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扶贫协理员工作报告 扶贫帮困工作报告(精选5篇)

时间:2024-11-25 作者:笔舞

报告是指向上级机关汇报本单位、本部门、本地区工作情况、做法、经验以及问题的报告,报告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报告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报告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扶贫协理员工作报告 扶贫帮困工作报告篇一

1、“一对一“”包扶:一名科级领导干部包扶一名困难职工。

2、项目帮扶:对有一定劳动技能申请创办第二产业的困难职工,发放一定数额的扶贫帮困周转金。

3、一次性救助:对因天灾人祸、子女上大学等特殊原因致困的特困职工给予扶贫帮困基金一次性救助。

1、制定了我局扶贫帮困工作制度,建立了帮扶长效机制。

2、设立了桥北林业局扶贫帮困基金,成立了扶贫帮困基金领导小组,出台了帮扶基金审批、使用、管理办法。

3、深入调研,摸清底数。对全局分流职工基本情况、职工子女待业情况、困难职工子女入学情况、特困职工致困原因等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摸底调查,建立了困难职工、职工待业子女、职工子女就学情况电子档案,做到了困难职工人数清、致困原因清、困难程度清;技能特长清、就业需求清。

4、认真分析,理清思路。通过对全局困难职工致困原因、困难程度、技能特长、就业需求等的分析研究,分别制定出了不同的帮扶方案,因人制宜采取不同方式进行帮扶。

5、实行“交友帮扶”活动奖惩制度。对“交友帮扶”活动成效显著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凡“交友帮扶”活动整体工作开展情况良好,能够在全局发挥榜样示范作用的单位,奖给班子成员正职现金1000元,副职现金各500元。凡被包扶对象率先脱贫,年自营纯收入达万元以上的奖励帮扶人现金1000元。反之,进行通报批评。包扶困难职工工作两年不见成效,包扶领导不得被评为先进,应继续帮扶直至收到明显成效或彻底脱贫。

6、加大了扶贫帮困信息反馈工作,要求各级工会随时掌握和上报困难职工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真实上报年度困难职工脱贫情况。

1、帮思想。即真心与困难职工交朋友,倾真情了解困难职工的思想状况,帮助困难职工更新观念,转变思想,提高认识,树立搞好本职工作、克服困难的坚定信念和决心。

2、帮创收。即帮助困难职工在圆满完成工作任务的前提下,利用林区的有利条件搞产业开发,或者通过其它合法途径增加自营收入,走勤劳致富之路。

3、帮信息和技术。积极热情主动地向困难职工提供脱贫致富的信息和技术帮助,竭诚为他们排扰解难。

4、帮资金。当困难职工在产业开发或生活中遇到困难时,要伸出热情之手,千方百计帮助他们解决资金难题,使其渡过难关。

5、帮子女入学与就业。在困难职工子女入学遇到困难时,要想法设法帮助其解决子女入学上的困难,保证困难职工子女能按时入学。同时要及时收集就业信息,多方寻找就业门路积极帮助困难职工解决子女就业问题。

6、帮就医。即在困难职工及其家庭成员就医遇到突出困难时,要尽努力给予帮助,以便使其病有所医。

1、多方筹措资金,使各项帮扶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从市总工会为杨志清、郭晓芹等7名特困职工争取到一次性救助金7000元,为李万军,温建强等三名困难职工发放扶贫帮困金2500元,为张志才、王佐东、刘亚莉等6名大病职工发放大病慰问金5500元。从市总工会为雷百林,曹改花等10名困难职工子女上大学争取到助学金xx0元,又从市民政局为赵霞云,雷百林,刘定海三名低保户子女上大学争取到助学金6000元,奖励考上大学本科以上的职工家庭8900元,为减少女职工妇科病多发的风险,减轻女职工肩负工作与家庭双重压力,在“三八”期间为女工进行了妇女病普查。

2、制定了“三必访”制度,即遇婚丧嫁娶必访、职工生病住院必访、家庭出现矛盾纠纷必访。半年来看望生病职工20多人、解决家,庭纷争5起,成立婚丧事理事会12个,帮助职工解决婚丧嫁娶中的具体事宜。使职工切实感受到了党的关怀和温暖,增强了工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3、为全局914名在册职工(包括离退休职工)进行了一次全面的健康体检,建立了全局职工健康情况电子档案。

虽然我局扶贫帮困工作取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扶贫帮困的力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扶贫的具体措施、方法还需进一步完善。相信在我局党委、行政的正确领导下,我局的扶贫帮困工作一定会取得新的提高与突破。

扶贫协理员工作报告 扶贫帮困工作报告篇二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根据xx县县直单位社会评价工作办公室《关于做好xx县2020年度县直单位社会评价有关工作的预通知》要求,现将我办2020年度社会评价工作报告如下。

一、单位基本情况

扶贫办成立于1987年,全称为xx县人民政府扶贫开发办公室,设综合科、规划资金管理科、财务科、扶贫安居科、社会扶贫科、产业金融扶贫科、督查考评科、扶贫开发服务中心8个科,核定编制24名,科级领导5名,现有工作人员24名,主要履行以下职能职责:1.贯彻执行国家、省、市、县关于扶贫开发工作的方针、政策,组织开展全县扶贫开发调查研究、统筹协调、检查指导工作;2.研究拟定全县扶贫工作的方针、政策和规划发展战略,经批准后组织实施;3.认真执行国家、省和市扶贫资金管理办法,加强扶贫资金管理,制定年度扶贫计划,拟定扶贫资金使用分配方案,监督、检查扶贫资金使用情况;4.管理扶贫项目,与财政、发改、金融及有关职能部协调审定扶贫开发项目,配合审计、监察部门对扶贫资金项目进行审计和监督检查;5.做好国家、省、市机关挂钩扶贫的协调服务工作,负责联络协调县级领导帮扶,负责联络协调县级机关,单位、社会团体参与扶贫;6.负责制定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改善、产业建设、素质提高、灾后扶贫、贫困乡村和片区的整体推进及综合开发、边远及民族等特殊困难群体和区域扶贫项目规划与年度项目计划,并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7.负责统筹、协调信贷扶贫工作,引导、扶持农业龙头企业,促进贫困地区产业发展;8.负责易地扶贫开发工作,组织、指导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9.组织开展扶贫开发的统计监测、动态分析、成果宣传和经验交流工作;10.负责组织、协调和指导革命老区开发建设工作;11.负责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12.承办县委、县政府和上级机关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社会评价内容的落实情况

(一)履职担当

县扶贫深入学习贯彻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四中、五中***精神,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践行“两个维护”,主动引领新常态,树牢机遇意识、大局意识、发展意识、开放意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解放思想、履职担责,坚定不移贯彻党***、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的情况,不折不扣推进落实县委县政府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的情况。一年来,共完成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聚焦减贫任务,着力解决剩余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结合实际情况,瞄准剩余11户38人减贫任务,对标短板,建立产业、住房、教育、健康、饮水到户、就业帮扶到人台账,确保了剩余11户38人达标脱贫。二是聚焦脱贫质量,全力保障稳定脱贫。把国家脱贫攻坚普查作为检视脱贫成效的核心手段,强化政治站位和“大考”意识,严格按照国家脱贫攻坚普查方案和省市普查办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扎实开展“户户清”工作,11107户建档立卡户“三保障”和饮水安全保障全面达标,保障水平大幅提升,2020年8月5日脱贫攻坚普查数据全市首家通过省级验收,8月30日零问题通过国家验收。三是聚焦巩固提升,全面夯实脱贫攻坚成果。坚持攻坚与巩固两手抓两手硬,建立健全益贫带贫机制,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巩固提升脱贫成果。同时,保持脱贫攻坚政策总体稳定,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2020年,安排财政涉农整合资金2000万元实施以奖代补政策,扶持贫困户自主发展产业;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16657人、占贫困劳动力人口24389人的68%;调动消费市场活力,依托832平台,大力培养认定扶贫企业,13家扶贫企业6个活跃系列96个产品登陆平台,成交额达到1237.89万元;乡镇(街道)建立13个线下营销实体店,实现交易总额416.495万元;117家财政预算单位激活832平台账号,7家在平台组织认购,全县认购7.7万元扶贫产品;建立防贫返贫预警体系,县财政从2019年起每年筹资250万元设立“精准防贫救助金”,建立健全了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和动态帮扶机制,全县脱贫监测户从472户1884人减少到94户329人,边缘户从696户2516人减少到168户585人。四是深入推进沪滇协作。坚持把东西部扶贫协作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聚力建成全面小康的重大举措,深入落实两地“携手奔小康”协议,与上海市宝山区开展了全方位、深层次扶贫协作。2020年安排沪滇资金3970万元,实施项目15个,惠及建档立卡户5951人。

(二)正风肃纪

近年来,县扶贫办突出问题导向,紧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新表现,弛而不息纠治“四风”,持续加快作风转变,以上率下,持续巩固拓展落实***八项规定精神成果,着力整治不作为、乱作为,重点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一是结合县委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的相关要求,进一步严明工作纪律,切实转变工作作风。认真组织学习了***、省、市、县党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相关会议及文件精神,并积极开展活动。二是开展“五强五带头五过硬”模范机关创建活动促作风转变。通过“强政治带头抓落实创建政治过硬机关;强思想带头学理论创建能力过硬机关;强组织带头固堡垒创建组织过硬机关,强作风带头勇担当创建作风过硬机关,强队伍带头当标兵创建纪律过硬机关”活动,使干部作风有效转变。三是加强内部管理正风肃纪。通过制定科学的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度,建章立制,在公务用车、公务接待、会议学习、重大事项决策等方面形成制度,杜绝了公车私用、铺张浪费、奢靡之风、官僚主义等现象的发生。四是树立服务意识促工作作风转变。坚决铲除“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等衙门作风兹生的土壤,促进解决基层难办事、政策难落实、项目难落地、问题难解决“四难”问题。在工作上,进一步加强职工业务能力建设,实行严肃的工作纪律和严格的工作制度,并力求务实高效,以认真落实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及服务好群众作为工作的最高目标,通过深入开展“村村清”“户户清”及脱贫攻坚调研评价等活动,进村入户找问题、补短板,帮助贫困群众解决困难。

到目前为止,我办没有发现推诿扯皮、吃拿卡要、以权谋私、失职渎职、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和现象;没有滥发奖金,没有公款旅游,没有公款大吃大喝和私设小金库行为。

(三)办事公开

近年来,县扶贫办严格按照县级部门社会评价的相关要求,及时在政府信息公开网上公开发布了本单位的职能职责、法规制度、办事流程、服务承诺和投诉方式等,公布了科级领导和各科室的职能职责和电话号码,按照阳光政府四项制度的要求,公布了重大决策听证、重要事项公示、重点工作通报、服务事项在线查询等相关的内容,确保社会各界和贫困群众对扶贫开发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党员干部职工树立“人人参与扶贫、个个关心扶贫”的观念,结合岗位实际思考,并在日常工作中加以落实。干部职工按照要求落实服务承诺,用心、用情、用力地开展工作,服务态度有效改善,机关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大幅提升,执行力和公信力不断增强。

(四)工作效率

县扶贫办切实加强内部管理,不断创新监管方式,健全完善了内部管理制度,明确各科室的工作职责,规范各科室工作流程,向社会公示办事指南,办事效率明显提高。在工作中,严格按照扶贫办向社会公示的首问首办负责制、限时办结制、服务承诺制等制度,分清职责,切实为基层和群众解难事、办实事、做好事。严格执行上下班、请销假制度,在人少事多的情况下,全办人员团结一心,自加压力,勇挑 当前隐藏内容免费查看重担,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未出现工作推诿扯皮的现象,得到广大群众的普遍好评及县委、县政府领导的肯定和赞扬。

(五)廉政建设

扶贫开发工作服务的对象是农村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我们的服务态度和质量的好坏不仅关系到本部门的形象,而且关系到全县机关单位及国家公职人员的形象,常言说得好“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为此,县扶贫办党组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监督责任,切实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不断强化党内监督,狠抓班子及队伍廉政建设,不断健全落实权力运行制约监督机制,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取得良好效果。一是严格扶贫资金管理。在扶贫项目和资金的管理和使用上,认真落实省市《扶贫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切实做到管好、用活每一笔扶贫资金。资金管理实行财政专户存储、县级财政报账制,专款专用。资金的使用严格坚持“项目跟着规划走,资金跟着项目走、监管跟着资金走”的原则。在扶贫资金的管理上,我们牢固树立扶贫资金是高压线,做到不贪、不占、不挪作它用,精打细算,把每一笔有限的资金用在项目上、用在关键处,用在刀刃上,真真发挥扶贫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二是层层签订党风廉政责任书。扶贫办坚持层层签订《年度党风廉政责任书》,党组书记与分管领导、分管领导与科室负责人、科室负责人与科室干部职工之间签订。责任书明确各负责人认真落实一岗双责,既要抓好分管的业务工作,又要抓好分管领域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把党风廉政工作与业务工作同研究、同规划、同布置、同检查、同考核,真正做到“两手抓、两手硬”,使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始终保持应有的力度。三是深入开展党风廉政教育。多层次全方位开展党风廉政教育,使广大党员干部明规守纪,时刻提醒广大党员干部绷紧“自律弦”,筑牢“廉洁关”,永葆忠诚本色,干净做人、廉洁做事,助推了机关作风不断向好转变,对党风廉政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我们清醒地认识到,2020年作为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全县脱贫攻坚工作取得决定性胜利,贫困群众“两不愁三保障”更加稳定,但脱贫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我们的工作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脱贫攻坚建设资金压力较大。为完成2017年脱贫摘帽任务,xx县超任务实施一大批项目,投入大量资金,导致县财政资金压力过大。2018年未拨付5031.95万元,2019年未拨付698.92万元。二是农产品精深加工能力不足。贫困群众主要还是依靠农产品原料出售获得收入,收入结构相对单一,集约化程度低,市场竞争力不高。三是农村群众务工就业层次偏低。贫困群众整体就业能力水平仍然偏低,外出务工难以获得技术性、高收入的工种岗位。四是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不平衡。一些地理位置偏僻、无资源可供开发利用的贫困村,在村集体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上存在一定难度。

四、下步工作计划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抓住国家十四五发展战略重要机遇,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五中***精神,切实用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保持定力、保持状态、树牢长期抓脱贫攻坚的思想认识,把脱贫攻坚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衔接,紧扣“两不愁、三保障”标准,建立健全返贫防控机制,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工作有序开展,重点从“十个一批”抓牢抓实脱贫攻坚巩固提升工作。产业发展巩固脱贫成果一批,巩固重点带贫产业,落实“产业扶贫奖补”政策,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贫溢贫能力,提高组织化程度,彻底消除集体经济“空壳村”和“薄弱村”。稳岗就业巩固脱贫成果一批,用好用足就业扶贫政策,提高贫困劳动力就业质量,坚持公益岗位和扶贫车间两手发力,全面消除有劳动能力的“零就业贫困家庭”。消费扶贫巩固脱贫成果一批,依托832平台,广泛动员各方力量开展扶贫产品认定,拓宽扶贫产品销售渠道,促进贫困群众稳定增收。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巩固脱贫成果一批,突出产业扶持、就业帮扶和兜底保障,解决好“稳得住、能致富”问题,提升基层管理能力和水平,全面提升服务效能,让搬迁群众融入新环境、适应新生活。落实综合保障巩固脱贫成果一批,遵循“应保尽保、应退尽退”原则,落实社会兜底保障政策,确保“应保尽保”、“应助尽助”。强化返贫监测帮扶巩固脱贫成果一批,建立完善返贫致贫监测预警体系,监测对象及时纳入台账管理,加大监测力度,确保不致贫返贫。扶志扶智巩固脱贫成果一批,改进帮扶方式,持续开展“自强诚信感恩”活动,加强贫困学生资助保障,加大控辍保学力度,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社会帮扶巩固脱贫成果一批,落实奖补政策,鼓励企业持续参与开发式扶贫,建立企业参与扶贫开发荣誉机制,对捐赠扶贫款物的企业,帮助落实税前抵扣政策。防控风险巩固脱贫成果一批,做好扶贫风险防控工作,确保扶贫措施和扶贫资产长期发挥效益。管好扶贫资产巩固脱贫成果一批,建立完善扶贫资产管理办法,建立扶贫资产管理台账,明确扶贫资产权责,确保管得实、用得好,有效益,确保扶贫资产保值增值、带贫益贫。

扶贫协理员工作报告 扶贫帮困工作报告篇三

目前扶贫对象规模依然很大,部分贫困乡村生产生活条件还很落后,特别是一些已经解决温饱的群众因灾、因病返贫问题还很突出。中央提出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以来,我们通过深入贫困乡村召开座谈会、现场交流、入户调查等形式,初步摸清了吕梁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的基本情况、存在问题和对策。

一、吕梁山区贫困基本情况

(一)自然条件恶劣。吕梁山区沟壑纵横,山峦起伏,平均年降水量仅502.5mm,十年九旱,沟壑、光秃、干旱成为鲜明的地理特征。特别是部分偏远山村交通不畅,通讯落后,信息闭塞,传统产业得不到增值提升,有效资源不能充分开发利用,没有形成增收致富的支助产业。

(二)农民素质偏低。劳动力文化素质低,既是贫困的结果,又是造成贫困的原因。许多贫困人口因贫困而失学,又因失学而成为新一代贫困人口。由于他们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发展家庭经济缺计划,缺技术、缺管理能力,即便是外出打工收入也与非贫困户有很大差距。加之贫困户小农意识根深蒂固,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落后,小富即安,“等、靠、要”的依赖思想严重,凡事都等国家和社会的救助。尽管有些贫困户有摆脱贫困的愿望,并不断努力尝试,但由于思路不清,观念不明,缺少引导,导致失败,最终失去了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勇气。

(三)子女上学致贫。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大部分农村青壮年外出打工或创业,有的举家外出,农村大部分幼儿园和小学班级不齐,与之配套的措施是集中办寄宿制学校,导致农村孩子幼儿、小学阶段就被迫外出上学。还一些家长为了照顾子女上学,只能寄居或租住在有学校的城镇,这样增加了家庭负担。而对于部分举家外出打工的农民而言,带孩子去城镇或城市上学,同样无形中也加重了经济负担,对于尚未根本脱贫的农民更是不堪重负。经调查了解,一个高中生每年需支出8000元左右,大学生需10000-20xx0元。一些贫困户家庭往往为了子女上学负债累累。

(四)因灾因病返贫。一方面,自给自足、靠天吃饭的农业生产,无法抵御旱、涝、风、雪、雹、霜和虫害、疫情等频发的自然灾害。另一方面,贫困户中有长期生病或重大疾病患者,不仅不能通过劳动获得收入,高昂的医疗费用,导致一些农民债台高筑,甚至重新返贫。

二、开展精准扶贫工作面临的问题

(一)经济社会转型增加了农民收入估算难度。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多元经济相互交织混合发展,给准确调查核实农户收入增加了难度。加之,受农业经济效益低而不稳影响,近年来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纷纷外出打工,劳务收入成为农民增收的主渠道,其中群众的一些隐性收入较难掌握。

(二)农民素质偏低增加了精准识别难度。由于农村教育的先天缺陷与后天乏力,农民的文化素质相对较低,思想觉悟有偏差,政策界限把握不准,均等化思想比较严重。面对利益之争时,互不相让,给精准识别增加了难度。同时,贫困农民经济基础不同,智力能力差别较大,导致帮扶要求千差万别,扶贫措施难以满足个性化要求。

(三)农村情况错综复杂增加了精准扶贫难度。近年来,随着中央一系列惠农政策的陆续出台和地方重大项目建设步伐加快,农村各种矛盾日渐突出,特别是城郊型、工矿型农村显得较为突出。一是换届选举中宗派势力、家族势力严重,有的农村政权甚至把持在黑恶势力手中,有利可图时很难做到公平、公正,引发了一些新的社会矛盾。二是随着青壮年劳力大量流入城市,农村常住人口大都剩下留守妇女、儿童、老人,实际长期居住人员不足三分之一,在农村实施规划扶持项目中出现劳力紧缺和种植项目后期管护难到位的现象。三是一些农村干部工作方式方法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责任心不强,作风不民主,对贫困人口认识有偏差,认为精准扶贫建档立卡是搞形式,扶贫到户不一定能兑现,导致乡村干部对建档立卡动态管理工作不够重视。四是精准识别要求规划到村、帮扶到户、差别到人,而识别过程缺乏刚性标准,难以做到让群众心服口服。

(四)市场变幻莫测导致难以培育扶贫主导产业。市场经济千变万化,近年来一些农产品、畜产品价格波浪式变化,农民难以摸清市场规律,无法规避市场风险,长期以来形成的习惯经营思维,给一些农民形成了灾难性的打击和损失。一家一户帮扶势单力薄,即使一村一户搞了一品一业,由于市场发育不良,有的甚至远离市场,造成产品滞销,农民怨声载道。尽管过去各级政府号召群众办了一些实体,搞了一些产业,终因市场原因半途而废,一直未形成有竞争力的主导产业。

(五)特殊的贫困特征导致精准扶贫任务艰巨。受诸多因素影响,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返贫率高,仍然是我市目前最明显的特征。20xx年,全市贫困人口还有75万,占全省的四分之一,是全省贫困人口最多的市,其中六个国定贫困县的贫困人口(57.32万)占了全市的75.65%;农民人均收入较低,仅 6186元,位列全省倒数第二,其中六个国定县3489元,占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7.5%。除孝义、汾阳、文水外,还有6个国定贫困县、4个省定(插花)贫困县,贫困层次不尽相同,要做到精准扶贫难度较大,而且不可能一下子全部覆盖。

三、开展精准扶贫的案例分析

xx县上明乡阳寨村由郝家山、上阳寨、下阳寨三个自然村组成,共有246户、910口人。20xx年秋季,xx县扶贫办安排该村50万元的整村推进项目。面对农民贫困状态参差不齐、智力能力差别较大、脱贫致富信心不足、等待观望思想严重的现状,乡、村两级干部立足公平公正,有序操作,初步探索出一条精准扶贫路子。

(一)因地制宜科学选定项目。经县扶贫办和乡村两级干部联合考察,综合分析认为养牛成本相对较高,养鸡、猪疫病难以控制,价格波动较大,且从全国范围来看处于饱和状态,不宜发展。结合近几年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禁牧影响了本地山羊发展,加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羊肉比较环保观念的影响,最终确定实施肉羊养殖。

(二)阳光操作确定帮扶对象(养殖户)。为了确保整个操作过程公开、公平、公正,乡村两级通过召开全体村民大会,要求村民自愿报名。其中30多户农民有意愿养殖脱贫致富,还有部分农户要求平分养殖项目,人人有份,然后将自己所得部分出售,以此赚取一些现金救急。针对这一情况,乡村两级干部组织群众评议,首先否决了第二部分人的想法;然后针对30多户农民,作出自筹资金300元/只购买肉羊的决定。经准备养殖的贫困户讨论,认为300元/只价格较高,多数贫困户拿不出钱;之后,根据市场行情测算,决定凡自筹资金200元/只的农户都有资格享受帮扶政策。最后,通过报名、筛选、筹资,确定了30户农户,筹到现金8万元。

(三)充分酝酿确定肉羊品种。经过养殖户共同商讨,认为本地山羊宜于山坡放牧,不符合退耕还林政策,且圈养育肥慢。而藏西肉羊圈养育肥快,符合退耕禁牧政策,且适宜xx县气候,所以选派养殖户代表和乡、村两级干部去青海大草原以1350元/只的价格购得藏西肉羊410只(其中,公羊10只)。

(四)结合实际肉羊分配到户。根据自筹资金多少,支村“两委”确定了每个帮扶户的肉羊数量。其中,最多的农户有20多只,最少的4、5只。且在青海买羊时,乡村两级干部就将所购410只肉羊打耳编号,回来后抓阄取羊,很快将肉羊分配到户。

(五)农户自愿整合集中饲养。经过一段时间饲养,养殖能力较差的一些个户出现了向外抛售肉羊的想法,干部发现这一苗头后,及时制定了相关措施:一是母羊交易不准出村,只限于本村贫困户之间;二是除非正常死亡,母羊三年内不准宰杀食用;三是羯羊出售须经村干部验收,方可进行。最终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410 只肉羊集中到了16户农民手中集中饲养。从20xx年秋到20xx年春,实现了肉羊的正常饲养。经过一年时间气候适应,20xx年秋,母羊开始产羔。

截止目前,不仅410只肉羊保存完好,而且繁殖了近200只小羊,按市场价500元/只算,一年时间可收回投资10万元,效益十分可观。

结合阳寨村贫困户自发参与养殖的实践,项目实施过程始终贯穿着“精准”二字,瞄准了全村帮扶产业——肉羊养殖,瞄准了帮扶对象——养殖户,照顾到了不同个体,符合 “规划到村,帮扶到户,差别到人”的工作机制。同时,整个操作过程从自愿报名——民主评议——政策限制,严格按程序执行,是精准扶贫的最好实践。

四、开展精准扶贫的对策与建议

长期以来,扶贫开发存在着贫困人口底数不清、情况不明、针对性不强、扶贫资金和项目指向不准的问题。

通过基层的实践操作,我们认为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应围绕精准识别、精准帮扶和精准管理三方面来开展。

(一)申报是基础。组织动员群众申报自己的收入情况,厘清群众收入来源,算清群众年度收入总账,是搞好精准扶贫的基础。农民种地收入好算账,打工收入很直观,财产性收入比较固定,经营性收入相对隐蔽。所以,要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让其放下包袱,主动申请登记,从而汇总出每一户比较符合实际的收入基数,作为村民相互对比和是否确定帮扶的依据。

第一类是低保特困户,智障残疾生活不能自理的,年老体弱丧失劳动力的,大病大灾造成生活困难而无力翻身的。诸如此类全部纳入低保范围,民政部门按当地农村低保标准进行复核,并负责建档立卡,列为救助对象,加大救助力度,把他们从扶贫对象中剔除出去。

第二类是除特困户外上年收入在全省确定的贫困标准以下,且有脱贫致富意愿和能力,政府扶持一把就能很快脱贫的农民,他们是吕梁精准扶贫的重点对象。针对各自的脱贫意愿,有针对性地选择致富项目,最好一个村选择一个比较共同的产业,形成比较优势。

第三类是上年收入超过全省确定的贫困标准的农户。政府要帮助这类农户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现象出现。要从扶持政策、金融贷款、信息提供等方面给予支持,调动他们进一步发家致富的积极性,从而使其带动更多贫困户脱贫致富。

(三)政策是界限。在申报和评议过程中,最难识别的是二、三类农户。为了便于民主评议和基层干部掌握尺度,建议上级制定比较刚性的政策界限。

例如:一是上年收入多少元为识别标准。二是有显性财产(城镇以上城市有固定房产、门面,有轿车之类的交通工具,有一定数量的牛、羊牲畜等)的农户为脱贫户,有经营性实体,并形成一定的规模和实力。三是识别过程要坚持公开、公平、公正,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做到对象明确、程序规范、措施得当、效果明显。具体识别过程要坚持以下几个优先条件:即,人均收入低、家庭财产少的贫困户优先;群众贫困户比党员贫困户优先;年老体弱的贫困户比年轻力壮的贫困户优先;独生子女贫困户比超生贫困户优先;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的贫困户优先;村内现仍居住在危房,无条件改善现状且生活困难的农户优先。四是根据金融等部门网上记载,还可制定一些比较刚性的限制措施。通过以上一些政策措施,使干部群众便于掌握政策界限,便于操作,易于消化矛盾。

(四)公示是关键。在代表们充分酝酿评议识别的基础上,以村委名义进行张榜公布识别出的贫困户,征求群众意见。在一定时间内征求的意见提交代表再次酝酿评议,并进行二次张榜公布征求意见。经过二次征求意见后,支部、村委会同代表共同研究确定精准扶贫对象。经调查研究,认为三榜公示是保证精准识别、公平公正的关键所在。

另外,在此常规方法的基础上,操作过程中还可以将调查人口以多少划分,分割进行。根据贫困村实际情况,将农户划分成小组,由小组提出贫困人口对象,经群众代表评议,这样就可以减少矛盾,便于工作开展。

通过自愿申报、群众评议、调查对比、公告公示、建档立卡等措施,就完成了贫困人口精准识别任务。

(五)差别是核心。如何进一步提高扶贫工作精准度,确保贫困对象有针对性的扶贫政策,让措施看得见、摸得着、见实效,是精准帮扶的核心。通过多年来基层扶贫工作的实践,我们认为帮扶到户、差别到人是扶贫工作实现公平公正的唯一途径。具体来说,就是贫困对象精准识别出来后,将扶持对象分为两类:一类是上年人均纯收入中等偏下的农户;二类是上年收入中等偏上的农户。具体精准帮扶过程中,要按照定对象、定目标、定政策、定措施、定责任的“五定”要求,把资金、政策和具体措施等精准“滴灌”到贫困对象身上,确保帮扶到户工程达到预期目的。对中等偏下的贫困户,因其智力能力偏下,经济基础较差,所以要采取点对点式的帮扶,或者叫差别到人,给他们“吃偏饭”,在帮扶方面适当加大资金扶持额度。而对二类中等偏上的贫困户,因其智力能力较高,经济基础较好,在结合大多数群众意愿,确定帮扶项目或选准帮扶产业后,可以采取推进式帮扶。即,通过以奖代补、提供种苗、提供小额贷款或贴息,提供信息、技术、服务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引导贫困农户发展种植、养殖或旅游服务业,依靠自身力量脱贫致富。同时,特别要注重同步发展专业合作社,以提高贫困群众的组织化水平,提高抵御市场风险能力。

(六)分步是保障。针对吕梁山区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多的实际,要按期实现全市75万贫困农民稳定脱贫,必须精准管理,将帮扶责任落实到人,分批分步推进。一是要在对扶贫对象建档立卡的基础上,每个贫困县、乡、村、户都明确包扶责任领导和帮扶责任人,签订限时定点消除贫困区域或个体贫困户的责任状,逐村逐户逐个劳动力制定具体的帮扶计划,落实帮扶措施,集中力量予以扶持,并进行网络、动态管理、考核和奖惩兑现。二是要把贫困村的帮扶分为两轮,第一轮20xx——20xx年,帮扶60%的贫困村和贫困户,使之率先脱贫;第二轮20xx——20xx年,帮扶剩余40%的贫困村和贫困户,确保按期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3页,当前第3123

扶贫协理员工作报告 扶贫帮困工作报告篇四

按照省直机关工委的有关要求,近期,我局三支部就宁都县黄石镇精准扶贫工作进行了访谈调研。

黄石镇位于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西南部,共有15个行政村,154个村小组,镇总人口约10700余户,劳动力约21000余人,其中贫困人口7700余人,计2494户。

黄石镇面积78.8平方公里,丘陵面积50000余亩,耕地面积19000余亩,人多地少,人均耕地面积约0.5亩。农作物中以水稻、花生、红薯、脐橙、桑蚕为主,是“宁都黄鸡”的发源地。矿产以萤石矿、高岭土资源为主。梅、琴两江交汇形成贡江。镇主导产业为种植、养殖和务工。劳动力资源较为丰富,但多以劳务输出为主,目前,镇外出打工人数约18000人,约占劳动力总数的85%。

这次调研,时间紧凑,适逢新春佳节,难以与当地政府部门沟通联系,依托《黄石镇精准扶贫工作方案》和《黄石镇产业发展规划图》等资料,在认真研读基础上,多采取与村民沟通交流为主,其它官方资料和素材难以搜集,信息碎片化居多,难以形成客观的结论。

1、统筹发展,因地制宜,实施产业扶贫。着力发展以蔬菜、脐橙、油茶,烟叶为主导的种植业,以牛、羊、三黄鸡为主导的养殖业。

2、突出特色,常抓不懈,实施就业扶贫。着力实现贫困户劳动力优质就业、稳定就业。

3、坚持规划,精心打造,实施旅游扶贫。着力打造“古色、绿色、江色”乡村一日游,带动贫困户参与。

1、扶贫配套方案缺位。“古色、绿色、江色”的乡村一日游旅项目。受交通制约较大,目前乡村公路狭窄,春节日期间多次、多点、多路段发生堵车。

此外,与旅游配套产业滞后,目前缺乏与餐饮业(如农家乐)、种植业(果蔬采摘)对接和互动。

2、方案后续跟进缺位。如发展养殖业,政府采取财政补助的方式鼓励和引导,但缺乏有效组织,补助发放农户,大多都没有用到养殖业上,改做它用,补助资金效用没有体现。

此外,如烟草种植,需要的资金、技术等配套,还有产品的后期初加工、销 售等,如果没有后续的跟进措施,难以发挥真正的作用。

3、劳动力成关键问题。黄石镇劳动力资源丰富,但大多以劳务输出为主,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老人与儿童留守,成为扶贫产业实施关键。老人思想保守,新技术等接受慢,劳动能力日益丧失,产业实施难以真正落实到位。

1、统筹城乡治理。

二是要加强城镇治理,缓冲对农村的压力和冲击,尤其是拖欠工资,工伤医疗保障等领域。从现状来看,乡村资源单项流动明显,社会的`财富、知识、人才很少流向农村,更多的是从农村获取资源,如土地。但社会不良的触角,诸如政府拖欠工程款项,信仰危机导致的价值观混乱,总是最后落脚于农村贫困家庭,在社会缺乏救济手段的今天,种种悲剧往往最后是以农村贫困人口返贫,或者加重贫困为收场。

2、精准扶贫和产业引导需要政府更多作为:

一是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教育是防止循环致贫的根本,老人忙于农活,监护能力受到影响,疏于监管,容易形成恶性循环。 二是完善乡村社会保障体系,如医疗、社保等。与城市一样,农村老龄化矛盾逐步显现,体弱多病,或年老丧失劳动能力的老年人,不仅对家庭没有收入的贡献,反而还增大支出,导致家庭长期陷入贫困之中,难以脱贫。

三是产业引导是根本。产业引导需要政府的主导,尤其是在人才培育、市场开拓、技术支持、产业规模、产业的差位等方面,单纯的政府补助、零敲碎打难成气候。

3、深化调研也是精准扶贫的助力。党员干部对家乡感情深厚,而且不少党员干部的亲朋好友依然留守乡村,开展调研,寻求脱贫对策,帮助乡村脱贫,或者有机会为家乡做点事情,是他们的责任,是他们的动力,也是他们的荣幸。但适逢新春佳节,时间紧凑,素材多以见闻等碎片化的为多,难免影响实效。

扶贫协理员工作报告 扶贫帮困工作报告篇五

为进一步加强困难职工帮扶建设,切实帮助困难职工办实事,办好事使困难职工早日脱贫致富,一支部工会高度重视扶贫帮困工作,一支部成立了扶贫帮困领导小组,根据贫困户标准,确定单位困难职工家庭,制定工作计划帮扶措施,开展帮助工作,并按照工作计划,措施逐步落定,使困难职工收入在年底有明显增加,职工群众对扶贫帮助工作十分满意。

(一)红旗社区一支部根据特困户标准,确定王同志为困难职工,家庭成员3人,妻子康云兰没有工作,女儿王莉莉在石河子大学护士学校上学,王×在单位参加土地承包,今年承包50亩地,收入不高,连家庭基本生活都不能维持,根据他的情况,一支部工会把他确定为今年扶困对象,机关挂钩科室与他结成“特殊亲戚”重点帮扶。单位有杜红、叶建良重点帮扶,从生产、资金、信息、技术上重点帮扶,帮扶人经常深入他的承包地,指导他怎样管理棉花,给他传授技术知识,提高其管理水平,经测产棉花单产300公斤,年底净收入将达到2万元,收入比往年有明显增加。三秋期间,单位安排王×在棉花场上当警卫,三秋后期单位介绍王×到团加工厂干临时工增加收入。张加子今年承包的35亩棉花,在前期管理还能跟的上,但到中期,由于劳力不足,地里杂草较多,党支部副书记帮扶人陈伟、韩春华,组织全连干部党员20人帮助义务除草一天,彻底解决了他的困难。经测产他的地单产280公斤,年底收入将达到3万元。陈虫献同志,家庭成员3人,今年承包土地50亩,收入不高,根据他的情况,连工会把他确定为今年扶困对象,在生产中小组成员帮扶人卞玉龙、张良东经常深入他的承包地,指导他怎样管理棉花,给他传授技术知识,提高其管理水平,经测产棉花单产310公斤,年底净收入将达到2万元,收入比往年有明显提高。彭新建同志,家庭成员3人,今年承包28亩棉花地,收入不高,根据他的情况,连工会把他确定为今年扶困对象,在生产中小组成员帮扶人陈闯、张宜君经常深入他的承包地,指导他怎样管理棉花,给他传授技术知识,提高其管理水平,经测产棉花单产250公斤,年底净收入将达到1万元,收入比往年有明显提高。

(二)一支部建立帮扶长效机制,对困难户做到不脱贫,不脱钩。单位孤寡老人安秀英,生活贫困,无人管,支部一班人长期给她捐款600元,帮助她度过难关。随时解决她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职工陈长华患恶性肿瘤住院,工会发动职工群众给他捐款4000余元,工会给他申请帮扶救助款1000元。职工叶国兰患精神病住院,工会给她申请帮扶救助款500元。帮助他们度过关。

一年来,扶贫帮困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工作中仍存在一定的不足,如扶贫方式不够多样,没有创新。在今后的工作中,将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把帮困工作做好,让困难职工早日脱贫致富。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