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屈原列传课教案大全(16篇)

时间:2025-01-26 作者:XY字客

教学工作计划是教师为了促进学生学习和提高教学质量而制定的一份计划。大家可以阅读以下教学工作计划范文,从中汲取一些优秀的教学设计思路。

热门屈原列传课教案大全(16篇)篇一

第一段:

屈平疾(恨,痛心)王听(听觉)之不聪(明)也。

谗谄(说好人坏话的人)之蔽明也。

邪曲(邪恶不正的人)之害公也。

方正(正直的人)之不容(被动)也。

故忧愁幽(深)思而作《离骚》。

犹离忧(遭遇忧愁,离同“罹”,遭遇)也。

夫(句首发语词)天者,人之始也。

人穷(处境困难)则(就)反本。

疾痛惨怛(内心悲痛)。

屈平正(使动,使……正)道直(使动,使……直)行。

竭忠尽智以(连词,表目的,来)事其君。

谗人间(离间)之。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两个被动句)能无怨乎。

盖(大概)自怨生也。

上(名作状,向上)称帝喾。

下(名作状,向下)道(称道)齐桓。

以刺(指责)世事。

明(阐明)道德之广崇(广大崇高)。

治乱之条贯(规律)。

靡(没有)不毕(全,都)见。

其文约(简约)其辞微(含蓄),其志洁(高洁),其行廉(正直,端正)。

其称文小而其指(同“旨”,旨趣)极大。

举(列举)类(事物)迩(近)而见(包含、表现)义远(深远)。

自疏(疏远)濯(同“浊”)淖(泥浆)污泥之中。

蝉(名作状,像蝉一样)蜕于浊秽(黑暗社会)。

不获世之滋(污浊)垢。

皭(洁白)然泥而不滓(污黑)者也。

推(推究)此志也,虽(即使)与日月争光可也。

文化常识。

1.屈原(约公元前340或339年-公元前278年),名平,字原;又自名正则,字灵均。中国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代表作品:《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

2.帝喾,传说中“五帝”(五帝是指中国上古传说中的五位圣明君主少昊、颛顼、帝喾、尧、舜,也是历代朝廷官方祭祀礼仪的专用词汇,是最高祭祀等级的仪式之一。)之一,号高辛氏。屈原是他的后裔。

翻译。

1.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译文:屈原痛心怀王听信谗言不能分辨是非,谗言谄媚遮蔽了双眼(不能明辨是非),(致使)邪恶歪曲残害了公道,端方正直不被接受,因此(心怀)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2.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译文:他的文笔简约,词意精微,他的志趣高洁,行为廉正。文章说到的虽然细小,但意义却非常重大,列举的事例虽然浅近,但含义却十分深远。

3.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热门屈原列传课教案大全(16篇)篇二

我们对待文言文一向只重翻译轻思想,抓背诵放精神。现在反思自己的教学,结合语文教学新课标,有抓了芝麻漏了西瓜之感,小学而大遗!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文化母体,这儿有我们的精神家园,爱国是我们民族的魂,舍弃了它,就舍弃了我们的根,无论到什么时代,我们都需要他的滋养。

翻遍历史,还找不出几个像屈原这样为了自己的理想,至死不渝,如此执着,如此专一,如此不为任何人所动的爱国文人。他永远是孤高的,幽独的。他不像庄子那样,抛舍下一切,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遨游。也不像孔子那样,退而求其次,设杏坛施教。他若去适应世界就将失去自我,他获得世界,又将失去自我。他选择了战斗也选择了孤独,在生命的两极里之间艰难的跋涉着。明知自己的志向操守与世界不合,但他却绝不放弃自己的人格,以自己的脆弱之躯与污浊的世道做最后的抗争!他可以说是自己理想的殉道者!他最终以毁灭自己的方式向生命的意义做了一次沉重的叩问!有人说屈原是世界的弃儿,但另一方面他又何尚不是历史的宠儿!

在几千年后的司马迁时代,司马迁以对屈原强烈的认同感而作了《屈原列传》。对屈原的美好政治,伟大的人格,坚贞的意志都做了高度的评价!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用盖棺定论式的语气把楚怀王的客死他乡,兵挫地削归结为不知人之祸。相似的命运让司马迁对屈原报以深刻的同情。在汨罗江畔,司马迁追随者屈原的精神足迹,“适长沙,观屈原所自沉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司马迁骨子里就是一个诗人,由此说来,他不仅是对屈原报以同情,甚至可以说是知音。他说“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一个悲字,让人心颤。在司马迁因替李陵鸣不平而遭受宫刑的时候他想到了屈原“屈原放逐,乃赋《离骚》”此时,屈原成了他站立起来的精神支柱。这时一段穿越时空的心灵的对话。一个年轻的气度不凡的史官在人生最低谷的时候碰上了一位心灵相通的知音。屈原的心思那位且行且歌的渔父猜不透,汩汩的汨罗江读不懂,唯独司马迁能心领神会。

今天我们读《屈原列传》就是为了赌屈原的行,读屈原的心,读屈原的思想情感体系。进而吸收养分,构建我们自己的思想情感体系。

所以,本次教学设,就是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司马迁的角度来关注屈原的人生及命运。从司马迁饱含血泪的字句中去感悟屈原强烈的爱国精神。体会作者为屈原立传,抒情寄愤以浇心中块垒的情感与目的。引领学生传承屈原以及司马迁身上的高尚人格。努力构建和追求高尚的人格,在当今经济全球化、金融危机严重的形势下,更要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

热门屈原列传课教案大全(16篇)篇三

要点:朗读课文,疏通段落,积累文言知识。

过程:

一、导入。

《屈原列传》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原文屈原和贾谊的合传。司马迁大约因为屈原、贾谊都是文学家,又都怀才不遇,遭受贬谪,贾谊写了《吊屈原赋》又引起他的感慨,因而将屈原、贾谊合写一传。秦朝以前的古书都没有记载屈原的生平事迹,《史记》这篇传记,是记载屈原生平事迹最早、最完整的文献。

作者司马迁景仰屈原的品格,和屈原一样,他遭遇不平,满腔悲愤,因而在记传中倾注了自己的思想感情,形成了夹叙夹议的独特风格。我们在学习时要注意仔细体会。

二、朗读。

1、注意读音。

惨怛()温蠖()濯淖()啜其醨()()帝喾()皭然()汶汶()汨罗()屈匄()随属()唐眛()娴于辞令()谗谄()举类迩滋垢()滓()商於()顷襄王令尹()咎()行吟泽畔()枯槁()三闾大夫()怀瑾握瑜()皓皓()郢()绌()从亲()不内()汶汶()。

2、指名朗读。

三、疏通1、2段。

1、读课文,理解下列词语,并和同学交流,准备老师提问。

2、提问交流。

(楚之同姓——是楚王的同姓。

博闻强志——知识广博,记忆力很强。

明于治乱——明了国家治乱的道理。

娴于辞令——擅长外交辞令。

王甚任之——任,信任。

争宠而心害其能——争得楚王的宠爱,心里嫉妒屈原的贤能。

属草稿——属,编写。

众莫不知——莫,没有人。

平伐其功——伐,夸耀。)。

3、同学相互翻译并指名翻译。

(屈原,名字叫平,是楚王的同姓。做楚怀王的左徒。(他)知识广博,记忆力很强,明了国家治乱的道理,擅长外交辞令。对内,同楚王谋划商讨国家大事,颁发号令;对外,接待宾客,应酬答对各国诸侯。楚王很信任他。

上官大夫和他职位相等,想争得楚王对他的宠爱,便心里嫉妒屈原的贤能。楚怀王派屈原制定国家的法令,屈原编写的草稿尚未定稿,上官大夫看见了,就想硬要走草稿,屈原不给。上官大夫就谗毁他说:“君王让屈原制定法令,大家没人不知道的,每出一道法令,屈原就炫耀自己的功劳,说:‘除了我,没有人能制定法令了’。”楚王听了很生气,因而疏远了屈原。)。

四、疏通第3段。

1、读课文,理解下列词语,并和同学交流,准备老师提问。

2、提问交流。

(疾王听之不聪——疾,痛心;不聪,听力不好。

谗谄之蔽明——谄媚的言语遮蔽了国君的明见。

邪曲之害公——邪恶的坏话危害了公正。

方正之不容——端方正直不被容纳。

忧愁幽思——忧愁深思。

离忧——“离”同“罹”,遭遇。

疾痛惨怛——病痛和内心悲伤。

可谓穷矣——穷,困厄。

以刺世事——刺,讽刺。

明道德之广崇——阐明道德的广大崇高。

治乱之条贯——治乱的条理,没有不全表现出来的。

其文约——他的文章简约。

其辞微——语言含蓄。

其志洁——他的志趣高洁。

其行廉——他的行为端正。

称文小而其指极大——就其文字,虽然是寻常事情,但是它的旨趣是极大的。

举类迩而见义远——列举的虽是眼前事物,但是表达意思很深远。

故其称物芳——所以作品中多用美人芳草作比喻。

自疏濯淖污泥之中——他自动地远离污泥浊水。

蝉蜕于浊秽——象蝉脱壳那样摆脱污秽环境。

不获世之滋垢——不沾染尘世的污垢。

皭然泥而不滓者也——出于污泥而不染。

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即使同日月争光都可以。)。

3、同学相互翻译并指名翻译。

(屈原痛心楚怀王听信谗言,不能分辨是非,谄媚的言语遮蔽了国君的明见,邪恶的坏话危害了公正,端方正直的人不被昏君谗臣所容,所以忧愁深思,就创作了《离骚》。“离骚”,就是遭遇忧愁的意思。上天,是人的原始;父母,是人的根本。人处境困难时,总是要追念上天和父母(希望给以援助),所以劳累疲倦时,没有不呼叫上天的;病痛和内心悲伤时,没有不呼叫父母的。屈原正大光明行为正直,竭尽忠心用尽智慧来侍奉他的国君,却被小人离间,可以说处境很困难。诚信而被怀疑,尽忠却被诽谤,能没有怨愤吗?屈原作《离骚》,是从怨愤引起的。(他)远古提到帝喾,近古提到齐桓公,中古提道商汤、周武王,利用古代帝王这些事用来讽刺当世社会。阐明道德的广大崇高,治乱的条理,没有不全表现出来的。他的文章简约,语言含蓄,他的志趣高洁,行为正直。就其文字来看,不过是寻常事情,但是它的旨趣是极大的,列举的虽是眼前事物,但是表达意思很深远。他的志趣高洁,所以作品中多用美人芳草作比喻;他的行为正直,所以至死不容于世。他自动地远离污泥浊水,象蝉脱壳那样摆脱污秽环境,以便超脱世俗之外,不沾染尘世的污垢,出于污泥而不染,依旧保持高洁的品德,推究这种志行,即使同日月争光都可以。)。

五、疏通第4段。

1、读课文,理解下列词语,并和同学交流,准备老师提问。

既绌——从亲——患之——厚币委质事楚——楚诚能绝齐——仪与王约六里。

2、提问交流。

(既绌——既,已经;绌,罢官。

从亲——从,合纵;亲,友好。

患之——患,意动用法。

厚币委质事楚——厚,丰厚;币,礼物;委,呈献;质同“贽”,见面礼;事,侍奉。

楚诚能绝齐——诚,假使;绝,断绝。

仪与王约六里——约,约定。)。

3、同学相互翻译并指名翻译。

(屈原已(被)免官,这以后秦国想进攻齐国,齐国与楚国联合抗秦。秦惠王以为这是忧患,便派张仪假装离开秦国,拿着丰厚的礼物送给楚国作为信物,表示愿意侍奉楚王,说:“秦国很憎恨齐国,齐国却同楚国联合,如果楚国真能同齐国断绝外交关系,秦国愿意献上商于一带六百里地方。”楚怀王贪得土地就相信了张仪,于是同齐国绝齐,派使者到秦国,接受秦国所允许割让的土地。张仪欺骗楚国使者说:“我同楚王约定是六里的地方,没听说给六百里。”楚国的使者生气地离开,回来报告给楚怀王。怀王很生气,便大规模调动军队去打秦国。秦国派兵迎击楚国军队,在丹水、淅水,把楚军打得大败,杀死八万人,俘虏楚大将屈匄,于是夺取楚国的汉中地区。楚怀王就调动全国军队,深入秦地作战,在蓝田开战。魏国听说这消息,偷袭楚国邓地,楚军害怕了,从秦撤回。但是齐国始终怨恨楚国绝交,不救楚国,楚国处境十分困难。)。

六、朗读全文。

第2教时。

要点:继续朗读课文,疏通段落,积累文言知识。

过程:

一、疏通5、6段。

1、读课文,理解下列词语,并和同学交流,准备老师提问。

而当汉中地——又因厚币用事者——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顾反——不及。

2、提问交流。

(而当汉中地——当,抵得上。

又因厚币用事者——因,凭借;用事者,受信任的当权者。

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设诡辩,编假话。

顾反——回国。

不及——没有追上。)。

3、同学相互翻译并指名翻译。

(第二年,秦国割还汉中土地来同楚国讲和。楚王说:“不愿得到土地,希望得到张仪就甘心情愿了。”张仪听说了,就说:“用一个张仪可抵当汉中土地,臣请求前往到楚国。”到楚国后,张仪又凭借丰厚的礼物贿赂楚国当权的大臣靳尚,还让他对怀王的宠妃郑袖编造了一套骗人的假话。怀王终于听信了郑袖的话,又放走了张仪。这时屈原已被疏远,又不在朝廷做官,出使到齐国,回来后,劝谏怀说:“为什么不杀张仪?”怀王后悔了,派人追赶张仪,没有追上。

在这以后,诸侯联合进攻楚国,把楚国打得大败,杀死楚国的大将唐眜。)。

二、疏通7、8段。

1、读课文,理解下列词语,并和同学交流,准备老师提问。

2、提问交流。

(秦昭王与楚婚——婚,通婚。

稚子——小儿子。

奈何绝秦欢——为什么要断绝和秦国的友好关系。

因留怀王以求割地——因,就;留,扣留。

赵不因留内——内,同“纳”。

令尹——官名,类似于宰相。

既咎子兰——咎,归罪。)。

3、同学相互翻译并指名翻译。

(这时秦昭王和楚国通婚,要同怀王会见。怀王打算去,屈原说:“秦国是虎狼一样的国家,不可以相信。不如不去。”怀王的小儿子子兰劝楚王去:“为什么要断绝和秦国的友好关系?”怀王终于去了。进入武关后,秦国的伏兵截断了归楚的后路。便扣留怀王来求得割让土地。怀王很生气,不答应。逃跑到赵国,赵国不敢接纳。又回到秦国,终于死在秦国,尸体被运回(楚国)埋葬。

怀王的大儿子顷襄王继位做国君,用他的弟弟子兰做令尹。楚国人全抱怨子兰,因为他劝说怀王去秦国却未回来。)。

三、疏通9、10段。

1、读课文,理解下列词语,并和同学交流,准备老师提问。

2、提问交流。

(既嫉之——既痛恨他。

系心怀王——系心,关心。

冀幸君之一悟——冀幸,希望;一悟,醒悟。

俗之一改也——俗,风气。

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关心君王振兴国家;反复之,恢复楚国强壮。

然终无可奈何——无可奈何,无济于事。

卒以此见怀王之终不悟也——卒,最后。

人君无愚、智、贤、不肖——无,无论。

亡国破家相随属——属,接连。

累世而不见者——累世,几代几世。

其所谓忠者不忠——就是他们所认为的忠臣不忠。

不知忠臣之分——分,职责本分。

身客死于秦——自身在外死在秦国。

怒而迁之——迁,放逐。)。

3、同学相互翻译并指名翻译。

(屈原也痛恨他,虽然被流放,仍然眷恋楚国,关心怀王,不忘祖国想返回朝中,希望君王能够觉悟,楚国坏的风气能够改变。他关心君王振兴国家,想把楚国从衰弱的局势中挽救过来,在(《离骚》)一篇作品里再三表达这种意愿。然而终于无济于事,所以不能返回朝中,最后从这些事情看出怀王始终没有醒悟了。做君王的无论愚昧的、聪明的、贤良的,不贤良的,没有不想得到忠臣来帮助自己做好国君,选拔贤良的人辅佐自己;但是亡国破家的事一件接着一件,而圣明治国的君主好几代都没见到过,正是他们所谓忠臣不忠,所谓贤人不贤。怀王因为不明白忠臣应尽的职责本分,所以在内为郑袖所迷惑,在外被张仪所欺骗,疏远屈原而相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结果)军队被打败,国土被割削,丢失汉中六个郡的地方,自己远离故国死在秦国,被天下人所耻笑。这就是不识人的祸害了。

令尹子兰听说屈原愤恨他的话后,很生气,马上派上官大夫在顷襄王面前诋毁屈原,顷襄王听了很生气,把屈原放逐出去。)。

四、疏通11段。

1、读课文,理解下列词语,并和同学交流,准备老师提问。

2、提问交流。

(江滨——江边。

被发行吟泽畔——被发,披发;行吟泽畔,在河边一边走,一边吟诵。

是以见放——因此被流放。

不凝滞于物——凝滞,拘束。

何不餔其糟而啜其醨——为什么不一同吃那酒糟喝那薄酒。

怀瑾握瑜——比喻保持良好的操守。

自令见放为——令,让;为,语气词。

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察察,洁白;汶汶,污染。

皓皓之白——皓皓,洁白状。

温蠖——尘垢。)。

3、同学相互翻译并指名翻译。

(屈原走到江边,披散着头发沿着水边边走边吟唱,脸色憔悴,形体和容貌都象干枯的树木一样。一个渔翁看见就问他说:“您不是三闾大夫吗?为什么来到这里?”屈原说:“全世混浊却只有我一人清白,大家都醉了却只有我一人清醒,因此被放逐。”渔翁说:“聪明贤哲的人,不被事物所拘束,而能顺随世俗的变化。全世上都混浊,为什么不顺着潮流推波助澜?众人都醉了,为什么不一同吃那酒糟喝那薄酒?为什么要保持高尚的节操志向,却使自己被放逐呢?”屈原说:“我听说,刚洗过头的人一定要用手弹去冠上的灰尘,刚洗过澡的人一定抖掉衣服上的尘土。一个人,谁又能用清净洁白的身体,去受脏物的污染呢?(我)宁愿跳入水中,葬身鱼腹,又怎能用高尚纯结的品德,去蒙受世上的尘垢呢?”于是写下了《怀沙》赋,便抱着石头,自己跳到汨罗江死了。)。

五、疏通12、13段。

1、读课文,理解下列词语,并和同学交流,准备老师提问。

2、提问交流。

以赋见称——擅长写赋受到人们称赞。

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祖,效法;从容辞令,委婉文辞。

日以削——日,一天天削弱。

过屈原所自沉渊——过,经过。

贾生吊之——贾谊凭吊他的文章《吊屈原赋》。

怪屈原以彼其材游诸侯,何国不容——怪,感到奇怪,意动。

自令若是——若是,像这样。

同死生——把生和死等同看待;同,意动。

轻去就——把弃官和得官等闲视之。去:指贬官放逐。就:指在朝任职。轻,意动。

爽然自失矣——爽然,茫然。

《服鸟赋》——贾谊所作。)。

3、同学相互翻译并指名翻译。

(屈原死了以后,楚国(还)有宋玉、唐勒、景差一些人,都爱好文学,由于擅长写赋受到人们称赞;然而都效法屈原的委婉文辞,始终没有人敢于直谏。从这以后,楚国一天比一天缩小,几十年后,终于被秦国所灭亡。

太史公说:我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为他的志向不能实现而悲伤。到长沙,经过屈原自沉的地方,未尝不流下眼泪,追怀他的为人。看到贾谊凭吊他的文章,文中又责怪屈原如果凭他的才能去游说诸侯,哪个国家不会容纳,却自己选择了这样的道路!读了《服鸟赋》,把生和死等同看待,把弃官和得官等闲视之,这又使我感到茫茫然失落什么了。)。

六、朗读全文。

第3教时。

要点:总结、探讨,作业。

过程:

一、总结。

1、认真看课文,和同学合作,完成下列问题:

(1)课文按照怎样的线索写屈原?主要记叙了屈原的哪些事迹?

(2)作者解释的屈原作《离骚》的原因是什么?

(3)课文有哪些议论性语句直接赞扬屈原?

2、班级交流。

(作者为屈原立传,按时间顺序,以屈原一身的遭遇“任、疏、绌、迁、沉”为线索,处处围绕屈原的“志”写:第一部分以评介《离骚》“推其志”,第二部分以国家危难突出屈原“眷顾楚国,系心怀王”,“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改志篇”,第三部分以回答渔父让屈原抒发矢志不渝的信念。主要记叙了:屈原的才华;屈原被陷害;屈原作《离骚》;屈原被疏远和流放;自投汩罗。)。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此不知人祸也。”“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适长沙,过屈原所自沉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

二、探讨。

1、和同学合作,完成下列问题:

(1)作者用了大量篇幅写楚国的命运,用意是什么?

(2)人物传记,一般不需要作者直接评论,而本文,作者却禁不住出来议论,怎么解释?

(3)记叙屈原与渔父的对话,有什么作用?

2、班级交流。

(作者在交代屈原被绌后,用了大量篇幅写楚国的命运,意在表现楚国远离屈原后的巨大损失,揭示楚怀王的昏庸,把屈原的命运和楚国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暗示屈原的命运就是楚国的命运。)。

(本文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记中有议,叙中有情,倾向鲜明,表现出作者对屈原怀才不遇的同情和对国君的批判,这也是他自身遭遇的曲折映射。也反映出作者在写人物传记时表现出的人格价值的取向。)。

(表现屈原爱国无私的正在品德和独操守出污不染的伟大人格。)。

三、即时作业。

1、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3、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4、卒以此见怀王之终不悟也。

5、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

6、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

7、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此不知人祸也。

8、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

9、又怪屈原以彼其材游诸侯,何国不容,而自令若是。

10、读《服鸟赋》,同死生,轻去就,又爽然自失矣。

热门屈原列传课教案大全(16篇)篇四

《屈原列传》一文篇幅较长,要积累的文言知识较多;再加上本文所反映的屈原的伟大人格和崇高的精神境界,集中体现在几处议论抒情段节上,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如果按往常那样教师过多地进行讲解、归纳,学生死记硬背的话,最后的结果只会是课时多效果差,教师教得筋疲力尽,学生学得枯燥无味。

鉴于此,教授《屈原列传》我采取了这样的做法:

以诵读为主,让学生在诵读之中将自学与合作交流相结合,力所能及地解决一些问题,初步掌握语言知识;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感悟屈原身上所体现的爱国精神和人格魅力,从而建构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1、利用预习学案自主预习,解决文言基本知识。

放手学生在自主学习时间对语言知识进行整理、掌握。这点还是符合学情的,因为学生经过高中语文前两模块的学习已具备一定的文言修养,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做到字字落实、句句疏通还是可以完成的。这步走好了,就铺设好了由言到文的路径。

2、反复诵读,关注屈原的人生及命运。

在布置预习作业时,强调学生要熟读。读,是开启文言大门的钥匙,离开了读,学生学习文言文就等于在空中建楼阁。在阅读之前,我提出了明确的阅读要求。第一要读准字音。生僻字、通假字、多音字和破读都要在意(一般来说,课文注释中对这一些都注明了读音,要依据注音,认真读准)。第二要注意停顿。包括句中停顿和句间停顿。能正确划分句中停顿和句间停顿,表明对语句层次和大意的正确理解。此外,还要注意读出语气、语势等等。课上,在学生朗读时我进行监督、指导,适当点拨。实践证明,课前、课上让学生反复的诵读,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3、通过小组讨论、合作、探究,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高中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文言基础,提倡有效教学,大可放手让学生去学,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我安排以“小组”为单位,分别了解写作背景,借助工具书或书下注释分段疏通文意,课上各组展示预习成果,再互相订正补充。在讲解第四段到第七段时,我的做法是将4—6人分为一组,借助《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疏通文意,在此过程中,老师适当点拨、解疑。在归纳了“属、绝、治、于”等词的义项后,提出问题,要求复述课文并说出楚国在屈原被黜之后,在政治、军事、外交上都经历了那些失败。这样经过小组的讨论交流之后,语文课活了起来,学生参与的程度高,我发现学生在没有教师讲解的情况下完全可以依据语境去揣摩语意从而达到理解文意的目的。所以在平时的文言文教学中,今后必须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人,让学生自己去解决字词翻译、内容概括等问题。一句话,就是要让学生成为文言文学习的主体。

总而言之,文言文教学任重道远,教师要转变观念,走出误区,积极钻研,勇于创新,教学中只有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让学生自己探索,体验进步的喜悦和获得知识的满足,才能使课堂教学走上高效之路。

热门屈原列传课教案大全(16篇)篇五

教学目的:

1、进一步学习屈原爱国、正直的高尚品德,并从文中理解作者在屈原身上寄寓的情感。

2、解本文写作特点:记叙、议论、抒情三者的紧密结合,即人物评传的特点,明确本文不同与其它人物传记的地方。

3、将本文屈原的诗歌结合起来阅读,从中感受屈原的正直集中表现在他洁身自好的高尚情操和敢于同邪恶势力抗争而决不妥协的斗争精神上。

4、重点的文言实词、通假字、古今词义的运用等等。

教学重点:

1、重点阅读第三自然段,背诵并理解作者在叙述屈原遭嫉蒙谗被楚怀王疏远之后,有用大段的文字夹叙夹议,赞扬了屈原的伟大作品《离骚》。作者从几个方面介绍了《离骚》,并把屈原的'作品和人格结合起来。

2、明确课文记叙了与屈原有关的几件大事,并把屈原个人的遭遇同楚国的命运紧密地连在一起。

教学难点:

课文记叙屈原与渔父的对话,对其作用以及蕴含作者的感情的理解。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阅读全文,理清全文记叙的线索。

教学步骤:

政治理想诗人形象。

美政民本忧国忧民,热爱祖国长叹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洁身自好,自我完善奇服……高驰……食玉英。

(唯美情结)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嫉恶如仇,不同流合污世溷浊――高驰不顾、苟余心……。

坚持真理,献身理想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

路曼曼其修远兮,我将上下而求索。

二、教师朗读课文,学生明确课文以屈原活动的时间为序,分四部分进行。

记叙把表示这四个部分的段落做上记号,找出记叙屈原一生遭遇的五个词语:

任――疏――黜――迁――投。

三、学生参照注释,阅读课文,进一步明确文章的内容层次:全文以屈原。

热门屈原列传课教案大全(16篇)篇六

屈原传是人物评传,司马迁写屈原是抒愤:—个忠心耿耿的大贤,被谗而终不得用,以至于身殉理想。诗人的悲剧。是一个民族的悲剧…联齐抗秦的主张,变法自强的主张,力保楚国无虞,进而可以统一天下,但这个主张损害了楚国群小的利益,再加上楚王昏庸,所以才有这样的悲剧。

司马迁作此传,意在表明,小人谗言私欲,待遇昏庸之主,致使志士穷困,国家丧亡;提出尊贤重道,明察贤佞是国家之福,表旌屈原矢志不渝,至死不悔地坚持自己的操守、价值观。

屈原以他的价值观,超越了世俗功利价值尺度,获得了永恒的意义。故曰:“屈平辞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存在的意义也是自我的人生意义,是在与世俗的、强权的、谗佞的对抗中呈现的。

屈原的自一杀是以生命的结束来拒绝非楚国文化的行为,同时也是使楚国臣君处在了非常尴尬的境地。这是一种悲剧精神。

热门屈原列传课教案大全(16篇)篇七

1.导入新课。

朗读《太史公自序》中的相关段落:

夫《诗》《书》隐约者,欲遂其志之思也。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今天,我们来学习《屈原列传》,看看司马迁是怎样认识与评价屈原的。

2.我话屈原。

(1)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

泽畔行吟,五月孤忠沉夜月;离骚寿世,三闾遗恨泣秋风。

(2)屈原: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伟大诗人,爱国主义诗人,第一位浪漫主义诗人,曾被推举为世界文化名人。

屈原,生活在时代大动荡,社会大变革的战国中期。当时,新兴地主阶级与奴隶主贵族集团的残余势力,在宗国内部和宗国之间进行着内外交错的复杂斗争。屈原力主革新政治,举贤授能,除残去秽,励精图治。这就突破了贵族阶级的局限,而适应了新兴阶级的政治要求。楚国贵族集团中的顽固派不断打击和排挤屈原,使他一生为之奋斗呼号的政治理想不能得到实现。他就用诗歌倾吐自己的忧愁幽思、缠绵悱恻的情绪。

他的政治理想的内容就是“美政”包括两个内涵:圣君贤相的政治和民本思想。

他的代表作品:《离骚》,《天问》,《九歌》,《九章》。其中《离骚》是代表作。

(3)《楚辞》:《楚辞》收录了战国时期楚国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西汉刘向辑。这些作品运用楚地的诗歌形式、方言声韵,描写楚地风土人情,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故名《楚辞》。后世称这种诗体为“楚辞体”或“骚体”。《楚辞》是继《诗经》之后我国又一部诗歌总集,论其对后世的影响,只有《诗经》可以与它媲美。

原文: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

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译文:

屈原,名字叫平,是楚王的同姓。做楚怀王的左徒。(他)知识广博,记忆力很强,明了国家治乱的道理,擅长外交辞令。对内,同楚王谋划商讨国家大事,颁发号令;对外,接待宾客,应酬答对各国诸侯。楚王很信任他。

上官大夫和他职位相等,想争得楚王对他的宠爱,便心里嫉妒屈原的贤能。楚怀王派屈原制定国家的法令,屈原编写的草稿尚未定稿,上官大夫看见了,就想硬要走草稿,屈原不给。上官大夫就谗毁他说:“君王让屈原制定法令,大家没人不知道的,每出一道法令,屈原就炫耀自己的功劳,说:‘除了我,没有人能制定法令了’。”楚王听了很生气,因而疏远了屈原。

屈原痛心楚怀王听信谗言,不能分辨是非,谄媚国君的人遮蔽了楚怀王的明见,邪恶的小人危害公正无私的人,端方正直的人不被昏君谗臣所容,所以忧愁深思,就创作了《离骚》。“离骚”,就是遭遇忧愁的意思。上天,是人的原始;父母,是人的根本。人处境困难时,总是要追念上天和父母(希望给以援助),所以劳累疲倦时,没有不呼叫上天的;病痛和内心悲伤时,没有不呼叫父母的。屈原正大光明行为正直,竭尽忠心用尽智慧来侍奉他的国君,却被小人离间,可以说处境很困难。诚信而被怀疑,尽忠却被诽谤,能没有怨愤吗?屈原作《离骚》,是从怨愤引起的。(他)远古提到帝喾,近古提到齐桓公,中古提道商汤、周武王,利用古代帝王这些事用来讽刺当世社会。阐明道德的广大崇高,治乱的条理,没有不全表现出来的。他的文章简约,语言含蓄,他的志趣高洁,行为正直。就其文字来看,不过是寻常事情,但是它的旨趣是极大的,列举的虽是肯前事物,但是表达意思很深远。他的志趣高洁,所以作品中多用美人芳草作比喻;他的行为正直,所以至死不容于世。他自动地远离污泥浊水,象蝉脱壳那样摆脱污秽环境,以便超脱世俗之外,不沾染尘世的污垢,出于污泥而不染,依旧保持高洁的品德,推究这种志行,即使同日月争光都可以。

重点实虚词。

第一段:

屈平疾(恨,痛心)王听(听觉)之不聪(明)也。

谗谄(说好人坏话的人)之蔽明也。

邪曲(邪恶不正的人)之害公也。

方正(正直的人)之不容(被动)也。

故忧愁幽(深)思而作《离骚》。

犹离忧(遭遇忧愁,离同“罹”,遭遇)也。

夫(句首发语词)天者,人之始也。

人穷(处境困难)则(就)反本。

疾痛惨怛(内心悲痛)。

屈平正(使动,使……正)道直(使动,使……直)行。

竭忠尽智以(连词,表目的,来)事其君。

谗人间(离间)之。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两个被动句)能无怨乎。

盖(大概)自怨生也。

上(名作状,向上)称帝喾。

下(名作状,向下)道(称道)齐桓。

以刺(指责)世事。

明(阐明)道德之广崇(广大崇高)。

治乱之条贯(规律)。

靡(没有)不毕(全,都)见。

其文约(简约)其辞微(含蓄),其志洁(高洁),其行廉(正直,端正)。

其称文小而其指(同“旨”,旨趣)极大。

举(列举)类(事物)迩(近)而见(包含、表现)义远(深远)。

自疏(疏远)濯(同“浊”)淖(泥浆)污泥之中。

蝉(名作状,像蝉一样)蜕于浊秽(黑暗社会)。

不获世之滋(污浊)垢。

皭(洁白)然泥而不滓(污黑)者也。

推(推究)此志也,虽(即使)与日月争光可也。

文化常识。

1.屈原(约公元前340或339年-公元前278年),名平,字原;又自名正则,字灵均。中国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代表作品:《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

2.帝喾,传说中“五帝”(五帝是指中国上古传说中的五位圣明君主少昊、颛顼、帝喾、尧、舜,也是历代朝廷官方祭祀礼仪的专用词汇,是最高祭祀等级的仪式之一。)之一,号高辛氏。屈原是他的后裔。

翻译。

1.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译文:屈原痛心怀王听信谗言不能分辨是非,谗言谄媚遮蔽了双眼(不能明辨是非),(致使)邪恶歪曲残害了公道,端方正直不被接受,因此(心怀)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2.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译文:他的文笔简约,词意精微,他的志趣高洁,行为廉正。文章说到的虽然细小,但意义却非常重大,列举的事例虽然浅近,但含义却十分深远。

3.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热门屈原列传课教案大全(16篇)篇八

本文位于苏教版选修教材《〈史记〉选读》第四专题“《史记》的理想人格”的板块,这个板块的学习,旨在了解作者“读其书,想见其为人”的知人论世理念,了解司马迁对历史人物人本主义的解读。

课文比较难懂,选文较长,教学时在多读的基础上逐段疏通,在理解的基础上探讨问题。

1、能够流畅地朗读出课文。

2、积累文言知识;体会并学习本文人物描写的素材采集。

3、了解屈原和他的高尚人格;了解司马迁对屈原的解读和情感。

时间设定:3教时。

要点:朗读课文,疏通段落,积累文言知识。

过程:

《屈原列传》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原文屈原和贾谊的合传。司马迁大约因为屈原、贾谊都是文学家,又都怀才不遇,遭受贬谪,贾谊写了《吊屈原赋》又引起他的感慨,因而将屈原、贾谊合写一传。秦朝以前的古书都没有记载屈原的生平事迹,《史记》这篇传记,是记载屈原生平事迹最早、最完整的文献。

作者司马迁景仰屈原的品格,和屈原一样,他遭遇不平,满腔悲愤,因而在记传中倾注了自己的思想感情,形成了夹叙夹议的独特风格。我们在学习时要注意仔细体会。

1、注意读音。

惨怛()温蠖()濯淖()啜其醨()()帝喾()皭然()汶汶()汨罗()屈匄()随属() 唐眛() 娴于辞令()谗谄()举类迩 滋垢() 滓()商於() 顷襄王令尹() 咎()行吟泽畔() 枯槁() 三闾大夫() 怀瑾握瑜() 皓皓() 郢()绌()从亲()不内()汶汶()。

2、指名朗读。

1、读课文,理解下列词语,并和同学交流,准备老师提问。

2、提问交流。

(楚之同姓——是楚王的同姓。

博闻强志——知识广博,记忆力很强。

明于治乱——明了国家治乱的道理。

娴于辞令——擅长外交辞令。

王甚任之——任,信任。

争宠而心害其能——争得楚王的宠爱,心里嫉妒屈原的贤能。

属草稿——属,编写。

众莫不知——莫,没有人。

平伐其功——伐,夸耀。)。

3、同学相互翻译并指名翻译。

(屈原,名字叫平,是楚王的同姓。做楚怀王的左徒。(他)知识广博,记忆力很强,明了国家治乱的道理,擅长外交辞令。对内,同楚王谋划商讨国家大事,颁发号令;对外,接待宾客,应酬答对各国诸侯。楚王很信任他。

上官大夫和他职位相等,想争得楚王对他的宠爱,便心里嫉妒屈原的贤能。楚怀王派屈原制定国家的法令,屈原编写的草稿尚未定稿,上官大夫看见了,就想硬要走草稿,屈原不给。上官大夫就谗毁他说:“君王让屈原制定法令,大家没人不知道的,每出一道法令,屈原就炫耀自己的功劳,说:‘除了我,没有人能制定法令了’。”楚王听了很生气,因而疏远了屈原。)。

1、读课文,理解下列词语,并和同学交流,准备老师提问。

2、提问交流。

(疾王听之不聪——疾,痛心;不聪,听力不好。

谗谄之蔽明——谄媚的言语遮蔽了国君的明见。

邪曲之害公——邪恶的坏话危害了公正。

方正之不容——端方正直不被容纳。

忧愁幽思——忧愁深思。

离忧——“离”同“罹”,遭遇。

疾痛惨怛——病痛和内心悲伤。

可谓穷矣——穷,困厄。

以刺世事——刺,讽刺。

明道德之广崇——阐明道德的广大崇高。

治乱之条贯——治乱的条理,没有不全表现出来的。

其文约——他的文章简约。

其辞微——语言含蓄。

其志洁——他的志趣高洁。

其行廉——他的行为端正。

称文小而其指极大——就其文字,虽然是寻常事情,但是它的旨趣是极大的。

举类迩而见义远——列举的虽是眼前事物,但是表达意思很深远。

故其称物芳——所以作品中多用美人芳草作比喻。

自疏濯淖污泥之中——他自动地远离污泥浊水。

蝉蜕于浊秽——象蝉脱壳那样摆脱污秽环境。

不获世之滋垢——不沾染尘世的污垢。

皭然泥而不滓者也——出于污泥而不染。

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即使同日月争光都可以。)。

3、同学相互翻译并指名翻译。

(屈原痛心楚怀王听信谗言,不能分辨是非,谄媚的言语遮蔽了国君的明见,邪恶的坏话危害了公正,端方正直的人不被昏君谗臣所容,所以忧愁深思,就创作了《离骚》。“离骚”,就是遭遇忧愁的意思。上天,是人的原始;父母,是人的根本。人处境困难时,总是要追念上天和父母(希望给以援助),所以劳累疲倦时,没有不呼叫上天的;病痛和内心悲伤时,没有不呼叫父母的。屈原正大光明行为正直,竭尽忠心用尽智慧来侍奉他的国君,却被小人离间,可以说处境很困难。诚信而被怀疑,尽忠却被诽谤,能没有怨愤吗?屈原作《离骚》,是从怨愤引起的。(他)远古提到帝喾,近古提到齐桓公,中古提道商汤、周武王,利用古代帝王这些事用来讽刺当世社会。阐明道德的广大崇高,治乱的条理,没有不全表现出来的。他的文章简约,语言含蓄,他的志趣高洁,行为正直。就其文字来看,不过是寻常事情,但是它的旨趣是极大的,列举的虽是眼前事物,但是表达意思很深远。他的志趣高洁,所以作品中多用美人芳草作比喻;他的行为正直,所以至死不容于世。他自动地远离污泥浊水,象蝉脱壳那样摆脱污秽环境,以便超脱世俗之外,不沾染尘世的污垢,出于污泥而不染,依旧保持高洁的品德,推究这种志行,即使同日月争光都可以。)。

1、读课文,理解下列词语,并和同学交流,准备老师提问。

既绌——从亲——患之——厚币委质事楚——楚诚能绝齐——仪与王约六里。

2、提问交流。

(既绌——既,已经;绌,罢官。

从亲——从,合纵;亲,友好。

患之——患,意动用法。

厚币委质事楚——厚,丰厚;币,礼物;委,呈献;质同“贽”,见面礼;事,侍奉。

楚诚能绝齐——诚,假使;绝,断绝。

仪与王约六里——约,约定。)。

3、同学相互翻译并指名翻译。

(屈原已(被)免官,这以后秦国想进攻齐国,齐国与楚国联合抗秦。秦惠王以为这是忧患,便派张仪假装离开秦国,拿着丰厚的.礼物送给楚国作为信物,表示愿意侍奉楚王,说:“秦国很憎恨齐国,齐国却同楚国联合,如果楚国真能同齐国断绝外交关系,秦国愿意献上商于一带六百里地方。”楚怀王贪得土地就相信了张仪,于是同齐国绝齐,派使者到秦国,接受秦国所允许割让的土地。张仪欺骗楚国使者说:“我同楚王约定是六里的地方,没听说给六百里。”楚国的使者生气地离开,回来报告给楚怀王。怀王很生气,便大规模调动军队去打秦国。秦国派兵迎击楚国军队,在丹水、淅水,把楚军打得大败,杀死八万人,俘虏楚大将屈匄,于是夺取楚国的汉中地区。楚怀王就调动全国军队,深入秦地作战,在蓝田开战。魏国听说这消息,偷袭楚国邓地,楚军害怕了,从秦撤回。但是齐国始终怨恨楚国绝交,不救楚国,楚国处境十分困难。)。

要点:继续朗读课文,疏通段落,积累文言知识。

过程:

1、读课文,理解下列词语,并和同学交流,准备老师提问。

而当汉中地——又因厚币用事者——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顾反——不及。

2、提问交流。

(而当汉中地——当,抵得上。

又因厚币用事者——因,凭借;用事者,受信任的当权者。

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设诡辩,编假话。

顾反——回国。

不及——没有追上。)。

3、同学相互翻译并指名翻译。

(第二年,秦国割还汉中土地来同楚国讲和。楚王说:“不愿得到土地,希望得到张仪就甘心情愿了。”张仪听说了,就说:“用一个张仪可抵当汉中土地,臣请求前往到楚国。”到楚国后,张仪又凭借丰厚的礼物贿赂楚国当权的大臣靳尚,还让他对怀王的宠妃郑袖编造了一套骗人的假话。怀王终于听信了郑袖的话,又放走了张仪。这时屈原已被疏远,又不在朝廷做官,出使到齐国,回来后,劝谏怀说:“为什么不杀张仪?”怀王后悔了,派人追赶张仪,没有追上。

在这以后,诸侯联合进攻楚国,把楚国打得大败,杀死楚国的大将唐眜。)。

1、读课文,理解下列词语,并和同学交流,准备老师提问。

2、提问交流。

(秦昭王与楚婚——婚,通婚。

稚子——小儿子。

奈何绝秦欢——为什么要断绝和秦国的友好关系。

因留怀王以求割地——因,就;留,扣留。

赵不因留内——内,同“纳”。

令尹——官名,类似于宰相。

既咎子兰——咎,归罪。)。

3、同学相互翻译并指名翻译。

(这时秦昭王和楚国通婚,要同怀王会见。怀王打算去,屈原说:“秦国是虎狼一样的国家,不可以相信。不如不去。”怀王的小儿子子兰劝楚王去:“为什么要断绝和秦国的友好关系?”怀王终于去了。进入武关后,秦国的伏兵截断了归楚的后路。便扣留怀王来求得割让土地。怀王很生气,不答应。逃跑到赵国,赵国不敢接纳。又回到秦国,终于死在秦国,尸体被运回(楚国)埋葬。

怀王的大儿子顷襄王继位做国君,用他的弟弟子兰做令尹。楚国人全抱怨子兰,因为他劝说怀王去秦国却未回来。)。

1、读课文,理解下列词语,并和同学交流,准备老师提问。

2、提问交流。

(既嫉之——既痛恨他。

系心怀王——系心,关心。

冀幸君之一悟——冀幸,希望;一悟,醒悟。

俗之一改也——俗,风气。

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关心君王振兴国家;反复之,恢复楚国强壮。

然终无可奈何——无可奈何,无济于事。

卒以此见怀王之终不悟也——卒,最后。

人君无愚、智、贤、不肖——无,无论。

亡国破家相随属——属,接连。

累世而不见者——累世,几代几世。

其所谓忠者不忠——就是他们所认为的忠臣不忠。

不知忠臣之分——分,职责本分。

身客死于秦——自身在外死在秦国。

怒而迁之——迁,放逐。)。

3、同学相互翻译并指名翻译。

(屈原也痛恨他,虽然被流放,仍然眷恋楚国,关心怀王,不忘祖国想返回朝中,希望君王能够觉悟,楚国坏的风气能够改变。他关心君王振兴国家,想把楚国从衰弱的局势中挽救过来,在(《离骚》)一篇作品里再三表达这种意愿。然而终于无济于事,所以不能返回朝中,最后从这些事情看出怀王始终没有醒悟了。做君王的无论愚昧的、聪明的、贤良的,不贤良的,没有不想得到忠臣来帮助自己做好国君,选拔贤良的人辅佐自己;但是亡国破家的事一件接着一件,而圣明治国的君主好几代都没见到过,正是他们所谓忠臣不忠,所谓贤人不贤。怀王因为不明白忠臣应尽的职责本分,所以在内为郑袖所迷惑,在外被张仪所欺骗,疏远屈原而相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结果)军队被打败,国土被割削,丢失汉中六个郡的地方,自己远离故国死在秦国,被天下人所耻笑。这就是不识人的祸害了。

令尹子兰听说屈原愤恨他的话后,很生气,马上派上官大夫在顷襄王面前诋毁屈原,顷襄王听了很生气,把屈原放逐出去。)。

1、读课文,理解下列词语,并和同学交流,准备老师提问。

2、提问交流。

(江滨——江边。

被发行吟泽畔——被发,披发;行吟泽畔,在河边一边走,一边吟诵。

是以见放——因此被流放。

不凝滞于物——凝滞,拘束。

何不餔其糟而啜其醨——为什么不一同吃那酒糟喝那薄酒。

怀瑾握瑜——比喻保持良好的操守。

自令见放为——令,让;为,语气词。

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察察,洁白;汶汶,污染。

皓皓之白——皓皓,洁白状。

温蠖——尘垢。)。

3、同学相互翻译并指名翻译。

(屈原走到江边,披散着头发沿着水边边走边吟唱,脸色憔悴,形体和容貌都象干枯的树木一样。一个渔翁看见就问他说:“您不是三闾大夫吗?为什么来到这里?”屈原说:“全世混浊却只有我一人清白,大家都醉了却只有我一人清醒,因此被放逐。”渔翁说:“聪明贤哲的人,不被事物所拘束,而能顺随世俗的变化。全世上都混浊,为什么不顺着潮流推波助澜?众人都醉了,为什么不一同吃那酒糟喝那薄酒?为什么要保持高尚的节操志向,却使自己被放逐呢?”屈原说:“我听说,刚洗过头的人一定要用手弹去冠上的灰尘,刚洗过澡的人一定抖掉衣服上的尘土。一个人,谁又能用清净洁白的身体,去受脏物的污染呢?(我)宁愿跳入水中,葬身鱼腹,又怎能用高尚纯结的品德,去蒙受世上的尘垢呢?”于是写下了《怀沙》赋,便抱着石头,自己跳到汨罗江死了。)。

1、读课文,理解下列词语,并和同学交流,准备老师提问。

2、提问交流。

以赋见称——擅长写赋受到人们称赞。

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祖,效法;从容辞令,委婉文辞。

日以削——日,一天天削弱。

过屈原所自沉渊——过,经过。

贾生吊之——贾谊凭吊他的文章《吊屈原赋》。

怪屈原以彼其材游诸侯,何国不容——怪,感到奇怪,意动。

自令若是——若是,像这样。

同死生——把生和死等同看待;同,意动。

轻去就——把弃官和得官等闲视之。去:指贬官放逐。就:指在朝任职。轻,意动。

爽然自失矣——爽然,茫然。

《服鸟赋》——贾谊所作。)。

3、同学相互翻译并指名翻译。

(屈原死了以后,楚国(还)有宋玉、唐勒、景差一些人,都爱好文学,由于擅长写赋受到人们称赞;然而都效法屈原的委婉文辞,始终没有人敢于直谏。从这以后,楚国一天比一天缩小,几十年后,终于被秦国所灭亡。

太史公说:我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为他的志向不能实现而悲伤。到长沙,经过屈原自沉的地方,未尝不流下眼泪,追怀他的为人。看到贾谊凭吊他的文章,文中又责怪屈原如果凭他的才能去游说诸侯,哪个国家不会容纳,却自己选择了这样的道路!读了《服鸟赋》,把生和死等同看待,把弃官和得官等闲视之,这又使我感到茫茫然失落什么了。)。

要点:总结、探讨,作业。

过程:

1、认真看课文,和同学合作,完成下列问题:

(1)课文按照怎样的线索写屈原?主要记叙了屈原的哪些事迹?

(2)作者解释的屈原作《离骚》的原因是什么?

(3)课文有哪些议论性语句直接赞扬屈原?

2、班级交流。

(作者为屈原立传,按时间顺序,以屈原一身的遭遇“任、疏、绌、迁、沉”为线索,处处围绕屈原的“志”写:第一部分以评介《离骚》“推其志”,第二部分以国家危难突出屈原“眷顾楚国,系心怀王”,“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改志篇”,第三部分以回答渔父让屈原抒发矢志不渝的信念。主要记叙了:屈原的才华;屈原被陷害;屈原作《离骚》;屈原被疏远和流放;自投汩罗。)。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此不知人祸也。”“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适长沙,过屈原所自沉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

1、和同学合作,完成下列问题:

(1)作者用了大量篇幅写楚国的命运,用意是什么?

(2)人物传记,一般不需要作者直接评论,而本文,作者却禁不住出来议论,怎么解释?

(3)记叙屈原与渔父的对话,有什么作用?

2、班级交流。

(作者在交代屈原被绌后,用了大量篇幅写楚国的命运,意在表现楚国远离屈原后的巨大损失,揭示楚怀王的昏庸,把屈原的命运和楚国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暗示屈原的命运就是楚国的命运。)。

(本文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记中有议,叙中有情,倾向鲜明,表现出作者对屈原怀才不遇的同情和对国君的批判,这也是他自身遭遇的曲折映射。也反映出作者在写人物传记时表现出的人格价值的取向。)。

(表现屈原爱国无私的正在品德和独操守出污不染的伟大人格。)。

1、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3、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4、卒以此见怀王之终不悟也。

5、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

6、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

7、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此不知人祸也。

8、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

9、又怪屈原以彼其材游诸侯,何国不容,而自令若是。

10、读《服鸟赋》,同死生,轻去就,又爽然自失矣。

热门屈原列传课教案大全(16篇)篇九

教学设想:

本文位于苏教版选修教材《〈史记〉选读》第四专题“《史记》的理想人格”的板块,这个板块的学习,旨在了解作者“读其书,想见其为人”的知人论世理念,了解司马迁对历史人物人本主义的解读。

课文比较难懂,选文较长,教学时在多读的基础上逐段疏通,在理解的基础上探讨问题。

专题目标:

1、能够流畅地朗读出课文。

2、积累文言知识;体会并学习本文人物描写的素材采集。

3、了解屈原和他的高尚人格;了解司马迁对屈原的解读和情感。

时间设定:3教时。

第1教时。

要点:朗读课文,疏通段落,积累文言知识。

过程:

一、导入。

屈原列传》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原文屈原和贾谊的合传。司马迁大约因为屈原、贾谊都是文学家,又都怀才不遇,遭受贬谪,贾谊写了《吊屈原赋》又引起他的感慨,因而将屈原、贾谊合写一传。秦朝以前的古书都没有记载屈原的生平事迹,《史记》这篇传记,是记载屈原生平事迹最早、最完整的文献。

作者司马迁景仰屈原的品格,和屈原一样,他遭遇不平,满腔悲愤,因而在记传中倾注了自己的思想感情,形成了夹叙夹议的独特风格。我们在学习时要注意仔细体会。

二、朗读。

1、注意读音。

惨怛()温蠖()濯淖()啜其醨()()帝喾()皭然()汶汶()汨罗()屈匄()随属()唐眛()娴于辞令()谗谄()举类迩滋垢()滓()商於()顷襄王令尹()咎()行吟泽畔()枯槁()三闾大夫()怀瑾握瑜()皓皓()郢()绌()从亲()不内()汶汶()。

2、指名朗读。

三、疏通1、2段。

1、读课文,理解下列词语,并和同学交流,准备老师提问。

2、提问交流。

(楚之同姓——是楚王的同姓。

博闻强志——知识广博,记忆力很强。

明于治乱——明了国家治乱的道理。

娴于辞令——擅长外交辞令。

王甚任之——任,信任。

争宠而心害其能——争得楚王的宠爱,心里嫉妒屈原的贤能。

属草稿——属,编写。

众莫不知——莫,没有人。

平伐其功——伐,夸耀。)。

3、同学相互翻译并指名翻译。

(屈原,名字叫平,是楚王的同姓。做楚怀王的左徒。(他)知识广博,记忆力很强,明了国家治乱的道理,擅长外交辞令。对内,同楚王谋划商讨国家大事,颁发号令;对外,接待宾客,应酬答对各国诸侯。楚王很信任他。

上官大夫和他职位相等,想争得楚王对他的宠爱,便心里嫉妒屈原的贤能。楚怀王派屈原制定国家的法令,屈原编写的草稿尚未定稿,上官大夫看见了,就想硬要走草稿,屈原不给。上官大夫就谗毁他说:“君王让屈原制定法令,大家没人不知道的,每出一道法令,屈原就炫耀自己的功劳,说:‘除了我,没有人能制定法令了’。”楚王听了很生气,因而疏远了屈原。)。

四、疏通第3段。

1、读课文,理解下列词语,并和同学交流,准备老师提问。

2、提问交流。

(疾王听之不聪——疾,痛心;不聪,听力不好。

谗谄之蔽明——谄媚的言语遮蔽了国君的明见。

邪曲之害公——邪恶的坏话危害了公正。

方正之不容——端方正直不被容纳。

忧愁幽思——忧愁深思。

离忧——“离”同“罹”,遭遇。

疾痛惨怛——病痛和内心悲伤。

可谓穷矣——穷,困厄。

以刺世事——刺,讽刺。

明道德之广崇——阐明道德的广大崇高。

治乱之条贯——治乱的条理,没有不全表现出来的。

其文约——他的文章简约。

其辞微——语言含蓄。

其志洁——他的志趣高洁。

其行廉——他的行为端正。

称文小而其指极大——就其文字,虽然是寻常事情,但是它的旨趣是极大的。

举类迩而见义远——列举的虽是眼前事物,但是表达意思很深远。

故其称物芳——所以作品中多用美人芳草作比喻。

自疏濯淖污泥之中——他自动地远离污泥浊水。

蝉蜕于浊秽——象蝉脱壳那样摆脱污秽环境。

不获世之滋垢——不沾染尘世的污垢。

皭然泥而不滓者也——出于污泥而不染。

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即使同日月争光都可以。)。

3、同学相互翻译并指名翻译。

(屈原痛心楚怀王听信谗言,不能分辨是非,谄媚的言语遮蔽了国君的明见,邪恶的坏话危害了公正,端方正直的人不被昏君谗臣所容,所以忧愁深思,就创作了《离骚》。“离骚”,就是遭遇忧愁的意思。上天,是人的原始;父母,是人的根本。人处境困难时,总是要追念上天和父母(希望给以援助),所以劳累疲倦时,没有不呼叫上天的;病痛和内心悲伤时,没有不呼叫父母的。屈原正大光明行为正直,竭尽忠心用尽智慧来侍奉他的国君,却被小人离间,可以说处境很困难。诚信而被怀疑,尽忠却被诽谤,能没有怨愤吗?屈原作《离骚》,是从怨愤引起的。(他)远古提到帝喾,近古提到齐桓公,中古提道商汤、周武王,利用古代帝王这些事用来讽刺当世社会。阐明道德的广大崇高,治乱的条理,没有不全表现出来的。他的文章简约,语言含蓄,他的志趣高洁,行为正直。就其文字来看,不过是寻常事情,但是它的旨趣是极大的,列举的虽是眼前事物,但是表达意思很深远。他的志趣高洁,所以作品中多用美人芳草作比喻;他的行为正直,所以至死不容于世。他自动地远离污泥浊水,象蝉脱壳那样摆脱污秽环境,以便超脱世俗之外,不沾染尘世的污垢,出于污泥而不染,依旧保持高洁的品德,推究这种志行,即使同日月争光都可以。)。

五、疏通第4段。

1、读课文,理解下列词语,并和同学交流,准备老师提问。

既绌——从亲——患之——厚币委质事楚——楚诚能绝齐——仪与王约六里。

2、提问交流。

(既绌——既,已经;绌,罢官。

从亲——从,合纵;亲,友好。

患之——患,意动用法。

厚币委质事楚——厚,丰厚;币,礼物;委,呈献;质同“贽”,见面礼;事,侍奉。

楚诚能绝齐——诚,假使;绝,断绝。

仪与王约六里——约,约定。)。

3、同学相互翻译并指名翻译。

(屈原已(被)免官,这以后秦国想进攻齐国,齐国与楚国联合抗秦。秦惠王以为这是忧患,便派张仪假装离开秦国,拿着丰厚的礼物送给楚国作为信物,表示愿意侍奉楚王,说:“秦国很憎恨齐国,齐国却同楚国联合,如果楚国真能同齐国断绝外交关系,秦国愿意献上商于一带六百里地方。”楚怀王贪得土地就相信了张仪,于是同齐国绝齐,派使者到秦国,接受秦国所允许割让的土地。张仪欺骗楚国使者说:“我同楚王约定是六里的地方,没听说给六百里。”楚国的使者生气地离开,回来报告给楚怀王。怀王很生气,便大规模调动军队去打秦国。秦国派兵迎击楚国军队,在丹水、淅水,把楚军打得大败,杀死八万人,俘虏楚大将屈匄,于是夺取楚国的汉中地区。楚怀王就调动全国军队,深入秦地作战,在蓝田开战。魏国听说这消息,偷袭楚国邓地,楚军害怕了,从秦撤回。但是齐国始终怨恨楚国绝交,不救楚国,楚国处境十分困难。)。

六、朗读全文。

第2教时。

要点:继续朗读课文,疏通段落,积累文言知识。

过程:

一、疏通5、6段。

1、读课文,理解下列词语,并和同学交流,准备老师提问。

而当汉中地——又因厚币用事者——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顾反——不及。

2、提问交流。

(而当汉中地——当,抵得上。

又因厚币用事者——因,凭借;用事者,受信任的当权者。

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设诡辩,编假话。

顾反——回国。

不及——没有追上。)。

3、同学相互翻译并指名翻译。

(第二年,秦国割还汉中土地来同楚国讲和。楚王说:“不愿得到土地,希望得到张仪就甘心情愿了。”张仪听说了,就说:“用一个张仪可抵当汉中土地,臣请求前往到楚国。”到楚国后,张仪又凭借丰厚的礼物贿赂楚国当权的大臣靳尚,还让他对怀王的宠妃郑袖编造了一套骗人的假话。怀王终于听信了郑袖的话,又放走了张仪。这时屈原已被疏远,又不在朝廷做官,出使到齐国,回来后,劝谏怀说:“为什么不杀张仪?”怀王后悔了,派人追赶张仪,没有追上。

在这以后,诸侯联合进攻楚国,把楚国打得大败,杀死楚国的大将唐眜。)。

二、疏通7、8段。

1、读课文,理解下列词语,并和同学交流,准备老师提问。

2、提问交流。

(秦昭王与楚婚——婚,通婚。

稚子——小儿子。

奈何绝秦欢——为什么要断绝和秦国的友好关系。

因留怀王以求割地——因,就;留,扣留。

赵不因留内——内,同“纳”。

令尹——官名,类似于宰相。

既咎子兰——咎,归罪。)。

3、同学相互翻译并指名翻译。

(这时秦昭王和楚国通婚,要同怀王会见。怀王打算去,屈原说:“秦国是虎狼一样的国家,不可以相信。不如不去。”怀王的小儿子子兰劝楚王去:“为什么要断绝和秦国的友好关系?”怀王终于去了。进入武关后,秦国的伏兵截断了归楚的后路。便扣留怀王来求得割让土地。怀王很生气,不答应。逃跑到赵国,赵国不敢接纳。又回到秦国,终于死在秦国,尸体被运回(楚国)埋葬。

怀王的大儿子顷襄王继位做国君,用他的弟弟子兰做令尹。楚国人全抱怨子兰,因为他劝说怀王去秦国却未回来。)。

三、疏通9、10段。

1、读课文,理解下列词语,并和同学交流,准备老师提问。

2、提问交流。

(既嫉之——既痛恨他。

系心怀王——系心,关心。

冀幸君之一悟——冀幸,希望;一悟,醒悟。

俗之一改也——俗,风气。

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关心君王振兴国家;反复之,恢复楚国强壮。

然终无可奈何——无可奈何,无济于事。

卒以此见怀王之终不悟也——卒,最后。

人君无愚、智、贤、不肖——无,无论。

亡国破家相随属——属,接连。

累世而不见者——累世,几代几世。

其所谓忠者不忠——就是他们所认为的忠臣不忠。

不知忠臣之分——分,职责本分。

身客死于秦——自身在外死在秦国。

怒而迁之——迁,放逐。)。

3、同学相互翻译并指名翻译。

(屈原也痛恨他,虽然被流放,仍然眷恋楚国,关心怀王,不忘祖国想返回朝中,希望君王能够觉悟,楚国坏的风气能够改变。他关心君王振兴国家,想把楚国从衰弱的局势中挽救过来,在(《离骚》)一篇作品里再三表达这种意愿。然而终于无济于事,所以不能返回朝中,最后从这些事情看出怀王始终没有醒悟了。做君王的无论愚昧的、聪明的、贤良的,不贤良的,没有不想得到忠臣来帮助自己做好国君,选拔贤良的人辅佐自己;但是亡国破家的事一件接着一件,而圣明治国的君主好几代都没见到过,正是他们所谓忠臣不忠,所谓贤人不贤。怀王因为不明白忠臣应尽的职责本分,所以在内为郑袖所迷惑,在外被张仪所欺骗,疏远屈原而相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结果)军队被打败,国土被割削,丢失汉中六个郡的地方,自己远离故国死在秦国,被天下人所耻笑。这就是不识人的祸害了。

令尹子兰听说屈原愤恨他的话后,很生气,马上派上官大夫在顷襄王面前诋毁屈原,顷襄王听了很生气,把屈原放逐出去。)。

四、疏通11段。

1、读课文,理解下列词语,并和同学交流,准备老师提问。

2、提问交流。

(江滨——江边。

被发行吟泽畔——被发,披发;行吟泽畔,在河边一边走,一边吟诵。

是以见放——因此被流放。

不凝滞于物——凝滞,拘束。

何不餔其糟而啜其醨——为什么不一同吃那酒糟喝那薄酒。

怀瑾握瑜——比喻保持良好的操守。

自令见放为——令,让;为,语气词。

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察察,洁白;汶汶,污染。

皓皓之白——皓皓,洁白状。

温蠖——尘垢。)。

3、同学相互翻译并指名翻译。

(屈原走到江边,披散着头发沿着水边边走边吟唱,脸色憔悴,形体和容貌都象干枯的树木一样。一个渔翁看见就问他说:“您不是三闾大夫吗?为什么来到这里?”屈原说:“全世混浊却只有我一人清白,大家都醉了却只有我一人清醒,因此被放逐。”渔翁说:“聪明贤哲的人,不被事物所拘束,而能顺随世俗的变化。全世上都混浊,为什么不顺着潮流推波助澜?众人都醉了,为什么不一同吃那酒糟喝那薄酒?为什么要保持高尚的节操志向,却使自己被放逐呢?”屈原说:“我听说,刚洗过头的人一定要用手弹去冠上的灰尘,刚洗过澡的人一定抖掉衣服上的尘土。一个人,谁又能用清净洁白的身体,去受脏物的污染呢?(我)宁愿跳入水中,葬身鱼腹,又怎能用高尚纯结的品德,去蒙受世上的尘垢呢?”于是写下了《怀沙》赋,便抱着石头,自己跳到汨罗江死了。)。

五、疏通12、13段。

1、读课文,理解下列词语,并和同学交流,准备老师提问。

2、提问交流。

以赋见称——擅长写赋受到人们称赞。

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祖,效法;从容辞令,委婉文辞。

日以削——日,一天天削弱。

过屈原所自沉渊——过,经过。

贾生吊之——贾谊凭吊他的文章《吊屈原赋》。

怪屈原以彼其材游诸侯,何国不容——怪,感到奇怪,意动。

自令若是——若是,像这样。

同死生——把生和死等同看待;同,意动。

轻去就——把弃官和得官等闲视之。去:指贬官放逐。就:指在朝任职。轻,意动。

爽然自失矣——爽然,茫然。

服鸟赋》——贾谊所作。)。

3、同学相互翻译并指名翻译。

(屈原死了以后,楚国(还)有宋玉、唐勒、景差一些人,都爱好文学,由于擅长写赋受到人们称赞;然而都效法屈原的委婉文辞,始终没有人敢于直谏。从这以后,楚国一天比一天缩小,几十年后,终于被秦国所灭亡。

太史公说:我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为他的志向不能实现而悲伤。到长沙,经过屈原自沉的地方,未尝不流下眼泪,追怀他的为人。看到贾谊凭吊他的文章,文中又责怪屈原如果凭他的才能去游说诸侯,哪个国家不会容纳,却自己选择了这样的道路!读了《服鸟赋》,把生和死等同看待,把弃官和得官等闲视之,这又使我感到茫茫然失落什么了。)。

六、朗读全文。

第3教时。

要点:总结、探讨,作业。

过程:

一、总结。

1、认真看课文,和同学合作,完成下列问题:

(1)课文按照怎样的线索写屈原?主要记叙了屈原的哪些事迹?

(2)作者解释的屈原作《离骚》的原因是什么?

(3)课文有哪些议论性语句直接赞扬屈原?

2、班级交流。

(作者为屈原立传,按时间顺序,以屈原一身的遭遇“任、疏、绌、迁、沉”为线索,处处围绕屈原的“志”写:第一部分以评介《离骚》“推其志”,第二部分以国家危难突出屈原“眷顾楚国,系心怀王”,“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改志篇”,第三部分以回答渔父让屈原抒发矢志不渝的信念。主要记叙了:屈原的才华;屈原被陷害;屈原作《离骚》;屈原被疏远和流放;自投汩罗。)。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此不知人祸也。”“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适长沙,过屈原所自沉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

二、探讨。

1、和同学合作,完成下列问题:

(1)作者用了大量篇幅写楚国的命运,用意是什么?

(3)记叙屈原与渔父的对话,有什么作用?

2、班级交流。

(作者在交代屈原被绌后,用了大量篇幅写楚国的命运,意在表现楚国远离屈原后的巨大损失,揭示楚怀王的昏庸,把屈原的命运和楚国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暗示屈原的命运就是楚国的命运。)。

(本文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记中有议,叙中有情,倾向鲜明,表现出作者对屈原怀才不遇的同情和对国君的批判,这也是他自身遭遇的曲折映射。也反映出作者在写人物传记时表现出的人格价值的取向。)。

(表现屈原爱国无私的正在品德和独操守出污不染的伟大人格。)。

三、即时作业。

1、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3、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4、卒以此见怀王之终不悟也。

5、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

6、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

7、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此不知人祸也。

8、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

9、又怪屈原以彼其材游诸侯,何国不容,而自令若是。

10、读《服鸟赋》,同死生,轻去就,又爽然自失矣。

热门屈原列传课教案大全(16篇)篇十

二、教学重点、难点:

2、难点:记叙、议论、抒情密切结合的特点。

三、教学时数:

三课时。

四、教学步骤 :

导入  :

背景简介:

简介屈原的生平和影响:

本文记载了屈原的生平事迹和他在政治上的悲惨遭遇,表现了他在政治上和文学上的杰出才能,赞扬了他的爱国精神和刚正不阿的正直品德。

关于史传“变体”: 。

词句疏通。

一、实词。

(一)通假字:

(二)一字多义:

3、此五霸之伐也(   )。3、今背本而趋末()。

4、坎坎伐檀兮(     )。      4、此之谓失其本心()。

5、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     )。5、本在冀州之南()。

7、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

c、离:1、离骚者,犹离忧也。()d、志1、博闻强志()。

2、如有离违,宜别图之。()2、其志洁,其行廉()。

3、约从离衡() 3、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4、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4、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5、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 5、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6、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

5、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   )。

(三)、古今异义。

6、而高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         7、然终无可奈何。

二、虚词。

10、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

9、家祭无忘告乃翁(      )。

三、翻译。

1、如楚,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

2、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3、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顷襄王怒而迁之。

4、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

5、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

热门屈原列传课教案大全(16篇)篇十一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泪。

我倚着墙,捧着那本厚厚的《史记》,认真品读着《屈原列传》,穿越历史的长河,再一次认识了屈原这位伟大的人物。

屈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才高气胜,忠而被谤。他生活在战国中后期,当时七国争雄,其中最强盛的.是秦、楚二国。屈原曾在楚国内政、外交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以后,虽然遭谗去职,流放江湖,但仍然关心朝政,热爱祖国。最后,毅然自沉汨罗,以殉自己的理想。本文以强烈的感情歌颂了屈原卓越超群的才华和他对理想执着追求的精神。屈原曰:众人皆醉我独醒,举世混浊我独清。纵然是用以身殉国来证明自己对国家的忠心与赤诚,从不言悔;纵然楚国江山已是岌岌可危,还是抓住最后一线希望,竭力挽回一切,亦不言弃。他虽身处污泥浊水之中,但不被世俗所玷污。那样一种高洁,堪与日月争辉。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在那个风雨飘摇的时代,不愿沦于那墙头的草,只随波逐流。而是近乎偏执地抱着那份骨子里褪不去的清高,直至汨罗江边,他宁用生命保全自己乃至是一个国家的尊严,也不愿屈服于现实。

也许是天妒英才吧,满腔的爱国情怀、盖世的才情,却无处施展,始终郁郁不得志,这就是屈原,一个乱世背景下的悲剧英雄。他具有远大的政治抱负,赤胆忠心,一心为国,却遭到奸佞之人的诽谤与楚怀王的质疑。尽管如此,他仍旧是如白莲般,出淤泥而不染,濯垢水而不污。

是啊!出淤泥而不染,濯垢水而不污。这就是屈原爱国理想的写照。权势诚可贵,生命价更高:若为理想故,两者皆可抛。屈原的高贵,屈原的爱国,屈原的高洁,震撼人心,永垂青史。

热门屈原列传课教案大全(16篇)篇十二

原文: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

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屈原既绌。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惠王患之。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曰:“秦甚憎齐,齐与楚从亲,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於之地六百里。”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使使如秦受地。张仪诈之曰:“仪与王约六里,不闻六百里。”楚使怒去,归告怀王。怀王怒,大兴师伐秦。秦发兵击之,大破楚师于丹、淅,斩首八万,虏楚将屈匄,遂取楚之汉中地。怀王乃悉发国中兵,以深入击秦,战于蓝田。魏闻之,袭楚至邓。楚兵惧,自秦归。而齐竟怒,不救楚,楚大困。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楚王曰:“不愿得地,愿得张仪而甘心焉。”张仪闻,乃曰:“以一仪而当汉中地,臣请往如楚。”如楚,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怀王竟听郑袖,复释去张仪。是时屈原既疏,不复在位,使于齐,顾反,谏怀王曰:“何不杀张仪?”怀王悔,追张仪,不及。

其后,诸侯共击楚,大破之,杀其将唐眜。时秦昭王与楚婚,欲与怀王会。怀王欲行,屈平曰:“秦,虎狼之国,不可信,不如毋行。”怀王稚子子兰劝王行:“奈何绝秦欢!”怀王卒行。入武关,秦伏兵绝其后,因留怀王,以求割地。怀王怒,不听。亡走赵,赵不内。复之秦,竟死于秦而归葬。

长子顷襄王立,以其弟子兰为令尹。楚人既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反也。屈平既嫉之,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然终无可奈何,故不可以反。卒以此见怀王之终不悟也。

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然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此不知人之祸也。《易》曰:“井渫不食,为我心恻,可以汲。王明,并受其福。”王之不明,岂足福哉!令尹子兰闻之,大怒。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顷襄王怒而迁之。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屈原曰:“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皆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乃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

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自屈原沉汨罗后百有馀年,汉有贾生,为长沙王太傅。过湘水,投书以吊屈原。

太史公曰:“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适长沙,过屈原所自沉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及见贾生吊之,又怪屈原以彼其材游诸侯,何国不容,而自令若是!读《鵩鸟赋》,同死生,轻去就,又爽然自失矣。”

热门屈原列传课教案大全(16篇)篇十三

自怀石投江之后,屈原便一直为人们传诵至今。先民们专设一个节日来纪念一个人并且延续两千年之久,这至少在中国是绝无仅有的。屈原以自己强烈的爱国主义和嫉恶如仇,洁身自好的高风亮节,赢得了后人对他的永世景仰。

屈原之死,感天动地,气贯长虹。

每至端午。每每读到《屈原列传》中“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这一句,都要被屈原感动得潸然泪下。不难想像,作为一个“真正直行,竭忠尽智”的忠信之臣,一再被疑谤直至被贬,作为一个有着强烈爱国之心的国之栋梁,眼看祖国山河破碎而自己却无天之力,这该有多痛苦!在极端痛苦之中,用死来求得永恒的解脱,以死来保护自身的清白,以死来报效祖国,这实在令人同情,令人感动,令世人油然而生敬意。

我同情屈原,我景仰屈原,我歌颂屈原,但我又不深深地感叹一句:

屈原之死,悲哉!惜哉!

热门屈原列传课教案大全(16篇)篇十四

早春三月,天气还是那么寒冷,闲暇之际读屈子列传。虽斯人已远,但感其遭遇,依然心中郁结难释。仿佛看到一个颜色憔悴、形容枯槁的披发老人行走在汨罗江畔,对着滔滔江水,泪水长流。家国仍在,可惜报国无门。

江边的渔夫见到屈原后两人有一段很有意思的对话,渔夫问:“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屈原答到:“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滞於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温蠖乎!”读完两人的对话,深感屈原人性的高洁,不随波逐流。宁可葬于鱼腹,也不能蒙世俗之温蠖。像这样的境界是多少人永远也达不到的高度,但这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性格注定了屈原的悲剧。这个悲剧的屈原个人性格造成的吗?我看未必。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血缘上与楚国国君不可谓不亲;居楚国三闾大夫、左徒高位,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地位不可谓不显赫。可以说屈原至少已经具备了实现他政治理想的前提条件,比起那些苦于谋求进身之阶的普通士大夫强千百倍。古往今来,太多的人一直在思索报效朝廷,但苦于无门、还有人长期延滞于卑微下僚的地位,终身饱受劳碌之苦,蹉跎一生。屈原的身世对于他个人是他的幸运,对于楚国来讲也是楚国的幸运。

但命运无常,小人难测。上官大夫妒贤嫉能,在楚王面前诽谤屈原,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以为‘非我莫能为’也。”楚王听之开始疏远屈原。后来秦欲伐齐,齐与楚为同盟,秦派张仪以小惠离间齐楚,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楚王没有得到张仪许诺的六百里土地,一怒之下,怀王大肆兴师伐秦又遭惨败,楚国上下蒙受了奇耻大辱。屈原虽然被放逐,但依然睠顾楚国,系心怀王,希望怀王能幡然悔悟,召回自己,但怀王终不悔悟,后多次听上官、郑袖等人的谗言,一次次做出失败的决策。太史公曾论到,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於郑袖,外欺於张仪,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於秦,为天下笑。怀王见欺,可怜又可恨。

自古士大夫饱读诗书,期待有一天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致君尧舜,天下大治。他们遵循着一条修身齐家平天下的道路,担负着社会理想的实现和国家秩序的稳定。中国古代的文人承担着道义和对社会的责任,但他们又不是一个独立的阶级,往往需要依附政治势力或统治阶级去实现所谓的道和义。屈原的悲剧是注定的,因为他没有遇到一个贤明的君主。伊尹碰到了知错就改的太甲能中兴殷商;姜子牙遇到礼贤下士的文王,开大周八百年之基业;魏征与太宗同时,才可以共创贞观盛世。所以贤臣治国还赖有贤君,贤君能听采纳忠言,贤臣才能开一个太平世界。

自古壮志难酬是士人的最大悲剧,多少人在这条为国为民的道路上白了少年头,以后悲剧收场。是个人悲剧,也是时代悲剧,更是制度的悲剧。古代政治制度以皇权为核心,一切政治目标的实现都有赖于皇帝的首肯。一个昏庸的皇帝足以让所有的贤臣在政治舞台上黯然失色。偌大的皇权也是有皇帝一人来行使,他也是一个有七情六欲的人,容易被小人左右,也有自己的性格弱点。为什么有的贤臣说的话,皇帝就是听不进去,小人一番鼓噪就言听计从呢?一些品德高尚的人不一定能有让人信服的例子来说教,一些华而不实的大道理说教然而让人生厌。但一些小人能揣摩上意,一下子就说到了皇帝的心里,自然就会大受重用了。

屈原被疏远与其说是小人的谗言,不如说怀王担心其功高震主。屈原的悲剧归根到底是制度的悲剧罢了。

热门屈原列传课教案大全(16篇)篇十五

屈原名平,与楚国的王族同姓。他曾担任楚怀王的左徒。见闻广博,记忆力很强,通晓治理国家的道理,熟悉外交应对辞令。对内与怀王谋划商议国事,发号施令;对外接待宾客,应酬诸侯。怀王很信任他。

上官大夫和他同在朝列,想争得怀王的宠幸,心里嫉妒屈原的才能。怀王让屈原制订法令,屈原起草尚未定稿,上官大夫见了就想强行更改它(想邀功),屈原不赞同,他就在怀王面前谗毁屈原说:“大王叫屈原制订法令,大家没有不知道的,每一项法令发出,屈原就夸耀自己的功劳说:除了我,没有人能做的。”怀王很生气,就疏远了屈原。

屈原痛心怀王惑于小人之言,不能明辨是非,小人混淆黑白,使怀王看不明白,邪恶的小人妨碍国家,端方正直的君子则不为朝廷所容,所以忧愁苦闷,写下了《离骚》。“离骚”,就是遭到忧愁的意思。天是人类的原始,父母是人的根本。人处于困境就会追念本源,所以到了极其劳苦疲倦的时候,没有不叫天的;遇到病痛或忧伤的时候,没有不叫父母的。屈原行为正直,竭尽自己的忠诚和智慧来辅助君主,谗邪的小人来离间他,可以说到了困境了。诚信却被怀疑,忠实却被诽谤,能够没有怨恨吗?屈原之所以写《离骚》,其原因大概是从怨愤引起的。《国风》虽然多写男女爱情,但不过分而失当。《小雅》虽然多讥讽指责,但并不宣扬作乱。像《离骚》,可以说是兼有二者的特点了。它对远古上溯到帝喾,近世称述齐桓公,中古称述商汤和周武王,用来讽刺当时的政事。阐明道德的广阔崇高,国家治乱兴亡的'道理,无不完全表现出来。他的文笔简约,词意精微,他的志趣高洁,行为廉正。就其文字描写来看,不过寻常事物,但它的旨趣是极大的(因为关系到国家的治乱),举的是近事,而表达的意思却十分深远。由于志趣高洁,所以文章中称述的事物也是透散着芬芳的,由于行为廉正,所以到死也不为奸邪势力所容。他独自远离污泥浊水之中,像蝉脱壳一样摆脱浊秽,浮游在尘世之外,不受浊世的玷辱,保持皎洁的品质,出污泥而不染。可以推断,屈原的志向,即使和日月争辉,也是可以的。

屈原已被罢免。后来秦国准备攻打齐国,齐国和楚国结成合纵联盟互相亲善。秦惠王对此担忧。就派张仪假装脱离秦国,用厚礼和信物呈献给楚王,对怀王说:“秦国非常憎恨齐国,齐国与楚国却合纵相亲,如果楚国确实能和齐国绝交,秦国愿意献上商、於之间的六百里土地。”楚怀王起了贪心,信任了张仪,就和齐国绝交,然后派使者到秦国接受土地。张仪抵赖说:“我和楚王约定的只是六里,没有听说过六百里。”楚国使者愤怒地离开秦国,回去报告怀王。怀王发怒,大规模出动军队去讨伐秦国。秦国发兵反击,在丹水和淅水一带大破楚军,杀了八万人,俘虏了楚国的大将屈匄,于是夺取了楚国的汉中一带。怀王又发动全国的兵力,深入秦地攻打秦国,交战于蓝田。魏国听到这一情况,袭击楚国一直打到邓地。楚军恐惧,从秦国撤退。齐国终于因为怀恨楚国,不来援救,楚国处境极端困窘。第二年,秦国割汉中之地与楚国讲和。楚王说:“我不愿得到土地,只希望得到张仪就甘心了。”张仪听说后,就说:“用一个张仪来抵当汉中地方,我请求到楚国去。”到了楚国,他又用丰厚的礼品贿赂当权的大臣靳尚,通过他在怀王宠姬郑袖面前编造了一套谎话。怀王竟然听信郑袖,又放走了张仪。这时屈原已被疏远,不在朝中任职,出使在齐国,回来后,劝谏怀王说:“为什么不杀张仪?”怀王很后悔,派人追张仪,已经来不及了。

后来,各国诸侯联合攻打楚国,大败楚军,杀了楚国将领唐昧。这时秦昭王与楚国通婚,要求和怀王会面。怀王想去,屈原说:“秦国是虎狼一样的国家,不可信任,不如不去。”怀王的小儿子子兰劝怀王去,说:“怎么可以断绝和秦国的友好关系!”怀王终于前往。一进入武关,秦国的伏兵就截断了他的后路,于是扣留怀王,强求割让土地。怀王很愤怒,不听秦国的要挟。他逃往赵国,赵国不肯接纳。只好又到秦国,最后死在秦国,尸体运回楚国安葬。

怀王的长子顷襄王即位,任用他的弟弟子兰为令尹。楚国人都抱怨子兰,因为他劝怀王入秦而最终未能回来。屈原也为此怨恨子兰,虽然流放在外,仍然眷恋着楚国,心里挂念着怀王,念念不忘返回朝廷。他希望国君总有一天醒悟,世俗总有一天改变。屈原关怀君王,想振兴国家改变楚国的形势,一篇作品中,都再三表现出来这种想法。然而终于无可奈何,所以不能够返回朝廷。由此可以看出怀王始终没有觉悟啊。

国君无论愚笨或明智、贤明或昏庸,没有不想求得忠臣来为自己服务,选拔贤才来辅助自己的。然而国破家亡的事接连发生,而圣明君主治理好国家的多少世代也没有出现,这是因为所谓忠臣并不忠,所谓贤臣并不贤。怀王因为不明白忠臣的职分,所以在内被郑袖所迷惑,在外被张仪所欺骗,疏远屈原而信任上官大夫和令尹子兰,军队被挫败,土地被削减,失去了六个郡,自己也被扣留死在秦国,为天下人所耻笑。这是不了解人的祸害。《易经》说:“井淘干净了,还没有人喝井里的水,使我心里难过,因为井水是供人汲取饮用的。君王贤明,天下人都能得福。”君王不贤明,难道还谈得上福吗!令尹子兰得知屈原怨恨他,非常愤怒,终于让上官大夫在顷襄王面前说屈原的坏话。顷襄王发怒,就放逐了屈原。

屈原到了江滨,披散头发,在水泽边一面走,一面吟咏着。脸色憔悴,形体面貌像枯死的树木一样毫无生气。渔父看见他,便问道:“您不是三闾大夫吗?为什么来到这儿?”屈原说:“整个世界都是混浊的,只有我一人清白;众人都沉醉,只有我一人清醒。因此被放逐。”渔父说:“聪明贤哲的人,不受外界事物的束缚,而能够随着世俗变化。整个世界都混浊,为什么不随大流而且推波助澜呢?众人都沉醉,为什么不吃点酒糟,喝点薄酒?为什么要怀抱美玉一般的品质,却使自己被放逐呢?”屈原说:“我听说,刚洗过头的一定要弹去帽上的灰沙,刚洗过澡的一定要抖掉衣上的尘土。谁能让自己清白的身躯,蒙受外物的污染呢?宁可投入长流的大江而葬身于江鱼的腹中。又哪能使自己高洁的品质,去蒙受世俗的尘垢呢?”于是他写了《怀沙》赋。因此抱着石头,就自投汨罗江而死。

屈原死了以后,楚国有宋玉、唐勒、景差等人,都爱好文学,而以善作赋被人称赞。但他们都效法屈原辞令委婉含蓄的一面,始终不敢直言进谏。在这以后,楚国一天天削弱,几十年后,终于被秦国灭掉。自从屈原自沉汨罗江后一百多年,汉代有个贾谊,担任长沙王的太傅。路过湘水时,写了文章来凭吊屈原。

太史公说:我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为他的志向不能实现而悲伤。到长沙,经过屈原自沉的地方,未尝不流下眼泪,追怀他的为人。看到贾谊凭吊他的文章,文中又责怪屈原如果凭他的才能去游说诸侯,哪个国家不会容纳,却自己选择了这样的道路!读了《服鸟赋》,把生和死等同看待,认为被贬和任用是不重要的,这又使我感到茫茫然失落什么了。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热门屈原列传课教案大全(16篇)篇十六

原文:

屈原者,名平,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王甚任之。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时秦昭王与楚婚,欲与怀王会。怀王欲行,屈平曰:“秦,虎狼之国,不可信。不如毋行。”怀王稚子子兰劝王行:“奈何绝秦欢?”怀王卒行。入武关,秦伏兵绝其后,因留怀王以求割地。怀王怒,不听。亡走赵,赵不内。复之秦,竟死于秦而归葬。长子顷襄王立,以其弟子兰为令尹。楚人既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反也;屈平既嫉之,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然终无可奈何,故不可以反。令尹子兰闻之,大怒,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顷襄王怒而迁之。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屈原曰:“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乃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遂自投汩罗以死。

译文:

屈原,名字叫平,担任楚怀王的左徒。(他)知识广博,记忆力很强,明了国家治乱的道理,擅长外交辞令,楚王很信任他。上官大夫和他职位相等,想争得楚王对他的宠爱,便心里嫉妒屈原的贤能。楚怀王派屈原制定国家的法令,屈原编写的草稿尚未定稿,上官大夫看见了,就想要走草稿,屈原不给。(上官大夫)于是谗毁他说:“君王让屈原制定法令,大家没人不知道的,每出一道法令,屈原就夸耀自己的功劳,说:‘除了我,没有人能制定法令了’。”楚王听了很生气,因而疏远了屈原。

屈原痛心楚怀王听信谗言,不能分辨是非,谄媚国君的人遮蔽了楚怀王的明见,邪恶的小人危害公正无私的人,端方正直的人不被昏君谗臣所容,所以忧愁深思,就创作了《离骚》。“离骚”,就是遭遇忧愁的意思。上天,是人的原始;父母,是人的根本。人处境困难时,总是要追念上天和父母(希望给以援助),所以劳累疲倦时,没有不呼叫上天的;病痛和内心悲伤时,没有不呼叫父母的'。屈原使(自己的)道德端正、使(自己的)品行正直,竭尽忠心用尽智慧,侍奉他的国君,小人离间他们,(他)可以说处于困境啊。诚信却被怀疑,尽忠却被诽谤,能没有怨愤吗?屈原作《离骚》,是从怨愤引起的啊。

这时秦昭王和楚国通婚,要同怀王会见。怀王打算去,屈原说:“秦国是虎狼一样的国家,不可以相信。不如不去。”怀王的小儿子子兰劝楚王去:“为什么要断绝和秦国的友好关系呢?”怀王最终去了。进入武关后,秦国的伏兵截断了归楚的后路,扣留怀王求得割让土地。怀王很生气,不答应。(他)逃跑到赵国,赵国不敢接纳(他)。(他)又回到秦国,最终死在了秦国,尸体被运回(楚国)埋葬。怀王的大儿子顷襄王继位做国君,用他的弟弟子兰做令尹。楚国人全抱怨子兰,因为他劝说怀王去秦国却(导致怀王)未回;屈原也痛恨他,虽然(自己)被流放,仍然眷恋楚国,关心怀王,不忘祖国而想返回朝中,希望君王能够有一天能觉悟,楚国坏的习俗有一天能改变。他关心君王振兴国家,想把楚国从衰弱的局势中挽救过,在一篇作品(《离骚》)里再三表达这种意愿。然而终于无济于事,所以不能返回朝中。令尹子兰听说了屈原愤恨他的话后,很生气,马上派上官大夫在顷襄王面前诋毁屈原,顷襄王听了很生气,又把屈原放逐出去。

屈原走到江边,披散着头发沿着水边边走边吟唱,脸色憔悴,形体和容貌都像干枯的树木一样。一个渔翁看见就问他说:“您不是三闾大夫吗?为什么到这里?”屈原说:“全世界混浊却只有我一人清白,大家都醉了却只有我一人清醒,(我)因此被放逐。”渔翁说:“聪明贤哲的人,不被事物所拘束,而能顺随世俗的变化。全世上都混浊,为什么不顺着潮流推波助澜?众人都醉了,为什么不一同吃那酒糟喝那薄酒?为什么要保持高尚的节操志向,却使自己被放逐呢?”屈原说:“我听说,刚洗过头的人一定要用手弹去冠上的灰尘,刚洗过澡的人一定抖掉衣服上的尘土。一个人,谁又能用清净洁白的身体,去受脏物的污染呢?(我)宁愿跳入水中,葬身鱼腹,又怎能用高尚纯结的品德,去蒙受世上的尘垢呢?”于是写下了《怀沙》赋,便抱着石头,自己跳到汨罗江死了。

屈原死了以后,楚国(还)有宋玉、唐勒、景差这些人,都爱好文学并且凭借擅长写赋受到人们称赞;然而都效法屈原的委婉文辞,(却)始终没有人敢于直谏。从这以后,楚国一天比一天缩小,几十年后,最终被秦国灭国。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猜你喜欢 网友关注 本周热点 精品推荐
教师的言行举止应该符合师德师风的要求,遵守职业道德的底线。多年来,很多教育工作者通过严格要求自己,树立了良好的师德师风形象。伟大的共产主义者马克思在他17岁时就
写心得体会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改进。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3月24日,中心校在我校组织了课
优秀作文需要有恰当的语言运用和精确的表达,让读者能够感受到你的思想和情感。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些近年来备受赞誉的优秀作文范文,相信它们会给大家带来不一样的写
心得体会是对我们所面对的挑战和困惑的一种思考和总结。小编精心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思路和参考。通过5.10思廉日的学习教育活动
通过个人总结,可以让自己更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以便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借鉴一些个人总结的范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总结的目的和方法,并提高自己的总
国旗下,我们肩负起传承和发展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使命。请大家欣赏以下国旗下的庄严仪式视频,并一同沉浸于其中的情感之中。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在春节
投资是一种长期规划,需要我们有耐心和持久的投资眼光。读完以下的投资范文,你可能会对投资有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让方(甲方):身份证号码:住址:受让方(甲方):身份
月工作总结是每个月结束后对个人或团队在工作中表现和成果进行总结和评估的一种常见做法,它旨在提取经验教训,找出问题并加以改善,同时也有助于制定下一个月的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能够给我们带来启迪和灵感,值得我们深入研读。下面是一篇让人印象深刻的优秀范文,它在思想深度和文化内涵上都表现出色。亲爱的老师、同学们:大家早上好!!红领
在检讨书中,我们可以总结自己的错误经验,避免重蹈覆辙,走向更好的未来。精选了几篇优秀的检讨书范文,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写作上的启发和帮助。尊敬的领导:您好!我是xx
写培训心得体会可以促使我对自己的表现进行全面和客观的评价,从而提高自己的学习和工作能力。接下来,我将分享一些获得过培训心得体会优秀奖的相关文章,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月工作总结是对过去一个月的工作情况进行总结和归纳,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工作进展和成绩。在这里,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一些月工作总结的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心得体会是我们对一段经历的总结和概括,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经验的要点,从而更好地应对类似的情境。这些心得体会都是作者自己对一段经历的真实感悟和思考,希望可以
国旗下,我们应该思考如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国旗下的优秀演讲稿,让我们一起受到鼓舞和激励。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大家上午
培训心得体会能够帮助我们深化对培训内容的理解,以及总结自身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以下是一些参与培训的同学们的心得体会,他们的分享对于我们很有启发。
教研是促进教师之间相互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以下是一些关于教研的优秀论文和研究成果,供大家参考学习。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趋严峻,环境保护已经
通过写教师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效果。在这些教师心得体会中,我们可以看到教师们积极探索、创新的教学思路和方法。第四届幼师技能大
心得体会是我们经验的宝贵收获,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和理解。接下来是一些写作心得体会的参考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思路和灵感。
写心得体会不仅是对自己的回顾和总结,也是对他人的分享和启发,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一些心得体会,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和帮助。细节管理风潮在
这次实践让我领悟到了很多人生道理,我觉得有必要把这些心得体会整理出来,与大家分享。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心得体会的优秀范文,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灵感和思
心得体会是我们在实践中积累的财富,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最后,希望以下这些心得体会范文能够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和指导。作为一名阳光助教,我有幸参与了
通过总结心得体会,我不仅能够发现自身的不足和问题所在,还能够获得进一步的提升和改进。小编为大家搜集了一些有关心得体会的实用资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通过撰写教师心得体会,教师能够发现学生的不同特点,以更好地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接下来是一些教师心得体会的实录,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教师们的专业成长和发展。
心得体会的写作过程可以培养我们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在下面的范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领域和经历的人们是如何总结自己的心得体会的。新兵连队训练场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反思自己的学习和工作方法,寻找到更适合自己的方式和策略。现在,我们为大家推荐几篇优秀的心得体会样文,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和思考。
诚信是一个企业赢得消费者信任的关键,只有诚信才能赢得长远的发展。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诚信教育资源,希望能够对大家的教育工作有所帮助。培训研修期间我们在孙校长和
成功的更多申请书应该具备清晰的逻辑结构、丰富的内容和精准的语言表达。小编为你整理了一些经典的更多申请书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启示。被执行人:___________
我在这段时间里明白了一个道理,就是只有对自己有高要求,才能真正发掘出自己的潜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的一些优秀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阅读参考。在现代社会中,汽
经历了这段时间的学习,我对于这门课程的理解和认识有了很大的提升。心得体会是一种对自己成长和发展的思考,以下是一些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第一段:引言(200字)
写心得体会可以增强个人的自信心,让自己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价值与能力。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示范,从中学习他人的写作经验,注入自己的独特风格。
通过对每个月的工作进行总结,我们可以发现自己在工作中的不足之处,从而更好地改进和提升自己。如果你还不知道如何写一份较为完美的月工作总结,下面的范文或许能给你以启
通过写读后感,我们能够加深对所读内容的印象,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以下是一些值得一读的读后感范文,希望可以为大家对书籍内容的理解和表达提供一些参考。
代理是一种经济活动,其中代理人与委托人之间存在合同关系,明确双方的权益和责任。代理行为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委托人的利益最大化,下面是一些代理人的成功案例和策略,希望
转专业申请书是为了向学校展示申请者的学习态度、研究能力和适应能力。小编整理了一些转专业申请书的范文,供大家借鉴与学习。大学生及家长:手机在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
在生活中,每个人都会有各种不同的经历和感悟,这些都可以成为写心得体会的素材。以下是一些写心得体会的精选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灵感和思路。
创业计划需要详细说明创业者的经验、能力和团队构成,以展示创业者的实力和可行性。以下是一些创业计划范文的评析和点评,希望对大家的创业之路有所帮助。冰淇淋最早起源于
写学期工作总结不仅是对自己的一次回顾,也是对过去时光的一次珍视和总结。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精彩的学期工作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xxxx年,我镇在市城市管理局
事迹材料是对一个人或团体在特定时间内所做的具体事情进行记录和归纳的一种文献资料。以下是一些成功人士的事迹材料范文,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灵感和启示。__,男,汉族
通过制定规划计划,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控自己的命运,实现个人和专业发展的目标。想要写一份完美的规划计划吗?不妨看看下面这些范文,或许能够给你一些启发。转眼间,新的一
在学习过程中,及时总结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巩固所学的知识,并提高学习效果。通过参加学生会工作,我意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心得体会是对这段团队合作的一种总结和回顾
写培训心得体会需要我们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考。在这里,小编为大家奉上一些培训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启发。为了使我们新进的教师
一篇优秀的总结范文应该具备客观性、全面性和可操作性。接下来是一份总结范文的合集,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新的视角和思考。职工是一支企业最重要、最关键的力量。他们不仅
实习心得体会是对实习工作中遇到的挑战、收获和不足进行回顾和总结的一种方式,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发展自己的职业生涯。下面是一些经典的实习心得体会范文,从中,我们可
心得体会是我们站在以往经验的基础上,对过去的所学所感进行梳理和总结。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给大家写作提供一些启发和思路。新疆美术馆是新疆
写心得体会是一个反思和思考的过程,通过总结自己的经验和教训,可以更好地规划未来的发展方向。接下来是一些写心得体会的经典范文,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和学习吧。
写心得体会是一个思考过程,可以让自己更好地总结和梳理所学知识,提高学习效果。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有关心得体会的经典范文,希望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些灵感和写作思路。
这些范文凝练了作者的思考成果,可以给我们提供很好的借鉴。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优秀总结范文,希望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上的灵感。合作方(甲):_______
一个好的策划方案能够帮助我们有条不紊地实施各项任务。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策划方案的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案,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制定方案。20xx年10月28日。主办
大家好,我是今天的主持人,接下来的活动将由我来引导。接下来,请大家聆听一些专业主持人的意见和建议,或许能对你的表演技巧有所帮助。考务工作是高校教务管理工作的重要
统计学是一门实证科学,它通过数据分析和推断来解释和预测现象,是科学决策的重要工具。总结是在一段时间内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促
优秀作文能够通过恰到好处的节奏和引人入胜的情节设置,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令人流连忘返。想要写好作文,除了积累写作经验,阅读优秀的作文范文也是十分重要的,下面是一
培训心得体会的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表达能力,是一种有益的训练。在这里,我们为大家搜集了一些经典的培训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为大家写作提供一些启示和
范文的积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需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学习。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范文范本,希望能够给大家在写作时提供一些思路和参考。大多数同学回答喜欢。可有两三个
活动策划需要对目标受众的需求和兴趣进行综合分析,以便确定合适的活动形式和内容。如果你还不确定如何进行活动策划,可以参考以下精选的活动策划案例。为了响应校团委“学
在讲话稿的准备过程中,我们可以参考一些优秀的演讲范文和技巧,以提高自己的表达水平。借鉴这些讲话稿范文中的亮点和成功之处,我们可以在自己撰写讲话稿时更加自信和有针
作为学生,我们应该努力写出优秀的作文,展示自己的才华和潜力。下面是一些著名作家的优秀作品摘录,一起来欣赏和品味吧。大家一定听说过火龙果。火龙果大概有我两个拳头那
心得体会是对自己经历过的事情进行回顾和思考,并从中得到新的启示和体会的过程。下面是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激发大家写作的灵感和创造力。我是一名制冷工,从事
心得体会是一个综合性的文字表达形式,既要有清晰的逻辑结构,又要有真实的情感表达。接下来,我们将分享几个不同领域的专家对于心得体会的经验总结,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一些
演讲稿的内容要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能够满足听众的需求和期望。演讲稿范文中的精彩用语和生动案例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些启发和参考。大家好!很高兴有机遇参加此次活动!所
对所经历的事情进行总结,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内心感受和外在表现。通过阅读以下的心得体会范文,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人对同一问题的不同见解和态度。劳动人民是世界
通过致辞,人们可以表达对个人或团队的成就和过去的感慨,展望未来的希望。如果你想了解关于梦想和成就的故事,不妨看看下面这些致辞范文,它们会为你提供一些启示。
4.写读后感有助于我们对作品的赏析和评价,同时也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作品中的文化、历史、社会背景等方面的内容。读后感是读完一本书、一篇文章或者一段文字后,对于
读后感是对阅读过程中的心理体验和思维过程的一种记录和反思,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以下是一些备受推崇的读后感范文,希望能帮助大家提高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
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思考并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在下方,我们为大家提供了一些精选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些写作上的启发和帮助。日常规教育的出发点
心得体会反映了一个人对生活、工作、学习等方面的思考和领悟。以下是一些具有独特见解和观点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抛砖引玉的想法。急诊外科工作是医生面
拥有应急预案可以使我们应对危机的能力更强,提高自身的紧急应变能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应急预案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2)按照各自的分工进行工作。二.日常工
通过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发掘自己的优势和潜力,并规划未来的发展目标。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如何写心得体会,特别整理了一些实例,供大家学习参考。露营是一种与大自然亲
通过总结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好地反思和改善自己的行为和态度。推荐以下心得体会范文给大家,希望对大家的学习和写作有所帮助。申论是公务员考试中重要的一部分,对于很多
我通过反思和总结,提炼出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值得分享。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第一段:引言(150字)。人生不断成长和进步,提升
培训心得是对参加培训活动后的学习成果进行总结和回顾的一种写作形式。在这里,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培训心得范文,供大家阅读和借鉴。校团课培训是一种为学生提供多
销售工作总结是对销售流程和销售环节的分析和优化,为销售工作提供改进方向。请大家一起阅读以下的销售工作总结范文,从中学习和了解如何写一份完美的销售总结。
培训心得体会是在完成一次培训课程或学习经历后对所学知识、经验和感悟进行总结和归纳的一种文字材料,它对于巩固学习成果、发现自身不足、规划个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
写心得体会是一种提高自我认知和进步的方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成长和发展。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借鉴和参考。铁道交通作为我国重要的交通运输
通过写教师心得体会,教师可以更好地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有针对性地进行自我提升。下面是一些教师心得体会的精选片段,希望能够给大家的教学实践带来一些借鉴和思考。
报告范文的撰写需要充分的研究和分析,以确保内容的准确性和可信度。在这里,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报告范文,供大家欣赏和学习。第一段:引言(200字)。作为社会
通过社团活动,学生们可以培养自信心和抗压能力,克服困难和挑战。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社团活动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近期,我所参加的音乐社团活动圆满结束,这是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对自己的所思所想进行梳理和整理,从而更好地反思和总结自己的成长过程。以下是一些精心挑选的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科学发展是主题,
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总结和总结已经有的经验和知识。接下来是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上的灵感和参考。为全面贯彻落实《__县教育局关
9.心得体会是对自身学习或工作过程的一种思考和反思,是提升自我价值的利器。心得体会范文展示了不同人对同一个事件或者经历的不同理解和感受,相信你会从中受益匪浅。
合同协议是商业运作中的法律保障和规范,确保各方权益得到充分保护。各行各业都有常见的合同协议范文,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用的范例。双方同意就下列房屋的买卖事项
工作心得可以记录下工作中的困惑和难题,为下一次的工作提供指导和借鉴。在撰写工作心得时,我们可以参考以下范文,了解他人的工作经验和心得,为自己的写作提供一些思路和
通知的形式可以是口头通知、书面通知、电子邮件通知等多种形式。希望这些通知范文能为大家提供一些帮助和启示,使大家能够写出更加优秀和有效的通知。为进一步提高招标代理
写心得体会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做到真实客观,客观分析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为自己的成长找到突破口。这次实习经历让我明白了职场的竞争和挑战,心得体会是对自己这段经历的一
在生活和学习中,每个人都会有各种各样的心得体会,这些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提高自己。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精美心得体会,希望能对你的写作有所帮助。
在写心得体会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和态度,反思并改进自己的不足之处。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学习。今天,吃过晚餐以后,决定要
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了解自己,同时也能够推动自己在学习和工作中的进步。想要写一篇深度思考的心得体会吗?以下是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能够给你一些写作的
培训心得体会是对培训过程中所取得的成绩和进步的总结,可以增强学习的动力和信心。接下来是一些写培训心得体会的范文,希望对大家写作有所帮助。20xx年4月我有幸参加
心得体会是一种对自身成长和进步进行总结和归纳的方式。接下来是一些精选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发和参考。作风建设是一个组织的文化特征,对于一个机构或团队
工作中的心得体会是我们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以及我们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解决方法的总结。小编汇总了一些写心得体会的经验和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安全完成是每个
银行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种类繁多,可以满足个人和企业在不同阶段的需求。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与银行投资相关的基本知识,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为期三天紧张的培
通过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深入思考自己在某一领域的成果和不足,为今后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为大家的写作提供一些参考和
在学校里,我们发展学科特长,培养全面素质,为自己的未来铺设坚实的基础。接下来是一些学校教育资源的利用方法,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成长。双方经充分协商,自签订本协议
合同协议通常包括交易的详细内容、价格、交付方式、违约责任等条款。在起草合同协议时,可以参考以下范文,使您的合同更加规范和有效。甲方:__________(以下简
心得体会是我们对所学知识和经历的反思和总结,可以加深记忆并提升理解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演讲稿范文通常包含开头、主体和结尾三个部分,其中开头用于引出话题并吸引听众的注意。在这里,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经典的演讲稿范文,希望能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
学校是一个让学生成长成才的地方,是实现个人价值的重要阶段。学校的教师队伍是学校建设的重要支撑,他们的付出和贡献功不可没。甲方:。乙方:。为充分发挥企业在职业教育
培训心得的撰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提升学习和工作的能力和效果。培训心得是对自己学习和成长的一种总结和反思,以下是一些写得不错的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校园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领导才能和组织能力,为将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请大家看看下面这些校园活动的评价和反馈,了解一些别人的经验和意见,或许能给大家带来启发。
通过分析范文范本,我们可以了解不同写作风格和表达方式,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请大家仔细阅读这些范文范本,可以从中学习到很多优秀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第一,我承诺:
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真实地了解自己的内心感受和观点,对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有更明确的目标和方向。在这里,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