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意义与价值论文(精选5篇)

时间:2024-10-29 作者:念青松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生命的意义与价值论文篇一

宗教属于社会意识形态,其原始目的是通过各种宗教活动加强人与人之间的社会联系,后来演变成为了统治者维护统治的工具。这一阶段的宗教实际上是在压抑人性。因此,以马丁·路德和加尔文为代表的宗教改革人士发起了宗教改革运动,打击了神权统治,解放人们的思想并弘扬了人文主义精神,推动了神权向王权的转型,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社会的进步。

而当今社会,民主制取代了君主制,但宗教依然盛行。其直接原因是宗教通过家庭内外的熏陶传递给了下一代,并由此传承下来;但其根本原因在于宗教本身具有让人信服之处。当今世界有三大宗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和佛教。以佛教为例:佛教倡导忠众生平等,反对杀生,主张因果轮回。其实际上通过对人思想意识的改造,抑制了恶行的产生,弘扬了人心向善的力量,也成为了其教徒的集体思想依靠。现代宗教大多都具有这一特性。宗教的实质是客观唯心主义的世界观,其对个人思想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倘若一个人在幼时接受了宗教教育,即使他长大后摒弃了神学,宗教对他善良的发扬和对他恶性的抑制是不会改变的。在这种意义上,现在宗教依然具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即强力的道德观约束。当然,极端宗教和邪教不属于上述宗教之列,应该坚决摒弃之。

科学是人们对自然的研究,在近现代迅猛发展。科学的进步带动了技术的进步,技术的进步彻底地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我们每天都在享用着科技的成果。同时,科学改变了我们对世界本质的认识。科学教育的普及使得越来越多的人相信科学,并推动了科学的发展。相信科学的人认为组成世界的是基本粒子,所有的事物都遵循相同的自然规律,并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了这些自然规律。在这种意义上,科学的实质依然是对世界的认识,其本质是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其意义和价值是使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宗教和科学都具有相同的本质,即人们对实际的认识,也就是世界观。其区别在于,宗教是人们自己创立的,规范人们思想的理论,推动人心向善的学说;而科学是在实验中发展的,研究自然规律的理论。二者互有短长,宗教较科学缺少了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属性;科学较宗教则少了对人道德观念的约束,而在科学教育普及的时代,这种缺失反而成了灾难,科技有时反而变成了害人的工具。宗教精神在于改良人的内心使社会趋于和谐稳定;科学精神在于增进对自然的认识,创新进取,以改进生活质量。因此我认为,宗教和科学的本质是相辅相成的,在科学精神得到发扬的今天,不应该忽视宗教的作用。即使不相信宗教,我们也应该发扬宗教精神。只有科学精神与宗教精神兼具,社会才能和谐稳定地向前发展。

生命的意义与价值论文篇二

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整改落实阶段,我局将加大整改落实力度,切实解决县民宗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全力维护民族团结、宗教和谐,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为止,我们对以下三个事项作出整改承诺:

一、切实抓好项目资金申报

责任人:王荣明

整改目标:20xx年度完成向上级民委争取项目共7个,资金70万元。

完成时间:20xx年10月前。

整改措施:一是编制好项目请示,与县财政局联发上报州民委;二是加强与省、州民委的联系,反映我县少数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三是项目资金到位后,及时划拔资金到项目实施点,并协助乡镇、村民委、村民小组实施好项目工程。

二、认真做好更改民族成份

责任人:王辉陆维祥

整改目标:做好相关政策的宣传解释工作,热诚为群众服务。

完成时间:长期。

整改措施:一是严格按照国家民委(政)字[1990]217号《关于中国公民确定民族成份的规定》执行;二是注意审查个人变更民族成份所需的必备材料;三是严格办理程序;四是按办理时限,及时报州民委审批。

三、认真做好拟设立宗教活动场所或固定宗教活动处所的审查

责任人:王辉陆维祥

整改目标:做好相关政策的宣传教育和解释工作,热诚为信教群众服务。

完成时间:长期。

整改措施:一是认真做好《宗教事务条例》的宣传教育,注意掌握好政策界线,严格把关;二是及时向县人民政府汇报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当好参谋,充分发挥职能部门作用;三是对不符合设立宗教活动场所或固定宗教活动处所的,要做好解释工作;四是监督宗教团体在宗教活动场所或固定宗教活动处所的设立申请获批准后,方可办理该宗教活动场所或处所的筹建事项。

生命的意义与价值论文篇三

马克思曾提出四种“掌握世界”的方式,即:“理论”的(哲学的、科学的)方式、“艺术”的方式、“宗教”的方式和“实践-精神”的方式。四种方式分别用四种不同的思维模式认知世界,互相补益,缺一不可。

艺术、宗教和哲学同属社会意识形态的顶层,尽管用不同的语言去描述人类的心灵活动,但都是人类心灵活动的体现。宗教、艺术和哲学,是人心灵的文化形式。人通过与宗教、艺术和哲学中的感觉、情感和意义进行“对话”,使人与宗教、艺术和哲学的关系成为一种灵魂问答、思想共鸣和心灵对话的关系。黑格尔指出:“艺术从事于真实的事物,即意识的绝对对象,所以它也属于心灵的绝对领域,因此它在内容上和专门意义的宗教以及和哲学都处在同一基础上”。

法国的大雕塑家罗丹(1840—1917)说,艺术就是宗教。中国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也提出,以美育代替宗教。尽管他们的说法有些偏颇,也不应该是谁就是谁和谁代替谁的关系,但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艺术与宗教的紧密联系。张育英先生在《论宗教与艺术的关系》中提出:“如果把宗教和艺术,放到人类发展历史中公正地看,就不难发现,宗教与艺术之间,具有许多内在的同一性”。

首先,宗教为艺术提供了宗教题材和内容,最早期的艺术活动,如歌舞、绘画、岩画、雕塑,都是来反映某种宗教和祭祀活动,反映人们对宗教的信仰和崇拜,因此这些作品都带有很浓的宗教色彩,表现出某种神秘的神性控制。中外艺术史上相当长的历史阶段都以宗教艺术为主导,宗教艺术可谓于艺术史上最浓重与华丽的一笔,也成为艺术发展最直接的、生生不息的重要源泉。埃及的金字塔、古罗马的神庙、梵蒂冈的教堂以及以敦煌莫高窟为代表的石窟艺术等,这些遍布世界各地的`宗教艺术都是世界艺术史上的精品,因此,艺术发展的原动力就是宗教。

其次,宗教对艺术的表现形式和表现风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中国,佛教,尤其是禅宗,对中国文人和美学思想有着重要的影响。比如,唐代的诗人、大画家王维对禅宗有着深入的研究,将禅的意境、诗境、画境融为一体,使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被尊称为“文人画宗师”。美学家蒋勋就特别推崇禅宗精神对于中国绘画风格的影响,他认为禅宗在绘画上启发了笔简形具之创作,以气韵为主的禅画由之兴起。可以说,禅画使中国的山水画在那一时期达到了艺术创作的顶峰。

然而,在一般人的心目中,艺术和哲学是两回事,甚至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艺术诉诸感情,哲学诉诸理智。艺术表现方式比较具体,哲学则很抽象。艺术用形象来说话,而哲学是用命题来说话,等等这些表象的不同难免让人们产生一些误解。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理论体系,它建立在具体科学之上,是对具体科学的高度概括和总结。它的研究对象是人与世界的关系,它关心人生的意义和目的,关心人类的命运和世界的现在和未来。而真正的艺术家同样把把艺术看作是他们思考世界和探索人生基本问题的途径,他们倾注了大量的情感在所创作的作品中并以此来表达他们对世界和人生的看法。因此,艺术家们或多或少都会在其艺术作品中渗透着、寄寓着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等一系列哲学范畴的东西,而作品本身所折射出的哲学信号也成为评判、赏析作品的重要依据。因此,艺术与哲学的相互渗透,是不言而喻的。从中国古典美学中的“画以立意”、“乐以象德”、“文以载道”、“诗以言志”等等的这些来看,就能深刻反映出两者的密切关联。

综上所述,人们对于艺术和哲学的关系也就会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和理解。

在艺术与宗教和哲学三者的差异中,艺术与其它两者的差别是最大的。现在在全球范围内,宗教派别间的矛盾与冲突不断发生,有些甚至引发战争,哲学在严格意义上也是难以界定,而艺术由于保留了人的心灵的真诚与真实感受,最不容易产生抵触、最具包容性。

宗教与哲学是经过梳理后形成的系统化、理论化和规范化的体系,从这点看似乎与艺术有很大差别,但三者之间是相互促进和相互作用的。

人类从一开始就不是为了吃饭而活着。人在解决了温饱之后,就会追问宇宙和人生的意义,艺术、宗教和哲学是人类追索这类问题的途径。如果像目前许多人把艺术仅仅理解为一种技法的体现,一种赚取金钱的工具,而忽略了思想和真理,那艺术就走向了衰退和死亡。

生命的意义与价值论文篇四

所有成功企业家都偏爱谈论如何向外扩张或如何向外发展,而今天我想谈的是,如何观看你的内心,向内探索你的内心,向内寻找。

人是生而自由的,但无往而不在枷锁中。每一个灵魂获得肉身,并要想把肉身保持住,就得参与人世的生存竞争。即先要让肉身活下来,还得娶妻生子,繁衍后代,这就是生存心。此外,人在世间竞争还有比较心。市场经济把比较心变得更极端,使人们产生过度的攀比心理,从而给自己制造了超常的社会外部压力,被过度物质化的追求所驱驶,用无尽的忙碌填充自己的生命空间,却忘了生命的真正目的是什么、我们生命的信仰是什么。这是中国当下一个很大的问题。

在这样一个过度物质化的时代,到底我们的社会应不应该有信仰?其实,信仰是一个灵魂的心灵需求,你信它就有,你不信它就没有。从唯物主义角度来看,看得到的就是有,看不到就是没有,但病毒你看到了吗?空气你看到了吗?心灵的感应你看到了吗?还有很多人类迄今看不到的东西,难道它们就不存在吗?信仰的本质不是去论证神即上帝是否存在,相信上帝万能的存在并创造了我独一生命之信仰的意义在于:我相信我的生命不是偶然,是有意义和有使命的。因此而产生自信和与上帝神的距离感,从而赋予生命终其一生去追求缩短这种距离的意义,并因此而找到内在的信心、价值、生命意义、行为准则和生命原动力,包括对待生与死的态度。但当你不信和没有信仰的时候,你就会失去生命的方向、价值感和行动准则,甚至会失去自信而过份相信物质化和世俗化的存在,甚至也会产生全面的怀疑。所以,无神论和泛神论常是一个钱币的两面,相辅相生。信仰缺失的背后,一定是神信和自信的双重缺失,是价值坚守的缺失,是人的行为底线的缺失,不知道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可以做,还有些事即便能让你赚钱升官出名也绝对不可以做。这就是神性。

在人类发明的市场经济制度中,我们的人生被迫毫无选择地面临三个行业抉择,一是名的行当,二是利的行当,三是权的行当,你必须选择进入一途才能求生存。但一经进入,你又被迫进行超生存的比较。由于人类发明了货币这种一般等价物,比较心使人的欲望和行为变得很疯狂。人们发明了成功这个词汇,来衡量这种疯狂的比较心。成功驱赶着完全没有管理的欲望,去支配人疯狂的思想和行为。因为名可以转化成钱,权也能转化成钱,企业家也只好用钱来衡量成功。我们的人生因此被卷进了一条为了增多自己名字下的货币量的永无止境的不归路竞赛,直到死亡。没有人停下来思考生命的真正价值和意义。而你死后把钱留给后代就一定有价值吗?说不定这就是毁了他一生的根源,可那是你的生命为之奋斗的初衷吗?有些人即使只开着一个小店也感觉很幸福,而有些企业家却经常因为自己的企业不如别人大而觉得很痛苦。这一切是为什么呢?如果你有信仰,你相信神创造你是有目的的神意之果,你来到人间是为了体验生命和接受神的考验,神爱你并看你的行为与神的距离感,你的奋斗就是修炼自身与神接近并求死后同在,如果你有这种信心,你还会烦燥吗?还会为某个超越底线的事跟某个官员勾兑吗?还会为了赚钱升官出名去突破那些神和你都鄙视的行为与道德底线吗?不会的。你会珍视神和你的价值而守住底线。

因而在市场经济中,对金钱等价物的追求让我们的欲望倍增乃至疯狂,而真正的自我和生命的目的却常常被蒙蔽了,我们称这样一个社会是信仰缺失、幸福感缺失的社会。市场经济激发人的创富欲望,从而创造了巨大财富,但也可能创造出这样的群体心灵迷失的结果。身处这个时代的企业家,需要重新审视生命的属灵需求,不仅向外发展,也要向内观看,管理欲望,追求生命的完满与幸福。

为了管理欲望、完美生命,首先需要重新反思教育。我们所受的教育给了我们很多错误观念,这些观念可能支配我们的一生,甚至决定我们生命的长短和幸福的偏差。首先我们要重新定义教育给我们的成功定义。成功既不是虚伪的“为人民服务”的口号,也不是名利权方面的出人头地与高人一等。成功是做真正的自己,是信仰和寻找的成就。这样才能拥有一颗安静的心,只有安静才容易成功和幸福。如果心很浮躁,成功反不易,即使取巧越线成功了也不会幸福。我们还应该重新定义幸福。幸福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对生命的热爱,是对超越人的神之爱以及推及人的博爱,是你与他人之间仿照人神关系进行的爱的良性互动,事实证明,生命体验中给予的幸福及爱远远大于索取的幸福。

生命的目的其实就是体验人生中的幸福与喜乐,你不必等到赚到三个亿再去体验幸福,应该当下就享受幸福、找到喜乐,不要去等待。当然,生存的体验是必要的,那些残酷的竞争也要经历,相信每一位企业家都有过这种体验。身为一个中国的企业家,必须要有坐台小姐的心态,得把自己看成什么都不是。我说这句话是很严肃的。在中国的文化和血液里流淌着一种对商人歧视的血液基因,就连商人也经常容易看轻自己。我常说自己不是流落江湖而是沦落风尘,既然都已经沦落风尘了,还有什么委屈不能接受,还有什么痛苦不能担当,还有什么气咽不下去呢?只要坚守住了神让你坚守的人生行为底线,你怕什么?所以,在竞争的体验中,企业家永远要把自己放低,要想到相对于神而言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很谦卑,也都很特别,不要太着急,要怀着十年磨一剑的心态来做企业,一点点往前走,重在守道增加价值而不在暴富,不在于是否出人头地高人一等。这种心态下你就一定会成功,而且无论成功大小你都会找到幸福。大多数企业家就是太心急,太想暴富出人头地高人一等,如果不经磨难不经风雨那么幸运地轻易就赚到几亿,轻易就当大官掌大权,轻易就名满天下,必有更大的祸患跟在后头。再说如此轻易拥有,生命还有意思吗,还有幸福可言吗?幸福就在于奋斗的过程,就在于你挖空心思一点点去追的过程,最后有一天实现你的梦想追到手,你就幸福了。

在追求的过程中,除了用身体去体验,还要用心灵去体验,体验真、善、美。任何时候与人打交道都真诚相待,这就是真,如果能如此之真,你就会幸福,如果真诚面对你的顾客和员工,你就已经幸福了。善就是与人为善,从他人角度来想自己,换位思考如果你是个消费者怎么看待你的产品,怎么看待你的服务,即使别人对我们有不好的态度和批评,也不要看不起自己,不要怨恨别人,更不可报复他们,继续保持谦卑的心与人为善。美则是无时无刻不存在于我们的身边,人皆有爱美之心,神赋予我们每一个人审美的天赋,我们身边都有很多美的东西,人很美,景色很美,哪怕一个昆虫在鸣唱也很美。全看你的心情是否在神赋予的状态里,如果你被世俗的比较心所驱赶而扭曲,如果你每天都很烦燥痛苦,你就会对身边的美景美事物美人美的一切视而不见,你的心就是一个地狱。

那么,如何寻找幸福?神赋予我们每个人一种至高的生命体验,即给予的时候就会充满通灵的幸福感,索取则充满羞耻感,这是人类属灵的心灵体验,这就是人类的大爱之心。更深层次说,人真正的自我不完全是肉身,除肉身之外还有一个灵魂的我,那个我住在你的内心,他被神造时置入肉身,是人的内在神性。他很冷静很公正很客观更很有爱,知道什么是对错,而且会评判你的肉身行为,他会告诉你白天言行的对与错好与坏。怎么找到心中的真我,怎么找到心中的神性并请他主宰你的生命,从而找到真正的生命喜乐?只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信仰,另一种是修行。真正生命的旅途,就是寻找信仰和修行之方法的过程。

什么叫信仰?信仰就是对当下肉身的托付与皈依。当我信仰神的时候,我就把自己托付给他,相信神造人爱人因此是爱我的,相信自己来到人间不是一个偶然,相信神创造了我必有他的目的,也许要我做成一番大事业,赋予了我特殊的使命和才能要我去帮助别人成就人间大爱。既然神这样爱我并赋予我使命和才能,我就全身心信他爱他。所以信仰说到底就是信自己内心驻足的那个神性。因为信仰,你就不会怀疑一切东西,你就不会见什么信什么,你就不会找不到坚守的价值、准则与底线,也肯定不会去干违背神意底线的事情。修行则是从管理欲望开始,修炼我们自身与人世间一切世俗的疯狂欲望和诱惑抗争。很多时候我们不幸福不是因为我们拥有得太少,而是因为我们没有管理欲望,让欲望任意为所欲为、炽热燃烧,将我们心中的真善美的天赋神性与属灵感觉烧为灰烬,只剩下过度比较的无法立刻实现的嫉妒火焰在熊熊燃烧,让我们食难安坐卧不宁,从而远离生命的真谛,并常常驱动出只有魔鬼才会狂喜赞许的行为来,给我们的社会和后代带来难以言表的伤痛与恶的示范,撕裂了我们民族时代的群体灵魂。

所以,从管理欲望开始,或者是信仰,或者是修行,把我们的时间和我们的事业做一个恰当的安排,努力工作,从容生活。同时注重去享受当下的真善美,不要一味折腾,而是静下心来让我们的心发现真诚、笃守善行、体验美感,这样我们就可以找到通往大精神的路。找到住于我们心中那个被你视、压抑、冷落掉的神性。

不要以为科学可以替代宗教。一位哲学家说过,科学只不过是茫茫黑夜中的一束手电筒的光芒,在没有被科学照亮的空间,需要信仰去弥补。还有另一位大科学家说过,当科学历经千辛万苦探索登到山顶的时候,发现宗教早巳端坐在上头。这就是大多数伟大的科学家都持有狂热的宗教信仰的原因。如果通过信仰能建立起这些概念,我们对人生可能就有新的看法,对事业也会有新的看法,对自己就会找到谦卑且恰当的视角,避免狂妄、无知、怀疑和泛神的轻信,人生也会过得更加快乐和幸福,并且能参与神共建这个社会的悲悯、同情、宽容、和谐的人类大爱和大精神。

生命的意义与价值论文篇五

在人生通往佛道的行程上,我们要经历诸多考验。首先就是探求真理和破除迷信的考验真理是正道,迷信是歧途。只有具备独立探求真理的精神和勇气,才可能走上真正信仰的道路。

在探求真理的道路上,我们必须承认科学,真理是一个整体,无可分割。光明都是美好,无论它们从那一盏灯放出;荷花都显高洁,无论它们在那一处河塘绽开;春雨都是甘露,无论在南边还是北边。我们热爱真理之阳,真理的太阳放射出无量光芒以启迪人类的智慧,精勤,慈悲,正念。

科学技术给我们社会带来了进步和文明,科学和理性的天平,是判断真正的信仰和迷信的标准。真正的宗教与科学之间是不存在矛盾的,各宗教的真正原则都是与科学理论相一致的。如果某种宗教与科学相对,那它就纯属迷信。科学已经证明是不可能的事情,我们就不能相信它。如果谁不顾理性而追崇,那是无知的迷信。

宗教和科学是人类的智慧得以凌空翱翔的双翼,有了它们,人类才能进步。单靠宗教之翼去飞,人类就会很快堕入迷信的深渊;单靠科学之翼去飞,人类会栽进极端唯物主义的泥潭。许多卓有成就的科学家同时也是真正有信仰之人,正是这份忠挚的信仰,使他们在科学之路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科学是明灯,真正的宗教必须与科学并行不,否则就会陷入迷信和无知的黑暗中。在神圣的经典中,有许多先哲为教育和启迪在世的人们,用了一些比喻来说明精神世界和万千世界的道理。禅宗大德给弟子用手指遥指月亮,聪明的弟子看到了月亮,愚蠢的弟子只看到手指,。

在人类社会的初期,有些人崇拜太阳、树木、大海、云……而现在,人类社会科学的进步,已经有能力解释宗教信仰真正的力量和作用了。信仰的修行是要把服务他人和社会视为一种崇高的道德,视为一条光明之道。信仰不仅依靠的是祈祷、、禅修,更重要的是有大悲心,见有情受苦甚于己受,不暇休息。不好的东西,就不要去看,不要去听,不要去做。信仰不是炫耀,信仰更不是追求名利的手段,信仰是众生的抉择、是承担。在信仰的道路上,需要诚实,忍耐、友爱、团结,牺牲和消除自我。

宗教一旦摒弃了迷信、传统和愚昧的教条,与科学相一致,世界就会产生出一股强大的团结和净化之力,扫除分歧、冲突和争斗。宗教信仰、科学文化将会汇成一股和谐的力量,共同推动人类文明,进入美好的新时代。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