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计划范文可以帮助我们制定明确的工作目标,提高工作效率。在研究这些工作计划范文时,我们可以发现它们有着一定的共同特点,如明确的目标、合理的安排等。
儿童小组工作计划书范文(19篇)篇一
凯文的活动理论认为,活动水平高的老年人比活动水平低的老年人更容易感到生活满意和更能适应社会,主张老年人应该通过新的参与、新的角色来改善老年人由于社会角色中断所引发的情绪低落,在新的社会参与中重新认识自我,从而把自身与社会的距离缩小到最低限度。
空巢老人最大的特点就是老人们的“空巢感”,社会工作者可以直接针对社区空巢老人开展各种专业性的介入活动和非专业性的娱乐、学习活动,如开展空巢老人小组活动,与老人接触与交流,鼓励老人们扩展社会交往领域,积极加入户外社会活动,以此减轻或消除由于空巢而产生的“空巢感”和其他心理问题,提高空巢老人的生活质量。
目的:要了解空巢老人的兴趣爱好,根据他们的兴趣开展相关主题的学习、分享小组,丰富老年人的兴趣爱好,减少空巢老人的“空巢感”,让他们拥有一个健康的、丰富多彩的老年生活。
特别目标:使参与小组的老人更多的认识社区内的老人,扩大他们的社交领域,从而使他们的老年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小组性质:学习型、分享型小组。
工作对象:空巢老人。
参加者人数:8人。
小组周期:一周2次。
聚会次数及主题:
第一次。
1.彼此相识,了解老人日常生活安排和兴趣爱好。
2.介绍小组活动目的。
第二次。
分享、学习老年保健知识。
第三次。
分享、学习生活小常识。
第四次。
1、浅谈养花知识,交流养花经验。
2、总结小组活动。
3、照相留念。
4、招募及宣传:由居委会主任推荐,工作员挑选了6位空巢老人作为此次小组成员。
儿童小组工作计划书范文(19篇)篇二
小组工作计划书模板怎么写?工作需要计划,所以就为大家整理了小组工作计划书哦!
一、背景资料
1. 小组名称
"从象牙塔到职场人生"----角色转换适应小组。
2. 组织与管理机构:
兰州商学院社会工作教研室
3. 小组督导
王立冬,中共党员,副教授。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研究生。
兰州商学院法学院社会学系系主任,兰州商学院大学生社会工作协会专业督导老师。
一直从事《心理咨询与辅导》、《个案社会工作》、《小组工作》、《大学生心理健康》等课程的教学工作,长期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编写及参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材三部,《心理咨询与辅导》教材一部。
获省教育厅优秀教学成果奖。
4. 小组组长
二、基本理念
岁月添痕,时光流转,每个大学生都将面临毕业走向社会,踏入职场的一天。
他们在面对人生中又一次重要的角色转换之际,或多或少产生一些恐惧或认知偏差。
对于大三或大四的本科生们来说,这种压力和紧迫之感尤为突出,那么如何能够让他们平顺度过这一角色转换期呢?其实在这样一个时期内保持一颗学习上进的心,完成角色的转变其实并不难。
根据小组动力理论,小组工作时将有需要的对象组织起来,通过对小组的互动,借助小组的智慧和力量,可以增进组员进行自我探索,发掘他们潜能,促进个人成长和发展。
而我们开展"角色转换适应小组"恰好可以为大家提供这样一个平台:全面而准确的定位自身,充分认识自己,知道自己的优点与缺点、优势与劣势、所适与所不适;体验未来职场中可能出现的情境;学习未来职场上人际交往技巧;与组内成员相互交流心得体会;最终在小组中发展一条符合自身的发展道路。
三、理论背景
1.小组动力理论
小组工作是借助小组场工作的一种形式,小组一旦产生就会形成一个物理学所讲的场,当组员进入小组就进入了一个有自身和不同力量和变量组成的心理场中,个人行为会受到这些力量和变量组成的心理场的影响。
民主型是小组工作的主要领导形态。
我们此次开展的"角色转换适应小组"就是希望通过组员间相互沟通,表达真实的意愿并从小组中分享他人的经验。
小组工作时将有需要的对象组织起来,通过对小组的互动,借助小组的智慧和力量,增进成员自我洞察和自我接纳,从而增强其社会功能,为组员未来踏入职场后应对各种困难诸如新的环境之下如何为人处世如何交往沟通等做出很好的预见与示范。
2.学习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强调人的行为、思想、情感反应方式和行为受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影响,行为和环境具有交互作用,它强调观察与模仿、认知对学习的作用,并认为行为可以通过赞赏与惩罚得到强化。
在小组中,组员交流过程也是一个相互影响的过程,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组员与工作者通过自己的语言与行为,为别人树立一个观察模仿的榜样,同时,组员也通过对别人的观察与模仿,是自己发生一些改变。
作为工作者,我需要注意的是利用好组员之间的交流和分享,并要对组员及时做出回应,起到强化或替代强化的作用,对组员进行引导,在每组员间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
3.交流分析理论
第一,交流分析理论解释和描述了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沟通,因此非常适用于小组工作,尤其是治疗模式和发展模式的小组工人。
第二,交流分析理论对人格的描述,尤其是强调个人的三种自我状态的自然出现,可以帮助我们在小组过程中分析和领悟自己的人格结构,学习顺畅地与他人沟通。
第三,小组可以帮助当事人把焦点放在个人的早年生活,帮助组员了解自我的生活态度、沟通形态以及个人的能力不能充分发挥与个人早年束缚的关系。
第四,小组可以提供一个互动的环境,使成员可以尝试和练习新的沟通方式,增加他们的自我察觉,改变他们的生活态度,最终开始新的生活。
四、小组目的
此次小组的开展,我们旨在希望最终能够帮到那些即将融入社会、踏入职场的组员们尽快调整好心态,通过在小组这个集体中交流和探索,发展出一条能够从大学平稳融入社会的人生道路。
梅花香自苦寒来当然,要走好这段历程绝非一朝一夕之事,我们希望通过一个个阶段性的小目标来逐步达成最终目的。
(1)在小组互动中增加彼此认识和了解,建立起小组成员间良好的关系,为后续小组工作的进行和未来职场上人际关系的处理打好基础。
(2)促使组员能对自身进行准确而全面的分析和定位,找出自身的优势和劣势。
(3)预见未来职场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掌握面对这些问题时的应对策略。
(4)通过活动培养组员积极的习惯和心态,以及独自解决生活中遇到的挫折和困难的能力。
(5)能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组员能为自己发展和制定出一套切合实际的人生道路。
五、小组成员的职责:
1.小组组长
作为小组组长首先要对自己有清楚的认识,澄清自己的价值观,这对带领小组前进的方向有很重要作用。
其次,组长在小组进行的过程中要积极投入并参与,而不是以一个领导者的姿态自居。
再次,必要时刻,小组组长要做典范,引导组员进行活动。
最后,我个人认为一个合格的小组组长还应该保持敏锐的觉察力,对场上组员的情绪做及时的处理,帮助组员澄清价值观。
2.小组组员
小组工作的顺利进行离不开小组组员的支持。
在工作实践过程中,我们逐渐认同并接纳了这样一个理念"小组是大家的",因此,小组组员如果能在小组过程中积极参与,履行以下职责,那么该小组会很充满小组动力,最终更助于问题的解决。
第一,小组组员间应该坦诚相待,开诚布公地讲出他们真实的想法和参加小组所带有的期盼,不要有恶意的隐瞒,同时作为小组成员一定要替其他组员的隐私保密。
第二,小组组员应积极关注小组,愿意在组内分享自己的经验,以促使小组中产生积极的氛围,让每位小组成员都能有所收获,这正好符合小组的功能中的利他主义。
第三,小组组员应该对小组怀有希望和信心,以他们积极地参与来促进小组的发展。
第四,当小组中出现一些带有悲伤情绪的组员时,其他小组组员中应该主动去关怀该组员,而不是冷漠无视;当小组中出现敌视的小组的组员时,其他小组成员不要群起而攻之,这样很容易将敌视小组的成员孤立起来,造成该组员中途退出小组,最好的做法是先省察自己是否也有过相同的情绪,然后配合组长的引导,一起帮敌视小组的成员省察他的行为方式,帮他理清这种敌视情绪背后的真实情境和意图。
六、时间
由于此次小组组员面向兰州商学院在校本科大三大四学生招募,考虑到课业问题,基于调查之后的情形,我们选择在大多数学生没有课程的时间段:
七、小组特征
1.性质
本小组属于自我探索和发展小组。
2.开展形式
以小组成员互动和角色扮演为主要形式开展活动。
3.小组对象
我们本次角色转化适应小组旨在引导那些即将融入社会和踏入职场的大学生,对自己角色转换这一过程有准确的把握和合理的规划,因此我们希望那些即将面临毕业的大四学生或不久也要面对这一过程的大三学生积极参与进来,因为他们更具有参与迫切性和必要性。
由于受交通和小组工作场地的限制,我们认为和平校区的在校本科生更方便参与,同时我们也认为他们更具有稳定性,更亲赖和相信他们能遵守小组的基本要求,按时参加小组,做到善始善终。
根据小组的结构,我们拟招募兰州商学院和平校区大三或大四年级在校本科生12人。
我们将制作小组招募广告,在教学楼张贴,吸引同学们加入小组中。
4.地点
兰州商学院树人楼108室。
八、活动安排
第一次活动:"打开你的心"
1.单项时间:5分钟
目标:工作员与组员之间初步认识,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为整个活动营造轻松和谐的气氛。
内容:工作员采用幽默诙谐的方式作自我介绍,并简要说明小组的目的、内容和规则。
2.单项时间:30分钟
目标:通过成员作自我介绍,组员之间互相认识,拉近工作者与组员的距离。
内容:小组成员按照生日排序分组的方式,作自我介绍,主持人与之互动,调动现场气氛,消除组员与工作员之间的距离。
3.单项时间:20分钟
目标:进一步加深组员之间的认识,活跃现场气氛。
了解组员对游戏的参与程度。
内容:"答非所问"游戏。
游戏开始前组织抽签,每个组员抽到一位名人的名字,主持人在开始游戏时需将手中的题目卡片顺序打乱。
没有叫出名字的组员需表演节目或接受惩罚。
4.单项时间:15分钟
目标:通过对"答非所问"游戏的分享,鼓励成员学会思考并表达参与游戏时的感受。
内容:组员一起思考并讨论前一个环节的经验并联系日常生活作出分享及讨论。
5.单项时间:5分钟
目标:通过量表填写让工作者了解组员共同面临的问题,寻找与之相对应的解决策略。
并为小组的评估提供一个定量的标准。
内容:工作员分发量表并解释量表,由组员填写。
并说明内容的保密性。
6.单项时间:10分钟
内容:联系量表填写情况,邀请组员简单回顾本次活动内容,说说对这次活动的感受和意见。
工作员安排好第二次活动的时间和场地等内容。
第二次活动:
1.单项时间:10分钟
目标:通过游戏巩固第一次小组活动所取得的进展和成效,并让组员体会到信任和被信任的感觉。
内容:"盲人与拐杖"游戏:每两个小组成员一组,扮演"盲人"角色的同学眼睛应该用红领巾蒙上,而扮演"拐杖"角色的同学通过除非言语之外的方式引导"盲人"前行,中途避开行人和障碍物,从出发地到目的地再安全折返原地即游戏结束。
2.单项时间:15分钟
目标:通过小组分享,进一步巩固游戏预想的效果,学会在现实生活中信任别人,建立起良好人际关系。
内容:分享讨论:扮演"盲人"时被别人牵引的感受?在游戏中是否睁开过眼?为什么?扮演"拐杖"者的感受?如果"盲人"睁开眼,你有什么感受?联系日常生活进行讨论。
3.单项时间:15分钟
目标:通过游戏让成员学会团队合作,充分融入到集体中,培养起集体责任感和集体意识。
内容:"搭高塔"游戏,需先将组员分成个3个小组,对优胜组进行奖励。
每个游戏组将得到10张废弃的旧报纸,以此为原料搭建出认为最高的塔。
4.单项时间:5分钟
目标:通过分享,进一步巩固游戏的效果,让组员对自身和团体的关系有更深的认识。
5.单项时间:20分钟
目标:澄清价值观,规划在剩下的大学时光中组员的个人规划和安排。
内容:"拍卖会"游戏。
需先用两分钟时间编出购买单,竞拍时间为十五分钟。
6.单项时间:10分钟
目标:通过分享讨论,进一步澄清价值观,规划在剩下的大学未来中什么是你的重中之重。
第三次活动:
1.单项时间:5分钟
目标:巩固第二次活动的成效并引入到本次活动
内容:回顾第二次活动的内容,联系组员对上次活动的评价开始本次活动。
2.单项时间:25分钟
目标:通过情景剧,帮助组员预见未来职场中很容易出现的难题,从而自然过渡到小组最终的目标--角色转换与适应,以帮助组员培养积极的心态和对挫折及困难的解决能力。
内容:主持人向组员讲述一个情景剧:某日,初涉职场的小张需要完成一项重要工作,不一会儿,单位中一位对小张工作上有帮助老同志也想将工作托付于小张,但是时间有限,两项工作小张只能选其一。
小张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他很苦闷......
主持人讲述完故事后邀请小组组员分别扮演小张和老同志的角色,编写一段老张和老同志的对话,解决这个情境中的问题。
3.单项时间:10分钟
目标:通过分享探究自己平时的心态,消除消极的心态,学会用积极的心态去思考,养成一种对失败逆境的反对态度,使自己能掌握事情而不是受周遭环境所发生的事控制自己的思绪。
内容:回想平时自己的语言中,消极的多还是积极的多?
消极的如:我只能......,为什么他们不......,我不能......
积极的如:我会做的......,我会做得更好......,总会有办法的......
4.单项时间:10分钟
目标:通过分享,让成员正确的认识自我,认识理想和现实的差距,对不能选择的事情要敢于承认自己的不完美并坦然的面对、接纳。
对于那些可以通过努力变得更好的事要积极争取改变。
5.单项时间:5分钟
目标:巩固本次活动的成效并为下次活动做准备。
内容:让组员根据本次活动写下自身存在的优势,和正在培养的良好品德,然后给说给自己一句鼓励的话语。
第四次活动:
1.单项时间:5分钟
目标:巩固第三次活动的成效并引入到本次活动
内容:回顾第三次活动的内容,联系组员对上次活动的评价开始本次活动。
2.活动一:祝福串联
单项时间:60分钟
目标:了解经过参加小组团体彼此的改变。
讨论团体结束时的感受。
内容
(1)由一个成员开始,大家轮流讨论,对他现在的印象和刚参加团体时有什么不同,或者他参加团体后改变的是什么;然后该成员述说自己的感受。
接着换另一个成员,接受讨论。
依次类推;
(4)活动结束后,所有成员站起来,手臂搭在左右成员肩上围成圈,唱着温馨的歌曲,随后轮流握手道别。
3. 活动二:成长雕塑
单项时间:5分钟
目标:增强小组凝聚力,留住小组美好瞬间。
内容:领导者数"一二三",大家一起摆出成长后的动作,形成精美造型,用照相机记录下来。
九、预计困难和解决方法
解决办法:在小组正式开始前进行三次聚会,以增加组员间的亲密感。
此外作为工作者,我还应当了解每位组员的基本情况和性格特征,对那些天生沉默寡言者,应该引导鼓励他们发言,对那些有顾虑的组员可以进行私下接触,了解真正的原因。
解决办法:作为组长,我个人认为准确把握场上组员的情绪很重要,当小组在进行过程中触动到某些组员的创伤时,不要选择回避问题,而是应该抓住契机,运用共感和情感反应的技巧,让该组员知道他正在被倾听和了解。
然后带领该组员进行探析,帮助其澄清情绪背后隐藏的那些令他们不安的情形。
解决办法:(1)小组工作室尽量安排在靠后的教室,以减少走动的人流量;(2)在活动开始前请周边教室的同学配合,不要大声喧哗和来回走动;(3)用纸张粘住小组工作室前后门的玻璃窗,以免其他同学向内张望影响到小组保密工作。
困难4:小组成员对小组活动的参与积极性不高,作为组长应该怎么办?
解决办法:作为组长应该发现并培养组员对节目的兴趣;让组员参与节目的设计,并鼓励组员计划和领导小组的活动节目。
解决办法:首先,按照当事人自决的原则,组员是有权决定中途退组的。
因此,一旦组员决定要退组时,要尊重组员的权利,任何强求性措施,都会对该组员带来压力和负担。
但是,我有责任与该组员一起分析退组可能会给他/她带来的负面影响,以及可能要承担的责任。
其次,组员在退出小组后,要给其他组员留出时间来处理离组给自己带来的负面影响,讨论导致该组员离组的原因,同时也要处理退组组员的一些情绪问题。
再次,为了避免退组给其他组员带来的压力,在组前筛选和访谈时,就必须与组员讲清楚,组员在决定退组时,有必要先通知社工和其他组员,组员可以就退组问题进行公开讨论,因为小组是否适合每个组员,可能需要社工和组员达成共识。
十、评估方法
1.对结果的评估
评估方法:工作记录、日志、结果报告。
2.对过程的评估
评估方法:观察、图表、工作记录、问卷。
附:小组活动评估表
小组活动评估表
1.你对这次活动的满意程度如何?(请在所选择的与您情况相符的文字下打勾)
内容
非常满意
满意
不满意
非常不满意
难说
活动内容的安排
活动时间的安排
活动的场地
小组合作
小组带领者
活动整体
小组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
2.请在问题后的的括号里写下与你情况相符的数字
(极不符合)1 2 3 4 5 6 7 8 9 10(极符合)
(1) 这次活动是否促进了您与其他小组成员的认识和交流?( )
(2) 在这次活动中,您是否乐于和他人分享自己的想法?( )
(3) 在这次活动中,您是否能与组员很好的合作?( )
(4) 这次活动中,您是否觉得大家相互信任而且坦诚?( )
(5) 你是否更好的理解到自己的困惑? ( )
(6)参加了这次活动,你是否觉得自己更懂得如何与朋友相处?( )
(7)你是否在这次活动中找到了归属感? ( )
(8) 你是否觉得这次的活动经验很有意义?( )
3.您参加了这次活动有什么新的收获
4.您认为此次活动有哪些可以改进的地方?小组工作计划书
十一、预算评估
1.场地和设备:(学校免费提供)
一个安静的小组工作室
比较舒适的桌椅若干
黑板或可以写字板一块
相机一部
2.小组活动需要的耗材(由小组统一购买,并公布明细账目)
书写笔12支 12元
作业纸一本 1.5元
旧报纸30张 3元
总计:16.5元
二〇**年十二月十九日
儿童小组工作计划书范文(19篇)篇三
组长:
组员:
一、理念。
大学学什么?除了知识外,最关键、最基本的是人的能力,大学生应该培养各种能力如:人际交往能力、创新思维能力、掌握信息能力、学习能力和自立能力等等。其中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曾经说过:人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每个人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他必定存在于各种社会关系之中,如何理顺好这些关系、如何提高生活质量就涉及到了社交能力的问题。大学生进入学校的那一刻就已决定了其交往需要,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以及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在大学校园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一种团结友爱、朝气蓬勃的环境,将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和发展健康的个性品质。在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竞争激烈的当今社会更是如此。
(1)缺少知心朋友。大多数人看来,他们都能够正常交往,可是他们所交往的朋友中没有人可以交心,朋友多但“知己”没有,所以他们多会感到空虚、孤独和落寞。
(2)与个别人难以交往。他们往往和大家都能成为朋友,但是会和某一个人难以沟通,可能是室友、同学或父母等,由于相处的不好,引起他们的不满和气愤。
(3)交往有困难。这一类人渴望交到朋友,但是他们不知道采取什么方法和大家成为朋友,可能是自己有自卑感或者心理障碍,这使得他们苦恼,但是很无奈。
(4)交友恐惧。这一类人对于人际交往过于敏感、害怕、极力回避与人接触,交往中有紧张、恐惧、面红耳赤、心跳加速等现象出现,常陷入焦虑、自卑的情绪,严重影响其正常生活和成长。
(5)不想交往。这种类型与其他有所不同,这类人故意自我封闭、孤芳自赏或存有怪癖。
不与人交往,性格古怪。
现代的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是以人格平等为基础;交往对象、范围、内容、方式的开放性;较单纯的精神性;期望值与理想较高;交往中的主动性和合作意识较强。有的同学由于很少融入一些实际活动中,导致不能形成合理的自我评价,也就对自己在所处环境中的地位与角色不能正确的认识。因此,在人际交往中就会有“交友恐惧”或“交友困难”。面对这种人际交往带来的心理压力,往往会使这部分人的心理有阴影,很可能使一部分人心里扭曲,在一瞬间爆发,例如“马加爵事件”给这类人自己、家庭、学校甚至社会带来难以预料的危害。
设计这样一个小组,就是让所有组员在小组活动中互相认识、自我认识、了解和学习人际交往的原则、理念和方法,体验人际交往的感受,与他人友好互动,从而解决自身在人际交往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增强对自己的信心,更好的与人交往。
二、理论基础。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如果个人生理和安全的需要都得到满足了,那么就会出现感情、友谊和归宿的需要,如渴望父母、朋友、同学等对其表现爱护和关怀、温暖、信任、友谊以及爱情等。他们还渴望自己有所归属,被人认同和承认,成为集体中的一员。交往动机是个人交往行为的内部动力,是引起交往活动的直接原因,而交往需要又是交往活动的基本动力,是动机产生的基础。青年期是我们人生中最重要的时期,因为他决定着我们未来的生活,在这一时期,人的社会生活领域不断扩大,人际关系不断复杂起来,也开始学会深化体验人际关系的内涵,并希望能熟练掌握与人交往的艺术。美国心理学家舒茨在《人际关系三维理论》一书中,提出了人际交往的三种基本心理需求倾向是包容、情歌和控制,并在人格特质观点的基础上阐明了这种人际交往的三维倾向,呈现出主动型人格特质的行为表现和被动型人格特质的行为表现。人际交往的心理基础包括认知、情感和言行。认知是人际交往的前提,人与人的交往首先通过感知、认知、理解才能建立一定得关系。情感是人际交往的调控因素,如满意、厌恶等。言行是人际交往沟通的手段,即通过言、情、姿、行等达到交往的目的。在小组活动中,组员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注意理解和把握人际交往的相关理论,加深对自我的认识,改正自身人际交往中存在的缺点,学习并掌握一些人际交往的技巧,以提升认识,学会与人沟通,改善人际关系,表达、完善、超越自我。
三、
小组目标与目的1、目标:提高组员的人际交往能力,改善人际关系。
2、目的:(1)、引导组员认识人际交往的重要性,学会沟通交流的技巧和方法。
(2)、在小组活动中增加组员之间的沟通,学会交流的技巧,鼓励大家树立自信心,积极的交往新的朋友。
四、小组成员。
(1)资格:本校大一或大二的在校大学生。
(2)特点:想改善人际关系和不善于交流的同学。
五、活动特征。
活动次数:四次。
小组人数:8~12人。
活动时间:2009年6月28日星期日。
活动地点:北京科技大学延庆分校(具体地点随活动改变)。
招募方法:
1、找同年级或者同班的同学自愿参加。
2、在学校内张贴招募海报。
3、在学校论坛内发招募帖。
若人数过多则先对报名者进行了解,然后筛选部分合适的报名者入组。
六、活动内容:
儿童小组工作计划书范文(19篇)篇四
迟丕贤。
谁是我。
在当今激烈竞争的社会下,作为21世纪的新一代大学生,我们承担着较之父辈更大的压力。为更好地适应社会,认识社会,我们不得不组成各种各样的团队小组,以获得整体力量。然而我们发现,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难以正确的认识自己,认识他人,总是存在各种干扰因素,让我们在生活中难以更准确,清晰地认清自己,了解他人,从而阻碍我们的成长和学习,不利于我们更好的融入团队和社会。由此可见掌握正确的认识方法以及如何正确的认清自己、了解他人形成团队凝聚力是十分重要的。我们是祖国未来的希望,应该更早的认清自己,做出合理的规划,准确地定位更好地培养自己,从而为祖国的明天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1、自我概念:从心理学上讲,每个人都对自己有一个“自我概念”,这个自我概念影响到生活的每个部分。自我认识是留意及认识自己各方面的一个过程,包括个人对自己的认识和了解,还包括认识别人,并让别人认识自己。
2、镜中自我理论:镜中自我是库利理论的一个核心概念,这个概念的主要观点包括:在与他人的互动过程中,我们通过感知他人对我们的反映和评价,从而建立起我们的自我意识、自我形象和自我评价。他人犹如一面镜子,我们正是从这面镜子里发现了我们的自我,通过他人这面镜子,也就是通过他人的反映和评价,我们看到自己的风度、性格等是否合适,是否需要修正。我们对他人眼中自己形象的想象,对他人关于这一形象评价的想象以及某种自我感觉,构成了我们的自我认识。
3、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马斯洛认为,人的需求由五个等级构成,它们按照从高级到低级的排列分别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4、舒茨的人际需要理论:第一,每个人都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包容需要,支配需要,感情需要,第二,需要满足方式相对的继承性与连续性。第三,基本人际取向。第四,关于相容。第五,关于小组的形成与瓦解。
通过活动的进行,让小组成员在沟通之后更好地理解认识自己和他人,正确的认识他人的评价和自己对自己相关方面的理解,是小组成员之间深入地了解对方,形成团队凝聚力。
韩萍孔凡琨。
陈良霞,李蒙蒙,孙玉梅,王婷婷,耿阳阳,魏中彪,刘继康,刘永顺。
社工实验室。
小组活动时间:
20xx年10月17日。
第一:热身活动:(约十五分钟)。
通过这一小游戏的讨论,活跃大家的现场气氛,为下一步正式开展活动做基础。
(一)拍七令。
用具:无。
人数:无限制。
方法:多人参加,从1-99报数,但有人数到含有“7”的数字或“7”的倍数时,不许报数,要拍下一个人的后脑勺,下一个人继续报数。如果有人报错数或拍错人则接受表演节目的处罚。
兴奋点:没有人会不出错,虽然是很简单的算术。
(二)一反常态。
规则:上场的队员听主持人的号令,作出与号令相反的动作!
动作要快,若果做错则抽取处罚,(处罚方法写在小纸条上,由出错成员抽取。)。
第二:主题活动。
由工作者向小组成员介绍活动的名称、目的和目标以及活动的具体安排流程,还有活动中的注意事项和规则。(约五分钟)活动一:
目标:通过交流互动,引导组员探寻自我,彼此更深入的了解对方,形成团体凝聚力。
方法:首先由每一位成员用小卡片写上有关自我形象的描述,包括个人特征、嗜好、个性、过去、未来、优点、缺点等。
然后,由主持人收回所有成员的自我描述卡片,并由主持人当场念出每一位成员的自我描述,由成员们来猜各个纸片上描述和刻画的是谁,并说出理由。注意,被猜组员不能承认是自己,可以发表否定是自己的看法。不论猜对与否,答案先不公布。
最后,到所有描述都被猜过后,再公布答案。讨论被了解与不被了解的感受。
规则:
1、自我形象的描述要尽量全面。
2、主持人在念卡片时各成员要保持安静,仔细倾听。
3、卡片所有人在活动进行中不能亲口承认或暗示所描述的就是自己,但可以想办法否定是自己。若违反此条规则则接受相应处罚(处罚写在小纸条上以供抽取)。
活动二:
讨论:
1、成员谈自己的感受,与其他成员进行交流。
2、工作者将自己的观察与大家进行交流。
活动三:
将自己对他人的认识与组员反映出的问题进行对比和反思,更好地了解队友,加强对小组成员的信任、理解,增强团队凝聚力。
活动四:
总结与分享。
儿童小组工作计划书范文(19篇)篇五
1、小组形成的原因。
1.1学龄期儿童正在长身体和长知识的阶段,智力、求知、理解和学习能力增强,他们在这阶段的生活经历和习惯在很大程度上将影响青年后的思想和行为,儿童小组工作计划书。我们的小组活动可以在这方面予以较多的引导和培养,使他们获得更多的成长机会。
1.2多数儿童存在注意力不集中,多动现象,从而影响他们学习效果。因此,开展小组活动,运用小组工作方法,促使他们对事物能集中精神,提高注意力,这是做好每件事情的必要前提。
1.3多数儿童做事半途而费,缺乏责任感,表现为没有耐力和毅力,将严重影响儿童的学习及相关品质。小组活动将通过相关活动内容,培养他们的耐力和毅力,使他们有更好的品质投入到学习、工作和生活中。
1.4随着独生子女的家庭增多,家长对儿童过于溺爱,不敢让儿童独立活动,使儿童得不到必要的引导,从而使儿童养成依赖,无主见,以自我为中心,感情冷漠,难以适应集体生活,缺乏团体协作能力。我们的小组活动将通过小组工作的专业方法,引导他们重塑良好的意志和品质,增强其协作和交往能力。
1.5作为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在学习专业理论的同时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锻炼自我,强化自己的专业知识,同时,给孩子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是全社会共同责任,工作计划《儿童小组工作计划书》。
2、相关理论。
2.1英国哲学家洛克提出“白板学说”认为,儿童的心灵犹如一块白板,它本身没有任何内容,可以任人涂抹而留下深深的印迹。因此正确的引导儿童的认知和思维,将使他们从小培养起良好的意志和品质。
2.2认知理论认为,人类行为是由个人从环境中所获得的信息中所产生的态度塑造而成,因此我们针对学龄期儿童的特点,主要任务就是帮助他们习得与他人交往的能力,促成注意力的集中和耐力、毅力品质的形成2.3社会学习理论:社会学习理论强调个人的行为是由个人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决定的,人的大部分社会行为是通过观察别人、模仿别人而学会的。小组活动将为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交互环境,使他们在这个活动中通过观察、学习获得认知的改变,增强交往互助性,提升个人责任感和培养耐力和毅力。
三、小组对象。
在读小学三年级至五年级学生,每个年级8个人,24人,12人/组,共两组。
四、目标:
1、小组总目标:通过小组过程及小组社会工作者的引导,使小组中的儿童能够获得小组经验,促成他们能集中精力学习,做事情有耐性和毅力,增强团体协作力,从而促进学习进步,增进儿童健全发展。
2、具体目标:
(1)提高儿童的注意力。
(2)培养儿童的耐力、毅力。
(3)增强儿童之间的沟通协作能力和交往能力。
五、小组的特征。
1、小组的性质:通过对成员的引导,提高成员对事物的注意力、耐力、毅力及其协作能力,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2、小组持续时间:2周3、小组规模:督导1人,工作人员6人,小组成员12人/组。
4、聚会频率:2次/周,共3次。
5、聚会的时间:周五下午5:00-6:00,周六下午4:00-5:00。
1、小组工作者:徐勇、黎小丽、肖林、林泉、唐婧茹、王田。
2、训练计划:活动前星期3,4进行训练。
七、招募方式及甄选标准。
1、小组成员的来源:雅安六小3年级-5年级学生。
2、宣传招募方法:志愿参加,随机挑选。
3、允许招募的时间:2011年6月15日星期五。
4、甄选标准:随机挑选。
儿童小组工作计划书范文(19篇)篇六
1..相信人的潜能,包括生理、心理的、情感的、社会的、美感的等方面。
2.尊重原则,社会工作者尊重每个组员的个体差异。
3.个别化原则,每个人都应当有权利和机会发展个性。
4.保密原则,社会工作者保护每个小组成员的隐私。
5.不批判原则。
三、理论架构。
1.马斯洛的需求理论。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理论,人的需要层次可以分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生理的需要是最基本的需要,即满足维持身体机能正常运作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包括与别人建立良好稳定的人际关系,避免恐惧和焦虑;归属和爱的需要是希望与他人建立感情的联系(如结交朋友、追求爱情等)或被群体接纳;尊重的需要除自我尊重外还包括他人对自己的尊重和理解;自我实现的需要是希望通过个人的努力来实现自己的目标,体现自己的价值,发挥自己的潜能。有成长问题的孩子他们的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不能被满足,这往往会导致案主在今后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社交困难、厌学、青少年犯罪等等。因此,社会工作者在协助组员解决问题时,应协助儿童增强沟通与交流能力,培养儿童的分享与团队协作意识,矫正儿童的不正常行为,减轻儿童的心理压力,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
儿童小组工作计划书范文(19篇)篇七
通过在社区调查了解,名海社区共有小学生人数1690人。大部分都是随父母一起居住的深圳户籍。社工了解到有许多社区儿童有社交、网瘾、厌学等成长方面的不良习惯,在小学四五年级年龄段的普遍问题是成长中有许多的不良行为,各种压力和烦恼缺乏合理的舒缓渠道。其中一部分是因为家庭原因,还包括来自社会舆论导向的原因。大部分家长想方设法把那些能出人头地的一技之长融合到孩子的个性中去,却忘记了孩子的心理教育,很多家长对孩子的高期望值加上沟通方式有问题,孩子心中积压的东西越来越多,转而接触社会上的新奇事物,缺乏自控力,形成许多不良行为,一发不可收拾,给健康成长带来巨大隐患。正因为此,本小组希望通过有效的小组活动,通过分享、支持、鼓励,使小组成员加深自我认识,澄清角色和改善与家庭与社会支持网络的关系,加强与同学、玩伴、老师、亲朋好友等的交流,减轻成长中的烦恼和压力,从而拥有积极美好的青少年生活。
1、相信人的潜能,包括生理、心理的、情感的、社会的、美感的等方面。
2、尊重原则,社会工作者尊重每个组员的个体差异。
3、个别化原则,每个人都应当有权利和机会发展个性。
4、保密原则,社会工作者保护每个小组成员的隐私。
5、不批判原则。
1、马斯洛的需求理论。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理论,人的需要层次可以分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生理的需要是最基本的需要,即满足维持身体机能正常运作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包括与别人建立良好稳定的人际关系,避免恐惧和焦虑;归属和爱的需要是希望与他人建立感情的联系(如结交朋友、追求爱情等)或被群体接纳;尊重的需要除自我尊重外还包括他人对自己的尊重和理解;自我实现的需要是希望通过个人的努力来实现自己的目标,体现自己的价值,发挥自己的潜能。有成长问题的孩子他们的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不能被满足,这往往会导致案主在今后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社交困难、厌学、青少年犯罪等等。因此,社会工作者在协助组员解决问题时,应协助儿童增强沟通与交流能力,培养儿童的分享与团队协作意识,矫正儿童的不正常行为,减轻儿童的心理压力,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
2、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埃里克森首先根据自己的临床跨文化观察,将人格发展分成各有侧重、互相连接的八个发展阶段,埃里克森认为个体在每一个发展阶段上都会面临一个确定的主题,或是说一个特定的心理危机。而每一个危机都涉及到一个积极的结果和一个消极结果,所谓积极结果就是指由于特定心理危机得到恰当地解决而使这个危机所对应的发展阶段对人的人格所产生的积极的影响,同样,消极结果是指某个发展阶段对人格所产生的消极影响。因此,本小组将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为基础,通过一系列活动正确引导组员的思维,矫正儿童的异常行为,舒缓儿童成长中的压力,满足他们自身的需要。
3、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相关理论。
主要涉及的是学校、朋辈、家庭及文化等社会环境对青少年的影响。
目标:为儿童提供一个相互沟通的平台,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
目的:
1、让组员全面认识自我,提升自信;
2、学会沟通、聆听等技巧;
3、构筑儿童互助网络,为儿童减压;
4、让组员学会关怀,学会与人合作,增强团队意识。
名海社区10—12岁儿童。
1、性质:成长小组。
2、节数:四节。
3、日期:20xx年4月12日至5月11日
4、时间:下午3:00至4:30。
5、地点:名海社区活动室。
6、人数:8至12人。
1、在小区内张贴海报;
2、在楼栋的电梯口处张贴通知;
3、通过工作站或者管理处电话招募;
4、工作人员亲自上门招募。
第一节活动内容。
日期及整节活动时间:4月19日15:00至17:00
目的:组员之间的相互认识,团体意识的初步形成。
第二节活动。
时间:4月26日15:00至17:00目标:提高组员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第三节活动。
第四节活动。
时间:20xx年5月17日15:00至16:30。
1、招募不到足够的组员;
2、组员热情不高,参与性不强;
3、在小组活动过程中组员涣散;
4、组员太调皮。
应变措施。
1、社工亲自上门招募,或者邀请符合条件的工作人员的孩子参加;
2、活动之前相关的评估;
3、在活动开展之前与小组成员订立契约;
4、活动环节尽量设计的有吸引力,游戏可往小孩子喜欢的类型选择。
1、小组开展之前访谈与最后一节的问卷评估。
2、小组每节的组员分享与意见。
3、工作人员的观察。
4、出席率与参与及投入程度。
儿童小组工作计划书范文(19篇)篇八
1.1学龄期儿童正在长身体和长知识的阶段,智力、求知、理解和学习能力增强,他们在这阶段的生活经历和习惯在很大程度上将影响青年后的思想和行为。我们的小组活动可以在这方面予以较多的引导和培养,使他们获得更多的成长机会。
1.2多数儿童存在注意力不集中,多动现象,从而影响他们学习效果。因此,开展小组活动,运用小组工作方法,促使他们对事物能集中精神,提高注意力,这是做好每件事情的必要前提。
1.3多数儿童做事半途而费,缺乏责任感,表现为没有耐力和毅力,将严重影响儿童的学习及相关品质。小组活动将通过相关活动内容,培养他们的耐力和毅力,使他们有更好的品质投入到学习、工作和生活中。
1.4随着独生子女的家庭增多,家长对儿童过于溺爱,不敢让儿童独立活动,使儿童得不到必要的引导,从而使儿童养成依赖,无主见,以自我为中心,感情冷漠,难以适应集体生活,缺乏团体协作能力。我们的小组活动将通过小组工作的专业方法,引导他们重塑良好的意志和品质,增强其协作和交往能力。
1.5作为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在学习专业理论的同时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锻炼自我,强化自己的专业知识,同时,给孩子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是全社会共同责任。
2、相关理论。
2.1英国哲学家洛克提出“白板学说”认为,儿童的心灵犹如一块白板,它本身没有任何内容,可以任人涂抹而留下深深的印迹。因此正确的引导儿童的认知和思维,将使他们从小培养起良好的意志和品质。
2.3社会学习理论:社会学习理论强调个人的行为是由个人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决定的,人的大部分社会行为是通过观察别人、模仿别人而学会的`。小组活动将为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交互环境,使他们在这个活动中通过观察、学习获得认知的改变,增强交往互助性,提升个人责任感和培养耐力和毅力。
在读小学三年级至五年级学生,每个年级8个人,24人,12人/组,共两组。
1、小组总目标:通过小组过程及小组社会工作者的引导,使小组中的儿童能够获得小组经验,促成他们能集中精力学习,做事情有耐性和毅力,增强团体协作力,从而促进学习进步,增进儿童健全发展。
2、具体目标:
(1)提高儿童的注意力。
(2)培养儿童的耐力、毅力。
(3)增强儿童之间的沟通协作能力和交往能力。
1、小组的性质:通过对成员的引导,提高成员对事物的注意力、耐力、毅力及其协作能力,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2、小组持续时间:2周。
3、小组规模:督导1人,工作人员6人,小组成员12人/组。
4、聚会频率:2次/周,共3次。
5、聚会的时间:周五下午5:00-6:00,周六下午4:00-5:00。
1、小组工作者:徐勇、黎小丽、肖林、林泉、唐婧茹、王田。
2、训练计划:活动前星期3,4进行训练。
1、小组成员的来源:雅安六小3年级-5年级学生。
2、宣传招募方法:志愿参加,随机挑选。
3、允许招募的时间:**年6月15日星期五。
4、甄选标准:随机挑选。
儿童小组工作计划书范文(19篇)篇九
小组工作计划书一、小组理念人际交往是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自我的发展、心理的调试、信息的沟通、各种不同层次需求的满足、人际关系的协调,都离不开人际交往。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善于交往、都希望通过交往建立良好的关系,这些良好的关系可以使个人在温馨怡人的环境中愉快地学习、生活和工作。而在当代大学生中,人际交往却成了有些人的困惑和难题,通过观察和总结二,这部分人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1)缺少知心朋友。他们通常多能正常交往,人际关系也不错,但感觉缺少能互吐衷肠、配合默契、同甘共苦的知心朋友,因此他们不免感到孤独和无奈。(2)与个别人难以交往。他们与多数人交往良好,但和特定个人交往不良,可能是室友、同学或父母等,由于相处不好,常会影响其情绪,成为一块“心病”。(3)与他人交往平淡。这类同学交往面比较宽,但都是浅层次的交往,没有影响力,彼此缺乏必要的沟通和了解,并没有产生友谊,这种人际关系难以满足要求,所以他们多会感到空虚、孤独和落寞。(4)感到交往有困难。他们渴望交朋识友,但由于交往能力有限、方法欠妥以及本身个性缺陷和交往心理障碍等原因,致使交往不尽如人意,感到苦恼,希望改变。
1/9。
2/9。
活动时间地点目标内容。
3/9。
道”。游戏规则:第一个拿球的人介绍自己:“我是***”,然后将球传给另一个人,并说出他的名字:“我知道他是***”。5分钟澄清组员的疑问。工作者介绍此小组的内容和目的。15分钟制定小组规范,使组员工作人员与组员共同商量制定小海报纸一张,产生信赖感和安全感。组协约。彩笔若干。报纸一张7分钟使组员感受凝聚力,体游戏“踩报纸”:
验团队合作完成任务要求组员在规定的时间内按要求的过程。全部站到叠成16开大小的报纸上(组员的身体的其他部位不能触地)。20分钟展现个人能力和小组的整体合力,提高组员合作精神。5分钟使组员意识到“这个邀请组员用最简单的话真切地描小组”已经是“我们述小组。的小组”。3分钟让组员间加深印象,同作业:要求组员回去后,记录今时让他们意识到记住天所认识的朋友和他们的一些特别人的重要性。征课(可用文字描述或作图)。认识我,走近你(1)。
本节主题:自我探索与分享。
4/9。
同的原因与感受。拍卖的物品为:良好友情、理想婚姻、健康身体等等〃。10分钟自我公开。游戏“生日快乐”:要求组员四处走动,找出同月出生的人,按此分组,然后让他们按先后顺序说出自己的生日。20分钟鼓励组员开放自己。自画像,并在旁附上自己的特征说纸和彩笔若明;把画像打乱分发;让其寻找画的干。主人;对自己的画向大家说明。20分钟释放自己、自我公开。游戏“我的秘密”:让组员写出自己纸和笔若需要改正和发扬的特点,并大声念出干。加强组员之间的信任来。让其他组员对其缺点提出建议,度。与大家共同分享。15分钟增强组员之间的相互每个组员寻找一个自己想了解的组了解和交流,寻找相似员进行自由交谈。处。作业回馈:与上次比较有什么新的认识和了解。3分钟了解自己在别人心中作业:收集别人对你的印象。的形象。10分钟让组员表达对这次聚让组员自由发表对这次聚会的看法会的感受并分享,工作和感受。者记录并改善。认识我,走近你(二)。
本节主题:自我行为的认知和人际交往过程中各种行为的认知。
活动时间地点目标内容所需物资15分钟社工实自己。
5/9。
了解自己,让别人作业反馈:别人对我的印象。验室了解自己,让自己了解别人。10分钟鼓励组员进行积极的、让组员列举不同的见面方式;对其进纸笔若干。主动地人际交往,走出行表演。人际交往的第一步。15分钟人际交往中的各种行为列举在日常生活中喜欢或讨厌的行为纸笔若干。的感性认知。或词语;按感情色彩从重到轻进行排序。30分钟引导组员面对自我、肯游戏重点轰炸:让每个组员到组中接定自我。受别人对你前几次小组活动中的行为表现的评价,被评价者不能回话。然后工作者带领组员讨论其自己的真实感受。20分钟鼓励组员勇于表达自游戏我在想什么:让每个组员写出或纸笔若干。我,并了解组员的真实画出自己现在的真实感受和心理状感受。态;工作者请每个组员发表自对每幅作品的看法和理解;原作者表达自己的真实创作意图。2分钟鼓励组员积极主动地进作业:认识和结交两个新朋友。行人际交往。
假如我是你本节主题:同理心探讨——学习从他人的角度思考各种人际关系问题。
6/9。
几种情景(角色冲突和角色互换)分片若干。配好扮演的角色,并将此情景展现出来。15分钟训练组员处理问针对前面的游戏或增加其他情景,用题的能力。“大脑激荡法”鼓励组员想出解决办法。2分钟自我探讨。作业:找一首自己喜欢或适合自己的歌曲。5分钟了解组员的感组员简单陈述对此次聚会的感受。受。
心之桥主题:学习各种交往技巧(信任、合作、沟通、理解等)。
7/9。
强组员的人际交往,游戏盲人拾物:两人一组,用布布和小物体。培养默契感。蒙住眼睛,在某处置物,在的语言引导下拾起该物,结束后分享。15分钟反思和成长。请组员说出其他组员在参加小组前后的改变和收获。5分钟活动总结。工作者介绍一些关于人际交往的书籍和资料。5分钟处理离别情绪。提醒组员小组已接近尾声。通知下次户外活动相关事宜。
8/9。
调节气氛。4、主持人未能同时兼顾到组内的每一位组员在每次活动之前仔细构思小组流程及安排;在小组进行时工作人员需要更敏锐些,留意他们的言行并作出适当回应;有助理工作员和观察员等和其沟通,调动他们的积极性。5、组员谈话跑题工作员要及时的发现并打断,使其回到小组的主题上来。6、组员大部分时间只与自己熟悉的成员进行交工作员及时发现并把这种情况告知当事人,希谈望他们能够改善;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他们的座位,把他们分开坐。
9/9。
儿童小组工作计划书范文(19篇)篇十
一、教学训练的任务:
1、培养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兴趣,组织和吸引更多的学生参加田径活动。
2、发展柔韧、协调、灵敏、速度、弹跳等运动事故。
3、学习和掌握田径各项运动所需的基本活动技能,逐步培养完成各种练习的正确姿势,对学生的特长的培养。
4、在训练过程中努力培养学生守纪律、爱集体、懂礼貌、爱学习、勇于吃苦、意志顽强的品质,使其能够全面发展。
1、柔韧性的练习:
(1)两臂的平、侧、上等各方位的举、屈、伸、摆和各种形式的绕环练习。
(2)两腿的屈、伸、压、踢、摆、绕、纵横等练习。
(3)整个身体的各种屈、伸、绕环等练习。
2、协调性练习:
(1)各种徒手操,行进操练习。
(2)各种技巧练习。
3、速度、灵敏练习:
(1)原地高抬腿跑。
(2)加速跑60米左右。
(4)各种快速反应练习。
(5)30米、60米计时跑。
4、耐力练习:越野跑,自然环境走跑结合练习,变速跑等。
儿童小组工作计划书范文(19篇)篇十一
1.“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案例与反思”征文活动;。
2.“嘉善四中骨干教师课堂教学展示周”活动;。
3.继续开展理论学习。
1.派实验教师外出借班上课,与兄弟学校进行课改研讨;。
2.继续开展理论学习。
2.进行评价考核,分析研究下学期初中数学课程改革思路及工作计划。
儿童小组工作计划书范文(19篇)篇十二
光阴如水,我们的工作又迈入新的阶段,是时候开始写工作计划了。可是到底什么样的工作计划才是适合自己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2022社区小组工作计划书,欢迎大家分享。
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规定和九华镇党委《关于印发九华镇社区支部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实施方案和九华镇社区居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结合本社区实际,制定本方案。
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全镇工作大局,夯实党在社区的执政基础,强化社区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提升社区综合服务功能,高标准、高质量地选好配强社区支部委员会,切实把社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纪律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1、职数设置
芙蓉社区支部委员会设委员5名,其中书记1名,副书记1名。积极推行社区支委会委员与居委会委员交叉任职。社区支委会每届任期三年,可连选连任。
2、任职条件: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原则,选优配强社区“两委”班子成员。
(1)必须是中共正式党员,党龄在3年以上;
(2)政治立场坚定,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3)有较强的政策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经验,具有较强的组织领导能力;
(4)有大局观念,作风民主,善于团结同志;
(5)热爱工作,热心为居民服务,群众威信高;
(6)遵纪守法、廉洁奉公、品行良好、公道正派、热心公益事业;
(7)组织关系在本支部,且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8)年龄在55周岁以下,适当提高35周岁以下比例;
(9)原则上应具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表现优秀者,可适当放宽;
(10)身体健康,年富力壮。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能作为候选人:
(1)近5年内受到刑事处罚的;
(2)患有严重疾病,不能正常履职的;
(3)正被纪检、司法部门调查的;
(4)受到党纪政纪处分影响任职的;
(5)违反计划生育政策造成不良影响的;
(6)在核心景区违法建设且拒不整改的;
(8)信奉邪教,参与封建迷信活动,利用宗教甚至黑恶势力等干预社区正常工作的;
(9)参与赌博活动,经教育,屡教不改的;
(10)其它原因影响任职的`。
3、选举方式
按照“两推一选”的方式进行,即党员和群众推荐、镇党委推荐,由社区支部全体有选举权的党员无记名投票选举产生新一届社区支部委员会委员,新一届社区支部委员会选举产生书记、副书记。
4、选举时间
8月26日为社区支委会选举日。
根据“两推一选”要求,选举分三个阶段进行:
1.动员部署阶段(7月底前完成)
(1)成立组织。成立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社区支部换届选举工作。
(2)宣传发动。社区根据镇党委社区“两委”第三次统一换届选举工作实施方案,认真制定工作计划和选举工作方案,召开换届选举动员大会,充分调动社区党员、居民群众参与换届选举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要通过先锋网、公开栏、宣传单、横幅标语等方式,积极开展换届选举宣传教育活动,让社区党员、居民群众深入了解社区“两委”换届选举方面法律、法规、政策,掌握社区“两委”换届选举目的、意义、步骤、投票方法和选举方式,切实保障社区党员、居民群众的民主权利。
2.组织实施阶段(7月下旬—8月底)
(1)部署启动(7月31日前完成)。换届前,社区党组织召开委员会议,讨论通过《关于召开党员大会的决定》,并向镇党委呈报关于召开党员大会的请示。在镇党委批复后,及时召开社区党组织委员会委员会议,传达镇党委批复精神,研究召开党员大会的相关事宜。
(2)党员和群众推荐(8月15日前完成)。由镇党委主持召开党员和居民代表会议,对现任社区党组织领导班子及成员进行民主测评。重点测评领导班子任期内服务改革、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服务党员的情况,以及党务公开、民主决策、组织建设的情况;重点测评领导班子成员任期内政治表现,服务能力、廉洁自律、党员群众满意度等情况,测评结果作为确定候选人预备人选的重要参考依据。测评会上,推荐下届社区党组织委员会委员、书记、副书记候选人初步人选,参加推荐的党员和居民代表超过应到会人数的一半以上,推荐有效。推荐票要当场唱票、计票,公布推荐结果。社区党组织在得票数超过一半以上的党员中,按照不低于委员职数的20%的差额比例,确定社区党组织委员会委员候选人初步人选,等额确定党组织委员会书记、副书记候选人初步人选。缺额人选在未当选得票数多的被推荐人中另行推荐产生。社区党组织向镇党委报告推荐结果。社区党组织推荐的初步人选,经镇党委审核认为不宜列入的,向社区党组织作出说明,缺额人选由社区党组织根据推荐结果确定上报。
(3)镇党委推荐(8月20日前完成)。镇党委主持召开会议,按照不低于委员职数20%的差额比例,推荐下届社区党组织委员会委员候选人初步人选,等额推荐党组织委员会书记、副书记候选人初步人选。将名单通报社区党组织。
(4)确定考察人选(8月25日前完成)。社区党组织召开委员会议,结合“两推”情况,按照不低于委员职数20%的差额比例,研究确定下届委员会委员候选人预备人选考察名单,等额确定党组织委员会书记、副书记候选人预备人选考察名单。报镇党委组织考察。镇党委在考察中要注意听取党员群众的意见,注意征求纪检、监察、审计、计生、综治等部门的意见,考察情况反馈社区党组织。社区党组织召开委员会议,结合镇党委考察情况,研究确定下届社区党组织委员会委员、书记、副书记候选人预备人选名单,并在全社区范围内进行公示。
(5)党员大会选举(8月26日为选举日)。社区党组织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召开党员大会,听取和审议本届党组织委员会的工作报告,差额选举产生新一届社区党组织委员会委员,新一届社区党组织委员会选举产生书记、副书记。选举结束后,及时向镇党委呈报选举结果。
3.建章立制阶段(9月份)
新一届社区“两委”产生后,社区支委做好有关建章立制等后续工作。
一是要在换届完成后5日内做好社区“两委”新老班子的交接工作,社区“两委”班子要召开联席会议,做好分工,合理设置下属工作委员会,建立以居民组长、居民代表、社区志愿者为主体的社区工作者队伍,为开展各项工作做好组织准备。
二是整理、完善社区干部档案,对社区“两委”班子成员登记造册。
三是及时做好统计、总结和上报工作。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社区“两委”的换届选举工作,是社区党员和居民群众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社区“两委”及选举委员会要在镇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切实把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抓紧抓实抓好。
(二)明确责任,形成合力。建立以支部书记为直接责任人的领导责任制,社区“两委”班子成员要分片联系包干,建立换届选举工作联系点,加强具体工作指导。要加大宣传力度,正确把握舆论导向,教育引导广大社区党员和居民群众正确认识行使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掌握投票选举的程序和方法,做到在享有权利的同时,正确履行应尽的义务。
儿童小组工作计划书范文(19篇)篇十三
老年生活趣多多。
凯文的活动理论认为,活动水平高的老年人比活动水平低的老年人更容易感到生活满意和更能适应社会,主张老年人应该通过新的参与、新的角色来改善老年人由于社会角色中断所引发的情绪低落,在新的社会参与中重新认识自我,从而把自身与社会的距离缩小到最低限度。
空巢老人最大的特点就是老人们的“空巢感”,社会工作者可以直接针对社区空巢老人开展各种专业性的介入活动和非专业性的娱乐、学习活动,如开展空巢老人小组活动,与老人接触与交流,鼓励老人们扩展社会交往领域,积极加入户外社会活动,以此减轻或消除由于空巢而产生的“空巢感”和其他心理问题,提高空巢老人的生活质量。
目的:要了解空巢老人的兴趣爱好,根据他们的兴趣开展相关主题的学习、分享小组,丰富老年人的兴趣爱好,减少空巢老人的“空巢感”,让他们拥有一个健康的、丰富多彩的老年生活。
特别目标:使参与小组的老人更多的认识社区内的老人,扩大他们的社交领域,从而使他们的老年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小组性质:学习型、分享型小组。
工作对象:空巢老人。
参加者人数:8人。
小组周期:一周2次。
聚会次数及主题:
第一次。
1.彼此相识,了解老人日常生活安排和兴趣爱好。
2.介绍小组活动目的。
第二次。
1.分享、学习老年保健知识。
第三次。
1.分享、学习生活小常识。
第四次。
1.浅谈养花知识,交流养花经验。
2.总结小组活动。
3.照相留念。
4、招募及宣传:由居委会主任推荐,工作员挑选了6位空巢老人作为此次小组成员。
儿童小组工作计划书范文(19篇)篇十四
实习的20天,通过与医生们交流、及同戒毒人群的接触,发现戒毒者们在医院治疗的15天内,几乎全部都可以除掉躯体上的毒瘾,且无吸毒欲望。然而,从踏出医院的一刻至出院后三个月内,大多数病人都因社会环境不适应、朋友影响、心瘾作祟等原因而再次复吸。因此,为巩固戒药成果,帮助戒毒者们学习如何在出院后抵制复吸显得非常重要。
虽然中心已有不少的治疗模式可用来协助病人,但由于现时正值国家戒毒领域尝试集体治疗模式,加上中心期望以小组形式开展新的治疗手法,透过成员们的讨论和思考、朋辈间的相互影响、医生们的专业知识传输,从而期望达到更佳的辅导/治疗效果。
与此同时,作为小组治疗的示范,推广小组活动这一社会工作模式亦显得非常必要。中心将八月份定为“小组宣传推广月”,集中力量透过活动打造小组品牌,将其定位为自愿戒毒领域一特色治疗模式。同时,过程中亦可彰显社会工作人员有别于医生之特殊性功能,为中心日后独立设置社工岗位做准备。
现阶段人们对于小组活动的认识,主要是以游戏为主的团体活动。与利用小组动力、协助组员成长相比,更注重小组气氛是否活跃,即小组成员欢愉程度的高低成为评判小组成功与否的首要标准。因此,本次小组当中每次都会适当引入一至两个游戏类活动,但这些活动占整个小组进行的时间与份量则不会太多。我希望通过这次小组活动令人们真正认识到小组活动的作用在于小组进行时能促使成员间的讨论和分享、从而使他们在此过程中有正面改变/成长;热烈的小组氛围固然重要,但绝非我们追求的目标和重点。
活动形式:具治疗性质的成长小组。
时间:8月9日—12日,每天15:00——16:15。
地点:二楼音乐治疗室。
小组对象:8-10名自愿戒毒中心内,身体状况较好(行动方便,无躯体不适等)、态度积极、支持配合小组活动、乐于沟通的病人。年龄、性别不限。
儿童小组工作计划书范文(19篇)篇十五
3、目的及特别目标:
目的:要了解空巢老人的兴趣爱好,根据他们的兴趣开展相关主题的学习、分享小组,丰富老年人的兴趣爱好,减少空巢老人的“空巢感”,让他们拥有一个健康的、丰富多彩的老年生活。
特别目标:使参与小组的老人更多的认识社区内的老人,扩大他们的社交领域,从而使他们的老年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4、活动内容:
小组性质:学习型、分享型小组。
工作对象:空巢老人。
参加者人数:8人。
小组周期:一周2次。
聚会次数及主题:第一次1.彼此相识,了解老人日常生活安排和兴趣爱好。
2.介绍小组活动目的。
第二次1.分享、学习老年保健知识。
第三次1.分享、学习生活小常识。
第四次1.浅谈养花知识,交流养花经验。
2.总结小组活动。
3.照相留念。
5、招募及宣传:由居委会主任推荐,工作员挑选了6位空巢老人作为此次小组成员。
儿童小组工作计划书范文(19篇)篇十六
中国传统的软笔书法和国画技术可谓是博大精深,是我们后人不断学习和效仿的巨大的文化资源,弘扬和学习这份历史的瑰宝也就是我们社团的宗旨。虽然胡家院子书画社只是一个年轻的队伍,但才刚刚走过一年岁月的书画社以它深邃的文化底蕴赢得了团委老师以及众多同学的喜爱,书法也渐渐走进了当代大学生的生活,使他们不至于因为时代的发展而遗忘这份财富.协会主要以软笔书法教学为主,前期会为各位学着同意挑选毛笔等工具。社团自成立以来,胡家院子书画社得到了学校许多老师的支持和关怀,许多书法技术精湛的老师兴致勃勃的为我们常规教学活动进行悉心指导。社团设社长一名,副社长两名,办公室主任、副主任各一名,创作部、外联部、宣传部、组织部部长各一名作为团队的领导核心。
有了一年的基础,相信在下一年的不断摸索中,我们的工作会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在下一年中,我们要坚持抓好以下工作重点:
团队各部门之间的交流合作是一个团队做好每一个活动的保证,因此不仅仅要加强各部长定期的交流,而且要加强各部干事之间的交流,是大家在不断地讨论中为社团的发展建言献策,是团队更加趋于完善,同时也增进了部门之间的了解,使得完成各部工作时能够做到得心应手。
制度是一个团队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由于社团刚刚成立,所以没有指定相关的制度和规范,因此在下一年的工作中,我们一定会把制定自己的制度、规范提到一个很重要的位置上,是自己的团队能够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趋于制度化,合理化。
1、胡家院子书画社的常规教学活动是在周日,会请擅长书法的老师进行教学,去年我们只是对软笔书法进行了教学,今年我们会尝试软笔书法、硬笔书法还有中国国画同时教学,是大家更加全面的了解和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
2、标志性的还有与笛箫协会合办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竞赛,明年我们会联系国学社及其他的文化社团进行联合的知识竞赛,是活动初具规模。
3、在年度的后期我们会有赠字活动,场面十分的火爆,所以我们今年会继续进行此项活动。任重而道远,今后的工作我们会尽力做得出色!希望胡家院子书画社的未来是一片光明!
儿童小组工作计划书范文(19篇)篇十七
目的与目标:
目的:要了解空巢老人的兴趣爱好,根据他们的兴趣开展相关主题的学习、分享小组,丰富老年人的兴趣爱好,减少空巢老人的“空巢感”,让他们拥有一个健康的、丰富多彩的老年生活。
特别目标:使参与小组的老人更多的认识社区内的老人,扩大他们的社交领域,从而使他们的老年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小组成员:
1.小区内60岁以上的空巢老人,男女不限。
2。使自己帮助的老人感受到有子女的温暖。
小组特征:
1、性质:学习型、交流型、发展型的小组。
儿童小组工作计划书范文(19篇)篇十八
2、理念:
凯文的活动理论认为,活动水平高的老年人比活动水平低的老年人更容易感到生活满意和更能适应社会,主张老年人应该通过新的参与、新的角色来改善老年人由于社会角色中断所引发的情绪低落,在新的社会参与中重新认识自我,从而把自身与社会的距离缩小到最低限度。
空巢老人最大的特点就是老人们的“空巢感”,社会工作者可以直接针对社区空巢老人开展各种专业性的介入活动和非专业性的娱乐、学习活动,如开展空巢老人小组活动,与老人接触与交流,鼓励老人们扩展社会交往领域,积极加入户外社会活动,以此减轻或消除由于空巢而产生的“空巢感”和其他心理问题,提高空巢老人的生活质量。
3、目的`及特别目标:
目的:要了解空巢老人的兴趣爱好,根据他们的兴趣开展相关主题的学习、分享小组,丰富老年人的兴趣爱好,减少空巢老人的“空巢感”,让他们拥有一个健康的、丰富多彩的老年生活。
特别目标:使参与小组的老人更多的认识社区内的老人,扩大他们的社交领域,从而使他们的老年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4、活动内容:
小组性质:学习型、分享型小组。
工作对象:空巢老人。
参加者人数:8人。
小组周期:一周2次。
聚会次数及主题:第一次1.彼此相识,了解老人日常生活安排和兴趣爱好。
2.介绍小组活动目的。
第二次1.分享、学习老年保健知识。
第三次1.分享、学习生活小常识。
第四次1.浅谈养花知识,交流养花经验。
2.总结小组活动。
3.照相留念。
5、招募及宣传:由居委会主任推荐,工作员挑选了6位空巢老人作为此次小组成员。
儿童小组工作计划书范文(19篇)篇十九
快乐成长,少年先锋。
1、理念。
青少年是人生成长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青少年面对很多的变化,自信心、人际关系的`沟通及合作的理念都会慢慢成长起来。城市困难家庭的孩子面临的经济压力和人际环境压力会影响到他们的自信心的建立和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有针对性地对他们开展以团队为基础的训练,可以增强他们的自我认同和自信心,增强他们与人交往和协作的意识、能力,发挥他们的潜力,以更好地适应社会,顺利成长。
2、理论。
团体动力学:每个团体都具有多方面的影响力,小组组员借助于团体的影响和其他组员的影响,达成自己的改变。
经验学习法:又称体验学习,通过组员自愿参与一系列活动,使他们在活动的快乐体验中获得知识和感悟,获得经验,并将这些知识和感悟及经验用于生活及工作、学习。这是目前国际较流行的学习方法。
优势视角: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资源和优势,协助他们发现和发掘。
1、小组目的协助社区青少年调整和改变自己性格中比较负面的方面,健康快乐地成长,在同辈群体中具有一定的组织领导能力。
2、小组目标。
(1)让组员变得更自信、自主,更加开放自己,学会真诚表达,学会快乐地生活;
(2)使组员乐于交朋友,善于交朋友,增加人际交往的意识和能力;
(3)使组员学会与人合作,增强团队合作和组织创新的意识和能力。
(1)小组性质:成长小组。
(3)小组周期:20xx年7月10日—30日。
(4)聚会次数5次。
(5)免费。
到社区进行招募,在社区贴海报宣传,通过社区工作人员介绍,工作员可上门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