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工作计划有助于教师提前规划教学进程,合理安排教学活动的顺序和时间。以下是一些教学工作计划的改进措施和效果评估,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时分秒教案设计(优质19篇)篇一
1、复名数与单名数的化聚:一二年级的时间认识,重在具体时间的指认,从一开始的整时的认识到半时的认识再到几时几分的认识,虽然都知道1小时等于60分,1分等于60秒,但是它只运用到了时间的认识上,所以对于复名数的出现本身就是一个难点,化聚就特别难了。为了让学生明白复名数的意义,可以在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以后再教学,问题就少多了。
2、经过时间的计算:同时不同分的计算中,问题不大。通过有序的计算,发现了可以用后面的时间减去前面的时间。不同时的,即跨时的计算困难较大。为了让学生明白计算的道理,我采用了多种办法:
a、从12时之前的几时到12时之后的几时,不是24时计时法如何计算?可以用数的办法;也可以适当渗透24时计时法再计算;还可以找到12时后的同时数,看相差几小时再算。
b、几时几分到几时几分可以借用退位减法来计算,需要提醒的是,平常的计算中是退一当十的,时间里要退一当60计算。可以适当运用竖式帮助计算。
文档为doc格式。
时分秒教案设计(优质19篇)篇二
数学第一单元是《时、分、秒》,教材分两个内容,一是秒的认识,二是时间的计算。秒的认识倒还不难,对于时间的计算学生有一定的难度。在进行类似于“3时等于多少分”“5分等于多少秒”的换算时,由于还没有学习整十数乘一位数,学生还不会计算60×3、60×5。特别是反过来、倒过来的时候“360分等于多少小时”或者“180秒等于多少分”时孩子们有很多在理解的时候并没有逆向思维。教学时,可以让学生用连加的方法进行计算,并注意出题时数据不要太大。此外,我觉得还可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先教学第六单元中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内容,再教学第一单元,这样,学生可以灵活地运用连加和乘法这两种方法进行时间单位之间的换算。
时间的计算是在学生认识了时、分、秒的基础上教学的。学生学习了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可以加深时间单位实际大小的认识,培养时间观念。计算经过时间是人们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教材以看图讲故事的形式引入,让学生在熟悉的事情中用不同的方法来计算较简单的经过时间。为今后学习较复杂的经过时间打下基础。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时分秒教案设计(优质19篇)篇三
实际生活中认识时、分、秒,初步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初步掌握这些时间单位间进率。使学生学会看钟面,能准确说出钟面上表示的时刻,并能说出简单的经过时间。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养成珍惜时间和遵守时间的习惯。
学会认识整时和半时,但时间较长,应充分做好铺垫,为学习新的知识打下基础。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时间单位时、分,掌握他们之间的关系。知道1时=60分,让学生经历1时、1分的时间,初步建立时、分的时间观念。
2、会看钟表,能正确说出钟面上指示的时刻,并进行简单的时间计算。
3、结合具体实例,感受时间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养成遵守时间、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重点:使学生学会看钟面,掌握看钟表的方法。建立1分钟的时间观念,认识时间单位时、分,并初步掌握他们的进率。形成时、分的时间观念。难点:几时刚过和快到几时的认识方法,形成时、分的时间观念。
钟面模型、幻灯片。
一、创设情境,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谈话:同学们元旦联欢晚会是大家最喜欢的活动,让我们一起看看希望小学二年级怎样庆祝元旦的吧!
出示信息窗一:你都看见了什么?
这节课就让我们具体的认识几时几分吧,(板书课题),相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一定能准确的播出时刻。
【设计意图】。
动机是学习过程中学生情意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动机一旦产生,就会由这种动机引发出一种强烈的行为倾向。上课一开始就激发学生的内部动机,设境激情,以情导学。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观察、认识钟面。
谈话:要知道时间,就要学会看钟表。请小朋友们认真观察钟面,你都发现了什么?然后把你的发现和小组里面的小朋友交流一下。
全班交流。
(引导学生说出钟面上有12个大格,每一大格里有5个小格,钟面上一共有60个小格。)。
【设计意图】。
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学生能做的事教师决不代替。所以在观察钟面时,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借助手中学具表,对其观察。然后让学生把观察到的有顺序地说出来,达到了既传授知识、又培养能力的目的。
2、认识时、分的关系,知道1时=60分。
谈话:分针走一小格是多长时间?走3个小格呢?5小格呢?
游戏:看谁反应快!看看分针走了几分钟。(出示课件,分针走5分,7分,15分,30分,33分,45分,55分,60分)。
提问:分针从12回到12,走一圈是多少分钟?(板书60分)。
学生汇报交流:分针走一圈,时针从几走到几。
小结:只要分针走一圈,时针不管从几走到几,都是走了一个大格。
提问:时针走一大格是多长时间?(板书1小时)。
小结:分针走一圈是60分,同时时针走一大格是1小时,所以1小时=60分(让学生多读两遍)。
让我们一起再来看看大屏幕的演示。(课件演示:开始时刻是12时,然后时针和分针同时出发,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大格到1,是1时。)。
3、学写时刻。
第一个节目是什么时刻开始的?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试着拨一拨,并把时刻写下来,教师相机教授:8时31分可以写成8:31。
【设计意图】。
放手让学生利用学具自己独立地探索知识,在操作中仔细观察时针和分针的运行情况,进而得出了1时=60分的'关系,这样学生自己探索学会知识,牢固扎实。真正做到了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学习的主人。
4、体验一分钟的长短。
你能写出联欢会开始的时刻吗?它与第一个节目开始的时刻小差几分钟?听一分钟的音乐。
刚才我们观察了钟面,认识了时和分的关系,现在我们来放松一下,听一分钟的音乐,你来感受一下一分钟有多长?(播放音乐)。
提问:你感觉一分钟怎么样?
(学生可能回答:一分钟很短;一分钟很快)。
谈话:其实一分钟也能做很多事情,现在老师再给你一分钟的时间,你可以做口算,写字或者背古诗,我们来试试一分钟能做多少事情。
学生体验一分钟能做哪些事情。
汇报交流:一分钟做口算的做了几道?写字写了几个?古诗背了几首?谈话:老师这还收集了一些一分钟能做事情的资料,一起读一读。(课件展示资料:生产线上一分钟生产可口可乐2185瓶等。)。
小结:一分钟能做这么多的事情,我们一定要珍惜生活中的每一分钟,做个珍惜时间的人。
【设计意图】。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为了让学生体验一分钟的实际长短,设计一些来自学生身边、学生感兴趣的数学活动,引导学生体验一分钟的长短,同时自然地对学生进行了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教育。老师出示的信息更能触动学生,使学生知道在信息技术发达的今天一分钟能做很多事情,让学生深入体会时间的重要性。
5、认识几时几分。
(1)正确拨出8时31分这个时刻。
谈话:刚才我们具体地认识了几分,体验了一分钟的长短,现在你能准确地拨出指挥员宣布发射成功的时刻8时31分了吧。试一试。
学生拨完展示,并说说自己是怎么拨的。
小结:拨8时31分,要先拨出8时,然后让分针走31个小格,这就是8时31分。
提问:再来看看这个时刻,谁能说说8时31分时,时针和分针分别指向哪里?学生可能回答:时针过了8,还不到9,所以是8时多;分针走到6是30分,再走1个小格就是31分。
小结:我们在认时刻的时候,要先看时针,时针过了几就是几时多,多多少呢要看分针,分针走了几个小格就是几分,合起来就是几时几分。
谈话:8时31分除了这种文字表示法外,我们还可以这样表示8:31,用两个小圆点把时和分隔开,这个时刻也读作8时31分。
提问:你在哪里见过这种表示时刻的方法?
(2)试一试:。
谈话:你能用刚才学的方法读出下面这个时刻吗?(课件出示:10时45分)。
提问: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设计意图】。
学习认几时几分是这节课的难点,学生不容易掌握,为突破这一难点,我安排两个层次进行教学,分散难点,减缓难度。首先重点解决看几时多这一层,再解决多了多少分这一层,最后学生很自然地归纳出看几时几分的方法。这样教学,不但课堂气氛活跃,而且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体现了课堂教学的目标性、结构性和科学性。
6、体会一小时有多长。
刚才我们具体的认识了几分,体验了一分钟的长短,请你写出第7个节目和第20个节目开始的时刻,并拨出来。学生拨完展示,并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拨的。
引导学生观察这两个节目之间相差多少时间,并说一说一小时有多长。
【设计意图】。
数学教学时数学活动的教学。为了让学生体验一小时的实际长短,实际一些来自学生身边、学生关兴趣的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体验一小时的长度那,同时自然地对学生进行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教育。
三、巩固、运用新知。
1、认时刻。
(自主练习题第1题)2人为一组,自由练习。
2、拨一拨。
谈话:寝播出下面钟面上的不同时刻,并写出下面的时刻。(课件出示钟面)。
时分秒教案设计(优质19篇)篇四
1、复名数与单名数的化聚:一二年级的时间认识,重在具体时间的指认,从一开始的整时的认识到半时的认识再到几时几分的认识,虽然都知道1小时等于60分,1分等于60秒,但是它只运用到了时间的认识上,所以对于复名数的出现本身就是一个难点,化聚就特别难了。为了让学生明白复名数的意义,可以在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以后再教学,问题就少多了。
2、经过时间的计算:同时不同分的计算中,问题不大。通过有序的计算,发现了可以用后面的时间减去前面的时间。不同时的,即跨时的计算困难较大。为了让学生明白计算的道理,我采用了多种办法:
a、从12时之前的几时到12时之后的几时,不是24时计时法如何计算?可以用数的办法;也可以适当渗透24时计时法再计算;还可以找到12时后的同时数,看相差几小时再算。
b、几时几分到几时几分可以借用退位减法来计算,需要提醒的是,平常的计算中是退一当十的,时间里要退一当60计算。可以适当运用竖式帮助计算。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时分秒教案设计(优质19篇)篇五
1、通过学习时、分、秒的知识,初步养成珍惜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2、在实际的情景中,认识时、分、秒,初步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
3、握时、分、秒之间的关系,能够准确读出钟面上的时间,能说出经过的时间。
1、使学生会读会写几时几分。
2、使学生知道1时=60分,1分=60秒。
3、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1、以学生生活经验为基础,多设计具体的、不同形式的操作活动,使抽象变直观。
2、关于“说出经过的时间”的教学,要注意围绕“作息时间表”,借助钟面指导学生操作,引导出经过的时间,不要求列式计算。
3、重视复习,可以利用“月球旅行”这个故事,给学生提供一个具体的学习情景,以利于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
5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64、65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从“审奥情景”引入钟面,使学生认识钟面。
2、初步了解时、分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3、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及按时作息的教育。
认时间、了解时、分的关系。
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交流。
钟表模型(教具、学具)。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出示申请奥运会成功情景图。
师: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场面?
在什么时间?
你是怎么知道的?
引导学生得出:从文中的文字和钟面上知道的。
师:还可以怎样知道具体时间?
3、日常生活钟表的种类很多,(教师出示一些钟表)你能说出哪些关于钟面上的知识来?
二、问题探究。
1、引导学生观察钟面:教师拔出9时整。
问:现在是几时?
时针指着几?
分针指着几?
2、教师再拨一时刻继续问:这时时针指着几?分针指着几?
再拨几个整时一次类推……。
问:你发现了什么?
3、教师板书: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时就是几时。
4、教师拨出9时10分问:
现在是几时又过了几分?
这时时针怎么样?分针指着几?
5、教师再拨一时刻继续问:
这时时针怎样?分针指着几?再拨几个一次类推……。
问:你有什么新发现?
学生汇报老师板书:分针刚走过几,分针走过几个小格就是几时几分。
7、教师出示9:00,9:08。
问:这样的时间你认识吗?引导认识电子钟面上时间的方法。
8、完成“试一试”其他题目。
三、体验感悟。
1、完成练一练第1题。
教师出示四个带有时间的钟面,说一说是什么时间?那时你在干什么?
2、引导学生交流汇报后得出:
7:45上学。
9:05做课间操。
10:25正在上课。
3:25正在踢球活动。
3、完成第2题的“连一连”。
汇报交流。
四、实践应用。
1、完成第4题的游戏,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游戏。
教师拨,学生说。
学生拨,教师说。
2、作业:完成第3题。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新知识?(会认电子表上的时间,能用电子表显示方式写时间;初步认识了钟面上的时间,知道1时=60分,时针走过几时就是几时,分针走过几个小格就是几分)。
时分秒教案设计(优质19篇)篇六
1.时间单位“秒”的认识。
2.对于一段时间的感受和体验。
3.简单的时间计算。
二、教学目标。
1.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2.会进行一些时间的简单计算。
3.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三、编排特点。
1.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帮助学生认识抽象的时间概念。
主题图中新年联欢晚会的倒计时。
商场内钟表柜台的场景。
上学路上花费时间的计算。
学生的作息时间。
商场开门、关门时间。
火车晚点。
调查50米跑花的时间等。
2.借助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正确的时间观念。
体验1分钟有多长,1分钟能做什么,刷牙、整理书包等需要多少时间。
和所有计量单位一样,除了重视单位的换算及相关计算以外,要更强调“观念”的建立。
3.注意让学生收集有关时间的信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如练习十四第3题,第7题。
四、具体编排。
(一)秒的认识。
1.主题图。
结合学生熟悉的新年联欢晚会的场景,使学生直观认识生活中“秒”的存在。教学时可以用录像的形式让学生看一下这个场景,也可以让学生回忆一下每天新闻联播前面也有这样的倒计时,还可以拿一个钟让学生听一下“滴答声”,初步感受1秒的长短。
2.秒的认识和“1分=60秒”
(1)教材直接说明要用“秒”来计量很短的时间,然后提出问题“怎样计量?”引出钟表上的秒针。教材上呈现了商场里钟表柜台的情景,图中的大部分钟表上都有秒针,使学生直观认识一下。
(2)接下来,学生利用不同的计时工具来进一步认识秒,并探索1分=60秒的关系。在这儿,有机械钟表,有电子钟表,还有秒表。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发现机械钟表上有三根针,秒针走得最快,秒针走1小格是1秒,秒针走1圈(60格)时分针走1格,所以1分=60秒。在读取电子表上的时间时,学生可以利用以前学过的电子表的读取方法进一步类推。由于学生已经有了很多关于钟表方面的经验和知识,这个活动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完成。可以让学生思考这样的问题“为什么秒针走得最快,时针走得最慢?”
3.p61“做一做”(感受时间的长短)。
时间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所以要借助于活动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时间观念。一年级认识的基本上都是时刻,在这儿逐渐渗透时间段的知识,为下面教学时间的计算做准备。
第1题,让学生通过读秒来体验1分钟的长短。一方面可以建立1分钟的长度观念,另一方面,可以更加直观地看到1分=60秒的关系。
第2题,1分钟能做什么,教材中列举了四个平时学生生活中1分钟活动的例子,并鼓励学生举出更多的例子来,如1分钟能从哪儿走到哪儿,1分钟能拍多少下皮球,游泳能游多远,等等。通过这些学生自己生活中的例子,能更真切地体验1分钟的长度。1秒比较短,学生不太好举出这方面的例子,可以让他们用语言来描述一下,模仿着秒针的节奏念一下。
实际教学时,还可以进行这样的活动:同学们闭上眼睛,老师说开始,你觉得1分钟到了就举手示意,看看谁对1分钟的估计比较准。
(二)简单的时间计算。
1.例1(时间单位间的换算)。
计算2时等于多少分时,由于还没学习这样的乘法,所以,学生用加法计算即可。但时间单位间的进率是60这一点一定要让学生牢记。
2.例2(一般的计算)。
(1)教材提供了学生从家出发去上学的情景图,利用钟面给出时间的起点和终点,让学生计算这两个时刻之间的时间段。计算时,体现算法多样化思想,可以用数格子的方法,看分针走过了多少格,也可以用算式计算的方法来计算,并鼓励学生想出更多的方法。比如,可以直接数分针走过了多少小格,也可以用3×5计算。
(2)在这儿还只是简单的时间计算,教师在补充练习时也不要出跨“时”的题目,如6时40分至7时20分是多少分。
3.p62“做一做”
不要求学生用乘法来计算时、分、秒间的换算。
4.练习十四。
第1题,联系生活实际,选择合适的时间单位,重点是培养学生正确的时间观念。
第2题,判断大小,判断的方法可以多样化,有的只需要进行简单的估算即可。如第1小题,只要知道90秒比1分多,不到2分,就可以了。
第3题,实践调查的题目,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许多常识,如光1秒钟能传播多少路程,声音1秒钟能传播多远,飞机1秒能飞多远,1分钟一般正常呼吸多少下等。
第4题,把认识时间和时间的计算结合起来,既要写出时刻,又要计算一段时间,算法多样,既可数格,也可计算。
第5题,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解决现实问题。
第6题,估计时间,培养正确的时间观念。
第7题,实际调查的题目,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和应用数学的能力,可以结合电视预告的方式进行调查。而且体现了很大的开放性,喜欢什么节目就选取什么节目进行调查,教材中要求调查起始时刻,还可以让学生计算一下时间段。
第8题,利用学生的作息表进行时间的综合应用。
第9题,联系自己的作息时间填一下,使自己更合理地安排生活。
第10题,作为一个常识,使学生知道一般在短跑中运用比秒更小的单位,只要学生能通过时间的比较知道谁比谁跑得更快就可以了,至于这个单位是100进制之类的知识,不要求学生掌握。
五、教学建议。
和以前教学时间概念一样。
1.要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理解时间概念。
2.要借助操作活动帮助学生理解时、分、秒间的关系。如可以拿一个实际的钟观察一下,秒针转动和分针转动的关系,数数1分有多长,等等。
3.要加强对于一段时间的体验,逐步建立时间观念。
时分秒教案设计(优质19篇)篇七
1、简单的单位换算。
2、会计算经过时间。
1分=()秒1时=()分。
1、教学例1。
学生看图,你都看到了什么?
乌龟跑了2小时,小兔跑了1小时20分小狗跑了180秒。
你知道谁最快吗?
小组讨论后回答。
学生集体讨论。
2、教学例2。
学生思考后小组讨论。
集体汇报。
1题。
第一节课8:45分上,9:25分下,用了多少分?
小名下午2时到校,4:20离开,在学校多少小时?
时分秒教案设计(优质19篇)篇八
2.对于一段时间的感受和体验。
3.简单的时间计算。
1.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2.会进行一些时间的简单计算。
3.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1.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帮助学生认识抽象的时间概念。
主题图中新年联欢晚会的倒计时。
商场内钟表柜台的场景。
上学路上花费时间的计算。
学生的作息时间。
商场开门、关门时间。
火车晚点。
调查50米跑花的时间等。
2.借助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正确的时间观念。
体验1分钟有多长,1分钟能做什么,刷牙、整理书包等需要多少时间。
和所有计量单位一样,除了重视单位的换算及相关计算以外,要更强调“观念”的建立。
3.注意让学生收集有关时间的信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如练习十四第3题,第7题。
(一)秒的认识。
1.主题图。
结合学生熟悉的新年联欢晚会的场景,使学生直观认识生活中“秒”的存在。教学时可以用录像的形式让学生看一下这个场景,也可以让学生回忆一下每天新闻联播前面也有这样的倒计时,还可以拿一个钟让学生听一下“滴答声”,初步感受1秒的长短。
2.秒的认识和“1分=60秒”
(1)教材直接说明要用“秒”来计量很短的时间,然后提出问题“怎样计量?”引出钟表上的秒针。教材上呈现了商场里钟表柜台的情景,图中的大部分钟表上都有秒针,使学生直观认识一下。
(2)接下来,学生利用不同的计时工具来进一步认识秒,并探索1分=60秒的.关系。在这儿,有机械钟表,有电子钟表,还有秒表。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发现机械钟表上有三根针,秒针走得最快,秒针走1小格是1秒,秒针走1圈(60格)时分针走1格,所以1分=60秒。在读取电子表上的时间时,学生可以利用以前学过的电子表的读取方法进一步类推。由于学生已经有了很多关于钟表方面的经验和知识,这个活动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完成。可以让学生思考这样的问题“为什么秒针走得最快,时针走得最慢?”
3.p61“做一做”(感受时间的长短)。
时间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所以要借助于活动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时间观念。一年级认识的基本上都是时刻,在这儿逐渐渗透时间段的知识,为下面教学时间的计算做准备。
第1题,让学生通过读秒来体验1分钟的长短。一方面可以建立1分钟的长度观念,另一方面,可以更加直观地看到1分=60秒的关系。
第2题,1分钟能做什么,教材中列举了四个平时学生生活中1分钟活动的例子,并鼓励学生举出更多的例子来,如1分钟能从哪儿走到哪儿,1分钟能拍多少下皮球,游泳能游多远,等等。通过这些学生自己生活中的例子,能更真切地体验1分钟的长度。1秒比较短,学生不太好举出这方面的例子,可以让他们用语言来描述一下,模仿着秒针的节奏念一下。
实际教学时,还可以进行这样的活动:同学们闭上眼睛,老师说开始,你觉得1分钟到了就举手示意,看看谁对1分钟的估计比较准。
(二)简单的时间计算。
1.例1(时间单位间的换算)。
计算2时等于多少分时,由于还没学习这样的乘法,所以,学生用加法计算即可。但时间单位间的进率是60这一点一定要让学生牢记。
2.例2(一般的计算)。
(1)教材提供了学生从家出发去上学的情景图,利用钟面给出时间的起点和终点,让学生计算这两个时刻之间的时间段。计算时,体现算法多样化思想,可以用数格子的方法,看分针走过了多少格,也可以用算式计算的方法来计算,并鼓励学生想出更多的方法。比如,可以直接数分针走过了多少小格,也可以用3times;5计算。
(2)在这儿还只是简单的时间计算,教师在补充练习时也不要出跨“时”的题目,如6时40分至7时20分是多少分。
3.p62“做一做”
不要求学生用乘法来计算时、分、秒间的换算。
4.练习十四。
第1题,联系生活实际,选择合适的时间单位,重点是培养学生正确的时间观念。
第2题,判断大小,判断的方法可以多样化,有的只需要进行简单的估算即可。如第1小题,只要知道90秒比1分多,不到2分,就可以了。
第3题,实践调查的题目,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许多常识,如光1秒钟能传播多少路程,声音1秒钟能传播多远,飞机1秒能飞多远,1分钟一般正常呼吸多少下等。
第4题,把认识时间和时间的计算结合起来,既要写出时刻,又要计算一段时间,算法多样,既可数格,也可计算。
第5题,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解决现实问题。
第6题,估计时间,培养正确的时间观念。
第7题,实际调查的题目,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和应用数学的能力,可以结合电视预告的方式进行调查。而且体现了很大的开放性,喜欢什么节目就选取什么节目进行调查,教材中要求调查起始时刻,还可以让学生计算一下时间段。
第8题,利用学生的作息表进行时间的综合应用。
第9题,联系自己的作息时间填一下,使自己更合理地安排生活。
第10题,作为一个常识,使学生知道一般在短跑中运用比秒更小的单位,只要学生能通过时间的比较知道谁比谁跑得更快就可以了,至于这个单位是100进制之类的知识,不要求学生掌握。
和以前教学时间概念一样。
1.要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理解时间概念。
2.要借助操作活动帮助学生理解时、分、秒间的关系。如可以拿一个实际的钟观察一下,秒针转动和分针转动的关系,数数1分有多长,等等。
3.要加强对于一段时间的体验,逐步建立时间观念。
时分秒教案设计(优质19篇)篇九
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归纳、总结等方法,掌握简单的时间单位的换算。
2.引导学生从图片中获取有意义的数学信息,找出要解决的问题,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等方式解决问题,掌握解学问题的基本方法。
3.通过教学,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时间的简单计算是在学生认识了时、分、秒基础上进行教学。单位的换算,要注意紧密联系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1时=60分,1分=60秒),由于学生没有学习两位数的乘除法计算,单位换算时注意给出数目较小的,用加减法计算就能进行的单位换算。时间的简单计算创设学生熟悉的生动的情境,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建立起经过时间的计算模型:终点时间起点时间=经过的时间。教学中渗透并强化解决问题的三个步骤:阅读与理解、分析与解答、回顾与反思,帮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基本方法。
1.掌握简单的时间单位的换算。
2.建立计算经过时间的模型:终点时间起点时间=经过的时间。
3.渗透解决问题的三个步骤:阅读与理解、分析与解答、回顾与反思。
建立计算经过时间的模型:终点时间起点时间=经过的时间。
(一)单位换算。
1.从熊堡到学校,熊大熊二谁用的时间少?为什么2时=120分?你是怎么想的?
2.学生独立思考后,汇报:1时是60分,2时就是2个60分,也就是60+60=120分。
3.同学间相互说一说。
4.180秒=()分,你是怎么想的?
5.练一练:3分=()秒600分=()时。
你是怎么想的?你又是怎么算的?
先独立思考,然后与你的同学交流交流。
(二)时间计算。
1.9月1日,小明背着书包上学去了!
课件出示:
2.你从中获得了哪些有意义的数学信息?(小明7时30分离家,7时45分到校)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多长时间?)。
3.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多长时间?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你有什么方法?先独立思考,然后与小组同学交流你的想法。
4.小组合作交流,教师巡视指导,收集信息。
5.学生汇报,课件出示:
(1)直接数一数,7:30到7:45分针走了15分钟。
(2)7:30到7:45分针走了3个大格,是15分钟。
6.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15分钟对吗?你是怎么想的?(7:30过15分钟就是7:45,15分钟是对的。)。
7.写上答语。(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15分钟。)。
8.你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9.整理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我们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谁来说说?师做整理板书:阅读与理解分析与解答回顾与反思。
1.填一填。
2.做一做。
3.课本第7页第8题。
4.课本第8页第9题。
晚点是什么意思?这题怎么解决?你是怎想的?
1.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我们今天是怎样学习新知识的?
时分秒教案设计(优质19篇)篇十
三、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习了整时,半时,初步认识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的基础上,学习时间单位“秒”。根据上学期学生平时的测评情况和课前对学生的一个预测,本班学生基本会正确读写整时和半时(少部分要通过别人的提醒),知道时针和分针,已忘记钟面上大格小格的部分知识,知道1时=60分,但对于几时几分的两种表示方法需要复习,对看几时几分的知识也需要复习。
四、单元学习目标。
1.认识时间单位“秒”,建立秒的时间观念。
2.学会用时间单位进行简单的计算。
3.培养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五、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时间单位“秒”,建立秒的时间观念。学会用时间单位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学难点:认识时间单位“秒”,建立秒的时间观念。
六、单元评价要点。
1、认识时间单位“秒”,建立秒的时间观念。
2、学会用时间单位进行简单的计算。
七、各小节教学目标及课时安排。
本单元计划课时数:5节。
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计划课时授课日期
复习1、复习有关钟面上的知识。
2、复习几时几分的读与写。1。
秒的认识1.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2.建立1分,1秒的时间概念。1。
时间的计算(例1、2)1、会时间单位之间的简单的换算。
2、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1。
填一填1、通过设计时间表,调查作业时间,睡眠时间等活动,巩固对时间的认识和计算,养成珍惜时间和合理安排时间的好习惯。
2、培养获得信息的意识和能力,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1。
单元测试及分析检测本单元的学生学习情况,及时进行查漏补缺1。
合计5。
时分秒教案设计(优质19篇)篇十一
我反思发现有以下几点原因:
时间观念的建立,没有真正内化。因为,时间在我们的眼中已习以为常,我们会片面认为学生也会积累一定经验,但是我们的直觉有时也会出错。其实,在生活中,学生接触的时间不多,因为大多学生想知道现在的时间,不是通过自己去观察,而是直接问家长。又由于现在科技发展,大多数学生用电子表,使得接触时钟的机会就变得越来越少。在课堂上,我们又图方便,没有让学生亲身体验,人手一钟,在动手操作中感受,内化知识,只靠教师单一的直观演示是不够的`。
联系生活不够,实践操作缺乏。在学习《时、分、秒的认识》时,我们应适时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真正理解、内化这些单位时间,从而建立时间观念,如感受1时、1分和1秒的长短,观察自己什么时候起床,吃饭花了多长时间……。从学生认读钟面上的时刻来看,大多数学生对于象样点差5分这个时刻往往要读成3点55分。要终建立时间观念,内化知识,还要多让学生实践操作,可以让学生参与制作时间作息表等需要细心观察、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在动手操作之前,还要注意让学生真正明确任务,带着问题去动手、去操作、去发现。
时分秒教案设计(优质19篇)篇十二
1、通过观察,学生在充分体验的基础上,认识时间单位“分钟”,知道,1(小)时=60分(钟),在掌握进率的基础上,熟练进行时、分单位之间的换算。
2、通过读钟等活动,能正确读写钟面上所表示的时刻是几时几分,渗透一一对应,数形结合思想。
3、通过多种活动,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得到提高,学生逐步形成估测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4、通过活动,学生养成合理安排时间和懂得珍惜时间的习惯。
1、能正确读写钟面上所表示的时刻,理解1小时=60分钟。
2、学生感知1分(钟)的量感。
课件、练习纸。
一、情境引入,揭示课题。
1、复习“几时”和“几时半”(我们的'时刻)。
(1)复习“几时”(8时)。
(2)复习“几时半”8时半。
2、出示9:20。(有的学生会,有的学生不会)。
3、小结:哦,有的同学已经会看这个时刻了,真了不起,有的学生还不会,没关系,实际上生活中很多时候,不能只用我们一年级所学的几时、几时半表示。今天我们要一起来学习更多关于时间的知识。揭示课题:时、分。
二、探究新知(一)观察“分针”
1、我们可以看到钟面上平均分布了很多大格,每个大格都有一个数字,而1~12每个数字所占的位置是固定的。
2、我们再来看每个大格里有几个小格呢?(媒体演示,同学们和我一起数一数)那么钟面上到底有几个小格?(60)。
3、分针走一小格是一分钟。每小格表示1分钟。那么分针走一大格?从数字1走到2呐?从12走到2呐?从12走到4?12走到9?从12走到11?分针走一圈呐?分针走一圈,走了60小格,就是60分钟。
(三)“小时”和“分钟”的关系。
1、观看媒体,分钟走一圈时,时针从哪里走到哪里?走了几大格?(时针从12走到1,走了1大格,时针走一大格就是1小时。)分钟走一圈时针走了一大格所以一小时=60分钟。(出示板书)师:总结:搞清楚了这些大格,小格代表的时间,我们就能更准确、更详细的表达时间啦!
(四)认识时刻1、10时15分、10时50分。
(1)时针过了几,就是几时;
(2)分针指着数字几,就用这个数和5相乘。
总结:时针走过了(),分针走过()小格时,就是()时()分。
总结:当时间在10分钟以内,通常在读的时候,要读出“0”,电子方法表示的时候,也要用“0”占位。
3、说一说,写一写钟面上指示的时刻。
师:如果分钟不是正指着数字,不到或者超过某数怎么办?比如(难忘的时刻,神舟十号发射)。
1、发射时刻:下午5:38。
2、进入轨道:下午5:47总结:当分针不是正好指向某个数时,我们可以看分针靠近哪个数,然后通过()个5加()或者()个5减()的方法得到精确的时间。
三、巩固练习。
(1)钟面上同一时刻,可以看作上、下午两个时刻,下午的时刻要加上12小时。
(2)当分针快走完一圈时,时针也快走完一大格,这是时针要仔细看。(重点分析6:55)。
2、画分针3:10;10:08;6:57;14:45。
四、总结。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五、拓展练习。
1、小丁丁和小亚因为早上谁更早到学校争论了起来。小丁丁说:我每天早上7时30分走出家门,经过25分钟到达学校。小亚说:我每天7时15分走出家门,经过35分钟到达学校。
问:他们出发的时刻不一样,经过的时间也不一样,谁到的更早呢?
六、板书设计时、分、秒时分时针走过几,就是几时分针走了几小格,就是几分。
时分秒教案设计(优质19篇)篇十三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秒”,熟记1分=60秒,初步建立秒的时间观念。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3.进一步教育学生要珍惜时间,从一分一秒做起。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在生动直观的情境中感知时间单位“秒”,体验秒是比时和分小的时间单位,帮助学生建立“1秒”和“几秒”的时间概念。
教学准备:录像、课件、练习纸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初步感知时间单位“秒”。
1、情境激趣:同学们,知道今天有这么多老师和咱一块上课,高兴吗?同学们还记得2010年12月31日晚上12点59分)嫦娥1号发射的情景吗?在这个场景中还藏着一些数学知识呢,想再次来回顾一下这激动人心的时刻吗?好,让我们跟着指挥长一起来为它倒计时加油吧!
(播放发射倒计时时刻)师生一起倒计时:10、9、8、7、6、5、4、3、2、1!
谁找到了藏着的数学知识了?生自由回答。
师小结:刚才我们每数一个数的时间就是一秒,“秒”也是一种时间单位。
2、小朋友,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秒这个时间单位的呢?生举例。
师小结:刘翔在奥运会上用12秒91的成绩夺得了男子110米栏的冠军;这是我们过马路时,常常看到的红绿灯,显示屏上跳动的数字也是用秒来计时的。
师小结:在生活中用到“秒”这个时间单位的地方还有很多,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秒”。
板书课题:秒的认识。
二、组织活动,探究新知,直观感受1秒和几秒。
(一)观察钟面模型,复习旧知。
师:(出示钟面)还认识它吗?请学生来介绍一下时钟。
(二)多种感官参与,建立1秒概念(听一听,看一看,说一说)。
1、认识秒针和1秒。
师:在钟面上还有一个新朋友,叫出它的名字来(秒针)谁来描述哪颗针是秒针呢?(又细又长的那颗)。
师:那秒针是怎样计时的呢?现在,请同学们仔细听,认真看,钟面上的秒针是怎么走的?(课件演示:钟面上,秒针伴着“嘀哒”声走了几小格。)生自由回答。
师:秒针走1小格是多少时间呢?
生:秒针走一小格的时间就是一秒。
板书:秒针走一小格是1秒。
2、体验感受,建立1秒的概念。
过渡:秒针走一小格就是1秒,1秒有多长呢?我们静静的来感受一下1秒有多长。
(1)(钟面演示1秒),你感受到了吗?我们再来感受一下,这一次要想一个办法在心里记一记1秒有多长。
(2)说一说,你是怎么记的?(拍一下手、跺一下脚、说2个字、点一下头)。
(3)你感觉1秒怎么样?(学生发表意见。)。
师小结:1秒的确很短,秒是比时和分更小的时间单位。
(三)互动体验,感受几秒,加深对1秒的认识。
1、体验10秒。
师:我们来做个游戏,请你闭上眼睛,来感受一下10秒有多长。当你觉得到10秒了就睁开眼睛,悄悄的举起你的小手,记住你看到的是几秒钟。
学生活动,然后反馈。
2、感受15秒。
学生活动。
师:看来同学们的感觉是越来越准了。
3、游戏活动。
师:这个游戏有意思吗?现在同桌两人,自己定时间来感受,一个同学看钟面,另一个同学感受,交换进行。互相帮助,调整好节奏。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四)体验探索,发现1分=60秒。
师:刚才小朋友们表现得很好,鼓励一下自己吧,下面老师要送一个礼物给大家,送一段美妙的音乐来轻松一下,我们一边听音乐,一边用你自己的方法感受一下这段音乐有多少秒?(播放一段60秒的音乐“梁祝”。)。
师:这段音乐有多少秒?
师:这段音乐究竟有多少秒,让我们伴着秒针的走动,再次来欣赏一下这段音乐。不过这一次,请你仔细观察秒针走动时,分针有什么变化?(再次播放这段60秒的音乐,画面显示秒针从12开始走一圈,分针走1小格)。
师:秒针走了多少秒?这段音乐是多少秒呢?
生:秒针走了一圈,分针走了1小格。
师:秒针走一圈是多少时间呢?分针走了1小格呢?
生:秒针走一圈是60秒,分针走了1小格是1分钟。
师:我知道这段音乐是60秒,现在又说是1分钟。到底是1分钟还是60秒?
生:1分=60秒。
板书:1分=60秒。
课堂小结:让我们回忆一下,刚才我们认识了时间单位“秒”,感受了1秒有多长,还知道了1分=60秒。
三、练习、感受,加深认识。
如果给你10秒,你觉得能干什么?学生交流。那10秒到底能干什么呢?我们来做个小实验。这里我给大家准备了一篇文章和一些口算题,还有半张空白的纸。大家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一件事来作实验。
学生活动。
四、课堂小结。
10秒我们有这么多收获,那如果只给你1秒你能干什么呢?学生交流。你们认为1秒干不了什么?是这样吗?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小结:汽车1秒能行20米,火车1秒能行30米;飞机1秒能飞行250米;地球1秒大约能自转4100米;卫星1秒约行7900米。
所以不要小看这短短的1秒,在一些国际比赛中,往往成败就在这短短的1秒之内,(出示奥运会男子100米决赛视频)这是奥运会男子100米决赛的精彩画面,冠亚军之间相差连1秒都不到。
难怪人们常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就是时间的价值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生自由说。祝贺大家今天收获可真不少,相信小朋友们今后都能珍惜分分秒秒,好好利用,做时间的主人。
时分秒教案设计(优质19篇)篇十四
本单元教学要求:
1、通过学习时、分、秒的知识,初步养成珍惜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2、在实际的情景中,认识时、分、秒,初步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
3、握时、分、秒之间的关系,能够准确读出钟面上的时间,能说出经过的时间。
本单元教学重、难点:
1、使学生会读会写几时几分。
2、使学生知道1时=60分,1分=60秒。
3、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本单元教学建议:
1、以学生生活经验为基础,多设计具体的、不同形式的操作活动,使抽象变直观。
2、关于“说出经过的时间”的教学,要注意围绕“作息时间表”,借助钟面指导学生操作,引导出经过的时间,不要求列式计算。
3、重视复习,可以利用“月球旅行”这个故事,给学生提供一个具体的学习情景,以利于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
本单元课时安排:
5课时。
第1课时我们赢了。
教学内容:
教材第64、65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从“审奥情景”引入钟面,使学生认识钟面。
2、初步了解时、分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3、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及按时作息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
认时间、了解时、分的关系。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交流。
教学手段:
钟表模型(教具、学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出示申请奥运会成功情景图。
师: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场面?
在什么时间?
你是怎么知道的?
引导学生得出:从文中的文字和钟面上知道的。
师:还可以怎样知道具体时间?
3、日常生活钟表的种类很多,(教师出示一些钟表)你能说出哪些关于钟面上的知识来?
二、问题探究。
1、引导学生观察钟面:教师拔出9时整。
问:现在是几时?
时针指着几?
分针指着几?
2、教师再拨一时刻继续问:这时时针指着几?分针指着几?
再拨几个整时一次类推……。
问:你发现了什么?
3、教师板书: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时就是几时。
4、教师拨出9时10分问:
现在是几时又过了几分?
这时时针怎么样?分针指着几?
5、教师再拨一时刻继续问:
这时时针怎样?分针指着几?再拨几个一次类推……。
问:你有什么新发现?
学生汇报老师板书:分针刚走过几,分针走过几个小格就是几时几分。
7、教师出示9:00,9:08。
问:这样的时间你认识吗?引导认识电子钟面上时间的方法。
8、完成“试一试”其他题目。
三、体验感悟。
1、完成练一练第1题。
教师出示四个带有时间的钟面,说一说是什么时间?那时你在干什么?
2、引导学生交流汇报后得出:
7:45上学。
9:05做课间操。
10:25正在上课。
3:25正在踢球活动。
3、完成第2题的“连一连”。
汇报交流。
四、实践应用。
1、完成第4题的游戏,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游戏。
教师拨,学生说。
学生拨,教师说。
2、作业:完成第3题。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新知识?(会认电子表上的时间,能用电子表显示方式写时间;初步认识了钟面上的时间,知道1时=60分,时针走过几时就是几时,分针走过几个小格就是几分)。
时分秒教案设计(优质19篇)篇十五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归纳、总结等方法,掌握简单的时间单位的换算。
2.引导学生从图片中获取有意义的数学信息,找出要解决的问题,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等方式解决问题,掌握解学问题的基本方法。
3.通过教学,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时间的简单计算是在学生认识了时、分、秒基础上进行教学。单位的换算,要注意紧密联系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1时=60分,1分=60秒),由于学生没有学习两位数的乘除法计算,单位换算时注意给出数目较小的,用加减法计算就能进行的单位换算。时间的简单计算创设学生熟悉的生动的情境,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建立起经过时间的计算模型:终点时间起点时间=经过的时间。教学中渗透并强化解决问题的三个步骤:阅读与理解、分析与解答、回顾与反思,帮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
1.掌握简单的时间单位的换算。
2.建立计算经过时间的模型:终点时间起点时间=经过的时间。
3.渗透解决问题的三个步骤:阅读与理解、分析与解答、回顾与反思。
教学难点:
建立计算经过时间的模型:终点时间起点时间=经过的时间。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二、探究新知。
(一)单位换算。
1.从熊堡到学校,熊大熊二谁用的时间少?为什么2时=120分?你是怎么想的?
2.学生独立思考后,汇报:1时是60分,2时就是2个60分,也就是60+60=120分。
3.同学间相互说一说。
4.180秒=()分,你是怎么想的?
5.练一练:3分=()秒600分=()时。
你是怎么想的?你又是怎么算的?
先独立思考,然后与你的同学交流交流。
(二)时间计算。
1.9月1日,小明背着书包上学去了!
课件出示:
2.你从中获得了哪些有意义的数学信息?(小明7时30分离家,7时45分到校)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多长时间?)。
3.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多长时间?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你有什么方法?先独立思考,然后与小组同学交流你的想法。
4.小组合作交流,教师巡视指导,收集信息。
5.学生汇报,课件出示:
(1)直接数一数,7:30到7:45分针走了15分钟。
(2)7:30到7:45分针走了3个大格,是15分钟。
6.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15分钟对吗?你是怎么想的?(7:30过15分钟就是7:45,15分钟是对的。)。
7.写上答语。(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15分钟。)。
8.你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9.整理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我们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谁来说说?师做整理板书:阅读与理解分析与解答回顾与反思。
三、巩固新知。
1.填一填。
2.做一做。
3.课本第7页第8题。
4.课本第8页第9题。
晚点是什么意思?这题怎么解决?你是怎想的?
四、课堂总结。
1.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我们今天是怎样学习新知识的?
时分秒教案设计(优质19篇)篇十六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重量及其单位千克和克,进一步掌握千克和克之间的进率,并能比较表示重量的各数大小。
2、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单位时间的观念,以及时、分、秒之间的进率。
3、让学生进一步认识角和只角的特征,能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进一步巩固画角、直角的方法。
教具准备:1千克盐、教具钟面、一副三角尺。
一、复习准备
1、长度单位、重量单位和时间单位分别有哪些?(板书)
2、揭示课题。
二、千克和克的复习
1、长度单位复习。
(1)问:长度单位哪个大,哪个小?一米大概有多长?(手势比较)1分米、1厘米呢?
(2)问:长度各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2、千克和克的复习。
(2)掂一掂1千克盐和1个2分硬币的重量。
(3)问:什么时候应用到长度单位,什么时候应用到重量单位?
三、时、分、秒的复习
1、问:时间单位有哪些?哪个大?哪个小?它们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2、问:1小时内我们可以做多少事情?1分钟内你的脉搏跳多少下?
3、出示不同的钟面,让学生说出所表示的时刻并记录下来。
四、综合练习
完成复习第9、10题。
五、角和直角的初步认识。
1、问: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
2、找出下列图形中的直角,并说明所用的方法。
3、完成复习第11题。
4、复习画角。
(1)说说画角的步骤。
(2)画一个角。
(3)画一个直角,并用符号标出来。
5、练习复习第12题。
时分秒教案设计(优质19篇)篇十七
教学目标:
1、通过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素材,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充分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
2、通过练习,学生比较熟练地进行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
3、进一步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学情分析:。
通过学习,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认识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初步建立了1分、1秒的时间观念,并且学会了时间单位之间简单的换算。
教学重点:时间单位的简单转换和求经过时间的方法。
教学难点:用时针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完成“练习一”第3题。
要求学生先估计,再实际进行验证,验证的数据可以由学生和家长一起完成。
2、完成“练习一”第4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让学生说一说每一题是怎么比较的,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比较,只要说得有道理就行。
3、完成“练习一”第5题。
读读书上的三个例子,并要求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说一说做这些事情需要多长时间。
4、完成“练习一”第6题。
先让学生尝试做一做,分别测量在跑步或跳绳后,1分钟内心跳和呼吸次数的变化情况。
5、完成“练习一”第8题。
学生计算经过的时间。如果部分学生有困难,让他们借助钟面模型加以演示、理解,教师给予适当的帮助。
6、完成“练习一”第9题。
指名说说题意。学生独立列式,说说自己的计算方法。
二、补充题目。
1、1分=()秒4时=()分9分9秒36分2时。
5分=()秒150秒2分400分4时10分1时。
2、电影《神奇的宇宙》从2:05开始,到2:50结束,这场电影放映了多长时间?
三、全课总结。
你现在回算经过的时间吗?计算经过的时间应注意什么?
四、布置作业。
“练习一”的第10、11题。
时分秒教案设计(优质19篇)篇十八
1、通过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素材,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充分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
2、通过练习,学生比较熟练地进行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
3、进一步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时间单位的简单转换和求经过时间的方法。
用时针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一、基本练习。
1、完成“练习一”第3题。
要求学生先估计,再实际进行验证,验证的数据可以由学生和家长一起完成。
2、完成“练习一”第4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让学生说一说每一题是怎么比较的,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比较,只要说得有道理就行。
3、完成“练习一”第5题。
读读书上的三个例子,并要求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说一说做这些事情需要多长时间。
4、完成“练习一”第6题。
先让学生尝试做一做,分别测量在跑步或跳绳后,1分钟内心跳和呼吸次数的变化情况。
5、完成“练习一”第8题。
学生计算经过的时间。如果部分学生有困难,让他们借助钟面模型加以演示、理解,教师给予适当的帮助。
6、完成“练习一”第9题。
指名说说题意。学生独立列式,说说自己的计算方法。
二、补充题目。
1、1分=()秒,5分=()秒,
2、电影《神奇的宇宙》从2:05开始,到2:50结束,这场电影放映了多长时间?
你现在回算经过的时间吗?计算经过的时间应注意什么?
“练习一”的第10、11题。
时分秒教案设计(优质19篇)篇十九
2、会计算经过时间。
1分=()秒1时=()分。
1、教学例1。
森林里,动物们正举行运动会,现在是小动物门在举行赛跑,你们想知道谁得了第一吗?
学生看图,你都看到了什么?
乌龟跑了2小时,小兔跑了1小时20分小狗跑了180秒。
你知道谁最快吗?
小组讨论后回答。
学生集体讨论。
2、教学例2。
学生思考后小组讨论。
集体汇报。
1题。
第一节课8:45分上,9:25分下,用了多少分?
小名下午2时到校,4:20离开,在学校多少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