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量一量教案及设计意图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模板19篇)

时间:2024-09-22 作者:灵魂曲

六年级是学生学习生涯的重要阶段,编写好教案对于课堂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一些适用于六年级的教案,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大班数学量一量教案及设计意图篇一

1、学习8的组成,知道8分成两份有7种分法。

2、感受并体验8的组成中所分的两个部分数之间的互换关系。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一)中数字1-8及分合号若干套,放大的记录单。

2、幼儿用书第1页的小橡皮图卡8张,小盒子2个,记录单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幼儿分组操作活动。

1、分橡皮。

2、剪贴格子。

3、翻片片。

二、归纳总结8的分合记录

1、教师展示个别幼儿的分合记录,引导幼儿检查每一组的分合有没有重复或遗漏,分和记的是否一样。知道8的分成两份有7种不同的答案。

2、请幼儿根据记录单上相像的两组答案做出的标记,说说8分成两份的7个答案中分别有那两组分合式是相像的。

三、学习运用互换的方式省略几组相关的分合式。

1、引导幼儿讨论:你觉得记录单上的那几组分合式可以省略,为什么?

2、启发幼儿思考并说出理由。(如3和5与5和3这两组答案相像,可以将5和3省略,因为看到3和5就会想到5和3)

四、引导幼儿相互交流与分享。

1、请幼儿选择1张自己做的记录单,将该记录单上的7组分合式全部剪开,并把两组相像的调整到一起,再尝试拿去几组相关的分合式,最后将留下的分合式重新贴在白纸上,说说省略了那几组分合式。

2、展示个别幼儿重新调整黏贴后的记录单,请幼儿猜测,并说出该张记录单上省略了那几组分合式。

大班数学量一量教案及设计意图篇二

探索10以内相邻数

1.探索发现一个数与前后两个相邻数之间的关系。

1.自备红圆点2个,蓝圆点3个,绿圆点4个:1――10的竖长条点卡,数卡1――10.

1. 认识3的相邻数。

a 教师将三种颜色的圆点散放在黑板上,提问:黑板上有什么?他们有什么不同?

b 教师:谁来把一样的圆点放在一起,并且按数目的多少排队?

c 教师:每种圆点的数目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请个别幼儿在每种圆点下面用数字表示他们的数目。

d 教师:圆点是怎样排队的?3个圆点的前面是几个什么?3个圆点的后面是几个什么?

e 教师:为什么2个圆点排在3个圆点的前面?4个圆点排在3个圆点的后面?

f 教师:3的前面是几?3的后面是几?3比2怎么样?3比4又怎么样?

2.体验相邻3个数之间的关系。

a 教师出示1――10的竖长条点卡引导幼儿观察,并匹配数字。

b 教师指着4的竖长条点卡,提问:图上有几个点?请找出比它少1的竖长条点卡和比它多1的竖长条点卡。

c 教师:1个数字有几个朋友?是两个什么样的朋友?

d 教师:数字8有朋友么?他的朋友是谁?你是从哪里知道它们是8的朋友的?

f 教师引导幼儿总结:一个数总比它前一个数大1,比它后一个数小1.

3. 游戏:找相邻数朋友。

a 教师:老师报一个数,就请你在自己的卡片中找,把这两个数的好朋友举起来(多1与少1)。

b 教师报1――10的任意一个数,幼儿举相邻数数卡。

c 该游戏重复多次后,可请幼儿两个人一组,一人报数,一人举数卡,然后交换玩。

大班数学量一量教案及设计意图篇三

一、主题的产生:

在开展"我喜欢的动物"的主题活动中,当说到"……可爱的松鼠,它们忙着采集果实,准备过新年了……"时,孩子们都激动起来,纷纷说:"老师,快要过新年了,就要长大一岁了,爸爸、妈妈会送给我们各种各样的礼物,我们也会把礼物送给朋友。"看到孩子们对过年这么感兴趣,同时新年临近,有的孩子说起了新年的话题。让孩子从小接触一些我们国家传统节日的兴趣是有促进作用的。于是我们产生了一个念头:何不让孩子们把对新年的种.种向往、猜测整理一下,创设环境,让孩子们感受到过年的快乐,过年的有趣。就此,我们设计了"快乐的新年"这一主题活动。

二、主题目标:

1、感受新年来临的,乐意与周围的人们进行情感交流,学会大胆地用自己地方式表达内心的喜悦。

2、懂得过一年长一岁了,萌发在新的一年要学习新本领,取得新进步的美好愿望。

3、学习评价自己和同伴的进步,并初具为同伴的进步感到高兴、体验和乐意学习他人优点的愿望。

三、环境设置,家园联系:

1、布置与主题相关的环境。教师与幼儿、家长共同收集有关新年的图片、照片、实物等,布置专栏。

2、展示幼儿带来的图片、装饰品及幼儿的绘画作品(快乐的节日),引导幼儿欣赏。

3、收集各种资料,启发幼儿选择多种材料,布置新年活动室环境,互相观摩,充分享受迎接新年、欢度新年的快乐。

4、鼓励幼儿参观周围的环境,观察马路边的商店,单位以及人们迎接新年,庆祝新年的方式。

5、和孩子一起收集各种年历(旧的和新的),感知一年已经过去了,做窗花、挂红灯,感受新年已经来到的乐趣。

6、请家长帮助幼儿积累十二生肖的知识,并和幼儿说说自己和孩子的生肖是什么。

大班数学量一量教案及设计意图篇四

1、通过动手操作,激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2、观察和比较正五边形、正八边形和正十边形,感知其主要特征。

3、培养幼儿观察、辨别的能力。

1、教具准备:挂图“美丽的窗户”

2、学具准备::“多边形”彩色小珠子、彩色笔若干。用彩纸剪成五边形至十边形卡片(做成伞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正八边形和正十边形纸样。

3、《操作册》p45——46页

1、创设情景:小动物们的房屋装修好了,只乘下窗户没有刷上彩色油漆,我们去帮帮他们吧。

2、出示挂图,引导幼儿观察。看看小动物们家里的窗户一样吗,分别是什么形状的?

3、给每个窗户涂上不同的颜色,它们分别是正五边形、正六边形、正八边形和正十边形。

4、讨论说说在生活动中见过哪些边形的物体如密蜂的蜂房是正六边形的,伞面是八边表的。

5、操作活动。

幼儿拿学具“多边形”,触摸多边形,感知多边形的基本特征。与多边形卡对应摆放,加深地多边形的认识。

6、作业:

(1)、描一描是和边形,并将数字写在图形中间,再把相同的图形连在一起。

(2)、小密蜂迷路了,让我们来帮它找找吧!仔细观察花园里的花坛,数一数它们都是几边形的。按照顺序依次从五边形走到十边形花坛,中间不能重复,请画出线路。

7、作业讲评。

大班数学量一量教案及设计意图篇五

(一)、开始部分,复习7的组成。

师:今天小狗邀请小羊去它家做客,小猴也邀请小羊去它家做客,小羊该怎么办呢?出示7只小羊,幼儿自由探索讨论小羊分成两部分有几种方法,老师请幼儿在黑板上列出7的分合示。

(二)、基本部分,学习7的加法。

1、学习7 的加法,看图列出加法算式。

(1)、出示图片,教师根据图片讲述应用题:花园里飞来了1只蝴蝶,又飞来了6只蝴蝶,花园里一共几只蝴蝶?引导幼儿学习列加法式题1+6=7、并根据互换规律列出另一道题6+1=7,请个别幼儿上台演示。

(2)、 教师根据图片讲述应用题,并引导幼儿学习列加法式题2+5=7,根据互换规律,列出另一道加法题5+2=7,依次学习列加法式题3+4=7,根据互换规律,列出另一道加法题4+3=7,请个别幼儿上台演示。

(二)、游戏《快乐数学大本营》,竞赛活动,复习巩固7的加法。

1、进行闯关游戏,第一关《我来说你来算》,男队看图编应用题,女队回答,拿学具雪花片辅助计算,把正确的数字卡举起来,然后交换。

2、第二关抢答题《看图列算式》,两关过后看一看那一队的标记多,选出优胜的一队,分发奖品。

(三)、游戏《去郊游》,复习7的加法。

1.教师介绍游戏名称、玩法及注意事项。

2.教师逐一出示算式,幼儿口算出得数并快速站到相应数字的汽车那,教师表扬动作快且准确的幼儿。

3.游戏若干次,结束。

教案设计频道小编推荐:幼儿园大班教案 | 幼儿园大班教学计划

大班数学量一量教案及设计意图篇六

材料:

废纸盒一只,泡沫纸和橡皮筋若干,彩色纸,安全型大头针,数字卡,记号笔。

制作方法:

1、用彩色纸包装纸盒。

2、用泡沫纸剪成若干个圆形,用记号笔在上面写上数字。

3、用安全型大头针将这些圆形泡沫纸固定在纸盒上。

4、在纸盒的左下角贴上一张数字卡(如图一)。

5、另准备饮料瓶瓶盖,并用记号笔写上数字和算术符号,供幼儿列式用。

玩法:

1、用橡皮筋套住2至3枚大头针,使圆形上的数字相加等于左下角的数字,数字卡可根据需要变换。

2、根据围套住的几个数字、数字卡上的数字列算式。

二、丰收的果树

材料:

各色泡沫纸,彩色回形针,数字卡片,房子形状的记录纸。

制作方法:

1、用绿色和棕色泡沫纸制作若干棵小树,再用其他色纸剪出不同的水果,分别贴在小树上。

2、用打孔机在小树两边下方和数字卡片上下打小孔。

玩法:

1、幼儿根据水果树上的水果数量,按照数的组成规律找出相应卡片,用回形针串挂在果树两边,直到所有的分解方法挂完为止(如图2)。

2、将所有分解方法记录在小房子里(如图3)。

三、占棋盘

废纸盒一只(如衬衫盒),小瓶子(如口服液空瓶)和彩色纸若干,骰子一个。

制作方法:

1、在纸盒内贴一张卡纸做底板,再将彩色纸剪成的小圆形整齐地贴在底板上做棋盘。

2、将小瓶子装饰成小兵,分红蓝两色。

玩法:

两人一组,各拿一种颜色的“小兵”。游戏开始,两人轮流投骰子,将所得点子相加或相减(投骰子前两人约定用加法还是用减法),如:3+3=6或6-3=3。谁先报出得数即可将一“小兵”放入棋盘中,以小兵占得的空格多为胜(如图4)。

大班数学量一量教案及设计意图篇七

1 学习用刻度尺连续测量并记录蚕豆的生长过程,对测量活动感兴趣。

2 对植物生长过程有探究愿望。

种植区――蚕豆小火车;各种自然测量工具(火柴棍、回形针、积木、油画棒……);可供制作刻度尺的卡纸;记录本等。

(1)师:小朋友们种的蚕豆苗都发芽了。现在,我们要来比一比谁种的豆苗长得高。你们有什么办法?(幼儿根据已有的经验,说出测量的多种方法:叠拳头、虎口码、木棍量……)

(2)幼儿自由测量,记录测量结果。(幼儿选择喜欢的测量工具测量自己的豆苗)

(3)展示、交流测量结果:你选用了什么测量工具,你的豆苗有多高?(用手指头量,有一个手指节高;用拳头量,比一个拳头矮一点;用积木叠,有四块积木高……)

(1)师:你们都量出了自己的豆苗有多高,现在你能说出谁的豆苗最高?为什么?(如“亲亲的豆苗高,因为有四块积木高,果果的豆苗矮,只有一个拳头高,四当然比一大了”。“不对,虽然四比一大,可是,积木很小的,四个叠在一起还是很矮”……)

(2)师:到底谁的豆苗高?用你们的方法能比出来吗?(引导幼儿将不同的测量工具进行演示比对)

(1)师:用什么样的方法可以很方便地测量并比较豆苗的高度?(引导幼儿说出“用同一种方法进行测量”。)

(2)介绍刻度尺。

(3)为每棵蚕豆苗制作一把刻度尺(指导幼儿裁剪卡纸条。用统一的方形积木块作刻度),布置测量环境:火车新干线。

1 发现物体的滴漏速度与滴孔大小、装量多少及物体的材质有关。

2 对滴漏计时方法在生活中的巧妙运用感兴趣。

经验准备:对古代计时工具有初步认识;已认识过时钟。

(1)出示水漏:今天我们要进行一次夹珠比赛,用水漏来计时,当水漏里的水全部漏完,小朋友们就停止夹珠。

(2)交流:小朋友数一数夹了多少颗珠子?(提醒幼儿简单记录)

(3)出示沙漏、油漏:现在我们再来进行一次夹珠比赛,这一次用同样大小的沙漏和油漏同时计时。当其中一个滴漏里的东西全部漏完,小朋友们就停止夹珠。

(4)交流:哪个滴漏先滴完?这一次,你夹了多少颗珠子?跟第一次比多了还是少了?

(1)师:你发现沙、水、油在大小一样、漏孔一样的滴漏瓶里流动的速度一样吗?谁最快?谁最慢?你是怎么得出这个结论的?(启发幼儿通过比较夹珠的数量发现:第一次夹珠少,说明水流得最快;第二次夹珠多,说明沙流得慢,油流得最慢。)

总结:珠子夹得越多,说明瓶子里的东西流动越慢;珠子夹得越少,说明瓶子里的东西流动越快。

(2)请你们将自己的新发现告诉其他小朋友。

这些有趣的计时器在生活中用得到吗?你想用在什么地方?

选择一个“30分钟”滴漏瓶,为幼儿午餐计时。

大班数学量一量教案及设计意图篇八

引导幼儿尝试进行多角度的规律排列,发展幼儿的空间知觉。

格子手绢一块;红、黄、蓝、白小方纸片若干混合后每组一份;绘画工具每人一套;

一、引导幼儿观察格子手绢,发现图案的美。

1、观察手绢图案特点。

2、启发幼儿感受图案的美。

二、幼儿尝试用方形纸片拼出格子手绢。

1、幼儿操作。

2、引导幼儿进行经验总结,发现排列规律:第一排:ababab第二排:bababa第三排:ababab第四排:bababa。

三、根据经验进行绘画——格子手绢

四、展示作品,幼儿讲述自己的`涂色规律。

平铺结构游戏:美丽的广场

数学教案-站队游戏

大班数学量一量教案及设计意图篇九

1、通过游戏活动,复习3的组成。

2、激发游戏的兴趣,发展思维的敏捷性。

复习3的.组成。

能快速又准确地完成各种游戏。

火柴棒220根、胸卡12各10张

一、游戏:碰球师:我们一起来玩碰三球的游戏,老师说的球和你们说的球合起来为三。

师:嗨嗨,我的二球碰几球?

幼:嗨嗨,你的二球碰一球。(先集体后个别)

二、游戏:钻魔洞师:小朋友们还记得我们上次玩的钻魔洞的游戏吗?

你们还想玩吗?你们还记得钻魔洞的游戏规则吗?我请小朋友来讲一讲。

魔洞只允许数字3过去,我们要去找伙伴变成数字宝宝3才能钻过魔洞,对吗?

那现在我来给你们发数字宝宝卡片,你们把它们贴在胸前,请你们来排好队。

三、复习3的分合式师:你们还记得这是什么吗?(出示3的分合式)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四、操作游戏:摆火柴师:小朋友真聪明,那现在我们就来摆一摆3的分合式,好吗?

(幼儿从椅子下面拿出操作盒,教师指导操作。)(怎么摆,自己心中要有数)

大班数学量一量教案及设计意图篇十

1、引导幼儿感知梯形的基本特征。

2、启发幼儿学习按图形特征归类,巩固对几何图形的认识。

3、培养幼儿良好的操作习惯,学会把用过的东西放在学具筐里。

 教具:不同形状的梯形若干;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纸各一张。学具:幼儿两张大小不同的梯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若干。

一、集体活动

1、图形分类。

出示大小、形状各异的长方形、梯形若干,提问:"谁会把一样的图形放在一起?"请一位幼儿操作。"每种图形各有几个?"

2、认识梯形。

出示梯形,"这是什么图形?它和长方形有什么地方一样,什么地方不一样?"(它们都有四条边,四个角,梯形上面边短,下面边长;上面的两条边平平的,不一样长,有四个角,不一样大。"

3、引导幼儿观察直角梯形、四边形。

"这两个图形都是梯形吗?""那一个图形是梯形,你从什么地方看出它是梯形的?"(它上下两边平平的,不一样长,四个角不一样大)

二、小组活动

第一组:变梯形。"请小朋友拿一张图形纸把它剪一剪,让它们变成梯形。"

第二组:给梯形涂色。

"看看图中都有什么图形,请小朋友给梯形都涂上颜色。"

第三组:梯形找家

给各种不同大小和不同颜色的梯形找到自己的家。

三、活动评价

重点请个别幼儿演示是怎样变梯形的,启发幼儿想出多种方法。

幼儿园的数学活动相对于其他活动枯燥、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因为这个时期的幼儿年龄小,逻辑思维尚未发展,所以本次活动中我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操作的丰富材料的环境,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选择性、可操作性的空间。使幼儿能独立的操作材料,并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幼儿的自主性,选择性,独立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通过一系列的游戏活动,达到了主题总目标预设的要求。

大班数学量一量教案及设计意图篇十一

1、教幼儿继续学习自然测量,初步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

2、教幼儿初步学会将测量的次数用记录的方式记录,并进行简单的统计。

学习用种子测量铅笔的大致长度。

幼儿理解种子(量具)的长短(或大小)与测量的结果有关。

教具:用泡沫制成放大的铅笔、白云豆种子、花生种子各一;

学具:两种不同的种子若干白云豆、花生(选择种子时颗粒的大小要大致相同)、记录卡、记号笔、铅笔与幼儿人数相同;幼儿已有测量的初步经验。

一、探索

析:通过让幼儿自由探索用种子来测量铅笔的大致的长度,给幼儿提供一个探索、交流

二、交流、讨论探索结果

(一)交流测量铅笔的方法

1、教师请2-3个用不同方法测量铅笔的幼儿大胆地将自己探索的方法告诉同伴;

2、组织、引导幼儿进行讨论,刚才几位幼儿说的方法谁的最好,最正确;

析:此时,教师充分调动幼儿学习活动的积极性,让孩子们将自己的测量方法告诉同伴,既给幼儿提供一个表现自己的.机会,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又为幼儿提供一个敢说、想说、会说的语言交流环境;教师的及时小结和正确的示范,把活动的重点在不经意的环境中教给了幼儿,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了知识和本领。

(二)交流测量发现的问题

2、引导幼儿用两种不同长度的种子测量铅笔长度;

3、体验量铅笔的长短与测量结果的关系,并让幼儿学习记录种子的数量,幼儿测量时,教师注意提醒幼儿一定将种子一头对齐铅笔的顶端,以及是否每一次测量结束处,开始第二次测量,并请幼儿讲述测量的结果,引导幼儿观察种子的长短,什么样的种子量出来的次数少?什么样的种子量出来的次数多?通过操作让幼儿发现:白云豆长量出来的次数少,花生米种子短量出来的次数多。

4、教师小结:测量物品时,物品的长度与测量的工具有关,量具越长(越大)测得次数少,量具越短(越小)测得次数越多。

析:本环节是将活动的难点进行分散教学

三、延伸活动:

幼儿利用其他的东西去量班上的别的物品。

大班数学量一量教案及设计意图篇十二

探索20以内的单双数,从而得出结论:尾数是单数的,整个数就是单数;尾数是双数的,整个数就是双数。

理解单双数的概念;知道任何数尾数是单数,整个数就是单数;尾数是双数,整个数就是双数。

1、幼儿佩带1-10的数字挂卡25张。

2、教师示范卡片有:带图案的数卡4张,以及数字卡(1-10)泡沫板。

3、苹果树4棵,上面贴满苹果若干;彩笔25支;托盘25个(上有相同数量的格子),1-20的数字卡25张。

4、两座房子的图片,上标有数字:1、3、5、7、9、11、13、15、17、19和2、4、6、8、10、12、14、16、18、20。

5、四张标有内容的单双数卡片,如24.28.23.27等。

6、音乐《找朋友》。

一、复习1-10的单、双数。

1、幼儿按自己的数卡找相应的座位。

“数字宝宝们,我们今天要坐火车去果园摘苹果啦!上车时请注意,你是数字宝宝几号就坐几号车厢,千万别坐错了!”

2、复习10以内的单、双数。

“火车开动了,呜――!呀,路边的景色真漂亮,还有可爱的小兔子呢!来看看有几只免子?小兔子在玩找朋友的游戏,它们是几个几个找朋友呀?(两个两个)多了一只兔子没有朋友,说明7是什么数?(单数)”

出示图片,上面画有7只兔子,兔子的图案两个两个摆在一起的。

教师用相同的方法依次出示其它的动物卡片和数卡。

3、引导幼儿观察自己是什么数,坐的是什么火车(单数或双数)。

“我们来看看,这列火车坐的是哪些数字宝宝(1.3.5.7.9),那这列火车是什么火车?(单数火车)”

1、按托盘上的数字摘相应数量的苹果。

“数字宝宝们,果园到了,哇,好多又红又大的苹果呀!你们想不想摘回家?”

引导幼儿观察托盘上的数字和格子,要求一边摘一边数,摘的苹果数量和数字是一样多,一个苹果插一个格子。

“现在我们来比赛摘苹果,看谁能按要求摘得又快又准!”

2、请幼儿给自己摘的苹果配对,并用“0”“00”记录结果。

“现在我们来玩找朋友的游戏,把你们摘的苹果两个两个的找朋友,看看结果怎样?如果剩下一个没有找到朋友,说明它是什么数(单数)?请在数字旁画“0”;如果都能两个两个找到朋友,说明它是什么数(双数)?请在数字旁画“00”。

3、统计幼儿的操作记录结果。

“请摘11个苹果的幼儿告诉我,11是什么数?”

抽几个数验证结果。

三、比较20以内的单双数,让幼儿找出单、双数的规律。

1、知道标有1、3、5、7、9的房子是单数房子;知道标有2、4、6、8、10的房子是双数房子。

2、提问:那你们手上的数字宝宝是单数还是双数?应该住在哪间房子里呢?(请幼儿送数字回家)看看幼儿送的是否正确。

3、比较数字、找规律。

提问:我们单数房子里的单数宝宝们有哪些的相同地方?看看1、3、5、7、9在每个数的哪个位置?(后面)

总结,后面的数字是“1、3、5、7、9”的数都是单数。出示23、27,并进行验证。

按同样方法找出双数的规律。

4、任意出示几个数,让幼儿说出是什么数?为什么?

四、游戏“数字宝宝找朋友”。

教师佩带数字挂卡,与幼儿共同游戏。

“数字宝宝们,我们来玩找朋友的游戏,两个两个的找朋友,找到朋友后,两个人肩并肩站好,将两个人的数字拼在一起,看是个什么数?是单数还是双数?”

数学活动《摘果子》运用情景化、游戏化的教学形式,让人眼前一亮,幼儿很感兴趣;操作材料丰富,可变性强,幼儿乐在其中。活动中,幼儿化身数字宝宝,坐上单、双数火车去果园摘苹果,沿途看到了不同数量的物体(复习10以内单、双数)。幼儿将自己摘的数量为11-20的苹果进行两个两个配对,并送数字宝宝回到单双数房子,再次学习区分单双数。教师引导幼儿发现规律后,以“数字宝宝”找朋友的游戏,让幼儿反复感知单双数的概念。

从操作材料上看,教师提供了美观并能吸引注意力的动物卡片、可摘的苹果树、可以操作移动的苹果卡片等等;从操作形式上看,教师在引导幼儿通过不同的操作方法来进行深入探究,如:在幼儿面对数字11-20时,教师提出让幼儿用两个两个找朋友的方法找出哪些是单数、哪些是双数,让幼儿带着问题进行操作,这是一种探索性操作既能充分发挥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又能提高思维的目的性。另外,在教师引导幼儿发现区分单双数的规律后,教师带领幼儿进行验证性操作,让幼儿通过操作来验证所获得知识是否正确,有利于促进幼儿知识的内化。

大班数学量一量教案及设计意图篇十三

教师:

难点:知道长方体和圆柱体的特点

1.认识长方体和圆柱体。

2.搜集生活中多种长方体和圆柱体

3.能熟悉长方体何圆柱体的形状特点

4.能知道长方体有两种形状

5.学会区分圆柱体与长方体

1.搜集长方体和圆柱体的玩具及物品

2.同等大的长方体,圆柱体若干

3.一张圆柱体和一张长方体的图片

4.问卷表格两张

5.音乐

一、幼儿在玩中探索发现玩具的特征,并组织幼儿分类

二、用游戏“谁的眼睛最雪亮的游戏”方法导入活动

三、教师提问

1.请小朋友们比较一下这些东西有什么不一样?

2. 他们能滚动吗?

3.你们可以把它们进行分类吗?可以分几种呢?哪两种呢?

四、让幼儿观察物体特征

1.游戏“谁的脑袋转的快”让幼儿思考并欣赏能滚动的玩具的什么样子,不能滚动的玩具是什么样,并能找到能滚动与不能滚动的区别。

2.让幼儿自己选择一个玩具并说一说自己的见解和玩具的特征

3.完成表格

4.让幼儿观察教室里有什么东西是长方体有什么东西是圆柱体

五、用游戏“搭房子”让幼儿更加深入的了解长方体与圆柱体的特征

师:现在请小朋友们用自己手上的玩具搭一个房子并说出你们房子都是用什么形状搭出来的。

六、 活动延伸

2.布置家庭作业

课堂作业

圆柱体

长方体

两边一样不一样一样不一样

高矮

粗细

家庭作业

小朋友找一找自己家里有几个圆柱体的物品,有几个长方体的物品请把数字写在后面。

提示:此教案有配套的课件

大班数学量一量教案及设计意图篇十四

1、教幼儿继续学习自然测量,初步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

2、教幼儿初步学会将测量的次数用记录的方式记录,并进行简单的统计。

学习用种子测量铅笔的大致长度。

幼儿理解种子(量具)的长短(或大小)与测量的结果有关。

教具:用泡沫制成放大的铅笔、白云豆种子、花生种子各一;

幼儿已有测量的初步经验。

一、探索

析:通过让幼儿自由探索用种子来测量铅笔的大致的长度,给幼儿提供一个探索、交流

二、交流、讨论探索结果

(一)交流测量铅笔的方法

1、教师请2-3个用不同方法测量铅笔的幼儿大胆地将自己探索的方法告诉同伴;

2、组织、引导幼儿进行讨论,刚才几位幼儿说的方法谁的最好,最正确;

析:此时,教师充分调动幼儿学习活动的积极性,让孩子们将自己的测量方法告诉同伴,既给幼儿提供一个表现自己的机会,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又为幼儿提供一个敢说、想说、会说的语言交流环境;教师的及时小结和正确的示范,把活动的重点在不经意的环境中教给了幼儿,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了知识和本领。

(二)交流测量发现的问题

2、引导幼儿用两种不同长度的种子测量铅笔长度;

3、体验量铅笔的长短与测量结果的关系,并让幼儿学习记录种子的数量,幼儿测量时,教师注意提醒幼儿一定将种子一头对齐铅笔的顶端,以及是否每一次测量结束处,开始第二次测量,并请幼儿讲述测量的结果,引导幼儿观察种子的长短,什么样的种子量出来的次数少?什么样的种子量出来的次数多?通过操作让幼儿发现:白云豆长量出来的次数少,花生米种子短量出来的次数多。

4、教师小结:测量物品时,物品的长度与测量的工具有关,量具越长(越大)测得次数少,量具越短(越小)测得次数越多。

析:本环节是将活动的难点进行分散教学

三、延伸活动:

幼儿利用其他的东西去量班上的别的`"物品。

本次活动,无论是教材的选择、目标的制定和教具、学具的准备都能充分尊重幼儿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将枯燥无趣的测量活动,以孩子们感兴趣的“种子”为载体,来让幼儿学习测量,同时,教师的循序渐进,由用一种种子测量铅笔长度,引升为两种种子测量,从而让幼儿在测量中自然而然地发现量具的不同与测量的结果有关,在活动延伸时,教师还能恰到好处地引出“替换”,使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对数学的一些概念有了一个较清楚的认识,而不是教师强加给他们的。当然,在活动中量具是一个比较关键的物品,教师如何抓住教育契机,发挥该教育契机的作用;孩子们能够在游戏中发现“一粒白云豆可以换三粒花生米”、“不能按个的大小换,应按种子的多少来换”等等,这些闪光点和教育契机我们应如何把握都是我们今后探讨、研究的方向。

大班数学量一量教案及设计意图篇十五

1、尝试按人与人之间不同进行多角度、多层次分类。

2、能尝试用简单的'符号进行记录。

3、积极探索,体验合作的快乐。

人与人:可以看出操作材料就是孩子本身,从孩子们身上找出来的各种不同。

多角度:分类的核心经验三提出,同样的一组物体可以按照不同的方式进行分类,它有助于幼儿对集合与分类之间的关系有更深入的理解,同时有关集合的概念对于孩子们来说变得更多样化。

多层次:也就是层级分类的体现。

符号:要孩子们尝试记录,也就是需要他们首先建立起符号与线索之间的关系、符号与具体事物的联系,相当于符号作为一种思维中介,来促进孩子们把现线索与卧底之间建立起联系,这就是存在于一定的生活经验也好,理解思考也好,这样的基础之上才更好开展这个活动。

探索、合作:我们通常都知道目标的设定第三条为情感类的,但也是在活动中可见并能够通过活动实实在在达到发展的,比如这个游戏就需要小组之间很好的商量、协调才能进行,也是必须通过线索寻找答案的探索过程,从而达到层级分类的目的。

小标签、地上贴两个不同颜色的圆圈、两个小黑板、记号笔、记分牌

一、引入:

(找不同)

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贴出相应的标志。(比如:衣服、裤子、鞋子等等。)引导幼儿站出集合,比如“长袖的请起立、短袖的请起立。”

二、示范层级分类:

“哇,你们发现了这么多跟别人不同的地方!顺利通过考验,你们都成为一名小侦探,现在就开始你们的侦探工作吧!”

“侦探们,你们知道卧底是谁吗?不知道吧?那我来给侦探们提供一点线索,为了让你们不会一下猜出来,所以我一次只提供一个线索。”教师贴出第一个标记作为线索。”“侦探们来猜猜这条线索代表什么意思?”(站一站:符合这个条件的在哪里?不符合的又在哪里?)

“瞧,地上有什么?你们可以用地上的两个圈把符合条件和不符合条件的人区分开来吗?”(我们一起发出指令‘请xxx的站在绿圈,xxx站在红圈。’)

小结:为什么我们找出来的卧底就是他?(因为他xx是什么,又是什么,还是什么。符合所有的线索,所以就是他。)我们用一个线索就能结果分成两份,一次又一次的排除不符合条件的人,最后才能找出卧底。

检查粘贴好的标志,看是否正确。

三、幼儿分组游戏:

确定组内一个人作为目标,然后简单画下寻找他的三个线索。请对方根据线索发出指令,寻找答案。

“会玩了吗?那现在咱们就分两组进行谁是卧底的游戏,按照座位分成两个组,试试看,哪一边的小侦探更厉害一些。听清楚游戏规则:

1、分组商量选一个人作为卧底,然后把粘贴藏在他身上;

2、根据选出来的卧底,画出三条线索在小纸片上,尽量画的准确一点;

3、画好将线索交换给另外一组小侦探,请他们发出指令,你们来占圈。

如果提供的线索准确、指令发出也很准确,又快又好的找出卧底即成功;反之则失败。

四、师幼总结

“今天咱们玩的这个游戏好玩吗?来想想看,刚才小侦探们都是通过什么办法来找出卧底的?”(根据线索一层一层的来分类,就可以去掉不符合条件的人,最后所有条件都符合的就是卧底啦。)

“当然,我们平时还有很多时候可以用这个方法来从很多东西里找出你想要的,下来孩子们可以再试试看,好吗?”

一改教案:调整游戏基调。将原来孩子们不感兴趣的“猜猜他是谁”游戏调整为任务性游戏“谁是卧底”,孩子们在执行任务中,与生活游戏接轨,由于代入感比较强,参与游戏积极性很高,这样的游戏会让孩子觉得觉得数学有趣。

二改教案:调整操作材料。将原来“找不同”环节中的图片操作材料调整为直接将幼儿作为材料,与生活链接,从孩子身上寻找不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有用。

三改教案:调整游戏内容。调整你画我猜和大风吹游戏,直截了当提出寻找卧底任务,出示“线索”,根据线索去发现问题,训练思维导向,通过分析、判断,解决问题。

因此,我想通过这个活动,让我更明白,一个相对较成熟的活动,看似环节并不复杂,但需要老师去思考的内容却很多,需要我们去不断的学习,每一个环节都是要禁得起推敲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大班数学量一量教案及设计意图篇十六

《喜羊羊与灰太狼》这部动画片深受幼儿的喜爱,在动漫中,喜羊羊是一只聪明、动脑的小羊;懒洋洋却恰恰相反,他是一只好吃懒作的小羊,从而导致他也是青青草原上最肥的小羊,也是灰太狼最最想吃的小羊。然而本班幼儿也有和懒洋洋相似的小朋友,总喜欢玩耍,却不听讲。所以,我便引用了《喜羊羊与灰太狼》这部动画片里的人物,带领小朋友们转动脑筋来场《智救懒洋洋》的活动。同时也解决了数在数学中难以理解的问题。

1。进一步巩固5以内各数的加运算,会看图列式,并懂得算式中各数的实际含义。

2。通过情景游戏,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及相互协作能力。

活动难点: 会看图列式,并懂得算式中各数的实际含义。

物质准备:ppt课件经验准备:知道5以内的分解。

1。今天天气很不错,看小羊们都出来玩耍了。咦,谁在哭?

2。讨论:喜羊羊为什么哭?我们怎样才能帮助到他?

1。问:我们来到了交叉路口,该走哪条路呢?瞧,这里有个指示牌,看看会有什么发现。

2。师幼共同找到解决该走哪条路的方法,解决问题。

1。问:前方出现了蕉太郎,他要干什么?

2。请幼儿回答蕉太郎提出的问题,打败蕉太郎。

1。讨论:你们看,狼堡就在河对岸,但是狡猾的灰太狼把桥拆了我们要怎样过去?

2。找一找,算一算。算出石头上算式的答案。

1。讨论:总算来到灰太狼家了,可是怎么只有红太狼,灰太狼和懒洋洋呢?

2。拼图:解救懒洋洋。

3。小结:你们太厉害了,连红太狼都被打败了。看,喜羊羊和懒洋洋又在一起玩耍了。

在活动区中投放5以内加法的算式。

大班数学量一量教案及设计意图篇十七

1.在竞赛游戏中,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

2.在纸牌接龙游戏中,感知不同模式构成的核心单元。

3.能够不受纸牌特性的干扰,寻找规律进行排列

重点:感知不同模式构成的核心单元。

难点:能够不受纸牌特性的干扰,寻找规律进行排列。

经验准备:有玩过纸牌游戏的经验、认识简单模式规律、会使用排列纸卡

物质准备:纸牌若干、黑板、记分表、排列纸卡、宝箱、神秘卡

教师:纸牌王国的王子要成为新的一任国王了,要举行庆典,新国王准备送给大三班一份神秘的礼物,赢得礼物的条件是能够按照规律给士兵列队,(出示计分表)哪组积分高,就可以赢得礼物了。

1、教师出示第一组已排列的部分纸牌,请幼儿观察其中的规律。

(1)教师:我们先看第一组士兵是按照什么规律排列的?请每组小朋友按照这组规律排列你的士兵。哪组先完成就把排列纸卡按从上到下的顺序贴到方阵中,答对即可积分,答错不得分,我们来看一下分值。(请幼儿说:第一完成的得x分)

(2)幼儿分组操作,合作完成。

(3)总结规律并验证得分。

教师:这组士兵是用什么样的规律排列的?ab模式(教师把第一组圈出来),这是按照两种不同的扑克牌,一个接一个有规律的重复,我们来看哪组是按照这个规律排列的,算积分并记录。

2、教师出示第二组已排列的部分纸牌,请幼儿观察其中的规律。

(1)教师:我们的挑战增加难度了,现在我们来看这一组士兵是按照什么规律排列的?请每组小朋友按照这组规律排一排。

(2)幼儿分组操作,合作完成。

(3)总结规律并验证得分。

教师:这组士兵是用什么样的规律排列的?aab模式(教师把第一组圈出来),这是按照两个相同接一个不同有规律的重复,我们来看哪组是按照这个规律排列的,算积分并记录。

3.教师出示第三组已排列的部分纸牌,请幼儿观察其中的规律。

(1)教师:还剩下最后一项挑战了,请看这一组士兵是按照什么规律排列的?请每组小朋友按照这组规律排一排。

(2)幼儿分组操作,合作完成。

(3)总结规律并验证得分。

教师:这组士兵是用什么样的规律排列的?abba模式(教师把第一组圈出来),这是按照一个接两个相同再接一个有规律的重复,我们来看哪组是按照这个规律排列的,算积分并记录。

1、教师:让我们来看一看积分,是哪组能赢得神秘礼物呢,请幼儿自己算,各组组长记录。

2、颁发礼物,祝贺。

在开展本节活动的过程中,始终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精神,尊重幼儿的年龄特点,开展符合本班幼儿现有发展水平的教学活动,下面我将结合这几点进行具体的反思:

一、游戏化、活动化的学习形式

大班幼儿合作能力增强,认知积极性和能力增强,抽象逻辑思维能力也开始发展,可以完成集体教育目标,但他们还是处于幼儿期,游戏仍然是他们主要活动形式,对于大班阶段,他们喜欢富有挑战的游戏化学习。因此以“挑战”为情境贯穿到整个活动中,幼儿兴趣高涨,每一个人都能参与其中;以小组的形式接受挑战,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二、发展幼儿模式逻辑思维能力

幼儿具备一定经验准备,了解纸牌基本特点,数字、颜色、花色的特性,认识简单的模式规律,本次活动采用纸牌接龙的游戏形式,感知不同模式构成的核心单元,并且能够不受纸牌特性的干扰,寻找规律进行排列,发展幼儿逻辑思维的能力。

三、提供丰富可操作材料,鼓励每一名幼儿动手操作

以小组为单位,准备丰富可操作材料,每组一副纸牌,一张排列纸卡,保证每一个幼儿都能动手操作,同时又能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共同完成,让每一个幼儿都能够专注投入的参加活动,都能在活动中得到发展。

四、反思的问题

在本次教学活动中还有一些地方需要改进:在活动过程中,第一轮和第二轮挑战中,幼儿能够开发思维,创编不一样的相同规律,但是在第三轮挑战时,难度增大了,幼儿想更快的完成,所以采用了模仿示例的方法,没有开动小脑筋认真思考,我在活动最后,再次提问纸牌特点,引发幼儿思考,可是没有再操作,经过反思后,如果在第三轮挑战开始前提出,能更好的激发幼儿思考,第三轮挑战结果会更加多样,更加丰富幼儿对纸牌特性规律的认知。

大班数学量一量教案及设计意图篇十八

“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这是新《纲要》对幼儿园数学教育的要求。统计作为常用的一种数学方法,是分类、记数、比较多种数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清晰直观的比较出多组物体的多少。对于大班幼儿而言,掌握简单的统计方法将有助于提高逻辑性思维能力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次活动的重点是学习运用统计记录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通过创设两个幼儿感兴趣的生活情景,不断激发幼儿的认知冲突,引导幼儿进行学习和巩固。

活动难点是分析归纳出最快速、清楚的记录方法,通过自主探索――集体归纳――再次验证的方法加以突破。

1、 学习用记录统计的方法比较物品的多少,感知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2、 探索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记录,从中比较出最快速最清楚的记录方法。

3、 尝试商讨合作式的学习,学会肯定自己和倾听他人的意见。

2、 大格子图及皮球、沙包、绳子;

(一)创设情景,激起疑问

放录音讲述投篮比赛情况,请幼儿仔细倾听。

你能说出谁投进的球最多吗?

(二)商讨方法,鼓励探索

1、幼儿自由讨论比较谁是冠军的方法。

2、出示表格,引导幼儿思考并讲述用表格记录的方法。

3、 幼儿再次倾听比赛过程,并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记录。

4、 相互交流记录结果和记录方法,并展示几种有代表性质的记录方法。

5、分析几种不同的记录方法,讨论比较出最方便最清楚的方法。

大班数学量一量教案及设计意图篇十九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在科学领域的发展目标有“初步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时钟是幼儿生活中常见的工具。本活动通过认识时钟的外形结构——观察辨认——游戏巩固等环节,层层递进,让幼儿在有趣的活动中逐步感知时间概念,了解时钟在生活中的用途,进而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1.感受幼儿园生活的作息时间,体验按规律生活的好处。

2.感知钟面结构,了解时针、分针的运行方向和运转规律。

3.会辨认时钟整点。

一、创设情境,制造悬念。

引导语:听说时钟店开张了,可是时钟店老板新进的一批时钟好像除了一点小问题,请小朋友帮忙检查一下这些时钟,仔细观察并找到问题。

二、问题引导,认识钟面。

引导语:这些时钟到底出现了什么问题?

小结:每个时钟的钟面上都有数字,从1到12按顺时针方向排列,这些数字可以告诉我们准确的时间。还有两根针,长针叫分针短针叫时针。

三、观察比较,认识整点。

(一)播放时针分针运转动态图,了解时针、分针运转关系。

小结:今天我们发现了时针和分针的秘密——分针长,时针短,天天竞走大家看,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格。

(二)结合作息时间表比较、发现整点的规律。

小结:整点时,分针都指在12,时针指向数字几就是几点整。

四、分组操作,巩固认知。

1.介绍材料,提出要求。

第一组任务:报时拨钟。提供一些小时钟和记录单,请两个物儿合作个报时,一个拨钟,并记录在学习单上。

第二组任务:时钟分类。请幼儿找到时间卡上对应的时间组合起来,并把它们放入指定的盒子当中。

第三组任务:时间排序。请幼儿将这些时间卡按照时间的顺序从1点到12点排序,看看哪个排得又快又好。

第四组任务:作息表。请幼儿画一张属于自己的作息表,先看看左边格子里的时间,想想在这个时间里自己在干什么,再把它画下来。

五、联系生活,拓展认知。

小结:古代的人们也有很多计时的工具,在现代除了时钟,还有手机、电视、电脑等工具都可以知道时间。老师会将这些材料放在科学区,小朋友们在平时区域活动的时间可以继续选择不同的材料来操作。现在我们一起去户外玩玩“老狼老狼几点钟”的游戏吧。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