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七年级历史试卷分析(通用17篇)

时间:2024-09-09 作者:纸韵

最新七年级历史试卷分析(通用17篇)篇一

历史期末考试是检测本学期学生学习历史知识和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能力,也是对在教教师的一次考核。在考核中,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诸种问题,以便日后教学予以加强。在考核中,使教师了解到教学中不足之处,以及日后在教学中应该注意及加强的问题,使日后的任教更加得当,为教师教学指明方向,为今后更好的开展教学活动提供依据。

(一)试题分析:

1、试题结构分析:本试题满分为100分,实行闭卷考试,共两大题。本次试题由客观题(选择)和主观题(材料分析)构成,其中客观题占50分,主观题占50分。两种题型覆盖了七年级上下册的重点知识,内容全面,因为考试内容较多,要求学生记忆的内容较多,所以对学生而言复习两侧知识点,相对来说有一定难度。试题上册占40%,下册占60%总的说来,本次考试历史试题,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试题难易适度,面向全体学生,既有对中国古代史历史基础知识的考查,也有对学生能力运用的考查,做到了知识掌握与学生能力运用考查的统一,试题特点符合当前课改形势的需要,为今后的教学提供了一定的导向作用。

2、具体分析:选择题部分,试题不再是单纯知识点的罗列,而是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要求学生动脑思考,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并且注重了历史研究的成果的运用和展示。在材料分析题中,所运用的材料,基本上不是课本上的历史知识,而是对课本知识的一种补充,而解答的问题,有的是立足于基础,也有的是考查了学生的能力。做到了基础知识和能力考查的统一。

七年级上册知识占40%,试题上册占40%,下册占60%。如大题26题考查的是秦朝以及汉朝的'知识,主要考的是秦始皇巩固政权的措施定都咸阳,“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以及郡县制。汉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措施。大题27题结合上下册的古代经济方面的知识。导致北方人口南迁的原因是什么?“江南富庶”在农业方面是如何表现的等知识。28题考察的是下册唐朝和清朝的知识点,“丝绸之路”及清朝实施的对外开放政策“闭关锁国”政策,因为在课堂中是教师经常讲解的重点所以,学生60%的都能做出来,。29题考察的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以及古代优秀的文学作品的部分知识。相对而言学生都能掌握这部分的知识,特别是四大发明的知识。但是在做题过程中学生容易出现错别字,导致学生丢分。

2、突出学生综合分析归纳能力考查:本次考试,试题内容灵活,难度适中,“死”的东西少,“活”的东西多,基本脱离了“死读书,读死书”的状态,熟练的掌握了基础知识和灵活运用才能考出好成绩,二者缺一不可,基础知识掌握了未必能答出题,如选择题开始四道题非常典型,第1小题隋炀帝开凿到运河,第,2小题武则天的功绩与无字碑,第3小题四大发明,第4小题景德镇瓷都。材料分析题的27题封建王朝加强思想控制几影响,28题中国资本主义生关系的萌芽等。要想答出题必须熟练的掌握基础知识,完完全全的考察了学生的能力。

3、难易搭配合理:侧重对基础知识考察的同时合理的搭配了有一定难度的提高题(书本基础知识占55%左右,需要分析思考的知识占45%左右),难易程度的把握和比例分配较为适当,既有利于知识的巩固,也考察和锻炼了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选择题5、6、7、8、9、10、11等,材料分析题的26题都属于基础性题,材料分析题27、28需要分析思考,难度相对较高。基础性知识题出题方式符合了现今历史试题命题紧密联系实际、答案开放性等趋势,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和发挥空间,调动学生的思维。

础知识和运用能力二者结合进行解答。像14小题这种对应列举题直观性题基本没有了。

(二)材料题从当中反映出的问题:学生不会看题,也不会答题,两个问题答案不全,答题不全面,漏题是主要丢分点。这需要以后多加强平时习题的练习。如26题“民族政策”和29题“经济重心南移”。

本次试题,有利于学生扩大视野,舒展个人才情,突出了学以致用,通过身边的事物,提出问题,通过解决问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本次测试,反映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

1、部分学生对于图画的识读能力不强,如第2小题、第16小题,27题的材料一,2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历史书上直观画图知识的认识,点明与之相关的重要知识点。

2、材料分析题一直是学生回答的一个弱项,表明学生的分析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如27题的第3小问和28小题的第5小题,开放性的题目,需要学生开动脑筋,回答的言之有理即可。往往在答题时学生容易将史实过程作为理论分析的内容,建议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加强阅读分析训练,充分搜集相关素材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训练机会;同时提高学生对古文的理解能力,以便为后期难度的提高作好准备。

3、在课堂教学中的事例和例证尽量贴近生活,让学生感觉距离很近,这样容易接受和理解,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期末复习中,按学校规定制定了复习计划,但在考试后,仍然发现问题,这说明教学中仍有不足需改进。考试的方向就是今后教学的方向,我决定以后教学中:

通过本次测试,反映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

1、基本功不扎实。书写不公正、不规范,错别字多。

2、部分学生对于图片的识读能力不强,概念模糊不清,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教材中图片的分析,点明相关重要知识点。

3、材料分析题一直是学生回答的一个弱项,表明学生的分析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往往在答题时学生容易将史实过程作为理论分析的内容。

最新七年级历史试卷分析(通用17篇)篇二

本卷为开卷试卷,共两大题29个小题,总分100分,题型分选择题和综合题,分值比为50:50。1—25题为单项选择题,其中1—6小题是考查世界古代史,7—17小题是考查世界近代史,18—25小题是考查中国近代史,26—29小题为材料分析综合题,其中26小题13分,考查世界近代史,27小题10分,28小题13分,均考查世界近代史,29小题14分,考查中国近代史,世界史与中国史的分值比为70:30.

2、试卷的主要特点。

(1)立足基础,设计灵活。

命题能紧紧围绕教材,以新课程历史课标为指导,没有出现偏题和怪题,试题立足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着重考查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本事。整套试卷能够从书上直接翻阅到的题目很少,绝大部分的题目都需要学生经过必须的分析、比较、演绎、概括才能解答出来,试题资料来源于课本,但设计上显得灵活多变。

(2)时代感强,凸现时政热点。

试题时代感在选择题第2、3、7、12、18、20、23、25题及综合题第28、29题上得到了充分体现。其分值为47分,约占总分的一半。资料联系到近期各地召开的两会及上海世博会,关键时期应对的改革,中日关系,两岸关系,中国的崛起等资料,尤其是是第29题,以中国的屈辱与崛起为线索,激起学生思考中国在当今世界应对金融危机的作用,不得不保经过历史与现实的比较,实现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发人深省,引人深思。这些题目紧扣时事,却又未脱离学生学习、知识及本事范围。

(3)概括性大,立足提高学生综合分析本事。

概括性大,突出表此刻选择题5、7、8、11、18和四个材料分析题上。其中综合题均是大跨度,高概括题。第29题一个题目考了整个中国近现史的发展过程,可谓高度浓缩。这些题目充分考查了学生分析,归纳,综合本事和实际运用本事。

(4)做到学科渗透,注重课程合作。

在新课改中,每一个科目都不可能是孤立,封闭地学习,他们相互渗透,相互整合。这份试卷也很好地贯彻了这个精神。如第28题,要求学生根据图表,说明问题,表达理解。这既考查了学生的历史知识,又考查了学生语言运用本事。

二、考试质量及试题评价。

1、成绩分析。

参考人数99人,不及格人数22人,及格人数77人,优秀人数25人,最高分97分,最低分20分,平均分68.3,优秀率25.3%,及格率77.8%。

2、从上述数据可看出,本卷试题总体偏易,能照顾大多数同学,异常是能够充分激起中下层水平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且试题区分度适中,较能看出优秀与中层生的差别。

三、学生答题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基础知识问题:尽管开卷,但还是有不少学生表现出对历史基本知识掌握薄弱、混乱,甚至是无知。主要是某些学生对历史重视不够,缺乏兴趣,致使最基本的历史知识都不愿了解。

2、未充分理解题意,盲目答题。不少学生不注意审题,或审题马虎,出现不应的错误。比如第20题,学生对关键词“继之”忽视,走马观花,以致出错。

3、学生答题心切,麻痹大意。因试题不难,造成部分学生因审题不清导致失误占总失误的一半左右。

4、不少学生知识思维和实际运用本事仍然较低,语言表达本事不强。突出表此刻材料题的解答方面,有的学生知识不清,思维模糊。这些以后在平时历史教学中要加以训练和指导。

四、对今后教学的启示。

1、教学中要善于联系时政要点,要把历史与现实,过去,此刻和未来联系起来。历史教学绝不是对过去的简单再现和复述,而是和现实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我们的历史教学必须和现实紧紧联系起来,在感受历史事件和历史氛围时,找准和现实的切入点,以史为镜,以史为鉴,理论联系实际,在历史中比较现实,在现实中学习画史,从而将较为枯燥,乏味,难以理解的历史知识学习变得较为简便活泼,贴近生活,这也是新课改的重大内涵所在。在教学中,对于周年大事记,要高度重视,要将周年大事相关的材料,纪念活动和周年大事有机结合起来,融会贯通,从而提高历史的现实借鉴意义。

2、历史教学在注重基础知识传授的同时,必须注意培养学生初步的历史思维本事和实际运用本事,异常是综合、归纳、分析、比较以及发散思维和语言表达等本事,在这个过程中,必须注意并注重培养学生可贵的创新意识。避免因开卷而带来轻视历史基本知识、片面重视本事的问题。知识是本事之源。

3、必须注意历史与相关学科知识的结合,比如和地理、语文以及政治的相互渗透。这不仅仅在于拓展知识面,还有助于历史教学本身质量的提高以及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增强。在教学中要渗透教育意识,真正把历史课堂变成国情教育,思想教育的重要阵地。

4、加强学生应试本事的训练,诸如审题意识,细心程度,对关键词的把握,答题书写端正清楚,有条理分点答题的习惯,答题时间的把握等,要在平时教学中多次强调考试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构成良好的答题习惯,这样才能在考试中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失误。

最新七年级历史试卷分析(通用17篇)篇三

当我第一遍读一本好书的时候,我仿佛觉得找到了一个朋友;当我再一次读这本书的时候,仿佛又和老朋友重逢。我们要把读书当作一种乐趣,并自觉把读书和学习结合起来,做到博览、精思、熟读,更好地指导自己的学习,让自己不断成长。让我们一起到本站一起学习吧!

这次考试,总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考查内容:一至六课,但其中包含了第七课内容有8分。

主要题型:有选择题,读图题,连线题,材料题,列举题,探究题,题型多样,既有考查识记的,也有考查能力的。

从取得的成绩方面:7、8班的均分和及格率比较高,7班及格率96.61%,均分77.63;8班及格率87.93%,均分74.35,最高分达99分。普通班3、4、6班及格率也可以,最高分达94分。从成绩看,一部分学生学得比较好,知识落实到位,特别是7、8班学生表现的尤为突出。

这次考试中存在的问题是:

1、各班学生优秀率不高,1班、2班、5班及格率比较低。

2、部分学生对课本知识掌握不扎实,很多基础题也会失分。如:连线题,张冠李戴;战国七雄,错字百出。

3、从材料中获取信息能力和概括归纳能力差。如:读图题,不会从图中寻找有用信息,盲目答题;探究题,不懂问题的意思,答非所问。

出现问题的原因是:

1、时间紧迫,学生没有复习时间。由于我接任课时开学已经两周,各班只讲到第二课;再加上后来七年级队列训练,耽误了一些课时,各班勉强讲完,特别是1、2、5班最后只讲到第五课,而6、7课的内容占到40分。

2、由于课程赶得比较紧,基础知识的落实和能力的培养没有来得及抓。

3、老师上课语速过快,对学生要求过高,而七年级学生刚步入初中,对老师的教学方法还不太适应。

4、一个人代七个班四百多学生,精力有限,很难做到一一落实。

下一步具体工作措施:

1、注重学生历史学习兴趣的培养,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2、教师调整工作策略,从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开始,促进师生之间的相互适应。

3、课堂上精讲多练,提高课堂效率,注重对课本知识的归纳,帮助学生快速、牢固地记住知识点。

4、加强学生的审题能力训练,教会学生审清时间空间,审准关键词的意思,审准答题方向,选择题怎么做,材料题怎么做,问答题怎么做,从哪里入手,如何解剖,如何分解,如何表述,有计划地用相关试题进行针对性的训练,让学生明确回答相关问题的要领,从而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应试能力。

5、狠抓部分学困生,对他们多进行基础知识的训练,提高及格率和优分率,争取消灭低分率。

6、加强自身业务素质的提高。平时要加强学习,多向有经验的教师取经,力争自己的教学能力能有质的提高。

七年级历史试卷为闭卷试题,满分为100分。从试卷题型看,试卷分为五个大题,25个小题。其中:第一题为选择题,共20个小题;第二题为简答题,共2个小题;第三题为材料解析题;第四题为分析说明题;第五题为探究题。从考查内容看,试卷着重考查了从史前时期到秦汉时期的历史。其中,第一、二大题侧重于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考查,第三、四、五大题,则在课本知识的基础上,侧重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以及依据材料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所考查内容符合新的课程标准的要求,又能较好地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从试题的难度看,难度适中,有较好的区分度。尤其是第三大题,依据材料,层层设问,第一问到第五问,由易到难,既考查了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考查了学生对材料内容的概括、分析;既突出了对课本重点知识的考查,又体现了对学生能力的考查。

总的来说,这是一份质量较高的试卷。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学生答题情况总体上不是太好,主要表现为尚未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基础知识有些薄弱;缺乏深入思考问题的能力等。下面就各题情况做一简单分析:。

第三大题材料解析题满分14分,学生一般得分在8-12分。其中第五问(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这次变法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做得较差。

第四大题分析说明题满分14分,学生一般得分在10-12分。其中第三问(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南北方原始居民建造的房屋结构截然不同?)学生在做的时候,大部分同学只能写出南北方气候条件的不同特点,而不能进一步说明地穴式房屋和干栏式房屋的优点,因此都只能得2分。(满分为4分)。

第五大题探究题满分16分,学生一般得分在10-14分。本题体现出较大的差异性。学生的答题情况出现明显的两级分化。其中,1、3问联系最为密切且分值均较大,学生要答对基本上两题都对,要错都错。这是造成两级分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整改措施。

第一,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进一步重视基础知识的巩固,帮助学生构建合理的知识体系,以方便学生梳理知识。

第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更加注重问题导学,逐步提高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

第三,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学习的各个环节入手,强化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努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

一、试卷概况。

本套试卷分选择题(44分)与非选择题(56分)两大类,非选择题又有材料解析题(44分)与问答题(12分)。从题型、题量、与内容要求上符合课程标准要求,紧扣教材,把历史知识和历史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加以考查,充分体现历史课程的综合性特点和情感教育功能,同时注意贴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实际。无偏题怪题,难易程度恰当。

二、试卷特点。

1、从试卷内容上看,符合新课标规定的知识点及能力层次要求,立足课本,注意考察学科的基础知识,尤其是重点知识与主干知识。如秦的统一,商鞅变法,汉武帝的大一统,三国鼎立,张骞出使西域,史记,孔子,北魏孝文帝改革等。

3、试题体现了生活化色彩,从生活中的习俗或节日切入,引导学生感知历史是过去的现在,现在是将来的历史,历史离我们并不遥远,就在我们身边。这种切入点符合学生认知水平,易于激起学生的兴趣。如:1、祭祀祖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每年清明节,为了纪念人文初祖,无数华夏子孙会聚在他的陵前举行公祭典礼活动。你知道“人文初祖”是;材料题25题:(1)鲁迅先生将《史记》称赞为“无韵之《离骚》”,《离骚》是谁的作品?2008年元旦,国务院新修订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开始实施,其中新增的且与他有关的假节日是什么?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历史无疑是将来的考试命题方向。

5、试题体现了历史学科的育人功能,如对长城、九章算术、华佗、祖冲之、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考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从张骞身上学到了什么品质?孝文帝的改革给了你什么样的感想与启示,我们从他身上又能学习到哪些优秀品质呢?是在分析史实的基础上,加以延伸,要求谈认识,体会,启示等,旨在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这些润物无声,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的作用。

6、试题体现了较强的时代性特点。关注社会热点,紧密结合社会现实,回顾历史,联系今天,史为今用是近几年历史命题的重要特点,本次试题也体现了这一特点。如:材料题第24题通过对四川向台湾赠送大熊猫的时事,考察台湾的相关知识;第26题用孔子文化节与奥运会开幕式的情景切入,考察孔子的贡献,儒家思想;这些试题有有助于引导学生关注重大时事热点,关注国家统一,增强学生的民族认同感与归宿感。第27题对孝文帝改革的考察,引导学生关注当下的改革,关注国家的发展。

7、试题体现了较强的综合性特点。注重学科内主干知识的交叉渗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与创新思维。如材料第24题:既以时间为经,考察了台湾的历史与现实,又以地域为纬,考察了四川地区的工程与三国时期的政权名称,为学生勾勒出一个纵横交错的历史网络,而且还与乡土历史相结合,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第29题以孔子文化节与奥运会开幕式切入,既考察了孔子的贡献又考察了儒家思想,同时还考察了文字与造纸术的知识点,涉及知识点多达数十个,综合性特点十分突出。

8、试题体现了乡土特色。如选择题第15题对三星堆的考察,材料第24题对都江堰知识点的考察,注意在乡土历史与中国历史之间寻求结合点,引导学生将爱国与爱家结合起来,这也是近几年来,各地中考的一个趋势。

9、试题图文并茂,图文多达18处之多,涉及文物、图表、地图、新闻图片,且形象直观,信息量大,可读性强,注意考察学生的读图能力,有利于引导学生养成图文结合学习历史的方法与习惯。

三、关于应对措施的思考。

1、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这不是老话套话,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了这个观点,我现在才深刻领会到其重要意义。我校现在的学生大多数综合素质相当差,有的孩子的智力还在混沌状态,由于缺乏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这些孩子普遍基础知识差,还不具备相应的学科能力。不谈生源是不可能的。面对这样的生源,我们只能放平心态,降低教学难度,重视基础知识的过手。

2、知识与能力并重。在实施新课程的今天,有一种倾向,即认为只要强调基础知识就是守旧,就是没有领会新课程的精神,于是一些课堂过于求新,过于追求学生的所谓活动,为活动而活动,显得花哨热闹,而学生的收获甚少。其实,教学的内涵依然是传道授业解惑,知识与能力是一个不能割裂的统一体,能力的获得总是伴随着知识的积累,知识的积累到一定程度也必然带来能力的飞跃。没有丰富的历史知识,其他的培养目标只能是空谈。

3、关注现实热点,引导学生分析现实问题。近年来,各种考试总也免不了用现实问题切入,考察学生学过的历史知识,注重公民教育,所以教师要多学习、多交流、关注现实,引导学生分析现实问题,关注国家统一与发展,关注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思考做一个合格的现代公民需要什么精神品质。如在讲授罗斯福新政,思考他的新政新在什么地方时,可以引导学生关注2008年金融危机时,奥巴马政府的救市举措。

4、扩大学生阅读面,拓展学生视野,引导学生多角度看问题,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潜移默化。在教学中,给予学生一定的材料,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如李萍老师在讲授《全面内战的爆发》一课时,引入了国民党整编七十四师的材料,给学生一种强烈的认知冲突,一只抗战的英雄队伍却在内战战场上命丧黄泉,谁之罪?引导学生从另一个角度去看待历史问题,历练多元化的历史视角,进而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对学生进行热爱生命的教育。

5、创建知识网络,给学生整体化的历史。近来的考试越来越综合化,专题化。所以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不要一味地强调微观的知识点,而要引导学生建构知识网络,同时在平时教学中注意随时总结一些小专题,比如这次考试涉及到的台湾问题、各朝代对儒家思想的不同的态度、文字的发展等。

最新七年级历史试卷分析(通用17篇)篇四

本次期末考试初一年级参加考试的学生有 5411人,其中70分以上的有1040人,占参考人数的19%;64分以上的有1940人,占参考人数的35%;48分以上的有3766人,占70%;均分为55分;最高分为80分,最低分15分,总体来看,考出了学生的水平。

1、题型全面,符合中考,

从这次初一年级历史试题的题型来看,有选择题、识图题,材料分析题、综合探究题等,题型与中考试题相吻合。

2、考查面广,综合性强

从试题考查的知识来看,考查的知识面非常广,中国古代史的上册知识都涉及到了,且试题的综合性强,如第二大题的第1小题,第三大题的2、3两个试题等,都体现了这一点。

3、难易适中,重点突出

(一)题的2、3小题设计较难,能考出学生的层次和水平。

4、试题灵活,侧重双基

本份试题命题很灵活,但考查的知识点都在课本。如第一大题的1、8、9试题,第三大题的(一)的2、3小题等,命题灵活,侧重对课本基本知识点的考查。

总之,本份历史试题是一份比较成功的试题,既能考出学生的知识,又能考出学生的能力,不足之处是题量有点大,对于初一学生来说,时间有点仓促。

(一)选择题

选择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这次试题的选择题有部分学生得满分30分,70%的学生得分在24分左右,有一少部分学生成绩太差,得分4—8分。选择题中出错率较高的是7、13题,原因是学生不能活学活用,因而导致失分。

(二)非选择题

1、按顺序排列朝代,全对的占30%,得2分的占40%,有个别学生得0分。2、3、4题学生做的不错,失分主要是3题的a、c,学生不能正确的书写答案,错别字较多。整个(二)大题,学生做的不错,失分较少。

(三)材料分析题

1题考查的是丝绸之路的有关知识,学生得分大多在6---8分之间,失分主要是(2)、(3)小题,学生对丝绸之路途经的国家和地名不能准确掌握,知识学的比较死,从西域引进的水果,学生能全回答正确的较少。

2题考查三国时期的历史知识,所出的题目不难,但考查面广。其中(1)(3)题比较简单,(2)题稍有难度,难在审题上,尤其是,诸葛亮给刘备提出了什么建议?学生答不出来。这个试题学生得分大多在7---8分。这个试题不仅考出了学生的真实水平,还把学生的档次很好的拉开了。

3题考的是两次改革,学生得分多在5分左右,失分主要是(1)题和(3)题,失分的主要原因是试题的问法,很多学生产生了歧义,因而导致出错。

(四)综合探究题

本题学生答题情况是本份试题最好的,学生失分较少,知识掌握的准确到位

1、落实好基础知识

对于课本的一些历史基本知识,一定要扎扎实实的落实好,让学生要掌握准确无误。

2、培养基本能力

培养学生读图、识图、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简洁、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

3、提高答题技巧

加强审题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学会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方法;加强答题规范性的培养,使学生答题时做到点化、序列化和段落花;加强学科语言组织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学会按题目的要求取舍和重新整合知识。

4、重视课本历史图片

对于课本的一些历史图片,一定让学生看图、读图、识图,以图来读史、用图来讲史,使学生明确历史图片也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手段,进而能掌握课本的一些历史图片。

5、重视历史知识的总结

对所学的历史知识一定要及时的进行单元总结,小专题总结,用线把所学的历史知识贯穿起来,便于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一定的理解,条理清楚的掌握。

6、加强材料题的训练

加强培养学生对信息的解读、分析、提取与处理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抓材料中的关键字、词、句和前言、引文出处的信息,要求学生用简洁、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

最新七年级历史试卷分析(通用17篇)篇五

期中考试已经落下帷幕,为了更好地安排下半个学期的教学工作,在此特对期中历史试卷的考试情况进行分析。

七年级历史试卷共三道题,分别为单选题、材料分析题、问答题,共计100分。就试卷难易程度来说,这张卷子难易度适中。具体分析如下:

第一题为选择题,主要考核的就是学生对课本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基础知识点包括这些:课本上的图文如4题,考核唐朝都城长安的城市平面图;文本中每一课的具有总结性的小标题如3题,唐太宗奠定贞观之治的两大基石是虚心纳谏、知人善任;还考查了相关的历史典故: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与哪个有关?总的来说,选择题的难度并不大。尽管试卷难度不大,学生的答题情况并不理想。出现这种情况很重要一个原因是学生根本不重视这么课程,作为这么课程的任课教师,我认为学生出现这样的想法是很正常的。本人认为,任课老师再兢兢业业,学生手头没有配套的练习,这都很难让学生主动的去学习这们课程。因此借这个机会我想跟领导说说我的心声:给七年级的政、史、地、生都配上相应的资料吧。其次就是任课教师教学任务没有落到实处即没有适量的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

第二答题共两个小题:第1题,考查的是中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基础知识。知识点学生并不陌生,但材料是以图表的形式展现的,由于学生还没有具备一定的分析图表的能力,加之学生根本没有识记这个知识点,因而这道题的答题情况非常的糟糕。第2小题,考查的是隋朝大运河的知识。试题给出大运河的图片,结合图片来答题。这题考查的也是课本的基础知识,最后一个问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学生可以自由的发挥。因而这张卷子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素质教育的优越性即学生有话可说,学生可以自由的发表自己的看法。就学生答题的情况分析,这道题的得分率不是很高,能够难道一半分数的同学不到一半的学生。基于这样的现实,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得调整自己的方法。

第三题为问答题即从政治、经济等方面分析唐朝经济繁荣的因素主要有哪些?就题目来看,难度并不大,聪明的孩子能够从试卷中找到现成的答案。值得高兴的是,这道题大部分学生都动手写了,不再给老师留空白卷子。这道题12分,我认为这么大的分值,就单单一个问题,这不利于七年级的学生得分,希望以后七年级的最后一题能够分成几个小题来分析。

关于这次测验,学生的成绩分布主要有以下情况:

七年级三个班的历史科目及格率均不到百分之五十,每班的优秀率均不足百分之二十。面对这样的成绩,作为任课老师,我将采取一定措施,努力提高学生的历史成绩。

1、 努力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2、 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3、 努力提高历史成绩的及格率及优秀率

1、结合身边的例子,分析现今国家与周边国家就纷争,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2、认真备课,努力提高学生课堂的听课效率;

3、上课过程中,结合相关习题讲解基础知识;

4、增加与课本知识有关的课外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积累知识的习惯;

5、时刻提醒学生,学史使人明智。

最新七年级历史试卷分析(通用17篇)篇六

本套试卷分选择题(40分)与非选择题(60分)两大类,非选择题又有辨析题(18分)材料解析题(22分)与问答题(20分)。从题型、题量、与内容要求上符合课程标准要求,紧扣教材,把历史知识和历史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加以考查,充分体现历史课程的综合性特点和情感教育功能,同时注意贴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实际。无偏题怪题,难易程度恰当。

二、试卷特点。

1、从试卷内容上看,符合新课标规定的知识点及能力层次要求,立足课本,注意考察学科的基础知识,尤其是重点知识与主干知识。如秦的统一,商鞅变法,汉武帝的大一统,三国鼎立,张骞出使西域,史记,孔子,北魏孝文帝改革等。

2、试题角度新颖,表现在选择题上,很多题都有一个题引,引导学生走近历史,感悟历史,进而考察学生再认历史,理解历史的能力。

3、试题体现了生活化色彩,从生活中的习俗或节日切入,引导学生感知历史是过去的现在,现在是将来的历史,历史离我们并不遥远,就在我们身边。这种切入点符合学生认知水平,易于激起学生的兴趣。

4、试题体现了历史学科的育人功能,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在分析史实的基础上,加以延伸,要求谈认识,体会,启示等,旨在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这些润物无声,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的作用。

5、试题体现了较强的时代性特点。关注社会热点,紧密结合社会现实,回顾历史,联系今天,史为今用是近几年历史命题的重要特点,本次试题也体现了这一特点。

6、试题体现了较强的综合性特点。注重学科内主干知识的交叉渗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与创新思维。如材料第24题:既以时间为经,考察了台湾的历史与现实,又以地域为纬,考察了四川地区的工程与三国时期的政权名称,为学生勾勒出一个纵横交错的历史网络,而且还与乡土历史相结合,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第29题以孔子文化节与奥运会开幕式切入,既考察了孔子的贡献又考察了儒家思想,同时还考察了文字与造纸术的知识点,涉及知识点多达数十个,综合性特点十分突出。

7、试题体现了乡土特色。注意在乡土历史与中国历史之间寻求结合点,引导学生将爱国与爱家结合起来,这也是近几年来,各地中考的一个趋势。

8、试题图文并茂,涉及文物、图表、地图、新闻图片,且形象直观,信息量大,可读性强,注意考察学生的读图能力,有利于引导学生养成图文结合学习历史的方法与习惯。

1、我校实行的是开卷考试,从考试结果上看来,整体情况正常,单选题及格率较高,反映出最基本的知识点还是能够掌握,但由于知识面大且容量多,学生对各课知识点掌握不牢靠,相近知识点易混淆。

2、材料题失分较为严重,反映出来的主要问题有:

1)阅读材料不仔细,丢三落四。

2)在审题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3)历史基础知识欠缺,学科基本素养不够。

4)阅读面狭窄,相关知识太少。

3、材料题与问答题反映出的共同问题是:语言运用、组织不过关,书写潦草,语文素养较差。从卷面上看,东拉西扯、用词不当、逻辑混乱、字迹潦草、文不对题、前言不搭后语、错别字连篇等问题十分突出,这些非历史素养问题所反映出的是学生整体综合素质差,基本素养欠缺。

四、关于应对措施的思考。

1、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我校现在的学生大多数综合素质相当差,有的孩子的智力还在混沌状态,由于缺乏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这些孩子普遍基础知识差,还不具备相应的学科能力。不谈生源是不可能的。面对这样的生源,我们只能放平心态,降低教学难度,重视基础知识的过手。

2、知识与能力并重。在实施新课程的今天,有一种倾向,即认为只要强调基础知识就是守旧,就是没有领会新课程的精神,于是一些课堂过于求新,过于追求学生的所谓活动,为活动而活动,显得花哨热闹,而学生的收获甚少。其实,教学的内涵依然是传道授业解惑,知识与能力是一个不能割裂的统一体,能力的获得总是伴随着知识的积累,知识的积累到一定程度也必然带来能力的飞跃。没有丰富的历史知识,其他的培养目标只能是空谈。

3、关注现实热点,引导学生分析现实问题。近年来,各种考试总也免不了用现实问题切入,考察学生学过的历史知识,注重公民教育,所以教师要多学习、多交流、关注现实,引导学生分析现实问题,关注国家统一与发展,关注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思考做一个合格的现代公民需要什么精神品质。

4、扩大学生阅读面,拓展学生视野,引导学生多角度看问题,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潜移默化。

5、创建知识网络,给学生整体化的历史。近来的考试越来越综合化,专题化。所以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不要一味地强调微观的知识点,而要引导学生建构知识网络。

6、继续做好培优辅差工作,本次期末考试中及格的人数相对其他学科来说还是比较多的,因此这学期要更加重视培优辅差工作,关注学困生,避免两极分化的加大。

最新七年级历史试卷分析(通用17篇)篇七

目前我市使用了两个版本的初中英语教材:仁爱英语和新目标英语。仁爱英语命题的目的是了解学情;新目标英语命题的目的是进行教学质量调查。两者命题有一个共同点:实现新课程要求的三维目标,传道(情感、态度、价值观)、授业(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解惑(引起主动学习,学会学习方法)。

1.试卷注重基础,体现灵活运用,难度和区分度恰当无偏题、怪题出现。

试题注重考查学生在一定语境下对语言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语言基础知识的考查重点突出、覆盖面广;情景设置合理,避免了纯知识性的死记硬背题;词汇和语法的测试充分注意了语言的真实性、趣味性和实践性;注重语感,灵活性强,突出语言形式向语言意义的转化。

2.试题从知识立意逐渐向能力立意转变。

加大了能力考查的比重。试题突出了语言的交际性,强调在特定的语境中英语知识的灵活运用。适当增加了测试词汇量,加强能力检测。如阅读理解考查的内容注重了对学生在语境中运用语言能力的考查。加大了对语言的熟练程度和深层次能力考查的力度。如“阅读理解”部分注重了对归纳,推断和猜测整个句子等深层次能力的考查。阅读材料贴近生活,同时题材广泛,体裁多样、生动有趣,并富有思想性。淡化语法,强调能力。语法知识的测试充分注意了语言的真实性和实践性。纯知识性的试题的比例减少到最低限度,命题者通过设置不同的语境,把对语言知识的考查中心放到了根据上下文中和一定的语境中,让语法测试试题具有更积极和更现实的意义,能更多地体现语言的交际功能。

3.书面表达难度控制合理。

书面表达给学生留有充分发挥能力的空间,加大了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力度,使试卷更具现实性。书面表达题对初中英语教学有着良好的导向作用,要求学生要充分运用所学语言记录自己的真实情感,进一步体现了英语学科的交际性和工具性。

本题满分为20分,得分率为60%,是本次考试失分最多的一道题,如听力iv,听对话,选答案,共5道小题,大部分学生只能做对一、两道题,究其原因,是学生听力训练少、考试经验不足所致。

第二题单项选择。

本题共15分,得分率为86%。本题为基本题型,学生失分较少,不过,学生因语法知识欠缺,导致的问题还是显而易见的。如3.iamfromcanada.____fromtheu.s.a.学生知道应该填iamnot,但试卷没有该选项,而是巧妙地提供了i’mnot这个选项,学生不知道am和not没有缩写形式,大多选了b这个错误选项。5题中different后应跟名词复数这一点大部分学生也不知道。类似的语法点教师以后应该强调到。

第三题句型转换。

本题共10分,得分率在95%左右。这道题老师指导的不错,学生答的也不错。

第五题完型填空。

本题共10分,得分率在80%以上,错误多出在第1题,iaman____girl.学生在选england还是选english上拿不定主意,其实问题还是出在语法知识欠缺上,如果学生知道名词前应该用形容词,就会毫不犹豫的选english。

第六题阅读理解。

本题共30分,得分率为87%,学生失误不多。失误学生大多为粗心所致。

第七题写作。

1、英语教学应该立足于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平时应注意学生基本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的培养。

2、加强阅读训练、努力培养学生的语感。七年级后半期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词汇量,教师要有意识地选用一些难易适中的文章,通过阅读来培养学生的语感以及通过上下文捕捉信息的能力。

3、面向全体学生,做好防差补差的工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重视抓两头、促中间,努力提高优秀率和及格率。

第一题听力部分。

听力部分共20分,得分率为51%,学生失分较多。失分最多地方在11—15小题及短文填表题。在教学中应加强对短文的听力训练及做题技巧的训练。

第二题单项选择。

单项填空共20分,得分率为73%。通过对单项选择试题的分析,可以发现,单项选择题已经由传统的单纯考查语法知识逐渐向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方向发展,体现了英语的交际功能。考查重点也由集中到分散,考查的知识点多。但难度不大。题干设计简洁,情景清楚,考点不偏不怪,考查范围广。本题学生失分的原因表现在课外积累太少,对一些词的习惯性用法掌握不够。教师应引导学生不要花大量的时间抠语法知识,而将更多的精力放在语言能力的培养上。

第三题完形填空。

共10分,得分率为44%。此题的难度较大,绝大多数学生答得不好。有几个单词学生含糊不清,所以此题的得分不高。作为教研部门今后会降低此类试题的难度;作为学校老师,今后教学中应多训练学生的解题能力。

第四题阅读理解。

阅读部分所选的阅读文章题材多样化,主要考查学生对阅读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推理判断能力和概括归纳能力。解答题目既要理解文章各句的字面意思,又要注意理解文章中字里行间的言外之意,以发现作者要表达的真实意图。特别是综合阅读部分,考题多元化,从不同角度考察学生阅读理解准确率、语言运用的灵活程度。该大题共20分,得分率为62%。失误原因是部分学生不能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对于常见用语掌握的熟练程度不够,基本功不扎实,知识掌握不到位。应注意加强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

第五题选词填空共10分,得分率为51%。这个题目难度仅次于完型填空,学生得分不高,反映出学生对知识点的综合运用能力很差。

第六题补全对话共10分,得分率为89%。这个题目的难度较小,学生做的不错,很多学生得满分。

第七题书面表达共10分,得分率为80%。

1)此题实用性较强。试题贴近生活,学生确实能想象合理,而且写法很活,可写的内容也多。完全能写出学生的真实情感。但写出一定水平,得到较高的分数,仍有一定的难度。

2)考生在书面表达中所反映的问题主要有:

基础不扎实,语言表述不清楚。主要表现在:语序混乱、语法结构错误、基本句型没掌握、单词拼写错误、时态错误等。

各乡镇上交的试卷分析中反映出的突出问题:

1)此次考试最高分89分,最低分只有9分,明显看出从八年级开始就已经产生了很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

2)学生的阅读能力差,知识面窄,再加上思维能力差,这是阅读理解题失分的主要原因。

3)学生的词汇量小,词汇掌握的不牢固,综合能力差,所以要写的题即主观题出错最多。

4)由于学生的基本功差,基础知识不牢,解题能力差,语法知识不系统且掌握的不好,这是选择题失分的主要原因。

5)学生书写能力差,书写不规范,书写了草,也是失分的一个原因。

通过对英语试卷和考试情况的分析,针对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英语教学还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作进一步的努力:

英语试题改革虽然强调了由过去的比较注重知识考查向注重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能力高于基础,但必须依托基础,考查能力,并不意味着削弱对基础知识的要求,而是要联系实际。试题主要考查新课标和教材所规定学生应掌握的英语基础知识。许多练习很多学生“一看就会,一做就错”,这种现象比较普遍,有时学生做题失误原因是对于常见用语掌握的熟练程度还不够。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基础不牢,只有扎扎实实从基础做起,才能最终达到“一看就会,一做就对”。英语基础知识包括:词汇、语法、句型等。词汇是语言的基本单位,没有足够的词汇量,是学不好英语的。词汇教学不仅要重视,还要讲究方法,注意“词不离句,句不离文”,既教词汇,更关注词汇使用的语境,注意常用词汇的使用和辨析,以及一词多义的掌握。语法是语言的经脉,没有基本的语法体系框架,便不可能顺利理解语篇,复习中一定要引导学生梳理知识,帮助他们形成知识网络,把基本概念理清,掌握语法规则、习惯用语等基础知识,逐步引导学生灵活运用英语知识的能力。

仁爱英语和新目标英语突出了语篇功能和综合运用能力。阅读理解试题是分值较高的试题,因此,英语阅读理解水平的高低至关重要。阅读理解试题通过不同体裁,不同题材,从文章主旨大意能找出文章中的主题,理解故事的情节,预测故事情节的发展和可能的结局,并能查找具体细节,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理解作者意图和态度,把握文章的基本结构。因此,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根据教材切实搞好语篇教学,并有意识、有计划地增加英语阅读量,题材、体裁要尽量多样化,通过大量的阅读,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熟悉不同体裁、不同题材文章的作题思路,提高阅读速度,提高驾驭语篇的能力。选材要尽量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注意时代性、生活性和社会性。语篇难度适当,措辞浅显、生动、自然、地道,语句灵活且富于变化。在平时要通过阅读培养学生阅读多种文体的能力,如何从文章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和运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训练中要注意方法的多样化和灵活性,同时关注学生运用英语进行直接思维意识能力和习惯的培养,启发他们学会运用多种不同的方法来表达同样的思想,提高用英语进行思维的能力,逐步培养良好的英语语感,提高英语语用能力。

英语知识的获得与能力的提高是在不断的听、说、读、写的训练过程中逐步形成的,而教材和课堂所能提供的训练还是比较有限的,课标要求五级学生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15万字。因此,要加强理解语篇的能力训练,增强英语语感。

其次,训练要注意提高质量。在选择学习材料的时候,一定要依据课标和学生的实际精选材料,可以将好的材料进行优化组合,减少学生的无效学习,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提高学习的实效。同时要增强信息意识,培养和提高信息素养,重视运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从学生的答卷情况来看,有些学生(包括一些英语基础较好的学生)在答题中反映出的种种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除了为学生做具体的示范和技术指导,如提示审题方法、研读试题意图等以外,还要认真抓好平时的规范训练,养成认真审题、规范答案的好习惯,尽可能减少由于审题不仔细、答题符号不规范等不必要的失误。另外,还要善于分析学生,找出学生的薄弱环节,合理安排好教材知识梳理、专项训练和应试技巧指导。

最新七年级历史试卷分析(通用17篇)篇八

本次命题以《语文课程标准》为指导,注重学科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考查,注重人文精神和新课改理念的渗透,强调语文学习的个性化和创造性的要求,较好地体现了教育部“语文考试应着重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的精神。本试题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试卷难度适中,但学生得分情况::参考人140人,总分9505分,其中及格人数113人,最高分90分,最低分0分。

从考试后学生的得分和失分情况看,第一部分主要是考查学生平时对语言积累运用知识的掌握情况。本题题型较活注重基础,学生答的较好的是第2小题。考查学生对课文的背诵情况得分率80%。第3、题是单考查学生对字词的掌握情况,得分率也较好78%;第8小题较活失分人数较多。

第三部分综合性学习与名著阅读,得分率仅为68%。尤其是第21题,学生的语言积累有待提高。

二、试卷结构和特点:

1、关注基础训练,突出积累。

语文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从字词句运用到篇章训练,再到写作与评价,这是一个系统的训练过程,它需要学生的日积月累,才能形成一定的语文素养。因此,测试的教学导向作用在试题知识点的分布中就有明确体现。能紧扣新大纲,充分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提倡并考查了学生的自主阅读、研究性阅读的能力,立足于课内,进行适当拓展延伸。这份试卷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和语文实践能力作了一次有益的尝试,为今后根据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来实施课堂教学指明了方向。

试卷第一部分为语言的积累及运用,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积累和口语交际能力,涉及汉字字形、词语的理解、词语的感情色彩分析、语境填空成语的运用、歧义句的修改、古诗默写、写话几个方面。

第二部分为阅读理解。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运用、分析、概括能力。文质兼美的文章,新颖的题型,特别是两段课外文章的阅读考查,更是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重视能力,注重过程方法,强调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新理念。

第三部分综合性学习与名著阅读。

第四部分是作文,计40分。文题《日记本**》,文体不限。题目本身极富挑战性,留给了学生一定的思维想象的空间。

三、存在的问题与应措施:

1、加强对学生的书写训练。

2、本次考试中,部分学生字词、默写等失分仍然较多,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有计划地采用分散与集中的办法,采取有效的措施让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并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在综合性运用板块,教师要对学生作专项训练。

4、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要抓实文言字词,让学生能熟背原文,对字词解释熟记于心,对句子翻译轻车熟路。教师还要对文言句式作适当讲解,这有助于学生对文言文的翻译。

5、在现代文的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字词的积累,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注重对学生答题。

技巧的训练。

6、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和督促。

7、教师要重视写作教学。对学生的语言、材料积累、审题、结构??作专项训练,采用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要时常写写下水作文,这有助于对学生写作的指导。

四、启发与反思1、顺应课程改革,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语文知识的积累,包括字词积累、诗文积累(包括名著)及文化常识积累等,这是语文素养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历来是初中语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积累的目的在于运用,生活处处有语文,语文就在生活中,要在教学中创设生动的运用语言的生活情景,以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言,联系生活实际运用语言,只有让语文走向生活,才能促使学生更主动地去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并不是你告诉学生了,他们就会掌握。

教师注意学习,从整体思考语文教学,立足课内放眼课外,能让学生受益于课外。积极创造条件,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广泛的阅读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品质,语感就包含于其中。没有对语言文字的足够积累,学生就会读不懂文章,理解不了语言的含义,不能正确使用文字。

2、更新观念,构建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

立足实际,精选教学内容,突出重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真正能得法于课内。让课堂充满活力,这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才高,上面得分率低的题目也就成了得分率高的题目。课内外结合,做好阅读训练。“语文课标”提出,阅读要“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会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要指导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浏览”的阅读方法,扩大阅读范围,增加阅读实践。平时教学要关注学生在阅读表达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创新意识。用好教材训练学生写读书笔记,如佳句点评、读后感、内容简介、故事缩写、人物简评之类的短文,进行不同表达方式的训练,进行扎实的语言基本功训练,在自由阅读中扩大视野,增长见识,在读写互促中提高能力。

3、加强学生多方面的积累。

学生在答题中的出现的错别字,古诗词默写错误,基本的文学常识缺乏,写作中名言名句引用少、事例都是老一套等等,都说明了我们平时在阅读教学中还不够重视多方面的积累。所以必须引导学生向课外要时间,扩大阅读面,拓展知识视野,多读书、读精品、多观察、多思考、勤动笔,增加语言积累,增强语感,提高表达能力。

4、要扎实抓好写作基本功训练。

要从最基本的规范语言写起,通过练笔或单项训练,训练学生能运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和准确、生动、得体的语言记叙所见所闻,表达所思所感。要从最基本的文体训练做起,特别要重视记叙文的写作训练,学会选材、安排详略,学会细节描写。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要引导学生时时关注生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指导学生挖掘、提炼生活中的“动情点”,化为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鲜活感受和真切体验。

要从最基本的规范语言写起,通过练笔或单项训练,训练学生能运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和准确、生动、得体的语言记叙所见所闻,表达所思所感。要从最基本的文体训练做起,特别要重视记叙文的写作训练,学会选材、安排详略,学会场面描写、细节描写。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要引导学生时时关注生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指导学生挖掘、提炼生活中的“动情点”,化为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鲜活感受和真切体验。

最新七年级历史试卷分析(通用17篇)篇九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40分。每小题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请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写到下面的表格内。)。

15.公元纪年的特点是。

开通有何历史意义?(3分)。

30.材料一(魏主下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

——引自《魏书》。

材料二鲜卑姓氏改为汉姓。

读后请回答:

(1)根据以上材料提供的信息,你认为魏主是谁?(2分)他改革的目的是什么?(2分)。

(2)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魏主的改革在当时的作用和影响?(4分)。

二、问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3l小题7分,第32小题6分,共13分)。

31.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短短十几载,却影响我国数千年。

(1)你知道秦朝建立的准确时间吗?(2分)。

(2)为了巩固这个统一的王朝,秦始皇采取了哪些巩固统一的措施?(任举三例)(3分)。

(3)虽有这些巩固统一的措施,还是扼制不住秦朝的速亡。请说出秦朝速亡的原因。(2分)。

32.西汉在我国历史上的地位不亚于秦,为中华民族的辉煌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在西汉初期几位皇帝的努力整治下,很快出现了“吏安其官,民乐其业”的盛世景象,史称什么?(2分)。

(2)你知道西汉最鼎盛时期的皇帝是谁吗?(1分)。

(3)他在位时,为了巩固统一,采取了哪些措施?(任举三例)(3分)。

最新七年级历史试卷分析(通用17篇)篇十

本次试卷信息量大,知识涵盖面广,渗透性强,注重实际情景和具体语境中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有较强的探究性和灵活性。试卷突出了语言的交际功能,力求体现课程标准精神,无偏、难和怪题。试题的选材有必须的时代感和知识性,在选材中既注意了所选材料在题材和体裁上的多样性,又注意了所选材料的思想性和教育性注重教育性。试卷着重考查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本事,重视考查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本事,力求体现选拔和指导教学两者并重。

一、试卷特点:

1、试卷注重基础,体现活用,难度和区分度恰当无偏题,怪题出现。

试题注重考查学生在必须语境下对语言基础知识的掌握情景和综合运用英语的本事。语言基础知识的考查重点突出、覆盖面广;情景设置合理,避免了纯知识性的死记硬背题;词汇和语法的测试充分注意了语言的真实性、趣味性和实践性;注重语感,灵活性强,突出语言形式向语言意义的转化。

2、试题从知识立意逐渐向本事立意转变。

加大了本事考查的比重。试题突出了语言的交际性,强调在特定的语境中英语知识的灵活运用。适当增加了测试词汇量,加强本事检测。如阅读理解考查的资料注重了对学生在语境中运用语言本事的考查。加大了对语言的熟练程度和深层次本事考查的力度。如“阅读理解”部分注重了对归纳,推断和猜测整个句子等深层次本事的考查。阅读材料贴近生活,同时题材广泛,体裁多样、生动趣味,并富有思想性。

3、书面表达难度控制合理。

书面表达给学生留有充分发挥本事的空间,加大了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语言本事的力度,使试卷更具现实性。书面表达题对初中英语教学有着良好的导向作用,要求学生要充分运用所学语言记录自我的真实情感,进一步体现了英语学科的交际性和工具性。

第一题听力部分。

第一大题中5个小题,相当基础,主要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得如何,第二、三、四大题,则逐步地增大难度,人物主角的转换、地点的转移这要求学生要学会用英语思维研究问题,否则听力节奏跟不上,这暗示学生平时学英语,要慢慢锻炼自我学会用英语进行思考问题的本事。

第二题词汇与语法。

a)此题大部分学生答得较好,有少部分学生单词掌握得不够好,有个别拼写错误。

b)单项填空是一种常规题型,考查的知识点多,但难度不大。题干设计简洁,情景清楚。语法知识遵循新课标,有助于引导学生不要花很多的时光抠语法知识,而将更多的精力放在语言本事的培养上。

第三题语言交际。

此题的题型比以往的难度降低,绝大多数学生答得相对较好。

第四题语篇理解。

阅读部分所选的阅读文章题材多样化,主要考查学生对阅读材料的分析理解本事、推理确定本事和概括归纳本事。该大题在整篇考卷中得分率相对最低。失误原因是对于常见用语掌握的熟练程度还不够。基本功不扎实,知识掌握不到位。

第五部分书面表达。

1)考生在书面表达中所反映的'问题主要有:

基础不扎实,语言表述不清楚。主要表此刻:语序混乱、语法结构错误、基本句型没掌握、单词拼写错误、时态错误等。

三、教学提议及反思。

经过对英语试卷和考试情景的分析,针对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英语教学还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作进一步的努力:

1、课改理念,钻研新教材,务实英语基础。

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本事高于基础,但必须依托基础,考查本事,并不意味着削弱对基础知识的要求,而是要联系实际。仅有扎扎实实从基础做起,才能最终到达“一看就会,一做就对”。英语基础知识包括:词汇、语法、句型等。词汇是语言的基本单位,没有足够的词汇量,是学不好英语的。词汇教学不仅仅仅要重视,还要讲究方法,注意“词不离句,句不离文”,既教词汇,更关注词汇使用的语境。复习中必须要引导学生梳理知识,帮忙他们构成知识网络,把基本概念理清,掌握语法规则、习惯用语等基础知识,逐步引导学生灵活运用英语知识的本事。

2、确立语篇意识和综合意识,培养综合运用本事。

八年级英语试题突出了语篇功能和综合运用本事。阅读理解试题是分值较高的试题。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根据教材切实搞好语篇教学,并有意识、有计划地增加英语阅读量,题材、体裁要尽量多样化,经过很多的阅读,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熟悉不一样体裁、不一样题材文章的作题思路,提高阅读速度,提高驾驭语篇的本事。选材要尽量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注意时代性、生活性和社会性。语篇难度适当,措辞浅显、生动、自然、地道,语句灵活且富于变化。在平时要经过阅读培养学生阅读多种文体的本事,如何从文章中获取信息的本事和运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本事。在训练中要注意方法的多样化和灵活性,同时关注学生运用英语进行直接思维意识本事和习惯的培养,启发他们学会运用多种不一样的方法来表达同样的思想,提高用英语进行思维的本事,逐步培养良好的英语语感,提高英语语用本事。

3、加强英语课外阅读,提高信息素养。

英语知识的获得与本事的提高是在不断的听、说、读、写的训练过程中逐步构成的,而教材和课堂所能供给的训练还是比较有限的。所以,要加强理解语篇的本事训练,增强英语语感。同时要增强信息意识,培养和提高信息素养,重视运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本事。

总体来看,八年级英语试题难度虽不大,但出得很“活”,外语的功能性、交际性体现得淋漓尽致,试题的编制无论从技术层面或文化层面都体现了教学新导向、新思维,语言的灵活性和严谨性使得这份卷子很有份量。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注意开阔学生视野,多渠道、大容量地给学生供给具有时代感的英语信息,加强语言运用本事的培养,少讲解,多给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机会,在用中学英语,在学中用英语。

文档为doc格式。

最新七年级历史试卷分析(通用17篇)篇十一

非选择题(本大题共有3小题,26题12分,27题18分,28题20分,计50分)。

26.杜甫在《忆昔》中写道:“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诗中“开元”是哪位皇帝的年号?(2分)。

(2)有人说“开元全盛日”出现的原因是皇帝的励精图治。请说出他在政治上的举措。(4分)。

(3)列举“开元全盛日”在农业方面繁荣的表现。(6分)。

27.我国今天的疆域版图是清朝时期奠定的.。请阅读右边的清朝疆域图,完成下列问题。(18分)。

(1)清朝前期的疆域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各至什么地方?(4分)。

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科举制度是一种通过分科考试以选拔官员的制度。隋文帝时曾令各州推举人才,这些被推举的人才须考试合格才可以做官。隋炀帝设置了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度诞生。

材料二唐朝科举制传播邻国,新罗、日本都曾通过考试选官。外国留学生也到长安参加科举考试,考中进士的还可以做官。

材料三明朝的科举考试每三年一次。考试规定了命题范围,考生作文格式也做了明确规定。

(1)试结合材料一,分析科举制在当时产生了哪些影响?(4分)。

(2)唐朝延续并完善了科举制,试举武则天、唐玄宗时期的相关史实加以说明。(4分)材料二中“唐朝科举制传播邻国,新罗、日本都曾通过考试选官”说明科举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

(3)明朝科举制规定的考试范围是什么?(2分)规定的作文格式创作的文章被称作什么?(2分)这一系列规定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分别是什么?(4分)。

(4)结合上述材料,概括科举制从隋朝到明朝的发展趋势。(2分)。

(2)清政府把全国划成25个省级行政区,这种省级行政机构的设立源于哪个朝代?(2分)。

(3)图a地区,西汉时就已归属中国中央政府管辖。清政府在平定回部贵族叛乱后,是如何对该地区进行管辖的?(4分)与回部叛乱相反,蒙古的哪一部众不远万里摆脱沙俄控制,返回该地区,谱写了民族团结的光辉篇章?(2分)。

(4)图b地区正式归属中国中央政府管辖,开始于哪一朝代?(2分)清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加强对这一地区的管辖?(4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下列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填写在下面的表格内,本大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题号12345678910111213。

答案。

题号14151617181922232425。

答案。

1.中国封建历史上第三次结束分裂局面、完成大一统是在隋朝,具体事件是。

a.隋文帝建立隋朝b.杨坚夺取北周政权c.隋炀帝灭陈d.隋文帝灭陈。

2.隋朝开凿大运河在当时最大的意义在于。

a.满足隋炀帝游玩江南的愿望b.实现了南水北调。

最新七年级历史试卷分析(通用17篇)篇十二

七年级语文试卷共三道题,分别为积累.课文巩固、探究阅读鉴赏、创造表达分享,共计100分。就试卷难易程度来说,这张卷子难易度适中。具体分析如下:

第一题为积累课本巩固,主要考核的就是学生对课本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基础知识点包括这些:第一小题至第四小题:基本的字、词、拼音的掌握情况;第六至九小题分别为改病句、诗词积累、口语交流;剩下的两小题分别为课本的古诗词赏析、文言文基础。总的来说,所有题型我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都有涉及,并且都做了大量的练习。这次测试的基础题部分,我认为第一小题出题者要求太高了,这题要求学生写的字都是平时不常用的字词如”巉(chan)第二声”这样的字,要学生平时学习认真的写是很难的。作为一学期重要的两次考试之一的期中考试,第一题就出这样的难字,严重影响学生考试的心态。我认为这样的试卷是不能够很好地检测学生的水平的。不过我认为,这次的口语交际题,很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特点: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学生在考卷中有话可说如8小题,”在家里,你很想替母亲分担一些家务,但常常被母亲拒绝,她怕影响你的学习,为此,你十分苦恼。你想让妈妈理解你,同意你帮她做些家务。这时,你该怎么对她说?“这道题以及第九小题,学生做得非常好,得分率达到了百分之九十。而这次的文言文的答题情况还是比较令我满意的,由于平时的背书环节抓得比较紧,全班百分之七十的学生都拿到了一半以上的分数,满分的学生也有不少。

第二大题,阅读鉴赏,总体而言,得分率并不高。第一小题为散文,由于跟学生的生活关联性比较大,因而这道题的答题情况相对比较好。而第二小题为说明文的选文,由于学生刚刚接触这样的文体,对知识的掌握还不少很好,因而这道题得分的同学就很少了。经年级三个语文老师共同分析,这次语文成绩高分人数所占比例不多,一部分原因是这道题失分太多了。

第三大题为作文,这次的`作文题目为《我童年的乐园》。这篇作文,比较简单,每个学生都有话可说,并且部分学生还写得非常好。但是由于改卷老师的要求比较严格,整个七年级学生的作文得分都不是很高。

上述是关于这次考试的试题及答题情况分析,下面便是学生成绩的分析:

全班45人,及格人数为27人,及格率为百分之六十,优秀的学生仅有3个。总的来说,分数考得并不理想。50分上下的学生还有14个。这10学生,我认为只要接下来的教学中把他们抓严点,我相信及格人数还会增加一些的。

以上便是这个上半个学期,语文试卷的分析,我相信下半个学期,我班的成绩会给大家有个惊喜的。

最新七年级历史试卷分析(通用17篇)篇十三

5、人类最初并没有自私心理,自私观念是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而产生的。禹传子,“公天下”

变成“家天下”,说明

a.分封制代替禅让制b.分封制代替世袭制

c.世袭制代替禅让制d.禅让制仍在继续

a.唐b.秦

c.夏d.宋

7.右图中的物品在古代主要用于

a.军事b.餐饮

c.音乐艺术d.农业生产

8.我们说春秋战国是大变革的时期,是因为当时

a.战争频繁b.诸侯争霸

c.新旧制度更替d.百家争鸣

a.管仲b.扁鹊c.鲁班d.屈原

10.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爆发于

a.咸阳b.荥阳c.大泽乡d.陈

就兴建过这样的水利工程,这就是

a.都江堰b.郑国渠c.大运河d.赵州桥

12.现代史学家翦伯赞的诗句“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称赞的历史人物是

a.霍去病b.张骞c.王昭君d.呼韩邪单于

a.黄帝b.张衡c.蔡伦d.扁鹊

体操,你知道它的发明者是谁吗?

15.公元纪年的特点是

a.没有公元1年

b.没有公元前1年

c.没有公元0年

d.没有公元前所有年代

16.东汉末年为防治传染病而写成的《伤寒杂病论》的医学家是

a.扁鹊b.华佗c.张仲景d.李时珍

17.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经济得以迅速发展的最主要原因是

a.南方生产工具先进b.南方统治者的推动

c.南方自然条件好d.北方农民南迁,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

18.奠定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基础的战役是

a.官渡之战b.赤壁之战c.巨鹿之战d.淝水之战

19.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一部作品享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它是

a.《腾王阁序》b.《兰亭序》c.《多宝塔碑》d.《玄秘塔碑》

a.群雄并起与国家分裂b.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c.民族交往与民族汇聚d.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

____________时都已经有了。

高。

23.汉武帝时,国力强盛,对匈奴展开多次大规模的反击战。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率兵分两路,深入漠北决战,大败匈奴。

教。

25.山西大同的____________和河南洛阳的____________,都是我国古代精湛而辉煌的石窟艺术。

26.请你穿越时空,进人百家争鸣电视台。该电视台要招聘一批栏目主持人,最后有六人人围,他们是孔子、孟子、庄子、墨子、韩非、孙武。请根据他们的特点,给下面栏目安排最适合的主持人。

(1)《法制空间》的主持人____________。

(2)《军事天地》的主持人____________。

(3)《环保讲坛》的主持人____________。

28.请连接相应的内容。

历史人物典故战役

赵括破釜沉舟城濮之战

晋文公纸上谈兵长平之战

项羽退避三舍巨鹿之战

2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2005年9月30日,中央人民政府为庆祝新疆自治区成立50周年送给了新疆一座“民族团结宝鼎”,这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巩固和团结。

材料二古代丝绸之路的开通使中国的丝绸、造纸技术等相继西传,西方的良马、胡萝卜以及西方的艺术等也都源源东来。

请回答:

(1)历史上新疆地区何时开始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2分)当时是通过设置哪一机构来总管这一地区军政事务的?(2分)

(2)材料二中提到的“丝绸之路”在哪一历史事件之后被开通出来?(2分)“丝绸之路”的开通有何历史意义?(3分)

30.材料一(魏主下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

——引自《魏书》

材料二鲜卑姓氏改为汉姓

读后请回答:

(1)根据以上材料提供的信息,你认为魏主是谁?(2分)他改革的目的是什么?(2分)

(2)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魏主的改革在当时的作用和影响?(4分)

31.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短短十几载,却影响我国数千年。

(1)你知道秦朝建立的准确时间吗?(2分)

(2)为了巩固这个统一的王朝,秦始皇采取了哪些巩固统一的措施?(任举三例)(3分)

(3)虽有这些巩固统一的措施,还是扼制不住秦朝的速亡。请说出秦朝速亡的原因。(2分)

32.西汉在我国历史上的地位不亚于秦,为中华民族的辉煌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在西汉初期几位皇帝的努力整治下,很快出现了“吏安其官,民乐其业”的盛世景象,史称什么?(2分)

(2)你知道西汉最鼎盛时期的皇帝是谁吗?(1分)

(3)他在位时,为了巩固统一,采取了哪些措施?(任举三例)(3分)

最新七年级历史试卷分析(通用17篇)篇十四

一、命题原则:

按照《生物学科课程标准》的有关要求,突出了生物学科的特点,在坚持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的同时,a全面考查学生的生物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积极探索试题的创新,着力考查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试题设计上注重突出重点,注重学生对生物学科知识的实际应用,整套试卷充分体现课改精神。

二、试题特点:

1、关注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

依据生物学科课程标准,重视对生物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如选择题、判断题、连线题等考查基本知识;识图题、实验题考查基本技能;试题涵盖所有学过的章节知识,考察面较广。

2、关注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生活联系紧密,生物科学来源于现实生活,又为解决实际问题服务。试题强调了生物学科与生活的联系(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联系到日常生活中合理膳食问题;呼吸方面的知识渗透到家庭装修、空气污染及体育锻炼等现实生活的实际问题;调查亲人的性状、转基因食品、等),关注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和体验,增强学生学习生物学科的兴趣,提高学生对生物学科的认识,有意引领和锻炼学生学习和养成如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

3、关注学生能力培养。

在具体的真实情景中设中综合性问题,考查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如科学食用胡萝卜、购买包装食品的注意事项、各种营养缺乏症的解决;列表比较归纳不同种类动物生殖方式及发育方式的异同、利用遗传图解说明基因的显性和隐形影响形状的规律等),突出学生对识图能力的考查,如识图作答题;实验题中各步骤现象的变化情况及其分析等。

三、试题的结构。

本次试题七年级共设七道大题,49道小题,满分100分,其中客观性题目占56分,主观性题目占44分。:

四、试题作答情况分析:答卷反映出的学生学习情况:

1、课本上的基础知识掌握较好,说明平时教学过程中教师重视了基础知识的教学,但仍有错误出现,如七年级的“胚胎发育的场所”、“营养缺乏症的预防”等。八年级的“人体不同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涵义”、尤其是“遗传图解”的书写说明错误更多。

2、对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不够。七年级的第七大题实际应用题中的三个小题都是考察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前两个小题较简单,答案有一定开放性,学生所答较好。第三小题要求学生了解各种食物中所含有的营养物质及各营养物质的作用,答案唯一,学生所答失分较多。八年级的第五题“进化树”要求学生要灵活应用学过的各类生物的特点及在进化过程中所处的地位,学生失分较多。

3、探究能力有待提高。七年级第六题实验题“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是一个经典的探究性实验,几乎所用版本的教材中都有这个实验。由于生物是非中考学科,很多教师都不愿做实验,既操心又费力。因此本题失分较多。

4、读图、识图分析能力差。七年级第四题识图题、第六题实验题;八年级第五题都有图,部分同学失分的主要原因是读图、识图分析能力差。

5、分析归纳能力不强。八年级第四题填表题要求学生将不同种类动物生殖发育特点归类,并填到表格中,由于学生这方面能力不足,失分较普遍。

6、八年级学生对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规律理解、遗传图解的训练不到位。

不到位,导致遗传图解的错误,失分较多。

7、另外,学生答题的书面语言不够科学准确(分析说明题、识图作答、实验题、实际应用题),也不同程度造成失分。

五、教学启示与建议。

从试卷分析来看上,可以反映出教学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多从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创设问题情境,把理论问题置于鲜活的实际生活情境中,激发学生去积极地思考或操作,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问题要注意多模拟生活实际活动,解决生活问题,使学生感受到生物与社会生活的关系。

2、加强双基教学。

要重视对学生生物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本次监测可看出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较好,但基本技能的掌握还有很大欠缺,反映出我们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对此的训练不到位,不上实验课。同时一些学校课时没有开足,教师只能“并课”或“精讲”,影响了教学质量。

3、加强实验教学,提高实验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培养和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也是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的。本次监测虽然这方面试题分数较低,但实验题失分较多,这就要求教师要加强科学实验的教学;要有意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对探究方案的设计的训练,养成良好的'、科学的意识和思维习惯。

4、由于遗传学部分是初中阶段学生较难理解的内容,同时也是生物学较为重要的部分,进入高中还要进一步学习这方面的内容。这就要求教师重视这部分的教学,想方设法使学生接受理解并掌握(尤其是遗传图解),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

文档为doc格式。

最新七年级历史试卷分析(通用17篇)篇十五

今年我们使用的英语教材,该教材注重基础知识,针对性强,好教易学。

1、注重基础知识,语言点的考查。试题针对这方面的考查覆盖面广,从字母到单词,到词组,再到语法,最后到句子及文章,一气呵成,由点及面到体,实现了三维考查。

2、难易过渡合理,书面表达难度降低,减轻了学生的心理负担,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真谛。

本次试卷题量,难度适中,基础题占绝大多数,但出题范围较集中,存在押中题得分高,押不中得分低的现象。

1,听力部分,满分20分,得分率在65%。且集中在选图和选词中,而听句子选答语则做得较差,究其原因可能是学生未能掌握方法,不会审题,预习,训练少,经验不足等。

2,根据读音规律填字母,满分10分,得分率在60%,大部分学生得分在5分左右。原因可能是时隔太久又没有及时复习,学生也未能真正掌握字母按读音分类的规律所致。

3,单项选择,满分15分,得分率在76%。考查范围属常见常用的基础知识,难度适中。但其中有关代词和名词复数的考查效果不好,失分较多,还有部分学生交际运用较差。原因在于学生基础不扎实,对易错点练习少,未掌握考查重点等。

4,选句子补全对话,满分5分,得分率在90以上。失分多在第4个空的表递进上面。

5,补全对话,满分10分,得分率为80%。部分学生不能正确区分lookafter,looklike和lookthesame这几个相似的词组上面,这也反映了学生的浮躁情绪,不踏实,对基础知识的不确定。

6,阅读理解,满分30分,得分率为80%。a部分得分最多,b部分次之,c部分最少。看来要加强句子练习。

7,书面表达,满分10分,得分率在50%左右。部分学生不能写出正确的简单句子构成,有半数学生忽视动词的三单形式,这些说明了我们农村学校在英语教学上的薄弱,对英语写作训练的缺乏。

1、出题范围再分散些,单词要考查,学生才会有动力。

2、教师要注意综合练习,尤其是语感的培养,句子的构成。

最新七年级历史试卷分析(通用17篇)篇十六

本套试卷设计为四大板块。其中“语文积累与运用”;“语言基础和语文实践活动;“阅读与理解(其中课内文段阅读;课外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作文50分。全卷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二)试题特点。

1、关注基础训练,突出积累。

语文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从字词句运用到篇章训练,再到写作与评价,这是一个系统的训练过程,它需要学生的日积月累,才能形成一定的语文素养。因此,测试的教学导向作用在试题知识点的分布中就有明确体现。比如,试卷第一大题1-8小题考查了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积累,有直接默写,有根据意思默写;之后考查了学生的书写能力;还有对加点字注音的考查,16小题是文学常识的积累,这些题型都能很好地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重视积累,只要学生每天积累一点,考试时才会得心应手。

2、关注语言能力,突出运用。

语言表达能力的高低是学生语文素养深浅的一个重要标志,这次语文命题特别关注对语言能力的考查。本试卷中,对语言能力的考查渗透于各类题型中,分值多达21分。其中,第13、14小题是对词语和成语运用能力的考查,15小题是训练修改病句的能力;18小题考查仿写的能力;在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中设计环保广告语,对同学进行礼貌劝说,拣到手机后你会怎么做;阅读部分第22、23、31小题对句子的理解,无不体现了对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考查。对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意在引导教学从单纯的老师教、学生听的陈旧教学模式,过渡到学生能够用正确、合理的语言来主导课堂的学习过程这种崭新的教学互动模式,有利于构建学生自主学习的高效课堂架构。

3、关注个性成长,突出大语文观。

现代文阅读旨在引导学生对地震云的认识。这些考题突出了语文综合性、实践性、人文性的特点,意在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方法,视野要更开阔,心胸要更为广博,树立大语文观。

二、考试成绩。

这次七年级参加考试人数为94人,人平分为90,及格人数90人,优秀人数34人,最高分108分,最低分59分。

第一板块“诗文名句填写”,本大题共8分。

这一部分大部分同学做得比较好。

第二板块“语言基础和语文实践活动”,本大题共25分。

15小题病句的修改、16题文学常识的考查、17题朗读节奏的划分失分较多,18题仿写句子,学生答题时:语境和句式不一致,修辞手法有误;缺乏启发意义,语言表达不通顺,19题名著导读大部分同学对作品的主要内容讲述不清,20题广告语的设计不新颖,劝说语缺乏礼貌。

第三板块“阅读理解”。

第一部分为课内文段阅读。课堂讲过,学生掌握较好。

第二部分寓言阅读。由于平时我们训练过此类题目,大部分同学能得满分。

第三部分现代文阅读。

第四部分是文言文阅读,课内文言文,题目较简单,大部分学生得分较高。

第四大板块写作,共50分。

以“温暖”为题作文。要求学生结合个人经历,叙事完整,立意新颖,恰当运用叙述、描写、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在作文评阅中出现了以下问题:

1.文中材料缺乏新颖性,时代特征不突出,

2.多数学生书写不认真,卷面不整洁,

3.大部分学生作文内容不充实,没结合个人经历,缺少真情实感。

4.文章结构不清晰,内容不具体,语言平淡。

5.多数学生语言表达不够流畅,标点符号使用不准确,没有分段。

6.多数同学不能很好地运用多种表达方式使文章生动形象,富有趣味。

大部分考生得低分的原因是:书写潦草,错别字多;字数不达标;语病较多;直接抄袭试卷阅读段。

四、教学建议及改进措施。

1.教师要注重自身的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素质,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

2.从七年级开始教师就要加强对学生的书写训练。

3.在综合性运用板块,教师要对学生作专项训练。

4.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要抓实文言字词,让学生能熟背原文,对字词解释熟记于心,对句子翻译轻车熟路。教师还要对文言句式作适当讲解,这有助于学生对文言文的翻译。

5.在现代文的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字词的积累,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注重对学生答题技巧的训练。

6.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和督促。

7.教师要重视写作教学。对学生的语言、材料积累、审题、结构……。

作专项训练,采用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要时常写写下水作文,这有助于对学生写作的指导。

最新七年级历史试卷分析(通用17篇)篇十七

本次试卷注重了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但减少了死记硬背的内容;关注了学生学习过程与方法、考察了运用所学地理知识简单分析生活、生产或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还关注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可以说,本次试卷对今后我们的初中地理教学起到积极、正确的导向作用。

1、覆盖面广,重点强调基础。

试题考点覆盖了初中课程标准所列的重要知识点,重要图表都有所涉及(如地形图、分布图等),覆盖面较大。重点强调基础,考查基本能力,及会运用所学知识简单分析问题的能力。目的是引导学生全面掌握必备的地理知识,初步学会学习地理的方法,重视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为以后学习打好基础。

2、结合生活实际,尝试考查实践能力。

有些题目体现了课标的理念,考查了学生运用自己所学的地理知识简单分析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试卷中的选择题10题和综合题中的几道题均体现了这一特点。

3、设置新情境,紧密结合社会热点问题。

社会热点问题是本次考试关注的焦点,如11题、20题,以此让学生感受到地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学习地理非常重要。

本次考试年级平均成绩27.55,最高分80,及格率0.273。从成绩来看试卷难易比较适中,95%题比较容易,5%的题较难。

二、学生典型错误分析。

统计数据因为没有对试卷的各小题进行分析,只是对全校的平均分和及格率进行统计,以及自己在批卷时的感受进行分析,究其原因:

1、基础知识不是太扎实,地理的基本原理不清。从试卷情况分析可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浮于表面,没有深入透彻地掌握基本概念、基本观点。

选择题中1、9、15、19题学生记忆不扎实错误较多,10题选择答案五花八门,没有考虑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及其气候特点,填空题显然对地理事物位置、地理现象以及地理基础知识重视不够,错误太多。

2、学生不能灵活地运用知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亟待提高。如30题学生不能根据图中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的地理事物的轮廓、位置判断问题,从而导致作答不够准确。可以看出2/3的学生不能很好地运用地图和地图册分析,有的甚至答非所问。

3、思路不明,条理不清,答题不知从何下手,虽然回答了很多,但得分点较少。如29题简述美国五大湖区乳畜带形成的主要原因。其实正确答案只是一句或几句话,但学生抓不住主次,将有用的没用的全写到了卷子上,也给批卷带来了麻烦。

三、反思与改进。

1、备教材,对别是七年级的复习课,教师要对初中地理的重难点做到心中有数。备资料、试题,复习过程中我个人觉得要讲、练结合,针对教材中的重、难点知识准备资料,同时对资料中经常出现的重点知识也要重点讲解。备学生,对七年级现阶段要分析每一位学生。

2、对学生要求严格。记忆性知识点要背、要记、要写,课堂笔记要记,最好在书上记。培养学生的答题技巧,严谨审题。如加强试卷的审题;用几节课专门训练。

3、紧紧结合地图加强地理事物名称的识记,重点是世界地理的几个区域,几个国家的地理事物的记忆。

4、要在掌握各区域地理位置的基础上,理解他们的气候等地理特征,以及各区域之间的差异和联系。

5、加强练习,让学生找到自己的问题,带着问题去复习,提高复习效果。

相关范文推荐

    实用餐饮周年庆演讲稿范文(13篇)

    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我要向所有支持和帮助过我的人表示衷心的感谢和最美好的祝福。范文六:领导讲话《团队合作,攻坚克难》。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大家好!今天我演讲

    热门高中语文教学培训心得(通用16篇)

    军训心得是对军事训练中获得的各种生存技能和应对策略的总结和概括。通过阅读这些教学反思范文,我们可以获得一些教学思路和策略,为自己的教学实践提供借鉴。

    实用成人教育招生文案(模板17篇)

    毕业文案是一个临别的告白,告别学校、告别同学,它是我们对过去一段时光的告别和祝福,也是对未来的期待和祝福。爱国是每个中国人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它承载着我们对祖国的

    最新外伤事故经过范文(13篇)

    征文可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它是一个切磋学问、交流心得的平台。最后,写完文章后要仔细检查和校对,确保没有拼写和语法错误。借鉴这些征文范文,可以了解不同作

    2023年警察职务晋升述职报告大全(12篇)

    通过整改报告,我们能够及时了解工作进展,并在必要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改进。高质量的开题报告是科研项目成功的关键之一,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案例,供大家参考。

    最新学生在学安全协议书大全(12篇)

    经典作品中蕴含的智慧和美学价值,超越了时空限制,具有永恒的魅力。怎样才能够读出一部经典著作的价值?我们可以从文字韵味、情感共鸣、思想深度等方面来探究。下面是一些

    热门神经衰弱病例书写(通用18篇)

    在这个美好的时刻,我代表全体员工向大家表示热烈的欢迎!在写开场白时,要考虑到场合和目的,以便确定合适的风格和语气。以下是一些脍炙人口的开场白,让我们共同品味其中

    最新极简欧洲史读后感(汇总15篇)

    公益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弱势群体提供帮助和支持的一种行为方式。在总结时可以从自我反省和提升角度出发,深入分析和思考自己在公益活动中的表现和不足之处。接下

    最新消防班长申请书(案例12篇)

    在撰写转专业申请书之前,需要对自己的转专业动机和目标进行深入分析和思考。这些贫困申请书范文涵盖了不同贫困状况和求助需求,值得大家认真阅读。尊敬的领导人:你好,你

    实用宣传学校心得体会(案例14篇)

    学习心得是在学习过程中对所学知识和经验进行总结和反思的一种表达方式,它不仅有助于巩固知识,还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应用所学。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培训心得分享,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