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广告策划的重要性不可忽视。以下是一些年会策划中常见的问题和挑战,同时也提供了一些解决方案和建议。
2023年智慧医院信息化建设方案(汇总16篇)篇一
信息化是当今时代发展的大趋势,大力发展司法行政信息化,是关系司法行政事业发展全局的基础性、战略性、长期性任务。
为全面推进广州市司法行政系统信息化工作,主动适应新常态,我局依据《2017年全省司法行政信息化工作要点的通知》(粤司办〔2017〕191号)、《关于司法行政工作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意见》的要求以及结合司法实际工作需求,已向各业务处室、局属单位传达了我市司法行政系统信息化2017年重点工作,并进一步梳理了我局2018年信息化立项项目的建设需求和明细内容,以更好地为制定全市司法行政系统信息化2019年工作目标以及工作任务提供基础。
随着当前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我局亟需借助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移动化以及智能化等新技术和新思路,推动司法行政业务工作规范化、高效化,推动互联网+政务与公共法律服务均等化、便利化,推动管理决策合理化、科学化,全面提高司法行政各业务工作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为司法行政插上翅膀,将广州打造成法律服务最便捷的城市,当好大湾区司法行政系统信息化建设的示范先行者,使广州司法成为大湾区的闪亮名片,为广州提交一份完美的答卷。
二、规划依据。
2016年12月30日,司法部印发了《司法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司法行政信息化建设的意见》,就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司法行政信息化建设作出部署。意见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和“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紧紧围绕全面依法治国战略部署,坚持把司法行政信息化建设作为重大战略任务,大力加强司法行政信息化基础建设、综合管理平台建设、应用能力建设、安全防御能力建设、保障能力建设,努力提升司法行政信息化建设水平。
2017年2月21日,广东省司法厅下发了《广东省司法厅2017年全省司法行政工作要点》。该文件提出了五个工作要点,以监狱、戒毒、社区矫正、安置帮教、公证、司法鉴定、人民调解、法律援助、司法考试等业务工作为突破口,充分发挥司法行政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改善民生、推进全面依法治国中的职能作用,全力打造广东司法行政工作“升级版”,努力为广东经济社会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和有力的法律保障。
2016年8月9日,广州市司法局发布了《2016年广州市司法行政工作要点》。该文件以“上水平、走前列”为目标,以省司法厅制定的“一五三”(突出创新升级一条发展主线,打造法律服务网、监管矫治网、普法教育网、机构平台网、科技信息网五个网,强化政治保障、财政保障、制度保障三项保障)发展战略为抓手,创新理念、深化改革、破解难题、真抓实干,全面提升司法行政工作能力和水平,为“十三五”开好局、起好步。
三、规划思路。
本次“智慧司法”信息化建设三年规划将构建“智慧司法”、“司法为民”新模式,努力达到省厅要求的“加强信息技术与业务工作的深度融合,建设网上司法行政”的总体目标要求。
(一)努力构建“智慧司法”、“司法为民”新模式。
“十三五”时期,广州市司法局信息化坚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司法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司法行政管理信息化工作的意见、省厅关于加快推进信息司法建设的意见以及广州市电子政务发展要求,紧紧围绕“打造公共服务型司法监管执法机关,做维护法律秩序的忠诚卫士,为促进广州经济社会发展而奋斗”的核心价值观,建设互联网+公共法律服务平台,以微信、网上办事大厅等多种形式对公服务,全面加强“政法网工程”建设,更加注重统筹规划,更加注重整合提升,更加注重应用实效,更加注重基层建设,更加注重安全保障,坚持以人为本,大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司法业务的深度融合,加大信息系统和信息资源的整合力度,加快司法行政管理信息化步伐,为充分发挥司法行政管理职能作用,更好地建设“智慧司法”、“司法为民”新模式,为服务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供有力的信息化保障。
(二)努力达到省厅要求的“加强信息技术与业务工作的深度融合,建设网上司法行政”
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技术的理念和思路、加强律师、公证、人民调解、社区矫正、安置帮教、监狱、戒毒、司法鉴定、普法教育各类业务应用,做到以业务为导向,加强信息技术与业务工作的深度融合、建设“网上司法行政”,逐步建成“业务专网互联互通、技术标准规范统一、业务应用全面覆盖、信息系统高度集成、业务工作网上协同、信息资源深度共享、硬件设施充足稳定、安全保密有效可靠”的信息化体系,提升政府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
四、建设目标。
到2019年,我局信息化建设将成为全国司法行业标准的引领者、做全社会司法惠民的示范者,利用信息化将我市司法行政工作提升到一个新水平。运用“互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理念,依托司法一体化综合平台,加强社区矫正、人民调解、司法鉴定以及监狱、戒毒等各类业务系统应用,实现信息技术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的信息化标准体系。依托移动互联网,采用“互联网+”理念,结合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新型终端设备,借助微信、智能机器人等方式,向市民提供更加方便、更加快捷的司法惠民服务。
(一)完善信息技术标准规范体系,推进业务集约发展。
基于司法部、省司法厅和现有的信息化标准,建立网络纵横贯通、信息及时全面、硬件高效集约、技术成熟先进、标准科学统一的司法行政信息化体系,建设运维、安全、管理三大类制度机制,指导全市司法行政系统业务信息化建设。
(二)完善基础支撑环境建设,推进司法行政“一张网”建设。
完善政法网、政务网、互联网的建设,实现省、市、区、基层四级司法行政机关的信息网络纵向贯通。建设面向服务的基础设施云平台,为各应用提供多样化的运行环境,达到降低成本、提高质量、降低建设风险以及绿色智能的目的。
(三)建成司法大数据中心,推动司法行政决策智能化。
整合现有各业务线条,形成各业务数据库、业务专题库、业务模型库,建立全市司法行政大数据中心。同时运用大数据挖掘、分析能力,为全市司法行政系统以及群众提供决策支撑、研判分析、预警预测服务、公共法律服务能力。
(四)深化业务应用系统建设,现实业务深度融合。
建成涵盖司法行政各项业务的“一站式”司法行政信息化综合管理平台,形成综合集成、业务协同、信息共享的司法行政信息化工作格局,依托司法一体化平台,根据一人一桌面、一业务一模块、一处(科)室一平台建设理念,加强司法惠民、社区矫正、人民调解、司法鉴定以及监狱、戒毒等各类业务应用系统建设。
(五)加强“互联网+政务”建设,开展掌上司法及提高公众服务水平。
利用“互联网+”技术理念,打造移动掌上司法,实现司法行政各类业务网上移动办公,提高整体业务水平、提升整体办事效率。以多元化的宣传渠道,提供更多互动、个性化、高水平的司法惠民服务。
(六)探索新技术应用,逐步推动业务应用智能化。
以业务需求为导向,稳步推进物联网、人工智能、机器学习、人脸识别、虚拟现实、现实增强等新技术的实践和应用,统筹各单位信息化基础建设,基础信息采集向移动智能采集升级,全面提高司法行政信息化基础保障水平。
五、建设任务。
(一)司法标准体系建设。
按照国际标准建立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虽然目前广州市司法局在技术上建立了安全技术平台,实施了防火墙、反病毒、漏洞扫描等,但尚未建立一套完善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难以从管理上保障业务数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针对以上问题,未来广州市司法局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同时为了满足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对信息安全提出的要求,定期对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进行持续改进。
根据司法部、省司法厅、广州市司法局信息安全建设要求,参照国际信息安全标准,从安全组织、安全管理、风险管理、运行管理、合规管理等,搭建主动、纵深、实时联动的安全管理体系。遵照iso27001的国际标准,完善安全管理体系,力争通过iso27001体系认证。
2.数据标准规范建设。
依据司法部及省司法厅信息化建设相关规定,制定并完善司法行政信息化规章制度,指导信息系统建设、运维和日常管理工作。严格按照政策法规、技术标准进行操作。联合司法行政相关业务部门,梳理司法行政业务流程,研究制订司法行政业务数据标准、系统接口标准和相关数据格式,建立司法行政行业信息化标准体系,为各系统之间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打好基础,做到标准先行全,推动司法行政信息化高效快速发展,提升司法行政信息化整体效应,争创全国司法行政标准。
按业务主线建设:律管工作、公管工作、基层工作、司法鉴定工作、司法考试工作、法律援助工作、社区矫正工作、安置帮教工作、监狱工作、戒毒工作等。数据规范将根据业务进行归类,并分成基础信息和关联信息。
3.运行维护标准规范机制建设。
建立广州市司法局运维维护机制,广州市司法局虽建立了运维组织和运维流程,但信息化服务管理体系还不完善,配置管理、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还有待于进一步提升。未来广州市司法局需要进一步完善运维组织和运维流程。通过完善和优化运行维护流程,进一步健全运维制度和运维流程,解决当前运维管理存在的问题。
(二)司法基础设施建设。
4.网络建设。
4.1.政法三四级网(司法专网)建设。
通过政法三四级网(司法专网)的建设,进一步完善政法网的建设,切实落实省司法厅“全省一张网”的规划要求,实现省、市、区、基层四级司法行政机关的信息网络纵向贯通。具体工作任务如下:
2)实现我局与各司法所之间的网络互联互通(共计171个信息点)。
4.2.无线城市建设。
基于全市无线城市建设,补充建设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公共法律服务场所无线城市网络,实现网络全覆盖和全系统统一认证和统一管理。
5.机房建设。
5.1.司法行政专网云数据中心建设。
根据《关于开展司法行政专网云数据中心建设的通知》(粤司办〔2017〕417号)的要求,全面建成司法行政专网云数据中心,为部署在广东政法信息网上的各信息系统提供高效、安全、可靠的运行支撑环境。
6.安全建设。
6.1.广州政法信息网二期工程建设(安全部分)。
通过政法网(二期)司法部分的安全体系建设、安全边界接入系统建设、冗余备份系统建设、司法局电子印章和身份互认系统建设,实现市司法局和其他政法单位以及政府职能部门之间的业务的安全接入与信息交换,并对边界接入业务进行管理,建设流量管理系统及审计系统继进行必要的控制。
6.2.市局信息网络云安全建设。
司法安全的建设将围绕移动终端安全、桌面安全管理、大数据分析、云安全、安全网关、内容安全等方面进行全面安全防护,本次规划将以“大数据时代的安全防护”为中心思想,以“数据驱动安全”为技术思想,为司法提供大数据安全分析、安全网关、终端安全、网站安全、内容安全、数据安全、无线安全、移动安全、代码安全以及云安全等多维度安全服务。
6.3.市局业务信息系统等保测评。
完成广州市国家司法考试管理系统、广州司法鉴定智能综合管理系统、社区矫正在线教育学习平台、广州市司法局门户网站信息系统、法律援助信息管理系统、广州市公证信息网络管理平台信息系统等多个系统的等保测评。
7.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建设。
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基于“以公众服务为中心”的理念,将智能机器人、智能互动、自动导诉等技术应用到法律服务之中,建设“渠道多、办事易、效率高”的综合服务体系,为公众带来全新的服务体验,提高公众对政府公共服务的满意度。
8.智能楼宇建设。
利用物联网技术,对局机关大楼进行智能化建设,具体内容包括建筑设备智能化、通讯智能化、办公智能化、火灾报警与消防联动智能化、安全防范智能化五个方面。
9.业务管理应用建设。
建设司法救助管理系统,供全市司法行政系统使用,实现从申报到审批、发放全程留痕,防止暗箱操作、重复救助,实行精准救助,让有限的资金发挥更大的效用。
基于一体化平台,建设档案管理系统,并对现有局机关及局属单位各类纸质档案进行电子化。2018年将完成110万张档案和2000多张照片的电子化工作。2019年将完成司法所有档案的电子化工作,为业务系统的运行以及大数据建设提供数据来源。
以财政预算资金使用为切入点,围绕“预算管理为主线、资金管理为核心”的建设思路,实现内部控制管理体系化、制度化、信息化,通过完善单位经济活动管理组织、建立我局经济活动事项分类清单,优化我局经济活动管理规则,推动经济活动管理信息化落地,建立符合《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与《关于开展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的通知》(财会〔2016〕11号)的包含业务层面在内的内部控制体系,实现对我局经济活动的有效管理。
建设司法人事考核和管理系统,为我局提供更为安全、快捷、可靠的公务员人事绩效考核管理服务。通过该系统,可以清楚地了解和掌握干部的实际工作水平、能力与标准要求间的差距,进而有针对性地定制出干部培养计划,提高干部整体素质;同时保证绩效考核的公开、公平、公正,进而激发干部的工作热情、竞争活力和创新精神,为提高我局的整体服务水平、树立政府部门的新形象打下坚实的基础。
9.5.司法鉴定案件全流程管理系统建设。
建设一站式、一体化的司法鉴定案件全流程管理系统,针对司法鉴定日常业务开展的信息化需求,实现高效的网上司法鉴定业务办理与信息服务,承载对司法鉴定机构司法鉴定业务、档案规范管理、绩效考核、专家库建设等业务的办理、审查、监管,对全市家司法鉴定机构进行规范化、科学化、数字化管理,使得整个业务流程信息化、流程化、统一化。
9.6.司法社矫人员定位监控显示系统建设。
利用rfid射频识别技术和gsm移动通信技术,建设司法社矫人员定位监控显示系统,实现被矫正人员的实时监管,提高矫正管理的效率,使得社区矫正工作合理化、人性化、智能化、效率化,推动社区矫正工作管理的进步。
9.7.司法远程会见系统建设。
以广州市司法局为中心开展建设,基于全市政法网,建立会见终端,通过“云会见”联通司法所和监狱场所,让监所人员家属突破地域限制,实现亲情会面,实现服刑人员家属远程会见的目的。同时家属可通过互联网+公共法律服务平台查询相关监管人员在监所的信息。
完成人民调解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工作,准确、全面、详细地记录人民调解业务管理的信息,对重大矛盾调解进行监督、管控。并对这些业务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为人民调解业务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
构建法援律师综合管理中心、法援业务学习培训中心、法援案件质量监控中心、法援案件投诉处理中心、法援档案数据管理中心“五位一体”的综合管理平台,搭建与相关单位部门业务系统的数据交换和业务协同平台,创新开发全市法援工作站值班律师在线语音视频咨询服务和语音自动转换文字录入系统功能,在市法援处法律援助服务大厅配置知识问答和服务指引的智能机器人等,强化法律援助信息资源的管理和利用,提高法律援助工作水平和发展能力。
建设公证信息管理系统并推广至全市应用,实现司法局内部相关职能部门数据共享,并将数据共享至广州市政府信息共享平台,供其他政府单位核查、核证,保证公证书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同时公证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可方便群众办事,让数据多走路,群众少跑腿。
建设覆盖广州市司法局的所有信息化项目管理工作的辅助管理系统,将项目各个环节,各个节点的所有数据与管理工作统一通过信息化管理手段,做到数据信息化的管控,提高工作效率并实现管理便捷化。
10.监狱管理应用建设。
为实现共建共享、互联互通的信息化建设要求,将建设监狱一体化综合管理平台,将花都监狱、新华监狱、女子监狱信息化建设成果接入至此平台,实现监狱业务一体化综合管理。
10.2.花都监狱信息化建设。
包括网络综合管理系统建设、服刑人员教育改造直播平台建设、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建设、rfid工具管理系统建设、服刑人员劳动现场视频监控补点建设、指挥中心体感交互指挥系统建设以及云桌面系统建设。
10.3.女子监狱信息化建设。
结合花都监狱信息化建设经验,在花都监狱信息化建设成果的基础上,完成女子监狱信息化建设,实现资源共享、合理配置、信息互通的建设目标。
10.4.新华监狱信息化建设。
结合花都监狱信息化建设经验,在花都监狱信息化建设成果的基础上,完成新华监狱信息化建设,实现资源共享、合理配置、信息互通的建设目标。
11.禁毒宣传应用建设。
11.1.禁毒馆教育馆展馆多媒体互动展示系统建设。
完成全球毒情互动展示系统、生命的侵害互动展示系统、双面人互动展示系统、禁毒有我互动展示系统、毒品与人类展示系统、辨识毒品互动展示系统、吸毒后的你互动展示系统、缉毒卫士互动展示系统、宣战百年互动展示系统、擦亮眼睛互动展示系统、禁毒知多少互动展示系统以及集中控制系统的建设。
12.政务以及公共法律服务应用建设。
12.1.统一门户整合。
统一门户网站以功能实现、满足用户需求为要求,将省、市网上办事大厅、市政务办“五个一”平台以及市司法局和局属单位相关门户网站进行整合,建立广州市司法局统一门户网站。改造后的新门户网站将形成集“信息公开、政民互动、在线办事、政务应用整合”四位一体的完整司法门户网站。
12.2.司法业务系统移动化建设。
提高日常工作效率,实现全业务、全系统移动化建设,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效率,使单位整体运作更加协调,从而提高我局为民服务水平。同时结合水印防泄密技术,防止文件资料对外传播,保障数据的安全性。
12.3.互联网+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
运用“互联网+”新思维,探索以互联网平台为基石,以智能服务为触角,以专业法律队伍为支撑,开启“互联网+法治”新模式,“互联网+服务”广铺法律惠民之路,积极推动互联网+律师服务、互联网+公证、互联网+调解、互联网+鉴定、互联网+社矫、互联网+监管、互联网+司考、互联网+法援等司法业务网上与网下的无缝对接,坚持网上与网下两手抓,同步推进,做到网上有反馈,网下有回应,群众有诉求,政府有服务,实现以服务保公开,以公开促公正,让群众切切实实感受到可“触感”的司法公开和有“温度”的司法服务。
1)互联网+律师服务。
问律师:打通市民与律师的沟通壁垒,市民可在平台发起问题,通过抢单和指派两种模式分配问题给律师。
律师群体服务:对接律师事务所、律师、实习律师的申请、审核、年检等司法业务,通过平台集约化提供服务通道。
2)互联网+公证。
建设覆盖全市、统一的互联网+公证服务平台,面向群众提供网上预约、网上申请、网上审核、网上交费、网上咨询等一站式服务,让数据多走路、让群众少跑腿,实现向信息化要效能,向信息化要服务能力,向信息化要服务质量的建设目标。
3)互联网+调解。
基于线上的人民调解服务,市民可以在平台申请调解。系统将申请指派给附近的调解员,调解员根据事件的情况采用线上受理和线下处理。线下处理时调解员可以将事件的最新进展填报出来。因当事人原因不能线下解决的,可采用移动调解室将当事人聚在网上进行视频调解。
4)互联网+鉴定。
可快速查询鉴定所类别、地址等信息,并实现线上预约司法鉴定机构,线下进行鉴定和咨询。鉴定完后,委托人可进行案件评议。
5)互联网+社矫。
基于现有普法文章,平台每周定期向社区矫正对象发送法律法规常识,利用通俗易懂的法律小常识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方便社区服刑人员学法、懂法、守法,提高自我改造、自我约束能力。同时建设社区矫正远程教育学习平台,社区矫正人员只需一部手机即可利用碎片化时间完成在线学习。
6)互联网+监管。
通过平台实现狱(所)政公开。家属通过平台,即可通过特定账号查询监管人员在监所的信息。
7)互联网+司考。
以信息公开、业务指引、业务办理、网上咨询、考务管理等功能为基础,打造全方位的广州国家司法考试移动信息化服务平台,向社会提供更加便捷的司法考试服务。
8)互联网+法援。
平台提供法律援助机构以及法律援助律师的查询,用户可在平台上咨询相关法律援助业务信息,并实现在线申请预约、办理法律援助服务,以及援助指南等信息的查看。
9)互联网+普法。
深入融合“互联网+”思维,加强新媒体技术在法治宣传教育中的运用,进一步营造自觉学法、严格守法、善于用法的良好氛围。
12.4.云平台迁移建设。
为落实中共广州市委和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三个重大突破”率先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州的实施意见》中建设广州市电子政务云服务中心的要求,进一步转变电子政务建设和服务模式,提高基础设施资源利用率,提升电子政务项目建设效率,节约电子政务建设和运维成本,将广州市司法局办公自动化系统、广州司考信息化管理系统、广州市司法鉴定业务管理系统、公证管理在线平台、任务管理系统、网络舆情服务平台以及学法考试系统迁移至电子政务云平台。
依据2017年广州市财政投资信息化项目建设内容指引,参考政府智能服务机器人云平台应用试点项目,建设内容包括知识库构建以及智能服务系统;其中知识库构建包括机器学习数据样本采集,具体来源于司法局律师服务、公证服务、法律援助、基层法律服务、司法鉴定、人民调解、司法考试、法制宣传、强制戒毒和监狱管理、社区矫正、安置帮教等方面的所有指导文件,法规依据等;智能服务系统包括了网页智能客服、机器人智能语音交互以及微信、app手机移动端智能客服的访问等功能。
以业务需求为导向,稳步推进物联网、人工智能、机器学习、人脸识别、虚拟现实、现实增强等新技术的实践和应用,基于传感技术的“物物互联”和基于移动互联网的“人人互联”以及它们的集成应用,统筹各单位信息化基础建设,基础信息采集向移动智能采集升级,使律师服务、鉴定、公证等服务走向更高水平,全面提高司法行政信息化基础保障水平。
15.监所智能视频分析及机器人应用建设。
加快以物联网技术为核心的信息监狱建设,探索运用智能化技术,推动智能视频分析及智能机器人的应用,促进监狱实现跨越式发展。
(五)大数据应用建设。
16.数据资源目录建设。
司法行政信息资源建设以提升司法行政系统内部采集数据的能力,拓宽从外部采集数据的渠道,从业务源头采集数据。规范数据的归集、存储、共享、使用过程,实现信息数据“一次采集、全程共享、深化应用”的目标。
17.案例库、法律法规库及舆情库建设。
为满足互联网+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及其他相关系统的运行需求,将建立律师管理数据库、公证数据库、人民调解数据库、司法鉴定数据库、社区矫正数据库、监管数据库、司法考试数据库、法律援助数据库、普法数据库、司法救助数据库以及法律法规库、舆情库。
司法数据分析平台采用hadoop、分布式数据库等先进的大数据技术,对源数据进行清洗、处理及初步分析,将数据结果存入大数据中心,形成各类基础数据库,并根据不同的需求形成各专题分析数据库。
为了能够方便对所有系统的数据源信息进行管理,集成监控管理子平台中提供数据源监控功能,利用此功能按照系统进行分类,提供对各系统所在的数据库地址、数据库类型、数据库版本及用户名连接等信息的集中式配置管理和统一渠道的浏览。
同时提供数据源是否正常的测试功能,不需要再通过其它方式具体去访问数据源就可快速判断当前数据源的正常运行状态。另外,使用配置的数据源也可用于后续的直接在线定义创建表和导入表的新数据。
19.司法大数据加工平台(机器学习)建设。
通过司法大数据加工平台建设,可以从各种源头业务系统中把数据统一采集到数据仓库中,存储采集到的业务数据,利用服务提供的多种经典分布式计算模型,按照数据仓库设计的数据模型,对数据进行实际加工计算。
司法大数据加工平台可通过多样的数据计算引擎,sql、mr、图计算、mpi等,满足针对不同数据类型、进行不同类型加工的需求,能够对tb/pb级数据进行分布式的数据加工,支撑更深度、更复杂的加工,在数据生产的链条中,保障数据产出的稳定性和数据产出的质量。
司法数据分析平台建设解决数据资源深度分析应用问题。平台建设包括查询搜索系统、智能分析工具、可视化展现系统、应用分析数据库群和应用门户等内容。
1)全文智能检索工具。
智能检索功能包括基于条件的分类检索和全文检索。按条件检索是当用户明确知道某份数据的具体属性时,系统可以快速地找到符合条件的文件。条件可以是单个条件,也可以是包含逻辑运算的组合条件。而全文检索则是一种模糊查询的方式,通过内置的搜索引擎,用户输入某个关键字,系统就能将所有包含该关键字的文件全部检索出来。全文检索应支持自动的词法分析,自动完成索引的生成。另外,全文检索要力求保证检索的查全率、查准率和检索速度。
2)万能统计报表服务。
司法局业务涉及面广,为了全面掌握业务情况,需要定期出具各种统计报表,系统将结合业务要求,从数据中心自动抽取相应的业务数据,形成固定的统计报表,并定期自动刷新。
3)商务智能分析系统。
系统还将通过数字面板等可视化形式,集中展现最有价值的数据,分析内容以个性化、安全、直观的方式来显示,使领导层可以方便地随时跟踪各种指标,确定各种趋势、偏差和异常。
4)决策分析服务智能化数据分析、模型。
加强数据利用,通过对现有信息资源的综合汇聚,建立主题分析数据库,实现对司法行政业务的辅助决策支持。按照目前综合管理需求,主要加强司法行政业务综合展现、服务和管理覆盖分析、空间信息与监控整合分析,以及空间统计分析等方面建设。辅助决策系统主要面向大量的司法行政业务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提供面向不同用户层次的信息支持,从而有效提升数据利用效率。辅助决策系统的建设,从用户域看,主要包括操作层、管理层、决策层;从功能域看,主要包括数据查询、预警监控、微观分析、宏观分析。系统提供业务、数据、主体、专题分析,实现强制戒毒、教育矫正、矛盾调解、法律服务、戒毒管理、监狱管理等多种决策支持。
5)精准普法。
借助12348公共服务热线、借助诉讼、调解、信访等社会纠纷调处平台,运用各类司法、执法服务窗口,利用报纸、电视、网站、微博、微信等各类媒体,多渠道、多部门、多领域采集需求信息。根据汇总采集的数据信息,深度分析群众法治需求的规律和趋势,并通过短信、微信等方式向市民推送关注信息。
6)法律服务分析。
建立市民法律服务档案,法律服务档案的基本内容由个人信息和法律服务记录两部分组成。法律服务档案信息内容如下:一是个人信息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和社会关系等。二是法律服务记录,包括市民通过互联网+公共法律服务平台、门户网站等互联网渠道咨询、办理的服务信息中动态抽取的重要信息。利用市民法律服务档案,当市民再次办理相关业务时,可简化市民办理业务的手续流程,提高办理效率。
司法大数据管控平台建设有效解决对数据资产进行管理的实践性问题,既帮助政府部门合理评估、规范和管理数据资产,又可以挖掘和发挥数据资产价值并促进持续增值,并迎合大数据的跨行业合作趋势。
司法大数据管控平台将在数据交换与整合的基础上,解决数据资源的规范性、可用性和有效性问题。从数据治理的层面上看,需确保共享数据资源质量的持续改善;从数据管控的层面上看,需从数据的标准化和规范化角度促进作为数据来源的业务应用水平的持续改善问题,从而实现源头治理。
平台采用基于主题的数据管控模型,提供主题管理、元数据管理、代码管理等数据标准管理功能。目录资源是对数据的语义描述,通过数据治理,把目录资源信息细化到数据元的粒度,使得语义描述与物理数据对应起来。提高数据质量是数据管理的目的,通过数据处理比对发现数据质量问题,而数据管理是数据可被处理比对的前提条件。
建立统一数据交换平台是司法局信息系统中数据资源的交换中枢,不仅包括内部各系统间的大批量数据交换,也包括跨网络的数据交换,以及和外部机构(司法部、省厅、广州市兄弟部门)的数据交换。数据交换平台提供一整套规范的、高效的、安全的数据交换机制。数据交换平台解决数据采集、更新、汇总、分发、一致性等数据交换问题,解决按需查询、公共数据存取控制等问题。
为综合分析监狱、戒毒各种数据,并统一为政法网办综合查询系统提供基础数据,加强广州市监狱和戒毒局信息化建设,开发交换系统定时将监狱、戒毒系统数据交换汇总到局数据中心,同时将部分数据交换给政法网办综合查询系统,同时建立一套综合分析系统。
六、规划路径。
2017年:通过公共法律服务微+平台建设、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建设、标准建设、公证信息管理系统建设、云平台迁移建设、司法数据资源目录建设、女子监狱信息化建设、统一门户网站整合、政法三四级网(司法专网)建设等建设项目,进一步提高司法行政服务与管理效能,夯实广州市司法局信息化建设基础,为“智慧司法”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2018年:借助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移动化以及智能化等新技术和新思路,努力构建“智慧司法”、“司法为民”新模式,加强信息技术与业务工作的深度融合,实现“网上司法行政”,推动司法行政业务工作规范化、高效化,推动互联网+政务与公共法律服务均等化、便利化,推动管理决策合理化、科学化,将广州打造成法律服务最便捷的城市。
2019年:全面整合全市司法行政的法律服务信息、监管矫正信息、普法教育信息,以及其他政府部门共享数据与互联网上公开的信息,建成全市司法行政大数据资源中心,全面具备全市司法行政系统的多元化采集和主题式汇聚能力,形成全市司法行政的大数据资源体系,夯实大数据慧治基础。同时运用大数据挖掘、分析能力,建立起统计、预测、预警、报警、评估等分析型应用,提升司法行政服务能力,实现用数据说话、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决策,全面达到“智慧司法”总体目标要求。
2023年智慧医院信息化建设方案(汇总16篇)篇二
2019年底,我国将基本建成“数字法治、智慧司法”信息化体系,形成“大平台共享、大系统共治、大数据慧治”的信息化新格局。全面推进全国司法行政信息化,是贯彻落实网络强国战略思想,为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提供支撑的有力抓手。在其他行政办公和政务服务领域得到广泛使用的视频会议,也将成为“数字法治、智慧司法”信息化体系沟通协作的一大基础应用。
央企中的创新型高新技术骨干企业,也纷纷发力,用专业技术助力“数字法治、智慧司法”信息化体系建设。南方电讯作为百年央企中国普天旗下一员,已经为湖北司法厅、广东地区司法、甘肃地区法院等各地司法体系提供信息化建设的系统应用。如司法体系的工作会议、远程视频庭审、庭审直播、司法矫正、法律援助、应急指挥调度等,都是基于视频通信技术的应用。小南发现,通常司法体系开展“数字法治、智慧司法”信息化建设,主要会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统一协作推动司法体系内部协作。
基于司法体系网络环境,采用“统一协作”解决方案,将视频协作、语音协作、im协作、数据协作、媒体协作五大协作集于一体,实现从多媒体会议厅、远程视频会议室、领导桌面、智能移动设备办公等全场景的信息化沟通协作。
视频协作助力科技法庭司法服务。
贴合司法服务开展需求,通过视频会议技术实现司法机关总部到地市、区县的贯穿式法律服务。在司法厅、法院部署poly(原polycom)高清视频会议中高端,将“互联网+”理念融入科技法庭;采用potevio睿景视频会议终端,运用视频会议和多媒体信息发布的多功能设备服务于社区,开展专项普法教育专题讲座、专家视频讲堂,提供法律援助咨询。
“在互联网时代,不仅要更多更好地提供面对面的服务,更要回应群众呼声,更快更优地提供键对键的服务。”司法部部长傅政华在2018年10月的全国司法行政信息化工作推进会上说道,“司法行政机关要自觉广泛运用信息技术,助推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推动司法系统工作机制的持续优化升级,显著提升司法行政管理服务水平,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023年智慧医院信息化建设方案(汇总16篇)篇三
为切实做好20xx年水利信息化工作,××市以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为龙头的“金水工程”建设,在充分征求局机关各处室、××市水投集团意见基础上,形成20xx××市水利信息化工作实施计划。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在20xx年、20xx年重点信息化项目建设成果基础上,进一步建立以水、雨、工、旱、灾情以及相关信息采集系统为基础、通信系统为保障、计算机网络系统为依托、××市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和相关水利信息化业务系统。系统要求先进实用、高效可靠、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20xx年的水利信息化主要建设任务有七项,具体为:
(一)××市防汛抗旱指挥系统20xx年建设项目
1、工灾情采集系统
××市范围内建设40个工灾情信息采集站,配置相关工灾情采集设备和工灾情数据整理上报软件。
2、智能图像水文采集系统
××市水利数据中心智能图像分析系统建设,共建设18个重要报讯站点的智能视频监控设备。
3、××县分会场项目
在视频会商系统主会场项目建成基础上,向下延伸,××县视频分会场系统建设。
4、应用软件二期工程
在软件一期工程基础上,启动包括洪水预报系统、山洪灾害预测预报系统、防汛会商支持系统、气象产品系统、水利工程规划建设与管理系统、水资源管理系统、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系统、水土保持监测与管理系统、地方电力管理系统等软件二期工程。
(二)水文站网建设
建设中洞等7个水文站生产业务用房、雨量观测场、水位流量测验设施,配置雨量、蒸发、水位、流量、含沙量及通讯设备仪器。
(三)水库大坝安全管理系统
建设33座中型、小(一)型水库大坝安全管理系统,维护21座已成的水库大坝安全管理系统,××市级大坝安全管理系统平台。
(四)水资源费征收管理信息系统
采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将各取水单位取水信息及时汇集;通过研发信息管理系统,实现自动化监控、管理水资源费征收情况;建成系统远程管理平台,实现实时、科学、高效的管理。
(五)××市防汛抗旱物资管理系统
建立物资管理数据库,物资出入库和调拨流程管理,实现防汛抗旱物资信息化管理。
(六)河道管理信息系统
××市河道岸线规划管理、涉河建设项目管理、河道采砂管理等信息系统。
(七)档案资料信息库
通过研发软件管理系统,将文档、图片、影像等资料分类保存,并根据需要生成档案资料信息库。
(一)××市防汛抗旱指挥系统20xx年建设和档案资料信息库项目:××市水利信息化项目办总体牵头负责,防办、局办、××县等相关处室和单位协助。
(二)水文站网建设:××市水文局总体负责。
(三)水库大坝安全管理系统:××市水管总站总体负责,××县协助。
(四)水资源费征收管理信息系统:××市水资源管理站总体负责,市水利信息中心协助。
(五)××市防汛抗旱物资管理系统:××市防办总体负责,市防汛机动抢险队协助。
(六)河道管理信息系统:由河道管理处总体负责,市水利信息中心协助。
20xx××市水利信息化建设必须按照局党组既定的“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的“三统一”原则,具体做好以下工作: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水利信息化的“金水工程”,作为新时期水利工作的新任务被水利部列为“十一五”水利十大工作任务之一,××市政府签署的《共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合作备忘录》之中,在水利部贯彻落实国发3号文件《工作方案》××市列为西部地区水利信息化试点地区,水利信息化工作已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水利工作的重点工作,局党组将其作为“禹王杯”综合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为此,××县(××县)水利(水务、农机)局、局机关各处室、局属各单位、市水投集团高度重视,明确信息化分管领导,成立专门机构,落实专项经费,明确具体工作人员,切实做好20xx年各项水利信息化建设工作。
(二)明确任务,落实经费
××县(××县)水利(水务、农机)局、局机关各处室、局属各单位、市水投集团按照20xx年制定的建设任务,结合实际,倒排工作计划,按照“谁负责、谁建设,谁筹资、谁维护”的原则,逐一落实项目建设及管护经费(详见附件1、2),未立项的信息化工程项目要抓紧加快开展前期工作。市水利局将本着“谁积极、支持谁”和“急用先建”原则,统筹安排,确保信息化工作有序推进。同时,××市水利信息中心的衔接,××市水利信息化规划和信息化“三统一”原则,切实做到各子项目技术标准、××市级平台相一致,确保资源共享。各项信息化项目(含水文信息化)××市水利信息中心备案。
(三)切实加强已成信息化项目的运行维护
我局在20xx年先后建成“市防汛抗旱指挥系统计算机主干网络及通信系统工程”、“软件一期工程”、“水情采集子系统20xx建设项目及土建工程”、“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一期工程重庆旱情分中心”;20xx年先后启动“市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应用服务平台项目”、“视频会商系统主会场项目”以及“工灾情应急系统”等工程项目,××市水利信息化系统的应用水平,关系着重庆“金水工程”建设的成败。请各管护单位务必高度重视,每年明确专项的信息化运行维护专项经费,充分保障已成项目发挥应有的作用。
2023年智慧医院信息化建设方案(汇总16篇)篇四
能繁母猪信息预警体系建设项目是推进畜牧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保持生猪生产稳定发展和落实强农惠农政策的重要基础,也是农业、财政等相关部门共享的信息化管理平台。按照省农业厅、省财政厅《关于加快推进能繁母猪信息预警体系建设的通知》(浙农专发〔20xx〕76号)精神,我县将在8-9月份全面开展能繁母猪信息预警体系建设,为确保这项建设任务的顺利完成,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体、突出重点、以点带面、分步推进、指导全面”的原则,坚持以能繁母猪个体身份的准确、有效标识为抓手,以建立能繁母猪信息化管理平台为目标,力争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基于rfid技术的能繁母猪信息预警体系建设,及时准确地掌握能繁母猪动态信息,尽快发挥系统在生猪生产、宏观指导、政策落实及监督管理方面的作用。
对规模场及散养户饲养的能繁母猪佩戴无线射频电子耳标;乡镇(街道)动物防疫人员、规模场技术人员利用无线射频识读器采集和输入能繁母猪基础信息;县畜牧兽医管理部门采用识读器核查能繁母猪信息,建立网络信息平台,通过gprs网络,实时对能繁母猪生产数据进行更新、统计和分析,提出预警预测的建议,供各级领导决策。
(一)实施步骤。
1、前期准备。制定实施方案,开展县级技术培训,主要内容包括:实施方案的解读,无线射频耳标发放、钉载方法、数据采集与核查、数据更新,耳标的补领、回收,无线射频识读器的使用,预警软件系统平台建设及具体运用。
2、耳标钉载。在全县范围内全面推行能繁母猪射频标识信息系统建设,完成电子耳标钉载、数据录入和更新,构建起较完善的能繁母猪实时数据信息系统。存栏母猪10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场(户),由本场技术员对能繁母猪钉载电子耳标,并完成数据采集和录入;农村散养户由所在乡镇(街道)组织有关人员统一负责电子耳标钉载、数据采集和录入。乡镇(街道)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专职人员配备识读器,统一保管、发放和领用,定期集中进行数据采集统计并汇总上报。
3、常态管理。当能繁母猪发生免疫、配种产仔、出售、淘汰或死亡时,各规模养猪场技术人员和乡镇(街道)动物防疫员应使用识读器,及时更新数据。在新增(更新)能繁母猪订载数据时,必须向县畜牧兽医管理部门申请,并及时完成电子耳标订载和数据录入。无线射频电子耳标出现脱落、损坏或能繁母猪淘汰、死亡、流通后卸载的耳标必须及时上交县畜牧兽医管理部门进行备案。
4、技术支撑。由项目中标单位负责技术培训和指导,免费提供电子耳标。项目实施所需识读器、耳标钳等器械设备按规定采购。
(二)时间安排。
1、8月14日—8月20日:开展调查研究,制订实施方案。
2、8月21日—9月3日:统计确定并订购需要的识读器、耳标、耳标钳、ic卡等器械物资。
3、9月4日—9月10日:由省级专家对我县开展管理理论和技术培训。
4、9月11日—9月15日:根据今年12月份的统计数据发放耳标。
5、9月15日—9月29日:全面开展钉载工作,并完成耳标钉载、数据统计及有关信息的录入工作。
1、引起高度重视。能繁母猪信息预警体系建设项目实施系统性强、涉及面广、工作量大,务请乡镇(街道)提高思想认识,将这项建设作为重点工作来抓,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按照实施方案的要求,认真安排好本辖区的工作计划,切实抓紧抓好。
2、明确工作职责。县畜牧管理中心负责实施方案制定、技术培训和督查指导;各乡镇(街道)负责本辖区范围内的工作部署、组织协调,完成电子标识钉载及信息数据的录入等工作。
3、加强宣传培训。县级培训主要针对各乡镇(街道)动物疫病防控专职人员、相关工作人员及规模场技术人员,确保每位管理和操作人员熟练掌握操作方法。同时积极开展宣传工作,宣传体系建设对养殖场(户)作用,提高养殖场(户)参与体系建设的积极性,确保按时完成建设任务。
4、列入工作考核。凡钉载耳标、采集录入信息的能繁母猪,将作为享受政府对能繁母猪补贴、政策性保险及理赔和申报畜牧项目的`依据,作为明年动物防疫和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的考核内容。由于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请各乡镇(街道)集中精力、集中时间,按时完成工作任务。
5、加大督查力度。各乡镇(街道)要建立督查制度,及时组织力量对数据质量进行核查,严防数据的虚报、漏报,严禁不钉载耳标、只采集信息的行为,确保输入上报的数据正确。县畜牧管理中心要不定期对各乡镇(街道)进行检查、指导,并及时向上级部门汇报工作进度。
2023年智慧医院信息化建设方案(汇总16篇)篇五
为了进一步加快我区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步伐,全面提高计划生育综合管理和服务水平。按照市人口与计生委的总体安排部署,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严格按照国家、省、市人口与计生委wis建设标准要求,以促进人口与计划生育事业发展为前提,以网络互联互通为基础,以全面提升人口与计划生育的综合治理、综合决策和综合服务水平为目的,统一规划,分步实施,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加快人口与计划生育信息化的建设进程,推动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健康、稳定、持续发展。
建立健全育龄妇女信息系统,提高育龄妇女信息系统的数据质量,推动wis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以三网一库为主要框架,以信息资源利用为核心,以应用系统建设为主导,搭建五个应用平台,即计划生育信息平台、宣传教育平台、生殖健康信息平台、优惠政策信息平台和流动人口信息平台,充分发挥计算机在计划生育统计、人事、财务、生殖保健等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推行数字化计生,实现一库三服务目标。
根据国家、省、市人口与计生委信息化建设应用的要求,本着注重实效、强化应用、资源共享、保障安全的原则,计划生育信息化应用主要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办公局域网,实现办公自动化。局机关建立办公局域网,配备必要的多媒体演示设备,通过办公局域网,实现局机关内部相关文件、信息、资料交流的共享,全面推进办公业务数字化,实现办公无纸化。
2、建立计生局站,构建计生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依托区政府公众信息网,建成融计划生育政策法规、生殖健康、政务信息等为主要内容,图文并茂、针对性强的计划生育网站。
3、利用广域资源专网,实现报表、育龄妇女信息、文件资料的传输。区计生局要利用广域资源专网及时向市人口与计生委反馈、传递各种信息资料,各镇办要利用专网上报各种统计报表、育龄妇女信息、政务信息、新闻图片,逐步实现计划生育信息传输数字化、政务信息、新闻图片报送网络化。进一步在村级推广使用信息量涵盖全面的《计算机信息报告单》,随月报表按时上报,并确保信息的及时、准确、完整。
5、建立健全保障机制,实现信息工作制度化。区、镇办两级要成立计划生育信息管理机构,具体负责本级的信息化建设、管理、应用工作,做到办公地点、经费、设备、人员四到位,要按照定员、定岗、协管的要求为区级至少配备2名本科以上学历、相关专业毕业的计算机专职管理人员,镇办至少配备1名大专以上学历、相关专业毕业的计算机专职管理人员,实行合同化管理,其工作变动必须征得区计生局同意,落实微机操作人员最低标准每月50元的防辐射补贴,以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各镇办必须在微机室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包括计算机管理制度、计算机操作人员工作制度、数据备份、信息上报、信息变更、信息反馈、数据质量检查、信息保密制度及计算机人员《工作日志》、计算机故障维修记录等规范,并建立计算机管理操作人员定期例会制度、人员逐级建档备案制度和合同管理制度。
6、加强计划生育信息保密工作。非操作人员不得随意使用计算机,确需使用必须征得微机操作员同意。区、镇办两级涉密计算机必须全部安装物理隔离卡,内部网络信息的采集实行专网下载、专人管理,严格履行有关保密审批程序,不得向其他部门提供原始个案信息,确保涉密信息得到有效管理。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5月21日10月30日):精心组织,扎实实施。
1、局机关实行局域网自动化办公,并开通计划生育网站。
2、按照要求落实计算机操作人员定员、定岗、协管制度和建档备案制度。
3、建立健全育龄妇女信息系统数据库,检查录入信息完整率、准确率和变更及时率,每月初10日前通过内网将更新好的数据上报区计生局,区计生局建立全区育龄妇女信息库。
4、通过专网上报报表、信息稿件、新闻图片。
5、加大对育龄妇女信息数据库的应用力度,建立各种应用资料档案。
6、按照项目内容具体要求,切实抓好各项工作落实,并结合各自实际,创造性地开展经常性工作。
第三阶段五、保障措施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是人口与计划生育的基础性建设,各级必须把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任务,列入议事日程,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切实抓紧抓好。为了切实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领导,区计生局成立以张夏珍为组长,王军民、孙晓灵为副组长的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专门负责督促落实此项工作。各镇办也要成立相应机构,使此项工作的推进达到组织健全、制度完善、人员到位、任务落实。
2、加强培训,提高微机操作员业务技能。区计生局将根据工作需要,定期对微机操作员进行理论及实际操作技能培训,各镇办要积极为微机操作员创造条件,全力支持他们抓好岗位学习,使其不断提高理论业务水平和工作技能。
3、做好考核,强化检查激励机制。区计生局将加大对此项工作的月度及年度考核力度,加大考核分值,并对检查情况进行专项通报。对按时完成阶段性及全年工作任务的进行通报表彰奖励,对不能按时完成的进行通报批评,并限期完成工作任务。
2023年智慧医院信息化建设方案(汇总16篇)篇六
智慧司法解决方案着力于将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于建设司法公有云和司法数据资源平台、共享服务平台,建设全面依法治国、行政立法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刑事执行与应急指挥、公共法律服务、综合保障与政务管理等六大类18项业务系统,最终实现“大平台共享、大系统共治、大数据慧治”的“数字法治、智慧司法”信息化建设目标。
神州科技以“数字法治、智慧司法”为宗旨,制定新型智慧司法建设方案,助力执法部门建设完善以应急指挥、执法管理、政务管理、公共法律服务为内容的司法服务云平台。以数据中心为基础,建设法律服务大数据平台,从“业务驱动”转向“数据驱动”,形成由智慧业务、智慧执法、智慧政务、智慧服务、智慧分析、智慧安防、智慧指挥等若干大数据业务应用所体现的看得见摸得着的“智慧司法”。
大数据一体化智能云平台着力建设以“1+2+1+n”的解决方案,一是指大数据管理平台,二是指12348公共服务平台和司法行政管理平台,一个数据中心,n是指对应的业务系统。
司法行政综合管理平台是全系统开展工作的主要载体,按照”一个平台、分级应用“的设计理念,平台集成了各业业务系统,满足不同部门不同层级的工作需求。
”12348“公共服务平台。
“12348”公共服务平台是司法行政部门拓宽与人民群众联系的渠道、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为社会提供集电话服务和网上服务为一体的“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
按照“一号对外、集中受理、分类处理、统一协调、各方联动、限时办理”机制,对40余项法律服务产品进行数字化集约化管理。
数据中心。
司法大数据可综合司法行政各类应用系统、其他横向单位系统以及互联网数据,依托数据分析建模工具和数据展现工具,实现对事件类型、时间、地域、等级、参与人数等维度对各类事件进行量化分析,形成多种形式的图表,对各种矛盾纠纷事件进行研判,分析蔓延趋势,辅助相关单位提前做好预防处置工作,以防事件的扩大及激化。
n个系统建设。
目前我们共有17个应用系统。其中,用于省一级应用有17个、市一级有14个、县一级应用有12个、用于司法所使用的有5个。
2023年智慧医院信息化建设方案(汇总16篇)篇七
xx市中医院;信息化建设方案;用友医疗卫生信息系统有限公司;3月;目录;一、方案概述..................;1.1.项目背景................;1.2.建设目标................;1.3.建设原则................;1.4.建设规划................;二、需求分析........
2023年智慧医院信息化建设方案(汇总16篇)篇八
为加快推进全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以下简称“金保工程”),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关于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政办[]40号)精神,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进一步提高对“金保工程”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是民生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金保工程”是政府电子政务核心平台之一,涵盖社会保障和人力资源市场两大子系统,具有支撑业务经办、公共服务、基金监管和宏观决策的功能。有关部门按照国家要求和信息化相关规划,大力推进“金保工程”建设,基本形成了统一建设、统一运行的.工作格局,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各项公共服务提供了有效保障。但由于投入不足等原因,州“金保工程”在体系、网络、硬件等方面同全省水平和其他地区的差距仍然很大,特别是随着社会保障体系的进一步健全完善,人力资源市场的逐步扩大,促进就业、城镇居民医保、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社会保障“一卡通”等一系列惠民政策措施的实行,以信息化手段对大量业务提供高效支撑已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进一步加快“金保工程”建设步伐,有利于提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现代化水平,对改进工作方法和管理方式、提供优质社会化服务、加强基金有效监管、提高宏观决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各县、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快“金保工程”建设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围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主要工作任务,从实际出发,突出重点,整合资源,进一步完善“金保工程”,以适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需要。
二、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
(一)基本原则
1、突出重点,逐步推进。坚持从实际出发,围绕社会保障、人力资源开发、劳动就业等方面的主要工作任务,突出重点地区、重点项目和主要功能,充分利用现有的硬件设施等资源,依托州政府电子政务内网搭建“金保工程”主干网,在充分论证基础上分步实施。
2、统一规划,规范运作。坚持规划先行,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统一标准、统一管理,按照规范设计、规范招标、规范建设的要求,实行“金保工程”独立运行,系统内部信息耦合,实现资源和信息共享。
3、加强管理,监管并重。坚持建设与管理并重,分级负责、分级管理、监管结合、同步推进。统筹考虑管理工作中人才、制度、机制等方面建设,早做谋划,早定方案,及早运作,同时做好同财税、银行、保险及邮政等相关部门、单位的协调沟通,充分利用社会资源。
4、省级投资,地方配套。“金保工程”建设主要采取省级专项资金投入和地方政府配套相结合,同时通过市场化运作多方筹措资金。省级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全省硬件网络等相关设备配置和全省各项业务统一软件的开发与实施,地方政府配套资金主要用于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通讯中心办公场所、机房建设和通讯中心与所属各业务经办机构联网通讯线路租赁费用,以及系统运行维护和项目管理费用,地方配套资金1000万元(其中州本级200万元,五县各160万元),按照分级承担的原则,各县配套资金由各县财政承担。
(二)工作目标
进一步完善州、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通讯中心平台建设,依托省政府电子政务内网实现“金保工程”省、州、县三级主干网络,并逐步延伸到乡镇、街道、社区;完成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各项业务全省统一应用软件的实施,逐步实现“数据向上集中、服务向下延伸、信息资源共享”的目标。
全州“金保工程”在前期建设基础上,从年1月起,利用一年半的时间全面完成项目建设工作。项目实施范围按照完整、正确、统一、及时、安全的建设要求,建成覆盖全省、联通城乡、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网络。
(三)主要任务
1、网络系统建设。加快州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通讯平台建设,实现省、州、县三级主干联网。纵向省数据中心上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央数据中心,下联州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通讯中心,终端逐步延伸到乡镇、街道、社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站;横向专网系统内省级数据中心核心平台、州、县通讯中心平台联接养老保险业务经办机构、医疗保险业务经办机构、就业服务经办机构;专网系统外联接地税等相关部门和银行、医院、药店等相关业务单位网络,实现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
2、应用系统建设。根据社会保险五险合一核心平台业务应用软件架构及指标体系要求,按照全省数据大集中的原则,整合完善社会保险信息系统应用。利用备级社会保险业务经办机构、医疗保险业务经办机构现有局域网硬件环境,完成社会保险五险合一、居民医保、新农保及社会保险关系异地转移接续等全州统一软件开发与实施,加快推进全州社会保障“一卡通”进程。根据人力资源市场业务应用软件架构及指标体系要求,拓展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系统应用,利用省州县职业介绍中心和人才交流中心现有的局域网硬件环境,实现全州联网,完成全州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系统业务应用软件实施,加快全州就业服务信息化管理步伐。
三、实施步骤
(一)建立工作机制。全州“金保工程”建设由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信息网络领导小组统一组织协调,州、县分级负责、分级管理。各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成立项目管理机构,制定实施方案,抽调得力人员,积极开展工作。
(二)制定规划方案。结合各地实际,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科学编制项目建设规划和方案,进一步完善相关软件等信息系统,根据政府采购程序合理安排项目资金和配置硬件等相关设各及软件开发。
(三)组织开展调研。从人社、财政、发改等部门抽调人员组成调研小组,赴五县开展金保工程建设情况调研,摸清金保工程建设现状,为具体组织实施奠定基础。
(四)分类分步实施。按重点地区和重点业务,分地区、分类、分步实施。年6月底前,完成全州系统业务运行工作;年底,完成项目收尾自查工作。
四、任务分工
金保工程建设是全省的一项重点工程,涉及面广,时间紧,任务重,各相关部门、单位要从提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促进互联互通与资源共享的高度出发,重视金保工程建设,利用我省给予资金补助的有利契机,着力推动金保工程建设,确保按时、按要求完成建设任务,具体分工如下:
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牵头负责全州“金保工程”建设和实施工作,负责调研、规划、设计和建设州、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系统;负责全州社会保险、人力资源市场两大子系统各项业务全州统一应用软件的实施及项日培训工作;负责全州数据大集中核心平台的管理和数据联网及各业务监测数据的上传;负责与外网地税、银行数据大集中州级系统的联网;指导、检查、督促各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信息系统运行管理。
州发改委按照“金保工程”一期项目建设规划及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建设内容,对新增建设部分调整项目建设计划,落实项目资金,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各项工作。
州财政局按项目专项资金管理使用程序,做好“金保工程”项目建设资金安排,督促项目建设单位抓紧做好项目硬件设备、软件开发等政府采购工作,检查、监督项目资金使用情况。
各县政府负责落实“金保工程”配套资金、办公场所、机房建设、配备相关人员,确保资金到位、工作到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负责牵头落实本地区社保、医保、就业各业务经办机构局域网与主干网的联网;负责指导、检查、督促各业务经办机构信息系统运行和业务管理工作,以及系统维护工作。
各级社保、医保、就业经办机构配合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做好“金保工程”各项业务需求方案编制;按照国家和省核心平台指标体系及各项业务全州统一应用软件运行要求,做好业务数据整理、数据上线等相关工作;负责信息系统业务运行、管理及局域网维护工作;负责与外网医院、药店等单位联网工作。
五、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成立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信息网络领导小组,统一组织和协调“金保工程”建设工作,并加强对各地“金保工程”建设的具体指导。各地区、各相关部门要切实加强领导,将“金保工程”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精心组织实施。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全州“金保工程”项目建设、运行和管理工作。各县要成立相应“金保工程”项目建设组织协调机构,确保项目建设顺利实施。
(二)政策保障
1、统一管理。在统一规划的指导下,遵循统一的业务规范和技术标准,明确建设目标和重点,结合部门的特点和需求协同建设,实现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以最小的投资,发挥最大的功能效益。
2、确保投入。将金保工程的建设、运行和维护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增加投入规模。对资金实行统一管理,统筹安排,从资金源头上避免重复建设和重复投入。
3、规范建设。严格按照国家及省政府的统一规划和标准进行建设。
4、加强培训。开展金保工程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建立健全规范的培训与考核制度。要根据金保工程的建设,分层次、分阶段地开展各种专项培训,有效地推进应用。
5、建立金保工程建设考核制度。将金保工程建设纳入各县目标责任制考核体系,调动各地各部门推进金保工程应用的积极性,保证全州金保工程的整体推进和目标的全面实现。
2023年智慧医院信息化建设方案(汇总16篇)篇九
根据卫生部《儿童预防接种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的`要求和省卫生厅建立全省儿童免疫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的决定,以形成国家、省、市、县、乡预防接种信息网络体系,保障我县预防接种工作的顺利开展,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到20xx年底在全县范围内建立儿童免疫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网络平台和国家、省、市、县、乡免疫预防接种网络体系,实现全县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共享与管理。
1、20xx年完成全县的儿童免疫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工作,基层预防接种单位建立并正常运行儿童免疫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
2、已使用并将继续使用其他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软件地区,必须按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制定的《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数据交换集成标准》的要求,对应用软件进行调整,按照时间安排实现与国家、省、市、县级信息管理平台的数据交换。
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分为接种点客户端软件和国家信息管理平台两个部分,系统的基本功能为:
(一)接种点基本服务和管理功能。
在预防接种实施过程中,接种人员通过接种点客户端软件对当天接种的疫苗、冷链运转等情况进行登记,完成免疫服务基本资料的建档。每次儿童接种后及时将接种信息录入系统,同时对下一次接种进行预约。通过从国家信息管理平台将流动儿童的接种信息下载到接种点客户端软件系统中,完成对流动儿童的接种。利用接种点客户端软件,可以随时对儿童接种情况进行查询、统计,还可以打印预约通知单、统计结果和接种卡证。
(二)国家、省、市、县级对接种信息的监测和管理功能。
各级通过国家用户权限管理系统授权登录国家信息管理平台,对辖区儿童预防接种情况进行动态监测。工作人员通过查询儿童的个案信息实现对儿童接种个案信息管理;按《预防接种工作规范》要求,对一、二类疫苗的接种情况和流动儿童接种情况进行统计分析;通过上传下载日志分析接种点上报的个案数、频率、及时率、成功率,及时发现接种点常规免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运行系统的基本条件。
2、保障宽带网络接入(adsl或光纤)及维持运转;
3、windows操作系统、防病毒软件;
4、具有2名能熟练使用计算机并有免疫规划信息管理工作经验的人员。
(二)乡级防保组织和接种单位运行系统的基本条件。
1、开展日常预防接种服务的计算机1台(处理器频率高于1500mhz,内存大于256mb),用于接种证、报表或其他资料打印的存折式打印机1台。
如果数据采集方式采用磁卡或条形码等,乡级还须配有相应的数据识别设备。
2、保障宽带网络接入(adsl或光纤)及维持运转。
3、windows操作系统、防病毒软件。
4、具有至少2名能熟练使用计算机并具有一年以上免疫服务工作经验的人员。
承担此工作的人员要有较强的工作责任心,中专以上学历,执业医师(护师),获得预防接种资格证书,年龄最好在45岁以下。
(三)县级如需建立本地系统应用管理平台的条件。
1、用于接入公网的2-10m光纤,至少2个公网ip地址;
2、pc机服务器、防火墙、3000va在线式不间断电源等各1台;
4、1名软件、硬件系统维护人员,2名免疫规划专业人员。
(一)经费。
1、儿童免疫预防接种信息系统建设费用分为两类,一类系统硬件设备包括计算机、打印机和读卡器,另一类是系统维护费,包括软件应用安装与培训费、每年系统维护费和硬件折旧费(硬件折旧期5年)。
2、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供预约通知空白单。有条件的地区如果使用条形码或磁卡等设备,应以县为单位统一部署。
(二)人员培训。
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工作对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需要加大培训和技术支持力度才能保证系统的部署和正常运转,根据信息系统的建设规划,卫生局、疾控中心将对全县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信息管理人员进行集中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客户端软件的安装、使用、系统管理、国家信息管理平台的使用等,培训的重点应放在乡级防保组织和接种单位人员对客户端软件的使用上。培训结束时要求学员均应参加考核,乡级防保组织和接种单位人员须获得地方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软件操作技能培训合格证,并持证上岗。
(三)建立基本信息档案。
儿童基本信息档案由建立儿童预防接种证(卡)的原乡级防保组织和接种单位,在系统启动后3个月内对所有在册20xx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儿童预防接种历史资料进行信息录入,建立儿童预防接种基础数据库,并为每一名儿童建立唯一的编码,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建立条形码或磁卡等,以便系统自动识别和登录。
(四)职责分工。
1、县卫生局。
(1)负责本辖区儿童预防接种信息报告工作的管理,建设和完善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并为系统正常运行提供保障条件。
(2)结合本辖区具体情况,组织制定儿童预防接种信息报告工作方案,落实儿童预防接种信息报告工作。
(3)定期组织开展对乡级防保组织、接种单位儿童预防接种信息报告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
2、县疾病控制中心。
(1)制定本辖区儿童预防接种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实施计划,指导乡级防保组织和接种单位开展信息系统实施工作,提供相关技术支持。
(2)负责本辖区儿童预防接种信息报告业务管理、技术培训、督导和乡级防保组织、接种单位儿童预防接种信息报告的质量控制,开展考核和评估工作。
(3)负责本辖区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的收集、分析、评价、报告和反馈。
(4)负责本辖区儿童预防接种信息报告的数据备份,确保报告数据安全。
(5)承担本辖区尚未实施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的乡级防保组织、接种单位的预防接种统计信息录入和上报。
3、乡级防保组织或接种单位。
(1)建立健全预防接种证(卡)登记管理制度和预防接种信息报告制度。
(2)负责本单位和村级接种单位预防接种服务人员的儿童预防接种信息报告培训。
(3)实施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的乡级防保组织或接种单位,负责信息管理系统的使用管理。
乡级接种单位负责儿童预防接种个案信息的收集、登记、录入和网络报告;负责信息管理系统的日常维护和数据备份,确保系统和数据安全。
有村级接种单位的乡级防保组织,还需承担辖区内村级接种单位儿童预防接种接种个案信息的录入和网络报告。
(4)尚未实施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的乡级防保组织或接种单位,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的有关规定开展接种率报告。
4、村卫生站。
负责向乡级防保组织提交儿童预防接种登记基本资料。
2023年智慧医院信息化建设方案(汇总16篇)篇十
为切实做好20xx年水利信息化工作,××市以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为龙头的“金水工程”建设,在充分征求局机关各处室、××市水投集团意见基础上,形成20xx××市水利信息化工作实施计划。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在20xx年、20xx年重点信息化项目建设成果基础上,进一步建立以水、雨、工、旱、灾情以及相关信息采集系统为基础、通信系统为保障、计算机网络系统为依托、××市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和相关水利信息化业务系统。系统要求先进实用、高效可靠、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20xx年的水利信息化主要建设任务有七项,具体为:
(一)××市防汛抗旱指挥系统20xx年建设项目
1、工灾情采集系统
××市范围内建设40个工灾情信息采集站,配置相关工灾情采集设备和工灾情数据整理上报软件。
2、智能图像水文采集系统
××市水利数据中心智能图像分析系统建设,共建设18个重要报讯站点的智能视频监控设备。
3、××县分会场项目
在视频会商系统主会场项目建成基础上,向下延伸,××县视频分会场系统建设。
4、应用软件二期工程
在软件一期工程基础上,启动包括洪水预报系统、山洪灾害预测预报系统、防汛会商支持系统、气象产品系统、水利工程规划建设与管理系统、水资源管理系统、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系统、水土保持监测与管理系统、地方电力管理系统等软件二期工程。
(二)水文站网建设
建设中洞等7个水文站生产业务用房、雨量观测场、水位流量测验设施,配置雨量、蒸发、水位、流量、含沙量及通讯设备仪器。
(三)水库大坝安全管理系统
建设33座中型、小(一)型水库大坝安全管理系统,维护21座已成的水库大坝安全管理系统,××市级大坝安全管理系统平台。
(四)水资源费征收管理信息系统
采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将各取水单位取水信息及时汇集;通过研发信息管理系统,实现自动化监控、管理水资源费征收情况;建成系统远程管理平台,实现实时、科学、高效的管理。
(五)××市防汛抗旱物资管理系统
建立物资管理数据库,物资出入库和调拨流程管理,实现防汛抗旱物资信息化管理。
(六)河道管理信息系统
××市河道岸线规划管理、涉河建设项目管理、河道采砂管理等信息系统。
(七)档案资料信息库
通过研发软件管理系统,将文档、图片、影像等资料分类保存,并根据需要生成档案资料信息库。
(一)××市防汛抗旱指挥系统20xx年建设和档案资料信息库项目:××市水利信息化项目办总体牵头负责,防办、局办、××县等相关处室和单位协助。
(二)水文站网建设:××市水文局总体负责。
(三)水库大坝安全管理系统:××市水管总站总体负责,××县协助。
(四)水资源费征收管理信息系统:××市水资源管理站总体负责,市水利信息中心协助。
(五)××市防汛抗旱物资管理系统:××市防办总体负责,市防汛机动抢险队协助。
(六)河道管理信息系统:由河道管理处总体负责,市水利信息中心协助。
20xx××市水利信息化建设必须按照局党组既定的“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的“三统一”原则,具体做好以下工作: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水利信息化的“金水工程”,作为新时期水利工作的新任务被水利部列为“十一五”水利十大工作任务之一,××市政府签署的《共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合作备忘录》之中,在水利部贯彻落实国发3号文件《工作方案》××市列为西部地区水利信息化试点地区,水利信息化工作已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水利工作的重点工作,局党组将其作为“禹王杯”综合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为此,××县(××县)水利(水务、农机)局、局机关各处室、局属各单位、市水投集团高度重视,明确信息化分管领导,成立专门机构,落实专项经费,明确具体工作人员,切实做好20xx年各项水利信息化建设工作。
(二)明确任务,落实经费
××县(××县)水利(水务、农机)局、局机关各处室、局属各单位、市水投集团按照20xx年制定的建设任务,结合实际,倒排工作计划,按照“谁负责、谁建设,谁筹资、谁维护”的原则,逐一落实项目建设及管护经费(详见附件1、2),未立项的信息化工程项目要抓紧加快开展前期工作。市水利局将本着“谁积极、支持谁”和“急用先建”原则,统筹安排,确保信息化工作有序推进。同时,××市水利信息中心的衔接,××市水利信息化规划和信息化“三统一”原则,切实做到各子项目技术标准、××市级平台相一致,确保资源共享。各项信息化项目(含水文信息化)××市水利信息中心备案。
(三)切实加强已成信息化项目的运行维护
我局在20xx年先后建成“市防汛抗旱指挥系统计算机主干网络及通信系统工程”、“软件一期工程”、“水情采集子系统20xx建设项目及土建工程”、“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一期工程重庆旱情分中心”;20xx年先后启动“市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应用服务平台项目”、“视频会商系统主会场项目”以及“工灾情应急系统”等工程项目,××市水利信息化系统的应用水平,关系着重庆“金水工程”建设的成败。请各管护单位务必高度重视,每年明确专项的.信息化运行维护专项经费,充分保障已成项目发挥应有的作用。
2023年智慧医院信息化建设方案(汇总16篇)篇十一
为切实做好20xx年水利信息化工作,××市以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为龙头的'“金水工程”建设,在充分征求局机关各处室、××市水投集团意见基础上,形成20xx××市水利信息化工作实施计划。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在20xx年、20xx年重点信息化项目建设成果基础上,进一步建立以水、雨、工、旱、灾情以及相关信息采集系统为基础、通信系统为保障、计算机网络系统为依托、××市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和相关水利信息化业务系统。系统要求先进实用、高效可靠、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20xx年的水利信息化主要建设任务有七项,具体为:
(一)××市防汛抗旱指挥系统20xx年建设项目
1、工灾情采集系统
××市范围内建设40个工灾情信息采集站,配置相关工灾情采集设备和工灾情数据整理上报软件。
2、智能图像水文采集系统
××市水利数据中心智能图像分析系统建设,共建设18个重要报讯站点的智能视频监控设备。
3、××县分会场项目
在视频会商系统主会场项目建成基础上,向下延伸,××县视频分会场系统建设。
4、应用软件二期工程
在软件一期工程基础上,启动包括洪水预报系统、山洪灾害预测预报系统、防汛会商支持系统、气象产品系统、水利工程规划建设与管理系统、水资源管理系统、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系统、水土保持监测与管理系统、地方电力管理系统等软件二期工程。
(二)水文站网建设
建设中洞等7个水文站生产业务用房、雨量观测场、水位流量测验设施,配置雨量、蒸发、水位、流量、含沙量及通讯设备仪器。
(三)水库大坝安全管理系统
建设33座中型、小(一)型水库大坝安全管理系统,维护21座已成的水库大坝安全管理系统,××市级大坝安全管理系统平台。
(四)水资源费征收管理信息系统
采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将各取水单位取水信息及时汇集;通过研发信息管理系统,实现自动化监控、管理水资源费征收情况;建成系统远程管理平台,实现实时、科学、高效的管理。
(五)××市防汛抗旱物资管理系统
建立物资管理数据库,物资出入库和调拨流程管理,实现防汛抗旱物资信息化管理。
(六)河道管理信息系统
××市河道岸线规划管理、涉河建设项目管理、河道采砂管理等信息系统。
(七)档案资料信息库
通过研发软件管理系统,将文档、图片、影像等资料分类保存,并根据需要生成档案资料信息库。
(一)××市防汛抗旱指挥系统20xx年建设和档案资料信息库项目:××市水利信息化项目办总体牵头负责,防办、局办、××县等相关处室和单位协助。
(二)水文站网建设:××市水文局总体负责。
(三)水库大坝安全管理系统:××市水管总站总体负责,××县协助。
(四)水资源费征收管理信息系统:××市水资源管理站总体负责,市水利信息中心协助。
(五)××市防汛抗旱物资管理系统:××市防办总体负责,市防汛机动抢险队协助。
(六)河道管理信息系统:由河道管理处总体负责,市水利信息中心协助。
20xx××市水利信息化建设必须按照局党组既定的“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的“三统一”原则,具体做好以下工作: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水利信息化的“金水工程”,作为新时期水利工作的新任务被水利部列为“十一五”水利十大工作任务之一,××市政府签署的《共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合作备忘录》之中,在水利部贯彻落实国发3号文件《工作方案》××市列为西部地区水利信息化试点地区,水利信息化工作已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水利工作的重点工作,局党组将其作为“禹王杯”综合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为此,××县(××县)水利(水务、农机)局、局机关各处室、局属各单位、市水投集团高度重视,明确信息化分管领导,成立专门机构,落实专项经费,明确具体工作人员,切实做好20xx年各项水利信息化建设工作。
(二)明确任务,落实经费
××县(××县)水利(水务、农机)局、局机关各处室、局属各单位、市水投集团按照20xx年制定的建设任务,结合实际,倒排工作计划,按照“谁负责、谁建设,谁筹资、谁维护”的原则,逐一落实项目建设及管护经费(详见附件1、2),未立项的信息化工程项目要抓紧加快开展前期工作。市水利局将本着“谁积极、支持谁”和“急用先建”原则,统筹安排,确保信息化工作有序推进。同时,××市水利信息中心的衔接,××市水利信息化规划和信息化“三统一”原则,切实做到各子项目技术标准、××市级平台相一致,确保资源共享。各项信息化项目(含水文信息化)××市水利信息中心备案。
(三)切实加强已成信息化项目的运行维护
我局在20xx年先后建成“市防汛抗旱指挥系统计算机主干网络及通信系统工程”、“软件一期工程”、“水情采集子系统20xx建设项目及土建工程”、“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一期工程重庆旱情分中心”;20xx年先后启动“市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应用服务平台项目”、“视频会商系统主会场项目”以及“工灾情应急系统”等工程项目,××市水利信息化系统的应用水平,关系着重庆“金水工程”建设的成败。请各管护单位务必高度重视,每年明确专项的信息化运行维护专项经费,充分保障已成项目发挥应有的作用。
2023年智慧医院信息化建设方案(汇总16篇)篇十二
:为了更好地解决群众看病难,医院信息化建设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因此,信息化建设都会面临新老信息系统的交替,也就是系统切换的问题。作为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执行部门,信息科必须选择适合本院的新旧信息系统切换方式,做好系统切换前的准备工作,才能安全可靠地上线新信息系统,从而保障医院信息化工作平稳地迈上新的台阶。
:医院信息化建设;系统切换;思考
医疗体制的改革、新政策的出台、医务工作者和病人的需求,医院信息化的建设是建设数字医院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医疗改革的重点内容。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和支持医院信息化建设,医院信息系统的建设进展快速[1]。在建设过程中,医院都要面临新信息系统与旧信息系统的转换,也就是系统切换的问题。旧系统如何成功转换成新系统,实现医院整体业务的平稳顺利过渡,是我们遇到的主要问题。所以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就是制定安全可行的系统切换。
1.1软件公司制定项目实施规范和计划。软件公司制定项目实施规范和计划,包括项目各个阶段的进展时间、参与人员等。医院和软件公司为有效执行项目,应成立项目小组,项目组成员建立每周例会制度,部署下一阶段工作,提交需医院领导决策的问题,会议纪录必须抄送项目组所有人。医院信息系统切换过程中需要医院领导担任负责人,更好地安排协调各个科室人员。
1.2基础数据的整理与导入。旧系统基础数据导入到新系统是一项基本工作。首先从旧系统数据库导出诊疗项目、药品卡片信息,从中整理出医院需要的,去除重复的信息。然后要找药房人员核对医保和农医保药品的数据,以防止旧系统中重复数据的导入。有些数据需要手工添加到新系统中,有些数据需要从旧系统经过调整才能导入新系统。这种调整工作也是十分繁杂的,有时需要重新建立一张数据表,需要软件工程师与医院信息科人员共同完成。
1.3人员培训。为了员工了解医院信息化的发展方向及系统将会带来哪些变化和改善,在系统切换前要对全院各科室人员进行培训[2]。培训工作应是项目实施计划里耗时比较长的一项工作,通过人员培训和考核达到各科室操作人员熟练使用软件、减少误操作的目的。要求操作人员在真实的业务环境中熟练使用新系统,能在设定权限范围内进行字典维护、系统维护。最后,医院信息科专业技术人员经过培训,应具备系统切换时进行故障排除和现场指导能力。
1.4制定系统切换的应急预案。制定系统切换的应急预案是平稳切换系统关键的过程,系统切换中可能会碰到各种问题,因此医院业务无法正常运营,那需要转换到手工方式,保障医院业务正常开展。手工的单子在新系统稳定运行后要补录到新系统中。
根据各个医院的实际情况,切换方案有以下几种可供选择。
2.1直接切换。在启用新系统的同时医院原有的信息系统停止使用称为直接切换。这种方式对新上线系统的成熟度要求较高,并且必须做好应急预案,以确保在新系统切换失败时可快速地切回老系统,所以在建设新系统的过程中也要维护老系统的正常运行。直接切换的优点是切换后只需要使用一套软、硬件系统,成本较低,在财务账目上可以保证整个业务数据的一致性、病人信息的一致性等[3]。
2.2平行切换。在一段时间内新旧医院信息系统并行使用称之为平行切换。这样做由于两套系统并行,人员成本、设备成本较大,而且存在重复的数据,不利于统计财务账目,但减小系统运行的风险。
2.3逐步切换。分阶段、按部分地完成新旧系统的转换过程称为逐步切换,开发完一部分则在某一时间段内就平行运行一部分。这样做既能防止直接方式的风险,又能避免平行方式的成本增加,但开发接口程序是这种方式不足之处,统计报表分布在两个系统中,需要做数据整合。
我院信息化建设信息系统采用直接切换与逐步切换相结合的方式。
3.1切换准备。系统切换前,项目实施人员与医院的分管领导、各业务科室人员、各模块的使用人员进行充分的沟通与交流,了解新旧系统功能操作上的差异,形成详尽的需求调研报告。
3.2模拟运行。模拟运行必须运用于新、老系统采用直接切换,周期一般设为一周左右。新系统搭建完成后,各业务科室应按照新的业务流程,完全模拟病人的在院业务场景,对新系统进行全流程的模拟运行,每位医生模拟的病例数不得少于5例,对模拟运行中出现大的问题应及时处理。
3.3新老系统采用直接切换方式。系统切换时间一般应定在医院业务比较少的当天的凌晨零点进行。切换当天应在院内公告栏、大厅电子屏上和患者候诊区张贴系统切换公告,以获得患者对可能出现的排队等候时间延长等现象给予理解和配合。首先启用新系统的服务器,并清空模拟运行期的所有数据。医院应按照应急预案做好切换不成功如何切回原有系统、网络故障时如何快速排出使之畅通、系统反应迟缓如何启动先诊疗后结算服务,由于系统切换时而导致的医患纠纷如何处理等。
3.4新系统中新模块功能的分部实施。在新系统已上线的部分运行基本稳定后再分步上线其他功能模块。新老系统切换成功后,对于后续的新增模块实施分部切换。每一个新模块上线之前都应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4]。总之,医院信息化建设系统切换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需要医院领导对信息化建设的大力支持,通过精心准备、合理规划、分步实施,选择适合本院新旧信息系统的切换方案,才能使新系统平稳、顺利地切换,从而保障医院各项业务的正常开展。
2023年智慧医院信息化建设方案(汇总16篇)篇十三
为贯彻教育局印发《定边县教育信息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文件精神,为了全面推进我校教育教学及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提升广大师生的信息素养和驾驭信息技术的能力,提高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应用水平和技能,展示学校信息化办学特色, 在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争取我校信息化工作在20xx年中有新的发展,新的跨越。结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学校信息化的一个重要领域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尽管课堂教学存在着一些与生俱来的不足与缺陷。但是,就目前而言,课堂教学,或者说有意义的接受学习仍然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主要方式,学生通过学校的正规课程的学习获得必要的知识和能力是学生发展的主渠道,因此我们将积极探索学校正规课程与信息技术有效整合的作用,同时也将研究学生活动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新领域。
二、建设领导小组
组 长:刘建军
副组长:陈 鹏 贺 东
成 员: 王 锋 孙雪峰 张振华
三、建设目标
1、加大硬件投入。20xx年完善校园网、班班通,20xx年更新添置师生计算机 。
2、加强软件建设。争取20xx年建好学校网站并配备专人定期更
新,使学校网站形式较为丰富,具有自身特色的资源库。也能成为我校师生交流的新平台。20xx年我校要建成县级数字校园示范学校,力争20xx年我校要建设成市级数字校园示范学校的目标。
3、加强应用,服务教学。发挥信息技术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加快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开展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的实践研究,提高学生的数字化技能。
4、 加强校园网建设。
(1) 宣传了解。
让教师了解校园网的功能及其对教育教学、课件制作与传输、资源利用等方面的作用,让教师受其?诱惑?,享其?便捷?。
(2) 加强管理。
制订校园网管理制度,坚持?为教学服务?的原则,做到定期维护、不断完善。(如软件的升级等),确保校园网畅通。
(3) 实践应用。
5、对全体教师进行全员化培训。
在原有基础上,加大培训力度,强化信息技术培训,形成一支健全的具有一定信息技术水平的教师队伍。
四、建设任务
1、进一步改善校园信息化环境,重点在局域网的优化配置。采用适用的网络管理软硬件,提高学校网络安全和管理效率,改善内网运行速度。在部分建筑物、办公室构建无线网接入设备,逐步提升校园信息化环境。
2、学校将成立一个信息室,为学校的信息建设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不断健全、完善学校现有的校园网络、信息技术设备管理等管理办法和制度。形成学校齐全、规范的信息化实验规章制度,纳入我校绩校考核管理中。
3、进一步发挥我校的办学特点,创设学生主动学习的网络环境,探索实现?三维四步?教学与现代教学模式的整合。根据课改推进的需要,完成学校网吧的建设,为学生提供便利的网络资源。同时,在条件成熟的基础上学校将建设数字图书馆、数字实验室、远程教育实验室。
4、建立一个学校的教育资源平台,把现有的教育教学、教研资源重建整理,逐步充实教学资源,形成师生共建。能和校本研修有机的整合,具备校本特色,为广大师生提供优质的资源网站。优化组合学校现有的多媒体、音视频资源信息储存,争取和学校教育平台整合,为师生提供快速查询下载的服务。
5、建设学校站、信息科技站、德育特色网站的同时,再建设几个主题站和班级主页、个人网页的链接(以市、县学科带头人为主的站)。为保障学校网站建成后信息更新慢的状况,尝试在年级和学科中培养一批老师及学生在信息中心的统一协调指导下,对网站相关模块的信息更新,加快更新频率。
自动化,提高协作效率。
7、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完善教师网站?我的空间?,建设具有校本特色的网上存储、网上交流平台(网络公文包),使课件管理、文件传输、师生交流的网络化变为现实,提高教育效益。
8、加强对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教育教学的研究,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有效整合,创建学习环境和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学习方式。
五、网络管理
1、 加强对校园网络管理工作,完善规章制度。
2、学校经常对师生加强网络安全教育,确保校园网网络运行高效、有序。
六、加强信息技术与德育的整合,促进信息化在德育工作中的全方位应用
力争取上级部门对学校德育信息化的认同,并借此提升学校的整体形象。
七、协助学校各部门开展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各项活动,推进学校信息化进程
协助各部门开展具有部门特色,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整合活动。学校各部门的任何活动,其实都是部门间相互协作的一个过程,绝对不是独立的分支,任何一个活动都涉及到学校的方方面面。一次成功的活动,其实就是学校各部门间相互默契配合的体现。信息室在整个活动中应该积极地参谋,指导部门负责人合理选用信息技术,充分恰当体现学校的信息技术特色,全面推进学校的信息化进程。
2023年智慧医院信息化建设方案(汇总16篇)篇十四
1、计算机配备方面:保证学生上课每人一机;教师备课用机达到每人一机。
2、中小学教室多媒配备方面:现在学校已经实现了“班班通”,多媒体教室基本能够实现电化教室、微机室的功能。学校要结合实际情况对原有的部分机房进行改造,使多媒体教室建设工作达到要求。
3、宽带网络校校通建设方面:基本实现“校校通”工程的目标要求。加大校园网的建设,同时,注重发挥校园网在教育管理和教学中的应用。营造最佳的网络环境。
4、网络安全建设方面:建立健全完备的网络安全制度和技术措施,避免各级各类网络事故的发生。
1、成立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一名同志专人负责,实行包保责任制,确保有人管、有人抓,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2、建立和完善教育信息化检查评估、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提高教育信息化管理水平。
3、现代教育技术建设要紧扣“服务教育教学、服务师生”这一根本的原则。中心的工作人员更应该提高认识,树立为教育教学服务这一根本思想;应该增强责任意识,严格操作程序和作业规程,模范遵守国家有关的网络法规;应该自觉遵守学校有关的制度,如采购制度、维修制度、值班制度等,不断地改善服务的质量,提高服务水平。
(一)加大力度建设学校的资源库及其平台。建设“数字化校园”的基础工程是教育资源的数字化。为此,建设一个资源充足、种类齐全、使用方便的校本资源库是重中之重。经过多年的努力,学校的资源库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规模,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资源种类与学校教学实际不相适应,资源内容没有校本化、管理无序,可利用性较小,使用效率较低,不能真正实现资源库本应发挥的效用。为此,应着重做好以下工作:
1、加强管理,注重调查研究,征求广大一线教师的意见,特别是应着重研究校本资源
的目录结构,构建具有校本特色的资源库系统。目前应加大工作力度,争取在半年内完成原有的资源库的结构调整。
2、应逐步开展案例、课例库建设,应着重理清现有的各类文本资源、课件资源、音像资源的管理目录,在此基础上新增案例、课例库。目前,我校的校本视频资源非常缺乏,应着力开展此项工作,为建设“国光网校”做好前期的准备。
3、着重资源库与教师的接口、平台建设,以实用、易用为原则,做到每一类资源都有相应的用户界面。着重加强校内资源“点对点传输”研究与建设,争取在两年内完成此项工作。
4、应进一步加强资源库使用的培训,做到人人会用资源库,天天使用资源库,真正发挥资源库的效用。
5、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精心设计,逐步建设学生学习资源库、学生自主学习网上讨论区、学生网上社区。
(二)实施“数字校园”工程建设。大力推进中小学“数字校园”达标建设,争取完成学校“数字校园”工程建设任务。
(三)加强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实施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工程。积极筹建具有本地特色的教育教学资源库,依托网络资源服务平台,加大优质教育资源的开发共享,加强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所有教师和学生建成实名制网络学习空间。
建设“数字化校园”的最终目的是有效地促进教育、教学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提高教育教学和学习的效率,全面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为此,应着重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精心组织,大力开展基础理论研究和实践模式的探索研究。经常性地印发有关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论文、案例和教学设计,营造学习的氛围。并在全校范围内征集“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论文、案例、教学设计,争取每年出版一册校本的研究论文集。
(二)与教务处联合,凡是校内公开课、研讨课都必须进行现场录像,以充实学校的课例库,每学期对这些课例进行评选,优秀者予以奖励。
(三)近期内着重对原有的与现代教育技术有关的几个课题的开展情况进行总结、调整,提出下阶段的研究目标,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应全力配合,确保为这些课题的研究者提供所需的研究、实验环境,保证这些课题能顺利开展并按期结题。
(四)学校进行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形成新技术、新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案例,推广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的成功经验。实现“班班通、人人会、堂堂用”的目标。每名教师必须利用多媒体设备上课。必须保证每周上课节次为周课时总数的80%以上,每周班级利用信息化设备上课的使用率不得低于80%,组织学生、教师填写好使用记录上报学校。分管电教领导每周要对“班班通”学校进行一次使用抽查,填写好检查记录表,计算出学校“班班通”使用率。“班班通”学校分管领导每周要对全校所有班级进行不少于二次的使用抽查,填写好检查记录表。
(一)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学科带头人的培养,调动信息技术教师和网络管理员的积极性。科学合理地解决好信息技术工作人员的工作量认定问题,同时把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和绩效纳入教师业务考核内容。
(二)以考试为切入点,长期坚持对教职工进行信息技术全员培训。但应逐步改变培训的方式,提高校园网在培训方面的作用,为教师提供更多的自主学习机会;同时逐步更新培训内容,在掌握基本技能的基础上,面向全体教师开展网络安全和病毒防护、学校管理系统应用的培训。
(三)组织部分基础好的教师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培训与学习。强调以用促学、自主学习,加强过程的监督,加强交流与研讨;除了过程的监督还应重点考核学习的效果,要求参与学习的成员每学年都应开一次有关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讨课,每人每学年应撰写一篇有关的教学设计或论文。信息化建成后,基本实现教师具备利用平台进行多媒体课件制作、信息化授课及应用信息化平台参与教学、科研与办公的操作能力;信息技术教师具备信息技术授课、课件制作、网络环境维护、系统软件使用与维护等操作能力,参与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不断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
校园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循序渐进的系统化工程,绝非一挥而就。我们应当在不同时期适时地从全局出发分析学校信息化建设实际状况,以应用为根本目的,对前期的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进行必要的修正,全面满足信息化建设的发展需求。
2023年智慧医院信息化建设方案(汇总16篇)篇十五
“十五”期间,全国残联系统的信息化建设呈快速发展趋势。技术应用环境覆盖全国,技术应用水平不断提高,信息技术队伍扩大。
80%的`省级残联完成了局域网和互联网网站建设;85%的省级残联积极推广使用业务应用系统和数据库;全国已有200余个不同形式的残疾人网站,形成一定规模的网络宣传平台和信息资源集合地;80%的省级残联实现统计数据到县,初步实现了电子化管理。为进一步做好信息化建设工作,依据《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制定本方案。
逐步健全和完善残疾人事业信息化工作基层服务体系。
连接现有省级残联局域网,建立覆盖全国省级残联的广域网。
建立和完善统一的残疾人工作业务数据管理系统。
建立中国残联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实现残疾人事业信息资源共享。
制定网站建设指标体系,进一步推动残联系统互联网网站建设。
优化完善残疾人事业统计指标体系,加强统计制度管理和统计台帐建设。
组织和推广信息无障碍技术与应用。
加强信息化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省级残联至少配备35名专职技术人员,地市级残联至少配备12名专职技术人员;加强各级残联信息技术应用技能的普及培训,制定培训计划和考核标准,切实有效地提高残联系统计算机应用整体水平,保障各级残联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应用需求。
中国残联制定全国残联系统电子政务网络平台的技术规范与标准,负责整个网络平台的组织实施、协调管理;省级残联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逐步完善适应残联业务需求的骨干网,积极推进地(市)以下残联的信息化建设;已经完成局域网建设的省级残联应尽快实现与中国残联网络平台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未完成的省级残联,应加快局域网建设,尽早实现与中国残联的网络互联。
整合残联系统现有业务数据库,建立统一的全国残联综合业务数据管理平台;继续做好"十五"期间业务数据库的推广应用与维护;制定残联系统数据和信息分类编码标准,保证各级残联与中国残联之间的数据正常交换。
配合重点业务领域做好信息化技术保障工作,完成20xx年残奥会残疾人体育综合数据库建设。
继续推进残疾人就业信息网络建设,经济发达地区基本形成覆盖市、区、街的信息网络;欠发达地区要建立起城市中心网络,并努力向基层延伸。定点城市要建立残疾人求职、招聘信息网络数据库,并负责向上级网络提供数据。
积极推进政务信息公开与信息资源共享,充分开发利用残联信息资源。中国残联规划制定综合信息管理系统整体框架、管理目录和管理办法,承建全国残联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各省残联负责本省的综合信息管理工作,落实相关信息的收集、整理与发布。
建立残联系统互联网网站建设指标体系,规范各级残联互联网网站建设,丰富网站信息内容,增强网站服务功能;加强各级残联互联网网站的自身宣传与推广,增强网站与媒体的合作与联系。
省级残联要建立一支熟悉残联业务、具备统计上岗资格、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的专业统计队伍;地市和县级残联要在综合部门至少配备一名专(兼)职统计人员从事基层统计工作,统计人员要加强统计分析能力的培养,提高统计工作水平,配合残联重点业务开展专项课题研究,做好统计辅助决策服务工作。
中国残联负责制定基层统计台帐指标和基层统计台帐制度,开发统计台帐管理软件,逐步实现省、地(市)和有条件的县级残联统计台帐电子化管理,条件不成熟的县级残联首先实现纸介质统计台帐并逐步过渡;各省残联要加强统计部门的管理职能, 健全基层统计管理制度,按照统一部署,组织实施本省基层统计台帐的建设,定期做好培训、检查、监督、管理工作,提高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积极推动信息无障碍技术规范和技术标准的制定,协调国内外相关单位和技术部门开展信息无障碍技术交流、业务研讨、产品及其它计算机辅助设备的考察、研发、推广等,为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政策和标准提供参考依据。
1.中央经费:用于残疾人事业信息化建设规范的制定;全国残联系统广域网、信息平台的基础性建设与维护;省级以上残联信息、统计人员的培训;中国残联互联网网站的建设与宣传;信息化建设相关课题的研究;信息、统计资料的编辑及应用软件的开发等。
2.地方经费:各级残联要将信息化建设纳入当地政府发展规划,设立专项经费,用于本地网络平台和网站的基础性建设,以及数据库的维护、基层统计工作和信息、统计人员的培训等。
1.各地须根据残疾人事业信息化建设"十一五"实施方案,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具体发展规划。
2.各省残联要根据统一规划,协同建设的原则,配合各项业务,扎实推进电子政务与应用,做好年度检查与评估。
3.按照中国残疾人事业各项统计报表的总体要求,上报统计数据。
2023年智慧医院信息化建设方案(汇总16篇)篇十六
为了全面推进学校教育、教学及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提升广大师生的信息素养和驾御信息技术的能力,提高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应用水平和效能,锤炼学校信息化办学特色, 在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争取学校信息化工作有新的跨越,特制定学校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
学校信息化的一个重要领域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尽管课堂教学存在着一些与生俱来的不足与缺陷。但是,就目前而言,课堂教学,或者说有意义的接受学习仍然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主要方式,学生通过学校的正规课程的学习获得必要的知识和能力是学生发展的主渠道,因此我们将积极探索学校正规课程与信息技术有效整合的作用,同时也将研究学生活动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新领域。
1、进一步改善校园信息化环境,重点在网络的管理与维护。加强班级多媒体设备的管理与使用;办公室计算机、打印机的使用,培养教师对信息化设备的规范使用及信息化的意识,逐步提升校园信息化环境。
2、加强信息报送组织
(一)向局信息科报送的信息由各部门统一组织,领导审核,并制定相关制度予以保障。
(二)建立信息采编、审核、报送机制,报送的信息要履行严格的核签手续,确保信息质量和信息安全。
(三)指定专人作为局信息科信息联络员人选,具体负责信息报送工作。
3、健全、完善学校现有的校园网络、信息技术设备管理等管理办法和制度,形成学校齐全、规范的信息化实验规章制度。
4、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完善教师网站“我的空间”,建设具有校本特色的`网上存储、网上交流平台(网络公文包),使课件管理、文件传输、师生交流的网络化变为现实,提高教育效益。
5、加强对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教育教学的研究,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有效整合,创建学习环境和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学习方式。
1、加大硬件投入,完善校园网站,更新添置办公设备。
2、加强软件建设。丰富改进学校主页并定期更新,使学校网站形成较为丰富,具有自身特色。
3、加强应用,服务教学。发挥信息技术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加快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开展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的实践研究,提高学生的数字化技能。
1、 加强对校园网络管理工作,完善规章制度。
2、学校经常对师生加强网络安全教育,确保校园网网络运行高效、有序。
学校网站经过几年的积累,取得了很好的展示自我的效果,但在一些方面也存在着问题。本学期将进一步在学校网站如何做深,以及特色平台如何进一步完善等方面,听取意见,进行修改。
协助各部门开展具有部门特色,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整合活动。学校各部门的任何活动,其实都是部门间相互协作的一个过程,绝对不是独立的分支,任何一个活动都涉及到学校的方方面面。一次成功的活动,其实就是学校各部门间相互默契配合的体现。信息室在整个活动中应该积极地参谋,指导部门负责人合理选用信息技术,充分恰当体现学校的信息技术特色,全面推进学校的信息化进程。
学校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
组 长:于会荣
副组长:宋旭秋高继杰
成 员:史耀武王孝君
赵旭红
李春青
王晓萍
李玲
于丹洋
徐宏凤朱丹 董清华 李智刚 刘志萍 谢红艳 王明红 于相丽
柳河镇胜利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