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论劳动的意义篇一
下面是由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关于政治的毕业论文,希望对大家有用。
关键词:社会实践思想政治教育,八荣八耻
有组织有计划地让大学生走出校园,深入社会,进行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活动,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社会生活、社会实践的结合,是在新形势下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最直接、最生动的形式。
特别是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世纪里,以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战略思想为指导,提高社会实践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自觉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都具有现实意义。
一、社会实践活动在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新时期,大学思想政治工作应当结合社会形势和大学生思想实际,通过广泛深入的开展形式活泼、内容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自觉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积极作用。
第一、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扩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受益面和政治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
社会实践活动的目就是希望全体学生的积极参与,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都受到教育、得到提高。
一方面让学生深入基层,去感受和体验改革带来的成果以及社会的现实需要、从而发现自身的不足:另一方面也提高了高校“两课”的教学的实效性,有效的解决了“两课”教学中存在的“理论不能很好联系实际”的问题,通过对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时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的认识,坚定大学生走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促进理论与实际、课堂与社会的紧密结合,这也符合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系统性的要求。
第二、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大学生对现实社会中诸多问题和矛盾的认识。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和矛盾,如何去认识和解决这些新问题、新矛盾,一直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一个难题,如何看待工人下岗、农民工待遇问题、以及涉及学生切身利益的毕业、就业问题等。
发表论文。
这都导致了大学生复杂和矛盾心理的产生,单靠“两课”教师在课堂上的教育和引导是难以奏效的。
有针对性地组织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了解和认识国情,了解社会对毕业生的需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实现个人志愿与祖国需要的有机结合,是目前学校加强和改进对毕业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有效办法。
第三、社会实践是全方位的,具有多层次、多侧面的特点,有利于增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系统性。
一方面,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规律从纵向对它进行不同层次的认识和研究,做到对事物的认识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这样有利于学生从一个侧面了解认识社会的发展变化。
另一方面,对社会实践进行横向展开,组织学生在同一时间内围绕一个或几个问题(社会实践的项目)到不同地点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大学生克服以点带面,以偏概全的过激情绪所带来的对社会的不全面的认识,这两个方面,都有利于增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系统性。
第四、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学校“三育人”工作的真正实现。
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如何通过有效的组织形式吸引广大教职工参与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来,是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学校“三育人”工作的重要课题。
社会实践的内容十分广泛,各个学科、部门都可以从中找到本学科、本部门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切入点。
广大教职工应结合自身的专业教学、岗位要求多去思考如何为指导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提供条件、打下基础。
发表论文。
师生员工的共同参与,这对良好的学风、教风和校风的形成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使学校的“三育人”工作落到实处。
二、在新形势下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应注意解决的问题。
从学校而言,开展荣辱观等方面与新时代营造良好社会氛围相一致的活动对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提高学生素质方面注入了活力,增强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力度和实效。
但是,也要看到存在的问题和矛盾,概括起来主要是两个方面。
一是如何进—步调动和发挥社会、学校各方面的积极性,在更新观念和提高认识的基础上创造条件,大力支持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
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能否正确看待社会现象,分辨出真善美和自觉抵制假恶丑,树立社会主义的荣辱观是当前全社会和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要任务。
首先,是社会的认同和支持。
这是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得以坚持和深入的基础和保障。
大学生是主体,学校是后盾,社会是舞台,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特别是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没有这种支持,社会实践就成了学生、学校单方面的需要、成为无源之水,必将枯竭。
其次,是学校的认真组织、引导。
社会实践活动能够有效的解决学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常遇到的一些难题。
一些效果好的教育活动,学生也乐于参加、但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致使相当部分的学生滞留在活动圈子以外。
为了使学生的受益面大大扩展,使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能落到实处,持之以恒、不断地深入和提高层次,学校必须把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纳入学校整个工作进行全盘考虑,统一领导、统一布置、统筹安排,努力建立起相对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克服那种“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的错误倾向。
实践证明,只要这样做了,就一定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二是如何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所表现出的满腔激情和所取得的成绩,内化为学生自身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
如何将实践转化为学生勤奋学习、立志成才的动力。
发表论文。
这关系到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主要目的。
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了解围情、认识社会的根本目的在于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立志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奋斗终身,而不能停留在调查报告上,更不能停留在仅仅是倾诉爱国之情。
解决这一问题,我认为要牢牢地抓住教育这个环节。
首先,加强对学生进行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教育,明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一根本道理。
在教学中,采用不同的形式和途径,要逐步使学生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特征,不盲目灌输而是主动引导。
其次,对大学生教育要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方法论的高度出发,不就事论事,通过教育使学生认识到处在新时期,面对多元的经济成分、多元的价值观念、多元的文化、多元的信息,存在和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是必然的,同时也必须认识到现存的东西并不都是合理的,要善于分析、鉴别。
再次,教育和引导学生将爱国热情化为振兴中华、立志成才、勤奋学习的实际行动。
社会实践活动的目的就是促进大学生成才,尽快在认识上成熟起来,尽快适应社会,报效祖国和人民,实现人生理想。
这是学校对大学生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立足点,也是衡量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标准。
三、在新时期,大学生参加社会实线活动将有更为广阔的空间
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这种直接、生动的教育形式,在改革向纵深发展的今天,更具有广阔的空间和深刻的内涵,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首先,随着改革的深入,社会对学校提出了更高的人才培养标准,呼唤着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人才。
改革所必然带来思想意识、价值取向、道德观念的变化,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理所当然地成为学校加强和改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切入点。
其次,社会实践活动具有学生自我教育的实现和收到实效的功能。
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投入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将其所学知识贡献于社会、奉献给人民也是莘莘学子拳报国心的具体表现,是最生动、最深刻的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教育。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大有作为的,它培养大学生对市场经济的自主、自立、公平、竞争、价值、效律等观念和意识的接受、适应、习惯,有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道德品质素质的提高和求实精神的树立。
另一方面,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实现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为此、学校要结合实际,开拓视野,用前瞻性眼光审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实践活动的育人功能,为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创造条件。
如成立大学生勤工助学机构,开办大学生劳务市场,建立“校外之家”等多种实现形式.把学生从“象牙塔”引向社会,将所学知识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充分实现社会实践活动的最终日的——育人、成才。
同时,把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全面素质、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树立创新精神作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足点。
再次、开展社会实践与荣辱观、人生观教育相结合。
为防止当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实用主义等思想对大学生的毒害,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学校要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客观要求,有意识、有针对性地用建设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实现共产主义的“最高理想”,“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来教育和引导学生;同时,彻底改变那种重书本、轻实践、眼高手低、大事做不了,小事不愿做的不良习惯,树立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的良好风尚,真正实现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综上,实践证明,社会实践活动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渠道,是对大学生进行国情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及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和能力素质的有效途径、是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水平和实效的有效途径。
新时期,结合当前社会形势和大学生思想实际,围绕“八荣八耻”的重要论述,广泛深入的开展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自觉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都具有现实意义。
论劳动的意义篇二
以理想信念为核心,深入开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任务之一。
理想信念是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一旦形成,就会成为支配和左右人们活动的精神动力。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确立了共同的理想信念,才会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共同的理想都是保证革命和建设事业取得胜利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
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当今的国际经济和科技竞争,越来越围绕人才和知识竞争展开。以人才培养为突破口,努力提高本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培植和发展知识和科技创新能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所在。大学生是拥有现代科学知识的人才群体,在未来经济发展中将发挥重要的作用。他们不仅比较系统地掌握了某一方面或某一领域的现代专门科学知识,是未来知识和科技创新的主体;而且拥有较系统的现代管理科学知识,毕业后将成为各部门或单位的骨干。当代大学生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决定了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极端重要性。
强化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是当务之急。大学生正处于理想信念成型期,思想活跃,自尊意识突出,成才愿望强烈。当前,虽然大学生理想信念方面主流是健康向上的,但是,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日益发展,潮水般涌入的各种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某些腐朽落后的生活方式侵蚀着大学生的心灵。高度重视各种消极因素对大学生理想信念的消解作用,大力强化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不断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尤其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灌输,用共产主义理想统一思想认识,已是当务之急。
应当看到,近年来一些大学生在理想信念方面出现问题,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与一些地方、部门和学校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办法不多是密不可分的。一些地方、部门和学校面对越来越复杂的社会环境,不能形成全社会关心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合力;学校理想信念教育实效性不强,与大学生的思想实际结合不紧,哲学社会科学的教材和教学内容滞后,缺乏吸引力和说服力;尤其是受应试教育影响,一些大学生在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态度问题上采取实用主义态度。往往只是把理论学习的目的定位于拿文凭或考研提高考分,而不是在掌握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和精神实质上下功夫,未能牢固地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社会生活环境日趋复杂。当今时代,是一个伟大变革的时代,社会环境复杂多变。改革开放在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和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一些腐朽、消极的东西,使我们的社会呈现出多种思想观念并存的局面;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变革、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变革中,我国社会经济成分、利益分配、组织形式、就业方式以及人们生活方式日益多样化;经济全球化和网络信息时代给“黄、赌、毒、邪”等腐朽落后文化和有害信息的传播提供了便利,一些消极的、腐朽的、落后的东西沉渣泛起。这种社会生活环境前所未有的复杂性,使人们对现实政策的评判、对社会与个人前途的期望发生巨大变化。大学生是一个容易为外界感染的群体,对市场经济的种种负面作用“免疫力”不强,自然更容易受到侵蚀。
独生子女性格特点独特。当前,我国在校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是在过多家庭照顾下长大的,有很强的优越感,缺乏人际交往的训练和艰苦环境的磨练。独生子女独特的生活环境使当代大学生一定程度上存在“一个中心”、“两个矛盾”、“三个压力”。一个中心就是以自我成才为中心;两个矛盾就是自我期望值高与现实实现率低的矛盾,对环境高要求与自身低奉献的矛盾;三个压力就是学习、生活、就业压力。尤其是生活压力,除了部分特困生外,主要体现为一些长期养尊处优的独生子女生活自理能力弱,面对挫折和新环境自我调节能力不强。这就使得原来比较直接的“理想目标”教育,对这代大学生难以发挥作用。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努力增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感染力。首先,要在回答热点难点问题上下功夫。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视野开阔,对各种问题尤其是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兴趣浓厚。要增强教育的感染力,首先必须回答好大学生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努力提高他们学理论、用理论的兴趣。其次,要在满足成长需求上下功夫。当代大学生越来越重视个性培养和自我设计,越来越看重自我价值的实现。为此,必须热切关注大学生成长中的困惑,满足他们成长中对理想信念的需求。要在将大道理讲透的同时,将小道理讲深,让他们切实认识到理想信念教育一辈子受益,从而增强接受理想信念教育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再次,要在营造氛围上下功夫。当前,由于信息更加公开,传播更加快捷,发泄情感的方式更加直白,大学生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更加容易捕捉,思想脉搏也更加容易把握;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性加强,给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也提供了新的课题。
论劳动的意义篇三
摘要:大学生是社会创业的主力军,良好的创业素质成为影响大学生创业成功的关键性因素。本文分析了大学生创业素质的现状问题及创业者应共有创业意识、创业心理、创业精神、竞争意识等基本素质。
关键词:创业能力素质
培养大学的创业素质是高校贯彻“以人为本”为核心的体现科学发展观,通过创业教育,积极进取的态度,顽强的创业学生强烈的创业信念会,自主创业的质量,从而提高大学生创业素质。
一、大学生创业素质的现状及问题
大学生创业经历狂热,沮丧,发展阶段的稳定期,大学生创业,不断提高质量,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改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自主创新意识薄弱。许多学生普遍采取合伙企业的形式,表明当代大学生在企业表现出了强烈的合作,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有利于创业的成功。但相对缺乏的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很多学生选择特许经营的形式,忽视技术创新和创业带来了生机。
2.创业目标功利化,社会责任不强。大学生的创业目是获得更多的财富,这表明“创富”意识已经逐渐影响到了学生,也体现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淡化的开始。这也表明,大学生创业的认识浅显,不明白的是实际创建创业事业,成就自我的过程显然会降低品质的学生创业。
3.创业意志坚强,而且越来越理性。大学生创业的强烈愿望,很多学生选择毕业后至少工作1-2年后开始,表现出他们的创业机会,风险更清醒的认识。当失意的企业家,大学生绝大多数将继续保留创业愿望,等待时机,以积累经验,蓄势待发。
二、创业者应具备的素质
1.创业动机。要想成功创业,创业者必须具有强烈的创业愿望,自我实现、追求成功的创业意愿可以帮助创业者克服创业道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就大学生而言,创业动机通常可概括为儿方面:偶像崇拜、实现自我价值、经济原因等。
2.创业精神。创业精神是创业者自身所具备的、在创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够帮助其实现创业梦想的精神品质。要成为一名成功的创业者,必须握有自信、自强、户主、自立的创业精种。就大学生而言,创业精神通常可概况为几方面:一是要有开拓创新精神;二是要有吃苦耐劳精神;二是要有团结协作精神;四是要有求真务实粘神;五是要有奋斗拼搏梢神。六是要有锲而不舍的韧劲。这些都是自主创业最不可缺少的精神状态,也是许许多多创业者成功的经验所在。
3.创新意识。创业是一个充满创新的事业,所以创业者必须具备创新意识,创新意识的外在表现是:有创新思维,无思维定势,不墨守成规。能根据客观情况变化及时提出新目标和新方案,不断开拓新局丽创出新路了等:可以说,创新是创业者不断前进的关键环节,就大学生而言,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学生素质构成中的核心成分。
4.竟争意识与风险意识。竞争是市场经济最重要的特征之一,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创业者要敢于向自我进行挑战,不断反省自己,突破自身的固有思维模式;不断超越竞争对手才能取得成功。但是创业的同时处处都充满着风险,能不能坚持下去就看在创业过程中大学生对风险的防范意识。
三、大学生创业素质的提高
大学生的创业素质,应德育,教学,实践等方面,培养创业型人才具有良好的创业素质。在创业教育,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育的创业理念,营造有利于创业的良好的商业环境的过程中,以提高大学生的素质。
1.深化教学改革,丰富的知识结构,引导学生树立创业的正确的看法。创业教育应该是开放大学课程,并纳入学校课程。如开设“创业”,“商业心理学”,“就业指导”课程。通过创业教育体系教课程,让学生了解和全面掌握全国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必要的知识,能力等。
2.创业教育融入日常的心理健康教育,注重挫折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内隐式的方式艰难,乐观,企业家和情感。学院的心理学课程,应普遍建立,使他们学习和掌握的技术和方法来解决,通过培训心理问题让个人拥有自己的一个更现实的认识和更加积极的控制。通过开展心理辅导,帮助学生分析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在创业过程中,引导学生开展创业心理素质的创业活动,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创业。
3.将创业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在实践中锻炼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大力开展创业比赛活动,让学生在比赛中培养创业意识、沟通能力、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提升学生自我调控情绪的能力和增强遭遇挫折的心理承受力。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社会实践,并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进行创业实践,在实践中感受创业全过程,提高自主创新意识和自主创业的能力。
4.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提升学生的创业素质。通过开设“创业成功人士”讲坛,激发大学生创业欲望,增强大学生创业的自信心。各行各业的创业典型是学习的活教材,尤其是创业成功的校友,可以邀请他们给学生介绍他们的创业经历、经验与教训,让学生受到熏陶,从而树立自信,克服自卑心理,强化创业意识,提升创业素质。
参考文献:
[1].辽宁教育厅.就业与创业概论.辽宁大学出版社.2006
论劳动的意义篇四
一、民间音乐在提升大学生音乐素养中的途径
民间音乐作为我国独具特色的音乐,是传统中国元素与民间艺术的融合,根据我国目前在大学生音乐素养提升过程中所存在的瓶颈,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1。用音乐体验情感音乐作为一门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需要学生自身融入其中,去品味作者要表达的情感与深邃的思想。将民间音乐引入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理解多元文化的有效手段,这需要教师正确的引导。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引导学生逐步去走进民间音乐的创作思想,通过循循善诱的方式去鼓励学生进行无边无际的想象,去摸索作曲家想要表达的情感以及其在作品中的流露。
2。营造融洽学习探究氛围营造融洽的课堂氛围,学生才能探索创新和自主质疑。教师只有充分给予学生自主思考的自由,才可能真正让学生发挥天马行空的想象,用自身的乐理知识以及亲身实践,去体会不同音乐本身的美,而非传统的根据教师自身的理解去限制学生自我意识与探究精神。在传授本地区民歌过程中,可以结合当地的民间生活,将歌曲与情景剧、表演相结合,利用唱演合一的方式展现民间音乐的魅力。如在教学生演唱与欣赏本地区《畲家谣》、《请到绿谷畲家来》等独具特色的畲族歌曲时,可将乐理知识以及创作方式共同融入其中,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接受这些新奇而又独具地方特色的民间音乐。使二者有机结合,不仅丰富了民间艺术的多样性,也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可谓一举多得。
二、民间音乐在提升大学生音乐素养中的意义
1。能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态度的体验,人们常常用音乐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在音乐教学中应启发学生用感情演唱、演奏,并投入丰富的情感活动。教师可让学生在课前进行有目的的预习,课堂中参与欣赏、演唱、表演,结合《丽水畲族歌曲选》《丽水地方音乐创作歌曲选编》《浙西南民间音乐视唱教材》等地方特色教材,把地方音乐巧妙地融入课堂的教学当中,让课堂教学内容更加丰富生动,使地方高校的音乐体系更加充实完善。
2。能拓宽学生情感与想象世界亚里士多德指出:“想象力是发现、发明等一切创造活动的源泉。”创造性活动和掌握新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善于创造必须善于想象。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捕捉音乐中可延伸、可拓展、又能升华和突出主题的地方,鼓励学生发散、变通,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兴趣。如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3。本土民间音乐正在引起社会各方面的重视。在当今社会,重视本土音乐文化的.传承,已成为当代音乐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匈牙利著名教育家柯伊达说:“如果一个民族不重视自己的民间音乐,不把本民族音乐文化建立在自己的民间音乐基础之上,就会像漂莲断梗一样地在世界文化中漂泊,或不可挽救地消失”由此可见,民间音乐具有重要的推广和传承的必要。结束语大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对于提升大学生的整体素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民间音乐作为我国音乐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本身具有通俗易懂容易传唱等特点,同时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又是比较新鲜的音乐形式,因此将其应用于现代大学课程教学中,不但能有效提升大学生音乐素养,同时也能够使我国现有的民间音乐更好的传承与发扬光大。
论劳动的意义篇五
摘要:目前,我国各大高校都在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包括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鼓励学生参加心理社团、邀请心理学专家学者进校开展知识讲座等,以提高在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本文以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选取了市场营销、物流管理、电子商务、会计与审计等四个专业共290名大一学生为研究对象,分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以班集体为单位开展的心理实践活动,进行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方面的效果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两者都能够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此外,心理实践活动比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更为有效,也更受大学生的认可和喜爱。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很多高校都非常重视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而且普遍认识到了目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对象,不仅仅是有心理问题的学生群体,应该以全体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帮助学生们在生活、学习和社交中适时调整好心态,悦纳自己和他人,相互尊重、信任与理解,增强自身心理抗挫折的能力,提高心理健康素质。因此,高校大都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也组织了丰富多彩的心理活动。这些课程和活动是否能够有效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以及哪种教育形式更受学生欢迎,更为有效,是本文要解决的问题,研究者对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包括市场营销等四个专业290名学生,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心理实践活动在提升心理健康素质的效果研究。
二、研究过程介绍
研究者将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16级市场营销、物流管理、电子商务、会计与审计专业的一班作为实验组,在接受常规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院系组织的`教育活动基础上,还对实验组内145名学生进行一周一次以班级为单位的心理实践活动。活动内容主要围绕班级学生关注的话题展开,比如对刚入学的大学新生进行如何安排大学生活的讨论会、针对部分宿舍出现的人际关系矛盾,组织学生进行情景剧的设计与表演,鼓励学生分享心理体会,展开多种解决途径和方法的探讨、组织学生开展“当今社会情商与智商谁更重要”的辩论赛等。对照组是实验组的平行班,即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16级市场营销、物流管理、电子商务、会计与审计四个专业的二班。对照组145名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只接受常规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院系组织的教育活动。此外,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学生接受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学时、学分、教材和指导教师上完全一致。
三、研究结果分析
(一)测试量表的结果分析
实验进行了一个学期,除去军训的两周和国庆节放假一周,共14周,实验开始前和结束后,都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共290名学生进行了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测试和大学生人格问卷(upi)测试。两个测试回收的有效问卷均为290,有效率为100%。两组前后测数据显示如下:从上表可以看到,两组学生在实验结束后,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测试的平均提高率和大学生人格问卷(upi)中第三类学生的数量都提高了,可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以班级为单位开展的心理实践活动都可以提高两组学生的心理素质。但是,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的测试结果中,实验组的提高平均幅度比对照组的平均提高率高了21.11%。在大学生人格问卷(upi)测试结果中,实验组第一类和第二类人数减少了11人,第三类人数增加了11人,而对照组第一类和第二类人数减少了9人,第三类人数增加了9人。可见,与单独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效果相比,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的基础上,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心理实践活动会更有效的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素质。
(二)教师和学生的评价反馈
实验结束后,研究者对部分教师和学生进行实验效果的个人访谈,访谈结果如下:第一,实验组和对照组所在班级的辅导员和大部分学生认为,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必要的,在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方面作用最大,希望可以增加多种教学方式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比如播放励志主题的心理电影、列举大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心理问题和解决方法的案例、开展趣味性的心理活动等。第二,实验组所在班级的辅导员和学生反馈所在班级的团体凝聚力和荣誉感增强,学生更能融入到集体中,能够理解和悦纳他人,对自己的认识更加清晰,也明确了自己如何度过三年大学和今后的发展出路。学生们普遍认为以班集体为单位开展的各种心理实践活动有用有趣,更接地气儿,乐于参与其中,希望能够参加更多的心理实践活动。第三,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被访谈学生们普遍认为,如果想要有效的提高心理健康素质,教学内容应该增加学生们感兴趣或感到心理困惑的话题。教学方法应该灵活多样,让学生们感兴趣,乐于参与和与教师互动。师生关系应该互相尊重、民主、平等,像朋友可以交心,或者是良师益友的关系。希望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具有风趣幽默、自身具备良好心理素质、沟通能力强,以及可以调动课堂气氛等人格魅力和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
四、结论
参考文献:
[1]赵存河.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创新[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
[2]史济纯,陈玉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探索,2011
[3]韩欣汝.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现状调查[j]中国集体经济,2015
[4]陈珊.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j]教育教学论坛,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