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难教案教案(精选12篇)

时间:2025-01-21 作者:XY字客

在教学工作计划中,教师可以设定明确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以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请大家参考以下教学工作计划范文,总结经验,不断改进教学工作。

蜀道难教案教案(精选12篇)篇一

1、了解李白的诗歌特征。

2、赏析本诗艺术特征:a将神话传说、想象和夸张融为一体的特征;b章法上主旨句。

重复出现,副句多变;c句式灵活多变,语言奔放恣肆。

3、体会李白的浪漫主义情怀。

本诗是一首七言乐府诗。乐府诗是汉武帝刘彻开始设立的掌管音乐的机关,任务是制定乐谱、采集歌词、训练乐工,以备朝廷举行祭祀,召开宴会或举行其他仪式时演奏。另外,还有一项任务就是采集民歌,供统治阶级“观风俗”。后来其含义有了变化,指一种合乐的诗歌,即“乐府诗”,简称“乐府”。乐府诗有广狭两种意义:狭义的指汉以下入乐的诗,它包括文人创作的和采自民间的;广义的包括词曲和没有入乐而袭用乐府旧题,或摹仿乐府诗体裁的作品。这首诗就属于后者。

“蜀道难”是乐府旧题,属《相和歌.瑟调曲》。其歌词内容多写从长安往西南入蜀道路的艰难险阻。现存梁简文帝、刘孝威等人作品,都写过蜀道之难,但内容单薄,艺术性不高。李白这篇则以切身体验为基础,结合神话传说、历史故事,通过丰富的想象、大胆的夸张、雄放的语言和穷极变化的句式、韵律创造出奇险壮观的艺术天地,把“蜀道难”的主题表现得淋漓尽致,令人耳目一新。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伟大诗人,与杜甫并称“李杜”。少年时代在四川度过,25岁,漫游十余年,出三峡,泛洞庭,东游吴越,北上太原,有“大济苍生”之志。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李白奉召进京,他本想此行能够施展才华,有所作为,但理想很快破灭了,皇帝的不重用,权臣的排挤,加之个人的傲岸不羁,一年多便被赐金放还,因而思想上便由入世转为出世,于是放浪形骸,寄情山水,诗酒逍遥,最后客死安徽当涂。李白是屈原之后,古代诗坛上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杜甫曾说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对他极为倾服。韩愈云:“李杜文章在,光芒万丈长”。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指出:“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二人诗风不同,而各臻绝诣。

对这首诗的创作曾有一些附会史事的说法,如以为它是讽刺唐玄宗避安史乱入蜀的,几乎没有定论,同学们若有兴趣,可以自己去考证。但有一点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赞同:此诗作于天宝初年,这时正是李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前夕,诗人在表面繁荣的背后,仿佛已经预感到潜伏着的社会危机,深感于人生道路的艰难。

1、“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这两句统摄全诗,奠定了诗的咏叹基调,感情豪放,要读得很有声势。全用散文化的句子,表明诗人在仰望蜀道时情不自已,脱口而出,也显示了感叹的.强烈。“噫吁唏”是惊异之辞。“危”“高”,同义重出,极言蜀道之高。“乎”“哉”,皆可有延长音。“蜀道之难”,可读得平缓,略作停顿后,再用升调读“难于上青天”五字,如此则全诗主旨自明。

2、“蚕丛及鱼凫……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写蜀道来历,当用叙述调读。“蚕丛”四句说秦蜀两地长期隔绝,无路可通;“西当”两句说“太白鸟道”,意即无人能攀越——这些,都是为下文作铺垫的,应当读得轻而平缓。最后两句为正意所在,应着意加以渲染,如同亲眼见到那怵目惊心的场面,表明蜀道的开通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3.“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以手抚膺坐长叹。”

写蜀道的高峻、含虽有道而人难行之意,当用咏叹凋诵读。“上有”二句从不同角度展示蜀道的概貌,要读得慢些,使听者产生视线移动的感觉,重音要落在“六龙回日”“冲波逆折”二语上。“黄鹤”二句,有徒唤奈何之情,读后可稍作停顿,为下文蓄势。最后四句近似特写,专叙人在青泥岭上行走的情形,读时须有身历其境的设想,“百步九折”“扪参历井”二语可重读,速度不宜快,至“仰胁息”作一顿,再读末句并作较长停顿。

4.“问君西游何时还……使人听此凋朱颜。”

诗题下未注明送何人入蜀,所以这里的“问君”无妨假定实有其人,可以读得亲切一些。将行而问“何时还”,已有不可行之意,重音要落在“不可攀”三字上,当用劝说的语气读。“但见”四句借鸟声渲染旅途中悲凉凄清的氛围,读时要放低声调,有千里孤身之感,至“愁空山”徐徐而上。然后用感叹的语调读主旨句,至“凋朱颜”略作一顿,以示意犹未尽。

5.“连峰去天不盈尺……胡为乎来哉!”

仍是说不可行,但内容加深了一层,因为说的是蜀道的险恶。前四句不是纯客观的描写,读时须设想这是旅游者攀援于“连峰”“绝壁”之上,置身于“飞湍瀑流”之间,要使听者感到惊心动魄。读后可作稍长停顿,再用“其险也如此”缓缓收住。末句是诗人借用蜀人的口气,对历险而来的游者深表叹息——“胡为乎来哉”不是询问,当用降调读,暗含“何苦而来”之意。

6.“剑阁岭炼而崔嵬……化为狼与豺。”

读第一句要突然振起,以再现剑阁的险要景象。“一夫”两句应读得顿挫有力,表明剑阁有易守难攻的特点。但重点是最后两句,这是告诫西游的人:剑阁既为蜀之门户,形势又如此险要,自然易生军事叛乱,决不可以久居蜀地。

7.“朝避猛虎……不如早还家。”

写蜀地军事叛乱中的残酷景象。全用四字句,节奏短而有力,读时当两字一顿,有惨绝人寰之意。稍作停顿后,改用诚恳劝说语气读最后两句。

8.“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这是全诗的结束语。主旨句第三次出现,要读得缓慢些,有深沉的慨叹意。“侧身西望”后稍作停顿,再用渐慢渐弱的声调读“长咨嗟”三字,若有余音,以发人深思。

蜀道难。

叹蜀道之高(高险)。

景物凄清。

山水险恶。

蜀道自古可畏(劝阻友人)。

叹战祸之烈(凶险)。

剑阁险要。

惨象环生。

早还家。

(告诫友人)。

1、将神话传说、想象和艺术夸张融为一体进行写景抒情。如用五丁开山、六龙回日的神话传说写出历史上蜀道不可逾越之险阻。用人行青泥岭上扪参历井的想象写出青泥岭的困危之状。用黄鹤不得飞度、猿猱愁于攀援的夸张写出人行走难上加难。用古木荒凉、鸟声悲凄的景物来写游蜀者的羁旅愁思。

2、章法上,诗人创造性地继承了古代民歌中常见的复沓形式(又称反复),主旨句凡三现:开头、中间、结尾各出现一次。这并非简单的重复,因为它每出现一次都给读者带来新的启示,由此形成了以主旨句贯穿始终、内容层层深入的格局,使人产生一叹之不足而至于再,再叹之不足而至于三的感受。尤其,主旨句的每一次出现,或前或后总有一个提示内容的“副句”伴随着它。

3、句式灵活多变,语言奔放恣肆,体现了李白诗歌的独特个性:句式以七言为主,又杂有三言、四言、五言、六言、八言,随心所欲,穷极变化。语言或匀称对偶(上、下),或散漫舒展(第一句),或精炼凝重(但见、又闻),或通俗轻快(嗟尔)。摆脱了一般诗歌中节奏统一板滞的现象,造成了参差错落、变化有致的美感和韵味。

蜀道难教案教案(精选12篇)篇二

能力目标结合诗歌内容讲解诵读要求。

情感目标了解李白的放达。

教学重点诵读。

教学难点诵读要求。

教学方法指导示范。

教学课时3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

新课以杜甫评价李白的诗歌:“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谈到唐诗的地位及李白的成就。

朗读课文教师疏通文意范读课文。

1、个别朗读。

2、集体朗读。

二、师生探讨。

1.“噫吁戏,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这两句统摄全诗,奠定了诗的咏叹基调,但感情是豪放的,要读得很有声势。全用散文化的句子,表明诗人在仰望蜀道时情不自已,脱口而出,也显示了感叹的强烈。“噫吁唏”是惊异之辞。“危”“高”,同义重出,极言蜀道之高。“乎”“哉”,皆可有延长音。“蜀道之难”,可读得平缓,略作停顿后,再用升调读“难于上青天”五字,如此则全诗主旨自明。

2.“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这一层写蜀道来历,当用叙述调读。“蚕丛”四句说秦蜀两地长期隔绝,无路可通;“西当”两句说“太白鸟道”,意即无人能攀越——这些,都是为下文作铺垫的,应当读得轻而平缓。最后两句为正意所在,应着意加以渲染,如同亲眼见到那怵目惊心的场面,表明蜀道的开通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3.“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这一层紧承上文,写蜀道的高峻、含虽有道而人难行之意,当用咏叹凋诵读。“上有”二句从不同角度展示蜀道的概貌,要读得慢些,使听者产生视线移动的感觉,重音要落在“六龙回日”“冲波逆折”二语上。“黄鹤”二句,有徒唤奈何之情,读后可稍作停顿,为下文蓄势。最后四句近似特写,专叙人在青泥岭上行走的情形,读时须有身历其境的设想,“百步九折”“扪参历井”二语可重读,速度不宜快,至“仰胁息”作一顿,再读末句并作较长停顿。

4.“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诗题下未注明送何人入蜀,所以这里的“问君”无妨假定实有其人,可以读得亲切一些。将行而问“何时还”,已有不可行之意,重音要落在“不可攀”三字上,当用劝说的语气读。以下四句借鸟声渲染旅途中悲凉凄清的氛围,读时要放低声调,有千里孤身之感,至“愁空山”徐徐而上。然后用感叹的语调读主旨句,至“凋朱颜”略作一顿,以示意犹未尽。

5.“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砅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仍是说不可行,但内容加深了一层,因为说的是蜀道的险恶。前四句不是纯客观的描写,读时须设想这是旅游者攀援于“连峰”“绝壁”之上,置身于“飞湍瀑流”之间,要使听者感到惊心动魄。读后可作稍长停顿,再用“其险也如此”缓缓收住。末句是诗人借用蜀人的口气,对历险而来的游者深表叹息——“胡为乎来哉”不是询问,当用降调读,暗含“何苦而来”之意。

6.“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读第一句当突然振起,以再现剑阁的险要景象。“一夫”两句应该得顿挫有力,表明剑阁有易守难攻的特点。但重点是最后两句,这是告诫西游的人:剑阁既为蜀之门户,形势又如此险要,自然易生军事叛乱,决不可以久居蜀地。

7.“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开头四句直承上文,写蜀地军事叛乱中的残酷景象。全用四字句,节奏短而有力,读时当两字一顿,有惨绝人寰之意。稍作停顿后,改用诚恳劝说语气读最后两句。

8.“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这是全诗的结束语。主旨句第三次出现,要读得缓慢些,有深沉的慨叹意。“侧身西望”后稍作停顿,再用渐慢渐弱的声调读“长咨嗟”三字,若有余音,以发人深思。

三、诗歌整体感知。

《蜀道难》是乐府《相和歌辞瑟调曲》旧题,内容多以山川之险言蜀道之难。本篇诗人袭用乐府古题而推陈出新,以丰富的想像、奔放的语言、雄健的笔调生动地描绘了由秦人蜀道路上奇丽惊险的山川景色。既写了蜀道的艰难,又写了人生旅程的艰难,并寄予了对国事的忧虑和担心。全诗以强烈的咏叹凭空起事,继之以浩渺混茫的古代传说和高危险峻的山水景物。大起大落的跳跃式的诗歌情感结构,给人以奔腾回旋的动感;流走于其中的气吞山河的宏伟气魄,给人以涤荡心灵的强烈震撼。全诗气势磅礴,风格豪放,汪洋捭阖,变幻莫测,处处险中见奇,展现了诗人杰出的艺术才能和丰富的想像力。

诗的开首4句是全篇的总纲,以后按蜀道的由来、历史,蜀道沿途各处高峻、阴森、险恶和动荡不定的社会情况等内容次第写来,镜头一组比一组惊心动魄。“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在诗中反复叠现吟唱,作者以酣畅淋漓的笔墨,创造出了一个神奇惊险、雄健开阔的高远境界,使全诗的情感始终处于高昂、澎湃之中,回旋激荡,余韵悠长。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

新课提问背诵而导入新课。

朗读课文在学生朗读时,提请注意诗歌的章法、气象、基调。请朗读好的学生进行朗读。

鉴赏诗歌章法诗人创造性地继承了古代民歌中常见的复沓形式(又称反复),主旨句凡三见:开头、中间、结尾各出现一次。这并非简单的重复,因为它每出现一次都给读者带来新的启示,由此自然形成了以主旨句贯穿始终、内容层层深入的格局,使人产生一叹之不足而至于再,再叹之不足而至于三的感受。

二、鉴赏诗歌。

读这首诗,如从画廊经过一般,一幅幅动人的画面接连不断地出现在你的眼前,它们那阔大的意境,那逼人的气势,使你怵目惊心,叹为观止。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在诗人的想像中,他仿佛将秦蜀之间重山叠岭千里不绝的图景一望无余。如此雄奇的地貌,真是罕有其匹啊!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16个字就将民间传说中关于五丁开山的故事栩栩如生地再现了出来,使我们仿佛听到了五丁拽蛇时的大声呼喊以及随后一声使山河改观的巨响,也仿佛看到无数勇敢的人在高山上开辟道路、架设栈道的情形,不禁要赞叹神力和人工的伟大!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这是诗人想像自己在蜀道中的所见:当仰望眼前的最高峰时,他看见六条龙拉着的太阳车被挡住,不得不绕道而行;再俯视下面,只见波涛汹涌的急流为大山所阻而激起无数的漩涡——这幅画又是多么神奇而美妙!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这是诗人设想自己沿着盘山道攀登青泥岭的情形。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这是写登上顶峰以后的情形。——这很像一组摇镜头,而有趣的是后一幅:诗人从星星中间穿过,有时还好奇地触摸它们,看看是个什么样子。这是何等奇特的想像!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这是诗人设想游者在途中所见到的景物。画面是凄清的:鸟鸣,使山林显得更加幽静,像原始森林一样荒寂无人。跟此前的画面相比,色调是变了,也表现了蜀道景物的多样,但气氛是逼人的,使人感到孤寂得可怕。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虺,砯崖转石万壑雷。”这是一幅极其惊险的画面,与上文着重写蜀道之高不同。连峰绝壁,砯崖转石,都会危及游人的生命,使人望而生畏,闻而心惊,故下文云“其险也如此”。

如此多的画面此隐彼现,其境界之阔大,自不待言;且无论写山之高,水之急,河山之改观,林木之荒寂,连峰绝壁之险,皆有逼人之势,其气象之宏伟,确非他人之可及。再从总体来看,其变化之速,愈变愈奇,又往往出人意料,使人目不暇接。

鉴赏诗歌基调这首诗以主旨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贯穿始终,已经显示了它的咏叹基调。统观全诗,诗人之叹有三:一叹蜀道之高,二叹蜀道之险,三叹蜀中战祸之烈。这三叹其实也蕴含在诗人的具体描写和抒情直白中。例如“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这是叹蜀道之高,因为黄鹤之飞至高,猿猱动作最灵,二者皆不得过,人又何能翻越?再如“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这是叹蜀道之险,用劝游者的口吻写出,意味尤为深长。又如“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这是叹蜀中战祸之烈,诗人用具体描写方式,再现了“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孟子离娄上》)的图景,有不忍目睹之意。

三、作业布置。

1.找出诗歌中的典故。

2.诗歌运用了哪些修辞?

第三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笔阵纵横,如虬飞蠖动,起雷霆于指顾之间。(清沈德潜《唐诗别裁》)。

才气挥霍,顿宕不休,如南海明珠,随地倾出万斛也。(《李诗纬》卷一)。

二、背诵课文。

1.集体背诵。

2.个别背诵。

3.自由发挥让学生谈谈自己喜欢的诗句,并说出理由。

三、拓展深化。

1.诗人是怎样来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的?

2.“连峰去天不盈尺……砯崖转石万壑雷”这几句描写好在哪里?

3.“蜀道难”这样一个难以表述的事物,李白为什么描绘得如此动人?

4.全诗最后一段写剑阁,对天宝初年的唐朝社会有什么现实意义?

神话传说:五丁开山、六龙回日——写出历史上蜀道不可逾越之险阻。

虚写映衬:黄鹤不得飞渡、猿猱愁于攀缘——映衬人行走难上加难。

摹写神情、动作:手扪星辰、呼吸紧张、抚胸长叹、步履艰难、神情惶悚——困危之状如在眼前。

借景抒情:古木荒凉、鸟声悲凄(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使人闻声失色,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氛围,有力地烘托了蜀道之难。

运用夸张:“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了惊险的气氛。

李白正是以变幻莫测的笔法,淋漓尽致地刻画了蜀道之难,艺术地展现了古老蜀道逶迤、峥嵘、高峻、崎岖的面貌,描绘出了一幅色彩绚丽的山水画卷。

诗人先托出山势的高险,然后由静而动,写出水石激荡,山谷轰鸣的惊险场景,好像一串电影镜头:开始是山峦起伏,连峰接天的远景图画;接着平缓地推出枯松倒挂绝壁的特写;而后,跟踪而来的是一组快镜头:飞湍、瀑流、悬崖、转石,配合着万壑雷鸣的音响,飞快地从眼前闪过,惊险万状,目不暇接,从而造成一种势若排山倒海的强烈艺术效果,使蜀道之难的描写,简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如果说上面山势的高危已使人望而生畏,那么此处山川的险要更令人惊心动魄了。

李白之所以描绘得如此动人,还在于他融贯其间的浪漫主义激情。诗人寄情山水,放浪形骸,他对自然景物不是冷漠地观赏,而是热情地赞叹,借以抒发自己的理想、感受。那飞流惊湍,奇峰险壑,赋予了诗人的情感气质,因而才呈现出飞动的灵魂和瑰伟的姿态。诗人善于把想像、夸张和神话传说融为一体写景抒情。言山之高峻,则曰:“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状道之险阻,则曰:“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诗人从蚕丛开国说到五丁开山,由六龙回日写到子规夜啼,天马行空般地驰骋想像,创造出博大浩渺的艺术境界,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让我们透过奇丽峭拔的山川景物,仿佛看到诗人那“落笔摇五岳,笑傲凌沧州”的高大形象。

唐以前的《蜀道难》作品简短单薄,李白对这一乐府古题有所创新和发展,他运用了三言、四‘言、五言、七言,直到十一言等参差错落,长短不齐的句式,形成极为奔放的语言风格;韵脚也不断变化,适合表现自由不羁的气魄,描写蜀中险要环境,一连三换韵脚,极尽变化之能事。这对他表现丰富奇特的想像和笑傲现实的浪漫主义精神也起到了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作用。

在风云变幻,险象丛生的惊险氛围中,最后写到了蜀中要塞剑阁。在大剑山和小剑山之间有一条30里长的栈道,群峰如剑,连山耸立,削壁中断如门,形成天然要塞。因其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历史上在此割据称王者不乏其人。诗人从剑阁的险要引出对政治形势的描写。他化用西晋张载《剑阁铭》中“形胜之地,匪亲勿居”的语句,目的在于劝人引以为鉴戒,警惕战乱的发生,并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揭露了蜀中豺狼的“磨牙吮血,杀人如麻”,这既是描写蜀道猛兽,又是影射政治黑暗的双关语句,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与关切,为诗篇增加了现实的内涵、深厚的意蕴。

四、课堂小结。

这首诗是袭用乐府旧题,意在送友人入蜀。诗人以浪漫主义的手法,展开丰富的想象,艺术地再现了蜀道峥嵘,突兀,强悍、崎岖等奇丽惊险和不可凌越的磅礴气势,借以歌咏蜀地山川的壮秀,显示出祖国山河的雄伟壮丽。至于本诗是否有更深的寓意,历代有各种不同看法。然而就诗论诗,不一定强析有寓意。但从诗中,“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看,却是在写蜀地山川峻美的同时,告诫当局,蜀地险要,应好好用人防守。诗采用律体与散文间杂,文句参差,笔意纵横,豪放洒脱。全诗感情强烈,一唱三叹,回环反复,读来令人心潮激荡。

五、作业。

课后习题2、3。

附1:板书设计。

开篇:主旨句一见——。

一叹高蜀道来历。

难行蜀道高峻。

二叹险景物凄清——以“何时还”起。

可畏山水险恶主旨句二见。

照应。

三叹战祸之烈剑阁险要。

申戒杀人惨景——以“早还家”结。

结尾:主旨句三见——。

附2:翻译。

唉呀呀,多么危险多么高峻伟岸!

蜀道真太难攀简直难于上青天。

传说中蚕丛和鱼凫建立了蜀国,

开国的年代实在久远无法详谈。

自从那时至今约有四万八千年,

秦蜀被秦岭所阻从不沟通往返。

西边太白山有飞鸟能过的小道。

从那小路走可横渡峨嵋山顶端。

山崩地裂蜀国五壮士被压死了,

两地才有天梯栈道开始相通连。

上有挡住太阳神六龙车的山巅,

下有激浪排空纡回曲折的大川。

善于高飞的黄鹄尚且无法飞过,

即使猢狲要想翻过也愁于攀援。

青泥岭多么曲折绕着山峦盘旋,

百步之内萦绕岩峦转九个弯弯。

可以摸到参、井星叫人仰首屏息,

用手抚胸惊恐不已坐下来长叹。

好朋友呵请问你西游何时回还?

可怕的?岩山道实在难以登攀!

只见那悲鸟在古树上哀鸣啼叫;

雄雌相随飞翔在原始森林之间。

月夜听到的是杜鹃悲惨的啼声,

令人愁思绵绵呵这荒荡的空山!

蜀道难走呵简直难于上青天,

叫人听到这些怎么不脸色突变?

山峰座座相连离天还不到一尺;

枯松老枝倒挂倚贴在绝壁之间。

漩涡飞转瀑布飞泻争相喧闹着;

水石相击转动象万壑鸣雷一般。

那去处恶劣艰险到了这种地步;

唉呀呀你这个远方而来的客人,

为了什么要来到这个地方?

剑阁那地方崇峻巍峨高入云端,

只要一人把守,

千军万马也难攻占。

驻守的官员若不是皇家的近亲;

难免要变为豺狼踞此为非造反。

清晨你要提心吊胆地躲避猛虎;

傍晚你要警觉防范长蛇的灾难。

豺狼虎豹磨牙吮血真叫人不安;

毒蛇猛兽杀人如麻即令你胆寒。

锦官城虽然说是个快乐的所在;

如此险恶还不如早早地把家还。

蜀道太难走呵简直难于上青天;

侧身西望长咨嗟!

蜀道难教案教案(精选12篇)篇三

1、了解诗人李白的生平和创作。

2、了解唐代诗歌发展历史。

3、体会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

4、把握结构上回旋往复的特色。

分析李白诗歌中的浪漫主义风格。

唐代是我国诗歌发展的最高峰,唐诗是中华艺术园地的瑰宝,历经朝朝代代,至今仍以她丰富而又深刻的内涵,绚丽多彩的艺术风格闪耀着不灭的光芒。

一、关于唐诗

唐代是我国诗歌最光辉的时期。评述唐代的诗歌,一般都按它发展的情况分为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四个时期。

初唐的代表人物是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他们被评为“初唐四杰”,诗风健康,活泼。

盛唐的代表人物就是我们这一单元涉及到的两位著名诗人李白和杜甫。除此以外,盛唐还出了了以高适,岑参,王昌龄为代表的边塞诗作。

中唐的代表人物是白居易,他的叙事诗《琵琶行》和《长恨歌》广为传诵。

晚唐时被称为“小李杜”的李商隐和杜牧,也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作。

二、关于李白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我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

三、关于《蜀道难》

在预习的基础上,课堂上给学生2—3分钟速读一遍课文,之后找一名同学范读,订正字音,断句。

提问:读过这首诗后,你会发现有一句话重复出现了三次,你知道是哪一句吗?

明确:“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提问:这句话在三段中分别出现了三次,是不是简单的重复呢?

明确:不是,意义上是有区别的。第一段中说“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写蜀道的高峻及开辟历史,可以分为两层:

第一层(“蚕丛及鱼凫……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讲了蜀道的来历。

第二层(“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以手抚膺坐长叹”)写蜀道的高峻。蜀山太高,连太阳的车子遇到它也只好回去,水波也被冲拧倒流。善飞的黄鹤和善攀的猿猱都不能越过。山路纤曲,蜀道极高处,登者可以上扪星辰。

学生熟读,背诵。

第二段中说“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写蜀道的奇险难行及途中的恐怖气氛。可分为两层:

第一层(“问君西游何时还……使人听此凋朱颜”)作者借“悲鸟”和“子规”来渲染途中的悲凉凄清的氛围,有千里孤身之感。

第二层(“连峰去天不盈尺……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作者极写蜀道的险恶。想象旅游者攀援于“连峰”“绝壁”之上,置身于震耳欲聋的“飞端瀑流”之间,惊心动魄。最后用“其险也如此”劝阻历险者慎入蜀地。

学生熟读,背诵。

第三次出现在第3段,“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写蜀中战祸之烈。第一句再现剑阁的险要景象。既然“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易守难攻,则必为兵家必争之地,蜀中易生军事叛乱,景象残酷,惨不忍睹。

学生熟读,背诵。

明确:奠定了全诗的咏叹基调。统观全诗诗人之叹有三:一叹蜀道之高峻;二叹蜀道之险恶;三叹蜀中战祸之烈。这三叹其实也蕴含在诗人的具体描写和抒情直白中。

明确:明人胡震亨说“言其险,更著其戒”,诗人的用意其实在此。

学生体会全文,诵读全诗。

《蜀道难》主题思想探源

研究方法:

(1)分小组探究,然后综合。

(2)查阅资料,整理不同说法。

(3)小组讨论,确定比较合适的观点。

(4)上网查询,多方求证。

参读书目:

(1)《唐诗别裁》。

(2)《唐宋诗醇》,作家出版社1986年版。

(3)《中华活页文选》(成人版),1998年第24期。

(4)顾炎武《日知录》。

蜀道难教案教案(精选12篇)篇四

教学目标:

1、了解李白的诗歌特征。

2、赏析本诗艺术特征:a将神话传说、想象和夸张融为一体的特征;b章法上主旨句。

重复出现,副句多变;c句式灵活多变,语言奔放恣肆。

3、体会李白的浪漫主义情怀。

教学过程:

【导入语】。

【文体知识】。

本诗是一首七言乐府诗。乐府诗是汉武帝刘彻开始设立的掌管音乐的机关,任务是制定乐谱、采集歌词、训练乐工,以备朝廷举行祭祀,召开宴会或举行其他仪式时演奏。另外,还有一项任务就是采集民歌,供统治阶级“观风俗”。后来其含义有了变化,指一种合乐的诗歌,即“乐府诗”,简称“乐府”。乐府诗有广狭两种意义:狭义的指汉以下入乐的诗,它包括文人创作的和采自民间的;广义的包括词曲和没有入乐而袭用乐府旧题,或摹仿乐府诗体裁的作品。这首诗就属于后者。

“蜀道难”是乐府旧题,属《相和歌.瑟调曲》。其歌词内容多写从长安往西南入蜀道路的艰难险阻。现存梁简文帝、刘孝威等人作品,都写过蜀道之难,但内容单薄,艺术性不高。李白这篇则以切身体验为基础,结合神话传说、历史故事,通过丰富的想象、大胆的夸张、雄放的语言和穷极变化的句式、韵律创造出奇险壮观的艺术天地,把“蜀道难”的主题表现得淋漓尽致,令人耳目一新。

【作者及写作背景介绍】。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伟大诗人,与杜甫并称“李杜”。少年时代在四川度过,25岁,漫游十余年,出三峡,泛洞庭,东游吴越,北上太原,有“大济苍生”之志。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李白奉召进京,他本想此行能够施展才华,有所作为,但理想很快破灭了,皇帝的不重用,权臣的排挤,加之个人的傲岸不羁,一年多便被赐金放还,因而思想上便由入世转为出世,于是放浪形骸,寄情山水,诗酒逍遥,最后客死安徽当涂。李白是屈原之后,古代诗坛上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杜甫曾说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对他极为倾服。韩愈云:“李杜文章在,光芒万丈长”。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指出:“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二人诗风不同,而各臻绝诣。

对这首诗的创作曾有一些附会史事的说法,如以为它是讽刺唐玄宗避安史乱入蜀的,几乎没有定论,同学们若有兴趣,可以自己去考证。但有一点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赞同:此诗作于天宝初年,这时正是李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前夕,诗人在表面繁荣的背后,仿佛已经预感到潜伏着的社会危机,深感于人生道路的艰难。

【梳理内容,指导学生背诵】。

1、“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这两句统摄全诗,奠定了诗的咏叹基调,感情豪放,要读得很有声势。全用散文化的句子,表明诗人在仰望蜀道时情不自已,脱口而出,也显示了感叹的强烈。“噫吁唏”是惊异之辞。“危”“高”,同义重出,极言蜀道之高。“乎”“哉”,皆可有延长音。“蜀道之难”,可读得平缓,略作停顿后,再用升调读“难于上青天”五字,如此则全诗主旨自明。

2、“蚕丛及鱼凫……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写蜀道来历,当用叙述调读。“蚕丛”四句说秦蜀两地长期隔绝,无路可通;“西当”两句说“太白鸟道”,意即无人能攀越——这些,都是为下文作铺垫的,应当读得轻而平缓。最后两句为正意所在,应着意加以渲染,如同亲眼见到那怵目惊心的场面,表明蜀道的开通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3.“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以手抚膺坐长叹。”

写蜀道的'高峻、含虽有道而人难行之意,当用咏叹凋诵读。“上有”二句从不同角度展示蜀道的概貌,要读得慢些,使听者产生视线移动的感觉,重音要落在“六龙回日”“冲波逆折”二语上。“黄鹤”二句,有徒唤奈何之情,读后可稍作停顿,为下文蓄势。最后四句近似特写,专叙人在青泥岭上行走的情形,读时须有身历其境的设想,“百步九折”“扪参历井”二语可重读,速度不宜快,至“仰胁息”作一顿,再读末句并作较长停顿。

4.“问君西游何时还……使人听此凋朱颜。”

诗题下未注明送何人入蜀,所以这里的“问君”无妨假定实有其人,可以读得亲切一些。将行而问“何时还”,已有不可行之意,重音要落在“不可攀”三字上,当用劝说的语气读。“但见”四句借鸟声渲染旅途中悲凉凄清的氛围,读时要放低声调,有千里孤身之感,至“愁空山”徐徐而上。然后用感叹的语调读主旨句,至“凋朱颜”略作一顿,以示意犹未尽。

5.“连峰去天不盈尺……胡为乎来哉!”

仍是说不可行,但内容加深了一层,因为说的是蜀道的险恶。前四句不是纯客观的描写,读时须设想这是旅游者攀援于“连峰”“绝壁”之上,置身于“飞湍瀑流”之间,要使听者感到惊心动魄。读后可作稍长停顿,再用“其险也如此”缓缓收住。末句是诗人借用蜀人的口气,对历险而来的游者深表叹息——“胡为乎来哉”不是询问,当用降调读,暗含“何苦而来”之意。

6.“剑阁岭炼而崔嵬……化为狼与豺。”

读第一句要突然振起,以再现剑阁的险要景象。“一夫”两句应读得顿挫有力,表明剑阁有易守难攻的特点。但重点是最后两句,这是告诫西游的人:剑阁既为蜀之门户,形势又如此险要,自然易生军事叛乱,决不可以久居蜀地。

7.“朝避猛虎……不如早还家。”

写蜀地军事叛乱中的残酷景象。全用四字句,节奏短而有力,读时当两字一顿,有惨绝人寰之意。稍作停顿后,改用诚恳劝说语气读最后两句。

8.“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这是全诗的结束语。主旨句第三次出现,要读得缓慢些,有深沉的慨叹意。“侧身西望”后稍作停顿,再用渐慢渐弱的声调读“长咨嗟”三字,若有余音,以发人深思。

蜀道难教案教案(精选12篇)篇五

唐代是我国诗歌发展的最高峰,唐诗是中华艺术园地的瑰宝。唐代的诗歌,一般都按它发展的情况分为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四个时期。初唐的代表人物是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他们被评为“初唐四杰”,诗风健康,活泼。

盛唐的代表人物就是我们这一单元涉及到的两位著名诗人李白和杜甫。除此以外,盛唐还出了了以高适,岑参,王昌龄为代表的边塞诗作。

中唐的代表人物是白居易,他的叙事诗《琵琶行》和《长恨歌》广为传诵。

晚唐时被称为“小李杜”的李商隐和杜牧,也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作。

李白与杜甫一向被视为唐诗世界中两座并峙的高峰,同时,他们也构成了唐诗的分野,李白于太平盛世唱响了富于浪漫色彩的诗歌情调,形成了豪放飘逸的风格;杜甫则于乱世中倾注了更多的忧国忧民的情感。将自己的诗歌风格定义为“沉郁顿挫”。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伟大诗人。少年时就显露才华,吟诗作赋,博学广才。“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从二十五岁起就长期在各地漫游,对社会生活多有体验。其间曾因吴钧等推荐,于天宝初供奉翰林。但在政治上不受重视。又受权贵谗毁、排挤,仅一年余即离开长安。政治抱负未能实现,使他对当时政治,获得较深认识。天宝三载,在洛阳与诗人杜甫结交。安史之乱中,怀着平乱的志愿,曾为永王幕僚,因兵败牵累,流放夜郎。中途遇赦东还,晚年飘泊困苦,卒于当涂。李白性格豪迈,渴望建功立业。他粪土王侯,傲视权贵,同情人民,关心政局。有时也流露出人生如梦、及时行乐的情绪。李白是继屈原之后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诗风雄奇、飘逸、直率、自然,对当时和后代都有巨大的影响。有《李太白全集》。

蜀道难教案教案(精选12篇)篇六

景物凄清。

山水险恶。

蜀道自古可畏(劝阻友人)。

叹战祸之烈(凶险)。

剑阁险要。

惨象环生。

早还家。

(告诫友人)。

【艺术赏析】。

1、将神话传说、想象和艺术夸张融为一体进行写景抒情。如用五丁开山、六龙回日的神话传说写出历史上蜀道不可逾越之险阻。用人行青泥岭上扪参历井的想象写出青泥岭的困危之状。用黄鹤不得飞度、猿猱愁于攀援的夸张写出人行走难上加难。用古木荒凉、鸟声悲凄的景物来写游蜀者的羁旅愁思。

2、章法上,诗人创造性地继承了古代民歌中常见的复沓形式(又称反复),主旨句凡三现:开头、中间、结尾各出现一次。这并非简单的重复,因为它每出现一次都给读者带来新的启示,由此形成了以主旨句贯穿始终、内容层层深入的格局,使人产生一叹之不足而至于再,再叹之不足而至于三的感受。尤其,主旨句的每一次出现,或前或后总有一个提示内容的“副句”伴随着它。

3、句式灵活多变,语言奔放恣肆,体现了李白诗歌的独特个性:句式以七言为主,又杂有三言、四言、五言、六言、八言,随心所欲,穷极变化。语言或匀称对偶(上、下),或散漫舒展(第一句),或精炼凝重(但见、又闻),或通俗轻快(嗟尔)。摆脱了一般诗歌中节奏统一板滞的现象,造成了参差错落、变化有致的美感和韵味。

蜀道难教案教案(精选12篇)篇七

本文是由语文教案工作室上传的:《蜀道难》课堂实录3。

师:上课!

生:起立!

师: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请坐!(播放视频《望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同学们,我们在李白诗歌的吟诵中,牙牙学语,渐渐成长,不断收获。今天,就让我们再一次跟随诗仙的文字,一起神游《蜀道难》。说起《蜀道难》,唐代诗评家殷璠曾评价这首诗是“奇之又奇,自骚人以还,鲜有此体调”。究竟这首诗它奇在何处?今天,我们就通过诵读和鉴赏,一起感受诗歌的奇特之处。首先请同学们抬起头来,跟随老师的声音,一起进入诗歌的情景,感知诗歌的风格。

(配乐朗诵)。

(学生鼓掌)。

师:感谢同学们的掌声,老师真有些飘飘然了。而诵读一直是我们解读诗歌的一个重要手段,诗歌的风格,它又是呈现多样性的。比如说,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它是清新自然的。而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它是雄奇奔放的。再比如说,杜甫的“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是沉郁顿挫的。那下面请同学们自由的诵读诗歌,来初步感知《蜀道难》的主体风格是怎样的。读起来,发出声音。放开声音读!放开声音读!

(学生在下面自由朗诵)。

师:好的,同学们,通过听读和诵读,你初步感知到这首诗的风格是怎样的?

生:这首诗的风格十分雄伟。

师:雄伟应该是表现景物的特点。风格?

生:风格十分豪迈。豪迈的,豪放的。

师:还有吗?

生:富有气势的.。

生: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师: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一共出现了几次?

生:三次。

生:哎呀呀,真是好危险,好高耸啊!

师:啊,好危险,好高耸啊!噫吁嚱,是语气词。那“危”怎么理解?危险?

生:应该是“高”。

生:“危”应该还有“危险”“危急”的意思。

师:危险的意思,危急的意思。那“正襟危坐”中的“危”是什么意思呢?

生:端正。

生(齐声):噫吁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师:我们不妨正襟危坐一下,读出你们的气势。来!噫吁嚱,12……。

生:噫吁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生:“凋朱颜”是指“红润的容颜为之凋伤,憔悴”。

师:红润的容颜变色了。“朱颜”是指?

生:红润的脸色。

生:因为看到蜀道是如此的凶险,是如此的高耸入云。

师:害怕,对不对?好,请坐。那么,既然是害怕了,我们应该读出害怕的情态。

生: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师:你要身临其境的想象一下,读出一种花容失色的情态。把“凋朱颜”用颤音读出来,是不是?“凋—朱—颜”,好吗?再试一试!

生: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师:语速还可以再放慢一些,好,请坐。语速可以放慢一些,我们女同学一起来一下。(示范读)。

生(女齐声):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生:叹息。

师:叹息。“长咨嗟”呢?

生:深沉的叹息。

师:深沉的叹息。长长地叹息,深沉的叹息,是不是?请坐。看来,诗歌到了最后是积聚了复杂的情感,化作了一句长长的叹息。既然是“长叹息”,我们在读的时候要拖长一些,低沉一些。我们一起来读。(示范读)大家一起来。

生: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好,一唱三叹之间,诗歌的风格就显现出来了。北宋欧阳修曾经说过:太白之精下人间,李白高歌蜀道难。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李白落笔生云烟。李白在反复咏叹蜀道难,蜀道到底难在何处?李白又是如何用他的生花妙笔为我们体现蜀道难的?下面就请同学们再读诗歌,边读边品,找出你认为描写得特别精彩的句子,来进行赏析。(多媒体展示:品读诗歌,感受意境)。

(学生品读)。

好的,有的同学已经思考得比较成熟了,我们来交流一下。

生:我找的句子是“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这句话用了对偶、夸张、用典的修辞手法。它用了古代神话中“传说羲和每天驾着六条龙,拉着车子,载着太阳,周行于天下”这个典故,六龙回日意谓六龙之驾都因蜀道太高而无法穿越,只得载日而回。这句话用了用典的修辞手法,衬托出蜀道的高耸。

师:用典的手法,哪里是用典?

生:六龙回日。

师:六龙回日之高标,更准确的一点儿是用了神话传说,衬托出了蜀道之难。老师想问一下,“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是写了什么内容。

生:写的是蜀道的蜿蜒曲折。

生:水。

生:这里用回川的溪流衬托出了山的高俊。

生: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师:等一下好吗?我是说刚才那一句有没有补充的?

生:暂时没有了。

生: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师:你不妨加强停顿,效果会更好一点。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再试一试!

生: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师:已经有进步了,但是可能声音太温柔了。我们请这位男孩子来试一下,好吗?

生: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师:再浓厚一点味道,读出那种山高水急之势。

生: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师:同学们觉得读得怎么样?已经读得不错了,是吧?请坐!还有同学吗?

生:我要赏析的句子是“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这两句是诗人李白借景抒情,用“悲鸟号古木”和“子规啼夜月”这种非常浓厚的自然景观渲染了一种蜀道上十分空寂和苍凉的气氛,也十分有力地烘托了蜀道的难。

生:只见一只只鸟悲哀地在古木中哀号,仿佛在诉说些什么,但却听不清楚,因为它实在太高了。鸟儿们,雌鸟跟着雄鸟绕着林间飞行,只是绕着林间飞行而已,因为它实在太高了。又隐隐地听见杜鹃鸟在啼“不如归去,不如归去”,因为蜀道太高了,就像杜鹃鸟在啼血一样。

生:飞舞。

生:“盘旋”吧!因为那么多千年古木,它应该在找栖息的地方。

生:感受到了蜀道上那种空寂苍凉的氛围。

师:空寂、孤寂、苍凉的氛围。那么,我们说这段文字,诗人主要是选取了一些意象,来营造了这样一种氛围。那些意象呀,同学们?可以把它们圈起来。

生:悲鸟、古木,还有雄鸟、雌鸟、子规和夜月。

师:雄鸟和雌鸟,这应该是悲鸟,是吧?悲鸟、古木,还有子规,还有呢?

生:空山。

师:空山,夜月,是不是?请坐!那么我们说,抓住诗歌的意象,也是我们解读诗歌的方法之一。而且在诗歌之中,有很多典型的意象,有其固定的含义。比如说,“梧桐”,它是凄苦的象征,“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再比如,“明月”是寄托情思的载体呀,“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再有,“江水”代表了愁苦的绵长,李煜有词“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而此处的“子规”有这样的一个神话。传说,古蜀国有一个英勇的皇帝,他叫杜宇。他爱戴子民,有自己心爱的恋人。后被奸臣所害,凄惨地死去。他心系百姓,牵挂爱人,所以他的魂魄,幻化为子归鸟,在日夜啼叫。这就是子规啼血的典故。正因为有了这样的文化内涵,所以“子规”成了古代文人表达悲情的重要载体。请看一下这些诗。

(多媒体展示)。

我们一起来读出这些诗句愁苦的味道。“蜀国曾闻子归鸟”,一二!

生(齐声):“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又见杜鹃花。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滴血猿哀鸣。”

师:“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而李白在《蜀道难》中是“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空山古木间,日之所见是雄雌盘旋最苦,而夜之所闻是子规月下啼血最苦。此景此情,怎一个“愁”字了得!我们不妨齐读一下这段文字。“但见……”读到“凋朱颜”。“但见悲鸟……”,一起来!

生(齐声):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师:好的。值得自己品味的句子,还有吗?

生:我选择的是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这句,它是用了侧面描写的方法,通过人的这样一种反应,来烘托蜀道之高。人在蜀道之中走的时候,他是“扪参历井仰胁息”,然后“以手抚胸”,通过这样的一个细节,我们可以发现,因为蜀道的高峻,所以使人在蜀道上走的时候,呼吸紧张,抚胸长叹。用这样一些夸张的手法,首先渲染了蜀道之高,也渲染了在蜀道之上,这样的一个空寂和悲凉的环境的气氛。所以,这一句,它不仅写出了蜀道之高,还渲染了一种气氛。也就是说,蜀道之高,使人感觉到它的空寂和苍凉。

生:是“以手抚膺”,还有“长叹”,还有“仰胁息”……。

师:“坐长叹”,“坐”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

师:“坐长叹”的“坐”是什么意思呢?

生:应该是表现一种惊惶的一种……。

师:(要)准确地理解!我们说“坐”在古代用的很多的意思有“因为”,还有“犯罪”是吧!那么在这边呢,应该是“徒劳的”。“空长叹”,徒劳地长叹。是吧!抓住了几个细节,现在是“曲折盘桓”,还有是“手扪星辰”,还有是“呼吸紧张”,是什么呀?抚胸长叹。那么在这边,你想象一下,如果是诗人行走在这样的蜀道上,应该是能够读出诗人的眼神的。几分惊叹,几分惶恐,几分无奈。你读读看!

生: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师: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你试着读读看,请再投入一点儿。

生: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师:已经好多了,请坐。还有其它同学吗?没有了?

生:“盈”是“满”。

生:写景的角度,一开始是视觉上的描写,是用蜀道的高耸,给人一种强烈的震撼之感。后来又写了瀑布的声音,就是从视觉又转到听觉上。

生:“连峰去天不盈尺”,是从远处来写,“枯松倒挂倚绝壁”是近,这边使用远近结合的手法写的。这一句写的是近景,然后下面一句写的是动景。

生:连绵的山峰离天不足一尺,枯松有的倒挂在绝壁上,有的伴在上面,飞流湍急澎湃,瀑布哗哗地响,撞击着山崖,滚动着石块,发出了万谷雷鸣的声音使人感到惊叹。

师:使人感到惊叹!你主要是借助于注释,是不是?其实我们通过这样的一个修饰,使自己的语言更加优美一些。比如说,“飞湍瀑流争喧豗”,飞急的、湍急的流水和大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的瀑布,真像撞击山崖,发出雷鸣般的声响,用一些修饰,用一些修辞。好,请坐。那老师在这边想让同学们当一次小小的电影导演,如果让你将这一组画面拍摄成一组电影镜头,你怎么推进?来,别忘了让自己插上想象的翅膀怎么推进这组电影镜头?先是什么镜头,然后是什么呢?你来试一试。

生:应该会先拍“连峰去天不盈尺”,由远到近。

师:由远到近,应该是山峦起伏、连峰起伏的远景。然后呢?

生:然后转到枯松。

生:出现了飞湍和……。

师:飞湍、瀑布,还有呢?

生:还有石块。

师:石块、转石、悬崖,飞快地从面前闪过,还伴有什么声响呀?

生:雷鸣般的声响,目不衔接,惊恐万状,所以形成一种排山倒海之势。请坐。那么,我们请一位同学来读出这边的排山倒海之势。来,你来试一试。

生: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师:你的语速要加快,读出排山倒海之势。(泛读)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好,再试一试。

生: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师:语速把握得是不错,但情感不够投入。来,我们集体来一遍好吗?

生(齐声):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师:好的。所以说,在这样一个品读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以大胆的夸张、神奇的传说、瑰丽的想象、浩荡的激情,李白用他“落笔摇五岳”的笔法,以及“笑傲里沧州”的气度,为我们再现了古老蜀道逶迤、峥嵘、高峻、崎岖的面貌。那么李白为何要尽写蜀道难呢?著名的清人王国维曾经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下面就请同学们借助课前所查阅的李白生平及相关的背景资料,看看李白借助蜀道之景,抒发了他怎样的情感。前后左右讨论一下。

生:《蜀道难》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李白高度的爱国思想。这个感情可以从“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这里可以看出,同时也可以看出他对大好河山的赞颂,又可以看出他对当时社会的担忧。

生:“狼与豺”比喻残害人民的叛乱者,和“朝避猛虎,夕避长蛇”,这些意象都属于属地可能出现的叛乱者,这样就可以表达出作者高度的爱国思想。

生:他对大好河山的赞颂。

师:他对大好河山的赞颂。你为什么有这种想法呢?

生:作者他在描写蜀道的艰险,他使用了大量的文笔,比如说,“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这些景象都是描写了蜀道的景物。

师:也就是说你读出了李白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激情、豪情,是不是?请坐。还有吗?

生:根据当时的背景,这首诗是作者规劝友人王彦不要进入蜀地,早日回归长安。

师:你说根据当时的背景,是你查了相关的资料,是他送别友人的。这是背景,那么在文中可以找到依据吗?他是送别友人的!

生:倒数第二句,“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师: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还有吗?

生:还有第一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也可以看出来。

师:这一句也可以看出来。有没有更加直接的句子?

生:问君西游何当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师:不错!还有吗?

生:其险也若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生:从李白的生平来看,这是他第一次出蜀以后到达长安所作,所以其中也可以看出他对于自己怀才不遇、不受重视,然后感叹世事艰险。也就是说他是从蜀道之难来到世事之难。

师:世事之难,仕途难,人生难,是不是?好,请坐。那老师也查阅了相关的资料,这首诗大约是创作于天宝初年。我们说李白二十六岁只身出蜀,怀着他“济苍生,安社稷”的使命,一路来到长安。可是此时的玄宗已经不是当年励精图治的玄宗了。他任用奸臣,沉迷声色。而气质傲岸的李白怎容于当时的官场?所以他仅在长安三年就被赐金放还。所以刚才那位同学说,在这首诗中,蕴含着他感叹仕途难、人生难,是有道理的。再有刚才的一个背景,我们说,天宝初年,地方割据势力开始膨胀,怀觊觎之心者,不仅仅是安禄山、史思明之徒啊!所以结合上面的背景,我们可以揣摩出当时丰富的情感。那老师也读了这样的诗歌,除了刚才同学们品出的情感之后,认为李白饱含情感地描绘蜀道之难,也许表达了人类对自然的这样一种敬畏之心。而这样的一种敬畏,未尝不给千年之后的我们以启示。复杂的情感淤积在胸,李白此时是慷慨而歌,发出了撼人心魄的长啸,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劝慰友人不要入蜀,因为那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感叹仕途之难,人生多舛,再道一声“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热爱山河,敬畏自然,仍道一声“”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李白将满腔的赞颂、忧愁、豪情与悲愤,只化作一句句惊天地、泣鬼神的蜀道难啊!而此时我们也唯有用动情、动人的诵读,去感受诗人这样一份胸肠了。《蜀道难》,李白,同学们一起来,“噫吁嚱”,一二!

(学生、教师共同朗诵诗歌)。

在此,老师想借用于丹的一句话,喜欢李白是因为他对生命的挚爱与执着。我们不仅要读李白,还要读更多的经典,来涵养我们的心灵。老师也希望同学们不仅要学会品读诗歌,更应该在品读诗歌中体悟人生。感谢山水激活了李白的灵感,感谢李白激活了同学们的审美之心,感谢同学们激活了今天的课堂。下课!

生:起立!

师:同学们再见!

生:老师再见!

蜀道难教案教案(精选12篇)篇八

2.了解唐代诗歌发展历史。

3.体会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

4.把握结构上回旋往复的特色。

分析李白诗歌中的浪漫主义风格。

唐代是我国诗歌发展的最高峰,唐诗是中华艺术园地的瑰宝,历经朝朝代代,至今仍以她丰富而又深刻的内涵,绚丽多彩的艺术风格闪耀着不灭的光芒,语文教案-蜀道难。

一、关于唐诗。

唐代是我国诗歌最光辉的时期。评述唐代的诗歌,一般都按它发展的情况分为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四个时期。

初唐的代表人物是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他们被评为“初唐四杰”,诗风健康,活泼。

盛唐的代表人物就是我们这一单元涉及到的两位著名诗人李白和杜甫。除此以外,盛唐还出了了以高适,岑参,王昌龄为代表的边塞诗作。

中唐的代表人物是白居易,他的叙事诗《琵琶行》和《长恨歌》广为传诵。

晚唐时被称为“小李杜”的李商隐和杜牧,也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作。

二、关于李白。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我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

在预习的基础上,课堂上给学生2—3分钟速读一遍课文,之后找一名同学范读,订正字音,断句。

提问:读过这首诗后,你会发现有一句话重复出现了三次,你知道是哪一句吗?

明确:“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提问:这句话在三段中分别出现了三次,是不是简单的重复呢?

明确:不是,意义上是有区别的。第一段中说“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写蜀道的高峻及开辟历史,可以分为两层:

第一层(“蚕丛及鱼凫……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讲了蜀道的来历。

第二层(“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以手抚膺坐长叹”)写蜀道的高峻。蜀山太高,连太阳的车子遇到它也只好回去,水波也被冲拧倒流,高中三年级语文教案《语文教案-蜀道难》。善飞的黄鹤和善攀的猿猱都不能越过。山路纤曲,蜀道极高处,登者可以上扪星辰。

学生熟读,背诵。

第二段中说“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写蜀道的奇险难行及途中的恐怖气氛。可分为两层:

第一层(“问君西游何时还……使人听此凋朱颜”)作者借“悲鸟”和“子规”来渲染途中的悲凉凄清的氛围,有千里孤身之感。

第二层(“连峰去天不盈尺……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作者极写蜀道的险恶。想象旅游者攀援于“连峰”“绝壁”之上,置身于震耳欲聋的“飞端瀑流”之间,惊心动魄。最后用“其险也如此”劝阻历险者慎入蜀地。

学生熟读,背诵。

第三次出现在第3段,“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写蜀中战祸之烈。第一句再现剑阁的险要景象。既然“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易守难攻,则必为兵家必争之地,蜀中易生军事叛乱,景象残酷,惨不忍睹。

学生熟读,背诵。

明确:奠定了全诗的咏叹基调。统观全诗诗人之叹有三:一叹蜀道之高峻;二叹蜀道之险恶;三叹蜀中战祸之烈。这三叹其实也蕴含在诗人的具体描写和抒情直白中。

明确:明人胡震亨说“言其险,更著其戒”,诗人的用意其实在此。

学生体会全文,诵读全诗。

研究方法:

(1)分小组探究,然后综合。

(2)查阅资料,整理不同说法。

(3)小组讨论,确定比较合适的观点。

(4)上网查询,多方求证。

参读书目:

(1)《唐诗别裁》。

(2)《唐宋诗醇》,作家出版社1986年版。

(3)《中华活页文选》(成人版),1998年第24期。

(4)顾炎武《日知录》。

蜀道难教案教案(精选12篇)篇九

《蜀道难》是乐府《相和歌辞瑟调曲》旧题,内容多以山川之险言蜀道之难。本篇诗人袭用乐府古题而推陈出新,以丰富的想像、奔放的语言、雄健的笔调生动地描绘了由秦人蜀道路上奇丽惊险的山川景色。既写了蜀道的艰难,又写了人生旅程的艰难,并寄予了对国事的忧虑和担心。全诗以强烈的咏叹凭空起事,继之以浩渺混茫的古代传说和高危险峻的山水景物。大起大落的跳跃式的诗歌情感结构,给人以奔腾回旋的动感;流走于其中的气吞山河的宏伟气魄,给人以涤荡心灵的强烈震撼。全诗气势磅礴,风格豪放,汪洋捭闽,变幻莫测,处处险中见奇,展现了诗人杰出的艺术才能和丰富的想像力。

诗的开首4句是全篇的总纲,以后按蜀道的由来、历史,蜀道沿途各处高峻、阴森、险恶和动荡不定的社会情况等内容次第写来,镜头一组比一组惊心动魄。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在诗中反复叠现吟唱,作者以酣畅淋漓的笔墨,创造出了一个神奇惊险、雄健开阔的高远境界,使全诗的情感始终处于高昂、澎湃之中,回旋激荡,余韵悠长。

1.诗人是怎样来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的?

探究学习:神话传说:五丁开山、六龙回日--写出历史上蜀道不可逾越之险阻。

虚写映衬:黄鹤不得飞渡、猿猱愁于攀缘--映衬人行走难上加难。

摹写神情、动作:手扪星辰、呼吸紧张、抚胸长叹、步履艰难、神情惶悚--困危之状如在眼前。

借景抒情:古木荒凉、鸟声悲凄(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使人闻声失色,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氛围,有力地烘托了蜀道之难。

运用夸张: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了惊险的气氛。

李白正是以变幻莫测的笔法,淋漓尽致地刻画了蜀道之难,艺术地展现了古老蜀道逶迤、峥嵘、高峻、崎岖的面貌,描绘出了一幅色彩绚丽的山水画卷。

2.连峰去天不盈尺aa冰崖转石万壑雷这几句描写好在哪里?

探究学习:诗人先托出山势的高险,然后由静而动,写出水石激荡,山谷轰鸣的惊险场景,好像一串电影镜头:开始是山峦起伏,连峰接天的远景图画;接着平缓地推出枯松倒挂绝壁的特写;而后,跟踪而来的是一组快镜头:飞湍、瀑流、悬崖、转石,配合着万壑雷鸣的音响,飞快地从眼前闪过,惊险万状,目不暇接,从而造成一种势若排山倒海的强烈艺术效果,使蜀道之难的描写,简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如果说上面山势的高危已使人望而生畏,那么此处山川的险要更令人惊心动魄了。

3.蜀道难这样一个难以表述的事物,李白为什么描绘得如此动人?

探究学习:李白之所以描绘得如此动人,还在于他融贯其间的浪漫主义激情。诗人寄情山水,放浪形骸,他对自然景物不是冷漠地观赏,而是热情地赞叹,借以抒发自己的理想、感受。那飞流惊湍,奇峰险壑,赋予了诗人的情感气质,因而才呈现出飞动的灵魂和瑰伟的姿态。诗人善于把想像、夸张和神话传说融为一体写景抒情。言山之高峻,则曰: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状道之险阻,则曰: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诗人驰走风云,鞭挞海岳,从蚕丛开国说到五丁开山,由六龙回日写到子规夜啼,天马行空般地驰骋想像,创造出博大浩渺的艺术境界,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让我们透过奇丽峭拔的山川景物,仿佛看到诗人那落笔摇五岳,笑傲凌沧州的高大形象。

唐以前的《蜀道难》作品简短单薄,李白对这一乐府古题有所创新和发展,他运用了三言、四言、五言、七言,直到十一言等参差错落,长短不齐的句式,形成极为奔放的语言风格;韵脚也不断变化,适合表现自由不羁的气魄,描写蜀中险要环境,一连三换韵脚,极尽变化之能事。这对他表现丰富奇特的想像和笑傲现实的浪漫主义精神也起到了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作用。

4.在表现手法上你最欣赏的是哪一点?为什么?

探究学习:这一环节的设计是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寻找美点。教师千万不要越俎代庖,因为鉴赏能力的提高是学生在实践中潜移默化得到的,所以,教师要放开手,让学生说,同时要多肯定学生,让他们尝到鉴赏的甜头,坚定地走下去。当然在学生不知从何说起时,教师可抛砖引玉。

5.全诗最后一段写剑阁,对天宝初年的唐朝社会有什么现实意义?

探究学习:在风云变幻,险象丛生的惊险氛围中,最后写到了蜀中要塞剑阁。在大剑山和小剑山之间有一条30里长的栈道,群峰如剑,连山耸立,削壁中断如门,形成天然要塞。因其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历史上在此割据称王者不乏其人。诗人从剑阁的险要引出对政治形势的描写。他化用西晋张载《剑阁铭》中形胜之地,匪亲勿居的语句,目的在于劝人引以为鉴戒,警惕战乱的发生,并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揭露了蜀中豺狼的磨牙吮血,杀人如麻,这既是描写蜀道猛兽,又是影射政治黑暗的双关语句,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与关切,为诗篇增加了现实的内涵、深厚的意蕴。

1.太白风采与盛唐气象之间有何联系?

研究方法:

(1)查阅相关的书籍,收集有关资料。

(2)整理李白诗词中最能表现其风采的诗句和盛唐历史文化方面的史料。

(3)在上面准备的基础上,分组探究,仔细分析,找出二者之间的联系。

参读书目:

(1)《唐诗鉴赏辞典》。

(2)王运熙《李白研究》,作家出版社1962年版。

(3)茆家培《中国李白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

(4)林庾《诗人李白》,上海文艺联合出版社1954年版。

(5)马鞍山市李白研究会编《中日李白研究论文集》,中国展望出版社。

(6)胥树人《李白和他的诗歌》。

(7)汪静之《李白研究}。

(8)王瑶《李白》,华东人民出版社1954年版。

(9)《古代文学家传记》(上),中华书局出版。

研究方法:

(1)分小组探究,然后综合。

(2)查阅资料,整理不同说法。

(3)小组讨论,确定比较合适的观点。

(4)上网查询,多方求证。

参读书目:

(1)《唐诗别裁》。

(2)《唐宋诗醇》,作家出版社1986年版。

(3)《中华活页文选》(成人版),1998年第24期。

(4)顾炎武《日知录》。

3.我心中的诗仙李白。

研究方法:

(1)广泛阅读李白的作品,不仅仅限于诗歌。

(2)查阅李白的传记。

(3)在广泛占有材料的基础上,梳理对李白的独特感悟。

参读书目:

(1)《古代文学家传记》(上),中华书局出版。

(2)汪静之《李白研究》。

(3)《河岳英灵集》。

(4)《唐诗鉴赏辞典》。

(5)胥树人《李白和他的诗歌》。

蜀道难教案教案(精选12篇)篇十

李白,作为唐代诗坛上的代表,把浪漫主义诠释得淋漓尽致。他的诗飘逸豪放,语言流转自然,古体诗尤为后人所称道。《蜀道难》是乐府《相和歌辞·瑟调曲》旧题,内容多以山川之险言蜀道之难。本篇诗人袭用乐府古题而推陈出新,以丰富的想象、奔放的语言、雄健的笔调生动地描绘了蜀道上奇丽惊险的山川景色。全诗以强烈的咏叹凭空起事,继之以浩渺空茫的古代传说和高危险峻的山水景物。大起大落的跳跃式的诗歌情感结构,给人以奔腾回旋的动感;流走于其中的气吞山河的宏伟气魄,给人以涤荡心灵的强烈震撼。全诗气势磅礴,风格豪放,汪洋恣肆,变幻莫测,处处险中见奇,展现了诗人杰出的艺术才能和丰富的想象力。

《蜀道难》这首诗描写蜀道的雄奇险峻,含有入蜀艰难和蜀地不可久居之意。诗中想象奇特、丰富,气势宏伟、豪迈,充分显示了诗人的浪漫气质和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领略这一难点。学习这首诗,要仔细品味诗人奔放的感情和丰富的想象,新奇大胆的夸张和活泼的语言,用心感受诗的意境美和声韵美。这是本文教学的一个重点。

【思路方法】

高一的学生,阅读的古体诗并不多,加上诗歌本身比较抽象难懂,学生可能会产生畏难心理,对课文不感兴趣,读不下去,或者虽能读下去,却只是蜻蜓点水,走马观花而已,难以抓住重点,深入体会诗歌的情感。

《蜀道难》的内容显见而又模糊,艺术成就突出,但是要让高一的学生真正理解其内容,让学生对诗歌的艺术手法进行分析有一定的困难,所以必须以基础诵读为突破。可以从学情出发,以情感的自我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开放自主协作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教学方法和手段:诵读法、讨论法、启发法、点拨法,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目标】

1.了解作家生平、作品风格、本诗的创作背景和创作目的。

2.学习诵读诗歌的技巧、背诵的要领。

3.整体感知全诗的感情基调,疏通大意,把握全诗的行文脉络。

4.培养学生鉴赏诗歌作品的能力和方法,鉴赏本诗的艺术特色。

5.感受本诗的宏大气势和奔放的感情,品味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一)情景导入1

(投影蜀道相关照片)火车在蜿蜒的秦岭隧道穿行时,我们自然会惊叹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同时,也必然会想起入蜀“难于上青天”这一脍炙人口的诗句。今天,我们一起来读李白的《蜀道难》,领略一下作者为我们描绘的秦蜀道路上的奇丽惊险的山水,感受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二)情景导入2

唐代是我国诗歌发展的最高峰,唐诗是中华艺术园地的瑰宝,历经千年,至今仍以它丰富而又深刻的内涵,绚丽多彩的艺术风格闪耀着光芒。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诗仙李白的《蜀道难》。

二、文本解读

(一)信息筛选

1.课题简析

《蜀道难》是乐府《相和歌辞·瑟调曲》旧题。《乐府解题》云:“《蜀道难》备言铜梁、玉垒(均为蜀山名)之阻。”本篇根据这一诗题传统的内容,以雄健奔放的笔调,运用夸张形容的手法,描绘了由秦入蜀道路上惊险而奇丽的山川,既写了蜀道的艰难,又写了人生旅程的艰难。全诗气势磅礴,风格豪放,表现了诗人杰出的艺术才能和丰富的想象力,充分体现了李白浪漫主义的创作特点。

2.《蜀道难》的创作背景和创作目的

载,贺知章于天宝初年李白入京时即见此作,惊叹之余称李白为“谪仙”。故知其创作时间不迟于天宝三年,为“安史之乱”前的作品。诗中的“君”有人说是李白的一位好友,这以他同时期的作品《剑阁赋》和《送友人入蜀》为证,有人说仅是一种虚拟方式,即实无其人而是泛指所有“西游”之人。其实“君”指谁并不重要,诗的写作目的就是告诉人们不要看到“锦城”的“乐”,应该“早还家”,因为这里的道路奇险无比,且随时可能发生战乱,足见作者英明的政治远见。

(二)方法点拨

诵读课文,酝酿情感

1.学生自由诵读,要求:

(1)结合要求认知的字音,读准词语,并读通读顺。

(2)初步酝酿朗读时的感情。

(3)请学生示范读课文,其他同学可以点评。

2.教师范读课文,指导朗读(有条件的可以配乐;或者使用《蜀道难》的录音磁带),要求:

(1)请学生注意朗读的节奏

这首乐府诗,以七言为主,又有不少杂言语句,节奏多变化,与散文句法相似,所以在朗读时要注意节奏的把握。如“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2)体会感情基调的酝酿

乐府诗大多具有咏叹的意味。这首诗言蜀道之险,有“讽人之义”,咏叹的意味尤浓,诵读时必须把握这个基调,才能再现诗中的意境。如“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两句统摄全诗,奠定了诗的咏叹基调,感情是豪放的,要读得很有声势。又如“蚕丛及鱼凫……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这一层写蜀道来历,当用叙述语调读。又如“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这是全诗的结束语,主旨句第三次出现,要读得缓慢些,有深沉的慨叹意。

(三)能力提升

学生诵读表演,教师点评并加以指导。

全文诵读提示:

1.“噫吁嚱……难于上青天!”

这两句统摄全诗,奠定了诗的咏叹基调,感情是豪放的,要读得很有声势。全用散文化的句子,表明这是诗人在仰望蜀道时情不自已,脱口而出,也显示了感叹的强烈。“噫吁嚱”三字是惊异之词。“危”“高”,一义重出,极言蜀道高峻。“乎”“哉”,皆可有延长音。“蜀道之难”,可读得平缓,略作停顿后,再用升调读“难于上青天”五字,如此则全诗主旨自明。

2.“蚕丛及鱼凫……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这一层写蜀道来历,当用叙述语调读。“蚕丛”四句说秦蜀两地长期隔绝,无路可通;“西当”两句说“太白鸟道”,意即无人能攀越,这些都是为下文作铺垫的,应当读得轻而平缓。最后两句为正意所在,应着意加以渲染,如同亲眼见到那触目惊心的场面,表明蜀道的开通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3.“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以手抚膺坐长叹。”

这一层紧承上文,写蜀道的高峻,着重表明蜀道难行之意,当用咏叹调诵读。“上有”二句从不同角度展示蜀道的概貌,要读得慢些,使听者产生视线移动的感觉,重音要落在“六龙回日”“冲波逆折”二语上。“黄鹤”二句,有无可奈何之情,读后可稍作停顿,为下文蓄势。最后四句近似特写,专叙人在青泥岭上行走的情形,读时需有身历其境的设想,“百步九折”“扪参历井”二语可重读,速度不宜快,至“仰胁息”作一顿,再读末句并作较长停顿。

4.“问君西游何时还……使人听此凋朱颜!”

诗题下未注明送何人入蜀,所以这里的“问君”无妨假定实有其人,可以读得亲切一些。将行而问“何时还”,已有不可行之意,重音要落在“不可攀”三字上,当用劝说的语气读。以下四句借鸟声渲染旅途中悲凉凄清的氛围,读时要放低声调,有千里孤身之感,至“愁空山”徐徐而上。然后用感喟的语调读主旨句,至“凋朱颜”略作一顿,以示意犹未尽。

5.“连峰去天不盈尺……胡为乎来哉!”

口气,对历险而来的游者深表叹息——“胡为乎来哉”不是询问,当用降调读,暗含“何苦而来”之意。

6.“剑阁峥嵘而崔嵬……化为狼与豺。”

读第一句当突然振起,以再现剑阁的险要景象。“一夫”两句应读得顿挫有力,表明剑阁有易守难攻的特点。但重点是最后两句,这是告诫西游的人:剑阁既为蜀之门户,形势又如此险要,自然易生军事叛乱,决不可以久居蜀地。

7.“朝避猛虎……不如早还家!”

开头四句直承上文,写蜀地军事叛乱中的残酷景象。全用四字句,节奏短而有力,读时当两字一顿,有惨绝人寰之意。稍作停顿后,改用诚恳劝说语气读最后两句。

8.“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这是全诗的结束语。主旨句第三次出现,要读得缓慢些,有深沉的慨叹意。“侧身西望”后稍作停顿,再用渐慢渐弱的声调读“长咨嗟”三字,若有余音,以发人深思。

(四)规律总结

1.匡正阅读误区

诵读时,对此诗句式的体会可能出现两种误区:第一,根据原来的阅读经验认为,古代诗歌要求句式整齐,此诗不合要求;第二,由此诗得出结论,随便什么样的散文句式均可入诗,其实不然。

李白的《蜀道难》恰恰是因为在一定限度内打破了句式的局限,才具有了辞气起伏、豪放飘逸的特点。但是这不等于随便什么样的散文句式均可入诗,像“危乎高哉”“其险也如此”等句子,虽然属于散文句式,但内在韵律与全诗很协调,而且在诗中起到了很好的调整疏密的作用。

2.把握背诵要诀

这首诗想象奇诡,着力描绘了蜀道上奇丽惊险的山川。因此,首先可在诵读时展开联想,让诗人笔下的奇美山川叠印在脑海中帮助记忆。其次,诗人大体按照由古及今、自秦入蜀的线索,抓住各处山水特点来写,诵读时也应依此顺序记忆。

(五)分析鉴赏

疏通诗句,把握内容

1.结合课文中的注释以及要求认知的词义,请学生疏通诗句的意思。

2.学生对难以理解的诗句进行质疑,师生共同解决疑难,有助于把握诗句内容。

3.分析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

《蜀道难》这首诗以惊人的艺术夸张,丰富的想象和雄伟磅礴的气势,描写了蜀道的雄奇、险峻、壮丽,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了诗人对当时军阀割据局面的深刻忧虑。

(六)拓展探究

理清思路,理解寓意

1.请学生思考:全文的写作思路是怎样的?

明确:全诗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为主线贯穿始终,是全诗咏叹基调的重要体现。统观全诗,诗人的感叹思路是:先叹蜀道之高,再叹蜀道之险,最后感叹蜀地战祸之烈。

2.请学生讨论:这首诗有什么寓意?

学生可以自由讨论、交流,教师提供古人理解的有关资料。

教师的见解(仅作参考):关于《蜀道难》的内容,前人有种种寓意之说,断定是专门为某人某事而作的。古人胡震享认为,李白“自为蜀咏”“别无寓意”。今人有谓此诗表面写蜀道艰险,实则写仕途坎坷,反映了诗人在长期漫游中屡逢踬碍的生活经历和怀才不遇的愤懑。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通过诵读李白的作品,体会李白诗风雄奇豪迈,语言自然奔放,诗里溢着一股涵盖天地的雄浑之气。李白的眼光简直可以说是凌驾于寰宇之上的,他的心胸能容纳整个宇宙,并且以这种气魄看待社会与人生。这种博大壮阔的情怀可以说是唐代诗歌的基调。盛唐造就了诗人们昂扬的姿态,英雄主义与浪漫主义是当时社会氛围中的主旋律。

四、作业设计

1.课后背诵这首《蜀道难》。

2.收集李白的一些短小的经典作品并背诵、分析。

一、导语设计

情景导入

本文是李白最富浪漫主义色彩的代表作。诗中充分表现了诗人强烈的情感、飞动的灵魂和广阔的胸襟。那么,诗歌是通过哪些诗句来具体表情达意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一下。

二、文本解读

(一)信息筛选

1.请学生背诵全文,检查上节课的学习效果。

2.鉴赏、研讨重点语句:

(1)文章开头用“噫吁嚱,危乎高哉!”有什么作用?

明确:“噫吁嚱”三个字都是惊叹词,是蜀地方言。“噫吁嚱,危乎高哉!”这些惊叹词的连用,是诗人在激情的冲动下随口吐出的,它包含着巨大的感情力量,所以才能使人在这一声并没有多少具体描绘的惊呼中,感觉到蜀道的高峻、艰险,充分表现了诗人吐纳山川的宽广胸怀。

明确:这里诗人把我们引向了一个悠久迷茫的历史时间领域。一方面,从时间的悠远上加强了诗的感染力量;另一方面,经过这番渲染,激起读者对蜀地情况的好奇心。人们会从时间悠久的观念中,感到这是一个奇险幽深、神秘莫测的地方,并产生一种探求的欲望。

(3)“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这句诗该如何理解?是否有迷信色彩?

明确:秦蜀两地间本来只有鸟道而无人路,是古代的大力士用他们的双手拽倒了险恶的高山,才给我们打开了一条通道,消除了秦蜀两地长久隔绝的局面。诗人对于壮士排山倒海的巨大力量及其壮烈牺牲的精神,表示了崇高的敬意和由衷的歌颂。这个神话故事的运用丝毫没有迷信色彩,而是有力地、令人信服地歌颂了人类征服自然的伟大。

明确:第一段作者尽述蜀道的高不可攀,笔锋一转,劝朋友不要西游,因为这里不但路途难走,而且环境荒凉、凄清,“悲鸟号古木”和“子规啼夜月”充满了无限的哀愁,使人闻而色变,渲染了空寂荒凉的气氛,有力地烘托了蜀道之难。

明确:从诗的内容看,此诗应是诗人在长安时为送别友人入蜀而作的。全诗极言“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意在为友人此去路途的艰险而担忧,“问君西游何时还”,人还未去却已问归期,诗人不忍友人离去,依依惜别之情自现,结尾一段写蜀地战祸之烈,意在告诫友人蜀地并非久留之地。而剑阁是蜀中要塞,由“蜀中之险甲于天下,而剑阁之险尤甲于蜀”可见。写剑阁之险引出蜀地战祸,既是写蜀道之难的继续,也是惜别之情的升华。去蜀难,留蜀亦难,“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这样的诗“讽人之义”便显得水到渠成,自然而完满。

(二)合作探究

分析这首诗歌的浪漫主义艺术风格

(可以先让学生分组讨论,根据自己的认识谈诗歌突出的艺术风格,然后由各小组的组长归纳总结,再在全班进行交流,最后由教师总结。总结时可以利用幻灯片投影)

交流总结并明确:

1.大胆的夸张。说“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已是夸大。在描绘高峻险曲时,用“六龙回日”“百步九折”“扪参历井”“去天不盈尺”等词语,进一步具体形容,使人惊心动魄。

2.瑰丽的想象。全诗用了很多神话及传说,如“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以及“地崩山摧壮士死”“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等。这些神话传说使人不仅从空间上想象到蜀道之难,而且能从历史的长河中去想象,同时笼罩上一层神秘的色彩,使人心旷神怡,又增添了艺术的诱惑力。他的想象忽高忽低、忽远忽近,是非常广阔的,无拘无束无所不到的。

3.强烈的感情。全诗贯穿反复咏叹的情调,开头和结尾都重复“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中间又三次插入类似的咏叹:“以手抚膺坐长叹”“使人听此凋朱颜”“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连续的感叹词,重复的惊叹句和咏叹式的小结语。三者交互使用,形成结构上的盘旋反复,大大增强了作品的抒情性和节奏感。

式和谐地运用到韵文中间,或把三、四、五、六、七、八、九乃至十一言的长短句式错综间杂地组合起来,巧妙地为抑扬顿挫的情感语气服务。诗的前半部分多用长句,语言奔放畅达;后半部分多用四字短句,显得简劲有力。诗人的这种变化多端的语言形式,正是为表现不同形象和不同情感服务的。

(三)能力提升

1.诗人是怎样来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的?

明确:神话传说:五丁开山、六龙回日——写出历史上蜀道不可逾越之险阻。

虚写映衬:黄鹤不得飞度、猿猱愁于攀援——映衬人行走难上加难。

摹写神情、动作:手扪星辰、呼吸紧张、抚胸长叹、步履艰难、神情惶恐——困危之状如在眼前。

借景抒情:古木荒凉、鸟声悲凄——使人闻声失色,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氛围,有力地烘托了蜀道之难。

运用夸张:“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了惊险的气氛。

李白正是以变幻莫测的笔法,淋漓尽致地刻画了蜀道之难,艺术地展现了古老蜀道逶迤、峥嵘、高峻、崎岖的面貌,描绘出了一幅色彩绚丽的山水画卷。

2.在表现手法上你最欣赏的是哪一点?为什么?

探究学习:这一环节的设计是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寻找美点。教师千万不要越俎代庖,因为鉴赏能力的提高是学生在实践中潜移默化得到的,所以,教师要放开手,让学生说,同时要多肯定学生,让他们体会鉴赏的乐趣,坚定地走下去。当然在学生不知从何说起时,教师可适当引导。

3.全诗最后一段写剑阁,对于天宝初年的唐朝社会有什么现实意义?

人如麻”,这既是描写蜀道猛兽,又是影射政治黑暗的双关语句,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与关切,为诗篇增加了现实的内涵、深厚的意蕴。

(四)分析鉴赏

清代诗评家沈德潜曾这样评论这首诗:“笔阵纵横,如虬飞蠖动,起雷霆于指顾之间。”(《唐诗别裁》)这段话既形象而又概括,涵盖的内容很多,但主要是指章法灵活、气象宏伟而言。说说这首诗的基调。

明确:这首诗以主旨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贯穿始终,已经显示了它的咏叹基调。统观全诗,诗人之叹有三:一叹蜀道之高,二叹蜀道之险,三叹蜀中战祸之烈。这三叹其实也蕴含在诗人的具体描写和抒情中。例如“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这是叹蜀道之高,因为黄鹤之飞至高,猿猱动作最灵,二者皆不得过,人又何能翻越?再如“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这是叹蜀道之险,用劝游者的口吻写出,意味尤为深长。又如“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这是叹蜀中战祸之烈,诗人用具体描写方式,再现了“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孟子·离娄上》)的图景,有不忍目睹之意。

三、课堂小结

通过读这首诗,我们充分领略到了气势纵横、气象阔大的雄壮美,倾泻而出、率直豪爽的形象美,包容广泛、引人联想的境界美。读其诗,有一种情感摇曳,欲随其动荡的感觉,有一种不得不伴诗人情感变化而喜而怒的感觉,有一种净化灵魂、提升境界的感觉。这就是名篇的成功之处。下面让我们再一次深情地朗诵这千古名篇。

四、作业设计

思考并完成课后的练习题

蜀道难教案教案(精选12篇)篇十一

1、围绕“望”,表现泰山的巍峨高大、遮天蔽日的形象。

2、名句蕴含的人生哲理。

3、青年杜甫的豪情。

二、教学过程。

(一)导语。

柳宗元带我们领略了小石潭的凄寒幽静,吴功正带我们欣赏了阿里山的静谧神奇,马信德带我们游览了威尼斯的瑰丽奇特。今天我们再请古代的一位诗人带我们去一个地方。

板书:望岳唐杜甫。

(二)围绕“望”,理解泰山的巍峨高大、遮天蔽日的形象。

1、去哪里呀?你从何得知?泰山。从“岳”“岱宗”“齐鲁”得知。

补充资料:东岳、西岳、南岳、北岳、中岳。

《望岳》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篇,被后人誉为“绝唱”,并刻石为碑,立在山麓。

2、泰山景色如何呢?我们一起透过杜甫的一个动作“望”来欣赏泰山的景色。请同学们先一起大声朗读诗歌,思考杜甫从第一句实际上一直望到哪里。

(1)描绘泰山景色。也即首联、颔联、颈联。

(2)想象登顶感受和望到的.景象。

3、杜甫实际上望到了哪些景象?请同学们任选一联说一说。

(1)首联:望到了泰山绵延不绝、树木葱郁的景象。这是远望。

“青未了”

(2)望到了泰山既神奇秀丽又巍峨高大的景象。这是近望。

“钟”:聚集,宠爱、钟爱,既写出神奇秀丽,又写出诗人的喜爱赞叹之情。

“割”:阴暗对照之明显,阳光像一把刀一样有力地把阴暗隔开,突出泰山的巍峨高大。

(3)望到了云涌云翻的壮阔景象和鸟儿归巢的傍晚景象。这是细望。

“层云生而荡胸,鸟儿归而入眼”

(三)名句赏析。

我还没有登上山顶景色就如此神奇美丽了,如果我登上了最高峰呢?一览众山小。

2、请你想象登上最高峰“一览众山小”的景象和感受。

3、登上绝顶眼界变宽了,心胸开阔了,登上绝顶才能欣赏到绝美的风景,这是身在低处的人永远无法体验到的。所以孔子登上了东山就认为鲁国很小,登上泰山胸怀竟然博大得认为天下都很小。林则徐更说过“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

4、这句话中蕴含了怎样的人生启示?

它告诉我们:不怕困难,勇攀高峰,不但望得远,而且可以雄视一切,包举天下。它鼓励人们树雄心立壮志,不怕困难,坚持到底就一定能获得更大胜利。

(四)了解青年杜甫。

1、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望到一个什么样的杜甫?

豪情勃发,壮志凌云,乐观向上,满怀建功立业,意气风发,信心满怀。

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赋料杨雄敌,诗看子建亲。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青年的杜甫生活在唐代社会发展到最富庶的时期,他家境优越,诗才横溢,因此意气风发,信心满怀,渴望着建功立业。

3、过了二十年左右,47岁的杜甫在首都长安又看到了另一番景象。

破败,荒凉,萧条。

4、我们望到了一个什么样的中年杜甫?

愁苦,焦虑忧国忧民,流泪的,感伤的,饱经风霜的。

这就是被后人尊奉为诗中圣人的杜甫。

附板书。

望岳。

首联:绵延不绝、树木葱郁远望。

描绘泰山景色颔联:神奇秀丽、巍峨高大近望。

颈联:云涌云翻、鸟儿归巢细望。

想象登顶感受尾联:一览众山小。

豪情勃发、壮志满怀的青年杜甫雄豪。

满头白发、忧愁感伤、饱经风霜、忧国忧民的中年杜甫沉郁。

蜀道难教案教案(精选12篇)篇十二

蜀道难,是乐府旧题,作者李白。诗中内容多以山川之险言蜀道之难。诗歌充分显示了诗人的浪漫气质和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1.了解作者、整体感知诗的寓意;。

2.了解李白的放达;。

3.结合诗歌内容讲解诵读要求。

掌握诵读要领,感情丰富地诵读全诗。

丰富的联想和想象。

2教时。

20世纪美国旅行家泰鲁·保罗在《游历中国》一书中断言:“有昆仑山脉在,铁路就永远到不了拉萨。”公元20xx年7月3日22时20分,随着一声汽笛声长鸣,钢铁巨龙穿过昆仑山,翻越唐古拉,骄傲地腾越在世界屋脊之上。青藏线的贯通,让对中国人持怀疑论的洋大人们收回了他们的成见,如果历史真的有轮回,还有一位具有诗坛统治力的大人物也会大跌眼镜。谁?李白!

1.“噫吁唏……难于上青天。”

这两句统摄全诗,奠定了诗的咏叹基调,但感情是豪放的,要读得很有气势。全用散文化的句子,表明诗人在仰望蜀道时情不自已,脱口而出,也显示了感叹的强烈。“噫吁唏”是惊异之辞。“危”、“高”,同义重出,极言蜀道之高。“乎”、“哉”,皆可有延长音。“蜀道之难”,可读得平缓,略作停顿后,再用升调读“难于上青天”五字,如此则全诗主旨自明。

2.“蚕丛及鱼凫……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这一层写蜀道来历,当用叙述语调读。“蚕丛”四句说秦蜀两地长期隔绝,无路可通;“西当”两句说“太白鸟道”,意即无人能攀越——这些,都是为下文作铺垫的,应当读得轻而平缓。最后两句为正意所在,应着意加以渲染,如同亲眼见到那触目惊心的场面,表明蜀道的开通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3.“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以手抚膺坐长叹。”

这一层紧承上文,写蜀道的高峻,含虽有道而人难行之意,当用咏叹语调诵读。“上有”两句从不同角度展示蜀道的概貌,要读得慢些,使听者产生视线移动的感觉,重音要落在“六龙回日”、“冲波逆折”两语上。“黄鹤”两句,有徒唤奈何之情,读后可稍作停顿,为下文蓄势。最后四句近似特写,专叙人在青泥岭上行走的情形,读时须有身历其境的设想,“百步九折”、“扪参历井”两语可重读,速度不宜快,至“仰胁息”作一顿,再读末句并作较长停顿。

4.“问君西游何时还……使人听此凋朱颜。”

诗题下未注明送何人入蜀,所以这里的“问君”无妨假定实有其人,可以读得亲切一些。将行而问“何时还”,已有不可行之意,重音要落在“不可攀”三字上,当用劝说的语气读。以下四句借鸟声渲染旅途中悲凉凄清的氛围,读时要放低声调,有千里孤身之感,至“愁空山”徐徐而上。然后用感叹的语调读主旨句,至“凋朱颜”略作一顿,以示意犹未尽。

5.“连峰去天不盈尺……胡为乎来哉!”

仍是说不可行,但内容加深了一层,因为说的是蜀道的险恶。前四句不是纯客观的描写,读时须设想这是旅游者攀援于“连峰”“绝壁”之上,置身于“飞湍瀑流”之间,要使听者感到惊心动魄。读后可作稍长停顿,再用“其险也如此”缓缓收住。末句是诗人借用蜀人的口气,对历险而来的游者深表叹息——“胡为乎来哉”不是询问,当用降调读,暗含“何苦而来”之意。

6.“剑阁峥嵘而崔嵬……化为狼与豺。”

读第一句当突然振起,以再现剑阁的险要景象。“一夫”两句应该得顿挫有力,表明剑阁有易守难攻的特点。但重点是最后两句,这是告诫西游的人:剑阁既为蜀之门户,形势又如此险要,自然易生军事叛乱,决不可以久居蜀地。

7.“朝避猛虎……不如早还家。”

开头四句直承上文,写蜀地军事叛乱中的残酷景象。全用四字句,节奏短而有力,读时当两字一顿,有惨绝人寰之意。稍作停顿后,改用诚恳劝说语气读最后两句。

8.“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这是全诗的结束语。主旨句第三次出现,要读得缓慢些,有深沉的慨叹意。“侧身西望”后稍作停顿,再用渐慢渐弱的声调读“长咨嗟”三字,若有余音,以发人深思。

《蜀道难》是乐府《相和歌辞·瑟调曲》旧题,内容多以山川之险言蜀道之难。本篇诗人袭用乐府古题而推陈出新,以丰富的想象、奔放的语言、雄健的笔调生动地描绘了由秦入蜀道路上奇丽惊险的山川景色。既写了蜀道的艰难,又写了人生旅程的艰难,并寄寓了对国事的忧虑和担心。全诗以强烈的咏叹凭空起事,继之以浩渺的古代传说和高危险峻的山水景物。大起大落的跳跃式的诗歌情感结构,给人以奔腾回旋的动感;流走于其中的气吞山河的宏伟气魄,给人以涤荡心灵的强烈震撼。全诗气势磅礴,风格豪放,汪洋捭阖,变幻莫测,处处险中见奇,展现了诗人杰出的艺术才能和丰富的想象力。

诗的开首四句是全篇的总纲,以后按蜀道的由来、历史,蜀道沿途各处高峻、阴森、险恶和动荡不定的社会情况等内容次第写来,镜头一组比一组惊心动魄。“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在诗中反复叠现吟唱。作者以酣畅淋漓的笔墨,创造出了一个神奇惊险、雄健开阔的高远境界,使全诗的情感始终处于高昂、澎湃之中,回旋激荡,余韵悠长。

先说章法。

诗人创造性地继承了古代民歌中常见的复沓形式(又称反复),主旨句凡三见:开头、中间、结尾各出现一次。这并非简单的重复,因为它每出现一次都给读者带来新的启示,由此自然形成了以主旨句贯穿始终、内容层层深入的格局,使人产生一叹之不足而至于再,再叹之不足而至于三的感受。

再说气象。

读这首诗,如从画廊经过一般,一幅幅动人的画面接连不断地出现在你的眼前,它们那阔大的意境,那逼人的气势,使你怵目惊心,叹为观止。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在诗人的想象中,他仿佛将秦蜀之间重山叠岭千里不绝的图景一望无余。如此雄奇的地貌,真是罕有其匹啊!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16个字就将民间传说中关于五丁开山的故事栩栩如生地再现了出来,使我们仿佛听到了五丁拽蛇时的大声呼喊以及随后一声使山河改观的巨响,也仿佛看到无数勇敢的人在高山上开辟道路、架设栈道的情形,不禁要赞叹神力和人工的伟大!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这是诗人想象自己在蜀道中的所见:当仰望眼前的最高峰时,他看见六条龙拉着的太阳车被挡住,不得不绕道而行;再俯视下面,只见波涛汹涌的急流为大山所阻而激起无数的漩涡——这幅画又是多么神奇而美妙!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这是诗人设想自己沿着盘山道攀登青泥岭的情形。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这是写登上顶峰以后的情形,而最有趣的是后一幅:诗人从星星中间穿过,有时还好奇地触摸它们,看看是个什么样子。这是何等奇特的想象!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这是诗人设想游者在途中所见到的景物。画面是凄清的:鸟鸣,使山林显得更加幽静,像原始森林一样荒寂无人。跟此前的画面相比,色调是变了,也表现了蜀道景物的多样,但气氛是逼人的,使人感到孤寂得可怕。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虺,砯崖转石万壑雷”,这是一幅极其惊险的画面,与上文着重写蜀道之高不同。连峰绝壁,砯崖转石,都会危及游人的生命,使人望而生畏,闻而心惊,故下文云“其险也如此”。

如此多的画面此隐彼现,其境界之阔大,自不待言;且无论写山之高,水之急,河山之改观,林木之荒寂,连峰绝壁之险,皆有逼人之势,其气象之宏伟,确非他人之可及。再从总体来看,其变化之速,愈变愈奇,又往往出人意料,使人目不暇接。

最后说说这首诗的基调。

这首诗以主旨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贯穿始终,已经显示了它的咏叹基调。统观全诗,诗人之叹有三:一叹蜀道之高,二叹蜀道之险,三叹蜀中战祸之烈。这三叹其实也蕴涵在诗人的具体描写和抒情中。例如“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这是叹蜀道之高,因为黄鹤之飞至高,猿猱动作最灵,二者皆不得过,人又何能翻越?再如“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这是叹蜀道之险,用劝游者的口吻写出,意味尤为深长。又如“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这是叹蜀中战祸之烈,诗人用具体描写方式,再现了“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孟子·离娄上》)的图景,有不忍目睹之意。

1.诗人是怎样来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的?

神话传说:五丁开山、六龙回日——写出历史上蜀道不可逾越之险阻。

虚写映衬:黄鹤不得飞渡、猿猱愁于攀缘——映衬人行走难上加难。

摹写神情、动作:手扪星辰、呼吸紧张、抚胸长叹、步履艰难、神情惶悚——困危之状如在眼前。

借景抒情:古木荒凉、鸟声悲凄(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使人闻声失色,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氛围,有力地烘托了蜀道之难。

运用夸张:“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了惊险的气氛。

李白以变幻莫测的笔法,淋漓尽致地刻画了蜀道之难,艺术地展现了古老蜀道逶迤、峥嵘、高峻、崎岖的面貌,描绘出了一幅色彩绚丽的山水画卷。

2.“连峰去天不盈尺……砯崖转石万壑雷”这几句描写好在哪里?

诗人先托出山势的高险,然后由静而动,写出水石激荡,山谷轰鸣的惊险场景,好像一串电影镜头:开始是山峦起伏,连峰接天的远景图画;接着平缓地推出枯松倒挂绝壁的特写;而后,跟踪而来的是一组快镜头:飞湍、瀑流、悬崖、转石,配合着万壑雷鸣的音响,飞快地从眼前闪过,惊险万状,目不暇接,从而造成一种势若排山倒海的强烈艺术效果,使蜀道之难的描写,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如果说上面山势的高危已使人望而生畏,那么此处山川的险要更令人惊心动魄了。

3.“蜀道难”这样一个难以表述的事物,李白为什么描绘得如此动人?

在于融贯其间的浪漫主义激情。诗人寄情山水,放浪形骸,他对自然景物不是冷漠地观赏,而是热情地赞叹,借以抒发自己的理想、感受。那飞流惊湍,奇峰险壑,赋予了诗人的情感气质,因而才呈现出飞动的灵魂和瑰伟的姿态。诗人善于把想象、夸张和神话传说融为一体写景抒情。言山之高峻,则曰:“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状道之险阻,则曰:“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诗人从蚕丛开国说到五丁开山,由六龙回日写到子规夜啼,天马行空般地驰骋想象,创造出博大浩渺的艺术境界,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让我们透过奇丽峭拔的山川景物,仿佛看到诗人那“落笔摇五岳,笑傲凌沧州”的高大形象。

唐以前的《蜀道难》作品简短单薄,李白对这一乐府古题有所创新和发展,他运用了三言、四言、五言、七言,直到十一言等参差错落、长短不齐的句式,形成极为奔放的语言风格;韵脚也不断变化,适合表现自由不羁的气魄,描写蜀中险要环境,一连三换韵脚,极尽变化之能事。这对他表现丰富奇特的想象和笑傲现实的浪漫主义精神起到了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作用。

4.全诗最后一段写剑阁,对天宝初年的唐朝社会有什么现实意义?

在风云变幻、险象丛生的惊险氛围中,最后写到了蜀中要塞剑阁。在大剑山和小剑山之间有一条30里长的栈道,群峰如剑,连山耸立,削壁中断如门,形成天然要塞。因其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历史上在此割据称王者不乏其人。诗人从剑阁的险要引出对政治形势的描写。他化用西晋张载《剑阁铭》中“形胜之地,匪亲勿居”的语句,目的在于劝人引以为鉴,警惕战乱的发生,并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揭露了蜀中豺狼的“磨牙吮血,杀人如麻”,这既是描写蜀道猛兽,又是影射政治黑暗的双关语句,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与关切,为诗篇增加了现实的内涵、深厚的意蕴。

猜你喜欢 网友关注 本周热点 精品推荐
撰写述职报告是对过去一段时间工作的回顾,有助于对工作目标和计划进行及时调整和优化。下面是一些成功案例中的精彩述职报告片段,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些启发和思路。
讲话稿的篇章结构要有起承转合,思路清晰,逻辑严密,使主题得到充分展开。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些经典的讲话稿范文,体会其中的表达技巧和思维深度。敬爱的老师、亲
通过考试总结,我们可以了解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方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考试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希望通过这些范文,大家可以了解到一些优秀学
写月工作总结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工作态度和职业素养,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改进。以下是一些精选的月工作总结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灵感和借鉴。
教学环境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所需要创设的各种有利于学习的条件和氛围。借鉴下面的二年级教学案例,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3、好!请小组长来领硬币,每
深入思考观众的需求和期望,可以帮助我们写出更具影响力和感染力的致辞。在今天这个值得纪念的日子里,我想以一份深情的致辞表达对大家的真挚祝福。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
主持词是为了让参与者们感到活动的氛围、目的和流程有序。现在,请准备观看一些优秀主持人的范例,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借鉴的思路。月15日下午,天心区台办组织召开了
通过社会实践,我们可以积累丰富实践经验,提高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在这里,我们将为大家展示一些社会实践的成果和效果,希望可以给大家一些启示。1月22日,天气一改前
年终总结是我们对过去一年来个人成长和进步进行总结和反思的重要机会。请大家仔细阅读下面的年终总结范文,它们包含了很多关于写作和表达的经验和技巧。生产一线的党员是推
优秀作文是一种触动灵魂的力量,它能够在读者的心灵深处引发共鸣和思考。以下是一些优秀作文的摘录,让我们一起分享读作的喜悦。今天,我约上平时几个要好的同学一起回到学
大班教案还应该涵盖各个学科的教学内容,全面培养学生的认知、语言、社交和动手能力。请大家关注下面的大班教案范文,这些范文涵盖了不同学科和不同教学内容,希望能为教师
开学典礼上,学校会为优秀学生颁发荣誉证书,鼓励他们在新学期里保持努力和进步的态度。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开学典礼致辞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启示和借鉴。
通过一份精心准备的辞职报告,员工可以向公司展示出自己的专业素质和职业态度。在写辞职报告之前,我们可以先对一些优秀的范文进行分析和研究,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环保并不是一件遥不可及的事情,每个人都可以从小事做起。这些环保总结范文展示了环保工作的重要性和意义,也提醒我们环保问题的紧迫性。全市广大青少年朋友们:你们好!低
一个良好的教学计划应该具备合理性、可操作性和灵活性,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学计划的编写需要教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特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
工作计划书可以帮助我们在工作过程中随时复盘和评估,及时调整工作策略和方法。在这些工作计划书范文中,你可以找到一些通用的编写技巧和规范,希望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组织和
这篇检讨书是我对自己过去行为的反思和认知,同时也是对将来行为的警示和规劝。检讨书是对自己过去的行为和做事方法进行反思和评估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帮助我们调整心态
工作总结的过程是自我反思和自我调整的过程,有助于个人成长和提升。总结是人们不断进步的动力之一,下面是几篇经典的月工作总结范文,供大家借鉴。xx城招商部,于20x
演讲稿的语言应该简练明了,让听众能够更好地理解我们的观点。下面是一些经典大学生演讲稿,希望给同学们提供一些写作思路和灵感。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晚上好!(―)。
作为一个重要的工作文档,年终总结既要客观真实地反映自己的工作,又要有所思考和收获。接下来,小编为大家分享一些优秀的年终总结范文,希望能够启发和激发大家对年终总结
在组织和社会生活中,规章制度是必不可少的,可以确保秩序和公平。看看下面这些规章制度的范例,了解一下如何制定和实施一套有效的管理准则。1、目的:加强公司销售管理
一个有趣和吸引人的自我介绍可以让你在人群中脱颖而出,增加自己的个人魅力和吸引力。如果你正在为自我介绍感到困惑,以下是一些简单明了的自我介绍模板供参考。
范文是写作时可以参考和借鉴的文本,对于初学者来说特别有帮助。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优秀范文范本,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写作提供一定的帮助。课堂是教师教学,学生学习
作文是一种综合性的能力训练,通过写作可以提升我们的思维逻辑和文字组织能力。通过阅读优秀作文范文,我们能够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和经验,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月工作总结是在每个月结束时对工作内容和产出进行总结和概括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工作进展和问题所在,促使我们改进和成长。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
服务月的开展可以激发社区居民的参与意识和责任心,形成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服务月活动案例,供大家参考和学习。1、货物质量保证期内的具体服
通过致辞,演讲者还可以展示自己的思维能力和沟通能力,增强自己的个人形象和信任度。在各行各业中,都有许多著名人士给大家带来了精彩的致辞,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他们的演讲
家长会是家校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双方的共同努力,可以更好地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在下面的范文中,你可以看到家长会的重要性和成功实践,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工作计划也是对教师工作进行总结和概括的重要依据,为日后的工作提供经验和借鉴。这里有一些经典的幼儿园工作计划案例,供大家阅读和借鉴。(----)学年度。第学
更多申请书是在申请大学、奖学金或工作等场合中所需要的一种书面材料,它能够展示个人的能力和兴趣。更多申请书范文中的经典之处,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以提升自己的文书写
教学计划是一种系统性的教育活动规划,用于指导教师组织和安排学生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经典的教学计划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思路和灵感。
教学计划应当考虑到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并提供多样化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教学计划范文中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是根据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选择和运用的。
自我评价不仅可以增强我们对自己的认知,还可以提高我们对他人的了解和尊重。自我评价需要持续进行,而不是一次性的事情,我们可以通过设定目标和计划来实现自我持续改进。
年度总结是对过去一年的工作和成果进行总结和评估的重要环节。在读完这些年度总结范文后,相信大家对如何写一篇完美的总结会更加有信心。为落实创卫目标管理工作责任,推动
通过月工作总结,我们可以对自己在过去一个月的工作表现做出客观的评价。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月工作总结的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完成自己的工作总结。
销售工作总结是对销售人员在一段时间内的工作成果和经验教训进行总结和概括的重要文档。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了一些经典的销售工作总结范文,供大家学习和借鉴。
今天的活动将会是一次非凡的经历,很开心能够成为这个场合的主持人。以上是我们从各个角度整理的一些观点和看法,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启发。(男):今天,我们相聚在这里,
规章制度可以约束个人的行为,保证组织内部的公平和公正。在下面的范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一套完善的规章制度是如何帮助组织提升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的。1、选用抗菌药物应严
通过活动总结,我们可以回顾整个活动的规划过程,确定下一步的目标和方向。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些值得借鉴的活动总结实例,希望能够为大家写作活动总结提供一些思路和方法。
经营需要对市场和行业的变化保持及时的观察和分析,以做出正确的决策。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关于经营的内容,可以参考以下推荐的经典著作和资料。为满足消费市场需求,同时调动
范文范本可以帮助我们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在写作中充分发挥我们的想象和思考能力。范本中的总结包含了详细的分析和思考过程,值得借鉴和学习。全体市民朋友们:春
通过写读书心得,我们可以对书籍中的观点进行思考和批判,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以下是一些经典的读书心得写作示范,通过阅读它们可以了解不同类型和风格的读书心得写作。
下半年是一个新的开始,我们要有新的信心和决心去追求理想。以下是一些精选的下半年总结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灵感和思考。(一)推进中医药参与分级诊疗制度建设。
范文范本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权威性,可以为我们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些范文范本,学习其中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吧。原告:_____________
申请书的撰写需要注意文字简练明了,内容要符合所申请的要求和标准。想了解一些写更多申请书的成功经验和技巧吗?以下是一些经典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尊敬的领导:我于2
总结范文是对我们在一段时间内付出努力和劳动的一种激励和回馈。以下是一些精选的总结范文,希望对你的总结写作有所帮助。在中学生物学教学过程中,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
教学工作计划的制定需要教师充分调研和了解教学资源,确保教学过程中所需的教学材料和设备的准备充分和有效。以下是一些能够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效果和探索创新教育方式的教学
年度总结可以帮助我们回顾过去一年的收获和成就,同时也能够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空间。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一些年度总结范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
通过写读书心得,我们可以更好地总结和概括自己的阅读经验,提高我们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一些经典读书心得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在写读书心得时提
通过工作心得的总结,我们可以不断提升专业能力和业务水平,实现个人的职业发展目标。希望以下这些工作心得范文对大家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让我们更好地总结工作、成长和进
范文可以激发我们的灵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的知识。接下来是一些范文的分享,希望能够为大家在写作方面提供一些有用的参考和借鉴。各位老师、同学们:校园,是
发言稿的撰写需要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包括对主题的深入研究和思考,以及对听众的分析和了解。在演讲前,我们可以参考一些别人的发言稿,借鉴他们的成功经验。为进一步加强道
阅读范文可以拓展我们的知识面,了解各个领域的研究成果。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的范文范本,供大家参考和学习。根据组织安排,于2012年4月6日被选派到xx村任第
服务月的推出意味着我们对服务质量的高度重视,通过集中整合资源,提供更全面的服务内容。这里有一些关于服务月活动的总结范文,希望大家可以从中获得一些灵感和思考。
合同协议是一种法律文件,用于明确双方在特定事项上的权利和义务。范文中的合同协议涵盖了各种不同类型的商业合作,可以帮助您快速起草合同文本。甲方:乙方:经甲乙双方协
新闻报道作为舆论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揭示社会问题,促进社会进步。下面是一些精选的新闻报道样本,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思路和技巧。为加强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
优秀的作文不仅能够传递作者的情感和思想,还能够给读者带来美的享受和思想的启发。要写好一篇优秀作文,不妨多读一些经典的作文范文,以下是一些值得一读的范文,供大家参
培训心得是对培训过程中所体验到的感受和收获进行总结和反思的记录。实践与思考:在这次培训中,我注重了实践与反思的结合,下面是我的一些观点和心得。10月10日,下午
办公室工作计划的编写需要遵循科学的原则和方法,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些办公室工作计划样本,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做好学校日常事务工作是
每一次致辞都是一次挑战,需要发言人对场合和听众的了解以及充分的准备。经过不断努力和锤炼,我们每个人都能成为一位出色的致辞者。各位亲朋好友,所有到场的朋友们:欢迎
总结是反思和思考的机会,是对自己思维和行为进行评估和优化的过程。在阅读这些总结范文时,可以从其中借鉴到一些实用的写作方法和技巧。今年是“十三五”的收官年
活动总结可以促使我们思考活动过程中的成功因素和不足之处,为未来的活动提供经验和教训。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活动总结的注意事项和写作技巧,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启发。
下半年过得真快,我们需要花点时间思考一下自己在这段时间里的成长与收获。看看下面这些下半年总结的范文,或许能给你写作提供一些灵感。结算与现金管理部作为产品部门,承
合同协议的主要目的是明确交易或合作的内容、条件和权益,保护合作双方的合法权益。要写一份优秀的合同协议,可以参考以下范文,为您提供一些写作思路。甲方(出让方):乡
祝福不仅是表达情感的方式,更是一种传递正能量的行为,让人们心生感激和力量。无论是生日、婚礼还是节日,下面的祝福语应该能给你提供一些帮助。婚宴答谢宴上,新郎父母致
在撰写奖学金申请书时,我们需要突出个人的优势和特长,同时与申请机构的要求和价值观相契合。范文展示了不同类型奖学金申请书的写作风格和重点,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
优秀作文应该具备合理的结构和紧凑的篇幅,使读者易于理解和接受。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推荐了一些经典的优秀作文范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一年四季,有着不一样
在月工作总结中,我们要客观地评价自己的工作成果,并提出进一步改进的建议。以下是一些关于月工作总结的实例,通过这些实例,我们可以了解到月工作总结的写作方式和技巧,
学校是我们展示自己才华和能力的舞台,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展现自己的特长。邀请大家一起来分享一些学校生活的感悟和体会,或许能够从中获得一些新的启示。为仔细贯彻上级物资
通过反复修改和练习,我们可以不断提高讲话稿的质量和准确性,让自己的讲话更加生动有趣。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讲话稿范例,供大家参考和学习。尊敬的各位领导,香港嘉宾
合同协议的内容应该明确、详尽,以保障各方在合作中的权益和责任。请参考以下合同协议范本,找到与您需求相符的文字表达和结构安排。甲乙双方为明确房屋租赁的相关权利义务
离婚协议是处理夫妻分离或离婚事宜时必不可少的一份文件。接下来小编将为大家介绍几个常见的离婚协议范例,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帮助。男方:___出生于_年_月_日,身
发言稿的语言应尽量地亲切、自然,体现演讲者的个人风格和魅力。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一篇优秀的发言稿范文,希望能够激发大家的创作热情和思维灵感。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
教学计划的编写需要反复修改和完善,以适应教学实际和学生的发展需求。备好了教学计划,就等着与学生们一起进入充满乐趣和挑战的学习旅程吧!以下是一些范文,一起来看看吧
通过制定活动方案,可以避免活动中出现的重复、冲突和混乱现象。活动方案范文中的一些精彩点子和独特设计能够给我们带来启示和启发,激发我们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计划书的编写需要考虑项目的时间、成本、质量和风险等因素。阅读这些计划书范文,我们可以从中找到一些适合自己项目或任务的灵感和方法。。组长:副组长:成员:二、演练时
环保既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机遇,通过创新和技术发展可以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双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环保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
统计数据是信息社会中重要的资源和基础,可以为各行各业提供参考。统计是一种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方法,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特定领域或事件的情况。那么,在进行统计工作
在编写工作计划书时,我们应该根据工作的不同阶段和优先级合理安排工作任务的顺序和时间。接下来是一些具有创意和独特性的工作计划书示例,供大家欣赏和学习。
规划计划可以帮助我们避免盲目行动和随意安排,提高工作和生活的效率。30.请大家阅读下文,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些规划计划的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案,希望能对大家的规划工作
军训心得是军人素质的重要标志,它反映了我们在军训过程中所形成的态度、观念和态度。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军训心得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帮助大家在写作过程中思路
学校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地方,学生可以接触不同背景和文化的人,增长见识。以下是一些学校总结的经验总结,相信会对大家的学习有很大的启示。尊敬的_________:您好
在写培训心得体会时,要做到客观真实,既要表达自己的想法,又要尊重他人的观点。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培训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总结自
欢迎大家参加今天的会议,我将会是主持人,希望通过我的主持能够给大家留下美好的回忆。下面是一些优秀活动策划范文,希望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些灵感和参考。尊敬的领导、同事
每一个月的工作总结都是一次精神和思想的回顾,让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工作状态和表现。为了帮助大家写出更好的月工作总结,小编特意为大家搜集了一些范文,这些范文内
合同协议是商业合作的基石,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合同协议示例,希望对您编写合同有所帮助。甲方:乙方:第一条产品名称、型号、价格一、本
优秀作文展现了作者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是学习进步的重要标志。生命的色彩:生命就像一幅画,有红色的快乐,蓝色的悲伤,绿色的希望。在古代,丝绸之路是横跨亚洲、
教学工作计划不仅是教学过程中的指南,也是教师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的重要体现。欢迎大家参考以下的教学工作计划,相信对教师们的教学工作会有所帮助。1、四年级学生一般为
运动会是学校每年一度的盛会,是同学们展示体育才能和团结协作精神的舞台。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一些运动会总结范文,希望能对大家写作有所帮助。1.了解各种动物的动作
通过写读后感,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作品对于当代社会和人类生存意义的指导和启示。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感人的读后感例句,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情感共鸣。
借款合同通常用于规定借款金额、利率、还款方式等关键条款。为了确保借贷双方的权益,下面提供了一些借款合同的演示文本,供大家参考。联系电话:____________
领导讲话稿是领导在庆典、座谈会等活动中向大家表达祝贺和感谢的一种方式。以下是一些关于领导讲话稿的精选范文,供大家参考与学习。大家好:生活在xx的残疾人是幸福的,
销售工作总结是对销售经验和技巧的总结和分享,对新人的培养和提升都具有重要意义。小编整理了一些销售工作总结的模板和示例,供大家参考和使用。总结是在某一特定时间段对
述职报告需要结合具体的工作实际,展示出员工在各项工作任务中的能力和成效。为了帮助大家写好述职报告,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样本供参考。尊敬的领导:您好!在街道
在教师工作计划中,教师可以有序地组织各种教学活动,保证教学进程的顺利进行。小编整理了一些教师工作计划的范文,希望对大家的工作有所启发和帮助。坚持以人为本,面向现
教学计划是教师为了实现教学目标而制定的有关教学活动的安排和组织方案。通过阅读以下教学计划范文,可以了解到优秀教师的教学思路和方法。八年级学生喜欢上音乐课喜欢听流
在工作场所中,情况报告经常用于向上级汇报工作进展或解决方案效果。下面是一些实用的情况报告模板,供大家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为进一步筑牢党风廉政
月工作总结是对工作周期的一个思考和总结,对于个人和团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的一些优秀月工作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9月通过考调,我进入了小学
读后感是对书中情节、人物、主题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评价的一种文学作品。读后感是对读过的书籍或文章进行感受和思考的一种方式。通过写读后感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和吸收
毕业典礼是学校为了庆祝学生完成学业所举行的盛大仪式。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的一些毕业典礼的精彩瞬间,让我们一起来回顾。xxx:今日我们在这里进行孩子们离园毕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