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范本可以给我们提供写作思路和结构框架,帮助我们更好地组织文章内容。在这里我们收集了一些热门话题的总结样例,希望对大家的讨论和思考有所助益。
宪法宣传倡议书(精选18篇)篇一
宪法地位崇高,同时也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国,无法则乱”,“法者,治之端也”。宪法是国家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通过学习宪法,可以明确国家的目标是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可以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研究宪法修订历程,可以领会国家发展与时俱进的思想,把握国家前进的方向。
同时,宪法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无处不在。财产权、受教育权等这些宪法书写和保障的基本权利,每天都体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因为有财产权,在双11购买的包裹才能安全地送到买家手里,而不是在快递室被随意拿走。因为有受教育权,才能让每个孩子们都能在学习的年纪可以在教室里朗读课文。
法,国之权衡也,时之准绳也。随着全面依法治国进程的推进,“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论断的提出,宪法宣誓、合宪性审查制度的建成,对于宪法的研究学习就愈显重要。让我们坚定宪法自信,领会宪法精神,树立宪法意识,共同推行宪法实施,推进法治建设。
宪法宣传倡议书(精选18篇)篇二
1、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
2、弘扬宪法精神、彰显宪法权威、捍卫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
3、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凝心聚力共建法治社会。
4、弘扬法治精神,促进社会和谐。
5、传播法治理念,建设法治文化。
6、弘扬宪法精神,构建法治凉都。
7、坚持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
8、营造良好法治环境,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9、弘扬法治精神,推进依法治市。
10、正确行使宪法权利,依法履行公民义务。
11、学法辨是非,用法处纷争。
12、深入开展法治宣传,大力推进依法治市!
13、弘扬宪法精神,维护宪法权威!
14、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提升文明城市建设水平!
15、大力弘扬宪法精神,共筑伟大中国梦。
宪法宣传倡议书(精选18篇)篇三
宪法是我国根本法,是治国理政的基石和根源,也是人民生活的保障和依靠。
学习宪法是我们了解我们国家,了解我们周围世界顶层设计的必要环节,缺少了宪法的知识,就好比人丢掉了灵魂,国家没有了中心。学习宪法,可以提高个人修养,增强党性,保护人民权利,巩固国家建设。任何形式的宪法都不可能无视政治,但是宪法却无一不是以“人的优良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为其终极关怀。宪法只有真正地为人民的生活服务的时候,才可能真正的深入民心,在人民心中树立宪法,人民才会真正对宪法产生敬畏之情。宪法和宪政只有植根于人的生活世界之中,才能够克服抽象理性所设计的虚幻的理念世界模型,从而唤起人们对于真正的“人的生活”的关怀和“美满世界”的向往,并为宪法与宪政的价值找到真正的栖息之所。宪法的社会化意味着宪法向人的生活世界的回归,只有在人的生活世界之中,宪法才有可能成为“行动中的宪法”,而不仅仅是“书本中的宪法”。
历史不断前行,时代不断发展,法治建设只有跟上时代的脚步,才能发挥引领和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广大党员干部要以积极学习宪法,增强法治意识,强化法治观念,遵守宪法法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人心,汇聚力量。
宪法宣传倡议书(精选18篇)篇四
尊敬的朋友们:
在十二月的凛冽寒风中,我们迎来了我国的宪法日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六十周年纪念日。这是一个特殊的日子,中国人把六十年称为一甲子,认为一个甲子年就是一个轮回,周而复始,生生不息。而我们今年的宪法日,亦可以看作是宪法在实践和修正中走过六十年的岁月,整装待发,重新起航。所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我们发出这篇倡议,旨在倡议大家积极维护宪法赋予人民的权利和履行宪法规定的义务。
孙中山先生曾有言:“宪法者,政府之构成法,人民之保证书也。”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它处于我国独立、完整、系统的法律体系的核心,是每一个公民日常行为的基本准则,是其他法律法规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全国各族人民和一切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任何组织或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制订60周年之际,我们回顾这一甲子的宪政道路,一路走过,坎坎坷坷,血泪斑驳。宪法经历了时代考验,经历了四次修改,亦经历了风雨侵袭,这只是个开始。徒法不能以自行,宪法本身所以能存在,而不是一纸空文,要靠群众不断的关注和警觉,靠大家更加注重维护宪法赋予人民的权利和自由,积极履行宪法规定的义务,然后宪法才能实际存在,宪法的基础方能确立。
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维护公平、维护正义、促进法制的完善是我们的共同而永恒的追求!朋友们,弘扬法制,作为百法之首的宪法不可或缺,让我们将宪法精神送进每一个公民的心里,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倡议人:
xx年x月x日。
宪法宣传倡议书(精选18篇)篇五
在寒风萧萧中,我们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法制宣传周”,今年的法制宣传周,旨在促进人们对宪法的了解和认识。
孙中山先生曾有言:“宪法者,政府之构成法,人民之保证书也。”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治理国家的总章程,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保证国家统一、民主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长治久安的法律基础。在全社会弘扬宪法和法治的今生,提高全民宪法观念和法律素质,对于推进法治进程,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在清冷的风中,我们回首,坎坎坷坷的宪政道路,一路走过,血泪斑驳。1954年9月20日,我们拥有了第一步真正属于人民的社会主义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经历了风雨侵袭,经历了时代考验,宪法凝结了历史长河中一颗璀璨的珍珠,绽放出奇异的光彩!
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它处于我国独立、完整、系统的法律体系的核心,是每一个公民日常行为的基本准则,是其他法律法规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知法、懂法、守法是每一个公民必备的素质,而作为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坚力量的大学生更应深知重任在肩。维护公平、维护正义、促进法制的完善是我们的共同而永恒的追求!
今年12.4是我国的法制宣传日,同学们,让我们燃起普法的热情,把选法精神送到千家万户,送进每一个公民的心里,弘扬宪法今生,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弘扬宪法精神,在增强校园创造活力的同时,促进学校事业全面协调发展,构建和谐校园,构建和谐社会!
倡议人:
xx年x月x日。
宪法宣传倡议书(精选18篇)篇六
2、美好人生,法治同行。
3、知法守法用法,和气和谐和美。
4、知律法于心,守法律于行。
5、诚信是生活的通行证,法制是社会的安全网。
6、以法制为基,建和谐大厦。
7、明德崇法,笃行致知!
8、事事有法可依,人人知法守法。
9、以法律的智慧,谱写绚丽的人生。
10、美好人生,法治同行。
11、知法守法用法,和气和谐和美。
12、知律法于心,守法律于行。
13、诚信是生活的通行证,法制是社会的安全网。
14、以法制为基,建和谐大厦。
15、明德崇法,笃行致知!
16、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17、实施劳动合同制度,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18、劳动最光荣,务必签合同。
19、依法行驶职权,文明监察执法。
20、劳动合同要看清,必备条款不能少。
21、劳动合同一签订,各自义务要履行。
22、解除劳动合同要依法,违法解除责任大。
23、《就业促进法》是建立促进就业长效机制的法律保障。
24、加强公共就业服务,建立健全就业援助制度。
25、消除就业歧视,促进公平就业。
26、转变就业观念,提高就业能力。
27、弘扬宪法精神构建和谐社会。
28、实行依法治国坚持执政为民。
29、增强宪法观念推进依法治国。
30、宣传宪法精神维护宪法权威。
31、学习宪法,宣传宪法,遵守宪法。
32、学习宣传宪法推进民主法制建设。
33、推进依法治市努力建设法治城市。
34、维护宪法权威,增强权利义务观念。
35、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36、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37、依法行使民主权利,依法履行法定义务。
38、弘扬民主法制精神养成良好的道德风尚。
39、高举宪法旗帜努力提高全体公民的法律素质。
40、学习宪法、掌握宪法、运用宪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41、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
42、加强政府法制建设,坚持依法行政,提高法治化管理水平。
43、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44、增强全民宪法观念和宪法意识,保证宪法的正确贯彻实施。
45、建立法律援助制度完善社会保障体制。
46、法律援助是政府的责任,获得平等保护是公民的权利。
47、法律援助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48、法律援助让人人都能平等地站在法律面前。
49、开展法律援助,构建和谐社会。
50、法律援助与社会文明共同成长与民主法制共同进步。
51、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法律援助在你身边。
52、法律援助是党和国家的实事工程、民心工程、阳光工程。
53、法律援助人人参与,和谐社会人人受益。
54、法律援助手牵手,和谐社会心连心。
55、爱相随,法相伴,风雨同行。
56、扬社会正义,助弱者维权。
57、法律援助维护百姓权益,慈爱之心撑起弱者蓝天。
58、法律援助是政府责任也是社会责任。
59、法律援助在您身边公平正义与您牵手。
60、法律援助为您实现公平和正义。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宪法宣传倡议书(精选18篇)篇七
这次借着单位做“八五普法”系列活动的契机,我又再一次捧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细细研读,使我愈发深切地感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不仅是法,更是国家精神。百年来,我党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宪法发展道路,一路走过泥泞,宪法在一次次修改中不断完善,鲜红的外衣见证了旧新交替,这抹红色,是革命红,是初心红,她汇拢了历史长河下无数仁人志士所坚守的庄严与正义,令我钦佩与仰望。
然而,宪法却从来都不是高高在上的,对于我们而言,宪法就是大事小情里的最好保障。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在基层生动可感的探索实践里,让人民群众感受到正义可期待、权利有保障、义务须履行。以民为本,循法而行,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在法治中国建设的蓬勃生机中变得更加可触可及,当严格执法、公正司法照进现实,成为最好的普法材料,法治精神就已深入人心。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十七条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必须依靠人民的支持,经常保持同人民的密切联系,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接受人民的监督,努力为人民服务。作为一名基层信访干部,我每天面对着人民群众,是一线普法最好的窗口。我的法治小目标是把更多的基层矛盾纠纷纳入法治轨道并得以妥善解决,通过润物无声的方式,为将法治权威成为人民的真诚信仰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宪法宣传倡议书(精选18篇)篇八
2.贯彻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全面推进依法治区进程。
3.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4.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
5.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
6.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们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
7.增强宪法观念,推进依法治国!
8.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宜昌。
9.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
10.促进公正司法,维护公平正义。
11.依法规范市场行为,维护市场经济秩序。
12.普及法律知识倡导法治精神彰显法律权威。
13.深入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加快建设法治宜昌。
14.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失职要问责,违法要追究。
15.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人人学法尊法守法用法。
16.繁荣法治文化,传播法治理念,培育法治信仰,弘扬法治精神。
18.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19.十五、正确行使公民权利,自觉履行公民义务。
20.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宪法宣传倡议书(精选18篇)篇九
宪法知识一、国家宪法日、全国法制宣传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于2014年10月27日至11月1日在北京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设立国家宪法日的决定,明确将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活动。200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的《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四个五年规划》中确定,将我国现行宪法实施日即12月4日,作为每年一次的全国法制宣传日,旨在进一步提高全民的法律素质和全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
二、什么是宪法?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它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人们行为的基本法律准则。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法,它是其他法律、法规赖以产生、存在、发展和变更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它处于一个国家独立、完整和系统的法律体系的核心,是一个国家法律制度的基石。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通过了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现行宪法是对1954年制定的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继承和发展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经历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我国分别在1988年、1993年、1999年、2002年对现行宪法作过四次修改。
三、
我国宪法的社会作用有哪些?我国宪法的社会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在组织国家政权方面的作用。根据宪法规定,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由人民代表组成的人民代表大会作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国家检察机关和国家审判机关以及其他重要的国家机关由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受人民代表大会监督。
二是在保障公民权利方面的作用。我国宪法规定,中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上述规定为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提供了最基本的宪法依据。
三是在维护国家和社会基本制度方面的作用。我国宪法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此外,宪法序言肯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指导思想地位。
四是在实行法治方面的作用。我国宪法充分肯定了宪法作为根本法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核心要素,规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等。只要在实施宪法的实践中,真正地使宪法的上述规定落到实处,就基本符合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的要求。
四、什么是国体?国体亦称国家性质,即国家的阶级本质,它是由社会各阶级,阶层在国家中的地位所反映出来的国家的根本属性。
五、我国的国体是什么?其本质特征有哪些?就我国而言,现行宪法。
第1。
条明确规定了我国的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是:在政治上实行工人阶级为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在经济上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在精神文明上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的基本原则有哪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其基本原则有:
(一)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执政党;(二)各民主党派是爱国者的政治联盟,是接受党的领导的,与党通力合作的亲密友党,是参政党:
(三)多党合作的政治基础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四)党的领导是政治领导,即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重大方针政策的领导;(五)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六)多党合作的主要内容是参政议政和互相监督;(七)以坚持社会主义初期阶段的基本路线、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统一祖国、振兴中华为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的共同奋斗目标;(八)以宪法为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准则,并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九)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共同负有保卫国家安全、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的责任。
七、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性质有哪些?(一)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和重要机构,但按其性质而言,它不属于我国的国家机构体系,不是国家机关;(二)它是我国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现阶段,我国已形成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由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组成的,包括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国外侨胞在内的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三)它对国家的大政方针、地方重要事务、政策和法律的贯彻、群众生活和统一战线的重大问题,进行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它不同于一般人的人民团体,而是各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界代表人物参政议政的重要场所。
八、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我国目前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这一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就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体现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主人翁地位和他们之间的平等、互助合作关系,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经济制度。
九、什么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它在我国经济制度中的地位如何?社会主义公有制又称“社会主义所有制”,是指生产资料属于全体人民或劳动者集体所有的形式。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主要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和主体。
十、我国的非公有制经济有哪几种?它们在我国经济制度中的地位如何?现阶段,我国还存在着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三资”企业等非公有制所有制经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并不排斥其他非主体经济的合法存在,非公有制经济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中规定:“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现行宪法第18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允许外国的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或个人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的规定在中国投资,同中国的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进行各种形式的经济合作”。
十一、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实行怎样的分配原则?有哪些分配方式?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由于存在多种经济形式,在分配方式上就不可能是单一的,而是要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要依法保护合法收入,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
除按劳分配这种主要的分配方式外,还有:企业发行债券筹集资金,由此而出现凭债权取得的利息;随股份经济的产生,股份分红相应出现;企业经营者的收入中包括部分风险补偿;私营企业雇用一定数量的劳动力,会给企业主带来部分非劳动收入。
十二、什么是物质文明?什么是精神文明?两者的关系如何?物质文明是指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成果。它表现为人们物质生产的进步和物质生活的改善,包括生产工具的改进和技术进步,物质财富的增长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等。
精神文明是指人类改造主观世界所取得的精神成果,它表现为教育、科学、文化知识等事业的发达和人们思想、政治、道德水平的提高。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互为条件、互为前提。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最终决定着精神文明的发展程度;精神文明是物质文明的反映,对物质文明的发展有能动的反作用;二者总的发展状况是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的,但又不完全一致,精神文明可相对独立于物质文明而发展。
十三、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有哪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文化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两个方面。
(一)文化建设的内容包括:发展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科学事业、卫生和体育事业、文学艺术和其他文化事业。
(二)思想道德建设的内容包括:普及理想、道德、文化和法制教育,培养“四有”公民;提倡“五爱”教育,树立和发扬社会公德;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反对各种腐朽思想。
十四、什么是政体?政体又称政权组织形式,它是一个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是统治阶级按照一定的原则组成的代表国家行使权力以实现阶级统治任务的国家政权机关的组织体制。
十五、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什么?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组织形式。它是指我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人民在普选的基础上选派代表,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组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并集中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其他国家机关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受人民代表大会监督,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人大常委会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负责,人民代表大会向人民负责,并最终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一项根本政治制度。
十六、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是什么?其特点有哪些?我国采用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在我国特定的国情下,有下列自己的特点:
(一)我国没有实行一般意义上的地方自治制度,中央与地方除分别行使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力外,它们之间是一种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地方在法律上不具有与中央平等的地位和资格;(二)在单一制下,为处理多民族之间的关系,特别是照顾少数民族自身的特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赋予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自治权;(三)在单一制下,为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在香港、澳门实行“一国两制”,建立特别行政区制度,允许特别行政区实行与国家其他地区不同的政治、经济、社会制度、保留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
十七、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有哪些?公民的基本权利是指宪法所赋予的,表明权利主体在权利体系中重要地位的权利。基本权利具有综合性和不可转让性,是公民在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权利。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享有以下基本权利:
(一)平等权指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不受任何差别对待,要求国家同等保护的权利。它包括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和禁止差别待遇。
(二)政治权利指公民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行为可能性。它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言论、出版、结社、集会、游行、示威自由。
(三)宗教信仰自由指公民依据内心信念,自愿地信仰宗教的自由。它包括公民既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有信仰这种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那种宗教的自由;在同一宗教里,有信仰这个教派的自由,出有信仰那个教派的自由;有过去信教而现在不信教的自由;也有过去不信教而现在信教的自由。
(四)人身自由又称身体自由,是指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的自由。主要包括: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公民的通信秘密和通讯自由受法律保护。
(五)社会经济权利是指公民依照宪法的规定享有的具有物质经济利益的权利。它主要包括公民合法财产的所有权和继承权,劳动就业权和取得报酬权,休息权,在年老、疾病或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六)文化教育权利是指文化与教育领域享有的权利。主要包括:受教育的权利、从事科学研究的权利,从事文艺创作的权利与从事其他文化活动的权利。
(七)监督权是指公民监督国家机关及工作人员活动的权利,具体包括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检举的权利。
十八、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基本义务有哪些?基本义务是指宪法规定的公民必须履行的法律责任,它决定公民在国家生活中的政治与法律地位。
我国现行宪法第52条至第56条规定公民有以下基本义务:
(一)维护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的义务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是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部分,禁止任何民族歧视和压迫。
(二)遵守宪法和法律的义务具体包括: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
(三)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主要是指公民必须树立祖国安全高于一切的观念,同一切损害祖国尊严、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进行斗争;保护国家的声誉和荣誉不受损害;维护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文面的利益。
(四)保卫祖国和依法服兵役的义务主要指: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一个公民的神圣职责,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光荣义务。
(五)依法纳税的义务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国家进行社会资源再分配的重要手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一个公民都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
(六)其他义务1.受教育义务。指适龄的未成年人必须接受学校教育的义务。
2.劳动义务。指一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必须参加社会劳动。
另外,夫妻双方有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及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等。
十九、什么是选举制度?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有哪些?选举制度是指关于选举国家代表机关代表与国家公职员的原则、程序与具体方法的各项制度的总称。
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有:
(一)普遍性原则我国宪法第34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18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序、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和被选举权,但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二)选举权平等原则选举权平等的基本含义是:每一个选民在一次选举中只能有一个投票权,不能同时参加两个或两个以上地方的选举;每一选民所投的票的价值与效力是一样的,不允许任何选民有特权;禁止对选民的投票行为的非法的限制与歧视;在各级人民代考大会代表的名额分配上,采取一定人口数为基础的原则。
(三)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并用原则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并用原则主要是根据国家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的实际情况而确定的,具有现实的客观基础。我国选举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县、自治县、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四)无记名投票原则选举法规定:全国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选举,一律采用无记名投票的方法。选民如果是文盲或者因残疾不能写选票的,可以委托他信任的人代写。
二十、什么是国家机构?我国的国家机关如何分类?国家机构是统治阶级为了行使国家权力,按照一定的组织原则而建立的具有不同职能的层次,可有机联系在一起的国家机关总称。在我国,按照国家机关的不同职能,又分为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军事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按照国家机关的不同等级,又可分为中央国家机关和地方国家机关。
我国的中央国家机关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会员、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等。
我国的地方国家机关包括:一般地方国家机关(包括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及检察机关)、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及特别行政区机关(行政长官、特别行政区行政机关、立法会及司法机关)。
二十一、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活动原则有哪些按照我国现行宪法的规定,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活动原则有:
(一)民主集中制原则;(二)社会主义法制原则;(三)联系群众原则;(四)民族平等原则;(五)精简、效率原则;(六)党的领导原则;二十二、什么是村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的任务及与基层政权的关系有哪些?根据1982年宪法和1998年《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
(一)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
(二)村主委员会的任务是:
1.办理本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向人民政府反映村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
2.村民委员会应当支持和组织村民依法发展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和其他经济,承担本村生产的服务和协调工作,促进农村生产建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3.村民委员会应当尊重集体经济组织依法独立进行经济活动的自治权,维护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保障集体经济组织和村民承包经营户、联户或者合伙的合法的财产权和其他合法的权利和利益。
4.村民委员会依照法律规定,管理本村属于村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和其他财产,教育村民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5.村民委员会应当宣传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的政策,教育和推动村民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爱护公共财产,维护村民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发展文化教育,普及科技知识,促进村和村之间的团结、互相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
6.村民委员会应当协助有关部门,对剥夺政治权利的村民进行教育、帮助和监督。
7.多民族村民居住的村,村民委员会应当教育和引导村民加强团结、互相尊重、互相帮助。
(三)村民委员会与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的关系为:
1.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对村民委员会的工作给予指导、支持和帮助,但不得干预依法属于村民自治范围内的事项。
2.村民委员会协助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开展工作。
二十三、什么是居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的任务及基层政权的关系有哪些?根据1982年宪法和1989年《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
(一)居民委员会是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二)居民委员会的任务是:
1.宣传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维护居民的合法权益,教育居民履行依法应尽的义务,爱护公共财产,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活动;2.办理本居住地区居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
3.调解民间纠纷;4.协助维护社会治安;5.协助人民政府或者它的派出机关做好与居民利益有关的公共卫生、计划生育、优抚救济、青少年教育等项工作;6.向人民政府或者它的派出机关反映居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
此外,居民委员会应对编入居民小组的被依照法律剥夺政治权利的人进行监督和教育。
(三)居民委员会与不设区的市、市辖区的人民政府或者它的派出机关的关系是:
1.以设区的市、市辖区人民政府或者它的派出机关对居民委员会的工作给予指导、支持和帮助;2.居民委员会协助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人民政府或者它的派出机关,开展工作;3.市、市辖区的人民政府有关部门需要居民委员会或者它的下属委员会协助进行工作,应经市、市辖区的人民政府或者它的派出机关同意并统一安排;4.市、市辖区的人民政府的有关部门,可以对居民委员会有关的下属委员会进行业务指导。
宪法宣传倡议书(精选18篇)篇十
3.人人学法用法个个懂法护法。
4.举法治大旗,倡文明新风;走小康之路,建和谐社会。
5.守法律己依法办事以人为本执法为民。
6.普法教育你我他法治建设靠大家。
7.弘扬法治,崇尚文明,做诚信守法好市民。
8.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提升文明城市建设水平。
9.学法、知法、守法、护法,为你为我为大家。
10.弘扬法治精神推进依法治国。
11.普及法律知识构建和谐社会。
12.法制宣传教育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
13.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法律素质。
14.增强公民宪法意识提高公民法律素养。
15.弘扬法治文化传播法治文明。
16.营造良好法治环境加速实现奋力崛起。
17.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18.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19.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
20.广泛深入地开展“12.4”全国法制宣传日活动。
21.加强法制宣传,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城市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22.大力推进依法治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23.依法行政保障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
24.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宪法宣传倡议书(精选18篇)篇十一
3、知法守法用法,和气和谐和美。
4、知律法于心,守法律于行。
5、诚信是生活的通行证,法制是社会的安全网。
6、以法制为基,建和谐大厦。
7、明德崇法,笃行致知!
8、事事有法可依,人人知法守法。
9、以法律的智慧,谱写绚丽的人生。
10、美好人生,法治同行。
11、知法守法用法,和气和谐和美。
12、知律法于心,守法律于行。
13、诚信是生活的通行证,法制是社会的安全网。
14、以法制为基,建和谐大厦。
15、明德崇法,笃行致知!
16、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17、实施劳动合同制度,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18、劳动最光荣,务必签合同。
19、依法行驶职权,文明监察执法。
20、劳动合同要看清,必备条款不能少。
21、劳动合同一签订,各自义务要履行。
22、解除劳动合同要依法,违法解除责任大。
23、《就业促进法》是建立促进就业长效机制的法律保障。
24、加强公共就业服务,建立健全就业援助制度。
25、消除就业歧视,促进公平就业。
26、转变就业观念,提高就业能力。
27、弘扬宪法精神构建和谐社会。
28、实行依法治国坚持执政为民。
29、增强宪法观念推进依法治国。
30、宣传宪法精神维护宪法权威。
宪法宣传倡议书(精选18篇)篇十二
1、依法治国能安邦,人人学法莫相忘。
2、炼理性之法眼观世界,持正义之法律辨是非。
3、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4、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5、守法光荣、违法可耻。
6、弘扬法治精神、培育法治文化、树立法治信仰。
7、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8、究天地生机之本,日之光辉不可缺,言国家富强之道,法之正义不可失。
9、对法治的崇尚就是对民安的追求。
10、宪启民,法兴邦。
11、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
12、溯千年而秉道,往千年而言法。
13、学法铭心智,用法维正义;守法正言行,护法创和谐。
14、你知法,我知法,蛮横霸道不足法;我守法,你守法,礼仪之邦依国。
15、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16、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17、法者,国之重器,护己长技。
18、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
19、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20、树立忠于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的自觉意识。
21、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
22、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
23、法护人人,人人护法。
24、普法启明,法照我心。
25、学法辨是非,知法明荣辱,守法正社风,用法止纷争。
26、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27、我守法、我光荣。
28、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
29、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30、贯彻__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31、千年风华,披涛斩浪,道法深重人心在;百年历程,起锚重航,法治悠远国运久。
32、充分相信法律、自觉运用法律。
33、国依法而强,民倚法而祥。
34、知法懂法守法,慎思明辨笃行。
35、天涯行役宪启万民,盛世菩提法兴国邦。
36、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
37、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
38、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
宪法宣传倡议书(精选18篇)篇十三
5、法律的真谛,就是没有绝对的自由,更没有绝对的平等。——我国著名法学家郭道晖。
7、宪法,就是一张写着人民权利的纸。——列宁。
8、法律之内,应有天理人情在。——安提戈捏。
9、法不禁止即自由。——法谚。
10、法无授权不得为,法无禁止不得罚。
11、举证责任之所在,即败诉之所在。——法谚。
12、在民主的国家里,法律就是国王;在专制的国家里,国王就是法律。——马克思。
14、无论何人,如为他人制定法律,应将同一法律应用于自己身上。——阿奎那。
15、真想解除一国的内忧应该依靠良好的立法,不能依靠偶然的机会。——亚里士多德。
16、宪法是一个无穷尽的、一个国家的世代人都参与对话的流动的话语。——劳伦·却伯。
18、法律是人类为了共同利益,由人类智慧遵循人类经验所做出的最后成果。——强森。
19、法治意味着,政府除非实施众所周知的规则,否则不得对个人实施强制。——哈耶克。
20、有理智的人在一般法律体系中生活比在无拘无束的孤独中更为自由。——斯宾诺莎。
22、宪法创制者给我们的是一个罗盘,而不是一张蓝图。——波斯纳。
24、民众对权利和审判的漠不关心的态度对法律来说,是一个坏兆头。——庞德。
26、一项法律越是在它的接受者那里以恶行为前提,那么它本身就越好。——拉德布鲁赫。
27、自由就是做法律许可范围内的事情的权利。——西塞罗。
29、法律解释者都希望在法律中寻获其时代问题的答案。——拉伦茨。
30、立法者三句修改的话,全部藏书就会变成废纸。——基希曼。
31、法律的真理知识,来自于立法者的教养。——黑格尔。
32、法律职业的社会地位是一个民族文明的标志。——费尔德。
38、法发展的重心不在立法、不在法学,也不在司法判决,而在社会本身。——埃利希。
39、自由是一种必须有其自己的权威、纪律以及制约性的生活方式。——李普曼。
42、法律只不过是我们意志的记录。――卢梭(法)《社会契约论》。
43、法律是人民意志的自由而庄严的表现。――罗伯斯庇尔(法)《革命法制和审判》。
47、法律是一种强制性秩序。――凯尔森(美)《法律和国家概论》。
49、律者,所以定分止争也。――管子(战国)《管子·七臣七主》。
51、法律总是要遇到立法者的感情和成见的。――孟德斯鸠(法)《论法的精神》。
55、法律规定得愈明确,其条文就愈容易切实地施行。――黑格尔(德)《法哲学原理》。
56、法令所以导民也,刑罚所以禁奸也。――司马迁(汉)《史记·循吏列传》。
57、法令者,所以抑暴扶弱,欲其难犯而易避也。――班固(汉)《汉书·刑法志》。
58、立善防恶谓之礼,禁非立是谓之法。――傅玄(晋)《傅子·法刑》。
59、法,国之权衡也,时之准绳也。――吴兢(唐)《贞观政要·公平》。
63、圣人能生法,不能废法而治国。――管子(战国)《管子·法法》。
64、法令者,治之具,而非制治清浊之源也。――司马迁(汉)《史记·酷吏列传》。
65、凡法始立必有玻――韩愈(唐)《钱重物轻状》。
66、法大行,则是为公是,非为公非。――刘禹锡(唐)《天论上》。
67、法小弛则是非驳。――刘禹锡(唐)《天论上》。
68、规外求圆,无圆矣;法外求平,无平矣。――宋祁(宋)《宋景文笔记》。
69、法宽则刑者少,刑者少则民为耻矣。――崔敦礼(宋)《刍言》。
74、法律规定的惩罚不是为了私人的利益,而是为了公共的利益;一部分靠有害的强制,一部分靠榜样的效力。――格老秀斯(荷)。
75、带来安定的是两种力量:法律和礼貌。――歌德(德)《歌德的格言和感想集》。
76、国因法律而昌,法律因人而贵。――日莲(日)《立正安国论》。
77、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战国)《商君书·定分》。
78、法律的基本意图是让公民尽可能的幸福。――柏拉图(古希腊)《法律篇》。
79、如果法律是非正义的,它就不能存在。――奥古斯丁(古罗马)《论自由意志》。
80、凡是解释越简单的法律,也就是也公正的法律。――托马斯·莫尔(英)《乌托邦》。
84、法者,治之端也。――荀况(战国)《荀子·君道》。
86、水者火之备,法者止奸之禁也。――桓宽(汉)《盐铁论·申韩》。
87、刑一而正百,杀一而慎万。――桓宽(汉)《盐铁论·疾贪》。
88、刑罚知其所加,则邪恶知其所畏。――诸葛亮(三国·蜀)《便宜十六策·赏罚》。
89、石以砥焉,化钝为利;法以砥焉,化愚为智。――刘禹锡(唐)《砥石赋》。
90、小恶不容于乡,大恶不容于国。――苏轼(宋)《策别安万民六》。
91、法立于上则俗成于下。――苏辙(宋)《河南府进士策问三首之一》。
92、法律不负杀人的责任,也就像这责任不应该使枪刀担负一个样。――沈从文-。
93、在一个国家中,法律永远是由强者的权力制定的。――柏拉图(古希腊)《法律篇》。
97、法律应该是铁的,像铁锁那样。――高尔基(苏)《我的大学》。
99、法律的生命不是逻辑而是经验。――霍姆斯(美)《普通法》。
100、疏法胜于密心,宽令胜于严主。――吕坤(明)《呻吟语·治道》。
宪法宣传倡议书(精选18篇)篇十四
21、用法律武装人、提高人!
22、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23、依法治国,执政为民。
24、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
25、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法律素质!
26、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27、实施“五五”普法规划,推进依法治市进程!
28、全面落实“五五”普法规划,深入推进法治宣传教育!
29、坚持法治宣传与法治实践相结合!
30、依法行政,全面提高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
31、依法治校,全面提高学校法治化管理水平!
32、弘扬宪法精神,构建和谐社会。
33、深入开展法制宣传,大力推进依法治市!
34、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35、深化法制宣传教育,服务科学发展!
36、依法规范市场行为,维护市场经济秩序。
37、依法行政,公正司法。
38、用法制宣传教育促进社会矛盾化解!
39、推进依法治区,打造平安双清。
40、深入开展“12.4”法制宣传日活动。
41、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全面推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42、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43、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44、深入开展“法律六进”活动,营造优良的法治环境!
45、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46、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法律素质。
47、学法用法,依法维权。
48、弘扬法治精神,促进社会和谐!
49、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社会稳定。
50、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
宪法宣传倡议书(精选18篇)篇十五
1、人民的权益靠法律保障,法律的权威靠人民维护。
2、遵守宪法和法律,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
3、人民的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的.权威靠人民维护。
4、做宪法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5、宪法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
6、遵法学法守法用法。
7、加强宪法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
8、弘扬宪法精神,树立宪法权威。
9、认真贯彻宪法精神,提高全民法治观念。
10、宪法是保证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的根本法,具有最高权威。
11、全面贯彻实施宪法,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
12、增强宪法意识,推动科学发展,共建和谐晋中。
13、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
14、树立忠于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的自觉意识。
15、增强宪法观念推进全面依法治国。
16、树立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
17、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18、弘扬宪法精神,彰显宪法权威,捍卫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
19、恪守宪法原则,弘扬宪法精神,履行宪法使命,把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20、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21、宪法是人民意志的体现。
22、法治兴则国兴,法治强则国强。
23、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首要任务和基础性工作。
24、坚持依法治国、依宪治国、依法执政、依宪执政。
25、学习宣传宪法,推进民主法治建设。
宪法宣传倡议书(精选18篇)篇十六
1、依法治国能安邦,人人学法莫相忘。
2、炼理性之法眼观世界,持正义之法律辨是非。
3、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4、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5、守法光荣、违法可耻。
6、弘扬法治精神、培育法治文化、树立法治信仰。
7、建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法治体系,建设____________法治国家。
8、究天地生机之本,日之光辉不可缺,言国家富强之道,法之正义不可失。
9、对法治的崇尚就是对民安的追求。
10、宪启民,法兴邦。
11、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
12、溯千年而秉道,往千年而言法。
13、学法铭心智,用法维正义;守法正言行,护法创和谐。
14、你知法,我知法,蛮横霸道不足法;我守法,你守法,礼仪之邦依国。
15、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16、坚定不移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法治道路。
17、法者,国之重器,护己长技。
18、____________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____________法治。
19、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20、树立忠于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的自觉意识。
21、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
22、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
23、法护人人,人人护法。
24、普法启明,法照我心。
25、学法辨是非,知法明荣辱,守法正社风,用法止纷争。
26、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27、我守法、我光荣。
28、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
29、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30、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31、千年风华,披涛斩浪,道法深重人心在;百年历程,起锚重航,法治悠远国运久。
32、充分相信法律、自觉运用法律。
33、国依法而强,民倚法而祥。
34、知法懂法守法,慎思明辨笃行。
35、天涯行役宪启万民,盛世菩提法兴国邦。
36、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
37、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
38、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
39、循依法治国之略,展国泰民安之景。
41、为人守法,为事依法,为公护法,为国弘法。
42、学法让人生更美好,守法使社会更和谐。
43、人生行万里,法律记心里。
44、普法教育你我他法治建设靠大家。
45、守法,法有情有义;违法,法铁面无私。
46、人人都是公民形象,处处都是法律考场。
47、开启法律明灯,照亮人生前程。
48、手拉手践行法治,心连心共建和谐。
宪法宣传倡议书(精选18篇)篇十七
43、法律之内,应有天理人情在。——安提戈捏。
44、宪法是一个无穷尽的.一个国家的世代人都参与对话的流动的话语。——劳伦·却伯。
45、法律解释者都希望在法律中寻获其时代问题的答案。——拉伦茨。
47、法不禁止即自由。——法谚。
48、宪法,就是一张写着人民权利的纸。--列宁。
50、法律的真谛,就是没有绝对的自由,更没有绝对的平等。——我国著名法学家郭道晖。
51、在民法慈母般的眼神中,每个人就是整个国家。--孟德斯鸠。
52、有理智的人在一般法律体系中生活比在无拘无束的孤独中更为自由。--斯宾诺莎。
55、宪法创制者给我们的是一个罗盘,而不是一张蓝图。——波斯纳。
56、法律是人类为了共同利益,由人类智慧遵循人类经验所做出的最后成果。——强森。
57、法律的真谛,就是没有绝对的自由,更没有绝对的平等。--我国著名法学家郭道晖。
58、举证责任之所在,即败诉之所在。--法谚。
61、真想解除一国的内忧应该依靠良好的立法,不能依靠偶然的机会。——亚里士多德。
62、有理智的人在一般法律体系中生活比在无拘无束的孤独中更为自由。——斯宾诺莎。
宪法宣传倡议书(精选18篇)篇十八
1、一项法律越是在它的接受者那里以恶行为前提,那么它本身就越好。
2、有理智的人在一般法律体系中生活比在无拘无束的孤独中更为自由。
3、法律的真谛,就是没有绝对的自由,更没有绝对的平等。
4、法律解释者都希望在法律中寻获其时代问题的答案。
5、法律职业的社会地位是一个民族文明的标志。
6、没有信仰的法律将退化成为僵死的教条,而没有法律的信仰将蜕变成为狂信。
7、法治意味着,政府除非实施众所周知的规则,否则不得对个人实施强制。
8、法律提供保护以对抗专断,它给人们以一种安全感和可靠感,并使人们不致在未来处于不祥的黑暗之中。
9、自由就是做法律许可范围内的事情的权利。
10、宪法,就是一张写着人民权利的纸。
11、民众对权利和审判的漠不关心的态度对法律来说,是一个坏兆头。
12、法律是人民意志的自由而庄严的表现。
13、宪法创制者给我们的是一个罗盘,而不是一张蓝图。
14、真想解除一国的内忧应该依靠良好的立法,不能依靠偶然的机会。
15、法律所传达的是一种超越暴力,超越权利的声音,它所划定的权利边界虽然无形,却深深地刻画在人们的心灵之中。
16、尽量大可能把关于他们的意志的知识散布在人民中间,这就是立法机关的'义务。
17、宪法是一个无穷尽的、一个国家的世代人都参与对话的流动的话语。
18、法律,在它支配着地球上所有人民的场合,就是人类的理性。
19、在民主的国家里,法律就是国王;在专制的国家里,国王就是法律。
20、自由是一种必须有其自己的权威、纪律以及制约性的生活方式。
21、法治概念的最高层次是一种信念,相信一切法律的基础,应该是对于人的价值的尊重。
22、法无授权不得为,法无禁止不得罚。
23、举证责任之所在,即败诉之所在。
24、法律是人类为了共同利益,由人类智慧遵循人类经验所做出的最后成果。
25、法律的真理知识,来自于立法者的教养。
26、全部历史就是利益的斗争,而法是那些占了上风的利益的权威性的表现。
27、法律研究的目的是一种预测,即对公共权力通过法院的工具性的活动产生影响的预测。
28、法律显示了国家几个世纪以来发展的故事,它不能被视为仅仅是数学课本中的定律及推算方式。
29、法律之内,应有天理人情在。
30、无论何人,如为他人制定法律,应将同一法律应用于自己身上。
31、在一个法治的政府之下,善良公民的座右铭是什么?那就是严格地服从,自由地批判。
32、由于有法律才能保障良好的举止,所以也要有良好的举止才能维护法律。
33、立法者三句修改的话,全部藏书就会变成废纸。
34、法律的基本原则是:为人诚实,不损害他人,给予每个人他应得的部分。
35、法不禁止即自由。
36、法发展的重心不在立法、不在法学,也不在司法判决,而在社会本身。
37、解释法律系法律学之开端,并为其基础,系一项科学性工作,但又为一种艺术。
39、法律只不过是我们意志的记录。
40、在民法慈母般的眼神中,每个人就是整个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