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教育现状分析大全(18篇)

时间:2024-11-21 作者:文轩

通过阅读范文范本,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层次和风格的写作,从而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为了帮助大家提高写作水平,特意整理了一些经典的范文,供大家参考。

农村小学教育现状分析大全(18篇)篇一

教育改革的春风已吹遍中国大地,基础教育工程已经被列入国家教育的重中之重,新一轮课程改革已付诸实施,素质教育的号角早已奏响,可是,当前农村小学的教育现状又是如何呢,我利用暑假的时间来到农村进行社会实践,了解目前农村小学教育的现状。

农村小学的整体面貌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首先是在校舍上,由原来简陋的土坯房子改建为砖瓦房,宽敞明亮,为学生提供了更为优良的学习环境。其次是教学的硬件设施上,一改过去破旧的拼凑起来的桌椅板凳,取而代之的是配套的全新桌椅,图书、文体器材、各种教学仪器也有相应的配备。第三是在学校的师资队伍有所壮大。但是,我认为目前农村的小学教育仍存在许多弊端,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尽管目前农村小学在校舍及硬件设施配备上虽然已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与城市小学相比差距仍然很大。由于农村教育经费有限,很多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大部分农村小学微机室、多媒体教室缺乏或不完备,图书馆的书籍数量少且陈旧,体育器材也很贫乏,很多设备仅仅是摆设,坏了也经常缺乏资金买新的。

在农村中学中,年纪偏大的教师较多,这些教师教学经验丰富,但教育方式落后,教学质量存在很大问题。由于农村信息相对闭塞,与外界的交往不多,造成小学教师的教育观念滞后,教育教学能力不强。多数教师依然是用一支粉笔+一张嘴+一本书的传统方法来完成教学,而学生的学法仍是听、写、读、背、考的五阶段式。这种原始落后的教学方式,不但不能适应当代教学的需要,而且加重了师生负担,消耗了他们大量时间和精力,取得的却是事倍功半的教学效果。同时,农村家长为生活所迫纷纷外出务工,使农村家庭教育的缺位现象严重。把本应由家庭、家长承担的教育责任全推给教师和学校,要求教师在学习上、生活上给予这些学生更多关心和照顾,这无疑加重了教师的负担。

农村教育,一直笼罩在应试教育的阴影里。受大的环境制约和影响,教师们都把学生考高分作为自己的唯一目标,学校也用学生的成绩作为衡量教师教学水平的唯一依据。音乐体育美术英语等课程虽然开设,但实则难以得到保证,学生的身心难以得到全面的发展,知识面狭窄,观念滞后。

我所去的陈庄镇的爱林二村原来有一所村级小学,但由于教学条件差,教学设备落后,以及越来越多的家长把孩子送到教学质量较好的城镇学校就读,因此生源逐年减少,最后学校废止,目前大多数学生就读于一所乡级小学。撤并村级小学,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集中教育资源,节省教育开支,但目前农村小学不提供住宿,这就造成了部分家比较远的学生上学的不便,小学生年龄小,每天老回跑不仅浪费时间,而且学生的人身安全也难以得到保障。

综上所述,当前农村的小学教育情况实在是不容乐观,农村小学教育占了义务教育的半壁河山,必须高度重视它所存在的弊端。基础教育部扎实,教育的发展也就只能成为一句空洞的口号。其问题的解决也是实现教育公平、均衡的必经途径。否则,就相当于丢掉了小学阶段的大多数,丢掉了整个基础教育的基础,也就谈不上什么全民素质教育了。因此,只有采取措施彻底改变农村孩子接受条件最差的学校教育的现状,加强和牢固基础教育链条上的薄弱环节,是农村小学走出困境,为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推动农村教育的发展。

农村小学教育现状分析大全(18篇)篇二

按照《关于开展**活动的通知》,我采取个别走访、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作了深入细致的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各学校虽然都能按照国际教育部及省、市、区级要求开齐,开足科目,但是能够真正贯彻落实的除语数英以外的课程微乎其微。体育、音乐、美术、科学、信息技术、综合实践、班会等等,很多课程既缺乏专职的教师也没有专门的教室,没有落到实处的必要条件。如信息技术,各学校微机室的电脑早已废弃、淘汰,有的学校甚至没有微机室,怎样将信息技术课上好?科学课,虽然有些学校实验室的设备异常齐全,但是根本没有能够领着孩子们去做实验的老师,每一次科学课都在教室进行,在这样的教育中,孩子们的科学素养能够得到多大程度的提高?音乐、美术既无专职教师也无独立的教室,乐器、素材更是少之又少,即使有,也会被长期束之高阁。

各学校的德育时间仅停留在周一升旗仪式、思想品德课及班会课中,还常常要除去被代课教师占用的课时,而且即使是上课,也仅停留在说教、灌输层面。没有学生自己的活动,没有道德教育的阵地,没有保证活动开展的必要措施。学校、班级几乎不组织德育活动,更谈不上持课内外结合,形式要灵活多样。这种缺乏体验,闭门造车的道德教育,效果微乎其微。

学生上放学路途遥远,学校没有校车,很多小学生因无人接送,自己骑自行车上学;更有甚者,路上拦车上学;还有一部分由老年人负责接送,这部分人群的安全问题不容小觑。

另外,上放学期间道路拥堵,汽车、电动车、自行车,老人、年轻人、小学生瞬间挤满街道,同样存在安全隐患。

农村各小学留守儿童所占比例逐年攀升。因为产业结构的调整,家长们纷纷出外打工,将孩子留给家中老人照顾。因为观念和意识的局限,老人一方面存在溺爱心理,另一方面只关注孩子是否吃饱穿暖,对于孩子的道德品质、心理健康、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培养着实有限。留守儿童在校打架、上网、违反纪律、不完成作业现象极为普遍。

校长是一方教育的引路人,很多校长没有自己的办学方向,缺乏最基本的教育理念,眉毛胡子一把抓,漫无目的。如此办学,贻误子孙后代。

这是长久以来的痼疾因为地理位置的关系,农村学校条件艰苦,待遇缺乏优势,要求不断提高。长久以来,到相桥的教师有条件的选择机会进城,没条件的寻找机会进城,留下来的教师工作积极性不高。

学校、家庭、社会三方育人网络的构成仅限于最多每学期一次的家长会。学校教育脱离时代,脱离社会,闭门造车。

综上所述,随着时间的推移,因为社会、家庭、学校、教师等各方面的原因,相桥教育将不仅仅输在文化课上,学生的道德品质、创新能力、动手及社会实践能力的缺憾也会日益增多,如不及时改良现状,相桥将有更多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农村小学教育现状分析大全(18篇)篇三

本人跟随青岛农业大学手拉手义务支教队在农村小学进行连续三年的假期山区支教,去过山东济南、青岛、枣庄、临沂、潍坊及甘肃甘南的9所农村学校,结合自己的小学教育经历,见证了农村小学整体面貌发生的巨大变化,学校教学的硬件设施逐步完备,学生的学习环境得到改善,学校图书、文体器材、各种教学仪器也有相应的配套,学校师资队伍不段壮大。但是随着农村学龄儿童数量的急速下降,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学校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

一。制约农村小学发展的因素。

1.办学条件失衡。

针对山东省农村小学办学条件来看,在我去过的10余所小学里,按照办学条件,可分为三个类型:一类是,青岛市城阳区的古庙小学和大北曲小学,交通相对比较便利,教学设施较强,通过近几年的普九达标验收,各功能室基本齐备,硬件建设基本能满足当前教学需要。第二类是临沂莒南龙窝学校、潍坊高密冯家庄小学以及济南章丘闫家峪中心小学,教学设施较落后,只有一个微机室,但电脑早已淘汰,学生的微机课只是形同虚设。除此之外再没有其他功能室。光盘播放室和卫星接收室的设备在教室安装着,很不方便,设备经常出毛病,不能正常运转。但篮球架,乒乓球案设备基本符合学生需求,有图书而没有标准的图书室。第三类是枣庄滕州鲁能希望小学和济南章丘东八井小学,教学条件更差,其中一处是一至六年级,硬件建设基本没有,只有篮球架和一个乒乓球案,几十本图书放置在办公室的书架上,学生们几乎没有机会翻阅,形同虚设。另一处是一至二年级,没有任何功能室和教学设备,只有两名教师。

从办学条件(硬件)看,这些学校存在着巨大差异,严重违背了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政策。

2.师资力量薄弱。

办学条件好的学校与办学条件差的学校的教师两极分化严重。农村小学尤其是偏远农村小学的师资力量由于种种原因而相当薄弱,教师老龄化严重且文化素质偏低,思想观念也相对落后。在我去过的农村小学里几乎没有30岁以下的教师,且教师资源紧缺,从而在一、二年级出现了教师每人包一个年级的现象。语文、数学、英语是农村小学的三大主课,但由于英语教师数量少,实行非专业教师任课,很大程度上阴碍英语教学的发展,音乐、体育、美术等课程虽然开课,但农村缺少专业的教师,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学生的身心难以得到全面的发展。大部分教师只凭借自己日积月累的教学经验开展工作,相当一部分教师教法陈旧、观念落后、知识结构老化、知识面狭窄。面对素质教育,面对新事物课改,教师力不从心。因为人员紧张和学校经费紧张,教师很少有有机会参加业务培训、到外地听课学习,教学水平很难提高。

3.学生及家长素质不高。

学生从小生长在农村,见少识小,视野狭窄,其本身就比城市的学生劣势了不少。农村学生家中有用于查找资料的电脑几乎没有,一些知识拓展类的任务,学生很难自主完成。另外学生缺少必要的课外读物,支教过程中在鲁能滕州希望小学做过一次问卷调查,()120名学生中有课外书籍的比率只占百分之十几,且一部分是男生喜欢的漫画书,其余都只有几本教科书。目前,农村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城镇教育优势的诱惑,大量学生流入城里。

农村大多数家长数文盲或半文盲状况,文化程度较低,在辅导孩子时往往表现出心有余而力不足,更有甚者,他们根本不关心孩子的学习,在他们眼里,他们的任务只是把孩子送到学校,教育孩子只是学校和老师的事。在支教过程中发现,有的家长还把大量干农活的重担加在孩子的肩上,孩子的课余时间几乎无法完成家庭作业,更不用说巩固复习了。近年来,大多数家长外出打工造成留守儿童增多,以至农村孩子的家庭教育的空白。久而久之,导致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脱节的恶性循环。

二。突破发展困境的对策。

1.高度重视农村基础教育,切实保证农村教育的有效投入。

改善农村小学的教育条件,物质条件,需以政府投入为主,教育经费、教育设施尽可能向农村倾斜。每年拨出一定的专项经费,用于加强农村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现代化教育设备和图书仪器等教学设备的配置。同时采取有力措施加强薄弱学校建设,加大教育资源的整合力度,继续合理调整农村小学布局,优化教育资源,提高现有资源的利用率。在拨款方式和拨款途径上,要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保证各项费用都用到实处。

2.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素质。

选派优秀教师、专业型教师到农村任教,特别是英语、体育、音乐、美术教师,从真正意义上实现素质教育。可以每年聘用一批师范类大中专毕业生,补充“新鲜血液”;另外从城镇学校富余人员中选派部分教师下到边远穷乡支教,从职称评定、工资待遇等方面适当向农村教师倾斜,鼓励教师长期从事农村教育。从多种渠道减轻农村教师心理和工作负担,关心贫困教师,关爱长期从事农村教育的教师,切实解决其生活、工作、家庭及子女就业等实际问题,促进教师舒心工作、自主工作、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学校要注重教师培训的经常性,经常创造条件促使农村小学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学习,以新课程、新知识、方法为重点,以提高教师实际教学能力和接受计算机基础知识为主要内容,使教师成为学会学习、热爱学习、终身学习的楷模,成为全社会的表率。通过学习和培训,了解最新教学理念,熟悉全新教学方法,掌握现代教学手段,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要注重教师培训的实效性,争取尽快配齐农村小学专任教师,在新招教师不到位的情况下,考虑让一部分教师转岗培训,拨专款用于农村小学音、体、美、科学、信息技术等教师的脱产进修,从而满足农村小学教育需求,使学校教学设备能有效利用。

教师本身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教育责任感,根据学生的特点和素质教育要求,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同时作为教师,要关心、帮助、激励农村孩子,特别是留守儿童,学困儿童,多关注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多与他们谈话和交流,及时了解他们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3.构建质量监控体系,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1)相关部门常性不定期地下到基层,深入课堂,随机听课,了解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同时观察师生的精神状态、教学氛围和周边环境,并做好观察和记录,及时提出整改意见,督促学校加以改进。

(2)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各校征求六年级毕业班学生对六年来学校教学工作的反馈意见。调查内容包括:学生对师德师风、教学方法、教学质量、教风、学风等方面的意见与建议。以改进工作,提高质量。

(3)通过各项调查、研究、评比,根据学校、教师、班级分设奖励机制,以调动学校领导、教师队伍工作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4.加强学校与家长的沟通交流,关注“留守儿童”

近年来,大多数家长外出打工造成留守儿童增多,给学校教育增加了难度,这需要教师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心与帮助。学校应要求教师根据“留守儿童”档案,随时跟踪调查,关注这些孩子的健康成长,对困难的“留守儿童”要实实在在的进行帮扶。同时,由于农村学生家长的文化素质不高,对子女的教育认识不够和存在误区,家长教育的好坏影响到学生人格和道德行为等方面的发展。为此,学校在引导家长教育孩子方面也要起到积极作用。学校通过定期召开家长会、座谈会等形式加强家长的培训工作,使家长懂得党的教育方针和各种教育政策,明确学校的办学思路,理解学校的治校策略,掌握科学育人的方法,实现家庭、社会与学校合力育人。特别是在农村,家长们更需要学校在教育孩子方面的指导和帮助。

参考文献。

1、《初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张行、王铁军主编,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2月。

2、《小学教师修养概论》,国家教育委员会师范教育司组编,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02年7月。

3、《中国教工》,2005年第9期。

农村小学教育现状分析大全(18篇)篇四

小学升入中学后学生生活发生明显变化。首先,环境变了:同学结构重新组合,原来的位置发生变化,优秀的同学更多了;与教师关系有了变化,中学接触教师也更多,班主任的管理和照顾不像小学那样周到。这就要求小学培养的学生具有学习自觉性、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良好的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其次,学习任务和特点有了很大变化:课程的深度、广度、难度,知识的密度有很大增加,老师教学中比较“开放”,这就要求学生具有刻苦学习的精神、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较强的心理承受力。第三,小学与中学的管理不同:中学开展活动常由学生负责,教师只作引导;中学自由支配的时间更多。这就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自理能力,有对行为进行自我抉择并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的能力。中、小学在环境、任务和管理上都存在明显差异,如何解决中小学教育的衔接是我们所关注的。为此20xx至20xx年期间,我们以“如何帮助学生平稳地从小学过渡到中学”为主题,对杭州市12所小学作了调查研究,揭示了目前中小学教育衔接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两者更好衔接的途径,并总结了在实行中有效的具体措施及注意事项,为探索中小学教育的衔接提供借鉴。

二、调查研究。

1.目前中小学教育衔接上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们于20xx年10月对当前中小学教育衔接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访谈与问卷调查。调查对象为杭州市12所小学在读6年级学生640名、6年级学生家长612名、毕业班教师60名和8所中学的初一教师60名。问卷(满分为100)调查的结果表明:家长对子女各方面表现评估的平均分为75分;学生对自己的评估是78分;小学教师对学生的评估分是85分;中学老师对初一学生入学时表现的评估为68分。中、小学教师对小学毕业生的评估有着显着差异,反映了中小学教育存在差异。中学老师调查中得分最低的8个项目依次为:自信心、竞争精神、创新精神、自尊心、自我调控、自理能力、学习兴趣和表达能力。从对学生的调查中发现许多值得教师和家长注意的问题。比如:在学习方面,57%的学生认为学习是一件令人厌烦的事,41%的学生上课时注意力集中差;在人际关系方面,57%的孩子认为父母提出的要求根本做不到,44%的学生对部分老师感到害怕,31%的学生感觉经常受到老师不公正的对待,52%的学生与部分同学关系紧张或对立,有28%的学生经常有被孤立的感觉;在情绪状态方面,49%的学生经常感到心里烦躁、无处诉说,64%的学生对考试感到紧张;在自我观念方面,59%的学生觉得自己许多方面不如他人,17%的学生对自己的将来不抱什么希望;在适应性方面;则有43%的学生觉得越大烦恼越多。

调查结果表明,要帮助孩子平稳地完成从小学到中学的过渡,亟待解决的问题涉及四个维度:(1)道德水平和行为习惯;(2)心理承受能力;(3)人际关系;(4)创新精神。如果这些方面的问题能够得以解决,最终就能培养出具有良好适应力的学生,从而实现小学与中学教育的良好接轨。

2.解决问题的主要途径是心理健康教育。

从理论上,要解决上述的问题,实质上就是要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道德水准、独立自主的个性、完善的社会适应性、交往的合作性,塑造学生具有完善的人格、富有勇于创新的精神,这些都是基本的心理素质。从实践看,中学老师评价比较好的4所小学的经验总结中也反映出,抓心理健康教育能对帮助小学生尽快更好地适应中学生活,打下良好基础。通过讨论与研究,12所小学的领导与有关教师达成共识,确立了抓心理健康教育是解决小学与中学教育良好接轨主要途径的观点。在12所小学领导的积极支持与参与下,根据各个学校实际情况,采用各种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通过一年多的实践,我们于2004年11月再用同一问卷对基本相同数目的同类人员进行调查,家长对子女各方面表现评估的平均分为88分,学生对自己各方面表现打的平均分是89分,小学教师对毕业班学生的评估分是90分,中学老师对初一学生入学时各方面表现评估的平均分为86分。中、小学教师对小学毕业生的评估不再有显著差异,反映了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小学生更好地适应中学生活。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措施。

1.进行教育思想大讨论。

把心理健康教育当作一件大事来抓,必须使教师的学生观、教育观发生变化。进行教育思想的大讨论,是改变教师的学生观和教育观的有效途径。例如通过培养学生创造精神的讨论,使教师认识到教育中一个要求、一个标准、一条出路,严重束缚了孩子个性的发展,儿童的天性和潜能在我们统一的规则下将会一点点被扼杀,所以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教育思想讨论,使教师进一步认识到要尊重学生人格,注重个体差异,爱护与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将自己的角色由“权威者”、“塑造者”转变成“协助者”、“服务者”。

2.进行教法改革。

教法改革的核心是教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关心”、“学会学习”和“学会创造”。“学会生存”是要求学生具备与瞬息万变的世界相适应的知识和能力,小学阶段要让学生学会安排自己的学习、活动和生活。“学会关心”是要求学生按照社会主义社会的行为准则正确处理个人和社会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小学阶段要让学生学会关心自己的家庭、朋友和他人;关心学校、社会和国家的大事。“学会学习”是要求学生学会科学方法、推理方法、搜集资料的方法、从事实中做结论以及分析综合事实的方法。小学阶段要最大限度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高质量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会创造”是要求学生掌握具有创新性的学习方法,小学阶段可以教学生学习系统思维,由点到面地分析问题;学习逆向思维,从反面分析问题;学习辩证思维,全面地考虑问题;学习顿悟思维,凭直觉思考问题;学习发散思维,全方位地考虑问题。

3.教育过程中弘扬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选择性和创造性。

教育过程中注重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使学生由消极被动地学习到积极主动地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通过开展自由的课堂讨论,让学生各抒己见,什么想法都不受约束,使许多求新求异的火花得以在顺畅的思维中迸发出来;发扬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让每个学生在各项学校、班级组织的活动中都做“主角”,不做旁观者:举行一些“学生自主”的活动,由学生自主确定活动主题,设计活动方案,主持活动内容和进行活动评价;开展“假如我是班主任”、“假如我是中队长”、“今天我是一日小班长”的主题演讲,群策群力制定班级管理目标;通过“一事一议”、“课间怎样与同学友好相处”等主题讨论,进行自我教育,认识自己,悦纳自己,欣赏自己的长处,改正不足,学习心平气和地接纳别人的意见,克制自负、自傲、自卑、自责等不良的情绪和反应;设置学生自己负责的“图书角”、“生物角”、“作业展”等,发挥和发展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

4.加强小组活动,促进学生交往。

加强小组活动,以小组活动来组织教学:预习、朗读、研讨、质疑、评价。还可以实行小组长“自主承担、轮换负责”制,按学科或“职能”各设一名小组长,如数学组长、语文组长、预习组长、讨论组长、朗读组长、分析例题组长、实验操作组长等等,并定期轮换,这样每个学生都能表现自我,都能受到学习管理的训练。

5.创造成功的心理体验。

成功的体验会给孩子自信。教师要珍惜和接纳孩子的每一次努力、每一点成功,引导学生去领略无处不在的成功喜悦。如在大众面前顺利地作了三分钟的发言,球赛结束前三秒钟仍作了最好的发挥,考试因审慎而多得了几分,等等。对于每一个学生,既要求他们有远大的抱负和追求,又必须让他们按自己的实际水平和能力,一步一个台阶地去接近。帮助学生设定一些通过努力有把握成功的短期目标,让学生付出努力后能看到自己的成果。如过去对学生期望过高,就作适当调整。经过奋斗获得胜利能帮助学生恢复自尊与自信,去争取更大的胜利。

6.开展心理辅导活动。

心理辅导活动多种多样。如:设立心理辅导站,由专职心理辅导员、班主任担任辅导员,耐心听取同学的内心倾诉,热心帮助解答问题;建立“咨询信箱”,开通“热线广播”,让同学把自己的心理问题写出来投进信箱,心理辅导员以专门回信的方式和同学交流谈心,解决他们的心理忧虑,开辟心理健康教育专栏、开设心理辅导课、举办心理讲座,介绍有关的心理知识和解决生活中小矛盾;进行考前心理疏导,漫谈如何公平竞争、如何正确认识自我价值、如何正确对待挫折、如何克服烦恼、控制愤怒、消除嫉妒,介绍交往的准则、人际沟通的方式和技巧,指导同学们以健康的心态去学习和生活,等等。

7.开展艺术活动,陶冶同学的情操。

利用小学生爱唱爱跳的天性,举办舞蹈、歌咏、书法、绘画等兴趣小组,每个同学都可按自己的兴趣爱好,选修其中一项。既培养同学广泛的兴趣爱好,使个性特长得到充分发挥,还能够促进其身心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同时也可以提高其鉴赏美的能力,为陶冶同学的情操,促进心理素质的提高服务。

8.通过体育游戏活动,优化同学的人际关系和锻炼意志。

体育锻炼是最具积极意义的保健措施,不仅是增强孩子的体质、消除疲劳、调节紧张的学习生活、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的有效手段,还是形成开朗、坚强坚韧、积极进取的良好性格的重要途径。因此,有关身体运动方面的活动是与道德教育、文化科学知识教育等有着同等重要价值的教育活动。游戏是小学生喜爱的一种合作性很强的活动形式。它既有合作也有竞争,有成功也有失败,合作成功的喜悦或竞争失败的不甘心,都是对同学心理素质的磨练和考验。

9.结合国内外重大事件进行教育。

结合国内外重大事件进行教育是有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措施。例如运动员为祖国争光,夺得的每一块金牌背后都有令人感动的故事,而这些恰恰都是活生生的最好的心理教育材料,使同学们意识到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高超的竞技水平是夺得金牌的根本保证。

四、对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应注意的事项。

1.心理健康教育寓活动性、趣味性、操作性、参与性之中。小学生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时期,心理教育不能只采用知识传授、简单说教的方式,要从兴趣入手,把同学的心理需要和心理教育内容有机结合起来,渗透到同学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

2.在教育中要注重主体性、全面性和主动性。要运用自主性原则,活动的内容要有针对性,针对同学们存在的、关心的、主要的问题进行,发动同学主动地自我教育,自我要求,自我完善。通过同学自愿参加活动,达到自己教育自己,自己管理自己的效果。

3.要及时强化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成效。在组织各种活动过程中,要注意及时强化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成效,把握好教育的契机。每次活动要有表扬、有典型、有总结,使活动确确实实起到促进学生向心理健康转化的作用。

4.要“以身作则”,要求学生做的,教师也要做到。教师的情绪、眼神、语言和行为都可能造成师源性心理障碍,使学生产生心理焦虑、不安、困惑、无助、伤害自尊心等。所以每个教师要加强自身心理状态的调整与人格的完善,用健康的人格,美的心灵去塑造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

5.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共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鼓励家长与孩子建立平等、互重的关系,能以接纳和尊重的态度面对孩子的成长,在向孩子提出进取要求和帮助孩子解决成长中的障碍时,更多地是从正面鼓励、肯定和引导,而不是带有负面情绪的方式去刺激孩子。

文档为doc格式。

农村小学教育现状分析大全(18篇)篇五

按照《关于开展xx活动的通知》,我采取个别走访、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作了深入细致的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各学校虽然都能按照国际教育部及省、市、区级要求开齐,开足科目,但是能够真正贯彻落实的除语数英以外的课程微乎其微。体育、音乐、美术、科学、信息技术、综合实践、班会等等,很多课程既缺乏专职的教师也没有专门的教室,没有落到实处的必要条件。如信息技术,各学校微机室的电脑早已废弃、淘汰,有的学校甚至没有微机室,怎样将信息技术课上好?科学课,虽然有些学校实验室的设备异常齐全,但是根本没有能够领着孩子们去做实验的老师,每一次科学课都在教室进行,在这样的教育中,孩子们的科学素养能够得到多大程度的提高?音乐、美术既无专职教师也无独立的教室,乐器、素材更是少之又少,即使有,也会被长期束之高阁。

各学校的德育时间仅停留在周一升旗仪式、思想品德课及班会课中,还常常要除去被代课教师占用的课时,而且即使是上课,也仅停留在说教、灌输层面。没有学生自己的活动,没有道德教育的阵地,没有保证活动开展的必要措施。学校、班级几乎不组织德育活动,更谈不上持课内外结合,形式要灵活多样。这种缺乏体验,闭门造车的道德教育,效果微乎其微。

学生上放学路途遥远,学校没有校车,很多小学生因无人接送,自己骑自行车上学;更有甚者,路上拦车上学;还有一部分由老年人负责接送,这部分人群的安全问题不容小觑。

另外,上放学期间道路拥堵,汽车、电动车、自行车,老人、年轻人、小学生瞬间挤满街道,同样存在安全隐患。

农村各小学留守儿童所占比例逐年攀升。因为产业结构的调整,家长们纷纷出外打工,将孩子留给家中老人照顾。因为观念和意识的局限,老人一方面存在溺爱心理,另一方面只关注孩子是否吃饱穿暖,对于孩子的道德品质、心理健康、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培养着实有限。留守儿童在校打架、上网、违反纪律、不完成作业现象极为普遍。

校长是一方教育的引路人,很多校长没有自己的办学方向,缺乏最基本的教育理念,眉毛胡子一把抓,漫无目的。如此办学,贻误子孙后代。

这是长久以来的痼疾——因为地理位置的关系,农村学校条件艰苦,待遇缺乏优势,要求不断提高。长久以来,到相桥的教师有条件的选择机会进城,没条件的寻找机会进城,留下来的教师工作积极性不高。

学校、家庭、社会三方育人网络的构成仅限于最多每学期一次的家长会。学校教育脱离时代,脱离社会,闭门造车。

综上所述,随着时间的推移,因为社会、家庭、学校、教师等各方面的原因,相桥教育将不仅仅输在文化课上,学生的道德品质、创新能力、动手及社会实践能力的缺憾也会日益增多,如不及时改良现状,相桥将有更多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农村小学教育现状分析大全(18篇)篇六

美国学生为了能从大学毕业,上了大学才开始认真学习。中国学生为了能考上大学拼命学习,上了大学就不再认真学习。

虽然素质教育的开展到处是轰轰烈烈、虽然我们也在开展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然而又有多少教师和学生能够真正摆脱应试教育的魔爪。因为各级部门或组织评价学校、教师乃至于学生仍然是把教学质量放在首位,而本来能够真实的反映教师、学生实际的东西也被蒙上了“成绩第一”的面纱。

但是在我们中小学教学过程中由于受高考这根指挥棒的影响,不少人过多的致力于揣摩考试方向、题目,而忽视了教育教学中某些学科最应该突显的具有学科特色的东西。农村中小学更是普遍出现了硬背作文范文、死记数学定义的作法。所以我认为我们的教学应该变“考什么教什么”为“教什么考什么”(现有的考试制度中,像语文学科完全与教学过程脱离,使师生感到平常的学习可有可无与不可捉摸),应认真贯彻落实新课程标准中对“识记”“掌握”“理解”“应用”等不同层面的不同要求。实实在在的把学生解放出来,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同时我们对人才的评价是“读了多久的书”而不是“学了多少知识”。所以我们的大学应该严把出口关,让他们就象对待高考一样对待大学毕业考试,建立制度让不合格的大学生们再学习,再深造。

在课堂上,美国学生为了装懂故意向老师发问,中国学生则为装懂而不向老师提出问题。

这是中国人千百年来固有的思想——虽有孔子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谆谆教诲,但真正的又有几人愿意在他人的面前暴露自己的无知与缺点呢?我们的基础教育恰好担负改变这一不良思维模式的重任,从小就应教育培养学生“好问、敢问、会问”的能力。

美国学生的受教育方式是“放羊”,中国学生受教育的方式是“填鸭”。

农村教育模式的转化非一朝一夕之事。农村中小学的师资力量薄弱,“牧羊人”难寻,谁能“放羊”?农村中小学生所处家庭及社会环境还不具备“放羊”的条件,随时还会存在很多“狼”(安全问题、社会的不良现象等),谁敢“放羊”?真正要实现改变,必须切实加快农村教师队伍的建设;加强对现有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利用,构建一个符合“放羊”的环境。

如果老师给出同一道题目:“现在是12点整,时针和分针刚好重合在一起。请问,要经过多少时间时针和分针才能再次重合?”老师的话音刚落,美国学生的反应是不约而同地拨动腕上的手表,用这种其实很聪明的“笨办法”,看时针和分针什么时候才能再次重合。而在场的所有中国学生肯定立即拿出笔和纸,列出一大串公式并开始计算。

这些提醒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我们学生的动手能力、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的能力,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我们的课程改革未落到实处,科技课程、艺体课程流于形式,我们的学生“读死书、死读书”。这也许正是我们国家为什么多年没有出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人才的症结所在吧。

我们应扎实上好信息技术、综合实践活动等课,让所有的学生能真正在“乐中学,玩中学”。应加强对现有资源(图书,录音机、电视机、电脑等多种现代媒体)的合理利用,应进一步搞好课程的研究与开发(如我校研究的课题《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就提出了语文活动的3种模式——“课堂常活动、课下小活动、课外大活动”)。从而把课堂变成学生演练的舞台、把教材开发为活动的剧本、把校园装点成师生的乐园。

美国学生的父母说:“我们不得不通知你,你这个月的零用钱已经超出预算了!去,把车库打扫一下,把游泳池刷一刷或者把花园里的草割了,我们就可以再给你一些钱花。”中国学生的父母说:“零花钱用完了吗?没钱了就自己到书房的抽屉里去取。”美国学生对自己的父母说:“我已经攒够钱了,我要去旅游了!”中国学生对自己的父母说:“我要去旅游了,请你给一笔钱。”

我们的学生过分的依赖父母、缺乏劳动体验过程,心目中没有正确的劳与酬的概念。我们的中小学教育教学中应实实在在的开展劳动教育,让他们走进社区、走进大自然体验社会生活。家长一要让子女从小树立“劳动光荣”“多劳多得、不劳不得”“没有免费的午餐”等理念,二要培养子女正确的消费观念。力争让他们“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自给自足”,变“伸手索取”为“劳动获取”。

美国学生把女孩子带回家,自豪地对父母说:“这是我的女朋友!”中国学生面对拿着自己已被撬锁的日记本且气急败坏的父母,心虚地说:“我没有早恋。”

虽然新课改把生命的起源、两性知识等纳入了教学的范畴,然而在封建传统思想根深蒂固的山区农村,我们对一些敏感话题采取的对策大多还是“堵”而不是“疏”。教师不能大张旗鼓的教、家长不会正正确确的引导、学生不能明明白白的学,到头来还是“月朦胧、鸟朦胧、今朝人朦胧”。为此,农村中小学的《青春》《生物》的教学过程的监控就尤为重要,相关活动应扎实开展,切不可流于形式。

总之,农村中小学必须从社会、家庭、学校三方面着手,努力构建出和谐的教育教学环境。要加强对教师队伍的建设;要注意与家长的沟通;要培养好学生的多种能力。认真落实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促进农村学生的全面发展。

农村小学教育现状分析大全(18篇)篇七

我在农村进行了“农村中小学教育问题”调查。本次调查以小学和初中的农村教师、学生、家长为主要对象,调查的四个部分分别是:教学问题、教师问题、学生问题、家长问题。其中以教师问题和学生问题为重点。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的普遍推行,农村中小学的教育问题更加明显地暴露出来了。对此老师抱怨、学生抱怨、家长抱怨。为了找到问题的实质,把握问题的关键,从而向有关部门、有关人士发出呼吁,我进行了“农村中小学教育问题”调查。本次调查以走访调查及问卷座谈的形式为主,走访了八个中小学,调查了小学生25人,初中生34人,老师及校长19人。通过调查,了解了农村教师、学生和家长对教育的看法及其总体教育状况,并对中国农村教育的发展方向和模式做了进一步的思考。

1.教学问题。

在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已无法满足绝大多数家长和学生对教育的要求,他们要求上高中、上大学。有62.5%的家长希望孩子拿到大学以上学历。在回答升高中的原因时,64.18%的学生选择是因为他们自己喜欢读书,而选择是家长要求的仅为3.49%。看来,事实上相当多的学生和家长已经认识到了受教育的重要性。

孩子们是渴望知识的,农村也是需要人才和技术的。但是从调查情况看,农村中小学教育存在着很多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公共教育经费短缺,导致办学条件和办学效益差。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对素质教育不够重视,教学设施简陋,教师队伍教法相对陈旧严重影响着素质教育的实施。

(2)师资队伍不稳定,总体素质不高。

(3)思想观念落后,教育价值趋向多元化、务实化、功利化。调查中没有一个孩子表示将来会回到自己的家乡。

(4)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脱离农村实际,人才培养与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不相适应。

2.教师问题。

调查发现,相当大数量的教师对生活表示不满意(51.8%)和比较不满意(7.8%),感到压力很大。我总结了一下,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一)不合理的农村教育编制导致农村教师的工作量很大。(二)尽管近些年来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积极推进实施着新课程改革,但谁都清楚高考制度不改革,老百姓认可的还是能真正改变孩子命运的考试分数,升学率也就关乎学校生存。面对动辄“下岗”“走人”的内部管理体制,老师们为了保住“饭碗”,感觉压力很大。(三)最近几年教育部门出于维护学生权益考虑,对老师限制很多,比如不准打骂学生,不准开除学生等。然而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学生个性越来越强,纪律越来越差,暴力倾向突出,打架斗殴时有发生,谈恋爱的越来越多,教师对学生的组织与管理难度也越来越大。同时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学校和社会越来越关注学生在诸如被敲诈、勒索、恐吓等人身、精神方面被伤害的问题,这使得老师们经常“提心吊胆”“如履薄冰”。

另外我发现,还有几个关于教师较为集中的问题是:(一)农村教师水平远远低于城区教师水平。虽说教师整体学历在提高,但大部分的学历是通过函授和自考取得的,正规的全日制本科大学生回来的还是比较少。反而外调城镇的几乎全是骨干教师,以致走访的几所中学几乎都没有高级教师。(二)随着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不断深入,农村教师队伍的结构已由原来的公办、民办、代课教师变成了全部是公办教师,但是音乐、美术,微机等教师严重不足。

3.学生问题。

学生自主学习的现状与思考。

在调查学生的学习态度或学习主动性方面,大部分学生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但学生的学习目标大部分是家长、老师压出来的,成绩认可高,重视分数的达80%。在所学课程中,选择英语最薄弱的学生比例,占了47.67%。然而对于“你想如何提高”这一问,我原先设计了“自己复习巩固”,“请家教”,“参加培训班”和“其他”四个选项,结果有56.3%的同学选了其他,询问后发现学生们想到的更多方式包括家长指导,向同学、老师请教等等。调查表明,46.1%的农村学生在平时能努力学习,并持之以恒,但也有34.5%的农村学生平时学习没有规律,主要靠在考前加班学习来应付考试。

通过和学生们接触,结合自己的经历,我觉得制约农村学生学习进步的主要因素是农村中小学生学习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需要不断督促才能认真学习。学生们将学习效果不理想主要归因于学习方法有待改进,但由于59.3%的农村学生一般都要承担部分家务劳动,难以保证他们拥有充足的学习时间。此外,农村基础教育条件较差、学习资源匮乏、教师的教育思想观念落后等问题也严重制约着农村学生的学习。

4.家长问题。

在回答“你觉得所在地区教育状况如何”的问题时,75.36%的家长选择“一般”,5.8%的家长认为“较差”。可以看出,很多家长对当地教育状况并不满意。如栾卸村,拥有生产康必得的集团公司,当地农民收入较高,但由于很多家长不满足于当地教育,就将孩子送往城里上学。

当问及“您对孩子在校表现情况了解程度”时,只有17.5%的家长表示很了解,而选择“基本不知道”的占20%。然而在回答“对孩子学习上关心程度”时,却有58.75%的家长表示很关心。这其中似乎存在着矛盾,即对孩子在校表现基本不知道又何以说对孩子学习很关心呢?对此我询问了部分家长,原来很多家长认为对孩子学习成绩的关心即是对孩子学习关心的全部表现。

对家长问题的一些思考:

(1)家长没有家教意识。绝大多数家长认为教育就是在学校读书,学生有问题就是学校教育的问题,把自身置之于外。

(2)家长没有教育能力。绝大部分家长最多只是初中水平,而且又不是从事教育职业,就是他们重视家庭教育,其能力也是相当有限的。

(3)家庭影响大于学校。家长们希望孩子们能考出去“将来出息会大一点”,“将来不再去忙土地”。但也许是条件、思想上的多种因素,调查却发现没有一个家长有超前教育的想法。

结合调查情况以及自己的思考,我认为,要解决农村教育问题,应主要抓以下几点:

发展经济学家的研究指出,第三世界国家的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学习方法简单和学习内容贫乏是与大多数教师能力差和缺乏主动性密切相关的,他们往往得不到应有的工资,没有兴趣,也没有机会更新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我们的农村初中教育基本上就属于这种情况。解决“教师行为滞后”问题的有效办法:一是提高教师的工资水平,为他们提供接受继续教育和进行终身学习的经济保障;二是改革教育系统的人事制度,保证教师考核的公开性、公正性、科学性,营造一个合理、高效的竞争环境;三是提高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的质量,改变当前继续教育中的形式主义和低效局面。

2.在普通教育中渗透职业教育,使农村初中生成长为适应农村经济发展要求的复合型人才。

我们可以尝试在农村初中进行初中后职业教育——学期职业培训或“3+1”制的培训。但是从调查情况看,在我们当地,学生家长及教师对此却不以为然。原因还是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不紧密,就业渠道不畅。调查中一位校长说到,他曾经去青岛考察过,青岛的职业教育培养培训的都是紧缺人才,毕业后都能找到工作,职业教育很受欢迎。因此实行职业教育应以就业为导向、符合农村的条件,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农村经济、文化的发展。

3.解构封闭传统体制,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积极支持社会力量兴办教育机构。

私立学校应该是一种补充、激活农村教育的形式。然而,在我们当地农村,私立学校几乎没有。最终使我们的教育成为经营,始终处于“老大”地位,传统、封闭、死守教条,以致病入膏肓,不可救药。因此应大力支持和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以切实扩大高中的办学规模,解决农村初中升高中的瓶颈问题,缓解升学的巨大压力。

农村小学教育现状分析大全(18篇)篇八

一、调查的背景:

本课题组以省“xx”规划课题《农村小学创新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实验方案为切入口,在课题组全体成员的努力下和有关专家的指导和帮助下,立足学校实际,深入开展课题的调查研究,扎实推进实验进程,初步了解学生学习方式的现状。

二、调查的目标:

以平乡县常河镇中心小学、平乡县西位明德小学两所农村小学为实验学校,对近1100名学生,18个班级展开调查。采用访谈、调查问卷等形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了解学生学习的方法,了解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和方法,了解学生自主学习时搜集资料的方法和途径,从而初步了解农村小学学生学习方式的现状。

三、调查的方法:

访谈法:教师交流访谈、实验班学生访谈。

调查问卷法:对两所实验学校全体学生进行调查问卷。

四、具体实施:

1、教师交流、访谈: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学生实际、学科特点和任课教师及家长展开交流和座谈,初步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常河镇中心小学由王涛和贺庆江负责,西位明德小学由郭巧格和闫震负责。(xx年12月28日上午9:00在西位明德小学进行访谈,xx年12月29日上午9:00在常河镇中心小学进行访谈,29日下午整理材料,将整理好的材料交马军锋。)。

2、学生访谈: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了详细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了解学生学习的方法,了解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和方法,了解学生自主学习时搜集资料的方法和途径。对常河镇中心小学的五年级三班和六年级四班,两个实验班共103名学生进行访谈,由马军锋、吴晓敏、王素华负责。对西位明德小学的二年级一班和三年级一班,两个实验班共141名学生进行访谈。由闫震、闫祎宁、马宁负责。(xx年12月30日上午进行访谈,xx年12月31日将访谈的结果整理好,形成书面报告,和访谈记录一起交给王涛。)。

3、问卷调查:对常河镇中心小学和西位明德小学近名1100学生,18个班级进行问卷调查,西位明德小学由闫震、闫祎宁、马宁负责发放和收集,常河镇中心小学由马军锋、吴晓敏、王素华负责发放和收集。(xx年1月4日发放调查问卷,xx年1月6日上午第二节课,课题组全体成员在课题研究办公室,整理调查问卷,做出数据分析。)。

五、调查分析:(xx年1月9日—xx年1月12日)。

(一)学习兴趣和态度:

1、课堂表现:

问题一:在课堂上,你能积极回答问题吗?

a、从不回答b、偶尔回答c、经常回答。

选择:a、0.4%b、64.4%c、35.1%。

2、教学手段:

问题一:你喜欢老师利用多媒体上课吗?

a、不喜欢b、还行c、特别喜欢。

选择:a、8.8%b、36.1%c、55%。

3、解决问题:

问题一:解题时,你是否利用以前学过的知识?

a、不是b、有时是c、基本上是。

选择:a、3.5%b、41.9%c、54.4%。

问题二:在学习中,遇到问题时,你会怎么做?

a、直接不理睬b、能解决就解决,不能就放弃c、自己动手、动脑力求自己解决。

选择:a、0.4%b、38.1%c、61.4%。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农村小学教育现状分析大全(18篇)篇九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我国就开展了中小学教育科研,随着时代的进步,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也在不断的发展,逐渐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有效解决了很多教育教学相关的问题,也提升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在新课程改革之后,对于中小学教育科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中小学教育科研的也有了新的挑战。现阶段,最紧迫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加强农村中小学教育科研管理水平,进而提升教育科研质量,全面的提升中小学教师的教学效率以及质量。本文分析现阶段农村中小学科研管理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

为了高效的实现素质教育,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是非常必要的,而除了需要要求教师定期的反思以及总结加强学习之外,更重要的是督促教师广泛的参加教育科研相关的活动。在实际教育科研过程中,吸取教育理论知识,将其和教师的工作有机的结合起来,进而解决在实际教育活动中遇到的相关问题,有效的提升教师的教学效率以及质量。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教学水平相对于城市来讲相对比较低下,所以,积极主动的参加各种教育科研活动,通过学习以及思考,来获取先进的教育理论,对于提升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教学水平来说具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1.1教育科研管理指导思想不明确。

农村中小学教育科研管理存在指导思想不科学的现象,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就是将教育科研当作应试研究,虽然很多中小学都在积极的开展教育科研工作,但是农村中小学的教育科研内容最多的是怎么应付考试的,对于考试资料的搜集,怎样进行押题等,和教育科研工作的本质完全呈背离状态。这种现象的存在使得很多农村中小学的成绩非常的突出,相应的升学率也非常的高,但是普遍存在一个现象就是学生的综合素质没有得到全面的发展。

第二,没有认清教育科研的性质。很多农村中小学都把教育科研看作是论文的发表以及书籍的出版等,将教育科研看作是课题的研究以及写论文,并且不认为教学研究教材教法以及对于学生的研究都是科研。这种现象的存在使得教育相关的部门将教育科研成果的评价依据看作是是不是有论文的发表以及专著的出版,通过行政命令的方式来要求教师进行课题的研究,不仅仅增大的教师的工作压力,对于提升教学效率以及质量来说也没有起到促进作用。

1.2科研管理體制不完善。

现阶段,很多农村教育单位基本都建立了专门的教育科研机构,主要包括学科科研以及教育科研等,但是在科研管理体制方面还存在很大的不足。第一,就是对于形式主义的重视,很多农村中小学设立的教育科研机构就是为了应付检查而已,实际上没有实施教育科研相关的工作;第二,一部分农村中小学建立了相关的科研处,但是这个教育科研机构的工作重心仅限于教育科研,不重视其他教师教育科研的相关工作,也不对其进行指导以及管理,逐渐造成只有主管领导以及科研处的教师开展教育科研工作,不和其他教师进行沟通,一般都不会取得相应的成果。

1.3科研条件和环境缺乏。

农村中小学教育科研的条件相对较差。很多农村中小学还没有覆盖互联网,仅限于领导的办公室等相对比较重要的部门接通网络,一般教师很难实现对于相关资料的查询。除此之外,由于很多农村中小学设置的专业图书资料极少,年代相对比较久远,基本失去了科研的作用。农村中小学很多教师存在科研能力有限的问题,由于知识水平的限制,虽然教学经历比较丰富,但是理论知识相关比较匮乏,在开展教育科研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很多方面的问题,严重影响教育科研工作的效率和质量。除此之外,农村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最根本的困境还是经费不足。教育科研工作的开展不仅仅需要教师的精力以及时间,更重要的是资金的充足。一般情况下,教育科研工作的资金是由学校承担的,但是由于教育科研工作需要的经费相对较大,所以科研经费投入不足的现象非常的普遍以及突出,严重影响教育科研工作的开展进程。

2.1、转变观念,明确指导思想。

为了提升农村中小学教育科研管理水平,最本质的就是需要转变管理理念,首先农村中小学应该重视教育科研管理对于教学水平的重要性,并且将教育科研以及教学之间的管理进行有效的处理。通过开展教育科研相关活动的方式来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还能够转变教师的观念。通过教育科研工作的开展,教师能够获得先进的教育思想,优化自己的教学模式,不断的'进行反思。除此之外,通过教育科研活动的开展,不仅仅能够激发教师对于教学问题的探索欲望,逐渐形成良好的校风,还能够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农村中小学应该克服不利条件,尽可能的开展教育科研活动,具有的农村中小学可以根据自己学校的特点开展可行性较大的教育科研活动,具体的内容应该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服务与实际的教学情况。为了提升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教学水平,应该从小的问题着手,首先解决比较容易的问题,然后解决更深入的问题,逐步的实现提升。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仅能够提升农村中小学教师的自信心,还能够丰富教师教育科研经验,有效的提升科研水平。

2.2、强化管理,建立有效的教育科研工作机制。

相关部门以及学校的管理者应该制定有效的教育科研管理体制,应该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规章制度,制定统一的标准来开展审核、考核以及奖励等,并且设置将岗位的职责划分清楚,保障农村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另一方面,还需要设置县、乡、校、教研组四级管理网络,通过管理网络的设置实现高效的管理。鼓励教师之间的沟通以及交流,逐渐形成科研共同体,努力的树立榜样,让榜样教师充分的发挥示范作用以及带头作用,帮助其他教师实现共同进步。

2.3、加强教育科研工作支持力度,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

行政管理部门为了使农村中小学顺利的开展教育科研工作,为其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非常的必要,同时中小学的领导也应该为教师开展工作提供便利。第一,行政管理部门需要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股利政策,加大资金的投入,为农村中小学开展教育科研工作提供充足的经费,进而激发农村中小学教师开展教育科研工作的积极主动性。第二,农村中小学领导应该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在带动全体教师投入教育科研工作的同时,还要为教师开展工作提供良好的科研条件。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仅会起到很好的示范以及激励作用,还能够加快科研活动的进程。还可以通过教育科研以及工作考核有机的结合起来,让教师重视教师职务的任用以及职称的评定,一旦农村中小学教师取得了良好的研究成果,学校应该给予一定的奖励。第三,农村中小学针对教育科研工作应该加大经费的投入,具体可以采购教育科研需要的图书资料以及仪器设备等。

综上所述,农村中小学教育科研的开展是现阶段教育改革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也是必然选择。教育相关的部门应该努力的做好农村中小学教育科研管理工作,从实际的教学模式来真正的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进而提升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教学效率以及质量,对于促进我国教育发展起着非常重要作用。

农村小学教育现状分析大全(18篇)篇十

按照《开展xx活动的通知》,我采取个别走访、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作了深入细致的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各学校虽然都能按照国际教育部及省、市、区级要求开齐,开足科目,但是能够真正贯彻落实的除语数英以外的课程微乎其微。体育、音乐、美术、科学、信息技术、综合实践、班会等等,很多课程既缺乏专职的教师也没有专门的教室,没有落到实处的必要条件。如信息技术,各学校微机室的电脑早已废弃、淘汰,有的学校甚至没有微机室,怎样将信息技术课上好?科学课,虽然有些学校实验室的设备异常齐全,但是根本没有能够领着孩子们去做实验的老师,每一次科学课都在教室进行,在这样的教育中,孩子们的科学素养能够得到多大程度的提高?音乐、美术既无专职教师也无独立的教室,乐器、素材更是少之又少,即使有,也会被长期束之高阁。

各学校的德育时间仅停留在周一升旗仪式、思想品德课及班会课中,还常常要除去被代课教师占用的课时,而且即使是上课,也仅停留在说教、灌输层面。没有学生自己的活动,没有道德教育的阵地,没有保证活动开展的必要措施。学校、班级几乎不组织德育活动,更谈不上持课内外结合,形式要灵活多样。这种缺乏体验,闭门造车的道德教育,效果微乎其微。

学生上放学路途遥远,学校没有校车,很多小学生因无人接送,自己骑自行车上学;更有甚者,路上拦车上学;还有一部分由老年人负责接送,这部分人群的安全问题不容小觑。

另外,上放学期间道路拥堵,汽车、电动车、自行车,老人、年轻人、小学生瞬间挤满街道,同样存在安全隐患。

农村各小学留守儿童所占比例逐年攀升。因为产业结构的调整,家长们纷纷出外打工,将孩子留给家中老人照顾。因为观念和意识的局限,老人一方面存在溺爱心理,另一方面只关注孩子是否吃饱穿暖,对于孩子的道德品质、心理健康、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培养着实有限。留守儿童在校打架、上网、违反纪律、不完成作业现象极为普遍。

校长是一方教育的引路人,很多校长没有自己的办学方向,缺乏最基本的教育理念,眉毛胡子一把抓,漫无目的。如此办学,贻误子孙后代。

这是长久以来的痼疾因为地理位置的关系,农村学校条件艰苦,待遇缺乏优势,要求不断提高。长久以来,到相桥的教师有条件的选择机会进城,没条件的寻找机会进城,留下来的教师工作积极性不高。

学校、家庭、社会三方育人网络的构成仅限于最多每学期一次的家长会。学校教育脱离时代,脱离社会,闭门造车。

综上所述,随着时间的推移,因为社会、家庭、学校、教师等各方面的原因,相桥教育将不仅仅输在文化课上,学生的道德品质、创新能力、动手及社会实践能力的缺憾也会日益增多,如不及时改良现状,相桥将有更多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农村小学教育现状分析大全(18篇)篇十一

由美国高校举办的“”化学巡回展出,美国化学会的“chemis—”项目和“super saturday”课外活动等都成为美国小学生初识化学、享受化学乐趣的重要机会,而美国《化学教育》杂志开辟出的“chemis—”专栏以及面向科学教师培训的“”口]贝0表现美国对化学启蒙教育实践与研究的重视。化学工业发达的德国让学富五车的大学教授,与渴求知识的孩子们面对面,特别开办了德国儿童大学,德国儿童大学是德国大学为儿童举办的学科前沿的学术讲座,已经有许多8岁到12岁的孩子怀着骄傲和好奇的心情,步入神圣的大学殿堂,去听著名大学教授举办的学术讲座,这已经形成一股热潮。这种儿童大学的初期形式叫“哈利·波特魔术班”,实际上是以魔法般神奇的趣味化学实验讲座去吸引儿童。世界化工业巨头德国巴斯夫公司首创了欧洲第一个互动式儿童化学实验室,名为“小小化学家”,目的之一是宣传化学对人类的好处。2002年,巴斯夫将“小小化学家”活动引到中国,迄今已经成功举办了多次,分别在北京、南京和上海等地,吸引了三万多名中国小朋友的参与。在那里,孩子们可以自已动手做一些化学小实验,并在充满乐趣又安全的环境中探索神奇的化学世界,体验化学的无穷奥妙。德国大学致力于科普工作的做法,值得中国借鉴。

经典化学学科内容基于物理、数学,起点较高,不符合小学生接受能力;化学药品大多有腐蚀性,潜在危险性不容许小学生自主使用,也增添了教师、家长和孩子的内心恐惧;化学实验需要仪器繁多,使用规范性要求高。小学科学教师的师资培养并未成熟,一些从事科学教师虽然依据小学《科学》教材的化学实验内容开展教学活动,但只是简单地演示,并未充分表现出实验的趣味盎然和教育价值。

通过小学科学课程的学习,知道与周围常见的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的发展。课程目标可以分解为科学探究方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科学知识三个维度。我们借助趣味化学实验形式开展儿童科学启蒙教育,并非意在灌输化学知识。对于小学生,大部分化学实验原理无法向他们解释清楚,内容深度不在他们的最近发展区之内;若过多地阐述、解释,反而会使学生愈加茫然,不知所措,逐渐失去对科学的兴趣,教学效果不理想。获得与生活相关的最浅显的化学知识和概念即可,所以选取实验的化学“味道”不必太浓,学科界限不必太明显。

孩子们通过实验活动学习到如何去观察、询问、规划、实验、归纳、分析,同时他们的批判、创造等各种能力也得到了培养。特别是以实验或实地观察的方式去进行学习,使他们获得处理事务、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生通过这蝗化学实验活动,了解到探究过程中细心、耐心与确实的晕要性,同时体会到化学这门神奇的科学对社会和生活的影响,逐渐培养热爱生活、热爱化学的意识。

趣味化学实验课的理论基础与教学特征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儿童认知发展一般经历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2岁以前)、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和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它们彼此衔接,依次发生,不能超越,也不能逆转,各阶段发生的时间大致与上述的年龄阶段相对应,且后三个阶段与学校教育关系较密切。

而小学生基本处于具体运算阶段(7—11岁),这一阶段出现的标志是“守恒”概念的形成,即指儿童认识到客体尽管在外形上发生了变化,但其特有的属性不变。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在实验设计和讲解的过程中,可以放心地融人大量的有关物理变化的知识,学生已能很好地理解。此外该阶段的儿童已经能进行逻辑思维,其思维具有多维性、可逆性和动态性。在语言方面,尽管这一阶段儿童已经能通过下定义的方式获得概念,但在获得和使用此类概念时,需要实际经验或借助具体形象的支持。根据以上特点,我经分析归纳了趣味化学实验教学的特征。

情境化的描述和问题把实验活动置于真实生活的情境中,并能产生重要的影响。若教师单纯地演示一个又一个的实验,尽管实验现象生动有趣,但小学生不会立即觉察到实验对自身的意义。因此教师应对实验进行“包装”,用故事、新闻、生活创设一个个引人人胜的情境,激发他们的好奇心,让他们融入到整个实验过程中。在实验结束后,再通过设计相应的问题情境,指导学生积极思考,将实验中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做到学以致用。

小学生在获得和使用某类概念时,需要实际经验或借助具体形象的支持,加之小学生具有很强的“游戏”精神,乐于动手参与。心理学研究表明,对于儿童,态度的形成需要实践的过程,而知识的获取主要通过感性经验的积累。亲身体验化学实验的趣味和思考过程,有利于科学性问题的提出,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应该作为开展小学科学活动、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的主要途径。让学生亲身体验实验带来的乐趣和神奇,维持他们的兴趣点,是儿童科学启蒙教育成功的关键。

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开拓、创新及合作精神。例如,我们在小学开展过一个探究性实验活动:用玉米面豆卷酱清洁硬币的实验。首先让孩子找几个失去光泽的硬币放在盘子里。给每个硬币标号,并提供玉米面豆卷酱以及其中的几种重要组成。一号硬币不用任何物质做清洁,二号则用现成的玉米面豆卷酱,三号用盐和醋,四号用番茄酱和醋,五号用盐和番茄酱做清洁。孩子们对硬币动手洗涤后,比较五个硬币发生了什么变化,并且画表格记录实验结果,比较得出结论,并对实验的不足提出意见。教师在整个过程中不先把结果告诉孩子,而让孩子自己探索,最终发现玉米面豆卷酱清洁硬币的结果,以及是玉米面豆卷酱里的什么成分起到了清洁作用。这样的实验案例并未展现高深的理化知识,而是给予孩子一个发现变量、控制变量的科学训练过程,有利于培养孩子应用科学方法独立研究身边问题的能力。

但科学探究需要一定的知识基础作为铺垫,由于小学生自身已有知识有限,一味地追求探究的全套过程也可能并不能取得预想的效果。

这就要求将实验引入儿童的课堂需要安全做首要保证。趣味化学实验课素材应尽量生活化并具有一定安全性,最好为学生所熟悉。尤其避免使用具有腐蚀性、刺激性、毒性大的药品,避免应用高温反应和剧烈反应做实验。取材的生活化是趣味化学实验应用于科学启蒙教育的可行性保障,不但促使学生更有兴趣参与到实验中,让他们在操作实验时感到玩的乐趣,更利于学生在课后自己去重复实验,去自主探索和发现。

活动案例以下实验分别在南京多所小学实践过,并在年南大少年菁英成长冬令营中整合应用。

口香糖,巧克力

农村小学教育现状分析大全(18篇)篇十二

摘要:从对农村中学体育教学发展的现状分析出存在的问题并加以研究和探讨,总结出具体的解决方案,从而为我国农村中学体育教学管理扫除一定的障碍,促进新时期教育改革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中学体育;教学改革;现状;解决方案。

一、农村中学体育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

1.缺乏教育资源且已有资源较为落后。

少,导致无法吸引优秀的教育者投身到农村教育的建设中去。这就使得农村教育体系中基本都是学历水平和自身素质都不是很高的教师或者教育行业从事者,教育资源非常匮乏。再加上受到地理经济等条件的限制,农村中学体育的设施也落后于城市,学生的体育活动缺乏完整的体育设施,而教师的自身素质和能力也未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这就导致了农村中学体育始终得不到发展反而日益落后的状况。

2.教学方法未能与时俱进。

农村地区人民的思维方式就比较固定,受其地域条件的限制所能吸收的新鲜事物也相对较少,所以当地人民对于教育这一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误区,还是将过去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运用于当今的教学中,使得学生不能真正地燃起对学习的兴趣,这也阻碍了农村中学体育的发展,学生没有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投身到课堂活动中去,从而导致课堂教学的失败,导致这种局面出现且长期存在的重要原因就是教师教育理念落后,未能与时俱进接受最新的教学方法,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设施的不健全导致教师只能指引学生侧重基础知识而缺乏运动的实践。

3.体育设施不健全。

农村学校经济条件落后,学生人数的逐年增加与现有的体育设施状况存在很大的差距。虽然说我国经济水平正在不断的提高,农村的经济状况也有了一定的改善,对于教育的资金和人力的投入也有了一定的增多,但是需求还是有着很大的不协调性,这不仅让体育学科成为学生最为落后的学科,也让学生的综合素质远远落后于全国中学生的平均水平,所以要想改善这种局面就必须先从教学设备上着手,首先改善教学环境,有一个系统的体育器材以及场地。

二、转变农村中学体育教学管理手段。

1.政府要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学校的经费投入。

农村经济状况的不乐观决定了教育包括中学体育教学方面的落后并且使之长期处于这样一个状态。鉴于这个情况,国家就应该在教育这一块着重关注落后地区。国家对于农村应该加大资金和优秀教师的引入,提高人才报酬,吸引高新人才投身到基层建设。另一方面,除了国家长期关注农村教育,社会各界人士也应该伸出援手关注农村中学体育教育的建设,扶持农村教育,以此来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让农村孩子也能更加平等地充分享有他们本该拥有的受教育的权利。

2.学校通过完善对体育教师的考核机制提高教师素质。

由于环境相对艰苦而工作报酬低且没有太多保障,所以,农村体育教师普遍都是由学科以及综合素质不高的教师组成,而有着高新知识、综合能力突出的教师无法被吸引到农村建设中。所以,学校要本着对学生以及学生家长负责的态度对教师进行一个有规定、有制度的阶梯式选拔,以此来提高教师的素质。

3.根据新课改要求,体育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

教育的关键在于教师能否将自己所拥有的知识和实际的综合技能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可以明其道理操其技法。所以,教师在提高自身知识文化水平的同时也应该不断扩充社会知识,了解教育最新动态掌握教育导向,在不断变化的实际中改善教学方法。这就需要做到:

一是要学会把握时代的机遇。

二是要适时地适应时代的需求,参加一些专业培训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通过这种方式来与时俱进走在教育风潮的前列。

三是要努力钻研。在课程改革的今天,教师要在摸索中前进,一方面懂得学生知识掌握到什么程度,一方面要明白学生的内心世界,从而让学生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自己能够主动学习知识。

四是要不断地在课程改革反思改进中成为推动国家新时期课程改革的光荣一员。体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可以多观察、多总结,让学生打开心扉,投入到教师设计的课堂环节中去,融入课堂。

参考文献:

[1]吴群艳.浅谈制约农村中学体育教学的因素及解决方法[j].价值工程,.

[2]俞建炜.浅析农村中学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考试周刊,2011.

农村小学教育现状分析大全(18篇)篇十三

我市现有义务教育学校208所,其中:小学168所(含教学点51个),初中40所(含九年一贯制学校6所,十二年一贯制学校4所,完全中学7所)。2013-2014学年度,全市小学师生比1:14.7,其中:城区小学师生比1:18.2,农村小学师生比1:12.7;全市初中师生比1:10.6,其中:城区初中师生比1:15.4,农村初中1:7.3。

(二)发展状况。

1.义务教育经费投入逐年增长。市委、市政府始终将教育摆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认真落实“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财政教育投入保持稳定增长。2013年,全市义务教育经费预算内拨款59438.1万元,比2012年53060.6万元增长了12%,2013年义务教育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6878元,比2012年5886元增长了16.9%。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公用经费(农村小学585元/生、年,初中785元/生、年;城市小学384元/生、年,初中530元/生、年)按时足额拨付到位。“两免一补”范围不断扩大,城乡义务教育学生同等享受免除学杂费、课本费。全市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全部享有生活补助并及时打卡发放到人。

2.义务教育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全市义务教育校安工程建设于2013年基本结束,义务教育公办学校的校舍,分别进行了加固或拆除新建,义务教育学校校舍安全有了切实保障。自2010年起,我市计划用5年左右时间,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从图书(初中每生20册,小学每生15册)、多媒体教学设备(班班通)、中小学实验室设备仪器及中小学教学器材(音乐、体育、美术、卫生、数学、地理)等4个项目,对全市义务教育学校进行教育教学技术装备。目前,已完成115所中小学装备任务,完成率达73.72%,余下学校将于2014年底前全部完成。

在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的同时,多措并举,着力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建设。结合城市发展建设,城区相继新建了11所设施优良、功能比较完善的标准化小学,6所初中实施了扩容和配套设施建设;结合新农村建设,全市12个乡镇所在地的中心小学,分别建设了集学习、健身、娱乐等多功能为一体的“乡村少年宫”;结合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项目,在配齐配足常规教学设备、器材的前提下,努力加强中小学现代教育设施设备配置,“宽带网络校校通”和“优质资源班班通”的普及率逐步提高,40所中小学更新了计算机教室,37所中小学的教室安装了教学电子“白板”,全市义务教育优质资源不断扩大。

3.义务教育师资队伍得到加强。认真贯彻落实《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按照新的标准,重新核定了全市中小学教师编制;建立教师正常补充机制,努力优化教师结构。2011年以来,全市在师范类高校毕业生中,共招录156名中小学教师,重点向农村义务教育缺科教师学校倾斜,使中小学开齐课程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缓解;充分发挥政策导向和激励作用,鼓励教师在农村中小学任教。对在农村中小学工作的教师,分别给予每月70元、100元的岗位补贴,坚持教师职务评聘须有农村学校1年以上工作经历,坚持城区补充教师从农村中小学公开选调;扎实开展师资培训,提高师资队伍整体素质。健全完善了市、乡、校三级培训网络,xx市教师培训基地通过了省级考评验收。仅2012-2013学年度,各层次、各类别教师培训达9000人次,中小学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进一步提升;推进学校结对合作,以强帮弱共同发展。建立了城乡间和跨区域中小学结对合作机制,城乡学校结对合作数量进一步扩大,首批12所义务教育学校与庐阳区相应学校顺利对接。结对学校围绕教育理念、学校管理、教学实践、学生活动、质量提升等方面,进行全面交流帮扶,不断丰富学校内涵,提升办学水平。加强中青年教师培养,打造一支骨干教师队伍。全市拥有省级以上各类称号优秀教师33人,市级学科带头人100人,骨干教师330人,师德先进个人12人。一支由优秀教师、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教师等组成的优质教师队伍已基本形成。

4.素质教育质量提升成效明显。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德育为首的教育理念,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德育工作网络初步形成,以爱国主义读书教育、弘扬雷锋精神、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等活动为载体的德育工作效果明显。中小学体育、艺术教育进一步加强,青少年科技活动有效开展。仅2013年,我市中小学在参加省及合肥市举办的各项竞赛中,有近100项获奖。烔炀中学的机器人足球参赛队,荣获省一等奖并代表我省参加全国比赛,获得三等奖。人民路小学的书法选手,荣获全国中小学生书法大赛二等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入推进,体育列入中考科目并得到加强,适应学生全面发展而富有个性成长的新课程体系基本形成。中招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将省示范高中招生计划的80%分解到全市初中学校,城区3所省级示范高中顺利实行联合招生,进一步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素质教育深入实施。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市义务教育与先进县区相比,与新形势下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期盼,还有相当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中小学现有布局不够合理。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xx市区规模不断扩大,入住人口日益增多,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逐年增加,城区学龄人口不断上升。同时,受此影响农村学龄人口下降。全市义务教育学校现有布局与适龄儿童少年就学不相适应问题比较突出。

1.主城区公办初中布点不够,容量不足,大班额严重。城区现有公办初中8所,位于主城区6所,城乡结合区2所。近年来,城区义务教育公办学校就学人数逐年增加,2011至2013年平均每年递增4%,每年增加在校生约700人,其中:初中学校每年增加200人。2013年,城区公办初中在校生7564人。从学生分布情况看,主城区二、三、四、七中四所学校在校生6673人,占城区公办初中在校生总数88.22%。就其规模容量而言,二、三、四、七中四所学校初中总规模为108个班,标准容量5400人,而实际在校生已超标准容量1273人,导致各校班学额都在58人以上,均超过了省定50人以下的班额标准,三中和七中甚至存在60人以上的过大班额问题。就主城区初中现有布局来说,城东区域仅有油泵厂学校且为单班规模、办学条件又相对较差,已不能适应该区域适龄儿童少年上学需求。同时,随着城东区域的建设发展,就学供需矛盾将更加突出。

2.农村小学布点多,生源少,教育资源分散。由于进城入住人口和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不断增加,农村学龄人数逐年减少,2011至2013年平均每年递减4.6%,每年减少在校生约1500人(小学800人,初中700人)。农村中小学布局虽然作了不断调整,但就目前现状而言,布点多、生源少、教育资源分散的问题依然明显,尤其在小学表现突出。2013年,全市农村完全小学97所,小学教学点51个,仅完全小学数则占全市完全小学总数82.9%,而农村小学在校生22640人,却只占全市小学在校生总数53.98%。从农村小学学生分布情况看,全市17所乡镇中心小学在校生11771人,而另外80所村级完小和51个教学点的在校生只有10721人。据调查,在80所村级完小中,50名学生以下学校有18所;在51个小学教学点中,20名学生以下教学点有35个,其中10名学生以下的还有24个。这些规模过小的完全小学和教学点,不仅占有了相当的教育资源,也成了我市推进义务教育发展的瓶颈。

(二)城乡间、校际间办学条件差距仍然较大。

一是城乡间学校办学条件差距较大。近年来,城区中小学办学条件有了很大改善。20所小学有11所为新建的标准化小学,8所初中有6所实施了改造工程,具有良好办学条件的中小学已达到了61%。农村中小学的办学条件虽然也得到一定改善,但与省颁办学标准要求,与主城区学校相比,依然落后。据统计,农村现有113所义务教育学校中,55所农村中小学教辅用房不足,须设置的实验室、电脑室、图书室、音乐室、美术室、语音室等没有配齐,其中:38所学校仅有教室和办公室,相应功能室严重缺失;所有学校运动场地没有达到标准要求,相当一部分学校的运动场仅仅是一块圈地,体育教学和学生健身运动难以正常开展;38个农村中小学食堂,有27个没有达到标准要求,未能取得餐饮许可证。

二是区域内学校办学条件差距较大。城区仍有11所义务教育公办学校的办学条件相对薄弱,尤其是油泵厂学校和亚父初中,仅有一幢教学楼,缺乏基本的配套设施。农村大多数村级完小在教学辅助用房、功能室配置,校园道路、运动场地等基础设施方面也都相对较差,明显落后于中心小学。

(三)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结构失衡。

目前,我市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教师队伍主要存在结构性不合理。

一是学科教师结构不够合理。表现在音乐、体育、美术、信息技术学科专任教师严重不足。据统计,全市义务教育阶段音乐教师50人,体育教师157人,美术教师93人,信息技术教师19人。从这些教师任教学校看,主要集中在城区中小学和部分乡镇中心学校。农村绝大多数学校缺乏音、体、美、信息技术等学科教师,开齐开足规定的课程难以有效落实。按照部颁课程计划测算,须增配音乐教师73人、体育教师15人、美术教师38人、信息技术教师74人。

二是教师年龄结构不够合理。据统计,全市初中、小学51岁以上的教师占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总数的23.5%,而30岁以下的教师只占7.6%。农村中小学51岁以上的教师,大部分是七、八十年代教育规模扩张时吸收的民办转正教师,普遍存在教育观念更新不够、使用现代教育设备能力较差、教学质量相对较低等问题,也对教育创新、增强教育活力产生直接影响。

(四)义务教育信息化建设滞后。

一是校园网络连通不足。我市中小学宽带网络接入161所中小学,还有37所小学及教学点宽带没有接入,宽带开通率只有80%;再根据省定标准,义务教育6—12班级的学校要配备1—2个计算机教室进行计算,我市义务教育学校计算机教室缺少近90间。

二是计算机数量生机比偏低。目前,我市计算机生机比为15.2:1,师机比为3.9:1,与省定生机比12:1,和师机比1:1标准相比,缺少学生用机1000台,缺少教师用机2730台。

三是信息化设施缺乏。我市现有学校广播系统98套,监控系统54套,对照省定基本标准,校园广播系统缺48套,监控系统缺92套。对于其他语音教室、课堂教学录播系统、电子阅览室、在线课堂教室、校园电视系统、一卡通系统和移动学习终端等选配标准我市基本没有配备,缺口更大。

(五)教育教学目标管理缺位。

一是教育主管部门自身指导、监管缺乏精细。在义务教育改革和发展上,按照上级规定动作部署多,创新超前举措少;在教育教学管理建设上,宏观条款要求多,出台细化办法少;在中小学办学行为规范监管上,以文转文、以会贯彻多,具体检查督促督办少。

二是一些学校办学质量目标和竞争意识淡薄。一些学校校长办学思想模糊,没有清晰的办学理念和明确的发展目标,自以为学校设施落后,师资力量弱,只求平安无事,不求提高办学质量和推进学校内涵发展,教育教学管理粗放,工作缺乏计划性、统筹性,只应付主要科目教学,不能开齐开足全部课程,艺体和实践活动不正常,学生素质教育要求难以落实,教育教学质量低下。

三是少数学校执行办学行为规范不严。少数学校贯彻落实办学行为规范自觉性和主动性不足,应有管理制度未建立,已有规章制度执行不到位,学校管理松散,对教师教育教学放任自流,缺少检查、督促、考核等监管机制,违规办学行为时有发生。

(六)校园安全保障比较薄弱。

校园安全是教育管理的第一要务,发展教育的同时更要全力维护广大师生的生命安全。我市校园安全形势基本良好,但仍存在影响校园安全的薄弱方面,主要表现在:

一是校园安全管理队伍不完善。校园及学生安全管理涉及面广,范围大,头绪多,任务繁杂。我市校园及学生安全工作任务主要由学校的政教处、总务处或德育处承担,有的学校涉及到几个部门,管理人员也都是处室负责人兼任,容易造成主次不分,职责不明,多头管理,相互推逶的混乱局面。因此市教育局和各校成立专门的校园及学生安全管理机构,配备专职的管理人员,是做好校园及学生安全工作的保障。

二是校园安全防范设施不到位。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共有学生食堂48个,由于硬件设施不达标,32个食堂不具备办理餐饮许可证条件,食品安全存在隐患。多数学校未安装视频监控设备,少数学校视频监控数量不足,所有学校视频监控未接入公安网,未安装一键式报警设施。校园专职保安配备率虽然达到了100%,但仍有92所学校专职保安只配备1名,达不到校园安全防范要求。少数农村偏远地区学校仍不能达到全封闭管理,安全防范存在隐患。全市规模较大的学校没有编制配备具有从业资格的专职医务人员,达不到国家十部委局颁布的《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的要求。

三是校园安全隐患整改不彻底。全市多数学校门前存在无证经营食品和流动摊点现象,虽然经过整治,但反弹现象严重,极易造成学生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少数接送学生车辆存在超员现象,学生上下学乘坐“三无”车辆时有发生,城区部分学校上下学时段门前交通秩序比较混乱,公路沿线少数学校门前警示标志、减速带等交通安全设施不完整。未成年人进入网吧现象经常发生,“黑网吧”屡禁不止。

四是校园安全事故处置困难。近年来,校园安全事故偶有发生,但一旦发生后学校处理起来难度很大,家长和社会总是将学校推上事故的风口浪尖,并且很少有家长愿意走司法途径,导致调解过程漫长,容易激起家长和学校的矛盾,影响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同时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经费受使用权限的制约,无法支付因校园安全事故而需要支付的补偿款,增加了调解难度,增长了调解时限,易引发校园伤害事故。

当前和今后几年,我们要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有关深化教育改革发展的精神,认真落实《合肥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工作目标,强化落实措施,加快推进步伐,整改薄弱环节,努力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优质发展。

一要进一步加强达标建设,确保通过省和国家评估认定。按照省及合肥市统一规划和要求,我市2013年要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目标,2014年要接受安徽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达标督导评估,2015年要完成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达标认定。深刻把握省与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各项指标要求,认真分析、判定我市每项指标的达标程度和薄弱环节,攻坚克难,切实加强薄弱环节建设,进一步提升达标水平,确保如期通过省和国家的达标认定。

二要科学规划学校布局,促进教育资源有效整合。根据城乡地理环境、年度出生人数、学龄人口分布与流动以及“三中全会”启动一方是独生子女可生二孩政策产生出生人口变化趋势,科学合理制定我市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规划。我局建议,按照每1万人口布点1所小学,每3万人口布点1所初中的原则,到2017年全市小学布局83所,教学点29个,其中:城区完小16所,农村完小67所,教学点29个;全市初中布局27所,分校3个,其中:城区初中5所,分校3个,农村初中22所。制定xx市义务教育布局调整实施方案,结合《xx市义务教育布局专项规划》(巢政〔2013〕50号)文件精神,依据《xx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为上位规划,计划于2014年11月底前完成专项规划报审稿报送市政府审批,充分优化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和办学规模,促进教育资源有效整合。

对城区要重点解决初中布点不够、容量不足的问题。一是加快实施三中、七中扩容工程建设,使三中达到36个教学班级规模,七中达到60个教学班级规模。二是要从2014年起,停止市三中高中招生,扩大初中办学规模。三是结合撤并油泵厂学校和亚父初中,尽快落实在城东区域择址新建一所24个班级规模的初中。四是认真落实有关省示范高中实行高、初中分离办学要求,尽早将市四中的初中分离办学列入建设项目,努力促进城区初中布局规模与区域居住人口、学龄人数相适应。对农村要重点解决学校布点多、生源少、占有大量教育资源的问题,通过推进校车运行,加强乡镇初中寄宿制建设等积极措施,有效解决部分学生上学路途远的问题,实行布局调整与校车运行以及寄宿制学校建设同步推进,有计划地逐步撤并小学教学点、初中分部及规模小的完小和初中,不断优化整合教育资源。到2017年,基本实现城乡布局合理、规模适度、又便于适龄儿童就学的办学目标。2014年6月份,我市已经启动了黄麓镇、坝镇校车试运行,在秋季学期正式投入运行。2015年起,每年扩大3-4个乡镇,力争到2017年基本实现我市农村义务教育校车运行全覆盖。

三要进一步提升标准化水平,努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在全面完成义务教育学校教育技术配置的基础上,制定xx市进一步改善义务教育办学条件三年行动计划,进一步加大投入,切实解决农村部分义务教育学校教学辅助用房不足、功能设施不全的问题,逐步完善农村学校的校园道路、运动场地、绿化和校园文化建设等基础设施。着力加强寄宿制学校建设,到2015年,通过新建或利用停招的普通高中、职业高中进行改扩建成义务教育阶段寄宿制学校,使我市12个乡镇每个乡镇都有1所功能完备办学条件标准化公办寄宿制学校,基本满足当地学生住校学习需求。力争到2017年,全市义务教育学校的办学标准水平进一步提升,并有40%的学校达到优质学校的办学条件标准,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努力加强中小学信息化建设,充分运用网络课堂、网络教研、课堂录播等现代教育措施,实现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推进农村中小学宽带接入与校园网络建设,加强农村小学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教室、电子备课室建设,建设学校门户网站,配备教师计算机,推进网络学习空间应用与研究,使优质教学资源得到广泛共享,促进教育质量进一步提升。到2017年,基本完成“三通两平台”,即: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任务,生机比达到9:1,师机比达1:1。在信息化和标准化建设同时,加强项目招投标管理,根据合肥市公共资源交易管理条例要求,按照安徽省中小学校信息化基本标准要求对我市中小学教学设备进行配备,从项目采购要求、技术参数的设置、招投标书的审核,都明确责任人,相关资料及责任人在网站上进行公示,确保所需设备质量过硬,价格合理,充分发挥教育装备在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促进教育公平中起到应有的作用。

四要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提升整体素质。义务教育发展,师资队伍建设水平是关键。一是加大教师补充数量,加强结构性富余教师转岗培训。自2012年起,我市教育系统教职工已进入退休高峰期,每年自然减员160—180人,到2015年“民转公”教师将退休800人,届时,师资力量将严重不足。因此,从现在起必须加大教师招聘力度,每年应保证100—120人的招聘规模,来满足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转需要。与此同时,要针对我市农村中小学音、体、美、信息技术教师结构性偏缺这一现状,以加强农村中小学音、体、美、信息技术教师转岗培训为重点,结合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从教育理论、教学教法、专业技能、职业能力等方面有计划组织专项培训。逐步解决好目前中小学音、体、美、信息技术等紧缺教师问题,促进师资队伍学科教师合理配备,基本保障学校按照部颁课程计划,开齐课程、开足课时。不断优化师资队伍年龄结构,提升教育传承和教育创新能力。二是把师德师风建设贯穿于教师使用、培养、管理的全过程,切实加强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操守。制定师德规范标准,强化师德考评制度,对教师实行师德表现一票否决制。三是建立中小学教师5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制度,以“立足本校、全员参与、专家引领、自主研修”为原则,鼓励教师通过开展教科研实践、课题研究等多种方式全面提升素质,提高实施素质教育能力。四是着力壮大优质教师队伍。切实加强中青年教师培训、培养,通过设立名师工作室、选拔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等办法,激励优秀教师脱颖而出,培养一批在市内外、省内外有较大影响的专家型教师,形成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专业化教师队伍,到2017年省级学科带头人达到5人,合肥市级学科带头人达到100人,xx市级以上骨干教师达到义务教育专任教师总数4%。五是设立“xx市人民教育奖励资金”,对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成绩显著的优秀教育工作者给予奖励。

五要完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建立乡镇学区管理机制。认真贯彻落实安徽省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领导小组《关于印发推进安徽省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等三项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皖教改[2012]1号)精神,进一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在“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下,以乡镇所在地中心学校为依托,建立学区管理委员会,实行农村义务教育学区管理。克服现行乡镇中心学校只负有一定区域内教育教学业务管理,不具有统筹配置教育资源职能的局限性;解决部分乡镇存在两个中心学校分块管理不统一的问题。学区管理委员会在市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监督下,对学区内义务教育学校的师资队伍、教育经费、教育资源、教育教学、考核评价等实行统一管理。负责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落实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有关教育的规定和意见;负责学区内义务教育工作,保证适龄儿童少年的入学率和巩固率,组织开展德、智、体、美、劳及教研、培训等各项教育活动,认真履行学区内学校安全管理职责;统筹学区内教育资源,积极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装备水平,加强学校管理和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进学区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学区内学校的师资、经费、教育教学等重大事项,由学区内的学校共同参加、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六要加强学校教育管理,推进学校内涵发展。一是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校长队伍建设。探索建立适应新形势下的中小学校长培养机制,引导校长确立先进的办学思想和现代学校管理理念,规范校长的专业标准和任职资格标准,确立校长任期管理目标。二是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学校内部管理制度。出台《xx市中小学校长管理办法》和《xx市中小学教师管理办法》,进一步指导学校建立完善管理制度,对现有制度进行梳理、健全和完善,提高制度的执行力。三是进一步加强学校教育管理。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任务,树立德育为首教育理念,按照教育部《中小学生守则》要求,出台《xx市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细则》和《xx市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细则》,将中小学生良好习惯养成教育,贯穿于生活、学习、活动之中,努力提高其思想道德素质。四是进一步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开齐开足国家课程,鼓励学校特色办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特长发展。修订完善《xx市义务教育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方案》,加强中小学办学水平评估,促进学校坚持正确办学理念,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五是全面规范办学行为。以《安徽省中小学办学行为规范》为准则,加强对存在问题的整改、督导、检查。遵循“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的方针,保障民办学校在师资培训、教研科研、文体活动、评先评优、升学就业、社会优待等方面,与同级同类公办学校享有同等权利,进一步做好民办学校的服务和管理工作,规范其办学行为,促进公、民办学校协调发展。六是积极开展各种校园创建活动。以开展创建活动为抓手,促进学校积极创建平安校园、绿色校园、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体育艺术2+1示范校、数字化校园及特色学校、新优质学校,提升学校办学品质。到2017年,创建xx市级新优质学校48所,素质教育示范校达到30所;创建合肥市级新优质学校24所,素质教育示范校达到15所。七是着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贯彻“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素质教育理念,落实素质教育提升“三化两结合”要求,即:“校本课程特色化、实践活动常态化、素质培养全面化,学科学习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学校教育与校外教育相结合”,着力推进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七要强化校园安全管理,提升安全防范能力。为了有效地保障校园及学生的安全,我们必须制定行之有效的保障措施。一是牢固树立“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理念。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原则,健全并落实xx市校园及学生安全管理规范和管理制度,健全并演练校园及学生安全应急预案,构建校园及学生安全工作保障体系,制定校园及学生安全工作考核目标,积极开展校园及学生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建立和完善校园周边整治协调工作机制,加强师生安全宣传教育、培训、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尊重生命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提升师生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落实校园及学生安全工作责任制和事故责任追究制,加大校园及学生安全指导和督查力度,建立健全全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做好校园及学生安全工作的群防群治管理体系。二是加大校园及学生安全“人防、物防、技防”建设投入。建立校园及学生安全管理机构和队伍。市教育局成立安全管理科,学校成立安全保卫处,专职从事校园及学生安全管理,配备专职卫生保健医生,配齐校园专职保安。做到校园重点部位视频监控全覆盖,校园报警设施和视频监控接入公安网。按照《xx市学校食堂安全管理导则》的要求,积极改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食堂硬件设施,坚持学生食堂自办自管,尽快实现大宗原材料统招、统购、统配、统送,落实食堂工作人员工资待遇。全面推进初中寄宿制学校建设,解决寄宿制学校宿舍管理人员经费,稳步推进乡镇义务教育阶段小学校车运营,全面消除学生上下学交通安全隐患。逐步完善校园心理咨询室建设,力争到2017年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都有达标的心理咨询室。三是有效化解校园安全事故可能引发的社会矛盾,引入第三方调解机制。成立校园及学生安全事故调处中心,建立校园及学生安全事故管理制度和处置办法,设立不低于100万元的校园及学生安全事故风险基金,积极化解家校矛盾,限度地消除校园不安定因素。

八要创新办学模式,以强带弱共同发展。积极探索形式多样办学模式,推进优质教育学校帮扶带动薄弱学校共同发展。一是进一步推进名校办分校。在认真总结市七中碧桂园分校办学效果的基础上,再将市八中作为市七中分校进行办学;城东区域初中建成后,则作为市三中分校办学,形成教育资源互补,将薄弱学校建设成新优质教育学校。二是深入开展城乡学校结对合作。以我市与合肥庐阳区学校结对合作为范例,深入开展城乡中小学结对合作,采取派员挂职、支教帮扶、交流研讨等方式,促进结对学校在办学理念、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学生活动等方面进行充分合作,形成相互促进、资源共享、同步发展。2014年,推进城区中小学分别和农村各完(高)中、乡镇初中、中心小学进行结对合作;2015年全市70%学校实现结对合作;2016年全市中小学结对合作率达100%。

九要加大财政投入,为义务教育发展提供保障。继续落实好教育经费“两个比例”(财政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教育经费的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和“三个增长”(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财政教育拨款有所增长,且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生均教育经费有所增长;教师工资和生均公用经费有所增长)的法定要求,不断加强财政对教育的投入,为义务教育学校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农村小学教育现状分析大全(18篇)篇十四

阳光下,江西都昌村民黄世辉眼里噙着泪搂紧孙儿说:“这孩子不知道能不能留得住”。小孙儿患的是先天性血小板缺乏综合症,为给这孩子看病,家里已经欠下了七万多元的债,而以后每年还需要定期治疗,医药费每年都要几万元,到哪里去找这么多钱,一家人急得年都没好好过。像黄世辉家遇到的情况在农村不在少数,小病经常不看,大病看不起,一旦出现大病,则整个家庭陷入经济。

长期在乡镇卫生院工作的蔡医生这样对记者谈道,“农民的医疗问题是一个恶性循环,不知道这个源头在哪里。”比如,在农村许多人的病都是先天不足和儿童发育期营养不良造成的。虽然乡卫生院经常宣传优生优育,可是这么多年来,一点作用都没有,有许多妇女生孩子还是在自己家里生,妇女常常留下产后妇科病,有许多农村妇女在怀孕期间仍然要参加重体力劳动,更无法保证孕期起码的营养。同样,农村儿童的`营养不良成为普遍现象,现在许多父母把几个月大的孩子放在家里给老人代管而自己外出打工,根本谈不上优育。

医保缺乏带来重大疾病隐患。

记者从一些农村县级医院了解到,许多农民的重大疾病是由于对一些“小毛病”不重视积累而成,使得一些重大疾病在初期难于被发现,而且由于没有得到及时处理导致病期严重。一位主任医生告诉记者,近年来在农村一些偶发性疾病成为普遍的常见病,比如肺癌、肝癌、食道癌等疾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死亡率高,希望政府有关部门引起高度重视。他说,这些疾病只要早发现、早治疗就可以控制的,而这些疾病的早期症状都是易发现易检查的,而往往他们都把它当作小毛病忽视了,因为基本的医疗都难以保障,根本不可能想到要做检查。

一项问卷结果显示,许多农民在遇到生病时,最多只会到村医那去买药,还有一些农民认为自己能扛过去,不用花钱去治,几乎没有人会到乡镇卫生院或县里去看这些“小病”。“有些得慢性病的,只要稍控制住病情,就不吃药了”。

[1][2][3]。

农村小学教育现状分析大全(18篇)篇十五

一、生源降低。

二、经费紧张。

三、教学质量滑坡。

我们相信,只要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实事求是,开拓思维,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通过当地人民的努力,该中学一定会走出困境,迎接一个崭新而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未来。

农村小学教育现状分析大全(18篇)篇十六

身为一名农村教育工作者,首先我为自己的职业感到光荣,其次同僚们的付出让我敬佩,最后,现行的教育氛围让我担忧。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传道授业的重任。在我看来,我们的教师现在能做的也就只剩教书育人,传道授业了。

“教书育人,传道授业”。每位教师从早晨6点半起床,到下午5点半下班,每一根神经都绷得很紧。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心尽力的把自己对所教教材的理解和对知识的拓展一字一句的传授给学生,争分夺秒,生怕有所疏漏。如唐僧一般苦口婆心、不厌其烦的说服教育,严于律己的用行动教育。现在的学生,60%的家长常年外出打工,孩子由爷爷奶奶照看。爷爷奶奶溺爱孩子,听之任之。

只管吃住,由于自身知识层次限制,教育观念陈旧,家务繁重,难以承担孩子的学业辅导,家庭教育责任,加之不良媒体影响。导致孩子作业不认真,甚至不完成,学习习惯差,学习基础差,养成教育差。教师的说服教育,显得苍白无力。如此恶性循环,孩子越大越难管理。现在的父母,不工作,生活质量无法提高,外出工作,孩子无人正确引导教育,顾此失彼,难以两全其美。思想觉悟高的还偶尔联系老师了解孩子情况,思想觉悟低的,完全觉得孩子交给老师,老师就应该还他们一个人才,完全将教育推给了老师。现在的课程设置,高年级语、数、外、体、音、美、科学、品德与社会、信息技术、书法、综合实践、健康教育,门门课程不容忽视,知识点一环套一环,环环紧相连,从易到难,逐步深入。

书本薄,但知识含量多而广,可以说上到天文,下到地理。课程设置紧扣人本,紧扣生活实际,紧扣时代脚步。如此教育现状,做为农村小学的教师,真的'是全能,既要照顾学生吃,还要肩负教书育人传道授业的职责。我不得不说,我们能称的上红烛,我们称的上是园丁。我们只是普普通通的农村小学教师,一个一直被用文字赞美,却总被有意无意伤害的群体。虽然我们的群体中出现过一些让人咬牙切齿的败类,但我们大多数,绝大多数的人都保持着一颗爱岗、爱学生、爱自身情操的人。

有爱处处是美景,有爱冬天不觉得冷,只要我们用爱来关注我们的小学教育现状,并用爱去改变它,我们每一个孩子都将会为祖国的明天添砖加瓦。

农村小学教育现状分析大全(18篇)篇十七

时下,素质教育改革如火如荼。各种声音见解也不绝于耳。真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素质教育改革还是在全面实施。各种措施包括新课程的改革也是纷纷上马。什么综合实践课、地方课程、科学课、探索实践活动课、品德课等如雨后春笋应运而生。排满了学校的课程表。紧接而来的是似乎强有力的督导检查。各种新课程的教案汇报检查、听课、日常开课情况检查等等,一环扣一环,真有不达目的不罢休的阵势。更有禁止给学生打分数排队,禁止举办特长班、重点班,禁止拿成绩向家长说事,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等。一时间,学校内外、师生、家长、社会上下沸沸扬扬褒贬不一,有喜有忧。这一切的目的似乎只有一个,那就是为学生的素质全面发展着想。可是,素质教育改革的效果如何呢?学生的素质提高了吗?学生的家长满意了吗?事实不得不让人摇头怀疑,甚至是担忧。

担忧之一:

学生的素质标准到底是什么?这恐怕并非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非常确切和明白的问题。但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只有弄清学生素质的培养方向和目标,才会有可能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有的放矢恰倒好处,直至事半功倍。不容质疑新时期学生素质发展的方向应该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与学生个性发展的统一。全面发展是指应该求得受教育者德智体美几个方面的素质的全面发展,实现德育、智育、体育、美育诸育并举和相互贯通。个性发展是指激励个人的自主性、创造性和其他个性品质。强调个体才能和特长达到充分发挥。培养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未来接班人。素质教育改革制定的一切举措的出发点在此,落脚点也应该在此。教育工作者必须牢牢把握这一教育目的、教学方向,一切教育行为都应该服务服从于教育目的。

担忧之二:

素质教育改革在一些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或流于形式,或剑走偏锋,或拣起芝麻丢了西瓜,顾此失彼。其结果当然是雷声大雨点小。丢失了已取得的好的教育成果,迎来的是素质教育的夹生饭。把仅有的一点办学特色拱手让出。把本已紧张活泼的`教育教学秩序变得涣散。把本已熟悉擅长的教学抛之脑后。于是出现了这样的怪现象,家长对素质教育改革抵触,因为改革使他们的孩子学习成绩下降;学生对素质教育改革欢迎,因为改革让他们变得更轻松,有了更多的玩耍时间。教师对改革未置可否,有的高兴,有的无奈,因为改革减轻了教师的教学负担没有了教学成绩和升学的压力。改革也让一些优秀教师迷失了努力的方向。擅长制假者有了用武之地。只要做好应付各种检查的纸面文章,我的工作就是好的,就可以完成工作任务。而真正事关学生风俗制发展的教育活动却没有扎实的开展起来。尤其是在农村,学生素质训练的重要途径音体美教学秩序仍然是我行我素可有可无。各种音体美教育教学设施仍然是空中楼阁若有若无。音体美教师的配置也是随意指定。至于教育教学也就依旧原地踏步,完全没有目的和教法可言。至于停课或放羊教学似乎是顺理成章的事。倒是现在被停的音体美课已没有哪个任科教师愿意代替。因为没有了教学成绩的压力,谁都懒得再去多上几节课去逼迫学生多学一点。至于所谓的各类实践活动课程在农村学校教育中更是纸上谈兵,形同虚设。且不说教师中此类教育人才以及教育教学经验同时奇缺,没有成熟的先例可以借鉴。单单就实践活动中所要求具备的人力、物质、时间条件就根本不具备。所以所谓的许多实践活动只有布置没有检查。也不可能取得怎样的实践成果。其他新设置的课程也是有课节无教材无考评标准,任课教师本就是新手,又无积极性可言。这些新开设课程的素质教育结可想而知。

担忧之三:

素质教育在农村缺乏经费资金支持。各类教育教学设施陈旧落后严重短缺,直接制约了各种素质教育活动的开展也难怪素质教育改革流于形式。

经济水平的差异导致城乡办学水平的的差异长期存在。有限的教育经费到了基层已经所剩无几。学校无米下锅有限的资金不能维护正常的办公需要。还要腾出手搞花架式,为自己涂脂抹粉。更有甚至很多农村学校长期背负沉重的债务负担。至于学校内素质教育应该具备的硬件设施更是上了放,放着坏,坏了拖,拖了再上。有限的资金及教学设施没有被利用好。有限设施无法满足师生从事素质教育教学的基本需要。教师们业余自修的空间狭窄,施展自身教学素质的条件简陋,久而久之很多有专业特长的教师也懒于提升已有素质,随遇而安原地踏步或干脆生疏掉已有素质乐得自在。

综上所述,素质教育改革在农村学校暴露出来的问题和弊端,不由得不发人深省。如果不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就可能葬送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教育发展起来的大好局面,就有可能引起教育教育教学水平的整体下滑。就有可能耽误和影响一代热的人才培养。

问题固然存在,但决不能否定素质教育改革在学校推广的意义。克服以上问题,切实提高学生素质教育水平的切入点仍然是教师和教育工作者。首先,作为教育工作者要深刻领会实施素质教育的义务、责任所在。把思想意识提升到为学生素质发展的高度去工作。加强责任心和使命感,克服麻痹消极思想,一丝不苟因地制宜因陋就简,认真执行素质教育改革思想。其次。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尤其是一校之长,要带头真抓实干,时刻绷紧素质教育这根弦,坚持从严治教。要求开设的课必须上好,培养新人才及早让广大师生适应素质教育需要。学校的一切教育教学活动围绕提高学生素质开展。克服弄虚作假应付思想。

可喜的是有关部门已经认识到农村教育存在的问题。出台了一些切实有效的措施:例,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优秀教师下乡,加大学校资源整合等等。广大农村百姓正热切的确期盼着分享教育改革发展的果实。

农村小学教育现状分析大全(18篇)篇十八

“教育要从娃娃抓起”,这已广泛地被大家所接受。任何教育都是要从小打好基础的,小学阶段是培养良好的习惯和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黄金时期。打好小学教育的基础,对今后中学、大学的学习将起到极大的作用。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较多。据统计:我国有80%的学生是在农村接受义务教育的,这些学生的素质会影响到我国整体学生的素质,而农村的教育条件、教学水平等在总体上都低于城镇小学,因此,农村的义务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当前农村小学的教育现状又是如何呢,我对此进行了调查。

通过走访和资料调查,在经过分整理,大致概括出楚桥小学教育的现状。

农村小学的整体面貌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首先是在校舍上,由原来简陋的土坯房子改建为砖瓦房,宽敞明亮,为学生提供了更为优良的学习环境。其次是教学的硬件设施上,一改过去破旧的拼凑起来的桌椅板凳,取而代之的是配套的全新桌椅,图书、文体器材、各种教学仪器也有相应的配备。第三是在学校的师资队伍有所壮大。但是,我认为目前农村的小学教育仍存在许多弊端,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一)、学校规模小,硬件设施落后。

尽管目前农村小学在校舍及硬件设施配备上虽然已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与城市小学相比差距仍然很大。由于农村教育经费有限,很多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大部分农村小学微机室、多媒体教室缺乏或不完备,图书馆的书籍数量少且陈旧,体育器材也很贫乏,很多设备仅仅是摆设,坏了也因经常缺乏资金无法买新的。

(二)、教师的业务水x不高,工作负担重。

1、教师负担重。在我们农村小学中,年纪偏大的教师较多,这些教师教学经验丰富,但教育方式落后,教学质量存在很大问题。由于农村信息相对闭塞,与外界的交往不多,造成小学教师的教育观念滞后,教育教学能力不强。多数教师依然是用“一支粉笔+一张嘴+一本书”的传统方法来完成教学,而学生的“学法”仍是“听、写、读、背、考”的五阶段式。这种原始落后的教学方式,不但不能适应当代教学的需要,而且加重了师生负担,消耗了他们大量时间和精力,取得的却是事倍功半的教学效果。同时,农村家长为生活所迫纷纷外出打工,使农村家庭教育的缺位现象严重。把本应由家庭、家长承担的教育责任全推给教师和学校,要求教师在学习上、生活上给予这些学生更多关心和照顾,这无疑加重了教师的负担。

3、教师培训落后。做好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素质势在必行。教师观念的更新,教材和课程标准的把握,更多要依赖于教师培训工作。可是,目前农村学校普遍存在选送培训和校本培训不到位的`现象。

4、教师自学自研落后。新课程强调学科教学内容要具有开放性、交叉性、整合性、综合性,教师传统的专业知识储备已经不能满足实施新课程教学的需要,教师必须加强自学自研,不断“充电”,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把加强自学自研作为职业发展的需要来对待。可是,农村学校由于受地域、经济、硬件等条件限制,可供教师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资源极为有限。许多学校没有网络,缺少图书。有限的图书得不到及时更新,多数已经过时。教师自学自研的落后严重影响了教师专业的发展和素质的提高。

我所调查的楚桥小学,但由于教学条件差,教学设备落后等因素,以及越来越多的家长外出打工,随之把孩子也送到教学质量较好的城镇学校就读,加之计划生育工作到位,因此生源逐年减少,。但目前农村小学不提供住宿,这就造成了部分家比较远的学生上学的不便,小学生年龄小,每天来回跑不仅浪费时间,而且学生的人身安全也难以得到保障。可是要住校,学校又无宿舍。

在教学水x上农村小学是无法与城镇小学相提并论的,而且差距越来越大,归结原因大致有5点:

1、硬件方面,即教学设备简陋,无法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

2、软件方面即师资力量薄弱,农村各方面条件都差,年轻的毕业生大都不愿到农村任教,教师x均年龄较大,知识结构相对陈旧,工作也缺乏年轻人的激情与活力。

3、家长素质较低,督促孩子读书的意识淡薄,有的甚至是抱着让小孩呆在学校省得他在身边闹或四外乱跑的想法把孩子送进学校的。

4、孩子天性爱玩,在缺乏适当的外部压力的情况下,不会自发地产生学习的兴趣。

综上所述,当前农村由于各地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加之各级x部门对教育重视不足,农村教育的发展比较缓慢。农村小学教育占了义务教育的半壁河山,所以应该高度重视存在的弊端。基础教育不扎实,教育的发展也就只能成为一句空洞的口号。其问题的解决也是实现教育公平、均衡的必经途径。否则,就相当于丢掉了小学阶段的教育,丢掉了整个基础教育的基础,也就谈不上什么全民素质教育了。因此,农村教育必须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而不应该成为被社会遗忘的角落。“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真正要做到只有采取措施彻底改变农村孩子接受教育的条件,加强和牢固基础教育链条上的薄弱环节,是农村小学走出困境,为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推动农村教育的发展。

相关范文推荐

    教师政治工作计划: 掌握成功教学的关键要素(热门15篇)

    教学工作计划是教师与学生、学校和家长之间沟通交流的重要工具,能够增进彼此的理解和合作。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一些优秀的教学工作计划案例,希望能给你提供一些创作思路和灵

    活动策划师设计的小学元旦活动方案(通用19篇)

    策划方案的编写应该遵循科学严谨的原则,结合实际情况和经验进行制定。深入研究并掌握策划方案的编写原则和方法,可以提升自己的职业竞争力。值此元旦之际,为丰富学生课余

    教育管理人员的前期物业管理服务合同(精选20篇)

    服务月能让学生尝试不同的社会角色,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小编收集了几篇优秀的服务月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对大家的写作起到一些引导作用。第一章总则。第四章甲、

    医院科秘书工作职责(优质19篇)

    范文范本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各种文体的特点和写作风格,提高我们的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选取的范文范本,希望能对大家的写作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大学校园学生会大全(15篇)

    学校是让孩子们汲取知识的地方,是他们追求梦想的起点。7.大家一起来欣赏一下学校的艺术节总结照片,感受校园的文化氛围。敬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好!阳光明

    中班幼儿园安全教育指南(优秀19篇)

    在幼儿园中班,孩子们学会了基本的社交技能和生活常识,这是需要总结的重要内容。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推荐一些备受好评的幼儿园中班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教师辞职感谢信范文(专业14篇)

    不仅是写感谢信,当我们收到他人的感谢信时,也应该及时回复,以示对方的感激之情得到了我们的重视和回应。下面是一些写感谢信的参考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和启发。

    退休教师慰问信新春(优秀18篇)

    慰问信常常用来表达对那些遭遇意外或困境的人们的关心和安慰。接下来是一些写给受慰问者的精心托付的慰问信样本,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灵感。您们好!在第xx个教师节来

    大学生节日活动策划(热门14篇)

    活动策划涉及到预算、人员安排、物资采购等方面的工作,需要综合考虑各项资源。小编整理了一些成功的活动策划案例,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有用的参考资料。(二)活动形式

    护士实习自我总结(专业19篇)

    每个人都应该定期进行自我总结,以便反思自己的成长和提升。如果你正准备写一篇自我总结,可以参考以下范文,或许能够给你一些写作上的启示和方向。全院护理人员总数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