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地理课改工作汇报材料通用

时间:2024-12-25 作者:储xy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朱自清散文集阅读心得篇一

---学习韩立福《有效教学法》

龙江一中 李银海

改革是当今时代的最强音,课改是当今教育的主旋律。课改十年,内乡教育发生了深刻变革,教育内涵发展、特色发展,教育质量持续提升,多年稳居全市前列。特别是近年来,我县在新课改精神指导下,强力推进以“学·导·练三三课堂”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改革,已取得了突出成效。高中课堂教学改革力度较大,从而赢得高考质量连年攀升。前不久刚刚结束的全县教师教学技能大赛,对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无疑产生了推进作用。改革出成绩,改革创奇迹,“早改早主动,晚改就被动,不改是‘反动’(逆时代潮流而动)”已成为全县教育的共识。当前,我县的课改(课堂教学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教师虽然不乏先进的教学理念,但多数由于思想不解放,又缺乏实践指导,离高效课堂的距离还很远,甚或不少课堂仍缺乏有效,特别是近年来上岗的众多青年教师,其教学的基本功和课堂的有效性都亟待提升。同时,各学段、各学科和城乡之间存在着极大的不平衡。学校和教师在多年的课改实践中也有诸多困惑。在此背景下,中央教科所韩立福教授一行三人应菊潭学校之邀前来内乡进行课改指导,可谓是雨中送伞,雪里送炭。

七、八年级两个班学生进行了“结构化预习”和“创建小组合作团队学习机制”的具体培训指导。同时对学科教师也进行了如何指导学生进行“结构化预习”和“创建小组合作团队学习机制”的指导培训,以及如何进行“问题学习工具单开发与学习方案设计”的实践指导。期间,还组织初中、小学部分学生到学校大会议室里直接聆听韩教授的报告并接受指导。28日下午,在韩教授的组织指导下,初中语文和数学两科在大会议室里给全体受培训的教师和部分学生上了“问题导学型”演练汇报课。

韩教授一行此次《有效教学法》培训,概括起来,一是解决教师思想认识问题;二是解决教师课改困惑问题;三是解决学生学不学、会不会学的问题。思想认识是一切问题的总开关。课改走到今天,教师应该说不缺乏先进的教学理念,教育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都发生了较大变化,但以高效课堂的标准看,目前我县还有相当的教师包括学校领导的教育思想有待深刻解放,教学观念有待深度转变,课堂教学有待深化改革。观念决定理念,理念支配实践。但要将理念转化为实践需要勇气,需要解放思想。韩教授在报告中讲要实现有效教学的突破,必须冲破制约教师思想的传统藩篱。传统教师观是“传道、授业、解惑”,是知识的占有者,课堂的支配者,学生的主宰者。虽然早就提出课堂“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的“双主”方针,但实际上在传统思维和习惯势力的左右上,学生没有真正解放成为课堂的主体学习的主人。在长期的“师道尊严”环境压抑下,绝大多数学生仍是被动地接受,消极地应付,造成普遍的学习动力不足和学习效率低下效果不佳的现象。就“问题导学,学本课堂”,韩教授首先对受训教师发问质疑,受训教师对其理解较为浮浅。韩教授解读了揭示其本质内涵的三个“关键词”,即“学问,导学,学本”。中国学生普遍缺乏问题意识,传统课堂基本上去问题式的课堂,很少鼓励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绝大多数学生在课堂上都不敢提出问题,不敢发表个人见解,包括老师在公开场合下也不敢发言,总是“不好意思”,怕字当头,怕出错,怕人笑话。韩教授讲学习其实就是“学问”,没有问题不需要学习。“学本”即由传统的“教本”转向以促进服务学生学为核心的“学本”,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学习的主人。韩教授要求老师们“忘掉你的过去,丢掉你的影子,去掉传统套路,抛去‘师道尊严’”,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和决心重建教学思维,走向先学后导,创建问题导学型学本课堂。在课堂上没有“师生”之分,不是“上对下”的线性关系,而是“平辈”的合作关系,是协商、发展的和谐关系,教师是学生的“大哥哥、大姐姐”,是“大同学”(韩教授在报告和培训过程中就要求学生对其称之为“韩大同学”,而不要叫韩教授)。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构建起真正意义上的民主平等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才能创建民主和谐的课堂。学生才能“走出不好意思,重塑素质人生”。韩教授给我们提供了教师角色转变“四步曲”,即“一放、二扶、三退、四隐”。“放”包括“放环境,放关系和放手”,即开放的环境、和谐的关系,放心放手让学生走出“不好意思”,勇敢走到台前。“放”就是要落实陶行知关于学生的“六大解放”,也包括教师的解放。“扶”包括扶方法,扶招数,扶信心。教师要当导师。“退”就是教师退二线,当导演,学生是主角,“唱红脸”。“隐”就是课堂完全由学生主宰,实现真正意义的“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在初期“放”的阶段,教师是用“嘴”上课;在“扶”的阶段,教师要“借嘴”上课,即鼓励学生讲;在“退”的阶段,教师是用“心”上课;“隐”是最高形态,到“隐”阶段,教师是用“神”上课,真正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最高境界,达到了魏书生的程度。现代课堂走向,教师(t)和学生(s),“t”由显性到隐性;“s”由隐性到显性。韩教授认为大多学校课改失败的原因是,“一不放、二不扶、三不退、四不隐”。老师课堂的职责是“潜伏”,要做提高质量转化差生的潜伏者。

要解放学生,教师特别是领导要先解放。思想不解放是制约课改的根本。传统课堂是最省心省事的课堂,教学两张皮,教师和学生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责任主体。新课改的课堂对教师要求更高了,教师课前需要下数倍于传统课堂的功夫。改革开放已三十多年,但解放思想仍然是时代的主题和发展的要求。为什么解放思想这么难?究其原因:一是不敢解放。怕字当头。怕影响成绩、怕出乱子。二是不愿解放。不思进取、思想懒惰。三是不会解放。教师离开传统课堂后新课堂不会上,失去“自我”,放任课堂,背离方向,造成课堂低效无效现象。韩教授讲,成功课改是一种功德,是教师专业成长工程,是利国利民的工程,是体现教师敬业精神的良心工程。学校领导和教师都要从事业的高度抛弃传统思维,彻底解放思想,勇做课改的推进者和实践者。在“放”的问题解决后,关键是如何“扶”、怎样“退”?韩教授的“学生行动策略”、“新型小组合作学习组织创建策略”、“问题学习工具单开发与学习方案设计”等无疑给我们提供了极具理论和实践价值的操作指导。

在“学生行动策略”中,韩教授主要介绍了“学生结构化预习和自主合作展示学习”策略并给予具体指导。新课改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三种学习方式老师们虽都耳熟能详,且也在积极实践,特别是我县“学·导·练三三课堂” 教学模式的推进,也较好地体现了三种学习方式。但纵观时下大多数课堂仍显得粗放,主要是缺乏精细的设计组织和管理,缺乏科学有效的精细指导,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课改改到深处是细节。课堂教学的精细化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韩教授的“学生结构化预习和自主合作展示学习”策略突出在细节方面给予精细的设计指导。传统预习是线性预习,且不重视预习,许多老师怕学生预习好,上课不注意听,影响教学效果。这是认识误区。有效教学视野下学生结构化预习包括“读、导、评”三大策略。在“读—走进文本” 策略中,韩教授提供了阅读“六字诀”,即“查、划、写、记、练、思”。“查”就是查工具,查着工具读;“划”就是划重点,划着重点读;“写”就是写感想,写着感想读;“记”就是记(背)内容,记着内容读;“练”就是练习题,做着习题读;“思”就是思问题,思着问题读。且每一种“读”对应各学段都有遍数和时间要求,以确保读的质量。在“导—完成导读预习评价” 策略中,指导学生完成教师提供的《问题导读-评价单》。在“评—实施小组五级评价”策略中,通过小组合作机制的创建,进行“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学科长评价、小组长评价和学术助理评价(或教师评价)”。关于“学生自主合作展示学习行动策略”,韩教授讲高效课堂首先是过程高效,只有全体师生共同高效参与才是真正的高效。学生自主合作展示学习的基础是小组合作学习组织机制的创建。目前绝大多数学校班级的小组多是传统意义上的生活小组,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小组,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习组织。要使小组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组织,就应按韩教授的要求组建学习团队。学习团队有行政和学术两个体系保障。行政体系包括班主任、班长(主任助理)、小组长和成员,学术体系包括学习委员(学习长)、课代表(学术助理)和小组成员(学科长——生生都是课代表)。学习小组(团队)有组名、有口号、有愿景,有组长和各学科长(每个成员都对应是一科学科长),保证人人都是学科长,科课都有领头雁。学习团队还要有公约、有文化等。行政体系负责“学不学”,学术体系负责“会不会”。

在学习组织建立之后需要提供机制保障。韩教授就学生自主学习提出“三定”123策略,即“一定时间、二定任务、三定问题”。“1”是教师采用“闭口”策略;“2”是教师采用“巡视”策略(指导声音要控制在3°以内);“3”是教师采用“心照”策略,即随着时间推移教师在心里把握学生解决问题的进程和质量以便随时调整时间和策略)。小组讨论学习“12345”策略加“2微招”,“1”要“起立”,“2”是要“聚首”,“3”要“开口”,“4”是“讨论”,“5”是“评价”。2个微招是“坐立自如,行走自如”。小组讨论一是解决共性问题,二是通过“兵教兵”以优帮差,三是通过“五级评价”抓落实。关于展示对话,韩教授也作出了具体的细节指导,如要在讨论进行三分之二时开始展写,展讲时以组为单位,对学生实施“无错”“三秒钟”和“三即”培养策略。“无错”就是鼓励学生大胆展示,克服“不好意思”心理。韩教授讲要给学生传递“错是发现,错是发展,错是光荣,错是创新”的信息。“三秒钟”就是要求学生展示动作要迅速,要求三秒钟反应。“三即”就是“即举、即起、即说”。就是要求展讲学生边站起边说话、边走边说话。并要求学生展讲时声音要像老师的声音一样大。长期养练使学生形成习惯,形成能力,实现“狼性学习”。在课堂教学细节上,彭局长在高中教学视导和相关场合下也多次要求,总结了课堂教学要重视“十个细节”。我县各高中和部分初中小学的课堂做的较好,但离精细化和韩教授的要求还有较大距离。

有效高效的课堂教学源于高素质的教师。韩教授对教师提出了期待并作了培训指导。要实现有效高效教学,希望教师成为学习型、研究型教师,需要教师由职业型教师成为事业型教师。韩教授就教师团队建设和“学本课堂”如何备课作出具体的指导。除了传统意义上的学科组是一个团队,整个学校教师是一个团队外,一个班级的各学科教师就是一个团队(一个班级有班主任,各学科教师都应是“科主任”)。内乡高中和实验高中多年来除了常规教研外,还安排专门时间进行“班研”就是很好的经验。关于备课,韩教授就“问题学习工具单开发与学习方案设计”作了具体的指导和培训。“问题学习工具单”包括“问题导读-评价单”、“问题解决-评价单”和“问题拓展-评价单”。三种评价单分别对应的是基础性问题、发展性问题和提高性问题。它们都对应于不同的课型。关于教学设计,韩教授提出了“研读教学内容、形成学习目标(三维目标)、确定重点难点、明确关键问题、设计问题清单(包括概念性问题、原理性问题、习题性问题和拓展性问题)、形成问题学习工具单(包括问题导读-评价单、问题解决-评价单和问题拓展-评价单)等流程。其中还有学法指导、知识链接、预习评价、我(生、师)的问题、五元评价等项目。关于有效教学新课型,韩教授提供了“十种课型”,即“问题发现评价课、问题生成评价课、问题解决评价课、问题拓展评价课、问题综合解决课、单元回归评价课、问题专题评价课、综合实践评价课、能力测试评价课和情感发展评价课”。在几个主要评价课操作流程的第一步都是创设情景。看来创设情景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诱发学生学习需要,调动学生学习情感都至关重要。详细内容参见《韩立福:有效教学法》一书。

课改是一项系统工程。成功的课改需要行政力量强力推进,取决于领导的意志和决心。要使课改取得成功,韩教授讲需要“校长一张脸,班子一条心,师生一起动”。需要行政强力推进,专家技术引领。方向已经明确,目标已经确定,只要我们能坚定不移,持之以恒和一以贯之地做下去,定会使课改走向成功,使课堂走向高效,使教学质量实现新突破,使内乡教育实现新跨越,再创新辉煌!

朱自清散文集阅读心得篇二

一、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中的小主人

课改初期,我认为四模块教学方法不太适合小学生,因为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差,归纳理解能力弱,没有自学能力。没有老师的讲解是不可能学会知识的,所以课堂教学仍然采用满堂灌的方法,惟恐由于自己讲不细,学生听不明白,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但是在课堂教学中,我也时常感受到这样一种尴尬的现象,教师讲得非常透彻,非常精彩,但学生能真正掌握、真正听明白的并不多,或者说,有的学生根本就没有听,这常使课堂教学效果事倍功半。这是我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个大问题,就是放不开,不敢放手让学生自学,不相信学生的能力。而新的课堂教学中采取以学生为主体的这种做法,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这种现象,能促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来获取知识。于是在学校领导的大力倡导下,我开始尝试改变教学模式,参照学校下发的洋思中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材料,模仿着上课。但由于研究并不精深,运用时不够自觉、主动,在指导学生预习时,也没有有效的指导方法,更没有及时加以总结提高,所以效果不好。一堂课学不了什么知识就下课了,一些知识点还需要在下一节课重新再讲一遍。实验不成功,我上网查找原因,找到了症结所在。若想真正让学生动起来,必须要在课前做充分的预备工作,把课堂可能发生的种种情景预设出来,把每个细节,每个环节都要设计周密,才不至于在课上浪费大量的时间,所以我觉得在运用四模块教学模式的时候,决不能仅仅追求形似,而应当学其本质和精髓。通过学习县教育局下发的高效课堂读本,我给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我们班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较多。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往往很不充分。对这部分学生,我在课后都要进行单独辅导。这样一来,教师的负担和压力都比较大。因此,我在分组时好、中、差学生结合,性格内向型和外向型学生结合,实现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战略。特别关注“弱势群体”,让层次不同的学生都学有所思、学有所感、学有所得。让优秀生和后进生结成“帮扶”对子。为了加强每个小组的凝聚力,我特别设计了评比台,每个小组之间展开竞争,比学习、比纪律、比劳动、比回答问题、比作业,每天都要根据小组成员的表现进行评比,这样无形中把每个小组都看作一个整体,使他们养成互相帮助、互相团结的好习惯。

学生不会看书怎么办?现在的教材很少有概念性的知识,许多知识点需要学生自己归纳,学生预习后说不出来是不是应该由老师进行讲解,等等一系列的问题。有了问题,就得想办法解决,这时张校长给了我许多帮助。比如:怎样点拨启发到位?就要在学生想要说而说不出来的时候启发、点拨,在难点处、关键处点拨。如果难点地方不点拨,学生讨论交流时间过长,影响教学进度。学生回答问题不全面时,老师及时补充,及时点评。要充分发挥教师的导演作用和穿针引线作用。张校长还指导我用新的教学方法上了《平移和旋转》这节课,在指导我上课、备课中我受到很大启发,也更坚定自己实施课改的决心。

二、我对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解读

在实践中,我具体的做法有以下几点:

(一)、预习环节

针对预习内容,我先提出明确的预习要求。预习提纲尽量合理,正确,有可操作性。如果预习提纲是以题目的形式呈现的,就注意题目的针对性,集中性和发现性。让学生有目的地去预习新知生长点有关知识:可以布置一两道相关的简单习题;可以让学生动手操作、准备学具;也可以让学生调查或请教别人初步认识所要学习的新的内容等。每项预习作业都促使学生都去预习,从而自觉形成一种良好的习惯。当然,作业的布置量要少,要求要低,并尽量使预习作业充满情趣,提高学生的预习效果和探知兴趣。而且还要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允许学生的预习效果存在差异,对预习效果不要强求学生都达到相同的水平。

(二)、精讲点拨环节

1、明确讲的内容。讲的内容绝不是依据教材照本宣科,而是讲学生预习后还不会的地方,做一些关键性的引导。

2、明确讲的要求。不能就某个问题讲问题,要由个别到一般,上升到理论,生成知识点,让学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还要指导实践,重点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理论到实践架起一座桥梁以免学生走弯路。

3、明确讲的方式。教师讲解避免重复,杜绝学生讲一句,教师重讲一句;教师是要对学生的做法进行评定、补充更正。

(三)、当堂达标环节

练习形式像考试那样,让学生独立快节奏地按时完成,教师不作辅导,只注意检查纠正学生的错误和不良习惯。

高效课堂教学结构不是教条。我认为我们要淡化结构意识,不能死搬硬套,一切从教材实际、学生实际出发,顺乎学情、顺乎自然,讲究实效,灵活进行。有时集中学,再集中教,最后集中练;有时学一点、教一点、练一点,再学一点、再教一点、再练一点,分散进行。采用“四模块”的教学结构时,教师讲的时间一般不超过15分钟,有的不超过10分钟,其余时间都放给学生,让学生合作探究,教师与同学之间,同学与同学之间提问答疑,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三、实施课改后的困惑:

困惑之一:我们在课堂上又是倡导合作探究,又是培养个性、健全人格,一节课的教学任务有时无法按时完成,这无形中要求学生增加课外的知识储备,给学生的学习增加了负担。

困惑之二:新课改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答案有开放性。我在教学实际中发现,智力较好、反应较快的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发言积极、也能掌握较多的方法,但对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来讲,由于反应慢,课堂上很难在思维上得到发展。如何培养弱势群体的思维能力,一直困扰着我。

以上是我个人实施课改后的粗浅看法,有不当之处还请大家给予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朱自清散文集阅读心得篇三

大家好!

一、我校新课改的理论保障

我们还效仿百家讲坛的模式,举行了xx五中名师讲堂活动。

二、我校新课改的模式

近几年来,我校在充分学习杜郎口、太古等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校特点,积极探索合适我校的课改模式,经过大家的努力,我们逐渐构成了三环节五步教学法。三环节:测----展----练(测:测预习内容、测上节内容、测知识储备;展:展风采、展成果、展能力练:练本节知识、练拓展延伸、练知识储备)

三、我校新课改的做法

1、坚持教研常态化,夯实新课改的基础。

2、重视预习和自学, 做好新课改的前期预备

我们要求每位教师高度重视预习,天天晚上第二节预习第二天上午的课程,中午预习当天下午的课程。周五布置下周学习的内容,假期前布置下一学期学习的内容。

课堂上,教师的重在检查学生预习的效果和方法,及时搜集预习信息,为下一步的自学打下基础。

为了落实该要求,教导处都对各科教师的预习布置和检查情况进行检查,将该项工作做为新课改细化的一个重要方面。

3、强化新课改意识,科学规划课堂结构

(1)预习检测:教师采用多种情势检测上节课后布置的预习作业,着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预习的学习习惯。

(2)自主学习:要请教师结合导学案的设问导读部份先进行自主学习。

(3)交换展现:该环节要请教师想法激起学生的学习的'爱好和积极性,并充分利用合作小组进行***式评价,最大限度的进步学习效力。

(4)点拨延伸: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适时创设情境,用题目启发引导,引进资料帮助学生理解,教师可以进行点拨、讲授,下降难度,分层练习,直到学生能理解、把握、应用为止。

(5)反馈练习:教师出示课前预备好的典型习题,到达练习巩固的目的。

从2003年代课教师一刀切后,我校分配的教师两三年全部调走,我校开始了教师荒,每学年每学期教师更换频繁,每学期为教师发愁,教学成绩每况日下,家长对学校很不满意,总想改变这个现状,但老教师和代课教师水平有限,只能用传统方法,学生基础又差,始终没有什么变化。

2017年我校分配两名教师,刘静、牛立沙精明强干,对工作非常认真,教学中善于发现问题,牛老师一参加工作就代表我校参加教师大比武并获奖。增加了我的信心,马上让她们主抓教研、教学,两人积极带头完成教学工作。2017-15年又分来三名教师,工作认真,增添了教学力量。

15年我县狠抓课改,为了改变我校落后的现状,我对他们两个说:“你们年轻,有能力,现在课改必须冲在前面,展现自己,咱们学校争取也打造课改名师,也要到其他学校讲演,创造出属于我们七级小学的课改模式。总校组织的课改活动,她们都积极参加,认真学习,回来摸索实施。放年假期间,我们也积极谋划下学期的课改评价制度,例如:优秀班级评比制度、小组、个人以及教师的评比制度。开学后,立即召开全校老师会议,将这些制度传达到每位老师,决定实施。

出,每周每位老师上交所有的导学案,进行检查,已达到常态化教学,并与量化挂钩。听课前,授课老师和教研组先研究导学案的设置是否合理,课后组织评课议课活动,再次对导学案研究并修改,以及课上,老师是否按照双向五环的模式贯穿整堂课,是否将这几个环节都顺利的完成,各个环节时间安排是否合理,尤其是小组建设,在课堂上是否达到培训的效果,交流讨论的是否激烈,参与度如何,小组展示如何。在这一点上,我们学校在年前就对小组长进行了多次培训。

为了小组建设能顺利进行,并且能在课堂上顺利展示,我们制定了优秀组员和优秀小组的评价,并且及时打分,以刺激学生的参与。并且按照一定的周期汇总得分情况,评价出各班优秀学生,各班优秀小组,并且给予奖惩。

总之,在以后的教学里,我们必将课改进行到底。

朱自清散文集阅读心得篇四

2013-3-22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一工作要点

(一)统一思想,全面做好教师全员通识培训工作。

(二)做好八项重点实施工作

1做好校园第二课堂建设工作,重点实施德育为先的德育创建文化。

进而在学校统一活动的指引下,落实好各个班级的相关活动,尤其是综合实践课中统一活动时间、不拘一格开展相关活动,学校综合考核,最终提高学校德育整体工作的实效性。2加强班级管理文化建设。

学校重点以二年一班“比进步夺红星戴红花”为典型的班级管理文化的推广建设工作,提高学校整体的班级文化建设水平及特色,规范班级管理形式,加强学生的养成教育,真正实现我校“主动学习、全面发展、学会做人、立志成才”的校训,培养国家和社会所需的各方面人才而进行积极的探索。

3加强课堂教学模式转变工作。

学校重点以三年一班为典型开展课堂教学模式转变的专题研究工作,结合班级开展的针对性活动、教学质量提升的有效策略、小组学习活动的高效开展等课堂教学与管理新模式来推动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

4有效开展同课异构工作。

学校以同年组单学科备课和集体备单元课开展探索活动,通过到先进学校学习、自我研讨,从理论上和实践上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5加强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工作。

全体教师的整体素质,以更好的适应未来教育发展的需要。6做好理论辅导与实践的融合工作。

学校首先通过课改汇报课的形式,给每一位教师提供自我展示的平台,深化和提高我校班主任技能展示活动的实效性,同时切实做好听评课的深入开展工作,建立互帮互学、互赏互励的听评课制度,进而提高教师的整体教科研水平。其次通过各个班级班队会集中展示活动,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促进学生良好学习、生活等行为习惯的养成,真正做到“讲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学生”。最后是通过各班级定期板报宣传教育功能,加强学校的整体舆论宣传氛围,提高对全校师生的宣传教育功能。

7加强学校文化特色建设工作。

学校通过校园文化建设、班级管理文化、班级教学质量提升措施、学生第二课堂活动的高效开展等为基准点,加强我校的特色建设工作。

8 建立并完善教育教学工作奖励制度

学校为使绝大多数教师能为学校的高效健康发展尽心尽力,尽职尽责。充分调动全体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设立班主任津贴(每学期200元)、满勤奖(每学期100元)、教学质量奖(统考前五名分别奖励500-100元,递进一名次20元)、综合奖励(代课、月考、外来生、课时、教科研成果、先优模)等。此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

二取得的成效

(一)教师主体思想意识的提高

通过外出参观学习和理论辅导,全体教师能够认识到“新课改”实施的重要意义,深刻领悟开展好此项工作的深远影响。而且能认识到新课改工作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巨大作用。

(二)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

通过录像、视频、优秀教师的课堂展示活动,通过骨干教师的专业理论指导,进而开展一系列的教研活动。从思想和行动上都使大部分教师对自己的课堂教学模式有了明显的改变。

(三)学生的学习方式有转变

从传统意义上的灌输教育逐步向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转变,从教师“一言堂”到学生丰富多彩的高效课堂转变。从第二课堂的健康发展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做到全面发展。

(四)学校的管理水平有所提高、合作氛围浓厚

优良的校园文化传承、优雅的工作与教学环境、充满人文化的科学管理、健全高效的管理制度、团结高效的工作队伍,便形成了我校健康发展的基石。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成为我们共同的心声。

总之,我校的课改工作刚刚拉开帷幕,在工作中需要克

服的困难还很多,还需要不断的深入学习、不断探索,用我们全体师生的满腔热忱与课改同行。

朱自清散文集阅读心得篇五

——自贡市蜀光绿盛实验学校十年课改工作汇报

提纲:

一、健全管理机构,保障课程改革有效开展,学校十年课改工作汇报材料。

二、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教师课程执行能力。

三、抓实校本教研,优化师生教学行为方式。

四、抓好教育科研,提升教师新课程研究力。

五、开发校本课程,促进学生个性差异发展。

正文

一、健全管理机构,保障课程改革有效开展。

坚强有力的课改领导机构是开展新课程改革实施的首要条件。我校在实施新课程改革工作中,成立了以校长任组长,分管校长任副组长,教科室、教导主任、教研组长、年级组长、备课组长、业务骨干为成员的课改组织机构,并协同学校相关部门负责学校新课程改革工作的管理、指导、实施和评价工作。形成了“五处九级十四组三十一点”的管理系统,即教导处、政教处、教科室、总务处、校长办公室等五个职能处室共同负责课程该改革的规划设计,计划拟定、服务指导;九个年级组长负责本年级的教学管理工作,十四个教研组长负责本学科教研活动的设计实施和教师培养工作,三十一个备课组长负责本学科本年段教材研究及资源收集。

组织管理机构实行分层工作,责任落实。一是管理层,课改领导组组长、副组长根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学校课改工作管理制度和年度课改工作计划对学校课改工作实施全程管理、监督和指导,并为学校课改工作提供人、财、物、时、信等方面的条件和保障;二是规划层,教科室、教导处在课改领导组的领导下,依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学校工作实际,拟定学校课改工作制度、制定学校课改工作规划、落实教师培训计划、策划教学活动等,为学校课改工作规划可行性方案,奠定良好的工作基础。()三是执行层,教研组、年级组、备课组是具体执行学校课改工作的实施层面,通过教研组、年级组、备课组和各学科教师,执行学校课改工作计划要求。学科教师把学校课改规划同教学实践相结合,在课堂教学中实践新课程理念、探索新课程理念下有效的教学模式、坚持每月撰写课改杂记,及时总结课改实践中的经验教训;学科教师通过教育科研探索新课程改革途径和方法,在教育科研中实施推进新课程改革工作。

健全的课改组织管理机构和分层管理的课改工作方式,使我校新课程改革工作目标明确、责任落实,课改工作有序开展,在教学、科研、师训等方面成效显著。形成了“事事有人干,事事能干好,人人有事干,人人乐干事”的氛围。

二、加强教师队伍,提高教师课程执行能力。

新课改呼唤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建立完善的教师专业化发展体系和一套高标准、多梯级、系列化的教师培训规范和管理制度,有利于推动教师成为新课程改革的研究者、引领者、实践者。我校以“两室一工程六梯队”为载体,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深入开展新课程改革提供了有力保障。

1.建里“名师工作室”,促进教师名师化发展。为使教师在专业化方面有更高的追求,打造名教师队伍。我校以名师工作室建设为载体,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课程改革能力。在名师工作室建设中,一是制定了名师工作室建设实施方案,明确了名师工作室的建设定位、工作目标、条件标准、职责任务、组织保障、考核评定等内容;二是成立了学校名师工作室的组织机构,确定了名师工作室总领衔人及专家顾问团队,为学校名师工作室工作提供制度保障和理论支撑;三是在学校名师工作室的总领下,组建学科名师工作室,目前我校组建了中小学语文、数学、英语、理化生、政史地、艺体学科共11个学科名师工作室,开展学科团队建设工作;四是根据名师工作室成员标准,在梯级教师队伍中遴选出名师工作室学科领衔人、带教成员,制定名师工作室成员专业发展规划,完善名师工作室基础条件;五是根据名师工作室职责任务开展名师工作室培训学习活动,课例研究、技能训练、自我研修、教材开发、集体备课等一系列课程改革活动;六是依托网络载体,建设学科工作室博客,搭建名师工作室工作的宣传、展示平台,增强名师工作室工作的透明度,形成教师队伍间的相互学习、共同提高、良性竞争,有效激发教师工作动力,提高教育教学效益,促进教师名师化发展,工作汇报《学校十年课改工作汇报材料》。我校名师工作室建设工作,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充分发挥校内优质教师资源,在培养优秀教师的同时,成长优秀教师团队,确保课程改革的有效推进。

2.组建“绿青椒工作室”,为青年教师找家。青年教师是学校发展的希望,学校的明天和未来。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尽量缩短青年教师成长的周期,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成才,并成为学校发展的主力军和中坚力量,是学校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组建“绿青椒工作坊”,是学校继成立“名师工作室”之后的又一重要举措,通过团队拓展、心理咨询、亲子教育、业务研讨、关爱社会、亲近自然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培养青年教师爱生活、爱工作、爱家人、爱自然的积极情感,老师们可以在这里谈体会、倒苦水、发牢骚、缓解生活和工作的压力,在相互倾诉中获得释放,从而激励青年教师把握学校发展的良好机遇,树立自我发展意识,将自己的成长同学校的发展联系在一起,借助学校宽广的平台,更好的、快速的成长,实现学校“蓝青工程”中提出的“三年站稳站台,五年成优秀,十年成骨干”的目标。

3.实施“蓝青工程”,开展教师结对帮扶工作。学校针对青年教师工作经验不足,工作方法欠缺,教育思想有待转变,教育教学质量有待提高的实际,把青年教师与经验丰富,理念先进,教育教学效果好的教师结成师徒帮扶对子,通过理论学习、教学指导、课例研究、教学反思、经验总结等活动,以目标任务的形式发挥青年教师工作的主动性,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在“蓝青工程”工作中,学校制定了“蓝青工程”实施方案、师徒工作目标任务、“蓝青工程”考核办法等一系列工作制度,确保“蓝靑工程”工作落到实处,收到实效。通过“蓝青工程”工作,有效地提高了青年教师新课程改革的意识和能力。

4.抓教师梯级团队建设。通过十年的努力,我校初步形成了“校教坛新秀、校骨干教师、区名教师、市骨干教师、省骨干教师、省教学名师”六个教师梯级团队。每个团队有相应的准入条件、完成的任务目标、具体推进策略和量化的考核标准,以任务驱动的形式激发教师工作动力,推动教师自我研修、专业发展、主动提高。

“两室一工程六梯队”工作与教研组、年级组、备课组工作交互进行、互为补充、互为借鉴,确保了全校教师100%进入相应的研究活动场域,都能体会到学校的关爱和重视。

三、抓实校本教研,优化师生教学行为方式。

课程改革是一场关于教育观念、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的深刻革命,伴着新课程一路走来,我们深刻的认识到教师的发展意味着生存与竞争,持续发展意味着创造和动力,科学发展意味着生命和活力。强化校本培训、扩大对外交流、开展校外学习、组织团队合作,让教师在交流中感受成功的快乐。培训中,通过创设特色情景,引导教师在活动的体验中反思自己的经验与观点,在交流分享中学习他人的长处,产生新的思想,达到新的认识,从而实现自我的提高。

1.完善“八个一”研究制度:每天进行一小时阅读,每周听一节同伴随堂课,每月写一篇教学反思,每学期写一篇教学设计,每学期上一节教学研讨课,每学期写一份教育科研报告或教育科研论文,每学期命一套高质量的测试题,每年参与或主持一个课题研究。

2.坚持校内外听课学习“三四要求”:校内听课“三个一”,发现一个亮点,指出一点不足,提出一条建议;校外培训“四个一”,写一篇学习心得体会,照一张带有会标的照片,做一次交流汇报,把学习所得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并有一点变化。

3.备课与教研一体制,推行“四五三九”制度。

精通教材,熟悉教法是实施新课程的基础。开展“我与新课程共同成长,我与学生共同进步”活动,要求教师必须真正认识到教材本身具有丰富的教育资源,以及课堂教学活动的育人功能。在课堂活动中使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习惯,具有发现、研究和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能力,具有收集、处理、交流使用信息的意识和技巧,培养兴趣、养成习惯、交给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

一是开展校本教研活动,突出“四个五”要求。学科教研组是校本教研最基本的组织单位,加强教研组建设是纵深推进校本教研活动的有力抓手。我校教研组工作坚持做到“五有”:有制度、有计划、有实施、有记录、有成效;“五定”:定主题、定目标、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五化”:制度化、经常化、系列化、规范化、常态化,学校对校本教研工作管理做到“五有”:有跟踪、有评比、有奖励、有宣传、有推广。每学期学校都设有专项资金2万元对教研组工作进行团队捆绑式考核奖励,考核内容包括计划制定与实施、常规教研活动开展、自主教研活动的开展、成员的出勤率和参与度,成员完成教学科研(撰写文章、上公开课、课题研究等)的比例、教学成绩以及获奖情况等,强化在教研活动中没有个人,只有集体的思想意识。

二是开展教师集体备课活动,推行“三步骤九环节”。我校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坚持开展教师集体备课活动,充分发挥教师集体智慧,提高备课的质量,提高课堂有效性。为保证集体备课工作的有效实施,学校成立了以年级学科为单位的备课组,每周落实了半天时间为备课组集体备课活动时间,集体备课实行“三步骤九环节”的备课方式,主备人初备,备课组研究讨论联系领导参与检查、考核、评价的方式,保证了集体备课的质量,同时坚持备课、说课、议课、上课并进,使集体备课真正受到实效。

4.创设研究的平台和机会,出台“四多

《学校十年课改工作汇报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