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确定工作或事情顺利开展,常常需要预先制定方案,方案是为某一行动所制定的具体行动实施办法细则、步骤和安排等。怎样写方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方案应该怎么制定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方案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班会设计方案篇一
学习小组是高效课堂进行的基本单位,它是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基础。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的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
1、它是高效课堂的两条支柱(导学案和小组建设)之一
2、利用学习小组的好处:
(3)、培养了小集体的 团结(队)精神;
(5)、有利于落实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的小对子帮扶工程;
(6)、有利于实行分层次教学,教学中更注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
(7)、增强了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更有利于班主任的管理;
1、小组划分的原则
小组划分应遵循“同质结对,异质编组,组间平行”的基本编组原则,根据学生各自不同的学业成绩、心理特征、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家庭情况等方面组成学习能力相当的学习小组,一般以异质为主,使小组成员之间具有一定的互补性和个性化。同时保持组与组之间的同质,以便促进组内合作与组间竞争。
(1)、男女比例分配要适中
一是便于劳动时合理分工。我们学校没有专门的清洁工,卫生都是由学生亲自去打扫,宿舍、餐厅、卫生区、教室,如果男女同学比例不均衡,有时打扫卫生就成问题。
二是思维的互补性。一般情况下男同学抽象思维较好,敢想敢做,思维跳跃性大;女同学形象思维较好;男同学粗心大意,女同学细心认真。这样男女同学搭配,会让他们在各方面的工作中都有一个很好的互补。
(2)、学生性格搭配要互补。
无论是在分班还是在分组时,老师应该注意学生性格的差异,尤其是开放性的课堂,如果不把外向内向性格的同学搭配好,那么小组的同学在课堂中便不能很好的配合,让各小组都能抢到展示的机会。所以老师必须把外向的同学平均分配到各个小组织中,只有这样才能让外向的同学带动内向的同学,从而得到更好的提升。
作为老师更应该不断对同学进行指导,让他们在课堂中能够充分的展示自己,把自己亮丽的一面显示出来,只有展示才会有提升,因为这样你才会得到不断的完善。
(3)、优势学科与弱势学科要结合好。
小组互助式教学,有助于同学间的互帮互助,那么作为班主任在排位时更应该注意,在同一个小组内,应该让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等各科都有带头人,不能都偏某一学科,否则容易造成交流时无人交流,帮扶时没有优生可进行指导。老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学科成绩,把各小组的同学根据学科优势和劣势进行合理的微调,这样更便于帮扶与交流。
(4)、座位的安排要合理。
兵练兵、兵教兵、兵强兵是学生合作学习最好的效果,作为班主任应该为同学们创设这样的机会,因此在座位的安排上应该有所规划,从而让学生会在同一小组内,优生可以相互探讨,后进生也可以非常容易的请教优生。一般来说,我们座位的排布是优秀生居中(通常是正副组长),中等程度和待转化生同学在两边,这样优生与优生可以随时交流,优等生与待转化生同学也可以随时进行交流。
(5)、阶段性随机调整。
小组内成员固定好后,并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评比,也许会因为当初小组初建时无法预设的情况,小组成员之间的配合、小组之间的实力出现一些问题,这时老师就应该及时的进行调整。该协调的协调,如果协调还不行,就应该考虑对座位进行调整。决不能怕麻烦,任其自由发展下去。
2、具体分组方法
班会设计方案篇二
相对于往昔,人们对于建筑着重于抵御寒冷和风雨,如今,却不仅仅于如此单一的一个方面。在如今的时代,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生活得到了保障,人们则向往更高精神层次的提升。对于传统的建筑设计,建筑设计者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吸收传统的文化底蕴,同时吸收和借鉴外国文化,如法国的浪漫风情和西欧的田园风光等,把建筑不仅仅当做一个工程,更要视为一件工艺品,展现出独特的艺术性。
对于任意一个建筑物,都要遵循“安全实用美观经济”的原则,这个是建筑设计者都要铭记在心的原则。一个建筑物仅仅只有美丽的外观,假如不具备相应完整的功能,则也不能说完全创造了其建筑物的经济效益。一个建筑物的设计,假如失去了任意一项,变成了观赏性的房屋,或者仅仅只能供于人类去居住等任意单一的方面,在当今资源有限逐渐减少的时代里,可以称的上是浪费资源,没有充分利用其功能。现代社会的发展理念,除了对于建筑物安全,美观方面等的考虑,更着重于对于建筑物功能的划分,功能的整体性,内部功能的健全和人们对于建筑物的要求,给人们带来极大的便利。
当我们靠近一座建筑物,首先映入眼里的则是建筑物的大门,建筑物同人是一样的,第一眼的印象对我们对一个建筑物的总体评价很重要。在总体布局中,建筑物的大门所占的比例,与整体建筑的相和谐性,包括其颜色和形状都会影响我们对其的评价。当设计建筑物的时候,我们可能会意识到阳台的使用功能特意在某个地方设计阳台,但是,对于在建筑物的造型中,阳台也占有一定的作用,不仅仅局限于使用功能,同时也有装饰功能。对于阳台的设计要考虑全面,一个出色的阳台可以起到锦上添花,如同一个闪光点,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顶层设计在很长的时间里,被看做是建筑物设计中十分困难的部分。假如处理不合适,会造成整体建筑风格的破坏。设计建筑顶部,应该从建筑物的周围环境,整体的建筑风格,顶部的建筑形状等多个方面进行考虑,一个出色的顶部设计,会对建筑物的整体艺术效果产生积极的影响。
建筑物不是独立于存在的,当设计方案时,要考虑与周围建筑群的相互协调,在借鉴周围建筑群的艺术风格的基础上,寻找更好的设计方案,切莫独树一帜,与周围的环境,建筑截然相反,甚至是变成相冲的视觉感受,变的徒劳无果,产生负面的效应。
一个建筑工程的开始,需要详细可行的建筑方案的设计。作为建筑工程开始的基础环节,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建筑方案的设计,要遵循从楼顶到底部,从大的方面到小的方面的基本方向,在大的方面从宏观的角度开始去设计建筑方案,也要充分考虑到细微的因素在微观细节处,精益求精,尽可能的避免设计建筑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
我们都知道的透明的玻璃可以带来空间扩大的感觉,平滑的花岗岩给人以坚硬、稳固之感,而毛石则是保佑大自然的韵味,对一个建筑用不同的建筑材料与该建筑的整体的三维立体状态和整体效果相互配合和映衬,可能会出现意想不到的美丽效果,增添不同的风采,不同的建筑材料相互搭配,或许两种,或许多种,也可能形成独特的视觉效果。
不同的建筑物有着不同多样的建筑功能。设计者对于建筑物的门床墙面房顶以及阳台等不同部分的立体设计,包括,搭配颜色和比例大小其自身的性能和安排材料的多少,都需要与自身建筑的功能相适应,一个合格的建筑物会充分反应其建筑设计的功能和应用,例如应用于商场的建筑物,为保证充分的商品摆放面积,在设计时会充分利用细微或者偏僻的角落,来扩大利用面积。
为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在设计建筑时,设计者通常会用错杂交横的不同比例来产生视觉效果。多层尺度的效果层次,有利于充分展现建筑物的造型效果。尺度作为影响建筑造型的一个重要因素,达到一定要求的尺度选择,通过亲切尺度和非亲切尺度,可以产生与众不同的效果。例如在进行门窗的设计中,有多样的尺度选择,例如大尺度的圆形落地窗,或者小型的方形门窗,当建筑物使用不同的门窗相结合在一起,可以产生复杂层次的效果。把握好尺度对于建筑物美观的影响,也可以使人们在观看建筑物时产生愉悦的心情。
建筑文化是时代发展的结晶,含有深厚而广阔的文化内涵,同时,建筑造型设计和方案设计,本身也是一个复杂的事物,需要建筑设计者在设计过程中,不断实践,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提升自己,保持对新思维的探索心理,也要立足于实地,脚踏实地。建筑造型和方案的设计对建筑起着重要的作用,促进建筑行业朝着更高水平的方向发展,更是一个城市文化面貌和经济基础快速提升的重要体现。
班会设计方案篇三
1.通过活动来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有大胆的创新精神。
2.锻炼幼儿的'语言组织能力,要求幼儿能够用较为流利的语言描述情景,并能够使用丰富的词汇来形容新年的快乐和自己愉悦的心情。
各种与新年有关的图片或者物品
2、回忆去年小朋友给其他的班小朋友拜年的情景,请幼儿想一想当时的情景是怎么样的?我们在拜年的时候说了些什么?引导幼儿回忆《拜年》这首儿歌,全班一起来背诵,激发幼儿对新年的向往。
班会设计方案篇四
家长对孩子在园的一日生活十分关注,也对幼儿园的进餐、教学活动、游戏活动等等十分的好奇,从孩子和老师的口中了解到的毕竟是幼儿园活动的一部分,举行亲子活动时也只是展示孩子在园的片面的状态,主题性比较强,目的性也比较强,因此,家长还是很迫切的想了解到更多、更全面的孩子在园的生活状态。
根据近几年活动经验的积累以及家长对此活动的反馈,本学期我们进行大胆的尝试 ,让家长参与幼儿的教学活动、生活习惯培养,真真正正的体验幼儿在园的教育,让家长不但“走近”幼儿园,更“走进”幼儿园教育中,并且通过这种形式,也让家长更好的去体验老师的辛劳,理解家庭教育与幼儿园集体教育的不同,更好的配合和支持家园共建工作,做到家园教育共赢的目的。
1、体验着的要求:身体健康,年龄适宜,服从幼儿园安排,爱孩子,有责任感,有一定组织能力,支持幼儿园工作,在幼儿教育工作上能与幼儿园达成共识的家长。
2、报名后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具体体验时间。
3、体验时间:20xx年7月2日--7月7日,报名截止日期6月30日。
4、体验内容:
a、教学活动体验:参与体验者需准备教学活动一个,活动形式不限,可为游戏活动或者与自己职业、特长相关的教育活动,内容要适合本班年龄特点以及现年龄段孩子的接受能力。
体验时长为:根据情况制定一个教学活动时间或者半天带班体验
b、生活活动体验:体验者参与班级卫生打扫、幼儿生活照顾、饮食习惯培养等工作。
体验时长为:半天
体验者的体验内容要事先与班级老师进行详细的沟通,了解班级孩子情况以及班级一日生活流程,体验者做到心中有数,特别是参加教学体验的家长,要事先与班级老师沟通上课的内容,班级老师根据情况给予指导。
1、可在活动后与家长进行沟通,让家长针对此次活动提出建议与意见;
2、留下视频或者图片上传网上交流平台,让更多家长了解我们的活动,知道我们活动的目的。
班会设计方案篇五
景观设计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发展已成为继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后,设计行业的重要服务内容,社会需求巨大。
景观设计的性质要求从业者具备以建筑为母体的多学科知识,对于环境艺术专业的学生和从事景观设计工作的从业者而言,急需了解景观设计之前期投标方案全过程,以及相关联的专业知识、学习方法。
一、方案投标工作内容:
1、被邀请或报名参加项目设计投标;
2、通过资格审查签定投标协议书,领取招标书、图纸资料;
3、研究招标书并参加项目答疑会;
4、收集相关资料;
5、构思方案、基本平面,确定设计初步方案;
6制作投标书;
7、参加唱标,表述设计。
二、方案投标程序:
1、首先与投资方、业主进行初步的沟通和了解。这是设计投标方案程序中重要的一步,即从投资方、业主的需要出发,配合、引导对方作出初步设计方案,估算设计费用并签订合约(这是避免日后误解而引发法律诉讼问题的保障),然后对设计问题作深入的沟通和讨论,加大中标的可能性,在这一阶段,设计者还应协助业主咨询,确定设计任务书,进行前期可行性研究,提出地段测量和工程勘察的要求并落实一些建设条件等具体工作。
2、设计阶段。这是景观投标方案程序中的关键阶段,也是整个景观设计构思基本成型的阶段,方案设计中要考虑景观的场所性景观的合理布局、空间和交通联系合理,景观的艺术效果等具体问题,在保证取得良好艺术效果的同时,还应考虑和结构的合理性与技术要求的可行性相统一等的技术问题,为今后的技术设计、施工图和详图的表现,作好准备。
只有新颖合理、技术问题考虑周全的方案,才会在投标中胜出(业主是通过招标选择最好的方案和实力最强的设计者)。
设计方案动手之前,要充分了解景观的外部条件和客观情况,收集研究相关资料,比如自然条件、人文条件、现场条件等。资料全,分析研究的透,方案才能有的放矢。设计过程就是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提的多、细,主次矛盾分析得当,层次分明,就说明设计者解决问题的能力强,方案才能出众,设计师经常讲条件的限制处也就是灵感的得来处。
3、制作标书。方案需要通过各种手段表现出来,将方案的构思、立意、理念、形态等诸多方面,淋漓尽致的传达给业主和评委。一份准确完整精彩的标书可以为方案增彩,提高中标率。
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文字、图表、数据、分析图、平面、剖面、轴测、效果图、动画、模型、多媒体演示、精彩的解说,这些方面的人力、物力、时间均需提前计划。
班会设计方案篇六
增进同学们之间的交流,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培养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与协调能力,提高学校的凝聚力与向心力,让更多的同学享受参加体育运动带来的健康和快乐。
二、裁判成员
裁判长:杨宝祥
裁判员:杨宝祥、参赛各班班主任
三、比赛时间:
初步定于第七周(具体时间另行通知),利用每天下午或下午大课间的时间开展。请各班级按要求积极训练并参加比赛。
四、报名时间:
报名截止日期20xx年4月1日,请各班班主任将参赛学生名单(写清男女)按要求上体育组长杨宝祥,逾期未报名者,视为弃权。
五、运动员参赛资格、要求
1.参加条件:红寺中心小学在校生,身体健康,思想端正。
2.各班为初赛参赛点,要通过预赛,选出优秀运动员参加学校的比赛。
3.参赛人数每年级男女各四名。
六、比赛实施办法:
1.比赛项目:男子单打、女子单打
2.比赛方式:
(1)分组比赛:中年级组(四、五年级)、高年级组(六年级三个班)
(2)参赛人员按组别进行抽签,进行淘汰赛。最后进行循环赛决出前三名。
七、比赛规则
1.单场比赛采用三局两胜制,每局11分,2分轮次的发球。如何赢得一局比赛,在一局比赛中,先得11分的一方为胜方;10平后,先多得两分的一方为胜方。
2.攻击次序和方位,在获得两分后,接发球方变为发球方,依此类推,直到该局比赛结束,或直至双方比分为10平,当达到10平时应采用轮换发球法,发球和接发球次序不变,但每人只轮发1分球。
3.在一局比赛中首先发球的一方,在该场比赛的下一局中应首先接发球。
4.一局中,在某一方位比赛的一方,在该场比赛的下一局应换到另一方位。在决胜局中,一方先得5分时,双方应交换方位。
5.比赛所用球拍均自备。
八、比赛地点:学校体育场。
九、奖励办法:奖励前三名,颁发奖品。
班会设计方案篇七
陈谵然在《寤言二迁都建藩议》中提到:"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而不知整体教材者,也不能上好一节课。因此,一堂语文课上得如何,关键在于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确定合适的教学起点与终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优化地安排,形成教学方案的过程。教学方案的形成有诸多方面需要注意,下面是本人认为比较重要的几点。
有效的语文教学从明确教学目标开始。教学目标不明确会导致教学内容随意化,教学过程形式化。《语文课程标准》中有对语文课最权威的解释:"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个目标也是语文教学设计的"领航灯"。纵观众多语文教学目标的设计,无外乎"知识、能力、情感"三大块。其实,教学目标的设定不应过于宽泛,而应具体到某一篇课文的某一节课,让教学目标更细化,更具可操作性。如《观潮》一课的教学目标中有这样设计:"读懂读通文章,积累文言词句。"这一泛泛的目标在实际教学中就没有可操作性,应再设计得更具体些。
在新课标的背景下,语文课程是集人文性与工具性为一体,其中,工具性即通过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与实践能力,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并将语文知识的学习应用到其他学科中。这要求教师构建一个轻松、开放的课堂。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应激发学生联想与想象,启发学生思维,拓宽学生思维空间,实现从课内至课外,从学习至实践的延伸,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究,提升他们的人文修养。
2.1教学中,教师应掌握语文课程特点,准确找出人文教育的切入点,注重人文精神与价值。人文教育要求教师对学生的人生与人性进行关怀,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构建平等、互相尊重、信任及宽容的师生关系,提倡合作与民主的语文教风。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教师不但要顾及教育目的与教学内容,更应考虑学生学习中的需求与感受。
2.2人文教育具有想象与创造性,人文意义充满模糊性与抽象性,而人文语言富含隐喻性与混沌性。因此,人文教育不可以概念进行简单解释,还需某个特定的"场景",然后通过想象或联想,领悟出其中的涵义与道理。因此,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启发学生领悟力与想象力,使学生自主感悟,将知识不断延伸与拓展。
2.3语文教学与社会实践活动密切联系的,其目标是丰富学生与社会知识,启迪学生智慧,培养学生的社会态度与行为方式。因此,教师应将语文教学延伸到社会生活中,让学生在生活体验中提高人文素养,增强实践应用能力。
大家都认为作业既能巩固所学知识,又能检测学生学习效果,还可为下节课做铺垫。传统的作业形式更注重"知识的巩固",忽略能力的培养。面对相同的作业,很容易出现一部分学生"吃不饱",另一部分学生"吃不了"的现象。因此,作业的设计要依据实情,最好既有层次性,又有针对性,充分体现"因材施教"。如我在布置课外阅读作业时,会把全班学生按照个性差异分成a、b、c三组。要求a组学生阅读后依据自己的感受写一篇随笔或读后感。b组学生摘录一段美文并就某一方面进行阅读赏析。c组学生摘录文中的好词好句。这样既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有利于实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让每个学生都能在作业中有所收获,并获得快乐。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鲜活的生命,我们要尊重学生对语言文字的不同理解和感悟,这也是我们对他们人格的尊重。
教学设计对整个课堂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上四点只是课堂教学设计诸多环节中的几个方面。设计好一节语文课还需要更多方面的准备和努力。但我相信"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做教学设计时要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运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创造良好的学习情境,这样的教学设计才会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获取信息、理解课文、积累语言、提高学生语言表达水平的重要途径。正如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充分阅读,有独立思考的时间,从而深入地理解文本。如在设计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和《静夜》这两首诗的教学时,我改变以往的教学方法,没有过多地进行讲解,而是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以读来促进理解。在教学时,在介绍完作者生平与作品写作背景后,我让全班学生听录音,使学生对作品有了大致的了解。然后,我再指名让学生朗读,最后让全班学生齐读。这样,教学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学生的朗读上,让学生读出音韵美,感受画面美,品味意境美,在读中把握诗歌清新、悠闲、自在的感情基调以及柔和的语调、舒缓的节奏,并在读中展开充分的想象与联想,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5.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大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没有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学生只有对教学产生积极的认知倾向,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这样的教学才是成功的教学。因此,激起学生强烈的参与欲,提高教育质量是我们进行教学设计所要达到的最终目标。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运用多媒体图文并茂、声像俱全的特点,让我们的教学情景交融、形声并茂、形象直观、生动活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与记忆。
班会设计方案篇八
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我们现在正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因此语文课程要加强综合性,沟通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沟通与生活的联系,在语文课程中学到其他方面的知识和方法。《动物过冬》这篇课文正是能体现上面理念的一个好例子。
本课写的是一个关于动物过冬的童话故事。这篇童话故事通过写小蚂蚁找朋友的经过,告诉我们小蚂蚁、燕子、啄木鸟、黄莺和青蛙过冬的方法,从而让学生了解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过冬方式,激发学生探究大自然奥秘。
课文共有4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写小蚂蚁找不到朋友,觉得奇怪。第二自然段写啄木鸟告诉小蚂蚁、黄莺、燕子到南方过冬,它自己继续消灭害虫。第3自然段写青蛙准备冬眠。第4自然段写小蚂蚁准备过冬的粮食。
根据上面的分析,我确定教学目标如下: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
2、会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过冬的方式。
4、会在课外查找有关动物过冬方式的资料。
针对上面的目标,我确定用三课时来完成。
(1)学会生字周、静、悄、忽、消,理解词语静悄悄忽然四周声音消灭。
(2)会正确朗读课文。
(3)了解动物过冬的方式,欣赏一些有关候鸟的图片,并能自己查找一些有关动物过冬的知识及资料。教学的重点是理解句子树林里变了样,满地是落叶,四周静悄悄的。并随文理解静悄悄忽然等词语意思。教学的难点是朋友们都到哪儿去了呢?这个词句及第二自然段中啄木鸟与蚂蚁的对话的理解及朗读训练。
在阅读课堂教学设计中,方法的设计是十分重要的。教育是人类社会的特有现象,是伟大事业,人的命运决定于教育。(别林斯基语)无疑具有高度科学性和艺术性,自然也就更应该讲究方法。根据新课程推出基本理念,针对自己对教材的理解,我选择了一些个人认为比较合理的教学方法,以下作简略介绍。
讲读不仅从课题入手,而且始终抓住课题,统摄全文,使讲读精要,条理清楚,环节紧凑,学生理会深切。
(二)诵读法设计。
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运用多种形式的读来达到理解课文,提高阅读能力,进行语言训练的目的。
(三)直观法设计。
根据课文内容,借助现代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冬天的树林、啄木鸟与小蚂蚁的图片,啄木鸟啄树的声音等感性材料,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开展丰富的形象思维活动,加强对课文的理解,激发学习兴趣。
(四)表演法设计。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通过学生分角色表演,充分从情感上熏陶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有效地进行语言训练,培养表演能力,提高学习兴趣。
(五)文本扩展法设计。
课文无非是个例子。我们的教学活动就是借课文中的例子,提高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爱好,从而学生的思维。这篇课文显而易见,是让学生了解动物过冬的方式。因此,我在课后设计了学生搜集资料,小组汇报的形式,这样做一者准备初步培养学生的信息吸收能力,二者也是对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合作学习方式具体地运用。
每一次学习新的课文,课题其实早已被学生所熟知。所以虽然在设计时我也曾想过多种方式来揭题,最终我还是采用了直接揭题的方式,这样既节省了时间,直奔主题,又符合当时的情境,因为学生早就知道他们今天要学的课文题目是《动物过冬》。
在出示了课题以后,我让学生对课题进行了质疑。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们要注重探索创新能力的开发和培养,要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抓课题进行质疑是低年级学生可以尝试的一种语文实践活动(语文学习方式?)。问题出来以后,我就将学生的问题进行梳理,形成探究的主题即动物是怎样过冬的。然后请学生带着这个问题自己去课文中寻找答案。
在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时,我利用课件,先出现一只小蚂蚁,向学生介绍大家看,谁来啦?――这是一只好奇又好问的小蚂蚁,它来到树木里发现了什么?然后出示树林图,让学生说变化,随机出示句子树林里变了样,满地是落叶,四周静悄悄的。让学生读读并教学生字静,词语静悄悄,并进行朗读指导。满意以后过渡:小蚂蚁发现树林里静悄悄的,他会怎么想?并随机出示句子朋友们都到哪儿去了呢?进行朗读训练。课件在教学当中真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课件上的一个个句子的出现,使朗读的重点与难点得到了真正的落实。
学习第2自然时,老师过渡:树林里静悄悄的,朋友们都上哪儿去呢?小蚂蚁正在想时,听到了(课件:出示笃笃笃的声音),大家看,谁来了?自然的过渡衔接,把大家带到了这个童话的情境中。学生在老师的稍微点拨下读(1-2句),接着老师设计了忽然的词意理解,设计一个语境接下半句:有一天,我在马路走着走着,忽然________。让学生大面积地进行说话训练。回到文本时重点理解喊字,并抓住喊字进行对话训练。为了增强训练过程的趣味性,我运用了多种朗读方式:自由练读,男女分角色,同桌对话,师生对话、评价,再分角色带上头饰表演读等等。本教学片断采用体验性学习方式,把语文训练与学生自我体验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师先让学生读中体验,把自己置身于角色之中,然后再加以适当的点拨,抓住提示语喊,进行分角色表演,让学生进入情境体验。这样,学生读书是靠自己去读懂,在读中自己领悟语感,而不是靠教师讲懂。
在多次的读以后,我问:听了啄木鸟的话,小蚂蚁明白了什么?学生就会把自己读书所体会到的东西一一作出陈述,这时我介绍候鸟、留鸟的一点知识,并向学生展示我在网络上查找到的候鸟的图片。
好的语文教学,应该是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图片展示的目的在于抛砖引玉,使学生引起对动物过冬方式的兴趣,激发查找资料的愿望。所以布置作业时,我设计了一个关于查找动物过冬知识及资料的作业。
因为这篇科普知识,简单易懂,内容上并没有什么不可理解的东西。在本节课中,除了几个词语,其它的基本上在课件上演示,我板演的就是几个要重点理解的词语:静悄悄、忽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