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建筑导论课心得体会(模板14篇)

时间:2024-11-12 作者:文锋

实习心得的写作不仅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吸收实习中的经验和教训,还能够与他人分享和交流。以下是一些优秀的实习心得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希望对大家写作有所帮助。

热门建筑导论课心得体会(模板14篇)篇一

导论课是每个专业大一新生必修的一门课程,目的是为了帮助新生更好地了解所学专业、明确自己的学业目标。作为一名大一新生,我很荣幸能够选择了建筑工程专业,并在导论课中收获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体会。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在建筑工程专业导论中的心得和体会。

首先,通过参加建筑工程专业导论课,我对建筑行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导论课中,我们学习了建筑工程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建筑设计和施工的流程等方面的知识。我意识到建筑工程不仅仅是简单的房屋设计与施工,它涉及到的领域非常广泛,包括结构设计、材料科学、施工技术等诸多专业知识。通过多种实例和案例的呈现,我对建筑工程行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更加坚定了我选择这个专业的决心。

其次,导论课为我提供了一个了解专业前景和发展机会的平台。在导论课中,我们学习了当前建筑工程行业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建筑工程专业的需求不断增加,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通过了解行业的发展前景,我对所学专业充满信心,并积极寻找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机会和渠道,如实习、科研等。

此外,导论课也为我提供了一个交流和互动的机会。在导论课中,我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同学,我们一起学习、交流专业知识,分享成果和经验。这种互动和交流的机会是我在高中阶段所没有过的,它不仅提高了我的专业学习能力,还培养了我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在导论课中,我学会了尊重他人的观点、给予建设性的反馈,这对我将来的学习和工作都非常有帮助。

此外,导论课还建立了我和专业老师之间的联系与沟通。在课堂上,我常常向老师提问、发表自己的观点,得到了老师的认可和指导。老师们不仅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还会分享一些行业的就业信息和就业技巧。这些宝贵的建议对于我选择未来方向非常有帮助,并且让我更加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发展规划。

最后,在建筑工程专业导论课程的学习中,我也遇到了一些挑战和困难。由于这门课程是大一的第一门专业课,对于课程内容的学习和理解有一定的难度。而且,建筑工程的知识面非常广泛,我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和消化。然而,这些挑战也激励着我更加努力地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

总之,通过建筑工程专业导论课的学习,我对自己所选择的专业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明确了自己的学业目标和发展方向。我相信,在未来的学习和实践中,我将继续努力,为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热门建筑导论课心得体会(模板14篇)篇二

建筑工程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涉及到建筑设计、结构力学、工程管理等多个领域。在专业导论的学习过程中,我对建筑工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产生了一些体会和心得。首先,通过专业导论课程,我对建筑工程的定义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其次,我认识到建筑工程是一项需要综合素质的工作,不仅需要技术水平,还需要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此外,我还学到了建筑工程的基本流程和工作方式,深刻地认识到了建筑工程师在社会中的重要性和责任。通过专业导论的学习,我坚定了自己学习建筑工程的决心,并为将来的专业发展确定了方向。

首先,在专业导论课程中,我对建筑工程的定义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在课程中,我们学习了建筑工程的历史发展、基本概念和主要内容。通过了解建筑工程的定义和范围,我明确了建筑工程与其他学科的区别,并对建筑工程的价值和意义有了更全面的了解。我认识到建筑工程不仅仅是建筑物的设计和施工,也涉及到城市规划、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对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我认识到建筑工程是一项需要综合素质的工作。在专业导论的课堂上,我们学习了建筑工程师的职责和要求。除了需要掌握相关的技术知识和技能外,建筑工程师还需要具备很高的审美水平、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只有具备了这些综合素质,才能在建筑工程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此外,我还学到了建筑工程的基本流程和工作方式。通过课程的学习,我了解到建筑工程从规划到设计再到施工的整个过程,明确了每个环节的职责和要求。我认识到建筑工程师需要在每个环节中密切合作,充分沟通和理解,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同时,我也了解到建筑工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进行全面的评估和规划,保证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通过专业导论的学习,我深刻地认识到了建筑工程师在社会中的重要性和责任。建筑工程涉及到人们的生活和安全,在城市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建筑工程师需要对人们的需求进行分析和理解,并通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人们创造更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因此,作为建筑工程师,应该时刻保持对工程质量和安全的高度关注,对社会负责。

最后,通过专业导论的学习,我坚定了自己学习建筑工程的决心,并为将来的专业发展确定了方向。通过课程的学习,我对建筑工程的学科特点和要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更加明确了自己所追求的目标。我决心努力学习建筑工程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为将来在建筑工程领域取得优异的成绩而努力。

总之,通过专业导论的学习,我对建筑工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产生了一些体会和心得。我明确了建筑工程的定义和范围,认识到建筑工程是一项需要综合素质的工作,学习了建筑工程的基本流程和工作方式。我深刻地认识到了建筑工程师在社会中的重要性和责任,并坚定了自己学习建筑工程的决心。通过专业导论的学习,我确定了未来在建筑工程领域的发展方向,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奋斗。

热门建筑导论课心得体会(模板14篇)篇三

建筑工程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是将科学、艺术和技术相结合,用于设计和建造各种建筑和结构的学科。在学习建筑工程的专业导论课程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它的魅力和重要性。下面我将从专业选择、学习内容、实践经验、职业发展以及对未来的展望五个方面来谈谈我在学习建筑工程专业导论课程中的心得体会。

首先,在专业选择方面,我对建筑工程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和热情。从小学习绘画,我就对建筑物的构造和设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同时,我也十分喜欢解决问题和追求完美的过程。因此,当我选择大学专业时,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建筑工程。通过学习专业导论课程,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建筑工程专业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坚定了自己的选择。

其次,在学习内容方面,专业导论课程提供了我所需要的基础知识。这门课程不仅让我学习了建筑工程的历史、理论和技术,还通过案例分析和实例展示,让我深入了解了建筑工程的实际应用。通过学习建筑力学、结构设计和施工管理等课程,我对建筑工程的各个环节都有了深入的了解。同时,课程还注重培养我们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通过项目和小组讨论,我们学会了如何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并提出创新的设计方案。

第三,在实践经验方面,专业导论课程更加注重实验和实践的环节。通过实验和实践,我不仅巩固了在课堂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还锻炼了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例如,在结构设计课程中,我们实际设计和制作了一座小型桥梁,从选材到施工过程都需要我们自己来完成。这个实践项目让我深刻地体会到了建筑工程设计和施工的复杂性和挑战性,也让我更加珍惜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第四,在职业发展方面,专业导论课程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机会和资源。这门课程不仅邀请了行业内的专业人士来给我们授课,还提供了实习和毕业设计的机会。通过实习,我们能够亲身体验建筑工程的实际工作,并且与行业内的专业人士进行交流和学习。而毕业设计则是我们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项目中的机会,这对于我们的职业发展和未来的工作机会都非常重要。

最后,在未来展望方面,我对建筑工程的前景充满了信心。随着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工程专业将会迎来更大的发展机会。而且,建筑工程是一门朝气蓬勃、充满创新和变化的学科,它涉及到的领域广泛,包括住宅、商业、文化等各个领域,所以我们有很多的发展方向和机会。我相信通过努力学习和不断提升自己,我一定能够在建筑工程领域有所成就。

综上所述,通过学习建筑工程专业导论课程,我深深地体会到了建筑工程的魅力和重要性。我选择了这个专业,并不仅仅是因为兴趣和热情,更因为它的广度和深度。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不断努力学习和提升自己,为建筑工程的发展做出贡献。

热门建筑导论课心得体会(模板14篇)篇四

建筑导论课程是我大学生活中一门非常有趣和有启发性的课程。在这门课上,我学到了很多关于建筑和设计的知识,也对建筑的意义和价值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我对建筑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和设计原则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对自己的个人兴趣和职业规划有了更明确的认识。下面是我的建筑导论心得体会。

首先,建筑导论课程让我重新认识到建筑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通过学习不同时期的建筑作品和建筑师的设计理念,我明白了建筑是一个国家、社会和时代的文化表达。从古代的埃及金字塔到现代的摩天大楼,每个建筑都有其特定的背景和文化背景。通过学习建筑历史,我不仅了解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建筑样式和建筑形式,也对不同文明的发展进程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其次,建筑导论课程教会了我如何分析和欣赏建筑作品。通过学习建筑的设计原则和构图技巧,我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评价一座建筑的设计、结构和空间感。在课程中,我们通过观察和分析一些经典的建筑作品,学习了如何解读建筑语言和表达方式。这不仅让我对建筑作品的审美价值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提高了我对建筑设计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此外,建筑导论课程也激发了我对建筑的兴趣和热情。通过学习建筑的基本原理和空间设计,我对建筑的创造性和艺术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我开始关注城市中的建筑风格和建筑形式,用不同的视角观察和思考建筑的意义和价值。我也开始尝试通过手绘和建模来表达自己的设计想法,不断探索和实践创新的建筑设计。

最后,建筑导论课程让我更清晰地认识到我对建筑的热情和职业规划的方向。在这门课程中,我与其他同学一起参观建筑展览和考察不同的建筑作品。这些实地考察和交流让我更深入地了解了建筑行业,并进一步坚定了我在这个领域发展的志向。我希望将来能够成为一名建筑师,用自己的设计和创新能力为社会创造美丽、功能和可持续发展的建筑。

综上所述,建筑导论课程是一门非常有启发性的课程,通过学习建筑的历史、文化和设计原理,我对建筑的意义和价值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同时,我也进一步培养了对建筑的兴趣和热情,并明确了自己的职业规划方向。我相信这门课程对我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将产生积极的影响。我将继续努力学习建筑知识和技能,不断提升自己的设计和创新能力,为建筑行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热门建筑导论课心得体会(模板14篇)篇五

建筑导论课程是我大学生涯中最令我感兴趣的一门课程之一。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与探讨,我对建筑的历史、文化与设计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这个过程中,我体会到了建筑的重要性以及它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并且通过一系列的研究与实践,提升了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审美意识。以下是我对建筑导论的心得体会。

首先,建筑导论课程带给了我对建筑的全新认识。通过对建筑的历史演变和发展趋势的学习,我明白了建筑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遮风挡雨的构筑物,它还承载着人类文明的思想和价值观。从古埃及金字塔到现代摩天大楼,每一个建筑都代表着不同时代的特点和人们对生活的看法。建筑是一种文化和艺术的综合体,对于社会的发展和人的精神层面的满足起着重要作用。

其次,建筑导论课程培养了我的思维能力。在课程中,我们不仅仅学习了建筑的历史,还进行了一些实践项目,例如设计建筑模型和参观建筑展览等。这些实践活动让我开始思考一个问题:如何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具体的建筑形式?通过自己的努力,在与同学们的讨论和互动中,我逐渐发展出了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并学会了如何将自己的创意转化为可行的设计方案。

此外,建筑导论课程提高了我的审美意识。在我们的生活中,建筑无处不在,每天都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建筑物。在过去,我只是简单地去欣赏建筑的外观,没有深入去理解其中蕴含的艺术元素。通过学习建筑导论,我开始能够感受到建筑的美和魅力。我学会了观察建筑的结构、材料、比例和色彩等方面的特点,同时也了解到建筑如何与自然和谐共处。这种对细节的敏感和审美的提高不仅在建筑领域中有用,也能够应用到其他领域,如艺术、设计和生活中。

最后,建筑导论课程为我提供了一个思考建筑与社会问题的平台。在课程中,我们讨论了诸如可持续建筑、城市规划和文化保护等课题。这引发了我对建筑在环境可持续性和文化保护方面的作用的兴趣。我开始关注建筑如何在相对独立的设计和美学追求的同时,与环境和社会相互作用。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我明白了建筑师应承担的责任,为未来的社会和环境做出贡献。

综上所述,建筑导论课程为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通过学习建筑的历史、设计和文化,我对建筑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这门课程不仅培养了我的思维能力和审美意识,还帮助我思考建筑与社会、环境和文化的相互关系。我相信,通过对建筑导论的学习,我将能够在日后的专业领域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并为创造更美好的环境和社会做出贡献。

热门建筑导论课心得体会(模板14篇)篇六

导论课是大学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无论是对于建筑专业的学生,还是其他专业的学生来说,建筑导论都是了解建筑史、建筑文化、建筑设计等方面的基础课程。在这学期的建筑导论课中,我学到了很多知识,也收获了很多思考。下面是我对建筑导论课程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在建筑导论课程中,我学到了许多建筑史的知识。建筑史是建筑学的基础,通过学习各个时期的建筑作品,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时期人们的生活、思想和价值观。比如,学习到古希腊的帕台农神庙,我们了解到古希腊人崇尚自由、秩序和和谐的生活态度;学习到哥特式教堂,我们了解到中世纪欧洲人的宗教信仰和对上帝的虔诚。通过学习建筑史,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建筑的意义和价值,同时也能够从中汲取灵感,运用在我们自己的设计中。

其次,在建筑导论课程中,我学会了观察和分析建筑作品。通过教授的引导,我们学习了建筑作品的结构、形式、材料等方面的特点,学会了用专业的眼光去看待和分析建筑。通过观察和分析,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建筑师的设计意图,同时也能够提高自己的设计能力。在课堂上,老师给我们展示了许多国内外优秀的建筑作品,例如巴黎圣母院,悉尼歌剧院等,这些作品无不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这些作品中,我学会了欣赏和品味建筑之美,同时也让我对自己的未来职业充满了憧憬和期待。

此外,在建筑导论课程中,我也体会到了建筑的综合性和跨学科性。建筑导论课程涵盖了建筑史、建筑文化、建筑设计等多个方面的内容,要求我们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这让我深刻地认识到,建筑学不仅仅是一门技术性的学科,更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在设计一个建筑时,我们需要考虑到建筑的功能性、美学性、环境性、经济性等多个方面因素,且还需要与其他专业进行合作,如结构工程师,电气工程师等。因此,我意识到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建筑师,不仅需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需要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和跨学科思维能力。

最后,在这门课程中,我还收获了对建筑学的热爱与热忱。通过学习建筑导论课程,我对建筑学有了更深的了解,更加坚定了自己选择建筑专业的决心。我发现建筑不仅仅是简单的空间布置和形式塑造,更是一门关乎人类生活、文化和社会的艺术。能够通过自己的设计创造一个美好、舒适、可持续的建筑,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这是我作为一名建筑师的梦想。因此,我会更加努力地学习建筑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的设计能力,为将来的建筑事业奋斗。

总之,这学期的建筑导论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通过学习建筑史、观察和分析建筑作品,我更深入地了解了建筑学的精髓和魅力;通过体验建筑的综合性和跨学科性,我认识到自己在这方面的不足和努力的方向;通过培养对建筑的热爱与热忱,我更加坚定了选择建筑专业的信心。我相信,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这些学习和体会将会对我产生积极的影响,帮助我成为一名优秀的建筑师。

热门建筑导论课心得体会(模板14篇)篇七

东西方园林之中,建筑都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他是满足人们生活享受和观赏风景所必须的。西方园林中,如法国的古典主意园林,意大利的庄园、府邸和宫殿往往集中式布置,层数一般两到三层,可以居高临下俯瞰全国景色。在中国园林中为满足可行、可观、可居、可游的要求,需配置相应的廊、亭、堂、榭、阁等建筑。从我国发展史来看,园林中建筑密度越来越高,生活居住气息越来越浓。当然建筑也不纯粹作为居游的生活需要来设置,它本身也是供人欣赏的景物之组成部分,融合在园林的自然景色中。自然景色若有人工建筑做适当的点缀,可现出神采而富有魅力,为景观添色。

建筑作为园林的要素之一是中国园林的特点,已有悠久的历史。中国园林建筑最早可以追溯到商周时代苑、囿中的台榭。魏晋以后,在中国自然山水园中,自然景观是主要观赏对象,因此建筑要和自然环境相协调,体现出诗情画意,使人在建筑中更好的体会自然之美。同时自然环境有了建筑的装点往往更加富有情趣。所以中国园林建筑最基本的特点就是同自然景观融洽和谐。

中国最早的造园专著《园冶》对园林建筑与其他园林要素之间的关系作了精辟的论述。《园冶》共十章,其中专讲园林建筑的有《立基》、《屋宇》、《装折》、《门窗》、《墙垣》、《铺地》等六章。

中国的现代园林建筑在使用功能上与古代园林建筑已有很大的不同。公园已取代过去的私园成为主要的园林形式。园林建筑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公园、风景区、城市绿地、宾馆庭园乃至机关、工厂之中。

园林建筑在园林中主要起到以下几方面的作用:

一是造景,即园林建筑本身就是被观赏的景观或景观的一部分;

二是为游览者提供观景的视点和场所;

三是提供休憩及活动的空间;

四是提供简单的使用功能,诸如小卖、售票、摄影等;

五是作为主体建筑的必要补充或联系过渡。

中国的园林建筑历史悠久,在世界园林史上享有盛名。在3000多年前的周朝,中国就有了最早的宫廷园林。此后,中国的都城和地方著名城市无不建造园林,中国城市园林丰富多彩,在世界三大园林体系中占有光辉的地位。

以山水为主的中国园林风格独特,其布局灵活多变,将人工美与自然美融为一体,形成巧夺天工的奇异效果。这些园林建筑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隐建筑物于山水之中,将自然美提升到更高的境界。

建筑与环境的结合首先是要因地制宜,力求与基址的地形、地势、地貌结合,作到总体布局上依形就势,并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地貌。

其次是建筑体体量是宁小勿大。因为自然山水中,山水为主,建筑是从。与大自然相比,建筑物的相对体量和绝对尺度以及景物构成上所占的比重都是很小的。

另一要求是园林建筑在平面布局与空间处理上都力求活泼,富于变化。设计中推敲园林建筑的空间序列和组织好观景路线格外突出。建筑的内外空间交汇地带,常常是最能吸引人的地方,也常是人感情转移的地方。虚与实、明与暗、人工与自然的相互转移都常在这个部位展开。依次过度空间就显得非常重要。中国园林建筑常用落地长窗、空廊、敞轩的形式作为这种交融的纽带。这种半室内、半室外的空间过渡都是渐变的,是自然和谐的变化,是柔和的、交融的。

为解决与自然环境相结合的问题,中国园林建筑还应考虑自然气候、季节的因素。因此中国南北园林各有特点。比如江南园林中有一种鸳鸯厅是结合自然气候、季节最好的离子,其建筑一分为二,一面向北,一面向南,分别适应冬夏两季活动。

总之,园林建筑设计要把建筑作为一种风景要素来考虑,使之和周围的山水、岩石、树木等融为一体,共同构成优美景色。而且风景是主体,建筑是其中一部分。

园林建筑—建筑风格。

含蓄效果就是中国古典园林重要的建筑风格之一。追求含蓄乃与我国诗画艺术追求含蓄有关,在绘画中强调“意贵乎远,境贵乎深”的艺术境界;在园林中强调曲折多变,含蓄莫测。这种含蓄可以从两方面去理解:其一,其意境是含蓄的;其二,从园林布局来讲,中国园林往往不是开门见山,而是曲折多姿,含蓄莫测。往往巧妙地通过风景形象的虚实、藏露、曲直的对比来取得含蓄的效果。如首先在门外以美丽的荷花池、桥等景物把游人的心紧紧吸引住,但是围墙高筑,仅露出园内一些屋顶、树木和圆内较高的建筑,看不到里面全景,这就会使人引起暇想,并引起了解园林景色的兴趣。北京颐和园既是如此,颐和园入口处利用大殿,起掩园主景(万寿山、昆明湖)之作用,通过大殿,才豁然开朗,见到万寿山和昆明湖,那山光水色倍觉美不胜收。江南园林中,漏窗往往成为含蓄的手段,窗外景观通过漏窗,隐隐约约,这就比一览无余地看有生趣得多。如苏州留园东区以建筑庭园为主,其东南角环以走廊,临池面置有各种式样的漏窗、敞窗,使园景隐露于窗洞中,当游人在此游览时,使人左右逢源,目不暇接,妙趣横生。而今天有许多好心肠的人,唯恐游者不了解,水池中装了人工大鱼,熊猫馆前站着泥塑熊猫,如做着大广告,与含蓄两字背道而驰,失去了中国园林的精神所在,真太煞风景。鱼要隐现方妙,熊猫馆以竹林引胜,渐入佳境,游者反多增趣味。

中国古典园林追求的“意境“二字,多以自然山水式园林为主一般来说,园中应以自然山水为主体,这些自然山水虽是人作,但是要有自然天成之美,有自然天成之理,有自然天成之趣。在园林中,即使有密集的建筑,也必须要有自然的趣味。为了使园林有可望、可行、可游、可居之地,园林中必须建筑各种相应的建筑,但是园林中的建筑不能压倒或破坏主体,而应突出山水这个主体,与山水自然融合在一起,力求达到自然与建筑有机的融合,并升华成一件艺术作品。这中间建筑对意境的表现手法如:承德避暑山庄的烟雨楼,乃仿浙江嘉兴烟雨楼之意境而筑,这座古朴秀雅的高楼,每当风雨来临时,即可形成一幅淡雅素净的“山色空蒙雨亦奇”的诗情画意图,见之令人身心陶醉。

园林意境的创作方法有中国自己的特色和深远的文化根源。融情入境的创作方法,大体可归纳为三个方面:

“体物”的过程。即园林意境创作必须在调查研究过程中,对特定环境与景物所适宜表达的情意作详细的体察。事物形象各自具有表达个性与情意的特点,这是客观存在的现象。如人们常以柳丝比女性、比柔情;以花朵比儿童或美人;以古柏比将军、比坚贞。比、兴不当,就不能表达事物寄情的特点。不仅如比,还要体察入微,善于发现。如以石块象征坚定性格,则卵石、花石不如黄石、盘石,因其不仅在质,亦且在形。在这样的体察过程中,心有所得,才开始立意设计。

“意匠经营”的过程。在体物的基础上立意,意境才有表达的可能。然后根据立意来规划布局,剪裁景物。园林意境的丰富,必须根据条件进行“因借”。计成《园冶》中的“借景”一章所说“取景在借”,讲的不只是构图上的借景,而且是为了丰富意境的“因借”。凡是晚钟、晓月、樵唱、渔歌等无不可借,计成认为“触情俱是”。

“比”与“兴”。是中国先秦时代审美意识的表现手段。《文心雕龙》对比、兴的释义是:“比者附也;兴者起也。”“比是借他物比此物”,如“兰生幽谷,不为无人而不芳”是一个自然现象,可以比喻人的高尚品德。“兴”是借助景物以直抒情意,如“野塘春水浸,花坞夕阳迟”景中怡悦之情,油然而生。“比”与“兴”有时很难绝然划分,经常连用,都是通过外物与景象来抒发、寄托、表现、传达情意的方法。

中国古典建筑与神仙崇拜和封建礼教有密切关系,在园林建筑上也多有体现。汉代是园林中多有“楼观”,就是因为当时人们都认为神仙喜爱住在高处。另外还有一种重要的体现,皇家建筑的雕塑装饰物上才能看到的吻兽。吻兽既是人们对龙的崇拜,创造的多种神兽的总称。龙是中华民族发祥和文化开端的象征;炎黄子孙崇拜的'图腾;龙所具有的那种威武奋发、勇往直前和所向披靡、无所畏惧的精神,正是中华民族理想的象征和化身。龙文化是中华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时至今日,人们仍可见到“龙文化”在新建的仿古建筑上展示,如今的龙文化(装饰)不仅仅是为了“避邪”;而且成了中华民族的象征(在海内外,凡饰有“龙避邪”的,一定是华人宅府),凝聚了民族的魂之所在。吻兽排列有着严格的规定,按照建筑等级的高低而有数量的不同,最多的是故宫太和殿上的装饰。这在中国宫殿建筑史上是独一无二的,显示了至高无上的重要地位。在其它古建筑上一般最多使用九个走兽。这里有严格的等级界限,只有金銮宝殿(太和殿)才能十样齐全。中和殿、保和殿都是九个。其它殿上的小兽按级递减。天安门上也是九个小兽。北京故宫的金銮宝殿“太和殿”,是封建帝王的朝廷,故小兽最多。金銮殿是“庑殿”式建筑,有1条正脊,8条垂脊,4条围脊,总共有13条殿脊。吻兽坐落在殿脊之上,在正脊两端有正吻2只,因它口衔正脊,又俗称吞脊兽。在大殿的每条垂脊上,各施垂兽1只,8条脊就有8只。在垂兽前面是1行跑兽,从前到后,最前面的领队是一个骑风仙人,然后依次为:龙、凤、狮子、天马、海马、狻猊、押鱼、獬豸、斗牛、行什,共计10只。8条垂脊就有80只。此外,在每条围脊的两端还各有合角吻兽2只,4条围脊共8只。这样加起来,就有大小吻兽106只了。如果再把每个殿角角梁上面的套兽算进去,那就共有114只吻兽了。而皇帝居住和处理日常政务的乾清宫,地位仅次于太和殿,檐角的小兽为9个。坤宁宫原是皇后的寝宫,小兽为7个。妃嫔居住的东西六宫,小兽又减为5个。有些配殿,仅有1个。古代的宫殿多为木质结构,易燃。传说这些小兽能避火。由于神化动物的装饰,使帝王的宫殿成为一座仙阁神宫。

因此吻兽是中国古典建筑中一种特有的雕塑装饰物。因为吻兽是皇家特有的,所以也是一种区分私家和皇家园林及建筑的一种方法。

中国古代建筑在平面布局方面有一种简明的组织规律,这就是每一处住宅、宫殿、官衙、寺庙等建筑,都是由若干单座建筑和一些围廊、围墙之类环绕成一个个庭院而组成的。一般地说,多数庭院都是前后串连起来,通过前院到达后院,这是中国封建社会“长幼有序,内外有别”的思想意识的产物。家中主要人物,或者应和外界隔绝的人物(如贵族家庭的少女),就往往生活在离外门很远的庭院里,这就形成一院又一院层层深入的空间组织。同时,这种庭院式的组群与布局,一般都是采用均衡对称的方式,沿着纵轴线(也称前后轴线)与横轴线进行设计。比较重要的建筑都安置在纵轴线上,次要房屋安置在它左右两侧的横轴线上,北京故宫的组群布局和北方的四合院是最能体现这一组群布局原则的典型实例。这种布局是和中国封建社会的宗法和礼教制度密切相关的。它最便于根据封建的宗法和等级观念,使尊卑、长幼、男女、主仆之间在住房上也体现出明显的差别。这是封建礼教在园林建筑布局上的体现。

洛阳自古以牡丹闻名,园林中多种植花卉竹木,尤以牡丹、芍药为盛,对比之下,亭台楼阁等建筑的设计疏散。甚至有些园林只在花期是搭建临时的建筑,称“幕屋”、“市肆”。花期一过,幕屋、市肆皆被拆除,基本上没有固定的建筑。

而扬州园林,建筑装饰精美,表现细腻。这是因为,扬州园林的建造时期多以清朝乾隆年间为主,建造者许多都是当时巨商和当地官员所建。目的是炫耀自己的财富、粉饰太平,因此带有鲜明的功利性。扬州园林在审美情趣上,更重视形式美的表现。这也与一般的江南私家园林风格不同,江南园林自唐宋以来追求的都是淡泊、深邃含蓄的造圆风格。

园林建筑的特色在于对地域的了解,对环境的完好融入,正确的建筑带给人的是良好的视觉和非常舒服的感觉。所以对于一个好的建筑设计来说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要做好对地方的调研,了解当地的特色,才能设计出良好的适合地方的建筑。这就是我对于建筑的了解。

热门建筑导论课心得体会(模板14篇)篇八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是1999年新的本科专业目录中由原“供热、供燃气、通风与空调工程”专业重组更名而来的。这个改变并不仅仅意味着专业名称的改变,更重要的是随着国际上本学科科研与技术应用的发展、人们认识的进步带来我们对本专业定位的一个重新明确,从而导致培养目标的调整和整个课程体系的改革。通过近年来的实践探索,我们对此问题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特别是对于专业基础课的设置与课程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是本专业改革拓宽的重要环节。在此重点对本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做一个总结。

这恐怕是很多应用型工程学科都面临的问题。一边是多数大学都要求增加基础课学时,削减专业课学时,另一边是用人单位对近年来毕业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下降的抱怨。本专业教学改革也面临着这样一个重大矛盾,就是:在削减了专业课学时的条件下,如何同时满足宽口径的“通才”培养要求以及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教育评估标准的“专才”要求?会不会让用人单位认为,清华培养出来的学生今后是搞理论的,不适合到设计单位等应用一线工作?通过深入研究,我们认为,这两者其实可以是不矛盾且相辅相成的,即所谓鱼与熊掌是可以兼得的。

所谓“通才”要求的是基础理论知识宽且扎实,所谓“专才”应该是具有灵活解决专业应用问题的能力。尤其是从国际水平的角度看,现代建筑的发展对建筑设备工程师的宽口径能力与在设计中采用先进理论与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尽管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的技术是课堂上教不完的,仍然可以发现它们都是从基础理论中不断衍生出来的。但是,强化基础理论教育仅靠增加基础课学时并不能够解决问题,应该让学生在某种应用中反复强化运用才能把基础理论知识真正学到手,而不仅仅是考卷上的高分。那么,专业应用的实践训练就应当是强化基础理论知识的运用的优良载体。如果能够正确运用基础理论知识灵活解决各类专业应用问题,这样的人就应当既是“通才”又是“专才”,有能力去解决他从来没有学过或者遇到过的实际专业问题。而用人单位批评毕业生只会读书不会干活的问题恰恰正是因为基础理论知识没有学扎实,只会脱离实际地背书,不会在专业实践中正确地灵活运用造成的。

解决了这样一个认识定位上的关键矛盾,一切问题就都能够迎刃而解了。

我们的教学计划中,前三个学期的课程都是由其他院系开设的,只有从第四个学期开始有本研究所开设的课程。我们对自己承担任务的教学环节中的教学方法、培养思路进行了革新,特别是从已往注重知识灌输型的教学方法向启发引导式的教学方法转化。而实现这种转化,光依靠教师在课堂上讲课技巧的提高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对课程的组成进行较大的重组改革。

我们可以把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分为教师讲授型课程与学生动手型课程两类。前者以教师讲授为主,辅以实验教学,如传统的讲课;后者以学生动手为主,辅以教师引导,如课程设计。这种引导包括适当的讲课和个别辅导。我们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学分中,适当压缩教师讲授型课程的比例,加大学生动手型课程的比例,在教师讲授型课程中也强化了实践教学的作用。例如在培养方案中专业课有29学分,其中必修课11学分,必修的综合课程设计为12学分,任选课为6学分。因此可以说,在专业课的必修学分中,学生自己动手型的课程设计的学分比讲授型课程学分还大。我们把专业课进行了系统化的重组,课堂教学中强调基本概念、原理与宏观的技术分析,把技术细节与具体技巧剔除。因为技巧不是能够靠讲授灌输的,技术细节与技巧问题留待设计课中解决。这样才可能把课堂讲授的学时压缩下来。

此外,我们还在强化暑期实习的实战性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针对教师讲授型课程这种比较传统的教学环节,我们所做的工作是在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教学中引入实践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前进入专业实践。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有:

实践型大作业:学生自己动手做研究。

讨论课:以学生为主体,学生进行自我教育。

考核改革:大作业答辩、开卷考试。

专业基础课“建筑环境学”获得了2005年国家级精品课称号。尽管本课程是最能代表学科本质特点的重要专业基础课,但只有32学时、2学分,而学生却感到在这门课上花费的时间最多,而且通过本课程,对专业的特点和意义有了飞跃的认识,成为本科生进入研究室参与专业实践的起步点。

本课程面向的是大二下学期的本科生。由于本课程课内学时少,内容多,教师的讲授不可能面面俱到,而应该讲主线和要点、难点,起到学生学习教材与参考书的“导读”作用,同时在各堂课后必须辅以大量要求分析思考的作业题,帮助学生在读教材的时候深入理解理论内容,搞清那些容易混淆或者容易错误理解的概念和原理。批改好每一本作业以及在网络论坛上答疑成为帮助学生学习的非常重要的途径,当然给助教也带来很重的压力,正所谓“讲一、练二、考三”。

除了课后的作业题(小作业)以外,我们还要求学生做大作业,内容至少包括一个实验型大作业和一个论文,内容可以是文献综述、观点论证等。考核方式是:学生可以选择其中一个大作业做口头报告,占40%;另一篇书面报告占20%;期末开卷考试占20%,平时小作业占20%。以往我们要求学生做3个大作业,但后来发现跟大作业内容有关的概念学生搞得非常清楚,但大作业没有涉及到的内容学生掌握得就不够。因此从今年开始减少一个大作业,以一个期末开卷考试来替代,促进学生对基本概念的全面掌握。

为了避免学生在选题上没有思路,我们提出了一些建议性题目,如:墙体对室外气象参数的热响应、挂窗帘的影响、不同朝向房间的自然室温的区别、攀藤植物对墙体热过程的影响、不同下垫面对微气候的影响、不同小区布局对小区风场的影响、交通噪声对不同楼层的影响等等。除了这些题目以外,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自拟题目,教师和助教帮助他们确定具体内容和技术路线,联系熟悉该方面研究内容的研究生,安排实验设备。研究生也可以在网络论坛上发布他们希望本科生帮助做的实验课题,由本科生选择。

学生普遍反映实践型大作业对他们的学习方法影响很大,反映在:了解了专业,并大大提高了兴趣;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学会不依赖课堂和教材、利用参考书和查阅文献;第一次做研究型的实验,了解什么叫做研究;从二年级开始迈出了进入实验室工作的第一步;第一次学写学术论文和做学术报告;成绩依赖于平时的积累,与临场发挥等偶然因素关系不大。

由于实验类的课题大部分都是在研究生指导下完成的,其成果都是研究生在课题中需要的基础数据,特别是需要历年积累的实验数据,同时也锻炼了研究生的科研组织能力。所以研究生对指导本科生做大作业表现非常积极,达到了“双赢”的效果。

例二、建筑自动化。

专业课“建筑自动化”是江亿院士主讲的课程,48学时3学分,面向大三下学期本科生,采用的是英文教材。该课程由于采用讨论课的教学方法,学生主动参与、自我教学,积极性非常高,受到学生的欢迎,在教学评估中多次在建筑学院名列前茅。

本课程除48个课内学时以外,还有20个实验和参观的课外学时,共有6个实验和1个现场参观。除此以外,整个课程分不同阶段有4~5个大作业,内容是为某种类型的建筑设备系统设计楼宇自控系统(bas)方案,以学生3~4人的小组为单位来完成作业。不同阶段有多次讨论课,各小组派代表做大作业口头报告,其他小组和教师进行质疑。一个学期下来,每个同学至少有一次机会进行口头报告。期末成绩主要根据几次大作业与口头报告的成绩来综合给出。

在讨论课中,不仅发言的同学参与感非常强,听报告的同学也有强烈的参与感。因为大家都做过bas方案,所以对他人的方案都很感兴趣,质疑、讨论均很踊跃,大家争相发言表达自己的看法。通过这样的讨论,同学们把老师课堂上没有讲过的问题或者在自己的方案中没有想过的问题都搞清楚了。在2002年建设部学科评估中,该课程课堂的活跃程度令听课的视察组专家印象深刻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除了上述两个例子以外,其他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都不同程度地采用新的课堂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起到了促进学生主动自我学习的作用。

专业课程设计的改革方式是综合化、实战仿真。目前的专业课程设计是12学分,课内192学时,课外不限,贯穿整个学期。

专业课程设计是在专业课与运行实习完成后的第七学期进行的。改革的方法是不仅把原有的跟在各门专业课后的5个1~3周的小课程设计合并成一个综合课程设计,而且通过压缩专业课学时来获得课程设计总学时的增加。

课程设计综合化的原因是原有的多个小课程设计存在着明显的局限,只训练了学生做子系统(如空调系统、通风系统、采暖系统、冷源、热源)的设计,缺乏对暖通空调系统整体的概念,更缺乏对总体方案的宏观把握、优化能力,因为实际工程中采用什么样的子系统与整个大系统方案有关,例如用热泵做热源就不能用高温采暖,又如辐射板系统是空调与采暖兼用的。原有的方法没有体现训练学生综合运用各种专业技术来解决实际问题的特点,而仅仅是把子系统设计的步骤一二三、怎么定某系数、怎么查表、该用哪个公式过一遍,结果只是训练了学生听从指挥做查表机器和计算器的能力,没有学到技术的精髓,更不可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除了把课程设计内容综合化以外,还引入了跨专业合作的内容,让本专业的学生为建筑学同学所设计的3~4万平方米的星级宾馆配合设计暖通空调系统、冷热源系统以及全年运行与自动控制方案。设计分小组进行,每组3~4人,选出设计组长,各成员分工配合完成整个设计。指导小组有教师5人,助教1人,建筑设计院工程师1人,合作指导。进度包括4周的方案论证阶段,6周的初步设计阶段和6周的施工图阶段。其中方案与初步设计阶段的工作包括与建筑师商讨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确定、遮阳的设置、被动式节能方法的采用、机房与管井的安排、防火分区的划分等,锻炼了学生的跨专业合作的能力。

为了模拟真实的设计过程,在阶段末安排有方案评审答辩、初步设计评审答辩与最终设计项目验收评审答辩,指导教师组模拟评审专家组。按学生三次答辩的成绩和期末提交的作业(设计说明书、图纸和电子文档)给出总成绩。在评定成绩中对学生设计的创新性和方案的难度有所倾斜,保护和鼓励创新性思维。

通过上述训练过程,使学生进一步消化各基础课与专业课知识,学习如何入手处理较复杂的工程问题,学习工程设计方法与过程,了解标准、规范、法律、法规的运用,同时训练三个能力:

(1)组织与合作能力,包括与其它专业合作的能力和与同组人员合作的能力,设计组长的组织能力。

(2)应用基础知识处理非常规问题的能力,包括应用调查和产品调查、对策的可行性论证等。

(3)表达能力,包括文字表达、口头表达和绘图表达能力。学有余力的学生还可以在课程设计中学会使用一些设计与计算分析软件。

通过毕业班座谈,学生反映该环节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所有的实践环节中,运行实习(原称生产实习)是我们重点建设的实践环节。实习时间为5周,5学分。任务内容一般外单位委托的实际工程项目,即到存在问题的公共建筑现场去进行暖通空调系统的初调节、故障检测与诊断、能耗分析、性能评价和改进,或对楼宇自动化系统(bas)进行检测、调试。成果的形式是向委托方提交测试分析、运行改进或系统改造的方案报告。如果能够在现场进行调节改进的,就在现场解决问题。

本实习目的在于在学习专业课后,通过让学生直接参与实际工程的测试、分析与调节,让其逐渐深入接触、学习专业知识并积累工程实践经验。通过这个实习,锻炼和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综合能力如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应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表述能力等。考核内容包括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表现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提交的实习报告的质量。

由于是实战型任务,要对委托方负责而非同儿戏,指导教师是至关重要的,是保证学校的声誉和教学质量的需要。因此,实习分小组进行,一般由一位教授,一位讲师,两位研究生,带4~6名本科生,指导者与学生的比例达到1:2~1:1,参加的研究生一般受过类似训练,可以协助教师指导学生。没有经过这种训练的外校考来的研究生必须一起参加实习。因此,每个暑假学期,本研究所全体13名教师除带认识实习的教师以外全部都要参与带运行实习。

学生在实习中意识到委托方是把他们作为解决问题的专家来要求的,因此责任心得到了大大的强化。在实习中往往会遇到很复杂棘手的问题,超出了本科生的知识水平,还是要依靠教师和研究生来解决问题,但本科生必须参与问题与解决方案的研讨,调动他们的基础知识,了解他们自己的工作在整个解决问题的链条中起什么作用,观察教师和研究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

在提交成果和考核方面,要求本科生分工执笔向委托方提交的报告,研究生修改,教师最后把关。在向委托方提交书面报告和口头汇报前,尽管向委托方的正式汇报往往是由研究生来做,但事先仍然须在学校做模拟汇报,让每个本科生有发言的锻炼机会,并作为实习报告答辩。包括研究生在内的指导小组根据学生的平时表现和报告的水平给出最终成绩。

近年来,我们的运行实习为中央电视台、解放军总医院、建国门饭店、长富宫饭店、亮马河大厦、国际饭店、北京西客站、首都机场、双安商场、北京发展大厦、广州世贸大厦、上海金贸大厦、广州地铁、北京地铁等全国各地几十座大型公共建筑与交通枢纽的暖通空调系统进行了全面测试、故障诊断、现场调试和节能改造方案论证。由于每次都能有效地解决问题,获得了很好的社会声誉,因此每年委托我们的实习任务不断。有的业主还和我们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为我们提供稳定的实习基地。在实习经费方面,一般由委托方提供路费、住宿费、餐费等,我们提供各种测试分析仪表和人力,也有部分项目的委托方付一定的咨询费。这样不仅解决了实习经费问题,还使学生在实践中得到很好的锻炼。

这种对实际系统的分析调研,对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很好的能力锻炼,要求对专业知识和基础理论的充分掌握、灵活运用,而且还需要大量书本上学不到的相关知识,例如运行维护的水平、居住者使用习惯、施工安装的问题等等都可能影响系统的性能。在实习中发现的问题,往往成为我们在专业课与随后的课程设计中的反面教材,提醒学生什么是好的设计,什么是不合理的设计。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们解决了普遍存在的困扰工科专业的“实习难”问题。尽管我们有本科生少、研究生多的优势,但这个问题的解决仍然要求研究所全体教师投入很大的努力。多年来,为了保证运行实习的教学质量,研究所全体13名教师都投入了实习环节,老中青教师、科研和社会活动繁忙的院士都不能例外,对于青年教师则更是上岗必须的锻炼环节,因此带实习的工作量是非常大的。

综上所述,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教学改革是成功的,除课程体系改革以外,实践教学的改革在其中也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达到了“通才”培养与“专才”培养兼顾的目的。与实践教学相关的内容已有三篇论文发表在正式刊物上。

热门建筑导论课心得体会(模板14篇)篇九

建筑工程施工在我们所学的专业中较其它专业课而言,具有较强的综合性,故我们需要去了解以及掌握了一些有关知识的基础上才能有效的去学习。为此我曾去图书馆看过很多关于这方面的图书。但不管怎样最后学到了知识才是最重要的。

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激发自己主动地学习知识,激发学习兴趣,尤为重要。对学习有兴趣,对学习材料的反映也就是最清晰,思维活动是最积极最有效,学习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我认为在班级一定要为自己找到一个学习目标,时刻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向先进看齐,多跟老师交流学习心得。

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建筑工程施工》我学到了颇多知识。大概包括土方工程、地基与基础工程、砌体工程、钢筋混凝土工程、预应力混凝土工程、结构吊装工程、钢结构工程、防水工程、装饰工程、冬期与雨期施工共十章。《建筑工程施工》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强调实践性、实用性。系统介绍了建筑施工中各主要工种工程的'施工工艺、技术和方法,特别增加了当前正推广应用的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等方面的内容。

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有耐心,肯专研多问几个为什么;上课前一定要预习,全面理解老师的意思;紧跟老师的思路,学会独立思考,必要是要跟老师讨论讨论;我们的老师是优秀的,要认真听讲虚心学习。

学校中的我们可能辛苦了点,但是走在就业路上的我们是昂首阔步的;学习的路还很漫长,但我深信我我院已经交给了我们如何去走——艰苦奋斗,自强不息!

热门建筑导论课心得体会(模板14篇)篇十

这学期学习了一门新课"建筑项目管理",这门课初看看没什么。但是上了刘学第一节课后,感觉要做好一名合格的管理者,要掌握的不只是技术,还要有很好的沟通能力。从中真正的对项目管理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刘老师在课堂上从头讲到尾,多媒体教学基本上是把原先应该写在黑板上的内容搬上了屏幕,教学手段变了,教学内容和效果有了本质的变化,老师结合自己的经验在工程实践上有了有效结合。建筑项目管理包含了许多方面:如项目管理组织,招投标与合同管理,项目成本管理,进度管理,施工质量和安全,信息管理等。

一、其中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内涵可概括为:自建筑工程项目开始至项目完成,通过项目策划和项目控制,使建筑工程项目的费用目标,进度目标和质量目标得以实现的系统管理。建筑设计和施工单位受业主委托承担建设项目的设计及施工,它们有义务对建筑工程项目进行管理。一些大,中型工程项目,业主,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因缺乏项目管理经验,也可委托项目管理咨询公司代为进行项目管理。

在项目建设中,业主,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各处不同的地位,对同一个项目各自承担的任务不同,其项目管理的任务也是不相同的。如在费用控制方面,业主要控制整个项目建设的投资总额,而施工单位考虑的是控制该项目的施工成本。又如在进度控制方面,业主应控制整个项目的建设进度,而设计单位主要控制设计进度,施工单位控制所承包部分的工程施工进度。

二、工程项目管理的类型可归纳为以下几种:业主方的项目管理;设计方的项目管理;施工方的项目管理;供货方的项目管理;建设项目总承包方的项目管理。在工程项目建设的不同阶段,参与工程项目建设的各方的管理内容及重点各不同。在设计阶段的工程项目管理分为建设单位的设计管理和设计单位的设计管理两种情况,在施工阶段的工程管理则主要分为业主的工程项目管理,承包商的工程项目管理,监理工程师的工程项目管理。

三、建筑工程项目的组织协调工作看似很平常,但在整个管理中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一方面是人际关系的协调;组织关系的协调;另一方面是配合关系的协调;供求约束关系的协调;这些关系发生在施工项目管理组织内部,施工项目管理组织与其外部相关单位之间。

四、还有讲到的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安全",建筑工地上的安全。近几年来,建筑领域事故频频发生分析建筑施工伤亡事故发生的原因,探索预防对策和措施,对减少事故的发生,促进建筑企业的健康发展,有重大意义。课上刘老师让我们看了一段建筑安全方面的纪录片,里面介绍了一种国外新型的施工安全带,对于工人在施工操作时的安全隐患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拯救了许多人的性命。我觉得,在安全事故主要集中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机械伤人和触电。造成建筑业事故的原因,除了与建筑业是高空、露天、劳动密集型作业有关,还与近年来市场的扩大,法制不健全,安全意识差,安全教育滞后,人员素质低,安全投入少有关。我国普遍缺少基本培训和教育,缺乏应有的安全知识和安全防范意识。另外,民工在绑脚手架和支外墙模板加固时,不系安全带,加上临边防护不严,时有坠落死亡事故的发生。为抢工程进度,造成民工疲劳过度,操作时注意力不集中,头昏眼花不慎坠楼而亡。

这是我学习这门课半学期以来的体会和心得。学习的路还很漫长,但我深信只要我们加倍努力,知识能够成就梦想!

热门建筑导论课心得体会(模板14篇)篇十一

时间如梭,20xx年已过去了四个月,回顾这四个月的工作历程,总结这四个月工作中的经验、教训,有利于在今后的工作中扬长辟短,更好的完成本职工作。从领导身上我体会到了敬业与关怀,在同事身上我学到了勤奋与自律,繁忙、充实四字是我对这四个月最好的总结。

20xx年4月初,二工区二次结构施工已基本结束,我被重新调配,成为13#楼栋号长,由于13#楼主体结构已接近尾声,二次结构施工暂未大面积展开,所以我将工作重心放在了工程部内业资料方面,除项目现场工作外,还需要认真处理好监理通知回复及其它相关资料的报验,对甲方、监理及其分包单位联系单的收发,以及部门资料保管、整理等,尽可能的配合甲方、监理及各部门的工作,在施工期间能较好的协助各工区,为他们提供帮助,公司方面,积极配合项管部,提供其所需的资料,并在oa系统录入方面获得了公司项管部的一致好评。在资料管理工作方面,看似轻松,实则比较细碎烦琐,能够真正做好并不容易。在这段时间的'工作当中,我将资料方面的工作做了如下总结:

1、收集保存好部门相关的资料及公司、业主、监理单位下发的文件,并把原本没有具体整理的文件按类别整理好放入文件夹内,为查阅文件提供方面。

2、做好各类文件下发、传阅及传递工作并将原文件存档。根据相关规定,对文件进行相关部门的下发、传递、传阅,接收部门在文件原件上进行签字确认,并将文件原件整理、分类、存档。

3、及时收集各工区所上报的周、月、年度计划,对其进行统一分析处理并回复,然后对其进行汇总调整并上报至甲方、监理及公司。

4、配合公司完善oa系统数据录入工作,将未上传的资料进行补充完善,上传不合理的文件进行更正、替换,并对oa系统进行日常的更新。

这段时间我学到了不少的经验和知识,在与他人的交流、沟通上也有不少的进步,自己的工作能力有了进一步的提高,相对于去年来说又进了一步。在这几个月中,通过上级领导及公司的检查和验收,在资料及工程结算方面暴露出了许多需要整改的问题和错误。这给我们指明了改进方向,也相应的督促和提高了资料管理工作的整体水平,同时还要掌握好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加强工作责任感,及时做好个人的各项工作,为项目及公司尽可能的做出自己最大的贡献。

热门建筑导论课心得体会(模板14篇)篇十二

我在公司工作多年,从几年前的一名普通工人,经过多年的努力工作,逐渐成为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在公司的安排下,担任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经常到施工现场检查安全,有时到兄弟单位参观学习,结合周围的事实,就施工安全方面发表一下心得体会,同各位同仁探讨。

近几年来,我国的安全生产形势十分严峻,建筑领域事故频频发生,从相关媒体和资料分析建筑施工伤亡事故发生的原因。

造成安全事故主要集中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机械伤人和触电,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四大伤害”。造成建筑业事故的原因,除了与建筑业是高空、露天、劳动密集型作业有关,还与近年来市场的扩大,法制不健全,安全意识差,安全教育滞后,人员素质低,安全投入少有关。以上各情况逐一分析。

目前我国建筑从业人员大多是民工,文化素质低,“三夏”“三秋”在家忙农活,闲时外出打工挣钱,这些民工普遍来经过基本培训和教育,缺乏应有的安全知识和安全防范意识,同时由于现在房地产的开发建设,促使建筑行业蓬勃发展,造成建筑行业用工荒,而且为了早日交工,为赶工期,现在施工现场大部分为“小包工”,砌筑包工、模板包工、混凝土包工、粉刷包工等等,工人多劳多得,按劳分配,造成工人为了多挣钱,忽略了安全防范。并且从而导致自己或他人发生安全事故。

根据《河南省建设安全管理条例》、《河南省建筑质量管理条例》和《建筑法》对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甚至主管部门都有约束,我们常提到问责制。时常出现一个项目有几个分包商,这些分包商的社会信誉,施工技术和管理水平普遍较差,在工程施工过程下,偷工减料,安全意识淡薄,根本谈不上对安全进行统一管理。

非机械动力工擅自操作机械,造成机毁人亡。非电工乱拉扯电线,不通过漏电开关,发生漏电事故时,漏电开关不起作用,造成触电身亡。民工在绑脚手架和支外墙模板加固时,不系安全带,加上临边防护不严,时有坠落死亡事故的发生。为抢工程进度,造成民工疲劳过度,操作时注意力不集中,头昏眼花不慎坠楼而亡。

热门建筑导论课心得体会(模板14篇)篇十三

《建筑设备》可以简单地认为是建筑专业一个专项研究科目,属于建筑物的一部分。

建筑设备是一个系统性很强的一类建筑装备,而且需要精确地计算。

我个人认为可以分为两大块内容:

第一块内容是平日可以看得见的裸露在建筑墙体表面上的建筑装备部分,建筑使用人经常需要调整或更换的这部分内容,非专业人员也需要学会的一个内容,特点是实践性强。

第二块内容是平日看不到埋在墙体里或者地底下的建筑装备部分,一般人不是很了解,调整或者更换需要专业人员帮忙,特点是理论性强。

这门课需要深入浅出,先教会大家认识一个建筑物里所有建筑设备的相关内容和每一系统的结构,包括线路、管线的布置方式和要求,然后再深入了解每个节点计算方法,最后讨论如何跟建筑外围的管道、线路进行衔接等等。

热门建筑导论课心得体会(模板14篇)篇十四

20__年全年建筑业安全生产事故造成死亡的人员里,超过60岁的占比达到15%,而当时建筑从业工人中,超过60岁的占比仅有1%。在此背景下,考虑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多、露天作业多、手工及繁重作业多等高危特点,超龄带来的体力和意识问题都与风险要素相关,再加之施工现场居住条件差、重体力要求的高盐高油饮食等对老年人健康均十分不利,因此上海市住建委联合市人社局、市总工会在20__年研究出台了相关文件。

崔勇同时强调,部分新闻中“超龄农民工不能进入工地”的表述存在夸大,文件中明确规定,超龄员工不能从事建筑施工作业,而工地其他辅助性岗位,比如保洁、保安、仓管等是不受影响的,也希望施工方为超龄农民工提供更为周全的安排。

采访中,有农民工对相关规定表示理解,在青浦工地做“大工”的沈师傅已经58岁了,他明白政策里透露出的关心,“年纪大了,反应也慢了,一旦出事,对家庭就是致命打击。”

但他也有自己的忧虑,“干了一辈子工地,做别的都不习惯了,收入肯定会受影响。”

黄浦江的南延伸段上,一幢计划修建11层的大厦已完成了地下部分的施工,加装顶板后,吊机正将预制的钢结构逐一吊装到位。负责该工程的上海建工集团于20__年出台企业内部文件,规定进场施工的一线人员年龄控制在55岁以下。据项目部党支部书记陈志俊介绍,每天入场的员工都需要在门禁处进行刷脸确认身份,并且在左手佩戴臂章,写明单位、姓名、年龄和工种等信息,确保用工规范。

陈志俊说,对于临时的用工需求,分包企业需要提前在微信管理群中报备,提前做好人员信息核对和安全交底之后,工人才能进入施工区域,门禁岗核对之后,还会有安全员通过制作臂章环节再次核实。

在上海的许多工地上,类似这样严加管理的措施正不断被落实到位,但超龄农民工的务工需求依旧存在,转型成为了许多人主动或被动的选择。

沈师傅之前就在建筑工地务工,最近几年,和他年岁接近的老乡们结伴外出打工,越来越难找到工地上的活儿了。目前,他们正在市郊建设农民自住的小别墅,和之前登高爬低比起来,风险小了许多。还有的农民工“试水”装修、家政等新行当,渐渐适应了改变。

上海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许多农民工还想为家庭再出把力,这种情况我们非常理解。”对规定的严格执行是出于安全考虑,同时上海也在努力体现出城市温情的一面,“对于仍有工作意愿的超龄农民工,上海各方面积极协调,提供了保安、保洁和物业等相对较轻松的工作,同时将在劳动权益保障方面及时跟进,确保超龄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维护。”

该负责人特别提醒:

劳动者在日常工作中要注意签订合同,保存好各类工作证明,以备日后维权所需。对于权益受到侵害的农民工,可以拨打工会维权热线,也可以通过各级工会的服务站点或微信公众号进行咨询和投诉,上海工会对劳动者实行应援尽援的维权服务。

相关范文推荐

    热门保密工作总结保密工作报告(通用18篇)

    在保险工作中,总结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它能够帮助我们发现问题,改进工作方法,提升工作效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金融范文,希望能给大家在金融领域的学习和实践中提供

    最新发声亮剑工作总结(通用18篇)

    通过社会实践,我们可以感受到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培养自己的适应能力和沟通能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行政后勤总结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启示。很荣幸能参加今

    2023年民办小学招生工作方案(模板14篇)

    通过科学的广告策划,可以提升产品或服务的知名度、影响力和竞争优势。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游戏策划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有用的参考和启示。三门峡市第六小学

    最新班主任工作总结范文(14篇)

    生产活动对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要加强管理和监管,确保生产的安全和可靠。掌握好会计工作的核心要点,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作为一名老师,爱学生是基

    热门弟子规的体会(汇总17篇)

    环保标语的目的是唤起人们的环保意识,推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环保行动。环保标语的撰写应注重鲜明表达环保主题,让人们容易理解和接受。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富有创意和市场

    最新西部计划支教心得(汇总13篇)

    学期计划是规划一学期学习和生活的详细计划安排,有助于提高时间管理能力。下面是一些职业规划的技巧和方法,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向保定学院西部支教优秀毕业生群体学习

    热门政法工作指示精神心得体会(案例17篇)

    学习心得是对自己在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知识、经验和感悟进行总结和概括的一种方式,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和提高学习效果。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一

    最新出国休学申请书大全(16篇)

    离婚申请书是一种表达离婚意愿的书面文件,需要合法合规地填写和提交给法院。通过阅读以下范文,你可以获得一些建议和启示,从而写出更出色的转学申请书。尊敬的各位老师及

    热门跑步个人心得体会(案例19篇)

    学习心得要真实地反映自己的学习情况,不做虚假的夸大或美化。在下面的范文中,你会发现一些有关学习心得的重要观点和经验,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第一段:引言人们常说:

    最新安全生产违章通报(模板19篇)

    岗位职责是指在特定岗位上所需承担的工作任务和责任,它能够帮助员工明确工作目标和职责范围,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充分认识和理解岗位职责,有助于职业发展和个人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