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是对作品内涵的独立思考和个人情感的表达,是我们对作品的独特理解和感受。在这里,小编给大家推荐了一些优秀的读后感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和思考。
呼兰河传前读后感(汇总18篇)篇一
萧红的书,这是我第一次看,竟觉得再没有一个女作家能及得上她。那些字句,最平常不过,却在心里一点一点蚀出一个大坑,空空落落的直想落泪。
常道人生是苦乐参半,有时乐观一点,就把吃苦当吃补,斩钉截铁对自己说只要努力奋斗,总会有柳暗花明的一天。憋着挺着,不敢松懈,不敢退缩,脸上带笑,心也要拿钢筋水泥加固过,就怕一旦动摇再难鼓起勇气。这人生啊,说不艰辛是骗人的。若碰上某个深夜心思彷徨的时候,看到凄婉的文字,不自觉就会放缓了呼吸,放松了情绪,任寂寞席卷而来。想着罢了罢了,今夜就放肆一回吧。
“请神的人家为了治病,可不知那家的病人好了没有?却使邻居街坊感慨兴叹,终夜而不能已的也常常有。
满天星光,满屋月亮,人生何如,为什么这么悲凉。”
“若赶上一个下雨的夜,就特别凄凉,寡妇可以落泪,鳏夫就要起来彷徨。
那鼓声就好像故意招惹那般不幸的人,打得有急有慢,好像一个迷路的人在夜里诉说着他的迷惘,又好像不幸的老人在回想着他幸福的短短的幼年。又好像慈爱的母亲送着她的儿子远行。又好像是生离死别,万分地难舍。
人生为了什么,才有这样凄凉的夜。”
“逆来顺受,你说我的生命可惜,我自己却不在乎。你看着很危险,我却自己以为得意。不得意怎么样?人生是苦多乐少。”
《呼兰河传》更像一部自传,萧红回忆着出生小城的每条街每间商店,自家的每间屋子每个摆设,当然还有那些人那些事,好的坏的,不好的不坏的,好的不见得怎样优美,坏的也不会有多可恶,总是命当如此,哭也由不得人,笑也由不得人。东大街的泥坑,陷了多少次马,也没有人说要去填;漏粉人家的草房歪得一塌糊涂,也没见人说要去修;七月十五呼兰河上的水灯慢慢向下游漂,漂着漂着就灭了一盏;邻家人的歌声,像一朵红花开在墙头上,越是鲜明,就越觉得荒凉。竟是生也由不得人,死也由不得人。
萧红的文字,总是无止尽地沉落下坠,看着让人又喜欢又心疼。这样的女子纤细敏感偏偏缺少足够的爱,她童年时,母亲父亲都不喜她,唯一亲厚的爷爷没有多久也去世了,当诺大的世界只剩下她一人,她却还有一生的路要走,而这一生,荆棘满路,无人相伴,究竟要怎么走。
满篇满纸,都是回忆,满眼满心,都是萧索。这书不该看的,看了要有心魔。佛家说,你若望向深渊,深渊也会回望你,我只怕,萧红她已在深渊。芸芸众生,各有自己的无奈挣扎,保不准什么时候一个念头就放任自己坠落,跌进无边黑暗里,永远永远都不想醒来。而我绝对不能这样,我连那个崖边都不可以靠近。一切脆弱,就只在今夜。
但,蚀出的大坑,可以填上;松动的围墙,可以修补;悲凉的人生,却有什么方法补救?
呼兰河传前读后感(汇总18篇)篇二
其实一天的时间可以过得飞快,手捧一本书,静静地坐着阅读就可以。
今天我读完了《呼兰河传》,尽是寂寞和冰凉,除了祖父和“我”之间有点温情外,我感受到的尽是悲凉和凄怆。呼兰河人的生活竟是那般:无知迷信的人、憨厚老实的人、无聊的看客们……还有被折磨致死的团圆媳妇,未出嫁就死去的翠姨,冯歪嘴子早逝的女人,难产死去的女人……不断地死人,并且是女人。有种窒息般的压抑感,泛着彻骨的寒意。我有点看不下去了。
文中有描写春的句子,有写年轻的姑娘们打扮的场景,但丝毫让人感受不到一点春之活力和青春的朝气,仿佛悲惨和苦难是既定的命运,受欺凌遭暴打是惯常的事情,死去也不过是伴随点哭声,打着白幡,埋在荒山,在世间留下一个长着枯草的坟墓罢了,或者说是小土丘也行。活着就是活着,不管是以什么姿态活着,死去就是死去,没人在意,生与死就是这般寻常。越是这样,越是没人反抗,也不可能去抗争,只有挣扎着死去,要么就屈辱地活着。所谓人性、爱、温暖几乎在这部作品里是绝迹的。
篇幅《生死场》及之后个别篇章,格调变了,人们是被逼迫,被压迫得不能好好活着。日本人、地主们,泯灭人性的行径逼得人们活不下去,逼得人们会认为早死晚死都一样,逼得人们去自杀、疯掉。于是,社会变得惨淡至极,看不到希望的光景,活不下去只有死,这是唯一的解脱,也是对命运无望和悲痛后的抉择。
2014-3-9。
呼兰河传前读后感(汇总18篇)篇三
有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有人说书是人类的精神粮食,有人说书是通往成功的一座桥……总而言之,书是我们每个人人生中必不可少的东西,即使三天不吃饭,也不能三天不读书。
我认为的好书是能够让人们懂得道理的,是能让人们学到知识的,是一看就能让人沉迷的。如:《骑鹅旅行记》、《狼王梦》、《草房子》、《呼兰河传》……而最让我动心的就是这本《呼兰河传》了。
这本书向我们讲述了作者张乃莹(萧红)在呼兰河城的童年往事、与邻居的趣事等等。
作者用朴素的笔调,真实而动人的向我们讲述了她童年时代东北农村黑暗、落后的社会生活。并且向我们揭示了传统意识对人们的束搏和危害,表达了作者对穷苦人民的同情。
这本书共七大章,前四章写出了呼兰河城的风景和风俗,后三章描写了三个人物,令人印象最深刻的是冯歪嘴子这个人物。他的生活环境十分贫苦,即使他遭受着人们的唾弃和讽刺,他的生活态度也并没有任何改变,他和他的儿子一起努力活着。
他让我知道一个道理,不要在意别人的目光,无论别人怎么骂你、说你都不要去理会,和往常一样生活,才能坚强的活着。
这本书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影响,还使我迷恋,如果你们想看一看作者的家乡的风景和习俗,就去买来读一读吧!
呼兰河传前读后感(汇总18篇)篇四
作者萧红带着沉重的寂寞与怀念用细腻的手法写出了她童年的回忆,心灵的家——呼兰河传。
呼兰河这个小城里,天空是灰的,大地是灰的,道路是灰的,房屋是是灰的,人也是灰的,平淡的像一滩死水,不起一丝波澜。在这个灰色的城市里,人们身处于一个不动荡不安的社会,拥有着百害无一利的旧思想,愚昧、无知又保守的状态。
呼兰河的东二道街上有一个泥坑。这个泥坑很大,又很危险,还在路上。这难道不应该填了它吗?但迷信就像一个快速传播的病毒,深深地植入在了呼兰河人们的脑海里。封建、动荡的社会,使他们不重视别人的性命,一个小孩子掉入了这个泥坑里,但人们的反应令人失望,愚昧的思想,使他们认为是“龙王”的报应,人们认为这个学堂有龙王在报复,便不让小孩上学了,想走道,不说填坑,净说拆墙,种树,思想永远不往正道想。聪明的只有孩子了,只有孩子才会说出肉是瘟猪肉,人们永远在逃避,为自己找借口,说服自己这是泥坑里的肉,只有孩子才知道真正的事实,人们总是苦闷与寂寞的,这里到处都是无知。
小团圆媳妇是一个12岁的女孩儿,爱笑,活泼。倘若她出生在这个时代——21世纪,那么她可能是一个天真烂漫,正在坐在学校的桌椅上耐心的听着老师讲课吧!是一个对未来生活有着无限向往,期望的女孩儿吧!可惜她出生在那封建贫苦的社会。可怜的她,被卖到了老胡家做童养媳,母爱如水,哪呢?父爱如山,没了!小小年纪,只因长得太高,怕别人不相信她是一个12岁的女孩儿,便将她的年龄谎报成了14岁。12岁的女孩儿啊,如今可能是手捧着的珍宝,可是在那个时代的人怎么了?婆婆为了一个下马威,打着教导的名头,天天殴打小团圆媳妇儿,直到打出病来了,居然不请医生,而认为是大神请她走,硬生生的折磨到死。一个12岁的女孩儿死去时,人们都来围观,看得津津有味,一个人死去人们把它当做饭后的谈资,在场的人们,没有一个人制止,没有一个人帮助那个生来苦命的女孩儿。
我认为萧红的童年生活是寂寞的、苦闷的。生活在一个看似轻松自在,无忧无虑,实际上是个封建、愚昧,保守又灰暗的小城中,身边还围绕着人性的麻木。这——难道不是童年的生活苦闷、悲惨吗?估计只有慈祥仁爱的祖父是她童年生活中温暖的阳光吧!可能是作者萧红童年的生活中最值得回忆与不舍的地方。
与萧红童年生活的呼兰河这个小城,这个小城的人们相比,如今的生活是足够好的了,不管是学习设施,人们的举止,生活环境……不知好上多少倍,没有比较,就没有感激,我们该把不服咽下,心怀感恩了!
呼兰河传前读后感(汇总18篇)篇五
童年的萧红,没受过多少爱,唯一只有大花园和祖父才是他童年时的避风港。
作者以自己的经历为线索,简述了自己童年生活,但整本书读起来你丝毫读不出童年生活那种活泼乐趣,读出来的只有淡淡的忧伤,有时候,你还可能被某个情节触动,流下眼泪。
但就是在这平凡的小城,却会让我感受到了大城市里没有的感受。
像自由。
作者萧红在它和祖文共同的大花园里,过得轻松自由,而花草树木全都活了。
共同的大花园里,过得轻松自由,而花草树木全都活了。
也只有这时候,气氛才欢悦了一点。
“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无比自由的。”
在这种轻松的家围里,让作者像只小鸟一样活蹦乱跳,尽情地释放小孩的天性。
可在大城市里,并没有过多的家卡能让小孩自由自在,而是像一个计算机一样计算出孩子该干啥,扼杀了孩子的天性。
玩,不能玩物表志;劳,也不能劳累过度,只有劳逸结合,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呼兰河传前读后感(汇总18篇)篇六
童年是一首忧郁的诗文,赤诚却不明媚,美丽而不美好,有时甚至是善于见人的,却让人流连忘返。
我喜欢图书馆,享受在书海中穿梭的感觉,也喜欢在宁静的下午独自一人看书。记得有人说过:能读书的人是幸福的,因为有《呼兰河传》的陪伴,我是幸福而充实的。
书中的小村庄一年似乎都笼罩在萧条又黯淡的气氛中。一年四季,春秋往复。时间像一台没有感情的机器,毫无目的的向前运行着,在灰色的循环中不断带走人和事。小村庄里的人封建,迂腐,这算不算时代遗留的悲哀?面对书中终年碌碌无为的他们,我们是该哭还是该笑。
旧社会的悲剧太多,远不是我们能想象的。小团圆媳妇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她是一个小童养媳,只有十二岁。十二岁的年纪,本该在家人的呵护下,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而她却以一个童养媳的身份,过早地操持起了家务。就算她任劳任怨的干活,也会遭到婆婆无情的打骂。终于,她不堪重负,在生命之花还未来得及绽放时,匆匆的离开了人世间。但在她的婆婆和丈夫看来,这是一个赔本的买卖。是那个时代人们的内心最真实的写照。
日子依然平平淡淡,灰色的小城,灰色的天空。在我眼前,我看到的只是一个灰色的时代。动荡时期的人们再善良,也抛不开封建思想。因为这些百害而无一利的思想,人们让一起又一起的悲剧发生。可笑的是,他们信天信地,信神信鬼,也不愿相信事实。当时中国的旧照,缩影。人们以为人死后,会到阴间里去。人们就得做这么一套:阴间里怕是会饿着,会冻着,会累着。就得为他们烧纸钱,烧纸衣,烧纸车。人们请龙王,供香,烧纸,人们为了活着而活着,为了死去而死去,呼兰河更像一幅写真照片,人们也是典型的小市民,刻薄冷漠,迂腐封建,萧红用她的笔,描写出了一个喧闹而又寂寞的呼兰城。
萧红是一个好作家,她应该快快乐乐的生活着,她用诉说的方式,讲述了一件又一件尘封已久的往事。在她的笔下童年是快乐的,是和快乐如影随形的,但又是寂寞的。童年的天堂是那个大花园,花园里有她和她的祖父的回忆以及一些花花草草。每个人的童年,其实是一个隔绝了世俗,战争,烦恼的纯净花园。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回忆。它是午夜花园——那个易碎的梦。在夜晚的十二点,便消失的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青春的忧伤,成人后的迷惘,扑朔迷离。
《呼兰河传》讲述了太多太多,我无法一个一个的写出。与其说是一本书,不如说是一个回忆录,作者在回忆往事。而在她往事中,我看到的是我的往事。
《呼兰河传》是“一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景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呼兰河传前读后感(汇总18篇)篇七
读完这本书之后,在我脑子里浮现出了一幅极为简单的画面:在一片茫茫的灰色之中,有两道极为鲜艳的色彩,一道是温暖的橙色,一道是充满希望的绿色;一个是慈祥的祖父,一个是乐观向上的冯歪嘴子。他们的出现、陪伴,使作者萧红懂得了许多许多,也使她在这麻木、沉闷、忧郁的气氛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祖父”在萧红的童年生活中占据了一多半。幼年时,她经常与祖父一起在他们的后院玩耍。有一次,她故意把一些玫瑰花插在了祖父的帽子上,祖父发觉后,并没有因恶作剧而不高兴,反而与“我”一起哈哈大笑。这时,另一个形象与祖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那就是祖母。
书中描绘出了一个旧社会时期的刻薄的老婆婆。有一次,因为萧红的淘气,婆婆用针往萧红的指甲里扎。她有洁癖,不许萧红摸自己屋里的任何东西。如果萧红一碰什么东西,婆婆可能就会擦个不停。因此萧红一直怀恨在心,她十分讨厌祖母。
而祖父却恰好是一个老顽童、老小孩,能与任何孩子玩在一起。祖母的刻薄衬托出了祖父与其它大人的不同。
童年时,祖父教萧红念诗,她对诗很有兴趣,因为觉得诗写得很美,但当时只注重读音,并不知道意思。大了一点后,祖父才慢慢教导她,让她知道了每一首诗表达的情感和意义。这可以看出,祖父的教导十分有方法。这最初的启蒙教育,在萧红以后的生活中有着深远的影响。
祖父,就是这样一个“老顽童”,他用一颗温暖、善良的心呵护着萧红,用淳淳教导启迪着她。他正是萧红生命中那一抹最温暖、最重要的橙色。
“冯歪嘴子”在本书中最后一个出现。作者把他描写得看似是一个被时代折磨得悲凉、不幸的人。他的妻子备受争议,且在刚生下第二个孩子后就不幸死去,留下了一个哺乳期的婴儿和一个一岁多的小孩。他们出生在草窝里,生下来也没有好饭吃,一年瘦似一年,还不太会说话,但在冯歪嘴子的眼里,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他得病的小驴可以去拉水了;大儿子可以牵着毛驴了;小儿子可以拍手、接东西……正是他这种乐观的精神,使长大后的萧红回想起来,仍为之感动、敬佩。
“冯歪嘴子”的精神像一盏盏明亮的灯,在萧红的内心昼夜长明。他也不愧是那一道最亮丽、最充满活力的绿。
除这两条主色彩之外,还有一些小人物反映出来的色彩也很突出。比如有二伯——紫色。作者觉得他的行为很古怪:偷东西,自言自语,夜里哭着……作者当时只是觉得奇怪,并不知道为什么,后来她终于懂了,有二伯其实是她身边最悲凉不幸的人之一,一个被时代扭曲的人,带着一点复杂的紫。
在《呼兰河传》的画作中,虽然背景是一片片白茫茫的灰色,但每个人都有着属于他们自己的颜色。这丰富的五颜六色构成了萧红如梦一般的童年。
呼兰河传前读后感(汇总18篇)篇八
手捧《呼兰河传》,坐在房间里,陶醉在故事中。
这本书讲述的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国东北呼兰河畔一个小县城里所发生的一个个故事。这本书是萧红写的,写的淳朴,易懂。她在最后一章《尾声》里写道:"以上我所写的并没有什么幽美的故事,只因他们充满我幼年的记忆,忘却不了,难以忘却,就记在这里了。"虽然幽美的事情确实不多,但还是被我找到了几件,让我记忆犹新。
我最喜欢的一个片段是:祖父蹲在地上拔草,我就给他戴花。祖父只知道我在捉弄他的帽子,而不知道我到底是在干什么。我把他的草帽给他插了一圈的花,红通通的二三十朵。我一边插着一边笑,当我听到祖父说:"今年春天雨水大,咱们这棵玫瑰开得这么香。二里路也怕闻得到的。"就把我笑得哆嗦起来。从这段话里可以体现出作者萧红小时候是一个比较顽皮的小孩,会和祖父开开玩笑,没有什么烦恼。但是,如果仔细读《呼兰河传》的话,就可以发现,其实,萧红家中的后花园就是她小时候最好、最开心的玩乐之地了。比起现在,我们的玩乐之地,萧红家的后花园就显得十分渺小了。
到后来:那满头红通通的花朵,一进来祖母就看见了。她看见什么也没说,就大笑了起来。父亲母亲也笑了起来,而以我笑得最厉害,我在炕上打着滚笑。祖父把帽子摘下来一看,原来那玫瑰的香并不是因为今年春天雨水大的缘故,而是那花就顶在他的头上。他把帽子放下,他笑了十多分钟还停不住,过一会一想起来,又笑了。
萧红,耍了祖父一把,她为自己在祖父帽子上的完美杰作而感到得意,她在书中多次写到自己的童年是寂寞的,可见这样的开怀大笑有多么难得呀。
我认为最悲惨的事就是在东二道街上的大泥坑,这是在书里第一章出现的一个镜头。泥潭有六七尺深,人们和家畜都会遭受到灾难,泥潭淹死过小猪,用泥浆闷死过狗,闷死过猫,鸡和鸭也常常死在这泥潭里。人们有说拆墙的,有说种树的,但没有一个人想过把泥坑填平。我为此而感慨:那些是多么愚昧的村民呀!在他们的脑海里只有顺应社会,顺应天意,认为人是不能违抗天命的,这就是他们的悲哀!
《呼兰河传》里有一个人物——年仅12岁的团圆媳妇,刚来时她是那样的健康、活泼。她一个人孤单地生活在一个这样陌生的环境里,尽心尽力地做事。有一天,团圆媳妇要当众洗澡,要说洗澡,还不如称为烫澡。里面有一句形容团圆媳妇的话:小团圆媳妇当晚被热水烫了三次,烫一次,昏一次。
这是多么残忍的事啊,一个12岁的小孩能承受的住吗?终于,小团圆媳妇被村民折磨死了。
《呼兰河传》,女作家萧红寂寞童年的一曲挽歌,呼兰河畔的一束风俗画。
呼兰河传前读后感(汇总18篇)篇九
早就想看萧红的巅峰之作《呼兰河传》了,一拖再拖,现在终于才看。套用她的一句口头禅,“那才好看呢!”
对这位民国才女,想说的只有心疼。老天不公,像这样纯真而又才情满满的女子,最应该有一个真正爱她的人捧在手心的,可她一生颠沛流离,命运悲惨,屡屡在同一个地方跌倒,让人唏嘘不已,以至于只活到三十一岁。
她死的时候说“我将与蓝天碧水永处,留下那半部《红楼》给别人写了”,“半生尽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
真的是太过悲凉。
《呼兰河传》写的是她童年家乡的人和事,看似天真自然的语言,平淡之中却充满入木三分的讽刺和批判,对村民愚昧灵魂的哀叹,对封建思想的无情控诉,在那个年代,她的立场是愤怒的,反抗的。
像是孩童的喃喃自语,她随性地潇洒地表现了语言的自然美,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就像她说的,黄瓜愿意开一个谎花,就开一个谎花,愿意结一个黄瓜,就结一个黄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黄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她若愿意长到天上去,也没有人管。
矛盾说,《呼兰河传》是一篇叙事诗,一副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而她没有写尽的,最该是她凄婉的人生。
呼兰河传前读后感(汇总18篇)篇十
在中国有一个地方,叫呼兰河,是萧红(原名:张乃莹)童年开始的地方。那里有童真,有快乐,也有迷信和愚蠢,还有坚强。
童真。
对于萧红来说,童真也许就是把家里的箱子翻了一个遍,就像淘宝一样,充满了乐趣!有时跑到戏台子旁边听大人咿咿呀呀的唱戏,但心却不在戏上,而是和小伙伴们一起追逐打闹玩耍,或在旁边的小商贩那里买咚咚作响的拨浪鼓。
快乐。
当萧红把花环放在她祖父的头上,萧红就会很快乐,就算祖父看到了她也不会失落。心里依然是快乐的,快乐来自于童真,童真来自于纯洁的心。
迷信。
迷信只不过是人们对大自然的想象,结果有一些人就趁机赚钱,欺骗了无辜的老百姓。比如说:书里的一个胡家的团圆媳妇,长了病。我感觉一定能够治好的,但是团圆媳妇却被那些跳大神的、还有自称云游真人的给折磨坏了。还花了许多钱,真是“赔了夫人又折钱”。要是当时人们早一些摆脱这些想法,该多好啊!
愚蠢。
书中说:路上有一个大坑,下雨天雨水堆积起来,过路的车和家禽都会掉进去,人们想了无数办法,比如:拆墙、种树,然而却没有想到最直接的办法:填坑,那些古怪办法也没有成功。为什么他们不把坑填了呢?我感到非常的不解。
坚强。
坚强是最美的事情。在书里的磨官冯歪嘴子就是一个坚强的人。他不但要养两个孩子,还要承受精神的压力,因为他娶了一个勤劳能干的王姑娘,别人就七嘴八舌的议论王姑娘怎么就嫁给了一个穷磨官。
呼兰河是萧红童年无忧无虑生活的地方,是萧红记忆中那一抹五彩的颜色,是萧红记忆中最温暖、幸福的地方。呼兰河让人回味无穷,记忆深刻!
呼兰河传前读后感(汇总18篇)篇十一
这天我读了一本叫《呼兰河传》的书,书里讲了好多“我”和祖父搞笑的故事,如果想明白就往下看吧。
我记得有一段个性搞笑,讲了“我”在后园里摘了一束玫瑰,给祖父戴在草帽上,而祖父不明白,还说:“今年春水大,花香二里都能闻见。”从这能看出祖父十分幽默,十分疼爱我。
作者出生时祖父都已经六十多少了,作者三、四岁时,祖父快七十了,七十岁的祖父十分爱作者,他们爷俩在后园笑个不停。祖父的后园就是小作者的天堂,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怎样样,就怎样样,一切都是自由的。
书里讲到在东二道街上有个大泥坑,六、七尺深,在那个大坑里淹死过人、猪、狗、猫、马,那个大坑家家户户都明白,有的人说拆墙,有的人说种树,就是没有说把这个坑填平。
在作者的描述中,她的童年是快乐的,也是寂寞的。她从小在后园里长大的,作者和祖父在后园里一齐玩,一齐干活,作者和祖父时时刻刻在一齐,童年充满了快乐。
文章中写到团圆媳妇是一个美丽可爱的小姑娘,才十二,本该是有一个无忧无虑的童年,而她却早早的卖给了一户人家做童养媳,是多么的可怜!这不由得让我想起了我们的新社会,人们用知识变得智慧,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自己完美的生活,没有男女的不平等,没有可怕的战争。
啊!我真想永久地停留在童年,但是时光总是要走的。那就用一颗善良、热情的心好好珍惜,感受这完美的时光吧!
《呼兰河传》我读完了,可我的思想还停在那灰色的境界里。
呼兰河传前读后感(汇总18篇)篇十二
一本我从开始读就觉得作者写作没用什么技巧的书,很多句子我觉得就是她心里想便写上去了,就是你乍一看觉得可以更好措辞,回味看又觉得莫名契合,也许下一次看我又会觉得这样用不喜欢。感觉像是想到哪写到哪,经常会脱离原来的轨迹聊到另外一件事上,最终又回过来点题才能醒悟过来寓意。最喜欢的片段是祖母过世时她第一次离开后花园,望着家门外车水马龙的街道,她想的是“是不是我以后也可以一个人走很远?”
很多人认为她童年的悲苦造就了她成年后的思想新潮及对旧时礼法的反叛精神。
我也不知道这个观点是不是太想当然了,悲苦的童年带来的大部分都是唯唯诺诺的顺从,毫无自我意志的臣服。当然我也不能百分百的咬死一定是这样,但至少从她的文字中我看出的是她放大了自己前期的苦难,众所周知她不喜欢祖母是因为祖母曾经用针刺她。但前提是她爱用手戳祖母心仪的窗户纸,一个不够还要戳上一整排。所以即使之后祖母给她糖、猪腰、川贝吃,纵容她把家里库房里的陈年旧物一件件翻出来把把玩到坏掉,可她还是不喜欢祖母。
她并不是一个容易被讨好满足的孩子。
对于祖父的爱,更多是因为这个老人对她的溺爱吧。街上泥坑淹死的小猪仔、鸭子,总是会拿回来裹黄泥烤给她先吃。“别光是吃肉,裹点盐粒,再裹点韭菜花,要不容易腻。”祖父时时刻刻盯着她,怕她吃不够,又怕她吃撑了。以至于在不相信鸭子不掉进泥坑也能吃的年纪,就明白了鸭肉比猪肉好吃,不那么肥。
祖母过世后她更是每日跟着祖父,彼时祖父给她读诗,从清晨要一直拖沓半晌,米粥不愿意喝,要祖父掰回苞米让厨子烤来吃,烤制过程中喝了两碗米粥,苞米倒是吃了两口就喂了大黄狗。
所以我并不认为她的童年很悲惨,也并不认为她只得到了来自祖父一丝丝的爱。只能说,比起祖父对她全神贯注的爱,其他人对她太漠视,太束缚。
甚至觉得文章中,她的行为和她的文字是不一样的。她的文字显得更像是一个旁观者,故事里那个小女孩与她相距甚远。童年时的她其实是天真活泼的,更因为天生聪慧所以能敏锐地发现祖父对自己的疼爱以至于提出很多要求。那些感悟仿佛更像是气息奄奄时的回溯感悟,是因为祖父离世后的反思与蜕变。
她的文字中无数次提到“悲苦”和“悲凉”,所以武断地表示她并不苦那就是我无知了。但我并不认为她的苦是来自于幼时生活,更多应该是来自于天生的敏感——所以对于所处时代的痛苦感知更加深刻。
对于盂兰盆节的放河灯,她看到的是尽头的苍凉。热闹的院子,她看到的是人群吵闹声后的默默不语。第一次面对车水马龙的街道,她想的是今后是不是会一个人去更远的地方。咿咿呀呀的戏台,唱得不入流的戏词,着实要问起来,却是不知所答了。
我曾经写过一段话:“小镇里平日战战兢兢的女教师厌倦了家乡的生活,决心搭上凌晨的火车去往寒冷无垠的北方一座无人识她的城市重新生活。车厢里零星的乘客中有一人一直执着地与她攀谈,不知如何拒绝的她绞尽脑汁也无法拒绝,突然心生绝望。这个乘客的存在让她意识到那座陌生的城市毫无意义,懦弱和善良将永远禁锢住她的自由。”
这段话九分适应萧红,为什么是九分呢,因为她多了一分叛逆。在她生命的最后时光,她其实还是想逃脱的,她想离开香港去新加坡,不仅仅是害怕香港遭到战火波及,更多的是因为她在香港也十分孤独,期望去到新加坡能够重新开始,草草结束她的人生于她是不甘的。
不知道大家是否知道alice的故事,就是那只频率和其他鲸鱼不一样的灰鲸。这就是我的答案,我觉得,即使去了新加坡她也不会解脱,因为活在那个时代,对于她来说自由早已被禁锢,悲哀无人倾听。
关于团圆姑娘,那是另一个故事,一个邪灵狂欢的故事,只是我暂时不想再说了,太困了。关于她的那些爱情,我也不想说,男人在这样一个故事里出现的意义不大,有的人天生悲伤孤单!
呼兰河传前读后感(汇总18篇)篇十三
你知道萧红童年生活的地方是什么样的吗?如果你读过《呼兰河传》这本书,我相信你一定会知道。
《呼兰河传》写的是一个名为呼兰河的地方,在那里,我看到了嘲笑、冷酷、无情、迷信、虚假的人。
最大的悲剧就要数小团圆媳妇,年仅12岁的她被卖到了胡家当童养媳,单单因为她不害羞,婆婆就要来给她下马威,用嘴骂,用手掐,用鞭子抽接着团圆媳妇就被婆婆给虐待病了,更糟糕的是,婆婆为了治好病,听了那些愚昧的人话,竟然让团圆媳妇当众洗澡,洗澡水更是烫的让人无法想象,围观的人到处都是,可是就没人一个人上前阻拦,最后小团圆媳妇被无辜的折磨死了。凶手是那些迷信的人们,他们用自己的善意害死了团圆媳妇,每个人都是要她命的刽子手。不过现在的社会基本不会有这种行为了,人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打拼来获得幸福。
到了第七章,主角是一个穷苦的男人,叫冯歪嘴子。他有一个媳妇,两个儿子。因为生二儿子,他的媳妇死了。作者没有告诉我们他的结局如何。这给我们留下了充分的想象空间。可能结局十分悲惨,可能结局十分美好,也有可能结局平淡无奇。总之只要想象,他的故事就有一百个,一千个,无限个可能。
《呼兰河传》这本书没有华丽的点缀,没有美丽的装饰,它靠着与众不同的平凡,深入读者的心坎。
呼兰河传前读后感(汇总18篇)篇十四
秋雨潇潇中,与众友人雨中探访了萧红的故里,祖居地莘县董杜庄镇梁丕营村。隔了久远的光阴,这儿已是荒草萋萋,坟茔数丘。放眼望去,但见田野无垠,秋空辽阔,路旁的高粱依然挺拔着行将枯黄的茎秆,长穗无语,兀自风中摇动,如沉默的幽歌。
唏嘘于她的命运。在她短短的一生中,寂寞与无助始终困扰着她。“颠沛流离,命运多舛”这八个字足以概括她的命运。生活贫困、情感伤害、身体病痛终其一生,在这样的困境中,只有八年的创作生涯,她却坚持创作出了近九十万字的作品,其中包括著名的小说《生死场》和《呼兰河传》等。
看矛盾为《呼兰河传》写的序言,心情是沉重的。想当初矛盾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心情也必定是沉郁的,尽管他评价《呼兰河传》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矛盾是带着感伤的心情写这篇序言的,想必他是熟悉萧红的,他觉得萧红的早逝是“太早的死和寂寞的死”。“为了追求真理而牺牲了童年的欢乐,为了要把自己造成一个对民族对社会有用的人而甘愿苦苦地学习,可是正当学习完成的时候却忽然死了,像一颗未出膛的枪弹”。是的,萧红像一颗未出膛的枪弹,她有多少未竟的事情要去做,即便在病危时,她也始终渴望着生,幻想着要写《呼兰河传》的续篇。然而她死了,寂寞地死去了,身边几乎没有朋友。
萧红的心境是寂寞的,然而初看《呼兰河传》前面的文字,是貌似轻松的。透过这些貌似轻松甚至有些诙谐的语言,我们却能听到她寂寞的心声。
喜欢萧红的文字。她的文字是朴实细腻的,描写近乎入微;她的情感是敏锐纤细的,看似冷静的笔触下,其实跳动着一颗多情的心;她的文笔明丽凄婉,一种淡淡的忧郁充斥其间。她的独特的超常规的语言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现在想来,在我有限的读书生涯,语言风格让我印象深刻的大概有三本书吧,一本是钱钟书先生的《围城》,一本是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再一本应该就是萧红的这本《呼兰河传》了。萧红的文笔介于小说、散文和诗歌之间,其散文化的结构以及诗化的风格为我们构筑了一个独具韵味的艺术世界,这种艺术风格是我所喜欢的。
沉浸其中。随着她的娓娓讲述,我仿佛置身于呼兰河这个偏僻闭塞、寒冷异常的东北小城。小城的街道似曾相识,那个东二道街上的大泥坑尤其让人过目难忘。连小燕子的描述都妙不可言,差一点被泥坑粘住的小燕子“赶快地头也不回地飞跑了”;马的可怜描写得极为细致,雨后经过泥坑的人们简直令人发笑……萧红笔下轻松诙谐甚而带些讥讽的语言更是将小城人的看客心理揭露无遗。
为死人预备的纸扎描写在第一章中占了不小的篇幅,描述得可谓栩栩如生,语言俏皮可爱。这大概是因为作者是从儿童的视角观察并用孩子的语气讲述的吧,总之读来清新无比。
小城的生活如一潭死水,是静止的;小城的人们日复一日,过着呆板单调的生活。吃饭穿衣是他们人生的唯一目的。一切顺其自然,该生生,该死死,并不见多少喜悦和悲哀。
很多时候,很多地方,一如小城。唯一不同的,是没有萧红这样一位才女含泪微笑的书写吧。
呼兰河传前读后感(汇总18篇)篇十五
读完这本书后,除了感叹内容的淳朴真实感人之外,更多地是对一代才女萧红悲惨命运的感叹。从小因为出生的日子不好,就遭受父亲的白眼,继母对她不好,也就只有祖父对她是极其疼爱的。后来,为了逃婚离家出走,一生与两个男人纠缠不休,被深爱的男人家暴,刚出生的孩子夭折,年仅31岁,便死于重病。
在这部温婉如诗的小说里,萧红笔下的“我”是一个不谙世事的孩童,满怀着对于广阔世界的好奇和烂漫的童真,用一双清澈的眼打量着四周的一切。祖父、后园和她自己,就成了全部的天地。她极力想表现孩童眼中未知而灿烂的世界,她在字里行间流露的却是刻骨的忧伤,笔下的人物和风景无不带着一种忧郁的美。
最让我记忆犹新的就是故事中两个人物的凄哀命运,原本天真活泼的小团圆媳妇被婆家狠心的折磨致死,而围观的人都抱着猎奇的心态,从未有人对她抱以同情和拯救的念头;冯歪嘴好不容易成了家,而媳妇却早早的离去,剩下他一个人拉扯两个孩子。
萧红静静的叙述着这些人物的故事,正是这种平静带给人不安和绝望的心态,故意去压抑,故意去冷漠,反倒给人无尽的伤感。其实令人伤心的不仅仅是这些社会最底层小人物的悲惨命运,更让人苦闷的是他们周围那些人的冷酷无情,在这些人的举动中我们看不到怜悯的存在。小团圆媳妇被热水浇头,浇一次昏一次,却没有人去阻止这种暴行,而是围在旁边看热闹。这场景让我不自觉的想起那让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的一幕:一群中国人在木然的观看自己同胞被处死的电影。可怕的不是暴力,而是暴力下的臣服和麻木。呼兰河城里的人早已见惯了贫苦百姓们颠沛流离的命运,于是他们的同情心也在不知不觉中丧失殆尽了。关于冯歪嘴子的故事就更令人伤心,大家得知他成家之后,不但不关心他如何养活一家人,反而热衷于寻觅他自杀的蛛丝马迹,在他床上发现一根绳头,便有人传言他要上吊,他新买了一把菜刀,很快他要自刎的消息就传开了。看到这里我非常怀念沈从文笔下温暖的湘西风情,那里的人们似乎充满了人性的光辉,而不像萧红笔下的人们如此的冷漠和残忍。
茅盾先生曾经这样评价过萧红的这部作品:也许有人会觉得呼兰河传不是一本小说,没有贯穿全书的线索,故事和人物也是零零碎碎,都是片段的,不是整个的有机体。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从茅盾先生的评价当中,就可以看出这是一本具有独特思想风格和艺术风格的作品。其实我觉得与其说它是一本自传,倒不如说,那是萧红经历了半生坎坷和苦难后写的一本童年回忆录。
1942年1月22日,受尽颠沛流离之苦的萧红香港病逝。她逝世的当晚就被火化了。在她的墓碑之前没有花圈,没有送葬的人群,一代才女归于沉寂、归于黄土。回顾她短暂的一生,如同风雨中的铿锵玫瑰,她一直在黑暗中勇敢的寻找光明。即使遭受了生活千百次的虐待,依然逆风前行......
呼兰河传前读后感(汇总18篇)篇十六
在众多的现代女作家中,我觉得萧红(张乃莹)不像其她女作家那样幸福,她的生活、经历令人流泪。她的代表作《呼兰河传》写了她那美好的童年。与她成年后的生活真是一个天,一个地。
此书语言简朴,大作家茅盾(即沈雁滨)评价它的艺术成就:“它是一篇叙事诗,一篇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书中有着萧红的特有的写作手法,极具个性地描绘了她小时候的事、她的祖父、她的家。
沉浸在萧红的回忆中,看她祖父教她念诗、看她捉弄祖父、看她邻居愚昧的迷信做法……
《呼兰河传》是萧红的.回忆就好像是《朝花夕拾》是鲁迅的回忆。可萧红的经历夹杂了各种情感,鲁迅写得像杂文,她写得似自传。二人虽相识,但流派完全不同。萧红的人生更丰富,但又更单调。其中凄惨的成份太多。她18岁时,最亲的人——祖父便离开人世,她父亲对他不好。1938年4月,与第三任丈夫端木蕻良结婚不久,就在香港病故了。悲惨的人生啊!
总而言之,这本《呼兰河传》值得大家去赏、去品。
呼兰河传前读后感(汇总18篇)篇十七
这个暑假我读了《呼兰河传》这本书,它让我了解到了作者小时候的快乐和小镇上的人与景的美。
这本书的第一章节写的内容,让我感觉到呼兰河的冷。从地裂了,水缸被冻破了,让我有一种凉丝丝的寒意渗入我的骨髓。天冷的时候是灰色的,镇上的人们几乎是不会出门的,马儿也都待在家里防寒。它还让我了解到呼兰河镇上的凄凉景象,它只有两条大道,一条是从南到北,另一条是由东到西,只有在十字路口处,才能看到最繁华的景象,也集中了全城的精华。
第二章主要讲解了小镇上的一些节目,例如:跳大神,扭秧歌,放河灯,野台子戏,四月十八娘娘庙大会。这些节目让我对其充满了好奇,想去亲自感受一下那里的风俗人情与热闹的气息。
第三章作者说了他最喜欢的两个地方:家里的花园和储藏室。花园是他夏天最爱去的地方,储藏室是他冬天最爱去的地方。我知道了作者的童年是非常快乐的 ,一年四季都有玩的地方。
第六章介绍了古怪的二伯,你要是买了花生桃之类的东西不给他吃,他会骂你,你如果给他吃,他却不吃让给我们。二伯还不允许别人喊他的乳名,只有祖父可以。
《呼兰河传》这本书让我感受到了作者童年时的快乐,小镇上人们的欢乐,邻居之间的快乐与忧伤。
呼兰河传前读后感(汇总18篇)篇十八
刚拿起《呼兰河传》这本书时,我想来这必定是个美丽安宁的地方,是有着桃花源式的浪漫,生活着可爱素朴的人民。然而萧红的这曲童年挽歌却唱得我撕心的痛、彻骨的寒。
东二道街的大泥坑,六七尺深。人们和家畜无论是晴天还是雨天都深受其害。但令我奇怪的是:那里的人们说拆墙的有、种树的,但是就没有一个人提出将这个没有丝毫用处还影响大家生活的坑填平。
情节发展的重点是围绕当地的封建习俗。老胡家跳大神的“热闹”着实令人大开眼界。小团圆媳妇是个美丽而脸上常挂着笑容的姑娘。年仅十二岁的她,本该是个无忧无虑、天真可爱的女孩,是啊!她仅仅是个女孩。但她却被过早的卖给了老胡家做童养媳,这个不谙世事的小孩,被彻底的丢到了大染缸里。
这个女孩到底是做了何等伤天害理的事情,竟处处遭受为难。理由的荒唐无理,依照我们的眼光看来。简直是鸡蛋里挑骨头,无事生非、故意找茬!责怪女孩走路太快,说话大声、不知羞耻,不像团圆媳妇,因此对她便施以无尽的拳脚。以至将好好的一个姑娘硬生生折磨的有些痴傻。因为是用钱买来的,还有利用价值“货物”变想法子给她“治病”。用一种名为“抽贴”古法子,在她们的眼里钱真真是比人命重要太多。这不免让我想起萧红的另外一部小说《生死场》,比之战争年代的人命如草芥,确是尤过之而无不及。
团圆媳妇经历无尽的折磨,生命终于走向尽头……生前饱受磨难,甚至连死都死的痛苦无比,读到这里的时候,我心中一直盘桓着一个问题“人性到底是什么”?将一个病入膏肓的人扔进滚烫的开水中,开水从头灌下……昏迷时,竟用水激、针刺等方法将人弄醒。这是面对极恶的犯人嘛?不然手法何以如此残忍,残忍到让我这个“置身事外之人”竟不寒而栗。此法比之满清十大酷刑又能好多少?直至生命走向最后一刻,她终于离开了这个或许对她“残忍的生活”。我到底是该庆幸她的死让她终得解脱,还是应该悲伤她的死。事实的本质是她的所有都是值得同情,呼兰河的童养媳,呼兰河的所以女人,甚至是呼兰河的所有活着的人都是值得同情,他们似乎都在一步步将自己逼到绝路。
团圆媳妇、王大姑娘……她们的死对于呼兰河的人们来说似乎是司空见惯了的,只是胡家人对于一个花钱买来的“免费劳动力、生养工具”的死有些懊恼之外,别无任何触动。好像那是个人心死去的村落,闭塞、封建、愚昧的村落,无可挽救。
灰暗的村庄、愚昧迷信的人民、冰冷无情的心……让我心寒,让我心痛。此书作为萧红对于故乡的回忆录,不仅是心痛的心酸的回忆,也伴随着童年的美好。
萧红的童年既是快乐的、也是寂寞的,她和祖父一起度过的童年时光应该是她最快乐、最无忧无虑的时光,她的一生本就充满了无尽的磨难,虽为才女,却是才女中命运最为悲苦的女性。萧红在她最为困苦的时期有此创作,希冀以童年的回忆唤回一缕情感和精神的留恋与希望。
眼前浮现出一个极端困惑的女人。她的身心饱受煎熬,在回忆快乐童年的时候,就不得不揭开那条丑陋悲惨的伤疤。这是一位女性,看过了无数的死亡挣扎,才可以将生命写得那般力透纸背,才能写的出“人和动物一起忙着生,忙着死”。我同情、我悲悯、我痛恨、我理解在那个时代困苦挣扎的活着的人,在那样的被遗忘的世界的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