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统计学总结论文(案例13篇)

时间:2023-10-30 作者:琉璃

统计是一种客观、科学的手段,可以减少主观偏见对决策的影响。下面是一些统计学家的观点和见解,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探讨。

优质统计学总结论文(案例13篇)篇一

统计学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统计理念。学生应能看懂大部分统计学课程教材的内容,不需要教师照本宣科。统计学是经济管理类专业通开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不仅要教授学生统计学知识,更主要的是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培养学生具备一种统计理念,养成定量思维的习惯和掌握定量思维的基本方法。我国的大部分经济理论研究偏重于演绎推理,较少用数字说话,有时由于数据不足使读者怀疑其科学性,大大降低了说服力。为了避免此种情况,在教学中就应培养学生用数据说话的习惯,学会搜集、整理和分析使用数据的技能,通过调查或试验,搜集某方面研究的数据,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整理和分析,并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由数据到结论,才能得到对此项研究的正确认识。即在统计学的教学中,教师应将讲授课程作为手段,更重要的是向学生传输一种定量思维方式或一种定量分析工具。

二、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

统计学教师应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消化”。针对不同特点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一)在教学过程中找到适当的教学方法。

教师应先简明直观地介绍基本内容,并突出重点、讲清难点,力求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在此基础上,利用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案例,理论联系实际进行分析,既可以加深学生对基本内容、基本知识、基本原理的理解,又可以使学生体会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应用,最后及时。

总结。

基本内容,一个知识点应有一个小结,全部的内容应有一个总结,小结和总结是对基本知识点的强调和归纳。

(二)在教态上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利用适当的教师用语,来提高学生对统计学课程学习的兴趣。在本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应注重语言表达的生动性和丰富性,如对基本知识介绍时,教师用语的使用必须准确、严谨,节奏平缓,以期达到学生能够准确无误地理解。作案例分析时,教师的语言则应轻松、活泼、幽默,节奏富于变化,以活跃课堂气氛,但对基本内容总结时,教师用语则应简洁精练、浓缩概括,节奏稍慢一些,这样有利于学生记忆和应用。

2.通过对知识加工,增加知识的应用性和趣味性。统计学是一门夹杂数学内容的学科,大部分学生都很畏惧繁琐的公式,所以在讲授统计学时,教师必须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教师应尽量列举统计与社会、统计与经济、统计与日常生活相关联的事物,引导学生用统计的眼光认识世界。在搜集案例时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搜集资料的途径,如国家公布的国民经济各种统计资料或各类媒体报道中的统计调查数据,以及在实际调查中得到的各种资料和生活中学生认为有意义的案例等,如用本班的出勤率、团员所占百分比来讲解“结构相对数”。

(三)在统计学考试试卷安排上来说,可以借鉴西方经济管理类专业统计学考试的方法,把考试中可能用到的主要公式在试卷上直接给出。

事实上,这与强调学习统计学重在能使用统计方法处理具体统计数据的要求是一致的,对公式的推导证明是统计专业的学生要掌握的东西,而非统计专业的学生只要能熟练使用统计公式,能注意到不同公式的特定应用条件就可以了,这种将统计学的相关公式给出的做法,在国内统计学考试中几乎没有出现过,而在西方的相应课程考试中则是普遍现象,如英国的一些课程的考试就是如此。

(四)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在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普遍采用的,统计学也可以借鉴这种形式。这里指的是在统计学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对案例情况的熟悉,运用所学的统计理论和统计方法对案例中待解决问题进行思考、分析、研究和辩论,并选择若干统计方法进行实际计算和分析,对计算过程和计算结果进行讨论、分析、比较和评价,从而选择一个比较优良的解决方案的过程。

三、

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素养。

教师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在新形势下,教师不仅要有牢固的本专业知识,还要具有足够的经济管理知识,能在实践训练中指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要做到这些,教师的培训就显得尤为重要。统计教师迫切需要提升自身综合知识,加强各个方面技能的培训。

高校经济管理专业的统计学教学,虽然对学生不需要讲授过多复杂、高深的统计理论和方法,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降低了对统计学授课教师的要求,相反,对教师的知识结构和知识更新提出更高的要求。作为统计学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对统计学学科知识结构的把握。

在统计学学科上要达到一定的积累,及时更新和完善知识框架,不但需要掌握统计学原理、概率论、数理统计及相关的统计知识,还要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和相关的统计软件,如excel、eviews、spss等,了解统计学科的发展动态。

(二)掌握一定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技能。

教师在上岗前必须经过教学理论的培训,对学生的心理进行剖析,结合学科的特点,针对学生的属性,采取不同的教学技能,必须能熟练运用各种教学手段组织教学,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对任课班级的专业相关课程的了解。

教师应对所授班级的专业核心课程有所了解,尽量利用学生熟悉的专业实例来讲解统计理论方法,在介绍最新统计知识时能与学生熟悉的专业应用相联系。这样,不但使学生将知识贯穿起来,应用自如,而且还可以加深师生间的感情,更便于与学生沟通,进而得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四)提高与统计学课程相关的实践活动能力。

统计学教师多数是从学校毕业后直接走上讲台的,他们长期从事教学活动而缺乏统计实践活动的锻炼。因此对企业经营的规划、预测和管理的统计工作,教师的实践经验明显不足。这样统计课程就无法和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实际联系起来,教师的讲课无法给管理的专业实践提供帮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然很难得到提高,这恰恰是一些统计学教师需要提高的方面。

学习理论是在课堂,检验是否掌握了知识理论一般是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活动中,这就需要教师注重理论与实际之间的关系。运用案例教学法时,可以把案例设计成问题,让学生利用已有知识尝试解决问题,把学生的各种解决方案与实际解决方案进行比较并开展评价,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巩固专业知识,提高判断能力。

四、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理论来源于实际,又高于实际,在实际中完善理论,反过来理论还应应用于实践中,指导实践。在统计学课堂上,传授理论的同时,还要注重统计学理论与现实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一)课前准备方面,在每章结束的时间,安排学生对下一章预习,除了对新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外,更重要的是找到该章在现实中的应用体现,为自己和他人提出相关的问题,引起大家的思考。

(二)课程安排方面,在统计调查、抽样调查等章节的教学中,安排学生以组为单位,对周围的企业单位或社会进行问卷调查。每一小组通过设计调查问卷的问题、确定调查方式等,整理调查问卷数据,归纳调查结论,为企业和社会提供有价值的建议和意见,促进企业或社会在某方面的发展。

(三)教材设计方面,设立附录收集一些从政府部门发布的统计信息,及报刊杂志中有关企业管理等方面的资料,说明如何利用统计知识解决经济管理专业方面的实际问题;还可列出典型案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如5月12日四川大地震截止到5月22日的死亡人数为55239人,后期统计捐款总数为441亿元;受美国次贷危机带来的影响,我国共持有美国国债5187亿美元,较6月份大幅增持149亿美元,中国仍是美国国债第二大持有国;世界上每4个新生婴儿中有一个中国人等。

五、结论。

在统计学教学中,针对学生的特点,教师需要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还需要不断的提高统计学教师自身的专业水平和知识素质,进而使统计学的教学得到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优质统计学总结论文(案例13篇)篇二

考试是大学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其主要目的在于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考核教学水平,评价教学效果。传统的考试多为单一的闭卷笔试考试模式,内容过于书本化,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医学统计学是高等医学院校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其教学不仅有理论讲授,还有统计软件的操作实践,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增强学生对基本原理和方法的理解和应用,另一方面要提高学生对数据的实际处理能力。因此,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适应医学统计学精品课程建设的需要,将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应用于医学统计学考试已成为必然趋势。

一、传统考试模式的弊端。

1.考试模式过于格式化、理论化、单一化和结果化,无法客观、全面和科学地评价教学效果。这种模式将导致学生普遍形成“平时玩、考前看、考后丢”的规律。因此,传统的考试模式将滋长投机心理和浮躁学风,不利于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利于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2.考试内容片面化,难以真实地反映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情况。传统考试基本是考核学生“划范围、圈重点”的识记力,考试成绩有很大的机会性与偶然性。这种考试既不能全面了解学生知识的运用能力与创新思维能力,也不能科学评价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易于导致学生高分低能,不利于学生知识运用能力和整体素质的提高。

3.考试不具备公正性与科学性,难以实现考教分离。传统考试模式从出题、监考、阅卷、统计到登录成绩,均由任课教师完成,教师工作量大,效率低,试题选择的随意性大,仅凭教师的主观意愿来评价试卷的难易程度。阅卷时也难以避免人情分现象。

4.考试后信息反馈能力较弱。考试后对考试成绩的分析也将花费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其分析结果主要是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等表面层次上,难以从分析结果中了解学习情况及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因此,传统考试模式已不能适应网络教育环境下医学统计学教学需求及精品课程建设的要求。

二、基于asp技术“三级三分”制式考试模式的设计。

1.考试内容的构成。试题库由三部分构成,包括基本知识(elementaryknowledge,e分,60%)、拓展知识(prolongationknowledge,p分,20%)和创新知识(innovationknowledge,i分,20%)。其中e分(均为客观题)和p分(均为主观题)为开放式题库,分别考核学生掌握的基本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基本知识考试必须达到合格,在计算机考试中完成。由asp自动识别系统预约考生后从题库自动提取10个选择题/章,每一题答题时间为20秒钟,正确率必须达到80%以上,其相应章节或系统即可记合格(60分)。拓展知识考试按实际记分,由asp系统从题库自动提取2个主观题/大类(或系统),每题按10分计算,每一题答题时间为3分钟,并由计算机识别考生后自动提供一张带二维码的拓展知识考试的答题纸,学生答题后通过扫描直接存入系统提供给老师阅卷,只按百分比评分(不得超过95%),计算机可根据其计算出实际得分计入总分。创新知识考试按实际记分,由计算机识别考生后,自行提供带有二维码创新知识分答题纸,学生根据自己所学知识,解答题目或发表观点,答题后放进扫描系统,每个项目按10分计算,只按百分比评分(不得超过95%),计算机可根据其计算出实际得分计入总分。为充分调动学生创新的积极性,对于申请获得相关拓展项目、创新项目或者获奖者,可按相应比例计入创新知识分。

2.考试难易程度的设置。将医学统计学考试难度划分为三个级别,即i级(低难度)、ii级(中等难度)、iii级(高难度),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学科方向、不同学习层次设置考试级别。学生可在规定考试级别上,根据自己的学习状况选择高于规定级别的考试,但不能选择低于规定级别的考试。i级题库为100%低难度题目构成;ii级题库为30%低难度题目和70%中等难度题目构成;iii级题库为10%低难度题目、20%中等难度题目和70%高难度题目构成。例如,临床、中药学和中医学本科必选iii级,中药学、护理学、影像学、检验学本科必选ii级,其他专科选i级。不同专业考试级别设置如下表。

3.考试类型的选择。考试类型包括章考、类考和会考三种类型。章考指分章节考试,由任课教师授完相应章节后,24小时内授权准考章节或由计算机按课程表自动在正常授课时间后,24小时内自动完成考试授权。若有调课、停课等课程变动情况,由教师按调课申请重新设置考试时间。类考是根据知识结构,将多个同类章节分成几大类进行考试。如:绪论、统计描述、统计推断等。会考是整个课程结束后的综合考试。学习结束后,学生可按自己的学习情况选择考试类型,并通过asp考试预约系统预约考试时间。

4.考试题型的设置。基础知识考试内容的题型为10个选择题,包括8个单选,2个多选,正确6个单选和1个多选,即可合格。拓展考试内容的题型为简答题(4个)和计算分析题(2个)。

5.考试成绩的评阅。客观题由计算机自动阅卷。主观题由任课教师在登录界面登录后,确认信息无误后开始阅卷。考试流程图如下。

该考试模式具有多样化、灵活化、过程化、常态化及章节化特性,使得出卷、印卷、监考、阅卷、统计、归档等多个环节化繁为简,大大降低了考试成本,优化了考试模式。同时,减轻了学生的考试压力,让学生平时轻松学习,轻松掌握,轻松考试;促使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养成“课堂要听、平时要看、考后要学”的习惯,消除投机心理;能真正实行考教分离,考试公平,杜绝考试作弊现象;既能科学地考核出学生基本知识的全面性,又能体现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还能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创新素质的提高;减少了教师的工作量,节约了考试成本,并且可以考核出教师及教学管理人员的教学水平和科学创新思维,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因此,基于asp技术“三级三分”制式考试模式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优质统计学总结论文(案例13篇)篇三

统计学是财会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财会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目前高校财会专业开设的统计学课程在教学上仍存在较多问题,包括教材内容过于广泛、教学重“理论”轻“实践”、考核忽视能力培养结果等。通过对文献进行梳理,针对当前财会专业统计教学中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财会专业统计教学改革的建议。

统计学在财会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教育部明文规定,统计学要作为高等院校财经类专业必修的核心课程之一。然而,实际情况是,统计学在财经类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并未得到其应有的地位体现。“难、繁、枯燥、无用”等是学生们对这门课程最常见的形容和评价。

甚至,很多教师也认为这门课程本身的特点致使教学过程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特别在针对财会专业等特定细分应用专业时,目前,统计课程教学在大部分高校都仍还存在“千篇一律”的现象,忽视实际应用,最终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满足很多现实工作需要,如不知道如何开展企业财务基本情况调查,缺乏使用统计软件处理分析数据的能力等问题。本文以财会专业为例,探讨统计学教学在特定专业细分下应采取何种模式,应从哪些环节进行教学改革等问题。

1财会专业统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文献梳理,目前在本科、专科等财会专业统计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1教材求“全”,不求“专”

自从1992年统计学经国家技术监督局正式批准上升为一级学科后,大统计学的思想逐渐影响到了高校在财会专业统计学的教学内容,除了教授社会经济统计学原理中的内容之外,同时增加了统计推断的内容。课程内容以原理为主,同时还涉及了大量的数学证明和手工计算。大多本科、专科教学中都是以灌输原理、概念、公式为主,而相应的案例分析、软件应用,特别是课程针对于财务专业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引导等在课时安排中严重偏少。这样的结果是,一方面,属于文科范畴的财经类专业,其学生大多数学基础较差,而统计学原理中却恰恰存在大量的公式推导内容,致使学生学习难度大,容易散失学习信心;另一方面,专业关联性不足致使学生在其他课程比如企业财务分析等的学习中无法付诸实践,因此而将统计课程判定为选修而非必修,使其学习兴趣受挫。

1.2教学重“理论”,轻“实践”

由于当前财会专业的统计学教材内容广泛,且受到教学条件及课时等因素以及个人专业知识的局限,教师在实际课程讲授中大多以课本理论为导向,只能将原理、概念、公式按照课本内容进行讲解,而没有足够的精力跳出教材局限根据专业的特点和自身知识面的关联扩展来设置教学内容。此外,当前高校,特别是专科类学校在财会等社科类专业教学资源配置方面明显不足,很少有学校在财会专业统计教学方面有专门的案例库,有校外实训基地的更是寥寥无几。

1.3考核以“笔试成绩”代替“能力培养”

财会专业学生的统计学期末成绩考核,一直以来都是采用闭卷笔试的方式为主,尽管这种考核方式在保证教学质量、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积极的作用,同时也存在着较多的不足,不能有效适应素质教育。当前《统计学》教科书主要都是通过各种例题向学生展示如何运用公式进行计算分析,侧重于把基本运算能力作为首要的培养目标。这种导向,将学生在学习《统计学》课程过程中主要精力引导到了概念和公式的死记硬背上,把课外拓展学习也变成了应付考试的题海战术。很多学生能够在统计学课程的期末考试中取得高分,但在拿到原始数据时缺不知道该如何着手运用统计方法进行分析。这与财经类专业培养新世纪高素质的经济管理人才有些不适应。

2财会专业统计学教改的几点建议。

根据以上这些现存的问题,同时结合笔者在财会专业统计学教学过程中的经历,笔者认为财会专业统计学教改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2.1教学内容化繁为简,侧重易学易用。

笔者以为面向财经类专业的统计学教学活动应该以教授方法为主、讲解原理为辅。作为一门通用的方法论科学,各种具体的统计分析方法是统计学主要的外在表现形式,也是其主要的社会功能所在。一些必要的原理内容也是要讲的,但是通过简单浅显介绍以避免学生误用或滥用统计方法即可。

一是在教学内容设置上,针对财会专业学生,除了要考虑非统计专业实际应用中所需设计统计学基础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外,还需思考如何将统计知识和方法融入到其所学专业中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重点讲解统计基本思想、原理及应用条件,重点培养学生学会应用软件并能对结果做出正确解读。

二是在课堂教学中大胆摒弃不常用且复杂的统计软件。专业的统计分析软件功能虽强大,但对于非统计专业学生却并不常用,如spss、sas、minitab、stata等,且这些软件再多数为英文操作界面,个别还需要使用特有的程序语言,这对于财经类非统计专业学生来说并不适用。相比之下,excel作为普遍常用办公软件,其包含的函数功能、电子表格功能、数据分析功能、图表功能等完全可以满足财会专业学生在今后工作学习中有关统计和分析的需要,这样使得统计学的教学内容变得简单而易于掌握,同时也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2教学方法多样化,侧重实践应用。

统计学作为财会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在课堂教学上应当做到将这门主要由理论、公式和数字构成的课程讲得生动、引人入胜,让非统计专业的学生感受到统计学的使用价值,建立统计学的必修地位,让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这就对统计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要具备理论知识之外的具体方法应用经验,也要掌握灵活的多种教学方法,把满堂灌变成多样教学方法融合的教学课堂。

2.2.1以案例教学为主,培养统计思维。

课堂上,教师用小部分的时间简单介绍统计方法的数学原理和数学证明,用大部分的时间与学生共同探讨具有典型性的案例,通过案例向学生演示统计方法的具体应用,比如如何收集数据,如何分析数据,如何在软件输入数据,如何读懂软件的输出结果等。

财会类专业的统计教学中要更加注重“实践”和“应用”,案例教学法能把学生引导到具体的实际事件中,通过让学生运用教材理论知识,直接对现实问题的现象、背后原因、未来趋势等进行认知和分析,从复杂多变的现实问题中寻找解决问题的多重方案,并选择最优。案例分析相比普通的习题计算更接近“实战”要求,不仅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也有利于学生毕业后尽快适应具体岗位的工作要求。

2.2.2互动教学,把社会时事带入课堂。

在统计学教学中还应安排专用学时,挖掘日常生活中某些实际问题或社会热点问题,结合统计学相关知识点,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针对指定问题,组织学生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分析,集思广益,互相讨论分享,以此来帮助学生加深对书本上的知识的理解。这种教学方式能促使教师与学生双方在课堂中通过行为、语言的互动,以及情感、思维上的碰撞,并最终形成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个体与集体之间全面的、立体交叉式的教学互动氛围,产生教学共振,提高教学效果。此外,把社会时事引入课堂的教学方式,不单是实现了师与生、教与学之间的互动,更是实现了课堂内与课堂外的互动,也是实现了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的互动。

2.3变更考核方式,提升教与学积极性。

期末闭卷考试作为传统的考核方式是以卷面分数为主要依据,容易出现“重考试,轻课堂”、“重强记,轻理解”、“重理论,轻应用”等现象。这样的考核方式致使学生为双方皆为应付考试而学,平时学习中不求甚解,期末临阵磨枪时则把精力花在概念、公式的死记硬背上,如此即便能在考试中取得高分,也依然是短期记忆,是从理论到理论的体力搬运,于实际应用毫无益处。

为了凸显统计思维和统计分析能力的重要性,要在财会专业统计学考试中降低期末笔试成绩在整体考核的比重,同时大幅度提升实践环节的比重。实践环节可以采用案例型小课题研究的方式,考核学生从选题、数据收集、数据分析、结论获得等综合运用统计分析方法的能力。

同时,为避免教师在教学中因循守旧,继续沿用传统死板僵化的灌输式教学方式,确保财会专业统计教学改革的有效推进,需要对教师教学考核的方式也进行调整。除了考核教学任务完成度、学生期末考试成绩之外,还应将学生对所学统计学课程实用性的评估、学生对教师授课方式接受程度的评价等内容作为考核的组成部分,并占有重要比例。

优质统计学总结论文(案例13篇)篇四

统计学是通过搜索、整理、分析数据等手段,以达到推断所测对象的本质,甚至预测对象未来的一门综合性科学。下面是本站小编整理统计学经验总结的范文,欢迎阅读!

经过这一个学期对统计学的学习,深刻地了解到统计学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每一天都会遇到大量的统计问题,无论是走在大街上还是坐在电脑前我们都会接触到大量新闻和大众媒体在统计数字上的表现,如最近炒的很热的加多宝,它的广告语是:全国每卖出十罐凉茶,有七罐是加多宝。我们且不理会这句话的真假,我们单从这句话来看很明显的就是极大地运用了统计数字来表现其产品的销量大。还有我们去菜市场买菜的话,也会粗略地对一个菜的价格进行一个统计,就是会走几个菜摊子,对同一个菜的价格进行询问,然后对这些价格进行比较,最后得到一个比较平均的价格,进而在自己认为比较合理的价格范围进行采购。可见统计学与我们的生活已经是密不可分的了。在学习统计学的教学过程中,很多例子也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例子,比如说学生的身高,体重等等,我们在学习中学习分析这些从生活中得来的数据,并经过统计得出合理的结论。这对于我们学生来说就大大提高了我们学习的兴趣,对于老师老说更是提高了课堂的效率。为了得出结论我们经历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描述数据和分析数据这些过程,并能利用结论进行合理预测和判断,这就培育了我们用数学的眼光来看待生活,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生活,可以说这也是一种对于理智的培养,统计学的思维、原则和方法都可以帮助我们自己走出思维误区,更重要的是,还可以让我们识破充斥于广告、网络、媒体报道和专家言论中的误导甚至谎言,尽可能避免被他人忽悠。老师推荐我们看过一本书叫《统计数学会说谎》,这里面就有一个有趣的例子:用平均数来掩盖异常值。一个富翁走入一家坐满了穷人的酒吧,酒吧里人均收入将迅速提升,但每个穷人并没有因此致富。这就是最典型的平均数算法,掩盖了贫富悬殊被拉大到危险地步的事实。除了《统计数学会说谎》这本书里的这个例子,其实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如:在报纸上我们经常看到,劳动者平均工资相比过去有了大幅度增长,但却只强调了这个平均工资的增长,却对通货膨胀和加班这些因素只字不提。我们如果在学习中培养了统计学的思维原则和方法,相信我们能看到很多除了数字以外的其他的东西,从而认清事物的本质。

学习统计学,我们不仅要学习统计学中的这种思维,我们还应该掌握统计学中的各种软件的应用,如:excel、spss。因为统计的很多分析都要靠软件来完成,特别是在当今迎来的大数据时代,只有掌握统计学工具,才能做到分析和利用数据。能否应用统计学及时从海量数据中发现潜在需求,是企业能否准确把握创新机遇而赢得竞争的关键。例如我们统计书上209页10.1的这道练习题:一家电器公司的管理人员认为,每个月的销售额是广告费用的函数,并想通过广告费用对销售额做出估计。现在我们来看一下这道题的第(2)问:用月销售额作因变量,电视广告费用和报纸广告费用作自变量,建立估计的回归方程,并说明回归系数的意义。从这道题上我们可以知道,我们用肉眼看表格上的数据,不借助软件进行计算,我们是很难得到方程的回归系数的,更别说说明意义了。

这时我们就可以得出得到这个回归方程:y=83.230+2.290x1+1.301x2。而且我们可以很快说出回归系数的意义:电视广告费用增加1万元,月销售额将增加2.29万元,报纸广告费用增加1万元,月销售额增加1.301万元。这就说明了广告的效果明显比报纸的效果要好得多,从而可以调整广告费用和报纸费用的比例,为企业赢得更高的销售额。这个例子就充分说明了掌握数据分析软件的重要性了:

有效的分析数据是提高工作以及发展效率的关键。

所以学习统计学绝对是让人受益匪浅的,对于我们现在的大学生而言掌握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熟练地运用常用的统计软件分析数据,有助于我们利用手中的数据对负责的问题做出明智合理的决策,对以后我们走出校园,走向社会,或者进入企事业单位和经济管理部门从事统计调查,信息管理,数据分析等工作都是大有益处的。所以,在这里感谢老师这个学期以来对我们在统计学上的教导,以及和我们分享的一些书籍。

在学习统计学之前,谈起统计我脑袋中就浮现出计数,一大堆枯燥的数字,还有一长串的数学计算式。在我眼中,统计学是一门非常枯燥非常单调的学科,它不像数学那样强调严密的推理和逻辑,而是仅仅需要搜集原始资料,套用数学公式而已,我甚至不是很喜欢这门课程。但是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我对统计学有了全新的认识。我开始意识到统计学在学术研究中,在公司决策中,在国家制定方针政策时„„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开始了解到统计学是一个理论联系实际的学科,非常具有实践性,统计的原始资料全部来源于实际生活。统计学也是一种成熟的学科,它有它独立而完备的理论体系,它是相当科学的,它是以数学作为它的基本工具,但它有比数学更有实际用途,它可以对生活中大量的无序的数据进行分析,找出它们的规律,从而为研究、决策提供基本的依据,它是其他学科的一切理论的基础和来源。

期末,老师布置了分组调查问题的任务,我们小组分工地完成了大学生男女婚恋观的差异,通过一整套的调查流程,从问卷设计、寻找答卷人、调查结果对比以及综合分析,带着问题去寻找答案并得出结论,是一件很意义的事情。

因为要考试,所以花几天时间,整体复习了一遍统计学,准确的来说是从第一页开始较为仔细的阅读了一遍《统计学》这本教科书。随后统计为我打开了另一扇窗,让我得以从不同的视角重新思考这门让我痛苦了一个学期的课程。至此统计学不再仅仅是一些无数抽象公式的代名词,而是一门理论联系实际,工作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门重要科学。

总论和统计数据的内容比较简单,引出概念,复习以往学习过的知识。理论上来说假设检验与方差分析的内容要难于抽样估计。但是个人觉得《抽样估计的行文并不像假设检验》那么好理解。统计学这本书喜欢先向学生介绍很多概念和公式,再将公式引用到例子中来解决问题。然而在介绍公式的同时,学生往往不了解这些公式真正的意义和使用方法,单纯的死记硬背效率颇低。拿抽样估计来说,计算抽样平均误差的公式之多,方法之众,让同学们的脑袋混沌了好久。大家私下交流,混沌的原因在于不知道这些公式的来龙去脉,只将条件带入相应的公式计算答案的方法是以前没有经历过的,需要一段时间的适应过程。相关与回归分析同样吸引人。因为之前我片面的认为相关关系没有确切的规律可循,更不容说计算出事物的内在联系了。然而科学证明,不但相关系数可以计算出来,回归方程也可以用来做分析预测。我想起了一句话:任何学科脱离了统计都将不是科学。只有统计能仅凭现象就能分析归纳出事务的内在联系,给我们呈现出一个更明朗的世界。

时间序列分析在我看来是和我的专业---会计联系最紧密的知识。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可以分析出公司销售额的各种增长情况,公司的销售额有什么样的季节变化规律,还能建立一个模型对未来的财务情况做出预测。

这么快一个学期统计学的学习就结束了,我才刚刚了解统计学,我知道统计学知识还能运用到店铺开设选址等等的问题上,这是我比较感兴趣的,所以我以后还要继续深入了解统计学,并且运用它服务生活。

这学期专业开设了统计学课程,通过一学期的学习我们对统计学应用领域及其类型和基本概念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掌握了数据的收集、展示、分析的技术。但这都是些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是纸上谈兵。统计是处理数据的一门科学,统计学是收集、处理、分析、解释数据并从数据中得出结论的科学,统计方法是适用于所有学科领域的通用数据分析方法,只要有数据的地方就会用到统计方法。理论须用来指导实践,把我们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去,这是我们学习的目的也是教育改革的方向。

统计学原理是广播电视大学经济与管理学科各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必修的重要的基础课,也是经济管理工作者和经济研究人员所必备的一门知识。它研究如何用科学的方法去搜集、整理、分析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数据,并通过统计所特有的统计指标和指标体系,表明所研究的社会经济现象的规模、水平、速度、比例和效益,以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发展规律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作用,描述社会经济现象数量之间的联系关系和变动规律,也是进一步学习其他相关学科的基础。

《统计学原理》是一门比较灵活的课程,我觉得也是学的有滋有味的一门课。通过这一个学期的《统计学原理》知识学习,在授课老师的讲授和指导下获益良多。老师喜欢和我们同学一起互动,不象有的老师只是填鸭式教学,而不管学生吸收了没有。《统计学原理》不好懂是众所周知的,老师在上课时列举了很多生动鲜活的例子让我们更容易理解。老师还会给我们留出提问的时间,解答疑难问题,更难得是在课后的时间里对我们同学提出的问题作了详细的解答。

首先,明确各章内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所处的位置和所占的份量;。

其次,突出各章的学习重点,使教材变“薄”,便于掌握内容的精髓;。

统计学原理教学内容的掌握,离不开大量的练习。结合辅导课讲授的内容进行练习,方面可通过做不同类型的练习,总结所学内容的异同,掌握其应用条件、解题程序;另一方面可提高运算能力和解题速度,避免犯低级错误。如相对指标中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动态数列中发展速度、增长速度和序时平均数的计算,看起来都比较简单,我们容易产生麻痹思想,平时如不予以重视,缺乏训练,考试时会因小错而造成大错。而对于诸如已知变量数列资料、概率保证程度条件下的区间估计等分析计算内容,必须通过边学边练,才能逐渐理解和掌握。老师在辅导教学中,通常在讲授了一种指标或计算方法后,即布置相应的练习题让我们马上在课堂上做,并针对我们解题时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个别辅导或讲解。辅导课上的练习只能集中在一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和内容上。而课后的平时作业,可以检查我们对所学理沦与动手能力是否能有机结合,使我们加深对书本知识理解,巩固和促进我们自学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师了解学生自学效果的途径。统计学原理中大量的计算公式和计算方法,都必须通过反复的运算练习才能真正掌握。

随着人们对定量研究的日益重视,统计方法已被应用到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众多领域。几乎所有的的研究领域都要用到统计方法,比如政府部门、学术研究领、日常生活中、公司和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中都要统计。因此学好统计学对我们以后的工作和生活斗有好处,通过时间加深对统计学理论的掌握和应用显得更为重要。

优质统计学总结论文(案例13篇)篇五

这学期专业开设了统计学课程,通过一学期的学习我们对统计学应用领域及其类型和基本概念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掌握了数据的收集、展示、分析的技术。但这都是些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是纸上谈兵。统计是处理数据的一门科学,统计学是收集、处理、分析、解释数据并从数据中得出结论的科学,统计方法是适用于所有学科领域的通用数据分析方法,只要有数据的地方就会用到统计方法。理论须用来指导实践,把我们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去,这是我们学习的目的也是教育改革的方向。

统计学原理是广播电视大学经济与管理学科各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必修的重要的基础课,也是经济管理工作者和经济研究人员所必备的一门知识。它研究如何用科学的方法去搜集、整理、分析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数据,并通过统计所特有的统计指标和指标体系,表明所研究的社会经济现象的规模、水平、速度、比例和效益,以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发展规律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作用,描述社会经济现象数量之间的联系关系和变动规律,也是进一步学习其他相关学科的基础。

《统计学原理》是一门比较灵活的课程,我觉得也是学的有滋有味的一门课。通过这一个学期的《统计学原理》知识学习,在授课老师的讲授和指导下获益良多。老师喜欢和我们同学一起互动,不象有的老师只是填鸭式教学,而不管学生吸收了没有。《统计学原理》不好懂是众所周知的,老师在上课时列举了很多生动鲜活的例子让我们更容易理解。老师还会给我们留出提问的时间,解答疑难问题,更难得是在课后的时间里对我们同学提出的问题作了详细的解答。

首先,明确各章内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所处的位置和所占的份量;。

其次,突出各章的学习重点,使教材变“薄”,便于掌握内容的精髓;。

统计学原理教学内容的掌握,离不开大量的练习。结合辅导课讲授的内容进行练习,方面可通过做不同类型的练习,总结所学内容的异同,掌握其应用条件、解题程序;另一方面可提高运算能力和解题速度,避免犯低级错误。如相对指标中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动态数列中发展速度、增长速度和序时平均数的计算,看起来都比较简单,我们容易产生麻痹思想,平时如不予以重视,缺乏训练,考试时会因小错而造成大错。而对于诸如已知变量数列资料、概率保证程度条件下的区间估计等分析计算内容,必须通过边学边练,才能逐渐理解和掌握。老师在辅导教学中,通常在讲授了一种指标或计算方法后,即布置相应的练习题让我们马上在课堂上做,并针对我们解题时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个别辅导或讲解。辅导课上的练习只能集中在一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和内容上。而课后的平时作业,可以检查我们对所学理沦与动手能力是否能有机结合,使我们加深对书本知识理解,巩固和促进我们自学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师了解学生自学效果的途径。统计学原理中大量的计算公式和计算方法,都必须通过反复的运算练习才能真正掌握。

随着人们对定量研究的日益重视,统计方法已被应用到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众多领域。几乎所有的的研究领域都要用到统计方法,比如政府部门、学术研究领、日常生活中、公司和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中都要统计。因此学好统计学对我们以后的工作和生活斗有好处,通过时间加深对统计学理论的掌握和应用显得更为重要。

优质统计学总结论文(案例13篇)篇六

在进行旅游行业的核算时,主要采用的是抽样调查、定期调查和专项调查等。调查的项目由国家旅游局和相关单位共同制定,并且由专门的调查人员执行。在进行调查时,国家和地方进行核算的方法不同,国际进行的是抽样调查,通过选取样本进行调查,以此推算全国的旅游人数和相关的收入。地方的旅游经济核算主要是对当地的旅行社、旅店等进行核算,并且将各个景点的统计人数作为补充调查。

二、我国旅游经济核算存在的问题。

(一)核算范围不全面。

我国旅游经济进行的相关统计并不全面,其数据缺少连贯性,并且由于缺少科学的统计方法,使得统计数据没有很高的权威性。从经济的核算统计上看,现阶段的经济统计并不能够全面的代表全国的旅游统计,因此存在着统计范围不全面的问题。在进行旅游数据的统计时,存在和相关项目漏算的现象,在进行旅游人员统计时,只进行星级饭店旅游人员的统计,而忽略招待所等住宿地的人员统计,再有就是对调查表中相关项目的认识不准确,使得核算的内容不全面。

(二)核算数据缺乏权威性。

旅游经济在进行核算时并没有建立相应的账户体系,因此在进行相关的统计时,数据的核算缺乏精准性和权威性,各地方的经济核算不能进行较好的比较,由于数据的不统一使得其提供的数据没有信任度。

(三)核算指标不合理。

从核算的方式上看,很多方式的核算都不合理,在进行旅游经济核算时发现,有很多非货币形式的指标,比如对旅游人数的统计,再有就是对旅游的消费核算部准确。旅游中的消费占据了旅游经济中的很大部分,但是其相关的统计指标并不规范,使得很多项目没有得到合理的计算。

(四)核算方法不严谨。

从经济核算的方法上看,很多地方的旅游经济存在核算方法不严谨的问题,比如国家级的旅游经济和地方级的经济核算方法不同使得计算的数据很难统一,现阶段我国旅游计算调查采用的还是回忆式的方法,使得核算的结果和实际有很大的差别,很多调查者对调查内容不熟悉,容易出现漏查的现象。从核算的频率上看,很多地方在进行经济核算时通常是一年进行一次,使得误差很大。再有就是调查的样本分布不均,没有很好的代表性,用某一地区的经济核算估量其他地区,存在着很大的误差。

三、加强旅游经济核算的措施。

加强旅游经济核算,不仅能够对旅游经济更好的评估,同时还能更好的促进旅游行业的发展。要对旅游行业核算的范围进行全面的统计,将影响旅游行业核算的每一个因素都要包含在内,并且进行调查表的优化设计,让项目的设置和规划更加合理。进行统计算法的优化处理。让国家和个地方的核算方式相同,从而让统计的数据更加具有权威性和信服度。提升调查人员的素质,让调查人员对相关的统计程序更了解,从而进行更加精准的统计。国家要重视旅游行业的经济核算,并且要推出相关的政策帮助进行经济的核算,从而让旅游经济的核算更加顺利和精准。

四、结语。

在进行旅游经济的核算时,要结合现阶段我国旅游行业核算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提升。控制好旅游行业计算的范围,将旅游行业经济所涉及的经济都纳入到经济核算的范围中,并且提升相关的计算方法,让计算更加的精准。我国现阶段的经济核算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在进行提升时要按照相关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提升。加大旅游行业经济核算的管理力度,让旅游经济数据更加的精准,从而更好的提升我国旅游行业的经济发展,让旅游行业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优质统计学总结论文(案例13篇)篇七

统计学在财会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教育部明文规定,统计学要作为高等院校财经类专业必修的核心课程之一。然而,实际情况是,统计学在财经类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并未得到其应有的地位体现。“难、繁、枯燥、无用”等是学生们对这门课程最常见的形容和评价。甚至,很多教师也认为这门课程本身的特点致使教学过程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特别在针对财会专业等特定细分应用专业时,目前,统计课程教学在大部分高校都仍还存在“千篇一律”的现象,忽视实际应用,最终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满足很多现实工作需要,如不知道如何开展企业财务基本情况调查,缺乏使用统计软件处理分析数据的能力等问题。本文以财会专业为例,探讨统计学教学在特定专业细分下应采取何种模式,应从哪些环节进行教学改革等问题。

1财会专业统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文献梳理,目前在本科、专科等财会专业统计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1教材求“全”,不求“专”

自从1992年统计学经国家技术监督局正式批准上升为一级学科后,大统计学的思想逐渐影响到了高校在财会专业统计学的教学内容,除了教授社会经济统计学原理中的内容之外,同时增加了统计推断的内容。课程内容以原理为主,同时还涉及了大量的数学证明和手工计算。大多本科、专科教学中都是以灌输原理、概念、公式为主,而相应的案例分析、软件应用,特别是课程针对于财务专业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引导等在课时安排中严重偏少。这样的结果是,一方面,属于文科范畴的财经类专业,其学生大多数学基础较差,而统计学原理中却恰恰存在大量的公式推导内容,致使学生学习难度大,容易散失学习信心;另一方面,专业关联性不足致使学生在其他课程比如企业财务分析等的学习中无法付诸实践,因此而将统计课程判定为选修而非必修,使其学习兴趣受挫。

1.2教学重“理论”,轻“实践”

由于当前财会专业的统计学教材内容广泛,且受到教学条件及课时等因素以及个人专业知识的局限,教师在实际课程讲授中大多以课本理论为导向,只能将原理、概念、公式按照课本内容进行讲解,而没有足够的精力跳出教材局限根据专业的特点和自身知识面的关联扩展来设置教学内容。此外,当前高校,特别是专科类学校在财会等社科类专业教学资源配置方面明显不足,很少有学校在财会专业统计教学方面有专门的案例库,有校外实训基地的更是寥寥无几。

1.3考核以“笔试成绩”代替“能力培养”

财会专业学生的统计学期末成绩考核,一直以来都是采用闭卷笔试的方式为主,尽管这种考核方式在保证教学质量、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积极的作用,同时也存在着较多的不足,不能有效适应素质教育。当前《统计学》教科书主要都是通过各种例题向学生展示如何运用公式进行计算分析,侧重于把基本运算能力作为首要的培养目标。这种导向,将学生在学习《统计学》课程过程中主要精力引导到了概念和公式的死记硬背上,把课外拓展学习也变成了应付考试的题海战术。很多学生能够在统计学课程的期末考试中取得高分,但在拿到原始数据时缺不知道该如何着手运用统计方法进行分析。这与财经类专业培养新世纪高素质的经济管理人才有些不适应。

2财会专业统计学教改的几点建议。

根据以上这些现存的问题,同时结合笔者在财会专业统计学教学过程中的经历,笔者认为财会专业统计学教改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2.1教学内容化繁为简,侧重易学易用。

笔者以为面向财经类专业的统计学教学活动应该以教授方法为主、讲解原理为辅。作为一门通用的方法论科学,各种具体的统计分析方法是统计学主要的外在表现形式,也是其主要的社会功能所在。一些必要的原理内容也是要讲的,但是通过简单浅显介绍以避免学生误用或滥用统计方法即可。

一是在教学内容设置上,针对财会专业学生,除了要考虑非统计专业实际应用中所需设计统计学基础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外,还需思考如何将统计知识和方法融入到其所学专业中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重点讲解统计基本思想、原理及应用条件,重点培养学生学会应用软件并能对结果做出正确解读。

二是在课堂教学中大胆摒弃不常用且复杂的统计软件。专业的统计分析软件功能虽强大,但对于非统计专业学生却并不常用,如spss、sas、minitab、stata等,且这些软件再多数为英文操作界面,个别还需要使用特有的程序语言,这对于财经类非统计专业学生来说并不适用。相比之下,excel作为普遍常用办公软件,其包含的函数功能、电子表格功能、数据分析功能、图表功能等完全可以满足财会专业学生在今后工作学习中有关统计和分析的需要,这样使得统计学的教学内容变得简单而易于掌握,同时也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2教学方法多样化,侧重实践应用。

统计学作为财会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在课堂教学上应当做到将这门主要由理论、公式和数字构成的课程讲得生动、引人入胜,让非统计专业的学生感受到统计学的使用价值,建立统计学的必修地位,让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这就对统计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要具备理论知识之外的具体方法应用经验,也要掌握灵活的多种教学方法,把满堂灌变成多样教学方法融合的教学课堂。

2.2.1以案例教学为主,培养统计思维课堂上,教师用小部分的时间简单介绍统计方法的数学原理和数学证明,用大部分的时间与学生共同探讨具有典型性的案例,通过案例向学生演示统计方法的具体应用,比如如何收集数据,如何分析数据,如何在软件输入数据,如何读懂软件的输出结果等。财会类专业的统计教学中要更加注重“实践”和“应用”,案例教学法能把学生引导到具体的实际事件中,通过让学生运用教材理论知识,直接对现实问题的现象、背后原因、未来趋势等进行认知和分析,从复杂多变的现实问题中寻找解决问题的多重方案,并选择最优。案例分析相比普通的习题计算更接近“实战”要求,不仅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也有利于学生毕业后尽快适应具体岗位的工作要求。

2.2.2互动教学,把社会时事带入课堂。

在统计学教学中还应安排专用学时,挖掘日常生活中某些实际问题或社会热点问题,结合统计学相关知识点,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针对指定问题,组织学生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分析,集思广益,互相讨论分享,以此来帮助学生加深对书本上的知识的理解。这种教学方式能促使教师与学生双方在课堂中通过行为、语言的互动,以及情感、思维上的碰撞,并最终形成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个体与集体之间全面的、立体交叉式的教学互动氛围,产生教学共振,提高教学效果。此外,把社会时事引入课堂的教学方式,不单是实现了师与生、教与学之间的互动,更是实现了课堂内与课堂外的互动,也是实现了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的互动。

2.3变更考核方式,提升教与学积极性。

期末闭卷考试作为传统的考核方式是以卷面分数为主要依据,容易出现“重考试,轻课堂”、“重强记,轻理解”、“重理论,轻应用”等现象。这样的考核方式致使学生为双方皆为应付考试而学,平时学习中不求甚解,期末临阵磨枪时则把精力花在概念、公式的死记硬背上,如此即便能在考试中取得高分,也依然是短期记忆,是从理论到理论的体力搬运,于实际应用毫无益处。为了凸显统计思维和统计分析能力的重要性,要在财会专业统计学考试中降低期末笔试成绩在整体考核的比重,同时大幅度提升实践环节的比重。实践环节可以采用案例型小课题研究的方式,考核学生从选题、数据收集、数据分析、结论获得等综合运用统计分析方法的能力。

同时,为避免教师在教学中因循守旧,继续沿用传统死板僵化的灌输式教学方式,确保财会专业统计教学改革的有效推进,需要对教师教学考核的方式也进行调整。除了考核教学任务完成度、学生期末考试成绩之外,还应将学生对所学统计学课程实用性的评估、学生对教师授课方式接受程度的评价等内容作为考核的组成部分,并占有重要比例。

优质统计学总结论文(案例13篇)篇八

统计学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统计理念。学生应能看懂大部分统计学课程教材的内容,不需要教师照本宣科。统计学是经济管理类专业通开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不仅要教授学生统计学知识,更主要的是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培养学生具备一种统计理念,养成定量思维的习惯和掌握定量思维的基本方法。我国的大部分经济理论研究偏重于演绎推理,较少用数字说话,有时由于数据不足使读者怀疑其科学性,大大降低了说服力。为了避免此种情况,在教学中就应培养学生用数据说话的习惯,学会搜集、整理和分析使用数据的技能,通过调查或试验,搜集某方面研究的数据,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整理和分析,并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由数据到结论,才能得到对此项研究的正确认识。即在统计学的教学中,教师应将讲授课程作为手段,更重要的是向学生传输一种定量思维方式或一种定量分析工具。

二、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

统计学教师应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消化”。针对不同特点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一)在教学过程中找到适当的教学方法。

教师应先简明直观地介绍基本内容,并突出重点、讲清难点,力求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在此基础上,利用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案例,理论联系实际进行分析,既可以加深学生对基本内容、基本知识、基本原理的理解,又可以使学生体会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应用,最后及时总结基本内容,一个知识点应有一个小结,全部的内容应有一个总结,小结和总结是对基本知识点的强调和归纳。

(二)在教态上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利用适当的教师用语,来提高学生对统计学课程学习的兴趣。在本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应注重语言表达的生动性和丰富性,如对基本知识介绍时,教师用语的使用必须准确、严谨,节奏平缓,以期达到学生能够准确无误地理解。作案例分析时,教师的语言则应轻松、活泼、幽默,节奏富于变化,以活跃课堂气氛,但对基本内容总结时,教师用语则应简洁精练、浓缩概括,节奏稍慢一些,这样有利于学生记忆和应用。

2.通过对知识加工,增加知识的应用性和趣味性。统计学是一门夹杂数学内容的学科,大部分学生都很畏惧繁琐的公式,所以在讲授统计学时,教师必须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教师应尽量列举统计与社会、统计与经济、统计与日常生活相关联的事物,引导学生用统计的眼光认识世界。在搜集案例时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搜集资料的途径,如国家公布的国民经济各种统计资料或各类媒体报道中的统计调查数据,以及在实际调查中得到的各种资料和生活中学生认为有意义的案例等,如用本班的出勤率、团员所占百分比来讲解“结构相对数”。

(三)在统计学考试试卷安排上来说,可以借鉴西方经济管理类专业统计学考试的方法,把考试中可能用到的主要公式在试卷上直接给出。

事实上,这与强调学习统计学重在能使用统计方法处理具体统计数据的要求是一致的,对公式的推导证明是统计专业的学生要掌握的东西,而非统计专业的学生只要能熟练使用统计公式,能注意到不同公式的特定应用条件就可以了,这种将统计学的相关公式给出的做法,在国内统计学考试中几乎没有出现过,而在西方的相应课程考试中则是普遍现象,如英国的一些课程的考试就是如此。

(四)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在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普遍采用的,统计学也可以借鉴这种形式。这里指的是在统计学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对案例情况的熟悉,运用所学的统计理论和统计方法对案例中待解决问题进行思考、分析、研究和辩论,并选择若干统计方法进行实际计算和分析,对计算过程和计算结果进行讨论、分析、比较和评价,从而选择一个比较优良的解决方案的过程。

三、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素养。

教师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在新形势下,教师不仅要有牢固的本专业知识,还要具有足够的经济管理知识,能在实践训练中指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要做到这些,教师的培训就显得尤为重要。统计教师迫切需要提升自身综合知识,加强各个方面技能的培训。

高校经济管理专业的统计学教学,虽然对学生不需要讲授过多复杂、高深的统计理论和方法,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降低了对统计学授课教师的要求,相反,对教师的知识结构和知识更新提出更高的要求。作为统计学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对统计学学科知识结构的把握。

在统计学学科上要达到一定的积累,及时更新和完善知识框架,不但需要掌握统计学原理、概率论、数理统计及相关的统计知识,还要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和相关的统计软件,如excel、eviews、spss等,了解统计学科的发展动态。

(二)掌握一定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技能。

教师在上岗前必须经过教学理论的培训,对学生的心理进行剖析,结合学科的特点,针对学生的属性,采取不同的教学技能,必须能熟练运用各种教学手段组织教学,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对任课班级的专业相关课程的了解。

教师应对所授班级的专业核心课程有所了解,尽量利用学生熟悉的专业实例来讲解统计理论方法,在介绍最新统计知识时能与学生熟悉的专业应用相联系。这样,不但使学生将知识贯穿起来,应用自如,而且还可以加深师生间的感情,更便于与学生沟通,进而得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四)提高与统计学课程相关的实践活动能力。

统计学教师多数是从学校毕业后直接走上讲台的,他们长期从事教学活动而缺乏统计实践活动的锻炼。因此对企业经营的规划、预测和管理的统计工作,教师的实践经验明显不足。这样统计课程就无法和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实际联系起来,教师的讲课无法给管理的专业实践提供帮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然很难得到提高,这恰恰是一些统计学教师需要提高的方面。

学习理论是在课堂,检验是否掌握了知识理论一般是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活动中,这就需要教师注重理论与实际之间的关系。运用案例教学法时,可以把案例设计成问题,让学生利用已有知识尝试解决问题,把学生的各种解决方案与实际解决方案进行比较并开展评价,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巩固专业知识,提高判断能力。

四、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理论来源于实际,又高于实际,在实际中完善理论,反过来理论还应应用于实践中,指导实践。在统计学课堂上,传授理论的同时,还要注重统计学理论与现实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一)课前准备方面,在每章结束的时间,安排学生对下一章预习,除了对新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外,更重要的是找到该章在现实中的应用体现,为自己和他人提出相关的问题,引起大家的思考。

(二)课程安排方面,在统计调查、抽样调查等章节的教学中,安排学生以组为单位,对周围的企业单位或社会进行问卷调查。每一小组通过设计调查问卷的问题、确定调查方式等,整理调查问卷数据,归纳调查结论,为企业和社会提供有价值的建议和意见,促进企业或社会在某方面的发展。

(三)教材设计方面,设立附录收集一些从政府部门发布的统计信息,及报刊杂志中有关企业管理等方面的资料,说明如何利用统计知识解决经济管理专业方面的实际问题;还可列出典型案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如5月12日四川大地震截止到5月22日的死亡人数为55239人,后期统计捐款总数为441亿元;受美国次贷危机带来的影响,我国共持有美国国债5187亿美元,较6月份大幅增持149亿美元,中国仍是美国国债第二大持有国;世界上每4个新生婴儿中有一个中国人等。

五、结论。

在统计学教学中,针对学生的特点,教师需要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还需要不断的提高统计学教师自身的专业水平和知识素质,进而使统计学的教学得到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栗方忠.统计学原理[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优质统计学总结论文(案例13篇)篇九

在社会的一定经济条件下,统计是为管理和决策提供信息支持的,因此,出现了人力资源管理统计学。人力资源统计学是对人力资源情况进行描述,衡量,跟踪及预测,并对此进行统计分析的方法论学科。在人力资源管理学和人力资源经济学的定量和精确的发展上,人力资源管理统计学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在我国,关于人力资源管理的统计研究的体系,由于各方面的因素影响,相对而言的较健全的指标体系一直未建立起来。

一、建立起人力资源管理统计学指标体系。

在工作实践中,人力资源的统计的范畴非常广泛,比如:统计企业需要多少人力,投入的人力费用多少,回收利用多少,目前人员是供过于求,还是供不应求等。就研究内容,需从四个方面去设计统计的指标,就人力资源统计来说,四个方面指的是质量、数量、发掘、应用,建立指标的体系,要具体考虑五个方面:质量的指标,结构的指标、功能的指标,数量的指标,动态的指标等。

二、企业评估标准体系在管理统计学环境下的建立。

为了使企业真正意识到人力资源在其的重要性,更加直接客观的看到人力资源的价值,往往应用统计学的思想,将人力资源“量化”意识增强,彻底改变一些管理的方式方法,从而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将重视真正落到实处。统计学实际上就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即通过整理、搜集、分析等手段,对研究对象的本质进行推断,甚至预测研究对象未来。统计学综合性,是由于其中运用了大量的数学科学及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社会科学等很多其他学科的专业知识,涉及的科学领域较为广泛,同时对这些科学领域的渗透力是很强的。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中,统计学这门学科非常重要,因为统计学科的最终的目的就是对总体的数量及其所表现的规律性进行研究,因此,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中,通过统计,更能直接的表现出实况。

三、建立人力资源管理统计学框架体系。

建立人力资源管理统计学的大致结构的体系,包含建立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统计学管理方法,二是统计学理论。建立人力资源管理统计学最主要是要表现出人力资源数量特征。因此,要先确定3个因素,即:研究的目的和研究的对象,研究的范围范畴等进行界定,其次在此基础上,对考核人力资源综合的指标体系进行设定,统计指标的设定很多,例如:人力资源的投入、产出、及效益等;再次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总体数目、构架、发展趋势、人员的分配等情况需用的统计方法展开研究,进入统计的分析阶段。

(一)设置人力资源综合指标。

建立人力资源统计指标体系,从不同的角度,区分也不同。譬如可以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划分,时间的角度指标体系分为的静态和动态,空间的角度指标体系分为行业和职业等。分企业、部门、个人,这就是又是从宏观和微观分的。体系的建立,一般主要是五个大的模块,即人力资源存量指标、变异指标、相对指标、平均指标、流量指标等,并包含各指标计算方法的确定。

获取人力资源数据及数据的调查采用的主要的调查方法的确定,比如:典型调查、全面调查、抽样调查方法等;进一步确定整理数据的方法。比如统计分组、统计图表等都是整理数据常用的方法。

(二)人力资源管理统计学理论基础。

人力资源管理统计学的研究方法、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基本范畴等,及涉入的其他学科,还有人力资源经济学,统计学都是属于人力资源统计学的理论基础。

(三)人力资源统计制度进一步得到完善。

对于企业的人力资源讲,设计相对而言完整的统计制度体系,通过应用此体系及分析其作用,反思现有的统计的调查的方式方法,获取资料的完整性,人力资源的统计的范畴等,在此基础上,可提出最初的设想,即人力资源统计制度统一规范的建立的设想,来适应经济时代的各行各业。为了确保数据信息的准确性、权威性、统一性,同时满足各企业及经济经济活动单位对人力资源统计研究的需要,要求数据来源通道必须规整起来。

四、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正确看待统计学在其中的作用。

运用某种单独的学科,若是要最大限度的发挥其作用以达到最多的利益化,是不可能的。需要融入到其他的学科,和其他的学科搭配起来共同运用方可实现,因为任何单独的学科都是不万能的,所以在企业的管理中,我们要正确的认识人力资源管理统计学在其中的作用,不应该对其中作用夸大,英准确看待其适用的一面。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统计学是作为一种工具为其所运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对象是“人”,运用过程中,很多的因素都要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所以不能也不可以等同于任何一门自然学科那么简单容易,同时,我们也都了解,统计学的运用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工具,但是也要根据实际的情况正当的运用,若是不了解实际的情况,盲目的解析数据,就很可能做错误的定论,严重的会给企业带来不可计算的损失。所以,在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学的进行研究时,针对多方面的因素都要进行全面缜密的考虑,同时将适用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的学科和统计学科相互联系,互相结合,互相渗透,好好的运用统计学这一重要的工具,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最打限度的发挥其作用。

优质统计学总结论文(案例13篇)篇十

统计学是一门收集、整理、显示和分析统计数据的科学,目的是探索和挖掘大量社会经济现象的内在数量规律性,进而为宏观国民经济管理部门或微观企业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随着定量化研究方法在我国社会经济研究领域的普及和深入,统计方法已经成为管理、经济、经贸、金融等许多学科领域研究的重要手段。国家教育部规定《统计学》作为经管类大学本科学生的专业(核心)基础课,尽管近年来国内院校经管类专业统计教学在教材的选择、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改进,但是当前非专业《统计学》课程的实际教学效果仍不够理想。本文结合经管类统计学课程教学的实际情况就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1.教学方式陈旧。曾说过:“在抽象的意义下,一切科学都是数学;在理性的世界里,所有的判断都是统计学”.统计学与数学最大的区别在于统计学将抽象的数字、公式赋予了经济的含义,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运用量化分析方法处理社会经济的实际问题。在传统的教学中,许多课堂往往注重理论和方法上的讲解,大量公式的推导和数学计算使学生对统计学丧失学习兴趣,从而被动学习。

2.课程针对性不强,与相关专业融合不够。教师根据书本内容讲解统计方法的基本原理、实施步骤,而对方法本身在各个领域中的实际作用未能进行详细阐述,导致学生对统计方法的学习过于枯燥,即使学完也不知如何在实际中运用这些统计学方法,无法将统计学作为定量研究的方法论指导相关专业领域的预测和决策。再者,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统计计算方法,却对所计算的变量、参数和结果不能给出很好的解释,甚至忽略统计方法的前提假设条件。这种与实际脱节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形成统计就是数学的思想,从而无法起到让学生形成统计思想,学会用统计的教学目的。

3.实践教学不足。统计学是一门操作性较强的学科。通过实践教学,一方面可以弥补课堂学习的不足,检验课堂教学;另一方面学生可以具体操作统计实务,增强实际动手能力,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因此实践教学是统计学学习中不可或缺的手段。可是,据目前针对武汉市各高校统计学教学调查的实际情况来看,很多学校教学中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仅有理论课程的讲解,教师只注重课本例题、习题的讲授,实践教学处于缺失状态。其次,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各种统计软件应运而生,从word、excel自带的统计功能包到spss、sas等专业的统计软件,现代化的信息处理技术可以帮助我们走出大量繁琐的数学计算,便捷地得到正确的计算结果,让我们的实践教学不仅仅停留在手工案例分析的阶段。但是,在实际的授课中,针对统计软件的讲解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有的学校只讲公式运算不讲软件,学生甚至连统计静态描述中的统计图表、平均数、方差连统计图表都不会用计算机软件生成,一个综合性的问题往往需要几十分钟才能算完,浪费了宝贵的时间,消耗了大量的精力。这样的统计学学习完全脱离了统计学方法论的本质,不但不利于学生社会竞争力的培养同时也为今后的工作带来困难,让统计学沦为有形无神的一纸公式。

4.考核方式不完善。目前,本科经管专业统计学课程广泛采用“平时成绩+期末考试成绩”的考核方式。期末考试多为闭卷,比例在总成绩中占70%甚至更高。这样的考核评价方法单一片面,忽视了对学生统计方法综合应用能力的考察,不利于促进学生提高统计分析具体问题的能力。

二、统计学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1.采用启发式教学。教学工作,包含两种最基本的活动,一是教师的讲授,一是学生的攻读。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指出:“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因此,教学必须在以诱导为核心的前提下,以问题为导向,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和鼓励,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好胜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他们自主地探讨相关知识。比如在学习时间序列时,可以让学生站在企业经理的角度,通过上市公司年报尽可能地搜集和整理相关的资料,结合往年公司的销售额思考如何预测。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并最大程度地通过自己搜集资料和的研究和分析,提出恰当的解决办法。将平铺直述、一讲到底的课堂组织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核心、课程内容为导向、教师引导和控制组织的学习活动。因此,教师还应在对学生充分了解、对教材充分掌握、对各类教学策略与技术充分熟悉的基础上,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拓展课程的内涵和外延,使统计学课堂真正丰满起来。

2.突出案例教学法。(1)案例教学。统计案例教学属于实践活动的真实模拟。通过案例让学生在课堂上接触到大量实际的具体问题,培养学生的统计思维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通过引导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分析实际问题的思路,解读计算结果,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以达到深刻理解、熟练掌握、会实际应用的目的。其次,通过案例将抽象、枯燥的理论与社会经济中的实例联系起来,生动形象地帮助学生加强对基本理论的理解和思考。并且在实际问题的研究中,从不同的角度选用不同的理论和方法分析案例,得到不一样的解决方案,不但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求知欲,更能促进学生对综合问题分析能力的培养起到触类旁通的作用。比如,在统计调查的教学中让学生调查在校大学生的月支出情况,如果向全校同学都发放问卷调查即为普查,但普查工作量大、成本高;如果随机选择同学进行调查则是抽样调查,若针对某特定年级的调查也可以分为整群调查,或选择占全校大多数学生的学院调查为重点调查等。通过案例使学生加强了基本概念的理解,培养了学生的统计思维,让学生学会针对具体问题采用适当的统计方法进行分析。(2)突出专业契合度。统计学作为经济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经管类许多专业均要开设。教师在备课时针对不同专业学生设置不同的案例。突出不同专业学生的专业背景,既能让学生加强对概念、公式等理论知识的理解,又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还能与本专业其他课程进行有效的衔接,突出统计学作为工具和方法的实用性。比如对会计专业讲解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我们结合基础会计课程中会计要素、会计账户及其金额和会计报表编制的讲解。再如,将统计学中平均指标计算与财务会计课程中存货计价方法、管理会计课程中销售预测相联系。存货成本的先进先出法和加权平均法,就是应用统计平均指标的计算原理,即简单算术平均数和加权算术平均数的计算;管理会计课程的销售预测则是算术平均法、移动平均法的应用。这样,学生有效地利用了自己的专业背景理解起来会更为透彻。统计知识在专业的应用地位凸显出来了,学生有了对统计课重要性的认识和学习统计学的兴趣,统计课堂的教学效率也自然提高了。

3.加强实践性教学。(1)课程引入实践专项训练。统计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通过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从书本走向实际,从理论走向实践,用知识转化成能力,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目的。如果教学只停留在课堂上教师单纯对理论的讲解学生被动地学习,学生学完后根本不具备独立定量分析处理社会经济问题的能力。只有大力改进教学体系,强化实践性教学和专业技能训练,使实践性教学在教学计划中占有较大的比重,打破经管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只有毕业实习这个唯一实践性教学的做法,构建以课堂、实验室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多元化立体教育体系。以专周或独立设置的统计学配套实践教学,组织学生选择一些社会热点问题进行社会调查、专题研究或参与企业管理。保证学生能在相对集中的时间内独立设计统计调查的方案、搜集数据、绘制图表、分析预测,让学生走出课堂,在实际工作中使专业教学与统计实践密切结合。(2)重视电算化能力的培养。统计学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但是定量分析的内容较多,计算复杂且工作量较大。统计软件的使用不仅使统计技术变得简单、准确,而且使统计教学由繁琐抽象变得简单轻松;节省了时间、人力和物力。因此,加强对计算机软件(如word和excel)和统计学软件(如sas和spss)的教学,培养和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统计分析软件处理相关数据成为实践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在教学中,首先应让学生明确正确操作相关软件的步骤,引导学生输出计算结果,重点阐述计算机输入和输出的数据的内容和意义,让学生掌握评价和分析数据的方法,提高对数据分析和评价的能力。

4.累进及多样化的考核方式。统计考试应将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列入考试评分标准当中,将基本理论、统计实践和统计思维纳入考试体系中,综合评价学生成绩。学生成绩由参与教学活动的程度、独立思考设计完成统计方案的情况、对社会经济现象的分析能力和基本理论的水平共同决定。为此,考试模式应不拘一格采取灵活多样的考试组织形式。除了目前普遍采用的书面考试外,综合采用演讲与讨论让学生结合专业背景针对社会经济现象自拟选题,通过学生撰写小论文并答辩的方式考核,变单纯闭卷考试为闭卷与开卷结合,口试与笔试结合,卷面考试与统计分析报告的写作、计算机应用软件的操作相结合等多元化测试考核及多阶段考核,积分累进考核成绩。

参考文献:

[1]陈希孺。机会的数学[m].清华大学出版社、暨南大学出版社,20xx,6.

优质统计学总结论文(案例13篇)篇十一

时光荏苒,两年半的硕士学习生涯马上就要结束了,我也即将结束我的求学生涯,奔赴社会这个更加广阔的平台去实现自己的追求。回首这短暂而又充实的两年半时光,我收获颇多,各个方面都得到了较大的进步,这主要得益于导师、师兄弟及同学们的帮助与关爱。在这即将离别的日子里,我心中有太多的感激与不舍。

首先要感谢我的导师游大海教授,在此向游老师表达崇高的敬意!游老师不仅用他渊博的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大胆创新的进取精神在学习和课题研究上给了我悉心的指导,而且游老师的幽默直爽、乐观大方的生活态度时时刻刻感染着我。游老师不仅注重培养我们严谨的治学态度,而且常常用他的人生奋斗经历和经验激励我们不断前进,让我获益匪浅。游老师不仅是我的良师益友,更是我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学习榜样。

再次向游老师表示深深地感谢!感谢实验室里的兄弟姐妹,他们是叶磊,王科,吕毅,王亮,吴俊春,黄若寅,李亦龙,潘凯,陈伟华,陈齐瑞,龙呈,王刚,代力,董美玲,胡金,邹扬等师兄师弟师妹们,有你们的日子里实验室的生活充满了色彩,我们一起度过了短暂而又难忘的研究生生涯。

在平时的生活和科研上,你们给予我无私的帮助和关爱,让我感受到实验室这个大家庭的温暖,与你们在一起的时光是快乐而又充实的,我将永远记住这份珍贵的情谊。谢谢你们!感谢硕1102班的各位同学,谢谢各位同学对我的帮助和关心,与你们在一起学习和生活的日子里让我倍感温馨,我为自己是这个班级的一份子而感到开心与自豪。在此我还要感谢我的家人,没有你们的任劳任怨,无私付出,就没有今天的我。是你们给了我在求学道路上不断前进的信心和勇气。

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会更加努力,用更大的进步来回报你们。向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评审我的论文以及参加论文答辩的专家、老师致以深深地谢意!

本文研究得到“基于态势感知的电网运行轨迹表征方法研究”科研项目的支持,在此表示感谢!

优质统计学总结论文(案例13篇)篇十二

为了确保决策的正确性,企业必须经过市场调查这一环节,当今市场竞争呈现白热化的趋势,如果没有真实可靠的数据做支持,企业的决策就成了空中楼阁。本文对统计学角度下的市场调查做了一些分析,并指出了一些问题。

针对某一市场问题,组织采用科学手段,对相关市场信息进行搜集、整理并分析,以此来反映、描述市场的当前状况,并对市场发展变化的内在规律进行总结的过程就是市场调查。当前经济迅猛发展,成熟的市场机制得以建立,企业之间在产品和服务质量上的差距越来越小。大量的产品被生产出来,“同质化”现象出现在各个企业之间,所以,生产出独具特色并为消费者所喜爱的产品,树立别具一格的企业特征、形象,是企业经营管理任务中的重中之重[1]。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市场调查必不可少。要想做好市场调查活动,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调查目标要明确,调查方案要全面。

明确调查目标是市场调查的第一步。市场调查的目标根据企业需求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在对经营战略进行布局时,企业必须对宏观市场环境发展变化所呈现出来的趋势进行调查,对其自身所处行业未来的发展情况要做到心中有数;在对市场营销策略进行制定时,企业要对市场需要、竞争情况、消费者购买行为以及营销要素进行调查;在经营过程中如果有问题出现,企业就要调查问题本身和问题出现的原因[2]。一个全面的市场调查方案要具备以下几个要素:

1.调查目的要求。要从市场调查目标出发,把市场调查所有目的要求列在调查方案之中。

2.调查对象。消费者、零售商以及批发商是市场调查的主要对象。在对消费者进行市场调查时,产品的购买者与使用者不一致是一个需要重视的问题。另外某些特定商品的消费人群较为集中固定,这时在进行市场调查时,应该选取该种产品的主要消费群体作为调查对象。

3.调查内容。作为搜集资料的依据,调查内容是服务于调查目标的,可以从市场调查目的出发对具体调查内容进行确定。对调查内容进行确定时,要对所搜集资料的需要性及可能性加以考虑,确定内容时,要做到既全面又简练[3]。

4.调查表。作为市场调查用到的基本工具,调查表设计质量如何直接对市场调查质量造成影响。以下几点是设计调查表时需要注意的问题:设计应紧密联系调查主题,对重点要加以突出;要提出可被调查者接受的问题,以免出现调查者拒绝回答、难以回答的问题;要条理清晰,具有逻辑性;内容要简明扼要,所用词汇要做到简单、直接、不含偏见。

5.全面的调查工作计划。调查工作计划要对工作人员配备问题、访问人员招聘以及培训问题、工作进度安排问题等等进行涵盖。

二、使用科学手段进行调查工作。

所谓科学方法主要就是指对统计学相关方法的运用,在整个市场调查工作中都予以了很好的体现。

1.选取调查对象。根据调查方式的不同,可以把市场调查分为普通调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以及抽样调查等。抽样调查因为具有成本较低、用时较短、精度较高种种优点,而得以被广泛运用于商业调查中。当在市场调查过程中使用抽样方法时,因为调查对象具有分布范围广的特点,所以要确定抽样方案的科学合理,这样抽取样本才能对总体状况进行反映。根据市场调查对于准确程度要求的不同而对样本的抽取数量进行确定,一般说来,市场调查的结果想要达到的准确度越高,需要抽取的样本越多,随之而来的是更多的调查费用。在进行具体的抽样活动时,要控制好抽取样本的人口特征因素,所抽取样本和调查对象总体人口在人口特征分布方面要做到一致。

2.收集、整理资料。调查法、观察法以及实验法是市场调查中被经常使用的收集资料的方法。调查法对于描述性研究十分适用,另外两种方法对探测性研究十分适用。在进行市场调查时,企业普遍使用调查法。在进行实地调查之后,就应该开始着手对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了。把填写好的调查表收集完毕以后,调查人员会对其逐份检查,并把不合格的调查表剔除出去,之后对确认合格的调查表进行统一编号,以便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可使用excel电子表格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计算,最后依据调查目的以及调查要求,使用计算出的结果,全面分析调查内容。

3.重视调查信度以及效度。调查问卷只有具备信度、效度才有了生命力,在正式进行调查之前,必须加强对问卷的信度以及效度的检验评价工作。重测可信度、内部一致性可信度等是被经常使用的信度评价分析方法。把问卷的研究目的作为依据,可以把效度分为内容有效度、效标关联有效度等几种。一旦发现问卷具有的信度和效度较低,就要修改相应项目,之后再评估,直至出现满意结果。

市场调查是决定企业决策正确与否的关键,对企业的未来发展造成重大影响。

优质统计学总结论文(案例13篇)篇十三

中国经济处于快速发展之中,在这一过程中,要关注经济管理的效率与合理性。由于经济的涉及面广且影响因素较多,这就要求管理人员掌握必要的理论,从根本上处理经济管理问题。实践表明,统计学在当代经济管理中具有重要作用。如何正确看待这一理论,并且将其合理的应用于经济管理中,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统计学是一门具有综合性的学科,是数学的一个分支。它主要以数学的搜索与整理为前提,以数据分析为主要手段,可对经济学等多种现象做出正确的解决和判断。进入新时期,经济学面临着更加复杂的发展局势,其发展需要有力的理论支撑,统计学的特点与经济发展的很多方面都能够吻合。目前,统计学已经在经济管理的多个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当代经济的发展是有管理学与经济学共同构成,管理是经济的重要方面,管理学同样具有复杂性,是通过一系列的手段来完成管理活动,要促进管理手段的合理化,就需要统计学作为支撑。

2统计学对经济管理的影响。

2.1统计学可以合理化企业报酬分配。

职工的薪资分配就是一个最基本的企业报酬分配问题,数学在职工的薪资分配中具有积极的作用。数学可以作为员工薪资定量计算的辅助工作,能够确保员工的利益合理化。对于企业发展来说,统计学主要可以用于企业职工的薪资比例调节,从而使企业形成一种公平的气氛,促进员工积极性的提高,确保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2充分利用统计学的有关规定。

经济问题是庞杂的,统计学是一项综合性的学科,可以解决经济学发展中的多个问题。尤其是在我国进入了世界经济体系中后,经济的发展要符合国际市场的需求,信息的统计具有多样化的手段,在经济政策调整中具有促进作用。另外,在经济管理过程中,统计学也使管理过程更容易。数学公式可以应用于多种不同的对象中,数学的量变和质变关系可以解决经济学发展不稳定问题。数学也是十分严谨的`学科,所计算的经济学数据可供经济学者和企业作为依据,经济学发展和研究的严谨性与数学保持惊人的一致。

3统计学在当代经济管理中的具体运用。

3.1数学在营销管理中的应用。

市场分析是营销管理的前提条件,数学的众多理论都对经济学营销管理提供理论的支撑和指导,统计学可以帮助企业计算日常的销售情况,分析市场的未来发展现状,制定合理的产品价格。缺少统计学这一保障,营销管理会显得比较混乱。并且作为经济学的关键工具,通过间接的和直接的教学方式都可以分析出营销所需条件,使企业营销更加顺利。

3.2统计学应用于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在企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发展中较为复杂的部分,涉及大量的数据和表格,统计学的应用不可缺少。统计学可以帮助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进行数据统计,了解员工的学历、工作经验等基本状况,以便于在招聘和人员分配上更加合理。另外,员工具有个性特点,在这一过程中,要通过统计学为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一个分析员工特点的工具,使管理人员了解员工的个性特点,使人力资源调配能够更加合理,同时满足员工的个性需求,促进其学习积极性的提高。统计学还可以为企业人力资源统计提供必要的依据,抓住人力资源分析的重点,从而使人力资源能够全方位、高效的发展,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

现代企业离不开审计,审计可以使企业发展更加规范,可以促进企业的发展。统计学应用于审计,主要体现在其样本统计上,由于每个样本都具有自身的特点,只有采取统计学的理念才能审计更加合理,抽样更加高效,使每种概率都能够有样本的加入。可见,在审计实务中,统计学的介入是一种必然现象,要确保审计的准确、灵活和高效性,必须认识到统计学的作用并且正确应用统计学理论。现代审计也处于发展过程中,审计的合理性还需要进一步考察,统计学作为审计的基础工具,可以促进审计的合理性,使其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4总结。

统计学是数学重要理论之一,统计以解决多数据、复杂的问题为主。经济发展过程中,无论是在审计、还是在预算和管理中都遇到较多的数据、图表问题。统计学在经济管理中具有指导意义。通过统计学的应用,可以帮助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审计人员更轻松的获得员工和企业的基本信息,并对企业做出评价与策略调整。当然,我国企业在统计学的应用上还不够,还需要在企业内部对统计学的作用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阐述,使企业员工与管理人员进一步认识到统计学的作用,也能够掌握更多统计学的应用方法,从而发挥这一工具的积极意义,解决企业内部的多种问题,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

相关范文推荐

    优秀化工品销售心得大全(17篇)

    通过总结心得体会,我们可以从中发现自己的盲点和不足,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好地改进和发展。在下面的范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人对于心得体会的理解和表达方式。

    优秀餐厅心得体会总结大全(19篇)

    心得体会具有反思和思考的作用,让我们更清晰地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让我们一起阅读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看看别人是如何总结和概括自己的经验和思考的。

    精选廉洁修身心得体会(汇总13篇)

    通过撰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并发掘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接下来是一些关于心得体会的范文案例,供大家参考和学习。这个寒假,我读了《廉洁修身》这本书后,懂得做一

    最优学校招生工作总结发言稿(模板17篇)

    一个月的努力和付出应该得到总结和认可,这样才能更好地规划下一个月的工作目标。下面是一些关于月工作总结的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启示和灵感。一、首先园况分析:

    实用三国演义读后感六年级大全(19篇)

    读后感是一种抒发内心情感、展现个人思考与成长的表现形式,可以让我们更全面地认识和感受世界。接下来请欣赏一些精选的读后感范文,它们充满智慧和情感,或许会给你的写作

    实用考务会议主持词(汇总18篇)

    在这个重要的场合上,我感到非常荣幸能够担任主持人,为大家带来本次活动的顺利进行。下面是一些备受赞誉的主持人的风采展示,希望大家能够从中获得灵感和启发。

    最优社团策划书(案例17篇)

    策划书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不断的修订和更新。掌握好策划书的写作技巧和方法可以为我们的工作带来更好的效果和成果。一、活动背景:时光匆匆,转

    最新机关廉政心得体会报告(汇总18篇)

    写心得体会可以激发我们对于学习和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并努力改进。小编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廉政报告是反腐败工作的一项

    最新违规收受红包心得体会大全(18篇)

    心得体会是一种重要的反思方式,通过对自己经验的总结和梳理,我们能够更好地发现问题和改进方法。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希望通过这些范文,能

    优质访惠聚经验交流发言材料范文(19篇)

    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工作中,经验交流材料都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可以为我们提供实用的指导和参考。这里有一些分享给大家的经验交流材料,希望可以给大家带来一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