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好的工作方案应当考虑到各种因素,包括人力、物力、时间等,尽可能做到周全和可行。通过研究这些工作方案范文,我们可以培养出更好的工作规划和执行能力。
社会工作服务方案(汇总17篇)篇一
依托“互联网+”,促进社会组织、专业社会工作、志愿服务健康有序发展,是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重要方式,也是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增进人民福祉的重要抓手。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民政部门主动作为,积极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推动社会组织、专业社会工作、志愿服务以及慈善募捐等事业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依然面临信息化基础薄弱、信息公开不广泛、互联网服务不充分等问题。当前,运用“互联网+”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任务很紧、场景很广、创新很快、潜力很大,需要各级社会组织登记管理机关加快行动、主动作为,着力在未来三年(2018-2020年)将《“互联网+民政服务”行动计划》的相关任务部署贯彻落实到位。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数字中国、网络强国和智慧社会的战略部署,牢固树立“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加快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社会组织、专业社会工作、志愿服务、慈善募捐等工作深度融合,推动政务服务流程优化再造,提升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和人民群众满意度。
——坚持统筹布局。强化“一盘棋”思想,服从大局安排,聚焦《“互联网+民政服务”行动计划》的目标和重点,落实具体工作任务,深化部门合作、上下协同、纵横联动。
——坚持用户导向。以群众的办事需求、社会组织的发展需求、社会力量的参与需求、行政机关的监管需求为着眼点,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优化办事流程,改善用户体验,推动信息惠民。
——坚持改革创新。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推动技术创新和流程再造,广泛运用互联网治理手段、大数据辅助决策,完善寓管理于服务的动态监管体系,与时俱进提升政务服务效能。
——坚持融合发展。加强数据有序共享,推进政务数据、行业数据、社会数据等汇聚融合、合理利用,推动社会组织依托互联网更好发挥作用,增强社会治理、公共服务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一)主要举措。
1.优化社会组织网上办事服务。把握社会组织登记管理制度改革要求,贯彻落实“放管服”任务部署,统筹推进、条块结合、上下联动,推动相关办事事项线上“一网通办”、线下“只进一扇门”、现场办理“最多跑一次”,协同建设网上办事大厅,完善分类服务指南,优化网上服务流程,开发友好服务界面,加强移动终端服务及信息推送,推动社会组织登记、年检/年报、评估、公开募捐资格管理等业务网上办理,努力让群众少跑腿、让信息化多跑路。配合法规修订与制度实施,加强登记管理机关信息化条件配备、互联网应用能力建设,健全网上受理、网上审批、网上反馈、网上监管工作机制,推动移动办公、无纸化作业、电子档案管理,着力提升登记管理效能和为民办事服务水平。
2.推动社会组织法人库及相关信息系统建设。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的全国社会组织登记管理“一库、一网、一平台”的技术方案,兼顾国家、省、市三级互联的网上政务服务平台体系整合,推动社会组织法人库建设(含行政审批、综合监管、信用管理、执法监察等信息系统开发与升级),为民政部全流程一体化网上政务服务平台提供业务支撑。指导各地因地制宜、小步快跑、迭代开发,增强工作灵活性,夯实“互联网+”基础。推动有需求的地方使用部本级业务办公平台,支撑各级工作人员依托同一平台交流业务、答疑解惑。加快制定社会组织元数据标准、数据质量管理标准及相关信息系统接口标准,推动不同层级、部门信息系统之间数据融通、信息互通,协力打破“信息孤岛”。
3.推动社会组织数据管理和数据共享。加强社会组织数据质量管理,规范数据存储、交换与利用,对增量数据逐级汇总、实时更新,对存量数据系统排查、分级完善,提升全国社会组织登记数据的精准性、规范性、系统性;条件成熟时,通过购买服务等形式,委托专业机构,组建专门团队,开展全国数据日常监测、精细管理、及时纠错。依托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联席会议机制、民政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机制,推动社会组织信用信息平台建设,通过民政统一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与网信、发展改革、教育、公安、司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人民银行、税务、市场监管等部门实现数据共享,依法依规交换、分享和利用社会组织数据资源及相关法人、自然人信用信息。探索采用监控大屏、数据地图、关系网络、智能语音提醒等展现方式进行大数据挖掘与分析,支撑宏观决策、日常监管、风险预警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4.推动社会组织信息网上公开与公众查询。以公众需求为导向,依托民政门户网站及相关公共服务平台开展信息公开,优化全国社会组织数据统一查询服务,实现社会组织基本信息、年检/年报信息、信用信息、行政许可与处罚信息等数据一网通查。发挥传统媒体、新兴媒体各自优势,面向社会开放依法可公开的社会组织数据资源,支持互联网门户网站、新媒体平台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社会组织查询服务,方便公众随时随地获取信息。加强移动端信息公开服务,推动“中国社会组织动态”政务微信建设,鼓励地方民政部门开展社会组织“两微一端”(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等新媒体建设,拓宽与网络媒体合作渠道,扩大面向基层群众的正能量传播,提升社会组织的知晓度与公信力。
5.运用互联网手段实施社会组织执法监察。加强社会组织网络舆情监测,跟踪社会组织网上活动信息,对潜在风险点早发现、早通报、早处置。发挥互联网信息传播优势,及时曝光非法社会组织名单及社会组织违法违规行为。完善社会组织网上投诉举报机制,实现举报信息和社会组织执法监察系统自动对接。运用大数据技术筛查互联网上非法社会组织信息,为打击非法社会组织提供具体线索。打通与国内主流搜索引擎、新媒体服务商的数据接口,在搜索结果、服务列表中标识合法社会组织信息,拦截屏蔽非法社会组织信息,切实维护和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6.引导社会组织提升信息化服务能力和互联网传播水平。鼓励社会组织适应信息化要求、强化互联网思维,自觉学网、知网、用网。引导社会组织加强网站、自媒体建设,推广使用便捷易操作的管理软件、手机app、微信小程序,推动工作方式从线下为主向线上线下融合转变。引导社会组织遵守《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把握网络传播分众化、差异化特点,加强社会组织新闻发言人制度建设,积极稳妥运用互联网和新媒体发声,推动品牌建设与传播。鼓励社会组织利用互联网平台的协同优势,积极参与网络公益、网络扶贫,不断拓展服务项目,增强资源筹措能力,实现社会组织服务与社会需求有效对接。搭建社会组织与互联网企业对话和会商的渠道,为社会组织在相关互联网平台开设账户、开展宣传、开通服务提供便利,增强社会组织运用互联网优质资源开展活动的能力,激发社会组织创新发展的活力,推动社会组织更好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群众、服务行业。
(二)进度安排。
2018年,启动全国社会组织法人库建设并出台相关管理制度,基本完成信用管理、执法监察等信息系统(一期)面向地方的部署使用,初步完成社会组织统一用户办公平台、登记管理知识库、离任审计管理模块的开发部署,实现社会组织登记证书基于二维码技术的法人基本信息加载,签订并启动实施与相关互联网企业、互联网平台的合作备忘录,实现互联网搜索引擎直接查询全国社会组织信息,推动社会组织信息共享共用。
2019年,全面部署使用全国社会组织统一用户办公平台,基本完成数据“一数一源”质量管理,初步完成法人库应用系统定制开发并面向地方部署试运行,推动与地方社会组织信息化系统对接,实现与民政部一体化网上政务平台有效衔接整合与复用;推动手机端移动办公,启用方便实用的微信小程序,形成社会组织自媒体宣传矩阵,切实帮助社会组织赋能。
2020年,完成法人库项目验收及地方部署使用,打通电脑端、手机端兼顾的线上服务流程,推动“一号申请、一网通办”服务延伸基层,实现各级社会组织登记管理机关信息化办公、网络化服务;丰富社会组织大数据监管模式,做到及早预防、主动甄别、关联处置、系统排查、辅助决策,推动形成“互联网+”服务有序开展、社会组织治理智能化的新格局。
(一)主要举措。
1.推动信息系统建设及信息汇总。建设社会工作信息服务系统,加强数据收集,汇聚服务资源,掌握行业动态,辅助开展从业人员、服务机构的台账管理、就业培训、内部治理、激励惩戒与资讯交流,助力提升社会工作职业化、专业化、规范化水平。
2.推送专业社会工作服务信息。依托互联网平台推送技术及地理信息技术,打造社会工作服务对象与服务提供者之间“零距离、多渠道、精准化”的供需对接机制、服务品质评价模式,扩大专业社会工作服务公众的覆盖面、可及性,让城乡居民能够便捷享受身边的社工服务。
3.推动社会工作大数据分析运用。基于大数据分析和互联网传播,展示具有中国特色、契合本土需求的社会工作服务项目,推广方法专业、公众欢迎的社会工作服务模式,加快形成多维度、高效能、全流程的服务质量管理体系。探索运用“互联网+”,创新社会工作行政管理,辅助决策分析,促进政策完善。
(二)进度安排。
2018年,深入论证应用需求,深化系统设计,形成社会工作信息服务系统的建设方案;对接相关互联网平台,探讨推送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的可行性,形成相关具体方案;发挥各方参与主体的能动性,基本实现“中国社会工作”标志在互联网上广泛传播和有效识别。
2019年,启动社会工作信息服务系统建设,汇聚各地社会工作数据,形成依托大数据分析的社会工作管理与服务模式,搭建方便公众定位查询的互联网渠道,推送属地社会工作服务项目信息,丰富社会工作项目、品牌、理念的互联网传播模式。
2020年,基本建成社会工作信息服务系统(含手机移动端),实现全国社会工作相关数据互联互通、共建共享,形成社会工作人员、机构、项目和服务对象之间有效对接供需,扩展社会工作服务可及性、覆盖面,提升群众知晓度和满意度。
(一)主要举措。
1.推动信息系统建设与指定。落实《志愿服务条例》关于志愿服务信息化建设要求,升级改造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系统,组织开展相关地域、领域的志愿服务信息系统指定工作,推动信息系统之间互联互通,汇聚志愿服务大数据资源,为社会公众便捷参与志愿服务、形成完整志愿服务信息、掌握志愿服务发展动态、科学进行决策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2.推动志愿服务流程优化。把握志愿者的分众化特征、个性化需求,优化信息系统的流程设计,发挥互联网平台的流量优势,为有需求的个人和组织提供网上服务渠道,搭建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服务对象对接平台,提供实名注册登记、活动搜索报名、人员招募录用、服务时间记录、证明查询打印等全流程、多场景、便捷化服务,引导推动志愿服务规范高效开展。
3.推动志愿服务的联合激励。以志愿服务信息系统建设和数据共享为依托,会同相关部门、互联网平台加强志愿者褒奖和优待,丰富与完善具体待遇和措施,扩大志愿服务精神、志愿服务活动的网络传播和典型宣传,助推完善公民信用信息制度、社会诚信体系建设,进一步激发人们的爱心与热情,使志愿服务成为社会风尚,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社会环境。
(二)进度安排。
2018年,广泛部署应用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系统,有效汇集志愿服务数据信息;结合“金民工程”实施,研究形成志愿服务信息系统改造升级方案;依托社会组织信息化建设,基本完成存量志愿服务组织标识;对接相关互联网平台,形成具体合作方案。
2019年,完成全国志愿服务系统迭代升级改造,启动相关地域、领域志愿服务信息系统指定及数据对接工作,开发手机用户端小程序并推广使用,为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者打造全流程、便捷化服务,增强志愿服务信息系统的公众知晓度、用户友好性。
2020年,基本建成志愿服务大数据资源库,实现相关部门间的志愿服务数据共享与汇聚,形成与互联网企业、平台共同推进志愿服务的长效机制,推动完善志愿服务激励机制,实现志愿者登记、志愿服务组织管理与互联网技术有机结合,志愿服务活动、志愿精神弘扬与互联网传播深度融合。
(一)主要举措。
1.推动互联网募捐信息规范发布。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及相关标准,依法依规开展慈善组织互联网募捐信息平台遴选指定和日常监管,指导平台加强募捐信息发布审核,扩大网络传播范围,防范网络舆情风险,营造“人人公益、随手公益”的网络公益环境。指导公募慈善组织、互联网募捐信息平台之间开展对接,打造便捷、规范、畅通的筹资渠道,为慈善组织筹措善款、扩大影响提供规范指引。
2.推动慈善组织信息统一公开与透明查询。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的信息公开要求,对“慈善中国”平台进行改造升级,优化版面设计,完善内容维护,加强数据对接,拓展客服体系,提升运用网络开展慈善募捐备案管理的效能,方便慈善组织办理相关事项、公开慈善信息,方便公众便捷查阅公益慈善的“明白账”“放心账”。探索区块链技术在公益捐赠、善款追踪、透明管理等方面的运用,构建防篡改的慈善组织信息查询体系,增强信息发布与搜索服务的权威性、透明度与公众信任度。
3.推动慈善捐赠联合激励与惩戒。贯彻落实发展改革委、人民银行、民政部等40个部门和单位联合签署的《关于对慈善捐赠领域相关主体实施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的合作备忘录》,探索建立涵盖慈善组织及其负责人的信用数据库,加强慈善捐赠相关信用信息的共享互通,推动备忘录各参与部门及相关互联网平台向慈善组织、捐赠人提供多种优惠便利措施,并联合惩戒诈捐、骗捐等失信行为,保障公众合法权益。
(二)进度安排。
2018年,完成第二批互联网募捐信息平台遴选并加强能力建设;选定“区块链”技术方案,完成“慈善中国”平台新一轮升级改造,基本打通“慈善中国”平台与互联网募捐信息平台的数据对接,初步实现各地慈善组织、网络募捐等数据定时汇聚。
2019年,打通“慈善中国”平台与地方自建系统的数据对接,启动慈善捐赠信用信息与社会组织信用信息平台、相关部门信用信息系统、互联网企业与金融机构信用产品的对接,推动慈善信息在互联网搜索结果页直接展示,基本实现“慈善中国”平台的数据即时更新、多方共享和便捷查询。
2020年,运用先进技术记录慈善项目全程信息,努力推动网络募捐善款从捐赠者手中到受助者手中全过程有迹可查,基本实现全国慈善组织的项目进展情况、公开募捐金额等数据互联互通、智能统计和透明监管,增强慈善组织、慈善项目的社会公信力。
(一)加强思想武装。
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战略的重要论述为主线,聚焦“互联网+政务服务”、“互联网+民政服务”,组织系列培训、集中调研、专题会议、主题宣传和远程视频教学,确保各级社会组织登记管理机关工作人员运用“互联网+”,将“民政为民、民政爱民”思想入脑入心、用到实处。各级社会组织登记管理机关负责同志要带头解放思想、更新理念,至少围绕“互联网+”作一次报告或开展一次学习成果分享,引领所在部门打破传统思维方式、工作模式束缚,着力构建开放、互联、共享、集约、透明的工作方法体系,自觉运用互联网,加快工作转型升级。
(二)加强组织实施。
按照“互联网+民政服务”的总体部署,与各有关职能单位做好工作对接,做好“三社联动”等民政业务协同,加强社会组织登记、管理、执法的内部衔接,发挥社会组织服务中心等单位和软件研发机构、网络社会组织的能动性,统分结合,借力用力,加大协作,灵活实施,形成效应。将“互联网+”纳入社会组织登记管理年度工作要点、地方业务工作评估范围,定期进行总结、督查和通报。适时在“互联网+”发展较好地区开展试点示范,鼓励各地学习借鉴,形成比学赶超工作局面。部、省两级社会组织登记管理业务部门明确专人或专岗从事“互联网+”工作,保持人员队伍的相对稳定,加强干部培养锻炼,建立健全工作保障激励机制,抓好项目规范管理,重视廉政风险防范,尽快形成一支耐得住寂寞、敢啃能啃硬骨头、既懂互联网又熟悉业务的信息化骨干队伍。
(三)加强资源配置。
充分利用国家、地方社会组织法人库、“金民工程”等重大电子政务项目提供的资金和系统资源,支持有条件的地方争取项目经费,保障有困难的地方使用全国系统,推动数据资源逐步汇聚到民政统一大数据中心。发挥各地社会组织(包括慈善组织、志愿服务组织、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能动性,探索在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购买服务目录中设置有关“互联网+”内容,鼓励社会组织就“互联网+”申请项目立项、筹措经费,支持社会组织参与“互联网+”的技术开发、项目实施与产品推介,协同推进社会组织信息公开和互联网传播。
(四)加强政企合作。
在职能范围内,加强与优秀互联网企业、平台的合作,视情签订合作备忘录,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在依法依规前提下,把握互联网创新规律、“放管服”改革趋势,以行动方案为基础,大胆探索实现路径,积极拓展合作内容,协调推进项目实施、标准制定、模式推广,不断丰富公众参与、开放透明、清亲兼顾、良性互动、与时俱进的政企合作模式。
(五)加强安全防护。
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落实国家关于网络安全、公民个人信息保护、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等法规制度,加强社会组织法人库等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安全防护,加强社会组织登记管理机关、业务主管单位、社会组织(包括慈善组织、志愿服务组织、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以及办事群众等用户的信息保护,防止隐私泄露、信息不当使用。建立网络安全常态化工作机制,加强重大节点网络安全防护,切实保障和维护网络安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社会工作服务方案(汇总17篇)篇二
一、指导思想。
以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米”为总目标,围绕强化基层民政工作人力、专业双支撑,强化基层民政服务能力水平。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以社工站为依托、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为力量,打造专业社会服务平台,充分发挥社会工作在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促进社会公正和谐等方面的作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新时代我区各项事业发展蹚出一条新路。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正确政治方向。
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提高政治站位,把社工站打造成为宣传先进思想的阵地、贯彻路线方针的阵地、密切联系群众的阵地。
(二)坚持群众需求导向。
围绕困难群众最根本、最迫切的需求,找准目标,精准服务。
(三)坚持社工专业方法。
逐步打造一支专业素质过硬、实操经验丰富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用社会工作理念和方法提升基层服务质量和水平。
(四)坚持社会广泛参与。
建立以民政部门为主导,利用财政资金,采取市场化、契约化方式,面向具有社会服务,特别是具有社会工作专业服务资质的机构购买服务。
三、职责分工。
具体职责如下:
(一)区民政局负责研究制定我区实施方案和相关配套工作方案;
指导社工站工作人员开展业务和实务培训;对项目年度实施计划、政府购买服务合同(协议)、人员配备情况进行备案管理;对社工站服务情况进行指导、检查和评估。
(二)各乡镇、社区负责为社工站提供必要的办公场所、办公设备和活动场地,协助社工站各服务项目的组织实施。
(三)承接主体负责人员招聘、场地规划、人员管理、项目规划和具体实施。
(四)各乡镇、社区社工站负责项目的具体实施,根据本乡镇、社区实际情况,制定本年度服务方案,上报承接主体审核,报区民政局备案。
四、进度安排。
2022年,全区建设xx个社工站,其中x个区级社工总站,x个乡镇级社工站,x个社区社工站。孵化培育一批扎根基层的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不断壮大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配备必要工作人员,实现全区乡镇、社区社工站机构全覆盖、工作全覆盖。
2023年,在社工站项目实施成效基础上,不断提升现有社工站服务水平,完善服务内容,强化专业意识。同时,持续推进社工站项目实施进度。
2024年,培育一批特色鲜明、效果显著、服务专业、影响力大的示范站点。
2025年,围绕社工站专业化服务的各项基础性工作,不断完善巩固提升社会工作专业化水平,鼓励各社工站因地制宜,打造一批具有xx特色的社会工作服务项目。
五、社工站建设标准。
(一)硬件设置。
社工站应具备能够满足工作必需的办公场地和设施设备。办公场地应按照便于服务的原则,采取独立办公、分区域集中办公等方式设置,并配备桌椅、电脑、打印机、档案柜等设施设备。社工站开展个案咨询、小组活动等所需的场所,应按照“一室多用”原则灵活设置。
(二)制度建设。
社工站要有合理的组织架构和内部责任分工;要有规范的运行流程和标准;要建立健全服务场所使用管理、人才队伍建设、人员管理、志愿者管理、服务管理,以及文书档案管理等规范化制度;要有服务承诺、服务对象满意度反馈等机制。
(三)人员配备。
原则上每个社工站按照不少于2名工作人员进行配备,明确工作人员为承接主体聘用的工作人员,与承接主体签订劳动合同,由承接主体为其发放薪酬,并按国家规定缴纳社会保险。工作人员原则上要求年龄在45岁以下,高中以上学历,社会工作专业、社会学专业、心理学专业优先,具有社会工作、社会管理、心理咨询、民政领域相关从业经验人员优先,同等条件下本地户籍人员优先。所有满足报考条件的社工站工作人员,从上岗之日起3年内必须取得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证书并完成登记。
(四)统一标识。
社工站须悬挂统一的标牌、标识,格式为:“中国社会工作标识+xx区xx乡镇(社区)社会工作服务站”。
六、服务内容。
社工站各项服务应严格按照购买服务资金使用要求,确定重点服务对象和服务事项。
(一)社会救助领域。
协助社会救助部门开展政策宣传、需求分析、绩效评价等事务,并为救助对象提供心理疏导、照料护理、资源链接、能力提升、社会融入等服务。
(二)养老服务领域。
为特困人员(含机构供养和分散供养),经济困难的空巢、留守、失能、残疾、高龄老年人,以及计划生育特殊家庭老年人等特殊困难老年群体,提供养老保障、生活照料、康复照护、社会救助、健康服务、能力评估、精神慰藉、法律援助、老年教育等服务。建立助老档案、特殊困难老年人定期巡访制度,开展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志愿服务,制定老年人心理关爱项目等。统筹服务性企业建立居家养老服务网点,上门为日间居家老人提供助餐、助浴、助洁、助急、助医等为老服务,打造城镇“十五分钟”养老服务圈。
(三)儿童福利领域。
围绕家庭探访、入户核查、监护评估、精准帮扶、政策宣传、业务培训、热线运行、督导检查等环节。协助区民政部门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和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等困境儿童保障工作,为困境儿童提供心理疏导、精神抚慰、关系调整、资源链接、社会融入等方面的服务。为有需求的农村留守妇女开展心理辅导、精神慰藉等专业服务。
(四)社区治理领域。
探索“五社联动”(即社区、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区社会组织、社区公益慈善资源联动)社区治理模式,发展壮大社区志愿服务队伍、培育孵化社区社会组织、链接社区公益慈善资源,推动多方参与社区治理。按照居民需求,合理设计、承接和实施服务项目。协助乡镇、社区在居民健康教育、社区群众文化、社区环境改善、社区防灾减灾等方面提供专业服务。
(五)社会事务领域。
开展婚姻和殡葬政策法规、移风易俗等宣传倡导,婚姻、殡葬需求咨询服务。为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特别是返乡和易走失人员提供心理疏导、教育矫治等服务。
(六)探索其他领域服务。
除民政领域外,社工站可拓展承接禁毒、司法矫正、青少年事务等其他领域社会工作服务,丰富社工站服务内容。
七、实施步骤。
(一)制定实施方案。
区民政局根据工作实际确定社工站服务项目,制定年度实施计划并报上级民政局备案。年度实施计划应包含项目背景、项目目标、项目预算和购买方式、项目内容和进度安排、社工站服务质量和数量标准、绩效评估等内容。
(二)组织政府采购。
区民政局要严格按照政府采购有关规定公开服务项目信息,包括服务内容、服务标准、服务要求、购买方式、承接主体条件等事项,坚持公开、公正、公平、择优的原则,依法依规履行政府采购相关流程,确定承接主体。承接主体主要是依法登记成立的社会组织,应具备提供服务所必需的设施、人员和专业技术能力,具有健全的内部治理结构、财务会计和资产管理制度,拥有一支能够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社会工作知识、方法和技能的专业团队。
(三)签订合同(协议)。
区民政局应在中标(成交)通知书发出之日起30日内,与中标(成交)的承接主体签订政府购买服务合同(协议)。服务合同(协议)应明确服务期限、服务内容、服务目标、服务标准、服务价格、工作人员配备和资质要求、资金结算方式、各方权利义务、违约责任等内容,明确因政策调整等不可抗力因素,可变更或解除协议。
(四)开展驻站服务。
社工站服务项目承接主体在服务合同(协议)签订后1个月内,按照要求完成站点设置、工作人员配备等基础工作;积极组织工作人员开展需求调研,制定服务计划,提供专业服务,做好资料归档、动态推送、进度简报、经验总结等工作,并按时向区民政局提交月度工作简报、中期工作报告和末期工作报告。
(五)资金支付。
合同签订后,承接主体要以书面形式向购买主体提交资金申请,并附相应的服务协议、凭证资料等。购买主体审核后按照有关财务支付规定和协议内容支付资金。
(六)组织监管评估。
购买主体应建立健全监督管理机制,全程跟踪社工站服务项目实施进展和服务开展情况,重点围绕服务内容、服务时间、服务对象满意度反馈、工作人员管理、人才培养、财务管理等内容开展监管,发现偏离合同(协议)目标的要及时予以纠正。区民政局将按照本方案相关要求,对社工站项目实施及服务开展情况进行评估,并将评估情况报送上级民政部门。
八、经费保障。
按照“区级保障为主,省市分级补助”的原则,落实社工站项目实施经费,并严格遵守经费使用规定。
(一)区民政局主要从可用于政府购买服务的经费中,统筹安排社工站项目实施经费,推动项目资金纳入财政预算,积极争取上级补助资金。
(二)社工站服务项目经费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向承接主体支付。
承接主体必须严格按照合同(协议)约定的服务范围、服务内容、服务标准、项目预算等要求使用项目经费。
(三)省、市补助资金主要用于评估等次为优秀的县(区)民政部门及承接主体,开展本地区、本机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和专项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实施等方面的经费支出。
九、有关要求。
(一)强化组织领导。
区民政局要形成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社会工作职能部门牵头负责,相关业务部门分工协作的工作机制,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在创新民政服务模式上蹚出一条新路。
(二)多元经费保障。
区民政局应积极统筹可用于政府购买服务的资金、福彩公益金、一般公共预算资金等,用于购买社工站服务项目,足额落实项目资金。
(三)严格资金使用。
区民政局要严格按照各类资金的使用管理规定,明确资金使用方向,确定社工站各类服务项目的范围和内容,杜绝超范围服务引发的资金使用风险,要监督承接主体依法依规使用各类资金。
(四)加强队伍建设。
严格落实民政部《社会工作者继续教育办法》,区民政局和承接主体应定期组织社工站工作人员开展考前培训、业务培训、实务培训、督导培训等,不断提升社工站工作人员民政业务能力和社会工作从业水平,加快孵化培育本地社会工作服务机构。
(五)广泛宣传交流。
区民政局和承接主体要及时总结经验,加强相互交流,共同提升质量,要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手段,宣传社工站项目实施的重要意义,传播专业社会工作的服务成效,推广具有借鉴意义的工作经验,为项目推广和社会工作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
社会工作服务方案(汇总17篇)篇三
20__年,按照“规范运作、创新发展”的工作要求,严格执行相关规定,围绕“提高矫正质量,探索工作机制,创新管理模式”的工作思路,加强对矫正对象的日常管理,强化矫正措施,推动社区矫正工作健康发展,具体思路如下:
一是认真总结社区矫正试点经验。20__年上半年联合召开社区矫正试点工作会议,总结交流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经验,并对如何深入推进试点工作进行部署,推动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积极稳妥发展。
二是进一步提高矫正质量。强化措施,加强对矫正对象的衔接管控。按照“积极稳妥、依法规范、协调配合、质量为本”的原则,探索个案矫正、分类矫正、心理矫正等措施,不断提高矫正质量。依托区心理咨询中心建立区心理矫正工作站,在1-2个街道建立社区矫正心理。积极学习借鉴先进经验,探索建立科学合理的社区矫正质量评价体系,确定合理的评价指标,采用科学的评价方法,加强对社区矫正质量和效果的评估。
三是加强工作的规范化建设。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完善和落实对社区服刑人员的监管网络和考核制度,探索外出社区服刑人员的调查和跟踪教育管理。严格按照《社区矫正考核奖惩暂行办法》、《社区矫正法律文书规范标准》执行,确保工作规范运行。
吸收一批有责任心,热心矫正工作的退休政法干部,教师等人员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中来;
着力培育一批社区矫正工作能手,切实解决有人做社区矫正工作,由能力的人做好社区矫正工作。
五是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对社区矫正工作进行客观的评价和积极的报道,争取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为社区矫正立法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社会工作服务方案(汇总17篇)篇四
黄某,男,1983年12月出生,小学文化程度。
家庭背景:案主一向比较听从父亲的话,也把父亲当作榜样,父亲的突然去世给他打击较大。其母亲因为能力有限,工作单位比较远且经常加班,与案主接触时间也很少,对案主不大管教。案主的奶奶负责照顾其生活起居;对案主比较宠爱,尽量满足他的经济需求。但由于年龄差距,他们之间平时也不太沟通。
个人情况:案主本在正常小学就读,由于上课时经常有不正常举动,学校劝其父母将其转学至辅读学校。后案主进入辅读学校就读,完成九年义务教育,毕业后拿到辅读学校的结业证书和智力残疾证。
案主曾随其父亲到工厂上班,从事车床工作,其父亲去世后,他就离开工厂,不愿再从事车床工作,因为他认为这份工作太危险。此后案主就一直在家,经常出入网吧,还有喝酒、吸烟的嗜好。案主非常内向,不愿与人打交道,几乎没有朋友。
案主失业后经常沉迷网络,出入网吧,彻夜不归,需要钱就直接向母亲和奶奶要,要不到有时甚至会动手打人。案主没有就业的欲望,只想继续现在的生活。他认为自己的能力很强,只要他想找工作了就一定能找到,但当被问及想从事什么工作时,却表现得相当茫然。
案主的主要问题是由于自卑心理不肯面对现实。案主之所以会如此沉迷网络,是希望通过网络这个虚幻世界满足现实生活不能得到的东西(如,朋友、交流等)。网络成为他逃避现实的有效手段,在网络中案主得到了满足,但这种满足使案主与现实脱离得越来越远。
案主对就业的看法也证明了这一点,他只能对就业表示一种空泛的信心,却没有具体方向,也没有实际行动。他拒绝思考求职可能的困难,这是一种很明显的逃避行为。
基本步骤:
与案主建立工作关系,了解其需求。使案主感受到别人对他的关爱和接纳,同时协助案主表达他真心和合乎现实的需要。
询问及了解案主目前的行为。工作员引导案主将注意力集中于自己当前的行为上,同时通过引导案主讨论现在的行为,使案主认识到他可以并需要对自己的行为作出有效的控制。行为评估。协助案主评估其行为是否会对自己或他人有好处,行为本身能够满足他的需要等。协助案主指定行动的计划,可以先制定一个短期及简易可行的计划。
执行计划。要协助案主对计划作出承诺;当案主没能依照承诺履行计划时,工作员不能接受案主的任何借口,而是鼓励案主勇敢地面对现实。工作员应该对案主的改变充满信心和耐心。
总体目标:协助案主面对现实,摆脱对网络的沉迷,采取实际行动重新就业。
工作计划:
(一)接触案主,通过案主感兴趣的话题,与案主建立初步关系。
(二)进一步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了解案主内心的需求。
(三)询问及了解案主目前的行为,协助案主评估他的行为,制定恰当的工作计划。
(四)推动案主采取行动执行计划,持续地鼓励案主,或者根据实际情况修改计划。
(五)效果评估,肯定案主的努力,必要时可继续跟进。
社工首先由居委干部带领直接走访案主家。我们与其交谈,他却蒙头大睡,对我们不理不睬,社工留下联系方式后离开案主家。
第一节:社工前往案主家,希望能使案主放松心理戒备,开始时案主对于社工不太信赖,依旧不理不睬。社工就与其奶奶交谈,涉及案主问题的时候社工总能站在他的角度替他讲话,几次过后也许其心理防线已打开,当社工再次与其打招呼时,他能主动回应。
第二节:在案主慢慢接受社工后,社工与其交谈比较感兴趣的话题比如网络、电视、饮食等。当谈及这些话题时案主明显比较兴奋,话比较多。社工发现案主虽然是智力缺陷,但能正常交谈,表达自己的意思,只是想法有些简单。
随着时间推移,案主已对社工比较信任,不再排斥与社工交谈。当话题转移到工作和学习上时,案主有些茫然,开始时他表示不愿意工作,还想继续玩。于是,社工与案主形成口头承诺,希望他思考一个星期后给出明确答复,替自己设计将来,案主表示同意。
第三节:一个星期以后,案主表示希望自食其力但还要再玩一段时间。社工说明了自己的想法,但由他自己作出决定,并让其说出时间的底限。双方探讨后,决定过完年后开始找工作。交谈中案主也对社工述说了对工作的要求,社工认为定位比较合理。
第四节:过完年后,社工再次登门,据案主奶奶反映案主已经不太通宵上网了,生活比以前有规律了,脾气也比以前好多了。
社工与案主再次谈及工作问题时,他也表示愿意找工作。于是,社工配合其在居委进行登记,并协助其将劳动手册办理完成,使案主早日找到工作。
第五节:工作员进行回访,得知目前案主仍在找工作中,有时也仍然会上网聊天等,但作息时间比较有规律。
个案比较成功。案主在社工推动下采取了一系列实际行动,如去居委登记,办劳动手册等,以改变现状。另一方面,案主通过与现实的接触中变得不那么依赖网络。
就结果而言则有些遗憾,因为案主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原因是多方面的。案主为智力缺陷的青少年,文化水平不高,就业技能不强,找工作的困难较大。社工虽然得到了居委、社保中心、残联的帮助,为案主落实了社会救助,帮其拿到了劳动手册,但总的感觉可以运用的社会资源还不多。
制定一个明确、具体、符合案主意愿和能力的计划是个案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尤其是面对那些问题比较明显和突出的青少年。好的计划能为工作过程指明方向,使工作者与案主明确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接下来需要做什么。同时,好计划也可以是一种治疗元素,在个案过程中,工作员通过与案主讨论和制定计划、执行计划、回顾计划等对案主的认知和行为进行干预。
遗憾的是,因为找工作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牵扯到许多外在因素,最后这个计划没有获得彻底成功。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个案效果。工作员很担心,如果案主一直都没有找到合适工作的话,已取得的成果可能会逐渐消退。
社会工作服务方案(汇总17篇)篇五
为迎接20xx年3月18日“国际社工日”,弘扬社会工作专业理念,扩大社会工作社会影响,总结社工人才队伍建设成果,动员广大社会工作者和社会各界奉献爱心、服务社会,市社工办拟于3月中旬举办第二届“武汉社工宣传周”活动。具体方案如下:
2021年3月17日至3月21日。
建设幸福武汉社工与您同行。
(一)传播社会工作知识,树立专业社工典范;。
(二)提升社会对专业社工的认知度和认可度;。
(三)营造尊重社工良好氛围,推动武汉社工事业发展。四、活动内容及分工。
本次活动主要采取“最美社工评选、社工成果展、社工站观摩、社工电影巡放、社工专题巡讲、媒体宣传”等形式进行。各单位分工如下:
(一)市民政局:1、组织20xx年度武汉最美社工评选活动;2、举办第二届社工宣传周启动仪式暨最美社工颁奖典礼;3、组织“武汉最美社工”媒体系列宣传报道。
(二)7个试点部门及19个试点单位:1、试点部门组织本部门试点单位统一制作社工试点成果展版(每个试点单位2块,规格2米×0.8米);2、各试点单位举办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设立社工知识宣传栏,张贴宣传海报,悬挂宣传横幅,发放社会工作宣传资料,方便群众取阅;3、组织电视台、电台、报社报导社工典型实例,并以新闻、专题、专刊等多种形式对群众开展社会工作知识的普及。
(三)7个中心城区民政局:1、组织开展社工站实务观摩活动(每个区不少于20人);2、组织社区开展社工电影巡放活动(每个区不少于5场);3、组织社工专题巡讲并组织集中收看《发展中的中国社会工作》专题片。
(一)本次活动由武汉市民政局牵头协调,7个市直试点部门和7个中心城区民政局负责落实,民办社工机构全力配合。
(二)市民政局负责协调提供社工站观摩点、社工影碟、及《发展中的中国社会工作》专题片。
(三)试点部门和试点区要根据“社工宣传周”活动内容,结合实际,制定具体活动方案,于3月7日前送市民政局备案。
(四)7个市直试点部门和4个试点区的成果展板请于3月12日前送市民政局。
(五)各单位要做好“社工宣传周”的宣传总结工作,于3月28日前将总结材料报送市民政局。
2021年2月28日。
社会工作服务方案(汇总17篇)篇六
本人已认真学习,知悉该规章制度内容,本人在实习期间自愿遵守该文件及企业其他规章制度的各项规定,如发生以下情形之一,愿意接受实习单位给予终止实习退回学校等相应处理:
(一)有意向倒卖车票的单位或个人提供火车票谋取私利的;
(二)个人以营利为目的,买进火车票后又高于买进价卖出或变相加价谋取私利的;
(三)与票贩子勾结倒卖车票谋取私利的;
(四)利用工作便利接送无票人员进出站(含客技站)上下车谋取私利的;
(五)列车工作人员私带无票人员、安排越席乘车及其他不符合乘车条件人员谋取私利的;
(六)列车工作人员为旅客代办车票、霸座卖座谋取私利的。
(七)在实习期间触犯刑律的犯罪行为者;
(八)因本人过失发生安全事故、路风事件者;
(九)对工作不负责任,发生野蛮粗暴待客者;
(十)在实习期间不服从分配,不听从指挥,违反铁路运输有关的劳动纪律、组织纪律、作业纪律者。
实习单位(公章):实习学生签名:
法定代表人(委托代理人):
年月日年月日。
社会工作服务方案(汇总17篇)篇七
2021年第一季度,因疫情中心的部分工作受到影响,工作人员及时调整工作方案,并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做好防疫工作,现将第一季度工作内容做如下总结:
一、组织开展未成年人外展活动,本季度共走访**人次。
1月,春节前中心工作人员为了能够在确保受助人员安全的情况下尽快复工复产,前往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核酸检测,持阴性核酸检测报告进行外展入户,走访首次入户、二次入户,及以往建档帮扶的人员,工作人员冒着严寒前往未成年人家中,为大家送去了新年礼物吉祥牛和防疫物资口罩,本月共计走访163人次。
2月,春节前后,工作人员冒着严寒前往孩子家中,为孩子们送去新年礼物和祝福,将志愿者的定向捐赠送到孩子家中,并对个别儿童的具体情况进行了再一次的了解,同时,还邀请了蒲公英志愿者协会的会长一同前往,希望能通过资源链接,对孩子起到一定的帮扶作用。节后,我们针对新建档的孩子进行了家访工作,为了能够尽快的建立起关系,同时,使新建档的孩子能够了解中心的工作模式,所以,我们以孩子们过节情况和开学前准备情况为主题进行了外展,同时,邀请部分孩子参加小组活动,外展后开会讨论孩子们的具体情况,确定今后的帮扶计划,至此,本月共计走访**人次。
3月,孩子们陆续开学,工作人员前往家中了解孩子新学期的学习情况,咨询部分新建档帮扶的孩子,能否前来参加中心近期组织的小组活动,对以往建档帮扶的孩子填写中心的问卷调查表,本月入户走访建档帮扶未成年人x人,首次入户走访并建档帮扶未成年人1人,本月共计走访x人次。
二、**区未成年人档案整理,数据分析。
本月,中心工作人员对扎区所有建档人员的个人档案进行修改、整理工作,对填报的表格所缺少的内容进行添加,并对个人信息进行数据统计工作,建立扎区人员花名册,为后续工作打下基础。
三、电话回访共**人次。
1月电话回访共**人次,提前与孩子家长电话联系询问家中近况,对可能建立帮扶关系的人员约定入户走访时间,陆续开展走访工作,电话中提前祝愿大家新年快乐。
2月电话回访共x人次,春节前工作人员与孩子家长电话联系询问新年礼物是否已经收到,询问鞋子孩子穿着是否合适,有几个家长反应一收到鞋子就猜到了应该是中心给发的,虽然是在社区的通知下拿到的,但是,家长说关心孩子鞋码、身高的,除了中心就没有别的机构了,社区根本没有问过关于这类的事情,有些孩子的鞋子小了,因为当时家长在报孩子鞋码的时候没有报准确,所以造成有些孩子的鞋子只能穿一季,家长意识到了是自己对孩子的关心不够,会多加注意,本次活动起到了预想之外的效果。
3月电话回访共x人次,工作人员对未能入户走访的孩子进行了电话沟通,了解孩子近况,对即将开展的小组活动,与家长沟通时间、地点及需要注意的各项事宜。
四、“希望之伞”项目的执行。
1月x日,两名受助儿童及家长为表达感谢之情,同其他几名受助者一同在**市民政局社会组织孵化园为出资方赠送了锦旗。1月x日春节前,中心工作人员与出资方一同前往家中看望孩子及家长,为孩子送去了过年的新衣物和运动健身器材。
3月,工作人员将资助款项用于为小傲(化名)缴纳课外英语辅导费,购买开学前教辅用书及学习用具,剩余金额用于充值公交卡。幼儿园开学后,小花(化名)资助款项用于缴纳幼儿园托费。
五、开展小组活动。
2月x日,中心为了新建档的孩子们尽快的了解中心的工作模式,为以后的互动打下基础,在疫情防控的要求下,由线下小组调整为线上小组的形式开展,中心经过反复研究、讨论方案后制定了小组活动计划,中心组织x名未成年人开展了以“认识新朋友了解新集体”为主题的小组活动,希望通过活动的开展让新帮扶的孩子了解中心,并认识新朋友,了解中心的工作模式后能积极参加中心的活动,使得孩子们能够有所收获,活动后根据孩子们和中心工作人员的表现展开了总结会。
3月27日,中心组织新建档儿童中的另外x名未成年人再次开展了以“认识新朋友了解新集体”为主题的小组活动,本次采取的是线下的形式,希望通过活动的开展让新帮扶的孩子结识新朋友,对中心的各项工作进行了解,召开活动前讨论会、活动后总结会,做好活动中消毒工作,活动物资的前期准备工作,保证了小组活动顺利开展。
六、开展个案工作。
3月x日,解决小含(化名)因参加某项活动后存在的心理问题。
3月x日,为小天(化名)送去爱心人士捐赠的衣物并开展个案跟踪。
七、编辑微信公众平台。
根据具体工作内容每周发布一篇微平台文章,相应更新微博、网站。重要节日发布宣传。
八、未成年人保护街面宣传工作。
为更好地做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工作人员每周进行一次街面宣传,前往街面发放宣传单、宣传册,为广大人民群众细致地讲解相关法律法规。
九、流浪乞讨救助街面巡查项目。
(一)完成常规性街面巡查工。
1、2021年1月1日至3月31日,累计巡查时间x小时以上。
2、城市四角巡查x次,累计巡查x小时以上。
3、除专职巡查人员以外其他工作人员累计巡查x小时以上。
4、劝导服务x人次,对受助人员进行劝导服务、发放口罩并及时上报**市救助管理站,引导求助者到救助管理机构接受救助。
(二)协助救助管理站进行救助工。
2021年1月1日至3月31日,协助救助管理站共救助x人。
(三)协助救助管理站对受助人员建立电子数据信息档案8人。
1、编辑**社工中心受助人员信息分类表x人。
2、协助救助管理站对受助人员编辑2021年第一季度受助人员救助目录x人。
3、编辑**社工中心受助人员工作日志,救助管理站受助人员工作日志x人。
4、整理受助人员资料(相册、身份信息)x人。
(四)向市民群众宣传救助管理现行法律法规。
1、随机宣传四次(共计x份)。
2、编辑微信公众号软文“你睡在这里会很冷的,今天晚上又要降温了,跟我去救助站休息好不好?”、“冬夜街上寒,夜巡人心暖”“谢谢你们,不然我可要在街上一直受冻了”、“传递温暖,关爱救助”、“把“爱”带回家”、“救助宣传,与爱同行”推送并进行微博及网站推广。
3、在**市南区、x镇进行第一季度救助工作宣传活动,本次活动累计发放宣传单x余份。
(五)培训学习。
1、对自治区社会事务处“全国流浪乞讨管理工作培训班”相关内容,进行内部培训学习。
2、对自治区社会事务处视频会议“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相关内容,进行内部培训学习。
十、中心内部工作。
1月28日,中心工作人员协助救助管理站前往我市各大广场、市场等人员流动性较大场所,发放流浪乞讨相关宣传资料。3月x日,前往**,协助救助管理站开展街面宣传工作,为广大人民群众细致讲解相关救助政策。
1月对**区受助人员信息按照办事处、社区进行分类统计,编辑受助人员标签,并上报至上级部门。
2月网站内完善自2020年x月x日起党建工作相关内容。
3月更新电子档案相关内容,建立未成年人个人电子相册。
3月编辑“把爱带回家”文字材料,上报至社会福利服务中心;编辑“汇聚社工力量助力乡村振兴”文字材料,上报至**市社会组织孵化园。
3月填报社会组织年检材料,并填报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注册信息。
3月对新帮扶儿童讨论编辑帮扶计划,并建立纸质档案,建立帮扶人员补课情况统计表。
3月对物资进行盘点,对内部工作人员培训未保相关知识。
社会工作服务方案(汇总17篇)篇八
各单位:
为更好地迎接中秋、国庆“双节”的到来,在全市营造团圆祥和喜庆的节日气氛,根据新乡市工作安排,将围绕公共环境、公共秩序、公共服务等项目开展志愿服务,结合我校实际,现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从即日起至10月上旬。
以文明交通、文明旅游、文明引导、文化传播、社区服务、关爱慰问等为重点,组织志愿者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引领社会文明风尚,营造文明和谐的节日氛围。
1、文明交通志愿服务活动。在市区人流密集、车流量大的路口,组织志愿者开展文明出行引导、文明交通劝导、“礼让斑马线”等志愿服务活动。
2、文明旅游志愿服务活动。在各相关景区,以文明引导、游览讲解、旅游咨询、安全提示、卫生清理等为主要内容,开展文明旅游志愿服务活动。
3、文明引导志愿服务活动。
(1)重点在新乡火车站、新乡高铁东站、新乡汽车总站、新乡汽车东站等车站区域和人流密集的公交站台区域,尤其是中秋、国庆出行人次较多的时段,在车站广场、车站内及公交站台周边区域,开展引导咨询、秩序维护、环境清洁、弱残帮扶、便民利民、应急救援等志愿服务活动。
(2)重点在人民公园、牧野广场、英雄广场、体育场、和谐公园等市内各主要公园、游园、广场等人流密集的区域,以基本的便民利民服务为基础,在人群较为集中的时段,开展引导咨询、秩序维护、环境清洁、文体活动等贴合群众需求的志愿服务活动。
4、文化传播志愿服务活动。以市博物馆、市图书馆为重点,依托公共文化设施的优势文化资源,开展社会教育、辅助管理、引导服务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
5、社区服务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志愿者走进社区和无主庭院,开展助老助残、环境清洁、文化体育、宣传教育等志愿服务活动。
6、关爱慰问志愿服务活动。深入城乡社区、工地、敬老院等,为孤寡老人、空巢老人、残疾人、留守儿童和进城务工人员提供生活救助、卫生保健、情感陪护、文体娱乐等方面的志愿服务,和他们一起开联欢会、吃团圆饭,欢度中秋佳节,让他们感受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各单位要结合本单位实际,把开展好中秋、国庆节期间志愿服务活动作为活跃师生节日文化生活的重要形式,作为推进我校文明创建常态化的一件大事,摆上重要位置,周密谋划,加紧落实。
2、精心策划,广泛发动。各单位要结合工作实际精心设计活动项目,制定具体活动方案,精心组织实施,充分发挥广大师生志愿者的主体作用和主动精神,把他们发动起来,让他们参与进来。
3、加强宣传,注重实效。我校宣传媒体将对志愿服务活动进行跟踪报道,扩大活动的知晓率和影响力。各单位志愿服务团队要以此次“迎双节”志愿服务活动为契机,大力宣传志愿服务理念,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引导更多师生参与志愿服务,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潮。
社会工作服务方案(汇总17篇)篇九
为切实转变林业系统行风,进一步增强“执政为民、求真务实、诚实守信”意识,着力打造一支廉洁高效、作风优良的林业队伍,我们向社会郑重承诺:
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改革行政审批制度的决定,严格规范行政审批事项。除市政府清理后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外,不自行增设任何审批项目。
1、林业证费办理进入林业服务大厅。按规定审批办理木材运输、野生动植物运输、植物检疫、林权等证件。对手续齐全的,每份木材运输放行证在20分钟内办理完毕;每份植物检疫证在15分钟内办理完毕;每份林权证半个工作日内办理完毕;每份证的收费8分钟内办理完毕。
2、执法人员对简易程序的木材案件当场由2人在一小时内执行完毕,对一般程序木材案件自立案之日起15日内作出处理决定。各木材检查站对手续齐全、货证相符的木材运输车辆登记后立即放行。
3、申请人提出的木材采伐许可、林地使用、山林流转申请,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当场或在五日内一次性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已受理木材采伐许可、林地使用申请的,自受理之日起二十日内作出审批决定;已受理山林流转申请的,7日内评估完毕,30日内组织公开拍卖。
4、认真做好营造林工作。基层上报的.营造林作业设计7日内给予审批;造林结束后30日内完成造林验收,造林资金到位后7日内拨付。
5、热情接待和认真受理群众来信来访。对情况简单的信件二个月内调查处理完毕;对情况复杂的信件三个月内调查处理完毕,并将调查结果以适当方式告知信访者。
放行办、木材检查站、林业工作站实行“四公开”制度,即公开上岗人员身份、公开木材及其制品折算标准、公开收费法规依据、公开林业行政处罚权限及处理结果。林业执法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各林业工作站要公正、公平、公开做好年度采伐计划指标落实。在上级年度计划指标下达后15日内向上级主管部门和当地乡、镇政府提交落实到村、户。及时提供有关采伐、设计、核实等服务,接到林业生产单位采伐申请报告后15日内组织完成有关设计或核实工作,及时上报审批。
对符合条件的申报,立即审批。对不符合条件,超额超标,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的申报,一律不批。
设立监督举报电话,对行政相对人所申请的事项不按规定办理或拖延办理的,引起行政相对人不满或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视情节轻重分别按《国家公务员法》和《上饶市林业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暂行办法》等有关规定,给予有关领导和责任人相应的组织处理和纪律处分。
本承诺由市林业局效能监察领导小组负责监督实施。
社会工作服务方案(汇总17篇)篇十
为扎实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准确评价各单位工作成绩,指导做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绩效评价工作,制定本方案。
通过建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绩效考核体系,进一步明确家庭医生工作内容、质量标准,突出工作导向,督促和指导各地落实签约服务工作任务,切实提高签约服务效率和质量,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深入健康开展。
(一)工作导向原则。围绕真签、常约、实履、细管的工作要求,合理设置指标体系,突出工作导向。
(二)分级考核原则。坚持逐级考核、分层推进、分步实施、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制定镇村绩效考核实施方案,切实发挥考核的引导和推动作用。
(一)组织管理。包括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文件出台、签约服务包制定和家庭医生团队建设、激励机制、项目宣传和信息化建设等。
(二)服务质量。包括签约数量完成情况、基层首诊式签约、个性化签约、签约居民知晓率、签约服务团队规范化履约等情况。
(三)服务效果。包括签约居民满意率、居民电子健康档案有效率、签约居民基层就诊比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急诊量增长率等。
(四)资金管理。包括签约服务收费管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金及医保资金到位和补偿情况、资金分配使用情况及激励配套措施等。
(一)考核方式。
1、市对各镇(街道)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的考核,纳入年度综合管理目标及重点工作考核内容。
2、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相关科室、村卫生室的签约服务数量、服务质量与服务效果实施考核。
(二)考核范围、时间和频次。
市对镇(街道)综合考核每半年开展1次,原则上在当年度12月底前完成,并形成督导考核报告并上报徐州市卫生计生委。
镇级医疗卫生机构对所有参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健康管理团队、村卫生室进行考核,原则上每季度开展一次,采取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的办法,确保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质量和效果。
(一)考核结果评定。根据考核结果,综合评定年度等级层次。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
(二)考核结果运用。市卫生计生委将考核结果作为基层单位及单位主要领导的奖惩、年度业绩评价及签约服务专项资金结算的依据。对考核结果后三名的单位分别扣除资金30%、20%和10%,用于奖励前三名(奖励标准为扣除资金的50%、30%和20%)。对考核不合格的单位,扣除基金的40%,列下年度使用。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将考核结果及时向社会公示并与签约服务团队和个人绩效分配挂钩。对于考核结果不合格、群众意见突出的家庭医生团队和个人,建立相应惩处机制。
社会工作服务方案(汇总17篇)篇十一
1、通过这次的实训使我深刻的体会到从理论高度上升到实践高度,更好的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为我以后的工作和学习奠定初步的知识基础。
2、通过此次实训使我更能明白到作为一个学生与作为一个在职人员的差别,体会到转换角色的过程。
3、通过此次实训使我明白作为一名社工的职业价值的维持度。
20xx年9月-20xx年12月,到社区实地走访调查六次以上。
xx社区、xx科技园。
1、访问社区工作者,讲述社区工作的工作模式、工作技巧;
2、研究社区工作的现状及分析问题;
3、做社区需求分析、服务方案的设计。
在实训的过程中,有疑惑有收获,当然也会产生一些倦怠感。疑惑的是每次活动的主题是否符合工友们的需求;收获的是能够真正的去接触这个领域,融入这个集体,更深入的去了解工人这个团体,至少了解到工友们表面上的需求,也认识到作为一名社工,我们应该怎样去融入工友这个群体,与他们搭起一条桥梁;当然,在这其中我也产生过一些倦怠,认为目前我在机构所做的工作是无用的,毫无意义的。
xx市xx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刘社工提起说,他觉得做关于工友方面的社区工作很难集合一群人来参与社区工作,因此,他觉得可以采取“一点带试”的方法去联接社区的工友们,也就是通过与每个工厂里的一两个工友建立良好的关系,邀请他们成为社区的志愿者,就这样把他们串联起来,也就是等于把他们背后的工厂串联起来,然后等到社区要举办一个活动的时候,联系他们来参加,而又通过他们来带动其他工友。还有一点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不要提他们所厌恶的东西,应投其所好,也就是应该避免提及他们所避忌的东西,也就是根据他们的需求来改善社区。另外不要把自己当成一个救世主一样,认为你来到这个社区你就应该去改变这个社区,我们应该要接纳它,你只有适应它们,才能真正的被允许融入这个社区,我们能做的就只有通过某种方式来改善这个社区,还有发展这个社区。他还提到做社区工作的需要很强的学习能力,当工友想要学习某种新的知识,我们也必须一起去学习,而且要在最短的时间里把它学会。还有就是做社区工作这一类工作的,并不是说一种工作模式可以一直做到底的,毕竟人是会变的,社区也会跟着变化,工作模式为了适应也会在不停的发生改变。在一种模式到达一定程度的时候,就必须换另一种工作模式,这样还会得到不同的情况。
以上所说的工作模式应该就是我们常说的“滚雪球”方法,一个小球在雪地里会越滚越大,在社区也是这样的,通过一两个工友的积极参与活动,慢慢的带动其他工友尝试着去参与我们社区举办的某些活动。
1、建立工友志愿队,通过成立一个志愿队,提供一个让工友了解我们中心的机会,使得我们中心能够通过这种方式得到社区的认同。同时,也可以使得工友们能够从参与中心的志愿活动中得到另一种满足感和成就感。
2、尽量多的与工友们接触,每天至少要空出1-2个小时来与工友们沟通、交流,但在交流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技巧问题,尽量不提对于他们来说是比较敏感的问题。在交流中,慢慢的引导他们说出内心深处的问题,挖掘他们的内心需要,现在我们知道的只是他们表面的需求,而他们或许也未必会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年轻的工友对未来并没有什么所谓的长久计划,只是得过且过的过日子,而处于青中年的工友们他们想要的就是赚钱养家,但它们之间有一个共通之处,那就是他们对社交缺乏安全感,不只是他们才存在这个问题,这个问题几乎在整个中国都普遍存在的,当然如果是在“熟人社区”当然不会存在这个问题了。
3、通过意识层面协助他们互助。这说起来好像挺难懂得,我也不是很理解,但我觉得社区工作者的意思是想从旁协助他们,使得他们的精神在某种层次上达到一致,然后他们在参与活动的时候可以很快领会到组员的意思,并且是在潜意识中觉得某种行为就是应该这样做。
4、整合资源并非像我们在上理论课时讲的那么容易,比如向社区居委会申请场地、邀请社区的发廊来做义工等,并不是你过去跟他们说某日请某人到某地来参加义工活动,他们就一定会参加的。且不说他是否会相信你,是否把你认为是一个神经病,更重要的是如果你在沟通技巧上出了一些小瑕疵,你就有可能会得罪他们,他们就会毫不犹豫的把你赶出门,更不用说做义工了。因此,做社工不仅有一颗爱心,有理论知识就行了,还必须要懂得说话,能够把你的想说的话说得有逻辑性。
5、社会工作者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实践社会工作者,另一种是理论社会工作者。实践社会工作者意味着从实践中走出的专业社会工作者,他们在工作中摸索出一条属于自己的专业之路。理论社会工作者就是在工作中遵循某一理论的专业社工。
1、调整做外展工作的心态。在做外展的时候,即使你在无意中会看到那些被遗弃在地上的宣传单;即使在你很认真的跟他们解说我们的活动有多么多么好的时候,他们总会回你一句“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的时候;即使我们在那里很卖命的说这是免费为工友所预设的活动的时候,他们总会怀疑我们这个搞传销;但我们只要把我们认为应该做的事情做好,我们是以真诚去对待他们,我们就会无愧于心了。
2、作为一名实习生,我感觉自从暑假实践结束后,我们就好像与中心那边脱离了,不了解它的最近的活动有哪些,它最近的变化有哪些,我们能做就是在固定的时间点到那里,然后准备做做外展,然后就回来了。而我们以前所设的那个q群好像也不存在一般,已很久不能在上面找到我们的消息记录了。有很多实习生在中途的时候都不怎么想过去中心帮忙,我也曾有一段时间不是很想过去,因为那时感觉很无力,没什么动力,而且我们的工作好像停留在表面,总是匆匆的过去,匆匆的回来。不过现在,我们实习生准备分不同的小组负责不同的.领域,这种方式不知道是否会一直进行下去。
3、在行动中反思。我们在行动的过程中,要不断的反思,反思我们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决定,然后在这之中又重新发现新的问题,就这样不断的循环。这是我在社工那里学到的一点。不要纠结自己为什么要做出这样的决定,而是要在把我们的问题运行于行动中,在行动中再次寻找新问题,这也是第一序改变与第二序改变的区别,它们一个是不断地被困在同一个问题中,一个是跳出这个问题转向另一个问题。
社会工作服务方案(汇总17篇)篇十二
第一条为建立健全现代治理机制,规范单位运行与管理,推动高质量发展,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和《浙江省事业单位章程管理暂行办法》等有关规定,结合单位实际,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本单位名称为义乌市社会组织服务中心(义乌市地名服务中心)(以下简称社会组织服务中心),住所为浙江省义乌市西城路167号。
第三条社会组织服务中心是经中共义乌市委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准,由义乌市民政局举办的事业单位。
第四条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开办资金2.36万元,由义乌市民政局出资。
第五条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宗旨:为社会组织会员及会员单位提供服务。
第六条社会组织服务中心业务范围:社会组织的备案、管理、培育扶持、公益创投、信息服务、培训交流和年度检查、等级评估;行政区域界线的勘定和日常管理;地名总体规划编制、命名、更名、标志设置和管理;地名档案管理和地名图、书、志的编纂。
第七条社会组织服务中心行业管理部门为义乌市民政局。
第八条社会组织服务中心登记管理机关为义乌市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
第二章权利义务。
执行法律法规和机构编制管理相关规定,践行登记的宗旨,在登记的业务范围内从事活动,实施内部管理,不受任何机关、团体、个人侵犯或非法干涉。
第十条义乌市民政局作为举办单位的权利:
(一)提出社会组织服务中心的宗旨和业务范围;
(二)按照有关程序任免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党支部负责人、主任、副主任;
(四)监督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公益性表现和履职情况;
(五)履行法律法规及其他,规定明确的管理单位职责。义乌市民政局作为举办单位的义务:
(三)维护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合法权益,支持与引导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发展;
(四)法律、法规等规定的其他义务。
第十一条义乌市民政局作为行业管理部门的权利与义务:根据法律法规和机构编制管理相关规定,制订并实施行业发展战略、规划、政策,引导支持社会组织服务中心改革创新,提升行业发展能力,保障社会组织服务中心依法参与行业竞争,对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实施行业评估和监督。
第十二条职工的权利:
(四)对职务、职称、薪酬、评优评先、纪律处分等表达异议,提出申诉;
(五)法律法规及约定的其他权利。
职工的义务:
(一)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各项制度规定;
(二)践行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宗旨,维护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利益;
(三)履行岗位职责,提高业务本领,坚守职业道德;
(四)法律法规规定及约定的其他义务。
第三章组织机构和运行管理。
第十三条义乌市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党支部是党的基础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担负直接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
第十四条义乌市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党支部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紧密围绕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工作,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发扬党内民主,加强党内监督,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思想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服务人才成长,促进事业发展,保证监督改革发展正确方向,参与重要决策。
第十五条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建立健全党支部议事决策制度、共同参与改革发展制度、监督改革发展制度等制度机制,保证党支部切实有效发挥作用。
第十六条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党支部党员大会是党支部的议事决策机构。社会组织服务中心重要事项以及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事项,必须经过党支部党员大会讨论,并将相关进展情况以适当方式在党支部内通报,听取党支部的意见建议,接受党支部的监督。
第十七条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党支部发现本单位决策及运行中偏离改革发展正确方向的,及时予以制止纠正。经制止纠正无效的,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党支部及时向上级党组织报告。
第十八条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党支部实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设书记1名,主持党支部全面工作,是党支部工作第一责任人。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党政领导班子其他成员严格落实“一岗双责”。
第十九条社会组织服务中心为党组织活动提供必要条件,保障活动场所和活动经费。
第二十条社会组织服务中心设主任1名,副主任1名。主任是单位运行的第一行政责任人,主持公益服务、行政管理工作。副主任协助主任分管相关工作。
第二十一条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建立主任办公会议制度,议事决策范围:研究干部人事、重大工作决策、重大财务收支和依法行政有关重要事项。
主任办公会议集体决策程序:社会组织服务中心领导班子对社会组织服务中心事业发展重大问题的决策,一般要遵循“提出课题—调查研究—拟定方案—征求意见—班子决策—监督实施”的科学民主化程序。
主任办公会议重大决策前广泛征求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和服务对象意见建议,充分调研论证,必要时进行专家论证和风险评估。
主任办公会议实行主要领导末位发言制,遵循保密要求和近亲属及利益关联回避原则。
主任办公会议由主任召集,须有半数以上成员到会方能召开,讨论决策重要事项时须有三分之二以上成员到会方能召开,会议决议须经半数以上成员同意方能通过。会议记录完整存档。
第二十二条领导班子在核定的职数内,由举办单位按照权限,根据工作需要和领导班子建设实际,依照相关程序选拔使用。
第二十三条完善领导班子的监督约束机制,构建严密有效的监督体系,发挥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审计监督和舆论监督等作用,督促领导班子认真履职尽责,依法依规办事,保持清正廉洁。
第二十四条领导班子及其成员实行年度考核,接受举办单位的考核和单位职工的评议。考核评价以公益性为导向,注重工作实绩和社会效益。
第二十五条社会组织服务中心依据法律法规和国家规定,结合宗旨、业务范围和实际需要,本着精简效能的原则,设立内设机构。
第二十六条社会组织服务中心视情况设置工会、妇委会、共青团等群众组织。各群众组织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履行各自职责。
第二十七条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建立职工代表大会制度,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是依法保障职工参与民主管理和监督、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基本形式,社会组织服务中心鼓励和支持职工通过职工代表大会和其他正常途径对社会组织服务中心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第二十八条职工代表大会每年举行1-2次,由工会召集,超过三分之二以上职工代表参加方可举行会议,会议决议须经三分之二以上参会职工代表同意。职工代表大会行使下列职权:
(一)听取和审议中心章程及各项规章制度和修订情况报告,提出意见和建议。
(二)听取并审议主任工作报告、总体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计划、重大改革方案、财务工作及其他专项工作报告等重大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
(三)听取并监督落实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福利待遇、薪酬分配、聘任考核等有关的重大事项,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四)审议上一届(次)中心职代会提案的办理情况报告,检查监督职代会决议、代表提案的落实,听取和反映职工的意见和要求。
(五)按照有关规定对中心领导班子进行民主监督和评议。
(六)讨论其他需要经职代会审议、通过或决定的事项。
(七)职代会闭会期间,遇重大事项需要征求职代会意见时,可临时召集职代会对所议事项征求意见并进行符合职代会规定的有效表决。
第二十九条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贯彻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实行公开招聘制度,推行岗位管理制度,按需设岗。
第三十条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实行信息公开制度,通过书面、网络等多种方式公开信息,接受全体职工和有关方面的监督。服务内容、服务规范长期向社会公开。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和阶段性工作进展定期向社会公开。重大问题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投资决策、大额资金使用不定期在单位内部通报。
第四章资产管理和使用。
第三十一条社会组织服务中心日常经费来源主要包括财政拨款收入、事业收入、上级补助收入、捐赠收入、利息收入和其他收入。
第三十二条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建立健全预算管理制度,强化成本核算与控制。
第三十三条社会组织服务中心依照相关财经法律法规和制度,结合单位宗旨,制定财务管理制度、内部控制制度等;依法进行会计核算,实行财务监督;保证会计资料合法、真实、准确、完整。
第三十四条社会组织服务中心配备具有专业资格的会计人员。会计不得兼出纳。会计人员调动工作或离职时,必须与接管人员办清交接手续。
第三十五条社会组织服务中心接受捐赠须严格遵守法律法规,符合章程规定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并根据宗旨和业务范围使用;捐赠协议明确了具体使用方式的,按照捐赠协议的约定使用。接受捐赠的物资无法用于符合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宗旨和业务范围的用途时,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可以依法拍卖或者变卖,所得收入用于捐赠目的。
接受捐赠及使用接受举办单位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机关监督,有关情况以适当方式向社会公布。
第三十六条社会组织服务中心的资产管理执行国家有关规定,任何单位、个人不得侵占、私分和挪用,并接受举办单位和财政(税务)、审计部门的监督。第三十七条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工资、保险、福利待遇按照国家和省、市有关规定执行。
第五章章程制定和修改。
第三十八条社会组织服务中心按照如下程序制订和修改章程:
(二)章程(草案或修订案)提交职工代表大会讨论,内部公示听取意见建议;
(三)章程(草案或修订案)提交主任办公会议审议;
(四)章程报送举办单位审查;
(五)章程报送登记管理机关核准;
(六)章程核准后正式发布,向单位内部和社会公开。第三十九条社会组织服务中心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修改章程:。
(一)章程规定的事项与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规定不符的;
(二)章程内容与机构编制事项、依法核准的法人登记事项不一致的;
(三)章程违反国家、省章程管理规定的;
(四)章程内容与服务对象利益或者职工整体利益不符或有。
明显冲突的;
(五)其他需要修改的情形。
第六章终止程序和终止后资产的处理办法。
第四十条社会组织服务中心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自行决定解散:
(一)完成章程规定宗旨的;
(二)无法按照章程规定的宗旨继续开展活动的。
第四十一条社会组织服务中心依照本章程第四十条所列事项自行决定解散的,应当由主任办公会议提出终止动议,经全体职工三分之二以上(含三分之二)表决通过,并报举办单位、机构编制部门审查同意,向登记管理机关申请注销登记。
因其它情形需终止的,经举办单位、机构编制部门审查同意,向登记管理机关申请注销登记。
第四十二条社会组织服务中心终止后的剩余财产,在举办单位和财政、审计等有关部门的监督下,按照法律、法规相关规定处理。
第七章附则。
第四十三条本章程是社会组织服务中心组织规程和办事规则的基本规范。社会组织服务中心依据本章程制定完善相关规章制度,按照本章程实施管理。社会组织服务中心规章制度有关规定,凡与本章程不一致的,以本章程为准。本章程未尽事宜,依照法律法规及国家、省、市有关规定办理。
第四十四条本章程由社会组织服务中心负责解释。
第四十五条本章程自登记管理机关核准之日起生效。
社会工作服务方案(汇总17篇)篇十三
为深入贯彻***总书记对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建设的意见》、《关于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意见》、《中共福建省委办公厅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福建省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实施方案的通知》(闽委办发〔2020〕3号)、《福建省民政厅关于印发福建省乡镇(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购买服务项目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闽民社工〔2020〕127号)、《漳州市民政局关于印发漳州市乡镇(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购买服务项目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漳政民〔2021〕15号)等文件要求,充分发挥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在完善社会救助、保障改善民生、创新社会治理、优化服务供给等方面的积极作用,现就实施乡(镇)社会工作服务站(以下简称“社工站”)购买服务项目,制定如下方案。
围绕改革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全面提升基层服务能力,构建以基层社工站为基础的社会工作服务体系,按照“一年覆盖、两年规范、三年提升”的工作思路,通过购买社会工作专业服务项目,稳步推进乡(镇)社工站建设,实现以规模化社工站夯实基层为民服务工作平台,以专业化、精细化社会工作服务提升民生服务效能,把基层社会工作服务平台打造成落实党和政府爱民惠民政策、落细民政基层服务的一线阵地。
(一)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对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的统一领导,把社工站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密切联系服务群众的专业平台。
(二)坚持以民为本。从基层群众需求出发,践行为民服务理念,围绕社会关切,回应群众期盼,依托专业社会工作服务提升民政服务对象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三)坚持专业引领。注重培养和使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用专业社会工作理念丰富为民服务理念,用专业社会工作服务方法提升基层服务水平。
(四)坚持社会化运作。建立“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社会力量参与”的服务提供机制,创新民政服务供给方式,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基层民政服务。
(五)坚持统筹整合。立足乡(镇),将基层一线作为兜底民生服务的主阵地,系统整合各类资金、各类惠民政策,积极吸纳公益慈善、志愿服务、社会资本等各类资源,统筹为困难群众开展服务。
社工站围绕民政重点工作,开展以下社会工作专业服务:
(一)参与社会救助服务。推动做好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临时救助经办过程中的对象排查、家计调查、政策宣传、绩效评价等工作,为社会救助对象开展照料护理、康复训练、社会融入、能力提升、资源链接等服务。
(二)参与为老养老服务。推动完善社区居家养老为基础的服务网络,开展留守、空巢、特困老年人巡访评估、生活照顾安排、家庭关系协调、社区参与等服务。
(三)参与儿童关爱保护服务。推动开展困境儿童家庭随访和对象核查评估,对儿童家庭及监护人开展监护法制宣传、安全和心理健康教育、隔代教育能力建设等工作。
(四)参与社区治理服务。协助基层群众强化民主理念、掌握协商方法、合理表达诉求,推动构建党组织统一领导,政府依法履责,各类组织积极协同,群众广泛参与,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
(五)继续推动城乡社区“三社联动”。立足乡(镇)、深入社区(村),结合村(居)委会和社区群众对社会工作服务的需求,发展社区社会组织,着力发展壮大志愿者队伍,动员社区志愿者参与服务,推动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链接整合社区公益慈善资源,全面激发社区活力,推动社区治理专业化、精细化,助力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除以上重点工作外,要积极辐射带动其他民政服务项目,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重点服务对象和重点服务内容。社工站可探索面向社会开展专业服务,通过购买服务,承接多领域服务项目。
(一)组织架构。社工站购买服务项目由区民政局统筹实施,区民政局成立社会工作服务指导中心,指导乡(镇)社工站开展服务,日常工作由乡(镇)民政办负责指导,具体事务由承接机构社工组织开展。
(二)站点设置。由乡(镇)依托现有办公场所建设社工站。乡(镇)、村(社区)可采用共用共享方式,为社工站提供办公场地并配备必要的设施设备,包括办公用房、桌椅、电脑、打印机、档案柜等用品;有条件的可根据服务需求设立个案咨询室、小组活动室等活动场所。社工站设置“社会工作服务站”标识,格式:漳州市龙海区××乡(镇)社会工作服务站。
(三)人员配备。参照《中共福建省委办公厅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福建省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实施方案的通知》(闽委办发〔2020〕3号)要求:乡镇(街道)配备社会救助协管员,辖区户籍人口2万以下配备不少于1名,2-5万配备不少于2名。承接机构应根据协议,及时、足额配备驻站社工队伍,明确驻站社工身份为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聘用的专职工作人员。原则上每个乡(镇)不少于2名社工,县级社会工作服务指导中心1-2名社工。驻站社工要求大专及以上学历,40周岁以下,专业不限,具有社会工作专业资质人员优先(社会工作专业资质指社会工作及其相关专业毕业的或持有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资格证书)。同等条件下原养老救助协理员、本地户籍人员优先。原则上至2022年,驻站社工需持有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
(四)制度建设。各站点建立规范的运行流程和管理标准,制定包括人员、项目、督导、志愿者、服务场所使用以及文书档案、服务对象数据库等管理制度。严格依法办事、按章理事、依规行事;要结合实际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实行项目化、清单化管理。
(一)县(区)民政局。
1.制定工作计划并督促落实。按照省市民政部门工作部署,根据服务需求和资金保障情况,制定龙海区社工站服务项目的年度计划;督促乡(镇)为社工站提供必要的办公场地和设施设备,指导乡(镇)社工站服务项目实施;负责对社工站驻站人员进行监督管理,督促承接机构与驻站社工签订劳动合同、按月发放薪酬并办理保险;制定评估计划、退出机制和应急预案;每半年向市民政局提交项目实施情况报告。
2.落实资金保障。社工站购买服务经费从已有社会救助工作经费或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福彩公益金、一般公共预算资金等资金中统筹安排,其中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按照年度预算总额中的3%以内安排购买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引导社会慈善资金支持基层社会工作服务,探索建立多方投入机制,足额落实项目资金。
3.加强监督评估。要做好对服务过程、服务质量、服务成效等方面的实务指导,并委托第三方机构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全过程监测和绩效评价,确保服务质量。
4.加强专业培训,负责组织实施本区社工培训工作,结合上级有关社工站服务内容和本区民政工作需要,开展岗前培训、专业培训、政策培训及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考前培训,推动驻站社工2年内取得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
(二)乡(镇)民政办。
负责协调提供与服务需求相适应的办公和服务场所,配备必要的办公和服务设施设备;乡(镇)民政办主任负责社工站的日常管理并指导驻站社工围绕民政重点工作开展社会工作专业服务。配合区民政局开展项目评估等各项工作,每半年向区民政局提交项目实施情况报告。
(三)项目承接机构。
按照服务协议确定的内容、相关规范标准设置社会工作服务站,配备驻站社工,组织开展相关社工服务。定期向区民政局报告项目实施情况,并接受民政、财政、审计等部门及督导评估机构的监督检查。
(四)驻站社工。
按照社会工作项目的职责要求,具体组织实施社会工作项目,扎实认真为服务对象提供优质服务,确保项目效果;严格遵守社工站规章制度,自觉接受民政部门和项目承接机构的培训和督导。
(一)项目购买方式。按照《福建省财政厅关于印发福建省政府购买服务指导性目录的通知》(闽财综〔2017〕8号),结合当前民政重点工作确定的服务范围,合理设置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项目。依据政府采购有关规定,坚持公开、公正、公平原则组织实施购买服务程序,采用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竞争性磋商、单一来源采购和召开项目评审会等多种方式,确定社会工作服务项目承接机构。不能仅以“价低者得”为原则,既要考虑项目费用,更要注重服务提供能力、服务素质及服务质量。
(二)购买主体和承接机构。社工站服务项目的购买主体是区民政局,各乡(镇)社工站由承接购买服务机构根据合同要求派驻社工实施服务项目。承接购买服务的机构应满足以下条件:1.在民政部门依法登记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章程中应明确社会工作服务宗旨、范围和方式;2.具备规范的财务和纳税资质,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和专业执行团队;3.无违法违规记录,社会信誉良好。
(三)服务协议。服务协议由区民政局和承接机构两方签订,其中区民政局为购买方,承接机构为服务方。服务协议应明确项目期限、服务内容、目标任务、服务要求、各方权利义务、绩效评估、违约责任等内容。明确因政策调整等不可抗力因素,可变更或解除协议。为确保社会工作服务延续性,原则上项目期限以三年为一个周期,周期内一年一签。年度评估结果为合格及以上的续签合同,评估不合格的不予续签,按照政府采购程序重新确定承接机构。
(一)动员部署2021年3月-7月底。5月原龙海区区长何才成签批《关于组织实施乡(镇)社会工作服务站购买服务项目工作经费测算报告》,拟将《关于组织实施乡(镇)社会工作服务站购买服务项目工作方案》上报区政府常务会研究;制定龙海区社工站建设和服务项目实施计划,并报漳州市民政局备案。
(二)启动运行2021年8月底前。区民政局按照相关规定,先抓好2个示范点(乡镇)。同步落实乡(镇)服务场所及相应的设备设施,通过政府购买,确定承接机构并签订服务协议,根据需要指导承接机构组织开展相关培训工作。承接机构根据服务协议和服务项目清单,驻站开展专业服务。
(三)全面覆盖2021年12月底前。全面完成乡(镇)社工站建设工作,对驻站社工进行全面职业水平和技能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并按要求完成相应社会工作项目。
(四)规范运行2022年12月底前。社工站建设进一步规范化标准化,建立健全完善的配套制度机制;驻站社工职业能力有较大提升,社工人员能够配合或独立完成社会工作服务项目。
(五)提升运营2023年12月底前。社工站建设日臻完善,配套设施齐全,驻站社工具有较高职业能力,能较好完成辖区社会工作服务项目。条件成熟时,可依法进行法人登记,独立承接社会工作项目。
(六)考核评估根据上级评估时间节点要求,区民政局对站点建设和项目实施情况开展自评和第三方评估,并将结果报市民政局。
(一)提高思想认识。区、乡民政部门要提高认识、高度重视,将社工站建设作为基层民政服务能力提升的重要渠道。要将乡(镇)社工站建设作为促改革、强基础、提质量的重点工程,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完善主要领导牵头、分管领导主抓、其它领导协抓的工作机制,强化推进力度,按照时间节点狠抓落实。市、区民政局将把此项工作列入重点评估考核内容。
(二)精心组织实施。要积极争取党委、政府对社工站建设工作的支持,充分调动乡(镇)的积极性,大力发展社会工作人才队伍,规范、培育本土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探索建立“五社联动”服务机制,有效发挥社工站在促进基层民政服务方面的抓手和平台作用。要加强对乡(镇)社工站建设的指导督导,严格按照标准化、规范化的要求完善软硬件设施,建立健全基本运行机制和工作制度,完善各项规章规范,高标准实施、高质量推进社工站建设。
(三)强化宣传引导。要充分利用电视、报刊、广播、网络等媒体,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宣传社会工作服务和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对于推进社会治理创新的意义和作用,依托基层社会工作服务平台系统宣传普及社会工作的专业理念和工作方法,为站点建设和项目实施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舆论氛围。
社会工作服务方案(汇总17篇)篇十四
1、通过这次的实训使我深刻的体会到从理论高度上升到实践高度,更好的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为我以后的工作和学习奠定初步的知识基础。
2、通过此次实训使我更能明白到作为一个学生与作为一个在职人员的差别,体会到转换角色的过程。
3、通过此次实训使我明白作为一名社工的职业价值的维持度。
20xx年9月-20xx年12月,到社区实地走访调查六次以上。
xx社区、xx科技园。
1、访问社区工作者,讲述社区工作的工作模式、工作技巧;
2、研究社区工作的现状及分析问题;
3、做社区需求分析、服务方案的设计。
在实训的过程中,有疑惑有收获,当然也会产生一些倦怠感。疑惑的是每次活动的主题是否符合工友们的需求;收获的是能够真正的去接触这个领域,融入这个集体,更深入的去了解工人这个团体,至少了解到工友们表面上的需求,也认识到作为一名社工,我们应该怎样去融入工友这个群体,与他们搭起一条桥梁;当然,在这其中我也产生过一些倦怠,认为目前我在机构所做的工作是无用的,毫无意义的。
xx市xx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刘社工提起说,他觉得做关于工友方面的社区工作很难集合一群人来参与社区工作,因此,他觉得可以采取“一点带试”的方法去联接社区的工友们,也就是通过与每个工厂里的一两个工友建立良好的关系,邀请他们成为社区的志愿者,就这样把他们串联起来,也就是等于把他们背后的工厂串联起来,然后等到社区要举办一个活动的时候,联系他们来参加,而又通过他们来带动其他工友。还有一点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不要提他们所厌恶的东西,应投其所好,也就是应该避免提及他们所避忌的东西,也就是根据他们的需求来改善社区。另外不要把自己当成一个救世主一样,认为你来到这个社区你就应该去改变这个社区,我们应该要接纳它,你只有适应它们,才能真正的被允许融入这个社区,我们能做的就只有通过某种方式来改善这个社区,还有发展这个社区。他还提到做社区工作的需要很强的学习能力,当工友想要学习某种新的知识,我们也必须一起去学习,而且要在最短的时间里把它学会。还有就是做社区工作这一类工作的,并不是说一种工作模式可以一直做到底的,毕竟人是会变的,社区也会跟着变化,工作模式为了适应也会在不停的发生改变。在一种模式到达一定程度的时候,就必须换另一种工作模式,这样还会得到不同的情况。
以上所说的工作模式应该就是我们常说的“滚雪球”方法,一个小球在雪地里会越滚越大,在社区也是这样的,通过一两个工友的积极参与活动,慢慢的带动其他工友尝试着去参与我们社区举办的某些活动。
1、建立工友志愿队,通过成立一个志愿队,提供一个让工友了解我们中心的机会,使得我们中心能够通过这种方式得到社区的认同。同时,也可以使得工友们能够从参与中心的志愿活动中得到另一种满足感和成就感。
2、尽量多的.与工友们接触,每天至少要空出1-2个小时来与工友们沟通、交流,但在交流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技巧问题,尽量不提对于他们来说是比较敏感的问题。在交流中,慢慢的引导他们说出内心深处的问题,挖掘他们的内心需要,现在我们知道的只是他们表面的需求,而他们或许也未必会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年轻的工友对未来并没有什么所谓的长久计划,只是得过且过的过日子,而处于青中年的工友们他们想要的就是赚钱养家,但它们之间有一个共通之处,那就是他们对社交缺乏安全感,不只是他们才存在这个问题,这个问题几乎在整个中国都普遍存在的,当然如果是在“熟人社区”当然不会存在这个问题了。
3、通过意识层面协助他们互助。这说起来好像挺难懂得,我也不是很理解,但我觉得社区工作者的意思是想从旁协助他们,使得他们的精神在某种层次上达到一致,然后他们在参与活动的时候可以很快领会到组员的意思,并且是在潜意识中觉得某种行为就是应该这样做。
4、整合资源并非像我们在上理论课时讲的那么容易,比如向社区居委会申请场地、邀请社区的发廊来做义工等,并不是你过去跟他们说某日请某人到某地来参加义工活动,他们就一定会参加的。且不说他是否会相信你,是否把你认为是一个神经病,更重要的是如果你在沟通技巧上出了一些小瑕疵,你就有可能会得罪他们,他们就会毫不犹豫的把你赶出门,更不用说做义工了。因此,做社工不仅有一颗爱心,有理论知识就行了,还必须要懂得说话,能够把你的想说的话说得有逻辑性。
5、社会工作者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实践社会工作者,另一种是理论社会工作者。实践社会工作者意味着从实践中走出的专业社会工作者,他们在工作中摸索出一条属于自己的专业之路。理论社会工作者就是在工作中遵循某一理论的专业社工。
1、调整做外展工作的心态。在做外展的时候,即使你在无意中会看到那些被遗弃在地上的宣传单;即使在你很认真的跟他们解说我们的活动有多么多么好的时候,他们总会回你一句“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的时候;即使我们在那里很卖命的说这是免费为工友所预设的活动的时候,他们总会怀疑我们这个搞传销;但我们只要把我们认为应该做的事情做好,我们是以真诚去对待他们,我们就会无愧于心了。
2、作为一名实习生,我感觉自从暑假实践结束后,我们就好像与中心那边脱离了,不了解它的最近的活动有哪些,它最近的变化有哪些,我们能做就是在固定的时间点到那里,然后准备做做外展,然后就回来了。而我们以前所设的那个q群好像也不存在一般,已很久不能在上面找到我们的消息记录了。有很多实习生在中途的时候都不怎么想过去中心帮忙,我也曾有一段时间不是很想过去,因为那时感觉很无力,没什么动力,而且我们的工作好像停留在表面,总是匆匆的过去,匆匆的回来。不过现在,我们实习生准备分不同的小组负责不同的领域,这种方式不知道是否会一直进行下去。
3、在行动中反思。我们在行动的过程中,要不断的反思,反思我们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决定,然后在这之中又重新发现新的问题,就这样不断的循环。这是我在社工那里学到的一点。不要纠结自己为什么要做出这样的决定,而是要在把我们的问题运行于行动中,在行动中再次寻找新问题,这也是第一序改变与第二序改变的区别,它们一个是不断地被困在同一个问题中,一个是跳出这个问题转向另一个问题。
本次实习让我受益匪浅,也打开了视野,增长了见识。
社会工作服务方案(汇总17篇)篇十五
为期一个月的实习在忙碌又充实的每一天中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基于当下,着眼于未来,认真仔细地总结经验是很有必要的。那么在此,首先就从我实习的单位开始介绍起。
**市位于**中部,全市辖6县1区,119个乡镇,2个街道办事处,市政府驻地为xx区。总人口301万人,其中农村人口267万人。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关注民生问题、保障民生事业蓬勃有序发展成为摆在政府面前的重要任务,而地方民政部门对此承担着重大的责任。诸如城乡低保、医疗救助、赈灾、五保户、社会组织、基层政权民主建设、福利彩票、丧葬、婚姻等关乎民生问题的事物都属于民政部门的业务范畴。xx市xx区民政局是xx区政府下设的政府职能部门,负责全区各项民政事业的开展。民政局下设双拥办、老龄委、救灾救济股、社会救助股、社会福利股、民政综合股等科室,同时还下属三个事业单位,分别是xx区殡仪馆、xx区殡葬所、xx区救助管理站。
在对民政系统的机构设置和工作业务有了初步的认识后,为更好地实现专业技能的运用,我决定到基层第一线,用实践检验自己的能力水平和专业素养。于是我申请来到xx区民政局下属的事业单位xx区救助管理站,救助站承担着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管理、教育、护送和安置以及对流浪未成年人实施保护性救助等工作。工作面向的人群多为弱势群体,可以说开展社会工作专业活动有较大的空间。受助人员在参与社会互动的过程中缺乏有效的参与方式,对自我能力的挖掘和整合能力不足,同时对自我认知和接纳处于明显的不自信状态,这就需要通过加以引导,帮助他们重新整合和接纳自我,在社会实现互参与中增能。社会工作者以其专业特点和使命,理所应当地承担了这个重要的任务。
**市救助管理站,其前身是始建于1954年5月的xx收容遣送站。2003年8月1日,伴随着新的《城市生活无着落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出台,正式更名为xx市救助管站,隶属于xx市xx区民政局,现有配编13人。根据《救助管理办法》等相关政策规定,xx市救助管理站是xx市对城市生活无着落的流浪乞讨人员实施临时救助管理的工作机构,主要负责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管理、教育、护送和安置;对流浪未成年人实施保护性救助。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的发展不平衡,城乡差距拉大,政府对于城市人口流动的限制日益放宽,学校布局的改变,使得流浪乞讨问题日益凸显。
自2003年8月新制度实施以来,面对从收容遣送到救助管理跨越式转变的巨大挑战,xx市救助工作实现了平稳过渡,救助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首先,对救助管理的基础设施进行了大规模更新改造。救助管理站拆除了原先遣送站的各种隔离栅栏和铁门铁窗,并增添了食宿、卫生、洗浴等场地设施,为救助工作营造了宽松舒适的环境。2013年10月初,位于火车站附近的新的救助站综合大楼也将正式投入使用。流浪未成年人保护中心也将挂牌运作。届时,环境更加整洁舒适、设施进一步完善、增加娱乐场所,这一切无不显示着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其次,抓好转制工作。救助站通过组织学习培训、加强管等方法,使干部职工掌握了救助工作的原则、内容和方式方法,增强了服务意识和救助思想,使得思想观念、管理方式、工作方式开始逐步发生转变,为今后实行人性化、亲情化服务,保障受助人员的基本生活奠定了坚实基础。再次,建立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救助站制定了一系列工作制度和工作程序,逐步健全并使用救助管理信息系统,深入推进救助管理工作规范化建设,更好地服务于流浪乞讨人员,为他们提供自愿和无偿救助。
xx区救助管理站承担着跨区接送城市流浪乞讨人员的任务,其任务量之大,难度之深,都是不容忽视的。因此我在实习岗位要求:1.每周值班一次,每次两天(每天24小时在岗);2.负责登记受助人员信息;3.对于特殊受助群体,如残疾人、流浪儿童、精神疾病患者等进行初步访谈和制定社会工作介入计划;4.值班期外,还需参与街头劝导、护送受助人员来站、离站工作。
1.社会工作专业技法只有结合实际加以实践才能发挥积极作用。任何一门学科需要的都不是纸上谈兵,社会工作更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以此为蓝本开展的社会工作专业活动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对专业技法加以灵活地运用。
就我所在的实习地点xx区救助管理而言,每年承担的救助任务量重、救助难度大,被救助人员在地域、年龄、文化程度、身体状况、精神状态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如果单纯地运用一套救助模式显然是不合理的。这里以年龄这个因素为例,来站接受救助的人员既有未稚气未脱的少年儿童和年轻力壮的青年人,又有腿脚不灵便的耄耋之年的老人。针对少年儿童和老年人,我认为应该更多的为他们争取保护性资源,以流浪未成年人保护中心和福利院为平台,对暂时无法返乡的未成年人和老人提供更人性化的救助,当受助者进入这些机构后,社会工作者便可以有效利用机构的场所和设施,有针对性地开展小组活动或个案辅导。而对于青壮年,一方面,我们应当保持不批判的态度,给他们以积极地关注,让他们觉得自己正在被关注;另一方面要引导和帮助他们对自己进行重新探索和整合,必要时为他们争取发展的资源。
目前**区救助管理站新的场所尚未正式投入运营,旧站的条件差,基础设施不完善,没有可供开展专业活动的场地和设备,但这并不意味着社会工作的专业活动因此只停留在喊口号的层面,其实只要用心,小事中也能体现社会工作对受助者的人文关怀。面对受助人员,我们给他们一个微笑、与他们握手、拍拍他们的肩膀、为他们递上一杯水等等都可以让他们放下防御体制,使得他们逐渐向你敞开心扉。在救助站实习这些日子,站里有两个受助人员,一位是聋哑人、一位是孤寡老人,两人都没有查明户籍所在地,所以一直在站里接受救助。起初他们带有很强的防御机制,通过前文中提到的一些列方法,我一次又一次与他们耐心地沟通,如今的他们变得轻松了很多,也开始和救助站的工作人员沟通,不管是语言性的交流还是非语言性的交流,总之他们开始慢慢尝试着重新融入社会,当然就目前而言只是救助站这十几个人范围内的小社会。起初救助站的大门是锁着的,他们二人自从进站后就再也没出去,而我在说服值班的工作人员后,陪着他们在周围时常走走,再过了一两天开始主动打扫院子、洗自己的床单被套,还有他们也开始去喂院子里的狗儿……俨然,他们已经对这里有了一种家的感觉,也开始过一种有尊严的生活。
而这一切成果的取得,都是将社会工作专业技法在实践中加以运用,才发挥出的巨大作用,因此我用一句诗来总括我的第一点心得,那就是“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
社会工作服务方案(汇总17篇)篇十六
(2019年修订版)。
第一章总则。
第二条本中心的性质是个人利用非国有资产自愿举办、从事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
第三条本中心的宗旨是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遵守社会道德风尚,弘扬志愿服务精神,推动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
第四条本中心的登记管理机关是xx市民政局;本中心的业务主管单位是xx市民政局。
第五条本中心的住所地是。
第六条本章程中的各项条款与法律、法规、规章不符的,以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为准。
第二章举办者、开办资金和业务范围。
第七条本中心的举办者是刘x。
举办者享有下列权利:
(一)了解本中心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
(二)推荐理事和监事;。
(三)有权查阅理事会会议记录和本中心财务会计报告;。
第八条本中心开办资金:30000.00元;出资者:刘涛,金额:30000.00元。
第九条本中心的业务范围:
(一)开展咨询服务、人才培训、学术交流、组织活动;。
(二)承接政府职能部门委托的其他工作。
第三章组织管理制度。
第十条本中心设理事会,其成员为3人。理事会是本中心的决策机构。
理事由举办者、职工代表及有关单位推选产生。
理事每届任期三年,任期届满,连选可以连任。
第十一条理事会行使下列事项的决定权:
(一)修改章程;。
(二)业务活动计划;。
(三)年度财务预算、决算方案;。
(四)增加开办资金的方案;。
(五)本中心的分立、合并或终止;。
(六)罢免、增补理事;。
(七)内部机构的设置;。
(八)制定内部管理制度;。
(九)从业人员的工资报酬。
第十二条理事会每年召开两次会议。有下列情形之一,应当召开理事会会议:
(一)理事长认为必要时;。
(二)1/3以上理事联名提议时。
第十三条理事会设理事长1名。理事长由理事会以全体理事的过半数选举产生或罢免。
第十四条召开理事会会议,应于会议召开10日前将会议的时间、地点、内容等一并通知全体理事。理事因故不能出席,可以书面委托其他理事代为出席理事会,委托书必须载明授权范围。
第十五条理事会会议应由1/2以上的理事出席方可举行。理事会会议实行1人1票制。理事会作出决议,必须经全体理事的过半数通过。
下列重要事项的决议,须经全体理事的2/3以上通过方为有效:
(一)章程的修改;。
(二)本中心的分立、合并或终止。
第十六条理事会会议应当制作会议记录。形成决议的,应当当场制作会议纪要,并由出席会议的理事审阅、签名。理事会决议违反法律、法规或章程规定,致使本中心遭受损失的,参与决议的理事应当承担责任。但经证明在表决时反对并记载于会议记录的,该理事可免除责任。
理事会记录由理事长指定的人员存档保管。
第十七条理事长行使下列职权:
(一)召集和主持理事会会议;。
(二)检查理事会决议的实施情况;。
(三)法律、法规和本中心章程规定的其他职权。
第十八条本中心主任对理事会负责,并行使下列职权:
(一)主持中心的日常工作,组织实施理事会的决议;。
(二)组织实施中心年度业务活动计划;。
(三)拟订中心内部机构设置的方案;。
(四)拟订内部管理制度;。
(五)提请聘任或解聘本中心副职和财务负责人;。
(六)聘任或解聘内设机构负责人。
本中心主任列席理事会会议。
第十九条本中心设立监事1人。
监事任期与理事任期相同,任期届满,连选可以连任。
第二十条监事在举办者、本中心从业人员或有关单位推荐的人员中产生或更换。监事会中的从业人员代表由中心从业人员民主选举产生。
本中心理事、主任及财务负责人,不得兼任监事。
第二十一条监事行使下列职权:
(一)检查本中心财务;。
(二)对本中心理事、主任违反法律、法规或章程的行为进行监督;。
(三)当本中心理事、主任的行为损害本中心的利益时,要求其予以纠正。
监事列席理事会会议。
第四章法定代表人。
第二十二条本中心的法定代表人为主任。
第二十三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担任本中心的法定代表人:。
(一)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
(二)正在被执行刑罚或者正在被执行刑事强制措施的;。
(三)正在被公安机关或者国家安全机关通缉的;。
(六)非中国内地居民的;。
(七)法律、法规规定不得担任法定代表人的其他情形。
第五章资产管理、使用原则及劳动用工制度。
第二十四条本中心经费来源:
(一)开办资金;。
(二)政府资助;。
(三)在业务范围内开展服务活动的收入;。
(四)利息;。
(五)捐赠;。
(六)其他合法收入。
第二十五条经费必须用于章程规定的业务范围和事业的发展,盈余不得分红。
第二十六条执行国家规定的会计制度,依法进行会计核算,建立健全内部会计监督制度,保证会计资料合法、真实、准确、完整。
接受税务、会计主管部门依法实施的税务监督和会计监督。
第二十七条配备具有专业资格的会计人员。会计不得兼出纳。会计人员调动工作或离职时,必须与接管人员办清交接手续。
第二十八条本中心换届或更换法定代表人之前必须进行财务审计。
第二十九条本中心按照《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的规定,自觉接受登记管理机关组织的年度检查。
第三十条本中心劳动用工、社会保险制度按国家法律、法规及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六章章程的修改。
第三十一条本章程的修改,须经理事会表决通过后15日内,报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自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之日起30日内,报登记管理机关核准。
第七章终止和终止后资产处理。
第三十二条本中心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终止:。
(一)完成章程规定宗旨的;。
(二)无法按照章程规定的宗旨继续开展活动的;。
(三)发生分立、合并的;。
(四)自行解散的。
第三十三条本中心终止,应当在理事会表决通过后15日内,报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
第三十四条本中心办理注销登记前,应当在登记管理机关、业务主管单位和有关机关的指导下成立清算组织,清理债权债务,处理剩余财产,完成清算工作。
剩余财产,应当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处理。清算期间,不进行清算以外的活动。
本中心应当自完成清算之日起15日内,向登记管理机关办理注销登记。
第三十五条本中心自登记管理机关发出注销登记证明文件之日起,即为终止。
第八章附则。
第三十六条本章程经2016年12月31日理事会表决通过。
第三十七条本章程的解释权属理事会。
第三十八条本章程自登记管理机关核准之日起生效。
社会工作服务方案(汇总17篇)篇十七
提供基于有线电视网络的各项业务办理、终端安装与维护、用户咨询与投诉等各项服务。
2.服务标准
2.1坚持使用文明礼貌语言,主动热情地接待用户,全心全意为用户服务。
2.2准确、快捷地受理用户申办的业务,单笔业务用户候时不超过15分钟。
2.3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收取费用,不多收费、滥收费。
2.4用户申请办理有线电视网络终端报装或迁移,若不具备安装条件的,在48小时内向用户说明。
2.5用户办理完报装或迁移手续后,在72小时内完成终端安装。安装现场文明施工,保证施工质量,施工完毕将现场清理干净。
2.6全天候受理用户维修投诉电话,一般故障修复不超过24小时,重大故障不超过48小时,做好用户满意度确认工作。
2.7因网络资源变更、线路检修、设备搬迁、线缆割接、网络及软件升级等可预见的原因影响用户使用时,应提前24小时向用户公告。
2.8耐心解答用户疑难,尽力为用户提供方便。对有特殊要求或行动不便的`用户,提供上门收费服务。
2.9依法查处违章私接乱挂行为,维护用户合法权益。
3.违诺责任与监察
如果您对我们的工作质量和服务态度不满意,请及时投诉举报,我们将在24小时内给您答复,并及时告知处理结果。
如果因我们的失误给您带来麻烦或不便,我们将向您赔礼道歉,并对相关责任部门和个人给予严肃查处,决不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