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环节,它可以促使我们不断反思并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以下是一些来自优秀教师的教学反思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2023年锄禾的教学设计及反思(案例14篇)篇一
教学目标:
1、借助汉语拼音认识8个汉字,并会口头组词,会写4个生字“农、当、午、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诵读古诗,并试着背诵古诗。
3、理解古诗大意,体会农民伯伯的辛苦,懂得爱惜粮食。
教学重点:
1、学会8个生字,会写四个生字“农、当、午、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古诗。
教学难点:
1、理解诗句的含义。
2、体会到粮食的来之不易,懂得爱惜粮食。
教学过程:
一、看图导入。
1、师生共同观察课本插图,交流:你看见了什么?
2、导入新课,共同板书课题。
二、解诗题。
1、引导学生结合插图,理解“锄禾”的意思。
2、结合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圈出难读的字),自读古诗。
三、读诗句。
1、指名读诗,生生评价,相机展示生字、词语,小游戏巩固。
2、教师范读,注意读出节奏。
3、带领学生打停顿符号,再带读,体会节奏。
四、明诗意。
1、学习第一二行:
1)引导学生将画面与诗句联系起来;
2)再读诗句,想象画面,并用朗读表现;
3)联系生活加强体验。
2.第三四行:
1)指名读“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你对诗中的'哪些词不太理解?(估计学生会说“盘中餐”、“皆”)。
帮助学生理解这两个词的意思,然后试着理解这两句诗。(有谁知道碗里的米饭,一粒一粒都是农民们辛辛苦苦种出来的呀!)。
2)指导朗读:
解释“辛”的含义,体会农民伯伯的辛苦。在此基础上,引读“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五、悟诗情。
1、配乐读诗:男女生赛读,齐读。
2、师生交流:通过这首诗,你有哪些收获?
六、学写生字。
展示生字,学生争当识字小高手,共同学习:禾、午、辛、苦。
七、总结、拓展。
1、总结本课收获;
2、作业:背诵这首古诗并把它编成一个小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
古诗两首。
锄禾。
看:辛苦。
想:珍惜。
教学反思:
1、应注意学生的读音,尤其是“l和n”;
2、在引导学生观察插图时,应注意为后面的学习作铺垫;
3、对“古诗”的理解,低年级只要理解为“古代的诗”即可,而非“古体诗”;
4、情境教学时,音乐很重要,但何时起,何时收,更重要;
6、识字方式应针对学生的年龄、心智特点,低年级仍然需要以游戏为主。
7、导入语、过渡语、结束语需精心准备,课堂机智也很重要。
2023年锄禾的教学设计及反思(案例14篇)篇二
1.导言,诱发动机。
小朋友们,我们每天都吃饭,你们知道做饭的米面都是从哪里来的吗?(学生答后总结)对啦,我们做饭用的粮食都是农民辛辛苦苦种出来的。那么,农民劳动是怎样辛苦呢?下面咱们学习一首古诗――《锄禾》。(板书课题)。
2.范读,激起情感。
《锄禾》这首诗,形式短?br/。
2023年锄禾的教学设计及反思(案例14篇)篇三
1、学会本课6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并能背诵全诗,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一册《锄禾》教学设计3。
2、理解每行诗句的意思和全诗的内容,懂得农民劳动的辛苦,粮食来之不易。教育学生要尊重农民的劳动,爱惜粮食。
通过对重点词的理解,理解诗句。
指导看图,理解诗题;读讲结合,理解诗意;品味词语,朗读成诵;总结课文,深化理解;分析字形,指导书写。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我们每天都吃饭,吃些什么?(学生思考回答)。
小结:刚才你们说的有的是水果,有的是蔬菜,可米饭、面条、馒头等就是由粮食加工而成的!
2、你们知道粮食是怎么来的吗?农民伯伯又是怎么样种的呢?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古诗《锄禾》。
二、指导看图,理解诗题。
1、齐读课题,“锄禾”什么意思?先看图:
(1)图上画着谁?(拿着什么?)在什么地方?农田里长着什么?
(2)农民伯伯干什么?
小结:刚才说的就是“锄禾”的意思,“锄”指锄草,“禾”指禾苗,也就是幼小的庄稼苗。
2、指名练说“锄禾”的意思。
三、初读课文,掌握字音。
1、教师范读,学生听准字音。
2、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3、教师指名读,检查字音,注意纠正“锄、餐、辛、皆”的读音。
四、读讲结合,理解诗意。
过渡:同学们,有的同学已经会背这首诗,但你们却不知诗的意思,现在就一行一行地学习。
(一)读讲第一句:锄禾日当午。
1、“锄禾”已明白,看图,这是什么时候?(中午)从哪看出是中午?
2、出示“日当午”,讲“当”(指的是“正是”的意思)。
3、看看图,读读句,说说“日当午”的意思。
4、用自己的话讲讲这句的意思。(告诉学生:为了使句子说得清楚、明白,可以颠倒古诗中词语的顺序,并且引导学生按什么时候,谁在哪干什么的顺序将第一句说完整)。
1、仔细观察图上农民老爷爷中午在地里锄禾会感到怎样?从哪看出他非常热呢?(太阳当空照,他抬头看空中太阳用手巾擦汗,汗水还一滴一滴往下掉)。
3、齐读第二句,指名说说这句诗的意思。
4、谁来。
把以上两句意思连起来讲一讲?
小结:诗中前两句写农民辛勤劳动的情景。使我们明白了农民伯伯种粮食的辛苦。
(三)读讲三、四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农民伯伯这样辛苦,当我们端起饭碗吃饭时,会想到什么呢?
2、齐读三、四句,说说大概意思。(教师提示:“盘”不单指盘子,主要指饭碗;“餐”就是饭;“皆”是“都”的意思)。
3、引导学生完整、准确地讲出诗意。(根据老师的提示讲解三、四句之意)。
小结:这两句是作者看到农民伯伯的辛苦所想到的。
五、总结课文,深化理解。
1、引导学生练习完整地讲清楚这首诗的意思。
2、这首诗通过描写农民种地的辛苦,说明粮食来之不易,那么我们今后应该怎么做呢?
六、指导朗读,练习背诵。
1、教师范读,学生一边听一边画,哪些地方停顿,哪个词重音(用规定的符号)。
2、指名读,齐读。
3、自由练习背诵,指个别学生背诵。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字音掌握情况。
1、有感情地齐读。指名读。
2、集体背诵。指名背诵。
二、复习检查字义理解程度。
1、诗中哪句讲了农民伯伯劳动的辛苦?怎样辛苦?哪句写粮食来之不易?
2、用自己的话讲讲诗的意思,并加上合理的想象。
三、分析记忆字形。
1、分析结构进行归类。
(1)课文要求掌握的生字有几个?在诗句中画出来。
(2)左右结构的字、上下结构的字各有哪些?
(3)谁愿意帮助同学记忆字形?并说出你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个字的?(可按部件组成记忆“苦”等字,可用形声字的方法记忆“粒”等,也可以用数笔画方法记忆“当”等。)。
(4)指导笔顺,如“盘”字的笔顺是。
四、观察笔画在田字格中各部分的位置,指导书写生字。
1、要求看好字形、结构,抓住生字在田字格中的关键笔画,在书中的生字格中描一描,记一记。
2、教师示范书写生字,要求学生边看边写,要求一气写成,不能看一笔写一笔。
五、掌握字形、巩固运用。
1、找朋友,组字。
米氵艹立舟。
干立皿十古。
()()()()。
2、扩词练习。
3、听写生字。
汗水米粒日光辛苦。
板书:
29锄禾。
2023年锄禾的教学设计及反思(案例14篇)篇四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作者是唐代诗人李绅。古诗通过写农民种地的辛苦,反映了农民的艰辛,粮食的来之不易。全诗四行两句。第一行写农民劳动的时间和干什么农活。第二行写农民的艰辛。诗的第三、第四行是作者看到农民劳动辛苦景象引起的联想和议论,用一个问句直接抒发诗人的感情,紧扣着读者的心弦。教育学生尊重农民伯伯的劳动,懂得粮食来之不易,从而要珍惜每一颗粮食。
本课要求认识的字有10个:当、午、汗、滴、谁、知、盘、粒、辛、苦。
要求会写的字有5个:禾、当、午、汗、知。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课文,体会农民伯伯劳动的辛苦,粮食的来之不易,初步养成尊重劳动、爱惜粮食的习惯。
2、认识本课的生字,学会写生字5个,记住字形。
3、能够背诵古诗,理解词语和句子的含义。体会“辛苦”的意思,会用“辛苦”写句子。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回答这个问题时,有的同学说:“农民伯伯种田非常辛苦,不应该浪费粮食。”也有的同学来自农村,可以结合自已家的实际情况谈一谈。如果有的同学说出有一首古诗是描写农民种田非常辛苦的,它的名字叫《锄禾》,教师适时板书课题。
小朋友们,谁知道“锄禾”是什么意思呢?
二、学习生字。
(一)初读课文,感知诗意。
1、听录音。
小朋友们,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这首古诗。要听清字的读音。用右手的食指指着字,看谁最认真?如果会的同学能跟录音机一起读,也不必加以制止,追问一句:“你从哪里学会的?”提示学生:我们可以从许多地方学习知识,希望小朋友们做个有心人。
2、过渡:由于这首诗绝大多数同学都能熟练背诵,所以直奔本课的生字。这首诗你们会背了,里面的生字你们都认识吗?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古诗中的生字词,看谁学得又对又快。
(二)认读生字。
1、下面请你轻声读课文,用手指指着课文,画出不认识的生字。
2、引导学生回忆平时学习生字的主要方法:你们平时都用哪些方法来学习生字?(拼读音节、问同学、问家长、问老师、也可以查字典。)。
3、小朋友们归纳得真好,那就请你赶快用你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生字吧。(学生自主学习生字,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点播。)。
4、学习完生字以后,请你给同桌读一读,注意用手指指着字读。
(点评:教师几次强调学生指读,其目的就是让学生手、口一致,随文识字。把识字落到实处。)。
5、汇报学习情况:
(1)谁能把课文给大家读一遍。(这里教师再次强调读诗,在读中认识生字。)。
(2)以演示文稿的方式逐个出示以下词语,进行词语抢答,如果你认识就站起来大声说出来:
日当午锄禾汗滴盘中餐粒粒辛苦。
(3)猜词游戏:一个同学背对黑板,另一个同学任意指一个词请他猜,其他同学不能出声音,可以用动作提示他。目的是让学生认字,理解词意。
(4)在词语中你认识了生字,那么老师把生字单拿出来你还能认出它们吗?抽读生字卡片,当读到“禾、午”时进行扩词。
(5)现在这些生字都躲到诗里面去了,你还能认出它们吗?(引导学生再读课文)。
(点评:在识字中关注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整体到部分再回到整体。先读文,再学句、学词,然后学字,最后回到文中。)。
三、再读课文,理解诗意。
(一)小组合作,理解诗意。
1、读课文,提出问题。
过渡:刚才我们一起初读了课文,同学们学得特别好,下面,请你们再读课文,看看还有哪些问题。
(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1)不理解词语:谁知皆禾下土;(2)为什么说“粒粒皆辛苦”?)。
2、合作讨论,解决问题。
如果有小组不能解决的问题请记下来,教师深入到小组中去,发现问题,进行适当地点播。
(点评: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让小组成员相互补充,注意培养学生认真倾听别人的讲话的习惯。)。
(二)汇报学习成果。
1、哪个小组还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提出来让大家帮助一下。
2、下面,老师想带着你们一起去农田里看一看农民是怎样劳动的,你们愿意去吗?(看一段录像,录像内容是:太阳炙烤着大地,蝉儿在高枝上鸣叫着,农民在田间劳动。此处,教师边放录音边描绘农民辛苦耕种的情景,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3、看图谈感受,让学生把这种感受读出来。学生评读,教师适时范读。
4、谁还愿意读?愿意读的同学都起立,一起读一读。
5、能背的同学背一背,不会背的同学可以再看看书。
四、巩固练习,指导书写。
(一)捡稻穗游戏,复习生字。
录像:配上喜庆的音乐,播放农民收割稻子的情景。
秋天来了,农民通过辛勤的劳动,庄稼获得了大丰收。你们看:金黄的稻穗在秋风中摇摆,好象在向人们微笑。收割后,还有一些稻穗遗留在了田地里,下面咱们一起去捡稻穗。你可以任选一颗,读出后面的生字,然后放到篮里。(每次5人上台,两次完成)。
(黑板上贴出稻穗,稻穗的后面有本课的生字)。
教师问:你们打算把这些稻穗送给谁?为什么?你还想说什么?
(这一环节的设计,充分让学生发散,让学生自己感悟道理,体会出劳动带来的快乐。同时进行口语训练,帮助学生积累语言。)。
(二)指导写字。
1、从生字中找出你认为难写的字,我们一起来学习。(学生认为难写的字可能是“知、当”)。
2、用电脑课件演示字的笔顺,学生认真观察,然后书空。
3、教师在田字格中书写学生认为难写的字,边写边说出这个字要注意的地方。
4、学生练习写一个字,同桌互评,然后再写一个。
五、总结全文。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六、作业:
收集有关农民生产劳动的诗歌、谚语,读一读,把自己的感受说出来、写出来、画出来。
2023年锄禾的教学设计及反思(案例14篇)篇五
教学目标:
1、学会5个生字,读写“锄禾”“辛苦”等词。
2、会用自己的话说清楚古诗的意思。
3、有感情的背诵古诗、默写课文。
4、体会农民伯伯劳动的辛苦,粮食来之不易,初步养成尊重劳动,爱惜粮食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词语句子的含义。
教学难点:通过朗读古诗体会粮食的来之不易和作者对农民的同情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二、新课教学。
(一)。
1、播放视频,整体感知。
2、作者简介。
3、老师范读,圈出生字。
4、学习生字,掌握笔画。
(二)看图理解句意(1)讲解字意:
锄:给禾苗锄草松土,是在劳动,指动作。
禾:指禾苗或庄稼。
日:太阳。
当:正是什么时候的意思。
午:中午。(2)说说前半句话的意思:
(参考:在炎热的夏天,中午的时候,农民顶着烈日给禾苗锄草松土。)。
理解字意:
滴:滴到的意思。(3)说说后半句诗的意思。
(参考:汗水滴到禾苗下边的土里。)(4)看图说说第一句诗的意思。
中午,太阳高高悬挂在空中,农民在烈日照射下,一手拿着锄头,一手擦汗,在田间给禾苗锄草松土,一滴滴的汗水滴到禾苗下的泥土里。3板书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1)理解字意:
盘:盘子。
餐:饭食。
皆:都的意思(2).第2句诗的意思:
(提示:可以让同学自己来说。)。
(参考:谁知道碗里的饭,每一粒都是用农民辛苦劳动的汗水换来的。
(3)说说这首诗的意思。(指名2~3人)。
(四)再次整体感知,梳理诗意和结构。
(五)指导朗读,练习背诵,集体背诵。
三、小结:
这首诗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提示:作者看到农民辛苦劳动知道粮食来得不容易,表达了对农民劳动的艰辛的同情。告诫人们要爱惜粮食。)。
四、作业:有感情的背诵和默写《锄禾》。
2023年锄禾的教学设计及反思(案例14篇)篇六
教学目的要求:
1、学会本课6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并能背诵全诗,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一册《锄禾》教学设计3。
2、理解每行诗句的意思和全诗的内容,懂得农民劳动的辛苦,粮食来之不易。教育学生要尊重农民的劳动,爱惜粮食。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对重点词的理解,理解诗句。
教学思路:
指导看图,理解诗题;读讲结合,理解诗意;品味词语,朗读成诵;总结课文,深化理解;分析字形,指导书写。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我们每天都吃饭,吃些什么?(学生思考回答)。
小结:刚才你们说的有的是水果,有的是蔬菜,可米饭、面条、馒头等就是由粮食加工而成的!
2、你们知道粮食是怎么来的吗?农民伯伯又是怎么样种的呢?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古诗《锄禾》。
二、指导看图,理解诗题。
1、齐读课题,“锄禾”什么意思?先看图:
(1)图上画着谁?(拿着什么?)在什么地方?农田里长着什么?
(2)农民伯伯干什么?
小结:刚才说的就是“锄禾”的意思,“锄”指锄草,“禾”指禾苗,也就是幼小的庄稼苗。
2、指名练说“锄禾”的意思。
三、初读课文,掌握字音。
1、教师范读,学生听准字音。
2、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3、教师指名读,检查字音,注意纠正“锄、餐、辛、皆”的读音。
四、读讲结合,理解诗意。
过渡:同学们,有的同学已经会背这首诗,但你们却不知诗的意思,现在就一行一行地学习。
(一)读讲第一句:锄禾日当午。
1、“锄禾”已明白,看图,这是什么时候?(中午)从哪看出是中午?
2、出示“日当午”,讲“当”(指的是“正是”的意思)。
3、看看图,读读句,说说“日当午”的意思。
4、用自己的话讲讲这句的意思。(告诉学生:为了使句子说得清楚、明白,可以颠倒古诗中词语的顺序,并且引导学生按什么时候,谁在哪干什么的顺序将第一句说完整)。
1、仔细观察图上农民老爷爷中午在地里锄禾会感到怎样?从哪看出他非常热呢?(太阳当空照,他抬头看空中太阳用手巾擦汗,汗水还一滴一滴往下掉)。
3、齐读第二句,指名说说这句诗的意思。
4、谁来。
把以上两句意思连起来讲一讲?
小结:诗中前两句写农民辛勤劳动的情景。使我们明白了农民伯伯种粮食的辛苦。
(三)读讲三、四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农民伯伯这样辛苦,当我们端起饭碗吃饭时,会想到什么呢?
2、齐读三、四句,说说大概意思。(教师提示:“盘”不单指盘子,主要指饭碗;“餐”就是饭;“皆”是“都”的意思)。
3、引导学生完整、准确地讲出诗意。(根据老师的提示讲解三、四句之意)。
小结:这两句是作者看到农民伯伯的辛苦所想到的。
五、总结课文,深化理解。
1、引导学生练习完整地讲清楚这首诗的意思。
2、这首诗通过描写农民种地的辛苦,说明粮食来之不易,那么我们今后应该怎么做呢?
六、指导朗读,练习背诵。
1、教师范读,学生一边听一边画,哪些地方停顿,哪个词重音(用规定的符号)。
2、指名读,齐读。
3、自由练习背诵,指个别学生背诵。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字音掌握情况。
1、有感情地齐读。指名读。
2、集体背诵。指名背诵。
二、复习检查字义理解程度。
1、诗中哪句讲了农民伯伯劳动的辛苦?怎样辛苦?哪句写粮食来之不易?
2、用自己的话讲讲诗的意思,并加上合理的想象。
三、分析记忆字形。
1、分析结构进行归类。
(1)课文要求掌握的生字有几个?在诗句中画出来。
(2)左右结构的字、上下结构的字各有哪些?
(3)谁愿意帮助同学记忆字形?并说出你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个字的?(可按部件组成记忆“苦”等字,可用形声字的方法记忆“粒”等,也可以用数笔画方法记忆“当”等。)。
(4)指导笔顺,如“盘”字的笔顺是。
四、观察笔画在田字格中各部分的位置,指导书写生字。
1、要求看好字形、结构,抓住生字在田字格中的关键笔画,在书中的生字格中描一描,记一记。
2、教师示范书写生字,要求学生边看边写,要求一气写成,不能看一笔写一笔。
五、掌握字形、巩固运用。
1、找朋友,组字。
米氵艹立舟。
干立皿十古。
()()()()。
2、扩词练习。
3、听写生字。
汗水米粒日光辛苦。
板书:
29锄禾。
2023年锄禾的教学设计及反思(案例14篇)篇七
《锄禾》是北师大版小语教材的一首古诗。这首五言绝句描写了诗人所见到的农民在烈日下锄草松土,汗流满面的情景,以及想到的粮食来之不易,是农民辛苦所得的道理。新大纲明确指出第一学段的诗歌阅读目标“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这首诗虽然浅显易懂,但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初次接触古诗,也是很不容易理解的。这就需要教者灵活运用各种方法,使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
一、理解题意,了解古诗结构。
首先解题,“锄禾”,即给禾苗锄草松土。然后告诉学生这首诗共四行,每行5个字,这种格式的诗叫“五言绝句”。
二、教给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
第一行“锄禾日当午,”
1、谁知道“锄禾”的意思?
2、“日当午”是什么意思?(中午太阳晒得最热的时候)。
3、教师讲解:古人写诗时,为了读起来朗朗上口,往往把词语的顺序进行了位置的调换,在这一行里,就应该把“锄禾”和“日当午”的顺序还原,翻译起来才通顺。
4、指名学生翻译,教师及时补充和表扬,注意要说出“谁”在“锄禾”。
第二行“汗滴禾下土。”
1、教师讲解:我们学习古诗最常用的办法就是:先理解诗句中每个词(字)的意思,然后再把它们连成一句完整通顺的话就是诗句的意思了。
2、指名学生说:“汗滴”、“禾”、“下”、“土”的意思。
3、指名学生翻译这一行诗句。
第三四行“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学习方法同第二行,学生对整句话的意思容易理解。
2、“皆”是什么意思?学生难以理解。教师反复让学生逐字逐句地对着原诗翻译,要求翻译和原诗一一对应,直到学生知道“皆”就是“都是”的意思为止。
3、板书“皆”的意思,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联系生活实际,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
1、在学生理解了“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后,教师示范“锄禾”的动作,让学生跟着在下面做,要求双手握拳,一前一后,好似抓住锄头似的;前腿弓步,后退伸直;低头弯腰,左右“锄草”。教师并渲染此时是正午太阳晒得最热的时候,人人满头大汗的情景。然后询问学生的感受,并趁热打铁告诉学生农民伯伯每天从早到晚都是这样在烈日下艰难劳作,从而让学生体会到农民种粮食的辛苦,激发他们对农民和农民劳动的尊重。
2、在学生理解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后,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在家庭和学校用餐时,自己或别人有无浪费粮食的现象。如果有,在学了这首古诗后,你会如何去做?从而让学生明白节约粮食光荣,浪费粮食可耻的道理。
四、朗读古诗,感受语言的优美。
在学生理解全诗后,教师可告诉学生在朗读五言绝句是,大部分是在前2个字后有稍长的停顿。接着教师示范读,让学生体会古诗的韵律美。然后让学生练习读,进一步体会古诗的情感,必然水到渠成。
2023年锄禾的教学设计及反思(案例14篇)篇八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课文,体会农民伯伯劳动的辛苦,粮食的来之不易,初步养成尊重劳动、爱惜粮食的习惯。
2、能够背诵古诗,理解词语和句子的含义。体会“辛苦”的意思,会用“辛苦”写句子。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回答这个问题时,有的同学说:“农民伯伯种田非常辛苦,不应该浪费粮食。”也有的同学来自农村,可以结合自已家的实际情况谈一谈。如果有的同学说出有一首古诗是描写农民种田非常辛苦的,它的名字叫《锄禾》,教师适时板书课题。
小朋友们,谁知道“锄禾”是什么意思呢?
二、引导自学。
(一)初读课文,感知诗意。
1、听录音。
小朋友们,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这首古诗。要听清字的读音。用右手的食指指着字,看谁最认真?如果会的同学能跟录音机一起读,也不必加以制止,追问一句:“你从哪里学会的?”提示学生:我们可以从许多地方学习知识,希望小朋友们做个有心人。
2、过渡:由于这首诗绝大多数同学都能熟练背诵,所以直奔本课的生字。这首诗你们会背了,里面的生字你们都认识吗?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古诗中的生字词,看谁学得又对又快。
(二)认读生字。
1、下面请你轻声读课文,用手指指着课文,画出不认识的生字。
2、引导学生回忆平时学习生字的主要方法:你们平时都用哪些方法来学习生字?(拼读音节、问同学、问家长、问老师、也可以查字典。)。
3、小朋友们归纳得真好,那就请你赶快用你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生字吧。(学生自主学习生字,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点播。)。
4、学习完生字以后,请你给同桌读一读,注意用手指指着字读。
(教师几次强调学生指读,其目的就是让学生手、口一致,随文识字。把识字落到实处。)。
5、汇报学习情况:
(1)谁能把课文给大家读一遍。(这里教师再次强调读诗,在读中认识生字。)。
(2)以演示文稿的方式逐个出示以下词语,进行词语抢答,如果你认识就站起来大声说出来:
日当午锄禾汗滴盘中餐粒粒辛苦。
(3)猜词游戏:一个同学背对黑板,另一个同学任意指一个词请他猜,其他同学不能出声音,可以用动作提示他。目的是让学生认字,理解词意。
(4)在词语中你认识了生字,那么老师把生字单拿出来你还能认出它们吗?抽读生字卡片,当读到“禾、午”时进行扩词。
(5)现在这些生字都躲到诗里面去了,你还能认出它们吗?(引导学生再读课文)。
(在识字中关注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整体到部分再回到整体。先读文,再学句、学词,然后学字,最后回到文中。)。
三、交流释疑。
(一)小组合作,理解诗意。
1、读课文,提出问题。
过渡:刚才我们一起初读了课文,同学们学得特别好,下面,请你们再读课文,看看还有哪些问题。
(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1)不理解词语:谁知皆禾下土;(2)为什么说“粒粒皆辛苦”?)。
2、合作讨论,解决问题。
如果有小组不能解决的问题请记下来,教师深入到小组中去,发现问题,进行适当地点播。
(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让小组成员相互补充,注意培养学生认真倾听别人的讲话的习惯。)。
(二)汇报学习成果。
1、哪个小组还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提出来让大家帮助一下。
2、下面,老师想带着你们一起去农田里看一看农民是怎样劳动的,你们愿意去吗?(看一段录像,录像内容是:太阳炙烤着大地,蝉儿在高枝上鸣叫着,农民在田间劳动。此处,教师边放录音边描绘农民辛苦耕种的情景,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3、看图谈感受,让学生把这种感受读出来。学生评读,教师适时范读。
4、谁还愿意读?愿意读的同学都起立,一起读一读。
5、能背的同学背一背,不会背的同学可以再看看书。
四、巩固拓展。
(一)捡稻穗游戏,复习生字。
录像:配上喜庆的音乐,播放农民收割稻子的情景。
秋天来了,农民通过辛勤的劳动,庄稼获得了大丰收。你们看:金黄的稻穗在秋风中摇摆,好象在向人们微笑。收割后,还有一些稻穗遗留在了田地里,下面咱们一起去捡稻穗。你可以任选一颗,读出后面的生字,然后放到篮里。(每次5人上台,两次完成)。
(黑板上贴出稻穗,稻穗的后面有本课的生字)。
教师问:你们打算把这些稻穗送给谁?为什么?你还想说什么?
(这一环节的设计,充分让学生发散,让学生自己感悟道理,体会出劳动带来的快乐。同时进行口语训练,帮助学生积累语言。)。
(二)指导写字。
从生字中找出你认为难写的字,我们一起来学习了。(学生认为难写的字可能是“知、当”)。
1、用电脑课件演示字的笔顺,学生认真观察,然后书空。
2、教师在田字格中书写学生认为难写的字,边写边说出这个字要注意的地方。
3、学生练习写一个字,同桌互评,然后再写一个。
五、总结全文。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了,你有什么收获?
六、当堂检测:
1、背诵诗歌。(必做题)。
2、收集有关农民生产劳动的诗歌、谚语,读一读,把自己的感受说出来、写出来、画出来。(选做题)。
板书设计:
看:锄禾。
想:辛苦。
懂得:来之不易。
爱惜粮食。
2023年锄禾的教学设计及反思(案例14篇)篇九
教学目标 :
(一)、知识目标:
1、能有感情地背诵古诗,并理解古诗的意思。
2、认识10个生字,学会5个生字。
(二)、能力目标:
1、能用生字口头组词。
2、能独立观察田字格里的生字,在老师的指导下正确书写5个生字。
重点、难点:
掌握5个生字的笔画特点,正确书写生字。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电脑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背诵古诗:
小朋友,你们都喜欢听故事对吗?我们就先来听一个小故事。(课件出示古诗插图,播放古诗译文。)听了这个小故事你想到什么?(学生自由发言,引出《锄禾》这首古诗)。
二、指名读古诗。学生评价。
三、自己练习读,自学不认识的字娃娃。
四、汇报自己识字情况。
五、指导朗读,练习背诵,集体背诵。
六、巩固识字:
学习这首古诗时,我们还与好多生字交上了好朋友,看,他们来了(出示生字卡片)。
1、让我们开动智慧小火车,
师:火车,火车,开起来。
学生开火车读生字。遇到不认识的生字由“检修员”来帮助读字。
七、老师小结。
第二课时。
一、诵读、评价。
1、师引导学生读诗,体会诗的节奏与韵律。
2、生读。自评,指名请小伙伴评一评。
配乐朗诵。请其他同学闭目遐想。
二、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在平时的生活中应该怎样做到爱惜粮食?
三、写字:
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生字朋友,你们想把他们漂亮的写出来吗?
1、出示“当”:
(1)这是哪个生字朋友?请学生跟生字朋友一起书空(演示“当”的书写笔顺)。
(2)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说说在写这个字的上半部分时应注意哪一笔;写下半部分时应注意些什么。
(3)教师范写,边写边说每一笔在田字格的位置。
(5)指名展示,请“小评委”说说自己的意见。
2、用同样的方法学习写“汗、知、午、禾”。
四、练习册作业 :
2023年锄禾的教学设计及反思(案例14篇)篇十
首先解题,“锄禾”,即给禾苗锄草松土。然后告诉学生这首诗共四行,每行5个字,这种格式的诗叫“五言绝句”。
第一行“锄禾日当午,”
1、谁知道“锄禾”的意思?
2、“日当午”是什么意思?(中午太阳晒得最热的时候)。
3、教师讲解:古人写诗时,为了读起来朗朗上口,往往把词语的顺序进行了位置的调换,在这一行里,就应该把“锄禾”和“日当午”的顺序还原,翻译起来才通顺。
4、指名学生翻译,教师及时补充和表扬,注意要说出“谁”在“锄禾”。
第二行“汗滴禾下土。”
1、教师讲解:我们学习古诗最常用的办法就是:先理解诗句中每个词(字)的意思,然后再把它们连成一句完整通顺的话就是诗句的意思了。
2、指名学生说:“汗滴”、“禾”、“下”、“土”的意思。
3、指名学生翻译这一行诗句。
第三四行“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学习方法同第二行,学生对整句话的意思容易理解。
2、“皆”是什么意思?学生难以理解。教师反复让学生逐字逐句地对着原诗翻译,要求翻译和原诗一一对应,直到学生知道“皆”就是“都是”的意思为止。
3、板书“皆”的意思,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1、在学生理解了“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后,教师示范“锄禾”的动作,让学生跟着在下面做,要求双手握拳,一前一后,好似抓住锄头似的;前腿弓步,后退伸直;低头弯腰,左右“锄草”。教师并渲染此时是正午太阳晒得最热的时候,人人满头大汗的情景。然后询问学生的感受,并趁热打铁告诉学生农民伯伯每天从早到晚都是这样在烈日下艰难劳作,从而让学生体会到农民种粮食的辛苦,激发他们对农民和农民劳动的尊重。
2、在学生理解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后,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在家庭和学校用餐时,自己或别人有无浪费粮食的现象。如果有,在学了这首古诗后,你会如何去做?从而让学生明白节约粮食光荣,浪费粮食可耻的道理。
在学生理解全诗后,教师可告诉学生在朗读五言绝句是,大部分是在前2个字后有稍长的停顿。接着教师示范读,让学生体会古诗的韵律美。然后让学生练习读,进一步体会古诗的情感,必然水到渠成。
2023年锄禾的教学设计及反思(案例14篇)篇十一
《锄禾》是北京版小语教材第二册的一首古诗。这首五言绝句描写了诗人所见到的农民在烈日下锄草松土,汗流满面的情景,以及想到的粮食来之不易,是农民辛苦所得的道理。新大纲明确指出第一学段的诗歌阅读目标“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这首诗虽然浅显易懂,但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初次接触古诗,也是很不容易理解的。这就需要教者灵活运用各种方法,使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
一、理解题意,了解古诗结构。
首先解题,“锄禾”,即给禾苗锄草松土。然后告诉学生这首诗共四行,每行5个字,这种格式的诗叫“五言绝句”。
二、教给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
第一行“锄禾日当午,”
1、谁知道“锄禾”的意思?
2、“日当午”是什么意思?(中午太阳晒得最热的时候)。
3、教师讲解:古人写诗时,为了读起来朗朗上口,往往把词语的顺序进行了位置的调换,在这一行里,就应该把“锄禾”和“日当午”的顺序还原,翻译起来才通顺。
4、指名学生翻译,教师及时补充和表扬,注意要说出“谁”在“锄禾”。
第二行“汗滴禾下土。”
1、教师讲解:我们学习古诗最常用的办法就是:先理解诗句中每个词(字)的意思,然后再把它们连成一句完整通顺的话就是诗句的意思了。
2、指名学生说:“汗滴”、“禾”、“下”、“土”的意思。
3、指名学生翻译这一行诗句。
第三四行“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学习方法同第二行,学生对整句话的意思容易理解。
2、“皆”是什么意思?学生难以理解。教师反复让学生逐字逐句地对着原诗翻译,要求翻译和原诗一一对应,直到学生知道“皆”就是“都是”的意思为止。
3、板书“皆”的意思,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联系生活实际,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
1、在学生理解了“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后,教师示范“锄禾”的动作,让学生跟着在下面做,要求双手握拳,一前一后,好似抓住锄头似的;前腿弓步,后退伸直;低头弯腰,左右“锄草”。教师并渲染此时是正午太阳晒得最热的时候,人人满头大汗的情景。然后询问学生的感受,并趁热打铁告诉学生农民伯伯每天从早到晚都是这样在烈日下艰难劳作,从而让学生体会到农民种粮食的辛苦,激发他们对农民和农民劳动的尊重。
2、在学生理解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后,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在家庭和学校用餐时,自己或别人有无浪费粮食的现象。如果有,在学了这首古诗后,你会如何去做?从而让学生明白节约粮食光荣,浪费粮食可耻的道理。
四、朗读古诗,感受语言的优美。
在学生理解全诗后,教师可告诉学生在朗读五言绝句是,大部分是在前2个字后有稍长的停顿。接着教师示范读,让学生体会古诗的韵律美。然后让学生练习读,进一步体会古诗的情感,必然水到渠成。
2023年锄禾的教学设计及反思(案例14篇)篇十二
《锄禾》是唐代诗人李绅写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诗。这首诗写出了烈日下农民辛苦劳动的情景,能够让学生体会劳动的辛苦和粮食的来之不易,从而认识到应珍惜劳动成果。
“一首好诗本身就是一幅优美的图画,让古诗插上歌声的翅膀,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还能让学生在美妙的旋律中情感得到宣泄和升华。”
整节课我都是以音乐开始,以音乐结束,始终以音乐为本。让孩子们吟诵古诗更有节奏感;让学唱歌曲变得轻松、生动,歌声变得更甜美;在歌声中潜移默化的将思想教育进行宣泄和升华,从而感悟古诗中所蕴涵的道理。
这节课共分为三个环节。
首先是看图听音乐读古诗——让学生在音乐中体验读古诗的乐趣。
我一共安排了三幅图,并根据每幅图的题目和含义配有三段音乐。学生能够跟随字幕的变化有节奏的.读出古诗。安排这一环节的目的有两个:一是让学生体会这三段音乐速度和情绪的不同,并在最后能够归纳出速度与情绪的关系:速度不同,表现的情绪就不同,所以情绪与速度是密切相关的。二是通过音乐的渲染引导学生通过声音表现古诗所表达的情感,做到有感情的诵读。这也为后面学唱新歌做好铺垫。
接下来是学唱古诗歌曲——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唱古诗的乐趣。
歌曲《锄禾》是一首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第一部分的节奏比较欢快,衬词“哎咳哎咳呦”的加入更使这段音乐的情绪变得坚实有力;第二部分的节奏比较舒展,情绪也很优美,与第一段形成了对比;歌曲第三部分就是第一段的再现。我采用的是分段学习的方式进行歌曲学唱。
我先是从朗读歌词入手,让学生观察四句节奏的变化,然后先解决第三句的难点部分,然后采取师生接龙的方式进行有节奏的朗读歌词。然后进行导入,我说:有一位作曲家非常喜欢这首《锄禾》,所以他还给这首古诗谱上了曲。(出示歌片)让我们一起听听看。(播放视频)让学生初次感受歌曲旋律。然后我进行提问:同学们,在这首歌曲中,加入衬词的部分和没有衬词的部分,音乐的速度和情绪一样吗?先不要着急告诉我答案,我们再来仔细的听一遍,这回我来唱给大家听。(师再次范唱)这样学生就再次感受了这首歌曲的旋律,同时也加深了印象。有了这两遍基础,学生就能够随着琴进行哼唱了,所以我让学生在哼唱中自己找问题,解决唱得不准确的地方。最后仍然采用师生接龙的形式完成第一部分的学唱任务。
学唱第二部分时,我引导学生思考:这段音乐我们应该怎样表现?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聆听音乐伴奏。学生很快就会体会深情优美的情绪,所以我要求学生采用轻生演唱的方式,随着伴奏进行演唱。
应该说这首歌曲学生学起来比较容易,于是我要求学生通过多种演唱形式进行创编,大部分学生表现的比较积极能够踊跃发言,只是思维创造力没有放开,形式还是有些单一,如果再引导学生加入吟诵、律动等等,可能效果会更好些。
总的来说我这节课上的还是比较顺利的,学生能够在我创设的教学氛围中掌握所要学习的内容,而且学习情绪比较高,回答问题也很积极踊跃,可以看出他们很喜欢这节课。
2023年锄禾的教学设计及反思(案例14篇)篇十三
由于日常的积累,学生早已经可以背出30多首古诗,《锄禾》更是不在话下。于是,我改变了备课中的步骤,以学生的自学、小组学习为教学的主要方式:
上课伊始,我就告诉学生“古诗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瑰宝”,我们在将近一个学期中已经背了很多古诗了,今天我们就要开展评选“古诗大王”的活动。
活动规则是:采取接龙的形式,接不出下句的学生则被淘汰。学生兴趣盎然,课堂气氛顿时变得活跃。
当评选出“古诗大王”后,我这样导入:“看见小朋友们背出了这么多的古诗,叶老师相信在我们班中一定能有‘小李白’、‘小骆宾王’出现!古诗,虽然只有几十个字,但包含的`内容却很多很多。就像《锄禾》,我们已经能背得滚瓜烂熟了,但你知道它的意思吗?四人小组讨论讨论。”
学生交流诗句的意思,在理解诗句的前提下,指导学生入情入境朗读。
学生读出感情后,我发给每位学生一张白纸,要求:四人小组合作,每人给一句诗配上一幅画,四个人的作品组成一本小小的连环画。
完成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连环画解说,有一组学生是这样描述的:
生1:在一个夏天的中午,火红的太阳照着大地,农民伯伯正在禾田里锄草。
生2:因为天气太热了,农民伯伯的汗水都滴落到了田地里。
生3:丁丁一家三口,正坐在饭桌前吃着香喷喷的米饭。
生4:因为丁丁知道了每粒粮食都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所以丁丁吃饭时一粒米饭都没有掉出来。
不言而喻,学生已经理解了《锄禾》的深刻主题。
课后,我还举行了连环画展,评选出最佳创作奖,并给予奖励。这样,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被大大地激发了,不少人在学完《锄禾》后,还意犹未尽。
2023年锄禾的教学设计及反思(案例14篇)篇十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工具性很强的学科。语文教学应注重课内得法,课外得益。因为是一年级学生,于是我就把进行学法指导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即让学生如何掌握一般的古诗学习方法。教学伊始,首先让学生背诵学习过的古诗,激发学生的学习古诗兴趣。然后质疑学生以前学习古诗的方法是什么?学生都会说只是一行一行地背熟。于是教师揭示新的学习方法:了解诗人—正确朗读—想象意境—感悟诗情—积累背诵。学生在掌握了这样的学法以后,就能自读古诗,促进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二、运用动画,突破难点。
由于学生对农民劳动的情景缺乏感性认识,所以如何让学生体会劳动的辛苦和粮食的来之不易,从而认识到应珍惜劳动成果,这是教学的难点。而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较发达。于是我特地设计了农民在烈日下除草的动画,以及粮食的生长过程,让学生感受劳动的辛苦以及粮食的来之不易。同时让学生发挥想象,农民伯伯在粮食的生长过程中,还会遇到怎样的困难,又会如何克服?既让学生体会了劳动的辛苦以及粮食的来之不易,又训练了学生的说话能力。
三、注重吟诵,培养语感。
语文教学应注重学生良好语感的培养。一年级学生读古诗,一般都是做到读正确就行,在本课教学中,我除了教给学生划分节奏和重音的方法,同时还配上悲缓的音乐,让学生在音乐中进一步感受到劳动人民的辛苦和粮食的来之不易,培养了学生的语感。
四、适度拓展,升华情感。
根据我校语文教学“四步一线”的教学模式,在学生感悟了诗的意境的基础上,出示范。
仲淹的《江上渔者》,学生在自读以后基本上都能感受到这也是一首同情劳动人民的古诗,因此既使学生自学能力得到了训练,又激发学生在古诗的过程中,养成积累的习惯。
五、不足之处:
《锄禾》古诗的思想教育意义,在于要求学生树立“粮食来之不易,我们要爱惜粮食”的美德。在教学中未能联系学生平常生活中喜欢浪费的表现,进行教育,从而使学生对农民锄禾的辛苦,粮食珍贵铭刻于心。其次,学生写字时间在课堂上没有得到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