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方案是指为了实现某项活动的目标而提出的一系列具体的行动措施和计划。接下来是一些活动方案的实施案例,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灵感和启示。
幼小衔接活动课程方案(汇总20篇)篇一
目标:
1、初步熟悉小学生活。了解小学生课间十分钟的活动内容。
2、尝试合理安排自己的课间活动,并在与同伴、小学生的互动中大胆表达。
3、向往小学生活,渴望成为一名小学生。
准备:
i。参观小学并与小学生对话。对小学生课间十分钟的活动有所了解。
2、录像《课间十分钟》,邀请一位小学一年级学生。
过程:
1、认识小学生,产生参与活动的兴趣。
(1)今天有一位客人要和我们一起活动。你们看,他是幼儿园的小朋友还是小学生?你们是怎么看出来的?(教师请出小学生,鼓励幼儿仔细观察。并通过小学生的书包、红领巾等特征进行判断。)。
(2)请小学生自我介绍,师幼共同欢迎小学生。
2、迁移参观经验,理解”下课”的意思。
(1)小学生哥哥在__小学上学。你们还记得去这所小学参观的事情吗?那天。你们在小学里看到了什么?(师幼共同回忆参观小学的情形,鼓励幼儿交流在小学校园内的所见所闻。)。
(2)小学生上课的时候和我们一样吗?哪儿不一样呢?(先请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讲述,再请小学生介绍。帮助幼儿了解小学生每天上午要上四节不同的课。每节课都是四十五分钟,每上完一节课就有十分钟的休息时间,这十分钟就是下课时间。学校里会有铃声或音乐提醒大家上课和下课。)。
3、观看录像《课间十分钟》,了解课间十分钟的作用。
(1)课间十分钟有什么用呢?你看到小学生在下课的十分钟里会做些什么事情?(引导幼儿积极回忆,大胆想象,主动表述。)。
(2)小学生哥哥给我们带来了《课间十分钟》的录像,我们来看看小学生在课间十分钟里都做了些什么,想想他们为什么要做这些事。(播放录像,师幼共同观看。)。
(3)幼儿自由结伴讨论、交流小学生在课间十分钟做些什么事,为什么要做这些事。教师鼓励幼儿有疑问时去问问小学生。初步引导幼儿理解课间十分钟是小学生入厕、喝水。、换课本和游戏的时间。
4、实践活动。学习安排课间十分钟。
(1)如果你是小学生,你会在课间十分钟做什么呢?我们一起来试着安排”课间十分钟”。请小学生哥哥当评委。看看谁安排得合理。
(2)幼儿安排课间十分钟,请小学生哥哥了解幼jl的课间活动内容。
5、交流、讨论,知道要合理安排课间十分钟。
(1)谁愿意来介绍自己在课间十分钟做了些什么?(请幼儿互相交流,大胆介绍自己课间十分钟做了哪些事。鼓励幼儿主动了解同伴对课间十分钟的安排。)。
(2)我们来听小学生哥哥说说哪些小朋友安排得合理。(小学生说说哪些小朋友安排得合理,让幼儿知道课间首先要解决入厕和喝水的事、学习上的事,如果有时间再和同伴游戏。)。
幼小衔接活动课程方案(汇总20篇)篇二
再过一个多月,大班孩子们就要结束幼儿园的学习生活升上小学,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对学前幼儿来说是人生的一大转折,这个阶段的家长和孩子在短时间内有着太多的不适应,诸多家长有着太多的无奈和困惑。对于幼儿来说从幼儿园的小朋友成长为学校的小学生,角色变了,要求也变了,小学和幼儿园的生活又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如活动的组织形式,学习的习惯等,面临着许多不适应,所以幼儿园应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社会性适应与学习适应教育,促进幼儿在入学前具有良好的心理准备,养成良好的生活能力和学习习惯,认真做好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工作,帮助孩子们顺利度过这个转折期,减少家长的焦虑和担忧,为幼儿入小学学习打好基础。
组长:
副组长:
成员:全体教师、保育员。
20xx年5月20日至6月20日。
3、家园同步,增强教师与家长的沟通,以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为重点,帮助孩子适应幼小过渡中的断层问题,共同为幼儿入小学做准备。
(一)教育教学方面:
通过“幼小协同,科学衔接”系列活动的开展,了解幼儿园与小学的差异,减少幼儿对小学的陌生感、神秘感,为适应小学生活做好各项准备。
1、参观小学。
为了让大班的孩子能更进一步感受小学的生活,了解小学生的学习生活与责任意识,我们将组织他们去体验生活,观看小学的升旗仪式和广播体操;参观小学的环境,包括操场、教室、图书室、厕所等地方,边看边比较与幼儿园的不同;并深入一年级的课堂与小学生同上一节课,了解小学生是怎样上课、怎样举手、怎样做作业的,并组织幼儿运用绘画的形式表现“我心目中的小学”,使孩子们对小学产生向往,激发他们上小学的愿望。
(二)、班级工作方面:
1、身体方面的准备。
(1)保证每天幼儿再园内户外活动一小时的活动,通过户外活动,增强幼儿体质,使他们能够身心健康地迈入小学。
(2)为了让幼儿能够较快地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生生活,我们将采取适当延长幼儿上课时间、减少游戏时间等。
(3)在日常活动中培养幼儿正确的读书、写字、握笔姿势,同时,让幼儿懂得保护好自己的眼睛及各种感觉器官。
(4)注重安全方面教育,让幼儿懂得并遵守交通规则,学会看红、绿灯,走人行道;有困难找警察,记住各种急救电话;知道不能玩水、玩火,玩电。
2、独立生活能力的准备。
(1)、良好的作息习惯。
让幼儿养成遵守作息时间的习惯,如:不迟到早退、不随便请假等。
要适当调整孩子的作息时间,每天6:50左右起床,早晨8:30以前入园。晚上9:00上床入睡。晚饭前后与孩子共同商量一些活动内容,如画画,弹琴,玩玩具,看书等,动静搭配,使孩子每天的生活富有节奏,与小学生的生活相接近。
(2)、自己收拾东西的习惯。
学习整理自己的书包、铅笔盒,爱护并看管好自己的物品,学会使用剪刀、铅笔刀、橡皮、刨铅笔和其它学习工具。每晚还要让孩子养成检查学习用品的习惯。同时我们老师会在离园时,检查孩子的书包整理情况和学习用品保管情况。并对做的好的幼儿提出表扬。
3、学习方面的准备。
(1)培养孩子的效率意识。现代社会是一个高效社会,机会无处不在,却又转眼即逝、生活节奏愈来愈快,所以教孩子学会做人的第一步是做一个适应现代社会的具有高效率的人,首先让孩子学会管理时间,这一点很重要,比方说,这个时候该为孩子买个小闹钟,天天晚上自己上好闹钟,第二天自己起床,每个人都是有懒性的,何况是小孩,闹钟响了,没起床,咱们就又去叫了,这时候我介意您沉住气,让他睡,睡到他认为合适,让老师去评价他的迟到行为,让他们从小懂得,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2)学习习惯中最重要的是倾听习惯。
好多孩子进入小学后第一不适应,就是记不住老师布置的作业,在幼儿园作业公布,家长记录。到了学校完全凭孩子自己记,有的孩子回来了,忘了作业是什么,急得直哭,忙得家长又给同学打电话又给老师打电话。倾听能直接影响孩子的学习效率,为了孩子更好的适应小学生活,我们将开展“比比谁的记忆好”的活动,要求幼儿每晚自己记作业,并回家复述给家长听。通过第二天幼儿完成作业情况,来表扬幼儿。
(三)家长工作方面:
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共同配合为孩子入小学做准备。
家园同步,教师与家长的沟通,以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为重点帮助家长科学地去对待孩子成长中的转变。在家长园地中开辟“家庭教育分享栏”,在上面粘贴幼儿学习内容,让家长鼓励幼儿独立完成,家长则对幼儿不明白的地方进行点拨,通过这种形式培养幼儿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使家长真正参与到孩子规则意识、任务意识的培养中来。
向家长发放告家长书,邀请家长一起去参观小学。举办一场幼小衔接讲座,请小学老师入园向家长宣传幼小衔接及杜绝幼儿园“小学化”现象的讲座,剖析提前学习、强化训练等拔苗助长式做法的危害。
本次活动结束后,认真总结交流,按时将活动情况的文字材料和图片资料整理报送。
幼小衔接活动课程方案(汇总20篇)篇三
为了解决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问题,让孩子从幼儿园顺利过渡到小学,结合本园的实际,制定阎村镇中心幼儿园幼小衔接实施方案:
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精神为指导,坚持面向全体幼儿,促进幼儿体、智、德、美的全面发展。针对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从幼儿园的实际出发,积极创造条件,通过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教育环境的创设、日常生活的管理、家长工作的开展等途径,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
活动时间:20xx年3月-7月,活动时间为一学期。
活动班级:大一班 大二班
初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倾听习惯、阅读习惯等)、生活能力(自我服务能力、自我保护能力等),建立初步的规则意识、任务意识。
有入小学的愿望和兴趣,向往小学的生活,具有积极的情感体验。
初步了解小学的学习活动特点和课堂教学规范,对各类学习活动形成好奇心和求知欲。
第一阶段:启动、探索阶段(20xx年2月-3月)
1.成立幼小衔接接工作组,明确责任,分工到人。
2.加强教师“幼小衔接”的理论学习,通过培训、讨论、辩论等形式,了解小学生的行为习惯、心理特点和小学的教育目标及要求。
认真学习纲要,深入了解“幼小衔接”的目的和任务。
结合各班幼儿的发展特点、学习兴趣和各班使用的教材,通过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渗透“幼小衔接”的工作方法,全面展开“幼小衔接”活动。
大班教师之间分享交流,将自己积累的关于幼小衔接互动指导策略的经验进行分享。
3.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和教育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性,使家长们能够主动配合幼儿园,并能积极的参与到此项工作中来。
在家长会上介绍《幼小衔接计划》让家长了解“幼小衔接”的目的和意义,引起家长的足够重视,并能积极有效的配合我们的工作,达到家园共育的目的。
开展有关幼儿小衔接的系列讲座或咨询活动。
与家长共同探讨孩子在生活、学习、能力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第二阶段:实施与调整提高阶段(20xx年3月-7月)
1.开展《我上小学了》等主题活动,使幼儿初步了解小学生活。
2.参观小学、体验生活,进一步感受小学的生活,了解小学生的学习生活与责任意识。
3.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入学前思想准备:通过参观小学请毕业生回园与幼儿座谈,让幼儿知道为什么要上小学,小学与幼儿园有什么不同,激发孩子上小学的欲望,同时也帮助他们解决“向往上小学、又不知道怎样做的问题”。
身体方面的准备:
通过体育锻炼、疾病预防增强幼儿体质,使他们能够身心健康地迈入小学;
为了让幼儿能够较快地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生生活,我们将采取适当延长幼儿学习时间、减少游戏时间等。
在日常活动中培养幼儿正确的读书、写字、握笔姿势,同时,让幼儿懂得保护好自己的眼睛及各种感觉器官。
注重安全方面教育,让幼儿懂得并遵守交通规则,学会看红、绿灯,走人行道;有困难找警察,记住各种急救电话;知道不能玩水、玩火,玩电。
独立生活能力的准备:
通过谈话、故事、社会实践培养幼儿的独立意识,增强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幼儿感知到,即将成为一名小学生了,生活、学习不能完全依靠父母和教师,要学会自己的事自己做,遇到问题和困难自己要想办法解快。
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在学习生活中,要学会自我观察、自我体验、自我监督、自我批评、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等,让他们懂得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事并一定做好;什么时候不该做事并控制自己的愿望和行为。
学习方面的准备:
培养孩子学习方面的动手操作能力:学习整理自己的书包、铅笔盒,爱护并看管好自己的物品,学会使用剪刀、铅笔刀、橡皮、刨铅笔和其它学习工具。
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加强领导,健全组织。
切实加强对活动的组织与领导,加强活动过程的管理,确保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
落实目标责任制。
幼小衔接活动课程方案(汇总20篇)篇四
一、指导思想:
以“办好教育为人民”为宗旨,以保教工作为中心,以教育教学研究,创示范幼儿园和学前教育达标乡镇为抓手,坚持以人为本,依法治教,不断提高本地学前教育的整体水平。
二、日常工作:
1、入园前做好家访宣传工作,让广大农户、家长认识到幼儿教育,行为习惯培养的重要性。
2、及时增添、修补课桌椅等日常用具和教具。
3、注重早晚幼儿的安全接送,要求家长按时接送幼儿。
4、开办家长学校,做好“0—6岁儿童家长和看护人”的培训工作。
5、规范管理:入园幼儿做好接种预防登记、幼儿体检表、事故记录表等装订成册以用备案,并做好幼儿学籍管理卡的登记造册工作。
6、根据上级精神,做好幼儿园的年检工作,进行合理调整,积极整改或撤并不规范幼儿园。
三、教学、安全工作:
1、规范教材。幼儿园一律使用统一的指定教材。
2、课堂教学上一律要改变“小学化”倾向的教学模式,重点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卫生习惯,并对幼儿进行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物的教育。培养幼儿初步的团结友爱、诚实、勇敢等优良品德;逐步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认知兴趣。
3、要求幼儿园园长加强自身的学习和进修,努力提高保教质量,积极推进教师的学历进修和培训,用发展的眼光办事,对党的教育事业负责。
4、安全警钟长鸣。做好幼儿园区的校舍安全和卫生,切实做好幼儿在园的安全和早晚路上的安全,以及做好饮用水、食品的卫生和安全。
这个学期是大班的最后一个学期,孩子读完这个学期马上就要进入小学了,幼小衔接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为了更好地总结经验,我先将大班幼小衔接工作作如下总结。
一、日常活动中进行幼小衔接的一些习惯的培养,让孩子轻松养成好习惯。
1、为了让孩子更好地进行小学,更顺利地适应小学生活,我们重点对幼儿进行了规则意识、任务意识、自我服务能力以及合作能力的培养。经过一学年的努力,我们认为现在大部分幼儿能够较认真地完成老师每次交给的任务,在与同伴的合作中能够用较灵活的方式较好的与同伴进行游戏,遇到困难时能够和同伴们共同商讨解决问题的方法,班级幼儿社会交往能力得到了很好的提高。
2、同时让孩子严格遵守幼儿园的作息时间制度,努力做到不迟到。慢慢地班上也很少的孩子迟到了。基本上所有的幼儿都能够更严格地遵守作息时间制度。
二、通过一些教育教学活动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1、本学期,我班结合大班的年龄特点,把工作的重点放在了“幼小衔接”的准备工作上面。在实施计划的过程中,根据班级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有目的、有计划地将教育教学活动渗透在幼儿的日常生活、各学科领域、各活动区域以及幼儿家庭教育当中。经过一个学年的努力,每一位幼儿在原有基础上都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2、在日常教学中,本学期我们进行了离园倒计时主题,并在这个主题活动中开展了一系列的关于幼小衔接的课程,如集体教学活动“慌慌张张的莎莎”帮助幼儿意识到要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在上学前做好准备。如区域活动“我上小学了”,让孩子进行角色游戏,学系红领巾,模拟小学课堂,学习整理书包,在这样的过程中孩子们正在地像一位小学生一样去做各项活动了。如实践活动“特别的参观“,带领幼儿参观小学,去看看小学与幼儿园有什么不同,并看看小学的生活学习环境,然后进行谈话,教师根据孩子的回答一一给予相应的解答,让孩子排除心中的疑虑。
从活动效果来看,孩子们都对小学充满了向往,都能以轻松、向往的心情进入小学的学习与生活。
三、重视家园共育。
1、鼓励家长配合做好“幼小衔接”的准备工作,在家长会上进行了关于幼小衔接的专题。首先从幼儿教师的角度出发去说一些该做的事情,然后请两位小学教师结合她们的工作实际作了介绍。最后一起观看了幼教专家“钱志亮”关于幼小衔接的专题。让家长全面的了解关于幼小衔接,作为家长应该怎样配合幼儿园,做些什么事情。
很多家长通过家长会上的介绍,具体了解了孩子马上要读小学,自己要做的事情,其中钱志亮教授的一些具体建议做法也很受欢迎,孩子们用下来也非常满意。
2、每一次的主题活动家长都能够积极参与,主动通过各种渠道为主题的开展提供各种有价值资料,有了家长的参与,我们本学期的教育活动真正做到了“家园共育”。
3、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向家长汇报幼儿在园情况,了解幼儿在家情况,努力达成教育的一致性。
教师能及时向家长反映孩子所存在的问题,这样家长也能在家有针对性的进行引导,所以孩子们的缺点也得到了及时的纠正。
4、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园里的各项活动,家长们都能够积极参加,家长与教师间建构起了平等、信任、友谊的桥梁。
以上就是我对于大班幼小衔接工作的总结,希望能总结经验,以后做的更好。
幼小衔接活动课程方案(汇总20篇)篇五
一、 指导思想:
以“办好教育为人民”为宗旨,以保教工作为中心,以教育教学研究,创示范幼儿园和学前教育达标乡镇为抓手,坚持以人为本,依法治教,不断提高本地学前教育的整体水平。
二、 日常工作:
1、入园前做好家访宣传工作,让广大农户、家长认识到幼儿教育,行为习惯培养的重要性。
2、及时增添、修补课桌椅等日常用具和教具。
3、注重早晚幼儿的安全接送,要求家长按时接送幼儿。
4、开办家长学校,做好“0---6岁儿童家长和看护人”的培训工作。
5、规范管理:入园幼儿做好接种预防登记、幼儿体检表、事故记录表等装订成册以用备案,并做好幼儿学籍管理卡的登记造册工作。
6、根据上级精神,做好幼儿园的年检工作,进行合理调整,积极整改或撤并不规范幼儿园。
三、 教学、安全工作:
1、规范教材。幼儿园一律使用统一的指定教材。
2、课堂教学上一律要改变“小学化”倾向的教学模式,重点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卫生习惯,并对幼儿进行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物的教育。培养幼儿初步的团结友爱、诚实、勇敢等优良品德;逐步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认知兴趣。
3、要求幼儿园园长加强自身的学习和进修,努力提高保教质量,积极推进教师的学历进修和培训,用发展的眼光办事,对党的教育事业负责。
4、安全警钟长鸣。做好幼儿园区的校舍安全和卫生,切实做好幼儿在园的安全和早晚路上的安全,以及做好饮用水、食品的卫生和安全。
这个学期是大班的最后一个学期,孩子读完这个学期马上就要进入小学了,幼小衔接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为了更好地总结经验,我先将大班幼小衔接工作作如下总结。
一、日常活动中进行幼小衔接的一些习惯的培养,让孩子轻松养成好习惯1、为了让孩子更好地进行小学,更顺利地适应小学生活,我们重点对幼儿进行了规则意识、任务意识、自我服务能力以及合作能力的培养。经过一学年的努力,我们认为现在大部分幼儿能够较认真地完成老师每次交给的任务,在与同伴的合作中能够用较灵活的方式较好的与同伴进行游戏,遇到困难时能够和同伴们共同商讨解决问题的方法,班级幼儿社会交往能力得到了很好的提高。
2、同时让孩子严格遵守幼儿园的作息时间制度,努力做到不迟到。慢慢地班上也很少的孩子迟到了。基本上所有的幼儿都能够更严格地遵守作息时间制度。
二、通过一些教育教学活动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1、本学期,我班结合大班的年龄特点,把工作的重点放在了“幼小衔接”的准备工作上面。在实施计划的过程中,根据班级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有目的、有计划地将教育教学活动渗透在幼儿的日常生活、各学科领域、各活动区域以及幼儿家庭教育当中。经过一个学年的努力,每一位幼儿在原有基础上都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2、在日常教学中,本学期我们进行了离园倒计时主题,并在这个主题活动中开展了一系列的关于幼小衔接的课程,如集体教学活动“慌慌张张的莎莎”帮助幼儿意识到要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在上学前做好准备。如区域活动“我上小学了”,让孩子进行角色游戏,学系红领巾,模拟小学课堂,学习整理书包,在这样的过程中孩子们正在地像一位小学生一样去做各项活动了。如实践活动“特别的参观“,带领幼儿参观小学,去看看小学与幼儿园有什么不同,并看看小学的生活学习环境,然后进行谈话,教师根据孩子的回答一一给予相应的解答,让孩子排除心中的疑虑。
从活动效果来看,孩子们都对小学充满了向往,都能以轻松、向往的心情进入小学的学习与生活。
三、重视家园共育
1、鼓励家长配合做好“幼小衔接”的准备工作,在家长会上进行了关于幼小衔接的专题。首先从幼儿教师的角度出发去说一些该做的事情,然后请两位小学教师结合她们的工作实际作了介绍。最后一起观看了幼教专家“钱志亮”关于幼小衔接的专题。让家长全面的了解关于幼小衔接,作为家长应该怎样配合幼儿园,做些什么事情。
很多家长通过家长会上的介绍,具体了解了孩子马上要读小学,自己要做的事情,其中钱志亮教授的一些具体建议做法也很受欢迎,孩子们用下来也非常满意。
2、每一次的主题活动家长都能够积极参与,主动通过各种渠道为主题的开展提供各种有价值资料,有了家长的参与,我们本学期的教育活动真正做到了“家园共育”。
3、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向家长汇报幼儿在园情况,了解幼儿在家情况,努力达成教育的一致性。
教师能及时向家长反映孩子所存在的问题,这样家长也能在家有针对性的进行引导,所以孩子们的缺点也得到了及时的纠正。
4、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园里的各项活动,家长们都能够积极参加,家长与教师间建构起了平等、信任、友谊的桥梁。
以上就是我对于大班幼小衔接工作的总结,希望能总结经验,以后做的更好。
幼小衔接活动课程方案(汇总20篇)篇六
一、指导思想:
1、幼儿入小学之前应做一些适当的准备,这已是小学教师、幼儿教师和幼儿家长的共识。做好“幼小衔接”,不但有利于入学前后幼儿的学习和发展,而且能为孩子的后续学习乃至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尝试经过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班级工作、家长工作等多种手段多方位实施“幼小衔接”活动方案,将“幼小衔接”活动真正落实到实处。
二、活动目标:
1、经过“幼小衔接”系列活动的开展,和谐幼小衔接,帮助孩子向小学顺利过渡。
2、本着“真诚、尊重、互动、合作”的原则,增强幼儿园与小学的沟通衔接。(园校行政之间、园校教师之间、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小学生等。)。
3、有效整合家园力量,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知识观。
三、活动时间:
四、活动地点:
大三班教室。
五、参加对象:
全班家长主持:金老师。
六、活动准备:
1、班主任写好方案和发言稿。
2、家长签到表。
3、提前二天给每位家长发一份邀请函。
4、会场标语:幼小衔接家长会。
七、活动流程:
1、主持人致辞介绍活动流程。
2、由蔡老师讲座《幼小衔接》。
3、由班主任介绍班级情况。
4、有家长填写反馈表。
5、与家长交流。
附:家长会讲话稿尊敬的家长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非常感谢你们从百忙之中抽空来和我们一起共同探导幼小衔接这个问题。
大家都知道:从幼儿园生活过渡到小学生活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大的转折点。如果拿孩子离开家庭走向幼儿园;离开幼儿园到小学;从小学到初中、从初中到高中这几个阶段做对比的话,那最薄弱、最重要的一环就是“幼小衔接”。因为它将对孩子的一生产生重要的影响。
所谓幼小衔接,既是幼儿园教育的结束,又是小学教育的开始,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幼小衔接的主要目的在于让我们的孩子:学习感兴趣、活动能合群、生活有条理,非常自然、顺利的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在这样一个特殊阶段,我觉得我们老师和家长应有一个超前认识,提前认识到从幼儿园到小学,孩子的生活会出现哪些变化?并估计这些变化可能会给孩子带来哪些的影响,然后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使孩子顺利地适应小学生活。
一、首先和大家谈谈关于幼儿园和小学的区别:
进入小学,儿童所处的客观环境、学习内容、作息时间、自理要求、师生关系等都多方面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许多方面都存在着断节问题,因此做好幼小衔接工作,我们家长首先必须要明确幼儿园与小学的主要差异:
第一,学习生活环境的变化。幼儿园的教室,一般布置得美观、形象、富有儿童情趣,有丰富的物质环境,玩具琳琅满目;而小学教室只有课本、黑板、桌椅等教学设施,这对孩子缺乏吸引力,操场上的运动器械对低年级孩子来说,享用机会也比较少,使刚入学的孩子感到有些不适应。
第二,生活内容的变化。
幼儿园教育的特点我们总是采用“以游戏为基础活动”来进行。而小学学习则完全不同,因为学习是小学生的主要活动,不论你对所学的课程是否感兴趣,孩子都要根据国家统一规定的教学大纲来学好所规定的课程。学生的主要生活就是上课、完成作业。课间休息和游戏时间很短,孩子面临的是和5、6年级学生一样的每天上午四节课,下午两节课的课堂学习。而且最后总是以考试来衡量孩子学习的成败,给孩子造成的压力很大。
第三,师生关系的变化。
在幼儿园,老师对孩子生活照顾比较多,老师像妈妈般地照顾孩子,并参加到孩子们的各项活动之中。师生之间的关系近似于亲情关系,在孩子眼里,老师就像妈妈。三个个老师整天与她们为伴,少了其中任何一个孩子都会问老师哪里去了?而进入小学就不一样了,老师的角色会有所变化,由于要完成教学任务,教师的主要精力放在教学上,在生活上对学生的关心的比幼儿园老师要相对减少,老师与学生的交往主要在课堂上,师生个别接触的时间比较少,新入学的孩子就可能会感到这种新的师生关系有些不能接受,甚至感到生疏和压抑。
第四,教学方法的变化。
小学正规的课堂教学方式与幼儿园的自由游戏、探索和发现、提倡在玩中学,学中玩的学习方式有较大的区别,比如在散步的时候小朋友发现小草发芽了,于是我们便很随机的带孩子在幼儿园里观察,寻找除了小草发芽了,还有哪些东西也发芽了呢?银杏树发芽了、柳树发芽了、柿子树也发芽了,小桃树也发芽了等等,从而得出一个结论,春天来到了。而小学以课堂教学和书面语言为主,强调文化知识的系统教育和读、写、算等基本技能训练,课堂大多时间是以老师的讲解为主,除了老师的讲解,孩子还必须完成一定量的作业。这些都需要勤奋刻苦才能完成学习任务。
第五、行为规范的变化。
一般在幼儿园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个人要求,如上厕所、说话、玩东西等。举个例子:我班有个小朋友经常有这种情况,这边老师的课讲得津津有味,小朋友们听得聚精会神,她突然下位请假小便,老师真是左右为难。批准了好好的教学秩序被她打乱了,再有你离开教室老师总不能把课停下来让其它的小朋友都等你回来再上,说不定后面关键的知识你就失去了学习的机会。不批吧,万一把小便弄在身上怎么办?孩子入小学后,必须学会正确地认识自己,改正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做到上课抱臂坐正、不东张西望、不随便说话、发言要举手、学习用品放整齐,课本作业不准撕,上课不准喝水、在指定地方等家长接送等规定都纳入学生一日行为规范中,孩子们以往的感性将渐渐被理性和规则所控制。孩子在幼儿园里许多自选活动的时间和权利将被服从统一要求所替代。
第六、家长和老师期望值的变化。
孩子在幼儿园期间,家长和老师主要考虑的是孩子的营养、心理的健康、生理的健康,孩子在幼儿园吃好,玩好,与同伴相处好就行了。而一旦孩子入了小学,家长和教师的期望值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在学习方面对孩子给予新的期望,高的要求。考试要95分以上,孩子与孩子之间的横向比较激烈了。
总而言之,为了做好孩子入学前的准备工作,必须遵循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既要重视儿童智力的训练与培养,又要强调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力求儿童入学前心理准备的全面性。
接着向在座的家长汇报一下我们两个班的老师具体已经做了的,还有即将要去做的几个方面工作:
(一)、孩子们的`学习方面。
1、写字时,我们请小朋友将本子放直,眼睛离本子一尺距离,胸离桌沿一拳距离,握笔姿势正确。
2、看书时,请小朋友把书拿在手里,头不能靠在桌上,并保持一尺的距离。
3、小中班时,我们是说“小手放在小腿上”。现在我们请小朋友像小学生一样坐,双手放在桌子上,背挺直。
4、活动的时间延长到30或35分钟。
5、还有算术时,就像小学生一样开火车。
6、在活动中有问题要举手,而且回答问题要响亮。
(二)、孩子们的生活方面。
1、每天有小值日生、小老师等“职务”,有了这样的“权力”,小朋友会很积极地参加班里的活动。
2、每次做完作业后会整理记号笔、油画棒、并分组摆放整齐。
3、用餐时尽量保持安静,而且能吃完,有节约粮食的意识。
4、餐后擦嘴巴,并知道餐后不能跑,要参加一些安静的活动,如:分享玩具,能培养孩子和小朋友一起分享的能力并体验其中的快乐;阅读,主要是看图说话,并让孩子与小朋友自由地交流;听故事,能够培养孩子们的倾听能力及思维能力;折纸,让孩子们互相交流,互相帮助,让个别能干的小朋友起到带领作用。
5、午睡时请小朋友安静地进入午睡室,而且脱穿衣服要有顺序,并叠放整齐。午睡起床请小朋友自己折自己的棉被,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
(三)、孩子们的心理方面。
我们已经带孩子参观过小学了,活动中既能扩大幼儿园孩子的接触面,增强她们对学校的兴趣,激发求学的欲望,也能够帮助她们尽快尽早地熟悉校园生活。熟悉校园的环境,了解校园和我们幼儿园的区别,而且看小学生上课,哥哥姐姐坐的姿势、发言是怎么样的等等。让孩子知道我们上课的时候也要像哥哥姐姐一样,要立正,而且声音要响亮。我们还要看哥哥、姐姐做操,感觉哥哥、姐姐不像我们小朋友需要老师的带领。她们是班长带队的,心里就在想我以后也要当班长。我们还看哥哥姐姐做眼保健操,知道怎样保护我们的视力。在孩子们的心中感觉对小学非常向往。
因此作为我们老师现在侧重于关注孩子学习兴趣、学习方法与能力、学习的情感和态度等;培养想象力、观察力、表示沟通能力等基本素质,养成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才能科学地从生理、心理、行为习惯等多方面为孩子做好入学前的准备。
幼小衔接并不只是幼儿园和小学的事情,家庭和社会各方面因素都对其产生影响。其中家长的作用特别不能忽视。因为儿童的生活行为习惯、自理能力、身体素质、学习态度和能力以及社会适应力等都离不开家长的言传身教。
家长首先要有正确的心理定位,走进新华书店经常能看到家长们争相翻阅哈佛女孩、北大清华状元等成功成才的案例,回家后一些望子成龙心切的家长往往会照着这些书本像菜谱烧菜一样逼着自己的孩子按部就班。其实,这些都是没有必要的。每个孩子都有自己出众的地方,家长对孩子要有个正确的心理定位,要看到孩子的优势,时刻反问自己希望孩子成为怎样一个人?如果是我,我会说希望孩子成为一个健康、善良、正直自食其力的人。一旦有了一个心理定位,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做法就不会变得非理性。
其实激发孩子入学的愿望。孩子上小学,是她人生道路上的一个较重大的转折点。让孩子对小学产生向往,盼望早一点上小学。切忌家长对孩子这样说:“现在开始要吃苦头了”,“瞧,你这么坐不住,将来上小学可要受罪,让小学老师好好修理你!”
其实,这一时期的孩子对小学生活处于一种朦胧的状态,她们对小学的了解都是经过成人的介绍和她们的一些参观活动,而家长对孩子这样说,会引起孩子对小学的恐惧,觉得读书是一件可怕受罪的事,一旦读书受到挫折,就会产生自卑心理,更不能适应小学生活。
平时,家长在和孩子的聊天中,要不时传递这样的信息,“你长大了,就要上小学了,爸爸妈妈真高兴我们家要有小学生了,我们真开心”,让孩子知道,父母为自己的成长高兴,为自己上小学自豪。
幼小衔接活动课程方案(汇总20篇)篇七
目标:
1.初步熟悉小学生活。了解小学生课间十分钟的活动内容。
2.尝试合理安排自己的课间活动,并在与同伴、小学生的互动中大胆表达。
3.向往小学生活,渴望成为一名小学生。
准备:
i.参观小学并与小学生对话.对小学生课间十分钟的活动有所了解。
2.录像《课间十分钟》,邀请一位小学一年级学生。
过程:
1.认识小学生,产生参与活动的兴趣。
(1)今天有一位客人要和我们一起活动。你们看,他是幼儿园的小朋友还是小学生?你们是怎么看出来的?(教师请出小学生,鼓励幼儿仔细观察.并通过小学生的书包、红领巾等特征进行判断。)。
(2)请小学生自我介绍,师幼共同欢迎小学生。
2.迁移参观经验,理解"下课"的意思。
(1)小学生哥哥在_小学上学。你们还记得去这所小学参观的事情吗?那天.你们在小学里看到了什么?(师幼共同回忆参观小学的情形,鼓励幼儿交流在小学校园内的所见所闻。)。
(2)小学生上课的时候和我们一样吗?哪儿不一样呢?(先请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讲述,再请小学生介绍.帮助幼儿了解小学生每天上午要上四节不同的课。每节课都是四十五分钟,每上完一节课就有十分钟的休息时间,这十分钟就是下课时间。学校里会有铃声或音乐提醒大家上课和下课。)。
3.观看录像《课间十分钟》,了解课间十分钟的作用。
(1)课间十分钟有什么用呢?你看到小学生在下课的十分钟里会做些什么事情?(引导幼儿积极回忆,大胆想象,主动表述。)。
(2)小学生哥哥给我们带来了《课间十分钟》的录像,我们来看看小学生在课间十分钟里都做了些什么,想想他们为什么要做这些事。(播放录像,师幼共同观看。)。
(3)幼儿自由结伴讨论、交流小学生在课间十分钟做些什么事,为什么要做这些事。教师鼓励幼儿有疑问时去问问小学生。初步引导幼儿理解课间十分钟是小学生入厕、喝水.、换课本和游戏的时间。
4.实践活动。学习安排课间十分钟。
(1)如果你是小学生,你会在课间十分钟做什么呢?我们一起来试着安排"课间十分钟".请小学生哥哥当评委。看看谁安排得合理。
(2)幼儿安排课间十分钟,请小学生哥哥了解幼jl的课间活动内容。
5.交流、讨论,知道要合理安排课间十分钟。
(1)谁愿意来介绍自己在课间十分钟做了些什么?(请幼儿互相交流,大胆介绍自己课间十分钟做了哪些事。鼓励幼儿主动了解同伴对课间十分钟的安排。)。
(2)我们来听小学生哥哥说说哪些小朋友安排得合理。(小学生说说哪些小朋友安排得合理,让幼儿知道课间首先要解决入厕和喝水的事、学习上的事,如果有时间再和同伴游戏。)。
为推进我镇学前教育数学领域活动的质量,发挥我镇学前教育名师成长工作室的教研力量,结合20_年学前教育宣传月“幼小协同科学衔接”主题活动,开展龙湖镇幼小衔接联动教研。以下是方案具体内容:
一、活动地点:
衙口中心幼儿园二楼综合室。
二、活动时间:
20_年5月13日上午。
三、参加对象:
龙湖镇幼教、数学名师成长工作室全体成员;龙湖镇幼儿园教研组长各1名。
衙幼大班段家长、衙口中心小学教师若干名。
四、教研议题:
五、活动安排。
时间内容主持人。
8:10~8:30报到高丽卿。
8:30~9:00学前教育宣传月启动仪式。
9:00~9:30研究课《学编5以内加法应用题》。
9:30~10:00研究课《汪汪的生日派对》。
10:10~11:00对话研讨。
11:00~11:30专家点评尊道附小苏明强教授。
六、活动要求。
1.活动前:提前熟悉议题,结合各自数学教学经验,带着问题参与观摩、交流。
2.活动中:围绕研讨议题,选取观测点,认真记录、诊断,做好交流准备。
幼小衔接活动课程方案(汇总20篇)篇八
再过两个月,大班孩子就要迈进小学的大门,实现基础教育阶段的第一次转折。幼儿入小学是教育过度的关键期,做好“幼小衔接”,不仅有利于入学前后幼儿的学习和发展,而且能为孩子的后续学习乃至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矗我们以“尊重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发展规律,考虑孩子的心理需求和发展需要”为研究的基本原则,以“如何解决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问题,怎样让孩子从幼儿园平滑过渡到小学,促进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为研究重点,以“幼小协同,科学衔接”为主题,结合本园的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以帮助孩子顺利地完成这一阶段的过渡。
坚持面向全体幼儿,促进幼儿体、智、德、美的全面发展。针对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从幼儿园的实际出发,积极创造条件,通过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班级工作、家长工作等多方面多途径实施“幼小衔接”活动方案,将“幼小衔接”工作真正落实到实处,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
1、让幼儿了解即将面临的入学变化,初步体验小学的作息时间及课程模式,减少幼儿对小学的陌生感、神秘感,化解忧虑,为适应小学生活做好各项准备。
2、通过和谐幼小衔接,增加幼儿对小学生活的向往,帮助孩子从身心方面向小学顺利过渡。
3、家园同步,增强教师与家长的沟通,以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为重点,帮助孩子适应幼小过渡中的断层问题,共同为幼儿入小学做准备。
(一)教育教学方面:
通过“幼小衔接”系列活动的开展,了解幼儿园与小学的差异,减少幼儿对小学的陌生感、神秘感,为适应小学生活做好各项准备。
1、参观小学,组织幼儿去体验小学生活,观看小学的升旗仪式和广播体操;参观小学的环境,包括操尝教室、图书室、厕所等地方,边看边比较与幼儿园的不同;并深入一年级的课堂与小学生同上一节课,了解小学生是怎样上课、怎样举手、怎样做作业的,激发孩子上小学的欲望。
3、请孩子学做小学生,每天背着书包来园,开展“小书包真整齐”活动,培养幼儿整理文具、爱护文具、保管文具、认清楚自己文具的能力。
4、和孩子一起制订作息时间计划表,养成做事专注有序的习惯。
5、以“我心中的学校”为主题,组织幼儿运用绘画的形式表现自己心中理想的小学,让他们自己动手、动脑,设计出一组生动形象的,有趣的小学生生活场景图,使孩子们对小学产生向往,激发他们上小学的愿望。
6、邀请上届毕业生来园与小朋友座谈,介绍小学的学习、生活情况,做好入小学的心理准备。
(二)班级工作方面:
培养孩子间的相互学习、自主性和决策的能力,建立一个共同探讨的团体。营造一个充满爱的班级氛围,让幼儿有安全感,培养幼儿的责任意识。
1、身体方面的准备:
(1)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游戏。通过体育锻炼增强幼儿体质,使他们能够身心健康地步入小学。
(2)为了让幼儿能够较快地适应小学生活,我们适当延长幼儿学习、运动时间、减少游戏、生活时间,让幼儿在心理上对时间概念有所准备。
(3)在日常活动中培养幼儿正确的读书、写字、握笔姿势,同时,让幼儿懂得保护好自己的眼睛及各种器官。
(4)注重安全方面教育,让幼儿懂得并遵守交通规则,学会看红、绿灯,走人行道;有困难找警察,记住各种急救电话;知道不玩水、玩火,玩电。
2、独立生活能力的准备:
(1)通过谈话、讲故事、社会实践等培养幼儿的独立意识,增强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幼儿懂得,成为一名小学生,要学会自己的事自己做,遇到问题和困难要自己想办法解决。
(2)早睡早起,按时上学。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让他们懂得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事并一定做好;什么时候不该做什么事,并学着控制自己的愿望和行为。
(3)和孩子一起阅读故事《快睡吧,小田鼠》、《慌慌张张的沙沙》等作品,让幼儿克服动作拖拉、没有条理的不良习惯,养成动作敏捷、有条不紊的习惯。
3、学习方面的准备:
(1)请家长配合幼儿园,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不迟到早退、不随便请假,上课时要认真听讲、积极动脑,要认真完成作业等。
(2)培养孩子学习方面的动手操作能力,模仿学校要求,让幼儿学习有关的常规知识,爱护并看管好自己的物品,学会使用剪刀、铅笔刀、橡皮和其它学习工具。
(3)在教学活动中让幼儿养成爱想、爱问和认真回答问题、注意倾听的习惯;
培养幼儿正确地握笔写字、看书、读书的习惯;还有,通过适当的布置作业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在游戏、活动中加强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
(4)学记口述日记,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
(5)开展“小值日生活动”,培养幼儿独立意识和为他人服务意识。
(6)开展“快乐课间十分钟”活动,培养幼儿自理、自立的能力。
(7)知识经验的积累,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阅读、书写环境;以语言区为重点精心设计制作有关读写方面材料供幼儿操作,同时,让幼儿熟悉汉语拼音,通过每次的数学活动、数学区活动对幼儿进行分类、统计、简单运算、自编应用题的培养,提高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师方面:
(2)加强幼儿安全意识和自理能力的培养。
(3)加强幼儿对课间休息和自由活动的引导,让幼儿学会自主安排和管理自己的生活。
(4)与小学老师座谈,了解历届我园幼儿升小学后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幼儿园需要注意的幼小衔接的问题,并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
(5)开展相关主题活动,加强幼儿对小学生知识的学习和热爱上小学的情感培养,做好幼儿心理疏导。
(6)向家长宣传幼小衔接的相关知识。
(四)家长工作方面:
(1)做好家长工作,形成教育合力,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幼小衔接的相关知识,让家长认识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性,使家长们能够主动配合幼儿园,并能积极的参与到此项工作中来,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共同配合为孩子入小学做准备。
(2)利用家园联系栏向家长宣传幼小衔接方面的知识。在家长园地中开辟“家庭教育分享栏”,在上面粘贴幼儿学习内容,让家长鼓励幼儿独立完成,家长则对幼儿不明白的地方进行点拨,通过这种形式培养幼儿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使家长真正参与到孩子规则意识、任务意识的培养中来。
(3)在家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如:定时作息;有计划的完成老师留下的任务;不迟到等等。
(4)家园同步,教师与家长加强沟通,以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为重点帮助家长科学地去对待孩子成长中的转变,加强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
(一)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各教师充分理解“幼小衔接”活动的意义和作用,切实加强对活动的组织与领导,加强活动过程的管理,确保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
(二)落实目标责任制。我园将各项工作做到定时间、定内容、定责任人、定活动方式,定活动地点,确保活动的扎实开展。
五、活动反思与总结
(一)根据幼儿的入学取向,对入小学后的幼儿进行跟踪调查,了解幼儿入学后的情况,在根据了解的情况,对下一届的幼儿毕业生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
(二)教师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入手,进行整理分析。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每位教师写一篇有关“幼小衔接”的教育心得。
幼小衔接活动课程方案(汇总20篇)篇九
一、活动宗旨:
1、幼儿入小学前要做一些适当的准备,这已是小学老师和幼儿园老师的共识,做好“幼小衔接”不但有利于入学前幼儿的学习和发展,而且能为孩子的以后打下良好的基础。
2、通过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班级工作、家长工作等多种实施方案,将“幼小衔接”活动真正落到实处。
3、本着“真诚、尊重、互动、合作”的原则、加强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
4、有效整合家园力量,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知识观。
二、活动时间:20__年4月2日下午2:30。
三、活动地点:幼儿园多功能活动室。
四、活动前准备:家长邀请函、签到表、相机、班主任代表准备发言稿。
五、人员分工:
1、大班级部主任张新芳负责策划活动方案,纪金梅准备家长签到表;。
2、副园长李真负责家长邀请函。
3、大班教师孙海英准备发言稿。
4、王爱新负责家长会ppt的制作,李园长负责音乐的准备。
5、大班教师负责家长接待、签到和拍照;。
6、大班教师提前一天布置会场及会场卫生;。
六、活动流程:
1、大班教师负责会场接待家长签到。
2、会前播放音乐等待家长。
3、大班班主任负责安排家长按规定的顺序入座。
4、介绍本次活动的目的和流程。
5、中心小学一年级教师宋良辰讲座。
6、班主任代表发言。
7、徐园长精彩讲座。
8、与家长交流(互动)。
幼小衔接活动课程方案(汇总20篇)篇十
本学期各项工作即将结束,在孩子们即将完成大班学习任务之际,我们大班年级全体教师坐在一起,对照本学期初制定的结合大班的“幼小衔接”的工作计划,回首所做过的工作,共同总结经验,反思不足,具体总结如下:
1.开学初我们开展了《大手牵小手,携手向前走》家长会,让家长接受了幼儿园、小学的专题指导,有效地架起幼儿走向小学的桥梁。让家长进一步明确如何在心理和能力上为孩子作好充分的准备。比如有意注意的水平的高低决定幼儿成绩的好坏,因而家长可以多与孩子玩棋类游、拼图游戏,这对培养有意注意很有益,能够帮助幼儿集中注意力;家长对幼儿进行一些零散正确入学知识准备,但不是提前教拼音、识字等,也无须把玩具收起来。同时,家长要及时、准确地把握幼儿当前的发展状况,使得家庭教育更具针对性。
2.在实施计划的过程中,根据班级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有目的、有计划地将教育教学活动渗透在幼儿的日常生活、各学科领域、各活动区域以及幼儿家庭教育当中。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每一位幼儿幼儿在原有基础上都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3、在“幼小衔接”的准备工作中,我们重点对幼儿进行了规则意识、任务意识、自我服务能力以及合作能力的培养,经过一学期的努力,我们认为:班级大部分幼儿能够较认真的完成老师每次交给的任务,在与同伴的合作中能够用较灵活的方式较好的与同伴进行游戏,遇到困难时能够和同伴们共同商讨解决问题的方法,班级幼儿社会交往能力得到了很好的提高。
4.结合“小小值日生”和“小书包真整齐”活动培养了幼儿的自理能力。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应该从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如,留给儿童一片自己的小天地,指导他学会收拾自己小天地中的器物,学会穿衣、洗脸、叠被、整理房间、端饭、擦桌子、扫地等。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能力的发展有一个关键期,在关键期内,儿童的能力易于养成,过了培养期,过了关键期,幼儿能力的培养就显得特别困难。可见,为了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管理,家长们应在关键期培养幼儿能做和应该做的事情自己去做。比如大班时期,家长就要注意让幼儿自己整理图书、玩具,收拾小书包和生活用品等。同时家长要帮助他们在实际行动中克服困难,而不要代替他们克服困难,当幼儿遇到困难时,要不断给予鼓舞,使其具有较强的信心和决心,以至不达目的,决不罢休。此外,还要在克服困难的方法和技术上给予适当的指导,让幼儿掌握克服困难的技巧,少走弯路。
5.参观小学,通过参观小学的校园环境、观看小学生上课、参观小学的图书室、教室、走廊文化,在这一系列活动中孩子们了解小学生的基本学习生活,更增添了他们向往上小学的愿望。模仿小学生上课等。在这一系列活动中孩子们发现孩子们求知欲旺盛,上课表现特别棒,上课位置的适当调整;增加一些书写、早期阅读的练习时间;改变举手姿势。在这一系列活动中孩子们有了较初浅的经验练习。
二、不足及努力方向:
本学期,我们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存在有不少不足:
(1)班级幼儿的观察记录还应该进一步完善,应该尝试做好幼儿的个案追踪、分析。
(2)班级教师在材料整理方面有待提高。
幼小衔接是幼儿园、小学和家长都非常关心的问题,搞好它需要幼儿园和小学的改革,需要家长热心支持及其观念的改变。总之,搞好幼小衔接工作,需要幼儿园、小学和家长三方共同努力。
幼小衔接活动课程方案(汇总20篇)篇十一
1、在听听、看看、讲讲的过程中,梳理交流有关上小学担心的问题,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2、初步积累有关上小学的经验,激发幼儿向往上小学的积极情感。
分享梳理上小学担心的问题,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能按要求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分享解决“担心”的方法。
经验准备:“上幼儿园担心的事”调查表。
材料准备:课件、课桌椅、四本书、黑板两块等。
一、意图:模拟小学课堂,按座位表找位子,激发幼儿上小学的兴趣。
(指导策略:创设小学生课堂的环境,课桌椅、讲台等,引导孩子按老师出示的座位表入座。)。
关键提问:
1、师:看看今天我们上课摆放的桌椅和我们平时教室里一样吗?有什么不同?
2、在《童年》音乐声中幼儿按座位表入座。
3、坐在小学的课堂里感觉怎么样?
(意图:教师可通过追问、动作提示的方法让幼儿尽可能说出将要做小学生的感受,例如做一名小学生让我感觉很自豪。)。
4、小结:小学真是我们向往的地方,做一个小学生让你们觉得很自豪。
5、过渡语:豆豆和莉莉也将成为一名小学生,她们对上小学也有一些担心的问题,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二、意图:交流自己关于上小学的担心,梳理问题。
(指导策略:以情景引出话题,通过调查表交流、卡片提炼的方式梳理关于上小学担心的问题)。
1、情境创设:豆豆莉莉的谈话。“快上一年级,豆豆和莉莉在担心一件什么事?”
2、出示调查表,幼儿交流。“上小学了,你们有什么担心的事吗?”
3、根据幼儿的交流进行梳理。
(1)有关生活上的担心:例如担心迟到、到哪喝水小便等。
(2)有关交往上的担心:例如怎样交新朋友等。
(3)有关学习上的担心:例如作业太多、题目太难等。
(4)有关对老师的担心:例如小学老师凶吗?会罚站吗?等。
(意图:教师在幼儿交流的基础上,帮助幼儿梳理出四大担心的问题,对幼儿相关经验进行整理,为接下来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服务)。
4、幼儿将自己调查的内容按四个类别(学习、交往、生活、老师)分类展示。
5、过渡:今天老师就为你们准备了四本书,书里就藏着解决担心问题的方法,请你们去找一找。
三、意图:小组合作,寻找并交流消除担心的方法。
(指导策略:幼儿合作阅读寻找解决担心问题的方法,通过叙述、分析图示、小小辩论、问答游戏分享探索来的好方法,激发幼儿多元表达。)。
1、分组合作在书本中找办法。
提出要求:请你们四人一组,每组选择一本书看看猜猜讲讲有哪些好办法?
2、交流本组在书中找到的方法。
(1)(书本一):分享解决有关生活上的担心的方法。
提问:在生活上很多小朋友担心上学迟到,你找到了什么好办法让自己不迟到?
(指导策略:展示大书、幼儿叙述,例如:图片。
幼:按时入睡,早睡早起上学就不会迟到了。)。
小结:少看电视、整理好书包、早睡早起才不会迟到。
(2)(书本二):分享解决有关交往上的'担心的方法。
提问:有什么好办法和新同学很快的成为朋友?
(指导策略:通过多媒体展示图片,幼儿猜对后教师点出示正确答案。
例如:幼:说说自己喜欢的东西,可以很快成为好朋友。教师就点击出示:说说彼此的爱好。)。
小结:知道对方的名字,微笑的打招呼,夸夸别人,说说彼此的爱好、互相帮助都是交朋友的好方法。
(3)(书本三):分享解决对小学老师担心的问题。
(指导策略:辩论的方式交流——小学的老师“凶”吗?两组幼儿说出自己的理由,再通过书本的介绍让幼儿认识小学老师。)。
小结:小学老师会像幼儿园老师一样关心你、爱护你、教你学本领。
(4)(书本四):分享解决有关学习上的担心的方法。
(指导策略:通过一问一答的方式介绍怎样克服学习上的困难。
例如:幼1:请问:作业不会做怎么办?
幼2:我来告诉你,作业不会做可以请教老师和同学。
幼3:我来告诉你,作业不会做上课要认真听讲。
小结:当你学习上遇到困难时要自己努力,同学老师都会帮助你。
3、边播放课件教师边用散文诗的形式小结:
我们即将离开幼儿园做一名一年级小学生,
或许我们对上小学有那么一点点担心,
有的是学习上的,有的是生活上的,有的是交往上的,有的是面对新老师方面的。
没关系,当你遇到担心和害怕时要勇敢地面对。
想想我们今天找到的好办法,相信你一定会克服困难,开开心心的踏入小学校门,成为一名骄傲的小学生。
(意图:通过散文诗的总结一是帮助幼儿再次梳理了担心问题和解决担心的经验,二是激发了幼儿勇于面对困难向往上小学的积极情感。)。
4、下课铃声响起:课间十分钟开始了,再见。
幼小衔接活动课程方案(汇总20篇)篇十二
1、透过活动让学生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
2、体验劳动的欢乐,从小培养爱劳动的习惯。
3、教育学生尊重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的思想,珍惜父母的辛苦和劳动。
二、课前准备。
1、搜集名人或身边感人的劳动故事。
2、观察班上最爱劳动的同学有谁,用一句说话夸夸他。
三、班会过程。
(一)激趣导入:同学们,你们看看我们教室的环境怎样,你感觉到什么?这干净、整洁、舒适的环境是我们的值日生用他们的辛勤劳动创造出来的。劳动创造了美、创造了完美的生活,劳动是最光荣的!
(二)学会尊重劳动者。
劳动仅有分工不一样,没有贵贱之分,劳动者是最值得尊重的人。让我们为这些可敬的劳动者送上最美的赞歌吧!
(三)分享劳动的故事。
(四)表扬爱劳动的同学。
劳动是可敬的,劳动是光荣的。同学们,擦亮我们的眼睛,看看我们班上最爱劳动的同学有谁?他们平时是怎样做的?让我们向他竖起赞赏的大拇指,说一句赞美他的话!
(五)点燃热爱劳动之情。
四、总结。
同学们,我们都有一双灵巧的手,让我们用双手学会服务,学会劳动,学会创造,都来做勤劳好孩子;让我们用汗水描绘自我的梦想,用双手创造完美的未来!
幼小衔接活动课程方案(汇总20篇)篇十三
目前对活动课程的认识、设计和实践存在几个倾向:一是有的借活动课程之名,行“应试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之实,从时间到内容都服从于应试学科拓展与延伸的需要;二是没有什么设计,完全放任自流,随意性很大;三是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观念和方法没有换位,老师包办代替,学生没有自主权,体现不出活动课动手动脑等特征。
针对上述情况和根据《指导纲要》精神,我们强调九年义务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活动课程设计必须遵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思想,全面贯彻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方针,对学生有效地进行素质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因地因时因人设计活动,务求丰富多彩,综合运用社会、生活和学科知识,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动手动脑的活动,使学生获得直接经验和多方体验,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实践意识、创造意识,促使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增进身心健康,为培养适应21世纪建设需要的全面发展人才作出贡献。
活动课程作为九年义务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课程计划的.重要组织部分,有其独立性,在设计时要根据活动课程自身的规律,遵循以下原则。
1.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性、趣味性原则。
活动课程的地位与作用要求设计的活动课程要面向21世纪的需要,既要把爱国主义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和中国革命斗争传统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以及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现代科学技术、文化艺术不断发展等信息作为活动课程的重要内容,又要针对学生身心特点、兴趣爱好,寓教于乐,力求形象,具体、生动、活泼。如设计《火箭探秘》一是说明火箭是我国最先发明的,二是鼓励学生勇于探索未来火箭。
2.实践性、创造性原则。
活动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重在能力的培养。要使学生在实践中,动手动脑,取得对事物的亲身体验,掌握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活动课程的设计中,要注意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使他们勇于独立思考,标新立异,掌握从不同角度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办法,起到启发学生创新意识的作用。《火箭探秘》不但给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还给他们提出大胆设想、创新的思考。
3.导向性、自主性原则。
在活动课程设计中,必须明确学生是主体,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给予指导和帮助。因此,在确立活动课程的内容和形式上,要克服主观性、盲目性和随意性。
[1][2]。
幼小衔接活动课程方案(汇总20篇)篇十四
为推进我镇学前教育数学领域活动的'质量,发挥我镇学前教育名师成长工作室的教研力量,结合20--年学前教育宣传月“幼小协同科学衔接”主题活动,开展龙湖镇幼小衔接联动教研。以下是方案具体内容:
衙口中心幼儿园二楼综合室。
20xx年5月13日上午。
龙湖镇幼教、数学名师成长工作室全体成员;龙湖镇幼儿园教研组长各1名。
衙幼大班段家长、衙口中心小学教师若干名。
时间内容主持人。
8:10~8:30报到高丽卿。
8:30~9:00学前教育宣传月启动仪式。
吕寒珊。
9:00~9:30研究课《学编5以内加法应用题》。
(衙幼青年教师—施茵茵)。
9:30~10:00研究课《汪汪的生日派对》。
(龙湖镇幼教名师成长工作室—施菲菲)。
10:10~11:00对话研讨。
11:00~11:30专家点评尊道附小苏明强教授。
1.活动前:提前熟悉议题,结合各自数学教学经验,带着问题参与观摩、交流。
2.活动中:围绕研讨议题,选取观测点,认真记录、诊断,做好交流准备。
幼小衔接活动课程方案(汇总20篇)篇十五
为推进我镇学前教育数学领域活动的质量,发挥我镇学前教育名师成长工作室的教研力量,结合2019年学前教育宣传月“幼小协同科学衔接”主题活动,开展龙湖镇幼小衔接联动教研。以下是方案具体内容:
一、活动地点:
衙口中心幼儿园二楼综合室。
二、活动时间:
20__年5月13日上午。
三、参加对象:
龙湖镇幼教、数学名师成长工作室全体成员;龙湖镇幼儿园教研组长各1名。
衙幼大班段家长、衙口中心小学教师若干名。
四、教研议题:
五、活动安排。
时间内容主持人。
8:10~8:30报到高丽卿。
8:30~9:00学前教育宣传月启动仪式。
9:00~9:30研究课《学编5以内加法应用题》。
9:30~10:00研究课《汪汪的生日派对》。
10:10~11:00对话研讨。
11:00~11:30专家点评尊道附小苏明强教授。
六、活动要求。
1.活动前:提前熟悉议题,结合各自数学教学经验,带着问题参与观摩、交流。
2.活动中:围绕研讨议题,选取观测点,认真记录、诊断,做好交流准备。
幼小衔接活动课程方案(汇总20篇)篇十六
一、指导思想:
和谐幼小衔接,帮孩子走好小学第一步,助孩子向小学顺利过渡。
二、活动目标:
学习有兴趣,双语有长进;活动能合群,个性有发展;身体有保证,生活有条理。
三、活动思路:
本系列活动围绕参观小学校舍、感受小学课程、体验小学生活、和小学生联谊等四个方面进行。每次的活动目标各有侧重点,按照初步感受小学课堂----了解小学生的生活、学习----幼小同乐、开心party----小学老师为学前班的小朋友上课等顺序,有层次、有目的地活动。主要目的是带领学前班小朋友熟悉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感受小学生活的紧张和快乐,和小学生做朋友,激发幼儿对小学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做一名小学生的`自豪感。
(一)活动主题:参观加美小学部。
(二)参观地点:小学部教学区。
(三)参加人员:学前班小朋友及老师、小学一年级相关老师。
(四)参观时间:201x年5月20日(星期一)。
(五)活动目的:
1、使学前班小朋友知道小学时哥哥姐姐学习的地方,初步了解和感受小学生的学习与生活。
2、减少对小学的陌生感、神秘感,为适应小学生活做好各项准备。
3、了解小学活动特点和小学规范,对各类学习活动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建立初步的规则意识、任务意识。
4、激发学前班小朋友学习的兴趣和上小学的欲望,为学前班小朋友升入小学做好积极的心理准备。
5、让学前班小朋友走进小学生的饭堂,并与学生一起交流。分享吃自助餐的乐趣,激发幼儿上小学的欲望,为幼儿升入小学做好积极的心理准备。
(六)活动流程:
时间:5月20日上午。
1、(7:55——8:15)与一年级学生一起观看小学升旗仪式。负责老师:王洪志。
2、(8:30——9:10)第二节学前班小朋友与一年级学生共上一节课。幼儿园学前一班到一(1)班,学前二班到一(2)班,学前三班到一(3)班。负责老师:王洪志(数学)、周金英(语文)、杨霭怡(语文)。
3、(9:10——10:00)参观小学校园,包括小学生课间活动、操场、电脑房、舞蹈房、美术教室、音乐教室、体育馆、图书馆等等,边看边比较与幼儿园的不同。负责老师:王洪志老师,幼儿老师。
4、(10:00——10:30)观看小学生做课间操及进教室吃间餐。负责老师:各班主任、王洪志老师。
5、(10:30——11:00)参观加美小学部宿舍。由三名生活老师分班介绍宿舍并示范整理内务。负责老师:程雪菲、徐晓娟、梁丽梅、李飞萍、王洪志老师。
6、(11:00——11:30)让学前班小朋友走进小学生的饭堂,并与一年级学生一起交流。分享吃自助餐的乐趣,激发幼儿上小学的欲望,为幼儿升入小学做好积极的心理准备。负责老师:幼儿园老师、一年级组老师及四位生活老师。
幼小衔接之二:“幼小同乐、开心party”。
时间:5月20日下午。
1、(2:50——3:00)孙倩主任讲话。
2、(3:00——17:00)在b107室进行游园活动。
游戏项目负责老师:
小学部:杨青青、杨霭怡、麦建宁、叶志庆和各班生活老师。
各班主任负责组织学生纪律,(注意照顾幼儿园小朋友)。邹成方老师负责兑现奖券;莫君华和张艺芬老师兑换奖品;叶志庆负责新闻稿撰写;王洪志统筹整个会场及拍照。
3、活动完毕后,合影留念。
附活动流程表:
5月20日上午:
7:55——8:15参加小学部升旗仪式。
8:30——9:10学前班小朋友走进课堂。
9:10——10:00参观小学校园,包括小学生课间活动,操场,电脑房,舞蹈房,美术教室,音乐教室,体育馆,图书馆等等。
10:20——10:50参观小学校园及学生宿舍。
10:00——10:30观看小学生做课间操及进教室吃间餐。
10:30——11:00参观加美小学部宿舍。
11:00——11:30学前班小朋友走进小学生的饭堂。
5月20日下午:
14:40——14:45到b107室进行游园活动。
2:50——3:00孙倩主任讲话。
3:00——17:00在b107室进行游园活动。
幼小衔接活动课程方案(汇总20篇)篇十七
再过半年,大班孩子就要迈进小学的大门,实现基础教育阶段的第一次转折。幼儿入小学是教育过度的关键期,应做一些适当的准备,这已经是幼儿教师和家长们的共识。做好“幼小衔接”,不仅有利于入学前后幼儿的学习和发展,而且能为孩子的后续学习乃至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我们坚持面向全体幼儿,促进幼儿体、智、德、美的全面发展。针对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从幼儿园的实际出发,积极创造条件,将尝试通过教育教学、班级工作、家长工作等多方面多途径实施“幼小衔接”活动方案,将“幼小衔接”工作真正落实到实处。
2、通过和谐幼小衔接,增加幼儿对小学生活的向往,帮助孩子从身心方面向小学顺利过渡
3、家园同步,增强教师与家长的沟通,以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为重点,帮助孩子适应幼小过渡中的断层问题,共同为幼儿入小学做准备。
(一)教育教学方面:
通过“幼小衔接”系列活动的开展,了解幼儿园与小学的差异,减少幼儿对小学的陌生感、神秘感,为适应小学生活做好各项准备。
1、参观小学、。
为了让大班的孩子能更进一步感受小学的生活,了解小学生的学习生活与责任意识,我们将组织他们去体验生活,观看小学的升旗仪式和广播体操;参观小学的环境,包括操场、教室、图书室、厕所等地方,边看边比较与幼儿园的不同;并深入一年级的课堂与小学生同上一节课,了解小学生是怎样上课、怎样举手、怎样做作业的,并组织幼儿运用绘画的形式表现“我心目中的小学”,使孩子们对小学产生向往,激发他们上小学的愿望。
3、请孩子学做小学生每天背着书包来园,并学着整理自己的书包和学习用品,开展整理书包比赛。
4、和孩子一起制订作息时间计划表,养成做事专注有序的习惯。
(二)班级工作方面:
培养孩子间的相互学习、自主性和决策的能力,建立一个共同探讨的团体。营造一个充满爱的班级氛围,让幼儿有安全感,培养幼儿的责任意识。
1、身体方面的准备:
(2)为了让幼儿能够较快地适应小学生活,我们将适当延长幼儿学习时间、减少游戏时间。每节课 35—40 分钟左右。
(3)在日常活动中培养幼儿正确的读书、写字、握笔姿势,同时,让幼儿懂得保护好自己的眼睛及各种器官。
(4)注重安全方面教育,让幼儿懂得并遵守交通规则,学会看红、绿灯,走人行道;有困难找警察,记住各种急救电话;知道不玩水、玩火,玩电。
2、独立生活能力的准备:
(1)通过谈话、讲故事、社会实践等培养幼儿的独立意识,增强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幼儿懂得,成为一名小学生,要学会自己的事自己做。
(2)早睡早起,按时上学。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让他们懂得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事并一定做好;什么时候不该做事并控制自己的愿望和行为。
(3)和孩子一起阅读故事《快睡吧,小田鼠》、《慌慌张张的沙沙》等作品,让幼儿克服动作拖拉、没有条理的不良习惯,养成动作敏捷、有条不紊的习惯。
3、学习方面的准备:
(1)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不迟到早退、不随便请假,上课时要认真听讲、积极动脑,要认真完成作业等。
(2)和孩子一起阅读故事《一半先生》、《犟龟》、《鹅太太洗澡》等作品,让幼儿克服丢三落四、缺乏责任心和坚持性的缺点,养成做事有恒心、有耐心的习惯。
(3)知识经验的积累:
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阅读、书写环境;以语言区为重点精心设计制作有关读写方面材料供幼儿操作,同时,让幼儿熟悉汉语拼音,通过每次的数学活动、数学区活动对幼儿进行分类、统计、简单运算、自编应用题的培养,提高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家长工作方面:
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共同配合为孩子入小学做准备。
1、看着画面,讲述《着急的豆豆》,学会必要的等待。
2、家园同步,教师与家长的沟通,以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为重点帮助家长科学地去对待孩子成长中的转变。在家长园地中开辟“家庭教育分享栏”,在上面粘贴幼儿学习内容,让家长鼓励幼儿独立完成,家长则对幼儿不明白的地方进行点拨,通过这种形式培养幼儿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使家长真正参与到孩子规则意识、任务意识的培养中来。
入小学是人生成长中的一件大事,幼小衔接是一项艰巨而又重要的工作,我们一定全力以赴,帮助孩子顺利度过人生的第一大关口。以上这些方案是我们的初步设想,希望大家多提宝贵意见,以便我们更好地做好这项工作。
幼小衔接活动课程方案(汇总20篇)篇十八
1、初步熟悉小学生活。了解小学生课间十分钟的活动内容。
2、尝试合理安排自己的课间活动,并在与同伴、小学生的互动中大胆表达。
3、向往小学生活,渴望成为一名小学生。
1、参观小学并与小学生对话。对小学生课间十分钟的活动有所了解。
2、录像《课间十分钟》,邀请一位小学一年级学生。
1、认识小学生,产生参与活动的兴趣。
(1)今天有一位客人要和我们一起活动。你们看,他是幼儿园的小朋友还是小学生?你们是怎么看出来的?(教师请出小学生,鼓励幼儿仔细观察。并通过小学生的书包、红领巾等特征进行判断。)
(2)请小学生,师幼共同欢迎小学生。
2、迁移参观经验,理解”下课”的意思。
(1)小学生哥哥在__小学上学。你们还记得去这所小学参观的事情吗?那天。你们在小学里看到了什么?(师幼共同回忆参观小学的情形,鼓励幼儿交流在小学校园内的所见所闻。)
(2)小学生上课的.时候和我们一样吗?哪儿不一样呢?(先请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讲述,再请小学生介绍。帮助幼儿了解小学生每天上午要上四节不同的课。每节课都是四十五分钟,每上完一节课就有十分钟的休息时间,这十分钟就是下课时间。学校里会有铃声或音乐提醒大家上课和下课。)
3、观看录像《课间十分钟》,了解课间十分钟的作用。
(1)课间十分钟有什么用呢?你看到小学生在下课的十分钟里会做些什么事情?(引导幼儿积极回忆,大胆想象,主动表述。)
(2)小学生哥哥给我们带来了《课间十分钟》的录像,我们来看看小学生在课间十分钟里都做了些什么,想想他们为什么要做这些事。(播放录像,师幼共同观看。)
(3)幼儿自由结伴讨论、交流小学生在课间十分钟做些什么事,为什么要做这些事。教师鼓励幼儿有疑问时去问问小学生。初步引导幼儿理解课间十分钟是小学生入厕、喝水。、换课本和游戏的时间。
4、实践活动。学习安排课间十分钟。
(1)如果你是小学生,你会在课间十分钟做什么呢?我们一起来试着安排”课间十分钟”。请小学生哥哥当评委。看看谁安排得合理。
(2)幼儿安排课间十分钟,请小学生哥哥了解幼jl的课间活动内容。
5、交流、讨论,知道要合理安排课间十分钟。
(1)谁愿意来介绍自己在课间十分钟做了些什么?(请幼儿互相交流,大胆介绍自己课间十分钟做了哪些事。鼓励幼儿主动了解同伴对课间十分钟的安排。)
(2)我们来听小学生哥哥哪些小朋友安排得合理。(小学生说说哪些小朋友安排得合理,让幼儿知道课间首先要解决入厕和喝水的事、学习上的事,如果有时间再和同伴游戏。)
幼小衔接活动课程方案(汇总20篇)篇十九
为推进我镇学前数学领域活动的质量,发挥我镇学前教育名师成长工作室的教研力量,结合20__年学前教育宣传月“幼小协同科学衔接”主题活动,开展龙湖镇幼小衔接联动教研。以下是方案具体内容:
衙口中心幼儿园二楼综合室。
20__年5月13日上午。
龙湖镇幼教、数学名师成长工作室全体成员;龙湖镇幼儿园教研组长各1名。
衙幼大班段家长、衙口中心小学教师若干名。
时间内容主持人。
8:10~8:30报到高丽卿。
8:30~9:00学前教育宣传月启动仪式。
吕寒珊。
9:00~9:30研究课《学编5以内加法应用题》。
(衙幼青年教师—施茵茵)。
9:30~10:00研究课《汪汪的'生日派对》。
(龙湖镇幼教名师成长工作室—施菲菲)。
10:10~11:00对话研讨。
11:00~11:30专家点评尊道附小苏明强教授。
1、活动前:提前熟悉议题,结合各自数学教学,带着问题参与观摩、交流。
2、活动中:围绕研讨议题,选取观测点,认真记录、诊断,做好交流准备。
幼小衔接活动课程方案(汇总20篇)篇二十
目前对活动课程的认识、设计和实践存在几个倾向:一是有的借活动课程之名,行“应试教育”之实,从时间到内容都服从于应试学科拓展与延伸的需要;二是没有什么设计,完全放任自流,随意性很大;三是教育观念和方法没有换位,老师包办代替,学生没有自主权,体现不出活动课动手动脑等特征。
针对上述情况和根据《指导纲要》精神,我们强调九年义务教育活动课程设计必须遵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思想,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对学生有效地进行素质教育;因地因时因人设计活动,务求丰富多彩,综合运用社会、生活和学科知识,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动手动脑的活动,使学生获得直接经验和多方体验,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实践意识、创造意识,促使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增进身心健康,为培养适应21世纪建设需要的全面发展人才作出贡献。
活动课程作为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计划的重要组织部分,有其独立性,在设计时要根据活动课程自身的规律,遵循以下原则。
1.教育性、趣味性原则。
活动课程的地位与作用要求设计的活动课程要面向21世纪的需要,既要把爱国主义教育、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和中国革命斗争传统教育以及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现代科学技术、文化艺术不断发展等信息作为活动课程的重要内容,又要针对学生身心特点、兴趣爱好,寓教于乐,力求形象,具体、生动、活泼。如设计《火箭探秘》一是说明火箭是我国最先发明的,二是鼓励学生勇于探索未来火箭。
2.实践性、创造性原则。
活动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重在能力的培养。要使学生在实践中,动手动脑,取得对事物的亲身体验,掌握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活动课程的设计中,要注意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使他们勇于独立思考,标新立异,掌握从不同角度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办法,起到启发学生创新意识的作用。《火箭探秘》不但给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还给他们提出大胆设想、创新的思考。
3.导向性、自主性原则。
在活动课程设计中,必须明确学生是主体,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给予指导和帮助。因此,在确立活动课程的内容和形式上,要克服主观性、盲目性和随意性。
在使学生有计划、有步聚地开展活动时,能给予学生较多的`选择活动和自己设计、组织、主持开展活动的机会,发挥他们的自主性,使学生在活动中能学有所乐,学有所得,增长才干。例如“迷路事件”这一活动全由学生份演各种角色,解决各种难题。
4.通用性与民族性、地方性相结合的原则。
活动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在设计时,要注意到学生的民族差异、个体差异和兴趣爱好的区别,做到普及与提高相结合,通用性与民族性,地方性相结合的原则。编写时必须同时考虑从地域环境、经济发展、社会需求以及师资条件、场地设施、经费来源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出发,突出重点,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写出特色,注意其可行性和实效性。如《板鞋舞》是广西民间体育、文艺项目,在全国各盛市也可以通用。
5.灵活性、开放性原则。
活动课程有统一的目的和基本要求,活动内容应相对稳定;活动课程具有多样化的特点,需经常不断地改进和丰富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活动课程范围很大,不局限在课堂,要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相结合。根据这些情况,设计时,注意充分利用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的资源和优势,能使学生广泛接触社会,联系生活、生产实际,从中获取知识和教益,体现灵活性、开放性原则。如《谚语知天气》使学生广泛联系实际,效果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