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树问题评课稿(模板18篇)

时间:2025-01-09 作者:雁落霞

通过阅读范文,我们可以学习到不同类型文章的写作方法和结构。接下来,小编为大家分享了一些精选的范文范本,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灵感和启示。

植树问题评课稿(模板18篇)篇一

植树问题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解决,这一内容具有很强的数学思维和很强的探究空间,既需要老师的引领,也需要学生的探究。

郎老师本节课的。

教学。

目标是关于一条线段的植树问题并且两端都要栽树的情况,让学生先通过在20厘米尺子上摆小棒(不同间隔长)来发现栽树的棵数、间隔数、间隔长、总长之间的关系,再用发现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郎老师上课的思路非常清晰,以创景引题---先学后教---巩固提升三个模块为主线,开展了一系列的教学活动。纵观本节课,亮点之处有:。

新课开始,郎老师就和学生玩起了猜谜、手指夹铅笔的游戏,这个游戏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然后在游戏中找规律,使学生把学习中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注重“优化”的思想,学生的数学学习是学生以生活经验为基础对数学知识的一种解读。师生之间的语言互动与游戏巧妙的结合,使学生一开始就明白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运用找规律解决植树问题。

做完练习后,为了进一步让学生掌握规律,理解间隔数与棵数的关系,郎老师出示了这样一个题目“同学们在全长10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种一棵(两端都栽),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待学生解决完这个问题之后,郎老师又进行对比提升,“如果路的两边都载,共需要多少棵树苗?”使学生的思维慢慢升华,逐步提高。

教师要提醒每一步算出来的单位名称。

植树问题评课稿(模板18篇)篇二

1、开课的导入采用手指谜语,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引出手指后,有利用手指帮学生初步理解间隔的意思,很直观。但这里出现间隔长有些早。

2、情景问题出示后,用选择题的形式借助直观图帮助学生理解两端都栽的意思,形象直观学生理解起来很容易。

3、教师质疑问题及时且很有数学的味道。如帮工人想象办法,隔几米栽一棵,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很好的理解了等距离的含义。

4、体现学生动手操作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要求明确、准备充分,对四年级学生来说学生桌的还是很好的。

5、教师表格的设计很方便学生发现诸多的数学问题。比单纯的图形要好找规律好表达。但这里讲解交流时,如能借助图形帮助学生理解从数字中发现的规律的话,学生对其中的数量关系的理解会更容易,从而灵活的应用数量关系解决问题。

6、练习中对比练习及时出现,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但对两边与两端的区别我认为更加直观一些会好些,借助教室两边加以解释。

7、练习紧扣本节教学目标,形式多样,尤其选择问题我认为能较好的帮助学生理解其中的数量关系。

8、歌谣的结尾给本节课画了个圆满的句号。

植树问题评课稿(模板18篇)篇三

5月13日校本教研中听了葛老师讲的植树问题,“植树问题”是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数学广角”的内容。葛老师利用学生的动手操作,小组活动等形式向学生渗透复杂问题从简单入手的思想,明确了植树问题中两端都栽情况的解决问题,教学效果良好。

1、导入新课的形式新颖,教师利用猜谜语的形式导入,激发学生兴趣,在伸出双手,找出手指之间的间隔,理解间隔的概念,以及间隔数,将复杂的问题形象化,学生易学、易懂,开了一个好头。

2、葛老师上课的思路比较清晰,她先提炼出数学模型(间隔数+1=棵数),最后将这一数学模型应用与生活实际。整堂课节奏紧凑,层层深入,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引发了乐学的动机,在开放的课堂中提供了乐学条件,在活动的氛围中增加了乐学的体验。在上课过程中,“猜想到验证”的学生学习过程一直贯穿着整节课中。

3、课堂教学体现系统性。葛老师能灵活构建知识系统,注重教学内容的整体处理。能活用教材,让资源启迪探究。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通过例题,让学生比较系统地建立植树问题中“两端都要种”的情况。

4、课堂练习设计合理,如采用表格的形式出现不同的已知的条件,解决不同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解决问题,感受植树问题服务于生活,同时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5、葛老师还注重了利用例题的教学进行了归纳与总结,经过老师与学生的共同研究交流,总结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的学习。这节课充分体现了老师与学生、教法与学法的和谐。

植树问题评课稿(模板18篇)篇四

曹老师本节课无论是从教育理念还是对教材的解读与整合以及个人丰富风趣的教学语言等诸多方面都彰显了自身较高的专业素养,用他的热情与激情感染了每一位听课者,给大家以视听的享受。

1、丰富风趣的语言艺术。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的艺术首先包括谈话的艺术。”教师的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语言表达能力,这就给教师的语言修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课堂教学当中,教师的表述具有新颖性,能够把学生的思维引入课堂教学中来。本节课曹老师从课前准备到结束每一个教学环节都显现出他独特的风韵格调。开课前一曲改编的幸福拍手歌将孩子不自觉的代入了课堂的准备之中。课堂引入巧妙引导,诱发情感;课堂提问巧问促思,激起思维的波澜;课堂评价具体诚恳,点燃学生学习的热情,透着老师关爱之心。整节课教师激情四射,非常投入,引领着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

2、以新的课改理念来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以自己的教学行为来诠释自己的教学思想。新课标强调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学中要留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其经历有自己的语言表达规律、与同伴交流各自的方法的过程。曹老师本节课虽然教学容量大,但每一个知识点的形成和问题的探讨都不急于求成,善于等待。例如在探讨20米小路,每5米栽一棵树,为什么是4个间隔数?10米木头锯5段这个问题时,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思考和交流的空间,当有5六个孩子都有答出时,教师没有急于给出答案。正是有了教师的等待,最后有孩子终于想到了解决题的办法。这不仅体现了曹老师对学生的一种信任,也是一种尊重。更是对自己的角色和职责做出了很好的定位。

3、注重课堂细节,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活动顺利进行的保证,是提高学习质量的诸多重要条件之一,是学会学习的一个重要指标。曹老师整节课善于组织课堂,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学生回答问题时要求做到有条理,清楚表达自己的观点,回答完整等等。例如学生在回答间隔、间距时。练习中单位、答语等细节问题。

4、具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曹老师能够熟练地操作多媒体教学设施辅助教学,课件精美实用。教态自然得体具有亲和力,具有清晰的逻辑思维能力,具有较强的与人交往沟通能力,具有较高水平的班级管理与课堂调控、组织能力。

曹老师这节课通过深入的解读和创造性的整合教材,精心设计,精彩的演绎,从学生的反馈来看,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教师能有效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方式。有效地组织和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的学习,让学生经历了知识形成的过程,使接受与探究相辅相成,学生的学习境界更高,学习效果更好,教学目标落到了实处。

2、有效的课堂提问,激发了不同学生的思考。老师对关间词“间隔数、间距”的解释到位,对在2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有几种栽法?让学生探究不同的植树方法,使学生的个性发挥得淋漓尽致,紧接着让学生比较三种植树方案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而对植树规律得出了实践性的`体验,加深了对这个规律的理解。在探究过程中的追问(为什么在相同的条件下,栽树的不一样呢?),使学生通过更深一步的思考,进一步重现了计算过程与思考方法,通过有条理的表述,让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得到了进一步的锻炼,自然学生的思维能力就得到了更深层的发展。

3、学生参与学习活动面广,学生上课热情高,主动参与,全班不同层面的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有充分参与的时间和空间。

4、整堂课中,曹老师注重了学习方法的渗透,关注学生的学习起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5、练习设计层次分明,应用意识地培养和思维训练贯穿始终。最后问题的拓展与延伸到封闭图形的植树问题。给学生留下思考的余地,与本节课首尾呼应。

如何更有效的突破种树的棵树与间隔数的“一一对应“关系?

植树问题评课稿(模板18篇)篇五

植树问题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解决,这一内容具有很强的数学思维和很强的探究空间,既需要老师的引领,也需要学生的探究。

郎老师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关于一条线段的植树问题并且两端都要栽树的情况,让学生先通过在20厘米尺子上摆小棒(不同间隔长)来发现栽树的棵数、间隔数、间隔长、总长之间的关系,再用发现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郎老师上课的思路非常清晰,以创景引题---先学后教---巩固提升三个模块为主线,开展了一系列的教学活动。纵观本节课,亮点之处有:。

新课开始,郎老师就和学生玩起了猜谜、手指夹铅笔的游戏,这个游戏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然后在游戏中找规律,使学生把学习中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注重“优化”的思想,学生的数学学习是学生以生活经验为基础对数学知识的一种解读。师生之间的语言互动与游戏巧妙的结合,使学生一开始就明白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运用找规律解决植树问题。

做完练习后,为了进一步让学生掌握规律,理解间隔数与棵数的关系,郎老师出示了这样一个题目“同学们在全长10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种一棵(两端都栽),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待学生解决完这个问题之后,郎老师又进行对比提升,“如果路的两边都载,共需要多少棵树苗?”使学生的思维慢慢升华,逐步提高。

教师要提醒每一步算出来的单位名称。

星期五,很荣幸被学校派往xx参加片区教学研讨活动。听了李老师执教的《植树问题》一课,颇有心得,下面就这两节课谈谈自己的心得与看法。

“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在教学开始,出示生活中的植树问题,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紧接着老师又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间隔,如插红旗,安路灯、排队做操等,让学生在具体生活中理解数学现象,使学生深深地体会到数学的价值与魅力。

植树问题的思维有一定的复杂性,对于刚接触植树问题的五年级学生来说,则更有一定的难度了。李老师让学生通过直观的观察初步感知植树问题的三种情况:两端都种,只种一端,两端都不种。王老师则适时引导学生借用画图的方法去帮助学生理解。学生在画图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很好的理解题意,找到其数量间的关系,而且能很好的培养其学习方法和思维习惯。等学生找到规律后再解决这类问题就简单多了。

植树问题是数学中一个独立的单元,其内容和生活联系非常密切。这一课我们不仅是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生领悟研究复杂问题可以从简单问题入手。在此,李老师设计了一道数字较大的问题,让学生通过画图来解决,在画图过程中学生就会发现这样没法解决。从而启发学生可以自己选择数字小的来画一画。从而让学生领悟解决复杂问题要先想简单的。从而化繁为简,步步深入。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经历了猜一猜,画一画,算一算等多种学习形式,自主探究出规律。李老师则通过列表让学生去算一算,然后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规律。这些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自主探究能力。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很快地发现了规律,并构建起植树问题的数学模型。

1、课上的非常顺利,效果也不错。但总觉得有些程序化,在引导学生思考和操作的过程中,对学生规定的有些死。如果在探究两种栽树方法的规律时,再大胆的放手让学生自主的去探究,效果可能会更好些。

2、通过对教材和各种相关的教学资料的深入解读,我认为“植树问题”就教学而言,突出“分隔问题”,以“植树问题”为背景通过适当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路灯问题、排队问题、锯木问题、爬楼问题等都与“植树问题”有着相同的数学结构,让学生建构相应的数学模式。

植树问题评课稿(模板18篇)篇六

听了曹老师执教的《植树问题》一课,我们五年级组全体数学老师经过集体评议,从教师素养和教学效果两方面谈谈我们的认识。

一、教师素养方面。

曹老师本节课无论是从教育理念还是对教材的解读与整合以及个人丰富风趣的教学语言等诸多方面都彰显了自身较高的专业素养,用他的热情与激情感染了每一位听课者,给大家以视听的享受。

1、丰富风趣的语言艺术。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的艺术首先包括谈话的艺术。”教师的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语言表达能力,这就给教师的语言修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课堂教学当中,教师的表述具有新颖性,能够把学生的思维引入课堂教学中来。本节课曹老师从课前准备到结束每一个教学环节都显现出他独特的风韵格调。开课前一曲改编的幸福拍手歌将孩子不自觉的代入了课堂的准备之中。课堂引入巧妙引导,诱发情感;课堂提问巧问促思,激起思维的波澜;课堂评价具体诚恳,点燃学生学习的热情,透着老师关爱之心。整节课教师激情四射,非常投入,引领着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

2、以新的课改理念来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以自己的教学行为来诠释自己的教学思想。新课标强调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学中要留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其经历有自己的语言表达规律、与同伴交流各自的方法的过程。曹老师本节课虽然教学容量大,但每一个知识点的形成和问题的探讨都不急于求成,善于等待。例如在探讨20米小路,每5米栽一棵树,为什么是4个间隔数?10米木头锯5段这个问题时,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思考和交流的空间,当有5六个孩子都有答出时,教师没有急于给出答案。正是有了教师的等待,最后有孩子终于想到了解决题的办法。这不仅体现了曹老师对学生的一种信任,也是一种尊重。更是对自己的角色和职责做出了很好的定位。

3、注重课堂细节,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活动顺利进行的保证,是提高学习质量的诸多重要条件之一,是学会学习的一个重要指标。曹老师整节课善于组织课堂,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学生回答问题时要求做到有条理,清楚表达自己的观点,回答完整等等。例如学生在回答间隔、间距时。练习中单位、答语等细节问题。

4、具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曹老师能够熟练地操作多媒体教学设施辅助教学,课件精美实用。教态自然得体具有亲和力,具有清晰的逻辑思维能力,具有较强的与人交往沟通能力,具有较高水平的班级管理与课堂调控、组织能力。

二、教学效果。

曹老师这节课通过深入的解读和创造性的整合教材,精心设计,精彩的演绎,从学生的反馈来看,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教师能有效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方式。有效地组织和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的学习,让学生经历了知识形成的过程,使接受与探究相辅相成,学生的学习境界更高,学习效果更好,教学目标落到了实处。

2、有效的课堂提问,激发了不同学生的思考。老师对关间词“间隔数、间距”的解释到位,对在2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有几种栽法?让学生探究不同的植树方法,使学生的个性发挥得淋漓尽致,紧接着让学生比较三种植树方案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而对植树规律得出了实践性的体验,加深了对这个规律的理解。在探究过程中的追问(为什么在相同的条件下,栽树的不一样呢?),使学生通过更深一步的思考,进一步重现了计算过程与思考方法,通过有条理的表述,让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得到了进一步的锻炼,自然学生的思维能力就得到了更深层的发展。

3、学生参与学习活动面广,学生上课热情高,主动参与,全班不同层面的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有充分参与的时间和空间。

4、整堂课中,曹老师注重了学习方法的渗透,关注学生的学习起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5、练习设计层次分明,应用意识地培养和思维训练贯穿始终。最后问题的拓展与延伸到封闭图形的植树问题。给学生留下思考的余地,与本节课首尾呼应。

三、互动问题。

如何更有效的突破种树的棵树与间隔数的“一一对应“关系?

植树问题评课稿(模板18篇)篇七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主评的课是查老师执教的《植树问题》的第一课时,植树问题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这一单元主要是向学生渗透有关植树问题的一些思想方法,通过现实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从中发现一些规律,抽取出其中的数学模型,然后再利用发现的规律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植树问题是情况较为复杂的问题,解决这一教学内容本身具有很高的数学思维和很强的探究空间,既需要教师的有效引领,也需要学生的自主探究。查老师执教的这节课的目的就是要向学生渗透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的数学思想。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是实际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数学思想方法,植树问题通常是指沿着一定的路线植树,这条路线的总长度被平均分成若干段,由于路线的不同、植树要求的不同,路线被分成的段数和植树的棵数之间的关系也就不同,它们中间都隐藏着总数和间隔数之间的关系问题,不同的情况,总数和间隔数之间的关系也就不同。如何引导学生发现、理解和掌握在一条线段上植树问题的规律,并且会利用这一规律正确解决类似的数学问题,是查老师执教的这一堂课的主要教学目的。查老师的这节课无论是在教材的驾驭上,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还是在教学理念的更新上,及在教学模式的探讨上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就是我在听课这么长的时间后仍选择主评这节课的主要原因。下面就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听完这节课后的几点感受。

1、联系学生实际,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教学活动的素材和依托,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保证,教学内容安排的合理可以有效地提升教学目标,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植树问题可分为两大方面的内容,一是在直线上植树,二是在封闭图形上植树。直线上植树就有三种不同情况:两端都种、两端都不种、一端种一端不种,查老师根据四年级学生的认知实际,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所有的学习材料都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降低了学生认知的起点,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同时选定将两端都种的情况作为第一课时教学目标来完成,定位很准确,关注了学生学习的起点,符合中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如果一节课将直线上植树的三种情况一起来探究学习,必然会造成知识容量大,学生学得累,教师教得累,教学效果也不如意的尴尬后果。

2、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有效问题情境。

导入新课时,查老师让学生猜这样的一个谜语:两棵小树十个杈,能写会算不说话。当学生猜出是“手”后,查老师让学生看自己的手掌,然后告诉学生,我们每个人的手里都蕴藏着许多有趣的数学知识,张开小手,五个手指中间有四个间隔,在数学上把这个“4”叫“间隔数”,五个手指就表示五棵树,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有关植树问题的知识,从而很自然地导入到新课。这样的导入,既新颖有趣,激发了学生学习新课的热情,又使学生充分地体会到数学问题来源于生活。在实践应用环节中查老师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问题类似于植树问题这样的现象,使学生再次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练习设计中,也是通过出示图片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如8个同学排队有几个间隔,6面彩旗有几个间隔,一件衬衫钉了8粒纽扣有几个间隔等内容,让学生利用所学的规律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从而使学生深刻地感受到数学的应用价值,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教学目标的把握准确到位。

总结。

等方法,使学生发现在两端都栽的情况下,植树问题的“棵树=间隔数+1”,而且,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要加上1,这个“1”表示的是什么,从而使学生明确这个“1”就是指末端的那棵树,明确了规律,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正确地运用这一规律解决类似的数学问题,而植树问题的题型又是灵活多变的,生活中的许多问题都可以归结为用植树问题的方法来解决。因此,查老师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十分重视学生对教学目标的理解和灵活运用。如练习这样一道题:5路公共汽车行驶路线全长12千米,相邻两站的距离是2千米,一共有几个车站?当学生独立解答汇报后,查老师不是就此结束了事,而是再让学生说说每道算式的意义,12÷2=6(个)表示有6个间隔,6+1=7(个)表示一共有7个车站,然后,再进一步提出问题帮助学生分析、理解、掌握植树问题的规律。相邻的两站距离在植树问题中表示什么?求一共有几个车站就是求什么?这道题的关键是必须要知道先求出什么?怎么求?在一问一答中,学生的思路更加清晰,对植树问题这一规律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和把握,运用起来也就得心应手了。

4、有效地渗透了复杂问题简单化的数学思想。

数学思想方法就是数学的灵魂,植树问题的目的就是向学生渗透复杂问题从简单方法入手的思想。本节课的重点是发现、理解和掌握解决植树问题的规律,即植树问题的公式推导。在这一环节的教学过程中,查老师首先出示的是这样的一道例题:同学们在全长100米的小路一边栽树,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要栽)。一共要多少棵树苗?在学生自主探究独立解答完成这道题后,查老师为了能让学生在此基础上探索发现植树问题的规律,用课件出示线段图,一棵树对应一个间隔,一棵树对应一个间隔,这样一个一个的出示,很麻烦,不利于渗透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的数学思想。于是,查老师就把刚才的例题中的100米的小路改成20米、25米、30米,在总长发生变化而间隔的长度不变的情况下,让学生利用手中的学具摆一摆,数一数,通过动手操作,观察,再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演示,使学生很快就能发现在两端都栽的情况下,间隔数总是比所栽的棵数少1,从而得出“间隔数+1=棵数”这一规律,并且还明确了为什么要加1,这个“1”表示的是什么的道理。通过教师的有效引领和学生的自主探究,使学生感受到在数学学习中,可以把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的问题来解决,从而有效地渗透了复杂问题简单化的数学思想。

5、关注细节,注重评价。

查老师是我们铜陵市的名师,名师自有名师的风范,查老师在课堂上极具亲和力,教学中,查老师用女性特有的细致和温柔启发和激励学生,既关注细节,又注重评价,使她的课堂激情洋溢,精彩纷呈,掌声不断,高潮迭起。

(1)、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

细节决定成败,关注细节就是要关注学生课堂学中习中的每一个细枝末节。查老师在这堂课中,特别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思维过程,如,学生在独立练习时,查老师首先让学生判断是否属于两端都栽的问题,并且提问你是从哪个地方看出来的,既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当学生在练习时,查老师还不断地巡视,发现学生在解题过程中遇到了困难,就及时地提示学生用画线段图的方法,进行分析,给学生以解题方法的提示。另外,查老师还特别关注学生学习习惯方面的每一个细节,哪怕是与这节课教学内容无关的细节,查老师也十分关注。如,当学生回答问题语句不完整时,查老师要求学生要把一句话说完整;当学生板演算式忘记写单位名称时,查老师提醒学生注意书写算式的完整性;当学生板演不工整时,查老师又提醒学生书写时要注意规范工整;当学生口头答题忘记说答语时,查老师还是及时地提醒学生要注意答题的完整性。查老师对教学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如此地关注,无疑为我们在关注细节这方面做出了榜样。

(2)注重评价方式的多样化。

在查老师的课堂上,始终洋溢着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特别是查老师敢于放下架子,站在与学生平等的高度,注重对学生的评价,拉近了老师和学生的距离,融洽了师生之间的感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独立思考,大胆发言,积极创新,学习氛围浓郁。教学中,查老师善于把握学生的心理,对学生实施有效的评价,查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既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又关注学生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关注了学生的学习结果,又时刻关注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发展变化,评价方式多样化。当学生回答问题正确时,查老师就用激励性的语言从正面加以肯定;当学生回答问题精彩时,查老师就让全体学生用热烈的掌声给予鼓励;当学生回答问题非常完整时,查老师不仅用语言进行表扬,并且还投以赞许的目光;当学生回答问题不全面时,查老师先表扬其正确的部分,再委婉地指出其存在的不足,有效的维护了学生的自尊。

6、练习设计层次分明,训练扎实有效。

本节课练习设计紧扣中心,突出了知识的强化应用,把应用意识的培养和思维的训练贯穿始终,努力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类似植树问题的不同题型。在题型设计上也由易到难,遵循了循序渐进的原则。有求棵树的,如:5路公共汽车行驶路线全长12千米,相邻两站的距离是2千米,一共有几个车站?有求总长的,如:园林工人在公路一侧栽树,每隔6米种一棵,一共种了36棵。从第一棵到最后一棵的距离有多远?有求每段长度的,如:广场上的大钟5时敲5下,8秒钟敲完。12时敲12下,需要多长时间?这些都较好地体现了思维的训练和应用意识的培养。

值得商榷的是:

1、在探索植树问题的规律时,同学们探索的是在间隔的长度不变,而总长不断变化的情况下,得出的“间隔数+1=棵数”的这一规律。可否再让学生通过摆一摆、画一画,在总长不变而间隔的长度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得出植树问题的规律。如,设总长为20米,间隔的长度可分别为1米、2米、4米、5米、10米、20米,让学生多次从不同结果中发现棵数与段数之间的关系,应用不完全归纳法得出间隔数和棵树之间也存在着同样的规律,通过对不同条件的亲历探讨,从而使学生坚定了这一规律的正确性。

2、课堂教学的开放程度不够,例题可否设计为在20米长的小路一边种树,怎样种?需要几棵数?让学生设计植树的方案。使学生在老师提供的这一开放性的、富有挑战性的题目中,大胆设想,开放思维,充分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从而体验成功和快乐。

以上两点只是我个人一点不成熟的建议,如有不妥,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植树问题评课稿(模板18篇)篇八

5月13日校本教研中听了葛老师讲的植树问题,“植树问题”是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数学广角”的内容。葛老师利用学生的动手操作,小组活动等形式向学生渗透复杂问题从简单入手的思想,明确了植树问题中两端都栽情况的解决问题,教学效果良好。

1、导入新课的形式新颖,教师利用猜谜语的形式导入,激发学生兴趣,在伸出双手,找出手指之间的间隔,理解间隔的概念,以及间隔数,将复杂的问题形象化,学生易学、易懂,开了一个好头。

2、葛老师上课的思路比较清晰,她先提炼出数学模型(间隔数+1=棵数),最后将这一数学模型应用与生活实际。整堂课节奏紧凑,层层深入,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引发了乐学的动机,在开放的课堂中提供了乐学条件,在活动的氛围中增加了乐学的体验。在上课过程中,“猜想到验证”的学生学习过程一直贯穿着整节课中。

3、课堂教学体现系统性。葛老师能灵活构建知识系统,注重教学内容的整体处理。能活用教材,让资源启迪探究。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通过例题,让学生比较系统地建立植树问题中“两端都要种”的情况。

4、课堂练习设计合理,如采用表格的形式出现不同的已知的条件,解决不同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解决问题,感受植树问题服务于生活,同时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5、葛老师还注重了利用例题的教学进行了归纳与总结,经过老师与学生的共同研究交流,总结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的学习。这节课充分体现了老师与学生、教法与学法的和谐。

文档为doc格式。

植树问题评课稿(模板18篇)篇九

1.通过探究发现一条线段上两端要种、一端要种、两端不种三种不同情况植树问题的规律。

2.使学生经历和体验“复杂问题简单化”的解题策略和方法。

3.让学生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课前谈话:

今天来这里上课,有什么不同的感觉?

老师挺高兴的,这么多人,正好做一个公益宣传,请看--

春天,是植树的最佳时间,在座各位朋友,同学,为了我们地球生命,给这些孩子们一个健康的环境,请爱护树木,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多多种树!支持的,鼓鼓掌!谢谢!

1、揭示课题(2分钟)

师:你们觉得种树与数学有联系吗?

生:间隔,米数等等问题。

师:种树与数学之间确实有联系,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在种树问题上研究数学。(课件出示课题:植树问题)

2、出示问题

课件出示问题:同学们在全长1000米的小路一旁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要栽)。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

1、理解信息(2分钟)

师:能看懂吗?告诉我们哪些信息?

生:全长100米,每隔5米等等

师:每隔5米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两棵树之间的“间隔”;

师:“间隔”这个词听过吗?能举几个例子吗?

比如同学之间,手指之间......都可以看作是间隔。

师:两端要种什么意思?

生:头和尾各要种一棵。

2、形成猜想(1分钟)

师:如果,把这条路的一旁看成一条线段的话,猜猜看,需要几棵树?看谁想得快!

生1:200

生2:201

生3:202

师:三个猜想答案,到底哪个答案才是对的?我们有什么办法知道?

生:验证。

3、化繁为简(4分钟)

师:是的,可以画图,模拟种一种,数一数,就能知道正确的答案了。

师:才种了35米,一共要种多少米?

生:1000米。

师:这样一棵一棵,一直种到1000米?!同学们,你有什么想法?

生:太累了,太麻烦了,太浪费时间了。

生:想

师:这种方法就是:遇到比较复杂的问题先想简单的,从简单的问题入手来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规律。(课件出示:研究方法:复杂问题--简单问题--发现规律--解决问题)

3、举例验证(5分钟)

师:你认为取多少长的路,画图种树,比较好验证呢。

生:5米,10米,15米,20米,25米。

师:老师给你们带来了长短不同的“路”,把它想象成“路”,行吗?你可以把它看作是10米,15米等等,现在请你用笔,独立在这些“路边”种树,并列出算式,把你的发现也写在纸上,开始。(学生独立活动,2分钟后,)

师:把自己的发现,轻轻地告诉小组里的同学,并做好向全班同学汇报。

4、反馈交流(如何操作还是一个问题)(5分钟)

请一个小组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展示在黑板上。

师:请你代表这组同学,把研究的过程,和得到的规律,向全班同学解释一下。

师生互动

师:这空在这里是怎么回事?

生:间隔5米;

师:为什么是空了4个间隔?

生:20米里正好有4个5米;

师:怎么算出来的?

生:20除以5等于4

师:4个间隔数,空了4次

师:这样种(板书:两端种),可以吗?)

5、揭示规律(0.5分)

师:运用化繁为简的解决策略,同学们发现了植树问题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规律,那就是:(板书:两端要种:棵树=间隔数+1)

6、解决问题(3分钟)

师:现在你能运用这个规律,解决刚才复杂的问题吗?请独立列出算式。然后向同座说一说解决思路。(请一位学生板演,并说解题思路,老师追问:这里的200指什么,为什么要减1。)

师:(指着猜想答案)当时你是怎么猜想到200棵的。

师:虽然你猜测的答案是错的,但你敢猜想,证明你有学数学的胆量,正因为出现了不同的答案,才让我们走上探索之路,所以,我们得谢谢你!

7、巩固练习(6分)

1、过渡设疑

2、形成猜想

3、验证猜想

4、得出结论

5、打通联系

师:其实植树问题并不只是与植树有关,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现象与植树问题很相似。

(1)同学们排队跑步,队伍长4米,每两人之间的距离是1米,这队学生有多少人?

1)4÷1+1=5(人)2)4÷1-1=3(人)3)4÷1=4(人)

1)10÷2+1=6(次)2)10÷2-1=4(次)3)10÷2=5(次)

1)12÷1+1=22(个)2)12÷1=20(个)3)12÷1-1=9(个)

师:其实,同学们的收获才刚刚开始。多个点等距离排列成一条直的线,点的数量与间隔数之间有一定规律;如果,多个点等距离排列成一个方阵;如果,多个点等距离排列成一个圈,或等距离排列成其它形状,这里面蕴含着更深奥的数学,期待同学们去发现!

植树问题评课稿(模板18篇)篇十

1.利用生活中的问题,通过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发现分的段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关系,并能利用规律来解决简单植树的问题。

2.进一步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发现规律,应用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1.利用生活中的问题,通过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发现分的段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关系,并能利用规律来解决简单植树的问题。

2.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发现规律,应用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3.提高解决问题,让学生感受日常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热爱数学的情感。

课件、表格、尺子等。

1.教学间隔的含义。

师:同学们,在我们的身边到处有数学。请你们伸出一只手张开手指,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5个手指,4个空)这4个空也可以说成4个间隔,5个手指之间有4个间隔。那4个手指之间有几个间隔?3个手指之间呢?(请生在自己的手上指一指)2个手指之间呢?(全班一起找)通过刚才我们找手指数和间隔数,你发现了什么?谁来说说。(手指数比间隔数多1或间隔数比手指少1。)。

师:你们真聪明!发现了手指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像这类问题其实就是植树问题(揭示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植树问题。

预设:学生可能大多数对得到20棵。

师:下面就请小组同学一起想办法验证一下你们的猜测是否正确?

全班交流汇报。(重点让用线段图来验证的小组来说明理由。)。

师:如果每隔4米栽一棵、每隔2米栽一棵又需要栽多少棵树苗呢?请小组同学一起讨论一下,并将你们解决的方法写在练习纸上。

根据学生的回答,师填写表格:

总长(米)。

20。

全班观察表格寻找规律。

师:同学们非常能干,通过猜测、讨论、验证发现了植树问题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规律,那就是在一条路上植树,如果两端都要栽的话,栽树的棵数比平均分的份数也就是间隔数多1。(板书:棵数=间隔数+1。)。

师:对得到的这个规律有没有不同意见?

师:现在我们用得到的这个规律来验证一下你开始的猜测正确吗?

(1)基础练习。

师:请看题目,谁愿意来说一说?

a2.如果是每隔10米栽一棵呢?(口答)。

c.这是我们重庆的轻轨列车,陈老师每天就坐轻轨列车回家。

(2)拓展练习。

师:老师的家乡重庆是一个美丽的城市,在重庆有一个解放碑,想听听它的钟声吗?

课件出示解放碑的大钟及题目。

解放碑的大钟5时敲响5下,8秒钟敲完。12时敲响12下,需要多长时间呢?

师:请同学们独立的在练习本上完成。

小结:同学们真棒!不仅能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找到植树问题中当两端都栽树时棵数=间隔数+1,而且还运用规律解决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介绍二十棵树植树问题:有20棵树,若每行四棵,问怎样种植,才能使行数更多?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其实植树问题里还有许多有趣的知识,如植树时有时需要一头栽一头不栽,在圆形的球场一周栽树以及围棋盘上摆棋子的问题等(课件图片展示),这些都需要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开动脑筋,积极思考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好方法。

植树问题评课稿(模板18篇)篇十一

教学。

内容:教材106,107页教学目标:

1.通过猜测、实验、验证等数学探究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植树问题的规律,构建数学模型,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有关问题。

2.培养学生“化繁为简”的能力,从简单问题中探索规律,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的能力,初步培养学生的模型思想和化归思想。

教学重点:发现并理解三种方式的植树问题中,间隔数与棵树的规律。

教学难点:运用“植树问题”的解题思想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练习纸教学过程:

一、导入11、教学“间隔”的含义22、举例生活中的“间隔”33、引入课题二、自主探究11、创设情景出示公告师:我们学校为了进一步美化校园环境,准备从同学们当中招聘几名校园环境设计师。请看大屏幕(生读)招聘启事学校为进一步进行校园环境美化,特诚聘环境设计师数名,要求设计植树方案一份,择优录取。

金湾区第一小学2015-12-2师:你们想不想成为我们校园的环境设计师?生:想。师:我们一起来看看设计的具体要求吧!(谁来读一读)22、理解题意[[设计要求]]:

在操场边上,有一条20米长的小路,学校计划在小路的一边种树,请按照每隔5米种一棵的要求,设计一份植树方案,并说明你的设计理由。

三、

小组合作(一)11、设计方案(小组活动,教师巡视)22、反馈交流师:很多小组都已经完成了,老师从中选取了3份有代表性的设计方案,咱们一起来看一看。

三、小组合作(二)11、探究规律目的:

1.探究“两端都栽”时学校需要准备多少棵树苗?你发现了什么?2.探究“两端都不栽”时学校需要准备多少棵树苗?你发现了什么?3.探究“只栽一端”时学校需要准备多少棵树苗?你发现了什么?方法:画线段图或摆小棒。

简案模版。

《秋天》简案。

《快乐是什么》简案。

公开课简案。

植树问题评课稿(模板18篇)篇十二

听了曹老师执教的《植树问题》一课,我们五年级组全体数学老师经过集体评议,从教师素养和教学效果两方面谈谈我们的认识。

曹老师本节课无论是从教育理念还是对教材的解读与整合以及个人丰富风趣的教学语言等诸多方面都彰显了自身较高的专业素养,用他的热情与激情感染了每一位听课者,给大家以视听的享受。

1、丰富风趣的语言艺术。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的艺术首先包括谈话的艺术。”教师的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语言表达能力,这就给教师的语言修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课堂教学当中,教师的表述具有新颖性,能够把学生的思维引入课堂教学中来。本节课曹老师从课前准备到结束每一个教学环节都显现出他独特的风韵格调。开课前一曲改编的幸福拍手歌将孩子不自觉的代入了课堂的准备之中。课堂引入巧妙引导,诱发情感;课堂提问巧问促思,激起思维的波澜;课堂评价具体诚恳,点燃学生学习的热情,透着老师关爱之心。整节课教师激情四射,非常投入,引领着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

2、以新的课改理念来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以自己的教学行为来诠释自己的教学思想。新课标强调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学中要留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其经历有自己的`语言表达规律、与同伴交流各自的方法的过程。曹老师本节课虽然教学容量大,但每一个知识点的形成和问题的探讨都不急于求成,善于等待。例如在探讨20米小路,每5米栽一棵树,为什么是4个间隔数?10米木头锯5段这个问题时,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思考和交流的空间,当有5六个孩子都有答出时,教师没有急于给出答案。正是有了教师的等待,最后有孩子终于想到了解决题的办法。这不仅体现了曹老师对学生的一种信任,也是一种尊重。更是对自己的角色和职责做出了很好的定位。

3、注重课堂细节,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活动顺利进行的保证,是提高学习质量的诸多重要条件之一,是学会学习的一个重要指标。曹老师整节课善于组织课堂,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学生回答问题时要求做到有条理,清楚表达自己的观点,回答完整等等。例如学生在回答间隔、间距时。练习中单位、答语等细节问题。

4、具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曹老师能够熟练地操作多媒体教学设施辅助教学,课件精美实用。教态自然得体具有亲和力,具有清晰的逻辑思维能力,具有较强的与人交往沟通能力,具有较高水平的班级管理与课堂调控、组织能力。

曹老师这节课通过深入的解读和创造性的整合教材,精心设计,精彩的演绎,从学生的反馈来看,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教师能有效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方式。有效地组织和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的学习,让学生经历了知识形成的过程,使接受与探究相辅相成,学生的学习境界更高,学习效果更好,教学目标落到了实处。

2、有效的课堂提问,激发了不同学生的思考。老师对关间词“间隔数、间距”的解释到位,对在2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有几种栽法?让学生探究不同的植树方法,使学生的个性发挥得淋漓尽致,紧接着让学生比较三种植树方案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而对植树规律得出了实践性的体验,加深了对这个规律的理解。在探究过程中的追问(为什么在相同的条件下,栽树的不一样呢?),使学生通过更深一步的思考,进一步重现了计算过程与思考方法,通过有条理的表述,让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得到了进一步的锻炼,自然学生的思维能力就得到了更深层的发展。

3、学生参与学习活动面广,学生上课热情高,主动参与,全班不同层面的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有充分参与的时间和空间。

4、整堂课中,曹老师注重了学习方法的渗透,关注学生的学习起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5、练习设计层次分明,应用意识地培养和思维训练贯穿始终。最后问题的拓展与延伸到封闭图形的植树问题。给学生留下思考的余地,与本节课首尾呼应。

如何更有效的突破种树的棵树与间隔数的“一一对应“关系?

植树问题评课稿(模板18篇)篇十三

植树问题一共分三种情况,教材在编排时将它们分成三个例题进行教学,分别是两端都种、两端都不种、只栽一端。本节课我对教材进行了整合,在第一课时就将三种情况全部呈现,并且将重心放在探究只种一端时,棵树和间隔数之间的关系。其实只要是只种一端,不管路是几米,间隔数和棵数始终相等,因为树和间隔始终一一对应。处理好了这层关系,理解了一一对应,那么两端都种和两端都不种就可以根据对应思想,通过迁移发现间隔数和棵数之间的关系。

1、通过探究,发现在一条线段上植树的问题的规律,理解并掌握不同种法中间隔数和棵数之间的关系。

2、经历探究规律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合作等能力,初步渗透“一一对应”思想。

3、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更应用于生活,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能力。

理解间隔数和棵数之间的关系,建构数学模型。

建立模型及“一一对应思想”的应用。

1、恰好3月份,植树节即将到来,因此在第一环节通过询问植树的好处,渗透环保意识,并让学生感受数学问题来源与生活。

2、第二环节我主要分三个层次进行教学,第一层通过小小设计师,将枯燥的解决问题转变成灵动的设计方案。先引导学生理解“每个5米种一棵”什么意思,有些学生可能认为只有两棵树之间的5米才是间隔,一边不种树的话那个5米就不是间隔,因此我将示意图这样设计,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什么是间隔。再引导学生猜测并画图,让学生经历一个“猜想——验证”的过程。

第二层是本堂课最关键的部分,首先请学生展示作品,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在说的过程中询问学生分了几个间隔,为什么分4个间隔,它是怎么来的。接着引导学生观察三种画法,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沟通三者之间的联系,并揭示每种种法的名称。然后将探究的重心放在只种一端的情况上,通过列算式,解释算式意义,并通过质疑,引导学生猜测棵数和间隔数之间有什么联系,为探究埋下伏笔。有些学生虽然对树和间隔的对应关系有点了解,但难以用语言概括,因此我在课件中用不同颜色描出树和它对应的间隔,闪烁树和间隔,并用圈一圈的方法,便于学生区分和发现,之后安排学生对照着左手,将自己的发现告诉同桌,深化对对应关系的理解。因为本节课的规律属于不完全归纳法,单靠一个例子是不科学,没有说服力的,所以我增加了300米的小路种树,想象着种树的过程,理解为什么只一端种时,棵数始终等于间隔数。最后运用迁移,理解为什么一个加1,一个减1。

第三层引导学生观察三个算式,有什么相同点,它们第一步都是先算什么?数学广角这类题目建模是关键,但没有解决问题的策略,就会使课显得空洞,这一层主要让学生形成一个策略:要知道一共有几棵树,必须先求出间隔数。接着通过例题,使知识得到一个巩固,最后展示生活中的植树问题,感受数学不仅来源于生活,更要运用于生活。

第三环节中设计了两道习题,第二题是生活中常见的例子,主要为了培养学生从字里行间寻找隐藏信息的能力,接着通过变式,隐去一座房子又会怎样种。其实在画图时会有这样一个疑惑,为什么那一端空在那不种树,而这道题目可以给出很好的说明,有时候在解决问题时还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

作为新教师,对于这类课我是比较难把握,数学思维如此缜密,我在教学的过程中难免有所疏忽。

1、语言不够精炼,会不自觉地重复学生的话。在讲解只种一端的时候,学生对一一对应还是明了。

2、评价语有些生硬,对于学生的回答有时不能及时得做出点评。

3、探究得太少,自己说得太多。使课堂不够开放。

4、本节课虽然渗透了解决的方法,先求间隔数,但没有明确间隔数的求法。应该在板书上指明。

植树问题评课稿(模板18篇)篇十四

(学生会很快发现:植树的棵数比间隔数多1)。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作业设计。

1.填一填。

(1)下面的线段有()个点,共有()小段,不封闭图形的点数和段数的.关系是()。

(2)在一条长300米的公路两边种树,每隔4米种1棵(两端都要种),这样一共要种()棵。

(3)如下图,在一条防风带上每隔30米种1棵树,这条防风带共种()棵树,由此可以。

推断出两端都种树时,树的棵树比间隔数()。

综合:

2.选一选:

(1)一个圆形花坛的周长是36米,每隔4米摆一盆花,一共需要()盆花。

a.8b.9c.10d.11。

(2)一座楼房每上一层要16个台阶,小红每天回家要走80个台阶,小红家住()楼。

a.5b.6c.7d.8。

拓展提升:

3.一条走廊长24米,每隔3米放一盆花,走廊两端都要放。一共要放多少盆花?

植树问题评课稿(模板18篇)篇十五

本次教学内容属于第二学段中“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的教学。

“课标”中要求这部分内容教学时,“应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发现实际问题中所包含的丰富的数学信息,探索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鼓励学生尝试独立地解决某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同时建议“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等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根据课标的要求,又考虑到前两个例题都是围绕植树这一情境展开的,因此我将教学内容由“围棋盘的最外层每边都能放19个棋子,求围棋盘最外层一共可以摆多少个棋子”的问题改为为学校设计花坛,在古柳周围正方形台面上摆花。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培养学生为学校贡献力量的集体主义意识。

学生已经初步接触了植树问题,会解决在一条线段中的植树问题,了解了栽的棵数与间隔数的关系。本课主要研究封闭图形上的植树问题,如何让学生建立起封闭植树和线段植树的联系,在头脑中建立解决此类问题的模型是教学的重点。

学生对动手操作、自主设计等教学活动比较感兴趣,因此我创设了为学校设计花坛的情境,设计了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等教学环节,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利用信息技术平台,提供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生活中的事例探索、掌握解决封闭图形中植树问题的方法。

2.通过多媒体课件,渗透数形结合思想,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分析、思考过程中,经历抽取出数学模型的过程。

3.在解决问题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解决封闭图形植树问题的思维方法。

教学难点:探索发现封闭图形情况下棵树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

本次教学内容为请学生扮演设计师角色为学校设计不同形状的花坛,学生对此内容感兴趣,对动手设计等教学环节比较感兴趣,课堂气氛应非常活跃。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能够自主探究出封闭图形中植树问题的解题方法,并从中发现问题中存在的一般规律。最终达到能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

一、创设情景,引入问题

1.播放花坛中由鲜花拼摆出的不同形状的图案,学生欣赏图片,从中感受到鲜花排列的整齐特点。

2.进而教师提问:想不想用鲜花设计属于自己的花坛?今天这节课大家就来设计一个自己喜爱的花坛来装饰校园。

4. 组织学生反馈::9÷1+1=10盆

小结:同学们用以前学习的植树问题帮老师解决了这个数学问题。

预设生1:40盆,生2:36盆。

5.提出建议:到底是36盆还是40盆,要知道哪个答案是对的,老师建议大家用画一画的方法来验证一下到底是需要多少盆。

二、多元表征,感知模型

1.出示学习建议:

(1)请利用老师提供的材料,在纸上画一画,圈一圈。并写出算式。(花盆可以用符号表示)

(2)画好后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中说一说你的方法。

2.组织反馈:你是怎么想的?由学生介绍自己的想法和列式。(先把学生的四种方法都用投影展示出来,再讲评每一种方法)

3.回顾方法:刚才我们这四种方法解决了问题。(课件动态演示)

小结:通过同学们的认真思考,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探索出了这四种不同的策略来解决了同一个数学问题。

三、探索规律,有效建模

1.延续情境,提出问题:除了给古柳树周围正方形的台面摆鲜花外,学校还想再建一个大花坛,其中需要把红色太阳花摆在三角形台面上(每边6盆),把粉色的月季花摆在六边形的台面上(每边4盆),请你算一算各需要多少盆。)

每边6盆,一共要多少盆?每边4盆,一共要多少盆?

2.组织反馈:你是怎么算的?(结合图说明算式的意思)

学生利用材料自主探索。

5.组织交流评价:一共种几棵?你是怎么想的?你觉得在圆上放花有规律吗?有什么规律?你还有什么新的发现?(投影展示学生的设计方案,引导学生将在圆坛上摆花的问题和线段上的植树问题联系起来)

小结:花盆数=间隔数

(1)学生利用材料自主探索

(2)组织交流反馈

(3)动态演示:将这些图形拉伸为圆,并转化为线段。

小结:其实在所有封闭图形上,都具有花盆数=间隔数这样的关系。所以我们要求花盆总数,可以先求出间隔数。

四、拓展提升,实践应用

1.学校为了美化校园环境,引进了60盆花,如果想在学校门前的空地上摆出一个漂亮的图案,可以怎么摆?请和大家说说你的设计方案。

2.组织学生汇报。

3.小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植树问题评课稿(模板18篇)篇十六

3.让学生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点:

从封闭曲线(方阵)中探讨植树问题。

教学难点:

用数学的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一、复习旧知,情境导入(课件出示)

(1) 在100米的小路边,每隔5米种一棵柳树,两端都要种,一共种了多少棵?

师:(第一题)1000÷20求的是什么?为什么要加1?(两端都栽:棵数=间隔数+1)

师:40÷4求的是什么?又为什么要减1呢?(两端不栽:棵数=间隔数-1)。让学生说出每个算式所表示的意义。

你能说说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

二、探索新知。

板书课题:封闭图形的植树问题

2、运用规律。

圆形花坛的一周全长12米,如果沿着这一圈每隔2米摆放一盆花,一共需要多少盆花?

(1)引导学生读题,理解题意。独立完成。

(2)理解圆形的株数与间隔数相等,

列出算式:12÷2=6(盆)

3、课件出示一个圆形,在圆形的花坛上种树,棵数=间隔数

4、发现规律:在圆形的花坛上种树,棵数=间隔数 。

圆形花坛的一周全长50米,如果沿着这一圈每隔2米摆放一盘花,一共需要多少盘花?

5、学习例题:

学生小组合作,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自主探索会出现如下几种方法:

方法1:直接点数出最外层一共可以摆放72个棋子。

方法2:列式:19 ×2+(19-2)× 2=72(个)

方法3:列式:(19-1)×4=72(个)

方法4:列式:4+(19-2)×4=72(个)

方法5:列式:19×4 - 4=72(个)

以上方法,教师引导比较:除方法1外,其余算法都抓住了4个角上的棋子不能重复计算的关键点。

6、探究规律。

(1)首先理解封闭图形

围棋盘的最外层是一个正方形,像这样首尾相连没有开口的图形就是封闭图形。(课件出示)

(2)提问:

(3)引导学生运用数形结合思想寻找规律,学生交流说出:棋子数=间隔数的结论。

学生研究发现 :如果将画好的封闭图形沿着一圆点断开拉直就变成一端栽一端不栽的植树问题模型,利用原理逆向思维再次验证棋子数=间隔数这一规律。

(4)回到原题:围棋盘最外层每边有19个棋子,即每边有(19-1)个间隔,4边共有18×4=72(个)间隔。因为最外层的棋子数=间隔数,所以72个间隔也就说明有72个棋子。

列式:(19-1)×4=72(个)

答:最外层一共可以放72个旗子。

(6)引导学生说出公式: 最外层的总数=(每边的棵树-1)×边数

7、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1)摆棋子:一个四边形,每个顶点都摆一个。

(2)如果最外层每边能放100个,最外层一共可以摆放多少个棋子?

设问:100-1求的是什么?乘4呢?(为什么要乘4?)

(3)如果最外层每边能放200个,最外层一共可以摆放多少个棋子?

(4)如果在一个正五边形的边上摆,怎么算?一个三角形呢?

8、摆花盆:完成做一做第2题 问题:

沿正方形的池塘边植树,要求每边都植4棵,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

三、巩固延伸

解决问题:

1、沿一个正三角形实验田的外边,每边种8棵向日葵最少能种几棵?

课后延伸题

最外层总数=间隔数×边数

五、作业布置

教材122页的第4、6、7、8题

植树问题评课稿(模板18篇)篇十七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117、118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利用生活中的问题,通过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发现分的段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关系,并能利用规律来解决简单植树的问题。

2.进一步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发现规律,应用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利用生活中的问题,通过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发现分的段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关系,并能利用规律来解决简单植树的问题。

2.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发现规律,应用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3.提高解决问题,让学生感受日常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具准备:

课件、表格、尺子等。

教学过程:

一、教学间隔。

1.教学间隔的含义。

师:同学们,在我们的身边到处有数学。请你们伸出一只手张开手指,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5个手指,4个空)这4个空也可以说成4个间隔,5个手指之间有4个间隔,那4个手指之间有几个间隔?3个手指之间呢?(请生在自己的手上指一指)2个手指之间呢?(全班一起找)通过刚才我们找手指数和间隔数,你发现了什么?谁来说说。(手指数比间隔数多1或间隔数比手指少1。)。

师:你们真聪明!发现了手指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像这类问题其实就就是植树问题(揭示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植树问题。

二、自主探究找出规律。

预设:学生可能大多数对得到20棵。

师:下面就请小组同学一起想办法验证一下你们的猜测就是否正确?

全班交流汇报。(重点让用线段图来验证的小组来说明理由。)。

师:如果每隔4米栽一棵、每隔2米栽一棵又需要栽多少棵树苗呢?请小组同学一起讨论一下,并将你们解决的方法写在练习纸上。

全班观察表格寻找规律。

师:同学们非常能干,通过猜测、讨论、验证发现了植树问题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规律,那就就是在一条路上植树,如果两端都要栽的`话,栽树的棵数比平均分的份数也就就是间隔数多1。(板书:棵数=间隔数+1。)。

师:对得到的这个规律有没有不同意见?

三、巩固练习。

师:现在我们用得到的这个规律来验证一下你开始的猜测正确吗?

(1)基础练习。

师:请看题目,谁愿意来说一说?

a2.如果就是每隔10米栽一棵呢?(口答)。

c.这就是我们重庆的轻轨列车,陈老师每天就坐轻轨列车回家。

(2)拓展练习。

师:老师的家乡重庆就是一个美丽的城市,在重庆有一个解放碑。想听听它的钟声吗?

课件出示解放碑的大钟及题目。

解放碑的大钟5时敲响5下,8秒钟敲完。12时敲响12下,需要多长时间呢?

师:请同学们独立的在练习本上完成。

小结:同学们真棒!不仅能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找到植树问题中当两端都栽树时棵数=间隔数+1,而且还运用规律解决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四、数学文化。

介绍二十棵树植树问题:有20棵树,若每行四棵,问怎样种植,才能使行数更多?

五、全课总结。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其实植树问题里还有许多有趣的知识,如植树时有时需要一头栽一头不栽,在圆形的球场一周栽树以及围棋盘上摆棋子的问题等(课件图片展示),这些都需要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开动脑筋,积极思考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好方法。

植树问题评课稿(模板18篇)篇十八

2、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在理解间隔数与棵数之间规律的基础上解决简单的植树问题。

2、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学生借助图形解决问题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养成良好的交流习惯。

1、通过实践活动激发热爱数学的情感;

2、感受日常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

理解“植树问题(两端要种)”的特征,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理解“间距数+1=棵数,棵数-1=间距数。

1、教学“间隔”的含义。

师:每位同学都有一双灵巧的手,他不但会写字、画画、干活,在他里面还藏着有趣的数学知识,你想了解他吗?请举起你的右手。(五指伸直、并拢、张开)。

2、举例生活中的“间隔”

师:生活中的“间隔”到处可见,你能举几个例子吗?(两棵树之间、两个同学之间、钟声…)。

3、理解间隔数,引入课题。

在一条路上植树,每两棵树之间相等的段数叫间隔数(课件演示),每个间隔的长叫间距,研究间隔数和棵数之间关系的问题,我们统称为植树问题,这节课我们来研究植树问题。(板书课题)。

1、出示招聘启事。

在操场边,有一条20米长的小路。学校计划在小路一边种树,要求每隔5米栽一棵。特聘请校园设计师数名,要求设计植树方案一份,择优录取。

2、出示例题,理解题意:

师:(课件出示例题。)。

(课件解释关键词语,加深学生理解)。

师:你认为要求一共植树多少棵,关键是知道什么?(间隔数)那么间隔数和棵数之间是什么关系?下面我们就来研究。

3、出示合作要求。

(1)教师讲解小组合作要求。

(2)学生4人小组开始合作学习,利用学具设计出植树方案。(可。

以用不同的形式表达)。

(3)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小组合作。

(4)小组作品展示,及小组评价。教师及时点评学生的设计方案,并及时鼓励学生。

(5)引导学生总结出在实际生活中的植树情况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两端都栽,第二种:只栽一端,第三种:两端都不栽。

4、以小组为单位探究棵数与间隔数间的关系:

(1)数一数:数出棵数和间隔数。

(2)比一比:比较出棵数和间隔数之间的规律。

两端都要栽时,植树的棵数比间隔数多1(棵数=间隔数+1)。

只栽一端时,植树的棵数与间隔数相同(棵数=间隔数)。

两端都不栽时,植树的棵数比间隔数少1(棵数=间隔数-1)。

1、公共汽车行驶路线全长12千米,相邻两站的距离是1千米。一共有几个车站?

2、广场上的大钟5时敲响5下,8秒敲完。12时敲12下,需要多长时间敲完?

猜你喜欢 网友关注 本周热点 精品推荐
通过总结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好地思考自己的学习和工作方式,寻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和策略。如果你正在为写心得体会而纠结,不妨先来阅读一些优秀的范文,或许可以给你一些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可以更加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让读者能够更好地了解我内心的世界。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灵感和写作上的帮助
自我介绍不仅可以展示个人的能力和特点,还可以表达个人的目标和期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自我介绍范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对大家写作有所启发。ishuzheli,
读后感是一种对书中观点和思想的理解和评价,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探索和思考。在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读后感范文,希望对大家写作时有所帮助。与喀秋莎分别两年之后
技术合同的签订需要双方对技术的专业性有一定的了解,确保合同条款的准确性和可执行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优秀技术合同范文,供大家参考。研究开发方:(乙方)_
培训心得体会可以让我们更加全面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总结一段时间的培训经历,以下是一些值得参考的培训心得范文,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劳动教育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具
考研申请书是考研报名时需要提交的一份材料,它能够体现我们选择考研的动机和研究方向。如果你正在准备申请,希望这些申请书范文能够给你一些灵感和启发。县供电局:我公司
心得体会是我们对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的思考和解决之道。以下是一些精选的心得体会范文,它们内容丰富、观点独到,值得我们认真阅读和思考。第一段:观看先锋心得
转让是指将某项权利或财产交由他人所有的过程,它可以实现人们的价值流转。最后,请大家多关注转让市场的变化和新机会,开拓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本合同由甲方与乙方就有限公
通过写培训心得体会,可以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具体的实践经验。下面是一些来自不同领域的培训心得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新的思考和启示。西方经济在19世纪迅速
通过总结工作心得体会,我意识到自己在某些方面仍有待改进。然后是一些团队领导的工作心得体会,他们的管理智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提升团队效能。第一段:引入工作状态的重
社会实践报告是对社会实践活动进行总结和概括的一篇书面材料,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下面是一些经典的社会实践报告范文,希望能对大家写作有所帮助。
在国旗下讲话是一种传统和仪式,可以彰显个人对国家的忠诚与担当。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的一些真实生动的国旗下讲话稿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思路。敬爱的老师,亲爱的
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自己的思考和成长过程。现在,我们为大家推荐几篇优秀的心得体会样文,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和思考。作为一名文娱委员,我在这一职
报告范文的结构通常包括导言、正文和结论等部分,以使读者能够清晰地理解和把握其主要内容。在下面的范文中,可以看到不同类型的报告范文,展示了从实验报告到市场调研报告
这本书包括十篇文章,可称为给青年的十封信,十个主题,每个都有对象。首篇「爱」,阐释爱的作用,同时辨明时下对爱的曲解以及赢得真爱之道。次篇「青春」,从描述误解青春
很高兴能够担任今天的主持人,向各位介绍这个重要的场合。请大家仔细阅读以下总结参考文献,相信会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在工作中,尤其是做企业文化或是人事行政这一块的
培训方案可以根据不同岗位和部门的需求进行个性化定制。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优秀的培训方案范文,希望能对大家的培训工作有所启发。公司员工员工培训计划工作要紧密
在现代社会中,申请书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求职申请、奖学金申请、项目申请等。以下是一些经过审核的更多申请书范文,可以借鉴其中的语言和结构。尊敬的学院教官队:鉴于
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清思路,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别人的总结,或许能给我们一些灵感和思路。风云变幻的天气总给人惊喜意外,点燃了激
范文范本是写作过程中的参考和参照,它可以帮助我们找到合适的感觉,塑造自己的文风。以下是一些值得一读的范文范本,希望能够给大家的写作带来一些灵感和启示。
范文范本是一种对某一类文章、作文、短文等进行总结和提炼的样本材料,它可以引导我们在写作时得到灵感和方向,让我们更好地掌握写作技巧和方法。我想我们需要一份范文范本
通过教研可以建立良好的学习和发展氛围,塑造积极向上的教师形象。请大家一起来欣赏下面这些教研成果,希望能给我们带来一些启示和思考。本学期我们低段语文教研组将在学校
用具体案例说明自己在工作中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下是一些值得参考的述职报告范文,希望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思路和技巧。20xx年是我在xx分理处担任会计
在春节期间,人们会穿上新衣,打扮得漂漂亮亮,以示新年的祥和和美好。我们为大家精心挑选了一些春节相关的文章和资讯,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和欢乐。各位员工:大家
心得体会是在个人学习或工作中对经验、思考和感悟的总结和归纳,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或经历的经验教训。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一些精心挑选的心得体会范文,
通过写读后感,我们可以培养出更好的阅读习惯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以下是一些有关不同题材和类型作品的读后感范文,供你参考。心理学,一个既熟悉又感到陌生的词。一向以来我
演讲稿的开头需要吸引听众的注意力,可以使用引言、故事或问题等方式。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经典的演讲稿范文,每篇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观点,供大家参考借鉴。
范文范本旨在为学生提供可借鉴的经典范例,以便他们在写作过程中能够更好地把握写作要点。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份范文范本,希望能够给大家在写作时提供一些思路和灵感。
这篇检讨书是我对自己过去行为的反思和认知,同时也是对将来行为的警示和规劝。接下来,我们将分享一些经典案例的检讨书,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新的思考和启示。
教学工作计划可以帮助教师提前安排好教学内容和时间,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请大家关注下面的范文,通过对教学工作计划的分析和研究,可以加深对教学设计的理解和思考
合同协议可以是口头协议或书面协议,但书面协议更具有法律效力和证明力。您可以在下面找到一些实用的合同协议模板,供您定制和使用。根据上级主管部门乘车安全的要求,甲乙
在现代社会,租赁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以下是一些关于音乐仪器租赁的范文,可以帮助您了解租赁细节和注意事项。乙方(承租方):__________
写心得体会是一个对过去进行回顾和总结的过程,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记录成长,还可以激发我们更进一步的动力。在漫长的学习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努力和坚持的重要性。
月工作总结也是一个机会,让我们感受到自己的成长和进步,增强工作的自信心。希望通过以下的月工作总结范文,可以激发大家写作的灵感和积极性,提高写作的质量和水平。
在总结中,我发现了自己的弱点,为以后的提升和改进提供了方向。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共同富裕是我们伟大的祖国的宏伟目标,也是人类社
为了更好地掌握写作的技巧和风格,我们需要研读一些范文范本。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的一些优秀范文范本,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思路和参考。尽管"开卷有益"是个成语
调查报告的撰写过程需要进行详尽的调研和数据收集,以保证报告的客观性和准确性。不论你是初次撰写调查报告,还是有一定经验的研究者,在下面的调查报告范文中都可以找到些
写个人总结可以让我们更清晰地了解自己在某一领域的进步和成长。通过阅读这些个人总结范文,我们可以了解到一些行业内的发展趋势和前沿知识。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
策划方案是在各种工作和活动中为了达到特定目标而详细制定的一系列步骤和方法。这是一个关于市场推广的策划方案,主要包括目标市场分析、推广策略和推广效果评估等内容。
通过撰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梳理自己的思路,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下面是一些经典的心得体会例子,希望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些思路和参考。春季是万物复苏的时节,
在学校中,学生们与老师同学们共同学习和成长,在这里建立起珍贵的友谊和回忆。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校总结案例,供大家参考和学习。在全国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日到来之际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了解自己在学习或工作中的优势和劣势,然后制定改进计划,提高自我。在下面的范文中,可以看到一些作者对自己经历的真实感悟和深刻思考。
心得体会是对自己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的一些感悟和领悟的总结。阅读这些心得体会可以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所在。铁路是现代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连接了
教案模板是教师教学的重要工具之一,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下是一些优秀教案模板的范例,希望能够给您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内容摘要:英语学习的重要性
在日常生活和学习工作中,及时总结心得体会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发现不足并不断进步。在下面的范文中,可以看到不同人在写心得体会时的风格和思考方式,希望对大家有
培训心得体会是我对培训内容和学习方法进行反思和总结的一种方式,既能够回顾整个培训过程,又能够为今后的学习提供指导和参考。在下面的范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人的培训
写心得体会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做到真实客观,客观分析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为自己的成长找到突破口。下面是一些值得学习的心得体会示例,供大家借鉴和参考。生活中,我们时常
通过撰写述职报告,可以对自己的工作进行全面审视和评价,发现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几篇优秀的述职报告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思想政治建设是武装工作
在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了知识与实际应用的紧密联系,也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请看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精彩心得体会范文,从中可以学习到很多写作的技巧和思路。
写个人总结有助于我更好地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的优点和潜力。个人总结是对自己在一段时间内的学习和成长进行总结和概括的一种重要方式,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个人总结
讲话稿是在特定场合下,以言辞表达思想和观点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引导人们的思考和行动。接下来,我们将为大家分享一些成功演讲者的经典讲话稿,让大家在演讲中能够有所
范文范本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小编为大家挑选了一些优秀的范文范本,希望能给大家带来灵感和启示。亲爱的少先队员们:中华民族之所以为礼仪之
写心得体会是一种对自己经历和感悟的总结,有助于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十八法是一套传统文化中的经典概念
检讨书是一种反思自己过去行为和思维方式的方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面对未来挑战。小编为大家准备的这些检讨书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思路。尊敬的单位领导:此
写读后感是对自己阅读过程中思想和情感的释放,也是与作者和其他读者进行共鸣和交流的机会。希望大家能从这些读后感范文中寻找到共鸣,从而更好地写出自己的读后感。
学生演讲稿是学生通过语言来展现自己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一种方式,也是培养学生领导力和影响力的重要训练。以下是一些学生演讲比赛的冠军作品,他们的演讲稿无论在内容还是表
贫困申请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的公平与正义,为贫困人群提供了获得帮助的机会。为了更好地帮助申请者撰写贫困申请书,以下是一些优秀范文的引用,希望能给大家带来灵感
年终总结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还能为未来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要想撰写一篇完美的年终总结,不妨先阅读一些优秀的范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范文供
写心得体会是一种对自己学习和工作的总结和概括,通过这个过程,我们能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表现和问题,并寻找解决之道。那么,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些有关心得体会的案例,从中了
应急预案是为了应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而准备的一种应对措施,其目的是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以下是一些紧急事件中公共部门和社会组织的应急预案,希望能够对大家
通过写总结范文,我们可以回顾自己在学习和工作生活中的成长和进步。小编为大家收集了一些独特的总结范文,希望可以给大家带来一些新的思路和观点。事业,认真贯彻国家的教
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促使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和感受生活。以下是来自一些名人的心得体会,他们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总结出的宝贵经验,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迪和帮助。
活动总结是对活动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困难,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经验的总结和归纳,对未来活动的指导意义重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活动总结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
合同协议是双方自愿达成的法律文件,对于合作关系的稳定和发展至关重要。这里列举了一些常见的合同协议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为了保证_______________空
教师心得体会是教师对教育教学经验的深化、总结和分享。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读一些教师心得体会,了解他们在教学实践中的思考和尝试。作为一名教师,我常常面临着如何激发
转正工作总结是对我在试用期内努力和成果的一种肯定和概括。小编整理了一些转正工作总结的经典范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和指导。我是公司刚入职不久的新员工xx
策划方案是指为了达到特定目标而进行周密安排和制定的一系列行动步骤,它是项目或活动开展的基础和指南,我们需要认真考虑和准备一份策划方案了吧。学习下面的策划方案范文
优秀作文是一种给予希望和梦想的力量,通过文字的启示能够让人们对未来充满信心。分享这些优秀作文范文,希望能够激发大家对写作的兴趣和热爱,进而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读后感是在读完一本书后,总结自己的阅读体验和感受的一种形式,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以下是一些值得一读的读后感,其中涵盖了不同题材的书籍,希望可
培训心得体会是对培训过程中所获得的知识和经验进行总结和反思的一种方式。我们来看看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关于培训心得体会的范文,或许能给大家一些启示。
心得体会是一个人成长的见证,它记录了我们在不同环境下的变化和成长,使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心得体会的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
通过教学工作计划,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果。教师需要不断总结和反思,以提高自己编制教学工作计划的能力和水平。艺术家说,跌倒了赶紧爬起来向前走
述职报告对于个人职业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规划自己的未来发展方向。通过阅读这些范文,我们可以了解到如何利用具体案例和数据来展示自
在撰写演讲稿范文时,需要考虑到听众的需求和心理,用他们容易理解和接受的方式来表达观点。演讲稿的成功不仅取决于内容的质量,还有演讲者自身的表达能力和情感的传递。
写心得体会可以加深我们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的理解和思考。以下是一些来自不同领域的心得体会案例,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生命中有许多瞬间让我们难以忘怀,有时
掌握英语能力,可以享受更多来自国外的文化和科技成果,拓宽自己的国际视野。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英语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学习。通过阅读这些范文,可以了解到一些写作
心得体会是个人在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的经验总结和体悟,通过对自己的思考和总结,能够更好地提高自己的认识和能力。在日常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都有着各种各样的经历和
在制定活动方案之前,我们需要充分了解活动的目的、参与者以及时间、地点等基本信息。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常见的活动方案模板,希望能对您的编写工作有所帮助。
心得体会是对自己在学习、工作以及生活中的一些感悟和领悟的总结和归纳。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选的一些优秀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基层乡村志愿者是自愿参与农村发
过去一年的回顾和总结是对我们工作和生活的一种必要反思。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年度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本学期是七年级xx学期,在认真钻研体育与健康课本和结
心得体会可以让我们更深入地思考问题,从而提高我们的学习和工作能力。【示例文本十】通过实践和反思,我发现自己在项目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并制定了一些改进计划和措施。
写心得体会是一个对过去进行回顾和总结的过程,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记录成长,还可以激发我们更进一步的动力。值得一提的是,以下这些心得体会都是真实的故事,它们可以给我
演讲稿范文的撰写需要注重语言的准确性和表达的感染力。在阅读范文时,可以注意范文的语言风格、段落结构和思路展开,从中汲取写作技巧。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有人说
写心得体会是一个不断提升自己的过程,通过总结和反思,我们可以不断改进自己。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一些优秀心得体会范文,大家可以借鉴其中的写作技巧和观点。。为保障职工企
工作计划书是我们对工作任务和目标进行有序管理的工具,它可以帮助我们提前预判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解决。在这里,我为大家分享了一些优秀的工作计划书
大学生自我鉴定是在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中,对自己进行评估和反思的一种方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发现问题和提升自己。这些大学生自我鉴定范文在内涵和表达方式上有许多亮点和
心得体会是我们对于生活、学习、工作等方面的个人理解和感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面对挑战和困惑。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归纳总结出规律和经验,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能力水
一个好的策划方案应当包括详细的目标设定、步骤规划、资源调配等内容,以确保项目的高效实施。策划方案是成功实施的关键,以下范文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策划的方法和
撰写助学金申请书需要严谨和真实,不能夸大事实或隐瞒真相。下面是一份经过多方修改和汇总的助学金申请书例文,供大家参考。您们好!本人是xx级it班学生xx,因家庭经
租赁合同是租客和房东之间法律约束的一种形式,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接下来是一些关于租赁合同的示例,希望能为您提供一些参考。出租方:________________
心得体会是对自己在某个过程或者经历中的所思所感所悟的总结,它是对学习和成长的一种自我反思和概括。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清自己的思路,发现自己的不足和
班主任工作计划是指班主任根据学校和学生的需求,制定的一份包含各方面工作内容的计划。以下班主任工作计划范文中的一些经验和教训值得每个班主任深思和反思。
对于不同类型的申请书,例如求职申请、奖学金申请或项目申请,都需要根据具体要求进行有针对性的撰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申请书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自我介绍是一个展示自信和自我认知的机会,通过介绍自己可以更好地认知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下面是一些成功的自我介绍范文,希望能帮助到正在准备自我介绍的你。
撰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的能力和素质。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这次的见习,作为老师
租房可以提供更多选择,适应个人的需求和偏好,比如地理位置、房型等。整理了一些租房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和常见问题,供大家参考。性别:________身份证号:乙方(承
阅读是一种心灵的启迪和思想的交流,写下读后感是对所读内容的记录和思考。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一些优秀读后感范文,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一些写作上的参考和借鉴。天下(事)莫易
在活动策划中,我们需要考虑活动的预算、时间安排、人力资源等方面的因素。以下是一些国际知名公司的活动策划经验,希望可以给大家带来一些借鉴和思考。这部分内容应根据策
军训心得体会是通过总结和概括,提炼出在军事训练中所获得的经验和教训。下面是一些同学总结的军训经验,他们的观点和思考值得我们深思。期盼着同学之间的友谊。这次军训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