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时代楷模毛相林心得体会范文(21篇)

时间:2024-09-05 作者:HT书生

在工作和学习中,我们常常需要总结自己的经验和收获,以便更好地改进和提升。接下来,小编将分享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精选时代楷模毛相林心得体会范文(21篇)篇一

在四面高山绝壁合围中,用双手凿出一条8公里长的公路,这就是巫山人毛相林有诺必践的扶贫精神。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上午八点多,下庄村毛相林家的院坝里热闹非凡,村民们有的忙着调电视频道,有的忙着搬来板凳,不一会,板凳整整齐齐摆放在院坝中央。

“今天,我在电视上看到毛支书领奖,对他来说,这个荣誉实至名归,这是他个人的骄傲,也是我们下庄村的骄傲。”村民彭仁松说,表彰大会结束后,大家久久不愿散去,你一言,我一语,都在为毛相林高兴。

看到电视机里下庄村的全貌,以及多年前的修路场景一一展现在大家眼前,村民们都激动不已。“记得那会儿修路的时候,全村齐上阵,70多岁的老太爷都上了。”村民杨亨华指着电视里的画面说,修这条路,他个人就占了总路程的八十分之一,现在回想起来,一切还历历在目。

在院坝里观看现场直播的人中,不少参与过下庄修路过程,这些年,克服了艰难险阻,修通了道路,下庄村村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据了解,下庄村地处秦巴山腹地,四面绝壁,犹如坐落于一个巨大的天坑之中,从坑沿到坑底的距离达1100米,将下庄人牢牢困在里面。21年前,不甘心“坐井观天”的下庄人,在时任村支部书记的毛相林的带领下,开始在绝壁上凿路。如今,道路早已修通、硬化,加装护栏,下庄村连通了外面的世界,迎来新生,同时,这种不服输的精神也鼓舞着他们向美好生活不懈努力。

“这些年,毛支书一心一意为村里,我们看在眼里,感激在心里。”村民彭仁松说,他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在乡村旅游的路上,毛相林会继续带领大家向前迈进,大家也会紧跟他的步伐,在致富的道路上团结奋进。

精选时代楷模毛相林心得体会范文(21篇)篇二

很难想象,那副瘦弱的身躯,竟然蕴藏如此坚韧的力量:为改变落后面貌,他20多年执着坚守,矢志不渝。悬崖峭壁上,他带领村民,用最原始的办法开山劈石,一干就是7年,终于开出一条出山路;为发展产业,他勇于尝试,失败了再重新开始,最终带领乡亲们打通脱贫致富路。在脱贫攻坚战场上,他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

壁立千仞,群山合围。翻几座大山,盘过108道“之字拐”,重庆市巫山县下庄村便映入眼帘。这里地处巫山深处,如“深井”一般,“井底”缓坡上,小楼星罗棋布,大片柑橘林连绵起伏。

毛相林是下庄村村委会主任,也是老村支书,当地人称他当代“愚公”。

成为“愚公”,是被穷逼出来的。“锁”在深山里的下庄村,以前是巫山县最穷的地方。村民外出只能徒步翻过绝壁,到县城得花两天时间。

不能让大山“困”住下庄!1997年开始,“愚公”毛相林带领乡亲们“移山”,用了整整7年时间,在绝壁上凿出一条“天路”。

路通了,产业也活了。在毛相林带动下,乡亲们种起了脐橙等水果,发展生态旅游。随之,一栋栋新楼拔地而起,一辆辆小轿车来来往往,日子一天比一天红火。

2015年,曾经最穷的下庄村在全县率先实现整村脱贫。2019年,村民人均收入达12670元,是修路前的40倍。

“要自己动手,劈山开路!”

“下庄像口井,井有万丈深。”小时候,毛相林就常听长辈们念叨。坐“井”观天,村民们有时也开玩笑说要修路,可没人敢下决心。

直到1997年的一天,38岁的毛相林去县里开会,发现邻村村民家里有电视机,还有车子来收购蔬菜。“没想到山里还能这么生活!”回到村里,毛相林马上召集村民们商量修路的事。

“你看这山,鸟都飞不过去。”“钱从哪里来?”“要不搬出去算了?”

大伙你一句我一句。村里有几百亩地,乡亲们不想离开世世代代居住的土地,可想到修路之难也是特别打怵。

“不能坐等,要自己动手,劈山开路!”毛相林给村民们算了一笔账:公路预计七八公里,计划20年修完,每天修1米即可,全村将近400人,只要一起努力,修路是可行的。

不修路,没出路!几经周折,全村人终于下定决心。

男女老少齐上阵,冬去春来都不停。大家用最原始的办法,一块块石头凿。绝壁上,一个个“空中飞人”绑着绳索凿开炮眼、放上炸药……鞋子磨破就赤脚,夜里不便回家就住山洞。

终于,2004年春天,一条“玉带”出现在山腰上,下庄人终于打通康庄大道!

“失败了不要紧,继续干!”

路修通了,村民外出方便多了,当天就能往返县城。不少村民开始外出务工,赚钱补贴家用。

不过,村里没有产业,只能自给自足,村民依然贫困。“修好路,还要发展产业,打开财路!”毛相林又一次站出来,带领村民继续“折腾”。

2009年,毛相林看到其他村发展蚕桑赚了钱,便号召村民种桑树养蚕。没想到,100多亩桑树欣欣向荣,30多张蚕子却死气沉沉。原来,下庄村海拔高、气温低,不适合养蚕。

“毛矮子蛮干,就知道瞎搞!”失败后,村民们意见很大。毛相林也很失落,在村民大会作检讨。

“老毛心还是好的嘛,只是急了点。哪个能一次就搞成功的?共产党员还怕这个?”会上,老党员杨元玖鼓励毛相林,也平息了大伙的议论。

山里人,脾气倔。失败反而激发了毛相林的韧劲:“失败了不要紧,继续干!”

第二年,毛相林在县城吃到一种西瓜,觉得特别香甜。他又动心了,想种植西瓜。不过,这次他精明了,先请教农技人员,自己试种两分地。

可喜的是,种西瓜,毛相林成功了。他把西瓜分给村民们吃,还卖到县城,赚了一笔钱。在毛相林带动下,下庄村终于有了第一个像样的产业。今年,村里西瓜种植面积达200亩。

村民们信心大增,毛相林乘势而上。2014年,他邀请市县农业专家深入考察分析,确定发展柑橘、桃、西瓜三大产业。

在毛相林带领下,下庄村终于打通了脱贫致富路——650亩柑橘套种西瓜、南瓜,150亩桃园套种西瓜。村民刘恒保种了10亩柑橘,去年初挂果就收入2万多元。“光靠游客开着小车来采摘,就卖完了,都不用出门嘞。”刘恒保说,明年柑橘进入盛产期,收入还将翻番。

“讲述修路历程,激励更多人!”

公路通了,腰包鼓了,已年过六旬的毛相林依旧闲不下来。他在琢磨,怎么能让村里在外的年轻人回到家乡,振兴乡村。

29岁的毛连长曾在外种西瓜、跑销售。今年春节回家,毛相林上门找他,“连长,留在村里吧,下庄村需要你们年轻人。”

看着毛相林满头白发,毛连长又回忆起当年修路的场景。看着村里产业蒸蒸日上,他动心了,选择留下,还说服女朋友也回来,准备发展民宿,搞直播带货。

这两年,返乡村民越来越多。200多名外出务工村民中,已有100多人选择回来,振兴家乡。

2018年,毛相林提议,建一个全村的事迹陈列室,记录下庄人修路的故事:“讲述修路历程,激励更多人!”

在乡党委、政府支持下,下庄人事迹陈列室于2019年落成。毛相林自告奋勇,当起讲解员。

在村口的下庄人事迹陈列室里,常常可见到毛相林的身影。他在为一批又一批的外地游客讲述当年的奋斗故事。

“这是我们当年修路时穿的鞋子,已经磨穿了……”毛相林说。这样的话,毛相林不知讲过多少遍,但每次都充满感情。

看着一拨拨年轻人来来去去,毛相林感慨万千:“我愿当一辈子筑路人!”

精选时代楷模毛相林心得体会范文(21篇)篇三

从小,母亲就教育我,有事莫往后躲,要往前冲!作为党员干部,我更应该凡事冲锋在前。

“为人民办实事”是我入党的初心,也是我一生的使命,哪里有困难,共产党人都应该第一个站出来。

山凿一尺宽一尺,路修一丈长一丈,就算我们这代人穷十年、苦十年,也一定要让下一辈人过上好日子。

在巫山县竹贤乡,大巴山深处有这样一个村庄,因四面被海拔高于千米的险峻大山包围,仿佛置身于天井之中,故而得名“下庄”。

“下庄像口井,井有万丈深;来回走一趟,眼花头又昏。”千百年来,祖祖辈辈留下的这首歌谣是对下庄村交通状况的真实写照。

对下庄人而言,出村的路很长。曾经,他们要手脚并用在绝壁上攀过3大台阶、108道拐,从日出走到日落。

出村的路也很短,而今,绝壁上通了公路,8公里外便是山外的世界。

精选时代楷模毛相林心得体会范文(21篇)篇四

深秋季节,罗霄山深处,层林尽染。

湖南省炎陵县中村瑶族乡平乐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朱圣洪的最后一批黄桃,销售一空。靠着400多棵黄桃,他家连续4年收入10万元,顺利脱贫。

2011年,在炎陵县这片红色热土上,朱圣洪这样的贫困人口占全县农民的19.5%。担任县委书记8年多,黄诗燕带领县委一班人,以燕子衔泥的韧劲儿,在革命老区炎陵谱写了一曲全面脱贫的壮丽诗篇。截至目前,54个贫困村全部脱贫,炎陵县建档立卡户全部清零。

脱贫攻坚后的庆功会,黄诗燕却永远也看不到了。

2019年11月29日,开完扶贫调度会,黄诗燕突发心脏病,不幸殉职,生命定格在56岁。

做大黄桃产业。

当地种植8万多亩,2019年产值11亿元。

2011年6月25日,炎陵县迎来第三十任县委书记黄诗燕。

从市委副秘书长、市委办主任派下来,别人说他是“镀金”,黄诗燕却不理会。骄阳似火,他戴上一顶草帽就下乡了。

山路泥泞,60多公里山路,车走了3个多小时,到了离县城最远的策源乡梨树洲村,这里地处湖南第一高峰酃峰下,是当时全株洲唯一的“无电村”。村干部诉苦:全村25户80余人,年人均纯收入仅1000余元。

山多地少,出路在哪?黄诗燕提出,农业发展重点抓好生态特色产业;用好生态山水自然资源,发展全域旅游;以特色种养产业和旅游产业推动精准扶贫。

在村里调研,黄诗燕看到不少老乡家里种了黄桃,但经济效益却不好。学农出身的黄诗燕发现,这里海拔高、气温低、空气湿、多沙土,种农作物十种九不收,长出来的黄桃却很甜。

在黄诗燕倡议下,炎陵县成立了黄桃产业办、黄桃协会。从2011年开始,县里组织的有关黄桃大大小小的活动,黄诗燕不知参加了多少场。黄桃大会,主动站台;江浙推销,主动带队。他提议将当地黄桃统一定名为“炎陵黄桃”,并申请国家地理标识产品,打响了品牌。

有人善意提醒,县委书记公开为产品代言,会不会引来非议?他坦然说:“为老百姓脱贫站台,我怕什么!”

终于,黄桃从炎陵的深山沟,走向全国各地。目前,当地种植8万多亩,2019年产值11亿元,黄桃有关收入占全县农民农林牧渔业收入的40%;近六成贫困人口靠种植黄桃实现稳定脱贫。

把群众当亲人。

“砸锅卖铁,也要让百姓住上新房”

“3年时间,黄书记一共来了我家19次。”鹿原镇上村村村民张连军说。

张连军是九龙工业园县级集中安置区的第一批居民。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在黄诗燕建议下,他成为安置区的物业工作人员,妻子和女儿也实现了就业。

经摸底发现,炎陵县20有1.49万户村民的住房存在安全隐患,全部解决需投入6亿元,而炎陵当年财政收入仅7亿元。连主管的住建局负责人都觉得,这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黄诗燕态度坚决:“砸锅卖铁,也要让百姓住上新房!”

始建于上世纪60年代的县委大院,陈旧、朴素。为了筹资,老旧的县委大院一直没装修。整合县里各项涉农资金,握指成拳。“大家统一认识,不建新大院,把钱花到老百姓最需要的地方。”县长文专文回忆。

难关终于闯过。全县1250户贫困户易地搬迁住进新房,2543户贫困户实现安居,6122户土坯房得到改造。

副县长盘晓文记得,设计易地扶贫搬迁住房时,农民出身的黄诗燕提出,要给群众留一块菜地,一个小杂屋。“为了让我们住得安心,给每家配了60平方米的菜地。”张连军说,“什么事都给老百姓考虑到,这样的县委书记,就是群众的亲人!”

如今,在炎陵,最旧的建筑是县委大院,最漂亮的是学校、医院。

对人宽对己严。

他住的宿舍很逼仄,9年没有添置一件新家具。

9年来,黄诗燕翻山越岭,脚步遍布全县120个村庄、3900余户贫困群众家里。

果农张福明说:“书记在我家住,临走要给餐费,他说这是红军的传统。”

张福明手机里存着不少与黄诗燕联系的短信。得知他家的橘子口感不好,黄诗燕请专家引进新品种。得知老张要来县委坐一坐,黄诗燕站在楼梯口迎接。

“你不像个当官的。”张福明说。

“我本来就是农民!”黄诗燕回答。

春节,张福明去给黄诗燕拜年,带了五六斤花生和一条烟。没想到遭到黄诗燕的“一顿骂”,“老张,你买烟干什么,拿回去退了。”

温和的黄诗燕,偶尔也发火。,炎帝陵景区里,一位叫卖土特产的大娘被保安拦下推搡。

黄诗燕撞见,急忙叫人上前制止。“发展旅游要平衡好景区管理与周边贫困群众的关系,要优先吸收他们在景区工作。”黄诗燕批评负责人。

于是,30多位贫困农民经过培训后在景区上岗。

对人宽,对己严。炎陵县委办副主任刘明华至今谈起黄诗燕书记,还有些哽咽:他住的宿舍很逼仄,9年没有添置一件新家具,宿舍里的东西,连热水器、床、暖壶等,都是之前留下来的。

如今,炎陵县贫困户已全部脱贫。今年10月,黄诗燕被追授为“全国脱贫攻坚模范”。

今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时任湖南省炎陵县委书记的黄诗燕,却倒在了冲刺的道路上。

2019年11月29日上午,开完全县扶贫工作会,回到县委住所,黄诗燕突发心脏病,不幸殉职,年仅56岁。

在株洲市,在炎陵县,相识的、陌生的,在朋友圈发诗文,在网上建纪念馆,人们纷纷悼念这位炎陵县的领头雁。不少人感叹:产业强了,炎陵美了,百姓富了,诗燕书记却走了。

蹚出一条产业路。

他力主发展黄桃,2019年全县近六成贫困人口因此稳定脱贫。

去年11月23日晚,黄诗燕乘车3小时,从株洲家中赶到县里,感觉异常胸闷。24日上午,他在县医院检查身体,发现心电图异常。同事和妻子都劝黄诗燕回株洲做检查。

“县里事多,来来回回耽误时间,先挺一挺再说吧。”黄诗燕说。

2011年6月,组织选派47岁的黄诗燕到炎陵县任县委书记。摆在他面前的是一个难啃的骨头:炎陵地处井冈山西麓,既是革命老区,又是欠发达地区;贫困人口比例高,到2014年全县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6761人,贫困发生率达16.57%。

分析县情后,黄诗燕鲜明提出守望“两座山”:守“绿水青山”,望“金山银山”;农业发展重点抓好生态特色产业,比如特色水果、茶叶、药材、花卉苗木等;用好生态山水自然资源,发展全域旅游;以特色种养产业和旅游产业推动精准扶贫。

“后来看,黄书记主抓黄桃产业,抓对了。”分管农业的炎陵县副县长盘晓文说。2011年炎陵黄桃只有5000亩,学农出身的黄诗燕认为,炎陵县黄桃优势种植区与贫困村高度重合,县里高寒山区,海拔高、气温低、空气湿,多沙质土壤,种植农作物“十种九不收”,却适合黄桃生长。

从2011年开始,黄诗燕始终如一为炎陵黄桃站台,大大小小的活动不知道参加了多少场。

终于,黄桃从炎陵的深山沟,走向各地。当地目前种植8万多亩,2019年产值11亿元,黄桃有关收入占到全县农民农林牧渔业收入的40%;4784户14152名、近六成贫困人口靠种植黄桃人均年增收8800元以上,实现稳定脱贫。

今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时任湖南省炎陵县委书记的黄诗燕,却倒在了冲刺的道路上。在株洲市,在炎陵县,相识的、陌生的,在朋友圈发诗文,在网上建纪念馆,人们纷纷悼念这位炎陵县的领头雁。

脱贫攻坚的路异常艰险,有很多坡要爬、很多坎要过,还有很多看不透、摸不清的“盲区”,在黄诗燕的带领下,干群一起“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炎陵县脱贫攻坚取得了积极成效。黄诗燕就好比“一束光”,不断地释放能力、定力、耐力,点亮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之路。

施展能力,蹚出脱贫“致富路”。“送钱送物不如送个好干部”,好干部的能力决定了脱贫致富的出路。从摸清乡村海拔、温度、湿度、土质以及群众基本情况,到确立适合本地发展的扶贫产业,从改变传统粗放化发展方式到守好“青山绿水”发展生态特色产业;从精耕细作扶贫产业促发展到跑遍城市推广点、乡村站台推销扶贫产品……黄诗燕用脚步丈量民意,用双腿蹚出了贫困群众的致富路。

保持定力,稳住脱贫“基本盘”。脱贫攻坚不能一蹴而就,而要久久为功,在实践中坚持好做法,在实践中补齐短板,在实践中强化弱项。为了更好地总结与优化举措,大到扶贫产业选择、重大文件制订、重要举措出台,小到贫困户建档立卡手册,黄诗燕都坚持逐一梳理与审定。并将这份定力发挥到解决群众反映的道路硬化、电网改造、路灯安装、自来水、图书室等生产生活困难问题上,以实干稳民心,稳住脱贫“基本盘”。

蓄能耐力,诠释脱贫“公仆情”。“功名利禄全放下,一心只为千万家”是黄诗燕“公仆情”的生动诠释。脱贫攻坚是一场“持久战”,战役的胜利考验着干部的耐力,在这场攻坚战中可能会遇到群众的误解、家人的不解以及自身的迷惑,而黄诗燕始终坚持朴质生活、踏实苦干、用情工作,以全心全意为民服务、坚决兑现脱贫承诺的过硬作风蓄能耐力,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坚守在扶贫一线,用行动践行者初心和使命。

在炎陵县2030平方公里土地上,黄诗燕的事迹还在传颂着。他用8年多始终如一的奋斗,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庄严承诺,诠释了人民公仆的深刻内涵,以“凡人微光”点亮了脱贫致富之路。

夏至时节,骄阳似火。位于六盘山西麓的西吉县,“四查四补”调度会已开到第9次。

作为宁夏最后一个未摘帽的国家级贫困县,这里生态脆弱、水资源匮乏、气象灾害频发,它所在的西海固,曾被国际组织确定为最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之一。

距离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收官时刻,还有不到200天。西吉县295个村的1845名扶贫干部和网格员,带着脱贫清单走村串户,一遍一遍地“过筛子”,誓要“啃下这块最硬的骨头”。

历史的巧合,总是意味深长。

西吉县将台堡,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将台堡会师纪念碑巍然屹立。穿越80余载风雨沧桑,红军将士的胜利呐喊,仿佛仍在回响。

20,来到这座彪炳史册的“胜利之山”,重温红军长征的艰难险阻,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让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翻越的最后一座高山。

“一鼓作气、尽锐出战,确保如期实现脱贫目标”。就在不久前,习近平总书记又一次来到宁夏,发出伟大决战的冲锋号令。

久困于穷,冀以小康。

这是中华民族孜孜以求的千年梦想;。

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的百年拼搏。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让8亿多人脱贫;20末至2019年末,农村贫困人口从9899万人减少至551万人。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前署长海伦·克拉克感慨:“中国最贫困人口的脱贫规模举世瞩目,速度之快绝无仅有!”

越是伟大的事业,往往越是充满艰难险阻。截至3月,中国尚有52个贫困县未摘帽、2707个贫困村未出列。国际经验表明,当一国贫困人口数占总人口的10%以下时,减贫就进入“最艰难阶段”。

这场反贫困斗争的伟大决战,直接关系到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如期实现,更深刻影响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接续传承。

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高度,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精心谋划中国精准脱贫工作,躬身践行这项人类减贫事业的伟大壮举。

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12.8万个贫困村,就是跨越中国中西部广阔版图的主战场;。

“五级书记抓扶贫”,层层立下军令状,进入每年脱贫约1000万人的倒计时……。

风雨兼程,使命必达。

从“陇中苦瘠甲天下”的甘肃定西到地处武陵山脉腹地的苗族聚居贫困村十八洞村,从云南滇西边陲山区的苦聪人寨子到四川大凉山昭觉县的“悬崖村”,千年未解甚至被认为无解的贫穷渐行渐远。

湖南炎陵,成片的黄桃林丰收在望。不远处的土坯墙上,红军留下的标语苍劲有力。

“遇到困难不绕,碰到麻烦不溜,红军作风不能丢。”这是时任县委书记黄诗燕针对脱贫攻坚,自编的顺口溜。

绿色农业、生态工业、文化旅游、招商引资……208月,炎陵县脱贫摘帽。

然而,当胜利的曙光洒向这片红土地,黄诗燕却因连续多日超负荷工作,突发心脏病不幸离世。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诗言志,燕衔泥,黄诗燕壮志未酬,老百姓泪别英雄。

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千山万水,浸润着革命先辈的满腔热血,也见证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牺牲。

截至2019年6月底,已有770多位扶贫干部牺牲在扶贫一线。

新长征路上,还有很多“娄山关”“腊子口”;“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依旧艰苦而卓绝。

当前,置身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一个14亿人口大国所面临的战略机遇期与风险高发期,叠加考验着执政者的勇气与智慧。

世界银行6月8日发布的《全球经济展望》报告说,受新冠疫情冲击,预计20全球经济将下滑5.2%,这将是二战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

沧海横流显本色,乱云飞渡仍从容。

“中国共产党是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伟大政党。”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果敢应对,立足当前、放眼长远,以非常时期的关键之举,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首次提出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加大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密集精准推出一系列减税降费、援企纾困政策措施。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建立健全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的决定》通过,法治的威力为国家长治久安提供坚强保障。

——出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对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系统设计。

——印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吹响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号角。

——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国际合作,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坚持反对逆全球化、单边主义逆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胜利实现我们党确定的目标任务,必须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掷地有声,沉稳有力。

千秋伟业,百年大党恰是风华正茂。

御风远航,“中国号”巨轮劈波斩浪!

“全国脱贫攻坚模范”、湖南炎陵原县委书记黄诗燕,8年多时间扎根脱贫一线,带领干部群众脱贫的事迹,在湖南引起热烈反响。当地干部群众表示,要学习黄诗燕以生命赴使命、以初心换民心的情怀,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小康路上一个也不掉队。

连日来,由黄诗燕生前同事、亲属组成的报告团,在株洲和全省各地宣讲。江华县扶贫办主任李华林说:“深刻感受到黄诗燕同志一心为民的情怀、永不懈怠的状态,我们脱贫攻坚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我印象最深的,是黄诗燕深沉的为民情怀、坚韧的定力操守,和敢担当、善作为的高贵品格。”益阳市安化县扶贫办主任杨正华说。

炎陵县委书记尹朝晖说:“黄诗燕虽然走了,但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会以黄诗燕同志为榜样,带领20余万炎陵人民继续奋斗,夺取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

“黄诗燕的为民情怀让我深受激励。”永州市扶贫办主任段贵建表示,我们一定要保持定力,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最大力量。

“黄诗燕同志值得我们所有‘扶贫人’学习。”辰溪县扶贫办主任张继才表示,我们要学习黄诗燕同志的精神,努力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文章。

株洲市委书记毛腾飞说:“我们要学习他始终心中有党、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学习他始终心中有民、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学习他始终心中有责、担当进取的敬业精神;学习他始终心中有戒、清廉自守的优秀品质。”

本报重庆11月17日电(记者刘新吾)11月17日,本报报道重庆市巫山县下庄村村委会主任毛相林,数十年来扎根基层一线,积极投身脱贫攻坚,展现了党员干部强烈的责任担当、真挚的为民情怀。近日,中宣部授予毛相林“时代楷模”称号,他的感人事迹在当地引起热烈反响。

“20多年前,毛相林带领着下庄人一锤一凿,凿通出山路,现在又带领村民迈向致富路。这种无私奉献的为民情怀、愚公移山的坚韧精神,值得我们年轻干部学习。我们要为人民群众做实事,在奉献中实现自我价值。”重庆市巫山县下庄村驻村干部周勇说。

“学习了毛相林同志的事迹,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深深地被打动。”重庆市南川区庙坝村第一书记宋建峰说,作为驻村第一书记,从毛相林身上学到很多。在关键时刻,一定咬紧牙关,冲锋在前,向党和人民交上满意的答卷。

重庆市巴南区圣灯山村扶贫干部谢志耕说,下庄人脱贫摘帽,毛相林这个带头人起了重要作用。他要以毛相林为榜样,时时处处为群众着想,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重庆市綦江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优抚科科长谢邦金说:“毛相林是当代党员的优秀代表,我们要认真学习他不等不靠、艰苦奋斗的精神,引导退役军人为家乡发展贡献力量。”

重庆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方旭表示,激发人民群众脱贫致富内生动力至关重要,毛相林等下庄人不等不靠、艰苦奋斗,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西南政法大学哲学系本科生崔冬赟表示,青年大学生要学习毛相林的奋斗精神,立志到基层去,将青春的“小我”融入到社会的“大我”中去,让青春之花在广阔天地绽放。

精选时代楷模毛相林心得体会范文(21篇)篇五

黄诗燕的同事、亲人、帮扶对象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用真挚的情感、生动的故事、朴实的语言,讲述了黄诗燕扎根基层一线、决战脱贫攻坚的感人事迹,无不为之动容。

从他们的讲述中,我脑海中的雕塑在慢慢形成:一个不忘初心的共产党人的塑像。

这几句话,是黄诗燕生前常挂在嘴边的,虽然平常,却很立体。

“山高不如脚背高,路长没有脚板长。”

黄诗燕出生于攸县,是从小吃不饱穿不暖的苦孩子,贫苦的经历,让他对农村、对百姓、对脱贫攻坚倾注了最纯朴真挚的情感。

70多岁的廖成运体弱多病,儿子廖建文劳动能力也不强。得知黄诗燕去世,老泪纵横。他永远也忘不了11月20日,这天,黄诗燕来村里考察危房改造工作,听说廖成运身体不好,特地赶去看望,临走时还说要给廖建文说门亲事。廖成运高兴得合不拢嘴,书记开了口要给儿子建文介绍对象,就一定不会落空。可是,廖成运做梦也没想到,这是黄书记最后一次来到大源村。

之前,黄诗燕只要一来村里,就要到他家看看。他家的条件不太好,一家人住着两间土坯房,几乎家徒四壁。廖成运一家成了黄诗燕定点帮扶的对象,几年下来,不仅新砌了房子,黄诗燕还和廖成运走亲了,同吃同住,尽管房子不宽敞,屋里还放着尿桶,黄诗燕一点也不在乎。

8年5个月零4天,黄诗燕走遍炎陵全县每一个村,翻越了县内每一座山,有的村子多次去。有文字记录的就达1000多户,每个星期走基层来回车程至少在1000公里以上。

“砸锅卖铁,也要让老百姓住上新房。”

走进炎陵的乡村,一栋栋新房映亮了百姓的笑脸。

炎陵县船形乡水垅村134户村民的土夯墙、杉皮顶房子,已变成了盖着琉璃的新砖瓦房。

在距水垅村40公里之外的炎陵县易地扶贫集中安置区内,村民魏振灵的住房更“洋气”:崭新的红砖房内,煤气灶、电饭煲俱全。

“以前都是土灶黑锅,破房烂瓦,哪里想得到有今天咧。”魏振灵的老婆满意地说。屋后的菜地里她种上了时令蔬菜,不远处的小杂屋里养了鸡鸭。

魏振灵并不知道,当初黄诗燕决定实施易地扶贫搬迁、扶贫对象安居、土坯房集中改善三大工程至少需要资金6亿多元的窘境时,是怎样的愁眉苦脸。炎陵,年财政收入仅7亿元,这道“坎”实在不好过。

“不能安居,怎么脱贫?”黄诗燕排除众议,坚持己见:“砸锅卖铁,也要让老百姓住上新房。”

为了筹资,黄诗燕带头省钱:老旧的县委大院不装修,掉漆的办公桌不更换。难关终于闯过。全县1250户易地搬迁户住进新房,2543户贫困户实现安居,6122户的土坯房得到改造。

“你对群众有多好,群众对你就有多亲。”

炎陵城南小学,62个半大学生把一间教室塞得满满当当,前抵黑板,后抵墙壁。恰逢黄诗燕来学校调研,他试着拉开一把凳子,坐上去体验一下,试了几次都难以坐下。他摇头道:“这样不行,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这样的坐姿不利健康成长,得尽快想办法解决大班额的问题。”

很快,县里制定多项措施,最重要的一项是投资1.388亿元兴建一所芙蓉学校,新增36个教学班。每年拿出近百万资金表彰教育行业先进,在全市率先实现全面消除大班额,获评“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省教育强县”。

就在黄诗燕去世前的两个月,下村乡坳头村的孕妇罗玉桃出现鼻塞、胸闷、气促不适等现象,村里的卫生室解决不了,生命岌岌可危。罗家是建档立卡贫困户,虽然脱贫,还是比较困难。黄诗燕得知后,要求全力支持,政府买单保证平安生产。

黄诗燕在任近9年,是炎陵县教育医疗发展变化最大的。县中医院、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县疾控中心整体搬迁投入9900万元,20全面消除行政村卫生室“空白村”。

精选时代楷模毛相林心得体会范文(21篇)篇六

扶贫工作就是一项解决民生实际的问题,联系群众最直接最根本的工作。在扶贫的道路上,出现了许许多多的身影,他们帮助贫困地区脱贫奔小康。在他们扶贫工作的开展中,离不开的就是走群众路线,更离不开地方自身的凝聚力。可惜的是,工作结束了,黄诗燕却永远的倒下了,但是他们在岗位上忙碌的背影也永远的留在我们的心中。尝过炎陵县黄桃的人都知道,这儿的黄桃最甜。

持之以恒的去践行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扶贫工作开展的宗旨。经过近几年的帮扶,各项优惠政策都涌入了基层农村,越来越多的农户受益了,但是我们也不能有所松懈,我们不能让贫困户产生了负面性,因为有人帮扶,他们就变得懒散。为杜绝这样的问题产生,我们要加强排查,加强监督,让被帮扶的贫困户动起来,进而做到贫困户有事可干。从“逼他们干”到实现自己能干,如此我们才能将帮扶工作做好做成功。

对人宽对己严。了解黄诗燕的老百姓都知道,这是他向来对自己的要求。他住的宿舍很逼仄,9年没有添置一件新家具,9年来,黄诗燕翻山越岭,脚步遍布全县120个村庄、3900余户贫困群众家里。黄诗燕对待工作也是向来的谨慎仔细,不马虎对待每个人每件事,正因为有了他的认真和仔细,才让炎陵县的老百姓以最快的速度全部脱贫。

今年10月,黄诗燕被追授为“全国脱贫攻坚模范”。虽然他不在了,但是他为我们做的事都永远的留在了我们心中,相信被他帮助过的人也都会记得他的好,他在炎陵县留下的足迹也都深深的烙印在这片土地上。

精选时代楷模毛相林心得体会范文(21篇)篇七

近日,中宣部授予毛相林“时代楷模”称号,他的感人事迹在当地引起热烈反响。

“20多年前,毛相林带领着下庄人一锤一凿,凿通出山路,现在又带领村民迈向致富路。这种无私奉献的为民情怀、愚公移山的坚韧精神,值得我们年轻干部学习。我们要为人民群众做实事,在奉献中实现自我价值。”重庆市巫山县下庄村驻村干部周勇说。

“学习了毛相林同志的事迹,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深深地被打动。”重庆市南川区庙坝村第一书记宋建峰说,作为驻村第一书记,从毛相林身上学到很多。在关键时刻,一定咬紧牙关,冲锋在前,向党和人民交上满意的答卷。

重庆市巴南区圣灯山村扶贫干部谢志耕说,下庄人脱贫摘帽,毛相林这个带头人起了重要作用。他要以毛相林为榜样,时时处处为群众着想,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重庆市綦江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优抚科科长谢邦金说:“毛相林是当代党员的优秀代表,我们要认真学习他不等不靠、艰苦奋斗的精神,引导退役军人为家乡发展贡献力量。”

重庆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方旭表示,激发人民群众脱贫致富内生动力至关重要,毛相林等下庄人不等不靠、艰苦奋斗,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精选时代楷模毛相林心得体会范文(21篇)篇八

黄诗燕同志任炎陵县委书记八年多,是炎陵县脱贫攻坚的一线总指挥。他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首要责任、第一民生,心中想得最多、眼里看得最重、手上抓得最紧的是脱贫攻坚。他带领全县20多万人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因长期超负荷工作,突发心脏病,为党和人民的事业献出了宝贵生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我们要学习黄诗燕同志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坚定信念,不辱使命。黄诗燕同志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庄严承诺,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脱贫攻坚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安排,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炎陵县经济社会发展,牢牢把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核心要义,狠抓脱贫攻坚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学习黄诗燕同志,就是要像他那样用实际行动诠释一名共产党员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和热爱,自觉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我们要学习黄诗燕同志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不忘初心,不负人民。黄诗燕同志长期在基层工作,在脱贫攻坚一线,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干在实处、不务虚功。他积极回应群众期盼,努力解决群众疾苦,受到干部群众的高度认可。学习黄诗燕同志,就是要像他那样牢记服务人民的宗旨,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人民满意不满意为根本标准,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一件接着一件办,一年接着一年干,不断造福人民群众。

我们要学习黄诗燕同志勤勉务实的工作作风,勇于担当,奋发有为。黄诗燕同志作为贫困地区的县委书记,在脱贫攻坚中有担当、善作为。他咬定目标,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认真谋划,持续推进,促进了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和旅游扶贫融合发展,带动群众增收脱贫,走出了符合当地实际的脱贫之路。学习黄诗燕同志,就是要像他那样担当务实,锐意进取,勤奋敬业,恪尽职守,保持“功成不必在我,建功必定有我”的奋斗激情,抓铁有痕,踏石留印,全力以赴干事创业,努力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我们要学习黄诗燕同志永不懈怠的攻坚精神,不获全胜,决不收兵。“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炎陵县脱贫摘帽后,黄诗燕同志坚决落实中央“四个不摘”的要求,不停顿、不放松,带领全县人民巩固脱贫成果,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他坚持把战斗堡垒筑牢在一线,把最强力量汇聚在一线,把脱贫责任压实在一线,始终保持攻坚态势,不断夯实脱贫基础,使全县脱贫成效更加扎实。学习黄诗燕同志,就是要像他那样始终保持战斗姿态和攻坚锐势,持之以恒,慎终如始,汇集强大攻坚力量,巩固来之不易的脱贫成果,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

我们要学习黄诗燕同志严于律己的优秀品质,清廉为官,清白做人。黄诗燕同志始终把讲规矩、守纪律挺在前面,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廉洁从政要求,清正廉洁、正人正己。他带头艰苦奋斗,厉行节约,坚持过紧日子,把钱花在刀刃上,用在改善民生最需要的地方,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他主动净化社交圈、生活圈、朋友圈,追求高尚情操,公私分明,公道正派,不谋私利。学习黄诗燕同志,就是要像他那样艰苦朴素、严于律己,两袖清风、清白做人,坦荡为官、干净做事,带头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坚守共产党员的精神高地。

当前,脱贫攻坚已进入决战决胜、全面收官的冲刺阶段。湖南是精准扶贫的首倡地。脱贫攻坚以来,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2018、2019连续两年在国家脱贫攻坚考核中保持在第一方阵,脱贫攻坚呈现良好态势。目前,收官各项工作扎实有序推进。希望湖南进一步强化责任,狠抓落实,一鼓作气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

一是要弘扬脱贫攻坚精神,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许下的庄严承诺,没有退路,必须兑现。我们一定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对标对表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强化政治担当,保持战略定力,补齐短板弱项,咬定目标,真抓实干,全面完成剩余任务。

二是要建立健全防止返贫长效机制,巩固脱贫成果。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强调,要落实“四个不摘”,建立健全防止返贫长效机制,深入研究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这是总书记对湖南的要求,也是对全国的要求。“十四五”时期,国家将设立过渡期,保持政策总体稳定,巩固脱贫成果,继续坚持精准施策,建立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及时发现、提前落实针对性措施。继续支持脱贫摘帽县和脱贫人口发展,迈向新的生活。

三是要做好典型宣传,凝聚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强大能量。湖南脱贫攻坚工作中涌现了大量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积累许多成功经验和典型案例,要搞好总结提炼和广泛宣传。集中宣传黄诗燕同志的先进事迹,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向黄诗燕同志学习。及时宣传湖南脱贫攻坚先进典型,创新宣传方式方法,讲好湖南扶贫脱贫故事。

四是要关心关爱扶贫干部,激发鼓舞攻坚热情斗志。要关心爱护基层一线扶贫干部,让有为者有位、吃苦者吃香、流汗流血牺牲者流芳。对长期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的扶贫干部,要在政治上关心、工作上支持、心理上关怀、待遇上保障,切实增强他们的责任感、荣誉感、获得感,进一步激发攻坚热情、鼓舞攻坚斗志。

同志们,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当今一代共产党人的光荣使命,我们要用脱贫实绩告慰牺牲的同志,知重负重,苦干实干,确保如期全面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交出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的答卷。

精选时代楷模毛相林心得体会范文(21篇)篇九

不能让大山“困”住下庄!1997年开始,“愚公”毛相林带领乡亲们“移山”,用了整整7年时间,在绝壁上凿出一条“天路”。

路通了,产业也活了。在毛相林带动下,乡亲们种起了脐橙等水果,发展生态旅游。随之,一栋栋新楼拔地而起,一辆辆小轿车来来往往,日子一天比一天红火。

2015年,曾经最穷的下庄村在全县率先实现整村脱贫。2019年,村民人均收入达12670元,是修路前的40倍。

“要自己动手,劈山开路!”

“下庄像口井,井有万丈深。”小时候,毛相林就常听长辈们念叨。坐“井”观天,村民们有时也开玩笑说要修路,可没人敢下决心。

直到1997年的一天,38岁的毛相林去县里开会,发现邻村村民家里有电视机,还有车子来收购蔬菜。“没想到山里还能这么生活!”回到村里,毛相林马上召集村民们商量修路的事。

“你看这山,鸟都飞不过去。”“钱从哪里来?”“要不搬出去算了?”

大伙你一句我一句。村里有几百亩地,乡亲们不想离开世世代代居住的土地,可想到修路之难也是特别打怵。

“不能坐等,要自己动手,劈山开路!”毛相林给村民们算了一笔账:公路预计七八公里,计划20年修完,每天修1米即可,全村将近400人,只要一起努力,修路是可行的。

不修路,没出路!几经周折,全村人终于下定决心。

男女老少齐上阵,冬去春来都不停。大家用最原始的办法,一块块石头凿。绝壁上,一个个“空中飞人”绑着绳索凿开炮眼、放上炸药……鞋子磨破就赤脚,夜里不便回家就住山洞。

终于,2004年春天,一条“玉带”出现在山腰上,下庄人终于打通康庄大道!

“失败了不要紧,继续干!”

路修通了,村民外出方便多了,当天就能往返县城。不少村民开始外出务工,赚钱补贴家用。

不过,村里没有产业,只能自给自足,村民依然贫困。“修好路,还要发展产业,打开财路!”毛相林又一次站出来,带领村民继续“折腾”。

2009年,毛相林看到其他村发展蚕桑赚了钱,便号召村民种桑树养蚕。没想到,100多亩桑树欣欣向荣,30多张蚕子却死气沉沉。原来,下庄村海拔高、气温低,不适合养蚕。

“毛矮子蛮干,就知道瞎搞!”失败后,村民们意见很大。毛相林也很失落,在村民大会作检讨。

“老毛心还是好的嘛,只是急了点。哪个能一次就搞成功的?共产党员还怕这个?”会上,老党员杨元玖鼓励毛相林,也平息了大伙的议论。

山里人,脾气倔。失败反而激发了毛相林的韧劲:“失败了不要紧,继续干!”

第二年,毛相林在县城吃到一种西瓜,觉得特别香甜。他又动心了,想种植西瓜。不过,这次他精明了,先请教农技人员,自己试种两分地。

可喜的是,种西瓜,毛相林成功了。他把西瓜分给村民们吃,还卖到县城,赚了一笔钱。在毛相林带动下,下庄村终于有了第一个像样的产业。今年,村里西瓜种植面积达200亩。

村民们信心大增,毛相林乘势而上。2014年,他邀请市县农业专家深入考察分析,确定发展柑橘、桃、西瓜三大产业。

在毛相林带领下,下庄村终于打通了脱贫致富路——650亩柑橘套种西瓜、南瓜,150亩桃园套种西瓜。村民刘恒保种了10亩柑橘,去年初挂果就收入2万多元。“光靠游客开着小车来采摘,就卖完了,都不用出门嘞。”刘恒保说,明年柑橘进入盛产期,收入还将翻番。

“讲述修路历程,激励更多人!”

公路通了,腰包鼓了,已年过六旬的毛相林依旧闲不下来。他在琢磨,怎么能让村里在外的年轻人回到家乡,振兴乡村。

29岁的毛连长曾在外种西瓜、跑销售。今年春节回家,毛相林上门找他,“连长,留在村里吧,下庄村需要你们年轻人。”

看着毛相林满头白发,毛连长又回忆起当年修路的场景。看着村里产业蒸蒸日上,他动心了,选择留下,还说服女朋友也回来,准备发展民宿,搞直播带货。

这两年,返乡村民越来越多。200多名外出务工村民中,已有100多人选择回来,振兴家乡。

2018年,毛相林提议,建一个全村的事迹陈列室,记录下庄人修路的故事:“讲述修路历程,激励更多人!”

在乡党委、政府支持下,下庄人事迹陈列室于2019年落成。毛相林自告奋勇,当起讲解员。

在村口的下庄人事迹陈列室里,常常可见到毛相林的身影。他在为一批又一批的外地游客讲述当年的奋斗故事。

“这是我们当年修路时穿的鞋子,已经磨穿了……”毛相林说。这样的话,毛相林不知讲过多少遍,但每次都充满感情。

看着一拨拨年轻人来来去去,毛相林感慨万千:“我愿当一辈子筑路人!”

精选时代楷模毛相林心得体会范文(21篇)篇十

黄诗燕同志的名字我早已熟悉,此前和最近一段时间朋友圈有很多人转发黄诗燕同志的感人事迹材料,有不少炎陵当地的干部群众写诗寄托哀思,也有株洲的机关干部发文感怀。

本月,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学习“最美扶贫书记”黄诗燕同志的先进事迹材料后,我了解到一个更加立体全面的优秀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材料,深受感动、有所启发。作为一名党员教师尤其是作为行政党支部书记,我应该在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从以下三方面不断提升、继续努力。

一是要始终坚定初心。黄诗燕同志入党35年来始终践行共产党员的庄严承诺,对党忠诚、鞠躬尽瘁,服务株洲造福炎陵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这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对党忠诚、鞠躬精粹的精神值得所有人学习。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应该时常思考当初“入党为什么”,回顾入党初心、坚定入党初心,将对党许下的诺言作为毕生的追求,用一辈子守初心、践承诺。

二是要始终牢记使命。黄诗燕同志是从基层成长锻炼至领导干部岗位,始终把党和人民放在首位,以大局为重,以发展为重,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工程,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他坚定不移的奋斗目标,用实际行动诠释责任担当、初心和使命。作为青年教师,应该时常思考“在岗干什么”,始终牢记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神圣使命,爱岗敬业、恪尽职守,把教学岗位作为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贡献青春力量。

三是要始终为民服务。黄诗燕同志不管在何种岗位,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多年来,他的足迹遍布炎陵的每一个山村,用实际行动回应着老百姓的关切和期盼,用真情真干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支持。作为一名基层党组织的负责人,应该时常思考“为群众做了什么”,要把心思放在办实事、办好事、办成事上,把工作抓实、抓细、抓落地,弘扬务实之风,坚持为民服务。

“广大党员、干部要在经风雨、见世面中长才干、壮筋骨,练就担当作为的硬脊梁、铁肩膀、真本事,敢字为先、干字当头,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在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中冲锋在前、建功立业。”当前正是抗击疫情的关键时期,作为党员要有知难而进、克难而上的锐气,要有在困难面前站得出、危难关头豁得出的勇气,克服困难,坚定信心,在没有硝烟的抗“疫”战争中,持续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精选时代楷模毛相林心得体会范文(21篇)篇十一

号准脉,才能开对药方子;用对药,才能拔掉穷根子。当前,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号角已经吹响,越是在争分夺秒的收官时刻,越要凝心聚力、精准帮扶,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变“摊大饼”“撒大网”为“对象精准、内容精准、目标精准、措施精准”,唯有如此,才能摸清病灶、对症下药,将有限的时间和精力集中到攻克最后的“硬骨头”上,让扶贫真正扶到点上、扶到根上、扶到每个人心里,方能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的目标。

号脉问诊“寻穷根”。精准扶贫的首要任务是精准确定扶贫对象,解决“帮扶谁”“扶什么”的问题。因此,广大扶贫干部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号脉问诊,深入调查,“挂图作战”精准锁定扶贫对象,把准贫困户的脉,深入分析致贫“病根”,科学制定贫困户脱贫规划和计划,采取“一村一策、一户一法”的方式,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张贴“作战图”,制定“施工图”,列出脱贫攻坚工作清单,倒排工期,逐项销号,确保如期实现脱贫的目标任务,绝不能搞大水漫灌、走马观花、大而化之、手榴弹炸跳蚤。

凝心聚力“摘穷帽”。针对贫困户存在的实际困难,广大扶贫干部要坚持分类施策,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通过精准把握贫困户是劳力丧失型,还是智力低下型,是怀才不遇型,还是不思进取型,是“单一病症”,还是“综合病征”,切实做到凝心聚力扶贫扶志扶智相结合,变“输血扶贫”为“造血扶贫”,变“授鱼扶贫”为“授渔扶贫”,让贫困户通过“外因”的助力和“内因”的改变,切实提升发展信心和幸福指数。这也是广大奋战在战贫一线的扶贫干部们正在做的事。诸如吉林安图县龙泉村第一书记王平堂,以打造“有机大米、冰泉煎饼、龙泉韭菜”集体经济为抓手带动当地贫困户脱贫致富;山东德州临邑县扶贫干部宋磊以“激活村域沉睡资源聚合经济”为抓手带动贫困群众拔除穷根;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梭梭拉打村驻村干部布哈以“合作社+蜂农+贫困户”扶贫新模式带领大山村民种下致富的希望……正是无数帮扶干部们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决战决胜全面小康才蹄疾步稳地行至当前的“最后一公里”。

奋发进取“拓富路”。只有真正把心思花在“精准”上、把力气用在“精准”上,做到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才能实现最终的脱贫成效精准,变“眉毛胡子一把抓”为“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广大帮扶干部要始终坚持把促农增收作为精准扶贫的核心,因地制宜扶持生产、培育产业,组织实施好基础设施、产业培育、技能提升、环境整治等各项扶贫工程,全面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的战贫目标,让贫困群众的致富之路越走越宽,让脱贫成效经得起历史和时间的检验。

精选时代楷模毛相林心得体会范文(21篇)篇十二

湖南省炎陵县,地处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的罗霄山片区、井冈山西麓。6月,黄诗燕担任炎陵县委书记。随后8年多里,他用始终如一的坚守、敢啃“硬骨头”的担当、献身“红土地”的真情,和全县干部群众共同奋斗,促成这个革命老区成功脱贫。

11月29日,完成又一次脱贫攻坚部署后,回到宿舍的他突发心脏病不幸离世,时年56岁。

惊闻噩耗,当地干部群众悲痛万分;时光流逝,“大黄抓小黄,抓出金黄黄”“最美扶贫书记”等赞许在民间一直广为流传。好口碑印证了黄诗燕生前念兹在兹的一句话:你对群众有多好,群众和你就有多亲。

一个“实”字谱春秋。

黄诗燕担任县委书记之初,炎陵县顶着深度贫困县、经济薄弱县、产业滞后县等一堆“落后帽子”。全县贫困发生率达19.5%,农民人均收入2970元,是典型的老少边穷地区。

炎陵县委办副主任刘明华介绍,上任伊始,黄诗燕抱定“山高不如脚背高,路长没有脚板长”的信念搞“大走访”——自带食材进村入户,与群众一起生火做饭,同桌吃饭,同干农活,倾听群众掏心窝子的话;跑无电村,钻土坯房,进“杉皮屋”,访贫问苦……黄诗燕调查后痛感,炎陵县交通闭塞是痛点,资源匮乏是难题,贫困落后是大敌。

“共产党是为无产阶级饭吃衣穿屋住的党”,这是1929年红军在炎陵县留下的标语。“我们共产党人干革命,就是为了让老百姓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我们要弘扬红军作风,让农村一天比一天美,让农民一天比一天富!”黄诗燕一席话,让全县党员干部深受触动。

他提出,大力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工业、文化旅游三大产业。他给自己立“军令状”,梳理群众最难最忧最盼的事,解决一项销一个号。

一个“拼”字担日月。

今年8月,记者走进炎陵县深山采访。盘山公路两旁,不时出现购销两旺的黄桃交易集市;崇山峻岭间,硕果累累的桃林一望无边。

“炎陵人都知道‘大黄(书记)抓小黄(桃),抓出金黄黄’。”中村瑶族乡鑫山村村支书朱景华告诉记者,这个村40多户贫困户靠种植黄桃脱贫,“我们村靠62824棵‘摇钱树’,几乎家家盖新房、买新车。”

炎陵县黄桃办主任邓纪平告诉记者,当地山区种植水稻“三年两不收”,但约40年前从外地引进的黄桃,却特别适应这方水土,“炎陵黄桃”果肉细腻紧致、口感清甜爽滑。

“天无绝人之路。”初,在霞阳镇果农陈远高家,黄诗燕见到一棵每年能结果400多斤、收入近7000元的“桃王”。学农出身的他喜出望外:“我们要把黄桃从小打小闹的‘珍品’,变成助力脱贫攻坚的商品。”

“全县今年黄桃种植面积有8.9万亩,总产量5.18万吨,产业链综合产值20.6亿元,这些都是20的十几倍。”炎陵县黄桃协会秘书长谭忠诚说,“今年3.42万名桃农人均增收2976元,有3145户贫困户户均种桃增收6200元。”

黄诗燕主政炎陵县期间力推的各类绿色农业,带动了全县约九成贫困人口显著增收。

一个“情”字践初心。

黄诗燕有两本泛黄的《马克思传》,是炎陵县95岁老党员张朝秀临终前送给他的。黄诗燕将其视为前辈对他的期许,始终将书摆在书柜最醒目处。

炎陵县尚有1.49万户村民的住房存在安全隐患。全部解决需投入6亿元而炎陵当年财政收入仅7亿元。

“不能安居,怎么脱贫?”黄诗燕发“狠话”拍板:“砸锅卖铁,也要让老百姓住上新房。每户还要给一块菜地,造个小杂屋。以后生活好了,房子还会加层,要按两层楼打地基,留楼梯。”

除了多方筹资,他还大力节省开支:老旧的县委大院不装修,红砖裸露的办公楼不改建,掉漆的办公桌不更换……闯过道道难关后,全县1250户易地扶贫搬迁户住进新房,2543户农村贫困户实现安居,1.1万户农村危旧土坯房得到改造。

在县城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建档立卡户张连军说:“我从山里搬来,黄书记来我家19次,给我一家3口推荐了工作。他真的比亲人还亲!”

在黄诗燕带领下,炎陵县干部群众众志成城抓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累计脱贫7224户24056人,贫困发生率从19.5%下降到0.45%,成为湖南省第一批摘帽的国家级贫困县。

在霞阳镇石子坝村,陈远高告诉记者,黄诗燕去世前几个月,“桃王”也枯死了。“老树虽然不在了,但黄书记支持村里修的路、改的电网都还在,桃林面积也从百十来亩发展到近2000亩。”陈远高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我们会一直念黄书记的好!”

2011月,时任湖南炎陵县县委书记黄诗燕,倒在了脱贫攻坚一线。一年来,罗霄山脉深处,他的故事仍时时被人们念起。有挽联写道:一夜惊怜丝吐尽,三乡切盼燕归来。

这种力量,是脱贫功成,务必有我的决心。炎陵县是一方浸着革命烈士鲜血的红色热土。黄诗燕曾说,炎陵县脱贫摘帽,是共产党人向老区人民许下的庄严承诺。他从一颗黄桃入手打开产业造血扶贫的突破口,拼搏到生命最后一刻。这是新时代的共产党人在红色热土续写的动人故事:对人民敢承诺、能践诺,鞠躬尽瘁,不怕牺牲。

这种力量,是山高不如脚背高,路长没有脚板长的恒心。八年如一日,黄诗燕的足迹走过了炎陵县的每一个村庄,翻过了罗霄山脉的无数山头,须臾未曾懈怠。爬坡过坎,需要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韧品质,需要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奋斗精神。黄诗燕以一名共产党员的坚守,证明了“用实干创实绩,以实绩换民心”的朴素道理,也正是这个道理,支撑着一批批和他一样的党员干部,像钉子一样牢牢钉在决战贫困的战场上。

这种力量,是一心只为千万家的真心。“老百姓的小事就是我们的大事”“为老百姓脱贫站台,我怕什么?”……出身农家、求学农校、心系农民的黄诗燕,捧出一颗真心待人民,人民自然视他如至亲,这才有了久久回荡在炎陵山水间的深切思念。

罗霄山下,燕子飞离;红土地上,初心不变。只要以决心、恒心、真心为人民谋幸福,纵使时光荏苒,山河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

精选时代楷模毛相林心得体会范文(21篇)篇十三

老下庄村坐落在巫山县竹贤乡的大山深处,四周高山绝壁合围、生存环境恶劣、生活条件艰苦,是名副其实的“天坑村”,从“井口”到“井底”,垂直高度1100多米,外出只有一条在绝壁上的羊肠小道,到县城要走3天。

1995年12月,毛相林接任老下庄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下庄的闭塞和贫困成了压在他心中的一块大石头。当时全县村级干道建设规划是由易到难,下庄的路太艰险,未列入规划,县上何时规划修路也不确定。但下庄人要想改变贫困,唯一的“突破口”就是修通从“井底”到“井口”的公路。

看到过去封闭落后的邻村如今通了公路,家家电灯亮、户户电视响,毛相林下定决心要带领村民修路,走出贫困。在全村党员干部会上,毛相林对大家说:“山凿一尺宽一尺,路修一丈长一丈,就算我们这代人穷十年、苦十年,也一定要让下一辈人过上好日子!”

1997年冬,毛相林带领村民在“鱼儿溪”畔正式动工修路。村民们个个腰系长绳,趴在箩筐里,吊在几百米的悬崖上打炮眼,在悬崖峭壁上放炮,炸开一处处缺口,炸出“立足之地”,稳步向前推进。

自修路以来,毛相林身上的担子最重,白天要翻山越岭到各个工地巡查安全,晚上还要在工地上。

总结。

安排工作。为了早日修通绝壁路,毛相林最长在工地驻扎了3个月没回家。

为了修路,毛相林不知磨破了多少双胶鞋,手上和脚上磨起的血泡鼓了破,破了又鼓。到2004年,整整用了7年时间,毛相林带领村民克服了一个个困难,终于在悬崖绝壁上抠出了一条8公里长的“天路”,修通了人们盼望已久与外面世界沟通的连接路、出行路,让村民们看到了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希望。

精选时代楷模毛相林心得体会范文(21篇)篇十四

毛相林,男,巫山县竹贤乡下庄村村委会主任。原下庄村四周高山绝壁世世代代几乎与世隔绝。曾获“感动重庆十大人物”“重庆市优秀共产党员”“重庆市扶贫开发工作20xx年度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不忘初心,带领村民“劈山开路”。1997年冬,担任老下庄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的毛相林带领村民在“鱼儿溪”畔正式动工修路——他和村民们腰系长绳,趴在箩筐里,吊在几百米的悬崖上打炮眼,在悬崖峭壁上放炮,炸开一处处缺口,炸出“立足之地”,稳步向前推进,整整用了7年时间,在悬崖绝壁上抠出了一条8公里长的“天路”,修通了人们盼望已久与外面世界沟通的连接路、出行路。

勇担使命,带领村民脱贫致富。20xx年1月,两合村合并到下庄村,村民委员会换届时,毛相林被村民高票当选为村主任。从村支书到村主任,毛相林的工作角色发生了变化,但他不辜负组织和群众信任的初心始终未变。下庄的`有形的、出行的路抠通了。但人民群众要实现全面小康目标,下庄还要再修通一条致富路。毛相林积极动员有富余劳动力的家庭外出打工。十年来,先后有百余村民外出打工,全村每年劳务收入200余万元。毛相林又动员村民种植纽荷尔,为把关技术,他挨家挨户地检查验收,手把手地教村民打窝种树。20xx年通过贫困村脱贫攻坚验收。下庄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变化写在村民脸上,甜在村民心里,也映照着毛相林花白的头发,更激发着他更深的思考。他以20年的执着坚守求证出自己的人生最大值——“成为一名群众身边的好干部。”

参加工作20多年来,毛相林带领村民在绝壁上凿出一条出山公路,在贫瘠的土地上带领当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作为基层党员干部,我们要向毛相林同志学习,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扎扎实实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贡献,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精选时代楷模毛相林心得体会范文(21篇)篇十五

11月17日,本报报道重庆市巫山县下庄村村委会主任毛相林,数十年来扎根基层一线,积极投身脱贫攻坚,展现了党员干部强烈的责任担当、真挚的为民情怀。近日,中宣部授予毛相林“时代楷模”称号,他的感人事迹在当地引起热烈反响。

“20多年前,毛相林带领着下庄人一锤一凿,凿通出山路,现在又带领村民迈向致富路。这种无私奉献的为民情怀、愚公移山的坚韧精神,值得我们年轻干部学习。我们要为人民群众做实事,在奉献中实现自我价值。”重庆市巫山县下庄村驻村干部周勇说。

“学习了毛相林同志的事迹,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深深地被打动。”重庆市南川区庙坝村第一书记宋建峰说,作为驻村第一书记,从毛相林身上学到很多。在关键时刻,一定咬紧牙关,冲锋在前,向党和人民交上满意的答卷。

重庆市巴南区圣灯山村扶贫干部谢志耕说,下庄人脱贫摘帽,毛相林这个带头人起了重要作用。他要以毛相林为榜样,时时处处为群众着想,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重庆市綦江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优抚科科长谢邦金说:“毛相林是当代党员的优秀代表,我们要认真学习他不等不靠、艰苦奋斗的精神,引导退役军人为家乡发展贡献力量。”

重庆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方旭表示,激发人民群众脱贫致富内生动力至关重要,毛相林等下庄人不等不靠、艰苦奋斗,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西南政法大学哲学系本科生崔冬赟表示,青年大学生要学习毛相林的奋斗精神,立志到基层去,将青春的“小我”融入到社会的“大我”中去,让青春之花在广阔天地绽放。

br/>

精选时代楷模毛相林心得体会范文(21篇)篇十六

据炎陵县_网消息,中共株洲市委委员、株洲市政协副主席、中共炎陵县委书记黄诗燕同志,工作期间突发心脏病,于2019年11月29日下午不幸殉职,享年56岁。

今年8月,记者走进炎陵县深山采访。盘山公路两旁,不时出现购销两旺的黄桃交易集市;崇山峻岭间,硕果累累的桃林一望无边。

“炎陵人都知道‘大黄(书记)抓小黄(桃),抓出金黄黄’。”中村瑶族乡鑫山村村支书朱景华告诉记者,这个村40多户贫困户靠。

种植。

黄桃脱贫,“我们村靠62824棵‘摇钱树’,几乎家家盖新房、买新车。”

炎陵县黄桃办主任邓纪平告诉记者,当地山区种植水稻“三年两不收”,但约40年前从外地引进的黄桃,却特别适应这方水土,“炎陵黄桃”果肉细腻紧致、口感清甜爽滑。

“天无绝人之路。”2012年初,在霞阳镇果农陈远高家,黄诗燕见到一棵每年能结果400多斤、收入近7000元的“桃王”。学农出身的他喜出望外:“我们要把黄桃从小打小闹的‘珍品’,变成助力脱贫攻坚的商品。”

“全县今年黄桃种植面积有8.9万亩,总产量5.18万吨,产业链综合产值20.6亿元,这些都是2011年的十几倍。”炎陵县黄桃协会秘书长谭忠诚说,“今年3.42万名桃农人均增收2976元,有3145户贫困户户均种桃增收6200元。”

黄诗燕主政炎陵县期间力推的各类绿色农业,带动了全县约九成贫困人口显著增收。

精选时代楷模毛相林心得体会范文(21篇)篇十七

楷模毛相林是我国军事事业的杰出代表,他以其过硬的军事素质和卓越的军事智慧,成为新时代的楷模。楷模毛相林在他的一生中,一直坚持学习和成长,为我们树立了学习楷模的榜样。在这样一个伟大的楷模身上,我们可以学到很多关于学习的心得体会。

楷模毛相林一生的学习经历展现了他的坚持和努力。作为一个军事战略家,毛相林一直把学习作为他工作和生活的重要一环。他不仅渴望自己的知识面更广,而且始终坚信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才能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他不断阅读各类书籍,学习军事理论,参加培训班和研讨会,与同行交流,不断开拓自己的视野和思维,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通过他的努力和坚持,毛相林不仅成为了军队内部的楷模,也成为了全国人民心中的英雄。

楷模毛相林在学习上的方法和策略也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启示。首先,他在学习过程中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他会读书、思考,然后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验证,来检验自己的理论和知识的正确性和实用性。其次,他还注重多元化学习来源。他除了阅读丰富的书籍和参加培训,还广泛观察自然和生活,从各种各样的事物中汲取养分,提高了自己的综合能力。此外,他善于总结和归纳,把学到的知识和经验结合现实,形成自己的学习体系和理论。

楷模毛相林通过不断学习改变了自己,也改变了整个军事战略的发展。他在学习中获得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在现实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和战绩。他不仅在战争中指挥得当,还在平时工作中提出了很多创新性的方案和思路,解决了许多问题和困扰。同时,楷模毛相林也积极培养和影响他身边的人。他善于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帮助他人成长和提升。楷模毛相林的学习成果和影响,不仅在军队内部和军事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也成为了社会各个领域学习楷模的楷模。

学习楷模毛相林的心得体会,对我而言是宝贵的财富。首先,我学到了坚持不懈的精神,毛相林通过经年累月的努力,取得了卓越的成绩,这个坚持对于我来说是一个很好的鞭策。其次,我学到了多元化学习的重要性。毛相林通过多种方式学习,为自己的学习篮子添加了更多的经验和知识,这让我意识到学习途径的多样化对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很有帮助。最后,我学到了不断总结和复盘的重要性。楷模毛相林通过总结和复盘,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能力和能力,这给了我很大的启示,我会在学习中不断总结和复盘,以更好地改善自己。

总而言之,楷模毛相林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坚持,成为了伟大的楷模。学习楷模毛相林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有益的。通过学习他坚持学习的精神、学习方法和策略,我们可以走出自己的学习之路,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为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精选时代楷模毛相林心得体会范文(21篇)篇十八

在四面高山绝壁合围中,用双手凿出一条8公里长的公路,这就是巫山人毛相林有诺必践的扶贫精神。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上午八点多,下庄村毛相林家的院坝里热闹非凡,村民们有的忙着调电视频道,有的忙着搬来板凳,不一会,板凳整整齐齐摆放在院坝中央。

“今天,我在电视上看到毛支书领奖,对他来说,这个荣誉实至名归,这是他个人的骄傲,也是我们下庄村的骄傲。”村民彭仁松说,表彰大会结束后,大家久久不愿散去,你一言,我一语,都在为毛相林高兴。

看到电视机里下庄村的全貌,以及多年前的修路场景一一展现在大家眼前,村民们都激动不已。“记得那会儿修路的时候,全村齐上阵,70多岁的老太爷都上了。”村民杨亨华指着电视里的画面说,修这条路,他个人就占了总路程的八十分之一,现在回想起来,一切还历历在目。

在院坝里观看现场直播的`人中,不少参与过下庄修路过程,这些年,克服了艰难险阻,修通了道路,下庄村村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据了解,下庄村地处秦巴山腹地,四面绝壁,犹如坐落于一个巨大的天坑之中,从坑沿到坑底的距离达1100米,将下庄人牢牢困在里面。21年前,不甘心“坐井观天”的下庄人,在时任村支部书记的毛相林的带领下,开始在绝壁上凿路。如今,道路早已修通、硬化,加装护栏,下庄村连通了外面的世界,迎来新生,同时,这种不服输的精神也鼓舞着他们向美好生活不懈努力。

“这些年,毛支书一心一意为村里,我们看在眼里,感激在心里。”村民彭仁松说,他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在乡村旅游的路上,毛相林会继续带领大家向前迈进,大家也会紧跟他的步伐,在致富的道路上团结奋进。

精选时代楷模毛相林心得体会范文(21篇)篇十九

重庆市巫山县的下庄村,曾经极度偏僻、交通不便,被“锁”在“天坑”之中。1997年起,时任下庄村党支部书记的毛相林带领村民问天要路,以血肉之躯,在绝壁上凿出了一条长8公里的出山路。出山不是最终目的,带领村民发展致富、过上好日子,才是最终目的。出山公路修通后,他又带领村民披荆斩棘、攻坚克难,历经13年时间探索培育出“三色”经济,并于2016年在全县率先实现整村脱贫。

一段简介,书写了一段一名共产党人不凡的人生,展现了一名老党员坚持为人民的幸福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是为民的奋斗,让毛相林瘦小的身躯顶天立地起来,是为民的奋斗,让毛相林内心的精神光辉伟大起来,是为民的奋斗,让毛相林成为广大党员干部心中学习的榜样。

要学习他,树牢为民情怀。1995年12月,毛相林接任老下庄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下庄的闭塞和贫困成了压在他心中的一块大石头。群众日子过不好,就是心头“一块大石头”,这就是一名真正的共产党人的情怀,是他打心眼里对群众的关心与爱。我们要树牢为民情怀,把人民群众的生活放在心中,真正把人民当亲人。

要学习他,为民勇敢奋斗。为民奋斗,之于毛相林,是人生价值的体现和彰显,多年以来,毛相林带领村民奋进在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路上,也铺出一条建设美好生活的道路。奋斗是实现幸福的唯一途径,我们要紧盯着人民的幸福,用自己的奋斗,为人民谋福。

要学习他,甘于讲求奉献。多年的奋斗,在毛相林的带领下,形成了以奋斗为核心的下庄精神,他说,他退休后还要把下庄精神传承下去,让来到下庄的人们懂得珍惜党和国家的好政策,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建设和谐富足的美丽乡村。奉献,是毛相林给我们最直观的印象,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我们要时刻树牢奉献意识,以“无私无我,不负人民”的精神和姿态面对人民群众。

精选时代楷模毛相林心得体会范文(21篇)篇二十

重庆市巫山县的下庄村,曾经极度偏僻、不便,被“锁”在“天坑”之中。1997年起,时任下庄村党支部书记的毛相林带领村民问天要路,以血肉之躯,在绝壁上凿出了一条长8公里的出山路。出山不是最终目的,带领村民发展致富、过上好日子,才是最终目的。出山公路修通后,他又带领村民披荆斩棘、攻坚克难,历经13年时间探索培育出“三色”经济,并于20xx年在全县率先实现整村脱贫。

一段简介,书写了一段一名共产党人不凡的人生,展现了一名老坚持为人民的幸福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是为民的奋斗,让毛相林瘦小的身躯顶天立地起来,是为民的奋斗,让毛相林内心的精神光辉伟大起来,是为民的奋斗,让毛相林成为广大干部心中学习的榜样。

要学习他,树牢为民情怀。1995年12月,毛相林接任老下庄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下庄的闭塞和贫困成了压在他心中的一块大石头。群众日子过不好,就是心头“一块大石头”,这就是一名真正的共产党人的情怀,是他打心眼里对群众的关心与爱。我们要树牢为民情怀,把人民群众的生活放在心中,真正把人民当亲人。

要学习他,为民勇敢奋斗。为民奋斗,之于毛相林,是人生价值的体现和彰显,多年以来,毛相林带领村民奋进在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路上,也铺出一条建设美好生活的道路。奋斗是实现幸福的唯一途径,我们要紧盯着人民的幸福,用自己的奋斗,为人民谋福。

要学习他,甘于讲求奉献。多年的奋斗,在毛相林的带领下,形成了以奋斗为核心的下庄精神,他说,他退休后还要把下庄精神传承下去,让来到下庄的人们懂得珍惜党和国家的好政策,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建设和谐富足的美丽乡村。奉献,是毛相林给我们最直观的印象,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我们要时刻树牢奉献意识,以“无私无我,不负人民”的精神和姿态面对人民群众。

据炎陵县_网消息,中共株洲市委委员、株洲市政协副主席、中共炎陵县委书记黄诗燕同志,工作期间突发心脏病,于20xx年11月29日下午不幸殉职,享年56岁。

今年8月,记者走进炎陵县深山采访。盘山公路两旁,不时出现购销两旺的黄桃交易集市;崇山峻岭间,硕果累累的桃林一望无边。

“炎陵人都知道‘大黄(书记)抓小黄(桃),抓出金黄黄’。”中村瑶族乡鑫山村村支书朱景华告诉记者,这个村40多户贫困户靠种植黄桃脱贫,“我们村靠62824棵‘摇钱树’,几乎家家盖新房、买新车。”

炎陵县黄桃办主任邓纪平告诉记者,当地山区种植水稻“三年两不收”,但约40年前从外地引进的黄桃,却特别适应这方水土,“炎陵黄桃”果肉细腻紧致、口感清甜爽滑。

“天无绝人之路。”20xx年初,在霞阳镇果农陈远高家,黄诗燕见到一棵每年能结果400多斤、收入近7000元的“桃王”。学农出身的他喜出望外:“我们要把黄桃从小打小闹的‘珍品’,变成助力脱贫攻坚的商品。”

“全县今年黄桃种植面积有8.9万亩,总产量5.18万吨,产业链综合产值20.6亿元,这些都是20xx年的十几倍。”炎陵县黄桃协会秘书长谭忠诚说,“今年3.42万名桃农人均增收2976元,有3145户贫困户户均种桃增收6200元。”

黄诗燕主政炎陵县期间力推的各类绿色农业,带动了全县约九成贫困人口显著增收。

毛相林常说:“虽然现在条件好了,但下庄精神丢不得,还要一代一代传下去。下庄人的步伐不会止于打通绝壁上的天路,不会止步于脱贫路,还要走好乡村振兴的路,走上小康路!”

为激励下一代继续奋斗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让下庄精神一代一代传下去。

为激励下一代继续奋斗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让下庄精神一代一代传下去。20xx年年底,毛相林积极主动向县、乡两级申请,想在下庄村建立一个下庄人事迹陈列室。

20xx年4月,在县、乡两级大力支持下,下庄人事迹陈列室在下庄村文化广场建成,广场上还屹立了一座“下庄筑路英雄谱”,上面刻着108位当年以生命挑战悬崖的村民姓名,彰显了下庄人用生命和汗水铸就的不甘落后、不等不靠、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下庄精神”,承载了毛相林这一代下庄人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

20xx年通路以后,全村有36人外出上小学、132人外出上中学,29人考上了大学。毛相林希望这些有知识、有见地、有文化的年轻人能回到下庄,用自己学到的知识改变下庄的面貌。

每年过年外出务工村民回家,毛相林都要挨家挨户上门为他们讲述这些年来下庄的变化,描绘下庄美好的未来,请他们回来,为下庄的乡村振兴尽心出力。41岁的杨亨均回来成立了秀葱农业专业合作社,管理下庄的桃园,探索出新的创收门路;29岁的毛连长带着女朋友一起回来,做网络直播带货;大学生彭淦回来了,走上讲台成了下庄村小的一名老师;毛相林的儿子毛连军也回来了,参与到旅游环线建设中。

毛相林说,等他从村主任岗位上退下来,他就做下庄人事迹陈列室的义务讲解员,为大家讲述下庄人脱贫奔小康的故事。他要把下庄精神传承下去,让来到下庄的人们懂得珍惜党和国家的好政策,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建设和谐富足的美丽乡村。

老下庄村坐落在巫山县竹贤乡的大山深处,四周高山绝壁合围、生存环境恶劣、生活条件艰苦,是名副其实的“天坑村”,从“井口”到“井底”,垂直高度1100多米,外出只有一条在绝壁上的羊肠小道,到县城要走3天。

1995年12月,毛相林接任老下庄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下庄的闭塞和贫。

困成了压在他心中的一块大石头。当时全县村级干道建设规划是由易到难,下庄的路太艰险,未列入规划,县上何时规划修路也不确定。但下庄人要想改变贫困,唯一的“突破口”就是修通从“井底”到“井口”的公路。

看到过去封闭落后的邻村如今通了公路,家家电灯亮、户户电视响,毛相林下定决心要带领村民修路,走出贫困。在全村党员干部会上,毛相林对大家说:“山凿一尺宽一尺,路修一丈长一丈,就算我们这代人穷十年、苦十年,也一定要让下一辈人过上好日子!”

1997年冬,毛相林带领村民在“鱼儿溪”畔正式动工修路。村民们个个腰系长绳,趴在箩筐里,吊在几百米的悬崖上打炮眼,在悬崖峭壁上放炮,炸开一处处缺口,炸出“立足之地”,稳步向前推进。

自修路以来,毛相林身上的担子最重,白天要翻山越岭到各个工地巡查安全,晚上还要在工地上总结安排工作。为了早日修通绝壁路,毛相林最长在工地驻扎了3个月没回家。

为了修路,毛相林不知磨破了多少双胶鞋,手上和脚上磨起的血泡鼓了破,破了又鼓。到20xx年,整整用了7年时间,毛相林带领村民克服了一个个困难,终于在悬崖绝壁上抠出了一条8公里长的“天路”,修通了人们盼望已久与外面世界沟通的连接路、出行路,让村民们看到了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希望。

11月17日,本报报道重庆市巫山县下庄村村委会主任毛相林,数十年来扎根基层一线,积极投身脱贫攻坚,展现了党员干部强烈的责任担当、真挚的为民情怀。近日,中宣部授予毛相林“时代楷模”称号,他的感人事迹在当地引起热烈反响。

“20多年前,毛相林带领着下庄人一锤一凿,凿通出山路,现在又带领村民迈向致富路。这种无私奉献的为民情怀、愚公移山的坚韧精神,值得我们年轻干部学习。我们要为人民群众做实事,在奉献中实现自我价值。”重庆市巫山县下庄村驻村干部周勇说。

“学习了毛相林同志的事迹,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深深地被打动。”重庆市南川区庙坝村第一书记宋建峰说,作为驻村第一书记,从毛相林身上学到很多。在关键时刻,一定咬紧牙关,冲锋在前,向党和人民交上满意的答卷。

重庆市巴南区圣灯山村扶贫干部谢志耕说,下庄人脱贫摘帽,毛相林这个带头人起了重要作用。他要以毛相林为榜样,时时处处为群众着想,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重庆市綦江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优抚科科长谢邦金说:“毛相林是当代党员的优秀代表,我们要认真学习他不等不靠、艰苦奋斗的精神,引导退役军人为家乡发展贡献力量。”

重庆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方旭表示,激发人民群众脱贫致富内生动力至关重要,毛相林等下庄人不等不靠、艰苦奋斗,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西南政法大学哲学系本科生崔冬赟表示,青年大学生要学习毛相林的奋斗精神,立志到基层去,将青春的“小我”融入到社会的“大我”中去,让青春之花在广阔天地绽放。

精选时代楷模毛相林心得体会范文(21篇)篇二十一

出山的路通了,青壮年走出了下庄。看着留在村里的老人、小孩,还有成片撂荒的土地,40多岁毛相林留了下来。“我要在这片土地上开拓一条致富路。”

要致富,仅靠绝壁上2米多宽的机耕道不够。毛相林又带领村民把路修到了下庄村小学,延伸到了谷底的后溪河电站,连接起了所有院落。

脱贫攻坚战打响后毛相林争取到了公路硬化政策。这条绝壁天路终于变成了3米多宽的“四好农村路”。

有了路,还要有产业。下庄有田地800亩,过去都是种植水稻、玉米、红薯、土豆、小麦等传统农作物。毛相林说,“只填饱肚子不够,还要钱包鼓起才行。”

听说漆树值钱,毛相林带领几个青壮年从海拔1000多米的原始森林挖回大木漆树,培育出2万余株漆树苗,没想到当年夏天全热死了。

为此,毛相林主动在村民大会上作了检讨,也明白了“不能蛮干,得相信科学”。

他请来市、县两级的农业专家对下庄的海拔、土壤、气候、阳光等进行全面考察分析最后确定发展柑橘、桃树、西瓜三大脱贫产业。

很快,下庄发展了650亩纽荷尔柑橘。但树种了3年,只开花不结果,虫害还严重。毛相林又请来奉节的柑橘专家把脉问诊,并让儿子自费到奉节学习柑橘种植技术,手把手教村民如何管护。

去年,下庄的柑橘实现了初挂果,当年柑橘销售收入近20万元。

除了柑橘,下庄还发展了200亩西瓜、150亩脆桃。毛相林又牵头成立了柑橘专业合作社,探索发展集体经济。

下庄曾是全乡最穷的村,却在全县率先实现整村脱贫。,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1.2万余元,高于全乡平均水平。毛相林带领着下庄人,再次“啃”出了一条“脱贫路”。

相关范文推荐

    实用社区服务登记表自我评价范文(12篇)

    自我评价是一种反思思考的过程,可以帮助我们找到工作和学习中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在这里,小编为大家精选了一些自我评价的范文,供大家参考与学习。

    优秀学前论文心得体会及感悟范文(14篇)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归纳总结出规律和经验,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能力水平。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优秀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启发和借鉴。让我们一起来

    优质护士打针心得范文(19篇)

    护士是医疗过程中的重要见证者,他们对患者的病情和治疗进展进行记录和汇报,确保医疗工作的连续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护士总结范文,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所启

    优秀学校年级工作计划指导思想大全(14篇)

    学校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培养未来人才的重任。如果你对学校总结写作感到迷茫,不妨看看下面这些范文,或许能给你一些写作思路。续以“阳光化”、“规范化”

    优秀学营养学的心得体会(模板19篇)

    写心得体会是一种思考的过程,通过回顾过去的经历,我们可以更好地规划未来的发展方向。以下是一些成功人士的心得体会,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和帮助。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

    热门禁毒安全国旗下讲话(通用19篇)

    国旗下是一种象征国家主权和民族团结的标志物,它被树立在国家机关、军队和学校等场所,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尊严和荣誉。国旗下展示着人民的爱国情怀和对国家的热爱。接下来,

    最新开展三评工作的实施方案(模板18篇)

    工作方案能够帮助我们理清思路,明确工作目标和步骤,从而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接下来是一些经典的工作方案实例,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灵感。为全面贯彻落实县政府《关于

    实用迎新春活动方案银行(汇总18篇)

    活动方案的编写要尽量简明扼要,避免冗长和复杂的文字描述。接下来是一些经过精心设计的活动方案,相信会对大家的活动策划有所帮助。为认真落实上级关于防疫工作的'要求,

    热门学校财务工作内容总结范文(20篇)

    总结可以帮助我们发现问题、找到解决方案,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总结让我明确了自己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并通过规划和计划实施,逐步实现了自己定下的目标,取得了一定的成

    精选古诗四年级范文(17篇)

    随着我们不断积累和学习,我们的写作水平也将不断提高,逐渐能够创作出出色的作品。在下面的范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较为完美的总结应该有的各个要素。3、折得一枝香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