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地质事迹材料(精选8篇)

时间:2024-10-23 作者:HT书生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地质事迹材料篇一

地质报告对于地学专业的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撰写地质报告,我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并掌握地质学的基本知识和研究方法。在这次地质报告的撰写过程中,我体会到了几个方面的重要性,包括前期调研的重要性、准确数据的获取、实地考察的意义、报告结构的规范性以及表达清晰的重要性。

首先,前期调研对于地质报告的撰写至关重要。在开始写作之前,我们需要进行大量的文献查阅和相关领域的调研,以了解该地区的地质背景和已有的研究成果。这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问题的本质,并为后续的研究提供指导。在我的报告撰写中,我花了大量的时间阅读相关文献和查找相关数据,这为我后续的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在地质报告中准确数据的获取是非常重要的。在报告中,我们需要提供准确的数据以支持我们的研究结论。这就要求我们在实际采集和分析数据时要十分严谨。在我的报告中,我采用了多种方法来收集数据,包括实地采样和实验室测试。通过这些实际操作,我能够获取到更准确的数据,并据此进行分析和研究。

第三,实地考察对于地质报告的撰写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实地考察,我们能够观察和了解到更多的地质现象和地质特征。在我的报告中,我选择了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地质区域进行实地考察,以加深对该地区地质情况的了解。实地考察不仅能够给我们提供直接的观察资料,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前期文献调研中的内容,并为后续的研究提供更多的线索。

第四,报告结构的规范性在地质报告的撰写中不可忽视。一个良好的报告结构能够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阅读我们的研究成果。在我的报告中,我遵循了常见的报告结构,包括引言、方法、结果和讨论等部分。这样的结构能够使我清晰地阐述我的研究内容,并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评价我的研究成果。

最后,表达清晰也是地质报告撰写中的重要一环。一个清晰的表达能够确保读者准确地理解我们的研究成果。在我的报告中,我尽量用简明的语言来表达我的研究观点,并用图表来清晰地展示我的数据和分析结果。这不仅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也使报告更具可读性。

综上所述,地质报告的撰写是地学专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这次地质报告的撰写,我深刻体会到了前期调研的重要性、准确数据的获取、实地考察的意义、报告结构的规范性以及表达清晰的重要性。这些体会不仅可以帮助我更好地写好地质报告,也对我今后的学习和研究有着积极的影响。希望在今后的学习生涯中,我能够继续努力,提升自己在地学方面的能力,为地球科学的研究和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地质事迹材料篇二

地质读图是地质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对地质图的仔细观察和分析,可以帮助地质学家了解当地的地质情况和资源分布情况,并进一步指导地质勘探和资源开发。在这里,我将分享我的地质读图心得体会,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地质图。

第一段:理解地形地貌图

地形地貌图是最常见的地质图之一。它通过不同颜色、线条和符号来表示地面高度、地势起伏和各种地貌。对于初学者来说,最好首先了解地面高度的表示方法。一般来说,常用等高线来表示地形高低,数字表示高度值。地貌和岩石的表示与之类似,需要通过解读符号来进行。

第二段:正确解读地层图

地层图是地质学家进行勘探活动时最重要的参考资料之一。通过对地层图的仔细观察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岩石的种类、顺序、厚度等,同时还可以推测地下水的位置和受污染程度。当解读地层图时,我们需要注意地层的序列性和顶底面的区分,尽可能了解不同地层之间的差异和间隔情况。

第三段:理解地球物理图

地球物理图是通过测量地球表面的物理性质,如重力、磁场和地震波等信息,来推测地下岩体的情况。这类图常用等值线或颜色来表示不同的性质,并通过解密来判断地下岩石的构成、厚度和形状等信息。在解读地球物理图时,我们需要注意不同等值线的间隔和区别,并根据实际需要来进行相应的调整。

第四段:掌握地质构造图

地质构造图主要用于表示地质断层、褶皱、岩浆侵入和火山等构造形态。在解读地质构造图时,我们需要关注不同地质构造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分析其形成原因并预测其发展趋势。

第五段:总结

通过对不同地质图的理解和解读,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地球的构成和演化,推测各种地质活动的影响和未来发展趋势。在实践中,我们要不断学习和积累,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技术水平,以更好地为地质知识的发现和研究作出贡献。

地质事迹材料篇三

地质学是一门研究地球的历史和现象的科学,而地质读图是地质学的重要基础。通过地质图,可以了解地球历史、地质构造和自然资源的分布等信息,对于地质资源勘探、开发和利用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学习地质读图非常重要。

二、地质图的分类和读取方法

地质图主要分为地质图和地形图两类。地质图包括地质构造、矿产资源、水资源等信息,而地形图则主要表示地表的形状和大小。从读取地质图的角度来看,我们需要了解图例和符号的含义,找到图中的各种地质要素的分布和变化规律,以及读取与地质有关的数值信息等。

三、解读地质构造图

在解读地质构造图时,首先要了解地质构造的概念,包括断层、褶皱、岩浆活动等。然后,通过阅读构造图的图例,清晰地理解图中各种构造的含义和特征。最后,通过勘探和研究,可以对构造特征、分布规律及其成因作出准确的判断。这对于地震预测、区域地质勘探和资源开发都具有非常大的意义。

四、解读矿产资源图

矿产资源图主要是指矿产储量图和金属氧化物矿物分布图等。在解读矿产资源图时,需要理解图中不同矿石、矿种和储量等的含义和特征。通过对图中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可以得出矿产类型、分布区域以及储量成因等信息。这对于资源勘探、矿石开采和资源利用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五、总结体会

地质读图是地质学研究的基础,掌握地质读图技能对于地质学研究和资源开发十分重要。通过学习和实践,我们可以逐渐理解和掌握地质图的读取方法和技巧,提升自身的地质学研究能力。同时,我们也可以加深对地球历史和地质构造及自然资源分布规律的认知。

地质事迹材料篇四

摘要:毫不夸张的说石油作为社会上的主要能源,在当前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并且我国从二十世纪末就变石油出口国为石油进口国,石油进口量也在逐年递增,而我国也在尽力解决石油大量进口的问题,石油企业也在顺应时代的发展以及我国对石油的需求量,不断在石油勘探以及石油开采等方面寻求进步与创新,以降低中国石油的进口量,促进中国相关石油企业的发展,满足社会对石油的需求量。本文,我将分析我国在石油地质勘探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并分析储层评价方法。

地质事迹材料篇五

工程地质勘探是在工程地质测绘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查明地表以下工程问题和取得深部地质资料而进行的,主要有山地勘探、钻探、物探等三种方法。

二、有针对性的选择施工方法

(一)地铁工程的地质勘察

近年来,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地铁工程的勘察要求及标准得到有效的提升,我国地铁的数量也在不断的攀升,为人们出行带来了方便。

由于我国地下水资源相对丰富,因此,在对地铁施工的勘测方案中应先对地下水的含量进行降低,通常情况下,采用建立管道的方式来对工程进行降水,在达到水含量适宜的状况时,方可进行施工。

勘察施工方法的基础是总体安排及总体的统一,采用因地制宜的方法对钻探、物探及原位测试实验进行选择,包括标准贯入实验、静力触探试验、动力触探试验、旁压试验、扁铲侧胀试验、十字板剪切试验及波速测试等。

积极采用新技术及新方法。

在地铁工程的地质勘查中具有许多不同的勘察阶段,勘查阶段的不同其要求也不同,需要对地质的特点进行精确勘察。

在勘察过程中应对地下水的含水量特点查明以后才能进行研究,若出现地貌不同时,还应进行试验,在地绘基础上对地质条件进行综合分析。

在地铁工程的勘查中禁止采用较为单一的勘察方法,应采用因地制宜的方式来对各种测试试验进行完成,确保地质工程能够完成顺利。

(二)长输管道的工程勘察

工程地质和工程测量是长输管道工程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长输管道的工程勘察是地质工程勘察中最为关键的勘察项目。

随着勘察工程技术的快速发展进步之下,人们对长输管道的勘察有了更高的要求,进而勘察工作者在对勘察技术上有着更深一步的勘察标准。

长输管道的工程设计中主要以三维设计为主,因为三围设计能够提高设计质量,减少投资,节省材料等好处。

定向穿越技术在长输管道的工程设计中也起着积极的作用,在长输管道工程的勘察中需要重视的技术,管道穿越技术是由人工开挖到计算机技术的定向穿越技术。

随着输送,电子技术的不断进步,管道自动系统开始快速的发展起来,从古老的常规仪器到遥控系统控制,经历了很多单元阶段仪器更新进步,从而长输管道工程已经发展到国际首要地位。

只有对长输管道的勘察有着精确而高标准的要求,长输管道的施工才能够正常稳定的进行下去,精确的勘察记录结果是施工顺利完成的保障,所以在长输管道的工程勘察中是需要勘察工作者重视起来的。

这样勘察工作的进行才有意义,才值得工作者们努力去创新,去发现。

(三)建筑工程地质勘察的方法和手段

工程地质测绘在一定范围内调查研究与工程建设活动有关的各种工程地质条件,测制成一定比例尺的工程地质图,分析可能产生的工程地质作用及其对设计建筑物的影响,并为勘探、试验、观测等工作的布置提供依据。

它是工程地质勘察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测绘范围和比例尺的选择,既取决于建筑区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和已有研究程度,也取决于建筑物的类型、规模和设计阶段。

工程地质测绘所需调研的内容有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貌及第四纪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天然建筑材料、自然(物理)地质现象及工程地质现象。

对所有地质条件的研究,都必须以论证或预测工程活动与地质条件的相互作用或相互制约为目的,紧密结合该项工程活动的特点。

(四)水文地质工程的勘察

随着大规模地质工程建设的逐渐发展,作为地质勘查中最为基础的勘察工作,水文地质工程勘测在许多方面都与学术研究相涉及,水文地质工程研究的范围主要包括物理力学及岩土力学,而现如今我国岩土力学技术还仍有不够成熟的地方,并仍处于低级阶段,新世纪以来,通过对外国先进的岩土勘察机制的学习,对水文地质的概念得到新的理解。

在对水文地质进行勘察时,通常采用水位地质测绘与物探相结合的方法,例如:电法、电磁波法、浅震、放射性法及声波法等。

在其基础上对钻探任务及钻孔抽水试验、注水试验、压水试验、试坑渗水试验、地下水实际流速的评定及连通试验等试验。

并对岩、土、水样进行物理化学分析,并对地下水的动态进行长期观测。

才能促使水文地质工程勘察达到标准,并对下一步施工做好准备工作。

三、工程地质条件的分析和评价

在场地的调查和测绘工作完成后,地质工作人员开始对场地地层进行钻探工作,通过利用钻机向场地地层中钻孔,根据钻探鉴别地层的地质构造和岩层划分,还要进行取样分析,通过地质实验测验工程场地岩石和土层的物理力学的基本性质。

在地层钻探中依据不同的土层情况和深度一般选用不同的钻探方式和原状土样的方式。

在工程地质勘探过程中,还应遵循不扰动或尽量不扰动地层的原则下,对工程场地层进行测试,来获得地层岩石和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和划分情况。

目前在工程地质勘查中一般采用土的原位测试技术,与传统的测试方法相比,土的原位测试具有对地质条件的适应能力更强,测试精度和速度更高更快等诸多优点。

准确有效地对断层的工程地质和节理的工程地质进行评价,同时为了可以准确分析判断地层砂土密实度和粘性土的塑性情况,并且评价砂类土和粉土的地震液化状态。

在勘查中工作人员需要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选取相应的实验方法,来确定工程场地地基土的承载力,测定场区地基土的变形状态和计算分析地基土的变形量和建筑基础的沉降量,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的相关要求对场区地基土进行地震液化评价。

在工程施工建设中,地质人员还需要对地层土体的渗透性进行测试,并分析影响土体渗透性的不良因素,为建筑基坑的开挖和支护提供重要的依据。

对于建筑物需要进行基坑开挖施工,将基坑土体挖去后,容易造成建筑地基的应力场发生变化,导致建筑物地基出现变形,影响建筑物地基的稳定性。

同时地基的应力场发生变化容易引起地下孔隙水的压力出现变化,地基土体中变化的孔隙水压力可能导致地基的抗剪切的能力下降,因此工作人员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基坑开挖,并在建筑基坑施工中应该对基坑地层的土地进行相应的保护,尽量减少对土体的扰动,同时最大限度提高对基坑铺设垫层和浇注底板的施工速度。

通过分析评价建筑基坑支护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坑底土体的稳定性和基坑抗渗流系数,来为基坑的支护结构形式设计和稳定性奠定坚实的基础。

通过根据建筑工程场地的地质情况选取合理的评价方式,来准确的对基坑稳定进行评价,保证建筑基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同时子啊基坑开挖过程中由于地下水和降水等不良因素都会导致基坑的稳定性出现失稳现象,为保证基坑工程开挖施工的正常进行和确保基坑地基土的强度要符合设计要求,需要对地下水位较高和开挖深度较大并低于地下水位时,应该采取相应的排水措施来降低地下水位,同时还需要排净建筑基坑内的水,保持基坑干燥,以便于施工顺利进行。

地质事迹材料篇六

作为一名地质人,我有幸亲眼目睹了自然力量的恢弘壮丽,也体会到了地质学的奇妙之处。地球上的山川、河流、火山,无一不是自然力量磅礴的杰作。这些自然景观使人惊叹,也令人敬畏。在探索地质学的过程中,我被大自然的力量深深震撼,对地球的成因、变化和演化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

第二段:地质学的深入研究

作为地质学爱好者,我对地质学的细节和原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我学习了岩石的组成和形成过程,了解了地球内部的矿物质分布和构造变化,掌握了地震和火山爆发的成因和预测方法。通过学习地质学,我知道了地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地壳、岩石和矿物相互作用,共同维持着地球的稳定。这些知识让我对大自然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增加了我对地球的敬畏之情。

第三段:地质学的实践探索

地质学不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门实践性的科学。通过实地考察和野外实验,地质学者们能够更加直观地观察和分析地质现象。在我的地质学学习中,我也有幸参加了一些实践探索的活动。比如,在一次地震预测实验中,我深入了解了地震波的产生与传播规律,并和团队成员一起分析了地震可能发生的区域。这样的实践活动让我更加亲近地球,也让我对地震预测的方法和局限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第四段:地质学的启示与思考

地质学能够给予人们丰富的启示和思考。首先,地质学告诉我们,地球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各个地质现象都相互影响,地质变化的任何一环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其次,地质学也提醒我们,人类生活在地球这个宇宙中的微不足道的一部分,我们应该尊重自然,保护环境,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最后,地质学让我们明白了时间的概念。地球的演化需要悠久的时间,我们应该珍惜当下,同时也要为后代子孙留下美丽的地球。

第五段:地质人的使命与责任

作为一名地质人,我深知自己肩负着研究地球、保护环境的重任。我将努力将地质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为地球的繁荣和人类安居乐业做出贡献。我将参与环境保护活动,倡导可持续发展,推动地球科学在教育中的普及。只有通过我们的努力,地球才能永续发展,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美丽而宜居的家园。

总结:地质学的学习和实践,让我深入体会到了自然力量的恢弘壮丽,对地质学的原理和细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地质学的启示和思考让我更加珍惜当下,也让我明白了自己作为地质人的使命和责任。只有通过努力学习和实践,我们才能更好地保护地球,为地球的繁荣和人类的幸福做出贡献。

地质事迹材料篇七

地质学是一门研究地球构造、地壳变化和地质过程的学科,从古至今,地质学家们一直在不断探索地球深处的奥秘。作为一名地质工作者,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地质学带给我无穷的震撼和启迪。在这段时间里,我收获了很多,对于地质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体悟,也体验到了地质工作的辛苦和挑战。以下是我作为一名地质人的心得体会。

首先,地质让我对地球的壮丽之美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地球是一个充满奇迹的星球,它孕育了人类的生命和各种生物的繁衍。在地质学的学习中,我见识了鬼斧神工的地质景观,如壮丽的喀斯特地貌,雄伟的山川河流等。每一次亲身接触这些自然景观时,我都无法抑制内心的惊叹和震撼,感受到地球的伟大和神秘。这些景观对我来说不仅是美的享受,更是对地球自然规律的体悟和对地质力量的敬畏。

其次,地质让我深切体会到了时间的长河和演化的力量。地质学告诉我们,地球已经存在了几十亿年,这个数字远超过了我们的想象。我通过学习地质记录的方法和原理,了解到地质变迁的缓慢与复杂。地质事件需要经历漫长的时间才能发生和完成,如地壳的运动、地层的堆积和变化等。这样的时间尺度让我认识到人类的生命是短暂的,我们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只是地质演化中的一瞬间。这种感悟不仅让我珍惜眼前的生活,更让我意识到保护地球的重要性和不可逆转的自然灾害。

再次,地质让我深入了解了自然资源的重要性和开发利用的可持续性。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也是我们生产活动的基础。地质学研究了地球的内部结构与组成,揭示了地球内部的矿产资源和能源储量。我亲身参与勘探工作,发现了一些新的矿产资源,这种发现的喜悦和成就感是无法言喻的。然而,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也带来了环境破坏和生态恶化的严重问题。因此,我们要摒弃野蛮开垦的方式,推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环境的理念。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保护地球,保障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最后,地质让我与团队合作意识更加深化。在地质工作中,常常需要与地质学家、工程师、技术人员等紧密合作,共同完成研究和勘探任务。团队合作的过程中,我体会到了各种不同专业人员之间的交流和共享知识的重要性,这不仅增加了解决问题的效率,也拓宽了我对地质学多领域交叉合作的认识。而且,与团队的合作也使我学会了倾听他人的意见和理解不同意见,这对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总结起来,作为一名地质人,我深深地体会到了地质学带给我的震撼和启迪。地质学让我对地球的壮丽之美、时间的漫长和演化的力量、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及与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地质学并不仅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关于宇宙、人类和地球的哲学。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学习地质知识,为保护地球的美丽和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地质事迹材料篇八

1、通过实习,使我们获得地质实体的感性认识,巩固课堂所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了解三大岩石的形成过程,产生时代、结构、产状、形成原因及现象等。

3、通过基本技能的训练,使我们了解野外地质资料的收集、整理,掌握罗盘的使用方法,学会使用罗盘测量岩石的走向、倾向和倾角。

4、了解地质构造对工程影响,把地质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1、济南市长清区张夏镇境内的馒头山

3、济南市长清区苏庄背斜

20xx年x月x日——20xx年

地质罗盘

第一天20xx年6月3日

第一天我们实习的目的地是济南长清区张夏镇境内的馒头山和灵岩寺,主要内容是观察馒头山的地质构造和馒头组、毛庄组等岩层,以及灵岩寺附近的滑坡和断层。

(一)济南市长清区张夏镇境内馒头山

1、馒头山简介

馒头山,海拔408米,位于济南市长清区张夏镇境内,当地老百姓习惯称此山为“馍馍山”、“满寿山”,或者高雅的称为"曼寿山",这说明这山的外形特别像馒头。馒头山距济南市区仅20来公里。张夏境内群山连绵,馒头山就在这群山之间,和周围的山相比没有太大的区别。山上满是杂草,零零散散地有些低矮的小树。整个山体为石质山,半山腰上散落着一小块一小块的农田。名字看起来有些俗气,个头也不算太高。20xx年,馒头山被世界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世界第三地质名山,当年又被列入省级地质自然遗迹保护区。因为,它那丰富的皱纹和陈年脉络,忠实地记录了五亿多年的地质变化。真可谓“浓缩的就是精华”。抬手之间,跨越五亿年顺着不太陡的山势拾径而上,在山腰处便可见一处岩层,这块岩层乍看起来很普通,但它却是无价之宝。因为,这一块岩层记录了五亿多年的地质变化。该处岩层近两米高,层次非常明显。于峰介绍,最底部淡粉红色的一层是花岗岩石,与这一层对比非常明显的是,上面紧挨着的青灰色古代花岗岩,两者之间的时间相隔2.5亿年,而古代花岗岩距今约2.8亿年。也就是说,人蹲在地上,一抬手之间的距离就轻松跨越了整整5.3亿年的历史。让人不得不感慨沧海桑田变幻之快啊!再往上走,就会发现一个小土丘,土丘上布满了碎石片。可别认为它只是个普通的小山丘,这里可是有名的三叶虫化石的聚集地,小小的三叶虫见证了这里曾是海洋深处的历史。三叶虫是生活在6亿年到2亿多年前的古老节肢动物,在当时它几乎占据了整个海洋,是古生代一霸。到了中生代已完全绝灭。目前,全世界已发现的三叶虫化石约四千多种,我国是发现三叶虫化石最多的国家之一,有1千多种。三叶虫化石又叫燕子石,也叫蝙蝠石。它历史悠久,据记载,宋、明、清时代已有人把玩,称之为“多福石”、“鸿福石”。在普通人的眼里,三叶虫化石是“玩物”,但它在地质科研人员的眼里却是货真价实的“宝贝”。从上个世纪初,中国一代又一代的地质科研人员不断探索研究,在馒头山地区发现了17个三叶虫生物带,并确定馒头山为一处最完整的寒武纪地层层型剖面,从而成为中国寒武纪地质结构划分的标准山。因此,馒头山也就成为地质界公认的世界地质名山。每年,都有无数地质专业的大学生和相关专家造访馒头山,一睹它沧海桑田的容颜。实在的名字背后是丰厚的物产馒头山不是一个孤立的小山头,它的余脉蜿蜒相连。其中东边的一支余脉远观像一个大佛头,鼻子、眼睛、嘴巴惟妙惟肖,煞是生动。这么美丽的山当然也有美丽的传说。

馒头山不仅地质丰富,据说还藏有金矿。相传很久以前在山的东侧有一处泉眼,泉水常年汩汩喷涌,泉水清澈见底。有一年,一个从南方过来专做修补铁锅铁盆的手艺人,走到这个泉眼处坐下休息。休息完了起身要走的时候,他竟然发现泉水里有一层亮亮的金粒儿。他大喜过望,赶紧把包袱解开,把金粒儿捞上来放进包袱里。捡了个大财的生意人在心里打起了算盘:“可不能让别人知道这里有金子,得想个办法把泉眼藏起来。”于是,他在泉眼边顺手拔了一棵草,用草堵住了泉眼。过了几天,这个生意人得意洋洋地赶了一辆大马车又来到泉眼处,想捞到更多的金子。可是等他到了跟前,傻了眼,泉眼处竟然不流泉水了。据老人们讲,他拔的那棵草正好是万年草,用它堵死了泉眼,泉水要到一万年以后才能重新流淌。馒头山到底有没有金矿,还需要地质部门的勘查,但馒头山周边盛产木鱼石可是个不争的事实。1991年,张夏镇馒头山附近的村民们惊讶地发现,他们平时用来垒猪圈的石头竟然是世上少有的宝贝——木鱼石。这是木鱼石首次在张夏镇中部馒头山被发现。据考证,形成于距今约5.5——5.8亿年之间的木鱼石,是一种珍贵的玉石石材,含26种有益人体健康的微量元素和矿物质,用木鱼石制作的器皿通透防腐,此外,它还能制成各类收藏艺术精品。馒头山是块宝地,珍贵的木鱼石给馒头山周边的居民们带来了财富和商机,也是馒头山除了是地质名山外的又一骄傲。馒头山将建大型地质公园自馒头山被命名为世界地质第三名山,尤其是在被列入省级地质自然遗迹保护区以后。当地有关部门经多方论证、研究,决定根据馒头山独特的地质风貌和考察价值,以馒头山为核心,在其周围兴建集科普、教育、研究、旅游于一体的地质公园,这也将是山东省最大的地质公园。据介绍,规划中的馒头山地质公园将划分为五大片区,中部将建成地质文化广场,设计面积200亩,主要工程是建设三叶虫概念性广场标志雕塑和区内各景点雕塑;西部是展馆片区,规划面积160亩,主要是地质博物展厅,为地质专家、学者及游客提供地质教学设施和科普知识展览;北部是大沙河片区,对河道进行综合治理,利用丰富的水资源突出灵山秀水的地方特色;南部是馒头山地质剖面片区,将整理修建参观场地、修建硬化参观道路及碑亭、山顶标志性建筑等。

2、实习任务:馒头山岩层

(1)馒头组

第一层页岩,黄灰色,2m。

第二层薄层石灰岩,蓝灰色,厚4m,含燧石结核。

第三层钙质页岩,灰黄色及灰色,厚13m。

第四层页岩,紫色,厚8m。

第五层石灰岩,土黄色,厚6m。与另一个山体对比可发现此处为断层,为平推断层。

第六层页岩,灰绿色,厚4m。

第七层石灰岩,灰绿色,厚2m。岩体上孔洞发育成熟,岩体易形成溶洞,不利于工程建设,强度低于第五层的石灰岩。

第八层页岩,紫红色,厚7m。

第九层石灰岩,灰白色,厚2m,纵向裂隙打,孔洞发育少。

第十层页岩,鲜红色,厚5m,风化严重。

(2)毛庄组

第一层云母页岩,紫红色,厚4m。

第二层页岩,紫色,厚13m。

第三层页岩,紫红色,厚4m。

(二、三层中间有明显分隔带)

第四层鲕状石灰岩,厚0.8m。

第五层灰色石灰岩,厚0.2m。

第六层鲕状石灰岩,厚0.3m。

据老师介绍说,第四、五、六层原来为海底,由于后来的地壳运动成为现在的毛庄组岩层。

(二)长清区灵岩寺滑坡、断层

在长清灵岩寺附近我们实习认识了山体的滑坡。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