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计划的制定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满足他们的学习需要。教学计划是教师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要认真制定和执行。
藏戏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实用14篇)篇一
安顺市凤仪小学丁花菊。
教材分析。
《鲸》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9课。
1、这是一篇常识性说明文,介绍了鲸的体形特点、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文章既展现了一幅幅关于鲸的生动画面,也向学生开启了一扇探索动物世界的科学之门。
2、这篇课文层次分明,条理清晰,语言简练准确、平实质朴又不乏生动形象,是这篇课文表达上的一大特点。作者运用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多种说明方法,通俗、生动、准确地对鲸的特点加以说明,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3、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了解有关鲸的科学知识;二是体会作者的说明方法,并学习运用到自己的习作实践中去;三是培养学生探索动物世界的兴趣。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鲸的体形特点、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激发学生探索海洋动物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感。
3、体会在介绍鲸的体形特点时所运用的多种说明方法及好处。
教学重点。
1、了解课文介绍鲸的知识。
体会在介绍鲸的体形特点时所运用的多种说明方法及好处。
教学准备。
1、教学课件。
2、课堂练习卡。
3、记分牌,小奖品。
教学过程:
一、出示图片,导入新课1.出示大象的图片。
师:同学们,这是什么?(大象)对于我们人类来说,大象可谓是庞然大物了,可是大家知道吗?在美丽的蓝色海洋中,生活着一种海洋生物,一种号称“海中之王”的动物,它的形体庞大,比大象还要大许多呢。知道那是什么动物吗?(鲸)出示图片,板书课题。解题:这是一篇常识性说明文。
2.介绍鲸的相关知识。出示鲸的图片。
鲸,生活在大海里的哺乳动物,形状像鱼,所以叫鲸鱼。它的鼻孔长在脑袋顶上。鲸的种类很多,全世界有80余种,我国海域有30多种。鲸分两大类:一类叫作须鲸,口中有须没有牙齿,如长须鲸、蓝鲸、座头鲸、灰鲸等,比较温和;一类叫作齿鲸,口中有锋利的牙齿,如虎鲸等,比较凶猛。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小声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介绍了鲸的哪些知识,分别体现在哪些自然段中?(出示问题)。
2.学生读文,全班交流读书成果,老师相机板书:鲸的体形特点。(1)鲸的进化过程。(2)。
鲸的种类。(3)鲸的生活习性。(4~7)。
3.过渡:这节课我们先重点去了解鲸到底有多大。
三、
1、老师范读第一自然段。
2、师:听了老师的朗读,你知道鲸的体形有什么特点了吗?(相机板书:大)对,鲸很大很大,但如果只是单纯地说大,我们还是不能准确地感觉到鲸到底有多大。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一自然段,看看作者是怎样说明鲸的“大”的。同时画出体现鲸大的有关词句。并针对这些句子提出问题。(出示示例)比如:如果你画的是“目前已知最大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这一句,就可以提这样的问题:(1)目前已知最大的鲸约有多重?最小的鲸也有多重?(2)句子中的“约”字可不可以去掉?为什么?(3)这句话用了什么说明方法?用这种说明方法有什么好处?你提的问题可以是针对一个句子,也可以是针对某个字词,还可以是针对作者的写法。问题不分大小轻重,只要是能提出问题,就值得表扬。大家把提出的问题罗列在“课堂练习卡1”上,提得越多越好,老师刚才举例用的句子以及问题你也可以写在问题卡上。
3、学生读文、勾画、写问题,老师巡视指导。
(2)轮换提问题和回答问题,提出问题的一方得2分,回答问题的得1分;(3)问题提出后,先由对方回答,对方回答不出再由本方回答;(4)提问题和回答问题者,要声音洪亮,表述清楚,否则不计分;(5)不可以重复提问题。
(6)凡是提出问题或回答问题的都有小奖品奖励。
5、宣布提问大pk正式开始。
7、小结:(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通过这场pk,我们对鲸的“体形大”这个特征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现在我们再来看一张图片,再次直观地感受一下鲸的大。(出示图片,同时复习第一自然段的内容。)。
8、为了巩固我们刚才pk中学到的知识,现在来完成一个练习。
四、课堂练习,巩固知识。
2、小组交流、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3、生回答,教师相机点拨,认识鲸的特点及各种说明方法让学生体会出:“列数字”,准确地说明了鲸的体重、身长。
“作比较”,以熟悉的事物比不熟悉的事物,以象作比较,用“鲸的一条舌头”和“十几头大肥猪”相比较,说明鲸体形之大。
“举例子”,用“人站在它的嘴里,举起手来还摸不到它的上腭”,“四个人围着桌子坐在它嘴里看书,还显得宽敞”的事例,更直观形象地说明鲸整个形体之大。(教师相机板书)。
9、小结:运用说明方法的好处:恰到好处地运用多种说明方法,就会使读者更准确、更直观、更形象地了解所说明事物的特征,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10、指导朗读,读出鲸非常大的特点。
五、回顾课文,教师。
总结。
:这节课我们不仅了解到了有关鲸的体形大的特点,而且懂得了说明事物的一些方法,如: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运用这些说明方法去介绍一些事物可以更准确、更直观、更形象,也可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其余的2~7自然段的内容希望同学们能用提问的学习方式去自学,你将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六、布置作业。
1、完成“课堂练习3”:描述一种动物或植物或物品,用上本节课学到的说明方法。
2、默读课文,把文中其它段落运用列数字、举例子和作比较说明方法的句子用“——”画出来。
板书设计:
9、鲸鲸:
大(1)重长。
说明语言:严谨进化过程(2)。
种类(3)。
生活习性(4-7)。
说明方法: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5。
藏戏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实用14篇)篇二
这是一篇常识性说明文,介绍了鲸的形体特点、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文章既展现了一幅幅关于鲸的生动画面,也向学生开启了一扇探索动物世界的科学之门。作者运用列数字、举例子、做比较、打比方等多种说明方法,通俗、生动、准确地对鲸的特点加以说明,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正确读写“目前、上腭、哺乳、退化、垂直、经验、判断、胎生、寿命”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鲸的特点、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激发学生探索海洋动物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感。
4、认识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的方法。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中介绍的与鲸相关的各种知识。学习作者用多种方法说明事物特点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
学习说明文基本的说明方法。
教学准备。
学生搜集有关鲸的文字、图片资料,教师准备相关课件。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听说过或见过鲸吗?谁能简单说说你对鲸的了解?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新课文,讲的就是有关鲸的知识。(板书:鲸)。
二、学习生字,读顺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可查字典解决。
2、课件出示生字词,学生认读。重点指导容易写错的字。
3、再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提出来大家说说。教师根据学生讨论的情况,提出。
一些重点词语,让学生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三、再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自读课文,看看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每段主要讲了什么?
2、学生汇报。
每个自然段基本上讲了一个意思:第1自然段讲鲸特别大;
第2自然段讲鲸是哺乳动物,不是鱼;第3自然段讲鲸的种类;第4自然段讲鲸怎样进食;第5自然段讲鲸用肺呼吸;第6自然段讲鲸如何睡觉;第7自然段讲鲸的生长特点。
概括起来说,4至7自然段分别从四个方面介绍了鲸的生活习性。
四、细读课文,体会鲸的特点。
1、学生自读课文,体会鲸的特点,说出自己最感兴趣的部分。
2、分组合作学习。
(1)根据选学内容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2)对自己最感兴趣的部分进行深入研读。
(3)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选择朗诵家、小画家、演说家、表演家中的一个角色来汇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当朗诵家的读出鲸的特点,当小画家的画出鲸的特点,当演说家的讲解出鲸的特点,当表演家的演示出鲸的特点。
3、各组推荐代表在全班汇报,教师和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五、教师小结,布置作业自主读课文,抄写生字新词。
藏戏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实用14篇)篇三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正确读写“目前、上颚、哺乳、退化、垂直、经验、判断、胎生、寿命”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大意,理清课文脉络,体会说明文用词的准确。
教学难点。
了解鲸的进化过程。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提出问题课前活动。
师:第一次跟大家见面,没什么送给大家的,就给同学们带来了几则谜语,听仔细了!
一位老公公,面孔红彤彤,晴天早早起,按时来上工。
(太阳)是虎,有脚只会爬,紧贴墙上爬,离墙便枯死。
(爬山虎)是鱼不是鱼,终生海里居,远看像喷泉,近看似岛屿。
(鲸)《太阳》和《爬山虎的脚》是我们以前学过的两篇文章,它们都是说明文。我们今天继续来学习一篇说明文。
师:【师简笔板画“鲸”】生喊:鲸。板书课题。
师:我们到浩瀚的大海上,看看真正的鲸吧!(播放有关鲸的图片)解说:晨曦初露,夕阳西下,我总爱出来散步,呼吸呼吸新鲜空气,欣赏欣赏美景;我们高高跃起,是表演空中芭蕾?还是要与天空试比高?和奥运冠军郭晶晶、吴敏霞比,我们“双鲸跳”毫不逊色。你们看,这尾鳍像什么呢?我们要出发啦,我们要去哪儿?要去干什么?想知道吗?哼,就不告诉你们!
师:看到这跃动的鲸,你特别想知道什么?
众生:鲸有多大?多重?它们有几种类型?它们吃什么?„„师:很好,只有不停地问,才会不断地发现,很多科学家、发明家从小都爱提问,从小就是典型的----“问题儿童”呢。你们对事物保持兴趣,真好,这是学好课文的关键。相信学了今天的课文,很多问题会迎刃而解。
二、检查预习情况。
师:同学们都预习了课文,生字会写吗?(学生在鲸的简笔画中按身体部位听写生字:腭、肺、肚、胎)(师纠正位置写得不太准确的字并重点学习“腭”:让学生伸出舌头,顶住上腭,发出哒哒哒的声音,了解腭的准确位置。说明“月”字旁的字与身体部位有关。)。
师:大家评价一下这位同学写的怎么样?老师现在教你们一点写好这几个字的关键好不好?写好有关月字旁的字有两个要点:第一招,月字旁要写的瘦长一点(师范写“肺”字)这叫左窄右宽。第二招,写“月”字时这一撇是竖撇,(示范写竖撇)记住,一定要先竖再撇。右半部最容易出错,不要写成“市”字,教给孩子们口诀:上下通气,呼吸顺利。学生打开《写字》书书写带“月”字旁的字。除了“肺”字,再任选一个来写。
师:接下来再来检测一下词语读得怎么样?
师:生字过关了,来读读课文,看看有没有不理解的词语。理解退化。分配任务读课文。评价读课文情况。
三、再读课文,理清思路。
师:默读第一自然段?这段写了鲸的什么特点,用一个字来概括。(一生读,其余学生边听边在书上划出关键字:大。)。
师:有时候,我们读书可以把一段话读成一个字。
师:你们真会读书,一段话读成一个字,读成一个词,都是抓关键、抓要害,就是把厚厚的书读----薄了。后面所有自然段大家都可以用这个办法找到一个关键词、句,把它们连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不信,大家自己可以试试看。
学生默读课文,找关键字词,小组合作交流汇报。教师板书。
师:仔细观察老师写的这些数字,你发现了什么?请你给这4段戴上一个小标题帽子?(生活习性)。
五、课后作业。
生:我们可以上网,可以找有关的书籍寻找答案。
师:对!好的课文就是一扇窗,一个引子,它可以吸引你探索更广阔的知识。希望同学们今天下课后去搜集关于鲸的图文资料。下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作者是怎样来具体给我们介绍鲸的这些知识的。
藏戏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实用14篇)篇四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诺贝尔为社会做出的贡献,感受诺贝尔热爱科学、热爱人类、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重点】。
了解诺贝尔为社会做出的贡献,感受诺贝尔热爱科学、热爱人类、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难点】。
了解诺贝尔为社会做出的贡献,感受诺贝尔热爱科学、热爱人类、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了解人物导入。
同学们,伸出右手跟老师一起工工整整地写今天的课题——诺贝尔。预习了吗?说说都怎么预习的?(读书:对,千万不要忽视读课文,这是学习的基础。学习字词:扫清了字词的障碍,就能在学习时游刃有余,好样的。上网查找资料:这个办法真是好,网络给了我们更多的学习空间,我们就要好好利用。)。
通过预习,你们来介绍一下诺贝尔吧。
1.诺贝尔生平。
2.诺贝尔奖。这个内容在文章中哪儿也出现了?
知道最近诺贝尔奖获得者吗?(莫言和《蛙》)我们一起来分享他的荣耀时刻,观看视频。这不仅是莫言一个人的荣誉,甚至整个国家都会为之而自豪。
3.你们讲得很好,但我有疑问,不知你们有没有跟我一样的感受,一个以个人名义命名的奖项,到底有什么样的魅力,何以如此举世瞩目?那咱们今天就走近诺贝尔,感受他巨大的魅力。
二、自读课文。
1.出示自读要求。
(1)借助课后田字格中的生字拼音,读准、读顺课文。
(2)利用熟字自学生字和书写方法。
(3)联系上下文,借助查字典来理解词语的意思。
(4)课文主要写了诺贝尔的哪些事。
2.按要求自读课文。
3.检查自读情况。
(1)指名分节读课文。
(2)认读词语:
(3)交流、讨论。
风行:普遍流行。
震撼:震动、摇撼。
毫不气馁:一点儿也没有失去勇气。
4.理清诗歌脉络:
一(1-2):简介诺贝尔奖的授奖仪式。
二(3-9):写诺贝尔发明炸药的过程及其取得的成就。
三(10)简介诺贝尔奖的奖项设置。
三、学习生字。
重点指导“械”、“锤”等字的笔顺、结构。
四、作业。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读一读,再抄写。(课后练习3)。
藏戏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实用14篇)篇五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无忧无虑、任凭、贪玩、尽职、屏息凝视、稿纸、变化多端、跌倒、开辟、枝折花落”等词语,读准多音字“折”;能用“任凭……”“非……不可”的句式说句子。
2、学习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猫的古怪和可爱。教学重点和难点:
了解大猫的古怪性格和它的可爱,学习作者真实具体的表达方法,是本课学习的重点。
教学流程。
一、情趣谈话,揭示课题。
1、哪些小朋友家里养过猫?来简单说说猫给你们什么印象?你们喜欢猫吗?下面,我请同学们欣赏一组猫的图片,欣赏之后,用一个词来说说你对这组猫总的印象。
2.生回答:调皮、可爱、机灵、活泼、憨厚、忠诚等。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用词也很贴切。有位作家的家里也养了一只猫。作家还专门为此写了一篇著名的文章——《猫》。
板书课题:猫。
二、初读感知,理清脉络。
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把课文读一遍。读时别忘记了带上以下问题,边读边思。
2、出示自读要求:
(1)注意课文中的生字词,把音读准。把课文读正确、通顺。(2)自读课文,看能不能读懂。不懂的自己做上记号。(3)同桌间简短的交流一下,老舍笔下的这只小猫有什么特点?(学生读书,教师巡回指导)。
3、检查反馈。
a、检查生字学习情况,出示生字词,指名读一读。进行正音,并指导识字一些难写的字。
b、根据课文内容,谈谈老舍笔下的这只小猫有什么特点?
三、讲读课文,学习第1--2段学习第一自然段。
1.课文开头第一句就说:"猫的性格实在古怪",当你读到这一句时,你是怎么想的。
2.下面就写它怎么古怪,它古怪在哪儿呢?听老师读课文。3.范读第1-2自然段。
4.现在我们先来看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想:从这一段叙述的内容里,我们看到了猫的几种不同的性格。
板书。
老实(可是)贪玩贪玩(可是)尽职。
6.体会加点字在句子中的作用?
7.指导朗读。现在我们看,谁能把作者对猫的爱表达出来。(注意多音字:的确)。
学习第二自然段:
8.继续往下读,猫又怎么古怪,在第二自然段中,你觉得哪几句是主要的,能概括全小节内容的,把有关的语句划下来,准备自己讲书。
(可划的词语: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它若是不高兴,一声不响。)。
这只猫高兴和不高兴时太可爱了,请同学再读第二段,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来读一读,想想为什么喜欢这句。
指名学生说说,根据学生的回答,边插入讲解以下要点:(1)"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后面用了冒号,表示下面写猫的温柔可亲。
(2)高兴时的温柔可亲是详写的,不高兴时一声不响,写得简略。
(3)写高兴,着重写了猫的不同叫声。突出有关词语:(长短不同丰富多腔变化多端粗细各异)(4)比较句子,体会感情。
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个脏脚印。(分男女读一读,说说你喜欢哪句,为什么?)。
10.指名读第二自然段,要把你们刚才讲的冒号、层次、感情,用停顿和语调表达出来。
四、再读升华,体会情感。
1、全班齐读第1—2段。读出读的性格古怪,读出对猫的喜爱之情。
2、各自练习背诵第1—2段,指指当堂背诵,交流背诵方法。
3、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猫的“古怪”,不知不觉中,让我们喜欢上了这只猫。猫还有什么古怪的行为呢?满月的小猫更加可爱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五、作业。
1、抄写本课生字并组词,注意把作业写美观。
2、选做题:观察身边的一种小动物,仿照本课的写作方法,写一个片断。
藏戏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实用14篇)篇六
【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性格”“任凭”“尽职”“屏息凝视”“枝折花落”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是如何把猫的特点写具体,并表达出自己对猫的喜爱之情的。
4、激起热爱生活的情趣,激发课外观察动物的兴趣。【学习重点】。
在阅读中体会“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学习准备】。
ppt课件【学习过程】。
第一。
课
时
一、导入新课,整体感知。
1、播放ppt课件。
2、结合自己的认识和刚才所看的课件,谈谈对猫的感受3、出示自读要求。
二、读通课文,初步感知全文内容,并分清段落。
1、指名读课文,思考并讨论预习题。
2、课文写了有关“猫”的哪些内容?(板书:古怪、可爱)三、赏析词句,品味涵泳,理解内容。
(一)教师引导,赏析第一自然段。1、默读课文,找出本段的重点句。
2、联系上下文画出猫的古怪性格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1)品读表现猫“老实”的相关词句,谈出体会。(2)自由品读表现猫“贪玩”的相关词句,谈出体会。
1、自由读第二、三自然段,把认为写得好的地方画下来,多读几遍,想想这些地方为什么写得好。
2、师生互动,交流感受。
(1)联系上下文深化对“蹭”的感受,体悟“人爱猫,猫爱人”的和谐情趣。
(2)通过对“踩印”的理解,体会老舍先生的爱猫情结。
1、留心观察一个小动物,写一篇观察日记。2、背诵你认为好的词句。板书设计:
15、猫。
老实。
性格。
贪玩。
尽职。
古怪。
高兴。
不高兴胆小。
勇猛。
藏戏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实用14篇)篇七
小朋友说起自己家的时候,都有说不完的话,老师从你们高兴的小脸上看出来了,我们每个小朋友都有一个幸福温暖的“小家”。
出示卡片“家”谁已经认识了?你是怎么认识的?(表扬好学,会学的学生)。
能给家找找朋友吗?
有一首很美很美的诗,它的名字就叫“家”,看老师写课题,请小朋友伸出小手跟着老师写。
(范写,注音)。
请小朋友一起读课题。
诗里的家究竟是什么样的呢?想不想去看看呀?
1、观察画面。(课件演示)小朋友快看,你觉得美吗?你都看到些什么啦?
3、学习生字。
自学。
谁已经会读了?谁来读给大家听?
(注意种子、鱼儿是轻声,“子、儿”要读得又轻又快。这样鱼儿才可爱。种子的种是翘舌音)。
真的会读了吗?老师加大难度看你们行不行?哟,真的会了,真了不起,。
小朋友看,蓝蓝的天空飘浮着朵朵白云,小鸟在茂密的树林里自由自在地飞翔,鱼儿在清澈的河水里欢快地畅游,种子在泥土里尽情地发芽,成长。多美呀!
(一)、学生自读,教师巡视。小朋友不仅读书认真,而且姿势也那么棒!小朋友向他学习。
有的小朋友读得很认真,已经在读第二边啦!
(二)、检查初读。
1、谁先来读第一行?你真是个勇敢的小朋友!(注意“白云的家”要读得连贯)。
齐读。再指读。
2、谁来读2、3、4行?这回可就难一点啦!谁来读?
你真棒!“小鸟的家”“鱼儿的家”“种子的家”读得特别好。
3、下面2行字儿最多,最长,谁也会读了?
小朋友读书个个都不错。谁能把这首诗连起来读一读?
学习第一行。
a、指导体会、朗读。
他们都回到了自己的家,真高兴呀咱们先去白云的家看看?白云的家怎么样呀?
(美),你读得真好,特别是“蓝天”,老师好象看到了广阔的蓝天,真大,真美呀!
小朋友眼前看到蓝天了吗?听了你的朗读,老师好象也看到了无边无际的蓝天。
对呀,蓝天是白云美丽的家,蓝天是白云自由的家。小朋友一起来夸夸白云的家。
2、学习第二、三行。
a、白云的家真美,那小鸟和鱼儿在家里都做些啥呢?想看吗?点击。
小鸟在树林里做什么呢?你听,他们叽叽喳喳的说话呢!他们在说什么呢?
对呀,小鸟在树林里真快乐呀!树林真是小鸟离不开的家!谁来读读?
听出来了你真是只快乐的小鸟!你是一只活泼的小鸟。
b,你们看小鱼在干什么呢?假如小鱼离开了小河,会怎样呢?是呀,鱼儿一离开水,就没有了自由,甚至没有生命,只有在水里,在小河里,鱼儿才能自由自在地生活成长。小河是鱼儿离不开的家呀!
我们一起学着鱼儿一边快活地游一游,一边读读句子。
指名读。
3、学习第四行。
小朋友你们看,种子在泥土里发芽啦!咱们一块儿来做做种子发芽好吗?
种子种子快快长种子种子发芽了!
“种子,种子,你为什么长得这样快?这棵种子长得最高,你来说说!
你的成长离不开泥土这个家。你喜欢你的家吗?你来夸夸你的家。
听出来了,你的家真温暖呀!谁再来读读?你的家真好呀!
4、齐读1-4行。
小朋友,有家的感觉真好呀!谁能连起来读读这四行诗!
其他小朋友可以闭上眼睛想一想,
5、学习5、6行。
(学生如果说不出,就请他们再读读书,从书里去找答案)。
结合学习“祖国”。出示生词卡片。指读。齐读。
我们祖国的叫什么?
你觉得我们的祖国怎样啊?(祖国真美,祖国象个美丽的大花园)。
生活在祖国的怀抱,你们觉得怎么样?瞧,我们的小朋友生活得多幸福呀!
(小朋友,我们美丽的祖国就象一个大花园,我们就象花园里的花朵,幸福地成长,就象小鸟在树林,鱼儿在小河,多么快乐,多么自由自在!——“祖国就是-------我们的家”!在家的感觉真好啊!让我们一起来读!
祖国真是小朋友幸福的家,让我们挺起胸昂起头,再来放声齐读------。
6齐读全诗。
(这首诗写得多美呀,下面,让我们拿起书本一起来美美地读这首诗。书要读得美,姿势先要美。看看谁的姿势最美。老师给你们配上音乐。)。
这么美的诗小朋友想不想把他记住呀?谁能看着屏幕读?
谁已经背出来了?
愿意背的小朋友站起来好吗?
小朋友,学得真棒!为了奖励大家,我们一块做个游戏,好吗?
把生字卡片分发给学生。
老师说:“种子种子在哪里?种子种子在这里,种子种子快回家!”
发到“种”“子”卡片的学生就上台把卡片组合成词语,贴到画上的相应位置。贴对了,就齐读两遍。
鱼儿、泥土、白云同样的方法。
1、咱们来看“云”字怎么写。
a、云有几笔?怎么写?
b、看书上笔顺,课件演示,说说怎么写。(横,横,撇折,点)。
c、范写。学生跟着书空。
老师边写边说顺口溜:一横短,一横长,撇折起笔在中央。
齐说顺口溜。
d、学生描红。提醒学生写字姿势,表扬姿势正确的学生。
2、学写“儿”。(机动)。
a、别小看“儿”字笔画很少,但要写好它很不容易啊!
b、看笔顺,说说怎么写。(先写撇,再写竖弯勾)。
c、范写。学生书空。
左边是竖撇,右边竖弯勾,两笔肩并肩。(不要一笔高一笔低)。
d、学生描红。
2、有兴趣的小朋友还可以学着用“()是()的家”做一首诗。
准备:
1、打印生字卡片:(一个字一张,游戏用,不用注音,最好有隐隐的田字格线)。
白、云种、子泥、土鱼、儿蓝、天。
2、打印“祖国”(词语,要注音)。
3、打印“()是()的家。”
藏戏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实用14篇)篇八
1、认识14个字。认识8个偏旁“讠、、纟、火、、日、辶、。”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学做尊敬长辈,热爱劳动的好孩子。
认识14个生字。
认识8个带有偏旁的字。
挂图;几个合体字的构字部件(偏旁与另一部分)的卡片;《我的好妈妈》的录音带;贴有苹果卡片的小黑板等。
二课时。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的课堂上来了一位本事可大的小妹妹,她把自己的家都搬来了。小朋友们想到她家去玩玩吗?(生答)那好,现在就让老师带你们一起去玩玩吧。(出示课文挂图)。
1、指一生上台指认图上画的都有什么物品。
2、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文中8个不注音的词语。
1、你认识哪些词语或生字?(指名认读不注音词语)你是怎么认住这些字的?(让学生了解识字方法)。
2、学生借助文中拼音认读词语。(然后小组内汇报自学情况)。
3、指名认读书中8个注音词语。
4、出示词语中的生字,学生先自读,再指名认读。
5、认识染红色的5个偏旁(先找会认的同学教认,然后再齐读5个带有红色偏旁的生字)。
1、看图:图上画的是什么时候的事?(认识“晚”、“上“两个生字)都有谁,在做什么?(出示课文中3个句子)。
2、学习句子中染红色的其他4个生字(随句子认识)。
3、认识偏旁“日、辶、竹”。
4、谁能把这几句话有感情地读一读?(指3名学生读,并让学生评出“朗读星”)。
1、把本课14个生字放在一起,学生自认。
2、找一个学习伙伴,把你认识的字读给同伴听。
3、“找朋友”(学生动手拼合体字:沙、报、纸、视、晚)。
4、打乱生字顺序,先让学生自认,然后男、女生比赛认,评出本节课的“识字大王”。
5、学生认记文中生字表中的生字,并自选其中2~3个字说说自己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个字的。
6、游戏:摘苹果。(如果学生认对了苹果卡片后的生字,这个苹果就送给他。)。
1、说说自己在家里做些什么?
2、听儿歌《我的好妈妈》,然后说说你从中学到了什么?
3、教师对学生进行尊敬长辈,热爱劳动的思想教育。
这节课同学们学得真棒。希望大家在今后的生活中多多识字,多做家务,做一个既爱学习,又爱劳动的好孩子。
点评。
《课程标准》中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识字教学更要体现学生自主识字,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王珺老师完全领会了《课程标准》的有关精神,把握了识字课的特点,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主动”、“兴趣”、“探究”上。无论是教学流程,还是教学设计,都理顺了自主和示范的关系,自主和合作的关系。识字以学生的自主探索为基础,教师适时示范一些易读错的字。学生在自主基础上合作,在合作学习中发展自主意识。
本课时生字的呈现形式采用了分散呈现和集中呈现相结合,识记的方法多样化,采用变换词序,变换字序,游戏活动等方式巩固识字,激发了学生识字的兴趣,从而提高了学习效率。
本节课还注重了语言文字的训练和思想教育,既发展了学生的语言能力,又达到了“教书育人”的根本目的。
不过,本课教学如果能更加注重让学生在生活中识字就会更好地体现识字课的特点。比如让学生在家里搜集电视、电话、台灯、挂钟等物品的包装盒以及一些旧报纸等,然后在课堂中进行展示、交流,这样更能激发起学生在生活中自主识字的愿望。
藏戏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实用14篇)篇九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镀”的含义。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能透过语言文字体会“江中月”之美景,感受望月的乐趣及小外甥的聪明好学、想象力丰富。
4.通过朗读训练,激发学生主动积累诗句的兴趣,启发学生展开幻想的翅膀,用童心来感受和反映世界。
教学重难点:
1.能透过语言文字体会“江中月”之美景。
2.通过朗读训练,激发学生主动积累诗句的兴趣,启发学生展开幻想的翅膀,用童心来感受和反映世界。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看板书“月”,你们知道哪些关于月亮的古诗?
2.除了古诗你们还能想到关于月亮的故事吗?(嫦娥奔月、吴刚伐桂)。
3.刚才同学们诵读了那么多关于月亮的古诗,和月亮有关的故事。是呀,月升月落,月圆月缺,月亮总是能够给人们带来无数的遐想,无数的诗人,作家们用文字去讴歌,音乐家们用音符来赞美,画家们用画笔来描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现代著名作家赵丽宏先生所写的——望月。4.板书课题,齐读。
二、生字词教学。
1.(出示词语)点名读。读完找生纠正。自己大声读读。
剪影镀上比喻船舱凝望外甥云絮封锁瞳仁绘声绘色峨眉山清幽旷远。
不假思索呵欠气氛。
剪影:只表现物体的轮廓,而不表现具体的细节。绘声绘色:描写叙述非常形象逼真。
清幽旷远:(找近义词)清静、幽静、悠然自得,形容意境的。
三、初读课文。
1.点名分自然段读课文,纠正评价。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同学们的小节号都已经标上了,这篇课文一共21个自然段,哪个自然段比较特殊、和其他段落不一样的?(12小节,两个省略号,这叫删节号,表示省略了整个自然段。)。
品读诗中之月。
感受想象之月(板书)4.根据作者的写作顺序,我们可以给课文怎么分段呢?第一段(1—2):深夜,我在甲板上欣赏月下的江景。第二段(3—13):小外甥和我比赛背诵写月亮的诗句。
第三段(14—20):小外甥对月亮的独特而富有童趣的想象。第四段(21):我独自一人在甲板上展开了幻想的翅膀。
四、感悟“江中月”
1.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去欣赏这月光下的美景。下面就请同学们轻声自由地读一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用笔画出让你心动,让你觉得优美的词语或者句子,你觉得它美在哪里,在旁边批注上自己的感受。2.汇报交流:
(1)将“安详”与“安静”进行比较,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妙。(安详:不仅包含了静和安宁的意思,作者还把月亮当人来写,给人以亲切和亲近感。“安详”写出了月色下景物的宁静,你能不能试着把这种宁静的感觉读出来。不要快,要体会“宁静”。)。
(2)“流动、闪烁、跳动”让我们感受到了月色中江景的动态美。“千点万点”说明江面上跳动的光斑极多,数不清;“晶莹闪烁”说明光斑有光泽,像星星一样一闪一闪,很美;“在跳动”说明光斑有节奏。有弹性地跳跃,给人以活泼可爱之感。读出动态美。
(3)月光下,芦荡、树林和山峰只留下了黑色的轮廓,真像用黑色的纸剪下来贴在远处似的,隐隐约约,有一种朦胧美。
(4)同学们,你能否将这里的镀字换成其他的字?(洒、铺、罩)“镀”妙在何处?看看它的字形,再读读文中那句话,想想它的意境。(金字旁表示金属,金属均匀的涂抹在物体的表面就叫“镀”。这里写出了月光的清淡、均匀和闪闪发光的意境美。)。
(5)这里的月光为谁镀上?它们是指什么?(芦荡、树林和山峰的黑色剪影)夜晚是黑色的,但是月亮却为它们镀上了一层银色的花边,这是什么美?(颜色美)。
3.配乐朗读。
(1)此时此刻,月亮、月光和月色已经融为一体。下面我们跟着音乐来读一读,看谁读得最好,最有感情?其他同学们闭上眼睛一边听一边感受画面。(2)生跟着音乐齐读,背诵。
五、赏读经典美文,感受语言美。
过渡:月光照水,水波映月,刚才我们一起欣赏了一幅恬静的“月下美景图”,都深深地陶醉了。皎洁的月亮,清柔似水,曾给了人们多少梦幻,多少遐想。朱自清、巴金、冰心等大文学家都曾描绘过它,赞美过它。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请同学们试着把它读好。
1.出示《荷塘月色》、《月光曲》、《寄小读者》,点名读。
2.小结:今天,我们静静地跟随着作者欣赏美丽的月色,正当作者赏的尽兴时,偶然回头,发现多了一个人——小外甥,他们又会交谈些什么呢?我们下节课接着说。
板书。
25.望月。
动态美江中月朦胧美。
颜色美诗中月心中月。
藏戏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实用14篇)篇十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文章写的是在通往新疆的火车上,一位父亲和两个孩子,望着车窗外的白杨展开讨论的事。作者借白杨热情歌颂了边疆建设者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
在作者的描写和叙述中,没有正面歌颂这些无私奉献的建设者,而是将戈壁上高大挺秀的白杨与扎根边疆的建设者的形象逐步交融在一起,托物言志、借物喻人。因此讲授这篇文章,要让学生体会课文是怎样借物喻人,赞美边疆建设者的。并且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学习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戈壁,清晰,新疆,浑黄一体”等词语。
2、理解文章内容,体会白杨树的生长环境和特点。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悟爸爸的话,体会爸爸说话的用意。
教学重、难点:
通过白杨树的外在特点感悟其内在的品质。
教具准备: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一、欣赏导入。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词读音。
自学指导一。
请同学快速朗读课文,通过查字典,掌握生字、生词的读音,并理解部分词的意思。1、认读生词(课件出示)。
戈壁新疆清晰抚摸陷入浑黄一体(抢读)2、校对字形,理解词语。
疆:注意字形,给“疆”组词,从而理解“疆”的本意(学生笔画)。
三、
再读课文,感悟内容。
自学指导二。
默读课文,找出课文中描写白杨生长环境的句子,体会它的特点,并说说它们生长在怎样的环境中?有什么特点呢?1、摘录课文中描写白杨特点的词语:
(高直高大挺秀很快生根发芽粗壮的枝干坚强不软。
弱不动摇)2、室外实物观察探究。
通过观察,结合课文说一说白杨生长子在怎样的环境中?再次感受白杨的特点。
3、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分类。(外形特点和品格特点)。
(1)自由读1---3自然段,讨论;“高大挺秀”中的“秀”带给你怎么样的感受?
(2)交流中点播:戈壁是“茫茫”、“浑黄一体”的,绿色的白杨给戈壁带来了生机,给过往的旅客带来愉悦。
四、凸现形象,升华感情。
自学指导三。
读课文第12自然段,从“哪儿„„哪儿”,“不管„„不管”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课件出示句子)1、指名读爸爸的话。
2、创设情境引读,读出白杨屹然挺立的形象。3、与白杨对话,抒发情感。4、齐声有感情朗读爸爸的话。
五、
总结。
拓展感情。
车窗外白杨挺拔的身影给寂寞的旅客带来了一份惊喜,爸爸的介绍让孩子们明白了白杨顽强的生命力和坚强不屈的品格。此时,在孩子的眼里,白杨只是戈壁滩上的树吗?(卫士)。
五、布置作业。
1、背诵爸爸所说的话。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写一写自己观察到的白杨树。
外形:高直粗壮高大挺秀。
白杨特点。
品格:坚强不软弱不动摇。
教学反思:
《白杨》这篇文章写的是父亲带着子女前往边疆的路上看到了白杨,父亲称赞白杨的坚强,作者则用“借物喻人”的方法,借白杨来赞扬父亲这样的边疆建设者、保卫者的奉献精神。我的安排是两课时,本节课是第一课时。
目标是:
1、会认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戈壁,清晰,新疆,浑黄一体”等词语。
2、理解文章内容,体会白杨树的生长环境和特点。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悟爸爸的话,体会爸爸说话的用意。
整个教学过程是这样的:首先通过播放歌曲导入新课,让学生通过听来了解白杨以及它所生长的环境。然后从文中选择6个词语从中择出“戈壁、新疆、浑黄一体”等词语,让学生识读并理解部分词意,接着再次让学生朗读课文,结合室外实物观察了解白杨的特点和生长环境,并让学生总结。最后让学生带感情朗读课文,升华感情,达到思维的拓展,了解边疆的生活。
总之,由于学生在生活中对白杨树比较了解,所以整个课堂气氛活跃,真正体现了学生学为主的教学理念,所以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较好,是一节比较成功的课。
藏戏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实用14篇)篇十一
一、学习目标:
1、认识“原、市、虾、捡、贝、壳、脚”等12个字。
2、感受美丽的景色,欣赏优美的语言,有兴趣地朗读课文,积累自己喜欢的语言。
3、在教师指导下,画自己的家乡,使学生从小热爱我们的祖国,我们的家乡。
二、学习重点:
1、认字。
2、感受美丽景色,欣赏优美的语言。
三、学习难点:
画中感悟,品读文字。
四、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小朋友,我们都生在奉化,长在奉化,奉化呀,就是我们的家乡。
2、板书:家乡。
师:谁来读好这两个字。(指名读)。
师适时评价,如:你读得一字一顿的,很正确;你读得很深情,看得出你很爱自己的家乡。
师:是啊,我们都爱自己的家乡,有几位小朋友跟你们一样爱家乡,而且把自己家乡最美丽的地方画下来。点击出示课题:《画家乡》,谁愿意来读读课题,请你来读,他来读,一起读。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小朋友,你想了解他们的家乡吗?那就请大家打开书本102页,先听老师给你介绍介绍吧。学生整体感受语言的美。
2、听完了老师的介绍,你有什么话想说吗?(引导学生说:家乡美)。
3、他们的家乡可真美,正如你们说的一样。赶紧自己念念吧。注意读准字音,圈出生字。
4、检查字词(带拼音的字----词语)。
(1)小朋友读得真起劲,生字宝宝也来凑热闹了,他们从课文中跑出来,你还认得他们吗?(认读生字卡片,指名读,齐读)。
(2)全班检查词。
读得真棒,涛涛,山山他们呀知道小朋友要去他们的家乡玩,故意给我们出了一道难题,他们说如果你能叫出这些词语的名字,就可以看到很美很美的风景。你们行不行?自己先大声地准备准备。你想读哪一个就读哪一个。(生读词语,随机评价)。
5、这些图片分别是谁的家乡呢?聪明的小朋友一定能用:谁的家乡在哪儿?来介绍介绍。(板书)。
生:xx的家乡在……(师贴词条)。
7、反馈:说说你的理由?
师:青菜萝卜各有所好。赶紧找到那一段,把它读好,待会老师请你来介绍。
反馈:你想读谁的家乡?
a涛涛的家乡:(学生读完,教师适当评价,如:这么短时间你能读得那么通顺,真能干……)。
b山山的家乡:我们就跟着他一起到山山家乡去吧。
c平平的家乡:是啊,屋前有鸡鸭,屋后有翠竹。真美!
d青青的家乡:一起跟他到大草原上看看。
e京京:现代化的大城市,到处有高楼大厦,真令人向往。
(三)细细品读,画中感悟。
预设:海边。
2、小朋友,见过海吗?怎么样的告诉大家?
引导学生想象说话:大海是蓝蓝的,一望无边,海面上海鸥在自由自在地飞翔,一艘艘帆船在海上星星点点,海边是又松又软的沙滩,还有各种各样的贝壳,凉爽的海风吹着好舒服啊!
3、涛涛的家乡正像我们说的那么美,现在我们看看涛涛是怎样向我们介绍他的家乡的?自己读一读,你觉得涛涛的家乡美在哪儿?你可以划一划有关的句子。
4、交流:你觉得涛涛的家乡美在哪儿?
预设:
(1)他画的海那么蓝,那么宽。
生:美在海水蓝。
师:说的真好(显示句子:他画的海那么蓝,那么宽。),请你读读这句话(指名读)。
师:是啊,你瞧,海是那么蓝,那么宽。谁有本领把刚才我们感受到的蓝和宽读给大家听。(先指名读---再男女生比赛读(如果学生读不好,老师范读。老师通过评价语言,指导训练学生朗读:如:听了你的朗读我感觉到涛涛家乡的海是那么蓝,宽广无边,一望无际。老师仿佛来到了大海边……)。
(2)一艘艘船上装满了鱼和虾。
生:美在鱼虾。
师出示句子(一艘艘船上装满了鱼和虾。)。
指名读-----评价:海面上有那么多的船,海中有那么多的鱼和虾,多美啊。
再指名读------评价:(如老师听出来了船可真多呀……老师又听出来鱼虾页真多……引导读好“一艘艘”“装满了”)。
师:出示渔船出航捕鱼的图片。是啊,你看,海面上有那么多的船,海中有那么多的鱼和虾,多迷人啊,我们一起来读。(齐读)。
(3)那个在海滩上赤着脚捡贝壳的孩子,就是涛涛。
生:美在贝壳。
师:是啊,住在海边的孩子多幸福啊,你们瞧,他在干什么呢?
生:捡贝壳。
师:你瞧,这些就是涛涛捡的贝壳。(欣赏贝壳图片)。
师:说说你都看到了怎样的贝壳?
师:看到了那么多贝壳,你高兴吗?想说什么呢?
生:高兴,想和涛涛一起去捡贝壳……。
师:海边的生活多有快乐啊,让我们一起再来回味回味海边生活的乐趣。师生合作读涛涛家乡这小节。
7、海边真美啊。老师真想去涛涛家乡看一看,你们呢?老师建议大家假期中让爸爸妈妈带你去海边玩一玩。今天我们就暂时和涛涛说再见吧。
今天我们就暂时和涛说再见吧。现在生字宝宝还等着我们把它们送回家呢!
(四)写字:贝虾。
1、齐读。
2、虾:请生观察,说说写这个字要注意什么?看老师写,注意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自己写。如果你觉得自己写的和老师大屏幕上的差不多,请你给自己打上五角星。写的不满意的再改改。
3、贝:请你仔细观察,拿起笔认认真真的写一个。
【板书设计】。
藏戏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实用14篇)篇十二
教学重点:
1、继续学习默读的技巧,养成圈点、勾画和做摘录的习惯。
2、概括并比较三只猫的不同特点和命运,揣摩文中生动的细节描写。
3、了解作者及家人三次养猫经历中的情感波澜,厘清文章的结构。
4、体会作者对第三只猫之死的悔恨之情,思考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5、形成关爱动物、善待生命、尊重生命的情感。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对第三只猫之死的悔恨之情,思考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教法:对话法情境法。
学法:默读法圈点勾画法。
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了解作者。
二、默读课文,做好圈点、勾画,整体感知。(教师出示生字词)。
1、用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
2、作者一共养了几只猫?
3、这几只猫的外形和性格各有什么特点?
4、我和家人对这几只猫的态度怎样?
5、这几只猫的结局怎样?
明确:课文写了三次养猫的故事,据此,文章的结构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一2段写第一只猫的故事。
第二部分:3一14段写活泼可爱的第二只猫亡失的故事。
第三部分:15一34段写第三只猫的亡失让我难过自责。
三、文章叙述了我家三次养猫的经历,其中前两只活泼有趣,找出相关的句子分析,朗读并感悟。
四、精读赏析:15一一34自然段,完成下列问题:
1、案发现场:鸟死了一只,一条腿被咬去,笼板上都是血。
2、犯罪嫌疑人:那只丑猫。
3、犯罪嫌疑人作案的可能性:
(1)案发前的表现:对黄鸟似乎特别注意,常常跳在桌子上,对鸟笼凝望着。
(2)案发后的表现: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
4、对犯罪嫌疑人的惩罚方式:拿起楼门旁倚着的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还以为惩戒得不够。
5、我的怀疑是正确的吗?
事实*:鸟被另外一只黑猫吃了,而不是这只丑猫!
6、案件定性:冤案!
7、案件反思:
教师小结:根本原因就是“我”对那只丑猫有偏见!
明确:对三只猫,我和家人的感情是有区别的。正因为我的偏见,导致了第三只猫的死亡,所以,较前两只猫,我对于第三只猫的亡失更加难过。
五、拓展延伸:感悟。
六:主题:应善待生命、关爱弱小勿主观臆断、妄下断语。
一、导入课文。
二、合作探究。
1、找出描写的语句、抒情的语句、耐人寻味的语句,品析其表达效果。
明确: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被描写对象的特点,并自然而然地将人物情感蕴抒情:将内在的情感外显化,更利于情感的抒发,感染人,打动人。
耐人寻味:“至此好久不养猫”“永不养猫”,不能忽视的句子,蕴含着作者不愿言表又更为丰富的情感和思想。
2、写法探究:本文在写作技巧方面有那些特点?
情节曲折、结构严谨:得猫一一养猫一一亡失一一再得猫一一再养猫一一再亡失一一复得猫一一复养猫一一复亡失一一永不养猫。三起三落,层层推进。
首尾呼应、设置伏笔:文章开头交代“我家养了好几次猫,结局总是失踪或死亡”,抛出线索,总领全文,结尾以“我记永不养猫"收篇,开拓新意,照应开头。伏笔的表现:写第一只猫忽然消瘦预示其病死;写第二只猫在街上乱跑,预示其被人捉走;写第三只猫凝望鸟笼,预示其被冤打致死。可谓连珠缀玉、浑然天成。
3、鲜明的对比:之前我们非常喜爱前两只猫,使之和第三只猫形成鲜明的对比,衬托后者的命运更加悲惨,以引起人们的深切同情,更加突出“我”过失之大,悔恨之深,有力地突出文章中心。
4、第一人称:文中的“我”是猫的主人,喜欢前两只猫。既是目击者,又是悲剧的制造者,便于直接抒情,解释作品的主题思想,引起读者的共鸣,获得强烈的艺术表达效果。
清新朴素的文笔和“写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是郑振铎散文创作的一个显著特色。此文可说是这方面的代表作。文章叙述作者一家养猫的经过,真切表现了作者当时复杂的内心情感,文笔细腻委婉,清新动人。
行文紧扣“猫”这一题目,细针密线,娓娓述着发生在一家人与三只猫之间的故事。其中以“猫”为叙事明线,勾连全篇,而暗线是作者的主观感情,三次养猫,三次亡失,作者感情跌宕起伏,一次比一次深挚。第一次抱养了一只花白的新生猫,它非常活泼,“常如带泥土的白雪球似的,在廊前的太阳光里滚来滚去”,作者“在太阳光暖暖的照射下,坐在藤椅上看着三妹逗得小猫扑过来扑过去的情景”“心上感着生命的新鲜与快乐”。作者的叙述描写自然而形象,毫无雕饰之感,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欢愉、喜悦之情。可有一天,小猫不知为何死去了。作者的心里也感到一缕缕的酸辛。作者的主观感情为之一宕,从“欢愉”而变为“酸辛”。
第二次作者家又抱养了一只*小猫,比第一只更有趣、更活泼,而且还能捕鼠,这就成为全家饭后娱乐的心肝宝贝”,可某日又被人捉走了。小猫的再一次亡失给全家又一次带来不快,作者的主观感情又为之一宕,由“欢愉”变为“怅然”“愤然”。
由于两次养猫两次亡失,给作者及其一家带来了许多烦恼和不快,所以很久不养猫。但不久,一只可怜的小猫又一次闯进了全家的生活由于小猫不象先前那两只活泼、有趣,所以全家都不大喜欢它。小猫长大后,一件意外的事又发生了,一只野猫偷吃了家里的芙蓉鸟,作者却误认为是家猫偷吃了,于是不问青红皂白,用木棒追打了这只可怜的猫,以致后来猫死在邻居的屋脊上。作者对这只猫的亡失比前两只的亡失更为难过得多。因为是作者自己判断的过失,冤枉了一只不会说话、不能辩诉的小生灵。因此,作者的良心受到了刺激,对自己的暴怒、*进行了自我谴责。此时作者的主观感情又为之一宕,由宕来的“暂时平静”而变为“悔恨”。这就是说,在短短的文章中,作者的主观感情总共变化了六次:由“欢愉”——“酸辛”——“欢愉”——“怅然”、“愤然”——“暂时平静”——“悔恨”,互相映衬,一次比一次强烈、深挚。这些感情变化实际上是作者对生活的真切感受,借猫的故事表达出来。可爱者死去、有能者被劫、不幸者被冤,这正是那不公正的社会的写照。
作者笔下的三只小猫,各具特色,生动、形象、逼真,这一切都表明作者对生活观察是很精细的,感受是很真切的,从而在艺术表现上给人一种健康、真挚、朴实的艺术美感。
藏戏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实用14篇)篇十三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贝、男、虾、原、爱、跑6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感受家乡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
教学重点:认识12个生字。流利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感受家乡美在哪里。能读出家乡的美。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方法:讨论法、讲授法、合作法、情境设置法。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课文。
1、出示乡,组词,再练习()的家乡。
2、揭题《画家乡》,齐读课题。
3、出示第一自然段,朗读,突出美丽的。
板书:美丽的家乡。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师范读,生找一找:课文写了几位小朋友的家乡。
(也可以听录音或请学生读)。
2、交流,划出每个自然段的第一句话,读一读。
3、自由读课文,提醒学生注意读书姿势及读准字音。
4、跟录音轻轻试读。
三、学习生字词语。
1、出示标有拼音的词语。点名读;齐读;
2、擦去词语中的拼音。点名读;齐读。
3、四人小组学习生字,并说说怎么记住它。
4、单个生字变序抽读。
四、再读课文。
1、给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
2、自己选择最喜欢的段落练一练。
五、巩固练习。
1、圈出正确的拼音。
奔(benbeng)宽(kuankan)市(sishi)原(yuanyan)。
2、比一比。
四----匹下-----虾贝-----见现------宽。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出示词语,点名检查。
2、抽个别词语检查。
二、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1、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读一读。
2、教学第4自然段。
(1)自由读第4自然段,说说平平的家乡美在哪里?
(2)交流,师指导并板书:
海边。
美丽的家乡山里。
平原平坦、宽广(风景美、物产丰富)。
草原。
(3)有感情地朗读。练读;录音。
3、四人小组自由尝试学习其他段落。
4、交流,师指导,并进行有感情地朗读,板书:
海边蓝宽。
山里山高水清。
美丽的家乡平原平坦宽广风景美物产丰富。
草原一眼望不到边。
5、整体朗读课文。
三、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1、指导朗读。
2、练读。
3、录音、背诵。
五、语言文字训练。
他画的海那么蓝,那么宽。
他画的平原那么平坦,那么宽广。
----------那么---------,那么-----------------。
五、书写指导。
六、课后延伸。
画画自己的家乡。
教学反思:《画家乡》一课文中五个孩子以画画的形式介绍了自己的家乡,向小朋友们展示了我们祖国清新美丽的山水。读着《画家乡》,好象置身在一座百花盛开的大花园里旅游观光。你看,那浩瀚的大海,掀起万倾波涛,海底蕴藏着丰富的宝藏。你看,辽阔的平原,像无边无际的绿色海洋;茫茫草原一碧千里,别有风光。你看,连绵群山,威武雄壮;一座座现代化城市,高楼大厦耸入云霄。你将再次感受到我们祖国是那么伟大,它像巨人一样屹立在世界东方,像一只高昂着头的雄鸡在放声歌唱。课文图文并茂,情景交融,可以说是一幅极具人文色彩,适合欣赏、领悟的风景画。学生在欣赏美的同时受到了美的熏陶,积累了美的语言,获得了美的享受,培养了美的情操。一幅幅的优美的画面不仅让孩子们感受到了祖国的美丽与家乡的可爱,更激发了对祖国和家乡的热爱,使孩子们不由自主地想拿起笔去画自己的家乡。
因此,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有兴趣地朗读课文,积累自己喜欢的语言,识字、写字,画一画自己的家乡。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的孩子要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激发阅读兴趣在低年级教学中是重要目标之一。因此,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结合课文插图,向孩子们展示了祖国各地的秀丽风光,把学习课文变为和小画家交朋友到他们的家乡去游览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孩子们去祖国各地游览、观赏。这时,读课文不再是一件枯燥的事,而是一次有趣的旅游。学生在愉快的读书活动中走进了文本,感知了课文内容。这样既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又激发了学生对学习课文的兴趣。
在上这篇课文时,最大的遗憾是没有课件,没能向学生展示无边的大海,苍翠的群山,一望无际的大草原,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的大城市。如果有这些生动的画面,学生一定会更深刻的理解课文。
教学反思:这篇课文是一篇优美的少儿文章,很适合一年级的学生朗读,在课文开始之前,我问学生:你能不能告诉老师,你的家乡在哪里呢?你能不能介绍一下你的家乡呢?你的家乡都有哪些特产呢?学生显得特别高兴,纷纷举手表示,之后引入课文,在第一课时时,我让学生先听我示范朗读,在读的过程中,标上小节号,划出课后的生字词,再想一想这篇课文中讲述了几位小朋友的家乡?他们的家乡都是什么样子的呢?学生带着问题去聆听。在汇报时,我根据提问的顺序,让学生一一讲述,先抽出课后的生字,让学生讲读,并让几位同学按照课文的自然段来朗读以抽查预习情况,在第二课时时,我让学生解决最后两个问题,先通读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当中讲述了几个小朋友的家乡,都是什么样子的呢?学生寻找答案,在寻找的过程中,我让学生随机朗读,并指导他们有感情地去领悟这些语句,因为文章本身很美,所以在轻音乐的伴随下,学生也能很快陶醉其中,这节课上最大的亮点便是我有一个延伸过程,我让学生仿照课文的内容来说一说自己的家乡,很多学生模仿的特别好。
藏戏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实用14篇)篇十四
这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的内容。本识字课是一首充满童趣的儿歌,主要写小动物在夏天活动的情形,体现了夏天的美好快乐。
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创设情境,将学生带入夏天这一优美的情境中。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充分与文本进行对话,发挥小组学习的合作力量,鼓励主动学习,勇于创造。
1、认识“蝴、蝶”等11个带有虫字旁的字,会写“蚂、蚁”这两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儿歌。
3、认识并了解夏天一些动物的生活,体会小动物给夏天带来的情趣,使学生产生好奇,愿意观察了解大自然。
4、能仿照课文编编儿歌。
多媒体课件、彩色教材、小动物的资料。
1、多媒体播放青蛙和知了的叫声。
2、交流。
1、自由读儿歌。
2、认读带有虫字旁的词语。
3、再读儿歌:
看看小动物们在忙什么。
4、检查初读情况。
1、伙伴自由交流最喜欢的小动物,读读相关句子。
2、集体交流:
集体交流有关小动物的知识,相机指导朗读儿歌。
3、齐读儿歌。
1、多媒体播放蜗牛、蜜蜂的录像。
2、小组合作仿编儿歌。
1、出示词语:
蜻蜓蝴蝶蚯蚓蚂蚁蝌蚪蜘蛛。
说说发现了什么?
2、学写两个虫字旁的字:
蚂、蚁。
观察小动物是怎么生活的,或者搜集一些喜欢的小动物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