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热小学教育的论文题目范文(19篇)

时间:2024-09-09 作者:MJ笔神

范文范本是一种经验和智慧,通过研读范本,我们可以汲取前人的经验和智慧,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小编为大家找到了一些精选的范文范本,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借鉴和思考的机会。

最热小学教育的论文题目范文(19篇)篇一

浅谈小学口语交际课堂教学的策略。

中美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培养目标的比较分析与启示。

台湾电视节目对大陆中小学生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以厦门市翔安区为例。

农村小学开设科技活动课的初步研究——以福建省武夷山地区为例。

小学英语快乐教学的误区及其原因探讨111晏阳初的平民教学观及其当代价值。

中美两国小学教育专业(本科)教学方法之比较与思考113课堂教学有效提问的策略研究。

一、小学语文教育。

(一)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标准研究。

5、行走在“大语文”教育之路上——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再思考。

6、论语文教学中常见的五种偏向。

7、小学语文教学的误区与反思。

8、让儿童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思维品质训练。

(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

4、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平等对话”的实践和思考5.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小练笔的设计。

(四)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研究。

3、要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关于小学语文考试操作与评价研究的思考。

4、人文性基础性生活性综合性——小学语文考试命题的几点思考。

3、小学语文教学牵手现代教育技术——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的合理整合。

4、当前语文教学中阅读与作文的不平衡成因分析。

5、基础教育改革背景下的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育——以儿童诗为例。

规范标题举例:

职业道德素质。

学识素质。

能力素质。

健康的心理素质和强健的体魄。

最热小学教育的论文题目范文(19篇)篇二

3、在日常生活中渗透品德教育-----对《品德与生活》课程教学的新认识。

4、在某某课程教学中渗透教育----对小学德育的新认识。

5、论小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

6、论小学生的自主性发展。

7、善待差异-----从一个教学案例说起。

8、语文教学如何体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9、提高小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数学教育----自己的尝试。

10、综合实践活动与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11、综合实践活动与小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12、小学教师的新角色:由重传递向差异性教育的转变。

13、小学教师的新角色: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

14、小学教师的新角色:由重教师的“教”向重学生的“学”转变。

15、小学教师的新角色: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

16、小学教师的新角色:由单向信息交流向综合信息交流转变。

17、小学教师的新角色:由居高临下向平等融洽转变。

18、小学教师的新角色:由教学模式向教学个性化转变。

21、学习方式的转变:引导小学生开展主动参与式学习。

22、学习方式的转变:引导小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

23、学习方式的转变:引导小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24、小组合作学习在某某课程教学的体现。

25、课堂教学的导入技巧研究。

26、课堂教学的强化技巧研究。

27、对课堂教学中变化刺激技巧的研究。

28、对课堂教学中控制学生吵闹的技巧的研究。

29、对课堂教学中提问学生技巧的研究30、对小学生分组活动技巧的研究。

31、对在小学教学中运用教学每体的技巧的研究。

32、对课堂几哦啊学中沟通与表达技巧的研究。

33、对创设课堂情境的技巧的研究。

34、对课堂教学中结束技巧的研究。

35、对课堂教学中补救教学技巧的研究。

36、善用鼓励---调动小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策略。

37、某某课程教学设计的几点体会。

38、小学生的向师性的问题研究。

39、高年级小学生逆反心理研究40、离婚家庭子女学习心理研究。

41、小学生学习动机问题研究。

42、小学生学习习惯问题研究。

43、小学生注意力障碍问题研究。

一个班级就是一个社会----案例分析班队建设刍议今天如何来班主任。

班长在班级中的作用问题研究。

最热小学教育的论文题目范文(19篇)篇三

3、小学语文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的对策分析。

4、小学语文教学中小学生课堂阅读能力的培养。

5、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小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6、小学语文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的几个误区。

7、小学语文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应用浅探。

8、小学语文教学小组合作学习。

9、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小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10、小学语文教学小组合作成长式评价的研究。

11、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12、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应注意小升初语文内容的衔接问题。

13、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

14、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想象能力。

15、关于"包容教育"的理性思考。

16、探究制约学校教科研发展的因素。

17、对合作学习热的"冷"思考。

18、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说真话诉真情的几种方法。

19、新课程理念下作业与课堂教学的和谐统一。

20、谈"对话式"课堂教学。

21、数学学习也要"听说读写"。

22、《苏北农村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现状及教育对策研究》研究报告。

23、"留守孩儿"教育策略和实践研究。

24、"元认知理论"下优化小学生语文学习方式的研究。

25、谈对话教学的现状要素及其理想定位。

26、关于小学骨干教师心理问题的分析。

27、城区学生与农村学生的对比研究。

28、传统教师评价的负面影响。

29、传统作文教学的误区研究。

30、词汇教学在阅读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

31、大学生选择教育类专业的心理相关研究。

32、大众媒体对小学生的影响分析。

33、当代儿童对儿童文学的期待与要求。

34、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的开发与管理研究。

35、东西方教育模式与人才培养研究。

36、独生子女家庭教育问题研究。

37、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38、儿童课外文学阅读现状的调查与研究。

39、儿童文学作品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所占的比重地位及意义。

40、改革开放以来小学作文教学方法的多元现象研究。

41、改进小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与方法研究。

42、改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与方法研究。

43、关于文学欣赏的研究。

44、合格教师基本标准的探究。

45、缓解教师心理问题的措施途径的研究。

46、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研究。

47、家庭对于小学生的才艺与兴趣活动的支出调查研究。

48、教师职业生活规律的相关研究。

49、教师智慧发展内涵与策略的思考。

50、教师自我教育的途径与策略探究。

最热小学教育的论文题目范文(19篇)篇四

2如何管理班级中特别调皮的学生。

3论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4小学课外活动的意义和作用。

5浅谈小学教师专业化及其发展。

6小学主题班队会对小学生思想品德养成的促进作用。

7新时期小学班级管理的策略初探。

8新课程理念下班主任角色转变的思考。

9新课程背景下良好班集体形成的策略研究。

10小学班级建设中学生干部选拔与培养。

11谈班主任的自身素质对学生的影响。

12“角色扮演”在学生品德发展中的作用。

13品德课在小学生发展中的重要性研究。

14现代小学青年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

最热小学教育的论文题目范文(19篇)篇五

【内容摘要】新课堂强调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强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满堂讲或满堂问仅仅是教师的单边活动,是以教师的口代替学生的口和脑,达不到培养学生发现与创造能力的目的。作为一个参与新课程改革的语文教师,教学《石拱桥》、《富饶的西沙群岛》、《荷花》等语文课时,我努力地对课堂教学活动进行有效的组织。实施开放式教学。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我注重引导学生正确表现自己建设良好的班风。

传统的语文课堂充斥着师道尊严,教师成为至高无上的权威,为学生安排一切学习内容,自身满足于已有的水平,因循守旧。教师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一味满堂灌,忽视对学生的启发,根本不考虑学生懂了多少,更谈不上创新。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对广大教师提出了更新的要求,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教学水平,才可能具备灵活的驾驭能力。这无疑会促进教师的发展。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也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更广泛的学习空间。

(一)开放教学的空间。

语文学习的内容不仅仅限于课本,它更多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学生的生活世界是丰富多彩的,语文教学必须通过传统课堂这个封闭、狭小的圈子,根植于生活这片沃土,将语文学习和生活密切联系起来,让语文真正成为生活化的语文。语文学习应当充分利用好课程资源即课本。课文的插图,可使教材增辉添彩,不仅能帮助师生理解课文的内容,把插图用好,可以教活语文课。运用插图导入课文,往往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教学《中国石拱桥》时,由于学生从未见过历史悠久,外形优美,结构坚固的赵州桥,不知大拱两肩上那两小拱空间位置究竟如何。我就出示挂图或指导学生看课本的插图,将古老的赵州桥变作具体可感的形象。这样,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大大增加了,又如:从大众传媒上开发利用。大众传媒是指报刊、书籍、电视、电影、互联网等。从活动场所上开发利用,活动场所有图书室、生物角等。从学校附近的自然环境上开发利用。这样的教学,让我感受到随地都是课堂,生活即是语文,语文是各生活联系在一直的。我们只要积极地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创造性地处理好教材,将语文教学同社会生活联系起来,语文教学必将面目一新,发挥更为强大的功能。我们的学生置身于这样的教学中,也必将受益匪浅,获益终身。

在社会生活精彩纷呈的今天,语文教学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可谓琳琅满目,数不胜数。语文教学除扎扎实实抓好每一堂课的教学,还应把关注的视角引向课外,充分利用好各种教学资源。教师要引导学生阅读、欣赏、品味、感悟,积累更多语言素材,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那些流传千古的诗歌、词文,更要带领学生抑扬顿挫地去朗读、背诵,提高对语言的感悟力,欣赏人类文化的精华,激发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二)开放教学内容。

从内容设计上说,要回归儿童的生活。让语文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实际上语课文中的内容反映的无非是自然中或社会中的人文内容,因此学习课文时不能孤立地处理课文内容,必须尽量把自然中、社会中的人文性内容引入课堂中来,尽量联系生活实际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感悟。这可以通过实物或表达、图片、录像、课件等再现自然或社会内容,或通过引导学生表情朗读、联想、想象、表达、表演等表现课文情境。一直以来,我总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使孩子们深深地感受到:语文离他们很近很近。这样,孩子们便会更加自信、更加主动地去学习。抓住生活的点点滴滴,眼里有资源,心理有教育,课程资源就无处不在。

让孩子感受到开放的内容,还应该与其他学科融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互相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如教学《家》一课时,体会诗的第二句我们是祖国的花朵,祖国就是我们的家。包含的意思,是理解诗句的难点。为了突破此难点,我进行了如下设计:昨天老师已经布置小朋友回去画自己的家了,谁来介绍一下你的家?(学生上台实物投影下介绍)其实呀,我们小朋友也有一个共同的家,它的名字叫――中国。(课件出示盛开着朵朵鲜花的中国地形图)这就是我们的中国地形图,看!这一朵朵盛开的鲜花,多美呀!我们小朋友的张张笑脸多么像这朵朵鲜花呀!我们可以在祖国的大花园里幸福健康地成长,你看,他们多快乐呀!(课件出示一幅幅学生的学习生活画面,配乐:娃哈哈)来吧,就让我们一起快乐的唱起来吧!(学生齐唱娃哈哈)我们能生活在祖国的大花园里,是多么得幸福啊!所以说:(课件出示:我们是祖国的花朵,祖国就是我们的家。)在此将美术、音乐有机地结合到语文学习中,让各个学科的教学资源与学生的情感有效地结合。这说明语文虽然姓语,但语文决不单是语文,必须注重与其它学科的融合。

(三)开放教学过程。

从过程设计上说,我鼓励学生对教科书多元的个性化的解读,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化的过程。如阅读,《课标》特别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即允许学生个性化的多元解读,同时要求教师少一点理性化的分析,少一点无谓的文字游戏,以重点精读带动全文浏览;多一点熏陶、多给学生一点揣摩、感悟的机会,着力于阅读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在教《月光曲》一文中时,文中讲到听了贝多芬的曲子,盲姑娘激动地问道: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吗?可贝多芬没有回答。此处就这样设问:贝多芬为什么不回答?请多角度进行思考。我就提示学生从性格人品、心理感受、特定氛围、触发灵感、进入创作情境等方面进行思考。这类发问激发了学生在理解语言上发表一些新颖、独特的见解。

(四)开放教学方法。

传统的学习方法方式单一、被动,学生缺泛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往往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教师也很少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和实践来获得知识。因此,我们的学生往往高分低能。他们很少有自己的见解,不敢发表独特的思想,创新意识不够,这与当今时代的要求是背道而驰的。很长时间以来,我们的语文课习惯了师讲生听、师问生答的老一套教学模式。新课程的实施对课堂教学提出了严峻挑战和更高要求,为了适应新课程的变化,我凭着创新教学原则,开放教学方法。如在教学《荷花》、《富饶的西沙群岛》等一类文笔优美、感染力强的课文,我引导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去感受课文情节与内容,进而被它感动、感染,从而感悟出其中的思想感情。而在阅读过程中,不强加给学生自己的主观理解,告诉学生应该读什么,应该怎么读。试着放放手,对学生说:你喜欢哪一节、哪一句?你认为应该怎么读?你觉得怎么好读就怎么读!学生感到自己的想法受到尊重,主体意识得到张扬,学习的积极性自然空前高涨。

我们倡导自主学习,让学生从生活、书本等资源中获取知识;我们倡导合作学习,在合作学习中,由于有学习者的积极参与和交流互动,因而教学过程远远超越了本身,它变成了师生交往、创新的过程。学生可以在活动、讨论中学得知识,可以通过采访、写报告等共同解决问题,这对于培养他们的团结协作精神无疑是大有帮助的;我们倡导探究学习,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这种学习方式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是有益的。

总之,在具体操作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来确定和设计开放水平。课堂教学不应当是一个封闭系统,也不应该拘泥于预设的固定不变的程式。开放的课堂教学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我不仅在课堂教学中做到开放课堂教学,创新教法,在课堂教育工作中,我也采用开放式的课堂教育。因为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组成的集体,他们都有独特的感情和个性,只有发挥并培养其个性,引导他们正确表现自己,才能使每个学生在班级生活中有困难得到帮助,有错误得到纠正,有烦脑就得到化解,有成绩得到鼓励,有才能得到发展。也只有这样,学生的个性才能得以充分发展,成为品学兼优的学生。

从去年开始,我担任五年级班主任。五年级的学生自意识较强,他们对生活充满好奇,努力介入生活,希望自己的才干得到老师同学的认同,渴望获得成功。因此,我在工作中特别注意给学生创造表现自己的机会,让每位学生在各个方面有成就感。下面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激励学生奋发进取,提高班级学习水平。

学风是班风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必须把学生的自己表现欲望向学习上引导。那么,怎样才能使人人都有学习的进取心,进而坚持不懈地刻苦学习呢?首先确定好班级班训。它要求学生学习要保持充沛、旺盛的精力,心态积极,勤勤恳恳地做好每一件事,朝着自己的目标一步一脚印地迈进。我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要求先自己纵向横向比较,自己跟自己比,然后再与班内同学进行横向比较,营造人人有进步、人人争先进的氛围。开学初,我将上学期各科成绩制成一个表格,发给每一位学生,让他们在表中适当位置填上自己的各科与最高分相比的差值,并与班级平均分作比较,然后制订出本学期的学习目标和计划。在班会上,大家踊跃发言,相互交流,形成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良好风气。同时,进行今天和昨天比、现在和刚才比。班中每天的口号是:我能成功,我们能成功。这一年,无论是全班整体水平,还是在尖子生的培养方面都有较大进步。

(二)人人参与班级管理,做班级的主人。

好的班风与良好的班级管理密切相关。著名教育家斯宾塞说过:记住你的管教目的应该是养成一个能够自治的人,而不是一个要让来管理的人。在班级管理上,我从以下三点着手:

(1)让学生参与制定班级工作计划。每学期我先吃透学校政教处的工作计划,领会其精神实质,然后根据本班学生实际,确定班级工作思路,把班级工作计划复印给每位班干部,要求他们根据自己的任务制定出自己的计划。我再根据班干部上交的计书,整理出班主任工作计划。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又使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学生反映很好。

(2)实行班干部轮换制。班干部定期轮换,体现班级的民主性,使每位学生都有为他人服务的机会。我对每位班干部的工作总是给予热情的指导和帮助,努力培养他们处事及应变能力;由于学生干部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而且任职时间又不长,因此工作热情高,干劲足,能得到其他同学的尊重、支持和配合。

(3)尝试按学号顺序轮,每位学生都要担任临时班主任一天,负责早操,课间操、自修情况的监督及处理当天的突发事件,让他们体验班主任工作的苦乐。通过实践,干部们自己管理能力逐日提高,其他同学更明确自律的重要性。此办法实行一年以来,班风正,学风浓,班级集体凝聚力强。

(三)充分发挥学生特长,使每位学生有用武之地。

好的班风能够为学生搭建施展才华的平台。一般而言,学习好的学生,以自己的优良成绩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得到表现自己的机会,这会促使他们更加勤奋上进;成绩差的学生,表现的欲望未能实现,则易出现消极情绪,作为班主任,一定要全面了解,善于发现,把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来,促使他们全面进步。如一位同学经常上课打瞌睡,作业往往没完成。有一次,还拿了我放在课室杂物间的一支钢笔。一天放学后留下这位同学,请她帮我清理讲台的抽屉和杂物间。她做完后,我表扬她卫生搞得好,人又能干。在我的感化下,她告诉我曾拿了老师的钢笔,已弄坏了一点。我没有批评她,还表扬她是个诚实的孩子。从此,她觉得自己在老师的眼里并不很差,慢慢改掉了上课打瞌睡的毛病,作业也按时完成,各科成绩渐渐有了进步,很快得到大家的认同。

一年来,班级的优良习惯占了上风,学生你追我赶,人人争做小主人,呈现一片可喜的景象。我想,只要老师小心扶植,大胆放手,当好参谋长,采取各种方法,激发学生集体荣誉感,让学生学会监督自己,相信每个学生都会在班级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并成功地表现自己,不断取得进步。

1、王建军:《课程变革与教师专业发展》(四川教育出版社20048月第1版)。

2、张春兴:《教育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5月版)。

3、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4月版)。

4、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2001年7月第1版。

5、郑慧琦、胡兴宏:《教师成为研究者》(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6月第2版)。

最热小学教育的论文题目范文(19篇)篇六

笔者就某县农村幼儿教育状况进行了调查:农村小学的幼儿班可称“学前班”,学前班的教育“小学化”倾向严重,基本属于小学预科班的教学,一日活动与小学生的学习如出一辙,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课程设置“小学化”。开设了语文(识字、拼音),算术(20以内的加减法)、画画等课“,读”、“写”“、算”成为幼儿一日读书的“三步曲”。课时安排“小学化”。农村学前班一般附设在小学,为了统一步调,每日进校早自习,每节课安排40分钟,按照小学生的铃声上下课,真可谓“紧张有序”。作业布置“小学化”。学前班老师的办公室里只有幼儿的拼音抄写本、生字抄写本、算术本、图画本……幼儿老师也像全日制学校老师一样,认认真真地批改作业,幼儿得到“红勾勾”、“红叉叉”的评价,及格与不及格的褒贬,甚至还有家庭作业。质量评估“小学化”。农村学校多以村校为主,一年级招生生源不足,平均每两年或三年招收一个班,家长急于把未达年龄的孩子送入一年级学习,学校只好搞入学考试,由此导致学前班也要考语文、计算。教学方法“小学化”。老师采取在教室集中授课、在黑板上板书的“注入式”方法教学。老师讲孩子听、老师带读孩子跟读、老师做孩子看的现象普遍存在。由于学前班的这种教育对幼儿要求过高,导致家长每天晚上要陪着孩子写拼音、练生字、做计算题,看到孩子写得不好或记不住时,家长会不耐烦地予以批评训斥,甚至动手打骂孩子。

笔者亲眼看到一学前班幼儿在家计算一道加法题,因不会算,去问其爸爸,该爸爸用成人的要求进行了辅导,幼儿还是不懂,其爸爸就说:“你真是个蠢猪,上课肯定不认真,再做不出就不准睡觉”。结果逼得那个小朋友尿湿了裤子。这样的“教育”,这样的“要求”,对幼儿简直是一种摧残。这种不人性化的教育方式让孩子过早地进入了正规性学习,使他们过早地品尝了失败,严重地破坏了孩子的“生物钟”,如果这种情感不断强化,将会影响到儿童一生的人格发展。从幼儿的学习特点来看“,小学化”倾向使幼儿产生学习困难,使他们惧学、厌学。对此,笔者也走访了一些小学教师,他们反映学前班“小学化”教育出现了种种弊端:一是农村幼儿教师大部分为临时聘用老师,专业素质不强,未接受过幼教培训,不懂得如何抓住幼儿心理特点,开展合理的教学活动。二是活动常规差,幼儿时时出入教室,看、坐、画的姿势不规范,影响其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的养成。三是学前班学习了一年级的部分拼音、算术知识,幼儿对一年级所学知识不感兴趣,但又似懂非懂,很难启发兴趣,导致幼儿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果不佳。由此可见,农村学前班的“超前”教育和“超分”现象极其严重地损害了幼儿生活的丰富多彩性,本来应该由幼儿自己支配的时间都被家长和教师的各种安排抢占了,这使得幼儿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由过去的“群体性”变成了“孤独性”,由“自发”变成了“被动”,一遇到不顺的事,最后可能出现两种可怕的排解方式:一是发泄到别人身上,伤害别人、打人、骂人、抢别人东西;二是发泄到自己身上,自暴自弃。这样的教育约束了幼儿全面健康的发展,奏响农村幼教的课改乐章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提出“自然教育”的思想,主张以儿童的“内在自然”或“天性”为中心组织教育。我国教育家陶行知也曾指出:“六岁以前是人格陶冶最重要的时期”。所以我们应该坚持贯彻执行《纲要》精神,抓住幼儿的身心特征,捕捉其天性,努力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农村学校幼儿园应加强硬件和软件建设,坚决摒弃书本教学,应以游戏和活动为主。同时,教师应在领会《纲要》精神的基础上发挥创造性,选择适合农村地区、适合该地区幼儿发展的适宜材料。快乐的童年生活是形成幼儿未来健全人格的基本条件,也是保护幼儿的主动性、创造性、自信心、好奇心、求知欲的根本前提。笔者通过调查研究,建议农村幼儿教育走“四改革,四创造”道路,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促进农村幼教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轨道。

(一)四改革。

1、改革教育内容,丰富幼儿生活。笔者发现农村学前班管理不善,办学效益不高,学校领导则认为学前班可有可无,学前班的工作没有规划,没有统筹安排,从而影响了幼儿的健康发展。应根据《纲要》精神,立足农村实际,发挥农村优势,科学合理地安排各种各样的主题探究活动,如家禽(鸡、鸭、鹅),家畜(猪、牛、狗),食品(瓜果、蔬菜),植物花草,手工编织(竹篮、喇叭),秘密探宝,米制品的由来等,让附属在学校的幼儿园成为孩子主动积极活动的乐园。

2、改革教学形式,提高教育质量。一改过去以上课为主,逐步转化到以游戏为主,经常性地开展各类户外活动:如野外寻宝游戏、野外体育游戏等;二改以往单一的集体教学为主,转化到以集体活动、小组活动、个人活动相结合的教学形式。如在主题活动“泥土”中,老师设法为幼儿创造玩泥的条件(田里、土里、山上),并且和孩子一起探究泥土的玩法,最后还可以让幼儿相互欣赏各自玩泥的作品,让幼儿在玩玩、想想、做做的过程中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获得成功需要的满足,真正贯彻在“做中学”、“玩中学”的教学理念,切实提高幼儿班的教学质量,全面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3、改革教师队伍的建设,注重人文关怀。现在很多村小学幼儿教师都是没有任何幼教专业知识的初中毕业生,这严重地影响了教学质量。学校应聘用学历合格,能胜任幼教工作的人员担任幼儿教师,并给其一定的生活待遇,有机会还可以替表现突出的教师转合同工或晋升工资。据了解,现在农村小学幼儿教师每月只有600元左右,教师积极性很难提高。要想提高教师素质,学校应为在职幼儿教师提供多种学习的机会,转变其旧的儿童观,规范其教学行为。如可以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安排老师去县、市、省级的优秀幼儿园学习环境布置,参加观摩教学;请经验丰富的幼儿教师“送教下乡”并介绍教学经验,为农村幼儿教师提供一个交流、学习、提高的机会。同时,社会、政府、学校应在幼儿教师的工资、待遇、进修等方面予以大力的扶持。

4、改革对教学质量的评价,促进幼儿和谐发展。评价一般是指出优劣,与成绩相关。目前农村幼儿班存在的质量评估“小学化”是很不妥的,作为老师应明白:幼儿园的教育评价不是一味的比较,不是为幼儿打分,更不是评定优劣,而是在教育中捕捉幼儿的状态及其变化,探讨指导方法是否恰当,改善自身的教育教学方法手段,从而促进每一个幼儿和谐健康发展。

(二)四创造。

由于目前的农村小学资金不足,设备简陋,孩子时多时少,平时开展的游戏也很有限,所以幼儿出现了“放任自流”和“放羊式”的现象。其实农村乡土资源丰富,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农村广阔的自然条件,在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下,组织幼儿开展各具特色的游戏活动。

1、引领幼儿与大自然、大社会接触,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大自然是教育人的最有力的手段之一,不采取这种手段,即使最细心的教育也是枯燥无味,片面而不能引人入胜的。”所以教师不应把幼儿关在教室学拼音,做计算题,应该组织幼儿到学校以外的大自然、大社会求得活教材。如进行主题活动“桃花”时,可以带幼儿去小树林观察,让他们亲眼目睹“桃花是什么颜色的”,“桃花有几片花瓣”,“花瓣象什么”……通过引导孩子用眼、用耳、用手、用心等多种感观去感受大自然,使其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又如认识春、夏、秋、冬四季时,大自然中有很多有趣的场景,会吸引幼儿的眼球。幼儿可以看到农民伯伯在田间劳动,阿姨在河旁洗衣;有人在捕鱼,有人在卖菜,有人在修房子;小蜜蜂在采蜜,鸭子在嬉戏……这些真实的生活点滴促进了幼儿对大自然探索的浓厚兴趣。再如有条件的学校幼儿园可让幼儿捕捉小动物(如蜻蜒、小鱼)或让幼儿从家里带小鸭、小鸡、蚕宝宝来校饲养,还可以带各种植物种子来校种植,成立丰富的自然角。老师可以为幼儿分工,有的打扫卫生,有的喂养小动物,年纪小的可以观察年纪大的哥哥姐姐如何做,准备日后接替他们。老师们应尽可能地给予幼儿动手操作、直接观察和实践的机会,让他们获得亲身经历和体验。通过对周围事物的认真观察,通过对看到的情景进行饶有趣味的讨论,从而增长幼儿的见识和各方面的能力,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2、利用多种途径,创造幼儿游戏的材料老师应敏锐地观察自然物,了解幼儿在家玩的玩具,并结合自己平时学习积累的素材,挤出时间做一些新颖、生动的教玩具,引起幼儿兴趣,从而激发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比如鼓励幼儿平时收集沙石、竹子、贝壳、松果、泡沫、冰棍、盒子、盖子等废旧物品;又如用竹子可以做成男孩最爱玩的水枪,拿两片树叶可以做成吹得很响的笛子,用稻草做成小喇叭……这些制造虽然很朴素,却深受幼儿喜爱。再如,老师可以邀请家长参与手工制作活动:有些家长是缝纫师傅,可以请她缝布娃娃、动物头饰等;有些家长是木工,可以请其用木头做一些精致的小房子,刻上“木头浮雕”;有些家长是织竹匠,可以请他编织一些小巧的竹制品送给幼儿,同时还可请他们来校给幼儿讲解示范。这样既可以提高幼儿的兴趣,又发展了幼儿的审美观,同时还促进了家园同步教育。

3、珍惜自然环境,为幼儿创设游戏的场所农村小学的操场一般都小,上学的孩子和幼儿毕竟在年龄上有差异,幼儿容易被大孩子碰伤,所以笔者认为老师应带幼儿去教室以外的场地———山脚下、树林中、菜地里、田野上、沙地里等自然环境中开展活动。如在山脚下拿红砖石块修“房子”;在树林中玩“抓鬼子”游戏;在空菜地上种“菜苗”、“浇水”;在田野里“播秧”、“扯草”;在沙地里修“长城”……幼儿在这些地方能进一步拓宽丰富的想象空间,玩得也很尽兴,他们在这种环境中更有成就感,自身的能力也能得到提高。

4、合理安排活动,为幼儿创造更多的游戏时间笔者前面提到的课时安排“小学化”是不适合幼儿的,当然这与家长的高要求有关,与某些家长缺乏科学技术知识、盲目追求自己的孩子得高分有关。面对这种情况,作为幼儿教师一定要正视,在那片小天地里,老师应该具有一定权威,可以召开家长会和知识讲座,向家长宣传幼儿教育的基本常识,让其了解幼儿教育,让其明白游戏对孩子快乐的成长是很重要的,幼儿教育不能“小学化”,幼儿不能被关在“笼子里”,不应过早承受符号学习的负担。在活动安排上,一定要将游戏作为各种教育活动的手段。如小学生早自习时间,老师可利用操场上无人时带幼儿做一些户外游戏:丢手绢,找朋友,好宝宝等;在教学上,要动静交替,把教学内容贯穿到游戏中。如“跳”的练习,可以让幼儿站在凳子上从高处跳下来,做“飞行员”的游戏;在日常生活空隙,各类活动过渡的环节,可以组织幼儿练一些简单的儿歌,唱几首曲子,还可以玩一些手指游戏、方言游戏、与同伴的合作游戏等;雨天的活动也要求井井有条,让幼儿轻松愉快地度过每一日的游戏生活。切记不要将游戏作为上课后的休息或其他活动的调节。

早在20世纪40年代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就提出培养幼儿创造性要做到“六大解放”,即解放儿童的头脑,使他们能想,能对问题进行思考;解放儿童的双手,使他们能干,能进行探索,进行创造性活动;解放儿童的眼睛,使他们能看,能观察周围世界的各种现象,扩大眼界;解放儿童的嘴巴,使他们能说,有问题要准许他们问;解放儿童空间,使他们能走向大自然、大社会采撷丰富的学问;解放儿童的时间,不逼迫他们赶考,使他们结合自己的兴趣,学习自己渴望学习的东西。这就说明要给予幼儿极大的自由,而不能让“填鸭式”教学停留在农村学前班和幼儿园,老师和家长要积极领会《纲要》精神,走一走“四改革、四创造”道路。幼儿是教师的心灵,理想的再现,儿女是家长的依托,梦想的延续,童年的培育直接影响到幼儿成人后的素质,不要把幼儿装在象牙塔里,也不要让他们放任自流,应该让幼儿回归大自然,多呼吸一些新鲜空气,让他们能健康愉快地成长,千万不可拔苗误长。

最热小学教育的论文题目范文(19篇)篇七

学前教育“小学化”不是我国学前教育发展中的新问题,但近年来,此种现象日益凸显,令人担忧。所谓学前教育“小学化”其主要表现是幼儿园在办园过程中不遵循幼儿成长和学前教育规律,教育内容、形式和方法不符合幼儿的年龄和身心发展特点,以课堂灌输为基本形式,搬用小学教学内容和教材,按照小学的教育和管理方式对幼儿实施教育和管理。学前教育“小学化”要求幼儿像小学生一样会写字、会拼音、会算术,甚至明确把小学培养目标照搬为学前教育的培养目标。违背幼儿教育规律的学前教育“小学化”,对幼儿身心健康带来的危害不容忽视。

1.影响幼儿身心正常生长,损害幼儿大脑发育。

幼儿正处在生长的初始发育时期,肌肉收缩力差,容易疲劳和损伤,骨骼硬度小,弹性大,容易变形。过早地要求幼儿像小学生那样长时间坐着学习、写字,幼儿不仅会因为注意力短暂而难以坚持,更会因为坚持不了而身体姿势不正确造成骨骼畸形扭曲、眼睛受害等问题。另外,幼儿神经系统发育不健全,过多的学习负担让幼儿长时间注意力集中,神经系统受到单方面的重复刺激,而不是丰富的多维刺激,又不利于幼儿的大脑神经系统正常发育。研究表明,幼儿大脑发展有个“敏感期”,这是幼儿认知发展的“机会之窗’。“小学化”的学前教育统一集中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往往就会使幼儿的“机会之窗”关闭,扼杀幼儿在某些方面的发展天赋。总之,幼儿身体发育的特点决定着他们还不能“坐下来学习”,否则,对幼儿身体生长发育的损害将会是严重的。

2.违背幼儿学习特点和规律,造成幼儿亚健康心理问题。

幼儿的思维紧紧依靠感知活动,记忆依赖于直接感知的具体材料,认识活动以无意性为主,适中的愉悦情绪能使智力活动达到最优效果。因此,在幼儿园的教学中,重视游戏活动,让孩子在玩中认知事物、在玩中愉悦身心、在玩中获得发展是符合学前儿童认知发展规律的体现。现代化的儿童教育观强调幼儿通过活动获得发展,注重幼儿愉快地与环境充分交流,从而实现各方面的发展“小学化”的学前教育往往以强化知识、机械识记为手段,学习任务过重,还常常用“测试”来检验幼儿的学习效果。幼儿过早地受到父母的“高标准、严要求”以及达不到目标时的责怪呵斥,过早体验到学习的压力,对学习的兴趣自然会消减,容易导致没上学就产生厌学情绪。而厌学情绪是幼儿心理活动的不健康表现,这种厌学的不健康心理表现使孩子从小处于心理的亚健康状态,长期如此下去,容易埋下心理问题的隐患,对孩子以后的人生发展危害极大。

3.束缚幼儿的快乐天性,压抑幼儿的个性发展。

18世纪启蒙思想家卢梭认为“我们不仅要把儿童当人看,还要把儿童当儿童看”。它警示我们,儿童与成人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成人不仅应与儿童平等对话,还要尊重儿童的独特性。好动、好奇、好模仿、爱玩是幼儿的特性,成人应该为幼儿提供一个丰富多彩、宽容欣赏的环境,让幼儿尽情地嬉戏,愉快地体验,自由地发现、想象和创造……以此实现身体、认知、情感、个性、社会性、创造性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小学化”的学前教育对幼儿进行强制性“写、算、读”的学习,过早地向幼儿灌输系统的知识,学习任务加重,剥夺了幼儿玩的权利和时间,压抑了幼儿活泼好动的个性,束缚了幼儿的快乐天性。

第一,应试教育渗入家长心灵深处,“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观念害人不浅。

2011年,我国首部《社会心态蓝皮书》指出,当代中国人生活形态变化的背后有着强大的生活动力,而在九个主要的生活动力中,子女发展期望排在首位。希望子女早成才快成才的子女发展期望也是造成学前教育小学化的一个助推力。其实家长都知道素质教育的重要,懂得好奇、兴趣是孩子成长的发展动力,但应试教育的现实又使他们不得不面对,加上堂而皇之的“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观念,更激发了家长心灵深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迫切愿望。所以许多家长并不反感小学化的学前教育,反而以孩子能认字、能背诗、能算术为荣,认为不给孩子压力、不让孩子吃苦,自己的孩子上小学就会有更大的压力,就赶不上同龄的孩子。当然也有家长对孩子提早识字、写字、认数、算数很抵触,赞同“快乐教育”的学前教育理念,但他们已深谙“适者生存”之道,为提升孩子的竞争力也只有“同流”了。国务院早就有文件要求开展对0-6岁学前儿童监护人普及幼教理论工作,但由于经费、场地、人员配置等多方面的原因,该项工作没有如期推行,使按照幼儿成长规律对幼儿进行教育的社会、家庭的教育功能缺失,这是造成0-6岁学前儿童家长缺少正确、科学的学前儿童教育观和教育方法的重要原因。

第二,学前教育资源不足,供不应求的幼儿园“卖方市场”使幼儿园缺少提高学前教育质量的动力。

目前,幼儿园的布局结构并不很乐观,特别是条件达标收费合理的公益性幼儿园数量不足。像南昌目前,幼儿园的布局结构并不很乐观,特别是条件达标收费合理的公益性幼儿园数量不足。像南昌市目前公办幼儿园只有68所,全市132个乡镇(街办)只有101所幼儿园,满足不了广大群众的需求。

供不应求的幼儿园市场膨胀了一些幼儿园举办者的逐利需求,一些条件不成熟不具备办园条件的幼儿园应势而生。这些幼儿园不按幼儿成长规律和学前教育规律办学,也可以说是没有能力按幼儿成长规律和学前教育规律办学,只能教幼儿认认字、算算数来凑合着办园,可以说大多数的幼儿只能上这部分的幼儿园,家长根本不能选择。公办幼儿园也由于他们属于“卖方市场”而缺少提高学前教育质量的动力。也有不少的公办幼儿园同家长一样有“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观念,努力让他们园出来的孩子上小学时能在同班小朋友中出类拔萃,其实也是扩大影响、争夺生源的目的使然。一些幼儿园把有多少幼儿进入了名牌小学在宣传广告中大肆渲染,这既是明显的争夺生源的行为,又助长了学前教育“小学化”的风气。

第三,学前教育师资准入机制不健全,教师素质参差不齐,不少教师观念落后,缺少研究学前教育的精神。

学前教育需要一支热爱幼儿及幼儿教育事业、学前教育业务水平优良、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但是目前的学前教育师资要求标准及准入机制尚跟不上学前教育科学发展的需要,幼儿教师的工资福利、社会保险等问题还没有很好解决,所以学前教育的教师队伍特别是民办学前教育和农村学前教育的教师水平参差不齐,更有不少不具备幼儿教师资格的人员进入了学前教育教师队伍。比如南昌市2010年有幼儿园教师4729人,其中有大专以上学历者2107人,占44.6%,有中专(高中)学历的959人,占,中专(高中)学历以下者占35.2%。幼儿教师中取得幼儿园教师资格证书者1954人,仅占,无证上岗率58.7%。幼儿园教师队伍中相当一部分人特别是农村幼儿教师没有接受过幼儿教师专业训练,缺乏幼儿教育理论素养,缺乏幼儿教育特有的教学技能,这部分人特别容易把他们在小学学到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带到学前教育之中,使他们“驾轻就熟”地把学前教育“小学化”。还有一些教师,虽然他们接受过系统的幼儿教育学习和训练,但又爱心、耐心不足,仅仅是把幼儿教师这一职业作为谋生的手段,缺少研究学前教育规律及学前教育内容、形式、方法的精神,其实质是缺乏做好学前教育工作、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先进观念和内心诉求,因而学前教育“小学化”又是他们落后的观念导致的落后行为。

第四,幼儿园办园监管机制缺少针对性和操作性,对规范办园约束力不够。

1.尊重幼儿个性发展,消除应试教育对学前教育的影响。

学前教育“小学化”是应试教育对最基础教育的侵蚀,这是学前教育观念落后、学前教育知识普及落后的表现3《弟子规》云:‘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古人教育孩子尚知“有余力,则学文”,而我们却把浮躁功利的思想和行为强压给孩子,真的应该深刻反省。学前教育要按照幼儿生长和成长规律来办,在幼儿园办学过程中尊重幼儿发展个性和发展天性,坚持游戏教学,培养幼儿的好奇心,激发求知欲,让他们“有余力,则学文”。假如真要让幼儿快速对接小学,可以尝试在幼儿进入大班后组织他们参观小学教学或活动,让他们对小学的学习产生好奇和向往。同时要加强对幼儿家长的教育,不要让家长在孩子出现问题后再来反省自己对孩子的培养过错。

2.扩大学前教育规模,建设优质示范幼儿园。

当前我国学前教育是各级各类教育中最薄弱的环节,教育资源严重不足,城乡发展不平衡,幼儿入园率大打折扣。以南昌市为例,2010年,全市四县九区共有人口500多万,3-6岁学前幼儿17.03万人。在园幼儿只有9.37万人,平均入园率只有55.02%。在办园数量上全市四县九区有幼儿园557所,其中公办幼儿园只有67所,其余为集体或公民个体办园,有四个区至今没有一所区属公办幼儿园。如此的办园状况使得优质幼儿园供不应求,不少不具备办园条件的幼儿园匆忙上马、唯利是图、不按规律“出牌”,这样的情形显然不能满足社会和家长的愿望,不能满足学前教育科学发展的需要。所以,要按照《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的要求,坚持公益性和普惠性,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鼓励扶持民办幼儿园,努力构建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保障适龄儿童接受基本的、有质量的学前教育,为幼儿和家长提供方便就近、灵活多样、多种层次的学前教育服务。要花精力建设一批优质示范幼儿园,让优质示范幼儿园,引导和影响其他各类幼儿园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办园,促进幼儿健康快乐成长。

3.加强五年一贯制学前教育师资培养,培养合格幼儿师资队伍。

要改变学前教育“小学化”的状况,培养一支懂得学前教育规律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具有爱心、耐心,具备以游戏为基本教学手段、能创设良好游戏教学环境等能力的教师队伍是关键。当前,幼教师资队伍既数量不足,又质量不够,不少民办幼儿园的教师缺少学前教育理论知识,缺少学前教育职业能力培训,影响了学前教育的质量。加强学前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培养一支合格的学前教育师资队伍,初中起点的五年一贯制学前教育师资培养模式是一种很好的形式。作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既要有系统的学科知识、理论知识,还要有唱、跳、画、手工等方面的才艺,更要有以爱心、耐心、细心为核心的职业道德素养。而初中毕业生人生价值观在形成之中,身体发育可塑性强,技能技巧容易提高,从初中毕业开始就对他们进行学前教育理论和技能培养,对于缓解幼教师资紧缺状况,提高幼教师资队伍素质是很好的途径。五年一贯制培养的学前教育师资,会以他们比中专幼师毕业生更系统的理论知识、比高师幼师毕业生更好的技能技巧、比本科幼师毕业生更稳定的从业思想,受到幼儿园、家长、社会的欢迎。

4.发挥教育行政部门对学前教育的监管和指导作用,加大治理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力度。

教育行政部门对治理学前教育“小学化”责任重大,要加强对幼儿园办学的监管和指导,建立幼儿园办学的监管评价机制。要完善幼儿园办学设置标准和幼儿园教师准入标准,把好办园关和教师入园关。对已进入幼儿园教师队伍却没有经过幼儿教育专门训练的教师列入系统培训计划,使他们适应学前教育的需要。同时要督促幼儿园建立和实行园内自己评价机制,这是保障幼儿园健康办园、自己完善的关键因素。治理学前教育“小学化”更要对一些影响学前教育科学办学的行为予以行政干预。比如一些小学的幼升小面试应该取消;社会上一些拔苗助长式的诸如“让2岁的孩子认2000字”等商业炒作应予澄清;一些幼儿园不研究学前教育规律,简单的以小学教学方式进行幼儿教学的行为应予纠正;同时要在社会上加强正确育儿知识教育,告诉家长学前幼儿身心发展特点是什么,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该学什么、该怎么学,在社会上多普及一些学前教育的知识。

治理学前教育“小学化”涉及面广、系统性强、任务很重。但是为了达到学前教育要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要坚持科学的教育方法,要保证幼儿快乐健康成长等要求,我们要知难而进,持之以恒,从环境、政策、机制、师资、经费、家庭等方面加强保障,才能推动学前教育健康发展。

最热小学教育的论文题目范文(19篇)篇八

3、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教育软件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4、小学科学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资源的利用现状分析--以湖北省黄冈市为例。

5、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衔接与贯通研究。

6、技术支持下的小学协同教育需求分析。

7、多媒体信息技术与小学音乐素养教育。

8、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9、小学数学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整合研究。

10、拉萨市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

11、试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儿童心理发展。

12、整合网络教育资源优化农村小学语文教学。

13、临沂市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分析。

14、教育公平视角下流动儿童受教育质量的性别差异研究--以上海市小学为例。

15、互联网对小学数学教育影响研究。

16、小学阶段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

17、加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措施初探。

18、地方高校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心理素质团体干预研究。

19、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与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机融合效应。

20、民汉合校小学教师教育信息化专业发展的现实路径。

21、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提高实效性的尝试。

22、谈现代教育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

23、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与策略。

24、教育信息化环境下小学语文教学新模式探索。

25、浅谈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26、信息技术对小学教育的影响。

27、关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研究。

28、基于积极心理学取向的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

29、小学低年级在新课改中开设健康教育课程的必要性探讨。

30、家庭系统治疗对小学行为问题学生教育的启示。

31、小学教学过程中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

32、小学常规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33、小学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以广州市桂花岗小学为例。

34、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小学数学教学。

35、如何做好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

36、积极心理学取向下的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讨。

37、小学学科教学中有效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思考。

38、小学班主任实施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39、信息技术教育在小学相关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中的作用。

40、远程教育模式下小学语文教师的角色转变。

41、新常态下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途径优化研究。

42、探索留守儿童德育教育新思路。

43、探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家校合作。

44、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45、在小学教育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体会。

46、探研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整合小学思想品德课堂。

47、网络环境下的小学教育发展方向探讨。

48、小学低年级音乐教育技术优化探寻。

49、信息化背景下小学美术教育革新。

50、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有效开展小学科学教育的策略研究。

51、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52、现代教育技术辅助下的小学音乐教学。

53、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与实施途径。

54、浅谈农村小学“学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55、小学国学经典教育翻转课堂实践研究。

56、新课改中开设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必要性。

57、美国心理健康教育对我国农村小学心理辅导的启示。

58、我省纠正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

59、建寄宿制小学促教育均衡发展。

60、探索微课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作用。

最热小学教育的论文题目范文(19篇)篇九

信息化时代的主要标志之一是信息技术,其可推动教学改革的进程。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能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及工具性充分凸显出来,活跃语文课堂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积极投入学习。同时,信息技术既能带领学生融入文本,深入理解文本,又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如果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那么学习对于学生来说就是一种强制性劳作,不能将学生自身的热情激发出来,促进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也无法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从而使其反感语文学习。

所以,教学的关键任务之一就是激发学生的语文兴趣。对小学生而言,现代信息技术非常新鲜,且多媒体教学逼真的视频情景可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逐步引导学生融入教学并主动探究。例如,教师在讲授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语文》的课文《大自然的秘密》时,若一味照本宣科,教学就会枯燥,不能将学生阅读课文的积极性激发出来。

这时,教师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图、文、声、像演示功能,如课前从网上收集一些小海龟的图片,并将其制作成精美的教学短片,表现小海龟群离巢及入海过程中被出没的肉食鸟啄食的情形,配上背景音乐,用精美的图片及富有感情的.音乐同时吸引学生,使学生受到视觉和听觉的双重刺激,潜移默化地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特定情境,使学生迅速融入情境、产生学习意愿。

二、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

想要学习语文,首先应该识字。我国传统的语文识字教学一般是利用反复读写的手段来帮助小学生正确识字。然而,这种识字教学手段非常枯燥乏味,学生无法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1]。尤其是小学六年级学生,因为他们的年龄比较特殊,注意力持续集中时间通常是20~30分钟,所以,课堂上学生很容易分散注意力。

可想而知,缺乏趣味性的识字教学会显着降低教学效率。因此,教师可将现代信息技术当做识字教学的辅助工具。比如,语文教师在讲解生字笔顺的过程中,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展示生字的动态笔画顺序,加深小学生对生字笔画顺序的印象。同时,进行识字教学时,教师可辅以多媒体动画或图片,创造轻松愉悦的识字教学环境,培养小学生自身识字能力的同时改善教学氛围。

三、增强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非常关键的环节就是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语文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时,应帮助小学生深入思考课文内容,并充分理解作者在文中融入的思想感情[2]。

然而,根据小学生认知发展的实际情况可知,学生如果仅凭自己主观的认识去阅读文章,就无法深入理解文章。

所以,语文教师应在适当的时机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课文阅读教学,使学生全面理解文章内容。

比如,教师在讲授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语文》的课文《东施效颦》时,可以在课堂上给学生播放相关影片,以一幅幅形象生动的图画反映文字内容,促使学生深切体会东施效颦的寓意,并对其产生深刻的印象。

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时,语文教师应依据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同时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促进学生合作探究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四、提高学生作文写作水平。

通常情况下,小学生的知识储备十分有限。因此,语文教学难点之一是作文。我国传统作文教学主要是语文教师利用范文对学生的写作予以指导,教学手段十分单调,不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作潜力,使学生只能机械地依据范文来写作,降低了文章应有的创新性。

同时,小学六年级学生虽然有了一定的作文能力,但还十分有限,部分学生甚至无法确切表达内心所想。因此,语文教师需要改变以往的作文教学方法,采取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将学生的创造力有效激发出来[3]。比如,教师在指导学生写命题作文《春天来了》时,可先给学生播放一段涉及春天风景的视频,让学生观察春季大自然的景色如何变化,然后播放一首韵律比较舒缓的轻音乐,并鼓励学生发挥想象,或用心感受、用眼睛看、用耳朵倾听春季的美好,然后让学生将想象到的画面描述出来。

五、结语。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既可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又能通过声音、视频或图像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学习兴趣,改善学生的听课状态,使学生依据自身的学习基础及兴趣逐渐形成自己的学习方式,从而获得理想的语文教学效果。

[1]苏湘伟.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小学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的运用[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24(10):164.

[2]钱爱东.让多媒体为小学语文教学带来新的精彩[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15(18):184.

[3]杨昌会.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中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探究[j].中外交流,2016,8(24):221.

最热小学教育的论文题目范文(19篇)篇十

作为积极心理学的先驱,前美国心理学会主席马丁・塞里格曼在的心理学会年度大会上提出了“积极心理学”的思想,主张心理学应该把研究重点放在人类自身的积极因素之上,要以人类具有的潜在力量和积极品质为出发点,倡导人类要用一种积极的心态重新解读人们的心理问题,并以此来激发个体自身所固有的某些实际的或潜在的积极品质和力量,从而使每个人都能获得自己的幸福。

自此,积极这一概念在心理学界逐渐得以明确界定。

积极心理学中的积极一词主要包含以下三层含义:

1.积极是相对于病理心理学而言。

心理学自18取得独立地位以后,就面临着三大主要使命:治疗人的精神或心理疾病;帮助普通人生活得更充实幸福;发现并培养具有非凡才能的人。

这三项使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均在不同程度上得到了心理学家的关注[1]。

然而二战结束以后,由于社会环境的变化和人类医治自己身体和心灵创伤的需要,心理学工作者逐渐将注意力集中在第一项使命中,使得心理学演变成了一种“矫治”或“修补”式的“病理式心理学”,致力于纠正人们身上存在的问题。

使心理学偏离了它本来的主题――使一切生命过得更有意义。

因为它使很多心理学家几乎不知道正常人如何才能在良好的条件下,获得自己原有的幸福。

2.提倡心理学应关注个体积极特质。

病理式心理学以问题为中心,关注个体的消极行为模式。

而这恰恰偏离了心理学研究的本意,因此积极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假设是:人性的丰盛(个体在生活目的、人际关系和享受乐趣上的丰富性)不是仅通过关注对疾病的治疗或消除行为和情绪方面的问题就能获得的结果,它更多的是通过重视和建立人类的优势和潜能得以实现的。

它鼓励人们更多研究人的优势,如何建立生活中美好的事物,如何促使正常人在生活中发挥潜能。

通过培养个体自身的积极力量而使人们成为一个健康幸福的人。

3.强调用积极的方式解释心理问题。

积极心理的发展过程是个体不断处理化解消极心理问题的过程,因此积极心理学主张要从两方面寻求问题的积极意义,一是思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二是从问题中获得积极体验。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可分为以下三个层面:首先是主观层面上的积极体验――包括对幸福感和满足(对过去)、希望和乐观主义(对未来)、以及快乐和幸福流(对现在)的研究――包括它们的生理机制以及获得的途径;第二是个人层面上的积极人格――包括对爱的能力、工作的能力、勇气、对美的感受力、毅力、宽容、创造性、关注未来、灵性等的研究;最后是在群体层面上对积极社会制度的研究,包括公民美德以及使个体成为具有责任感、利他主义、有礼貌、宽容和有职业道德的公民的社会组织的研究。

二、积极心理学的心理健康教育价值。

积极心理学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提倡积极人性论,使心理学恢复了最初的功能和使命。

它强调人可以调适自己的心理状态,并具有不断向上积极的成长能力和需要。

这使得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内容更加饱满和丰富。

自20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常常把学生的“心理问题”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心理健康教育更多关注学生心理的消极方面,重视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忽视了心理健康教育挖掘学生潜能、培养学生积极力量的使命。

积极心理学促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重新认识人性,帮助学生建立积极力量,为学生健康快乐成长提供良好的社会支持。

三、积极心理健康教育: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

以积极心理学为指导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可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拓展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度和宽度。

1.理论层面。

依据积极心理学的核心假设,我们应该把培养学生积极的人格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首要目标,以塑造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为重要的内容。

积极的人格是我们人格的动力,在抵制消极人格破坏作用的同时,能够提升我们的适应能力,维护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

而积极的心理品质是构成积极人格的要素,包括积极的认知方式、积极的思维方式等。

2.实践层面。

积极开展符合学生心理健康要求的校园文化活动,以活动为载体,为学生提供自我探索的机会,领悟到自身的积极力量,丰富其心理结构,获得积极成长的体验。

高校中常见的活动方式有团体辅导活动、心理剧表演、专业知识讲座等,但需注意的是活动的设计要凸显一定的积极性,要重视挖掘活动中的积极因素以及学生身上的积极力量,寻求具有积极发展意义的教育对策,促进心理健康教育产生积极的教育效果。

将积极心理学引入日常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改变先前以说教为主、单纯关注心理问题案例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到课堂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对学生自身的价值和潜能给予肯定和鼓励,鼓励、教会学生运用积极的态度面对自身的问题并充满信心的解决问题。

建立积极的朋辈互助心理辅导。

多数研究显示大学阶段的个体更愿意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

同龄人是大学生获得情感支持的重要源泉,朋辈互助关系可让个体减少对咨询师的抵触情绪,帮助大学生建立积极互助的社会支持网络,并在此关系中帮助大学生更好的审视反思自己,朋辈互助心理辅导也使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辅导深度和广度得到进一步扩大。

3.微观层面。

使用积极的心理测量技术,关注个人自身的积极力量。

心理测验能将个人内心的心理倾向外显化,但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筛查所使用的量表多是筛查个体是否存在某些心理问题,如scl-90、mmpi、焦虑量表、抑郁量表等。

这些量表中的测试题目大都为某些负面不健康心态的陈述,个体在阅读大量负面陈述的测试题目过程中不由自主可能会对号入座,无形中会感到自身存在心理问题。

而积极心理测量中常使用的量表为一般快乐问卷、希望特质问卷、主观幸福感问卷等,这些测试可让个体认可并肯定自身的积极品质。

4.宏观层面。

创造积极和谐的外界环境。

积极向上的环境氛围能为个体提供积极的社会支持,进而影响其积极心理。

生活环境对学生积极人格的.培养和建立具有很大的辅助作用,家庭中父母的积极品质对孩子起到一定的模范作用。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必须加强和谐校园文化建设,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构筑具有鲜明时代特色和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大力推进班级文化、宿舍文化、社团文化和网络文化建设,引导学生养成文明行为,培养良好道德情操。

积极心理学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全新的视野和崭新的思路,使我们将目光从学生的“短处”转向“长处”,使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从“暗处”走向“明处”,对高校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重要的启发。

参考文献:

[2]石夏莉.构建高校“积极、体验式”心理健康课堂教学.梧州学院学报.,5。

最热小学教育的论文题目范文(19篇)篇十一

1、1中小学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行为态度。

通过对中小学学生体育活动参与情况的调查分析发现:鄂西南农村中小学的大多数学生能够认识到体育的本质功能,但对目前体育课的满意度较低,不愿意上有教师指导的体育课;在体育参与的态度方面,主动参与型人数较少,被动、消极参与型的人数居多,同时对教材、教法的认同度和满意度也不高。原因是从小学到中学,体育课的内容及组织形式单一,一直沿用传统的授课模式。

1、2体育活动项目、时间、频度。

鄂西南农村中小学的大多数学生喜欢球类项目,但不经常参加,对健美操、体育舞蹈等塑造形体、陶冶情操的体育项目,也没有兴趣去学习;学生们的课外活动的时间与国家阳光体育所倡导的时间差之甚远,没有形成固定的课外体育锻炼时间;学生每周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频度也不足三次。这些都是由于受场地器材缺乏、课时多、学习压力大等因素造成的。

1、3学生的课外锻炼缺乏理论性指导,参与性差。

学生充分认识到了体育信息的重要性,渴求获得科学的训练知识与方法来指导自己的课外锻炼,但由于获取体育知识的途径少,不能满足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和维护自身健康的需要,致使其参与性较差。

2、1学校体育资源匮乏,体育经费少。

由于鄂西南农村地区经济欠发达,国家或地方对学校体育的投入经费少,造成学校的体育设施陈旧,器材缺乏。学校体育设施陈旧、落后会直接影响学生体育参与行为的积极性。体育的趣味性多半是来自对体育器材的操控,单调乏味的走、跑、跳、投等动作的重复难以激发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

2、2学校不重视体育活动,只注重最终的成绩考核。

在“分数第一”、“升学第一”等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下,鄂西南地区的农村学校忽视了体育活动的健身及其他的功能。对学生的体育考核多采取技术评定的方法,这种体育教学评价的一致性,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教学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检验教学效果,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了解自我,从中获得激励,不断鼓舞自己向新的目标努力。体育成绩的评定方式不仅影响着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也间接影响着学生体育行为的形成。

2、3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整体化状况堪忧。

在经济不发达及市场经济的影响下,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由于经费紧缺、人员紧张等原因,无法进行正常的进修及培训,教师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等不能满足当今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需要,必然会阻碍学生体育行为参与的积极性。

3、1加强思想、理论教育,使学生树立终身体育意识。

体育工作者应强化“教书育人”的理念,加强“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力度,因材施教,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终身体育意识,激发学生参与体育的主动性和锻炼的兴趣。只有不断加强思想、理论教育,才可能树立正确、远大的.目标,促进学生体育参与意识和行为的形成。

3、2加强沟通,充分发挥现有器材的作用。

体育教研室应加强与学校领导的沟通,争取获得更多支持,以加大学校体育设施的建设。学校各级领导也应重视并努力改善学校体育的设施条件,促进学校体育改革与调整的实现。在现有体育场地设施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其作用,为学生体育参与行为的有效开展提供有利条件。

3、3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开设地方特色体育项目。

依据学校实际情况,有计划地对现有体育教师进行培训,加强体育教研组间的交流、学习,提高综合素质。体育教师可根据各地的经济及地理条件,开设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体育项目,并利用现有的体育资源,进行有效地改革,缓解学校场地器材不足的现状,为学生体育行为的多样性发展奠定基础。

最热小学教育的论文题目范文(19篇)篇十二

摘要:现代社会,抑郁症有愈演愈烈之趋势。

现代校园中,学生无故旷课、离家出走等现象屡见不鲜,心理健康教育正被急切盼望着。

心理健康教育往往被传统教育给忽视,加上家长对家庭教育常常容易出现偏差而不自查,导致青少年以自我为中心、不善与人交流等,影响学生素质全面发展。

其实,科学文化知识,思想道德品质等的全面提高取决于学生心理潜能开发,因为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在心理支配下完成的,而心理健康是人的各种素质的前提和保障。

关键词:心理健康青少年知信行。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教育者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运用心理学等多门学科的理论与技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知识与技能教育与训练辅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及整体素质提高。

人行为的改变分为获取知识、产生信念、形成行为三个连续的过程,即健康教育“知信行模式”。

因此,学校应该推广心理健康教育“知行信模式”,这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适应学校健康教育改革新形势的需要。

一、“知”为基础,知识、信息及感知是行为的基础。

了解学生,尊重学生,平等地与学生交流。

全面了解学生是班主任工作的前提条件,只有全面了解学生,摸清学生的性格特点、心理状况、各方面爱好,才能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青年教师可以利用自身与学生年龄差距小、观念不存在隔阂这一优势,以朋友身份关心、了解学生,从细节做起,把每个学生都作为平等主体对待,不搞特殊,不做强制性教育,从学生角度认识、考虑问题,允许有不同意见的存在,当学生提出中肯的意见时,懂得虚心接受。

当然,我们面对的是一群刚上初中的学生,思想觉悟上还存在诸多不足,当他们提出不恰当或无理意见时,班主任要有包容的态度,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学生心服口服地接受老师的教育。

对于我们班每一位同学,我都说这样一段话:虽然我们来学校,坐在教室里是为了学习的,或者说为了家长的希望、自己的前途学学科知识的,但是我要告诉大家,也希望每个人都牢牢记在心里:我们不论学科成绩如何,首先要做的是人,要做好“人”,做“好人”,做个大写的“人”,永远把做人放在第一位。

二、“信”为关键,信念与态度是行为改变的动力,是行为的前奏,反映了行为倾向性。

“信”不仅是让学生相信老师的话,而且要让学生相信这样的道理,必须让学生从心底信服老师,所谓“亲其师信其道”。

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首先是教师的一言一行要经得起学生的检验,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潜移默化地感染、影响他们。

常言道,“身教重于言教”。

教师要“为人师表”,必须从严格自律开始,要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禁止学生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在行动上做出表率。

年轻的班主任想要在学生面前发挥示范和榜样的作用,必须在“学”和“德”上下功夫。

有位学者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教师在工作上、知识上、成就上有辉煌卓越的表现,你就会看到所有学生都会倾向你这一边”。

由于年纪轻,教学经验缺乏,教育方法单一,青年教师需要不断提高教学技巧,提升知识能力修养,虚心向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学习,总结教学教育经验,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和崇拜。

因此,年轻班主任不仅要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上做一个“专家”,而且在生活及其他几门熟悉学科上要做一名“通才”,以丰富的知识吸引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营造良好学习氛围,树立优良班风是班级工作的核心和重点。

几十个学生集中在一起构成一个班级,构建良好的班级不但要有好的班风,而且要有好的学风,形成正气,树立典型,鼓舞全体同学奋发向上,增强班级凝聚力。

对违反纪律、破坏集体的个别学生,通过反复交心教育,让他们认识到破坏纪律就会影响全班同学的学习和班级荣誉。

多数学生对当前学习、生活都是很迷茫的,班主任要及时带领学生做好三年学习计划和奋斗目标,认清自己的社会价值。

当学生在生活上、学习上出现问题或困难时,班主任必须给予适时、适当的指导,做好他们的思想导师和知心朋友。

三、“行”为目标,行指将已经掌握并且相信的知识付之行动,促成行为形成的过程。

陶行知先生说:“最好的教育是教育学生做好自己的先生。”让学生养成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好习惯,并持之以恒。

班主任如果一味亲力亲为,学生长期处于被动地位,做事缺乏主动性、独立性、自觉性和进取心,今后就业就很难适应社会发展。

我认为班主任应该做好“导”的工作,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在生活、学习上给以适当指导,强化学生自我管理能力,这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培养强有力的班委会。

素质高、能力强的班干部是协助班主任管理班级,开展班级工作的左膀右臂。

通过组织强有力的班委会,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成长,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有效促进班级学生发展。

良好的自我管理机制不仅可以创造学生自主发展空间,而且使我从烦琐的班主任中工作解脱出来,做到事半功倍。

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一部分,学校管理者应该为学生实践健康行为提供支持,以实现促进学生发展的目标。

广大一线教师应该以先进教育教学模式为引导,积极践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校内形成良好的氛围,为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而努力。

参考文献:

[1]林黎.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海峡科学,2012.

[2]魏晓莉.关于班级管理工作的思考.金色年华(教学参考),,(6).

[3]董明会,王鑫淼.浅谈年轻班主任如何做好班级的管理工作.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2,(11).

[4]李茜.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评估的探索――基于天津市河西区教育实践的个案研究.天津师范大学,.

[5]杨晓微,叶澜.在实践变革与理论创新的互动中发展中国教育学――新世纪第一个五年中我国教育基本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4):1-9.

[6]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全一册)(修订版)[m]杜殿坤编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7]皮亚杰.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m].傅统先译.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80.

最热小学教育的论文题目范文(19篇)篇十三

学生小田,老师,家长都反映他是个“不开窍”的孩子,一道应用题,老师课堂上讲过,家长又复习过,可做起来就是错误百出,一到考试就更不行了,别的同学背课文,一下子背出了,可他读了好多遍,还是记不住,丢三落四,常用字常会错,渐渐地学习提不起兴趣。

方法:1、教会小田记忆的技巧与方法,如理解记忆,趣味记忆即把记忆内容编成有趣的生活现象,让他乐于记。

2、培养小田良好的思维习惯,独立、灵活、敏捷才是健康的思维。3帮助小田树立自信心,经常是人云亦云,总怀疑自己是错,永远也品尝不到学习的成功和甜头,再之家长切不可以“笨蛋”批评、责骂他,这样使他对自己自暴自弃,不再努力,设想:思维之泉缺乏了内部动力,是不可能充分喷涌的,多给小田一些鼓励,“试试你一定能行”“啊,,你进步了!”„„变“你能行”为“我能行”。

最热小学教育的论文题目范文(19篇)篇十四

杜威把教师比喻为上帝的代言人、天国的引路人。当代哲学家周国平也说,教师不只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影响是在精神上,因此,他自己必须有崇高的精神境界。

——题记。

教师这个行业,曾有许多诗人、哲人给以无限的赞美,比如“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春蚕到死丝方尽”等,但那仿佛已离现在非常久远,只成为现代人口中的顺口溜了。在这里,我不想把教师这个行业赞美得多么神圣而遥不可及,我想说的是,在当今这个与国际接轨、经济转型期的开放的社会形式下,我们做教师的即使知道自己的地位和作用在减弱,但仍要保持内在的精神高贵,仍要抱着一滴水滋润一朵花的踏实态度,仍要坚定地相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唯有如此,才能在我们有限的生命历程中寻出意义,才能在我们更有限的教学生涯中得到慰藉。

那么,何谓内在的精神高贵,又如何引领孩子积极健康的思想呢?根据我的理解,它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

把实事求是比喻为心理健康肥沃的土壤,一点也不过分。如果没有这四个字的培植,那么所谓的自信、友善、理解、宽容、奉献等心理之花将无法绽放。正如尹建莉老师所说:没有实事求是精神的人,即使他很精明,也往往目光短浅;即使他很努力,也总是后继乏力;即使他很自大,也暗中没有底气;即使他想要去爱,也不会好好把握。他既缺少平和与宁静,做不成一个平凡而幸福的人;也缺少个性和创造力,很难成为一个出类拔萃的人。

一方面,这里的“实事求是”有别于马列主义的唯物论观点,我们取它字面的意思理解:是就说是,不是就说不是,若再多说,就是出于心里的恶念(善意的谎言除外);另一方面,思想、言行要统一,不搞投机倒把、坑蒙拐骗的行为,尤其不从虚荣、浮躁的行为。如此说来,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是一种实事求是。我们做教师的不过分关注孩子的分数,不剥夺孩子的`玩耍时间,尤其不过分虚荣地关注自己的职称荣誉,则是更现实意义上的实事求是。

我们非常容易做到的,是从理论上告知学生要“实事求是”,比如考试要独立完成试题呀,学期末评优要公平呀,做错事情要勇于认错呀等。但我们同样非常容易犯下的错误是,在不经意间的言行不统一。比如,我们一方面提倡孩子要全面发展,德育为先,多才多艺,另一方面却布置给孩子一大堆试题和作业,还“苦口婆心”地说:孩子们,小学阶段一定要打好基础知识的底子,不然上了中学咋办呀?我们可谓是天底下最不能忍受浪费时间的人了(前提是,我们把孩子们在外玩耍看作是浪费时间),我们就这样错误地认为“一切为了孩子”。可事实是“误用光阴比虚掷光阴的损失更大,教育错了的儿童比未受教育的儿童离智慧更远。”这种现实,值得我们所有教育工作者深思。

因此,教师的确要践行实事求是的精神内涵,就是要引导孩子实事求是地接纳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实事求是地发展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实事求是地通过努力获取成绩,实事求是地关爱理解他人;就是要关注自己所有的教育行为,使之不偏离这个中心,更不掺杂急功近利的伪善。我想,这是我们在写好课堂教学反思之前的心灵反思。唯有如此,才能把我们连同孩子引领到健康、智慧的思想领地。

一个评价,说小它很小,说大它大得无边。作家三毛曾因老师不当甚至带有侮辱性的评价而产生了抑郁、厌学,终至辍学的后果。虽然后来她在写作上取得了杰出的成就,但当时的那件事却在她一生的心路旅程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阴影是不可否定的。再看我们当今社会,亦有某些人(更多的是未成年人)因为别人对他的简单、粗鲁甚至不当的评价而寻求了某种极端的方式,或结束宝贵的生命或对他人实施攻击的现象存在。

我们做教师的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就是小学阶段的儿童在心理上会把我们老师作为他们崇拜、模仿的对象,我们在他们心中拥有至高无上的掌权者的地位。他们甚至不听从爸爸妈妈的劝导,而来听取我们老师的教训。这一特点让我更加唏嘘,如何才能有效合理地引领我们的孩子,不让他们蒙受心灵创伤,能够积极健康地成长和发展,是我们所有教育工作者应该深入思考的。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评价不是为了区分优劣,也不是为了筛选。我们教师不仅能客观地看到儿童不同的发展水平和学习状态,更重要的是,能看到各个儿童的个性特点、学习特点、发展优势或进步,并以此为基础,教师在后续的学习过程中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指导,从而帮助儿童不断地积累成功的经验,健康自信地成长。

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曾说:“从整体上看,宁静的生活是伟大的特征。忍受单调生活的能力,应当从小培养。过多的旅行,过于繁杂的印象,对孩子是不利的,因为这会使他们长大以后不能忍受那种易出成果的单调生活。”周国平教授也认为:“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丰富和安静。只有安静下来,人的心灵和感观才是真正开放的,从而变得敏锐。”如此看来,能否回归心灵的安宁,不仅决定了一个人的生活乃至生命的品质,更决定了他的事业乃至人生所能达到的高度。

回归心灵的安宁,尤其在我们当今价值观多元化的时代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可以有效地抵制虚荣、浮躁的心理状态,更能使我们每一个普普通通的凡人过上一种在地如在天的神仙日子。

仰望星空,在浩渺的宇宙面前,我们是何等的渺小;在地动山摇的大灾难面前,我们又是何等的不堪一击。即使不跟这令人生畏的大自然相比,我们人与人之间,也呈现出“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情景,因此,我们每个人没有理由不谦卑。如此看来,那些多少取得了一点成绩就骄傲,多少获取了一点知识就自以为是,多少赚得了一点小钱就目空一切的人,是何等的可笑复可怜。

因此,我特别地看重心灵的宁静,这并不是说拒绝一切社交活动,更不是让大家闷在家里当“宅男宅女”,而是主张大家在工作、生活之余尽量给自己的心灵留出独处的空间,通过阅读或反思或写作等方式来过一种心智生活,其实,这样更有助于我们生活的高品质,因为幸福归根结底是一个精神层面的概念。需要说明的是,说了这么多,大家不要误以为我在这方面就做得很好了,可以超凡脱俗了,其实我也只是尝到了心灵安宁的甜头,而且在努力的践行当中。我想,这是需要持续进行并形成习惯的。

我也正竭尽全力地在教育教学当中,引导孩子们能够真正静下来学习和做事。这方面的书籍给学生推荐了不少。另外,我还见缝插针地给孩子阅读触动我心灵的那些个句段,并与他们分享我的感受,也请他们谈谈自己的认识。每当此时,孩子们的眼睛瞪得大大的,脖子伸得长长的,好似唯恐漏掉智慧的每一个果子,真是令人欣慰。除此以外,我也会采取召开主题班会或是找个别学生谈心的方式,渗透这方面的教育和引导。现在基本上看不到那些一会儿拿这本书看看,放下,一会儿又拿起另一本书翻翻,又扔下的忙乱现象;也看不到在自习课上,看到别人干什么他就干什么的无主见现象;更看不到那些攀比吃穿、自私嫉妒的无聊现象。

不管怎样,如果能让我的学生在小学这个人生的最初阶段就内化了一些有意义的人生真理,那么,我这个做教师的也就能问心无愧了,也就能每夜安然入睡了,进而也就脱离了教书匠的层次了。我因此而感到无比自豪。

让我们重温当代学者周国平的话:“人类历史上一切伟大的成功者都出自精神上优秀的人之中,不管在哪一个领域,包括创造财富的领域,做成伟大事业的绝非钻营之徒,而必是拥有伟大人格和智慧的人。”伟大的成功不敢说,但精神优秀和高贵,我们每一个普通人都能够做到——只要你愿意,愿意提高自我的生命品质。

最热小学教育的论文题目范文(19篇)篇十五

小学教育专业,是在培养小学教师五十多年的经验基础上,于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的新增设本科专业。对于小学教育类的论文应该怎么写?一起来看看!

1教学现状。

1.1关于生源。

1.2关于学生的数学观。

1.3关于学生的学习动机。

1.4关于教材和教师。

2课程目标。

数学分析是近代数学的基础,它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思想方法已经深入到数学的每一个分支,成为现代科学研究的基本工具.数学分析的研究对象是实数集上的函数,主要工具是极限.大一学年学习极限论和一元函数微积分等,共计144学时;大二第一学期学习多元函数微积分学和级数论,共计54学时.通过对数学分析课程较系统的学习,促进学生的数学素养的形成,课程目标具体要求如下:。

3教学建议。

3.1树立专业情意,培养学习兴趣。

3.2树立正确的数学观,全面提高文化素质。

3.3改进教学方法,增删教学内容。

3.4改革考核制度,提高学生数学素养。

4结束语。

最热小学教育的论文题目范文(19篇)篇十六

摘要:目前我国城镇小学教师资源相对丰富,教师编制比较齐全,班级建制比较齐全,班级规模大,课程还是以学科教学为主。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小班化教学将成为发展的趋势,小学包班制将更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教育;教师

“卓越教师”是教育部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有关要求设立的,与卓越工程师、卓越医师、卓越律师并列的四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计划项目之一。自2011年在部分本科院校试点以来,在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案的改革方面取得了不斐的成绩。2014年9月18日,教育部再次颁布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并提出培养“卓越小学教师”的要求:“针对小学教育的实际需求,重点探索小学全科教师培养模式,培养一批热爱小学教育事业、知识广博、能力全面,能够胜任小学多学科教育教学需要的卓越小学教师。”培养卓越教师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振兴民族的重大工程之一。教师强则学生强,学生强则社会强。高校“卓越教师”的培养,是提高基础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源头。小学教育具有基础性、综合性、普及性的特点,这就要求小学教师要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好基础。为学生的发展奠定精神的底子,打好生活的基础,打好终身学习的基础。小学教师是孩子们学习的榜样,是为人求知的引领者,是智力、心力的启蒙者,是情感、世界观的熏陶者,因此小学教师更应该有广博的知识和高超的教育教学技能。

(一)小学生的求知欲强烈

小学生对世界充满了好奇感,他们心中有十万个为什么,他们求知欲强烈。这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引导不当则可能泯灭孩子的求知欲,或者抑制学生的发展。他们的问题五花八门包罗万象,他们看待世界的眼光天真而又富有幻想,我们不能用成人眼光和思维浇灭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需要教师具备“百科全书式”的知识,要用童心和儿童的思维,用艺术的教育引导他们。

(二)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和不确定性

也就是说每个孩子的智力体力发展是不平衡的,有的孩子发展得快,有的孩子发展得慢。每一个孩子身心发展也是不平衡的,有的此方面有特长,有的在彼方面有兴趣。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每个孩子都有他天才的一面,当然也有他不足的一面,有的具有语言方面的天赋,有的在数理逻辑方面有天赋,有的在空间方面有特长,有的在运动平衡方面有特长,有的对音乐旋律特敏感。这就需要教师全面地了解学生,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并给予足够的耐心和信心,相信每个孩子的发展潜力,静待花开。如果一个老师只教一门学科,上完课就离开教室,而不能长时间地观察学生、陪伴学生,就不可能很好地了解学生、引导学生。

(三)小学生的学习方法主要是模仿学习法

老师是儿童最信任最崇拜的对象之一,是孩子们模仿的对象。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教育,教师能唱会跳,教师的动情朗诵,教师的一笔好字,教师的看书习惯,都会成为孩子的模仿对象。总之,教师的十八般武艺,教师的“无所不知”能赢得学生的尊重和信任,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维持学习的动力。我们的教育就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小学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的奠基作用,奠定做人的基础,奠定求知的基础,奠定精神的`基础,奠定生活的基础。教师“百科全书式”的知识和专业的教育能力,在儿童的发展中起到非常关键的启蒙和引导作用。这就需要小学教师要具备人文、文学、科学、艺术等全面的基础知识,需要与社会与人相处和交往的能力,需要具备坚定的教育信念和优秀的师德与规范。因此小学教师需要有综合的基础知识,需要有专门的教育知识和能力。

小学教师作为儿童的启蒙老师,不仅启蒙孩子的智慧,更重要的是成为孩子们的人生导师,教书更要育人。以学科知识的教育为本,就有可能导致知识教育为中心,而忽略了孩子的道德、情操、交往能力的引导和教育。有人说教师能够爱学生就是最美的师德,陪伴学生就是最好的教育技巧,守望学生就是最应遵守的教育规律。小学生们需要了解他们、陪伴他们成长的良师益友。全科教师,能够守着他们,发现他们的优点和特长,了解他们的性格和禀赋,便于因材施教。

(一)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对全科教师的导向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要求小学教师熟悉至少两门学科的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和方法,除此之外,还要了解学科整合在小学教育中的价值,了解与小学生学习内容相关的各种课程资源,学会设计综合性主题活动,创造跨学科的学习机会。职前小学教师教育课程模块的设计上,其中学科知识的模块除了学科课程标准与教材设计、学科教学设计等,还包括小学跨学科教育、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等。这些标准导向要求小学教师需要具有综合知识和综合技能。从我国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的趋势来看,也是如此,对考生的学科背景知识没有要求,只要具备大专以上的学历就有资格报名参加教师资格证考试。考试内容涉及到人文知识、科学知识、艺术知识、教育教学知识和能力等综合性知识与能力。科目一“综合素质”的考试内容包括教育、心理、文化、历史、地理、科学、社会、音乐、美术、文学、信息技术等综合知识。科目二“教师教育知识与能力”除了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外,还包括各门学科的知识、课程标准和教学设计的能力。

(二)优秀的小学教师具备综合型的教师素质

一线的优秀小学教师,无论是语文还是数学还是其他学科的特级教师优秀教师,他们身上具备的共有的素质那就是爱教育爱学生爱钻研,除此之外,那就是深厚的教育基本功。比如流畅的语言表达、优美的板书和简笔画。除此,还有音乐舞蹈的功底、图画及美术欣赏的功底,人文、科学、艺术素养和功底,对小学生心里的把握和调控能力等。特级教师于永正以优美的书法、信手拈来的简笔画技巧、演奏二胡的魅力、娴熟的歌唱技巧,赢得学生的尊重和喜欢。他能够把逻辑思维、音乐、绘画等艺术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使语文课上得有理有趣。优秀教师的十八般武艺,也启发我们,具备多学科的知识,具备多样的能力,在教学和教学组织方面都将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一)小学生课程具有综合性的特点,需要教师具有综合性的知识

目前小学课程依然是按照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课程安排。但是从整体思路上看,课程内容体现综合性趋向,如品德与生活(社会)、科学课程、实践课程等本身就是综合性课程,而学科课程的学习内容都呈现综合化的趋势,学科之间的关联越来越密切。美国贾斯珀的教学研究项目,培养孩子的数学能力和数学思维是从冒险故事开始。华德福学校所倡导的全人教育是以艺术为手段的教育,用音乐、旋律、节奏和雕刻、绘画等的形式进行语言教育、生命教育和科学教育。《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也明确提出,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多样课堂教学组织方式,需要教师具有音乐、美术、体育等多方面的才能。在课堂学习中,可以用艺术的方式如音乐、图画、故事等模拟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也可以让学生用歌咏的方式学习,也可以通过动作、表演、歌咏、韵律、节奏,或在旋律中学习。组织课堂的能力需要教师具备语言、艺术、体育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三)从课程内容来看,每门学科学习内容都不是单一的学科知识的组成语文课程的新理念之一就是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语文课程资源从来源上看,包括校内、校外、社会,包括博物馆、民俗馆、大自然,语文学习的综合性学习内容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科学、地理、历史、文化等综合性的内容,数学的综合性学习内容同样也是综合各科知识和多种能力。国家规定的“综合实践”课程的综合性自不必说。各国都把小学生的读写算知识作为基础知识,而读写算的知识和能力是相互促进相互融通的。苏霍姆林斯基开发学生的算术能力,是用阅读的方法,阅读写作离不开对生活的体验和感悟,而生活本身就是综合的,包括历史、地理、文化、艺术、社会、科学等。

(一)从发达国家的小学教育来看,全科教师是普遍现象

发达国家招聘小学教师不以学科专业为限制。目前我国教师资格证制度也是如此,只要有大学大专的学历就可以报名参加教师资格证考试。

(二)目前农村小学还存在布局不均衡规模大小不一的问题

有的村小班级规模只有几人、十几人,年级不全,教师不全。有的村小还存在复式班上课的情况。农村小学教师大都兼教几门课。而村小的存在对于普及义务教育促进教育公平起着重要的作用,这就需要村小的老师具有包班上课的能力,需要有兼教所有学科课程的能力。加之农村小学生留守儿童居多,也是中国“特色”之一,这些留守儿童更需要老师的关爱和陪伴。全科教师有条件、有时间陪着他们,关注他们的成长。

(三)小班化教学将成为发展的趋势

目前我国城镇小学教师资源相对丰富,教师编制比较齐全,班级建制比较齐全,班级规模大,课程还是以学科教学为主。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小班化教学将成为发展的趋势,小学包班制将更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目前国内有些地区实行包班制教学的学校已经占41.4%,其中以上海杭州为最。”因此,从儿童的全面发展来看,小学教师需要全科的教育教学知识和能力;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求来看,小学教师需要综合性的课程知识和开发课程的能力;从小学课堂的教学组织形式来看,小学教师需要具备“十八般武艺”,多才多能;从教育发展趋势来看,小学全科教师将为小学教育质量奠定坚实基础。

最热小学教育的论文题目范文(19篇)篇十七

美术教育作为小学素质教育的核心,美育能够陶冶情操,开发智力塑造健康的人格,提升学生们的精神境界,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美术教育;素质教学;相互关系;德智体美劳。

美育在小学生素质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美术教育所培育的美育思想,必须渗透到小学教学的其它领域中支。在小学素质教育中,美育的重要手段就是美术教育,因此美术教育作为小学素质教育的核心,美育能够陶冶情操,开发智力塑造健康的人格,提升学生们的精神境界,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美育与德育同属于小学素质教学的范畴,两种教育有着重要的联系。美术教育与道德教学的主要关系在于,一方面,道德意义是美术教育题材的重要内容。美术教育与美术作品都是通过一定的美术形式去反映作品形式背后所代表的意义内容的,美术作品的形式反映的内容通常是具有社会正面意义的题材内容,这些题材的正面价值与意义,往往是与它的具有典型的道德价值与意义是分不开的,比如说像各种爱国主义题材的雕塑作品,表现英雄事迹的作品等等。以雕塑作品刘胡兰为例,作品本身是一件人物雕塑,但是作品反映的是刘胡兰的英雄事迹,学生们通过雕塑作品的外在形式接受了爱国主义教育。另一方面,道德教育需要借助美术的形式予以展示。“学校教育在发展学生视觉空间智能的同时,必须潜移默化地渗透社会的某种价值观念。”

美术作品都包含了道德的内容,学生道德情操的教育,主要是通过美术作品的形体美的体验与感昭来实现,实现以美感人,以情动人,美术教育以美感熏陶入对学生手展开品德与情操教育,远远比一味地灌输思想道德内容的效果要好得多,因此,美术教学丰富了道德教育的方式,为道德教育的发展拓宽了新的形式。另外,在美术教育中,自然景物之美也同样具有德育的功能,以自然景观为内容的美术课程能够增强学生们对自然和生的的热爱和责任感培养学生们尊敬自然、保护自然的态度与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

智育,主要学注重开发学生们的智力,美术教育对学生的智力开发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美术教育对学生智力开发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是由人的大脑的特点决定的。现代科学家对人的大脑研究表明,人的大脑分为左右两个半球,两个半球都具有同样的高级智力的功能,两侧大脑的功能各不相同,人的活动对大脑的开发也不相同,美术教学有助于开发人的右脑功能。人的大脑的左半球控制右侧肌体的感觉和运动,主要侧重于人的抽象、分析、计算和求同方面的控制,机时大脑的左半球是人脑处理语言、数字,进行逻辑思维、分析思维、辐合思维等的智力活动控制中枢,被称为“优势半球”。右半球则控制着左侧肌体的感觉和运动,着重于对人的想像性、虚构能力、对外部世界的感受的控制,是人脑处理表象、知觉,进行形象思维、直觉思维、发散思维的智力活动控制中枢。可见,在人的智力活动中,理论思维主要靠左半球控制,而形象思维则主要靠右半球。美术教学的特性决定了它是开发右脑这一智力世界的最有效途径。美术教学本身不只是具体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和训练,但是在其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们对社会及事物的感性及理性的认识,并把这种认识通过具体形象可观的美术作品表达出来,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们的创作的潜能得到有效的锻炼与释放,从而开发学生智力能力。一个人的智力是智慧和能力的综合体现,主要包括感受力、观察力、记忆力、想像力、创造力等,这些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都能得到充分的锻炼。因此,不论是从美术的教学的内容还是从人脑的结构来看,小学美术教育对开发学生的智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小学的教育中,体育与美育二者是各成体系又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美育与体育在小学教学的过程中,分别作为完善人的整体结构的过程中的两个侧面,它们相互交融,相互渗透,互为目的与手段。以美术教学为主要手段的美育和以运动锻炼为主要特征的体育,在小学的素质教学中联系得非常密切,这种联系主要表现在,首先体育对美育的重要性上,美育是人体的心理活动,人的`心理结构是以生理结构为基础的,也就是说在审美活动或者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前,必须要保证学生有个健康和身体条件。通过正确有效果的体育锻炼,可以改善人的身体条件,确保人的审美心理的完善与发展。

小学生的体育锻炼,可以促进和提高学生的大脑发育,这样便为审美能力的培育与发展打下良好的物质基础。小学美术教育在体育中的运用,主要是通过美术教育与体育相结合,即培养学生的身体美、精神美、技巧美等,美术教育对体育教育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体育活动需要美的思想为指导,美育的思想必须渗透到体育的各个环节中去,在体育活动中,运动技巧的高难度性,运动造型的艺术性,运动动作的协调性,运动成员配合的默契性以及动作的整体性等等,这要些体育活动取得的良好效果的必要条件,这些都必须要有美育的思想作为指导,则否将无法完成。因此,在学生素质教育中,美育与体育是相互促进,相互渗透,互为目的和手段的。

美育与劳育的关系,首先表现在热爱劳动本身就是一种美,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在要从小培育小学生的劳动习惯,要让学生从小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其次是劳动创造美。这是马克思的著名论断,指出了人类劳动与美的关系,人类的劳动不但是以创造美的目的,而且劳动过程也是创造美的过程。通过劳动不但可以使学生对美的认识与感受暗送具体化、形象化,同时劳动创造性也是提升审美能力的重要手段。在小学素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劳动可以培育学生的想象能力与创造能力,而美术课又对劳动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将美术课和劳动课有机结合,对儿童的潜能开发和个性发展,以及综合能力培养,都是一个重要途径和基本保证。而培养这些能力的最好办法就是重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做到美术课的过程就是劳动课的过程,美术课的目的就是劳动课的目的,让学生在美术课中动起来,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让美术课真正成为学生学习和动手操作的实际场所,通过动手,使学生的美术知识与美术实践能得到完美的结合,提高学生的整体素。

素质教育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和结果,体现了教育发展的本质规律,同时,素质教育是培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的必然手段。美术教育的内容是,是其它各科的教学手段的补充与完善,而以美术教学为主要手段的美育,则是其它教学的指导思想和最终目的,美术教学在小学素质教育中起作重要的作用。

最热小学教育的论文题目范文(19篇)篇十八

罗x曾经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教学中也不是缺少好信息,而是缺少发现好信息的心灵。赏识是孩子生命中无形的土壤、空气、阳光和水,是让孩子舒展心灵,发展潜能的教育,也是教师成为教育家的教育。当代教育心理学研究指出,在教育教学管理中,强化手段一般分为消极强化手段——惩罚和积极强化手段——赏识,历年来多种教育教学实践证明,教师们都有这样的体会,与其数落学生的十处缺点,不如赞扬他的一个优点。

素质教育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它强调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强调教学过程的优化和学生个体的主动发展。这就要求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从思想上提高认识;在学科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是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结合教学实践,浅谈一下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点滴体会。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中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有很强的思想性。”这说明语文学科在培养学生掌握语言工具的同时肩负着育人的艰巨任务。也就是说,首先要教给学生怎样做人,学会做人。这就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不能单纯地向学生传授文化知识,而要在传授知识的同时,结合教材内容适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使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感情的熏陶有机地结合起来。每一篇文章,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词语、句子、段落、篇章的基础上,总结课文主要内容,归纳中心思想,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感悟思想教育。

例如:在教学《金色的鱼钩》一课时,通过引导学生理解描写老班长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的词语、句子和课文内容,使学生了解老班长为了革命,为了完成党交给的把三个病号带出草地的任务,而想办法弯钩钓鱼,自己从不吃鱼,又鼓励病号喝鱼汤,最后因饥饿劳累而牺牲等重要内容,体味老班长忠于革命、忠于党和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以此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和决心为祖国争光的责任感;在教学《凡卡》、《卖火柴的小女孩》等课文时,学生通过课文内容的理解,充分认识到: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及其罪恶本质,只有对社会主义才能使人民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借以增强学生对社会主义伟大祖国的热爱和建设社会主义的坚强决心。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毫不认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这句话启发我们,语文教学过程,不仅是传授知识、技能的过程,也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的过程,这就要求教法与学法必须同步,相互协调,使学生不仅“学会”更要“会学”,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素质。

语文教学的过程是一个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必须遵循“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的”的原则。教师应在课堂上多给学生学习和思考的时间,让学生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应把功夫用在“导”上,导方法、导技能、导规律。正如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所讲,教是为了不教。教师的教学要致力于导,即把立足点放在引导学生的“学”上,使其达到“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做”的目的。

素质教育要发挥全体学生的主动精神、自主意识,发展学生的健康个体。要达到这个目的,教师必须想方设法“以教材为载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3.1将课前预习移入课堂,定时间和目标。教师讲授新课前给学生一节课预习,学生自读课文,整体感知,利用工具书解决预习过程中遇到的字、词、句和教师所给出的预习提纲,再有难点留在课上质疑问难,这样做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

3.2运用电教手段,激发学生学习欲望。电教手段具有直观性,有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它在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直观思维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如《狼牙山五壮士》的教学,讲五壮士胜利完成掩护群众和部队转移的任务后,屹立于狼牙山顶峰,准备跳崖部分时,让学生边看彩色幻灯片,边听录音,这样就把五壮士为了革命,为了人民而勇于献身的伟大壮举展现在学生面前。然后让学生看幻灯片,描述画面,也使学生顺利地理解了“屹立”等重点词语,诱发学生学习欲望,培养了学生直观思维能力,并从中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

课堂教学是小学语文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只有使课堂教学切实发挥出“主渠道”的作用,素质教育才能落到实处。它对学生进行全面听、说、读、写训练,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发展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但是,语文课堂毕竟不能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训练的机会,所以为了落实素质教育提倡的“要面向全体,全面发展”,我们语文教师必须切实抓好活动课这一辅助课程,让学生个性在活动中得以充分发挥。语文活动课的内容是语文课的延伸。

如:朗读比赛、猜谜语、故事会、智力竞赛、表演《小英雄雨来》、《凡卡》、《奴隶英雄》等课文内容……在活动中要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即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教师把主动权还给学生,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独立地进行活动,他们有了自我表现的机会,积极性高涨。通过活动课,拓宽了学生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心理,身体等素质得到发展,培养了个性,同时也促进了语文课的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语言素质。总之,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爱学习,指导学习方法,使学生会学习;培养良好习惯,让学生主动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

最热小学教育的论文题目范文(19篇)篇十九

所谓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同理而言,在班级管理中同样如此。小学生是一个特殊的团体,与幼儿思想不同,他对世界已经有了初步的认知,并且有自己的思想与见解。然而,他又不同于高年级的学生,思想还没有成熟。因此,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其可行性主要表现在:小学生的判断能力有限,赏识教育能够助其强化适当行为而纠正不良行为。小学生的心理还处于初步形成阶段,其认知能力的有限使其判断能力也处于一个模糊的时期。在某些适当的'行为产生时,他并不能理解此行为是否得当,是否可以在以后相类似的环境中予以行为。与此同时,教师应该及时地予以鼓励,使该行为能够得以强化,相反,在错误行为产生时,教师要及时疏导,并予以纠正。

1.教师与学生多沟通,对学生的细节多多观察,并善于发现问题所在。

应用网络中的一句话:你发现或不发现,问题就在那里,不偏不倚。因此,学生的优势或劣势都会在他们的日常行为中显现出来,如果我们只是一味地坐在办公室的话,那我们就失去了教育学生、管理学生的最好时机,我们应该放下身段,融入学生的生活当中,对学生的细节多多观察,对其中适当的予以鼓励,不良的予以制止。

2.教师应该与家长在赏识教育上形成合力。

小学生具有强烈的表现欲,他们渴望得到教师的赏识,同时也希望得到源于家长的赏识。因此,在这一点上,教师与家长应该达成共识,在学校与家庭两个不同的环境中小学生表现出来的行为是具有差异性的。在学校,小学生更多的是与同龄人之间的沟通,教师更多的是发现其团结集体、友爱同学等优良行为,而在家中,与其相处的更多的是一些长辈,这时可能表现出来的优良行为就是尊敬老人、孝敬老人等等。虽然赏识教育并不意味着表扬,但是它更多的是关注学生个体,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优势,它是一种充满生命活力的教育方式。

相关范文推荐

    实用教养的心得体会(汇总15篇)

    心得体会的写作可以帮助我们形成对于自己学习或工作的整体认识,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心得体会范文2:在学习的过程中,我发现定期进行复习和总结是非常重要的。

    优秀饭店员工协议书大全(16篇)

    合同协议是商业交易的重要凭证,有助于维护双方的合法权益。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的一些行业专用的合同协议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甲方(用人单位):法定代表人(主要

    优质服装生产实习报告(案例18篇)

    在撰写实习报告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回顾实习过程,加深对实际工作的理解。大家可以通过阅读这些范文,了解实习报告的写作技巧和要点。在当下这个社会中,报告使用的频率越来

    专业挑战杯社会实践报告格式范文(22篇)

    社会实践报告可以帮助我们回顾整个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查漏补缺,提高自我认知和学习效果。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社会实践报告参考文献,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素

    专业意识形态培训方案(汇总14篇)

    在制定培训方案时,需要充分调研和了解受训人员的现状和需求,以确保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希望这些培训方案范文能够为大家在编写培训方案时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最热南京点心得体会(案例18篇)

    我意识到,在人生的道路上,总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但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这里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可以给大家在写作上提供一些建议和思

    专业幼儿园发展规划总结个人(模板21篇)

    个人总结是一个反思的过程,通过总结过去的经验和教训,我们可以更好地面对未来的挑战和机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个人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转眼间本学期的教学

    最新甲方与乙方合作协议书(案例18篇)

    -合作可以减轻个人的负担,也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实现共同的目标。合作不仅仅是在工作或学习中发生,生活中的合作也同样重要,以下是一些生活中的合作案例。

    最新创建社区心得体会总结(模板19篇)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深入思考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找到提升自己的方法和机会。阅读他人的心得体会可以启迪我们的思维,扩大我们的视野。社区是人们生活的基本单元,也是

    优质参加交警队的心得体会(案例12篇)

    总结是对过去的回顾,也是对未来的展望,通过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规划我们的人生路径。小编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