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反思总结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反思(优秀5篇)

时间:2024-11-16 作者:ZS文王

总结是对过去一定时期的工作、学习或思想情况进行回顾、分析,并做出客观评价的书面材料,它可使零星的、肤浅的、表面的感性认知上升到全面的、系统的、本质的理性认识上来,让我们一起认真地写一份总结吧。优秀的总结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总结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反思总结篇一

近年来,由于大中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农村主要劳动力大批进城务工,长期居住在经济发达地区的大中城市,但他们无法承受与支付高额的城市房价及教育经费,其适龄子女只能送回农村读书,这些孩子因此成了留守学生。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从留守儿童到留守青少年,他们与父母每年只见面两三次。当前,这个宠大而又弱小的特殊群体引起了政府的关注,政府大力宣传“关爱留守儿童”,经济扶贫越来越深得民心。从物质上来讲,这些留守学生已吃得饱穿得暖,也上得起学,但是教育质量却不容乐观,各种教育问题逐渐暴露出来,而留守高中生的情况更糟。某学校是一所农村普通高中,留守学生占全校学生的70%左右,由于得不到父母的监督与关爱,相当一部分学生的感情出现问题,表现为性格孤僻,待人冷漠,自卑拘谨,交往困难,无视纪律,沉迷网络,学习成绩差。如果学校不能给这些学生足够的关心,在德育中没有将这个情况考虑周全,德育效果将大打折扣。相关专家认为,留守高中生问题解决不好,将埋下深层次的隐患。

一、留守高中生案例

20xx年9月1日,开学第一周,某学校政教处通知各年级各班对“留守学生”进行摸底调查。统计数据显示,笔者班级55人中有38人是“留守学生”,占班级总人数的69%。在这些“留守学生”中有80%是由爷爷奶奶等隔代亲人监管,20%由亲戚代管,还有10%的学生处于无人看管状态。那么,这群“留守学生”的学习、生活与情感又怎样呢?通过一学年的相处与交流,笔者逐渐发现这些留守学生的问题确实比非留守学生更多些。下面是班上的三名留守学生案例:

案例1

学生王××,男,16岁,4-5岁时,父母就去广东打工,每年与父母见两次面,暑假一次,春节一次。平时由爷爷看管。进入高中不到一个月,早上起床出宿舍大门迟到3次,宿舍内务值日2次不合格;晚就寝玩手机被值日老师发现2次;课堂上睡觉4次,自习课常常讲话或睡觉或擅自上厕所,纪律涣散。学习态度不端正,经常欠交作业,物理作业1次都没写。有一次,物理老师批评他:“你再不写作业,我就叫你家长来。”他却顶嘴说:“我父母在广东,你叫不来。”引起全班哄笑。学校开家长会,笔者多次提醒该学生通知家长来开会,他却说:“我爸妈在广东,电话打不通,他们也不会来。我爷爷在家干农活,没有空。”高中第一次月考,除了语文,其他学科都要补考。第二次月考,语文考了115分,笔者鼓励他继续努力,把其他学科也赶上来,而他表现出紧张、恐慌、极其自卑的表情。

案例2

学生韦××,女,16岁,父母在广东打工,4年前父母因感情破裂而分开,无人看管,内心孤独,有早恋现象,成绩中等。该学生是在上学期末文理分班时进入笔者所教班级。上课经常昏昏沉沉,无精打采。笔者向其宿友了解到,该同学经常与男朋友网上qq聊天,有时周六晚上很晚才回宿舍。之前,笔者听她原班主任提起该同学有早恋现象。本学期4月14日,笔者突然接到她父亲打来的电话,说平南县法院的干警来找她谈话,是有关她父母离婚一事。笔者当时正在外地出差,考虑到对学生的影响,请求学校妥善安排与接待。一个月后,她母亲打电话来,了解女儿的学习与生活情况,但她拒接电话,且警告母亲,以后再不要打电话过来,她恨母亲。

案例3

学生廖××,女,17岁,父亲早亡。6岁那年,母亲去福建打工,一直没有回家。该同学从小与奶奶相依为命,奶奶年老多病,没有经济来源,主要依靠政府救济补贴,生活非常拮据。该同学性格孤僻,逆反心理强,与同学关系不是很融洽,朋友较少。思想有些偏激,认为学习好其他都不重要。劳动不积极,多次忘记劳动职责。有一次大扫除,由于她问老师作业问题而忘记自己的劳动任务,劳动委员告诉她,班长替她做了,希望她能向班长说声“谢谢!”也希望她以后要及时劳动。但她不但不说声感激的话,反而还说“做个劳动有什么了不起”,态度冷漠,无感恩之心。她的课桌面及地下相当脏乱,值日班干多次督促其整理她都不理睬。

二、留守高中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透析

以上三则案例反映出的留守高中生的心理问题比较典型:养成教育差,自理能力弱;缺乏亲情关爱,陷入情感饥荒;孤独无助,沉湎青春早恋;性格孤僻乖张,逆反心理强。导致这些不良的习惯和性格的形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留守高中生的父母对子女的教育不够重视,家庭教育缺失

许多外出务工的家长只想着挣钱而忽视了家庭教育。他们简单地认为,养孩子只需提供物质条件,而孩子能否成才则是学校老师的事。更有甚者,认为在情感上有欠于孩子,就用金钱来弥补,尽量多给孩子钱,给孩子买智能手机等高档消费品。案例1王××的家长一个学期给孩子买了两台智能手机:孩子以方便与父母沟通交流为理由让父母为其购买手机,第一台手机被学校收缴,不到一个星期又买了一台。学生携带手机进校园,沉迷网络游戏或刷微信,在宿舍里通宵达旦玩手机,无视学校纪律,严重影响学习及身心健康成长。

(二)家庭失去有效监护,是留守高中生行为习惯差的主要原因

留守学生由于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他们成了某种意义上的“孤儿”。他们同那些生活在父母身边的孩子相比,少了活泼和开朗。感情的匮乏严重影响了孩子与别人的社会交往,导致孩子缺乏对世界的安全感与信任感,出现性格缺陷,长此以往就出现了案例2与案例3的现象。她们不愿与同学多交流说话,性格越来越孤僻,对亲情的感觉也越来越淡漠。

三、对留守高中生情感关怀与亲情弥补的思考

苏州市中小学德育学会副会长李凤祥认为,教育新常态下的德育要“把‘学生’当作有生命力的‘人’来教育,尊重生命成长的规律,教育者要充满爱心和人格魅力,让受教育者充满心灵感应,德育过程要生动形象,充满灵动和温情,倡导有情德育。”学校是留守学生的第二个温暖的家,班主任就是留守学生的父母,义不容辞地要肩负着教育和关爱学生的责任。那么,我们如何才能使这些留守高中生健康快乐地成长,成为人格健全、有理想有追求的青少年呢?一年来,笔者进行了以下实践。

(一)开展主题班会或趣味活动

教育家克鲁普斯卡雅认为,学校德育目的在于使学生形成对“亲人”的依恋之心,在与“亲人”的交往中,引起学生对他人的兴趣,逐渐形成学生对他人的亲和性,培养学生对他人的美好情感。我们知道,如果学校拥有温情的环境,那么学生情感发展就会更阳光。温馨的主题班会,快乐的趣味活动,让留守学生在学校感受到家的温暖。3月8日母亲节,笔者所教的班举办了“祝福母亲,爸爸妈妈我爱你”的主题班会,有小品表演,有歌曲演唱,有感恩视频等,用“情境法”引导学生进入情境,营造温馨氛围让留守学生在主题活动中得到关爱,在活动互动中感受集体生活的快乐,使他们更加热爱学校的集体生活。在活动中,班长特别安排案例2中韦××独唱《烛光里的妈妈》,歌声委婉动听,演唱声情并茂,赢得全班同学热烈的掌声。

(二)师生结对子,进行爱心弥补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技巧的全部奥妙就在于如何爱护”。爱学生是教师必备的心理素质,没有真正的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对留守高中生来说,他们更需要爱,更渴望得到老师的关注。当笔者理解教育的这层涵义后,笔者对班里留守学生进行统计归档,安排班里所有科任课老师“一对一”或“一对二”的关爱与指导,让留守学生感受的关爱更实在,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监护人的负担。教师从小事上、从细节上关心他们,时刻关注他们的思想变化,及时沟通,付出真情。经过一个学期的精准扶“贫”,这些留守学生由从前的冷漠、自私、自闭变得活泼开朗起来,他们开始能做到自觉遵守纪律,专注听课,学习上有了一定的进步,并能主动为班级或老师分担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务。

(三)专题讲座,或参与大型的励志活动,激励自信

留守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由于父母的缺位而造成心理软骨病,往往感情脆弱、自暴自弃、缺乏自信、悲观消极,从而在行为上则表现为程度各异的失范和越轨现象。基于这个情况,某学校高一年级部每单周五晚7:30开展汉语演讲活动,笔者利用这样的活动鼓励留守学生自己积极参与,感受生命的意义,增强自信自强意识,培养独立生活的能力,减轻对远方父母的情感依赖,建立健全人格,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与人生观。此外,笔者还组织高一年级学生参加高三学长学姐的“高考百日誓师大会”并写大会感想。同时,组织学生建设团结奋进的班级文化,创设各类评奖方式,树立先进榜样,整个班级充满活泼快乐、自信自强的学习氛围。

开展主题班会、精确扶“贫”、专题讲座、演讲比赛等,以各种类型的活动关爱留守学生,增加了留守高中生与同学及老师交流的时间和空间,在留守学生的性格养成上起到了良好的引导和扶正作用。通过典型案例的实践性思考,笔者基本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弥补留守学生亲情的应对方法,使留守学生的整体情况有明显改善。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反思总结篇二

荀子曰:学不可以已。人的一生就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自我完善的过程。今天我们怀揣梦想、满怀期待地踏进了大学校园,一段崭新的学习生活又开始了。新的校园,新的老师,新的同学给我带来了一种新的感觉,但并不陌生的,这是一种亲切的、热情的、朴实的、让人温暖的感觉。大学是一个大舞台,它会为你提供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从中丰富内涵,提高个人综合素质。 在这里,我们不仅感到几分新鲜,更多的是增添几分责任感和使命感。在这里,我们每个人都播种下属于自己理想的种子,并努力奋斗去实现它。作为一年级新生,步入新的起点,怀着新的希望,踏上新的征程。一切从零开始,让我们努力学习,拉近自己与理想的距离,使理想不再遥远。 逝者如斯夫 我们不要留恋昔日的成功,也不必痛悔以往的失败。看成败,人生豪迈。现在应该重头再来!要丢掉成败的包袱,轻装上阵,享受学习的快乐,珍惜来之不易的机会。我们将严格遵守校规、校纪,从而真正做到:严于律己,遵规守纪,尊敬师长,礼貌待人,勤劳俭朴,关心集体,做一个有道德、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学生。

新的一学期到来了,新的打算,新的计划,新的目标,让我们涣然一新。在这里我们面临着两个问题。

第一,如何去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呢?首先,我们必须要了解到学校哪些制度,并且还要去逐项的遵守,不得违反,其次,规章制度就是为我们学生设定的,我们学生就应该当做到,每天不得迟到、早退,要做到早到,晚退,关心整个班级体。上课要认真听讲,不要老师在上面讲课,而你却津津有味地在看小说书,或者干其他的事,这样对待自己不负责任的,只会浪费自己的时间,要知道时间就是生命,那就应该怎样去珍惜时间了吧。最后,如果要使同学们进一步的去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的话,那就必须团结互助了,看见有人违反的,就立刻上前去制止,并且说服,让他觉得心服口服。要做一名好的学生干部,就应该处处起带头作用,尽自己的一切,去做好每一项工作。

第二,如何使同学之间的关系相处融洽呢?这个问题就靠自己了。同学之间应该互相帮助,团结友爱。如果同学有什么事找我帮忙,我会二话不说,立即答应。同学也就是自己的朋友,所以朋友的事也就是我的事。当然,同学犯错误的话,我也会去指责他并教导他,只要我有能力,不要理会别人说什么。我应当挺身而出,发挥自己的才智,施展自己的抱负,立志为社会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同时,我会自觉遵守上面所说的。以实际行动以身作则。

大一新生在熟悉大学环境后,应确立在大学的学习目标,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这是适应大学学习生活的前提.在学习上,要树立自主学习的学习观,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研究学习规律,把握适合自己的科学的学习方法,这是学会学习的要害.不断增强自学的意识,提高独立学习的能力,这是学会学习的基本途径.正如华罗庚所说: 对一个人来讲,一辈子总是自学的时间多. 钱三强说, 自学是一生中最好的学习方法. 只有通过自学,不断积累和更新知识,才能具备广博的知识和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即实践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英语口述能力、操作能力、应变能力、交际能力、文字功底能力等.此外,大学新生还要学习有关行为、道德、情操方面的知识,学会做人,提高自己的内在修养大一新生学习心得体会 面向太阳就会是希望,勇敢成长就是种锋芒,我相信梦想是我们最好的信仰,拥有梦想的人会一直向前而不彷徨.拥有梦想就有可能,行动激荡无限能量.让我们一起欣赏大一新生入学之后的心得体会与对大学生活美丽的梦想,一同见证我们如何是用汗水雕刻我们的梦想. 大学是一种美丽 入学有感 校园里的故事是一种怀恋,他可以常青于岁月之藤.岁月的风也无法将其摧败. 夏末秋至,无限清凉.我们踏上了这生疏 的大门.有些兴奋又有一丝无奈.兴奋的是自己开始了新的生活,即将迎来无数挑战和机遇;无奈的是离乡背井,举目无亲,所有事情无论大小,都要自己亲身经历. 大学是一种美丽,她让我们结识了更多的朋友,也许这是我们一生最大的财富. 大学是一种美丽,她让我们学到很多知识,为脚下之路进行铺垫. 大学是一种美丽,她让我们遇到了学识渊博的老师,教给我们教与学的精神. 大学是一种美丽,她给了我们心里莫名而有浪漫的畅想. 都说人生是一本展开的书卷,那么大学生活当是其中的绚烂篇章;若将人生比作漫漫旅途,那么大学生活便是让人怀恋的青春之旅. 青春不解未来事,未赏朝花总夕拾. 假如有一天我离开这美丽的校园,那美好的记忆却会永远留在心间;母校的风景,总会时时在眼前闪现. 在这里,有执着,期待;也有叛逆,冲动.母校将这些化作一块块沉稳厚实的砖,去撑起一座座大厦高楼.在这里有欢乐,幸福,浪漫,也有忧愁,悲痛,无奈.,母校终会将他化作一股向上的力量,推动着我们达到人生的目标. 今天,我们来了. 几年后,我们走了. 但走出去的,不是一个懵懂,调皮的孩子,而是一个个学业突出,人品高尚, 精神饱满的栋梁. 求真务实,艰苦朴素 勤奋踏实,勇于创新 依然应在我们心里.对新生的学习指导: 大学新生从中学进入大学,将面临一个角色转换与适应的过程,而这个过程所经历的改变无疑会给他们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从而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新生刚进入人才济济的大学,许多新生很难适应由角色转变所产生的心理落差,如不及时调整将会产生失落、自卑、抑郁等心理不适和心理问题.面对这些心理问题,新生要正视事实,要正确地评价自己.只有对自己有一个全面、正确的角色定位,这样才能减轻心理压力,也才能更快地适应新环境,重拾自信.正如《谁动了我的奶酪》里说的那样: 假如你不改变,你就会被淘汰.当你超越了自己,你就会感到轻松自在.

真诚的感谢学校领导以及老师对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和良苦用心。我们将用一颗感恩的心肩负起责任,同时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求索,用实际行动回报学校,回报社会!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反思总结篇三

在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余音未绝的情景下,提高学生的成绩依然是高中政治教学的重中之重。而高考则是高中政治教学工作的试金石,我们的政治教学工作成效怎样样,较终要理解高考的检验,所以要想使高中政治教学有成效,教师首先必须对当年高考考试大纲进行一番深入的研究,因为《考试大纲》明确界定了高考命题的范围,具体到了所有要考查的知识点,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也有具体要求,同时对本事测试也提出了明确要求。仅有研究了高考考试大纲才能使教师能够准确把握高考考什么?怎样考?才能把握好高中政治教学的重点,才能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少走弯路、错路,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其次,教师不仅仅要研究当年的高考大纲,还要研究历年高考大纲,尤其是比较历年高考大纲的新变化,这样便于教师从宏观上把握高考命题趋势,从而在教学过程中也进取的做出调整以适应高考考纲的变化。再次,教师要研究考试大纲与现行高中政治教材一致之处、不合之处,要进取思考如何弥补现行教材中的空白之处。研究学生与考纲的要求还有哪些距离?怎样弥补?研究教学与考纲的要求还有哪些不足之处?怎样补救等。仅有这样才能使高中政治教学工作到达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为一名教师要教给学生一碗水,自我必须要有一桶水甚至是几桶水。高中政治教师要想上好政治课,自我必须拥有扎实的学科知识,必须能熟练掌握教材。一方面,作为高中政治教师要掌握每节中考试的重点、难点,要熟悉所教授的每一课的资料;另一方面还要熟悉教材的整体构架,即这册教材是怎样样编写的,它是以怎样样的脉络为主线的,主要资料有哪些,分为几大版块,每个版块有又具体的哪些资料构成。了解了这些以后,还要更深地拷问一下,编者为什么要这样编写,他是为了体现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到达什么样的教育结果,需要采用什么样的教育教学方法等等。为了更好地理解教材,上好教材,在熟悉教材的基础上,我们还要熟悉新的课程标准。如果说新教材是我们的兵马粮草的话,那么,新课程标准就是这三军的统帅,是指挥官。仅有了解熟悉了指挥官,熟悉他的指挥思想,熟悉他的作战方法,我们才能有效地理解他是如何调动三军作战的。才能理解胜仗是如何取得的。所以,认真学习理解、熟悉新课程标准,对于我们教授好政治课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教学是教师教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学的过程,教学效果怎样不仅仅与教师的教有关也与学生学有关,所以我们要想提高高中政治教学的效果,强调教师教好的同时还要关注到学生的学。对于许多同学来说,政治学科的理论性强,知识资料集中且枯燥乏味。许多同学是在高考的压力下,教师的驱使下被迫学习,缺乏学习的进取性和主动性,这样使高中政治教学的效果大打折扣。所以要想提高高中政治教学效果就要培养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进取性和主动性。

1.联系实际学习理论知识。我们讲政治不能只讲理论知识,不能只给学生灌输条条框框。如果只讲这些东西,政治课就失去了趣味性,就会变得枯燥乏味,这样的政治课同学们是不喜欢的,甚至课后也不愿意多翻政治课本,导致政治教学效果不梦想。我们应当在讲理论的同时结合实际,把理论知识与同学们身边的实际情景和社会热点问题结合起来,进取地引导同学们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去分析、解决同学们身边的实际问题和社会热点问题,使政治课变得生动活泼,使政治理论变成同学们分析、解决问题的一把钥匙,使同学们深切的感受到学政治不仅仅趣味并且有用,仅有这样同学们学政治才能由被动变主动。

2.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认识论角度来看,教学过程是学生主动认识过程,在这个认识过程中,知识和技能是认识的客体,学生是认识的主体,要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已成为教育界的共识。在我国目前的教学理论研究中,存在重“教”轻“学”的研究倾向;教学实践中又缺乏有效的教学策略,致使学生的主体性仍然发挥不够。不重视学生的教学,必然效果不佳,所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应引起我们的重视。这就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用自我的智慧进取探索问题,总结知识,使课堂成为师生共同的舞台,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3.运用多媒体增加趣味性。多媒体技术的普遍运用,影响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教学富趣味味性、启发性、交流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效率。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较好的教师”,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把文字、声音、图像、动画融合为一体,声情并茂地全方位地表达教学信息,这比传统的教学方法更直接,更有效,更能吸引学生进入主角,把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充分的体现了出来,变被为主动,提高课堂效率,增加政治教学的趣味性,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许多人认为高中政治就是一门死记硬背的学科,其实不然。任何一门学科要想学好它,首先必须要记忆它的较基本的理论知识,记忆是必不可少的,高中政治也是一样。但光靠对知识点的死记硬背是学不好政治课的。高中政治的知识点既繁又杂,要把这么多知识点经过死记硬背放在头脑中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即使背下来了,在应运相关知识解答问题时也很难及时从头脑中又翻又杂的知识库中提取出相应的知识点。那么如何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下政治课的知识点,并做到在解答问题时运用自如呢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帮忙学生梳知识,建体系。教师既要求学生能够准确、全面、细致地掌握考点知识,又要求学生构建和领悟学科知识体系,同时教师也要恰当地确定核心概念,做好概念分级工作,研究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揭示规律,把握原理,梳理观点,构建学科知识体系。每一课、每一单元、每册教材教师都要按照政治知识的内在联系构建出相应的知识框架,把看似散乱的知识点用知识间的逻辑线串起来构成政治知识的框架体系。这样不管是学生对政治知识的理解、识记还是对知识的提取应运都带来了很大的方便。

纪亚宁大多数人都认为,高中政治的学法就是以背为主,其实这是对政治课的极大不公,政治课是一门时代性和实际性都很强的学科。脱离时代的政治课除了一味......

人们常说“经历就是一笔财富”,我认为人的经历再加上对这些经历进行过充分深入的反思感悟后才真正算是一笔财富。特别是身为一名教师,对自己教学的反思......

古语云:见贤而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通过学习关于教学反思的的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反思总结篇四

2022年秋季新课程正式在甘肃实施,新课程改革强调课程要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从生活经验出发,探讨生活现象背后的一些道理,提高认识能力,并能学以致用。所以新教材的内容突出的特点之一就是贴近学生生活。思想政治学科四个必修模块均缘自于生活,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将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实现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的有机结合。

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如何提高思想政治课课堂的生活质量,如何让学生从生活中理解知识,用知识来生活,许多教师提出了“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并进行“生活化”理念下的教学的尝试,也总结了一些经验。下面谈谈我对高中想政治课“生活化”教学的一些认识。

思想政治课教学生活化主要是指思想政治教学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生活背景出发,把课堂教学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是让学生在生活中接受教育,在教学中学会生活的这样一种教学过程。思想政治课教学生活化要体现出思想政治教学应立足于生活、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教学理念。因此课堂教学应设计一个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过程,而且在这个过程中要让学生,体验到生活和存在的意义。要能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教学的理念指导教学行为,教师学应认识到学生作为生命个体,带着自己的生活经验、知识、思考参与课堂生活,是课堂的主人,是教学的主体。我们的教学一切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有了这个理念,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就要思考:这堂课最终会交给学生什么样的生活知识;该怎样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计这堂课;对于这堂课学生的已有知识是什么,要用什么样的生活情景导入这堂课;选用哪些素材设计既有生活性又有深刻性的探究活动,这个探究活动,学生的凭借已有的生活经验,会探究到什么样的程度;教材中的这个概念我该用什么样生活知识让学生理解等等。对这些问题思考是教师进行生活化教学的基础。

新教材编写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教材是最重要的教学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资源,教材中不乏社会事件的展示,不乏生活实例的列举,但还是难以赶上社会时事的瞬息万变。所以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可以依据课程目标,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资源作取舍,可以选用当前有针对性时政热点作为素材,可以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又贴近学生实际的生活素材来替换、改造教学资源,也可挖掘自身的资源,“现身说法”。尽可能使抽象内容具体化,学习内容生活化。尤其可以选用当地学生生活情景或现象作为教学资源,更能感同身受。比如在“价格变动的影响”教学中,不必机械照搬教材中的探究活动设计。可以选用的生活的具体素材很多,因为学生自己也是消费者,也会遭遇某些商品价格上涨,以学生所熟悉的生活情景为素材更能激发学生的探究问题的兴趣。

教师要利用形式新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

极参与课堂教学。教师还可以采用游戏、情景模拟、讨论、等活动来组织课堂,由于这些活动都是学生学习生活、日常生活情境的再现,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共鸣。教师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活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让学生感悟到他们就是生活的主角,让学生在生活化情境中理解、领悟相关的经济学、政治学等道理,锻炼能力,感悟人生的意义。如果课堂没有生动的生活化活动和学生的主动参与,理论讲解再详细也是低效的。但,各种生活化的教学活动的开展一定要有序,要有活动的必要意义。要注意活泼与秩序相结合,效率与效果相结合。

学生是生活的主人,是未来生活的创造者,自然也应是教学真正主体,教师是教学生活的组织者、策划者、引导者,是学生的合作伙伴。所以教师必须打破传统的教师权威,构建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在教学中,教学活动要尊重学生的独立性与人格尊严。在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敢想、敢说、敢问。例如:在学生回答问题中,教师应站在一个倾听意见者的角度,不要随意打断学生,也不要武断的否认学生的看法。尊重学生的意见,鼓励学生敢于发表意见。学生的观点与建议可能偏离主题,教师应做出适当的引导,引导的过程中应辩证的分析学生的观点,等等。这样才能贴近学生思想、情感和心理。才能真正融入学生,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生活,了解学生的实际,才能走进学生的世界,这样教学才能贴近学生生活,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教育家陈鹤琴提出“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生活本身就是实践,教学为了实践。教师要鼓励学生走出课堂投身社会实践,在实践中获取社会经验和生活体验。教师可以在课前或课后布置实践性的作业,如让学生收集整理资料、撰写调查报告等,要求学生结合知识,去考察现实生活现象、生活事件,通过自己的观察、体验与思考而作出一定的考察结论,从生活实践中获得知识。

当然以上种种教学生活化的实施与落实,需要教师不断的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不断地深入社会去获取生动丰富的生活阅历,要努力钻研在新课改及生活化教学背景下的教学技术与艺术,认真钻研新教材,对教材内容进行必要的加工,对教学中的生活内容进行精心选择,切实提高生活化教学的课堂组织、协调与控制能力,提高生活化教学的课堂效率。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反思总结篇五

教学反思强调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实践的考察,着眼于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及其行为之依据的回顾、诊断、自我调控。本文是本站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反思,欢迎参考!

课本是学生学习、阅读的根本,是高考题目答案的依据。“学生的智力发展,则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学生的课本阅读能力,不仅对学生当前学习成绩的提高有利,对学生的高考有利,而且对学生今后的终身发展也很有利。学生应该充分使用好政治课本这个“本本”,在政治课的学习过程中,培养自己阅读政治课本的能力,学会阅读、理解政治课本知识的策略和方法。

1、划分句子成分——全面地把握概念。

许多政治名词概念,表面看好象很复杂,但只要我们运用划分句子成分的办法,就能迅速地、准确地、全面地加以理解。

2、区分易混词——准确地理解知识点。

俗话说:“一字值千金”,所以“读书须仔细”。这些年高考的选择题和辨析题,有些题目就是在某些易混词上做文章,用来检查学生是否对知识准确地掌握。

3、抓住近义词——培养信息转换能力。

信息转换能力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思维能力。在近几年的高考题中,都有一些材料题,要求阅读后完成一定的题目。这种题就属于检测信息转换能力的题目。在这种题目中,往往有一些通俗的词语,其实就对应着我们高中三个年级的政治课本中的政治名词概念。重点、中心、关键、首要,这四个名词与“主要矛盾”就是“近义词”;主流、大局、方向,这三个名词与“矛盾的主要方面”就是“近义词”……在教学中,对于这些近义词,我们可以在课本上做好旁批,准确地理解知识点。

4、注意对应词——学得灵活。

“主要”对应“次要”、“现象”对应“本质”、“物质”对应“意识”、“主观”对应“客观”、“正确”对应“错误”……我们首先就应该充分注意教材在表述中的对应词,在课本上做好批注。这样,就能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灵活运用的目的。

5、重读关键词——抓住知识重点。

所谓“关键词”,就是指课文中寓意深刻,能突出地揭示概念、原理的本质属性或特征的一些词语。最、首要、前提、基础、基本、关键、核心、主要、主导、实质、本质、根本、根源、标志、目标、目的、原则、源泉、决定、第一,等等,就属于“关键词”。

教材中的关键词是很多的,它们在课文中起到画龙点睛的重要作用。在学习中,我们可以采用在课本上对关键词划上点、线、圈、勾等着重号,或用彩色把关键词加以突出。

6、寻找反义词——正确理解知识点。

任何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学会从对立面去观察事物,能使我们对事物的认识更加准确。专家在编写教材时,为了对概念、观点、原理等进行准确的表达,一般都是使用一些精确的词语。我们在阅读时,应该使用反义词的方法,准确地理解课本中的知识点、观点和原理,进而培养辩证思维。

7、重视“引言”——注意前后两课之间的联系。

现行政治课教材,每一课都有一个引言。这个引言,既概括了该课的主要内容和要求,也言简意赅地点拨了该课与前一个课之间的有机联系。重视引言,能帮助我们在宏观上把握知识板块之间的联系,对知识的理解更加透彻。

8、板书标题——使学习“纲举目张”。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抓住标题,就统领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课(单元)有课(单元)的标题,节有节的标题,框有框的标题。抓住各种标题,就把握了课本内容最主要的东西。把各种标题“串”起来,就能起到“纲举目张”的效果。因此,在学习中,不能忽视各种标题,最好用彩色把各种标题加以突出。在学习、复习时,把各种标题“串”起来,既能对知识起统领作用,又能把知识梳理清楚,还能训练思维和叙述的条理性。

9、区别字体——吃透知识点。

现行政治课教材,在编写体例上,有三种字体:黑体字、宋体字和小字。黑体字是重点。宋体字是黑体字的延伸,它与黑体字一起构成了课本的正文。小字是对重点和正文的补充说明,它与旁边的名言警句、语录、谚语等一起对重点知识起辅助作用。阅读时,我们既要区别不同字体的字的作用,又要把它们联系起来进行思考。这样,既能熟悉教材,又能激活思维,从而把知识点吃透。

10、层层追问——发散思维。

一般地,政治课本上的每句话,都有它的前因后果。我们阅读政治课本时,必须把每句话同前后句、前后段、前后节、前后课的内容联系起来。具体方法是:围绕确立的中心(段意、框标题、节标题、课标题或其他),不断地对自己提出相应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等类问题。这样,一句话就就诞生几句话,一段就扩展成几段。这样,前后知识的联系也就越紧密清楚了,思维也就得到了发散。

11、逻辑推理——理清知识点之间的关系。

在新课的学习时,应尽可能地从旧知识推出新知识。在旧课的复习时,应探寻知识点之间的内在关系。这不仅符合人对事物的认识规律,而且能建立起知识网络,便于对知识的记忆。

12、带问阅读——对课文进行深层次的思考。

带着问题去阅读课文,从而使阅读变成一个有准备的、批判性的、注意力高度集中的过程。这样,既可以提高阅读的效果,又可以提高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先进的教学理念要通过先进的教学方式、方法体现出来,而教学理念转变本身也要在教育教学方式转变中进行,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新课程改革中,在丘广辉主持人的领导下,教研组秉承“立足教研,服务教研”的理念,开展了一系列的教学实践活动,为一线教师开展教学研究、教学实践提供了示范、交流、研究的平台,同时也让我们青年教师树立了先进的教育理念,不断改革高中教学方式、方法。下面我就对高中政治教学反思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传统的高中政治课教学方法基本上是教师滔滔不绝地讲满四十分钟,不留给学生充分的主动学习和消化时间,这种教学方式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从而失去学习政治的兴趣。其实,这种陈旧的教学方法实质上具有“重教师主导作用,轻学生主体作用;重知识灌输,轻养成教育;重群体教育,轻个体教育;重课堂教育,轻社会实践;重学校教育,轻社会教育”等诸多特征。因此,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必须改革高中政治课教学方式和方法,而要改革政治课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就必须彻底打破封闭、单项、机械、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所以,我认为,高中政治教师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要注意努力做到:

一、把握时代脉搏 使政治课永远充满浓郁的时代气息

政治课是一门时代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脱离时代的政治课除了一味的说教之外就是缺乏生气的一潭死水。多年的尝试 我认为时事政治教育可以水乳交融地“化”时政知识于政治课的基本观点和原理之中,把两者有机地统一起来。

如20xx年安徽劣质奶粉坑害儿童事件的曝光,我国海尔集团被世界品牌实验室评为“世界具有影响力的100品牌之一”,可引入必修一《经济生活》的教学中说明有关的理论观点,同样必修二《政治生活》的有关例子也可随手拈得,闹得沸沸扬扬的联合国改革,我国进行的轰轰烈烈的党的先进性教育,只要我们有心,具有时代性的例子比比皆是。与此同时 还要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观察、联系、分析、说明实际问题的能力 轻松愉快地形成对书本知识的综合、迁移、拓宽和加深 从而达到我们预期的教学目的和要求。使“理论联系实际”的朴素真理不只是漂亮的装饰 而真正成为我们行动的指南。

二、以学生为主体 实施开放式教学

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因其呆板、僵滞而早已明日黄花。必须不断地探索并采用符合中学生实际的教学方式,强调师生共同活动克服教师为中心的倾向,激发学生的情感和兴致,变封闭型教学为开放型教学,从而使双方真正领略愉快教学的美学价值。在教学方法的改革探索中,我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组织学生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并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一)辩论赛。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原理分析实际的能力,辩证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让学生在辩论中明辨是非,树立正确的观点。

(二)专题讨论。活动的目的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引导学生运用所学基本原理分析实践中的重大问题或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观察和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结合现实社会生活中的热点或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让学生共同探讨,发表自己的看法。老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经济、哲学、政治、文化的基本原理分析。师生双方通过平等探讨、畅所欲言、沟通思想,从而就某一问题达成正确认识,澄清模糊认识 纠正错误认识。如在学因果联系的时候,我组织学生开展了“克隆技术将会把人类带往何处”,让学生在对克隆技术利弊的分析中,潜移默化的树立了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和把握因果联系,提高活动的预见性,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三)组织学生制定理财方案。活动目的:让学生运用高一经济生活所学的股票、债券、储蓄等知识,结合家庭经济收入或个人零用钱制定一个理财方案,培养学生运用经济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同学们回家后和家长商量如何把家里的经济收入进行最有效的投资,每一种投资方式的有缺点是什么。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而且许多家长改变了对政治课的传统看法,一直认为这些活动非常好。

(四)开辟“时事论坛”,高一高二每堂课5分钟。通过引导学生运用所学基本原理分析实践中的重大问题或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观察和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表达能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由学生自己准备和主持,要求运用所学经济学、哲学原理分析同学们关注的社会热点现象如:中美关系、中日关系、中东和平进程、三农问题、经济结构调整、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就业观等。

三、质疑导思激活思维

思想政治课教材中有许多看似浅显明白的道理,学生未真正领会。教师可以用恰当的“问题”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使他们于“无疑”处生“疑难”,产生新奇感和探索感,使思维向新的广度和深度发展。当然 教师的“问题”要提得准确,有一定的难度,又能使学生感兴趣。例如讲到《政治生活》中“我国公民享有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时,提出“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是否允许信教”的问题;当讲到《经济生活》中“我国经济建设遇到资金困难的问题”时,引出“能否靠多发行人民币来解决”的疑问。让学生在分析中有分歧,而教师则进行引导,从而让学生得出正确的结论。

四、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教学质量

多媒体能把文字、图像、声音、动画和视频信息等众多信息集于一体,能在视觉、听觉上产生一定的刺激,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学习动机。因此在教学中还要结合新课程的要求,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比如,除常规方法外,还要求教师尽快掌握体现时代性特征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并运于教学过程之中。而这一点在政治课教学中体现更为明显、要求更为迫切。通过多媒体课件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或者是照片、图片、挂图等生动、形象且直观的教学手段,或者通过师生的讲述,把学生带入某种特定的情景之中,使学生有如身临其境。通过这种情感渲染和传达,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对知识的诠释和理解,免去了生涩与呆板,也达到使学生学会对知识活学活用的目的。如,学习“公司的经营”这一内容时,先用多媒体展示海尔集团的经营状况,让学生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激发学生兴趣和思维,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发现,达到对学生有效地实施教学的目的。

古人云“吾日三省吾身”。教师要不断进步,就要不断反思、反省。我们只有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反思,发现问题,不断改进,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业务能力,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作为一名青年政治教师,需要学习的地方还很多,而学校所创立的丘广辉名师工作室,充分发挥了名师教学示范和辐射作用,让我们青年教师多听骨干教师的示范课、专题讲座、通过教学研讨等形式,促进我们的专业成长,更让我们在教学中有了更深的反思,从而不断探索,力争使自己的教学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

传统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存在着诸多的弊端,特别是课堂教学中学生兴趣不高,主动参与意识不强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政治教师,而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新标准的试行为我们解决这一弊端提供了机遇。可当我们冷静、仔细地观察作为培养人的主阵地之一的高中政治课教学时,发现存在着如下两种情形:一是在各类公开课、优质课、评比课中存在着以追求吸引和满足学生感官刺激为目标的教学倾向,还美其名曰为“新课程理念的课堂教学”。二是在日常教学课堂中存在着以各类考试分数为目标的教学追求,弥漫着一心提高考试技能的浓厚气氛。这些值得提醒广大一线教师。

一、“吹气球式”课堂教学

在许多常规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教师大多数时候只采用讲授为主的单一形式传授知识和解题技能,学生得到的是暂时性的知识扩充和解题技能的提升,等到考试过后大部分还给了教师。我们称之为“吹气球式”课堂教学,即学生如同“气球”,在学习期间,教师不断地对着“气球”吹气,吹到一定程度后,放手让其冲出去,即参加各类考试;不论冲得远还是近——考上或考不上,冲完后,气球中的气也就泄完了,学生脑中仍空空如也。这是完全背离新课程理念的。

这些教师一般采用这样的讲解策略:首先检查学生过去已经学习过的内容,然后呈现新的内容,并使用大量的时间予以讲解;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练习,以巩固新的学习内容;最后布置较多的作业来强化训练,提升学习效果。

我们都知道,在不同的课型下存在着因采取不同教学策略而产生不同教学效果,但就此就认为策略和效果之间存在着机械的一一对应关系,则是一种简单化思维。一位优秀的教师面对日益丰富、充满灵性的课堂教育教学实践,必须在课堂教学策略上树立“弃佳求适”观念。换句话说,教师在实际教学时面对众多的教学策略,任何时候、任何情况都不要相信有“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而应该针对不同教学内容,依据教学设施、自身及学生特点加以分析、选择,经过长期的实践与思考而形成适合自己的教学策略。只有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在具体的课堂教学操作时,笔者以为坚持以下做法很有必要:1.教学策略要与教师的教学风格相对应。不同风格的教师形成不同的教学风格,对同一教学目标也会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只有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学策略才会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既让教师自身得到成长,也使学生得到发展,以杜绝“东施效颦”的不良现象。2.教学策略要与学生的学习方式相匹配。这里的相匹配主要指教师所采用的教学策略对学生来说不很熟悉,带有一定的不适应性和挑战性。这样做在一定程度上能激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产生战胜不适应性和挑战性以显示自己能力的渴望,满足自己的成功欲,从而得到发展。3.教学策略要与学生的天性相符合。人的天性一般而论主要涉及人的行为方式、思维习惯、语言交流及价值观等。不同的教学策略所提供的环境会对学生上述天性的发挥产生不同的影响,既可能使学生原有的天性潜能得到充分发挥,也有可能使良好天性潜能受到压制甚至被扼杀。所以不论是发现策略还是讲解策略,对不同的学生和教师而言,都存在着合理性,只要应用得当都能成为最佳的教学策略,不必强硬搭配。

我们经常看到教师采用如下课堂教学程序:教师先抛出带有争议或有新意的问题引发学生好奇心,组织学生进行讨论等活动;在讨论期间教师关注学生的具体反应,适时通过提问来了解学生是否达到要求;最后设置情境,为学生将新学到的内容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提供机会。很明显,上述课堂教学活动反映出教师的课堂教学以发现教学策略为主,这不失为一种合理的构想。

二、“洋葱式”课堂教学

在各类公开课、比赛课中,我们经常看到很多教师采用非常丰富的课堂教学形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刺激学生的思维,极力营造热闹的教学氛围,以此增加课堂教学的生动性,进而争取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但更多时候,我们却发现实际教学效果和主观期望并不一致,学生得到的可能多为头脑中的快乐体验。我们把他称之为“洋葱式”课堂教学,即如果我们将教师的教学形式一层一层剥去,始终不会出现有价值的“内核”。换句话说,只见各种形式的轮流上场表演,不见真实的教育教学内容,存在着很大的缺陷。

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主张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营造民主平等的课堂教学氛围有利于学生迅速进入课堂教学的主体角色,但如果营造氛围只是一味地迎合学生的兴趣,课堂教学就会形成放任自流,一盘散沙,甚至失控的局面。因此,我们在营造氛围时要牢记自己“组织者”的身份,我们要根据课堂教学的内容确定合适的教法,结合学生特点对课堂教学作精心的安排和合理的组织,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保留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权威”形象,及时发现“散漫”的苗头并加以制止。因此,氛围的营造要坚持适度原则,我们应该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去,却不能把自己等同于学生,这样才能课堂教学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不是一蹴而就的,重要的是老师们能够脚踏实地地不断进行教学实践和创新尝试。有些老师认为教科书厚、教学内容太多,而课标规定的课时太少,实际上这有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就是在教教材的理念作用下老师仍逐页逐句照搬教科书,加上一开始试用高中政治新课程教科书时,担心高考,不少老师“旧鞋”之外套“新鞋”。我们高中政治教师要更新观念,转变思想,勇于做政治教学改革的实践者,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学会解决课堂教学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不断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效果,促进教与学的和谐发展。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