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学生具备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以及较高的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下面是一些优秀学生的典型经历和成功经验,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启发和帮助。
学生的高考失败与心理调适(优秀23篇)篇一
近年来,随着高校的扩招,贫困大学生的数量越来越多,这些学生成为了高校中较为特球的一个群体,存在着较为严重的'消极心理.本文简要分析了高校贫困大学生存在的几种消极心理状态.结合高校社团的优势,探讨了高校社团对贫困大学生的消极心理的调适作用.
作者:陈澜作者单位:常州工学院,学生工作处,江苏常州,213002;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江苏常州,215000刊名:人力资源管理(学术版)英文刊名:humanresourcemanagement年,卷(期):”“(12)分类号:g64关键词:社团贫困大学生心理调适
学生的高考失败与心理调适(优秀23篇)篇二
在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今天,少数民族教育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比列呈逐年上升趋势。然而,近期一些心理调查发现,很多少数民族大学生在进人内地高校后表现出了不自信的心理,主要表现为:自卑的心理;抑郁、焦虑的心理;交际困难产生的心理压力。自信心的缺失严重地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
所谓自信心是一个人对自身力量的认识、评价所形成的稳定的内心体验,它是一种强大的内部动力,能激励人们积极行动,坚持不懈地去实现自己认为可达到的目标;它是一种积极的道德情感和心理品质,是人的心理健康的主要的甚至是核心的标准。
自信心缺乏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大多有着自卑、抑郁、焦虑等共同点,严重的可能会因自卑而自闭,导致社交功能障碍,甚至会出现抑郁症的症状。
阿德勒从文化适应的过程揭示了文化适应的规律性,提出了文化适应的五阶段模式假说,分别是接触阶段、不统一阶段、否定阶段、自律阶段和独立阶段。而berry则从文化抉择的角度提出了文化适应的四种模式,分别是消极固守、盲目顺应、积极整合和边缘化。
少数民族大学生进入高校后会对自己的处境进行归因,做出抉择,要么固守,要么顺从,要么整合,要么被边缘化,这些都决定了他们能否顺利地度过文化适应的五个阶段,由不适应达到适应。然而,如果少数民族大学生在这一变化过程中出现了问题,停滞在了这五个阶段中的其中一个,就无法适应环境的变化,渐渐地失去了应付各种情景的自信。
(二)语言障碍导致的学习压力。
在大学生活的初始阶段,语言障碍无疑会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带来压力,很多少数民族大学生因此难以适应新的学习环境。部分具有消极认同的民族学生总是以消极颓废的眼光看待自己的族群,他们对自己民族的语言、文化和历史传统充满自卑,对自己的民族属性背负着一种沉重的卑下感,不敢在众人面前说本族语言,有的甚至会认为本族人智力低下,天生不如人。这样的`观念必然会影响其较好地适应大学生活。
(三)文化差异造成的人际交往困难。
一些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交际困难表现在不懂交际的技巧与原则,不会与人沟通,不会独立生活。有的因自卑而自闭,有的为了交际而牺牲原则等等。
一方面,少数民族大学生从小就接受着本民族文化习俗的熏陶,在他们的情感中早已建立起了与本民族文化背景相符的动力定型结构,动力定型的维持与破坏可直接引发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愉快或痛苦的情绪体验。另一方面,不少少数民族大学生面临着经济上的困难。因此,经济和文化两方面的差异使得少数民族大学生往往具有不同的情感表达方式和文化定型结构,而因此体现出的生活方式、消费观念、宗教文化方面的差异往往会使一些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加剧,产生对交往的回避、恐惧,在交往过程中不自信,交往的范围日益狭小,并且对别人的言谈举止特别敏感,容易将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人际问题上升到族群问题。
教学既要重视各民族文化差异,如教学内容要尽量满足少数民族学生的实际需要,还应考虑民族感情,利用少数民族学生易兴奋、好激动的特点,寻找各民族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中的激励之源,引起学生愉快的学习情绪和积极的思维活动,充分发挥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之在学习上找回自信。
(二)积极心理调适。
积极心理学主张通过积极因素的挖掘与构建,增强人们的力量感,预防并克服心理问题。积极心理调适,首先要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心理适应问题形成积极的认知。其次,要挖掘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积极人格因素,增强其文化适应中的自我价值感。教育者可以借鉴积极心理学取向,努力挖掘各族学生的积极人格因素,增强其自我价值感和民族自豪感。在这种自信的支撑下,少数民族大学生能够成为自我调适和自我改变的主人,通过调动自身的积极因素,克服文化不适应问题。最后,要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积极情绪体验,增强文化适应中的心理弹性。减少他们的陌生感和孤独感,更要增强他们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不仅要减少他们学习中的自卑感,更要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成就感。
(三)组织团体心理咨询和团体活动。
团体心理咨询是在团体情境下进行的一种心理咨询形式,即咨询员根据求询者问题的相似性,组成课题小组,通过共同商讨、训练、引导,解决成员共同关心的问题。有实践证明,团体心理咨询可以有效地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自信心、对大学生人格因素的发展也有积极影响。针对一些少数民族大学生较为保守、封闭的心理特点,可以定期开展一些课外团体活动,提供少数民族大学生融入集体生活的机会,并且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各种有益的大学生社团活动,锻炼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
刘桂芬王智对右江民族医学院61名大学生以团体的形式进行自信心训练。在团体活动前、结束时及结束四个月后前后共三次对学生进行16pf人格因素量表测试将测量得分进行前后比较。结果发现成员在团体训练后焦虑程度显著降低适应性明显增强;情绪趋于稳定和成熟内向与外向显著向外向型方向改变向理智、沉着安详方向发展自信心明显增强。这一实验证明了多参加团体活动对人格因素的发展有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2]黄爱梅.试论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德育工作[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
学生的高考失败与心理调适(优秀23篇)篇三
当今高校培养的少数民族学生以后将是国家少数民族工作和维护祖国统一的骨干力量,高校有责任为少数民族地区培养优秀人才,因此,高校学生工作队伍思想上要高度统一,坚持少数民族学生和汉族学生身份平等,管理尺度和标准一致,不开绿灯,不搞特殊,不另眼相看。高校要旗帜鲜明地对少数民族学生进行国家有关宗教信仰和高校禁止开展宗教活动的相关法律法规的教育,让少数民族学生从情感上认同学校的管理制度和基本要求,从而杜绝了产生特事特办的思想苗头。
二、在工作方式上,坚持深入细致、情感投入和帮扶引导。
高校在处理少数民族学生事务的过程中,应坚持深入细致、以情动人、以理服人、坦诚相待。高校可以实行少数民族学生事务专项专人负责制,设立少数民族学生事务管理专员,学工队伍团队协同配合,按要求建立台账,深入细致了解少数民族学生(特别是内高班学生)家庭经济情况、人际交往情况、学习生活情况,在学生遇到问题时,适时介入给予引导和帮扶。高校可以尝试建立少数民族学生事务管理领导沟通会、辅导员座谈会、民族学生互助会三层沟通体系。高校可以聘请具有少数民族身份的老师每月定期召开民族学生沟通会,充分利用其自身少数民族身份,与学生畅谈个人成长发展,引导学生正确认知学习成绩差异,这一定期沟通机制必将对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管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在护航少数民族学生成长发展上,坚持人人发展百花齐放的原则。
部分少数民族学生由于基础教育水平差异,在学习上与内地学生存在明显差距。高校应鼓励少数民族学生更加注重自我发展,不与内地学生拼学业功底,客观认知奖学金等级差异,而是更加注重个人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升,把自己培养成出色的个体回到家乡发挥建设者的作用。针对少数民族学生多才多艺的特点,高校应开辟途径、提供机会,让其才艺得到彰显,更加自信地面对自己的大学生活。比如鼓励平时表现优秀的同学加入学生会,担任班委;鼓励多才多艺的同学加入舞团;鼓励有主持天赋的'同学加入主持团;鼓励有运动天赋的同学加入足球队、篮球队等等,此举是为了让更多的少数民族学生找到展示自己的舞台,并逐步建立自信。
四、在先进典型的塑造上,坚持先进引领,强化少数民族学生。
自我服务和管理高校可以在少数民族学生中塑造典型,实现先进典型模范引领作用,强化少数民族学生自我服务和自我管理意识。高校应努力挖掘少数民族学生中的先进典型,优秀者可以吸收为中共党员,塑造先进典型在少数民族学生中的号召力和影响力。高校可以聘请该部分学生为“少数民族学生事务管理专员”,通过长期深入地与少数民族学生沟通交流,及时掌握了数民族学生的思想动态、生活轨迹,潜移默化地对其他同学起到积极的激励和影响作用。高校对少数民族学生的管理应当坚持引导、重在疏导、情感投入、管理到位、模范引领、多途径帮扶、师生协同配合,使少数民族学生学习目标明确,学习态度积极,以呈现出良好的态势,并逐步成长为高校认可度极高的一个优秀群体,争取为少数民族地区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学生的高考失败与心理调适(优秀23篇)篇四
如果高考落榜是考场发挥失利或者其他一些因素造成的,考生能够研究再复读一年,来年再战。但这4类人真的不适合再次复读:
1、一向努力学习,可是一向考不好。
2、考试成绩与期望大学最低分数线有明显差距。
别把目标定的太大,清华北大固然很好,可是每个省的招生名额在那呢,根据自我喜好的专业走个专业牛哄哄的大学未必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3、已经复读过的考生。
这类考生的心理压力已经比较大了,应当多分析分析自我到底适不适合经过高考上大学。
学生的高考失败与心理调适(优秀23篇)篇五
大学生就业问题关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是高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近几年,随着高校扩招,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就业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着很大的落差.面对这种局面,越来越多的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因此,切实从毕业生自身角度解决毕业生存在的就业心理问题,及时进行自我调适,对促进高校发展和社会和谐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迟灵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沈阳,110034刊名:经济视角英文刊名:economicvision年,卷(期):20xx”"(3)分类号:g525.5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自我调适
学生的高考失败与心理调适(优秀23篇)篇六
对于那些不想继续学习,想要直接靠自我本事养活自我的学生能够直接就业。
出路二:复读。
对于高考落榜的同学来说,如果想继续参加高考,能够选择复读,补习一年,然后参加第二年的高考。
出路三:自学考试。
自学考试被称作“没有围墙的大学”,“宽进严出”、学习方式灵活,费用也较低。
出路四:成人教育。
成人高考同普通高考类似,采取考试入学的方式,其考试科目与考生高中所学的知识是相通的。一般说来,成人高考难度比普通高考容易很多,又不像自学考试那样没什么准入门槛,学习形式多样,是一种宽松的成才方式。
出路五:网络大学。
网络大学的特点是,依托于名校,采用现代远程教育模式,费用也较低,学习方式灵活。开设的专业多是以计算机技术应用、管理等应用学科专业为主。
出路六:出国留学。
出国留学,能让落榜生有正式的大学可读,并且能够选择喜欢的专业,但留学成本是国内的3―5倍,家庭须有必须经济实力才可承受,能够说是一条昂贵的成才之路。
出路七:选择技能+学历教育。
在中国大多数家长由于之前的自身成长经历还存在着“孩子必须要拿到学历,才能成才”的观念,可是随着上世纪大学开始不断扩招后,大学毕业生越来越多,而就业率却急剧下降,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找不到工作,以前的天之骄子变成了天之“焦”子。甚至此刻国家已经出台政策,应届毕业生找不到适宜的工作,能够回到原籍领最低生活保障。而另一方面此刻技能型人才需求量越来越大,很多企业都急需此类人才,纷纷开出高薪作为吸引。据悉在广交会上一名留学归来的硕士生应聘做一名管理人员,企业只支付元薪水,并且需要研究后通知,而一名技术人员求职,现场考核后,立刻录用,月薪3000,针对这种情景育路教育网推出“学历加技能”教育模式,经过三年的努力不但能够获得电大专科文凭,还能够获得就业的实用技能。
出路八:民办大学。
民办学校为落榜生供给了理解学历教育的机会。“宽进严出”,机制灵活,开设专业比较多。大多数民办高校进去后学生也要参加自考才能拿到国家承认的学历,必须能把控自我,坚持学习的人才能够顺利经过。
学生的高考失败与心理调适(优秀23篇)篇七
高考落榜生没考上大学的出路高考是很多人一生中的分水岭,分不分得好,就看个人了。不仅仅指成绩的问题,很多成绩好的人,后面的路未必走得顺,成绩不好的人也未必永远就留在社会的底层。在这个时候,选择很重要,可是如何才能做好选择呢优就业李教师提醒你,做选择前我们较好分析下,内因和外因,虽说内因起决定作用,但外因也在结果中起关键作用。
问问自我对什么真正感兴趣。因为兴趣才是较好的教师。对大多数人来说,学习自我感兴趣的技术会更加努力。任何技术的学习都会经过一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中,有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如果没有强烈的兴趣,就不会有坚定的毅力,半途而废是很可惜的事情;当然,光有兴趣也不行,也要结合自我的学习本事,选择一些更适合自我学习本事的技术,对自我有更多的现实意义,技术越快的掌握到手,越能早一点进入工作岗位。而此刻很多孩子喜欢玩电脑,玩游戏,长沙一度教育软件开发培训学校的课程刚好能够把这个兴趣转化为职业,值得推荐!要立足梦想和现实的就业区域进行技术方向的选择。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更渴望到大城市或省会级别城市发展。大城市有整体生活环境佳,就业机会多,工作薪资高等优势,可是在职场中竞争也更加激烈。所以要是目标想在大城市立足,做技术工作必须要选择需求旺盛,与现代企业制度向贴合的行业岗位的技术工种。仅有这样,才能实现自我的职业目标;即便将来想回小城市发展,也是绰绰有余。
高考落榜生学软件工程有前途吗要充分调研一种技术的职业前景。此刻社会日新月异,很多行业对技术人才的需求和要求都在不断的变化。比如说,一些传统的对人才需求量比较旺盛的技术岗位,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此刻呈现出岗位饱和、薪资降低等现象。这个时候还是按老思路去学习这样的技术,很明显要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甚至会有学成难以就业的尴尬现状。而一些新兴行业却脱颖而出,呈现出人才需求量大,入门门槛低,薪资提升快等好的现象。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北京软件人才已告急,it企业月薪万元难觅软件开发工程师。而北京一线城市教育就在这种情景下,推动各位在成功过程中的关键时刻。
高考就如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可是上大学并不是唯一的出路,人生面临很多选择,高考已经过去,让我们迎接崭新的一天,挥写辉煌的篇章。
学生的高考失败与心理调适(优秀23篇)篇八
大学生乒乓球运动员往往由于自身心理特点,在比赛中心理素质起伏较大,尤其是当面对失败的时候,懊恼、沮丧、不甘心等情绪出现频次较多,所以针对这一情况,应有一个良好的应对方式,积极的引导和鼓励可以使学生迅速从失败的阴影中走出来,重新振作起来。对大学生乒乓球运动员竞赛失败后的应对方式进行研究,对于促进高校大学生运动员的心理健康发展,全面提升大学生运动员的综合素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大学生乒乓球运动员竞赛失败应对方式研究。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查阅了大量期刊文献,对应对方式等心理学的内容进行了系统分析和整理。
1.2.2问卷调查法本研究随机抽取310名参加“河南省大学生华光体育活动第11届乒乓球锦标赛”的运动员为调查对象。问卷引用了张力为教授收录的竞赛失败应对量表。
通过比赛结束现场发放问卷,共发放问卷份310份,回收有效问卷份298,问卷合格率为93.8%,其中男运动员154人,女运动员143人,平均年龄20.71±3.14岁,所抽取的调查对象均参与了比赛。
1.2.3数理统计法数据统计采用spss17.0软件,主要采用了描述性统计和方差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性别大学生运动员竞赛失败应对方式特征。
由表1可知,不同性别大学生运动员在容忍与失助性反应、情感求助与宣泄、问题解决3个维度上不存在差异(p0.05);在回避与幻想上呈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结果表明:男运动员较女运动员在遇到比赛失利时,一般都能积极地面对失败,会在最短时间内找到正确的.应对方式,对于比赛的失利不会去回避与幻想,这是因为男生一般都豁达、坚强,他们一般不会计较比赛的结果,而会积极调整备战接下来的比赛;而女运动员心理较为细腻、敏感、脆弱,当比赛过程中遇到逆风球时,往往情绪波动较大,有时更会背上想赢怕输的心理包袱,进而在面对比赛失利时,往往会采用回避与幻想的应对方式,不善于在比赛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剖析,而是沉溺在失败的阴影里。如果没有教练员和队友的鼓励和劝说,甚至会一直沉溺下去,久久不能恢复。这样消极的应对方式不利于女运动员的心理健康,如果长期存在这样的问题,会让女运动员承受失败的能力变得更差。
2.2不同层次大学生运动员竞赛失败应对方式特征。
由表2可知,不同学习层次大学生运动员在容忍与失助性反应、情感求助与宣泄方面呈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在问题解决和回避与幻想方面不存在显着差异(p0.05)。结果表明:大学生运动员在不同层次,随着自己学历的提高,对比赛的重视程度也相继增强,不能忍受比赛中失败给自己造成的压力,而且更希望获得教练员、队友、家人的支持,从而释放自己的消极情绪、缓解自身所承受的压力。而在问题解决和回避幻想方面又不存在学习层次方面的差异,他们都会有自己的一套解决方法,在应对比赛失败时也不会刻意的回避与幻想。
2.3不同训练年限大学生运动员竞赛失败应对方式特征。
由表3可知,不同训练年限大学生在容忍与失助性反应、情感求助与宣泄、问题解放3个维度上呈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在回避与幻想方面不存在差异(p0.05)结果表明:随着训练年限的增加,运动员在容忍与失助性反应、情感求助与宣泄上数值呈递增趋势,这是因为运动员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心智的成熟,比赛级别的越来越高,比赛压力越来越大,运动员更希望得到自我展示,更渴望得到外界的关注。
2.4不同类型应对方式的选择使用。
从表4可知,乒乓球运动员对各种应对方式的使用程度依次是容忍与失助性反应、情感求助于宣泄、回避与幻想、问题解决。研究结果表明:河南省大学生乒乓球运动员当面对失败时第一反应是容忍与失助,不能勇敢坦然面对,通过情感的合理释放后,常常会陷入回避与幻想的状况,最后则是通过舒缓压力来解决。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1)不同性别大学生运动员在容忍与失助性反应、情感求助与宣泄、问题解决3个维度上不存在差异(p0.05);在回避与幻想上呈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2)不同学习层次大学生运动员在容忍与失助性反应、情感求助与宣泄方面呈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在问题解决和回避与幻想方面不存在显着差异(p0.05)。(3)不同训练年限大学生在容忍与失助性反应、情感求助与宣泄、问题解放三个维度上呈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在回避与幻想方面不存在差异(p0.05)。(4)乒乓球运动员对各种应对方式的使用程度依次是容忍与失助性反应、情感求助与宣泄、回避与幻想、问题解决。
3.2建议。
为了避免大学生乒乓球运动员在失败后产生消极的情绪,教练员在日常训练中应积极开导,多进行鼓励,重视比赛后的及时调控。针对不同性格的运动员进行个别心理辅导,帮助运动员在下次竞赛中获得好的成绩。
参考文献:
学生的高考失败与心理调适(优秀23篇)篇九
说实话,此刻国内许多大学教育是比较落后的,以计算机编程为例,看看大学的教材还停留在什么阶段,出来想找个工作那是异常困难地。(别拿那特殊案例说事,我不听)。
此刻职业教育的培训周期都比较短,有的几个月,有的一年多,但学到的东西是真不少,并且能直接应用到工作中,是不错的选择。
这个时候还能够利用学习的业余时间经过成人教育考个正规学历,虽然是成人学历,但也是国家承认、学信网可查的,在做许多正经事的时候都用的到哦。
学生的高考失败与心理调适(优秀23篇)篇十
在一年一度的高考竞争中,有些人能享受“金榜题名”的喜悦,而对于有些同学来讲,则要承受“榜上无名”的打击。受到这种打击的学生,经过这一变故,其心理发生了诸多变化。归纳起来,落榜学生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心理特点:
“名落孙山”的失宠心理在长期的升学竞争中,家长为了保证自己的孩子能够顺利地升入高一级的学校,可以说使出了浑身解数,从学习上、思想上以及生活上给予了全方位的服务和关心,特别是那些经过中考的选拔而进入高中学习的同学,父母对他们是宠爱有加,把全部的希望寄托在他们身上。对于他们的要求,几乎都是有求必应。在学校里,老师们也与父母一样,把每一个学生都当成考大学的希望种子来培养,关怀备至。为了一致的目标,学生、家长及老师三位一体,携手拼搏。然而,经过高考,有些学生落榜了。家长失望了,老师失望了。特别是在家里,父母原来给予子女的好吃好喝好睡以及免做家务的一切礼遇也随之消失,甚至还有部分家长对孩子的落榜满肚子怨言。面对这种变化,落榜学生的心理充满了失宠感,无法接受,油然而生的是震惊,不平衡,并进而产生苦闷、失意、沮丧和自卑的心理。针对落榜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做为他们的父母和老师,不要过多地批评和指责,而应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和爱护,以抚慰他们人生道路上初次受挫的心灵,并让他们真正明白胜败乃兵家常事,古今中外众多的功成名就者在青年时期都曾经历过失败的考验,大可不必一次受挫而丧失自己的斗志。这样一来,绝大多数落榜学生那种因“名落孙山”而产生的失宠心理压力将会烟消云散。“甘拜下风”的自卑心理在紧张的复习迎考过程中,每一位学生,特别是平时成绩比较好的学生,对于他们的前途充满了信心。然而,高考录取分数线一公布,一夜之间,不少学生突然发现落榜已成为自己生活的现实。高考前的那种与同学平起平坐的平等感一夜之间荡然无存,面对那些已成为“天之骄子”的昔日同学,他们深感高不可攀,于是自卑心理油然而生。根据落榜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老师和家长们不要在他们面前过多地谈论那些高考的幸运儿们的得意之事,更不能对他们现在表现出来的一些反常言行过多的挑剔,而应多给予他们精神上的安慰和鼓励,并帮助他们寻找考试失误的原因,鼓励其中的有志者做好明年再考的准备,或者为他们寻找一份适合他们个性特长的工作,让他们在新的学习或工作中找回当年的自信。作为落榜学生自己,也可以利用这段难得的空闲时间,做一些原来想做而苦于没有时间去做的快乐的事,如唱歌、跳舞、听音乐、看电视、电影,或者外出走走、找朋友聊天等。“无颜见江东父老”的内疚心理在子女长期求学的道路上,几乎所有的父母为了子女们能够“成龙”、“成凤”,可以说是费尽了心血。精心为子女设计营养食谱,不分严寒酷暑接送上晚自习的子女,不惜自己节衣缩食,为孩子请家教。而我们的教师们为了自己所教班级的学生们的前途,几年如一日,起早贪黑,加班加点,不计名利,真可谓呕心沥血。家长和老师们所做的这一切,已经成年的高中毕业生们自然十分清楚和明白其中的道理。于是,他们加倍努力,拼命读书,以期报答父母和老师。然而高考这座“独木桥”虽然拓宽了不少但并不是每位考生都能顺利地跨过去的,对于被挤下桥去的这部分学生,他们面对老师和家长疲惫的面容,感到十分的内疚,深深感到对不起老师、对不起父母,并因此背上沉重的精神枷锁,陷于深深的自责之中而不可自拔。针对落榜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家长和老师们应以宽广的胸怀安抚他们,让他们明白只要自己努力了,不要过分看重结果。更何况在当今中国,同龄青年中能够受到高等教育的只能是部分而不可能是全部,总要有人成为落榜者,不是你,那就是他。更何况落榜并不完全是自己的错,没有必要过分内疚,老师和父母希望的是他们如何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因为今后的路还很长,类似的挫折会不可避免,落榜并不可怕,关键是要有信心,切不可自暴自弃,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并从失败走向成功。人际交往中的孤独心理在长达十几年的求学生涯中,年轻的学子们经过勤奋努力,掌握了比较宽广的书本知识,但也为此而失掉了许多与人交往、了解社会的时间和机会,身处学校并未感到有何难处。然而一旦落榜,随之而来的是要面对除了家长、老师之外的许多人和事,可由于文化素质的差异,使他们在周围人群中成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与人交往时无论是言谈举止,还是生活习性,都有别于他人,表现出一种文人不似文人,劳者不像劳者的特性,与周围的人们相比,显得格格不入。这都会使他们感到无所适从,孤独心理由此而生。面对他们的这种心理特征,家长和老师要耐心地规劝他们,尽快地做到入乡随俗,放下昔日书生的架子,主动与群众打成一片,以实际行动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特别是农村学生要彻底丢掉那种认为自己读了那么多书,现在回乡务农是屈尊俯就,有如受了莫大委屈的想法。事实上,自七十年代末我国恢复高考制度以来,历届高考落榜者们,他们落榜不落志,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为社会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作为普通的劳动者,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受到了群众的普遍尊敬。“路在何方”的困惑心理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中国社会公认: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经过十几年的升学竞争,那些顺利地挤过“独木桥”而成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们,就意味着前途无量,而被挤下桥的落榜者们,则顿感前途渺茫,个别意志脆弱者甚至产生悲观厌世的念头,从内心深处发出“路在何方”的呐喊。根据他们的这一心理特征,家长和老师应给予积极的引导,尽快让他们明白“条条大道通罗马”,何苦要在一棵树上吊死,“天生我材必有用”这些话说的都很有道理。帮助他们分析自己的利弊、长短,尽快为自己找到立足点,让自己过得充实、自在。这样一来,困惑心理很快会随风而散,随之而来的将会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学生的高考失败与心理调适(优秀23篇)篇十一
北京考试报讯(记者邱乾谋)眼下,一些未被录取的高考生正打算复读,以参加明年高考。有关专家建议,考生复读前要先做自我分析。
京城某复读机构负责人建议,考生在决定复读前,要全面、综合、细致地分析自身的情况。主动要求复读、愿望强烈、心态平和、意志力较强的考生,复读效果较好;反之,不能很好总结失利原因的考生,复读效果要大打折扣。
考生一旦选择了复读,就要尽快走出高考失利阴影,树立自信心。首先,考生没被录取,心理有压力,决定复读后要静下心,及时调整心态。其次,考生要正确定位,客观分析自己存在的问题,找出症结,有针对性地改进,并确立合理的.目标。再次,考生要提前了解新课改的内容,熟悉新课改教材,早做准备。
北京教育考试院的统计数字显示,今年北京高考报名人数为10万余人,比去年减少1.7万人,其中统考考生8万余人,比去年大幅下降。全国797所学校计划在京招生7万余人,录取率预计比往年有较大提高。
据某复读机构统计,往年北京复读生约1.4万人,从目前各复读机构报名情况分析,今年的复读生人数预计在7000人左右。
考生选择复读班时要五看。一看复读班是否有正规办学资格,这样对考生权益有保障;二看师资,一支经验丰富的名师队伍可以保证教学效果;三看管理,科学有效的管理可为考生学习营造良好氛围;四看口碑,考生和家长可以从往届复读生那里打听一下学校的情况,参考学校近几年来升学率等;五看硬件,考生最好实地到复读机构参观,了解学校教学环境和设施,看看复读班有没有自己的校园、教室等。
学生的高考失败与心理调适(优秀23篇)篇十二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贫困大学生的数量也不断增多。作为生活环境和消费水平与普通学生相差较大的一个群体,他们必将产生不同于普通学生的心理状况。本文通过对常州工学院220位贫困大学生的调查,发现了贫困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几种特殊的心理状况,并将其与高校社团的特点和优势相结合,发现了高校社团对贫困大学生心理情感有较大的调适作用。
1.1“社交自闭”
由于自卑、缺乏自信、封闭自己,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性格孤僻、不合群的特点。进入高校的贫困大学生由于经济的压力,使得他们惧于参加集体活动,很少主动与老师和同学谈心,怕被大家歧视。一方面是因为他们过于顾及面子,怕被人发现自己生活拮据,怕被人用异样的眼光看待,因此拒绝各种帮助,经常“打肿脸充胖子”;另一方面,现在的大学生们无论是进行情感交流(如一起去看电影、互赠生日礼物、出去旅游等),还是参加班集体活动(如秋游、班级聚餐等),都需要一笔“支出”,而贫困大学生们的生活费本就很少,根本没有这笔预算之外的“支出”,又担心被同学们说“小气”而被轻视,索性以种种理由避开集体活动,不接受任何同学的邀约,自我封闭。从对我校的220位贫困大学生的调查问卷结果制成表格(见表1)可以很容易得出以上结论。
这种消极的心态,不仅限制了他们活动的空间和个性的发展,而且易引起人际交往上的重重障碍。
1.2归属感缺失。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在他的动机理论里认为,人在有了生存条件和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最需要的就是爱与归属感。据调查,现在高校贫困大学生中大约92.6%来自农村或经济欠发达地区,他们因为生活条件和环境的限制,不能从小在美术、体育、文艺等各方面加以训练,出去见世面的机会也较少,结果导致其在语言、行为、见识方面可能都不如家境条件较好的学生,兴趣爱好、平时聊天的.话题等也和普通学生格格不入。再加上贫困大学生们有着通过学习改变命运的强烈愿望,因此大部分的时间都花在学习上,仅有的一点业余时间也基本上在勤工助学,根本没有时间和普通同学一样相约出去逛街、娱乐等,久而久之,就被排在了“同学圈”外。经调查,有75.6%的贫困大学生表示自己很多时候不能融入同学的谈话。“感觉和同学们好像隔着一堵墙”(一贫困大学生语)。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游离于一般的集体之外。他们感觉自己就像一棵浮萍,找不准位置。另外,大学的班集体概念要比中学淡化许多,贫困大学生由于经济方面的原因又较少参加集体活动。在这样的环境下,会导致贫困大学生比同届其他学生更严重地产生孤独感和缺失归属感。
1.3心理惰性和价值取向偏离。
部分贫困大学生在国家相关的资助政策下,消极等待国家和社会各界的资助,从未考虑通过自己的劳动去获取,也从不去想自己应该承担的各种责任。近年来,国家对广大贫困大学生加大了奖励帮扶的力度,这在减轻贫困大学生学费负担的同时也不同程度地使他们的责任心和感恩意识有所降低。部分贫困大学生已经养成了“靠资助吃饭”(一贫困大学生语)的习惯,似乎贫困已经成为了获得更多经济帮助的“资本”,他们已经习惯了“天上掉馅饼”,从未想过通过劳动去获取,对已经将获得的资助视为理所当然,认为不需对任何人心存感激,也逐渐失去了对自己应该承担责任的认识。另外,还有部分贫困大学生由于成长过程中家庭经济状况长期处于较低水平,在价值取向上不可避免会存在“金钱至上”的原则,认为“有钱才是正道”,感恩根本无从谈起,甚至对社会在某种程度上有偏激的认识和敌视的情绪。价值取向偏离虽是少数问题,但对学生个体的潜在危害也不容忽视。
学生的高考失败与心理调适(优秀23篇)篇十三
论文摘要:大学生心理障碍可以通过客观的评价自我、苦练内功重塑自我及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得到有效的调适。
随着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生活节奏加快,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发展趋势越来越严峻,心理问题己严重困扰大学生的健康。一份大陆、香港、台湾三地21世纪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学术研讨会上的报告显示:在我国,20世纪80年代中期23.5%的大学生有心理障碍,90年代上升到25%,近年来已达到30%。大学生正处于个体成长的关键期,其心理问题的发生率高于普通人群,且有增多和加重的趋势。进人大学以后他们又面临新的环境、新的人际关系、新的学习要求和竞争压力等一系列问题,必然会给他们带来诸多的不适应。面对这些不适应,心理素质差的学生则显得束手无策,久而久之则会形成心理障碍。心理障碍若不尽快消除,轻则影响学习及人际交往,重则会影响身体健康乃至未来的发展前途。
一、客观的评价自我。
客观的评价自我是消除心理障碍的第一步。马斯洛在研究有关自我实现的实验时发现心理健康的人对世界的知觉是客观的,他们能按照生活的真实面目来看待生活,他们能按照自己的本来面目来正视自我,并能够坦然地接受现实中的我,包括现实中我的缺点和不足。相反,心理不健康的人,他们对世界的'知觉是主观的,他们不能正确认识自己、评价自己,以致出现狂妄自大、目空一切,不能坦然地接受自己。
当一个人有失眠、焦虑、忧愁、恐惧、愤怒等不良晴绪时,则意味着心理问题悄然而至。此时不必惊慌失措,而应坦然地正视它,接受这个现实,只有这样才能采取积极的措施加以应对。
二、苦练内功,重塑自我。
人的心理状态虽然受到社会、生活、环境的制约,但是人们仍然可以通过各种努力来进行调节以维护心理平衡,保持心理健康。大学生正处在青春年华时期,可塑性很大,永远不要用固定的模式把自己束缚起来。重塑自我应着重从五个方面入手。一要把专业课学好,这是学生的立足之本。专业课学得扎实乙会有充实感,可以有效增强自信心。二要加强能力的培养,主动把自己融人集体活动中,要做一个积极的参与者,不要做一个消极的旁观者。尤其要勇敢地去做未曾尝试过的有意义的事情,只有尝试才能知道自己有多大的能力,行动前的胆怯其实是自己吓唬自己。三要养成多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通过广泛涉猎,从人类社会优秀文化财富中汲取利于自身心理发展的东西,如阅读世界名著、名人传记,欣赏世界名曲、名画等。四要有意培养乐观、豁达的处世态度,培养良好的情趣。当个人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或不良的心理状态左右自己的行动时,一方面要注意自我疏导,不可沉腼于不悦的经历中;另一方面,可通过转移注意力以宣泄情绪,达到暂时的心理平衡,如进行体育活动、气功人静、欣赏或演奏音乐等,即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提高自身修养以排遣烦忧。五要有意识地磨炼自己在逆境中生存发展的技能,提高承受挫折的能力。
三、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
和谐的人际关系是人赖以生存的土壤,对于有心理障碍和心理健康的人都大有裨益。目前,由人际交往问题引起心理问题的个案很多,因此,树立正确的人际交往观显得尤为重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消除抑郁、焦虑、孤独等消极情绪的重要手段。著名作家巴尔扎克有段名言:“灵魂要吸收另一颗灵魂的感情来充实自己,然后以更丰富的感情回送给人家。人与人之间要是没有这点美妙的关系,心就没有生机,它缺乏空气就会难受枯萎。”由此可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仅靠个体单方面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这需要周围每一个人的互动来共同营造。
消除心理障碍是一个系统工程,只要锲而不舍地在上述三个方面下功夫,则会打造出一书l“身健康的自我。
学生的高考失败与心理调适(优秀23篇)篇十四
43.多准备几双适合走路的鞋子。
44.军训伙食可能吃不好,但早饭和午饭一定要吃饱。
45.不要准备太多零食,很多女生想靠军训减肥,亲,别天真啦!(这是真话,靠军训增黑才是王道,减肥每天操场800米吧,反正以后体育要考的)。
46.军训期间注意防晒补水,准备个大水壶,泡壶茶会比任何饮料更解渴。
47.激烈训练后不要大量喝白开水,很容易造成肠胃不适。
48.体质不好的同学,发现身体不舒服,千万别“坚持又坚持”,立即申请病休。
学生的高考失败与心理调适(优秀23篇)篇十五
11.无论到哪里,现在请记得养成随身带身份证的习惯。
12.坚持坐火车去你的学校,假如旅途够长,也是你认识很多有趣同龄朋友的机会(请不要指望在火车上有很多艳遇)。(铁道部的交通补贴不要浪费了)。
13.第一次出远门的,请注意准备一些防晕车的药。(一般来说,火车是不会晕车的,汽车则不同)。
14.一定要去正规售票窗口买票,不要让别人给你代买车票!第一次出门,安全第一。
15.下车时提前15分钟清点好自己的行李,不要多更不要少!(养成,钥匙手机钱包,一样不能少的好习惯)。
16.小心特别热情邀请你的“的士”或“校车”。不打表的“的士”不要上!
17.下的士时一定要索取车票,通过车票可以查找到的士车主,万一有东西遗漏,还可以找找看。
18.如果是半夜到达,你不要相信还在车站等你们的“学校领导”(笑哭)。
19.会有很多人举牌接待你,但激动前请看清楚:也许他的牌子大字下有一行小字才是他真正的身份,那里可不是你要去的地方。
20.记得带一些零钱在钱包备用,用大额钞票万一遇到换假钞的魔术你就欲哭无泪了。
21.不要把所有的现金都装在一个口袋里,也别老用眼睛瞟自己装现金的口袋。
22.如果你带了个背包,那么把你贵重的物品(手机钱包证件)放在前胸位置,这样安全一些。
23.别扔了你的车票,报销旅途费用的时候还需要。
学生的高考失败与心理调适(优秀23篇)篇十六
99.刚进大学时,评价一个同学受欢迎度是先看他的人际沟通能力,而不是分数,你要做好这样的心理准备。
100.在任何一个大学当一个平庸的大学生都很容易,不容易的是找到独立的自我,活出一片精彩。
101.进入学校半个月后,绝大部分同学都会经历一个对学校的失望周期,别担心,这是正常的。
102.你以为你上了大学,最后你发现你被大学“上”了四年。要避免这样的感叹,请在大一就尽快树立你的新目标。
103.别羡慕那些父母能提供很好条件的人,这个世界是不公平,现在你要靠自己努力去改变他。不要计较你的父母出身,这是不可改变的,你可以通过你的努力改变你和你父母的命运,尽管这很艰难。
105.你可以看不惯一些东西,但是你应该学会接受——如果你没法改变那一切的话。
106.很多事情当你再回忆时会发现其实没什么。所以,不管你当时多么生气愤怒或者别的,都告诉自己不必这样,你会发现其实真的不必。
107.请从今天开始,学会不要轻易发火,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是一个成年人的开始。
108.如果你很无聊,建议你开一个博客或微博,关注一些有趣的人,你会通过网络打开世界的另外一面窗。
学生的高考失败与心理调适(优秀23篇)篇十七
日前,在虹口足球场举行的“新春大型综合人才招聘会”上,求职者手持简历等待面议,当日,牛年首轮招聘会在上海体育馆、上海体育场、虹口足球场、上海市人才服务中心等多个场馆同时开锣,共有近千家企业现场“招兵买马”。
随着大学的陆续开学,用人单位面向高校的招聘活动也将逐渐频繁。连日来,记者采访了几位高校和教育研究机构的心理专家,请他们对毕业生在求职中的一些有代表性的心理现象给予剖析,希望他们的看法能对大家有所启发。
不要只活在别人的眼光里。
现在又回去,不光自己,全家的面子都过不去。”
宋京晶(中国农业大学心理教育中心副主任):一般来讲,被“管”大的孩子,都是别人说自己好,自己才会觉得好,自我价值感很低。“小赵”们应该认真想一想自己适合做什么,自己的实力和资源在哪方面?未来的发展空间在哪方面?不要只想满足别人的评价,只活在别人的眼光里;要想想自己的人生怎样过才更有价值。别人的看法可以参考,但不要盲从。
李庆安(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教授):心理学认为,错误的信念会导致错误的行为。小赵信念的错误在于他认为如果回去教书一切就到此为止了。而人生并不是静态的。1986年和我一起从云南民族大学毕业的同学大部分回到了县里,后,他们有的做了校长,有的做了县委书记、县长、副州长,都是当地的顶梁柱。如果小赵还想做学问,教过几年书后,既有重点大学研究生的底子,又有教育实践经验,可以再考博士。只要努力,这些路都是可行的,就业不必一步到位。当然,如果你不具备奋斗精神和能力,那么即使留在省城的小公司打工,将来也未必会有像样的出路。
学生的高考失败与心理调适(优秀23篇)篇十八
71.每天一定要抽时间出来锻炼身体的,好处多多。(首推跑步,男生1000,女生800,体育要考的哟)。
72.生活必需品缺什么再买什么更节约钱,别让家长再给自己当保姆了。
73.不管买什么生活用品,都请记住货比三家再决定。如果好东西的价格特别便宜,也可以考虑下是否可以不买。
74.别当卡奴。信用卡是个很时髦的东东,如果你没有经济来源,别继续透支你父母的信用。
75.如果没有手机(极少了吧),请不要羡慕有手机的同学。很多成年人都怀念没有手机也可以生活的时光。
76.合理规划好你的生活费用,至少留下最低限度口粮费用,大学有太多太多意外需要花钱的时候。
77.给家里亲人打电话或者写信的理由不要仅仅只是“要钱”。
78.对学校的食堂伙食做好心理准备,有的学校的确很糟糕。
79.刚入校的新生,不要着急到当地景点去旅游,等同学都混熟了,找一个周末一起出行,会更安全和有意思,放心,每个班级都会有人组织的。
80.如果去逛街,请不要尝试所谓的免费服务“比如美容”之类的游戏,进去了就不是免费的啦。
81.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老乡会也许是麻烦会,见面聚会免不了破费,如果你家庭经济有困难,aa制可能都是巨大的负担。(我们校友会是老人请新人的规矩,代代相传)。
82.即使你家庭困难,也别着急到处找勤工俭学的机会,你到大学第一要务还是学习,不是赚钱。等生活和学业都安定了,环境熟悉了,再寻找机会也不迟。
83.如果你和你的同学一起外出坐车吃饭,请记得轮流做东,中国人讲究礼尚往来。
84.请不要太早学会抽烟喝酒,即使别人看起来这样很男人。
85.“我要请你吃饭”之类的话不要乱说,因为所有的同学都会当真。(尤其是女生很容易把这句当真,嘿嘿)。
86.永远不要瞧不起家庭条件不如你的同学,毕业后他不一定比你弱。
87.别以为做餐馆服务员、摆地摊很低下,勤工俭学时不分贵贱,只看结果。
88.买用过的旧课本节约钱不丢人,知识还是新的,还可以多买几本其它的好书。
学生的高考失败与心理调适(优秀23篇)篇十九
摘要:近年来,随着高校改革的逐步深入,贫困大学生人数也逐步增多,他们的心理问题也日益突出。从阐述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形式,为解决贫困生的心理问题提出了一些基本意见和建议。
1994年以来,教育部在总结招收“自费生”和“委培生”经验的基础上,对高等教育实行了“并轨”招生、交费上学、双向选择就业等重大改革,一个由国家、社会、学校和个人分担高教培养成本的机制已逐步形成。伴随着交费上学,使一部分来自贫困地区的贫困大学生上学出现困难,加之近年来高校扩招,又进一步增大了贫困大学生群体。据统计,目前在我国一般高等院校中,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约占15%-30%,特别困难的学生超过10%。在这种经济困难、后顾之忧没有解决的情况下,他们难以安心学习,于是产生了许多的心理问题,进而导致言行上的非正常表现,给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带来了困难和新的难题。
贫困大学生与非贫困大学生作为同龄人,成长在大学校园的同一屋檐下,由于家庭经济的贫困,使贫困大学生在个性特征上与非贫困大学生表现出很大的差异。贫困生的心理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生活上的自卑与依赖心理。
贫困生由于经济拮据,经常要为生活犯愁,这与那些吃穿无忧的学生形成巨大的反差。面对这种反差,其心理上所产生的刺激是巨大的,使他们产生心理不平衡,久而久之,他们情绪低落,对前途悲观失望。有些学生总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觉得世界很不公平,缺乏战胜贫困的信心和勇气。
2.2人际交往上的自我封闭心理。
有些贫困生由于经济上的原因不能融入到集体中去,把自己当作“另类”看待。对同学与老师的好意总摆脱不了被施舍的感觉,在心灵深处设置了一道屏障,于是有意无意与同学疏远,尽量少参加班级活动,不愿与同学和老师交往。在人际交往中,他们不希望被人特殊对待,从而加重他们的心理负担。但理智与现实却不容他们拒绝和脱离他人,这种矛盾的心理,往往驱使他们走向自我封闭、孤僻甚至心理畸形。
2.3情绪上的焦虑心理。
贫困生经常处于精神紧张焦虑、情绪烦躁不安的痛苦境地。表现为自尊心损伤、自信心丧失、失败感和愧疚感等交织而成的紧张、不安、忧虑、恐惧。一般情况下,适度的焦虑对人体并无害处,有时还会有助于分析和处理所面临的问题,但这种焦虑状态持续下去,就会损害正常的心理活动,严重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2.4人生观和价值观上的悲观心理。
因为经济困难,学习成绩差等种种原因,有的学生逐渐地丧失了对学习的信心,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复杂的人际关系也使他们丧失了对个人前途的憧憬而心灰意冷,他们消极地对待人生,消极地看待生活中的一切,使整个人生带有浓重的灰色调和悲观色彩,最后甚至自暴自弃。
贫困生问题在各高校中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的问题,因此,要在了解贫困生心理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采取积极措施,来关心和帮助贫困生,走进他们的心灵深处,在生活上关心他们,在心理上帮助他们,及时帮助他们排解心理阴影,使他们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
3.1建立并完善“经济助困”体系,帮助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
物质决定意识,贫困生的心理问题,归根结底是经济困难造成的。国家要承担贫困生解困的主要责任,全面启动以国家助学金、助学贷款为主要渠道的助学机制。秋季国家开始实施新的贫困生资助政策,中央财政支出由的18亿元,增加到20下半年的95亿元,加上地方财政的投入,达到154亿元。全年将达到308亿元。随着新的资助政策体系全部落实到位,以后每年国家用于助学的财政投入、助学贷款和学校安排的助学经费将达500亿元,这会在很大程度上缓解贫困大学生的经济压力,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
3.2加强思想教育,帮助贫困生走出心理误区,引导他们树立健康、向上的人生观。
由于贫困生自身成长环境及生活体验的特殊性,高校贫困生工作仅对贫困生进行物质上的帮助是不够的,还要在精神上给予关心、引导,防止把贫困生工作简单化为一种经济行为。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教育他们树立健康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他们正确看待自己面临的困难和挫折,鼓励他们扬起理想的风帆,化困难为力量,化被动为主动,在逆境中磨练意志,激发斗志,振作精神,真正做到“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3.3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全力打造文明道德新风。
要加大思想教育力度,对广大师生进行团结互助等方面的文明道德教育,积极倡导开展互帮互助活动。对贫困生要有精神上的关爱,心灵上的沟通与情感上的交流,使贫困生感受到学校这个大家庭的温暖,消除自卑、封闭心理。此外,还要在高校中形成艰苦朴素的舆论环境,抵制和克服腐朽落后思想和社会丑恶现象,营造开拓创新、拼搏进取的.良好氛围,优化校园环境。同时,在日常教育管理中,要注意发挥辅导员、班主任和班、团组织的作用,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鼓励贫困生积极参与,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克服消极心理,增进理解,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要对大学生贫困群体进行心理健康与挫折教育。或聘请专家开设心理教育讲座对贫困生进行集体辅导,或开设心理门诊对贫困生的个性化问题进行个别指导;也可以开设网上咨询中心,利用网络虚拟空间使一些不愿抛头露面、自尊感强的贫困生能够得到心理咨询;还可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建设适合自身实际情况的课程体系。使贫困生了解心理发展变化的规律,掌握心理调节的方法,能够坦然面对贫困,克服心理素质方面的缺陷和悲观失望的消极心态,增强心理承受能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走出自我封闭的篱笆,争取早日回报社会。
总之,贫困生作为一个面广、人多的弱势群体,他们的心理问题应该得到社会,学校,家庭的普遍关注。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不仅要解决贫困大学生的“经济贫困”问题,更重要的是解决贫困大学生“心理贫困”问题。作为高校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切实为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做出自己的努力,以有利于实现教育公平。
参考文献。
[1]@黄向真,陈祖标.高校特困生心理健康教育[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1).
[2]@游秀清.谨防贫困生心理贫困[j].心理专线.辽宁教育,,(1).
[3]@柴敏.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及其对策[j].前沿,2003,(10).
[4]@王献敏.高校贫困生的心理矛盾及其化解对策[j].江西社会科学,2003,(12).
学生的高考失败与心理调适(优秀23篇)篇二十
针对高校贫困大学生可能出现的上述心理问题,必须采取一定的调适办法,使他们健康成长,顺利完成学业,健康地走向社会。而积极鼓励贫困大学生参与高校社团活动,是对他们进行心理调适的有效途径。高校社团是学生依据兴趣爱好自愿组成的团体,而正是出于共同的兴趣和爱好,社团使学生之间有着更强的凝聚力,为学生尤其是贫困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发挥自我才能的舞台,提供更强的归属感,同时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在调适心理上发挥积极的作用。
社团开展的各项活动,为贫困生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平台。一方面贫困生通过参加社团活动丰富了社交范围,走出相对封闭的内心世界,并通过活动获得认可,满足他们渴望得到承认的心理,激发他们积极向上的精神;另一方面,通过社团活动中与其他优秀同学的交流互动,促进他们自觉、自励、自省、自强的心理意识不断增强,消除各种消极心理的影响,能以一种平常心面对自己、面对他人、面对社会。例如常州工学院成立的“爱心社”,这是一个由贫困大学生自发组成的志愿服务类的社团。社员几乎都是贫困生,他们一般都有着相似的生活环境,也同样承受着经济的压力。在这样的条件下,社团就成为了社员们的“家”,为社员们提供了一个互相交流、互相督促、互相学习的平台,社员们在这个社团里可以感受到集体的温暖。这样,通过对这个社团加以正确引导和帮助,就能充分挖掘出贫困生各方面的潜能,并在社团内互相感染,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下表中列出了同批贫困大学生在加入高校社团前后对相同问题的回答(见表2)。
2.2促进贫困大学生整体素质不断提高。
高校贫困大学生们都身负全家人的期望,家人指望他们成才,从根本上改变家里贫困的状况。因此,贫困大学生们都非常重视学习。但由于家庭条件和教育环境的不同,他们在学习成绩之外诸如社交能力、合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动手能力、表达能力等方多面的能力没有得到应有的锻炼,整体素质偏低。笔者所在学校就曾有一位贫困大学生在上计算机课时发出这样的感叹:“这还是我第一次真正摸到电脑呢。”可想而知,这位学生绝对要比其他家庭经济条件富裕、从小接触电脑的同学在课业上投入更多的精力。经过调查,还发现进入大学后,贫困大学生在学校里担任学生干部、得到锻炼的机会也较少。如笔者所在的学校,据统计,贫困生在学生干部中的比例仅占10%。“不是不想用贫困生当学生干部,实在是贫困生的能力偏低,不能圆满完成各项任务”(一高校辅导员语)。高校社团则为贫困大学生的自我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贫困生们的想象力、创造力、独立思考能力等在组织和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得到充分地锻炼和提高。如常州工学院的“英语角”,已经成为学生英语实践的平台,提升了社员们的英语水平;计算机协会的社员们在不断的学习和交流中,已经形成了一去具有网页制作、硬件维修、部分软件开发能力的团队;校实践小分队通过到农村、社区等地实践调查,掌握了很多第一手的信息资料,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和处理突发事故的能力;“爱心社”提升了社员们的主人翁意识,增强了他们的社交能力等等。无论是学习类还是志愿服务类的社团,都从方方面面提高了贫困生们的素质,对他们的心理起到了较好的调适作用。
2.3促使贫困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感恩”意识不断增强。
高校社团活动在提升贫困生自助能力的同时,可以培育他们的“助人”意识,逐步消除惰性心理,克服“等、靠、要”的思想观念,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感恩意识。例如笔者所在的学校就充分发挥“爱心社”、“青年志愿者”等服务类社团的作用,鼓励贫困大学生积极参加社区服务、勤工助学、环保节能等志愿活动及社会公益活动,使他们认识到自己虽然已经得到帮助,但还有一些与自己一样困难甚至比自己更困难的人没有得到帮助,应该让爱心持续传递下去,使自我通过公益活动在奉献社会的过程中得到升华。在开展社团活动的同时,在潜移默化之中端正思想认识,在身体力行之中矫正价值取向,使其人格不断完善。
通过上述分析,高校贫困大学生普遍存在着较独特的心理状态,但只要我们在管理工作中注意准确把握他们的心态,鼓励他们经常参与形式多样的高校社团活动,引导贫困大学生心理意识不断成熟,促进贫困大学生整体素质不断提高,使其责任感和“感恩”意识不断增强,最终达到心理调适的,一定能使贫困生克服消极心理,振奋精神,健康走向社会。
参考文献。
[1]胡春光.试析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及其教育方法.黑龙江高教研究,(2).
[2]孙艳梅.特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8).
[3]李径宇.贫困的尊严[j].中国新闻周刊.,(211).
[4]林良夫,吕澜,费英勤.高校贫困生助学策略管见[j].教育发展研究,2004,(3).
学生的高考失败与心理调适(优秀23篇)篇二十一
32.费尽心思想选一个好位置的寝室和床位是可以理解的,但一定要知道,很多学校寝室是年年要搬的,很多老生是根本不住学校寝室的,知道这点,你就明白,现在为争一个好寝室好床位和室友闹矛盾不值得。
33.别凭第一印象给你的同学下定论,无比重要。你所看到听到的可能只是一面,为这个失去可能的朋友,很不值。
34.请学会和你生活习惯完全不同的室友一起生活,学着和他们成为朋友。有的人是不太会考虑别人的感受,不过大部分时候,你的室友也是这样评价你的。最后这些室友会成为你一生难忘的朋友。
36.养成注意看学校和寝室通告板的习惯,学校很多通知不注意就错过了。别指望老师通知到每个人。
37.很多事情别人通知你了,要说谢谢,没有通知你错过了,不要责怪别人,因为那些事你其实应该自己留心的。
38.遇到来寝室上门推销的同学,不管你多么动心,请和外面正规商店比价后再决定,如果你担心错失好机会,你可以请推销人留下电话,当场就打一下,如果他们连真实电话都不愿意留,你还想买吗?(开学后,推销报纸杂志衣服鞋子电话卡的不计其数,都不建议买,嫌烦的可以门上贴一个“新生入校,谢绝推销”)。
39.请记住,寝室并不是保险箱,贵重物品一定要养成随身携带的习惯,大额现金请务必存在储蓄卡里,也别用生日或手机号码做密码。
40.不要在寝室里用“热得快”或“电炉子”,真的,很多火灾就是因为它而起。
41.我知道你有很多话想和同龄人倾诉,但学会保护自己的隐私话题,他们也许不太懂如何保守秘密。
42.半夜要发短信,请将键盘铃声设置为静音。(让静音或者震动成为一种生活习惯,以后开会上课图书馆自习都得静音)。
学生的高考失败与心理调适(优秀23篇)篇二十二
49.别一到学校就到处找哪里有网吧,继续捡起自己高中时养成的上自习的习惯吧,能够约束自己欲望的人才能成功。(大一着实需要多自习啊,有的班级会组织的,特别是数学需要多自习多做题,很多学长学姐就是挂在那棵高数上,尤其是大一下的高数2,更难)。
50.革命靠自觉,大学里靠自学。逃避学习的借口多了,连自己也会相信的。
51.别相信那些读书没有用的说法,真正读懂书的人都是有用的。
52.贪恋被窝很温暖,每天睡到自然醒时反思一下,你真的准备这样开始颓废吗?(毫不夸张地说,某些人大一一年的睡懒觉可以把初中高中6年的早自习补回来)。
53.在大学里坚持每天做一件相同的事,会让你变得有毅力。例如写日记,练书法,试试便知。
54.你有足够的理由佩服每天早起的人。不信的话,你去坚持做做看。
55.绝大部分学校都可以申请更换专业。如果你对自己的专业确实不满意,可以尽快了解相关手续。如果你还不了解你的专业,别那么着急换专业,你的命运绝不是专业决定的。
56.我们不得不承认,大学里更多的时候评价你的能力不仅仅是你的分数,但抓一个高分总是没错的。
57.电脑是个好东西,但建议不要一开学就买,尽管都是以学习的名义,最后大部分女生将电脑当成了影碟机,大部分男生将电脑当成了游戏机。
58.如果觉得刚开始上自习很无聊,请多泡一泡图书馆,你会发现图书馆里有很多好宝贝。
59.当室友邀请你出去耍下子的时候,学会听别人的建议,做自己的决定。
60.大学里有很多好老师,也有很多一般的老师,当然也有不怎么的老师,但不管怎样你要尊重老师,见了老师打个招呼。
61.不要逃课,一个学期平均也就300节课,一节课至少是=10元的学费+10元的生活费。如果你实在不想上课,最好还是准备一个恰当的理由,省得老师万一点名你会中奖。
62.上课前给老师擦一下黑板绝对不会有人笑话你。
63.上完课还有疑问赶紧问,别指望老师会出现在自习室(当然答疑时间例外)。(每天课堂一问,真的很难做到很难坚持,但如果做到并且坚持必将收获巨大)。
64.上课请关闭手机或将手机设置为无声或震动。
65.当你挂科时,别相信挂科当作是大学生必修课的安慰,赶紧争取下次通过吧。
66.别相信厕所里写的“四六级包过”的电话。
67.你会听到很多类型的讲座,要特别警惕那些让你激动的讲座。也许这些讲座提到的机遇是真的,但机遇只留给有准备的人。(打鸡血的讲座会有的,特别是关于英语学习的,有空听别人高谈阔论不如自己脚踏实地多背多读)。
68.有人邀请你去发财时,想一想你是否是遇到做传销的,他们现在的包装可不太容易被识破。
69.别以为在学生会你能得到你曾经想要的。工作的热情很可能因为你所看到的所经历的一些事而改变,不妨选择一两个自己最喜欢的社团和项目,并坚持。(每个人最好有自己的几个圈子,比如学生会某部门圈子,辩论队圈子,某社团新人圈子,好好地发展与圈子里人的关系,到最后你会收获几甚至大群真心朋友甚至自己的真爱)。
70.学生会的主席之类的干部,如果你尊重他们,告诉你自己那是因为他们是你的模范学长而不是因为他们是你的上级。
学生的高考失败与心理调适(优秀23篇)篇二十三
青春期是学生逐步走向独立人生道路的转折点,是学生由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逐步走向独立和自觉的成人化的关键时期,这期间容易产生多种心理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很多学生会产生思想紧张、焦虑,甚至恐惧等不适心理,有时候很难适应正常的学习生活;部分学生长时间进入不了学习的状态;个别学生整天提不起精神,学习态度也很消极,从而严重影响了心理的健康及学习生活。针对这些情况,我们有必要做好学生的心理调适工作,帮助他们顺利度过青春期的学习生活。
1家长要积极与青春期孩子沟通,帮助他们调适心理,主动适应学校生活。
青春期学生和成人一样,也常常会遇到紧张、冲突及困惑的情况,但他们往往无法顺利、正确地找到自行调节的方法,这就需要父母的帮助。父母要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情况和需求,从心理上给他们积极的帮助,要及时消除孩子心理上出现的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做好心理疏导工作,使孩子拥有健康的心理,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拥有旺盛的精力,在学习生活中才会更加自信,学习效率才能得到进一步提高。有经验的家长还会引导孩子读一些名人传记和探索发现的电视节目,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坚定他们的理想信念,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时候家长还应抽出时间通过班主任了解学生在学校的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平时,家长也可以通过沟通等形式积极了解青春期孩子对学校老师和同学的感受,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同时,家长要多肯定和鼓励孩子,这样就会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2班主任要关爱青春期学生,关注他们的思想,给青春期学生的成长提供良好的班级氛围。
做好青春期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是班级管理工作成功的基础。对于班主任来说,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就会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帮助青春期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帮助他们积极调适心理,使学生适应集体生活是首要任务。班主任要在班干部的协助下精心设计、布置好学习园地专栏,开有教育意义的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营造和谐融洽的班级文化氛围对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根据青春期学生特点,积极开展体育锻炼活动,这样有利于减轻心理压力,消除紧张情绪,还可锻炼学生在遇到突发事件时保持镇静的能力。要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和学生沟通思想,解决他们在青春期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焦虑、挫折心理、男女生交往的困惑、孤独、自卑、嫉妒、抑郁、自我评价等问题。要从思想上关爱问题学生,耐心细致地做好引导、疏通、教育工作,尽量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及时的给与肯定和表扬,这样他们就会更加自信,班级工作也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任课教师要不断地更新知识,适应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帮助青春期学生调适心理。
任课教师不仅平时要处理好教学上的工作,还要多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把自己融入到学生当中去,这样才能更好的了解学生,拿到学生的第一手资料。任课教师要给学生平易近人的感觉,这样学生才能把心理问题说出来。同时要讲信誉,不能把学生的`私事说出来。学生有问题要第一时间解决,给学生尊重信任他的感觉。因此,任课教师要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指导学生在身心两个方面做好适应学习生活的准备,帮助建立他们良好的学习心理状态。
4教会学生自我调适心理。
无论是成人的一般心理问题还是青春期学生的一般心理问题都可通过自我心理调节来获得解决。我们每个人都有这样的经验,如果患了轻微的感冒,只要多喝水,注意保暖,自己都会好起来,没有必要到医院去做各种治疗,又透视,又吃抗菌素,那样反而不利于健康。心理问题也是一样,可以通过自我心理调节来解决。实际上我们在生活中会经常发生心理问题,大多数都是通过自我调节来解决,只不过很少有人留心总结自己的经验,也就是在什么情况下、什么问题、用什么方法解决的。青春期学生的父母和老师,可以引导他们学习一些简单有效的心理学常识,并结合生活实际总结出一套切实可行的自我调节法。没必要在他们有一点心理问题时就紧张。不过,尽管青春期学生的心理问题最终要靠自己调节,家长、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却不能放弃积极的引导。
人的一生就是在防止与克服心理问题过程中度过的,作为家长、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我们要不断地积累经验、总结经验,让青春期学生的心理健康逐渐完善,能适应各种环境,而且能在遇到挫折的时候独立面对现实,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较快较顺利地度过困难时期,尽早取得与社会、与人、与环境的心理平衡,这是摆在每一个教育者面前的任务。
【参考文献】。
[1]张厚粲《心理学》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郑日昌、陈永胜《学校心理咨询》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3]彭聃龄《普通心理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