的大粽子,我的嘴角也漾起了一抹满意的笑。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粽子的美味在回味,清脆的童谣在耳边回荡。我喜欢吃粽子,喜欢过家乡的端午节!
我家乡的端午节初中(汇总16篇)篇十一
全世界有很多节日,中国有很多传统节日,我的家乡韶关也以其独特的方式过着属于我们的传统节日。在众多的`传统节日中,我最喜欢端午节。原因不是因为屈原,不是因为什么。就因为我是在端午节那天出生的。
端午节是个非常热闹的节日,家家包粽子、吃粽子,这是端午节必定的习俗,各式各样的粽子都有形状多多,在农村,我们还会包个书包形状的送给弟弟妹妹们挎在腰边带回学校边走边吃。味道多多,有甜的、咸的、香的、辣的,甚至连苦的都有。不过好像因为地方不一样,包出来的粽子各味不相同,每个地方的人基本上只习惯于自家包的,对于其他地方包出来的味道些许人都不太习惯的。比如说我就不习惯,因为馅料不一样,我还是喜欢吃自家包的粽子。
在端午节还有一个不可缺的活动——划龙舟。在端午节还有一个不可缺的活动——划龙舟。在宽广的江面上,放下三四条龙舟,十几个人奋力划动船桨,一人坐龙首敲锣,一人坐舟中打鼓,众人齐喊“一、二”“一、二”,其阵势可与惊涛骇浪相媲美。岸边围观的群众顶着热辣的阳光,还依然不忘为自己喜爱的龙舟呐喊助威。再观向江中,几条龙舟犹如猛斧破江早已赛得你死我活。外国来的友人纷纷拿起相机快速地拍下这一幅幅壮观的场面,生怕以后再也见不到如此的伟观。
每逢佳节倍思亲,就是连肚子也是想家的,心里装着亲戚们,肚子用来想家里的美食。这不,肚子又呱呱叫了。
我家乡的端午节初中(汇总16篇)篇十二
今天是端午节,我们一家人五点就起床,按照习俗上山去趟露水。一路上我用双手捧起晶莹的.露珠往眼睛上抹,一时间我觉得眼睛好像亮了好多。直到坐在教室读书时还觉得眼睛特别亮,什么字都能看清楚。
放学后,我撒开腿就往家里跑。刚到门口就闻到粽子香,一进门就看见爸爸做了一桌子好菜专门等我回家吃。我洗过手来到饭桌前,先给爸爸妈妈一人解了一个粽子,撒上白糖,然后给我自己解了一个漂亮的三角粽子,撒上白糖就津津有味地吃起来。饭桌上,我们一家边吃边聊,屋子里充满了端午节的快乐气氛,弥漫着香喷喷的粽子味和浓浓的艾香。
吃完饭,妈妈给我耳朵上抹了雄黄酒,给我嘴上摸了唇膏,给我手腕上戴了红线绳,把我打扮得和粽子一样香,就让我到学校去学习。
我爱吃粽子,爱过端午节,爱享受节日的欢乐气氛。
我家乡的端午节初中(汇总16篇)篇十三
不知不觉,离开家乡近八年了。
又是一个传统的节日,这让我想起童年时在家乡那个可与春节相比的端午节。
我的家坐落在福建一个美丽的小县城,新西兰作家路易·艾黎早年到过那里,称她是中国最美丽的两个小山城之一(另一个是沈从文的老家湖南凤凰)。
家乡的人十分看重端午节,在节日即将来临时,人们就上山去割艾草,也会把家里清扫一遍。五月初,这个小山城就到处弥漫着浓浓的艾草味了。
端午节那天,家家户户门前都挂上艾草,家里的角落也都要喷上雄黄酒。每当这时,我就跟在奶奶后面,看她端着一只漂着一层雄黄的海碗,嘴里嘬满一口,然后一下一下地喷向老屋的每个角落。
我很好奇,追着问:“奶奶,为什么要喷雄黄?”奶奶便会神秘地左顾右盼,然后悄悄地摆摆手,说:“小孩子家,莫问!”
我又偷偷地跑去问妈妈,她说:“这是避邪的呀,奶奶怕‘邪’听到,若是它听见了,不就驱不了它了吗?”我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于是,我也偷偷地拿一小杯雄黄酒,学着奶奶的样子,往床头喷一喷。我想,以后我就再也不会做噩梦了。那雄黄酒的味道可真不好闻,不过一想到已经把“邪”给驱赶了,我就扬扬得意起来。
端午节,也同样是孩子们期盼的节日。
端午节一到,我从幼儿园回家,一进屋,就会看见厨房桌台上摆着一大锅煮好的艾草汤(其中还有许多我说不上来的草根、树根),散发着淡淡的清香。
午饭后。妈妈就会用这艾草汤水给我洗澡,洗完后,我便可以穿上新衣服,那衣服里也透着艾草的气息呢。接着,奶奶把布做成的“小公鸡”挂在我的脖子上,“公鸡”的尾巴上翘着几根长长的染红的鸡毛,下面是用艾草织成的装红蛋的袋子,我便欢欢喜喜地上幼儿园去了。
这可是我扬眉吐气的日子!平时在幼儿园,我是再普通不过的了,可这一天却不一样,我挂着“小公鸡”把头仰得高高地,两只手背在后面,得意扬扬地在教室里走来走去,因为我家的“公鸡”做得最好看了!
下午放学回家后,我就可以向长辈们讨红蛋了。我一边唱着“鸡公仔,啄尾巴,一路啄到婆婆家,婆婆出来看鸡仔,鸡仔出来拗桃花,桃花开,李花开,开到婆婆心里花花开……”,一边向奶奶、外婆要红蛋(红蛋也是用艾草煮的),然后把红蛋放到艾草袋里。
印象最深的是,外婆有两个妈妈+一个生母,一个养母,自然我就比其他孩子多拿几个红蛋。挂在胸前得意地晃悠晃悠。那时候我就想:哈哈,家里亲戚多,真是好啊!
哦,家乡的端午节!此时,我在广州,又想起艾草浴、艾草蛋、有艾草昧的新衣服了……。
我家乡的端午节初中(汇总16篇)篇十四
我一年里最喜欢过的节日就是端午节了。端午节又叫“端阳节”、“重五节”等,是农历的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端”是“开端”、“初”的意思。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是:吃粽子、赛龙舟、插艾草、喝雄黄酒等。据说,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
端午节一早,我刚睁开眼,就看到妈妈在门外忙着什么。过去一看,原来妈妈在插艾草,餐桌上还摆着用艾草煮成的鸡蛋和几个香喷喷的粽子。这时,我才想起今天是端午节。看着煮的绿绿的鸡蛋和香喷喷的粽子,口水都忍不住要留下来,几分钟,两个鸡蛋和一个粽子就没了影。
到了晚上,我们到爷爷家一起过端午。饭菜上完了,爷爷从柜子里拿出一瓶像是药酒的什么东西,还要我们每人喝一口。我问爷爷:“这是什么呀?”爷爷笑着说:“这是雄黄酒喝了能避邪的。”我端过雄黄酒,喝了一口,感觉辣辣的,但心里想着:“这样我就能避邪了,辣算什么。”
吃完饭,我们全家一起到大明湖去看龙舟。来到大明湖,发现有许多人在湖边等着看龙舟比赛呢。我们找了一块“绝佳”的观看场地,来观看龙舟赛。只见参赛的龙舟一字排开,龙舟大约10米长,半米宽。龙舟上的人,有的在商量战术配合,有的在做热身。岸上的观众都为哪条龙舟能夺冠猜测着。我看中了一条绿色的龙舟,这条龙舟上的人都很健壮,热身做的也很充分。正想着,比赛就要开始了。
站在船上的发令员一声枪响,几十条龙舟像蛟龙一样,在水中穿行着。那条绿色的龙舟处于第五名,船上的击鼓手奋力地呐喊着,激励船员们奋力前行。我也呐喊着,用全部的热情我支持的龙舟加油。观众们也都紧握双手,期望自己支持的龙舟夺冠。我呐喊着,为那条绿色龙舟加油。船员们仿佛听到了我的加油,更加奋力地划着。只见绿色龙舟超越了另外两支龙舟成为了第三,这时,他们又超越了一条龙舟。我更加卖力的呐喊,希望他们能夺冠。绿色的龙舟已经于第一名齐头并进了,这时距离终点还有50米,船员们奋力地划,终于取得了第一名,这时绿色龙舟已经冲过了重点。“14号龙舟是冠军”随着裁判员的宣布,全岸观众沸腾了。我也为绿色龙舟的好表现欢呼。顿时,大明湖成了欢乐的海洋。
我恋恋不舍的离开了大明湖,端午节虽然过去了,但它留给了我许多美好的记忆。
如今不是看到满街的棕子,商场中的打折,电视中的庆祝,我已经感觉不到它——端午的存在,每次念到端午这两个字时不由的让我想起那个在外婆家过的端午节。
时光倒回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南方的一个小镇。
一盏昏黄的豆油灯,一张脱了朱漆的梳妆台,一方古旧的镜子。一个老人在镜前动作迟缓但一丝不苟的梳头,我被一些细碎的声音惊醒,睡眼朦胧的看着她,我的太姥姥(即姥爷的母亲)。不一会她就梳了,一个盘髻。这时她不知从哪里拿出的一朵绢花,粉红的,端详了很久她轻轻的插在头上。
我被吸引住了,她那花白中带些黄的头发上,一朵粉花格外显眼。像在茫茫白雪里的一株雪莲,温暖而惊艳。以至于今天我忘记的太姥姥的容貌还记得这一幕,那朵花。想必那时的她也如同今天的我在回忆多少年前如花的自己,和某个端午的早晨。可最终,她挑了一根最普通的银簪戴在头上。
一切收拾好了,她走到床前做了个动作示意我睡觉。我闭上的眼睛,但能感觉到灯灭了,和吱的一声关门。之后就是一片安静,我知道在艾草还没有插上门楣时家里谁都不可以说话,要不然不吉利,我也绝对不可以出声,这是大人们交待过很多次的。静,真静!
“小乖乖,起床了,太阳都晒屁股了。”我在姥姥那熟悉的叫喊声中坐起来。姥姥拿来了前两天才为我缝制的新衣,大红的镶着黑边的衣衫,还用一根红绳给我扎了一个冲天炮的发型。
“穿上鞋,去给太姥姥请安。”姥姥便给我穿上了那个红的绣着仙桃的布鞋,出了卧室门,太姥姥坐在堂屋里。“太姥姥好。”说完我便跪了下去磕了三个响头。
“乖,拿着纳福篮一边玩去。”她笑吟吟的拿起身边的那个八边形的布蓝,在每一片布上都绣着不一样的花,每一片布的边与边的交接处都要再用布札一个凤凰头,每一个凤头上都叼着七色的彩线穗子。
“姥姥好。”我拿着小篮转身就向身边的姥姥作了一辑。
“好,好,乖。”姥姥笑着往我小篮里放鸭蛋和糖果,“走出去洗洗。”姥姥放了东西就拉我到门外,洗脸盆里已注满了清水。她从神柜上那一堆艾草里拿出几根,沾了点水在我身上轻轻的拍了几下说;“去祸去灾,平平安安。”
洗了手和脸,我也拿了几根艾草学着姥姥的样子在房屋里的每个角落里都扫一扫,一边扫还一边说,“端午节扫一扫,蚊虫蚂蚁都往外面跑。”
早饭,一个棕子,一个鸭蛋,一碗粥,匆匆吃过。吃完后姥爷便用雄黄在我头上画了一个“王”字,据说这样那些鬼蚁蛇虫都不会伤害我。
“张奶奶好。”“李奶奶好!”吃完饭不能闲着,拿着小篮便挨家挨户的串门,老人们都纷纷拿些零食往我小篮里放。不知何时小篮满了,我便回到姥姥家。
“哪来的小老虎。”姐姐坐在堂屋里看我进来了笑的合不拢嘴。
“爸爸,妈妈,姐姐,你们什么时候来的。”我一边说一边扑到妈妈怀里,到姥姥家已经几个月了真是很想她们。
“瞧瞧,又长壮了。”妈妈抱着我高兴的说。
和妈妈亲昵了一会,便和姐姐玩起来,一见姐姐的和我一样的小篮里的东西没有多少,我便拉着她向外走。一边走一边说哪家给的东西多,哪家的东西好吃。到了李奶奶家里她们见我又来了便说,“小丫头,怎么又来了。”
“我是给姐姐带路的。”说完便站在姐姐身后,姐姐便上前给那她请安。
“这是大丫头吧,长的越来越俊了。”李奶奶忙扶起姐姐,笑着对身边的和说“鬼灵精怪的,还长的张巧嘴。”
从李奶奶家出来又到张奶奶家,就这样小篮又满了。也中午了。
“快洗手吃饭,”妈妈已经在门口等我们了,满桌子的饭菜都上了,雄黄酒也端上了。父亲和太姥姥都坐在上席(在老家姑爷是客,应该坐上席),姥爷坐在父亲身边,别人吧都可以乱坐。
“走啰,看龙舟去。”一家人其乐融融,欢欢笑笑的吃完了,姥爷便抱着我拉着姐姐向河边走,父亲跟随着。母亲则留在家中陪姥姥,一路上姥爷问了父亲一些春耕的事情。
“快点,快点,都开始了。”我看见河边好多人便大叫,对于大人的谈话我是不感兴趣的。他们便加快了脚步,我骑在姥爷脊背上,姐姐骑在父亲的背上,河中的场景我看见了。
两条龙头的彩绘木舟,两条木舟上的人都一样多,不同的是一条木舟上的人系的是红头巾,另一条木舟上的人系的是蓝头巾。他向水中抛了些棕子,说了一些我没听懂也没有记住的话。过了一会岸边的锣都敲了起来,那些龙舟上的人都坐的很整齐,等大鼓一响船像箭一般冲了出去,不一会儿就超出了我的视线。
“追龙舟呀。”旁边的人都一边叫一边跑,姥爷和父亲背着我们也在跑,可到了终可都赛完了,听旁边的人说是红队获了胜。
在那里也没有多留,因为姐姐明天还要上学,她们今天得回家。临走时妈妈嘱咐我她买给姥姥吃的东西我不要吃,要叮嘱她们吃。我当时坚定的点点头,事实证明这些东西还是被我给吃了。
到了分别的时候,我实在不舍就拉着妈妈的衣服。姥姥见状就说:“李奶奶家的小牛刚才掏了好大一窝鸟,现在正在分小鸟,再不去就没有了。”
我一听松开手就往李奶奶家跑,当然没什么小鸟,倒是有很多的小孩在玩过家家,我便加入其中,一直到吃晚饭。
月,轻轻的爬上了那棵老槐树上。姥姥搬了凉床在院子里,我躺在床上姥姥摇着蒲扇给我扇风赶蚊,讲着那古老的牛郎织女。太姥姥在屋中纺线,吱吱呀呀,就这样我迷迷糊糊的睡着了。依稀中还听到吱吱呀呀的声音。
我家乡的端午节初中(汇总16篇)篇十五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家乡有特色的日子—端午节。我的.家乡在河南南阳,家乡有独特的端午习俗,吃粽子、插艾叶、戴香包、喝雄黄酒,还有热闹的龙舟比赛。
每到端午节,最有意思的是包粽子。妈妈会提前准备好粽叶与材料,我们自己动手包粽子,包粽子也不容易,看着妈妈熟练地包着粽子,我也想动手包一个,我拿了一个粽叶,放点米与红枣,拿着绳子绑呀绑,费了好大劲才包好一个,虽然没妈妈包的好看,但是这是我自己的劳动成果,心里还是很高兴。
每到端午节的早上,我会早早的起床,用妈妈提前准备的水洗洗脸,据说这水头天晚上已被嫦娥下了药,洗过脸后一年都不会得病。
餐桌上早已摆满了热气腾腾的粽子、鸡蛋、鸭蛋、大蒜等,我赶紧津津有味的吃了起来。
这就是家乡的端午节,给我带来了许多喜悦与欢乐,我爱家乡的端午节。
我家乡的端午节初中(汇总16篇)篇十六
夏季最期待的节日就是端午节了,看着那三角形状的粽子,就直馋人;闻着艾草淡淡的香味,却也沁人心脾,划龙舟,赶鸭子,都是我最喜欢的节日娱乐。雄黄酒的传奇故事,熏苍术的祝福,无不透露着节日的喜庆。
端午节吃粽子是从古传承至今的一个重要习俗。包粽子主要是用荷塘边盛产的嫩芦苇叶,也有用竹叶的,都统称为粽叶。粽子的传统形状一般都是三角形的,人们都会根据粽馅为粽子命名,全是糯米的叫糯米粽;糯米里掺合小豆的叫豆棕;掺枣子的是枣棕。在很久以前的考试当中,家长大多都会给孩子包几个枣棕带上,因为枣棕又叫“早中”。剥开那层墨绿的外衣,露出里面雪白的米肉,甜糯的香味,早已将我的馋虫勾起来了。甜糯的粽子,这是端午节味道。
端午节在门上挂艾叶,蒿草,白芷等植物,也是端午节的一个传统习俗艾叶、蒿草、白芷都是属于中药的。先煮两个鸡蛋,等鸡蛋煮好以后,从中间剥开蛋白,取出蛋黄,在原本蛋黄的位置放入用艾草或蒿草包住一件银饰品,合上鸡蛋,用纱布包住,塞到嘴里,可以驱寒、治咳嗽。艾叶,蒿草的清香是端午节的味道。
赛龙舟也是端午节的重要习俗之一。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河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以后,每年五月初五划龙船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在我的家乡每年都会举行赛龙舟比赛,还会在江面放置许多鸭子,几个龙舟队伍相互竞争,那个队伍抓到的鸭子多,那个队伍就获胜。每年,我都会站在江边,看着江面上龙舟队伍的奋勇激进,看着他们的比赛。龙舟对屈原的纪念,这是端午节的味道。
传授屈原投江之后,屈原家乡的人们为了不让蛟龙吃掉屈原的遗体,纷纷把粽子、咸蛋抛入江中。一位老医生拿来一坛雄黄酒倒入江中,说是可以药晕蛟龙,保护屈原。一会儿,水面果真浮起一条蛟龙。于是,人们把这条蛟龙扯上岸,抽其筋,剥其皮,之后又把龙筋缠在孩子们的手腕和脖子上,再用雄黄酒抹七窍,以为这样便可以使孩子们免受虫蛇伤害。薰苍术是端午节的传统习俗活动之一,就是民间传统用苍术消毒空气;将天然的苍术捆绑在一起,燃烧后产生的薄烟,不仅会散发出清香,还可以驱赶蚊虫,令人神清气爽。雄黄的传奇,薰苍术的祝福,这是端午节的味道。
千年的传统延续至今,每一样习俗都被传承,端午节的味道也被记忆。甜糯的粽子;奋勇激进的赛龙舟;清香的艾草;传奇的雄黄;神奇的薰苍术。这都是我记忆中端午节的味道。
阳光如同天的炉火,燃烧起五月的天地,空气中弥漫着红枣、豆沙、蛋黄和竹叶的清香。哦!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来临了。
夏日的上海,充满着浪漫的色彩。端午之夜,河边两岸星光点点,我们漫步在岸堤旁,享受着着美好的一切。妈妈建议去放河灯。端午之夜正是放河灯的最好时刻,大家都双手赞成。
夜幕降临,河畔人声鼎沸。那天,这条小河显得格外美丽,我们瞬间就被这里的夜色迷住了。两岸柔柔的灯光倒映在河面上,像一条绸带在水面上摇曳闪动,宽阔的河面在夜色下银波荡漾,醉意绵绵。波光粼粼的河面上早已有许多河灯被放飞,那那星星点点的河灯,一闪一闪,真有种说不清的韵味。听老人说,放河灯是一种民间很古老的传递思念的方式,而在端午节放河灯则是为了来纪念屈原。
看着这河里的河灯,整个世界似乎都被它们照亮了……。
梅子熟透以后,端午的脚步款步而来。“她从花明柳暗细雨如丝的江南走来,从绿阴如盖柳树含烟的梦中走来,从我深深地凝眸中走来了。”这是当代词作家丰桦对端午节的.赞美。农历五月初五,是家乡最有特色的日子----端午节.虽然端午节是中国人民中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无论在中国南方还是北方,都有过端午节的习俗.但我感觉,南方的端午节要比北方的更有意思,气氛更浓郁,更能表现端午节特色.。
端午节是个非常热闹的节日,家家包粽子、吃粽子,这是端午节必定的习俗,各式各样的粽子都有形状多多,在农村,我们还会包个书包形状的送给弟弟妹妹们挎在腰边带回学校边走边吃。味道多多,有甜的、咸的、香的、辣的,甚至连苦的都有。不过好像因为地方不一样,包出来的粽子各味不相同,每个地方的人基本上只习惯于自家包的,对于其他地方包出来的味道些许人都不太习惯的。比如说我就不习惯,因为馅料不一样,我还是喜欢吃自家包的粽子。
在端午节还有一个不可缺的活动——划龙舟。在宽广的江面上,放下三四条龙舟,十几个人奋力划动船桨,一人坐龙首敲锣,一人坐舟中打鼓,众人齐喊“一、二”“一、二”,其阵势可与惊涛骇浪相媲美。岸边围观的群众顶着热辣的阳光,还依然不忘为自己喜爱的龙舟呐喊助威。再观向江中,几条龙舟犹如猛斧破江早已赛得你死我活。外国来的友人纷纷拿起相机快速地拍下这一幅幅壮观的场面,生怕以后再也见不到如此的伟观。
家乡也要泡端午酒。再下过春天的第一场雨后,家家户户就已经将端午酒放入地下深埋发酵。里面放6样东西,那就是:北枣,荔枝,枸杞,橄榄,桂圆和杏仁。端午酒入嘴清香,可谓“泉香而酒洌。”端午酒还可以让人长生不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