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况报告可以为管理者、决策者提供重要的依据和参考,帮助他们做出正确的决策。在以下的情况报告范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对问题的深入分析和明确的解决方案。
热门生态环境工作情况报告(通用18篇)篇一
一、环湖综合整治。
印发了《全区环湖综合整治集中行动实施方案》,围绕水库水源地保护梳理了湿地清理、拆除禁养区养殖房、集中封存库边渔船、建排雨口节制闸、坟墓迁移、内环湖路南刘家庄段工程、清理库内耕种、水库日常管护、清理环湖饭店、违建拆除等10项整治任务,由5个专项指挥部负责牵头推进。21家环湖饭店和921座坟墓率先完成整治。内环湖刘家庄段监控和标识完成安装,新装围网3660米,湿地鱼塘清理286个,库内耕种清理851亩,湿地种植调整1420亩,违建拆除4处。水库日常管护逐渐加严,库边渔船基本达到远离水库集中封存要求。
二、全区空气质量集中整治。
制定了《大气污染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七大行动方案》,重点对建筑工地、城乡覆盖、秸秆垃圾焚烧等七大领域进行治理。经过各单位的齐抓共管和共同努力,4月9日-30日,pm2.5浓度同比改善13.9%,pm10浓度同比改善27.3%,so2浓度同比改善31.8%,no2浓度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基本扭转了今年一季度有关指标恶化的态势。
三、水源地调整。
在2个水源地的调整中,我局不等不靠,积极作为,主动与上级部门、专家搞好衔接,提出合理化建议,有效地确保了水源地、水库水源地的调整更加有利于长远发展,既保护了水源,又拓展了未来发展空间,使两者得到了有机地统一。
四、抓好中央、省环保督察及“回头看”和市环保督察督导问题整改落实。
印发了《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反馈问题整改方案》《贯彻落实市环保督查督导反馈问题整改方案》,正在研究制定《贯彻落实省级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反馈意见整改方案》。整改工作在区深入推进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全面统筹推进,对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1个问题、省环保督察“回头看”27个问题、市环保督察督导23个问题,明确了责任单位、责任人、整改时限、整改目标和整改措施,做到条条有落实、件件有回应。领导小组办公室加强调度,建立整改工作进展情况及时报送制度,牢牢把握整改进度,强力督促推进,确保整改落实到位。
五、“亮剑”攻坚行动。
印发了《“亮剑2019”生态环境攻坚行动方案》,对钢铁企业烧结机超低排放改造、燃气锅炉低氮燃烧改造、挥发性有机物和异味整治、工业企业料场堆场防治、重点涉水企业废水深度治理、污水处理厂提升、扬尘污染防治、散煤治理、重型柴油货车整治等48项攻坚任务,明确了牵头部门、责任单位、完成时限,扎实推进生态环境攻坚深入开展。
【城建环保范文】二。
为深入贯彻党的精神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进一步加强我校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丰富校园德育内容,根据《海南省教育厅关于大力推行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施意见》的精神(琼教发〔〕66号),我校开展了环保系列生态文明教育活动,积极营造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的生活氛围和学习氛围,现将我校上半年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主要做法和经验。
(一)领导重视,组织计划周密。为深入贯彻党的精神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坚决落实省委《关于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谱写美丽中国海南篇章的决定》,加快推进生态文明教育进校园,普及青少年生态文明教育,确保生态文明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并取得扎实的工作效果,特此成立了以罗雅校长为组长、王艳琼副校长为副组长,各科室、各部门负责人等为组员的领导小组。紧扣生态文明教育的要求,认真制定了《海南省民族技工学校关于大力推行生态文明教育活动的方案》,并根据活动方案要求和我校实际情况,安排部署了学校3月节能活动周等工作事项,形成以学校为主阵地,大家共同参与的氛围。做到了有组织、有计划、有活动,为推行生态文明教育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广泛宣传,营造氛围。为加快推进生态文明教育进校园,普及青少年生态文明教育,增强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学校充分利用宣传阵地,通过校园广播、led宣传栏、悬挂宣传横幅、出主题黑板报、印制教育宣传手册、教师微信群等形式,积极营造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的生活氛围和学习氛围,让师生们了解更多的环保知识,养成低碳的生活习惯,提高大家的环保意识。
(三)师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丰富多彩。利用三月雷锋月,我校组织开展走出校园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三月节能活动周、“主题墙报评比”等系列活动,组织全体师生参与。例如3月-6月,以班级为单位,由各班主任组织本班级围绕主题持续开展主题班会活动,通过ppt演讲及观看主题教育视频或座谈交流等学习方式,在班会上展开讨论,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环保意识,认识破坏地球生态环境行为的严重性和危害性,从而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号召全体同学做到生活方式科学、健康、低碳,班级、宿舍卫生整洁,环境宜人,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环境;3月利用晚修时间,全校定期关闭教室照明、办公照明、公共场所照明,关闭电脑、空调等一切不必要的电源,同时,在水源处设置明显的节约用水标识,让全校师生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杜绝“长流水”。利用主题班会,在班主任的引导下,同学之间相互监督,相互交谈;每月由学生科、总务科和教务科等联合组织开展主题板报评比活动,各班开辟生态文明、环境保护宣传板报模块,每周更新一次。通过板报宣传的方式,倡导绿色节约的文明生活方式。引导、鼓励广大师生在生活中保护生态、减少污染、节约资源能源,形成勤俭节约、爱护环境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行为;以此同时,3月-6月份的每个周末校团委结合生态文明教育,组织班级走出校园开展主题活动,此外,还利用学校led电子屏幕滚动播放宣传标语,并通过教师微信群对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等生态文明教育进行宣传推广。
二、存在的不足及下一步计划与安排。
通过此次开展的生态文明教育活动,使我校的广大师生深刻认识到了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生态文明教育初显成效,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主要表现在推行范围还有待扩大,活动形式有待创新等问题,对此,我校下一步将努力做好以下工作:
(一)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把生态文明教育摆上学生素质教育的突出位置。在开好《地理》、《历史》等必修基础课的基础上,继续把《生态文明教育》、《海洋意识教育》纳入我校作为选修课程。
(二)加强对我校教师生态文明知识的培训。除了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国培、省培等培训外,下一步还要积极开展我校教师乡村田园课程活动展示交流,提高我校教师的生态文明知识水平。
(三)宣传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积极建设绿色校园。下一步我校将结合节能宣传周、职业教育周、主题日宣传周等主题活动,组织开展以节能低碳、绿色文明、节粮节水节电灯为重点内容的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生态文明生活方式”养成教育,引导全校师生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节约一度电、一张纸、一滴水和爱护每一颗花草树木开始,倡导不留剩饭剩菜的“光盘行动”,培养勤俭节约、反对浪费的行为习惯,营造节约型绿色校园的良好氛围。
(四)开展“生态文明主题日”校园文化活动,营造生态文明教育良好氛围。我校将不断创新生态文明教育的形式,丰富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充分结合我省生态文明优势资源,紧紧结合世界环境日、世界地球日、世界海洋日、生物多样性保护日、植树节、爱鸟日等生态主题日,开展各种生态文明宣传、环境知识竞赛、环境征文等活动,充分激发师生参与生态文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以“文明校园”为方向,推进生态文明教育进校园。在“文明校园”的基础上,在抓好学校领导班子建设、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阵地、教师队伍、校园文化和校园环境等六个方面建设的同时,重点搞好学校环境卫生,突出抓好校园绿化美化建设,逐年提高学校绿化覆盖率,全面提升学校品味,使校园环境得到整体优化,学校面貌得到全面改观。
【城建环保范文】三。
我局紧紧围绕协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岷县的总体目标全面落实省委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安排部署探索建立针对直管县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预算管理制度开展排污权有偿使用扎实推进环保各项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现总结如下:
一、取得的成效。
(一)建立完善生态保护红线管理制度,落实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案。按照省环保厅关于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的工作部署,严禁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内新改扩建一切对环境有影响的建设项目。将生态保护红线作为环境执法监管的重要内容,对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内环保要求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严厉打击违法建设、违法生产等环境违法行为,确保真正守住生态保护红线。
(二)全面落实“河长制”,一河一策、水陆统筹,系统推进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保护和水资源管理,围绕实施城市清洁河流行动计划,推动县城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进一步完善产业集聚区配套管网,不断提高污水收水率和集中处理率。探索、完善各乡镇(街道)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设计、建设、运行监管机制。在全县境内河道全面实行河长制,开展黑臭水体排查整治。以工业和生活污水处理厂、畜禽养殖等为重点,组织对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及重点流域河流涉水污染源专项执法检查,严厉查处各类偷排偷放、超标排放等环境违法行为,实现了县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外围40米区域内无排污口、工业企业、畜禽养殖项目。加强水环境监测预警,密切关注出境断面水质变化趋势,加大出境断面水质监测频次,采取完善污水处理管网、清除河道悬浮物、检查涉水企业,确保了出境断面水质达标。
(三)完善覆盖所有污染源的企业排污许可管理制度,探索实施“一证式”管理,推进我县屠宰场、制药厂排污许可证管理工作。目前我县已完成甘肃岷海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岷县通结污水处理厂、岷县中天生猪定点屠宰有限责任公司、岷县大兴建材厂等12家企业排污许可证的发放工作。对已核发排污许可证的企业,环保局要将对企业废水、废气排放环境监督管理要求集成到排污许可证执行情况的统一监管上,排污许可证执行情况是环境影响后评价中污染排放相关内容的重要依据。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时,排污许可证规定的许可排放量即为企业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总量核算应当采用排污许可证执行过程中的实际排放量。经核定的企业排污许可证实际排放量是环保部门征收排污费、企业报送环境统计数据以及建立污染源排放清单的唯一依据。 20下半年对全县辖区内企业无证排污行为集中开展监管执法。督促企业按照排污许可证要求运行维护污染治理设施、开展自行监测、做好台账记录,按期上报排污许可证执行情况,确保按证排污。按要求公开检查结果、执法监测结果、处罚结论等监管信息,鼓励社会公众、媒体等参与监督。
(四)加快培育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市场主体。在工业园区和重点行业,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模式,积极推第三方治理经验,研究发布第三方治理合同范本。实施环保领域供给侧改革,推广基于环境绩效的整体解决方案、区域一体化服务模式。鼓励企业为流域、城镇、园区、大型企业等提供定制化的综合性整体解决方案。在生态保护领域,在划清政府与市场边界的基础上,调动社会资本参与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领域项目建设积极性。
(五)探索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健全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机制。为切实做好我县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工作,实现污染者全面承担环境损害责任,受害者依法获得赔偿,生态环境科学进行恢复,根据《新环境保护法》,环境损害鉴定评估统筹考虑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工作与损害赔偿、环境保险理赔、环境污染修复,以严重危害公众环境安全的水污染事故为突破口,聘请具有资质的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机构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与标准开展工作,强化损害鉴定评估队伍职业道德建设,建立监督机制,防止权力寻租,确保损害鉴定结果和评估报告的独立性、科学性与公正性。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们将全面深化环保制度改革,加大环保改革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力度,以环保制度改革引领环保工作新常态,为不断开创环保工作新局面提供制度保障。
【城建环保范文】四。
7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专题研讨班的开班仪式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脱贫攻坚、污染防治”的三大攻坚战,其中“污染防治”作为三大攻坚战之一,凸显了中央对环保工作的重视。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的今天,上上下下齐心协力抓经济、搞建设同时,一改以往破坏式建设、掠夺式发展,实行发展理念和方式的深刻转变,倡导绿色发展,把环保工作当做重中之重来抓,真真正正做到了让“金山银山变成了绿水青山”。因此,作为环保工作的亲身参与者,为了更好的搞好望城街道的生态环保工作,实现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对街道辖区工厂企业的走访以及对水源保护地周边实地的调查了解后,将望城街道的生态环保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当前我街道的环保工作现状。
望城街道设立了生态环境保护办公室,由丁长征同志任主任,配备工作人员一名。2018年圆满完成了全国第二次污染源普查、污染防治“百日攻坚”活动、中央环保督查“回头看”等上级安排的各项任务,完成各级信访交办件5件,对辖区内的17家存在污染风险的企业,指导其全部进行了自行环保监测,确保不发生污染环境的问题出现;饮用水源地保护方面:拆除了金宝滩取水口的门窗厂,搬迁华通及胜发两家公司,关闭了位于同欢水库饮用水源保护区内的一家养鸡场,并责令广森铸铁和定升机电两家企业年底前停业或者搬迁。在环保站的努力下,望城街道的生态环保工作有序推进,生态环境有了显著的改善。
1、“属地管理”导致环保工作矛盾突出。
环保工作根据“属地管理”的原则,发现了污染环境的问题,上级环保部门就将任务下压,交由街道办环保站处理,而街道办环保站面临着执法权限的缺失这一重要难题,由于权限的掣肘,工作人员只能进行当面的口头教育制止,个别企业仗着对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根本不会听取没有执法权的工作人员的意见,但是上级环保部门又以硬指标、硬考核为前提,将责任下沉,一边是必须完成的工作任务,一边是说话无力的工作实际,常常导致工作人员压力山大,无所适从,工作也开展了,但是实际效果不是很明显,矛盾异常突出。
2、点多面广导致环保工作后继乏力。
由于环保站工作人员偏少,而整个街道办辖区内需要管理的环保问题涉及面广,处理复杂。一是水污染的治理,街道辖区内有两处饮用水源保护地,所以环保工作中的水污染治理是重点,但是调查发现,虽然有“河湖长制”这一巡河制度,实际开展中却很难发现个别非法企业偷排、居民偷倒等现象发生,农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畜禽养殖废水等对河道和水库水源定会造成污染。二是大气污染的治理,目前街道辖区内由于公路硬化要建设搅拌站,大力建设基础设施以及棚改拆迁等,导致大量建筑垃圾和粉尘的污染问题不断上升,农村也有少量秸秆焚烧导致的大气污染问题。
3、投入不够导致环保工作欠账较多。
由于前期的重视不够,导致人力、物力、财力上都显得捉襟见肘,居民的房前屋后没有垃圾存放设施,村组的垃圾集中堆放点也长时间未清理,促使群众乱丢垃圾,污染环境,街道办也未建立污水处理设施,只能要求居民自行出资建立单独的污水收集处理系统,费时费钱,群众的参与性不高,直接导致了生活污水的直排而污染环境。前期的宣传引导也不到位,导致群众的整体环保意识不强,突然将生态环保工作紧抓重抓,部分群众甚至会有反感情绪。
三、搞好环保工作的几点建议。
1、加大宣传的强度。
可以在九年制义务教育中利用业余时间或者自习时间穿插进环保知识的宣传,利用新媒体,“两微一端”等现代化的平台来发挥作用,扩大宣传面;也可以制作一些譬如“爱护生态环境就是爱惜自己的生命”等有警醒性质的标语,悬挂在集镇、墟场、主干道出入口等场所,让群众能无时无刻的感受的爱护环境的重要性,从内在提升群众爱护环境的意识,为环保工作奠定广泛、扎实的群众基础。
2、加大投入的力度。
在切实保障村级保洁员的工作经费基础上,投入更多的财力,改善监察、监测设备来解决历史欠账,也可以增添分类垃圾桶,增建垃圾池,扩充村级保洁员人数,租用专门车辆在辖区内进行不间断的巡查宣传等等,这样才能为生态环保工作的开展创造良好的物质基础。
3、加强学习的深度。
环保工作人员要加强业务的学习。首先是向书本学习,吃透上级文件精神,多与上级部门沟通交流,除了担负起对辖区环境质量负责的法律责任外,还要主动作为,被动工作的难题。其次是向有经验的同行学习,学习先进的工作方法,强化自身的业务知识,努力提高环保人员的自身素质。
【城建环保范文】五。
尊敬的各位领导:
按照文件通知安排,下面我将螺田小学关于“生态文明进校园”工作开展的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学校基本情况。
螺田镇螺田小学,前临美丽灵秀的下山溪,背靠风景秀丽的大公山,是人杰地灵的螺田文化中心。学校占地面积23546平方米,学校现有专职教师53人,学生1126人。学校自然条件优越,形成了得天独后的治学桃园,育人雅地。
二、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
全面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弘扬生态文明文明,促进师生参与生态文明文明建设,提高广大师生生态文明文明意识,树立生态文明文明观念,形成广大师生植绿、爱绿、护绿、兴绿的良好社会风尚;加强校园绿化建设,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教书育人环境,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绿色校园。
三、建设重点。
宣传生态文明进校园,通过校园环境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师生德育建设,生态进课堂等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把我校打造成花园式学校。再通过“小手拉大手”活动,让学生去影响家庭、影响社会,达到全社会爱护家园,打造生态文明社会。
四、取得的成效。
五、主要做法。
(一)强化领导,落实责任。
1、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生态文明进校园”活动领导小组,具体分管环保工作。明确分工,强化责任,优化措施,校长亲自抓,教导处、总务处和少先队紧密配合,将校园文化环境建设与绿色学校创建纳入到教育教学的各项活动中去。
2、强化领导核心,建立以班主任和社会、自然、思品等学科的教师为骨干的管理机制。
3、完善监督、检查机制,坚持记录,定期总结,按计划逐步开展教育活动。
4、定期召开专题会议,推动学校生态环保工作。
(二)具体案例。
1、优化校园环境,建设特色校园“竹”文化。
(1)螺田小学是一个竹资源非常丰富的学校,初入校门,右边是我们一片翠竹园,我校结合山里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利用当地的竹子,组建了6个特色小组——竹雕、竹板、竹竿舞、竹笛、竹手工艺、竹书法。
其中具有代表特色的是方亮老师带领的竹雕,竹雕取材于校园旁的竹子,方亮老师带着30只“雏鹰”雕雕刻刻,一个个竹雕作品形象而生动地摆在了我们面前。我校的竹雕题材最有特色为“文明礼仪”篇章,学生在竹的茎节上面雕刻“让天更蓝,让水更清,让我们从小事做起”“山中何所有?岑上多白云”等文字。反映的是人与自然和谐的美.学生观赏的同时,也潜移默化着要保护环境,爱护自然。
(2).每学期组织一次班级寝室文化大评比,加强班级寝室文化建设,努力创设高雅的校园环境,整洁优美、文化浓厚的校园环境。
具有代表特色的是一2班的“奇妙的树叶”这一板块,它是根据一年级科学书中“树叶”一内容,孩子们用他们的小手通过捡校园中的树叶、裁剪树叶、贴树叶制作出了一幅幅形象生动的作品,有的是动物、有的是时钟、还有的是房子等等。不仅锻炼了孩子们的合作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还将落叶变废为宝,将生活中平凡不起眼的事物变成美的事物,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多姿多彩。
还有四3班的“书香年华”主题教室,老师和学生们用绿色叶子用随处可见的小树叶、松果装饰整个教室,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目的就是为了给孩子们营造一种宁静、清新、优雅、绿色和谐的气氛,让孩子们在学习中也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绿色美。
2、加大宣传,多渠道开展学生生态教育活动。
充分利用校园广播、黑板报、演讲比赛、征文比赛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宣传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大力倡导节能低碳理念。让学生真正认识到一滴水、一度电、一张纸、一粒饭的重要性,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贡献力量。
3、定期开展主题班队会。
为深入宣传贯彻党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关政策和方针,为更好的落实上级部门对“生态文明进校园”的有关要求,我校结合实际情况,定期开展主题为“生态文明进校园”的主题班队会活动。
4、师生共同打造特色生态耕耘园。
螺田小学有一块独具特色并充满生机的劳动实践基地——耕耘园,在这里师生学会劳动技能,体验劳动快乐,分享劳动果实,陶冶师生情操,将一块块荒芜的土地变成了一田田师生收获的菜园。在每周三的少年宫兴趣班中有一个“乡野田园”兴趣小组,兴趣小组的成员来自各个班喜欢植物的孩子,在生态耕耘园老师王文运的带领下栽培了小白菜、生姜、丝瓜、苋菜等多种瓜果蔬菜,学生们共同合作,播撒种子,每周浇水、除草、施肥,呵护着青苗的成长,忙得不亦乐乎,在金秋十月体验着采摘丰收的喜悦。共同体验着、收获着,眼下虽是冬季,螺田小学小学翠竹园的生态园里却是一片生机盎然,同学们在这里学习传统农业知识,认识了许多植物,感受劳作带来的快乐。
热门生态环境工作情况报告(通用18篇)篇二
根据县委、县政府对环保工作要求。半年来,我乡结合实际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环保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现将半年来的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半年来,我们运用广播、电视、宣传车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环境保护知识;此外,我们还对祁家庙中学、小学开展环境保护专题讲座,促使人们的环保知识不断丰富,环保意识不断增强,呈现出了人人关注环保、人人自主环保的良好局面。
半年来,我们认真履行了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建立健全了环境保护规章制度,制定了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
半年来,我们在全乡范围内开展了“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乡政府设立垃圾点一个,安排人员定期清扫;在全乡推行了新农村建设点,开展了城乡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解决了生活垃圾乱堆、乱放问题。为全乡人民营造了一个整洁、卫生、安全的生产、生活环境。
积极利用6.5世界环保日,各村以横幅、板报、宣传单位等宣传媒体对广大村民进行环境保护知识及有关法律法规宣传,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发放宣传单300余份。
环境保护工作作为全乡环境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围绕国建设秀美的祁家庙,乡政府十分重视规章制度的制订完善,充分发挥制度对于促进和规范工作的作用。围绕创建过程中的各个任务、指标、细节,逐项、逐条、逐块地分解任务,制定措施,落实责任。年初,乡政府就与各行政村,乡属单位、个体户签订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目标责任状”,“门前三包”责任书,各行政村把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列入村规民约之中,在创建过程中,乡党委政府始终把环保工作和生态建设纳入乡村干部年度工作目标考核内容,乡党委政府每月召开一次会议,讨论研究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真正把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列入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通过以上制度的实施,真正使保护环境、爱护卫生行为成为村民的自主行为。真正从各个层面、各个角度完善了创建工作制度。
热门生态环境工作情况报告(通用18篇)篇三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一、工作进展情况。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立足安康资源环境禀赋,坚持生态立市战略,把生态创建作为加强农村环保工作的重要载体和抓手,结合新农村建设、小城镇建设、移民搬迁等,深入开展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
(一)加强领导,强化农村环保工作职责。农村环境保护是一项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民心工程,关系农村的可持续发展,事关老百姓的福祉。一是成立领导机构。市政府成立了农村环保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主要负责生态创建、农村环境污染防控、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矿山生态保护、重金属污染土地治理等工作。二是召开专题会议解决农村环保突出问题。市政府坚持每年都要召开全市农村环境保护暨生态创建工作会议,表彰先进单位,总结交流经验,安排部署工作,明确全市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重点工作和推进措施,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通知》、《关于加快生态安康建设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文件,有效解决了生态创建及农村环保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三是建立健全了农村环保工作考核机制。市政府坚持把生态创建和农村环保工作纳入年度考核,进一步夯实目标任务,落实工作职责。在新一轮市县政府机构改革中,市环保局增设了自然生态保护科,石泉、镇坪、旬阳等县区也设置了相应的机构,增加了人员编制。绝大多数乡镇明确了抓农村环保工作的分管领导,确定了专兼职工作人员。全市上下将生态创建和农村环保列入党委、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有机结合,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领导机制、工作机制和考核监督机制,为凝聚创建工作合力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统筹规划,促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我市将《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作为重要内容纳入《“”环境保护规划》中,并制定了《安康市生态创建。
工作方案。
》,明确了农村环保的主要工作和考核指标。一是开展以“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田园、清洁能源”建设为主要内容的生态镇、村的创建工作,以点带面促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二是加快城镇生活垃圾、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推广“户分类、村收集、镇处理”的城乡垃圾一体化处理模式,不断提高农村垃圾处理水平。三是积极推广农村沼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以发展农村沼气为重点,多种能源互补,建立农村清洁能源体系,加快推广适合农村发展的清洁、环保、节能新型能源,最大限度地减少垃圾和污染源产生,确保农村清洁环保。四是开展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目前旬阳汞矿区、白河铅锌矿区重金属污染治理工程项目建设顺利推进,分别投资5920万元、1326.5万元开展了相关治污技术的试验研究,初步建立了重金属综合治理技术体系,完成了部分示范样板建设和示范推广任务。五是全面推广测土施肥,合理使用农药化肥。推广使用低毒、低残留农药和高效化肥。教育农民积极回收废旧农膜、肥料包装和农药瓶等。六是加大二区一园建设力度。全市建成自然保护区1000余平方千米,风景名胜区268平方千米,森林公园360平方千米。
(三)抢抓机遇,完善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2019年,汉滨区、岚皋县、宁陕县被定为全省首批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县,项目总投资约1.4亿元,分三年实施。去年中省共下达三县区项目资金1325万元,集中连片整治5个镇、24个行政村的农村环境,目前项目进展良好。同时,汉阴、石泉、宁陕三县68个村开展了生活垃圾集中整治,汉滨、旬阳两县区17个村实施突出环境问题整治。其他各县不等不靠,统筹各类资金用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自2019年以来,全市建成生活垃圾处理设施530个,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系统460个,畜禽养殖污染治理设施604个。通过实施各类农村环境整治项目,使农村环境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农村生活环境大为改观。
(四)防治并举,严控农村地区工业污染。一是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标准,严格环保审批和“三同时”制度,防止借产业升级、调整结构等由头使污染由城市向农村地区转移。全市近年对17项不符合环保要求的项目进行了否决。二是调整乡镇工业区布局,实行居民进区、工业入园的原则,实施工业区企业产业升级、技术改造、污染治理相结合。三是狠抓工业污染防治,实现达标排放。全市有重点涉水企业排污口73个,尾矿库32座(重金属尾矿库14座,非重金属尾矿库18座),环境风险企业132家,其中重大风险10家,较大风险53家,一般风险69家。去年以来,全市共关停了31家企业,对11家企业实行了停产整治,限期整改96家。四是开展矿山开采秩序整顿。去年以来,全市先后开展了打击非法采矿行为专项行动,共关闭无证矿山3家,遏制了乱采滥挖的势头,部分矿山生态破坏得到恢复。
(五)加强监管,确保农村饮用水源安全。一是加强对饮用水源保护区的指导和监管,完善各类标示牌、界桩及警示标志,坚决依法关停或搬迁饮用水源区内的污染源,确保饮用水安全。二是开展了打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专项行动和“环境安全百日大检查”。对全市36家重点涉水企业进行了现场检查,责令停产治理6家,限期整改15家。三是加快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了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建设进度,建立健全污水处理的管理、监督、运营体制,提高污水处理效率,确保饮用水安全。目前,9县区污水处理厂均已试运行。
(六)突出重点,加快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我市是全省畜禽养殖大市,畜禽养殖产业已成为我市农业产业中的支柱产业。我市畜禽养殖污染已成为农村环境主要污染源,污染投诉较多。据统计,全市有养猪户30余万户,规模化畜禽养殖场445家。近年来,我市大力推广“生猪养殖—粪污治理—有机肥生产、沼液还田—农作物生产”等生态养殖和循环经济模式,实施绿色环保技术,把规模化畜禽养殖场作为整治重点,积极制定了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实施方案》,确保污染治理达到相关技术规范。2019年,全市共有21家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完成了污染治理设施建设,20家制定了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实施方案。
(七)整合资金,推进农村环保工作进程。一是积极组织申报项目,争取中省农村环保专项资金。环保部门积极组织申报“以奖促治”、“以奖代补”农村环保项目,争取中央、省级环保专项资金用于农村环境保护工作。2019年以来,累计实施农村综合整治项目840个,争取中省农村环保资金1.2亿元。二是坚持城乡统筹,破解农村环保资金难题。市政府确定市级财政拿出100万元用于生态县创建奖励,县区每年从财政生态补偿专项资金中切块10%用于农村环保和生态创建工作,并将此项工作列入年度市县区政府环保目标任务书进行重点考核。各县区按照市政府提出的要求,全面建立了财政生态补偿专项资金环保专户,制定了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整合捆绑中省农村环保、沼气、新农村建设等方面项目资金,用于乡镇、村的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处理、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沼气建设、生态恢复和水源地保护。通过建立财政生态补偿专项资金环保专户,有效解决了抓农村环保工作缺少资金支持的难题,调动了县镇村三级抓农村环保工作的积极性。三是抓移民搬迁机遇,改善农民生活环境。近年来,我市紧紧抓住中省移民扶贫政策,结合新农村建设机遇,对处于自然条件恶劣、地质灾害地带的村组,实行整村组生态移民搬迁,促使人为活动造成的生态“伤痕”得以休养生息,生态移民获得良好的生产生活条件。在建设规划上,注重在移民新村选址、饮用水源方面把好关口。在建设内容上,以增设排污管网和污水处理设施为重点,提高新村综合建设成效;在建设方式上,将新村与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相衔接,提升了新农村建设的水平和效果。“”以来,全市各级累计投入移民搬迁专项资金3.5亿元,完成生态移民搬迁1.38万户5.6万人,建设了64个标准化移民新村,建成汉阴县双乳镇、宁陕县皇冠镇、平利县龙头村、汉阴县三同村等一批标准高、设施全、环境好的生态村镇。生态移民为改善我市农村人居环境、保护脆弱的生态环境开辟了新的道路。
(八)典型带动,开展生态创建活动。开展生态创建活动是创建省级环保模范城市的重要考核指标。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生态安康建设的实施意见》精神,加强组织协调,细化分解落实,完成“十百千”生态创建工作任务。截止目前,宁陕、旬阳两县已被命名为国家生态示范区,平利县、岚皋县、汉阴县创建省级生态县已通过省级专家技术评估,其余五县区全面启动省级生态县创建。全市已建成国家级生态乡镇4个、生态村4个;省级生态镇17个、生态村26个;市级生态镇114个、生态村95个,县级生态镇164个、生态村1800个。为“”末全市实现“十百千”生态创建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思想认识不够,群众环境意识亟待增强。部分领导干部对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真正把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提高到建设“生态、文明、和谐”的新农村的目标要求上来,基础设施投入、农村污染控制等问题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对群众宣传教育引导力度不够,环境意识淡薄,解决农村脏乱差问题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农村环保欠帐较大,环保设施建设滞后。长期以来,“重城市、轻农村,重工业、轻农业,重点源、轻面源”的环保城乡差距十分突出,农村环保欠账过多。随着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生活垃圾数量连年剧增,不少乡村出现了“垃圾围村”和“污水横流”之势,已成为新农村建设中一个不可回避的难题。全市绝大多数村镇基本无环保基础设施,农村污水大多就地排放,生活垃圾乱堆乱倒。
(三)管理机制不完善,农村环保工作基础薄弱。十县区普遍存在人员少、配备弱的状况,县镇两级还没有专门的农村环保日常管理机构,未配备专职工作人员,缺乏必要的监测、监察设备和能力,经费短缺,制约了农村环保工作的开展。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涉及多个管理部门,业务和职责交叉重叠,部门之间工作上缺乏协调。特别是村镇环保工作力量薄弱,传统的机构设置和人员力量不能适应日益繁重的农村环境监管工作需要。
(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资金不足,长效管理难度加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资金严重短缺是制约我市农村环境整治的瓶颈,尽管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大农村环境保护投入,县区每拨出资金用于农村环境整治,但因农村点多面广,具体到村的资金有限,远远不能满足农村环境整治的需要。资金的紧缺使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只能分村、分步进行,也决定了农村环境保护和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三、下步工作打算 。
(一)建立健全农村生态建设监管机制。细化分解各级各部门依法履行农村环境保护责任,将生态保护作为各级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推行领导干部任期生态环保目标责任制,以生态创建为载体,建立政府统一领导,环保部门统筹协调,有关部门分工负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按照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先行、公共服务配套、生态环境城乡一体化的要求,加快编制和实施农村生态建设规划。要增强基层环保工作力量,逐步建立县、乡、村三级环保工作网络。加强基层环境监管能力建设,配备必要的监测设备和技术人员,建立常规监测评价体系和信息系统,定期公布区域环境状况,提升监管水平。
(二)建立多元化的农村生态建设投入机制。进一步加大政府投入,督促县区切实落实好每年从财政生态补偿专项资金中10%用于农村环保和生态创建工作的政策。加强管理,整合各部门的生态建设项目资金,优先集中用于重点乡镇的生态建设。设立农村污染防治基金,专门用于农村污染防治科技示范点、示范项目的建设补助。对污染减排、污染源治理、村庄环境整治和生态建设实行以奖代补,以奖促治。采取财政贴息、投资补助等方式,引导社会资金投向农村生态建设,逐步形成以政府投资为导向,农村与企业投入为主体,信贷投入为补充的市场化、社会化、多元化的农村生态建设投入新机制。
(三)加大农村环境执法力度,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切实加大对现有乡镇企业的监管力度,严格“三同时”监管,严肃查处环境违法行为。对新上项目,要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加快小城镇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农村垃圾“户收、村运、镇处置”的垃圾处理模式,提高农村垃圾处理率、清运率和处理率,提高生活污水收集和集中处理能力。因地制宜加大对大中型沼气池建设过程中的规划和资金、技术扶持力度,同时制订畜禽养殖小区排污处理办法,确保养殖废水达标排放,积极引导农民科学施肥,鼓励使用生物农药或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推广病虫害综合防治和生物防治。发展生态农业,综合采取技术措施、工程措施,控制农业面源污染。
(四)加大环保知识及法律、法规普及宣传。环保、农林、规划、水利、城建等相关部门、各县区和镇及各个新闻媒体要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加大农村环境保护宣传活动的力度,扎实开展生态文化进村活动。把保护环境灌输到每个村民头脑中,不断提高他们的环境意识,让农村明白什么是环保,为什么要环保,怎样才能环保。通过提高村民的环保意识,促进他们革除陋俗,树立文明新风,从而改善人们的生存环境,提高生活质量。
我市农村环境保护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上级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很大差距。我们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人大的监督支持下,认真听取和吸纳各位委员代表的意见和建议,切实解决好农村环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努力提高农村环保工作水平,为建设美丽富裕新安康做出新的贡献。
热门生态环境工作情况报告(通用18篇)篇四
各位委员,同志们:
县政协此次召开的贯彻环保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专题民主协商会议,为我县不断优化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再次增添助力。会议期间,各位政协委员直抒胸臆,畅所欲言,为加快优化人居生存环境,加快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集思广义,建言献策,这既是人民政协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的充分履行与发挥,也是对县政府工作的最大帮助和支持。各位委员站在促进地区永续发展、关乎全县群众民生福祉的高度,深入调研,建计出力,问题定位准确,分析深入具体,建议切实可行,会后,我们要把大家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加以整理,认真研究,形成一套系统的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认真落实解决。同时,我们真诚的希望各位政协委员继续关心、支持县政府工作,向我们提出更多、更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我们也将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民主决策机制,充实政治协商与民主监督内容,拓宽政协参政议政渠道,努力为政协履行职能创造良好的环境。下面,围绕本次会议主题,就如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讲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党的xx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形成了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布局,充分体现了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基本要求,为此,全面抓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意义重大。
多年来,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建设生态大县的发展战略,并通过实施“青山保护工程”、“碧水工程”、“蓝天工程”,开展综合环境卫生整治等一系列有效举措,全县生态环境质量逐年改善,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生态环境意识明显提高。农业、林业、畜牧业、旅游业开始走上效益型发展轨道,成功的经验充分证明只有改善生态环境,才能保障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此我们要充分认识保护生态环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但是,也要清醒的认识到,当前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生态建设和环保节能减排的任务和形势仍然十分严峻,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各别地区盗伐林木、私挖大苗、开荒种地等现象仍未杜绝,导致水土流失现象加剧。二是水环境质量,受农业面源污染影响、生活污水、市政设施不健全等因素制约,造成了我县水环境质量不够稳定;三是空气环境质量,由于建筑拆迁、机动车辆巨增、镇内燃煤锅炉、春秋焚烧秸秆等造成了空气环境质量不容乐观;因此,全县各级各部门必须对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工作的艰巨性、复杂性、长期性保持清醒的头脑,必须要进一步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要高度重视、认识到位,加大节能减排和重点区域环境治理力度,加快生态设施和生态文明建设步伐,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上新鲜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
二、突出重点,破解难题。
(一)大力推进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要加大退耕还林、植树造林和城市绿化力度,继续增加绿地、树木覆盖率,从严治理破坏森林资源的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努力使环境敏感区生态环境切实得到保护。
(二)加大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力度。要积极对上争取,通过修建拦河闸、蓄沙池、设置拦污网、进行生物防护,开展水源地多条干流治理工程。通过加强管理、完善设施、动员群众、舆论引导等措施,坚决杜绝垃圾入河的现象。要及时清运河道两侧垃圾,及时拆除两岸违章建筑,打造高档次的景观河道。
(三)切实加大空气污染防治力度。城建、综合执法局要进一步健全扬尘污染防治联防联控机制,突出抓好拆迁、绿化、市政、建筑施工、物料储运等环节的扬尘防治措施的落实,最大限度的把扬尘污染降下来。要抓住棚户区改造和热源厂建设扩能等有利时机,优先利用集中供热和天然气等新型能源解决群众取暖需求。要继续深入开展小燃煤锅炉、小烟囱等低空排烟设施的拆除取缔工作,减少低空污染。切实抓好春秋两季秸秆禁烧工作,积极推行秸秆综合利用,落实管理责任,切实保障群众身体健康。
(四)全面抓好镇村环境卫生整治。要以加快农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为重点,深入推行城乡一体化生活垃圾处理模式,积极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加大生态示范创建力度。
三、加强领导,狠抓落实。
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各乡镇、相关部门要落实责任,加强监管,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进生态环保长效机制。
(一)明确责任。新颁布的《环境保护法》明确要求各级人民政府要对本地区环境质量负总责。要严格环境保护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对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环保监管不力等原因造成各类污染的,要严肃追究有关单位和责任人的责任。对各种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的行为,坚持“谁破坏、谁恢复,谁污染、谁治理,谁违法、谁担责”原则,确保生态环境整体改善与提升。
(二)强化监管。县林业、农发、环保、动监及各乡镇要立足全局,统筹安排,不断加大监管工作力度。要严格执法,坚持现场巡查与联网监控相结合、定期检查与突击抽查相结合,扩大监控覆盖面,提高现场执法的快速反应能力;要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实行“零容忍”,坚决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
(三)密切合作。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县环保局要不断提高监测能力和执法水平,相关部门要主动作为,靠前站位,强化责任分工,加强协调配合。各乡镇、各部门必须认真做好辖区内和职责范围内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形成齐抓共管、共创生态文明的良好局面。
(四)加强宣传。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参与。要广泛宣传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大力宣传中央、省和市环境保护的大政方针,努力营造“人人参与环保、共建生态文明”的浓厚氛围。要着力提升全民文明素质,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倡导绿色消费、健康出行、低碳生活,节约能源资源,更好地凝聚各方面力量,更好地把环保事业和生态保护工作做好。
同志们,推进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任务十分艰巨。让我们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关于生态文明建设讲话精神,开拓进取,真抓实干,努力开创全县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工作新局面,为将清原打造成为美丽、幸福清原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
热门生态环境工作情况报告(通用18篇)篇五
清新,是空气的本质;清澈,是清水的质地;青绿,是大地的生机;青蓝,是天空的肤色;为了子孙后代,还环境的本来面目,现环境的本色质地。那么,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关于城建环保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环湖综合整治。
印发了《全区环湖综合整治集中行动实施方案》,围绕水库水源地保护梳理了湿地清理、拆除禁养区养殖房、集中封存库边渔船、建排雨口节制闸、坟墓迁移、内环湖路南刘家庄段工程、清理库内耕种、水库日常管护、清理环湖饭店、违建拆除等10项整治任务,由5个专项指挥部负责牵头推进。21家环湖饭店和921座坟墓率先完成整治。内环湖刘家庄段监控和标识完成安装,新装围网3660米,湿地鱼塘清理286个,库内耕种清理851亩,湿地种植调整1420亩,违建拆除4处。水库日常管护逐渐加严,库边渔船基本达到远离水库集中封存要求。
二、全区空气质量集中整治。
制定了《大气污染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七大行动方案》,重点对建筑工地、城乡覆盖、秸秆垃圾焚烧等七大领域进行治理。经过各单位的齐抓共管和共同努力,4月9日-30日,pm2.5浓度同比改善13.9%,pm10浓度同比改善27.3%,so2浓度同比改善31.8%,no2浓度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基本扭转了今年一季度有关指标恶化的态势。
三、水源地调整。
在2个水源地的调整中,我局不等不靠,积极作为,主动与上级部门、专家搞好衔接,提出合理化建议,有效地确保了水源地、水库水源地的调整更加有利于长远发展,既保护了水源,又拓展了未来发展空间,使两者得到了有机地统一。
四、抓好中央、省环保督察及“回头看”和市环保督察督导问题整改落实。
印发了《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反馈问题整改方案》《贯彻落实市环保督查督导反馈问题整改方案》,正在研究制定《贯彻落实省级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反馈意见整改方案》。整改工作在区深入推进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全面统筹推进,对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1个问题、省环保督察“回头看”27个问题、市环保督察督导23个问题,明确了责任单位、责任人、整改时限、整改目标和整改措施,做到条条有落实、件件有回应。领导小组办公室加强调度,建立整改工作进展情况及时报送制度,牢牢把握整改进度,强力督促推进,确保整改落实到位。
五、“亮剑20xx”攻坚行动。
印发了《“亮剑20xx”生态环境攻坚行动方案》,对钢铁企业烧结机超低排放改造、燃气锅炉低氮燃烧改造、挥发性有机物和异味整治、工业企业料场堆场防治、重点涉水企业废水深度治理、污水处理厂提升、扬尘污染防治、散煤治理、重型柴油货车整治等48项攻坚任务,明确了牵头部门、责任单位、完成时限,扎实推进生态环境攻坚深入开展。
为深入贯彻党的精神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进一步加强我校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丰富校园德育内容,根据《海南省教育厅关于大力推行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施意见》的精神(琼教发〔20xx〕66号),我校开展了环保系列生态文明教育活动,积极营造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的生活氛围和学习氛围,现将我校20xx年上半年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主要做法和经验。
(一)领导重视,组织计划周密。为深入贯彻党的精神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坚决落实省委《关于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谱写美丽中国海南篇章的决定》,加快推进生态文明教育进校园,普及青少年生态文明教育,确保生态文明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并取得扎实的工作效果,特此成立了以罗雅校长为组长、王艳琼副校长为副组长,各科室、各部门负责人等为组员的领导小组。紧扣生态文明教育的要求,认真制定了《海南省民族技工学校关于大力推行生态文明教育活动的方案》,并根据。
活动方案。
要求和我校实际情况,安排部署了学校3月节能活动周等工作事项,形成以学校为主阵地,大家共同参与的氛围。做到了有组织、有计划、有活动,为推行生态文明教育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广泛宣传,营造氛围。为加快推进生态文明教育进校园,普及青少年生态文明教育,增强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学校充分利用宣传阵地,通过校园广播、led宣传栏、悬挂宣传横幅、出主题。
黑板报。
印制教育宣传手册教师微信群等形式,积极营造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的生活氛围和学习氛围,让师生们了解更多的环保知识,养成低碳的生活习惯,提高大家的环保意识。
(三)师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丰富多彩。利用三月雷锋月,我校组织开展走出校园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三月节能活动周、“主题墙报评比”等系列活动,组织全体师生参与。例如3月-6月,以班级为单位,由各班主任组织本班级围绕主题持续开展主题班会活动,通过ppt演讲及观看主题教育视频或座谈交流等学习方式,在班会上展开讨论,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环保意识,认识破坏地球生态环境行为的严重性和危害性,从而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号召全体同学做到生活方式科学、健康、低碳,班级、宿舍卫生整洁,环境宜人,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环境;3月利用晚修时间,全校定期关闭教室照明、办公照明、公共场所照明,关闭电脑、空调等一切不必要的电源,同时,在水源处设置明显的节约用水标识,让全校师生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杜绝“长流水”。利用主题班会,在班主任的引导下,同学之间相互监督,相互交谈;每月由学生科、总务科和教务科等联合组织开展主题板报评比活动,各班开辟生态文明、环境保护宣传板报模块,每周更新一次。通过板报宣传的方式,倡导绿色节约的文明生活方式。引导、鼓励广大师生在生活中保护生态、减少污染、节约资源能源,形成勤俭节约、爱护环境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行为;以此同时,3月-6月份的每个周末校团委结合生态文明教育,组织班级走出校园开展主题活动,此外,还利用学校led电子屏幕滚动播放宣传标语,并通过教师微信群对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等生态文明教育进行宣传推广。
二、存在的不足及下一步计划与安排。
通过此次开展的生态文明教育活动,使我校的广大师生深刻认识到了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生态文明教育初显成效,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主要表现在推行范围还有待扩大,活动形式有待创新等问题,对此,我校下一步将努力做好以下工作:
(一)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把生态文明教育摆上学生素质教育的突出位置。在开好《地理》、《历史》等必修基础课的基础上,继续把《生态文明教育》、《海洋意识教育》纳入我校作为选修课程。
(二)加强对我校教师生态文明知识的培训。除了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国培、省培等培训外,下一步还要积极开展我校教师乡村田园课程活动展示交流,提高我校教师的生态文明知识水平。
(三)宣传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积极建设绿色校园。下一步我校将结合节能宣传周、职业教育周、主题日宣传周等主题活动,组织开展以节能低碳、绿色文明、节粮节水节电灯为重点内容的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生态文明生活方式”养成教育,引导全校师生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节约一度电、一张纸、一滴水和爱护每一颗花草树木开始,倡导不留剩饭剩菜的“光盘行动”,培养勤俭节约、反对浪费的行为习惯,营造节约型绿色校园的良好氛围。
(四)开展“生态文明主题日”校园文化活动,营造生态文明教育良好氛围。我校将不断创新生态文明教育的形式,丰富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充分结合我省生态文明优势资源,紧紧结合世界环境日、世界地球日、世界海洋日、生物多样性保护日、植树节、爱鸟日等生态主题日,开展各种生态文明宣传、环境知识竞赛、环境征文等活动,充分激发师生参与生态文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以“文明校园”为方向,推进生态文明教育进校园。在“文明校园”的基础上,在抓好学校领导班子建设、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阵地、教师队伍、校园文化和校园环境等六个方面建设的同时,重点搞好学校环境卫生,突出抓好校园绿化美化建设,逐年提高学校绿化覆盖率,全面提升学校品味,使校园环境得到整体优化,学校面貌得到全面改观。
一、取得的成效 。
(五)探索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健全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机制。为切实做好我县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工作,实现污染者全面承担环境损害责任,受害者依法获得赔偿,生态环境科学进行恢复,根据《新环境保护法》,环境损害鉴定评估统筹考虑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工作与损害赔偿、环境保险理赔、环境污染修复,以严重危害公众环境安全的水污染事故为突破口,聘请具有资质的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机构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与标准开展工作,强化损害鉴定评估队伍职业道德建设,建立监督机制,防止权力寻租,确保损害鉴定结果和评估报告的独立性、科学性与公正性。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20xx年7月26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专题研讨班的开班仪式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脱贫攻坚、污染防治”的三大攻坚战,其中“污染防治”作为三大攻坚战之一,凸显了中央对环保工作的重视。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的今天,上上下下齐心协力抓经济、搞建设同时,一改以往破坏式建设、掠夺式发展,实行发展理念和方式的深刻转变,倡导绿色发展,把环保工作当做重中之重来抓,真真正正做到了让“金山银山变成了绿水青山”。因此,作为环保工作的亲身参与者,为了更好的搞好望城街道的生态环保工作,实现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对街道辖区工厂企业的走访以及对水源保护地周边实地的调查了解后,将望城街道的生态环保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当前我街道的环保工作现状。
望城街道设立了生态环境保护办公室,由丁长征同志任主任,配备工作人员一名。20xx年圆满完成了全国第二次污染源普查、污染防治“百日攻坚”活动、中央环保督查“回头看”等上级安排的各项任务,完成各级信访交办件5件,对辖区内的17家存在污染风险的企业,指导其全部进行了自行环保监测,确保不发生污染环境的问题出现;饮用水源地保护方面:拆除了金宝滩取水口的门窗厂,搬迁华通及胜发两家公司,关闭了位于同欢水库饮用水源保护区内的一家养鸡场,并责令广森铸铁和定升机电两家企业年底前停业或者搬迁。在环保站的努力下,望城街道的生态环保工作有序推进,生态环境有了显著的改善。
1、“属地管理”导致环保工作矛盾突出。
环保工作根据“属地管理”的原则,发现了污染环境的问题,上级环保部门就将任务下压,交由街道办环保站处理,而街道办环保站面临着执法权限的缺失这一重要难题,由于权限的掣肘,工作人员只能进行当面的口头教育制止,个别企业仗着对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根本不会听取没有执法权的工作人员的意见,但是上级环保部门又以硬指标、硬考核为前提,将责任下沉,一边是必须完成的工作任务,一边是说话无力的工作实际,常常导致工作人员压力山大,无所适从,工作也开展了,但是实际效果不是很明显,矛盾异常突出。
2、点多面广导致环保工作后继乏力。
由于环保站工作人员偏少,而整个街道办辖区内需要管理的环保问题涉及面广,处理复杂。一是水污染的治理,街道辖区内有两处饮用水源保护地,所以环保工作中的水污染治理是重点,但是调查发现,虽然有“河湖长制”这一巡河制度,实际开展中却很难发现个别非法企业偷排、居民偷倒等现象发生,农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畜禽养殖废水等对河道和水库水源定会造成污染。二是大气污染的治理,目前街道辖区内由于公路硬化要建设搅拌站,大力建设基础设施以及棚改拆迁等,导致大量建筑垃圾和粉尘的污染问题不断上升,农村也有少量秸秆焚烧导致的大气污染问题。
3、投入不够导致环保工作欠账较多。
由于前期的重视不够,导致人力、物力、财力上都显得捉襟见肘,居民的房前屋后没有垃圾存放设施,村组的垃圾集中堆放点也长时间未清理,促使群众乱丢垃圾,污染环境,街道办也未建立污水处理设施,只能要求居民自行出资建立单独的污水收集处理系统,费时费钱,群众的参与性不高,直接导致了生活污水的直排而污染环境。前期的宣传引导也不到位,导致群众的整体环保意识不强,突然将生态环保工作紧抓重抓,部分群众甚至会有反感情绪。
三、搞好环保工作的几点建议。
1、加大宣传的强度。
可以在九年制义务教育中利用业余时间或者自习时间穿插进环保知识的宣传,利用新媒体,“两微一端”等现代化的平台来发挥作用,扩大宣传面;也可以制作一些譬如“爱护生态环境就是爱惜自己的生命”等有警醒性质的标语,悬挂在集镇、墟场、主干道出入口等场所,让群众能无时无刻的感受的爱护环境的重要性,从内在提升群众爱护环境的意识,为环保工作奠定广泛、扎实的群众基础。
2、加大投入的力度。
在切实保障村级保洁员的工作经费基础上,投入更多的财力,改善监察、监测设备来解决历史欠账,也可以增添分类垃圾桶,增建垃圾池,扩充村级保洁员人数,租用专门车辆在辖区内进行不间断的巡查宣传等等,这样才能为生态环保工作的开展创造良好的物质基础。
3、加强学习的深度。
环保工作人员要加强业务的学习。首先是向书本学习,吃透上级文件精神,多与上级部门沟通交流,除了担负起对辖区环境质量负责的法律责任外,还要主动作为,被动工作的难题。其次是向有经验的同行学习,学习先进的工作方法,强化自身的业务知识,努力提高环保人员的自身素质。
尊敬的各位领导:
按照文件通知安排,下面我将螺田小学关于“生态文明进校园”工作开展的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学校基本情况。
螺田镇螺田小学,前临美丽灵秀的下山溪,背靠风景秀丽的大公山,是人杰地灵的螺田文化中心。学校占地面积23546平方米,学校现有专职教师53人,学生1126人。学校自然条件优越,形成了得天独后的治学桃园,育人雅地。
二、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
全面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弘扬生态文明文明,促进师生参与生态文明文明建设,提高广大师生生态文明文明意识,树立生态文明文明观念,形成广大师生植绿、爱绿、护绿、兴绿的良好社会风尚;加强校园绿化建设,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教书育人环境,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绿色校园。
三、建设重点。
宣传生态文明进校园,通过校园环境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师生德育建设,生态进课堂等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把我校打造成花园式学校。再通过“小手拉大手”活动,让学生去影响家庭、影响社会,达到全社会爱护家园,打造生态文明社会。
四、取得的成效。
五、主要做法。
(一)强化领导,落实责任。
1、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生态文明进校园”活动领导小组,具体分管环保工作。明确分工,强化责任,优化措施,校长亲自抓,教导处、总务处和少先队紧密配合,将校园文化环境建设与绿色学校创建纳入到教育教学的各项活动中去。
2、强化领导核心,建立以班主任和社会、自然、思品等学科的教师为骨干的管理机制。
3、完善监督、检查机制,坚持记录,定期总结,按计划逐步开展教育活动。
4、定期召开专题会议,推动学校生态环保工作。
(二)具体案例。
1、优化校园环境,建设特色校园“竹”文化。
(1)螺田小学是一个竹资源非常丰富的学校,初入校门,右边是我们一片翠竹园,我校结合山里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利用当地的竹子,组建了6个特色小组——竹雕、竹板、竹竿舞、竹笛、竹手工艺、竹书法。
其中具有代表特色的是方亮老师带领的竹雕,竹雕取材于校园旁的竹子,方亮老师带着30只“雏鹰”雕雕刻刻,一个个竹雕作品形象而生动地摆在了我们面前。我校的竹雕题材最有特色为“文明礼仪”篇章,学生在竹的茎节上面雕刻“让天更蓝,让水更清,让我们从小事做起”“山中何所有?岑上多白云”等文字。反映的是人与自然和谐的美.学生观赏的同时,也潜移默化着要保护环境,爱护自然。
(2).每学期组织一次班级寝室文化大评比,加强班级寝室文化建设,努力创设高雅的校园环境,整洁优美、文化浓厚的校园环境。
具有代表特色的是一2班的“奇妙的树叶”这一板块,它是根据一年级科学书中“树叶”一内容,孩子们用他们的小手通过捡校园中的树叶、裁剪树叶、贴树叶制作出了一幅幅形象生动的作品,有的是动物、有的是时钟、还有的是房子等等。不仅锻炼了孩子们的合作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还将落叶变废为宝,将生活中平凡不起眼的事物变成美的事物,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多姿多彩。
还有四3班的“书香年华”主题教室,老师和学生们用绿色叶子用随处可见的小树叶、松果装饰整个教室,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目的就是为了给孩子们营造一种宁静、清新、优雅、绿色和谐的气氛,让孩子们在学习中也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绿色美。
2、加大宣传,多渠道开展学生生态教育活动。
充分利用校园广播、黑板报、演讲比赛、征文比赛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宣传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大力倡导节能低碳理念。让学生真正认识到一滴水、一度电、一张纸、一粒饭的重要性,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贡献力量。
3、定期开展主题班队会。
为深入宣传贯彻党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关政策和方针,为更好的落实上级部门对“生态文明进校园”的有关要求,我校结合实际情况,定期开展主题为“生态文明进校园”的主题班队会活动。
4、师生共同打造特色生态耕耘园。
螺田小学有一块独具特色并充满生机的劳动实践基地——耕耘园,在这里师生学会劳动技能,体验劳动快乐,分享劳动果实,陶冶师生情操,将一块块荒芜的土地变成了一田田师生收获的菜园。在每周三的少年宫兴趣班中有一个“乡野田园”兴趣小组,兴趣小组的成员来自各个班喜欢植物的孩子,在生态耕耘园老师王文运的带领下栽培了小白菜、生姜、丝瓜、苋菜等多种瓜果蔬菜,学生们共同合作,播撒种子,每周浇水、除草、施肥,呵护着青苗的成长,忙得不亦乐乎,在金秋十月体验着采摘丰收的喜悦。共同体验着、收获着,眼下虽是冬季,螺田小学小学翠竹园的生态园里却是一片生机盎然,同学们在这里学习传统农业知识,认识了许多植物,感受劳作带来的快乐。
热门生态环境工作情况报告(通用18篇)篇六
会议记录:
为进一步抓好叙永镇精准扶贫工作,9月8日上午,叙永镇召开2016年精准扶贫工作推进会,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和相关工作人员参加了会议。
会上,分管扶贫工作副镇长张俊传达了昨日召开的全县精准脱贫档案资料规范管理培训会会议精神。叙永镇党委书记王明俊对精准脱贫档案资料管理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并做了重要讲话,扶贫工作是一项政治任务、民生工程,精准脱贫档案资料规范管理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必要条件,我们要不打折扣地完成档案资料管理工作任务,针对昨日会议提出的精准脱贫档案资料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我镇要对号入座,一一对照整改。
会议要求:一是进一步明确责任。要求班子成员、相关人员必须深入所联系村、扶贫户,扎实全面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二是进一步强化认识。扶贫工作不能走过场,不能流于形式,必须把每项工作落到实处,确保建卡对象摸得准,致贫原因分析准,脱贫措施定得准,帮扶目标盯得准;三是进一步完善产业规划。要重点围绕选准产业发展方向,针对产前、产中、产后不同阶段产业发展困难给予扶贫户帮助,促进贫困户增收,确保完成年度减贫任务。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热门生态环境工作情况报告(通用18篇)篇七
同志们:
在第xx个环境日到来之际,国家环保总局和教育部、全国妇联在这里隆重召开全国绿色创建活动表彰大会,我谨代表国家环保总局向受到表彰的"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家庭"以及"优秀组织单位"、"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祝贺!向为绿色创建活动付出汗水和心血的所有同志表示由衷的感谢!向来参加这次会议的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全国妇联、共青团中央、驻华代表处等有关部门、单位的领导和来宾表示热烈欢迎,感谢你们对环保工作的大力支持!
党中央提出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这是新形势下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指导方针,不但为环保工作指明了方向,而且为环保事业的发展带来了难得机遇。各地蓬勃发展的绿色创建活动既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实践,也是推动环保事业发展的有效手段。绿色创建活动不但提高了公众的环境意识和环境道德素养,改善了学习、生产和生活环境,还带动了广大青少年、市民、家庭等积极参与环境保护,逐步形成有利于环境的社会新风,推动了社会进步。绿色创建活动已经成为我国环保事业的组成部分,社会公众已经成为推动环保工作开展的重要力量。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也是环保的未来。开展青少年环境教育是关系到我国环保事业发展、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一件大事。开始于""期间的"绿色学校"创建活动旨在提高青少年的环境意识,培养他们的环境道德素养和环境审美情操,鼓励他们开展环境实践,从自身做起,改善校园环境。在""基础之上,"十五"期间"绿色学校"得到较快发展,陆续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典型,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创建经验。目前,全国已有23000多所中小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及幼儿园参加了创建活动,涉及约1500万学生和儿童;488所学校受到环保总局和教育部的联合表彰。今天,我们将对第三批全国创建"绿色学校"活动"先进学校"进行表彰。经过环保、教育等部门的大力推动,"绿色学校"的社会影响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学校自愿参加到创建活动中来,发展势头良好。与此同时,我们制定了符合我国国情的"绿色学校"创建、评估和管理指南,创建活动逐步走向规范、深入,"绿色学校"的质量不断提高。目前,"绿色学校"创建成为推动学校开展环境教育的有效形式和进行未成年人环境道德教育的主要载体。通过"绿色学校"创建,提高了广大师生的环境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改进了学校环境管理,改善了校园环境。在"绿色学校"创建活动中成长起来的广大青少年学生已经成为我国环保的一支重要生力军。
社区是城市的基础,是我们生活的家园。根据"十五"期间《全国环境宣传教育工作纲要》的要求,全国各地开展了创建"绿色社区"活动,这是绿色创建活动的新进展。今天,环保总局要对首批全国创建"绿色社区"活动"先进社区"进行表彰。随着我国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城市环境问题日渐突出,城市居民的生活和身心健康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虽然保护城市环境是政府的主要职责之一,但是,广大市民也要承担起保护环境的义务。社区是城市的基本组成单元。开展创建"绿色社区"活动就是要激发社区居民的力量,推动社区居民开展环境自治,改变传统生活方式,实施可持续消费,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从每个家庭做起,主动参与,积极监督,依靠广大居民自觉行动,努力改善城市社区环境质量。这项活动被纳入了中央文明办工作部署之中,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之一。各级环保部门把"绿色社区"创建活动纳入了工作计划,大力推动这项活动。在各地社区管理部门的支持和配合下,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绿色社区"创建工作进展很快,目前全国已有2300个省市级"绿色社区"。在"绿色社区"创建活动中,各地把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提高社区环境管理水平与推动环保公众参与结合起来,以贴近群众、走进生活的形式,开展环境宣传教育,倡导生态文明和绿色生活方式,推行绿色消费,大力解决社区环境问题。"绿色社区"创建活动增强了广大市民的环境意识和环境道德观念,提高了社区居民保护环境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改善了社区环境,并带动了社区环境规划与建设,为城市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由国家环保总局和全国妇联联合开展的创建"绿色家庭"活动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的环保细胞工程。随着环保工作的深入开展,我国的工业污染的比重逐渐下降,而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的比重逐渐上升,成为主要污染源,防治生活污染已经成为当前环保工作的重要任务。一方面,我们要加大对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的治理力度,另一方面,也要从源头减少生活污染的排放量。从20xx年以来,国家环保总局和全国妇联联合开展了"绿色家庭"系列宣传活动,各地结合实际情况,面向家庭,面向妇女,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大力普及环境知识,倡导有利于环境的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提倡合理消费,反对奢华、浪费;宣传推广各种节水、节能等环保技术;推动垃圾分类,促进物质循环利用;推行绿色消费,引导家庭购买环保型产品,自觉抵制有害于环境的产品。今天,国家环保总局和全国妇联联合表彰的这100家"绿色家庭",只是"绿色家庭"大队伍中的一小部分。我们希望通过这次表彰,能带动更多的家庭参与环保。如果每一个家庭都变成环保型家庭,我们一定能够建设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家庭"三者之间互相影响,互相促进。创建"绿色学校",可以带动家庭、进而促进社区开展环境保护;创建"绿色社区",可以带动家庭参与环保活动,进而促进学校开展环境教育;创建"绿色家庭"则可以推动环保型社区建设,通过社区又带动更多的公众参与保护环境的行动。从"绿色学校"到"绿色社区"再到"绿色家庭",绿色创建领域不断拓展,正在向机关、乡村、工矿、医院、饭店等各行各业延伸,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每一项绿色创建活动都是在为改善环境尽一份力量,都是在为环保事业添砖加瓦,都是在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做贡献。
这次表彰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树立典型、巩固成果、推进绿色创建活动。希望这次受到表彰的绿色创建活动先进单位、先进个人珍惜和保持荣誉,再接再厉,不断总结创建经验,开拓创新,鼓励更多的青少年、家庭、社会公众、企事业单位积极参与到绿色创建活动中来,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做出自己的努力。
明天就是环境日,今年中国的主题是"人人参与,创建绿色家园"。绿色创建活动就是动员人人参与,创建绿色家园的具体行动。今后,环保部门将继续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对绿色创建活动给予切实的帮助和支持。我们将同有关部门一起,加强对绿色创建活动的指导和管理,开展绿色创建交流、研究和培训等工作,改进不完善的地方,解决存在的问题,使绿色创建活动持续、健康地开展下去,形成一个覆盖社会各个方面和各个层面的绿色创建网络;同时,要不断深化创建工作,提高绿色创建质量,扩大绿色创建影响,使之成为号召全民参与环保的绿色旗帜。
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推进绿色创建活动,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努力奋斗。
谢谢大家。
热门生态环境工作情况报告(通用18篇)篇八
全县各族干部群众:
玛多,作为黄河源头第一县,生态环境独特,境内山水壮美、景色秀丽、水草丰美、湖泊成群、湿地连片,是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地带,也是养育中华文明和万千华夏儿女的生命源头。作为河源儿女,在以家乡美丽的生态环境为骄傲的同时也要深刻而清醒地认识到生态环境的脆弱性,玛多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在保护好黄河源头生态环境是我们每一个玛多人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和义务!
为深入贯彻落实视察青海省提出的“扎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的重大要求,切实保护好玛多县的生态环境,现提出如下倡议:
一、提高思想认识,坚持生态环境保护第一。时刻牢记关于保护好三江源生态的殷切嘱托,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理念,强化自身责任感,以身作则,身体力行,为保护玛多生态环境做出自己的'贡献。
二、引导全民参与,争做生态文明的宣传员。利用各类宣传时机,将生态环保理念向牧民群众和身边朋友通过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正面宣传引导,提高全民的生态环保意识。
三、积极响应号召,大力践行生态环境保护。各民族干部群众自觉树立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黄河源的意识,提倡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珍惜和节约自然资源,反对铺张浪费,不随意倾倒生活垃圾,不向水源湖泊排水排污。
四、保护野生动物,提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尊重和顺应自然法则,为野生动物留足生存空间,维护人与动、植物间的生态平衡,坚决打击一切非法盗猎野生动物的犯罪行为!
生态环境保护是一个系统性问题,构建绿色、文明、和谐的生态玛多,需要你我的支持和努力,更需要全县各族人民的共同参与!
广大干部群众,行动起来,让我们一起为玛多的天更蓝、水更清、草更绿、人更美,一起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玛多贡献自己的力量!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生态环境工作情况报告(通用18篇)篇九
3、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全面推行河长制。
4、拆违还路拆违治脏拆违增绿拆违添景拆违改造。
5、消除违法用地拆除违法建筑取缔违法经营整治安全隐患。
6、坚决拆除无证违法建筑没有例外没有特殊。
7、整治“脏、乱、差”要靠“你、我、他”
8、“五违”整治“白+黑”、“5+2”城市家园将会变得更美丽。
9、河长制河长治。
10、维护城乡建设秩序遏制违法建筑蔓延。
11、拆除违法建筑补好城市短板。
12、加大“五违四必”整治消除城市安全隐患。
13、加强生态环境治理促进宝山可持续发展。
14、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治水管水兴水护水。
15、安全隐患必须消除违法建筑坚决拆除。
热门生态环境工作情况报告(通用18篇)篇十
今年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环保局的指导下,切实贯彻环保基本国策,认真执行环保法律、法规,以节能减排为中心,始终把环保工作放在突出位置,树立“抓好环保为经济,发展经济为环保”的大局观,全面开展环保工作,建设美丽xx,有力的促进了全镇经济与环境、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我镇社会主新农村和谐社会的建设。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我镇将环保工作列入全年工作计划,制定环保目标任务,制定相应的工作目标。为确保目标的实现,成立了以政府镇长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环境保护工作领导小组,落实具体经办人员,保证了组织机构完整。
环境保护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是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为了提高广大群众的'环保意识,我镇利用各种形式进行环保宣传,张贴过街宣传标语20幅,对环保知识进行宣传。通过大力开展环保宣传教育,极大地增强了人民群众的环保意识,提高了公众关心生产生活环境,主动参与环境建设,依法维护自身环境权益的自觉性。
在工作中,我们严格按照环保目标责任书要求,结合部门职责和部门实际,抓住重点,齐抓共管,有效实施,强化管理,使环保目标责任状各项内容和指标落到实处,各项工作有序展开。
(一)我镇于20xx年5月份开始进行环境综合整治,主要清理河道内杂草和漂浮物,清理两岸工业和农业污染源,目前已经完成全部的整治任务。对各主要河道水环境进行集中清理整治工作。截至目前顺堤河共清理网箱330个,网泊11个,抬网1个,养鸭场2个,养鸡场3个,清理工作已全部结束;鹿口河清理网箱16个,网泊4个,抬网3个,养鸭场2个,养鸡场3个,养鹅场2个。三是按照要求进行绿化工作。目前在顺堤河的堤岸及堤岸外婆底线以外100米陆域范围内共种植杨树15500余棵,柳树450余棵。整治前:河内水草丛生,堵塞河道,河面漂浮物较多,沿线有四家养殖场,养殖废弃物直接排入河道,河道水环境极差,水质发黑发臭。整治后:河道内无杂草和漂浮物,沿线养殖企业全部清理,无污水和废弃物排入河道,河面清洁,河道通畅,达到了预期整治效果。
(二)节能减排工作稳中推进。按照年初县环保局下达的目标责任书要求,在全镇广泛推广和应用节能减排技术。按照县环委会要求,对污水处理厂节能减排工作进行核查,并准备好核查台账资料。
(三)按照县环保局的统一部署,结合我镇实际,在全镇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境的专项行动。未发生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和因环保问题引起的上访事件。
1、集中开展重点流域、重点企业的专项整治。配合环保部门开展小流域污染问题的整治;加强对我镇内的岑港河、铺前河的治理,加强监管力度,严格控制污染源头。对全镇新建建设项目进行一次集中清理。对没有依法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并投产的排污单位,依法责令其停止生产;对环保设施不正常运行、污染物超标排放的,一律停产整治,坚决控制新污染源的产生,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2、大力开展镇村环境整治工作,对环保目标责任书落实情况进行督导检查。通过督导检查,认为我乡各行政村都较为重视环境保护工作,普遍建立了环保工作机制,坚持和完善党政一把手环保工作实绩考核制度,能够认真落实环境保护“一把手”负责制,实行主要负责人亲自抓、负总责,分管副职深入实际,狠抓工作落实,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二是宣传教育工作还做的不够,群众环保意识不强;
三是规章制度的落实不到位;
四是镇级环保力量薄弱,基础设施条件较差,影响环保工作的顺利开展。有待今后工作中加以解决。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生态环境工作情况报告(通用18篇)篇十一
优秀作文推荐!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生态环保工作的精神,按照街道的统一部署,进一步创造整洁、优美的社区环境,切实改善社区的环境质量,保护居民的身心与健康,本社区以绿化社区、美化社区、亮化社区为工作目标,努力营造人居环境,开展了以下一系列的环保工作。
年初,社区成立了以书记为第一责任人,由副主任分管,环保联络员具体落实,环保义务监督员组成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小组。我们在认真制定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计划的基础上,定期与不定期召开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专题会、环保志愿者座谈会、居民代表意见征询会,努力使社区生态环境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社区组建了一支20余人的环保志愿者队伍,充分发挥志愿者服务队伍原作用。以创建“省示范文明城市”为契机,创造优美居住环境,建立健全环保管理体系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努力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今年共出黑板报12期,宣传窗4期,印制生态环境宣传资料1000余份,悬挂横幅6条。组织志愿者对辖区垃圾“死角”、野广告、白色污染进行督促整改9次。环保工作做到常抓不懈并加强对清洁工的考勤,实行每月定期与不定期的考核制度、奖罚分明,职责到人,保证小区环境的整洁。
自四月起,我们每季度开展一次环境污染的`排摸工作,每排摸到一家新增的就填写1张《浒山街道污染源排摸记录表》,在开展再次排摸工作的同时,对已排摸到的对象进行日常监督工作,并现场填写《浒山街道环境保护现场监督情况记录表》,根据污染程度,污染较重的每月1次,污染一般的每季度1次,污染较轻的酌情进行监督,并按时上报。在百日环境整治行动中,我们共排摸污染源单位5家,排摸出影响居住环境行业的单位2家,并提出了整改意见,为下步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社区始终将环保宣传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针对快餐店、小美容院等三产小业主,主要采取发放宣传单等现场宣传教育,并督促他们第一时间进行整改;我们举办环境保护知识讲座、环保志愿者护绿活动,在社区内设立了明显醒目的环保宣传牌,以营造良好的长效宣传氛围,对扩大环境保护的影响力也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我们借“六.五”世界环境日、“914世界清洁地球日”行动的宣传契机,对小区绿化带、房前屋后、楼道、死角等进行了彻底的清理,共清运垃圾80余车,发放环保宣传单1000余张,使人人关心环保、人人支持环保、人人参与环保的理念深入人心。一年来,我们共举办环保培训班四期,参加人次达300余人次;“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环保志愿者活动及劝导住户做好“节能减排”、“绿色家庭”工作,特别是阳光实验喧嚣的学生的参与,培养了孩子从小爱环境的意识,让孩子们用天真浪漫的“环保绘画大赛”环保行动,带动一个家庭,影响一个社区。
热门生态环境工作情况报告(通用18篇)篇十二
优秀作文推荐!今年以来,城东区坚持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坚决落实省、市各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决策、部署和要求,认真贯彻执行相关法律法规,以“大气污染治理”、“国省道交通沿线和旅游景区及周边环境整治”、“创模”、“创森”等重点工作为抓手,不断加大治污减排力度,全区大气环境、水环境、声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以各项环保法律法规为依据,加大环境执法力度,集中整治重点污染行业和重点区域的环境违法行为,充分发挥“环保110”投诉热线作用,及时受理群众投诉和信访,按照有案必查,有查必有果的原则,妥善处理131起污染举报案件。严格按照政府《关于“十二五”期间森林采伐限额及强化管理工作的通知》和省林业厅《关于青海省“十二五”期间森林采伐限额使用管理办法(试行)》,加强林木采伐监督,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至今未出现超额采伐现象。林地变更登记及时,各项工程建设征占用林地审查率100%,各项审批规范,基础档案完善。
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加大违法建设打击力度,截至目前,拆除违法建设143户、3.82万平方米,在一定程度上扼制了违法建设泛滥的势头,为项目实施创造了良好环境。每年结合“六五”世界环境日、“创模宣传日”、创建“绿色学校”等活动,通过设立宣传咨询点,发放环保知识手册,现场办公受理污染投诉等方式,广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以及水、气、声等污染防治法》等,组织学校学生、社区群众开展“废弃物手工大赛”、“环保书画展”等主题活动,并对企业负责人进行了环保法律法规知识培训,让环保走进校园、走进企业和群众生活,使环保行动落实到学校、社区和家庭,全区上下人人关心环保、人人参与环保的氛围日渐浓郁。
2014年,全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重点工程共9项,总投资2560万元,其中包括湟中南路西侧游园等绿地景观提升改造,青藏花园南北门、湟中南路东侧等绿地及花街建设,路家庄、友谊、林家崖新村绿化,南北两山生态区补植补栽、煤改气项目等。截止8月底,已完工8项,累计完成投资1866.3万元。今年我区共完成计划内外燃煤锅炉整治任务74家81台107.95蒸吨,已落实“煤改气”专项补助资金1078.3万元,切实减轻了困难群众的经济压力,将市委、市政府的为民办实事项目落到了实处。
按照《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对建设项目实施分类管理,认真做好审批工作,严格把关,对8个建设项目进行了环境影响评审(青海金达莱商务宾馆建设项目、青海健翔熠鑫酒店、联合佳缘居住小区建设项目、青藏高原清真牛羊肉系列精深加工制品生产线建设项目、西宁庆康骨科门诊部建设项目、青海成明年产6000吨钢结构加工生产项目、青海金沙滩矿砂设备制造加工4320台生产加工项目、青海振兴实业有限公司铝包木门窗加工生产线建设项目)。同时,开展了“三同时”执行情况专项检查,验收1家(青海振兴实业有限公司铝包木门窗加工生产线建设项目),确保辖区建设项目环评执行率、“三同时”执行率均达到100%。
我区紧紧围绕生态环境保护中心工作,以大气及水污染防治日常环境监察为抓手,深入推进“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3个重点执法检查,对重点污染源进行每月不少于一次,一般污染源每季不少于一次的日常监察,同时将环境监察与“环保110”投诉相结合、与建设项目“三同时”监察相结合、与排污费征收工作相结合,使各项环境监察工作有机整合,显著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不断健全处置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机制,制定完善了《西宁市城东区环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建立了区、镇(办)、企业三级环境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全面提升环境监管效能,为维护辖区环境安全和改善环境质量提供了有力的'执法保障,并将此项工作作为常态化的重要任务,完善组织机构,建立长效机制,纳入年度考核重要内容。
根据市环保局下达的总量控制计划,制定下发了《城东区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分解计划和实施方案》,将指标分解到排污单位,并对排污单位实施量化管理,建立了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增减项目原始台帐,定期对其污染物排放情况进行跟踪检查,督促排污单位采取防污减排措施,确保总量控制,从源头抓起,通过结构减排、工程减排和管理减排三大举措,今年我区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均在控制指标范围内;结合八部委《打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生活专项整治活动》,淘汰落后的生产工艺,对违法排污企业进行关停。并从政策咨询、手续办理、资金申报等方面强化跟踪服务,积极支持企业实施节能减排改造项目,先后实施了青海新型建材厂新能源技术及产品应用项目,青海百德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沼气发电项目,促进企业实现绿色发展。
1、大气污染治理工作。
资金投入。去年以来,我区累计投入大气污染防治资金2000余万元,购置了机械化清扫车等环卫清扫设备,硬化了重点扬尘污染道路,购置了覆盖滤网、整改了辖区内管网覆盖到位的燃煤锅炉,基本改造完成辖区内餐饮单位煤油烟污染,提高绿化覆盖率,包括湟中南路、青藏花园、路家庄、友谊、林家崖等绿化及南北两山生态区补植补栽,有效消除了一些大气环境污染源,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施工工地扬尘控制。按照建筑工地扬尘污染治理“五个100%”要求,对辖区拆迁工地24家,建筑工地108家进行了拉网式的反复检查,要求每个工地交压保证金100万元,对达到“五个百分百”要求的,允许其开复工,达不到环保要求的,坚决关门整治,并对已开复工的96家建筑工地进行了专项整治和规范。
道路扬尘管控。组建了3个渣土挖运公司(正源、银海、东盛),要求所有渣土运输车辆安装gps装置,实现渣土挖运集中管理。设立南山路、互助路、宁互路3个固定及流动车辆检查点,从源头控制渣土车辆覆盖情况、是否带泥上路、有无准运证、是否超载等行为,累计处罚违规车辆3500余台;我区现有17台洒水车,4台喷雾车,统一由环卫公司管理,分别对辖区33条道路进行喷雾、洒水降尘。划分路段编排安排扫路王与清扫员配合进行大清扫,每日结合气候变化安排喷雾、洒水车进行喷洒作业,按计划增减喷洒频次。重点加大果洛路、湟中路、互助路、南山东路等路段的洒水频次。每日每台平均洒水频次为7次,每日平均洒水量为1315吨,共有5个取水点(南山路、滨河路、八一路、互助路、德令哈路)。
企业、煤场扬尘治理。根据市政府安排,我区不保留和设置堆煤场所。我们对不符合大气环境污染管理规定,缺乏必要硬件设施的9家露天煤场、2家弃土场、5家中小企业实施了关停或限期关停。目前,我区二级煤炭销售网点正在建设。
煤改气、餐饮业治理工作。今年我区共完成计划内外燃煤锅炉整治任务74家81台107.95蒸吨,已落实“煤改气”专项补助资金1078.3万元;完成餐饮业305家餐饮单位煤(油)烟整治,为积极进行整改和存在整改资金困难的100家个体餐饮单位争取专项补助资金12万元,切实减轻了困难群众的经济压力,将市委、市政府的为民办实事项目落到了实处。
根据统计资料显示,1-9月份,城东区空气质量基本以优、良为主,东区在四区中排名1月份为第三,其余8个月中5个月排第一、3个月排第二,空气质量排名逐月攀升。
2、水污染防治工作。
针对乱排乱放现象,按照“水质达标、河面清洁、河岸绿化”的工作目标,制定了《2014年度湟水河流域(城东段)水污染综合整治工作方案》、《西宁市城东区河道“河长制”管理工作制度》和《湟水河流域(城东段)排污情况巡查制度》,组织人员每周对湟水河五一桥至小峡口段河道巡查一次,拆除了湟水河沿岸拥军巷绿化带两侧搭建的2座临时旱厕,取缔了育才小学南侧、湟水河岸北侧2个私设的违法排污口。对湟水河流域(城东段)、沙塘川流域涉水企业的污染防治设施运行情况、污染物排放方式等情况进行了检查,共检查涉水企业14家,涉及排污口16个。针对5家污水处理设施不完善的企业,限期完成整改,确保污水达标排放。
投资1000余万元实施了王家庄防洪渠改造、沙塘川河治理及四边绿化、沿街景观建设、小区游园等工程。其中中庄渠改造项目是湟水河流域(西宁段)综合治理的组成部分,区政府投资260万元妥善解决了13户被拆迁户的安置问题,配合市湟管委全面完成了河道清淤、环境整治、地下排污、绿化改造、景观建设等工作。
1、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
进行了2012年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项目的续建,朱家庄村、韵家口村、泮子山村、傅家寨村一期生活污水管网工程完工并通过市级、省级验收,傅家寨新村二期因年内不能实施,其生活污水管网工程亦无法施工,区政府已报请省、市环保部门调整项目,目前正在等待批复下达。
2、国省道交通沿线、旅游景区及周边环境整治工作。
按照《西宁市国省道交通沿线和旅游景区及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要求,投入资金4000余万元,完成宁互高速公路两侧景观整治、辖区破损路面修补及破损楼体墙体的粉饰美化和街道绿化补植等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同时,组织公安、城管、工商等部门,对马步芳公馆周边、东关清真大寺周边乱摆摊设点、无证经营、沿街乞讨等问题进行了集中整治,景区环境已大为改观。
3、城乡结合部环境整治工作。
在新村建设中,先后落实农村奖励性住房建设、农村危旧房改造、9村人饮安全工程、6村道路硬化和绿化、友谊村新型农村社区项目、泮子山村“三集中”建设项目、团结村300户节能示范项目等惠农政策,落实专项资金1.2亿元,有力地加快了城乡一体化建设。
目前,全区15个行政村城市化住房建设已推进到14个村。城市化环境卫生管理工作稳步推进,卫生保洁员和保洁设施配置齐全,村庄生活垃圾收集设施已初具规模,村庄产生的生活垃圾均能够日产日清,村民居住环境得到全面改善。
存在的问题。
(一)大气环境质量形势依然严峻。辖区建筑工地、拆迁工地多,仍有部分建筑工地达不到扬尘污染治理“5个100%”要求;个别道路清洁洒水频次不足,道路扬尘污染问题依然存在;渣土车辆绕行逃避检查的情况比较突出,黄标车限行方面缺乏强有力的惩戒措施;城乡周边地区燃煤面源污染还十分突出。
下一步工作措施。
(一)扎实推进大气环境综合治理工作。
继续深入开展“煤改气”、餐饮业煤(油)烟治理等污染整治工作,控制烟尘、油烟、异味等污染,削减工业废气和粉尘污染,加强对道路扬尘和建筑施工扬尘的监管,严禁焚烧垃圾、枯枝落叶、农作物秸秆,从源头控制大气污染,同时,坚决关停取缔各类污染型中小企业,并加强监管,防止死灰复燃,确保全区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60%以上。
(二)着力改善湟水河流域环境质量。
全力抓好湟水河(城东段)水污染防治工作。按照“全测控、全收集、全处理”的整治工作要求,采取有效措施逐步完成辖区26条未划分功能区小河流、沟、渠的综合治理;积极推进雨污分流工程建设,实现城区排水系统雨污分流全覆盖。
(三)坚决落实环评和“三同时”制度。
严格落实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严把项目准入关,坚持关口前移,针对重点行业、敏感区域和敏感项目,集中力量抓好项目验收的管理,建立健全环保验收全过程管理制度。
全方位落实“三同时”等各项环境监管制度,进一步健全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工作机制。对环保设施不能与生产设施同步运行的项目,决不允许试生产。建立健全现场督查机制,全面扭转“重审批轻监管”的局面。
(四)切实解决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环境问题。
一是继续增强环保“110”投诉举报热线服务效能,扎实做好环境污染投诉和环境信访工作,切实做到件件有回复、事事有着落。
二是精心组织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集中解决一批影响群众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
三是加强环境应急管理工作,组织开展环境应急演练,提高防止和妥善处置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
(五)不断加大农村环保工作力度。
落实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项目,有效遏制农村垃圾、污水、秸秆、畜禽粪便等多方面的污染,统筹解决好农村生活面源、工业等层面的环境问题,通过开展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整合部门力量,优化资源配置,形成齐抓共管的农村环保工作机制。
(六)为保护环境营造良好氛围。
大力宣传环境治理和环境保护先进典型,加大违法排污单位的曝光力度。继续充分发挥报刊、宣传册和公益广告的作用,开展环保法律法规、环境科学知识的系统宣传,使环境保护成为一种社会共识和社会行为。以社区和学校为重点,深入开展绿色创建活动,让绿色、低碳消费成为全体公民的自觉行动,形成全社会共同推进保护环境的新格局。
热门生态环境工作情况报告(通用18篇)篇十三
调查负责人:xxx。
洪铺镇是皖江城市安庆的一个偏南小镇,是xx县辖镇。我们今天所要介绍的洪镇村与五桥村同是洪铺镇中非常重要的乡村,其中,洪镇村是镇政府所在村,是洪铺镇的中心,也是洪铺镇目前最繁华的一个村。而五桥村与洪镇村紧紧相邻,只有一河之隔,本是一个不起眼的小乡村,因为赶上了新农村建设的好政策,成为了全国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没有几年的建设治理,原本贫穷落后的小山村如今变得非常富庶美丽。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前往洪铺镇,看看两村的相同与差异。
常听老人谈起她们记忆里的洪铺镇,由于隶属长江中下游地区,这里水系丰富,水产盛足,那时候还没有三峡坝,村子里的河流都是和长江相通的,那时在家门口都能捕到江里的鱼种,七八十斤的鱼也是常常能捕到的,现如今很难见到的江豚简直就是常客,每每洗衣洗菜的时候便会游过来找点吃的。乌龟甲鱼什么的放牛的孩子经常一天能捡一箩筐回来,可惜那时候竟然不知道怎么吃。我老家所在的村子就是洪镇村,奶奶说那时候是没有自来水的,全村人吃喝的水都来自门口的那口方塘,并说那时候的水是很甜很清澈的,于是我便再次前往那口小塘,看到的却是这幅景象。
降雨量的减少,加上人们量的取用,还有农药,垃圾的污染,原本清澈甘甜的方塘已然变成了一个污水坑了。
我们再看看五桥村经过治理,情况是否会好一些。
这便是五桥村的池塘,水依然那么清澈见底,周围用理石筑起了涤,显得非常干净整洁。
跟随着全国城镇化的步伐,洪镇村也积极响应着国家的号召,但似乎在发展的进程中忽略了对环境的保护,忽略了对自然地敬畏。
这是洪镇村新建的小区,我想说的并不是它建的有多么漂亮,而是要强调一下它的前身,家一定不敢相信,这个地方曾经是一个很的水库,为了满足更多人的住房梦,人们不惜将水库填平,将扩建的魔爪伸向了稀软的湖床。广场上一条条歪斜的裂痕仿佛是那冤死的水库在无声的哭泣。
相比洪镇村,五桥村的建设开发则更加注重与自然和谐相处,他们在河道的两边修建了栏杆,住房沿着河堤依次建造,门前有流水,屋后是松林,好不惬意。
我们看到的就是五桥村的整体规划图,他们将村子里的土地通过土地平整,集中到一起,再承包给别人种植,既保护了赖以生存的耕地,又增加了经济收入,可谓一举两得啊。
触目惊心!图片上的就是洪镇村最重要的淡水河,早在二十年前,人们从这里上船可以直达武汉,更有很多的渔民以此河为生。现如今,宽阔的河道几近干涸,於黑的河床像一条被剥了皮的巨蟒衰死的暴露在焦阳下,量的垃圾撒满河道散发出阵阵令人作呕的气息,无奈的村民只能将就着使用已经发臭的河水。不知道老辈们看到如此场景会不会心痛,而或是叹口气,黯然的离开。
这是五桥村的水脉,五桥村的村民通过修建防护提,水堰,很好的保护了河水的流失,通过垃圾清理,河道清淤,使河水保持清澈,在这样的小河边漫步怎能不心旷神怡,心情舒畅。
通过这次调查,给我内心的冲击确实很,曾经鸟语花香,虾美鱼肥的洪镇村,在城市扩张的浪潮中被伤的千疮百孔,横流的污水取代了曾经清澈的小溪,堆积如山的垃圾占领了曾经翠绿的小丘,葱郁的山峦被切去了秀发,湛蓝的天空被掩上了浓浓的乌云,而五桥村却能后来居上,建设的如此美丽,不得不令人深思啊,真心的期盼美丽的洪镇小村能恢复曾经冒昧的摸样,希望像五桥村一样的乡村能越来越多,愿我们生存的环境越来越美好!
热门生态环境工作情况报告(通用18篇)篇十四
根据《剑河县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剑党办通〔20xx〕6号)精神,结合我县林业方面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实际情况,现将剑河县林业局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落实情况报告如下,请审阅。
严格执行好木材生产计划,“十三五”期间年均采伐木材13万立方米,持续管护好全县102.04万亩公益林,完成全县7个自然保护地优化调整工作,强化野生动植物保护,林政资源管理更加规范有力,在抓好“六个严禁”执法专项行动中,完成各类涉林案件60起,提前完成省州六个严禁要求的“四个100%”目标任务,先后共选聘了5077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转化为生态护林员,惠及5077户贫困户,每户年均新增收入1万元。在带动贫困群众增收致富的同时,落实森林资源保护包保责任细化到人,制定《剑河县森林防火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建立了县、乡、村三级防灭火责任和森林经营主体防灭火责任,形成以县级主要领导包辖区,县级联系乡镇领导包片区,县直部门包乡镇(街道),乡镇(街道)包村(居),村干、护林员包组、包户、包山头地块的森林防灭火“五保”包保责任制,全面落实森林防火责任。
我县不断加大造林绿化力度,强化培植资源,充分调动林业产业发展专班力量抓好退耕还林、油茶林和林种结构调整实施,建立和完善林业项目储备,切实抓好林业项目建设工作。20xx年全县完成人工造林1.44万亩,其中:油茶1万亩、退耕还林0.44万亩;当前储备林建设项目(三期)10.3万亩建设项目银行已授信,完成放贷1亿元,完成林木林地收储1.26万亩。随着森林资源培育项目的实施,我县生态环境持续发展向好,森林植被逐步恢复,林分质量不断提高,林业用地面积增大,目前全县林业用地面积扩大到251.37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到72.42%,活立木蓄积量提高到1434万立方米。
剑河县剑河县20xx年省级森林培育和森林资源管理项目申报建议书林业局于20xx年12月制定了“五定”表,落实主要领导带头责任制,组建专班落实专人开展外业核查及内业处理报送工作;落实每日一调度机制,采取挂图作战方式,到排工期,扎实推进案件查处工作。“绿盾20xx”的7个问题图斑已整改的有6个,正在整改的有1个,于20xx年成立剑河县20xx年自然保护地执法专项行动工作领导小组。
一是广泛宣传培训,并且利用有奖报告制度有效调动各地群众的.积极性。二是成立野生动物保护管控应急领导小组,建立了联防协作机制,印发《剑河县非洲猪瘟防控野猪及野猪饲养情况专项工作方案》、《秋冬季鸟类、野猪等野生动物巡护值守工作方案》,全力做好野生动物保护工作。三是坚持依法管理,规范市场秩序。严格执行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制度,全县驯养繁殖竹鼠、蛇、豪猪等野生动物的养殖场52家,均全部按照规定办理了陆生野生动物许可证。为贯彻落实《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精神,我县及时开展野生动物转产工作,经核查共需退出转产各种食用野生动物12610只/头/条(其中竹鼠11015只、蛇类1435条、豪猪140头、白骨顶鸡20只),县政府积极筹措补偿资金259.09万元(按照补偿资金6:2:2的比例分担,省级负担155.454万元、州级负担51.818万元、县级负担51.818万元),已于20xx年9月前全部兑现给养殖农户。
全县20xx年度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应兑现1362.94万元,已兑现1347.82万元,由于山林纠纷剩余未兑现资金15.12万元;20xx年度应兑现1464.7万元,已兑现1398.06万元,由于1.91万元为未能及时修正农户兑现信息,剩余64.73万元山林纠纷未兑现;20xx年度未兑现资金1092.94万元,目前农户兑现信息已全部录入“一卡通”涉农资金管理系统,待财政拨付资金统一支付。
我县制定出台了《剑河县全面实行林长制实施方案》,全面建立县级林长体系,成立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担任双总林长,县人大、县政协主要领导以及县政府常务副县长和分管副县长四位领导担任副总林长,14名县级领导干部担任林长,成员由县委办、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县政府办、县林业、财政、发改等28家县直部门及13个乡镇(街道)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剑河县全面实行林长制工作领导小组,实行县级领导包保乡镇,负责包保片区森林资源保护发展工作,明确乡镇及县直部门职责任务,把林下经济、油茶产业建设、国储林建设等林业产业发展、森林资源保护、国土绿化工程项目全部纳入辖区林长制工作范畴。与此同时,我县还制定出台了《剑河县林长制会议制度》《剑河县林长制信息通报制度》《剑河县林长制督办制度》《剑河县林长制工作考核办法(试行)》等四项制度,有效规范林长制县级工作议事程序、工作信息交流、督查考核等工作,保障林长制工作有序开展,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全县林长制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热门生态环境工作情况报告(通用18篇)篇十五
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体,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它既是一项公益事业,又是一项基础产业,肩负着改善环境与发展经济的双重使命。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临川历届党委、政府对林业高度重视,社会各界对林业极为关注,生态林业建设步伐加快,森林资源保护力度不断加强,林业也得到较快较好的发展。现就我区林业生态建设和森林资源保护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临川区地处江西省东部、抚河中游,是抚州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区辖26个乡镇,2个垦殖场,5个街道办事处,3个国营林场。总人口108万。全区南北长82公里,东西宽58公里,地势南高北低,四周多为丘陵,中间为冲击平原,国土面积318万亩,其中林业用地面积146万亩;全区活立木总蓄积量181.2万立方米,毛竹1793.4万株,森林覆盖率达45%。20xx年以来,全区通过实施长防林、退耕还林、生态公益林和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设等不断推进我区生态林业建设。目前,全区已累计建设长防林工程5.96万亩;退耕还林工程14.67万亩;生态公益林41万亩。全区已建立杉木林基地8万亩,湿地松工业原料林基地10万亩,毛竹林基地5万亩,油茶林基地3.2万亩,花卉基地3.2万亩,黄栀子基地13.5万亩,金银花基地3万亩;森林面积和蓄积量实现了较快增长,为改善我区生态环境发挥积极的作用。在抓好森林生态建设同时,近年来我区先后组织开展了“绿剑行动”、“绿盾行动”、“飞鹰行动”等一系列林业专项整治活动,进一步加强了森林资源源头管理和保护,规范了木材采伐管理,及时制止和查处了乱砍滥伐行为,取缔了一批无证和非法经营的木材加工厂,查处了各类违章运输木竹,加强了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和森林防火工作,初步实现了我区林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为了促进山区林农增收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我区林业产业化步伐,我区进一步加大了林业生态建设力度,积极培育保护好森林资源。
(一)森林资源培育、林业生态建设有关情况
1、工程项目建设情况。“十五”以来,临川林业发展实现了从“山上再造”即以经济效益和生产木材为主向以生态林业建设为主的转变,大力开展营造生态林。全区以工程造林和工业原料林造林为主,其它造林为辅,共建设工程林20.99万亩,工业原料林8万亩,其它林7万亩。其中在工程林建设中共完成了农村小型公益林0.36亩,完成“长防林”工程5.96万亩(其中20xx年2.6万亩,20xx年1万亩,20xx年0.86万亩,20xx年1.5万亩),完成退耕还林工程14.67万亩(其中20xx年建设6万亩,20xx年建设2万亩,20xx年建设2.2万亩,20xx年建设1.57万亩,20xx年建设1.5万亩,20xx年建设1.4万亩)。我区20xx年营造的长防林已基本成材,具备了较好的生态保护效益,20xx年以来营造的长防林长势良好,生态效益初显;退耕还林造林成效较好,通过了省、市两级对20xx年以来退耕还林工程项目建设的检查验收。通过大力营造以退耕还林、长防林为主的工程林,有效改善了我区的生态环境,减少和控制了水土流失,林业生态效益凸显。
2、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设情况。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建设“生态立省、绿色发展”发展战略,构建功能完备、结构合理、效益显著的国土绿化体系,保护好临川的绿水青山。20xx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总体部署要求,我区大力实施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设。三年来,共完成造林绿化24.8275万亩,其中20xx年完成造林绿化12.6675万亩,20xx年完成造林绿化6.54万亩,20xx年完成造林绿化5.62万亩。全区通道绿化里程达108.5公里,工程建设总投资达3.24亿元。由于工程建设成效明显,我区20xx年、20xx年连续两年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全省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先进县(区)。通过大力开展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设,有效地改善了我区平原绿化相对落后的面貌,特别是通过对我区境内福银高速、抚八线、东临公路、金临公路等主要通道绿化建设,有力地改善我区对外窗口不亮,品牌不优的状况,对提升我区的窗口形象,优化对外发展环境起到了积极作用。
3、生态公益林建设情况。我区纳入生态公益林补偿面积共41万亩,其中20xx年国家公益林补偿面积10万亩,省级公益林补偿面积11万亩;20xx年省级公益林补偿面积20万亩。目前,全区所有公益林均落实了山头地块,签订了禁伐协议和管护协议。三年来全区累计发放补偿资金近1100万元。通过生态公益林建设,我区森林资源数量和质量有了明显提高,在森林利用上由过去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向追求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发展。
4、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建设情况。我区的森林公园建设正处于起步阶段,目前正在积极筹建温泉名胜区森林公园及金山寺森林公园。梦湖湿地公园正在积极建设之中。
(二)森林资源保护有关情况
1、野生动植物保护情况。一是加强对野生动植物保护的宣传力度。每年的“爱鸟周”、“世界湿地日”等重要时段,我区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和宣传工具大力加强对野生动植物保护的宣传,不断提高广大群众自觉保护野生动植物的意识。二是加强监管力度。对全区现有的珍稀野生动植物进行摸底调查,对古树名木进行挂牌管理,建立野生动植物资源档案,初步掌握本区野生动植物现状及物种变化情况,加强了野生动植物的驯养繁殖与经营利用的监督管理,并对野生动植物及花卉经营人员进行了宣传培训,引导他们合法经营、合理利用野生动植物资源。三是加大对破坏野生动植物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近年来,我区先后开展了代号为“绿剑行动”、“绿盾行动”、“绿剑二号行动”、“绿盾二号行动”、“飞鹰行动”的打击破坏森林资源违法犯罪专项整治活动,在大力加强《森林法》等林业法律法规宣传的基础上,加大部门联合执法的力度,各部门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在公、检、法、森林公安、工商等部门的积极协助下,对乱砍滥伐林木、乱征滥占林地、乱捕滥猎野生动物、乱采滥挖野生植物的违法犯罪行为进行严厉打击,有效地震慑了犯罪。
2、加强对木材生产、流通环节的监管。我区严格按照省、市有关规定,严格落实了木材采伐管理制度,规范采伐管理,及时制止和查处了乱砍滥伐行为,取缔了一批无证和非法经营木竹加工企业,规范了市场秩序。辖区内的木竹加工企业所用木竹资源必须严格按照有关政策办理合法手续采用,大多数从外县(市)调入,对区内林木资源消耗影响不大。我区的林农自用材严格执行上级规定,由林农持林权证向村委会、乡(镇)政府申请,报辖区林业工作站审核,严格按照农民自用材有关规定执行,并控制在采伐限额内,主要用于农民建房、修理家具及用作薪柴等。在加强木竹监管的同时,我区还加强了木竹流通运输管理,认真查处了各类违章运输木竹。加强了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加大了对松材线虫等的监测和防治力度,有效地控制了虫情蔓延。
3、加强森林防火工作。我区历来十分重视森林防火工作,建立和完善了乡、村、组三级森林防火责任制,加强野外火源的管理,尽最大努力遏制森林火灾的发生。为了进一步提高森林火灾扑救实力,有效保护森林资源,我区组建了森林防火专业队,确立事业编制人员50名。在加强专业队伍建设的同时,从20xx年起,我区还组建了乡镇半专业扑火队等“三支”队伍,确保了森林防火工作人员到位、政策宣传到位、工作措施到位、巡查队伍到位、督促检查到位,使全区森林资源财产得到有效保障。
虽然我区近年来加快了生态林业建设步伐和森林资源保护力度,但对于保持和发挥我区现有的生态资源优势,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部分群众林业法律意识不强。部分群众乱砍滥伐的思想根深蒂固,不懂林业法律法规,认为林木是自己栽植的,想什么时候砍就什么时候砍,想怎么砍就怎么砍,无形中造成了森林资源的破坏,加大了保护资源的管理难度。同时,部分干部群众没有真正认识到森林生态效益的重要性,只顾眼前利益,对林木没有进行合理科学砍伐,造成森林质量下降,森林生态效益功能降低。
二是部分群众森林防火意识不强。由于我区人口密度大,流动人口较多,人均山地少,部分群众觉得森林火灾对自己不会造成经济损失,对野外火源管理不严,特别是对痴呆傻人员的管护不严,以致容易引发森林火灾。一旦发生森林火灾后,既不积极参与扑救工作,将森林火灾控制在最小范围,也不及时报告,一定程度加大了森林火灾的损失,对森林资源造成更大的破坏。
三是部分群众森林病虫害防治意识不强。一些人认为,几千年来森林都是天栽天管或人栽天管,对病虫害和外来有害生物的出现不闻不问,即使出现森林病虫害,也舍不得投入加强病虫的防治和治理,顺其自然,致使森林病虫害不断发生、扩大与蔓延,造成森林质量的下降。
四是无序的乱采乱挖现象依然存在。部分企业或个人为追求经济利益,置国家和集体利益于不顾,乱采乱挖花岗石或矿藏,破坏地表层植被,造成部分林地地表植被难于恢复,引起水土流失,对我区森林资源造成了一定的破坏。
五是林改以后产生的新问题。集体林业产权制度改革以后,全区山林已基本分至林农手中,林农对山林的投资和保障意识虽有所加强,但林农户均拥有山林面积很少,且小规模的投资回报率更低,致使目前许多山林仍处于粗放经营状态,大部分还处在“不管不问、自生自灭”状态,不能很好地发挥其生态优势和经济效益。
绿色生态临川建设不仅责任重大,而且任务十分艰巨。今后,我区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完善工作机制,加快生态林业建设步伐,大力发展林业产业,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努力巩固和维护我区生态林业优势,推动临川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一是进一步加强法律法规宣传。充分利用电视、报刊、广播、网络等宣传媒介和横幅、标语、宣传车等宣传工具大力宣传《森林法》、《森林法实施条例》、《江西省森林条例》、《水土保持法》、《城市绿化条例》等法律法规,提高广大社会群众自觉保护森林资源的意识,使广大干部群众充分认识到保护森林资源就是保护碧水蓝天,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质和身心健康。
二是加大破坏森林林资源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林业、森林公安、公、检、法、工商等部门要协助配合,加大对“四乱四滥”林业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对一些案值较高、影响较大、破坏较强的大案要案,各部门要联合行动,重拳出击,对犯罪嫌疑人快查、快捕、快判,从重从严打击,有效震慑犯罪,警示社会群众,切实保护好森林资源,维护林区社会稳定。
三是进一步加大森林防火工作力度。进一步落实好森林防火责任制,强化野外火源管理,加强各级森林扑火队伍建设,尽可能把森林火灾损失降低在最低限度。
四是积极稳妥地做好山林权属纠纷调处工作。进一步加大对山林权属纠纷的调处力度,对每起纠纷都做到定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切实做到思路明确、责任明确、时限明确、原则明确。争取做到户与户纠纷不出组,组与组纠纷不出村,村与村纠纷不出乡,乡与乡纠纷不出区。
五是大力鼓励社会造林。鼓励造林企业采取租赁、承包、联营等方式参与绿化,对造林困难的地段,承包年限可以定为30~50年,也可先造林后拍卖或零价拍卖,或以奖代补。鼓励科技人员、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单独或合伙投资国土绿化。认真落实《江西省公民义务植树造林条例》,每年组织城镇、农村适龄公民和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参加义务植树造林劳动,大力开展各种植树造林活动,增加社会和市场对平原绿化的资金投入掀起全社会造林绿化的新高潮。
六是积极发展林业产业。积极鼓励工商业和社会资本投资国土绿化,大力扶持发展油茶、毛竹、花卉等支柱产业,努力培育一批造林大户、绿化苗木大户和龙头企业。区内木材加工企业要根据年度木材消耗量,建立与加工能力相适应的原料基地。鼓励各地采取“公司+农户+基地”的经营模式,建立企业出种苗、林农出林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造林绿化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工业原料林基地建设,培植大型林业龙头企业。
1、建议上级对临川林业发展给予更多资金的支持。加快生态林业建设,资金投入是关键,由于我区财力有限,无法投入更多的资金用于林业生态建设,加上林农不愿意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造林,现行的生态补偿经费又十分有限,目前的森林生态补偿资金都是由国家和省级财政支付,资金总量较少,不能很好地调动林农生态保护的积极性。由于地方资金投入较少,不能更好地完善生态保护中的硬、软件建设,特别是临川区地处市中心城区,承担了大量的省、国道沿线的造林绿化建设任务,为此,恳请市里对我区生态林业建设给予更多的资金扶持。
2、建议加快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建设步伐。我区正在积极筹建温泉名胜区森林公园及金山寺森林公园,梦湖湿地公园正在大力兴建之中。建议市里加大扶持力度,把我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打造成观光旅游、休闲度假、科研教育为一体的生态旅游区,以提升我区生态林业建设品牌,加快森林资源保护,促进我区林业可持续发展,推动临川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热门生态环境工作情况报告(通用18篇)篇十六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不仅仅只是一个口号,而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做到的行为准则,现代社会环境污染严重,人们的生活周围的环境质量越来越差,环境问题会引发其他一系列的健康问题,下面这篇柳州生态环境调查报告就展示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在当今世界里,科技发展迅速。然而人类文明的进步离不开自然环境。环境对其发挥着巨大作用。大气,水源,土地,草地,都是让人类得以生存的 物质基础;森林,矿藏,等资源又为人类的不断发展提供物质。然而,随着人类的生活质量水平不断提高,人类在开发利用环境资源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就拿柳州来说,它是广西省的一个工业城市。自然会出现一些关于环境的问题,但究竟该问题有多严重?针对这个问题,我做了如下调查:
时间20xx年8月7日星期日。
地点:家庭网络。
调查对象:柳州生态环境情况
调查结果:柳州目前存在的环境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
1.气环境质量: 柳州市工业废气污染行业为造纸,食品,化工,有色治炼 废气。二氧化硫,总悬浮颗粒物和酸雨污染仍是我市空气污染主要问题。柳州特定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上面环山的壶形丘陵盆地;逆温层出现频率大,不利于空气污染物的垂直逸散和水平稀释;加之柳州市工业布局不合理,柳北工业区处于冬季风主导风上风向;工业和民用燃料以煤为主废气排放量大,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尚缺少根本的治理措施,大量的烟尘也难以治理彻底,从而造成煤烟型的空气。
3. 声环境质量:柳州市区域和交通道路噪声污染正在逐步改善,但局部或点源污染明显,主要是建筑噪声和生活噪声扰民现象仍未得到有效控制。柳州是座工业城市,又是西南交通要道,除了工矿企业产生噪声外,更多的受到交通噪声和生活噪声(如商场、迪吧、歌舞厅等)的影响。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旧城区的改造和住宅小区的兴建势必会导致建筑施工噪声扰民的现象屡屡发生。
总之,我们柳州的环境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急待人们去解决。人类应马上树立环保的意识,不能以环境为代价去发展经济。如果人类在继续一如既往地破坏环境,那么总有一天,人类将被淘汰,地球将成为宇宙中的一个遥远的.历史。
热门生态环境工作情况报告(通用18篇)篇十七
20xx年,我局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按照市委,市政府总体工作安排,坚持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导向,强化组织领导,凸显生态责任和红线意识,确保自然保护区域、生态护林区域、森林、湿地国家公园和领地资源生态保护,进一步巩固林业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主体地位,保障我市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一)高原湿地保护工作
20xx年我局现有高原湿地保护项目一项,实施植被恢复9000亩,计划5月份开工。“十三五”以来,我局严格按照湿地的相关政策及规定,科学组织生态修复工程、配套服务设施工程等相关项目的实施,并圆满完成,进行验收。湿地保护项目的完善,形成了尕海湿地9000亩的植被恢复区域和90亩的沙丘草方格,对我市国家湿地生态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净化空气、调节气候、促进地方生态保护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带动种植、运输、商贸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沙漠化防治工作
20xx年沙漠化防治工作共有三个项目,20xx年德令哈市沙漠化土地治理项目,生物治沙3000亩,计划4月份实施,青海祁连山生态保护与建设综合治理工程20xx年度德令哈市沙化草地治理项目,沙化草地治理9.93前期招标工作已完成,准备5月份实施;青海祁连山生态保护与建设综合治理工程20xx年度德令哈市沙化治理(藏区)项目,沙化草地治理4万亩正在准备前期招标工作。
主要做法:一是领导重视,全社会参与。我市市委、市政府长期以来高度重视沙漠化防治工作,坚持把沙漠化防治作为实践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程来抓,作为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工程来抓。二是加快沙区产业发展,努力增加群众收入。在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下,充分挖掘沙区土地和劳动力资源的潜力,充分发挥林草产品纯天然、无污染、可再生的优势,充分利用市场机制的引导和带动作用,大力发展市场经济建设。三是因害设防,改善道路生态环境,保障交通安全。沙治沙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坚持以生态效益为目标,防风、固沙、绿化、美化道路为核心,通过节水灌溉、人工植树造林、围栏管护等措施,建立以乔、灌木为主防护林体系,遏制了风沙对公路的威胁。四是把退耕还林工程、退牧还草工程、国家重点公益林项目和自然保护区建设作为沙漠化防治建设的主战场,积极争取国家林业建设资金,加大对重点区域的防治工作,从而将局部造林、小规模治理,逐步向整体治理、快速推进转变,全面推动我市沙漠化防治工作健康、协调、快速发展。五是加强沙区植被管护,巩固沙漠化防治成果。沙区植被管护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关系到沙漠化防治的成效。
(三)退牧还草工作
我局通过围栏封育、退化草地补播、毒害草退化草地治理等工程措施,使草原退化趋势基本得到遏制,退化草原得到充分休养生息,恢复了草原自然调节功能,实现了草原资源可持续利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有效改善项目区生态环境,使其成为农牧民群众致富圆梦的最大资源和最大靠山。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显著提高畜牧业防灾、抗灾与生产能力,解决草畜矛盾,促进草畜平衡;总结和探索出适宜区域草原生态畜牧业发展的优化模式和经营思路,达到牧业增效牧民增收的目的,实现了草原生态良性循环、牧业增效、牧民增收。
近年来,我市生态建设虽然取得了长足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成效显著,但与德令哈所处的生态地位、国家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总体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各种结构性、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也进一步凸显,特别是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存在的问题、林草投资不足、水资源短缺、人才匮乏等问题交织在一起。虽然沙化治理等危害程度得到了基本控制,但生态环境恶劣,人口逐年增加,超载过牧现象严重,而牧民群众连年自筹资金的能力有限。建议国家连年不间断地安沙化防治资金,并且加大资金额度,才能有效地控制沙化退化发生面积,成果得以巩固,进而改善牧民群众生产、生活环境条件。
热门生态环境工作情况报告(通用18篇)篇十八
20xx年上半年,我局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和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并重的方针,以改善水环境质量为根本出发点,加强水资源管理,优化水资源配置,认真贯彻执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明确职责,全面落实各项环境保护任务,水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一)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落实情况。
1.强化水环境保护宣传。水环境保护工作量大面宽,与广大干部群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为了搞好河道、水库、水源地环境建设,我局坚持把宣传教育工作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来抓,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特别借助3月22日“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开展多方位的宣传教育活动,强化了群众的水环境保护意识。
2.加强河长制湖长制工作。巡河问河方面。截至目前县级河长巡河114次,乡镇级河长巡河,678次,村级河长巡河2105次。建立河(湖)长制工作问题台账99起,均已按属地管理原则全部整改到位,完成县级河长重要问题督办事项5起,完成“清四乱”1起。管理保护方案编制方面。已修订青衣江、玉溪河20xx年度“四张清单”,正编制青衣江芦山段“一河一策”管理保护方案(20xx-20xx年),组织联络员单位编制其它县管河流“一河一策”“四张清单”。水污染防治方面。以青衣江(芦山段)流域为重点保护区域,强力削减总磷、氨氮、化学需氧量等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全面改善水生态环境质量。完成了大川镇、太平镇污水处理厂主体建设,飞仙禾茂组、芦溪村安营聚居点、大同村顺河聚居点等13个聚居点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并启动了第二批15个新村聚居点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项目建设。宣传培训方面。召开了总河长全体会议、总河长办公室成员单位会议,安排部署全县河长制工作。印发《雅安市村级河(湖)长制条例宣传方案》和《贯彻落实工作意见》,开展专题培训会2次,组织人员深入各乡镇(街道)开展宣传20余次,积极引导群众参与到河湖管理保护工作中来,营造了浓厚的全民参与氛围。
4.河道采砂管理工作。开展“保护砂石资源、共建绿美芦山”主题宣传活动。今年以来,共印发宣传资料3000余份、悬挂宣传标语8幅、出动宣传车辆80余次。大力整治河湖“四乱”和行业乱点乱象,开展河道巡查250余次,出动人员400余人次,共查处非法采砂案7起,查处未按规定足额下泄生态流量案1起,依法拆除涉河违章建筑物1处并完成问题销号。同时联合公安、交通等部门开展砂石专项整治行动,确保巡查监管全覆盖、无死角。积极配合镇西山“双超”治理检查站建设工作,组织2名工作人员在卡点进行24小时不间断监督检查,深入打击“私挖盗采”违法行为,从源头解决砂石乱象“最后一公里”问题。
(二)重点流域项目落实情况。
1.“8·22”洪灾恢复重建项目推进情况。
一是防洪堤修复方面。涉及全县6个乡(镇)46个点位,新建堤防9764米,加固加高堤防3415米,计划投资10575万元,现工程主体已完工,完成总投资10205万元,占总投资的.96.5%。二是农村供水项目修复方面。涉及大川水厂、房基坪供水站、龙门片区供水工程3个项目,现项目主体工作已完工,正在实施项目扫尾工作,已完成工程总投资978万元,占总投资的97.8%。
2.水利常规项目推进情况。
20xx年上半年,我局常规项目共计4个,总投资1997万元,现已完工1个,完成总投资697.6万元。其中:芦山县水资源监测站项目于4月开工,已完成投资60万元,完成总工程量的100%;芦山县山洪灾害危险区非工程措施项目于4月开工,已完成投资137.6万元,完成总工程量的80%;芦山县龙门项目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项目于5月开工,已完成投资100万元,完成总工程量的21%;西川河防洪治理工程于3月开工,已完成投资400万元,完成总工程量的30%。
中央环境保护督察以及“回头看”发现涉水问题整改落实情况(总数、已完成、整治整改以及逾期整改数量);省级环境保护督察发现涉水环境问题整改落实情况(总数、已完成、整治整改以及逾期整改数量);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涉水环境问题整改落实情况(总数、已完成、整治整改以及逾期整改数量);其他重要的涉水环境问题整改落实情况。
(四)特色亮点工作以及其他需要说明事项。
各部门总结和提炼“十三五”期间在污染控制、环境管理和生态保护方面好的经验和做法。
水环境保护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局将进一步严明责任,强化措施,加强水污染防治,保障水环境安全,为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保障。
一是将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加强水电站生态流量下泄的监管,将水电站生态下泄流量巡查监管工作纳入对各级河长工作职责及各乡镇年度考核内容,水利、发改、生态环境、农业农村、林业等五部门将持续开展电站下泄生态流量常态化巡查,发现违规违法行为将从严从重进行调查处理和处罚,形成各级各部门无死角的监管网络,严格监管江河生态流量,毅然扛起青衣江生态保护的职责,为有效维护良好的河流生态环境持续发力。
二是强化水环境保护宣传。持续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走出入户发放宣传手册,强化群众的水环境保护意识。
三是持续开展河湖“清四乱”专项行动。巩固河湖“清四乱”专项行动成果,继续将河湖“清四乱”作为推进河长制湖长制“有名”“有实”的第一抓手,进一步强化各级河(湖)长组织领导河湖“清四乱”专项行动的责任意识,进一步改善河湖面貌。
四是强力推动河湖岸线保护。切实加强河湖水域岸线管控,年底前基本完成全县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河湖管理范围划定,确保年底前完成《“一河(湖)一策”管理保护方案(20xx-20xx)》编制工作,为“十四五”期间河湖管理保护工作提供技术支撑和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