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可以带来乐趣和满足感,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下面是一些优秀的创意总结案例,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
专业文化创意产业报告(汇总18篇)篇一
全市上下以科学发展为统领,紧紧围绕构建“3+1”现代产业体系和建设全国文化创意中心目标,进一步解放思想、提高认识、创新举措、真抓实干,有力地推动了文创产业发展,为全市经济转型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作出了应有贡献。全市文创产业规模持续扩大,支柱地位继续巩固。产业结构优化和产业集聚势头良好,重点行业发展和园区建设成效显著,文化名人、名企、名牌引进步伐不断加快,重点企业和人才培育力度加大,两岸四地交流合作进一步加强,重大文化会展活动再创佳绩,统筹发展的工作合力已基本形成,全市文创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2010年6月,国务院正式批准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其中将“杭州建设全国文化创意中心”列为我市城市发展功能定位的重要内容之一。《规划》的出台意味着打造全国文化创意产业中心由杭州的地方性战略升格为国家级战略,历史机遇倏然而至。但是由于经济基础、文化背景、产业结构等因素的制约,我市文化创意产业区域发展不平衡,县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有待改善。
近年来,由于经济基础、文化背景、产业结构等因素,区域性文化差距及发展呈现出不平衡的态势。从资产上看,2010年末,萧山、余杭及五县市(以下简称县域)限额以上文化创意产业企业资产450.15亿元,占全市限额以上文化创意产业企业的23.5%;从收入上看,县域全年限额以上文化创意产业企业实现主营收入410.34亿元,占全市限额以上文化创意产业企业的28.2%;从从业人员上看,县域限额以上文化创意产业企业从业人员为9.6万人,占全市限额以上文化创意产业企业的34.2%;而2010年萧山、余杭及五县市实现gdp总量达3057.60亿元,占全市gdp比重达51.4%,县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与当前我市社会经济发展和群众需求不相适应。
而发展生态文化创意产业,可以充分发挥县域丰富和独特的自然生态资源和人文资源优势,推动县域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从而推进我市文化创意产业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鉴于此,农工党xx市委会成立专题调研组,特邀请政府相关部门领导和高等院校专家学者参加,以五县(市)为重点,围绕创意农业、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文化古村落等三个方面对我市生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情况展开调研,分析我市发展生态文化创意产业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探究我市发展生态文化创意产业未来的发展模式和方向,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对于杭州文创经济发展、统筹城乡区域和新农村建设等多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1、发展生态经济,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发展生态文化创意产。
业,就是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前提,在科技创新的同时,以文化创意来升级产业,即通过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意的双重力量来创新生产方式和发展模式,提升产品附加值,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科技是生产力,通过科技创新将不断提高生产力,是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的主要途径。然而,在创意经济时代,文化创意所释放的文化生产力也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不可忽视的原动力。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将对发展文化的认识提升到新的历史高度。在当代,经济奠基文化,文化拉动经济,文化与经济相融合产生的竞争力,正在成为一个国家最根本、最持久、最难替代的竞争优势。现代世界经济发展表明,发达程度越高,文化产业支柱性作用就越明显,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就越大。要把文化资源、文化底蕴转化为现实的文化生产力、文化竞争力和文化影响力,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就要大力发展生态文化创意产业,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这是我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
2、融合产业链,实现价值最大化。相对于“研发、生产、加工和销售”的产业发展模式,生态文化创意产业能够以文化创意为核心,构筑多层次的全景产业链,通过文化创意把文化艺术活动、特色文化资源、生态资源、科学技术、产品载体、人文环境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彼此良性互动的产业价值体系,为传统产业的发展开辟全新的空间,并实现产业价值的最大化。杭州在发展生态文化创意产业的过程中,尝试以各种形式挖掘开发各种生态文化资源,开发出了竹木文化产品、丝绸文化产品、茶文化产品、湿地文化产品等等各种富有地方特色的生态文化产品,杭州白马湖生态创意城、创意良渚基地、千岛湖姜家风情文化创意基地的建设等等开启了我市生态文化创意产业运营的实践。但是,生态文化创意产业是一个产业体系,包括核心产业、支持产业、配套产业和衍生产业等多层次,我市的这些实践仅仅停留在单一层次中,真正的第一、二、三产业融合互动的产业体系尚未形成。
3、弘扬生态文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产业结构升级和工业、农业、服务业融合过程中,一些地区常常以产业园区为载体,通过招商引资由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投资商承包经营大规模的土地。工业化、规模化的布局和思维,一方面造成了生态资源的破坏和产业结构的同构化;另一方面也弱化了原生态的人文环境,使得鲜活的乡土文化气息和民俗风情逐渐丧失。生态文化创意产业强化以自然、经济、社会共同发展的多元目标取代单一的经济目标,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人的发展,提升人居生活品质。发展生态文化创意产业通过保护和开发生态文化资源,结合生态城市和生态乡村的建设,弘扬和发展生态文化,着力转变发展方式。
4、实现城乡互融互动,推进城乡统筹。当前,“东快西慢、东强西弱”格局成为摆在杭州面前一道必须破解的难题,市委、市政府立足于实际,出台了《关于以新型城市化为主导进一步加强城乡区域统筹发展的实施意见》。我市农村拥有丰富多彩的自然生态环境条件和丰厚的地域文化底蕴,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很大一部分也在农村,如何发展文化产业使得这些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是政府要着力思考的问题。生态文化创意产业以生态环境和人文资源为内容,强调城乡互动,通过缔结城乡共生体,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局面。发展生态文化创意产业一方面可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特性使其在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和经济增长方式,推动农村产业结构升级、拉长农业产业链、农民增收致富方面大有可为。尤其对拉动农村消费和优化产业结构、完善农村文化服务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可以把农民的科技培训、农村的职业教育以及农民的素质培训提升到新的层面,以产业发展带动新型农民的培育,以新型农民的培育推动现代农业尤其是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从而为农村发展和统筹城乡夯实基础。
(一)概念及特征。
生态文化创意产业是指依靠文化理念、创意智慧和技能天赋,借助于高科技和新媒体手段等多重力量,以保护生态环境和文化遗产为前提,对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进行保护修复、开发利用和创造提升,依托产业运营模式实现自然生态文化资源、文化创意元素和创意经济效果“三位一体”的新型文化创意产业模式。
1、以生态资源为主要创意对象。不同于其它文化创意产业,生态文化创意产业是以自然生态资源和人文生态资源为主要创意对象,通过对独特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资源、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和地方文化资源进行保护修复、开发利用、整合提升与创新创造而发展的文化创意产业。
2、具有新生态化特征。生态文化创意产业基于文化创意融合了生态文明思想,以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和文化遗产为前提,具有新生态化特征。新生态化(nascentstate)是生态文化创意产业最重要的特征。新生态化是指生态文化创意从创意理念到创意产品再到创意服务的运行系统输入了生态的基因,产生出高附加值生态型产品或生态文化服务,实现生态文化传播,实现和谐可持续产业链。
3、富含创意,附加值高。富含文化理念、创意智慧是生态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特征。生态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生产要素是信息、知识特别是文化和技术等无形资产,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附加价值产业。生态文化创意产业主要消耗人的智慧,体现的是智力价值和精神价值。根据生态文化创意产业的内涵,生态文化创意产业应具有文化附加值、科技附加值、服务附加值和生态附加值。
4、产业融合度高。创意是技术、经济和文化等相互交融的产物,生态文化创意产业并非单指某一种产业,它是一二三多种产业的融合,具有多个产业的特征,所生产的产品是新思想、新技术、新内容的物化形式,是多知识、多学科、多文化和多种技术交叉、渗透辐射和融合的产物,产业间的界限更模糊。因此,具有较强的融合性、渗透性。
(二)国内外发展情况。
20世纪90年代后期在发达国家率先起步的生态文化创意产业,21世纪初已在全球蓬勃发展。当今世界,生态文化创意产业已不再只是一个理念,而是能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产业,成为发达国家推动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新动力。生态文化创意产业在荷兰、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发展成效显著。
日本:日本的生态文化创意产业以其“多功能致富型”的典型特征成为欠发达国家和地区脱贫致富的楷模。大分县的“一村一品”运动是生态文化创意产业的先行者。,大分县农户人均年收入达到2.7万美元,不仅在日本名列前茅,在世界上也位居前列。日本着重开发农业的绿色、环保、体验、休闲和示范等多种功能,使其生态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迈上了新台阶。
德国:德国的“社会生活功能型”生态文化创意产业大力发展休闲农庄和市民农园,在满足都市居民的生活、休闲、娱乐等方面需求的同时,有效促进了城乡的可持续发展。
英国:英国的“旅游环保型”生态文化创意产业源自英国最悠久的工业史。高度发达的工业化带来高度发达的城市化,进而催生了乡村休闲旅游,英国是世界上发展休闲旅游的先驱国家。英国的乡村休闲旅游,至今引领世界农村地域环境中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结合荷、日、德、英等国实践,可发现发达国家生态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具有如下成功经验:
1、政府进行宏观调控并给予多方扶持。荷、日、德、英等国的生态文化创意产业成效显著,是与各国政府的直接推动分不开的。在日本,“一村一品”运动是一种在政府直接引导和扶持下,以行政区和地方特色产品为基础而形成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在德国,生态文化创意产业的诸多方案都是政府相关部门与农民们直接商定的,并在政府部门的协助下付诸实践。如慕尼黑郊区实施的“绿腰带”项目,其中的若干方案,如“干草方案”、“森林方案”、“菜园方案”、“骑术治疗项目”等都是当地的农民们在慕尼黑政府的直接帮助下开辟的创意项目。在英国,中央政府农村发展委员会自1991年以来明确提出向包括景点在内的私人开发项目提供资金。农业、渔业和粮食部按计划向通过发展旅游使农业经营多样化的农场主提供资助;乡村委员会向改善乡村地区旅游设施的项目提供资助。这些政策对于推进农业旅游的全面发展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2、挖掘区域特色资源潜力,注重多功能开发。将自然生态资源以及人文生态资源通过创意转化为推动农业与农村发展、提升农民生活水平的资本,这是各发达国家发展生态文化创意产业的共同出发点。
对自然生态资源的利用。荷、日、德、英等国在本国特有的农业品种及农耕活动的基础上,借助创意构思,设计出具有当地文化特色的创意农产品、农耕文化休闲生活区及相关文化节庆活动,使农业生产功能之外的生态、环保、休闲、娱乐、教育等众多功能较好地发挥出来。比如德国、英国的休闲旅游业等都是源自本地的自然生态资源,创造了多个唯一性的创意产品及活动。
对人文生态资源的利用。各类地方文化资源是发展生态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荷、日、德、英等国均以创意产业的思维整合各类社会文化资源,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如风车、木屐、奶酪、郁金香被誉为“荷兰四宝”。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北方的风车村,人们不仅可以领略美丽祥和的田园风光,而且能够切身体验17世纪以来的风车文化、木鞋文化、乳酪文化以及郁金香文化。当地的农户们开设了木鞋作坊和乳酪作坊,现场演示木鞋加工及乳酪加工,依托乡村的生态文化创意产业全方位展示地方文化。
创造多元复合的生态文明是生态文化创意产业的突出功能。荷、日、德、英等国的生态文化创意产业始终以高效的农业生产为基础,以自然农业生态为依托,以提高农居生活品质为目标。在日本,由政府倡导并推动的通过开展绿色休闲活动、设立都市菜园、建设美丽乡村和优良田园住宅、鼓励都市居民到农山渔村定居或半定居、从事农业劳动体验等城乡交流的活动,使日本生态文化创意产业的整体水平得以进一步提升。这种发展模式不仅体现了经济生态文明以及自然生态文明的要求,同时也促进了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的发展,还原当地的社会生态,大力拓展其社会功能。由此所吸引的人流和资金流又进一步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从而形成了良性循环。
3、产业高度融合,价值乘数效应显著。发达国家的生态文化创意产业一组包括核心产业、支持产业、配套业和衍生产业的相互关联的产业链。位于产业链价值高端的知识产权(专利、商标、品牌等)是生态文化创意产业的价值核心。它具有强大的辐射力,能够带动相关产业,形成产业群,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并提升区域经济的整体价值。
在荷兰,就花卉业而言,其核心产业是以花卉农场为载体的花卉生产及相关文化创意活动,荷兰目前有花卉农场1500余家;花卉的支持产业是指直接支持创意花卉的研发、生长以及推介和促销这些产品的企业群,如科研机构、种源公司、农业生产设备公司、各类文化艺术活动(如会展、节庆等)的策划企业以及金融、广告等企业。在荷兰,几乎每种花卉都有专门的育种公司,每年进行成千上万个组合的品种杂交,从而造就了高质量的园艺产品。
花卉的配套产业则是指为花卉业发展提供良好环境和氛围的企业群,如旅游、餐饮、酒吧、培训等。荷兰每年的郁金香花展都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大批游客,极大地带动了当地旅游、餐饮等行业的发展;花卉的衍生产业是指以花卉文化为要素投入的其他企业群,如玩具、文具、服装、服饰、箱包、食品、纪念品等生产企业。在整个花卉产业体系中,第一、二、三产业互融互动,传统产业和现代产业有效嫁接,文化与科技紧密融合,开辟了新的市场,拓展了新的价值空间,产业价值的乘数效应十分显著。
4、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国外生态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完善的法律体系。目前。虽然国内对正在起步的生态文化创意产业都采取积极支持态度,但尚未有正式的法律法规支持,所以政策驱动不足导致生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相对乏力。目前。土地流转不畅成为制约生态文化创意产业规模化发展的最大瓶颈,亟需通过法律手段加以解决。
5、培育创意人才队伍。日本“一村一品”运动给我们最大的启示就在于持续不断地进行人才培养。如果没有“建设丰之国学校”培养的大批领军人才,“一村一品”运动可能根本不能够得到普及,更不能够持续几十年。创意领军人才、专业人才的培养是发展生态文化创意产业的动力和有力保障。目前,创意产业人才严重不足的问题已经严重阻碍了我国生态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因此,发展生态文化创意产业就必须把创意人才队伍建设作为一个大任务。
近年来,我国一些地方生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也取得显著成效,出现了一批生态文化创意产业典型案例。
四川成都:注重生态和休闲旅游业的发展,有效地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其中,成都xx区依托花卉资源优势,延伸花卉产业链条,推动了一三产业互动融合发展。而成都xx区将文化创意要素融入传统农业,创造性地打造了花乡农居、幸福梅林、江家菜地、东篱菊圃及荷塘月色“五朵金花”模式,其每年对地方财政收入的贡献超过千万元。
厦门: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热潮为契机,开发出更新的体验性、参与性的旅游项目,在南普陀、观音山、鼓浪屿菽庄花园、中山路商业街、园博苑等景点,开辟南音、歌仔戏、高甲戏、闽南皮影戏、闽南语歌曲等表演场所,同时开展保生大帝信仰、送王船习俗、风狮爷信仰、池王爷习俗、中秋博饼等活动,进一步深挖内涵、提升品位、塑造品牌,将经济要素融入民间习俗活动,使这些活动更加深入民众、乐于参与,其中厦门的中秋博饼已成为家喻户晓的民俗活动,其热闹程度、参与程度都超过了春节等重要的传统节日活动。
乌镇古镇景区:作为国家aaaa级景区,是全国20个黄金周预报景点之一,将保护与开发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古镇保持了原生态的古朴风格。管线地埋、河道清淤、修旧如旧、控制过度商业化等开发创新,为全国首创,被联合国专家考察小组誉为“乌镇模式”。
在杭州发展生态文化创意产业,其基本路径为利用自然生态资源来发展创意农业,保护利用古村落乡土文化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来发展县域的文化创意产业。尽管生态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提出时间不长,但在市委、市政府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一系列战略决策和政策措施的引导下,在生态资源相对丰富的五县(市)已经开始了发展生态文化创意产业的探索实践。
杭州千岛湖发展有限公司:依托千岛湖一流的生态,赋予千岛湖“鱼”文化的概念,成功跨过品牌渔业发展阶段,把目光聚焦到了文化创意产业上,提出了“渔产业文化化,鱼文化产业化”的发展思路,以文化改造现有渔业产业体系,大力发展淳鱼艺术品业、淳鱼文化休闲旅游业。在成功地把“有形的鱼”变为“创意的鱼”,把“吃的鱼”转成“文化的鱼”之后,千岛湖发展有限公司成功实现了从产品营销、品牌营销过渡到文化营销,从传统渔业、品牌渔业到文化渔业的升级转型,逐步建立起了以生态为依托、以文化为灵魂,集“养殖、管护、捕捞、销售、加工、烹饪、旅游、科研”为一体的完整渔业产业链,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不断增强。发展鱼文化创意产业完整了渔业产业链,使千岛湖渔业年经济产值接近5亿元,同时,还带动了当地以鱼为主题的特色餐饮、加工、旅游和文化等产业的发展,社会综合效益高达10亿元。
桐庐民间剪纸:虽然在经过抢救、保护和开发后,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但如何让这一门古老的民间草根艺术走入市场,体现应有的经济价值一直都是一个难题。近年来,xx县在探索剪纸产业化发展道路的实践中,通过创新产品、联姻旅游、培养人才三把“金剪子”做活剪纸文化产业,为“中国民间艺术(剪纸)之乡”的金名片注入了更加鲜活的内涵。一是创新产品。先后举办了四届“神州风韵”全国剪纸大赛,共涌现出6200余件剪纸作品和创意作品。剪纸元素被广泛融入到服装、玩具、饰品、瓷器等领域,并与新材料、新技术、新产品相结合,充分体现了实用性、时尚性和科技性,创意与创新成为剪纸创作的主基调。桐庐非遗保护中心(桐庐民间剪纸艺术馆)致力于开发剪纸文化创意系列产品,先后成功开发了剪纸创意茶具、剪纸箱包、多用剪纸贴垫等创新产品。二是联姻旅游。桐庐剪纸借力旅游,开发出风情旅游系列剪纸产品,内容有富春风光、桐庐名人、民间故事、民俗文化等。如民间剪纸艺人华金娟创作的《富春山水》、《江南民俗》,章维勇与王德林联合创作的《潇洒桐庐》、《桐庐风光》剪纸团扇等,既生动地宣传了“潇洒桐庐”富春山水旅游品牌,又使剪纸形成产业,获得了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双丰收。在大奇山国家森林公园、红灯笼外婆家等特色景区,剪纸产品销售与现场剪纸表演、剪纸艺术体验、剪纸时装秀等民俗活动相结合,使民间艺术走进群众,走近生活,提升了景区的人文内涵和文化品位。三是培养人才。依托中小学校教育资源和师资力量,在劳技、美术课中开展剪纸特色教学,并以此为阵地,传承剪纸艺术、培养剪纸人才。通过书籍、图片、实物、影像资料等全方位、多渠道地展示,对广大市民进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增强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遗产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构建剪纸传统文化教育基地。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学基地”为平台,联合县文化馆、剪纸艺术馆、“非遗”中心,聘请剪纸名家、“非遗”传人、专家教授等开展培训讲座,促进剪纸艺术的普及和技艺的提高,构建剪纸艺术培训基地。
xx市古民居综合保护工程:起,xx市启动了古民居综合保护工程,将新叶古村保护视为纯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建立了市、镇、村三级保障机制,按照基础工程先行、先易后难、从外围入手等要求,基本完成重要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了村庄环境改造,基本完成古建维修和民居改造,初步完成传统文化的挖掘整理,较为完整地展示了古村风貌。该景区于2010年11月正式对外开放,由市国资公司下属的新叶古村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负责运营。
(一)创意农业发展现状。
根据调研,目前杭州的创意农业尚属起步,企业规模普遍偏小,产业链短,规模经济尚未出现,创意元素融入不多,呈现以下特点:
1、有创意,但缺乏创新。过去“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发展模式变成了今天的“人有我有”的跟风模式。杭州各县(市)创意农业的发展模式,基本上都朝着推出特色农产品+开发生态休闲农业旅游的同一方向迈进。大同小异的创意模式,使得由创意带来的经济效益正在逐渐缩小。
2、有创意,但缺乏美感。在生态休闲农业旅游区中,人工打造的痕迹明显,天然雕琢的风景不多;在特色农产品的生产加工方面,外观改造为主,功能开发缺乏;举办各类农业节日,文化含义不深,商业味道浓厚。消费者的审美疲劳正在日益加重。
3、有创意,但缺乏文化底蕴。临安有吴越文化,建德有农民画,余杭有径山禅茶,原本极富文化底蕴和发展潜力的各种创意思路,没有得到真正的系统开发。如当人们提到法国普罗旺斯,脑海中就会浮现出一片薰衣草的海洋,自然而然地联想起“浪漫”一词,而这种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创意开发,在杭州目前的创意农业中还少之甚少。
导致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对创意农业认识模糊,缺乏深入细致的研究和探讨,缺乏长远和整体规划,无法确切把握创意农业在未来产业结构调整中的战略定位;未构建政策支持体系,特别是土地、投融资等支撑体系不完善;缺乏创意人才,农业劳动者科技文化素质低下,在接受新观念、获取信息、提高技能、参与市场竞争等方面存在很大困难,使之难以冲破传统农业和小农意识的束缚。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发保护的现状。
截止2010年底,杭州现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37项,有浙江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三批123个项目,xx市级名录249个项目,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15人,有131人被省政府评为“省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xx市、xx县分别被文化部命名为全国“民间绘画之乡”和“民间剪纸之乡”;xx区等8个地区被命名为省级“民间艺术之乡”。“西冷印社中国篆刻”、“中国蚕桑丝织技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实现了杭州“世界级文化遗产”零的突破。
当前,杭州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开发保护存在以下问题:
1、保护不够。由于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文化生态的变化以及宣传、认识不足和保护手段不够等原因,杭州的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依然面临消失的危险,一些口头文化和传统表演艺术濒临失传,不少民间技能后继乏人。
2、开发不足。对梁祝文化、余杭清水丝绵制作技艺等经济价值高、产业优势明显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和利用力度不大;“五常”龙舟胜会、余杭滚灯、径山茶宴等演艺类、民俗节庆活动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业、演艺业等产业结合得还不够深入;利用剪纸、剪刀锻制、竹纸制作、纸伞制作等手工技艺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工艺品产业,利用楼外楼、知味观等传统餐饮老字号弘扬杭帮菜饮食文化等方面还有很大空间。
3、开发不当。还有一些传统“非遗”项目在不成熟的情况下的开发利用导致了破坏性的“保护”,过分的商业化使“非遗”项目变成时尚消费品和文化标签,失去了历史文化的底蕴,失去了文化传承意义。如xx市龙门古镇的竹马因旅游服务的需要,由原先的逢年过节才跳竹马,变成了一个经常性演出的常规节目,失去了跳竹马原有的意义,发生了异化。
(三)古村落保护开发现状。
据统计,五县(市)及余杭、萧山两区共有乡土建筑遗产7784处,其中属于宅地民居的有4118处,还有1331处属于坛庙祠堂之类。这些古老的乡土建筑经历了“城市化、现代化建设、旧城改造、房地产开发、旅游开发”等多重挑战和冲击破坏,各县、区的许多历史文化镇村惨遭损坏,总体上名存实亡。曾是江南雄镇之首的塘栖古镇,在乡镇城市化过程中不断遭受“建设性破坏”;保存相对完整的龙门古镇、深澳古村、新叶古村等仅存极少;一些保存相对完好的古建筑、名人故居,也处在许多参差不齐的新建筑包围之中,文化生态环境恶化严重。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同时区、县(市)政府对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主动性也逐渐增强,使残存的文化遗产碎片被较大限度、较有制度保障地保护下来。但是,还存在着文保单位、文物建筑“不适当利用”,违反文物最小干预、不改变原状的原则,历史街区历史建筑定位功利性旅游的商业开发“过度变味”等问题。
专业文化创意产业报告(汇总18篇)篇二
附表2:营业收入、营业税金及附加计算表。
附表3:总成本费用估算表。
附表4:固定资产折旧估算表。
附表5: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摊销估算表。
附表6: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表。
附表7:流动资金估算表。
附表8:利润与利润分配表。
附表9: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
附表10:项目资本金现金流量表。
附表11:财务计划现金流量表。
附表12:资产负债表。
专业文化创意产业报告(汇总18篇)篇三
年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全年收入9285.83亿元,比同期增长14.5%;资产合计1.31亿元,比20同期增长20.2%;利润总额721.8亿元,比年同期增长8.4%。文化创意产业越来越彰显出巨大的竞争力。另一方面,文化创意产业属于智力资源密集型产业,产值增加必然带动就业增加。2012年,北京文化创意产业从业人数达到152.9万人,比增长了45.9万人,年均增长8.3%,占全市就业人数的13.81%。这说明北京文化创意产业不仅实现了产值的稳步增长,同时也实现了就业的稳步增长,就业机会的扩大与经济增长同步推进,就业岗位的创造与产业结构调整协调一致,实现了保增长和促就业的良性互动。
(一)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
以来,文化创意产业占gdp的比重呈逐年稳步提升的态势,20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9.5%,至,这一比重达到了12.34%。而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份额以及对gdp的拉动度更能真实地反映增长快慢和波动情况,更能反映其较快的增长势头。其中产业贡献率指各产业增加值增量与gdp增量之比,产业拉动度指gdp增长率与各产业贡献率之乘积(见表1)。可见,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徘徊在10%-14%之间(除20达到26.66%外),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支柱作用凸显。在20北京地区gdp9.06%的增长率中有1.13个百分点是文化创意产业拉动的。文化创意产业正在成为北京经济的一个重要的增长点,整个宏观经济越来越依赖于文化创意产业的高速增长。
(二)对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作用。
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的很大部分,尤其是创意产业属于现代服务业,甚至属于生产性服务业),近年来得到了长足发展,新兴业态迅猛发展,对北京区域经济的贡献率不断上升,其发展无疑是北京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内容和方向。北京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年的68.2%上升到年的80%,说明产业逐渐向第三产业转移,体现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通过灰色关联分析可以测度北京文化创意产业与三大产业的关联性,进而对促进北京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较准确的把握。1.文化创意产业与第三产业的关联度最大文化创意产业与其他产业会存在关联性,包括前向关联性和后向关联性。前向关联性指文化创意产业要依赖于其他产业对文化创意产业产品以及创意的需求,需求越大越能刺激经济的扩张,从而推动整个经济的发展。后向关联性指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依赖于对其他产业的最终产品的需求,需求越大,越能促进其他产业的发展。运用灰色关联度研究文化创意产业与三大产业的关联性能更好地解释其对经济带来的增长效应。灰色关联度是指从反映系统行为特征的数据序列和与其相关的因素数据序列入手,通过灰色关联度来考察主行为因子和相关行为因子的关系紧密程度。本文运用此方法来研究北京文化创意产业与北京三大产业之间的关联性。由表3可知,2004-2013年北京文化创意产业与第一、二、三产业的灰色关联度分别为0.578981、0.590253、0.629877。因此,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关联度最大,对第三产业的增长有着强劲的带动作用。原因有以下两点。首先,文化创意产业是一个高渗透性、高附加性、高投资、高收益的绿色产业,是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所占比重正在逐年增加。其次,文化创意产业在人才吸收与培养、基础设施、融资渠道等方面也需要第三产业提供强有力的支持。2.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可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业结构的优化过程实质上是在城市中较低层次的产业形态经历成熟之后逐渐走向衰落、较高层次的产业形态在新生的基础上不断成长的过程,城市功能也随之发生优化,产生对区域经济更大的影响及带动效应。北京文化创意产业整体规模的扩大一方面提高了第三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促进了向第三产业转移的过程,形成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另一方面,北京文化创意产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地提高了第三产业的整体效率,从而有效地优化了第三产业的内部结构,使第三产业能够更加高效、快速、优质地发展,而第三产业的发展也为文化创意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和广阔的市场前景。同时,文化创意产业有着非常广泛、强大的融合功能,能对其他产业产生渗透、融合作用,把文化、技术、制造、服务融为一体,一方面可以增加其他产业及产品的文化含量,提高产品档次,优化产业结构,进而促进其他产业升级,使其他产业更好地与社会、自然和谐发展,使其产品更好地满足消费者更高的精神需求,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另一方面通过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可以加快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使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具有更大的社会价值和意义。因此,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可以促进其他产业的升级与发展。
由文化创意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度以及灰色关联度的实证研究可以知道,文化创意产业是一个特殊的新兴产业,它自身的发展能够促进经济增长,且有着明显的外部性,并且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有效手段。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不但利于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而且对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北京经济正处于全面调整的关键时期,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因此,根据对文化创意产业的理论分析及其他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机理研究,可对北京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出以下建议。1.提升产业发展能力产业发展能力是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作为我国的首都,北京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打造了良好的基础。为了提高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能力,首先,要打造具有北京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形成一批影响力强、规模大、效益好的企业集团和产业集聚区域,发挥文化创意产业的整合优势,提升品牌竞争力,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其次,要加强国际间的合作,利用好北京国际化都市的定位,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参与全球竞争,从中吸收、借鉴国际成功经验,增强自身实力。2.增加文化创意产业数量,优化产业结构文化创意产业属于满足人们精神层面需求的产业,具有高智力、高盈利能力等特征,属于高端产业,其数量的多少是一个城市产业结构是否优化的重要标志,因此增加其数量可以实现第三产业规模的持续扩大,满足人们对精神层面的追求。3.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完善人才激励机制文化创意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产业的竞争力来自于人才的竞争力。只有人才资源丰富,才能不断优化文化创意产业产品质量与内涵,推动产业市场化发展。这就要求培养一批德才兼备的人才队伍。通过创意专业建设、创意学院建设等,培养多层次的创意人才,为产业发展提供丰富的人力资源储备。另外,要多渠道吸引优秀文化创意人才,运用合理的激励方法扶持文化创意人才,鼓励承担重点文化项目。同时要多鼓励院校与政府、院校与社区、院校与企业建立人才合作培养机制。
专业文化创意产业报告(汇总18篇)篇四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将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推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20**年4月至8月,xx区人大常委会成立文化创意产业专题调研组,对我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组分别听取了区政府分管副区长、相关职能部门及街镇有关负责人的意见,先后召开了专题座谈会,调阅了相关资料,考察了本区、兄弟区县及江苏省xx市等地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报告。
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召开以后,我区对文化产业、创意产业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不断加大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扶持力度,大力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工程,涌现了一批有发展潜力质优的企业,文化创意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中的一些行业也形成一定的规模,对经济的贡献率逐年提高。
(一)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建立了由区委副书记领衔的文化创意产业领导小组和分管副区长领衔的文化产业领导小组,并设立了相应的工作机构,落实工作责任。为更好地推进松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xx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制定了《xx区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xx区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修订印发了《xx区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明确松江重点推进研发设计、文化传媒、咨询策划、时尚消费等文化创意产业,坚持聚焦发展。区经委、文广局分别设置了专门科室,负责全区生产性服务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推进工作,加强指导、管理、服务力度和评价、考核工作,对符合《xx区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资助条件的15个项目发放扶持资金1206.22万元(见附表一),引导松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二)松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具有良好的条件。文化创意产业资源丰富。松江文化底蕴深厚,资源禀赋优异,有“上海之根”的美誉,拥有上海陆上唯一的山林资源。三个历史文化风貌区内以及其中的一些古建筑、文物,体现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传统文化的魅力。建设中的广富林遗址公园,展现了广富林地区千百年的历史演变。松江大学城集聚了上海外国语大学、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等7所著名的高校,在学术、人文、建筑资源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创异工房与复旦视觉艺术学院合作的新媒体研究机构正式签约落地,成为媒体艺术设计创意和传播的综合平台。“叁零•shanghai创意产业园”作为大学创意产业实践基地,被评为xx市第二批市级文化产业园区。松江城市发展迅速,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松江北部新城建设逐渐完善,南部新城的建设又将启动;高铁的开通、周边便捷的高速公路体系,对文化企业有着独特的吸引力。文化创意产业成长迅速。影视产业稳健发展,形成了以上海胜强影视基地、车墩影视乐园与泰晤士小镇动漫游戏产业基地为代表的影视制作基地,取得了影视制作和经济效益的同步增长。依托佘山国家森林公园,加上华侨城欢乐谷、辰山植物园的建成开放,形成了声誉日著的文化旅游基地,达到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的大幅上升。在产业园区集聚了服务于创意设计产业的创异工房、“时尚谷”等有一定影响力乃至权威性的创意设计企业群,入驻企业在不断增加。出版业已发展成为沪上出版界关注的现代印刷基地,集聚印刷企业680家,取得了出版规模和出版水准的双重效应。未来前景广阔潜力巨大。20以来,我区每年安排5000万元专项资金资助文化产业发展,这是本市范围数额较大、力度较大的一项举措。加上人才引进政策上的倾斜、发展方向的定位等,使文化创意产业特色彰显,发展迅速,前景可观。中国书法名城的创建更为文化松江的建设创造了契机。
(三)松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异军突起。松江目前规模以上文化创意企业中,主营业务收入占到48.6%。20全区共有118家规模以上文化创意企业,主要分布于媒体业、工业设计、建筑设计、咨询服务业、软件与计算机服务业、休闲娱乐等领域,全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9亿元,比上年增加16亿元,增长率14%,实现就业21083人,全区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36.43亿元(见附表二)。媒体业和工业设计两个行业是松江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媒体业企业数达到30家,占总数的25.42%,主要包括纳格西斯商标、新洲包装、文艺大一、新索音乐等包装印刷企业。工业设计企业虽然只有12家,约占总数10%,但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5.09亿元,占比19.45%,其中不乏佳豪船舶、本田摩托车、古猿人石材等业内领军企业。
二、制约松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散经营,管理机制不完善。
尽管我区文化创意产业已具有一定的基础条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与中心城区、外省市先行发展地区相比,与上海建设文化大都市的要求相比,与松江转型发展的要求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
(一)产业规模偏小。年,文化创意产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增加值占全区gdp比重为3.9%,与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占gdp总量12%的目标要求相去甚远,与形成支柱产业所要求的达到占5%的目标仍有一定的差距。另外,我区工业设计规模以上企业产出总量仅为25.09亿元,与松江作为制造业发达地区的地位还不相匹配。
(二)产业能级偏低。各行业发展不均衡,辐射带动效应有待增强,缺少产业题材及产品内涵,鲜有具有影响力、体现原创能力和松江特色的主导产业和龙头企业。
(三)资源运用偏散。缺乏系统规划,资源割裂,总体布局还比较分散。有些企业仍在粗放经营,尚未形成规模效应及关联产业链。
(四)人才资源偏少。目前尚无有全国性影响力的大师级文化领军人才,亦缺少文化与经营两栖的文化创意产业高级人才。基础设施不健全导致难以留住人才,文化创意产业专业化管理人才队伍较为薄弱。
(五)文化设施偏弱。文化建设未与城市建设同步,缺少适合文化展示、演出的公共文化设施,缺少能满足文化人才交流、研究、创作需要的常年性场所和相关服务。
以上问题的存在,有历史的原因,也有体制机制以及发展模式的不顺;有观念认识上的滞后,也有政策及服务平台搭建的不够完善。分析起来,主要有以下四个原因:
一是对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认识不足,造成重视不够。国务院颁布的《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指出,要切实加强社会文化建设,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着力推进文化创新,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创意产业群建设。有的部门对文化创意产业正逐步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还不够,没有把文化创意产业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落实“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战略任务的有效途径,而把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简单视作是文化部门的事情,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不够关注,缺少发展思路。
二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起步较晚,未成产业规模。松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仍处在爬坡上坎阶段,虽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是对财税的贡献率不大。对文化创意产业的统计数据尚不完整,相关配套政策、措施不够完善,管理多头,缺少一个统筹全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核心领导机构。对重量级、大规模、高科技含量的文化企业的引进没有取得突破。除少数几个街镇及工业区以外,大部分街镇对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尚未有完整的思路,从全区来看,还未呈现产业规模。
三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运作管理机制缺乏联动,难成整体合力。从政策层面看,区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但效果不显著;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有抓手,但力度不大。依托大学城资源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联动效应发挥不够,“xx区文化产业管理平台”方案尚在设计开发中。从职能部门来看,文广局、经委、商旅委、科委都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关系密切,但各自的上级主管部门不同,上级制定的政策出现交叉或重叠之处时,在区里还缺乏统一梳理和完整的说法。目前,不同的政策口径、分散的办证与管理部门,使得有些文化企业的经营者无所适从。据反映,服务流程较为繁琐、扶持政策不够完善、管理机制不够健全是导致松江缺乏吸引文化企业落户的优势与发展动力,制约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四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缺乏系统科学规划,发展瓶颈凸现。规划的缺位,使得我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战略目标不明,资源分散,合力难聚。体制上的矛盾、机制上的不活,也导致了发展重点的不聚焦、发展方式上的简单粗放等,极大制约了我区文化创意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车墩影视基地占地不小但对区域财力的贡献不高;泰晤士小镇婚纱摄影风靡但规模不大;动漫设计、游戏制作、商务印刷等也多停留在单打独斗的阶段;具有深厚地方文化特色的顾绣、具有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农民丝网版画、独具云间传统的书画皆因市场化水平不高,缺少整体营销策划而“待字闺中”;素负盛名的四腮鲈鱼因为培育成本高、产量有限,难以融入本地特色饮食文化。上述问题的解决,迫切需要制定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近期目标和长远规划,引领全区文化创意产业向纵深发展。
三、加快松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思考:整合力量,形成良好发展氛围。
我区要充分发挥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工业基础的优势,坚持“对接发展”,对接旅游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对接历史文脉的传承保护,对接现有基地的深度拓展;坚持“差异发展”,保持“上海之根”的地方特色,立足现有基础上做强做优做大,以园区为载体,以项目为抓手,以服务为平台,促进区域文化创意产业结构的创新转型和能级提升,使文化创意产业成为松江“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强大引擎。
(一)加强领导,完善组织体系。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涉及多个部门,在区级层面已成立2个领导小组统筹全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建议进一步加强领导小组之间的沟通协调,统盘考虑文化创意产业,宏观设计和总体部署,特别是涉及民间文化抢救保护、文化旅游、影视传媒制作发行、工业设计、印刷出版能级提升等要统筹安排,整体推进。可以通过通报情况,研究问题,协调工作,检查考核等方式加以推进。从街镇层面看,要明确一位副镇长分管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负责区域内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推进工作。
(二)制定规划,明确责任分工。目前,已制定的《xx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战略规划及三年行动计划》只是一个局部的.发展规划,建议进一步研究制定《xx区—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和《xx区文化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明确政策导向,形成产业发展的目标定位、产业导向、形态布局、项目设计、实施步骤、发展举措等,使我区文化创意产业真正走上科学、合理、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在规划的引领下,各部门明晰职责,分解任务,细化举措,合力推动全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三)整合资源,推进聚集发展。突破体制障碍,在现有基础上确定若干重点项目、重大项目,以重点项目为引领,实现产业集聚。建议将已经具有一定基础的影视产业、文化旅游产业和工业设计产业作为发展重点,引进、扩展、充实一定数量的投资多、规模大、能级高、影响大、产出丰的重大项目,并且持续不断地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主要发展行业加以扶持、拓展。要以产业园区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聚集区域,对已获认定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继续重点聚焦。同时,对有利于提升人民群众生活品质,具有良好市场需求的婚纱摄影、多媒体制作、广告设计、策划咨询加大整合力度,引导、培育松江品牌,推动文化创意产业与体育、信息、物流、建筑等产业的融合发展,增加相关产业文化含量,延伸文化创意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对永丰街道提出的突破现有基地实际区域的限制,在相邻的规划地块兴建胜强影视大厦,满足更多企业入驻需求,加快影视制作产业发展的建议,也可以论证、研究、争取上级部门支持。
(四)优化环境,完善扶持政策。一是切实落实国家和xx市支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加强对新兴文化创意产业和符合高新技术条件的文化企业发展的税收支持。二是进一步落实好《xx区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对资金使用范围、资助重点、资助标准、奖励办法、评审程序等作出明确规定。三是制定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相关配套政策,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基金、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其他优惠政策等;要设立符合标准的统计体系,加强产业发展的动态分析,同时,可以利用现有的文化产业综合服务平台,建立区、镇文化产业统计数据库。四是修订《xx区文化产业发展人才引进暂行办法》,对文化产业的人才标准、行业归属、工作要求、享受待遇、申报程序等作出相关规定。加大松江本土文化创意产业设计、策划和制作人才的培养。建立与在松江工作过(包括拍过影视作品)、生活过、创作过,与松江有过交往的众多文化名人的联系,邀请他们参加有关活动,引荐朋友投资、指导文化发展,构筑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人才高地。五是改进调整政策。永丰街道内的上海仓城影视文化产业园区已获得三年的区资金扶持,并进入第二轮扶持期,建议制定相关措施,明确获得市级授牌的文化产业园区将得到区政府的政策扶持,对获得国家级授牌的文化产业园区,区政府也可以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以帮助园区吸引更多的入驻企业,形成全区域的发展氛围。
(五)科技带动,助推融合发展。一是实施科技带动战略,走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之路。鼓励市场化程度高、社会责任感强的文化科技企业联动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深化产学研合作,培育高水平的研发中心,构筑文化创意产业的辐射高地。二是发挥科技的引领支撑作用,推动文化和科技跨行业、跨部门渗透融合,调整和优化传统文化创意产业布局,推动新兴业态的培育和发展。三是依法加强对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市场准入、生产制作、市场销售的监督管理,完善文化市场综合执法体制,建立依法经营、公平交易、诚实守信的市场秩序。四是支持文化科技企业加强知识产权和标准化工作,坚决打击侵犯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等违法行为,加大盗版打击力度,营造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良好法制环境。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关系到松江未来整体实力的提升,面临工业化、城市化的加速发展,松江要充分发挥区位、交通、产业、人文和科研学科等方面的优势,将文化创意产业作为重要切入点和突破口,强化资源集约利用、优化产业结构、集聚创新要素,实现经济社会创新转型发展的新跨越。
专业文化创意产业报告(汇总18篇)篇五
&p周庄,位于中国经济文化最为活跃的长三角核心地带,东连上海,西邻苏州,紧靠沪宁、沪杭、苏嘉杭等高速公路。镇域面积38平方公里,有着保存完整的千年古镇、江南特色的田园风光和水乡风貌的自然村落。因悠久的历史、独特的水乡风貌、丰厚的文化底蕴、质朴的民风民俗,成为江南水乡的杰出典范而享誉海内外。经过二十余年的着力保护、文化传承和旅游开发,成功打造了“中国第一水乡”的文化旅游品牌,成为古城镇序列唯一的国家5a级旅游景区,每年吸引350万中外游人前来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和体验感悟。近年来,更是围绕“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谋划了从1平方公里传统文化景区拓展为38平方公里为“文化周庄”的全景概念。
依托深厚的文化积淀、丰富的创意素材和成熟的产业环境,文化创意产业在周庄已取得阶段性发展成果,画家村、画工厂、大型演艺《四季周庄》、旅游产业研发等一批文化创意项目的落户启动和不断成熟壮大。在此基础上,昆山市人民政府于2008年10月正式批准将昆山文化创意产业园定位落户周庄。以现有的文创项目为基础重新布局和规划,着重抓好载体建设、项目引进和服务平台构建,引领、指导、规范、管理全镇文化产业发展,逐步形成产业集聚、功能完善、业态丰富、特色鲜明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从而推动全镇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促进周庄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昆山文化创意产业园是昆山第十二个特色产业基地,也是昆山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唯一集聚载体,近日又被江苏省文化厅批准命名为江苏省级文化产业园区。
1、经济背景和区位优势:周庄位于上海、苏州、吴江、昆山半小时经济圈的核心地段,地处全国文化昌盛、经济发达、文化艺术品消费力最为强盛的长三角腹地,具有明显的经济背景和区位优势。
2、人文背景和环境优势:周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环境优美、节奏从容,是滋生艺术和享受文化的最佳土壤,具有明显的人文背景和环境优势。水乡生态良好,古镇保护完整,广受文人墨客青睐。
3、市场背景和交通优势:周庄与上海、杭州、南京等大型城市紧邻,多条高等级交通线路在周庄汇集经过,正在建设中的上海商贸中心暨虹桥枢纽距周庄不到半小时车程,交通便捷,又闹中取静,利于艺术品产业的集聚。背靠昆山强大的制造业基地,为工业设计带来了广阔市场,有明显的市场背景和交通优势。
4、产业背景和定位优势:周庄画家村强调原创、突出艺术水准,绘画工厂以加工生产为主,艺博中心注重普及和市场覆盖,其他演艺娱乐休闲产业蓬勃发展,具有明显的产业背景和定位优势。
5、品牌背景和政策优势:周庄作为闻名世界的旅游胜地,每年接待数百万全球嘉宾,同时文化创意产业依托市级园区的基本定位和省级文化产业园区的成功创建,具有明显的品牌背景和政策优势。中国第一水乡品牌优势和昆山文化产业的政策优势明显。
通过项目的引落开发、载体建设和产业集聚,目前周庄文化创意产业已有六大板块内容、建设二个载体、逐步完善形成三条产业链。
1、六大板块。
古镇旅游:每年接待中外游客量达350万人次,旅游收入超10亿元。周庄画家村:2007年项目启动,引进落户国内外130余家原创画家,建有艺术馆、画家公寓、写生基地等公共服务平台和相关配套设施,成为集艺术创作、学术交流、培训教育、展览交易为一体的艺术村。其衍生项目绘画工厂以生产销售装饰画和油画复制品等艺术产品,已引落昆山先行文化创意有限公司等8家艺术品生产企业,今年以来已出口艺术产品二十余个货柜,开创昆山艺术品出口先例。
大型演艺《四季周庄》:第一部呈现江南原生态文化的水乡实景演出,是华东旅游线重要的休闲演艺,对推动周庄旅游结构调整起到重要作用,入围省级文化产业支持项目,被评为江苏省特色旅游项目。
古戏台昆曲传习:恢复重建周庄古戏台,与专业院团合作常年演出昆曲,既有动态演出,又有静态展示,还能参与互动,成为颇有特色的昆曲传习场所。
民俗文化街传统作坊:集中推出一大批优秀传统手工艺作坊,进行民俗手工艺表演和展示商业文化,游客既可观赏、购买又能亲临操作。目前已有12家开业,始称为“江南十二坊”。
旅游工艺品开发设计:以“用口袋里的零钱把美丽的周庄带回家”的理念,与知名工艺院校、工艺设计机构合作,拥有一批专业从事旅游工艺品设计、旅游衍生品开发生产的企业,形成研发、生产、展示、销售一条龙。
2、建设二大载体。
周庄国际艺术品博览中心:引进专业投资管理公司构建专业艺术品交易市场,拥有交易展示场馆、开发设计中心、艺术博物馆、教育机构和相关配套服务功能等六大功能设施,是华东地区规模最大、专业化最高、辐射能力最强的艺术品交易市场。首期35000平方米9个专业展馆,于10月28日盛大揭幕,入驻50余家全国一线品牌艺术品生产企业和经销商。
创意设计孵化中心:利用前庙浜自然村落独特的自然环境和农舍结构,进行包装改造,既有原真性又有现代时尚理念,引入一流创意设计人员和研发机构,打造创意设计孵化中心。目前农户搬迁工作正在加紧进行中。
3、逐步完善形成三条文化产业链。
以美术品为主的艺术品产业链:依托画家村、画工厂二大载体和艺术博览中心平台,形成原创、培训、交流展示、画品生产、交易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把周庄建设成华东地区最大的绘画创作、生产、展示和销售中心。
以四季周庄为主的文化演艺产业链:在现有《四季周庄》、古戏台的基础上形成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展示地区文化的演艺中心,规划建设一批特色文化演艺设施,吸纳和培育大批本土和外来演艺人才,把周庄建设成为以地方戏曲为主的文化娱乐、休闲演艺中心。
以旅游纪念品为主的设计研发产业链:依托前庙浜孵化中心和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载体和人才优势,抓住古镇旅游品牌,挖掘本土优秀文化,逐步形成以旅游经济开发为核心中国地方旅游产品设计、制作、展示销售集聚区,全面提升文化旅游衍生品创作和市场化运作水平。
昆山文化创意产业园发展规划是“一园二区”的分工定位:太史淀生态休闲创意产业区和古镇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区,形成一园二区、统一规划、错位发展的格局。以周庄大桥两岸创意集聚区为龙头,形成南北联动,合理布局。
1、太史淀生态休闲创意产业区。
依托太史淀湿地生态条件、功能定位发展为休闲度假、生态体验、创意展示、会展服务、新型康体保健和旅游相结合的高品质生态休闲创意产业基地。主要包含国际会议中心、设计孵化中心、养生健康中心、文化休闲中心和配套服务中心。
依托周庄古镇载体,挖掘旅游文化内涵,增强游客体验值,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旅游纪念品、文化餐饮、精品民宿、画家村、文化演艺等,主要发展四大特色街区:旧民居街区创意文化体验区、画家村艺术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区和文化创意展示中心和孵化基地。
昆山文化创意产业园坚持以优势门类突出、相关产业联动发展的方向,优先发展六大重点领域。
1、文化旅游:以古镇扩容和核心提升为理念,以业态调整和合理布局为手段,通过特定历史街区改造,引落高档民宿、文化餐饮和精品休闲场所,增强文化体验内容,全面提升古镇旅游品质。
2、文化演艺:以《四季周庄》为基础,引落文化娱乐演艺经纪团队,发展文化娱乐和休闲演艺。在提升古戏台昆曲、文化街评弹的同时打造江南特色地方戏曲万花筒。
3、艺术品交易:依托画家村、画工厂两大集聚区和周庄国际艺术品博览中心交易平台,打造成为长三角最大规模和影响力的艺术品展销中心。
4、旅游商品研发:加强与专业设计研发机构的合作和积极引落专业品牌店,着力开发周庄特色旅游商品并建立直营店、连锁机构,打造成旅游商品设计、制作、展示销售集聚区。
5、节庆会展:进一步扩大周庄国际旅游节的影响,积极举办以“文化创意产业”为主题的大赛、论坛、博览会等,推动周庄文化产业的品牌提升,促进会展产业链的延伸和拓展。
今日周庄既是古老的,又是年轻的;既是传统的,又是时尚的;既是民族的,更是世界的。
昆山文化创意产业园立足于周庄镇经济文化社会发展道路,着眼于优化产业结构,以市场为导向,创意为核心,创新为动力,促进创意与经济的融洽。以省级文化产业园区命名为契机,坚持走特色发展、科学发展之路,向国家级特色文化产业园区的目标迈进,推动全镇经济转型升级和全面科学发展。
真诚希望各级领导给予帮助指导,诚挚欢迎中外客商参观考察、投资兴业,共同繁荣文化创意产业而努力。
专业文化创意产业报告(汇总18篇)篇六
《电子信息产业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用于多方面的专业运用,包括:用于向国家相关政府部门申请立项;向金融部门申请贷款的重要依据;向有关主管部门申请专项资金的重要依据;向证监会申请股票电子信息产业园的重要依据;向国土部门、开发区、工业园申请用地的重要依据;与项目有关的部门签订合作,协作合同或协议的依据;进口设备和对外谈判的`依据;环境部门审查项目对环境影响的依据。
本机构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价格根据项目电子信息产业园模式的复杂程度、项目投资额度、企业资料准备情况和相关数据获取的难易程度等决定。在充分调查了国内同行业价位的基础之上,制定了行业内较低的价格标准,科学合理。
报告目录:
专业文化创意产业报告(汇总18篇)篇七
一、项目分析。
1.1项目概述。
1.2项目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1.3项目背景。
1.4研究结论。
二、(项目)建设目标及建设内容。
2.1建设目标。
2.2建设规模。
2.3项目建设内容。
三、项目建设方案。
3.1总体设计概况。
3.1总平面布置。
四、环境保护与安全。
五、结论。
一、项目分析。
1.1项目概述。
项目名称:×××物流配送中心。
建设单位:××××××××××。
地址:××××××××。
项目负责人:××××××。
企业使命:打造綦江区万盛城区物流平台;全面提升各企业竞争力;致力成为綦万物流品牌。
企业理念:诚信创新,高效回报。
企业目标:打造全国物流网络,创建綦万物流行业品牌企业,积极开发应用物流信息技术,建立物流交易的电子商务平台,开拓物流行业经营新理念、新思路。
联系地址:×××××××××。
1.2项目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物流配送中心设在綦万经开区城郊,是一家以物流为主,仓储为附,兼营配送的物流配送中心。公司注册资本700万人民币。
1.2.1宗旨及目标:
本中心的经营目标是建立现代化的第三方物流体系,打造覆盖全国的物流网络,并建立电子商务交易系统,构织连接各类商品物流上下游的交易平台;服务宗旨是开发具有创意性和获利性的经营模式,在充分发挥物流配送中心的专业技术优势和规模优势的基础上,协同经营、管理、人才、品牌、信息等诸多因素,以快速周到、价格合理的服务来满足客户的需求。
1.2.2经营原则及范围。
本物流配送中心将实行标准化经营,通过贮备外部物流资源,构建覆盖全国的物流网络,提供跨地区的综合物流服务。
服务经营范围:
(1)提供货物搬运、仓储服务;。
(2)提供第三方物流服务;。
(3)提供物流电子商务平台;。
(4)提供物流系统及物流方案设计;。
1.2.3公司发展规划。
(1)发展战略。
物流配送中心的首要目标是满足城市的功能服务配套,建立城际销售网络和交易平台;通过建立全国的物流体系形成集聚效应和规模优势,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最后通过建立电子商务平台,提供网上订单服务,利用信息化手段有效的整合内外物流资源。
本中心将采取标准化的管理,利用erp系统对发货运输计划和仓储计划进行集成管理,支持库存补货计划自动化,同时可根据不同的发货计划制定运输计划,实现系统接口的有效连接。由于在物流业务中,零担占很大部分,属小批量,配货工作量大并对配送的要求很高,中心将通过网上订单,利用快速高效的反应来吸引客户,为其提供订货和配送服务,快速渗透高端物流销售市场。
本物流配送中心未来的发展目标是成为集第三方物流和第四方物流为一体。利用本中心自身的技术优势、管理优势、资金优势和规模优势,建立一体化的供应链来满足市场的需要并提供所需的`服务,同时保持效益的持续增长,使之最终发展成为辐射全国的物流链企业。
1.3项目背景。
由于目前经万盛开区城区内到处是物流网点。1.整个城区的环境卫生受到严重的影响。2.整个城区的形象受到影响。3.噪声扰民。我中心将通过产权多元化、运作规范化、功能完善化、规模最大化的战略目标为先导,并在管理、市场占有、管理流程、员工业务水平、技术装备更新速度、行业影响力以及长期发展能力等多方面迅速提升。对目前状况进行集中、统一的管理模式,积极探索新的利润增长点。
1.4研究结论。
1、“物流中心”是现代商品流通领域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提高经济效益的新型业态和第三利润源,符合当前我国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政策,因此本项目投资方向是正确的。
3、工程建设内容:×××物流配送中心,占地面积30亩。总投资700万元人民币,其中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400万元,流动资金300万元。
4、项目建成达到正常运营年时我们的经营规模可达到主营业务年销售收入为1000万元人民币,带来年税收约50万元人民币。正常运营年交易额达到150万元人民币,将为当地带来间接税收23万元人民币,整个项目年税收27万元以上。
5、经初步测算,本项目在投入运营达到预期收支情况下,全部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高于基准率,符合投资回收期限要求,能够按时收回投资。结果表明,该项目在财务上可行,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二、(项目)建设目标及建设内容。
2.1建设目标。
2.1.1建设目标的提出。
×××物流配送中心面对飞速发展的经济形势,将在机制、规模、技术、管理等方面精心策划。为此我中心提出打破传统的物流经营模式,确立“大市场、大贸易、大流通”的战略思想,建设现代化的物流配送中心。
本项目建设地点在×××××××××,根据万盛经开区市场分析与需示预测,提出以下建设目标。
2.1.2建设目标。
1、总体要求。
具有物流配送的社会化服务功能,成为万盛经开区有较大影响力的专业性物流配送基地。
采用现代标准化的物流设施和先进的物流管理技术。
建立完善的信息处理和交换系统可以扩展、升级。
2、目标年限。
设计使用年限。
专业文化创意产业报告(汇总18篇)篇八
(二)项目的承办单位。
(三)项目拟建地区和地点。
(五)研究工作依据。
(六)研究工作概况。
(一)市场预测和项目规模。
(二)原材料、燃料和动力供应。
(三)厂址。
(四)项目工程技术方案。
(五)环境保护。
(六)工厂组织及劳动定员。
(七)项目建设进度。
(八)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九)项目财务和经济评价。
(十)项目综合评价结论。
三、电子信息产业园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一)已进行的调查研究项目及其成果。
(二)厂址基本情况。
第三部分市场分析与建设规模。
一、市场调查。
(一)拟建项目产出物用途调查。
(二)产品国内市场调查。
(三)产品国外市场调查。
(四)产品价格调查。
二、国内市场预测。
三、电子信息产业园项目产品方案和建设规模。
(一)产品方案。
(二)建设规模。
第四部分建设条件与厂址选择。
(一)原材料及主要辅助材料供应。
(二)燃料及动力供应。
(一)自然条件。
(二)基础设施。
(三)社会经济条件。
三、厂址选择。
第五部分工厂技术方案。
二、生产技术方案。
(一)产品标准。
(二)生产方法。
(三)技术参数和工艺流程。
(四)主要工艺设备选择。
(五)主要原材料、燃料、动力消耗指标。
(六)主要生产车间布置方案。
三、总平面布置和运输。
(一)总平面布置原则。
(二)厂内外运输方案。
(三)仓贮方案。
(四)占地面积及分析。
(一)主要建、构筑物的电子信息产业园特征及结构设计。
(二)特殊基础工程的设计。
(三)电子信息产业园材料。
(四)土建工程造价估算。
(一)给排水工程。
(二)动力及公用工程。
(三)地震设防。
(四)生活福利设施。
第六部分节能减排。
一、编制依据。
二、编制标准。
三、能源消耗现状。
四、主要节能方案和措施。
第七部分环境保护与劳动安全。
一、编制依据。
二、编制标准。
三、环境现状。
四、主要污染源及主要污染物。
五、设计中拟采用的环保措施。
六、劳动保护与安全卫生。
七、消防。
一、组织结构。
二、生产班制和劳动定员。
三、年总工资和职工年平均工资估算。
四、人员来源和培训。
第九部分电子信息产业园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一)施工准备。
(二)设备安装。
(三)生产准备。
(四)产品试产。
(一)建设单位管理费。
(二)生产筹备费。
(三)生产职工培训费。
(四)办公家具购置费。
(五)勘察设计费。
(六)其他应支出的费用。
第十部分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一、投资估算主要编制依据。
二、投资估算范围。
四、建设投资估算。
(一)总投资。
(二)建设投资。
(三)流动资金。
(四)其他资金。
四、资金筹措。
第十一部分财务评价。
一、基础数据与参数选取。
二、成本费用估算。
三、销售收入估算。
四、财务分析。
五、不确定性分析。
(一)敏感性分析。
(二)盈亏平衡分析。
六、技术经济总评价。
专业文化创意产业报告(汇总18篇)篇九
在全党开展第二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学习调研阶段,在xx市加快推进文化大建设、大发展的重要关口,区委、区政府围绕发展特色文化产业的调研课题,组织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及市区部门负责人组成学习考察组,实地考察调研了xxxx玉器文化产业发展情况。在考察期间,重点察看了xx县xx镇国际玉城项目、中华玉文化中心和几个玉器专业市场,并在当地召开了由xx县政府负责人、部分经营户和行业协会参加的座谈会,听取xx县关于玉雕产业发展情况的经验介绍。通过调研考察,我们对xx省xx县在区位、资源、交通、基础条件等先天不足的情况下,能够成为“中国玉雕之乡”,玉雕产业发展速度之快、市场规模之大、产业链条之完整、对未来发展追求之高,感到很惊奇、很震憾,也很受启发。现将考察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xx县位于xx省西南部,南阳盆地西侧,伏牛山南麓,县域面积500平方公里,人口96万,辖镇8乡3个街道办事处。xx县玉雕加工“始于殷商,兴于汉、宋、元,后继明、清”。尽管其历史较长,但全县并不产玉,甚至连附近地区的玉石资源也很有限,加上交通、产业基础等条件较差,改革开放之前,全县玉雕产业一直也没有更大的发展。
进入改革开放之后,在政府的鼓励和引导下,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玉雕产业由小到大,由弱变强,创造了“无中生有”、“两头在外”(原材料外进、产成品外销)、“买全国卖全国”的零资源经济现象,尤其是近十几年来,迅速崛起为支撑和拉动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富县富民产业,由此也成就了xx县这个著名的“中国玉雕之乡”和中国北方最大的玉器产业加工销售集散中心之一。当前,全县玉雕产业呈现以下特点:
第一,产业规模较大。玉雕产加工已遍布全县个乡镇近00个行政村,50个专业村,从业人员近xx年的广泛交流与探索发展,xx玉雕形成了南北兼容、多样并举的独特艺术风格,涌现出一批创作新秀和设计新星,精品数量明显提升,近年来先后有300多件工艺精品,荣获全国工艺美术百花奖、中宝协举办的天工奖和省部级优等奖。
第四,富民效应明显。玉雕产业年创增加值超过35亿元,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直接出口成交额3亿元以上,玉器出口额占xx省同类产品的80%以上,部分玉雕专业村农民人均纯收达8000元以上,玉雕产业已经成为农民致富的首选项目。
下一步,xx县将抓住xx省首批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建设的机遇,谋求玉雕产业的更大发展。在产业规划上,立足于建设国家特色产业基地,打造我国中西部地区综合性玉器加工、展览、交易中心,制定更高层次、更有前瞻性的玉雕产业发展专项规划,将其作为全县“十一五”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成立县玉雕产业发展办公室,为产业长远发展做充分准备。在市场建设方面,加快建设占地300亩、总投资0亿元的国际玉城项目,力争两年内完成,目前投资.5亿元的一期工程已接近完工,项目的建成将进一步扩大整个市场规模,提高产业发展质量。在人才培养方面,还将建造占地500亩的玉器产业艺术大师园,把国内外玉器产业方面的大师级人才聚集起来,充分发挥他们的独特作用、创新潜能和团体优势,为玉雕产业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通过实地考察,我们对xxxx县与我市玉器产业发展的状况进行了比较,在改革开放之初,我市与xx县在玉器产业方面基本处于同一起跑线,甚至我们还要强一些。尽管有更好的区位优势、交通条件和产业基础,但在最近的十几年里,我们的玉器产业在产业规模、产业链条、产业效益等方面被xx县甩在了后面,有的方面甚至与之无法相比。xx县在做大做强玉雕产业方面很多举措引我们深思,予我们启迪。
第一,政府主导作用。
从1993年起,xx县委、县政府先后连续自主举办了八届“中国xx国际玉雕节”,承办了六届“中国南阳(xx)玉雕节”,每届玉雕节都组织开展玉雕精品展评、玉雕产品展销、玉文化研讨、获奖作品现场拍卖等系列活动,极力炒热玉器产业发展氛围,提升xx玉雕在国际国内市场上的知名度。正是xx县历届县委、县政府一直把玉雕产业作为全县的一个特色经济进行培育,解放思想,放大亮点,主攻特色,以长制胜,持之以恒地抓,一以贯之地抓,才使一个千家万户的小作坊变成了一个拉动县域经济的大产业,使一个偏僻的小县城变成了一个名震南北的玉雕之乡。
第二,规划龙头作用。
起初,xx县玉雕产业也经历了一个无统一规划、产业发展不规范、摸着石头过河的发展过程。随着,各类经营企业大量增加,市场建设蓬勃发展,对外影响力不断扩大,xx县加大了对玉雕产业的统一规划力度,通过规划努力使各类市场布局合理、建设规范、发展有序。根据发展规划的整体布局,一方面,改造建设了十大玉雕专业市场,提高了市场建设品位,也促进了玉雕产业的有效聚合和规模扩张;另一方面,着眼于玉雕产业未来发展,按照国内一流的建设标准,开发建设了占地300亩国际玉城和占地500亩玉雕大师产业园等一批重点工程,为产业进一步发展拓展空间。
第三,政策扶持作用。
xx县对玉雕产业政策扶持的核心内容,就是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实践不争论,鼓励不压制,放手不扼杀,通过加强扶持、引导和服务,把千军万马调动起来,让星星之火迅速燎原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和“轻税薄赋”、“藏富于民”方针,先后出台了信贷扶持、税收减免等2个优惠政策虽然每年玉雕产业产值超过35亿元,实际税收只有500万元在县直重点部门实行服务承诺制,围绕特色产业开展技术信息、法律咨询等服务成立县行政服务中心,实行“一站式”审批、“一条龙”服务、“一个口子”收费通过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为玉雕产业搭建“发展温棚”
第四,人才支撑作用。
玉雕产业是“能人”经济,是创意经济。在玉雕产业的人才培训和培养上,xx县采取了三条途径:一是选派出去学,近年来xx县多次组织全县大批玉雕人才,远赴江苏扬州、辽宁岫岩等地拜师求艺,学习民间的玉雕艺术,丰富本地的玉雕工艺。二是向工艺大师学,与中央美院、天津美院等校建立人才培训关系,定期聘请国内知名工艺大师和专家教授讲课,培训技术骨干,指导设计创作。三是依托产业学,在玉雕加工制作过程中,采取师父带徒弟等方式,培育大量的初中级玉雕人才。目前,全县有国家级工美大师人,玉石雕刻大师8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的中国民间艺术美术家2人,省级工艺美术大师23人、玉石雕刻大师43人,高级工艺师47人,初中级技术人才5000多人。正是xx县庞大的初、中、高三级玉雕产业专业技术人才,尤其是玉雕高端人才,才支撑了玉雕产业快速发展。
第五,市场管理作用。
目前,xx县各类玉器专业市场所到之处,管理规范,卫生整治,交易有序,这与政府强有力的市场管理和市场服务是分不开的。xx县的主要做法:一是在县级层面成立了玉雕产业管理局、中国xx定玉石行业协会和xx宝玉石质量监测中心,围绕产业规划、市场监督、综合服务等方面发挥作用。二是在乡镇级层面成立了市场管委会,由工商、公安、税收等部门组成,实行统一管理、综合整治。三是在村一级层面由村长担任本村市场的管理主体,对市场进行自治管理。可以说,完善的管理体制机制和高效到位的管理服务,促进了各类市场的繁荣,也带动了整个玉雕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当前,xx的古玩玉器产业正处在发展的十字路口,如何认识和定位xx古玩玉器产业是摆在xx区乃至全市面前一个重要而又紧迫的课题。通过对xxxx的考察调研,使我们对我市做大做强古玩玉器产业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特别是对我市古玩玉器的产业定位、特色挖掘、政府作用、产业链条等方面进一步理清了思路,坚定了在做大做强我市古玩玉器产业中发挥作用的信心。现就我市发展古玩玉器产业,提出如下几条意见和建议。
第一,xx古玩玉器是可以大有作为的产业。
从产业基础来看,据不完全统计,目前xx从事玉器加工和仿古玉器制作的经营户已达3000多家,从业人员超过3万人,每年销售额超过xx年十大考古新发现,大禹会诸侯、垓下古战场等文化旅游资源的进一步挖掘,xx市发展“大文化”、“大流通”战略的深入推进,全市的旅游文化发展需要有一种旅游文化产品来支撑,古玩玉器的休闲性、消费性等特点正好满足了全市旅游文化产品开发的实际需求。从当前机遇来看,省文化厅已将南山路文化市场和光彩中国古玩玉器奇石文化城命名为全省首批文化建设示范基地,下一步还将作为特色文化产业基地来培育、来建设。总而言之,xx实实在在有条件、有优势、有需求、有机遇,也有实力在千里淮河畔打造一个有扩散力、有影响力的.国家级古玩玉器名城。
第二,将古玩玉器产业打造成为全市重要的特色经济。
当前,全市古玩玉器产业发展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销售市场“多而散”,玉器品种“小而全”,部分产品质量和层次较低,缺乏高端技术人才等。但最大的问题还是缺乏特色。特色是市场通行证、产业扩张力、城市竞争力。应将古玩玉器产业作为全市文化特色产业加以定位,作为城市文化建设的一张“名片”,作为城市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着力予以培育和发展。在产品开发上,可以将国内外玉石市场包括xxxx玉料和初级加工产品市场,作为xx古玩玉器产业链的上游,以高端技术人才为支撑,以创新深加工和创意精制作为依托,以高档化、精品化、特色化为发展方向,面向华东、华南高端市场,打造高附加值、高利润空间的工艺收藏品和旅游消费品,实现整个产业质量不断提升。在发展定位上,依托光彩大市场,整合全市资源,加大培育力度,逐步打造辐射力强、带动力大的综合性交易基地,建设具有行业影响力的高端交流平台,进一步吸引南京、扬州、灵璧等地资源,形成华东地区知名的国家级古玩玉器交易中心,最终实现“南有深圳古玩城,北有北京潘家园,中有xx古玩玉器城”的战略定位。
第三,政府应加大对古玩玉器产业的扶持力度。
实践证明,xxxx玉雕产业的强势发展,与政府的强力推动密不可分。xx建立国家级的古玩玉器交易中心,必须加大对产业的扶持力度。在组织领导上,建议成立由市长任组长,分管副市长为副组长,市相关部门参加的xx玉器古玩产业发展领导小组,负责全市玉器古玩产业发展的指导和协调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xx区政府。在政策扶持上,将古玩玉器产业作为创意经济,纳入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建设的政策享受范围,同时研究制定专项的产业扶持政策,按照“藏富于民”的原则,在财政税收、土地出让金、一般行政事业性收费等方面给予支持。在人才支持上,建立古玩玉器产业发展专家人才库,负责全市古玩玉器产业发展的指导。在工艺美术学院和职业技术学校,设立玉器技术专业,培育玉器高端人才。鼓励民间机构和玉器作坊,采取多种方式,进一步壮大初中级玉器技术人才队伍。在宣传造势上,进一步打造高端宣传推介平台,将每年一度的安徽(xx)玉器古玩博览会提档升格,或可以利用国家级宣传操作平台,大造声势、塑造品牌,提高xx古玩玉器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第四,将xx区作为发展古玩玉器产业的重点。
xx南阳的玉雕集中在xx,xx的玉雕集中在xx镇。古玩玉器产业,宜聚不宜散,只有聚集才有效应、才有力量。因此,xx古玩玉器必须聚集起来,形成规模优势。而不管从现在看,还是从未来看,xx区是最有条件和基础,作为这个产业集聚的首选地,这是因为全市的两大古玩玉器交易市场均坐落辖区,辖区第三产业尤其是商贸物流业也较为发达。因此,我们建议市委市政府,将xx区作为全市发展古玩玉器产业的核心区域加以培育,整合资源,引导全市广大古玩玉器经营户向xx区集中,以此打造国家级的古玩玉器交易集散中心。
当前,急待推进的工作重点有:一是加快建设南山路古玩玉器一条街。坚持以明文化为建筑风格,以精品店为主要形式,以高档化、高端化产品为销售重点,加强统一规划,加大整治力度,提高南山路的艺术文化品位。二是加快培育光彩古玩玉器市场。整合调整全市小玉器市场,积极引导全市玉器经营户入驻光彩大市场,打造集研发、加工、展示、销售、批发为一体的大型专业市场。政府应明确光彩大市场包括建材、玉器、报刊、物流四个方面的功能定位,对于市场玉器古玩片区,应实行一站式综合收费管理模式,统一提供税收、工商、金融服务,给予优惠的财政政策。三是制定出台扶持性产业政策。进一步在产业发展的规划立项、财税扶持、市场体制等方面制定详细可操作的倾斜性产业政策,支撑产业做大做强。
专业文化创意产业报告(汇总18篇)篇十
日前,市政协成立促进文化产业发展课题组,围绕我市文化产业发展开展专题调研。通过调研,市政协课题组认为,我市在文化产业管理上还存在双头管理、责任难以到位、国有文化资产与全社会文化资产相分离等深层次问题;尤其是行政管理模式难以适应市场化要求,现有的文化产业的规划、优惠政策、文化产业资金配置,都并没有明确的绩效要求和清晰的评估方式,难以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为尽快改变我市文化产业小、弱、散的状况,市政协专题调研组提出了《关于通过体制改革进一步激发我市文化产业发展活力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
对现在分散在各部门的文化产业管理职能、人员、资源实行职能归一,在此基础上组建独立责任机构,以改变全市文化产业发展多头管理、又管不到位的状况。在确保文化产业具有健康的社会属性的前提下,对该机构工作考核的主要依据是全市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经济指标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指标,以促使我市文化产业发展资源的配置实现整体效益的最大化。
建立以资本化运作推动我市文化产业大发展的机制。要把文化产业的资金支持,从“政策性资金支持”为主转变为资本运作为主。关键是筹集并运作好国有文化资本。国有文化资本可从四个方面筹集:把全市现有的用于文化产业的各类政策性资金部分或全部转化为经营性投资基金;市国资委或国有企业入股;市财政先期投入;全市文化产业税收按一定比例投入。
建立国有的文化资产、资源统一管理、支配或引导的体制。除已划归市国有文化资产监督管理办公室管理的报业、广电、演艺等国有文化资产外,属于国资委控股或参股的文化资产,如华发、九州集团下属的文化传媒公司,亦可通过占有一定股份的方式,发挥文化产业管理机构的影响力。对国有文化资产进行统一管理的基本目的,一是更大限度地发挥国有资产对全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引导作用;二是通过体制改革、资产重组等方式,对国有文化资产盘活;三是减少开放国有文化市场的阻力,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大力引进社会资本进入。
建议四:
建设强大的文化产业发展平台。要改变我市文化产业管理部门抓手过少的状况,就要建立起不同类型的强大平台,使文化产业管理部门成为能够真正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千手观音”。要建立几个关键性平台。一是要建立起创新孵化及产业化平台。二是建立产业技术公共服务平台。三是建立资本运作平台。北京文化产业之所以做得风生水起,关键就是在政府主导下建设了一系列的资本运作平台。在对国有文化资产、资本、资源整合之后,我市还应建立相应的开发利用平台。
建立全面、科学、长效的考核机制。在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要注意文化产品的社会效益;在此前提下,要对全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各项指标进行考核。要能够准确评估我市文化产业自身发展的状况,以及文化的引领、融合作用。要解决干部任期制与文化产业发展需要长期培育、长期布局的矛盾。需要建立既有短期、中期(5年左右)指标,又有长期考核指标的综合考核体系。
并行不悖地发展公共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概念的提出,实际就是一次观念变革:它使以前全部作为公共事业和意识形态的“文化”,分离出一部分可以赋予产业属性并按照经济规律去运作的内容。公共文化,不仅承载着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一般需求,而且,也往往是文化产业的源头,存在着向文化产业转化的巨大可能性。因此,大力发展公共文化事业,尤其是发展具有引导潮流性的文化事业,非常重要。在职能上,须把文化产业管理与公共文化管理区分开来,使用不同的考核和发展标准。
专业文化创意产业报告(汇总18篇)篇十一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落实我区首都高端制造业新区和现代生态休闲新城的功能定位,推动我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培育区域经济新的增长点,今年上半年,我们通过多种方式对我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现报告如下:
“十一五”时期,我区将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在争创市级集聚区、实施重大项目带动等方面取得了较好成效。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我区的新兴业态,单位数量不断增加,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多元投资结构初步形成,社会影响力不断增强;传统行业继续巩固,新兴行业快速增长。截至底,我区共有文化创意产业企业1884家。5月,我区规模以上文化创意产业企业共75家,从业人员4473人。总体上,我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呈现三个明显特征:
(一)产业发展初具规模,主导行业初露端倪。
数字显示,目前我区规模以上文化创意企业中艺术品交易呈爆炸式增长,其收入超过其他8个行业收入总和的13倍(注:在我区注册的属艺术品交易类企业——“中国黄金集团营销有限公司”,仅其一家企业的营业收入、税金和利润总额占全区文化创意产业对应总额的比重分别为92.9%、98.3%、92.8%,文化创意产业其他8个行业所占比重均很低。),并与其他辅助服务、旅游休闲娱乐、广告会展业和广播、电视、电影成为主导行业。
(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产业发展条件明显改善。
“十一五”后期,我区实施“破冰”行动,积极推进“三化两区”战略,产业快速转型升级,城市化水平大幅提升,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创造了“房山速度”,财政收入连年翻番,从21亿元迅速提高到的52.7亿元、20的168.6亿元。城市化建设取得丰硕成果,促进了人们生活品质、生活方式的转变,精神文化需求和新的消费方式也普遍发生变化,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三)区域优势独特明显,部分行业迎来难得的发展契机。
我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独特优势日益凸显。一是区位优势,我区是首都西南枢纽,是进入北京的西南通道,是xx市重要的外围区域和西南五区重镇。二是资源优势,即拥有丰富独特的土地、生态、文化和人力资源,建设用地330平方公里优势逐渐体现,生态资源在京津冀地区具有垄断性,文化资源特色突出,良乡高教园区使人力资源储备相对充足。同时,我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还面临五个良好机遇:即各项利好政策支持的机遇、融资体系逐步健全的机遇、科技与文化加速融合的机遇、区域城市化水平提升的机遇、一二产业升级和重大项目落地带来的机遇。窦店现代制造业产业基地为发展制造业设计服务提供了基础。中国北京农业生态谷建设为打造集园艺设计、技术研发、休闲观光为一体的多功能、多业态综合性创意农业区提供了基本条件。云居寺文化景区等重大项目落地更是为发展特色文化创意产业开创了新局面。
与本市平均水平和国内先进地区相比,与新的形势和任务相比,我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还存在较大差距和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产业总体基础薄弱,经济贡献率偏低。
据统计,在北京西南五区中,我区文化创意产业产值中仅高于xx区,远远落后于xx区、xx区和xx区。年,我区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约为3%,远低于xx市12.3%的水平。我区文化创意产业对地区经济贡献率很低,其主要原因:一是企业平均规模小,大型龙头企业数量少。二是规模以上企业统计数据中事业单位多,周口店遗址、云居寺管理处、上方山管理处、xx区广电中心、房山文化馆、房山少年宫等事业单位均被统计在规模以上企业中,这些单位靠财政支出而非提供财政收入。三是a级景区多,但整体效益不佳,全区19家a级景区中大部分在规模以上企业中,这些主要靠门票收入的旅游企业对全区的经济贡献很低。四是缺少创意、经营和管理等方面的高端人才和高素质的从业者,文化产品的科技、文化附加值低,处于产业链中低端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业,属劳动密集型。据抽样调查,我区文化创意产业从业人员中,中专(高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87.79%,无技术职称的占93%以上,初级以上职称不足7%,且有技术职称的大部分为初、中级。五是引进企业多,经济贡献不稳定。六是主导产业利润偏低,在四类主导产业中只有艺术品交易盈利,旅游休闲娱乐和广告会展业的利润总额为负数,广播电视电影业的利润总额为零,这必然导致一些企业停产、转产、破产或注销。
(二)资源分散,整合开发利用效益不高。
一是没有明确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专属土地空间。文化创意产业是新兴产业,又与其他产业高度融合,导致我区目前还没有明确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专属土地资源。北京(房山)历史文化旅游集聚区作为市级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和中国房山世界地质公园的核心区、起步区,却没有像其他四个重点园区那样具有专属发展土地,没有自身发展的建设用地指标,更没有区级层面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基地。工业设计基地、大学城创业园区、产业孵化器等都没法落地实施,缺少大园区、大项目的带动性和影响力。
二是历史文化资源约束性强,产业化难度高。我区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较强的资源约束性,已经得到保护的区域及其周边地区土地综合开发利用存在政策性障碍。另外,历史文化遗址的位置和数量固定,承载的资源有限,年产值额的可预期增长有限。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广而散,开发利用停留在群众文化活动上,未迈出产业化步伐。
三是资源整合难度大。我区土地、生态和文化资源受部门职责利益和乡镇行政区划的限制,资源分散严重,整体开发利用资源的难度非常大,乡镇之间还出现同质化竞争现象。
(三)区域扶持政策不够健全,发展环境亟需改善。
206月初,《xx区“十二五”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正式颁布实施,从执行的.角度看,还只局限在提出了发展理念、发展目标、发展重点、发展战略、产业布局、重点项目和保证措施,对全区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只能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这主要是由于我区还没有扶持和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区域政策,缺少促进产业发展的良性机制,缺乏引导力和推动力,产业发展环境亟待改善。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国家还先后出台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等一系列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十一五”时期以来,xx市高度重视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不断加强政策体系、投融资体系、产业集群建设,推动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2010年,xx市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达到1692亿元,占gdp的12.3%,成为仅次于金融的第二大产业,预计“十二五”时期,xx市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将达到15%左右。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打造首都高端制造业新区和现代生态休闲新城就必须高度重视文化创意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奋起直追,加快推进我区文化创意产业以及相关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切实把我区的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实力,不断提高我区的综合经济实力和竞争力。
(一)健全和完善区域扶持政策,改善产业发展环境。
一是健全区域政策体系。除了用足用好当前国家和xx市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各项利好政策之外,要结合本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定位、目标,建立相应配套的政策体系,主要包括税收优惠政策、高端人才引进政策、专项扶持资金管理政策、产业集群建设和管理政策、示范基地认定和管理政策、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政策、工业遗存开发利用政策、突出贡献者(产品制作、经营人员、引进重大项目的中介组织和个人等)奖励政策、对乡镇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绩效考核政策、与周边地区协调发展对接政策等。
二是突出抓好财政资金扶持政策。设立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每年由区财政支出一定数额,作为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引导资金,通过项目补贴、贷款贴息、政府奖励或政府采购等方式扶持,调动社会资本投入的积极性,有效缓解文化创意产业融资难的问题,培育与扶持一批示范、引导性的重点项目。
(二)加强资源整合,提高资源开发利用效益。
一是加强区域内资源整合,实行跨区域合作。打破乡镇壁垒,建立乡镇之间资源开发利用的协调联动机制,提高资源共享程度,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格局。在人文历史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保护”与“开发”并重。
二是加强行业之间资源整合,实行跨行业合作。加强文化创意产业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延伸产业链,提升各类产业和各类产品的文化附加值。加强旅游业与广播电视和电影产业合作、制造业与设计服务业的合作、休闲娱乐业与餐饮服务业的合作,推动文化创意产业成为地区支柱产业。
三是加强人力资源开发整合,提升人力资本效益。依托良乡高教区的人才资源储备,与各高校建立深度战略合作关系,提供学生实践与实习的平台,鼓励文化创意产业项目进驻孵化基地。建立本区“文化创意产业行业协会”,吸纳文化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家、艺术家、导演等社会名流建立“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专家委员会”,使之真正成为我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不可或缺的智力支撑。
(三)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充实和完善产业发展要素。
一是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发挥政府在政策制定、组织协调、公共服务等方面职能,搭建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文化创意孵化平台”、“文化创意产业投融资促进平台”、“文化创意产品市场开拓平台”、“文化创意产业重点要素引进平台”、“良乡大学城公共服务平台”等,积极举办或参加文化创意产业各门类交易会、博览会,畅通文化创意产业链。
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按照“三化两区”建设的要求,适度超前、分层推进、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实现基础设施在数量和功能上满足区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需要,在空间布局上力求均衡协调。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加快北部山区矿区生态恢复和环境整治步伐,充分发挥自然环境优势对资金和人才的吸引效应。
三是加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特别要加快建设图书馆、文体中心、活动广场等文化设施,以满足群众文化活动的需要。通过加强文化事业建设,提高当地居民的文化欣赏水平,带动本地文化消费,以刺激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发展。通过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升当地群众文化艺术修养,真正做到“文化包容性增长”。
(四)加强产业集群和重点项目建设,增强辐射力和带动力。
一是确立产业发展整体思路。要抢抓机遇,发挥优势,通过实施大项目带动、大集群牵动、大营销推动战略,继续做强文化旅游产业,壮大设计服务产业和广告会展业,重点培育休闲娱乐产业、创意农业和数字内容产业,努力使我区文化创意产业成为全区经济支柱性产业,成为北京发展的“产学研孵化基地”和“现代创意休闲新城”,全力打造“智汇新区,创富绿谷”。积极构建“一核、两翼、多项目”的产业布局。一核:即北京(房山)历史文化旅游集聚区。两翼:即“绿翼”和“蓝翼”。绿翼——房山西部生态休闲翼(生态产业翼);蓝翼——房山东部商务时尚翼(现代产业翼)。多项目:即抓好周口店世界文化传承示范区、云居寺文化景区、长沟数字文化产业园等重点项目的实施。
二是加强产业集群建设。积极参与xx市文化创意产业行业分工,扬长避短,与其他区县错位发展。结合我区五个重点功能区建设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积极提升功能区产业、产品的文化附加值。在落实全区文化创意产业总体空间布局和产业格局的基础上,结合各地区资源禀赋、发展潜力,根据产业链发展需要,重点建设若干个产业集群或产业组团。主要包括:良乡大学城文化创意产业组团、长阳中央时尚购物休闲产业组团、窦店国际设计服务产业组团、琉璃河都市现代创意农业组团、永定河水岸创意产业组团、青龙湖国际红酒文化组团等等,打造本土文化创意产业特色品牌和地区名片。
三是加强重大项目引进。积极争取各方面支持,加强招商引资和招商选资工作,引进大型、高端文化创意产业企业在本区落地。加快建设重点项目,积极培育特色产业集群,特色街、村,确定和落实好区、乡镇两级重点文化创意产业项目。切实抓好云居寺文化景区、长沟数字文化产业园等重大项目建设,不断提高重大项目的带动力和辐射力。
专业文化创意产业报告(汇总18篇)篇十二
近年来,随着加快实施文化强市战略,我市文化产业得到较快发展,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力和带动力逐年提高,在经济社会发展和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产业结构逐步改善。
从文化产业的核心层、外围层和相关层三个层次看,我市文化产业结构渐趋合理,文化产业核心层的分量明显突出。据2022年普查,合肥市文化产业的核心层、外围层和相关层增加值之比为60.5:9.0:30.5,直接从事文化活动的文化服务业占绝对主导地位(文化产业的核心层、外围层),各行业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30.99亿元,占全部文化产业增加值的比重近七成,为69.5%,比上年增长26%;提供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生产和销售活动的相关文化服务业(文化产业的相关层)增长明显较快,各行业实现增加值13.64亿元,占全部文化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0.5%,比上年增长38%。合肥作为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集中了一批以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艺术为主的核心层文化产业,在全省文化产业中所占的比重逐年提高,引领优势明显。
5、体制改革不断推进。
近年来,我市文化体制改革相继推出一系列举措:一是成立了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进一步理顺了政府与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关系,实现了政企、政事分开,政府文化管理职能得到切实转变;二是完成了宣传文化系统5家经营性事业单位的事转企改革和四家电影放映单位现代企业制度改革,启动了文博图等公益性事业单位内部三项制度改革,专业艺术院团目前正按照出人、出戏、出效益的思路积极推进改革。这些举措进一步激发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活力,形成了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文化产业快速崛起的良好局面。
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管理机构有待加强和理顺。
文化产业是文化与经济的融合,涉及多个行业和部门。目前我市尚未成立专门的、统抓统管的文化产业管理机构,致使一些政策和项目的落实乏力推进。从政府管理部门来说,2002年市政府机构改革,经有关部门批准,市文化局作为全市文化块面的管理机关,单独设立了文化产业处,指导、协调全市文化产业工作,有独立的人员编制和财政经费,2022年文化和广电合并后,取消了独立的文化产业处及相应的编制和财政经费,相关工作纳入局科技处(文化产业处),在处室工作职能中,百分之九十是原广电局科技处工作职责,涉及到文化产业的职能大大削弱,和现在各级领导对文化产业的高度重视及市场的迅猛发展势头极不相称。
4、文化产业和产品存在特色危机。
合肥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科教人才资源丰富,三国名城、包公故里、科教基地、滨湖新城已成为合肥名片。同时,作为省会城市,合肥还有着融汇安徽各地文化的优势地位。但是,合肥的文化资源还没有得到充分有效的整理挖掘和开发利用,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文化业态尚未形成。现有的文化产品多处于粗放型经营,缺乏文化产品的宣传推广和后续的配套经营。大多数文化产品缺乏创意和创新,缺少能够体现合肥地域特色和人文风情的文化精品。
5、配套扶持政策有待完善。
一是缺乏文化创意人才。文化创意人才是文化产业最核心的生产要素,是夺取文化产业发展制高点的决胜因素。文化产业需要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尤其需要既通晓文化产业内容、又具有自主创作能力的本土人才,既懂产品研发又懂艺术创作的实用专业人才,以及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高层次文化领军人才,而现有的人才储备远远不够;二是缺乏文化经营人才。文化经营人才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领军人物,他们的数量和质量决定了文化产业发展的规模和质量。我市的文化经营人才屈指可数。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培育文化产业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这为文化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是城市文明和社会进步的标志,是现代化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文化对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促进作用显而易见,可以说,没有文化的发展繁荣,就难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因此,针对存在的问题,就进一步促进我市的文化产业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2、设立专门机构,推动产业发展。
文化产业的发展涉及方方面面,是一项系统工程。现有的工作机构已经适应不了产业发展的需求,尤其是协调不了各种关系,必须建立健全新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建议成立合肥市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由市委或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宣传、文广、财政、规划、国土等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领导小组可参照芜湖的经验,定期召开协调会和企业家座谈会,协调重点项目的推进落实,听取意见,改善投资及政策环境。在政府职能部门设立文化产业办公室,具有独立的人员编制和财政专项经费,具体实施和落实文化产业发展的'各项工作,行使政府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日常协调推进和统一调控、监管职能。
3、修订完善规划,扎实有力推进。
我市的文化产业规划目前还停留在行业规划和部门规划层面,缺乏权威性、持久性和可操作性,需要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建议在十二五规划制定中,将文化产业真正放到支柱产业的战略地位,作为全市战略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现代化滨湖大城市总体规划,统筹考虑、合理布局,提升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的层次。同时,强化规划的贯彻力度,由市委、市政府来推动落实,用规委会、土委会的工作力度来大力扶持文化产业的发展。
4、培育龙头骨干,做大做强文化企业。
文化产业要成为支柱产业,既要有铺天盖地的中小企业,又要有顶天立地的大企业。建议政府对我市各类文化企业有重点、有阶段、有针对的扶持。一是对特色鲜明、实力较强、成长性较好的文化企业如樱艺缘动漫、综艺、音谷(与中科院声学所合作)等科技含量高,有较长产业链,能够形成企业集群的好项目,通过出台土地、税收、规划、金融等相关优惠政策,进行重点培育和扶持,将其打造为上市公司,按现代企业制度及股份制方式运作,形成一批有实力、有影响的文化企业;二是对一些由于历史原因造成体制不顺、竞争乏力的文化企事业单位,进行必要的经营体制改革。例如三个专业演出团体,如果还在国字号概念上兜圈是走不出困境的,必须转变思想和机制,通过产权交易、共同投资、公司化运作等形式,挂大靠强,实施重组,实现新生,及至做活做强。
5、实施大项目战略,发挥项目带动作用。
强化项目带动,发挥大项目的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一是借助外力,积极引进境内外战略投资者。特别要吸引具有雄厚资金、经营策略和营销人才优势的外来文化投资企业落户合肥,有重点地打造象芜湖方特这样的产业航空母舰;二是确定重大项目,实施定向招商。结合老城区改造,将桐城路打造成文化戏曲休闲一条街;将具有一定历史价值和文化底蕴的类似于合钢这样的老企业,其所闲置的部分厂房,可以作为合肥早期工业文明遗址保留下来,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应的文化产业开发,改造成为具有文化、艺术特色的创意产业集聚区,等等。可采取政府先投入,做大做强后,再退出方式,如无锡尚德公司那样,政府投入的资金可以逐步退出。这部分资金可以循环使用,支持新的企业发展。通过大项目的实施,既能做大做强文化产业,也能带动周边传统餐饮业、商业、旅游业的繁荣,形成文化搭台,多方唱戏,各方共赢局面。我市应抓住2022年举办全国体育大会的契机,有力带动文化产业的大发展。
6、设立专项基金,成立文化产业投资公司。
设立文化产业发展投资基金,使其以战略投资者的身份,以股权投资的方式参与骨干文化企业的组建和发展。尽快组建文化产业投资公司,像城建投资公司那样对基金进行管理和运作。文化产业发展投资基金可多渠道筹措,一是帮助骨干企业尽快上市融资;二是大项目、大工程可通过发行企业债券融资;三是可以广泛动员社会资本投资于文化产业;四是可以通过财政设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通过项目补贴、贷款贴息、奖励、融资担保等方式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同时,加大对文化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引导各类风险投资机构进入文化产业领域。成立文化产业风险投资公司、小额贷款担保公司以及风险担保公司,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采取政府引导、资本运作、扶优扶强的模式,进一步优化文化产业投资结构,解决文化企业融资难问题。
7、建立和完善扶持政策体系。
目前我市的文化产业政策体系还不完善,没有出台专门的、具体的文化产业政策。而外地许多城市已走在我市的前面,例如,芜湖市从2022年起,市财政每年预算安排不少于1000万元动漫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专门用于对动漫产业的奖励。建议市政府吸纳各地经验并结合我市实际,尽快研究制定较为系统、操作性强、细化的文化产业发展政策。例如比照高新企业进行税费减免;享受比工业用地更优惠的土地使用政策;在信贷融资、资产处置方面按股份制和上市公司进行资本运作;在人才问题上构建合理的引进、培养、使用和奖励机制;建立我市文化产业统计指标体系,在知识产权保护和文化产品审批权限等方面参照先发地区做法等。
调研组认为,合肥的文化产业发展已进入机不可失、时不我待的机遇期,我市应像抓工业立市那样抓文化产业,像合肥大建设那样,狠抓文化产业的大发展,一定会有力助推我市经济发展,也必将有力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专业文化创意产业报告(汇总18篇)篇十三
为全面贯彻落实精神,配合省市政协开展有关文化产业发展专题调研,县政协组织人员于4月中旬至5月上旬深入乡镇、相关企业和文化产业发展迅猛的福建德化、永春和仙游三个县,围绕如何找准我县文化产业发展切入点这个中心课题,采取召开座谈会、现场走访、专题讨论等多种方式,掌握具体情况,充分听取意见建议形成本报告。
文化产业是具有精神性娱乐性的文化产品的生产、流通、消费活动。文化事业的发展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文化产业是文化事业发展到较高程度的表现形式。
(一)我县文化资源的丰厚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坚实基础。我县文化资源种类多、品位高、潜力大,一是种类多,积淀了以秋收起义为代表的红色文化、以山背、古艾国为代表的历史文化、以黄龙禅宗文化为代表的禅文化、以九岭山脉次原始森林为代表的绿色文化、以黄庭坚、陈氏五杰为代表的名人文化、以蚕桑、茶叶、供砚、木雕工艺制品为代表的特色文化;二是品位高,作为中国革命重要历史事件,秋收起义具有不可忽略的地位;山背文化作为江南新石器时代的文化符号、古艾国发生的历史事件载入《史记》、黄庭坚、陈氏五杰名扬海内外,宁红茶享有“宁红不到庄,茶叶不开箱”的美誉,表现出我县文化资源独有的魅力;三是潜力大,我县独有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地方产品,只要扎实求证,认真规划,努力实施,就可以开创一门学科,发展一个产业,富裕一方经济,具有深厚的潜力。
(二)我县文化事业的繁荣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县文化事业得到长足发展,一是打造了文化品牌,培育了“双井之春”艺术节品牌,社会关注度、参与度显著提升;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传承、保护工作,全丰花灯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宁河戏”、“一圣仙娘花灯”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此次在全丰调研了解到,全丰镇充分利用全丰花灯获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优势,组织民间艺人活跃在湘鄂赣三省边界地区,去年演出近200场,获得收入70余万元。目前,有广东、浙江等演艺公司邀请全丰花灯表演队赴当地表演;做大名人文化品牌,举行了黄庭坚草书邮票首发式、拍摄了《大宋才子黄庭坚》电视剧;挖掘红色资源,拍摄秋收起义专题片、组织了高规格的苏区论坛;成功申报中国“书法之乡”。二是群众文化方兴未艾,群众自发组织的广场文化活动丰富多彩。三是文化基础设施逐步完善,高位推动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扎实推进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完成全县乡镇网络整合,多措并举繁荣群众文化;四是文物保护工作得到加强,县委、县政府对保护工作高度重视,投资488万元对国保单位秋收起义纪念馆进行升级改造,投资7300万元对省保单位黄庭坚纪念馆进行扩建,投资80余万元对省保单位中共湘鄂赣省委、省苏维埃政府旧址进行维修。
(三)强工兴城战略为我县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近几年,我县强工兴城战略取得重大成就,为发展文化产业提供了重要机遇。一是引进了以浙江义乌创业园为代表的一批小商品、手工装饰品企业。工艺品生产作为文化产业的一个重要新兴产业,具有劳动力密集、门槛低、见效快、增收明显的优势,能形成对文化产业的硬支撑;二是创建了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城市,建设了黄庭坚公园、马家洲公园、大洋洲公园,在建的有文化艺术中心、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等一批文化项目,为我县发展文化旅游奠定了基础。
我县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明显,在产业规模、经营水平、运作方式和经济效益等方面无法与其他产业相提并论,明显滞后于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主要表现在:
(一)我县文化产业尚处在起步阶段。文化产业经营主要在网吧经营、印刷复制、电影放映、图书发行、书报刊零售出租、娱乐场所经营、音像制品零售出租、打复印、文体用品零售、室内棋牌游戏等领域,产业发展仍处在自发性状态,布局分散,组织化、市场化和集约化程度不高,不能形成产业集群,经济效益差。
(二)文化资源挖掘整合不够。资源开发能力弱,资源综合利用不够,开发各自为阵,缺乏有效整合,资源优势还不能真正转化为产业优势和市场优势。比如,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如何衔接,文化资源与蚕桑、茶叶、工艺饰品生产如何结合,没有一个协调机构来搞统一策划、对外营销,旅游部门推介景点,没有一份完整的导游词;作为闻名全国的宁红茶、双井绿,经过数十年努力,外包装品位得到提升,但是其深厚的文化内涵没有被挖掘,仅见数种茶叶印刷了黄庭坚诗词,创新力、影响力不强。同时,文化产业市场不健全,文化消费水平低,市场容量有限,也制约了文化产业发展。
(三)文化创意人才奇缺。文化人才队伍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聚集能力不强,素质不高,专业性不强。发展产业所需的管理型人才、创意型人才、市场营销型人才奇缺,特别是高层次、高技能、复合型、外向型人才更为缺乏。同时,由于人事编制部门的条件限制,使得文化人才“进不来、留不住”,外流现象比较严重,制约了文化产业的发展。我们在万顺木艺公司了解到,因为文化创意滞后,该公司产品趋同化倾向明显,不能满足顾客求异心理,导致市场份额降低。该公司xx年销售额近1千万元,今年估计在200万到300万元之间,下降幅度明显。而文化产业本质上是创意产业,文化资源只是一个潜在的优势条件,如果没有强大的创意能力来推动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那么再优秀的`文化资源也只是形同虚设,创意能力的缺乏制约了我县文化产业发展。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把文化建设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战略机遇。调研组通过考察其他地区文化产业工作,深刻认识到文化产业在“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强烈感受到文化产业发展具有一种综合的效应,对于提升县域形象,改善投资环境,增强县域吸引力,增加当地居民对本县文化的认同感,提升本地区凝聚力,都具有重要意义,发展我县文化产业时不我待。结合其他地区发展文化产业的成功经验,调研组归纳了几点对发展我县文化产业的有益启示:
(一)制订一个好的规划。德化县人口31万,面积2232平方公里,该县于xx年出台《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在大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着力推进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之外,重点发展陶瓷文化产业,注重挖掘具有浓厚文化底蕴的陶瓷企业,积极引导企业向上申报省市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文化产业创意基地,培育品牌龙头企业,引导陶瓷企业打造陶瓷文化背景与内涵,成功创建省级陶瓷文化示范基地3家,市级陶瓷文化产业示范基地3家;依托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生态文化、宗教文化、陶瓷雕刻技艺等文化资源优势,建设特色文化产业园,促进了陶瓷文化产业发展。目前,该县有陶瓷企业1100家,民营陶瓷研究所182家,xx年陶瓷产值82.38亿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64.23%,成为该县经济支柱。
借鉴该县经验,我县应尽快制订出台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充分考虑国际国内及区域经济发展态势,对我县文化产业发展的定位、产业体系、产业结构、产业链、空间布局、经济社会环境影响、实施方案等制定科学计划。规划要注重发挥比较优势和地方特色,明确产业格局,合理选点定位、精心选择主导产业、明确发展方向以及发展重点。
(二)找准一个强的产业。在发展文化产业工作中,要借鉴仙游经验,该县做大做强工艺品生产产业,当前聚集的资金过100亿元,生产厂家3300家,从业人员超10万人,年创产值160亿元,出口创汇1.25亿美元。我县发展文化产业一是要项目带动,以文化旅游为文化产业发展的突破口,珍惜良好的发展态势,多部门协作支持尚达信公司开发的温泉度假旅游及双井村文化旅游项目,以此为修水旅游引爆点,带动其他旅游项目开发。二是品牌带动,依托祈福工艺饰品品牌,带动其它产品开发;做强宁红茶叶品牌,做优绿冬、一家蚕桑品牌,使之成为文化旅游的支撑,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三是创新带动,政府引导,社会支持,建立文化旅游、茶叶、蚕桑、工艺饰品创作基地,设立相关研究中心。
(三)出台一套实的政策。根据我县实际,在执行国家产业政策的前提下,通过深入细致的调研,根据我县文化产业的特点,制定完整的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文本。所制定的文化产业政策应当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前瞻性、可操作性。内容涵盖文化产业结构政策、产业组织政策、产业布局政策、产业发展政策、产业竞争政策、产业序列政策等。要把发展文化产业与工业项目一同对待,享受资金支持、税费减免及用地、用电等优惠。尤其要厚待有一定基础的企业,如全丰花灯艺术的传播、万顺木艺和传统贡砚制作艺术的传承。调研组了解到,全丰花灯虽然有巨大的市场需求,但是至今尚未通过文化行政主管部门的审批,演出不合法,极大制约了该艺术的传播;万顺木艺的用材指标争取较难、融资渠道狭窄;以前有较大规模的工艺美术厂改制后,贡砚生产急剧萎缩,现在只剩下王令开的一个家庭作坊在生产,年产值不到100万元。对这些地方特色鲜明、文化内涵较深厚的产业,不能等同于一般企业视之,文化部门应该尽快完成全丰花灯表演的行政审批,林业部门要优先满足万顺木艺公司的木材需求。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发挥产业政策在调整当地文化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组织、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效应,体现产业政策的精髓。
(四)创新一套新的体制。文化产业发展涉及众多行业,需要综合协调,一是要成立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组长由县委或县政府主要领导兼任,统筹和协调本县文化产业的各项资源,定期召开协调会,分类指导,以加快本县文化产业的发展。考虑到我县已经成立文旅委并开展工作,建议按照“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的模式,扩充文旅委职能,充实文旅委办公室力量,支持其承担起文化产业相关工作;二是创新工作机制,设立文化产业发展基金,专户专项使用;引导企业投资、社会融资,加快文化产业项目的规划、论证、推介等工作。
(五)建立一系列人才保障机制。一是建立灵活的人才引进机制。对文化人才实行突破户口限制,突破部门、地区界限,简化人才引进手续。对急需的高层次文化人才的引进,要开辟“绿色通道”。二是制定可行的人才激励制度。积极扶持乡土文化能人、民间文化传承人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开辟民族民间文化人才职称评审序列,建立相应的补贴和激励制度;三是落实优惠的人才使用政策。利用优惠政策引导文艺工作者、经纪人、企业家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图书出版发行及影视音像业、艺术培训展演及歌舞娱乐业、体育健身业等各类文化产业,扶持、培养、造就一批知名的文化企业和文化企业家。四是推行合理的人才培养办法,充分利用我县职高改扩建谋求新发展的机遇,开设应用课程,大力培养旅游、蚕桑、茶叶、工艺饰品等相关专业的人才,为企业发展提供全方位服务。
专业文化创意产业报告(汇总18篇)篇十四
文化作为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进入新世纪以来,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已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一种兴的战略产业,是经济社会发展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在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模式的基础上实现的,是一种聚集更多智力、知识、科技资源在内的更高层次的新兴朝阳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由时任英国首相布莱尔在政府报告中首次提出的,主要是指,在立足创新创作创造的基础上,以文化内容和创意成果作为核心内容,充分保护知识产权,向社会公众提供更多有价值、有品质、有体验的相互关联的文化产品的产业集群。
根据内容和形式的不同,文化创意产业主要包括广播影视、会展广告制作、文化艺术设计、旅游休闲等九大类。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发展,国际竞争空间激烈,各国政府都把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增强自身综合实力的战略性产业。我国文化创意产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猛,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经济文化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进入了快车道,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一些瓶颈制约,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在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资金投入明显不足。因此,结合现阶段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特点,采取有力措施,探索破解制约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投融资瓶颈,对促进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为加快推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了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主要任务及目标,各地区结合自身发展实际,也相继制定出台了扶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形成了上下联动的良性发展局面。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历程看,“十二五”时期是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最快的时期。截至20xx年底,我国文化产业单位60余万家,从业人数1500多万人,文化创意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已由“十一五”时期的百分之三提高到百分之五。近年来,在“互联网+”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各种类型和主题鲜明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不断涌现,发展迅速,平台建设不断健全,服务功能日益完善。许多地区都把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作为“十二五”时期重点发展的产业,并作为推动区域产业升级,结构转型,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推动力。文化创意产业不仅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在增加就业,保障和改善民生、拉动消费等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文化创意产业以其创新、创意、低碳的特点,正日益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动力。
文化创意产业是一种集创造、创意、知识、智慧、科技、人文等为一体的新兴战略性产业,其中以人的.主观创造性为主要生产要素。文化创意产业与传统产业发展有着本质的区别,它不依赖机器、厂房、设备等物质资源,主要依靠人的创新创造力的发挥。因此,文化创意产业要想获得持续快速发展,必须要有一个创新能力强、富有活力、智慧、天赋、知识的创新创意人才团队。
文化创意产业与传统产业生产目的不同,传统产业的生产是为满足人们基本的物质生活需要,文化创意产业主要是为满足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是一种更高类型、更高层次的产业发展需求。由于人的个体性差异,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精神文化生活的态度和追求,同时,精神生活还具有多变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因此,这对文化创意产品的供求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使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潜在风险性增加。
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一种知识、技术密集型的战略新兴产业,处于产业价值链的高端,以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文化创新为依托,为各类中小型文化企业提供服务,从而有利于增加产品价值和服务价值,并在整个产业价值链中处于绝对支配地位,因此,文化创意产业生产的产品具有较高的附加值。
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以人的创造性为主要生产要素的高端产业,能够把第一、二、三产业有效地融合起来,不断提高产业发展内涵,扩大产业发展的空间与外延,进而促使各行业之间相互融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互利多赢。文化创意企业发展规模、实力大小不均,一般以中小文化企业居多。对大企业来讲,借助自身的规模实力、成本和竞争优势,在文化创意市场占据一定的份额,而对中小文化创意企业来讲,虽然在规模实力上无法与大企业相比,但它们具有经营方式灵活,组织管理机制高效的特点,成为文化创意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创意产业的产生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不仅是一种产业,更代表着人类文明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在人类的文明进步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但由于我国文创创意产业起步较晚,文化创意市场发育不成熟,运行管理机制不完善,各项配套设施还不健全,特别是文化创意产业的投融资体系建设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这些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健康发展都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一种主要以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产业,与传统产业相比,规模较小,市场变化大,稳定性不足,投融资领域面临的风险较高,加之市场发育不成熟,导致市场参与主体之间信息不对称,使得银行和其他投资机构不敢向企业发放贷款。另外,由于知识产权和文化品牌价值等无形资产在企业中占有较高的比例,其内在价值无法用准确的计算方法去衡量,一旦风险来临,这些无形资产会在短期内快速贬值,由此造成的损失无法估量,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投融资开展造成了负面效应。
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一种新兴战略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政府应该制定出台相关政策,设立专项基金,加大扶持力度,营造良好的投融资环境。但从目前发展状况看,情况并不乐观,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具体表现在:政府用于扶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财政资金数量有限,不能满足产业发展的整体需求。从扶持的范围看,只有少数的文化创意企业和项目能够获得一定的财政扶持。
另外,财政扶持存在地域上的差距,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文化创意产业获得的财政扶持远远高于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从目前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支持方式看,主要以贴息贷款、项目补助奖励为主。在贴息贷款上,需要企业自身具有一定的担保资金,而对文化创意项目的资金补助和奖励主要集中在国有企业或规模较大的企业,中小企业还无法获得项目补助。在当前我国文化创意产业主要以中小企业为主的条件下,政府的财政补助政策不利于产业和企业的发展壮大。
目前,我国金融机构的贷款机制还不完善,对文化创意产业的融资带来了不利影响。我国银行贷款制度非常严格,企业要想获得银行贷款,需要经过十分复杂的审批程序,对企业的规模、信誉、担保、经营状况、还贷能力等都要经过层层审查。我国的很多文化创意企业规模较小,很难获得银行的授信贷款。此外,目前,银行贷款担保多以实物进行抵押或担保,而文化创意企业多以知识产权或品牌等无形资产为主,银行在审核时因难以做出准确评估而不愿意放贷给这些企业。由于我国资本市场发育不成熟,提供担保的机构很不完善,近年来各地兴起的信贷机构也多以财政投入为主,资金规模小,在受担保企业的选择上也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4、受我国资本市场融资条件的限制。
企业上市直接融资是解决文化创意产业资金投入不足的最佳途径。但在当前的市场条件下,我国文化创意企业通过上市发行股票获取直接融资难度很大。这是因为,当前我国文化创意企业多数是中小企业,企业规模小,经营收入不稳定,财务管理不透明,无论在盈利能力、管理水平,还是信用信誉上,都无法满足企业上市的基本条件。同时,很多国有文化创意企业为获取政府的财政补助,在发展方式、发展路径和发展方向上与资本市场的要求愈来愈远。另外,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还受其他条件的限制,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水平不高,文化创意产业的专业人才培养不足,对扶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税收政策执行不到位等等。
1、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
一是给予积极的财政扶持。当前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最大瓶颈是投入资金不足,政府要发挥财政杠杆作用,缓解文化创意产业面临的资金难题。加大对文化创意产业科技投入的力度,引导企业转变经营理念,注重科技创新和成果创意,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根据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实际,建立三级文化创意发展管理基金。积极鼓励民间和社会各种资本进入文化创意产业领域,加快资金的有效流动,解决文化创意产业资金不足的问题,同时,要重点培育若干实力雄厚,竞争力较强的文化创意产业集团。
二是成立文化创意产业专项发展基金,由政府牵头主导,建立完善的担保体系,制定优惠政策,吸引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实现担保基金来源主体的多元化,畅通文化创意产业平稳发展的资金来源渠道。
三是搭建有利于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融资服务平台。建立文化创意产业融资平台可以降低产业发展成本,提高资金流动和使用效率。因此,相关部门要根据文化创意产业不同发展阶段和不同时期的需求,制定针对性的服务举措。同时,为保障投资者的利益,还要建立文化创意产业评价机制,使得投资者能够对所需贷款或投资文化产业获取的收益进行估算,降低投资风险。
一是要结合文化创意产业创新信贷产品,可以根据文化创意企业财务状况、经营管理模式的不同,银行等金融机构可以提供融资租赁等不同的信贷产品。在信贷担保上,银行可以结合文化创意产业的特点创新担保方式,打破中小文化创意企业担保质押问题上遇到的瓶颈,同时银行机构还可以提供无形资产抵押,如企业的商标权、专利权等。
二是提供多元化的贷款模式。对不同类型的企业提供不同的贷款方式,对规模较大、竞争力较强的文化创意企业可以提供授信贷款。对中小企业,可以以产业链内的企业联保的方式进行贷款。要减少不必要的贷款审批程序,提高审批效率,有条件的可以开通文化创意产业审批申请绿色通道,争取以最快的速度满足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资金需求。
三是全面提高银行的综合金融服务水平。银行机构要适应时代发展要求,根据文化创意产业的资金需求,加快实施金融产品创新,有效解决好文化创意产业在创业初期、中期以及成熟期等不同发展阶段的融资需求,如金融信息咨询、金融理财、结算、产业链融资等不同的金融服务,为全面满足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综合性的金融服务保障。
引导有实力、符合条件的文化创意企业进入资本市场,通过直接上市、发行股票证券等方式拓宽企业融资渠道。目前,我国已有部分文化创意企业已经成功登陆资本市场,如唐德影视、光线传媒、华谊嘉信等已成功登陆创业板,这对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国家制定出台的相关政策文件明确指出,要积极发展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拓宽文化企业的直接融资渠道。对于那些发展稳定,经营业绩优良,初具规模的文化创意企业要积极鼓励引导支持直接上市融资,对已经上市的文化企业要鼓励开展并购重组,不断增强自身的竞争力。
4、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税收制度。
发挥税收政策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的引导和调节作用,鼓励文化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制定详细的文化创意产品认定标准,对取得一定成就的文化创新企业给与政策优惠。特别是对政府重点扶持的文化创新企业和创意成果,要给与企业一定的税收减免,调动企业的积极性。要创新税收优惠方式。根据文化创意产品特色和服务差异,实施差别化税率机制。根据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对文化企业实施不同的税收管理,降低企业发展成本,为企业尽快发展壮大提供税收政策支持。三是加大对中小型文化创意企业的税收支持,如适度提高增值税起征点,从维护文化创意产业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不断完善税收优惠政策。
目前,我国文化创意企业规模较小、潜在风险大、产业链条短,特别是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无形资产难以进行准确有效的评估,严重影响到各类社会资本对文化创意产业投资的积极性。而品牌作为企业的无形资产,可以有效增强企业的地位和影响力,进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企业带来丰厚的利润回报。文化创意企业一旦取得品牌效应,短时间内就会立即吸引大量的社会资本、人力资本、融资资本涌入,文化创意产业面临的投融资瓶颈会有效得以解决。因此,文化创意产业必须牢固树立品牌意识,积极培育品牌,形成自身特色。
专业文化创意产业报告(汇总18篇)篇十五
非常荣幸能借此机会向省厅领导及各市的朋友们汇报我市的情况。下面,我分三个部分向大家通报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些基本情况。
xx市位于山西省西南部,地处汾水之滨,总面积20275平方公里,人口420万,下辖1区2市14县和两个经济技术开发区。这里古为尧都,史称平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享有“华夏第一都”、“梅花之乡”、“锣鼓之乡”、“剪纸之乡”的美誉,发展文化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近年来,我市大力推进“打造一批拳头产品、扶持一批龙头企业、建设一批重点园区、培育一批支柱产业”“四个一批”建设,出台优惠政策,推动项目招商,吸引社会资本,培育龙头企业,使我市的文化资源优势逐步转化为产业优势。初步形成了演艺业、网络文化服务业、新闻出版业、艺术品与工艺美术业、广播电视电影服务业、文化休闲娱乐业、网络动漫业、文博收藏业、节庆会展业等门类齐全、布局合理、特色鲜明、推进有序的文化产业市场体系。目前,我市共有文化产业单位1763家,固定资产6亿元,从业人员16569人,年收入5.5亿元。
按照省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领导组的统一要求,我市18个国有文艺演出院团,29个电影公司、影剧院等通过改革,文化企业市场主体意识增强,对资本的吸引力提高,在文化市场的竞争力增强。市影剧院转制为市影剧院有限责任公司,主动拓宽市场,寻找商机,开展院线业务,企业收入明显增加。市小梅花蒲剧团转制为小梅花剧团有限责任公司,根据群众要求,增加了剧目和演出场次。转制后的企业活力增强,效益明显,职工的积极性提高。
全市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受到中宣部、文化部、广电总局和新闻出版总署的表彰。市影剧院有限责任公司和市小梅花剧团有限责任公司被评为全省文化体制改革先进单位。
我市文化资源和文化产业相互融合正在形成一种趋势,新的文化产业形态不断产生,实现了经济和社会效益双赢。云丘山依托文化资源开发旅游,投资了4个多亿,打造“中和文化”。xx县人祖山投资5个亿,推出“人祖文化”。前期论证规划结束,已进入实施阶段。这两个文化产业项目都是文化资源和文化产业融合的典范,也是煤炭反哺文化、以工哺文的好范例;另外,土圪塔民间工艺、仿古家俱、俏春姑布艺和目前我们正在强力推进的民间剪纸工程等,都是在利用民间传统文化资源发展产业,产品的文化含量大大增加;我们的创意动漫充分运用现代科技发掘传统文化资源,现在已出版大量动漫图书,如《画说洪洞》、《画说襄汾》、《壶口传说》、《尧帝传说》等等。去年以来,动漫创意队伍以蒲剧、眉户剧为音乐背景,以面塑为造型,以襄汾七十二呆为故事情节开始着手创作系列动画片,使文化、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显现了产业优势,增强了竞争力。
(三)特色文化品牌优势显现。
临汾是文化大市,各县(市、区)都有各自的文化品牌和资源优势。翼城的花鼓,曲沃的“葫芦王”,浮山的`剪纸,侯马的皮影,襄汾的“雄狮登天塔”,安泽的“荀子文化”等都是享誉海内外的文化品牌。雄狮登天塔、蒲州梆子、翼城花鼓、威风锣鼓等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临汾威风锣鼓被称为华夏第一鼓,临汾有“锣鼓之乡”的美誉。戏剧舞台上,六朵“大梅花”和四十八朵“小梅花”争芳斗艳,使临汾成为全国拥有梅花最多的地级市,被中国剧协授予“梅花之乡”称号。我市有侯马晋国古都文化节、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节、安泽荀子文化节、xx县牡丹文化旅游节、中国(山西)黄河壶口文化旅游节、乡宁云丘山中和文化节、xx县梨花节、xx区尧庙正月庙会、贺家庄桃花会、xx县东岳文化旅游节、大宁桃花节等11个节庆文化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极大地推进了我市文化产业工作的开展。
(四)旅游产业发展成效显著。
去年以来,我市围绕大企业、大集团整体开发旅游产品做文章,想方设法留住本地资本,吸引外地资金,推动重点旅游产品建设的不断突破。出台了《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为全市旅游业的大发展注入了活力。霍州、洪洞、襄汾、乡宁、xx县、壶口景区管委会等与16家投资方签订了总投资103亿元的22个旅游合作项目。目前,霍州七里峪、洪洞广胜寺、襄汾双龙湖项目正在建设当中。曲沃晋国博物馆项目已完成总投资的60%,xx区尧陵二期项目建设进展顺利。
(五)产品展示中心形象窗口建立。
2012年3月16日,我局在临汾影剧院承办设置了,xx市文化产品展示,展厅面积近300平方米,共设置了43个展柜,展柜中陈列展示了全市17个县市区近50个文化产业项目单位的40余种特色文化产品,涵盖皮影、剪纸、面塑、漆画、刺绣、麦秆画、根雕、布艺等最能代表临汾本土文化的佳作。这个窗口我们仅调研普查工作就作了八个多月,从2011年5月份着手开始准备的。它是集文化产品展示、培育、挖掘、开发、保护、交易于一体的多功能专用场所,以此充分展示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成就,搭建文化产品推介营销平台,成为宣传临汾,推荐临汾,展现临汾的一张新名片。在调研普查的过程中,我们又同时筛选确定了全市首批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完成了一部近五万字的xx市文化产业项目纪实报告《春色满园关不住》。这个报告对临汾文化产业的分布情况作了较为祥实的介绍。
(一)汇编出版了《xx市文化产业蓝皮书》,摸清了我市文化产业的家底。这本书从开始收集数据到汇编成册共用了一年半的时间。梳理了当下我市文化产业的基本情况,摸清了我们的家底,明确了我市文化产业今后发展的总体目标、发展战略和主要任务以及保障措施。这是我的市第一本关于文化发展的调研报告,分“xx市文化产业发展综述”“全市文化产业调查摸底表”“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相关文化产业优惠政策”四部分,介绍了截至2009年人市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汇总了全市文化企业名录和国家、省、市出台的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
(二)制定优惠政策,推动资源型企业和社会资本进军文化产业。在国家许可范围内,我市制定了相关的优惠政策,推动资源型企业和社会资本进军文化产业,以多种形式与转企改制的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联合,参与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实施和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在投资核准、市场准入、信用贷款、资金投入、土地使用、财税政策、对外贸易和申请等方面出台具体的实施意见,为文化产业发展改革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撑。
(三)增加公共财政对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市县两级要保证公共财政对文化建设投入的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提高文化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扩大公共财政覆盖范围,完善投入方式,加强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四)实施文化低保工程。鼓励和支持转制国有文艺演出院团深入基层和农村演出,其中市级财政政府采购每年不少于500场,每场10000元,送戏下乡,实施文化低保工程。
(五)设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扶持资金。市财政每年划拨3000万,设立市级文化产业发展专项扶持资金,由市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领导组具体安排,采取贴息、奖励等形式,用于扶持转制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全市文化生产经营龙头骨干企业的升级改造。
(六)拓宽文化投入来源渠道。充分发挥政府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引导、扶持、推动、调控和服务作用,进一步拓宽文化投入来源渠道,提高彩票公益金用于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比重。加大文化事业建设费征收力度,落实从城市住房开发投资中提取1%用于社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政策。
(七)成立临汾文化发展基金会。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基金会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登记注册,成立临汾文化发展基金会。由市委宣传部发起,并实施业务管理。通过财政启动原始基金,面向企业、社会公众募集资金,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开展基金运作,把社会上有意资助的分散资金和资源集中起来,有效地投入到全市公益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中,为文化强市建设作出积极的贡献。
(八)评选出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推出重点文化企业和名优文化产品。2012年度,我局共推荐评选出我市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4个,为我们下一步推荐省级示范基地和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打基础。共表彰了53个文化产业发展先进个人和单位。其中有文化产业带头人7个,优秀文化景区7个,优秀文化表演艺术团体13个,名优文化产品12个。这为我市下一步文化工作的开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九)建立临汾文化产业网站。全面介绍我市名优文化产品、文化旅游景区,搭建集展示、销售为一体的网络平台,构建我市文化产品走出临汾的直行通道。
1.发挥政府搭建平台作用,捉进企业与金融机构的的对接合作,推动银企签署《关于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合作协议》。组织项目推介招商,通过组织文化产业项目招商推介会和参加深圳文博会等不断加大推介招商力度。通过我们的推荐对接,洪洞大槐树获得了工行一个亿的贷款。晋作家具,土疙塔布鞋,山核桃工艺等目前都与工作的合作在商谈中,我们下一步是尽全力促进他们的合作成功。
2.开展文化产业研讨会,加强机制建设,形成文化产业发展强大合力。在我市产业工作搞的好的县市招开产业现场交流会,促进项目的融合,交流沟能和合作。举办以文企联姻为主要形式的文化项目招商活动。抓特色,促融合,重引导,搭建一个好平台。扶持民营文化经济,民营企业参与文化产业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建立项目跟踪督导机制,保障推荐一个项目,成全一个企业。
3.打造孵化培育平台,推出一批好项目,助推文化企业快速壮大,结合我市高校资源多、智力密集的优势,努力打造“创产学研销”一条龙的发展模式,搭建文化要素聚集平台,着力孵化培育文化市场主体,有效解决了文化企业在发展初期资金短缺、规模较小、硬件薄弱、布局分散等瓶颈问题。我市储备文化产业项目63个,一批省级文化产业项目和市级文化产业项目已取得良好效益,我们决定在今年继续谋划启动一批,加快建设一批,巩固提升一批。
4.继续实施“走出去”计划。参加文博会,对接北京,深圳、武汉等,凸显大平台优势。宣传推荐我市的文化项目和文化产品。推动我市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走文化产业跨界融合之路。实施文化“联姻”旅游。大力度进行产业对接、延伸、拓展,打造特色文化旅游产业集群。
5.加强对专业人才培养、培训工作力度。强化“宣传+效益”,之路,通过举办节庆文化活动和文化交易博览会等系列文化活动,广邀媒体,全方位宣传xx市文化产业。
专业文化创意产业报告(汇总18篇)篇十六
风险投资毫无疑问是资本市场的一个热门话题,资本市场的本质就是在风险与收益之间徘徊,而面对着文化创意产业这样一个已经日趋完善的产业却并没有吸引足够多的风险投资者参与进来。因为在风险投资进入文化创意产业的过程当中出现了不小的问题。
1、风险投资的意义。根据美国全美风险投资协会的定义,风险投资是由职业金融家投入到新兴的、迅速发展的、具有巨大竞争潜力的企业中一种权益资本。而风险投资的重点就在于风险二字,因为是对新兴的,迅速发展的企业,所以不论其今后是否会带来巨大收益,至少当前是没有的。所以投资的重要特点就在于风险,因为一些今后可能带来的巨大收益,所以那些投资家们愿意冒这样的风险,愿意对这些新兴有潜力的公司进行尝试。风险投资更多的像一场赌博,只不过是在进过了仔细考量观察且进过精密计算使之失败率降至最低但仍有可能失败的赌博。2、文化创意产业当前的发展状况。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一种新兴产业所强调的是一种主体文化或文化因素依靠个人或者团队通过技术、创意和产业化的方式开发、营销知识产权的理念。其表现的一种通过文化思想进行碰撞和共鸣的模式在当前也是非常受欢迎且十分有发展前景的。包括动漫、传媒、工艺设计等文化创意产业已经通过强烈的市场回馈说明了其潜力和今后的发展能力,再加上近些年来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使得信息的传播速度以及传播范围越来越广,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前景自然也就越来越大,所能带来的利润自然也是不可忽视的。
1、发展迅速成为了文化创意行业的优势也同时产生了劣势。虽然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迅速并且也有不少的公司展露除了它们的发展潜力,但正是因为这样一种优势反而形成了他们的劣势。因为发展迅速并且效果显著,所以整个市场都还处于一片混乱,公司前仆后继的成了然后倒闭,即便当前优势极强的公司也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被取代。因为归根究底文化创意产业没有其固有的产品优势性,独有的产品技术含量太少。文化创意行业主营的是一种文化,一种思想,且不说这样的东西是否能一直为人们所接受和喜好,就以其模仿性而言,很多公司都能很快的进行仿照甚至是超越,核心竞争力太低。2、没有一个高回报率难以吸引进行高风险投资。正是因为其产品的核心竞争力较低使得其辉煌和落寞的间隔太短,因此回报率太低。任何一个风险投资者看中的都是可能产生的巨大利益,只要有这个可能,他们就愿意一搏。他们会通过专业的人才进行考察评估,然后进行计算,最终看结果是否在自身的承受范围之内。所以风险投资者不惧怕风险,他们唯一惧怕的是在高风险之下难以带来高回报,性价比太低的投资他们是一定不会做的。可想而知,当一个投资者冒着巨大的风险最终盘算回报率时却差强人意,这样的风险投资自然是不会考虑的了。
1、当前对于文化创意产业的评估较为困难。文化创意产业更多的是一种思想的交流,卖点是文化或者思想,而很少有实体的产品,所以在风险投资者进行评估时就非常的头疼。房地产有地皮,有房屋楼层,制造厂有实际的生产制造产物,有机器有厂房地皮,这些即便不是实际的资金也几乎可以算作是固定资产。那么对于这些固定资产还是能很好的换成成资本,再加上相应的生产技术、专利、当前市场占有率、营业额等,都能很好的对企业进行较为准确的风险评估。但对于文化创意行业,一个想法,一种文化,对其进行价值评估,这就让人难以估算出其准确市场价值。2、当前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模式还不够成熟。除了评估较为困难的同时,当前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模式也完全不够成熟。因为市场发展竞争的原因使得极少有公司看重对发展体系的建立,都忙着占领市场,拉动现在客户群从而得到短期效益,这样一来使得其发展模式反而不够完善和成熟。风险资本最看重的是企业是否有清晰合理的发展模式和盈利模式,是否在行业内部处于领先地位。而当前大多数文化产业都没有一个良好完善的发展模式,自然就难以让风险投资者冒着巨大的风险以及不均衡的回报率来进行风险投资了。综上所述,对于当前的文化创意产业其发展态势还是非常迅猛的,但是并不意味着其发展方向就完全正确了。一个公司只有建立起了坚定的目标再加上良好科学的管理和发展体系才能更好的生存下去而不被市场所淘汰,那些只抓住眼前的利益而完全不顾及企业自身素质和能力的发展,最终也只能直接被市场和客户所慢慢遗忘直至淘汰出局。
作者:杨惠兰单位:杭州博闻品牌策划有限公司。
[1]冯雨,金青梅,胡瑞柱,李倩.秦岭北麓文化产业与生态建设协调发展研究[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xx(03)。
[2]徐耀东,邵晓峰.创意人才培养是文化创意产业的关键———以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为例[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xx(06)。
[3]赵武,李晓华,孙永康,庞加兰.企业孵化器与风险投资的融合机制———基于博弈决策模型[j].科技管理研究,20xx(12)。
专业文化创意产业报告(汇总18篇)篇十七
近年来,我国创意产业发展迅速,北京、上海、深圳、南京、杭州、长沙、成都等各大城市均依托各自人才、区位以及产业优势,将创意产业视为经济发展新增长点,纷纷出台创意产业发展规划和优惠扶持政策,设立各种创意产业基地和园区,欲抢占我国创意产业发展战略高地。创意产业发展与营销策划人才的需求是一具有深远价值的研究课题。
创意产业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创意需求的不确定性和产品的多样性带来产业的风险性;第二,创意人员的高素质性和创意技术的开放性带来产业的.高附加值性;第三,创意元素的渗透性带来创意链条的复合性。创意产业的发展需要若干支撑条件,包括政策、法律、制度、土地、资本、技术、人才等。其中,人才条件是最重要的,具有相当数量和质量的人才增量,是发展该产业的基础,人才是创意产业的灵魂。创意产业的根本属性就是依赖人的创造力,在一定的制度安排下,形成交易产品,满足人们的需求。在研发设计、软件设计、建筑设计、文化传媒、咨询策划、时尚消费等活动中,绝大部分的活动都是人力资本即专业人才来完成的。可见,专业人才在创意产业发展中有何等重要的作用。营销策划人才在创意产业中具有非常特殊的地位和作用。首先,营销策划人才是创意产业的核心人才,他们是灵感迸发、创意迭现的创作者,对创意活动、创意企业进而创意产业起到关键性的支撑作用;其次,营销策划人才是连接创意产品与市场的桥梁,他们通过市场调查、分析及预测,把握市场发展的脉搏,发现市场愿意、喜爱的创意产品;再次,营销策划人才是创意产品开发的具体实现者,要把创意变成产品,必须经过一系列的活动才可能实现,通过他们对这些活动的组织、实施、控制等,形成达到消费者手中的现实商品。此外,消费者行为对企业市场营销策略的制定具有重要的影响。消费者行为是建立在消费者心理的基础之上的,准确把握消费者心理,重视消费者在市场中的重要作用,是保证企业营销策略方向准确的前提。
1.扩展营销策划专业人才培养规模,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制度的改革和社会就业压力的增大,企校合作模式正在不断地发展。这种模式首先可以扩大学校的招生来源;其次可以供求对应,专业对口;此外,该模式还可以有效地缓解相应专业的就业压力。这是一个企业与高等院校共赢的模式。企校合作开发人才这种模式不是新鲜的概念,在创意产业型企业发展中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而且也是解决紧缺人才和高学历人才,缓解人才短缺的有效途径之一。
建立人才培养基地,可以形成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还可以为创意产业开发型人才的培养提供必要的实践基地。同时,可以发挥出多产业人才培养的联动效益。具体的措施是:首先,以高校为基础,通过与创意企业的结合,形成工学一体的营销策划人才基地,让各高校各有侧重,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进行人才培养的一体化设计;其次,充分体现人才培养的产业导向,专业课程设置应与创意产业发展相适应,教师队伍必须精强能干,时刻能够走在创意产业发展的前列,使得学生所学的知识能保持领先的水平。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尤其是人文精神及创新能力、理论应用与专业技能等方面的培养;再次,加强基地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坚持理想教育,调整大学生的就业心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自觉根据社会需要调整择业趋向,尤其是要积极投身经济建设。通过各种途径,要让毕业生充分了解所在城市,了解其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人才需求的实际情况。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到生产、科研第一线去。同时要积极鼓励毕业生到民营企业去以及自主创业。
3.开发创意产业企业的人力资源。
首先,企业要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为企校合作开发人才提供支持,以解决高校在人才培养上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脱节的问题。通过增加实习实训等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比例,锻炼学生的实际能力,缩短大学生的实际培养周期,使毕业生走上岗位后能很快适应角色。其次,提高员工的认识能力。为了迎接知识经济条件下可持续发展的挑战,创意产业开发型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越来越凸显出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重要性。知识型员工是企业人力创意产业开发的重要对象,他们是人力创意产业开发的代表者、企业文化的构建者、企业精神的体现者、企业发展目标的引导者和实施者,在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再次,创意产业开发型企业要积极实施人才储备。后备人才的储备与开发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与保障。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绝大多数创意产业开发企业不重视后续人才的储备工作,过度地依靠行业优势,不是主动地引进人才,存在很强的保守性。造成了很大的人才流失与人才的压制,使就业人员缺乏积极创新的激励心理,造成了人才创造能力的闭合。创意产业企业在人才开发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激发人才的潜能,从战略高度做好人才开发利用工作、人才后续储备利用工作。最后,合理使用现有营销策划人才。企业应从自身实力、发展潜力出发,选择最合适的专业人员,以发挥最佳人才效能,而不应盲目追求高学历,造成人才的“高消费”和浪费。
综上所述,尽管各国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定义和分类不同,但核心都是人的创造力。如若把文化比作土壤,那幺创意则是种子,产业则是果实。创意元素十分活跃,具有越界和融合的特性。文化创意产业不再简单的囿于过去的传统文化产业,它是适应新的产业形态而出现的创新概念,是对新形态的概括、总结和发展;它通过“越界”促成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重组与合作。
专业文化创意产业报告(汇总18篇)篇十八
据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初步调查数据显示,截止2008年年底,我区共有文化创意产业法人单位3074家,占全区法人单位总数的27.6%。
从单位机构类型看,已经初步形成以企业法人为,各种机构并存的文化创意产业主体。其中:企业法人2840家,占总量的92.39%;事业法人166家,占总量的5.40%;民办非企业法人57家,占总量的1.85%,其他机构法人11家,占总量的0.36%。
从镇、街道分布情况看,基本形成城区街道为主,城乡合理分布的产业布局。一是城区街道为主体。翠苑、西溪、北山、文新等四个街道法人家数超过300家,分别为1013家、445家、377家和303家,四街道合计拥有文化创意企业、事业及其他机构(以下简称为企业)2138家,占全区总量的69.6%,以文三街为中心,辐射城西的文化创意产业带已经初具规模。二是北部地区以制造型文化创意产业为主。各种印刷业、工艺品制造业等地区优势产业蓬勃发展。三是南部地区以旅游休闲文化创意产业为主。上泗地区充分利用钱塘江、之江度假区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资源优势,农家乐、观光旅游等产业发展迅速,并涌现出宋城、西湖国际高尔夫等一系列在国内乃至国际上都有一定声誉的特色产业。
表2:全区文化创意企业镇、街道分布情况。
镇、街道。
3、规模发展情况。
按xx市服务业企业的限额划分标准,截止2008年年底我区共有限额以上文化创意产业单位382家,占全区文化创意企业总量的12.46%;实现增加值71.18亿元,占全区总量的93.4%。
三、我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主要特点。
第一,文化基础非常浓厚。
xx区是xx市重要的文教强区。近年来,围绕着“生活品质之区”、“打造全国最美丽城区”的建设,我区在保护和开发好原有文化旅游资源的同时,不断发掘新的文化内涵。之江的“宋城千古情”及“童玩节”等创意文化节目精彩纷呈。西溪湿地的顺利开园推进了我区文化旅游业进一步繁荣。2008年,以娱乐健身、旅游休闲、美容保健、文化创作与表演、群众文化活动等为主要内容的文化休闲旅游业迅速发展,实现增加值2.39亿元。同时我区举办首届区文化艺术节和“品质颂”文艺晚会等13场大型群众性文娱活动;开展13项大型体育活动;完成区体育场和综合健身中心主体工程。西溪湿地获得“国家环保科普基地”、“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和“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称号。
全市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十分天下有其三,我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走在全市前列。我区率先在城区建立了“杭州数字娱乐创意园”,依托文三街区雄厚的信息技术资源,以动漫和网络游戏业为突破口,着重发展动漫和网络游戏、影视制作产业、多媒体等产业。目前,杭州数字娱乐创意园已聚集了一批发展势头良好的企业,包括天畅科技等网络游戏、番茄动漫等动漫设计企业,以及中国博客网、华人传媒、杭州联梦娱乐软件有限公司等。2008年杭州数字娱乐产业园已被认定为首个省级数字娱乐专业孵化器。之江文化创意园凤凰·创意国际园区顺利开园。德中文化产业促进会、杭州般若堂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杭州布雷克广告设计有限公司已成为了之江文化创意园的第一批园区主人。西溪创意产业园成功引进坤宝投资公司等总部企业,洽谈引进近20家国内外名人工作室。与此同时“浙大科技园”、“西湖科技经济区块”、“转塘科技经济区块”等相关产业园区也发展迅速。
第三,部分产业发展已有一定规模。
一是教育培训业优势明显。近年来随着我区教育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教育资源的不断整合,教育环境的不断优化,一个以普通高等教育为主体、职业技能培训以及其他教育业并重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已经打造成型,且优势明显。2008年,全区教育培训业实现增加值37.15亿元,增长11.5%,占全区文化创意产业的比重为40.9%,占全市教育培训业比重35.4%,是全市主要教育产业基地。二是设计服务业发展迅速。以建筑设计装饰业、工程管理服务、广告业等以代表的设计服务业发展迅速。近年来随着我区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尤其是“宜居”文化的逐渐深入人心,确保了我区房地产市场的稳健发展,为设计服务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2008年,以建筑装饰业、工程勘察设计、其他专业技术服务(工业设计、服装设计)和广告业等为主要内容的设计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6.71亿元,增长68.0%,占文化创意产业的比重为21.9%,并涌现出了九鼎装饰、南鸿装饰、南华装饰等一大批极具发展潜力的设计企业。三是现代传媒业后劲十足。2008年以浙江广播电视集团、时代电影大世界、翠苑电影大世界、浙江大学出版社、博库书城等为代表的现代传媒业实现增加值14.9亿元,是八大重点产业中增加值过10亿元的3个产业之一。随着文化市场向民营资本的不断开放,尤其是我区文化消费底蕴浓厚,现代传媒业发展前途不可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