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2023年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勇于担当快速行动范文简短一
按照个人作风整顿的要求,本人结合学习、围绕全局工作,对照先进查找自身存在的问题,深入查找了在理论学习、全局观念、思想作风及工作作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并提出整改措施,具体汇报如下:
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理论水平欠缺,学习不够深入; 作为机关工作人员,更需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我本身理论根基不实,主要表现在:一是对政治学习只满足于看报纸、听新闻,不能深入钻研政治理论,对党的政策、方针掌握不够全面。二是文字水平不高,对业务学习只满足于自己份内的工作,对应知应会的相关知识学的不深,掌握不全面。三是学习时间抓的不紧,不能充分利用空闲时间学习。常用老眼光、老办法、老经验去对待和处理新问题,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对于一些具有前瞻性、指导性的理论学习不够,理解不深。
2、工作标准不高,作风不够扎实: 对待工作有时只满足于认真完成领导交给的任务,常常只是根据布置的工作,说一步走一步,开拓意识还不够。缺乏知难而上、排难而进的工作态度和果敢精神。一是全局观念有待加强,有“守摊子”的思想,对职责范围外的工作掌握不够全面。二是工作缺乏创新意识,只满足于过得去,不求过的硬。三是工作自觉性不高,认真扎实程度不够,考虑问题不全面。
二、今后整改措施
1、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思想素质。今后在工作中更要加强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等科学理论的的学习,及时学习领会党的文件精神,用邓小平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修养。进一步增强纪律观念、纪律意识,增强创新意识、克服“思想僵化,不思进取”的思想;以高度的责任感、事业心,以勤勤恳恳、扎扎实实的作风,以百折不饶、知难而进的勇气完成单位的各项任务。
2、加强工作的责任心,不断提高工作质量。要针对工作的性质、要求不断加强学习,努力提高办事效率;工作中多动脑筋,讲究方法,注重实际效果;不断加强对自己工作能力、修养方面的培养;克服已前工作中的毛病把工作质量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3、加强自我思想改造,努力提高综合素质。首先是热爱本职工作,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积极进取,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好每一项工作。其次要灵活运用合理的方法,不断提高工作效率。
三、个人作风建设的承诺:
1、注重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在思想上、行动上与组织保持高度一致。
2、开拓进取,乐于奉献,踏实做事,恪守党员标准。
3、加强自身素质修养,转变工作作风,树立勤恳、务实、高效形象。
4、增强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通过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措施,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承诺人:
时间:x年xx月xx日
2023年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勇于担当快速行动范文简短二
为深化“作风转变年”活动,进一步改进干部工作作风,切实推进机关行政效能建设,xx镇党委政府就推进干部作风转变向社会郑重承诺:
一、严肃工作纪律。严格实施德阳市“23444”作风建设工程,推动“一三五八”发展战略,做到“马上办、抓落实、不偷懒、不浮躁、不动摇”,严格遵守《xx镇机关工作制度》办事,对于违反规定的人和事坚决给予处理,决不姑息。树立好的典型,切实抓好干部作风建设工作。
二、严格实行党务、政务公开,让干部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把服务的内容、办事程序、办结时限、办理责任人等信息公布上墙,确保办事群众对所要办的事及所要找的人一目了然,方便让群众行使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三、严格实行首问责任制。第一个接待来办事的群众的干部即为第一责任人,他应对来访群众提供热情的服务,认真办理相关的事宜,对不属于自己管辖范围内的事,应主动引导群众去到相关的部门找到具体办事人员,做好引导服务工作。
四、严格责任追究。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纪行为,做到有诉必查、有查必果,查必到人、查必到位、快查快结。对违反承诺的机关干部给予行政问责,情节严重的追究党纪责任,切实维护政府机关良好形象。
五、切实推进机关效能建设。进一步强化目标管理,实行工作绩效考核制度及做到奖罚分明,实行重奖重罚,提升责任意识。大力推进阳光型政府、服务型政府,切实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六、切实服务好群众和企业项目,深入有效的开展“作风转变年”活动,“转作风、树形象、促发展”,真正做到“知民情、解民困、惠民生、了民愿”。着力优化经济发展环境,让项目不但引得进、更留得住。
七、实施大督查制度,健康有序地推进干部作风建设工作。成立督查室,围绕镇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和交办工作,对相关部门和村社落实情况进行督查督办,对存在的问题通过发书面通知和发“飞信”等方式限期整改。
欢迎社会各界予以监督。
监督投诉电话:
中共xx镇委员会
xx镇人民政府
2023年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勇于担当快速行动范文简短三
作风转变个人承诺书
转变作风,首先要从领导机关、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做起,是关键所在。下面第一范文网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作风转变个人承诺书,以供参考。
作风转变个人承诺书篇一:
干部作风转变承诺书
为进一步转变机关作风,树立良好的自身形象,努力提高服务发展、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水平,践行党的群众教育实践活动,推动全乡机关作风的根本好转,本人特作出如下承诺:
1、认真学习政治理论、业务知识、法律法规等内容,做好学习记录,开展讨论交流,定期检查考核,促进思想解放,观念更新。
2、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做到语言文明、举止大方、办事快捷。接待来访人员,言谈举止要热情、得体、大方,接听电话和接待服务对象时要规范服务用语。
3、坚持限时办结制。自己对自身职责范围内的工作要全面负责,对基层请示的问题,能解决的要立即解决;需研究协调的,要限时办结。
4、认真做好群众来访接待。接待群众来访态度和蔼亲切,服务热情周到,解答不厌其烦,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想方设法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做到有难必帮,有诉必查,有查必果。
5、加强对基层工作的指导。经常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社情民意,协调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
6、严格遵守考勤制度。进一步落实机关部门工作纪律,上班不迟到早退、无故缺勤和未履行请假手续擅离岗位;工作时间不打牌、下棋、上网聊天、玩电脑游戏、炒股或从事其他与工作无关的活动;坚决禁止工作日午间饮酒。
7、严禁铺张浪费,注重安全。节约水、电,严禁长明灯,根据需要,合理开、关空调、饮水机等电器;节约办公耗材。
8、注意环境卫生,规范服务行为。所在部门要做到整洁、卫生,朴素,无环境卫生死角。
9、全面落实作风建设责任制,严格执行责任追究制度。要正确履行职责,牢记服务第一,坚持原则,不谋私利,要明确办事程序,规范业务流程,依法廉洁行政。
以上承诺,请全乡各级党政组织、广大干部群众及社会各界
严格监督。
承诺人:xxx
时间:xxxx年xx月xx日
作风转变个人承诺书篇二:
个人作风建设承诺书
按照个人作风整顿的要求,本人结合学习、围绕全局工作,对照先进查找自身存在的问题,深入查找了在理论学习、全局观念、思想作风及工作作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并提出整改措施,具体汇报如下:
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理论水平欠缺,学习不够深入; 作为机关工作人员,更需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我本身理论根基不实,主要表现在:一是对政治学习只满足于看报纸、听新闻,不能深入钻研政治理论,对党的政策、方针掌握不够全面。二是文字水平不高,对业务学习只满足于自己份内的工作,对应知应会的相关知识学的不深,掌握不全面。三是学习时间抓的不紧,不能充分利用空闲时间学习。常用老眼光、老办法、老经验去对待和处理新问题,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对于一些具有前瞻性、指导性的理论学习不够,理解不深。
2、工作标准不高,作风不够扎实: 对待工作有时只满足于认真完成领导交给的任务,常常只是根据布置的工作,说一步走一步,开拓意识还不够。缺乏知难而上、排难而进的工作态度和果敢精神。一是全局观念有待加强,有“守摊子”的思想,对职责范围外的工作掌握不够全面。二是工作缺乏创新意识,只满足于过得去,不求过的硬。三是工作自觉性不高,认真扎实程度不够,考虑问题不全面。
二、今后整改措施
1、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思想素质。今后在工作中更要加强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等科学理论的的学习,及时学习领会党的文件精神,用邓小平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修养。进一步增强纪律观念、纪律意识,增强创新意识、克服“思想僵化,不思进取”的思想;以高度的责任感、事业心,以勤勤恳恳、扎扎实实的作风,以百折不饶、知难而进的勇气完成单位的各项任务。
2、加强工作的责任心,不断提高工作质量。要针对工作的性质、要求不断加强学习,努力提高办事效率;工作中多动脑筋,讲究方法,注重实际效果;不断加强对自己工作能力、修养方面的培养;克服已前工作中的毛病把工作质量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3、加强自我思想改造,努力提高综合素质。首先是热爱本职工作,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积极进取,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好每一项工作。其次要灵活运用合理的方法,不断提高工作效率。
三、个人作风建设的承诺:
1、注重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在思想上、行动上与组织保持高度一致。
2、开拓进取,乐于奉献,踏实做事,恪守党员标准。
3、加强自身素质修养,转变工作作风,树立勤恳、务实、高效形象。
4、增强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通过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措施,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承诺人:xxx
时间:xxxx年xx月xx日
作风转变个人承诺书篇三:
承诺书
为认真落实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 “八项规定”和公司关于改进工作作风的具体要求,深入开展转变作风“树形象”活动,现郑重地向组织做出如下承诺:
一、坚持改进作风、树立形象。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公司关于改进作风的各项具体要求,不违反规定、擅自妄为。
二、坚持严守纪律、遵守党章。严格执行党的政治纪律,自觉遵守党章、维护党章,不发生违反政治纪律的行为。
三、坚持顾全大局、勇于担当。牢固树立大局观念和责任意识,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各项决策部署,不在贯彻执行上打折扣、做选择、搞变通。
四、坚持联系群众、深入基层。密切联系职工群众,深入基层了解真实情况,切实研究问题、解决困难、化解矛盾、促进工作,不脱离群众、作风飘浮。
五、坚持真抓实干、务求实效。杜绝形式主义和浮夸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做到日事日毕、日清日高,不推诿扯皮、办事拖拉。
六、坚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和大手大脚,带头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不盲目攀比、奢侈浪费。
七、坚持发扬民主、团结共事。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自觉接受党组织、党员和职工群众的监督,不拉帮结派、计较个人得失。
八、坚持秉公用权、廉洁从业。严格遵守廉洁从业有关规定,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做到遵纪守法、规范履职,不无视法纪、贪污受贿。
九、坚持生活正派、情趣健康。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坚决抵制歪风邪气和不良生活方式的侵蚀,不沉溺于灯红酒绿、声色犬马。
十、坚持率先垂范、践行承诺。不发生违反作风建设及其它违规违纪的行为。 若违反以上承诺,给企业造成不良影响或经济损失的,自愿接受党纪、政纪处分;触犯法律的,自愿接受法律处罚。
承诺人:xxx
时间:xxxx年xx月xx日
2023年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勇于担当快速行动范文简短四
根据汉滨区教育体育局党委文件精神要求,为进一步加强作风转变,规范从教行为,维护全校教师良好形象,我郑重承诺做到以下几点:
1、严格按法律政策规定办事,认真执行教师职业道德“十不准”的规定,自觉遵守安康市干部作风“十严禁”和汉滨区教育体育局教育管理干部“五严禁”和教师“六个严禁”,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
2、依法执教,加强学习,不断从教水平,树立科学的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和政绩观,绝不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3、勤勤恳恳工作,踏踏实实做人,注重教师形象,做到言传身教,为人师表;诚实、守信、公正、严格,处处给学生做出表率。
4、求真务实,工作不拖拉,接受工作不讲条件、落实工作不打折扣,提高工作效率,对上级和领导交办的工作任务坚决落实,对所承诺的事情按时兑现落实。
5、积极进取,工作中肯动脑筋思考,不被动应付,加强执行力,有所作为,积极深入教学一线听课评课,尽职尽责。
6、模范遵守社会公德、维护教师良好形象,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
7、廉洁自律,办事公正,不拉帮结派,不说脏话、不发牢骚,公平公正对待每位学生,讲求节俭,不铺张浪费。
8、上班不迟到不早退、不无故缺勤,不为履行请假手续擅离岗位,不在工作时间打牌、下棋、上网玩游戏、炒股,不从事其他与工作无关的活动以及在工作日的中午酗酒。
以上是我的庄严承诺,我愿意接受广大师生、家长和人民群众的监督。
学校:西山小学(盖章) 承诺人:
二0xx年五月二十八日
2023年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勇于担当快速行动范文简短五
ok3w_ads("s005");措施改进机关作风优化发展环境
7月25日,**镇召开“改进机关作风优化发展环境” 动员大会,镇党政班子成员、机关干部职工全部参加,党委书记主持会议并作动员讲话。
会议传达了县“改进机关作风优化发展环境”动员大会精神、认真学习了县委书记、县长的会议讲话,就**镇的具体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并明确了五项措施,着力改进机关干部作风,优化**发展环境。
一是解放思想,筑牢发展平台。推出日常学习制度,深化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以建设学习型机关带动干部思想的解放,以思想的解放推动工作的创新,正确处理全局与局部、集体与个人的关系,以团结稳定协调的合力增强**发展的动力。着眼长远,立足当前,创新思维,实现发展环境良性循环。
二是转变作风,提高行政效能。强化首办责任制、岗位责任制,增强机关工作人员的大局意识、发展意识和服务意识,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致力于改善环境,创造新的竞争优势。使农村、企业和广大群众真正感受到镇党委、政府加强机关作风建设,改善发展环境的积极效应。
三是高效服务,构筑效率优势。推出全程代理服务制度,发扬“马上办、主动办、上门办、透明办、创新办”的"五办"作风,突破不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条条框框,最大限度地为企业、为村委、为群众提供高效优质服务。
四是诚信待商,建设信用环境。牢固树立"招大商、大招商,招商引资压倒一切"的全新观念,着力打造一个诚实待商的招商引资环境。把"诚信"作为"文明机关"评选、行风评议等活动的重要内容,大力展现**优越投资环境和责任政府的形象,维护和培育良好的信用秩序。
五是执政为民,强化宗旨意识。深化干部包片蹲点责任制,把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作为工作的重点,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切实为群众排忧解难,力争广大人民群众满意。
ok3w_ads("s007");
2023年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勇于担当快速行动范文简短六
ok3w_ads("s005");【摘 要】2015年9月3日,云南省话剧院小剧场话剧专题研讨会在昆明滇池路怡景园培训中心成功举行。本次研讨会由云南省话剧院主办,有来自云南省文化厅、北京戏剧家协会、中国国家话剧院、云南戏剧家协会、云南省京剧院、云南艺术学院等单位和部门的相关领导和专家、学者,以及关心关注云南话剧事业的各媒体,演艺公司、文化传播公司、独立制作人、市场分析专家等热心人士,針对云南小剧场话剧的发展和云南省话剧院改制以来的改革探索之路,进行了专题研讨。云南省戏剧家协会主席、云南艺术学院院长吴卫民将此次会议称为“云南话剧史尤其是小剧场话剧运动史上一次里程碑式的事件”。
【关键词】小剧场;话剧专题;研讨会;云南省话
中图分类号:j8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3-0017-03
云南省话剧院小剧场话剧专题研讨会由云南省话剧院艺术总监、国家一级导演李鹏主持。在云南省话剧院党总支书记、院长马捷介绍了该院近两年来小剧场演出情况之后,文化厅党组书记、厅长蔡春生对云南省话剧院小剧场演出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说:“2012年云南省话剧院转企改制以后,在没有剧场、排练场地简陋的情况下,始终坚持以创作为基础,以演出为中心,以质量为根本,以服务为目的的基本方针,并积极探索云南小剧场话剧市场运作的新思路、新模式,在艺术上不断追求,推陈出新,面向广大群众,宣传普及话剧艺术,推出云南省话剧院的周末小剧场演出,也是云南唯一一家坚持周末演出的院团。”本次会议既有理论上的深入探讨和总结,又有对实际情况的分析,以及为如何解决问题筹划战略措施。
一、关于云南省话剧院小剧场演出现状问题
云南省话剧院实现转企改制后,在面向市场的过程中,经历着艰难的转型,试图尝试以小剧场话剧演出作为突破口,谋求话剧市场化变革。总体来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云南省话剧院从2013年8月开始尝试小剧场话剧演出,首先以引进已经有市场号召力的成熟剧目来预热云南小剧场话剧市场,如《疯狂的谎言》《爱情合伙人》《钱多多嫁人记》《》《纯属巧合之一夫二妻》《钱多多备嫁记》等剧目陆续由云南省话剧院排演,并坚持常态化演出。
2014年八九月份,云南省话剧院举办了“首届云南小剧场全国邀请演出季”,邀请来自北京、上海、山东、四川等地的小剧场话剧来昆明演出。演出地点从艺术客厅转移到了位于市中心的新工人文化宫职工剧场,演出时间也调整为每周五、周六定时演出,并一直坚持至今。在此过程中,该院转变了剧目生产方式,锻炼了一批青年导演和青年演员,培养了观众,扩大了剧院社会影响力。同时,也存在着多方面的不足和难题亟需解决。
针对云南省话剧院小剧场话剧演出状况,云南艺术学院院长吴卫民概括为六个方面,一是剧目构成单一,原创剧目不当家;二是演出频次不够,轮演档期不强;三是观众培养不广,潜在群体不确定;四是预热声势不足,宣传效果不到位;五是后设宣传缺席,剧目评论无声势;六是联合同行不利,孤军奋战少联手。可以说,吴卫民先生这六个方面的概括是极为准确和全面的,得到与会人员的一致认可。
云南省话剧院作为一家处在转企改制初期的院团,进行了为期两年的改革实践,就自觉意识到自身发展所遇到的瓶颈,积极召开此次云南省话剧院小剧场话剧专题研讨会,得到了云南戏剧界和全国同行的称赞。然而,所面对的一切难题,也是改革实践中不可避免的。更为重要的是,如何面对这些难题并积极寻找应对措施,在总结已有问题的同时,为下一步的发展寻找对策和方向。此次会议的召开,显得尤为迫切和至关重要。
二、关于剧目建设的战略问题
剧目建设是一个剧团的立足根本,也是云南省话剧院高度重视和亟待完善的战略问题。吴卫民先生在谈到上演剧目中存在单一化问题时提出,要考虑到观众需求是多方面的,在加强剧目搭配的同时,对原创作品给予高度重视。他提出,原创剧目究竟往哪里走?他认为,云南有云南的题材特点,云南有自己的人才,可以聚集一批剧作家,哪怕是剧作新人,创作一批作品。云南省话剧院和云南艺术学院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应当联合。同时他提出“方言话剧”的创作,用自己的语言,自己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云南艺术学院和建元教授在发言中提出,云南省话剧院一直有自己的原创传统,很渴望再看到例如《打工棚》《搬家》等原创作品。中国国家话剧院运营中心主任傅维伯强调:“每个区域有每个区域不同的文化特点,结合自己的特点和普遍的规律进行创作。”云南大剧院副总经理李刚认为,在剧本创作上可以依托云南少数民族的文化资源,整合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中的戏剧元素。
云南省话剧院在重视原创剧目创作的同时,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要以更大的包容性,吸纳其他优秀的剧目,来培养观众。但选择什么样的剧目类型成为了一大难题。北京戏剧家协会驻会秘书长杨乾武认为,刚开始选剧目一定要慎重,太另类的不要选,太实验的不要选,哪怕娱乐性强一点不要紧,戏剧不排斥娱乐。云南艺术学院杨军教授提出,在云南省话剧院前期选择的剧目里,青春、爱情题材看似最具购买力,捕捉青年观众。但这层观众群又是非常具有变数的,迎合一个群体,另一个群体就会不买单。一旦雷同化、重复、千篇一律,就会容易造成视觉疲劳。她认为,剧目建设要向多元化发展,首先,对于一个专业院团来说,经典剧目的建设,不容忽视。经典剧目,可以是戏剧共有的经典剧目,或者本团传统经典的看家戏,以及世界或国内经典作品。其次,注重儿童剧市场的培养。儿童剧市场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云南艺术学院杨俊霞教授对伦敦西区和纽约百老汇成熟市场进行了一番介绍并得出结论,在未来的剧目准备上,要注重白领情感剧向办公室戏剧的转换;选择生活喜剧的同时,要考虑到家庭喜剧的概念,尤其是音乐剧剧目的选择,以及更适合于小剧场戏剧的单人剧创作。昆明市盘龙区政协委员、经济学专家杨晓冬从经济学角度提出,要把握低成本剧目的建设。低成本剧目建设,将会成为云南省话剧院为培养观众而进行的常态化演出的最佳选择,也是剧目建设的重点之一。
在剧目建设走向多元化的同时,如何因地制宜,不断推出符合云南戏剧观众喜闻乐见的剧目,还要在不断探索实践中去积累经验。此外,云南省话剧院要对自身的定位、风格特征有一定的探索,有意识开辟属于云南省话剧院“这一个”的艺术生产机制。
三、关于培养观众,培育市场问题
观众是戏剧生存的土壤。话剧艺术的生存,不可缺少的条件就是观众。云南省话剧院在艰难的改革实践中,确立了培养观众的意识。在引进剧目的选择上,以观众定位为起点,懂得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在市场培育的前期,选择一部分经过了市场考验的成熟作品,以喜剧类、都市情感类为主,培养了一定的观众。所以说,话剧并不是没有市场,并不是没有观众。由于剧目单一化问题,所培养的观众群体范围较小,如何同更多的观众建立起牢固的关系、发现小剧场话剧潜在的观众群,以及如何培育和扩大演出市场,成为摆在云南省话剧院面前的一道难题。
马捷院长充分认识到,云南省话剧院作为一家国有院团,首先要产生的是社会效益。但社会效益的产生,是通过受众来体现的。吴卫民和傅维伯对此给予了充分肯定。吴卫民指出,中国20世纪80年代有“戏剧观大讨论”,还有小剧场戏剧的实验探索,就是为了找回观众,而不是为了去赚钱。傅维伯说:“小剧场戏剧真正的体现价值不在于钞票,不在于能给你带来多少经济效益,而是对这个社会,对戏剧的推动,对社会人才的培养,是起到一个这样的真正价值。”
对戏剧理念坚守的同时,我们要认识到,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文化产业的不断发展,剧团的生存和发展要与市场接轨,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在重视社会效益的同时,也应当承认戏剧的商品属性,最终做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杨军说:“文化体制改革的初衷,是让院团在通过改革转变观念之后,再回到艺术生产应有的良性运行规律和模式中。从历史上看,西方戏剧也好,中国戏曲也好,在走上成熟阶段的时候,市场和商业化的模式有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中国戏曲成熟阶段在南宋,它已经走向商品经济的模式。戏剧只有赢得观众和市场,才能谋求长远的发展。”杨乾武提到市场的概念,他说:“市场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一个是观众,一个是票房。那么我们要先要观众,后要票房。观众消费就是票房。”同时他还强调,小剧场戏剧,他希望是青年戏剧、青年文化。从市场的角度出发,青年戏剧能做的就是低成本。要运用底层的视角,聚焦普通人和青年人的精神成长、思想感情、文化趣味来逆袭这个社会,逆袭中国当下流行的成功学,为小剧场戏剧探索一种新的方式。傅维伯对此做出回应,他说:“今后我们的市场,我们文化消费的培养一定是年轻人,这样才有市场的未来。”
观众的培养、市场的开拓,要坚持常态化的剧目演出。虽然目前云南省话剧院坚持每周五和周六演出给剧团的日常事务带来很大的影响,但是在会议上还是得到诸位专家、学者的肯定。吴卫民说:“观众群体的开拓是突破瓶颈的重要因素。观众群体的开拓要和演出频次联系起来,要把剧目的演出变成昆明人文化消费里边的一种常态生活,成为总在那里的风景。”杨乾武对云南省话剧院作为一家国有院团出面做小剧场话剧演出给予了高度赞赏,这将是未来全国各地演出常态化的一个出路。常态化演出的进行,同时要加强轮演制度,就要保证有一定数量的剧目资源。云南省话剧院在剧目数量准备上存在着严重的不足。云南大剧院董事、副总经理李刚认为,要寻求全方位的合作支撑,以开放的视角,加强省内省外、国内国外,以及院团和学院之间的合作。傅维伯也指出,要向社会、大学和非职业戏剧开放,没有演出,可以有戏剧的相关活动。吴卫民从中国戏剧发展的历史出发,他强调,校园戏剧对整个戏剧生态都是一个极大的补充,是供给充分养分的一个重要来源。面对非职业戏剧这支民间戏剧力量,不容忽视。
观众和市场关乎着戏剧的生存和发展问题。戏剧生态的构建,要从多方面、多角度着手。观众的培养和市场的培育势在必行。云南省话剧院的改革实践,一定要转变已有的观念,立足于自身的发展,以更开放的观念,展望戏剧的未来。可以说,观念就是生产力。
此次研讨会的召开,不仅对云南省话剧院自身的发展有一定的推动意义,而且对全国范围内的院团改革都具有相当重要的示范作用。
四、关于营销宣传问题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小剧场话剧要想成功走向市场,在保证剧目质量的基础上,行之有效的营销宣传手段变得尤为重要。先要对市场有一定的了解和把握,打破以往固有的宣传推广途径,擴大传播方式对演出市场的推动作用。
云南省话剧院积极探索小剧场话剧市场商演模式,首先对票价进行了一定的规范设计。票价问题一直都是影响市场的关键因素,至于目前票价是否合理,仍需在不断的探索实践中去检验。
其次有关宣传渠道和营销方式问题,云南省话剧院在小剧场话剧演出探索过程中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例如,建立微博、微信公众平台,以及和云南本土主流媒体合作。会议对与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结合给予了肯定。其中,吴卫民提出要重视加强对剧目的评论工作。
第三,品牌意识的提升。根据对云南特殊地理位置的分析,傅维伯提出,面向云南文化高地建设,有可能的话,把现在的品牌提升到一个国际品牌高度,承担国家的文化战略,主要辐射南亚、东南亚地区。不仅仅以戏剧为主体,其他的表现形式也都可以融入进来,例如音乐、舞蹈、魔术、木偶等。
第四,增加观众的参与度。杨晓冬从管理学出发,他说:“客户的体验要向前段拉,不能在戏剧发生的时候才和客户发生关系,这样就太晚了。一定要在这个剧目生产过程中就把观众拉进来。比如说可以争取一些社会演员担任一些龙套角色,这些社会演员是未来的、无数的观众潜在群体。”
互联网时代,要转变以往的观念,要勇于创新,更要跟上时代的步伐。戏剧的发展,亦是如此。在保持不违反戏剧艺术创作规律的同时,其他任何有利于戏剧发展的要素都不应该被排斥。只要对戏剧艺术发展有所推动,无论是戏剧外部还是戏剧内部所发生的变化,只要最终仍属于戏剧艺术,都应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戏剧在发展过程中,戏剧创作要面向多样化,要实现戏剧的多重追求,来丰富自身的发展。云南省话剧院的改革要重视当下对戏剧发展有所推动的因素,要跟得上时代的步伐、社会的发展,以更为包容的态度,开拓创新。
五、关于人才战略问题
云南省话剧院在面向市场过程中,如何解决话剧艺术与市场接轨的矛盾,如何在不断探索实践过程中,找到一条符合自身发展的道路,任务艰巨。在进行队伍准备的过程中,人才是关键。傅维伯强调:“人才的缺失,不在于创作人才的缺失,表演人才的缺失,而在于管理人才的缺失。缺失核心的、引路的、戏剧宏观的管理人才。”
另外,云南省话剧院的改革实践是一项任务艰巨的大工程,不仅需要政府加大扶持力度,更需要社会各方面人才的支持和帮助。戏剧的发展,不是某一个环节的问题,关乎着整个戏剧生态环境的建设问题。对于云南省话剧院来说,面对来自市场等各方面的挑战还有很多,还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继续坚持努力。戏剧的命运如何,历史和时代会做出选择,戏剧工作者只有踏实做好应做的事情,秉承一颗对戏剧的敬畏之心,少一点空话,多一点实干精神,相信戏剧会迎来更好的明天。这样的剧团所进行的改革实践,对整个云南戏剧事业的发展,乃至中国戏剧事业的发展都应引起重视。对当前院团所进行的改革,要从整个生态重建的层面去做规划,理性实施,思考戏剧未来的发展问题。
会议最后,云南省文化厅副巡视员郭伟做了总结性发言。他指出,此次专题研讨会规模小,但规格高,是一次非常成功的会议。会议对云南省话剧院小剧场话剧演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下一步的发展要注意的一些问题,进行了会诊和讨论。既有宏观上的指导意见,又有具体操作上的建议。通过各种观点的讨论,大家一致认同,云南省话剧院作为一家国有院团,承担着一定的社会责任,要以社会效益为主,经济效益为辅。同时,加大文化体制改革的力度,调整思路,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探索出一条适合云南省话剧院自身的发展道路。
毋容置疑,小剧场话剧已经成为今天中国最具有活力的戏剧形式。云南的小剧场话剧该何去何从?如何吸收外来经验、因地制宜?专业院团和民营制作如何互相借力、开拓创新?此次会议充分体现了学术、理论研究对剧院剧种发展战略和剧目生产规划等全方位工作的指导意义。这不禁让人想起北京人艺建院之初确定的“学术建院”的办院方针,我们希望,云南省话剧院也有这样的气魄和愿景,把云南省话剧院建设成为有自己独特风格、有自己理论体系和实踐方法的云南自己的话剧院。
作者简介:
潘睿杰,男,云南艺术学院戏剧学院2014级戏剧编剧方向在读研究生。
基金项目: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研究生项目《云南戏剧生态构建研究——以云南省话近年的改革实践为例》成果。
相关热词搜索: 因地制宜 开拓创新 转变观念 ok3w_ads("s006");ok3w_ads("s007");
2023年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勇于担当快速行动范文简短七
ok3w_ads("s005");中国现代民俗学的多学科参与并不像有的学者认为的是新兴学科在初创期不可避免的一种现象那样简单,主要是由于晚清以来知识分子文化立场观念的转变使民众被纳入到他们的学术视野中,而五四知识分子在对民间文化价值重估的基础上又承继并深化了晚清知识分子移风易俗改造社会和新民的启蒙主义思想以及学术救国的思想,而这些又与民俗学学科发展的需要及其本身的特点相契合,故而形成了中国现代民俗学的多学科参与。
[关键词]民俗学;多学科参与;文化立场观念;民众;学术救国;价值重估;学科发展
[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18x(2006)01-0061-07
刘颖(1973—),女,安徽宿州人,安徽师大文学院讲师,华东师大文艺民俗学03级博士生;陈勤建(1948—),男,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 200062)
1918年,《北京大学日刊》发表刘复拟定的《北京大学征集全国近世歌谣简章》和蔡元培的《校长启示》,标志着中国现代民俗学揭开了历史的序幕。从对歌谣的搜集到研究,进而将搜集与研究的范围扩大到民间故事、传说等民间文学领域其他部分以及其他民俗学方面的过程中,中国的现代民俗学呈现出了文学、语言学、历史学、哲学、宗教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学科参与”的景象。诚如赵世瑜先生所言,这是由于新旧学科交替时期,没有明确学科边界的新兴边缘学科在初创时期不可避免的现象。[1]但究其深层原因,我们认为是由于特定时代背景下知识分子文化立场观念的转换以及对民间文化价值的重估所致。晚清以来,民众在知识分子视野中的地位逐渐上升,五四一代知识分子在对民间文化重估的基础上承继并深化晚清知识分子移风易俗改造社会和新民的启蒙主义思想以及学术救国的思想,而这些又与民俗学学科发展的需要及其本身的特点相契合,故而形成了中国现代民俗学的多学科参与。
一 、民众地位的上升与知识分子文化立场的转变
从1840年开始,中国在面临列强环伺与入侵的生死存亡的危机时刻,文人士大夫、志士仁人纷纷投入到寻求救国救民、保国保种的道路与探索富国强民的方法之中。在保守与开放、西学与中学、体用、道器等诸多思想为开端的碰撞与交流之中,形成了一个对西方文化从器物到政治制度再到思想文化上的学习、借鉴、吸收的逐步深化的思想历程。在这一历程中,西方政治制度和自由、平等的民主理念以及人类学、社会学的进步观点,将中国传统的重民思想、法治思想、平等兼爱思想、立君为公思想等以“民本”为核心的“民”的观念激活了,先进的知识分子从这里找到了救国的切入点,于是形成了清末民初政治谈民、思想谈民、学术谈民以及由此而形成的自下而上的对民众进行国民性改造的一系列轰轰烈烈的启蒙运动的壮观景象。1860年以来,冯桂芬、王韬、郑观应、严复、谭嗣同、康有为、梁启超、陈独秀、孙中山等人从政治的角度都谈到了“民”,涉及民生、民权、民主等问题,如郑观应中呼吁国家要“以民为本”,“而致治之道,莫切于亲民之官;生乱之源,莫急于病民之政”;[2]严复在民权问题上指出西国之王者“夫彼专为君”,很多权力“皆可放任其民,使自为之”,而中国帝王“皆以其身兼天地君亲师之众责”,故“民之能事,无有以发达”,“其于国也,无尺寸之权柄,无丝毫应有必不可夺之权利”,[3][p.74]因此君民的关系“夫西方之君民,真君民也”而“东方之君民,世隆则为父子,世污则为主奴”。[4][p.76]思想方面严复揭橥改造国民性问题。他根据斯宾塞的社会有机体理论:“一国犹一身也”[5][p.7],“天下之物,未有不本单之形法性情以为其聚之形法性情者也”[6][p.25]、“国之强弱贫富治乱者,其民力、民智、民德三者之征验也”[7][p.18],因此将民力、民智、民德三者作为判断民种高下的标准相应地提出了“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的救世方略。而学术思想的铸旧陶新与政治思潮的嬗变演进又是复杂地交织在一起的,此时的学术谈民也主要表现在倡导民权、关心民生、开通民智、培养民德等方面。“学问所当讲求者,在改良社会增其幸福,其通行语所谓‘国计民生者是也’”,[8]古学复兴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形成的,诸子学尤其是墨学,它的“尊卑无别”的平等、兼爱思想,轻生死、忍苦痛的尚武精神等内质使其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最初导致“西学中源说”,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时期又被维新派和革命派作为变革社会、拯救国民的信念和思想源泉。[9]再如康有为《孔子改制考》就将西方的民权、议院、民主、平等等观念都说成是孔子所创,是中国文化中固有的东西,使倡民权就成为合理的要求。如此种种,不胜枚举。而此时“民”的观念与中国传统“民”的观念虽有一脉相承的关系,尤其明清之际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等反对专制主义的思想给予了直接的影响,但是两者之间有着本质的不同。近代由于在西方政治制度、自由平等理念的观照下,“民”不是君主统治下的“民”,而是与君平等的“民”,“民主”不是民之主,而是民为主,“民本”、“重民”等思想的提出不是为更好地维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而是为否定、摆脱、推翻君主专制制度而提出的,[10]尽管对于中国的士大夫来说这是一个痛苦的思想蜕变与抉择,但毕竟在历史的潮流面前谁也无法忤逆。在这样一种政治观念的主导下,从政治上讲求民主、民权,到思想上为配合政治需要而对国民性改造提出要求,再到针对国民性改造而进行的启蒙运动,民众在历史舞台上第一次被重视起来,在知识分子的政治与学术视野中的地位有了质的提升。如果说在清末民初的启蒙运动中,民众虽然被前所未有地重视起来,但还只是纯粹处于被教育被启蒙的地位,是被上层社会包括启蒙主义者在内所鄙夷的低下阶层,那么到了五四前后,随着民主、科学、平等自由、个性解放的革命呼声日益高涨,“劳工神圣”以及到“到民间去”口号的提出,民众不仅在知识分子的政治、学术、思想的视野中地位提升,社会地位也有一定程度的抬高。
民众地位的提升与知识分子文化立场的转变是相辅相成的,使得他们将眼光从封建统治阶级文化转移到被统治阶级的文化上,这也就为知识分子的启蒙运动找到了一个无可挑剔的理由。清末西方传入的社会学教育学等理论给予中国知识分子深刻的启示,进化论、社会有机体论和德智体三方面的教育论成了他们探讨出路的基本原理。比照西方和日本的状况,他们看出中国的积弱根本在于“风俗”,以参赞为古之小行人,行外史氏之职的黄遵宪在1887年发表的《日本国志·礼俗志一》中就指出:“风俗……及其既成,虽其极陋甚蔽者举国之人习以为然,上智所不能察,大力所不能挽,严刑峻法所不能变夫事……举国人展转沈锢于其中而莫能少越,习之囿人也大矣。”而风俗与政治的密切关系是自古以来形成的共识了:“人心风俗,掌握国家莫大之权,而国家万事其本源亦于是焉”,[11]所以“古之先王知其然也,故于习之善者导之,其可者因之,有蔽者严禁以防之,败坏者设法以救之”,[12],故针对中国的实际,严复、梁启超为代表的一批人提出了从民德、民智、民力三方面塑造新民来达到移风易俗目的的启蒙主义思想。自此学术界掀起小说界、诗界、史学的革命和戏曲的改良;社会上出现了白话报、读报社、宣讲班;批判儿童与妇女教育的问题以及抽鸦片、裹小脚、迷信等陋习,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启蒙运动。到了五四时期陈独秀首举“民主”与“科学”的大旗,认定“只有德先生和赛先生可以救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13]标志着启蒙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也表明知识分子文化立场的真正转变。他们不再满足于仅仅对民众进行自上而下的思想文化灌输以及陋习鄙俗的批判,而是要将眼光平视,深入到民众自己的文化领域中去看个究竟,试图真正了解他们的生活、思想,从而更好地找到救国救民的出路。如顾颉刚等人对妙峰山香会的调查并认识到“在这上,可以看出他们意欲的要求、互助的同情、严密的组织、神奇的想象;可以知道这是他们实现理想的一条大路”,他们甚至在这种民众运动中,看到“民族中的下层社会的文化保存着一点新鲜气象”,而他们认为这正是拯救民族衰老的“强壮性血液”。[14][p..330]。因此在五四时期,除了对民众继续进行开通民智(如白话文运动)、破除迷信、改革陋习的启蒙教育以外,关于民间文化——民众自己的学问和知识也就被知识分子纳入学术视野之中。譬如周作人,他之所以提出“平民文学”的口号,并不是空穴来风。受安德路朗等英国人类学派的影响,他十分重视和提倡民间文化,1913年首次从日本引进了“民俗学”这一名词,并随之征集绍兴儿歌与童话,而他对民间文学、民俗学的提倡与研究差不多贯穿于他的整个文学和文化生涯。总之,从晚清到五四前后,知识分子的文化立场逐渐稳固于民众民间文化上,因此从他们自身熟悉的学科、学术角度介入民众学问——民俗学的范畴,势必成为一种学术潮流。
二、学术救国思想的承继与民间文化价值的重估
学术与国家的关系向为知识分子所关注,对于他们来说,文化存亡是民族兴衰的首要因素。“盖以易朔者,一家之事。至于礼俗政教,澌灭俱尽,而天下亡矣。夫礼俗政教固自学出者也,必学亡而后礼俗政教乃与俱亡。”[15]因此救亡必先救学,只有学术兴,礼俗政教才能兴,国家也随之兴。学术救国的思想是以文化承担为职志,以学问为依归的读书人对空前的民族危机的自然反应,也是其继承往圣先贤之道而形成的终极关怀的体现。晚清知识分子在学术估价问题上筚路蓝缕:严复认为中学无益于救国,主张通西学以救国;国粹派则寄希望于复兴先秦诸子学重振中国文化;章太炎则从评述诸子入手,系统清理中国学术发展历程;刘师培则是借西学之长重估中国古典学术得失。
五四一代知识分子承继并发展了晚清知识分子学术救国的思想。对于学术的估价问题,新文化运动领袖胡适将“重新估定一切价值”作为一个普遍原则提出,深深影响了一代学人。在《新思潮的意义》中,胡适深刻地指出:
(1)对于习俗相传下来的制度风俗,要问:“这种制度现在还有存在的价值吗?”
(2)对于古代遗传下来的圣贤教训,要问:“这句话在今日还是不错吗?”
(3)对于社会上糊涂公认的行为与信仰,都要问“大家公认的就不会错了吗?人家这样做,我也该这样做吗?难道没有别样做法比这个更好,更有理,更有益吗?”
尼采说现今时代是一个“重新估定一切价值”的时代。“重新估定一切价值。八个字便是评判的态度的最好解释。[16]
“重新估定一切价值”的提出,鲜明地树起了文化批判的旗帜,“各家都还他一个本来真面目,各家都还他一个真价值”。[17]而胡适提出的“研究问题,输入学理,整理国故,再造文明”的著名口号,又似乎有着这一原则具体化的意义。其中所谓的国故,胡适指出:“只要我们大家认清国学是国故学,而国故学包括一切过去的文化历史。……过去种种,上自思想学术之大,下至一个字,一支山歌之细,都是历史,都属于国学研究的范围。”[18]他将国学的范围扩大到民间大众文化的领域。很明显,无论是上层文化还是下层文化都将揽入五四知识分子的“重新估定一切价值”视野中。无论重新估定的方法和成绩如何,至少有一点是明确的,那就是民间文化地位的抬升,抬升到与正统文化平等。“在历史的眼光里,今日民间小儿女的歌谣,和《诗三百篇》有同等的位置;民间流传的小说,和高文典册有同等的位置,……一本石印小字的《平妖传》和一部精刻的残本《五代史平话》有同样的价值,正如《道藏》里极荒谬的道教经典和《尚书》、《周易》有同等的研究价值。”[19][p.322-323]就拿小说来讲,在中国士人的传统观念中,它是不登大雅之堂的,不仅在文学上毫无价值,而且在道德上还被斥为下流东西,因此小说在学术上是无人问津的,虽然在晚清“小说界革命”中开始被重视,甚至梁启超还把小说奉为包治百病的新民妙术,但只是限于小说的社会认识意义和社会改造功能,所以从学术的角度进行研究则是寥寥无几,而胡适不仅“认定它们也是一项学术研究的主题”,而且是“与传统的经学、史学平起平坐”的。[20][p.242]顾颉刚在《国学门周刊1926年始刊词》中说:“凡是真实的学问,都是不受制于时代的古今,阶级的尊卑,价格的贵贱,应用的好坏的,……是一律平等的”,“以前对于民众文化,只取‘目笑有之’的态度,我们现在偏要向它平视,把它和圣贤文化平等研究。”[21]又明确提出“要打破以圣贤为中心的历史,建设全民众的历史”的口号。[22]总之,“重新估定一切价值”使民间文化价值得到极大的肯定,并使对于它的研究取得了合法性,而这又是再造文明、再造新国学的基础。
学问的对象扩大了,民间文化的研究合法了,治学的方法也要改变了。胡适的所谓“输入学理”即向西方借鉴他们的学科体系,学习科学方法,因此以比晚清知识分子更为开放的胸怀吸纳西方学术的姿态,使得“凡是新的就是好的”差不多成了这一时期中国学术思想的标准。于是各种外来思想与“科学”方法排空而入,纷至沓来。如:实证主义哲学,包括孔德的学说和斯宾塞的社会达尔文主义以及罗素的逻辑实证主义;以叔本华、尼采、柏格森为代表的生命哲学和唯意志论;以詹姆士、杜威为代表的实用主义,以及马克思的学说和各种招牌的社会主义,等等。然而这一时期自西东渐的思想学术中,胡适鼓吹的实用主义哲学在学术界受到更多知识分子的青睐。“胡适之等所提倡的实验主义,……在五四运动后十年支配整个中国思想界,尤其是当时的青年思想,直接间接都受此思潮的影响,而所谓新文化运动,更是这个思想的高潮。”[23][p.58]新文化运动所倡导的推行白话文和整理国故两项事业导致了人们对研究大众文化的积极态度,并力图将实验主义的所谓科学方法运用其中。以顾颉刚为例,他在为晨报五四纪念号所作《我们最要紧着手的两种运动》一文中指出:要改造中国,一要开展教育运动,“自己投入农工的社会”,以交相融洽,随了境遇去做宣传教育民众的事业;一要开展学术运动,把当前世界上清楚明白有系统的知识传播到中国来,医治数千年的积疾,同时将本国的“性情、风俗、书籍、器物”等“一向没有拿学问眼光斟酌的”,逐层整理出来,供社会的应用,再可贡献于世界。他身体力行,勇敢地冲出旧有学问的领域,把民间的歌谣、戏剧、故事、风俗、宗教等民俗学方面的内容作为研究的题材;他有感于“现在研究历史,最没法措置的是记载的偏畸……要找到一般民众生活文化的材料,很不容易”,因此搜集吴歌,对妙峰山香会进行调查,极力扩大研究的材料,这样产生了一批在学术史上有着极其重要地位的成果。其他领域的知识分子如鲁迅、周作人、胡适、沈雁冰、政振铎等等,都不是专门从事民俗学研究的,但都不同程度地涉入其中,将民众民俗知识学问纳入各自的学术领域中,以实现学术救国之理想。
三、学科发展自觉意识的作用以及民俗学自身的原因
从学科发展的角度来看,五四前后,西方的科学方法以及学科体系的输入同样也体现在民俗学学科的创立上。将民俗学作为一门学科,作为学术研究的范畴是与中国现代民俗学先驱们的学科发展自觉意识是分不开的(当然这也是前述两个方面原因的直接结果)。江绍原曾说过:“中国境内的铁路、矿山,如果我们要求由中国人自己建筑、开采,同样,中国境内的‘法术宗教’现象我们也该要求由中国人自己调查、研究……此外,建筑、开采和调查、研究,于一国人精神上的意义,实在比建筑、开采的成就和调查、研究的结果,更属重要。”[24]1921年,胡愈之的《论民间文学》较为系统地介绍了西方民俗学情况,指出:“到了近世,欧美学者知道民间文学有重要的价值,便起首用科学方法研究民间文学。后来研究的人渐多,这种事业,差不多已成了一种专门科学,在英文便叫‘folklore’——这个字不容易译成中文,现在只好译作‘民情学’,但这是很牵强的。”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一些学者如胡愈之、杨成志、凌纯声、杨堃等留学法国,江绍原留美,林惠祥去菲律宾等进一步把西方民俗学理论引进中国。其实早在1912年2月,鲁迅在教育部《编纂处月刊》(一卷一期)上发表《拟播布美术意见书》中就指出:“当立国民文术研究会以理各地歌谣、俚谚、传说、童话等;祥其意谊,辨其特性,又发挥而光大之,并以冀教育。”所谓国民文术研究会,从内容上看也就是国民民俗研究会。[25]而首次举起民俗学旗号的周作人在《歌谣周刊》的发刊词中明确指出:“本会搜集歌谣的目的共有两种,一是学术的,一是文艺的。我们相信民俗学的研究在现今的中国确实很重要的一件事业……歌谣是民俗学上的一种重要资料,我们把它辑录起来,以备专门的研究:这是第一个目的。”他将学术作为搜集歌谣的第一目的,可见他的用心。周作人在北大的民俗学活动中起到的作用也是极其重要的。他从严肃学术的角度出发,认为“歌谣征集处”的“简章”第三条“征夫野老,游女怨妇之辞,不涉淫亵而自然成趣者”是一个很大的障碍,因此主张要撤废。到周刊发行,改订章程时提出“歌谣性质并无限制,即语涉迷信或猥亵者亦有研究价值,当一并录记,不必先由寄稿者加以甄别”,[26]可以说他作为北大民俗学活动的领导者一直尽力地把握着民俗学的发展方向。他认为民俗学“这个事业非常繁重”,但他也看出“只靠几个有志未逮的人是做不出什么来的”,所以呼吁大家的帮助。以上这些属于不同学科领域的学者的倡议与见解,对民俗学的多学科参与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相关热词搜索: 民俗学 中国 多学科 观念 立场 ok3w_ads("s006");ok3w_ads("s007");
2023年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勇于担当快速行动范文简短八
本人xx向xx郑重承诺:
一、本人牢固树立“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理念,把全心全意为xx服务的宗旨贯穿于各项工作中,把提高xx的满意度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摆正自身位置,真心实意、脚踏实地为xx办实事、做好事,保证本人不发生“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现象;
二、本人将不断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努力做到热情服务、主动服务、耐心服务、延伸服务、创新服务,不让上级布置的任务在自己手里延误,不让上级批件在自己手里中断,不让正在办理的事项在自己手中积压,不让各种差错在自己这里发生,不让办事的xx在自己这里受到冷落,不让部门形象在自己这里受到影响,坚决杜绝“庸、懒、散、拖、贪”等现象。
三、本人保证严格执行学院的考勤制度,按时上、下班,不迟到、早退,不擅自离岗,不在上班时间玩游戏、不在qq上聊与工作无关的话题。
四、本人承诺创新工作意识,提高工作效能创新意识,倡导学习观念,注重学习实效;加强自身素质修养,转变工作作风,树立勤恳、务实、高效形象。
五、本人承诺按章办事,认真负责xx的日常维护工作;对所承接的工作事项,按照制度和程序及时办理,不推诿,不拖拉。确实不能办理或给予否定的,要耐心做好解释工作,并及时报告上级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