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范本不仅可以用于学生的学习,也可以用于教师的教学,为教育教学提供参考和指导。范文范本是学习和研究写作的重要资源,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写作的规范和要领。
中学生心理健康指南(专业23篇)篇一
摘要:素质教育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教育。在德、智、体等方面的发展中,都存在心理素质的问题。其中,心理健康状态是使个性能够全面、和谐发展的先决条件,对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身边中学学生心理素质的实践调查,分析现状,提出确实可行的措施,呼吁农村中学校开展好心理健康教育。
关键词:素质教育;心理健康;农村中学。
对中国教育来说,农村与城市教育的区别是一种本质上的区别。现在农村送孩子上学,放在第一位的仍然是改变孩子的生存状态。因此对于绝大多数农村孩子来说读书是为了生存,在心理上他们是身负重荷的。通过对在校学生的调查发现,存在心理问题的比例为20%,从调查题目中所反映的情况来看,在学习方面,有60%的学生认为学习是一件令人头疼而又无可奈何的事情;在人际关系方面,有64.3%的学生认为自己无法达到父母、老师所提的要求,甚至有35%的学生希望能早日闯荡社会,有25%的学生感觉受到老师的不公平对待;在情绪方面,不少学生常感到孤立无援,甚至有50%以上的学生害怕考试……以上所列举的数据虽然只是反映了学生的一些心理感受,但至少表明不少学生确实存在着心理障碍。说明当前农村中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普遍性,同时也说明学校开展心理健康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只有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才能帮助这些学生尽快摆脱困难,恢复健康。
二、切实可行地开展好心理健康教育。
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特别是面对社会竞争的压力,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升学就业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或问题。那么,怎样帮助他们渡过人生旅途中的这一阶段呢?现结合我县中小学所开展的一些实际活动,淡淡怎样开展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1.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一样要以“预防为主”,坚持主动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从不同地区的实际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出发,做到循序渐近,通过各种形式活动的开展,做好心理品质的教育,突出品格的修养,学校除了开设好思想政治、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外,还必须抓住时机开展活动,例如演讲、辩论会、心理知识竞赛等,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例如在我县中小学校普遍利用“国旗下的讲话”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校长与学校德育课题小组共同研究制定讲话篇目,由校团委牵头,师生集体选材“备课”,有计划地安排国旗下的系列讲话。讲话从自我体验、自我认识、自我调节、自我教育入手,讲身边的故事,说自身的体验,培养健康心理,使追求全面发展成为大家的一种自觉行动。
2.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并不定期进行专题讲座。
现在我们长阳县城以及各乡镇中小学从小学阶段开始就开设了心理健康课程,配备专职教师,利用《心理健康》教材,上课以故事启迪、活动训练为主,辅之授予学生一些心理学基础知识,帮助他们了解自身心理发展变化的规律和特点;增强心理保健意识,从而使其能进行自我心理调节。并且每个学校都配有女生辅导员,及时发现问题了解情况,不定期地对女生进行心理、生理方面的科学知识讲座。这些讲座无疑对学生启发很大,为心理健康教育由“他育”转变为“自育”打下了良好基础。同时还利用一些机会,举办心理知识小报、黑板报等,进一步普及心理科学知识。
3.开展心理训练和咨询活动。
有了理论的认识还不够,要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还需要开展积极心理训练和咨询活动,这样才能把心理健康教育落到实处,帮助学生掌握自我心理调节、开发心理潜能的方法,达到启迪“心理”,提高素质的目的。如何有效地进行集体心理训练呢?利用课堂,利用活动课,利用假期!其次,开通师生之间的“心灵之桥”,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处理,并进行行之有效的“诊断、治疗”。
4.架起“学校―家庭―社会”之间的“沟通之桥”
孩子出现心理问题,学校、家庭、社会责无旁贷,教育孩子是核心,平等对话、诚心诚意交流意见并及时反馈信息。孩子们在成长阶段难免会有一些问题出现,这并不是孩子的本质有什么不好,而是在生理、心理发展阶段中个人素质不同而表现出来的不同状态。作为孩子的每一个责任人都应当以积极的态度去对待,而不要把问题扩大化、片面化,否则会严重伤害孩子并起反作用。
总之,在中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中学生心理健康指南(专业23篇)篇二
中小学阶段是人生成长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里面如果不能够好好地引导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的话,就可能会出现问题。所以说,在空耗年阶段一定要做好他们的心理辅导工作,要让他们写一些关于心理健康的论文,这样可以让他们变得更健康。那我在写心理健康论文的时候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今天小编就给大家讲解这方面的内容,希望能帮助大家。
步骤/方法:
1、第一点,在写论文之前要对他们进行心理上的辅导,因为中小学生现在心理健康,可能处于一种畸形发展的阶段,为了引导他们更加健康,就需要对他们进行教育,然后有所收获后再写论文。
2、然后就是中小学生写心理健康论文的时候,我们要给予一定的重视,因为这项工作很多人都是胡乱的应付一下就结束了,其实这样做是不应该的,我们应该重视起来,要把这项工作真正落实起来。
3、加上你还在写心理健康论文的时候,我们应该关注他们的价值观是否有问题,如果他们展现出来的是一种畸形的价值观,一种畸形的心理状态的话,我们要及时的进行调整,或者可能会出现问题。
注意事项:
我们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当中应该负责扮演一个引导者的工作,所以应该让他们有更加好的心理健康状态,不能够让他们因为心理健康而出现成长方面的问题。要引导他们写心理健康方面的论文。
中学生心理健康指南(专业23篇)篇三
有人说,没有沟通,世界将成为一片荒凉的沙漠。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在正常情况下,一个人除了睡眠以外,其余时间的70%以上花在人际之间的直接或间接的交往上。人类的一切实践活动都是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完成的。 置身于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大潮中的大学生更是有着强烈而迫切的交往意识。但是,由于涉世不深,经验缺乏,又常常被人际交往中产生的种种困惑所羁绊。因此,在了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基本情况、人际交往的心理误区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引导同学们进行自我调节、掌握交往艺术,走出交往困惑,建构和谐的人际关系。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原则:
(1)平等原则:在人际交往中,平等待人是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前提。如果没有平等待人的观念,就不可能与人建立密切的人际关系。
(2)互利原则:要求人们在交往过程中,交往双方都能得到好处和利益,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最希望能得到别人的理解和支持,喜欢引人注目,渴望出类拔萃。如果要想从他人那里获得关心、注目和爱护,就必须考虑到他人也有这种需要。不能只让别人对你贡献,而你对别人只讲索取。
(3)信用原则:信用是忠诚的外在表现。在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中,取信与人是非常重要的,只有真诚待人,才有可能谈得上与别人建立和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大学生们都喜欢同诚实正派的人交往,这样的交往有一种安全感,不用担心什么。
(4)兼容原则:兼容原则是指人们在交往过程中出现矛盾,遇到冲突时要有耐心,能够宽容他人,做到包容并蓄,包括容忍对方的个性和缺点,学会宽以待人,不计较他人的细枝末节,这样才能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保持融洽的人际关系。应该达到“有理也让人”这样的心理境界。
(5)尊重原则:它包括自尊与尊重他人两个方面。自尊就是在各种场合都要自重、自爱,不做有损于人格尊严的事。尊重他人就是重视他人的人格和价值,承认他人在人际交往中的平等地位。一个不尊重他人,经常损害别人,或把别人当工具使唤的人,人们是不愿与之交往的。
中学阶段是青少年长身体、长知识、长智慧的时期,也是道德品质与世界观逐步形成的时期,在这一时期,青少年面临着生理上、心理上的急剧变化,加上紧张的学习,很容易产生心理上的不适应,引起心理矛盾。归纳起来大概有以下几方面:
1.美好的愿望与心理准备脱节的矛盾。几乎每个同学都有美好的愿望,对未来充满着憧憬和向往,很多同学幻想着做一个有学问的人、受人尊重的人。而实际上很多同学学习不努力,过一天算一天。虽然愿望是美好的,但追求的全是实现理想后的种种荣誉和享受,而对实现理想需要从现在做起,需要付出艰苦的劳动却想的不多,做的不够,形成了美好愿望与心理准备脱节的矛盾。
2.浓厚的享受意识与劳动观念淡薄的矛盾。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同学的消费欲望与日俱增。很多同学天天买零食吃,礼尚往来,互相攀比的风气非常严重。但在这些同学中相当多的人劳动观念淡薄,轻视劳动,平时的值日生工作也讨厌。可以说对劳动采取消极态度、厌恶劳动的思想相当普遍。
3.心理闭锁与渴求理解的矛盾。由于自我意识的发展,同学们开始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内心师姐上,同时也由于社会生活经验的逐渐丰富,意识到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心心相印和心理不相容的特点。愿意与知心朋友谈心,不愿同长辈透露内心,实行自我封闭。这些同学把内心的感受隐藏起来,以致常常产生孤独感。其实,这些同学和需要求得别人的理解,但只会抱怨父母师长不理解自己。
4.独立意识与依赖心理的矛盾。年龄的增大,成人意识的产生,同学们心理日趋成熟,要求从大人的约束中解放出来,个别同学还会发生顶撞师长现象,甚至对学校、社会产生反抗情绪。可以说他们的独立意识十分强烈,但同时又缺乏必要的知识与能力,在经济上生活上都有依赖性。有的同学真正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只管学习不管其他的不正常现象。
5.情感与理智的矛盾。中学生充满热情和激情,但情感又容易受外界影响发生冲动和波动。情绪、情感总在两极摆动,不能冷静的控制自己的情绪,很难及时用理智加以控制。
6.进取心强与自制力弱的矛盾。大多同学都有积极向上的进取之心,但由于思考问题不周密,往往带有浓厚的情感色彩去看待周围的人和事,因而有时片面的坚持己见,不能控制自己,凭冲动行事,事过之后又非常后悔。说面意志品质的发展还不成熟,自制力、控制立还不强。
7.信息视野的扩大与鉴别能力不足的矛盾。同学们处在一个信息化的社会,对各种信息都十分热心好奇并积极探究,但由于世界观、人生观还未完全形成,对真善美、假恶丑的辨别力还不强,对事物的认识往往狭隘,容易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出现认识错误。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不健康的思想意识,就很容易进入同学们的心灵,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总之,中学生的心理矛盾是复杂的,其产生的原因有生理的、心理的,有社会的、家庭的、自身的,也有教育工作上的疏忽。正确认识这些矛盾一方面有利于我们同学自我认识和改进,也有利于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促进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有人说,没有沟通,世界将成为一片荒凉的沙漠。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在正常情况下,一个人除了睡眠以外,其余时间的70%以上花在人际之间的直接或间接的交往上。人类的一切实践活动都是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完成的。置身于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大潮中的大学生更是有着强烈而迫切的交往意识。但是,由于涉世不深,经验缺乏,又常常被人际交往中产生的种种困惑所羁绊。因此,在了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基本情况、人际交往的心理误区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引导同学们进行自我调节、掌握交往艺术,走出交往困惑,建构和谐的人际关系。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原则:
(1)平等原则:在人际交往中,平等待人是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前提。如果没有平等待人的观念,就不可能与人建立密切的人际关系。
(2)互利原则:要求人们在交往过程中,交往双方都能得到好处和利益,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最希望能得到别人的理解和支持,喜欢引人注目,渴望出类拔萃。如果要想从他人那里获得关心、注目和爱护,就必须考虑到他人也有这种需要。不能只让别人对你贡献,而你对别人只讲索取。
(3)信用原则:信用是忠诚的外在表现。在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中,取信与人是非常重要的,只有真诚待人,才有可能谈得上与别人建立和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大学生们都喜欢同诚实正派的人交往,这样的交往有一种安全感,不用担心什么。
(4)兼容原则:兼容原则是指人们在交往过程中出现矛盾,遇到冲突时要有耐心,能够宽容他人,做到包容并蓄,包括容忍对方的个性和缺点,学会宽以待人,不计较他人的细枝末节,这样才能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保持融洽的人际关系。应该达到“有理也让人”这样的心理境界。
(5)尊重原则:它包括自尊与尊重他人两个方面。自尊就是在各种场合都要自重、自爱,不做有损于人格尊严的事。尊重他人就是重视他人的人格和价值,承认他人在人际交往中的平等地位。一个不尊重他人,经常损害别人,或把别人当工具使唤的人,人们是不愿与之交往的。
“关注心灵,关注健康。让我们一起聆听来自心灵的声音。”各位同学,大家好!由我校“心泉”社团和校广播站联合推出的“心理加油站”栏目,今天和同学们正式见面了。我是主持人“心语”。我们的栏目主要向大家介绍一些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如:心理不适现象及预防、自我心理调节方法、青春期困惑等等。同学们可以把自己的心声、困惑、疑问等以来稿的方式交给我们的广播站,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请心理老师解答,你也可以到食堂后面的心理咨询室进行咨询,“心理加油站”栏目于每周五准时为大家播出,欢迎同学们收听。
本期的“心理加油站”,我们想和同学们谈谈“中学生心理健康”这个话题。在开始这个话题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心理咨询?心理咨询,是指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对在心理适应等方面出现的问题,向求助者提供心理援助的过程。心理咨询的主要任务是促进个体心理健康成长,心理咨询遵循助人自助的模式,帮助来访者发挥最大的潜能,为正常发展消除障碍。
我们学校的心理咨询主要做的是:对同学们的学习压力、人际交往,不良情绪,青春期烦恼以及亲子矛盾等问题给予指导,因此多采用认知理论和途径,从而将个体引导到现实世界。
至于怎样才算是心理健康?心理学家给出了七个标准:
(1)智力正常。能保持对学习较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2)情绪健康,能协调与控制情绪,保持良好的心境。心理健康者经常能保持愉快、自信、满足的心情,善于从行动中寻求乐趣,对生活充满希望,情绪稳定性好。
(3)意志健全。行动具有自觉性、果断性和顽强性,行为表现协调有度。
(4)人格统一完整。心理健康的最终目标是保持人格的完整性,培养健全人格。人格完整是指人格构成的气质、能力、性格和理想、信念、人生观等各方面平衡发展。
(5)自我认识正确,能接纳自我。自我意识是人格的核心,指人对自己与周围世界关系的认识和体验。
(6)人际关系和谐。乐于交往;在交往过程中保持独立完整的人格,不卑不亢;能客观正确的评价别人和自己;宽以待人,乐于助人;交往的态度积极;交往的动机端正。
(7)社会适应良好。能保持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包括正确认识环境及处理个人和环境的关系。
(8)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一个人的心理行为经常严重地偏离自己的年龄特征,一般都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没有人可以先天就有健康的心理,这与后天的生活环境有关,当然一个人的自身心理素质也是十分重要的。现在的我们也可以培养自己的健康心理,为以后踏入社会做好充分的准备。
以下我们便从学习和生活两方面,简单向大家介绍怎样塑造心理健康:
一、学习方面:
(一)进入角色,熟悉生活,提高自身适应能力
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要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不断地调整自己的位置,使自己的需求和发展与社会的需求和发展相一致。这就是说,随着大学环境的变化,要使自己进入“角色”,在新的大学生活中寻找自己的方位,确立最佳位置。此外,培养自信心,在大学生学习中尤为重要.由于大学是人才云集之处,“能人”背后有“能人”,这就不可避免地使学生过去的优势变得不复存在,在现实的变化面前,由于心理承受能力差产生了自卑感,甚至失去了学习的信心,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培养自己的自信心。
中学生心理健康指南(专业23篇)篇四
首先,它帮助我树立了自信和信心,以前我总是认为高职中学生以后的职业生涯一定不会比本科中学生的职业生涯那么耀眼,在学习中学生心理健康之后,我才明白事实并不是这样,而作为高职中学生的我们,又为什么要自暴自弃,而不引以为自豪呢!__也曾多次讲:“职业教育怎样重视都不过分。”由此足见大家对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这说明我们高职中学生也有坚强的后盾。
其次,它帮助我明确了前进的方向,高职中学生任重道远。在未来职业人生道路上要大显身手,必须抓住黄金般宝贵的大学时光全面发展自我,做到不虚大学之行。要达到此目的,首先得明白什么样的人才才算得上真正意义上是高技能人才,正确把握高技能人才的内涵,否则就会片面地认为高技能人才就会仅有技能的“人才”,在校期间只要学好技术、练好技能就行了,其实,这样的人才首先必须有健康的心理,乐观接纳我们所在的高职院校,认可我们高职中学生的这种心理。
最后,它给我在人际交往方面和环境适应提供指南,__说过“生活是不公平的,你要去适应它”。我们从高中生到中学生这样的一个角色转换,不仅名称改变了,而且周围的环境也随之改变了,环境包括学习、生活、人际、校园文化等环境,其中对中学生影响最大的是新的'人际环境,大学是以集体生活为特征的,来自全国各地、兴趣爱好各异、生活习惯不同的同学共同生活,难免会产生矛盾。中学生交往不再受父母老师的限制,交往的范围扩大,但是心理的闭锁性特点使得中学生相互之间的交往不如中学融洽,处理人际关系相对困难,同时,恋爱问题也提上议事日程。同学的恋爱以及自己面临的恋爱,会使人际关系变得更加复杂。对于处理人际关系问题,第一,克服面子心理,同学中的许多人际冲突都是发生在没有什么原则问题的小事情上,本来只会引起矛盾的进一步激化、关系僵化。第二,克服冲动心理,中学生处于特定的生理发展期,自制力较弱,遇事容易冲动,像骑车相撞以及类似的事情,是大家都不愿意发生的,有时也很难断定谁是谁非,双方谦让一下就相安无事了,即使自己有理,也可以忍让一点,好言相对,然而,有的人往往一时冲动,气势汹汹,把事情搞糟,第三,对别人常怀宽容之心。同学之间坦诚相待,互通有无有利于增进彼此的友情,减少不必要的摩擦冲突,第四,克服封闭心理,对于性格内向的同学,最重要的是努力改变自我,自强不息,主动与人亲近。
总之,心理健康是衡量一个人是否健康的一大指标,作为高职中学生的我们应该实现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加强自我培养,纠正错误心理的意识,做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健康的人。
中学生心理健康指南(专业23篇)篇五
近年来,随着80后独生子女的成家,为人父母,独独家庭组合现象越来越多,在这个家庭结构模式转型的关键期,一批1995年前后出生的孩子,目前成了各家庭特别关注的人群。
他们之所以受到关注,是因为他们面临的问题真不少。他们年龄在15-20岁之间,父母基本上都有兄弟姐妹,而自己却成了正儿八经的独生子女;他们享受到了比父母各方面条件好的多的生活待遇;他们却失去了迎接艰苦挑战的宝贵磨练机会;他们同步了中国最快发展的一个时段;他们经受了中国传统文化与世界多元文化碰撞的洗礼;他们处在觉醒却特别迷茫的青春期;他们志向远大,抱负比天,却害怕畏手畏脚;他们的身体指标远好于与他们同龄时的父母;他们的心理健康却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
正因为他们都是独生子女,所以家人从一开始就给他们一个自以为是的“最好”的生活环境,无论衣、食、住、行,还是教育学校、培训,每年的旅游几乎成了规定;他们也被安排参加各种各样的特长培训班;他们独享了将近三代人积累的财富基础,他们承载了三代人的山一般的期望。
现在人们都在说,这是个知识更新爆炸的年代,每年的知识更新都以多少倍的速度递增,特别是中国这个发展中的庞大巨轮。中国特有的应试教育考试,正是逼着孩子去死记硬背那些随时可能被忘却甚至淘汰的东西,为了取个高分乐此不疲。正如孔乙己的“茴”字有四种写法,让人啼笑皆非。也难怪,高考人家就是看分数,差一分你也去不了想去的大学。就是逼着每一个家长来逼着自己的孩子取那关键的一分,大好的青春年华都浪费在那看似关键的一分上了。
我碰到一个案例让我深有感触:一个18岁的小伙子,长得眉清目秀,一表人才,然而,整天宅在家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除了上网就是玩游戏,社会交往几乎没有,愁得父母难以言表。小伙子,白白净净,个字高挑,初中毕业就不再上学,成了啃老一族。有着天大的抱负,却不愿动动手指;整天担心自己的父母受累,却不肯自力更生;既愤愤不平,又眼高手低;既明白事理,又夸夸其谈;既想孝顺父母,又在自欺欺人。心中的.矛盾纠结,终于使自己的心理到了严重不健康的程度。
我不能说这一代人都这样,毕竟健康的孩子还是大多数。通过这一个孩子,我们看到了他们面临的挑战和压力,不仅仅是他们自己能不能承受,更多的是父母是否为他们准备承受那些压力和挑战准备好。不是去创造便利,而是应该给他们机会。
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讲的很好“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中学生正处于一个建立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最黄金时期,此时的影响将会根深蒂固。
作为家长,都希望给自己的孩子创造最好的生活、学习、工作环境,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独当一面,成为社会的栋梁,但是有些人在给孩子教育的方式方法上却背道而驰,让人唏嘘不已。一边喊着让孩子独立,一边给他端茶喂饭;一边喊着要树立信心,一边却长吁短叹;一边要求他认真学习,一边却和别人看球聊天;一边要求勤俭节约,一边却把好好的饭菜当着孩子的面倒进垃圾桶。父母的心比天大,手比海深,言行不一,言不由衷,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如何让孩子能正确按照自己的意图生长。
没有困难的洗礼,不会感恩;没有挫折的经历,不会学会珍惜;没有失败的教训,不会争取成功。
中学生心理健康指南(专业23篇)篇六
摘要:中学生的心理问题日趋明显,自闭、焦虑、恐惧、紧张,有些甚至产生心理障碍,出现心理疾病。每一位教师都要学习、了解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使学生们健康快乐地成长、成才。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近日发布青少年发展趋势研究报告,报告指出,青少年犯罪数量呈上升趋势,由于发育年龄提前和频繁接受暴力文化影响等原因,近年来未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危害社会的行为逐渐增多,弑父杀母,杀害教师学生的事件比比皆是,且年龄之小、手段之恶劣,令人触目惊心。每每看到这些血淋淋的事件,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深思:我们的教育思想和手段有无欠缺,我们是否真正做到了让每一个学生都快乐成长?这是摆在我们农村一线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我们曾对我校初中生进行调查,发现有心理问题的占16.2%。笔者认为这是近几年校园欺凌和暴力事件频频发生的根本原因。
一、强化意识,明确责任,切实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必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
面对越来越多的农村中学生心灵扭曲甚至变态,我们一线教师虽不能像专业的心理咨询师那样帮助他们走出困境,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刻不容缓,否则有朝一日,心理扭曲学生的砍刀也会架在我们的脖子上,这就不仅仅是误人子弟的问题了,于学生、于家长、于社会,我们都无颜以对,更有愧于人民教师这个光荣而神圣的职业。
众所周知,教育的核心是人格心灵的唤醒,人性生命的绽放,思想灵魂的碰撞,情感精神的愉悦。每一位教师都有责任和义务用自己的热情、真情、豪情、激情去荡涤学生纯真的心灵,激起其情感的涟漪,使他们人性中最美好的一面展示出来。我们各科教师和班主任要以教材为蓝本,以各种活动为载体,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心理问题,及时化解他们心里的矛盾困惑,排除心理障碍,促使其形成健全的人格。
二、联系一些资深的心理咨询机构,经常开展专业性心理健康辅导。
现在农村大部分家长都进城务工,即使是能和父母见上面的孩子,他们的父母只能问一下学习,对思想、心理问题从不过问,也意识不到初中生的心理变化,尤其是一些农村留守儿童的爷爷奶奶,他们本身文化水平不高,多数都只关心学生的身体健康和衣食住行,而根本没有意识到学生可能存在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即使出现问题也不知如何与孩子沟通,轻者说说而已,重者就是一顿拳打脚踢,而不是对其进行心理指导。因此这项任务全落在了教师身上,农村教师任重而道远。但是有些学生基于自尊心,不愿意把心里话吐露给教师,总有一种畏惧心理,怕教师把他的隐私公布于众。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只能借助心理咨询师,对心理有问题的学生进行跟踪辅导。
三、教师要加强师德修养,以自己高尚的人格魅力和阳光向上的心态熏陶学生。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教师要把学生塑造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什么人。”农村中学生已有了初步的辨别是非的能力,但毕竟农村学生的阅历较浅,接触的知识较少,网络上的明星就成了他们模仿的对象,结果却模仿得四不像,那些酷毙了、帅呆了的“范儿”被他们模仿得面目全非。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审美的角度认识明星,同时用自己身上的正能量影响他们。而我们一些教师没有认识到学生心理问题存在的真正症结,自己本身心理不健康,整天怨天尤人、斤斤计较、牢骚满腹、自私狭隘,甚至心理阴暗,与同事、领导钩心斗角,试想这样的教师能带出健全向上的学生吗?“教师就是学生的模板。”这话一点不假,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与其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一句话,要想教出心理健康的学生,教师首先要心理健康。班主任更要表现出更多的真诚、平等、宽容、诚信和耐心,让学生真正感觉到教师的一片苦心,教师是在和他共同面对难题和困境,给学生安全感和归属感,这样学生内心一定会多一些向上向善,少一些仇恨抱怨,营造出信任和融洽的心理氛围,从而找到正确的办法解决问题。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加强资源整合,营造积极健康、至真至善的育人氛围。
中学生逆反心理强,一味地说教甚至打骂不仅起不到教育作用,还会适得其反。如果我们组织开展一些学生喜欢的活动,营造温馨和谐的教育氛围,在大家的关爱和呵护中让他们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温暖,风雨过后一定是彩虹,他们的审美眼光会向至真至善的方向发展。尤其是语文课和思想品德课的实践探究活动,应高度重视加强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劳的和谐发展。
五、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家庭、社会要合力,使心理健康教育更加有效和持久地展开。
作为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要与科任教师和家长建立紧密的联系,共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农村家长毕竟文化水平很低,有些连手机都不会用。班主任要经常与科任教师和家长进行沟通,使家长们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另外和科任教师及家长共同探讨,摸索出切实可行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和技巧,多方配合共同教育,从而形成心理健康教育网络。
学生毕竟是未成年人,“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只要我们付出自己的爱心和真心共同努力,定会起到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莫雷,张卫.青少年发展与教育心理学[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
[2]陶惠敏,张紫君.“90后”学生心理特点及其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法制与社会,20xx(8).
中学生心理健康指南(专业23篇)篇七
摘要:
心理健康教育是我国21世纪教育发展的新理念,是实施良好教育的重要内容。加快农村素质教育的发展步伐,首先要在农村中学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关键词: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已越来越显得重要,面向现代和未来社会的青年学生,不仅要有聪敏的智慧,高尚的道德,而且要有完善的人格,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自主发展和创造精神。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越来越多的资料和迹象表明,农村素质教育的步伐远远落后于城市,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更加令人担忧。
1.1现状调查.
对部分农村中学进行调查的数据表明,任性、偏激、冷漠、孤独、自私、嫉妒、自卑、逆反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发展。
1.1.1学习积极性不高。
有近41%的农村中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积极性不高。在课堂回答问题上,初中有24%、高中有40%的学生处于被动状态;能认真完成作业的初中为70%,高中仅为50%。可见,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应引起高度重视。
1.1.2意志不够坚强。
学生的意志不够坚强,生活中贪图享乐,害怕吃苦,不思进取,遇到困难不是知难而进,相反只有退缩,轻易放弃。特别在学习上,更表现出了意志力缺乏,懒惰思想严重,识记的东西太少,不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去钻研难题。
1.1.3自信心不足。
农村学生基础较差,家长、老师(尤其是班主任)对学生的期望较高,总希望孩子有所成就,在理想和现实之间产生差距,家长对学生的缺点看多优点看少,消极评价多于积极评价;学生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失去自信心,导致某些心理问题的产生。
1.1.4早恋问题的困扰。
中学生生理发育日趋成熟,对异性的渴望不断加强,“早恋问题”日益普遍,初中生陷入恋爱的困惑中,高中阶段就更为突出,走进了恋爱的误区,心理冲突加剧,产生了种种心理病态。
1.2现状分析。
以上现象反映的虽然是部分农村中学生心理现状,但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中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既有其内部原因,也有外部原因,现归纳如下:
1.2.1家庭因素。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家庭出现了明显的分化现象,贫富悬殊进一步拉大。相当多的家庭刚刚解决温饱问题,甚至有一部分家庭仍然相当贫困,出现了明显的三多三无现象:一是外出打工的家长多,对孩子的成长无法引导,二是文化水平低的家长多,对孩子的成长无力引导;三是对教育认识不正确的家长多,对孩子的成长无心弓f导。同时,部分家长对心理健康教育认识不多,忽视孩子的心理状况,加上社会的离异率升高,家庭破裂越来越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严重的创伤,这是造成部分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直接原因。
1.2.2农村环境因素。
农村地区经济欠发达,文化氛围不浓,“小农经济”意识普遍.,绝大部分农民对教育缺乏足够认识,对心理教育知识知之甚少,对孩子的教育方法简单粗暴,缺乏耐心细致的引导,甚至错误地认为父辈们世世代代生活的地方,儿孙照样可以继续延续下去,使学生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1.2.3自身因素。
中学生年龄小,思想、,心理都不成熟,分析判断的能力较差,不能正视和克服自身的缺点和弱点。面对父母离异,家长打骂,教师批评,考试失败等挫折难以正确对待。对许多社会问题不能完全理解,往往会陷入歧途,无法抵制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而出现许多心理问题。
在农村中学,心理教育的施行受师资等条件的限制,普及不够,方法简单,且学校教育或多或少地存在“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学生心理问题未引起足够重视,存在很多问题。
2.1认识问题。
在农村,父母比较关心孩子的成绩和身体状况,忽视了心理健康情况,认为只要学习好,将来考上好大学,其他都无所谓。学校的教育工作也存在一定的弊端:片面追求升学率,重智育,重升学应考的科目和分数,很少去关心学生的内心世界和心理健康。致使学生一门心思全放在读书、应试上,其余都漠不关心。
2.2知识和能力水平的限制。
农村学校,心理健康知识在教师中普及率低,面对学生的心理问题,不少教师爱莫能助,束手无策,部分教师简单的说教或硬性灌输,甚至讽刺挖苦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和反感。有些教师本身就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不良的个体心理品质,对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有着不可低估的负面影响。
马克思曾说过:“教育绝非是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是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更应该在日常工作中重视心理健康教育。
3.1构建学校心理教育的组织领导机构,让心理健康教育进入课堂。
将心理教育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议事日程,加强对心理教育的组织领导,既开设专门的心理教育活动课,又要渗透于其他学科的教学中。
3.2加强学校常规教育,进行正面引导。
心理健康教育是预防性的教育,重点摆在学生心理行为的训练和引导上,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及时咨询指导,矫正训练,提高应对技巧,适当磨炼,增强适应能力和抗挫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自立意识,生活自理能力,学习能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以及集体观念。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要抓出成效,关键在于教师心理教育知识和技能的水平,因此必须大力加强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与技能的培训,提高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改进教育教学方法,进而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
3.4发挥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教育网络功能,共同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
总之,对农村中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需要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孜孜不卷的努力,在理论上、实践上进一步去探索和完善。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目前学校德育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的高低,处事的心态平衡健康与否,将关系到他们适应挑战的成败,关系中华民族的兴衰与存亡。青少年是祖国的明天和希望,因此,在学校素质教育不断深入发展的今天,我们应该积极关注学生,尤其是农村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培养出适应时代要求的现代型人才。
参考文献。
[2]张东梅.心理辅导与德育的关系,北京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xx.4.
[3]方方.心理健康研究,教育出版社,20xx.7.
中学生心理健康指南(专业23篇)篇八
中学生的学习问题主要有三个,即能不能学,愿不愿学和会不会学。能不能学是智能问题,愿不愿学是态度问题,会不会学则是学习方法、习惯问题。针对学生实际存在的问题,小编开展对学生学习智能的辅导、学习态度的辅导、学习方法的辅导即为学习心理辅导。
对学生开展学习心理辅导之前,教师要首先掌握第一手资料,广泛开展调查研究。在能够升入中学的学生中,智能低下和适应困难的弱智者几乎没有,但学习通道障碍的学生却有不少,他们和一般学生一样,智能、视听感觉器官均正常,亦无普遍适应困难,只是在理解或使用口、书面语言的一个或几个心理过程发生障碍,如表现为听、想、说、写、拼音、计算、作图等诸项中有一项或多项无能,从而造成学习困难。
进行学习心理辅导,主要是向学生提供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有关知识以及基本的学习方法指导,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帮助有学习障碍的学生排除学习过程中的注意涣散、焦虑、思维迟缓、记忆衰退等障碍,增强学生学习能力,以提高学习效率。
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要比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我曾多次在任教的班级中有目的地选择一些有典型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定期个别辅导,一般是一至两周一次,通过谈话的方式,使学生情绪放松,逐步向其灌输一些健康心理的基本常识,帮助其分析自身原因。消除学生对学习的恐惧感和失败感。在每次谈话过程中,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利用心理学上的“进门坎效应”,帮助其确定短期可行的努力目标,如作业完成、小测验过关、上课做笔记等要求不高、经过一般努力就能做到的目标。再次谈话时,先看是否达到目标,达到了则确定更高层次的目标,如作业认真书写、测验分数提高、上课积极发言等;若未达目标,不是责怪,而是帮其分析原因,适当降低目标要求。鼓励其实现目标。这样,就可使学生在轻松的心境下接受心理疏导,在“不知不觉”中逐渐树立起学习信心,而教师则是在“有知有觉”中有计划有目的地将学生逐步引入正常的学习轨道。实践证明,这样的心理辅导比单纯的文化辅导更见成效。
学生能不能学,有自身的问题,如成长过程中,长期受到压抑,个性不能发挥等。也有环境的影响。环境影响通常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家长不关心,不给子女创造良好的家庭学习条件,父母行为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另一方面则是教师造成的,只顾教学,不管学生,不因材施教,久而久之使学生出现不能学习的问题。教师应了解这些客观情况,帮助学生解决家庭环境问题,同时也要沟通各位任课教师,统一教育思想,协调各方教育力量,实施多方位教育,以解决学生不能学习的问题。
我曾遇到过一名对学习无兴趣、打算弃学的学生,经了解,其父母为个体工商户,只顾生意,不管子女学习,家访时我发现他家中几个房间堆满货物,且环境嘈杂,他根本无法坐下来安静地学习。之后我多次上门,终于为他争取到安静学习的一席之地,他非常高兴,学习信心倍增。我不失时机地向他提出具体的学习目标,他欣然接受,期末考试成绩由原来的班级后十名一跃为前十名。
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核心问题是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这是一种心理倾向,是直接影响学习的心理动因。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愿意学,就要使学生理解学习的意义,树立学习信念。在中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厌学、怕学、逃学、弃学等现象,都与学生没有建立正确的学习信念有关。
对学生进行学习态度的辅导,一般可从两方面着手:首先是常规灌输与引导,可从学好本领、掌握知识为民族强盛作贡献的角度去引导;另一方面,应从提高自身价值的角度去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要中学生正确认识自身价值问题并非易事,要适时加以引导,使学生逐渐明白如下道理:
人的伟大在于人是有思想的,只有知识才能使人的思想充实,才能进一步感受和理解生活的.意义,其次,人总处在未完成之中,需要不断地去开发潜能,不断地提升和超越。能够开发人的有效途径就是学习,通过学习获得知识,知识帮助人认识世界,促进人的价值的实现。
使学生明白上述道理的过程,是一个漫长的心理疏导过程,是学习心理辅导的重要环节:引导。
帮助学生解决了能不能学和愿不愿学的问题以后,其学习效果主要就看学习方法了,即会不会学的问题。目前,在中学生中普遍存在学习方法不科学的问题,而多数教师对此不够重视,能给学生以正确的学习方法辅导的教师则更少!这从客观上造成了学生要么死记硬背,要么囫囵吞枣地被动学习。中学教育是基础教育,更应注意科学方法的指导,每一门学科都有其特有的处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辅以学习方法的指导,这也是开发学生潜能的重要教育手段。
理论家将学习方法分为两类:一类是内部学习法,又称学习的主策略,主要作用于信息,而能有效利用大脑,其中又分学法和记法,学法包括听讲法、阅读法、思考法等:另一类是外部学习法,又称学习辅策略,主要作用于个体,而能有效利用时间,其中又分为制订计划、安排时间等。当前在中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不良学习方法和习惯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种表现:
1 不良的内部学习法。学习不认真,总是一知半解,求快不求懂,没有质疑习惯;上课不发言,阅读时一定要念出声音,不使用工具书,不复习就做作业,抄袭作业,敷衍了事;测验、考试前只会背书,不会用其他方法理解和整理知识等。
2 不良的外部学习方法。生活无规律,学习无计划、熬夜,睡眠不足,上课无精打采,时间分配不当等。
3 不良的学习习惯。上课时有各种无意识的动作。如东张西望、随意翻书、不断自言自语;边吃零食边做作业,学习时随意离开座位去做无关紧要的小事等。
实施学习心理辅导,重点应矫正上述不良的学习方法和习惯。第一步,先要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向学生介绍一些实用的学习方法、技巧,也可以介绍名人的学习方法以激励、启发学生。在学生对学习方法问题有了一定认识以后,就可实施第二步:增强学习自我调控能力,包括思维的自我调节与行动的自我控制。这是关键的一步,开始时不易见效,必须持之以恒!我的体会是:应从严格课堂管理、规范作业要求、训练表达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等学习过程中的常规项目着手,确定短期努力目标,逐步纠正不良习惯,同时要根据学生各自的特点,因材施教,进行个别辅导,逐步提高目标要求,坚持不懈!
中学是人生最关键的学习阶段,无论是学习的知识内容、学习方式、学习兴趣,还是学习的意志品质、学习的各种能力、潜能的开发等都将影响到学生未来的成长与发展。各科任教师都应把对学生的学习心理辅导看作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
中学生心理健康指南(专业23篇)篇九
人通常会比较喜欢自己名字里的开头字母,例如:如果你叫sophie,极有可能最喜欢字母“s”;如果你叫daniel,极有可能最偏爱字母“d”。当要求人们判断对不同字母的喜好程度时,往往表现出对构成自己姓名字母的偏爱,尤其是对词首大写字母的偏爱,这种现象叫“人名字母效应”。
管理资料。
因此,当我们判断对不同字母喜好程度时,倾向于对构成自己姓名的字母评价最高,而且越是认可自己、喜欢自己,对构成自己姓名的字母评价就越高,这就是“人名字母效应”的由来。
而通过分析我们对自我感知范畴中其他事物的情感投入程度,也可以判断该事物是否是自我的重要部分。如,有人你的朋友,你感到难受不安,有人称赞你的朋友,你感到自豪骄傲,这就说明你的朋友是你自我中的重要部分,他/她等于在一定程度上伤害了你,称赞他/她等于在一定程度上夸奖了你。
中学生心理健康指南(专业23篇)篇十
1、了解自己,接纳自己、肯定自己。
2、对自己的生活负责。
3、拥有一个伟大的梦想,设立明确的生活目标。
4、学会自我控制,克服诱惑,活在现实当中。
5、学会舒缓舒解愤怒、低落、忧郁、厌倦的情绪。
6、对自己要时常鼓励增强自信心。
7、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8、注意锻炼身体,展现朝气活力。
9、学会思考,养成积极进取的学习生活态度。
10、净化自己的心灵,追求平和的心境。
压力及其影响:
它来源于我们日常生活和学习,它打破了个体的平衡和负荷能力,或者超过了个体的能力所及。压力表现的核心是个人所产生的不良情绪反应。通常,在压力下人们会表现出紧张,焦虑愤怒以及抑郁的情绪。
过度压力会影响人的身心健康和工作效率。保持适当的压力可以激发创造力,激发动机,增强工作效率。成功地处理压力,可以提升人的心理成熟度。
被压力控制的情绪:
一般而言过度的压力常常会影响情绪。紧张,焦虑,愤怒,恐慌等负面情绪就会在你遇到压力的时候产生,此时如果得不到很好地处理,情绪长期积累,就会造成更大的压力。负面情绪会严重影响你的行动,使你失去自控力。
如何调节被压力控制的情绪:
感知情绪:负性的情绪往往会写1入我们的身体,我们要缓解压力,就要先从察觉情绪入手,通过自己身体及内心的.感受大脑的认知等,及早抓住情绪的小尾巴,感知情绪。
接纳情绪:喜怒哀乐是每个人都具有的,任何情绪都有其存在的价值,情绪没有好坏之分,我们应该接受自己情绪的变化和波动。
释放情绪:我们可以向亲人,朋友诉说,也可以听歌唱歌,为情绪找一个借口,不再让他左右你。
改变认知:有的时候不妨换个角度思考,很多事情都会迎刃而解。
破解压力源:在情绪有所缓和后积极采取行动,解决实际问题。
调整生活:健康的生活方式,有益于情绪调节。坚持一件自己喜欢的,喜欢的人或者喜欢的事总要有一个的。
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做一个风度翩翩的人。过好每一天,不负经历。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中学生心理健康指南(专业23篇)篇十一
一、挫折适应问题。
心理健康水平的标准,有以下十项:心理活动强度、心理活动耐受力、周期节律性、意识水平、暗示性、康复能力、心理自控力、自信心、社会交往、环境适应能力。
中学生的挫折是多方面的,有学习方面的、人际关系方面的、兴趣与愿望方面的以及自我尊重方面的。其原因有客观因素、社会环境因素以及个人主观因素。
心理健康是指各类心理活动正常、关系协调、内容与现实一致与人格处在相对稳定状态。说得通俗点,心理健康的标志是: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人际关系良好,能适应环境,有幸福感,在学习、工作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
二、人际关系问题。
人际关系问题也是中学生反映较多的问题。其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与教师的关系问题。其主要问题是教师对学生的不理解、不信任而使学生产生的对抗心理,以及教师的认知偏差等情况给学生造成的压仰心理,攻击行为等问题。
2.与父母的关系问题。民主型的和睦良好的家庭给中学生一个温暖的归属港湾,专制式的家庭中父母与其子女之间不能进行正常的沟通,造成儿童孤僻、专横性格。家庭的种种伤痕,会给中学生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伤害。
3.同学间的`关系问题。中学生除希望得到老师的理解与支持外,也希望在班级、同学间有被接纳的归属感,寻求同学、朋友的理解与信任。
三、学习类问题。
因学习而产生的心理问题是中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部分,其问题有:
1.厌学是目前学习活动中比较突出的问题,不仅是学习成绩差的同学不愿意学习,一些成绩较好的同学亦出现厌学情绪。
2.学生学习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造成精神上的萎靡不振,从而导致食欲不振、失眠、神经衰弱、记忆效果下降、思维迟缓等。
3.考试焦虑,特别是遇到较为重要的考试时焦虑更为严重。
四、青春期心理问题。
1.青春期闭锁心理。其主要表现是趋于关闭封锁的外在表现与日益丰富、复杂的内心活动并存于同一个体,可以说封闭心理是青春期心理的一个普遍存在而又特殊的标志。
2.早恋。中学生一般尚未成年,我们把中学生这种未成人时的恋爱称为早恋。中学时代,特别是高中生,正值青春发育期,而这一时期最突出的矛盾之一是性发育迅速成熟与性心理相对幼稚的矛盾。
3.情绪情感激荡、表露而又内隐。青春发育期的生理剧变,必然引起中学生情感上的激荡。这种动荡的情感有时表露有时内隐。
中学生心理健康指南(专业23篇)篇十二
通过学习《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我觉得当今社会竞争激烈,小考、大考、升学率、家长抓、学校老师抓,造成孩子幼小的心灵里承受重大压力,心理压抑得不到一定的宣泄。
然而现在的独生子女都以自我为中心的问题也显得越来越严重;再如,由于家庭的残缺,父母离异、丧父或丧母的单亲家庭,外出打工的子女隔代抚养孩子等现象,都使孩子缺乏良好的生活和教育环境。
面对这些问题,作为一名教师,感到责任和压力都挺大的。
通过这次的学习培训我重新认识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心理问题已成为现在学校教育最棘手的问题,不良心理会对现代教学带来极大的危害。
通过学生心理问题的分析来解决或消除一些学生比较常见的心理问题,促进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让教学始终运行在良性轨道上。
通过这次培训了解到当前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
学生心理问题的现状是从事研究的中学生心理健康前提。
本人通过自身多年的从教发现不少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加以分析和整理,主要有厌学、执拗、自我为中心、孤寂等几种。
学生心理问题的分析是解决学生心理问题必须首先剖析的。
中学生心理问题的形成主要有内部自身的因素和外部客观世界的影响两个方面。
内部主要是由学生年龄的增长而随之出现的心理和生理的成熟造成的。
外部主要是学校,家庭和社会,其中家庭是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温床,学生的主要心理问题都来自家庭,家庭的氛围和家庭经济以及家庭成员的素质、态度是其产生的直接原因,学校对学生心理问题的形成主要来自于学习的压力。
此外社会的冷漠和残酷促成了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
学生心理问题的对策是我们学习的目的和意义所在。
针对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要根据实际,采取相应的措施。
主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学校教学,这是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的主渠道。
以班主任为核心,多角度进行辅助教育和熏陶;另一方面,利用其他可以利用的资源进行教学。
通过这次的培训丰富了我的专业知识,并接触了最新的心理研究成果和发展动向,使自己的教学工作能够置身于一种新的高度,得益匪浅。
无论怎样,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管理和教育好学生的基础,是需要不断的去努力学习和寻找方法来针对问题进行教育。
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活动已经开展了好长时间了,对于一名非专业人员来说,我有点力不从心,总是在摸索中前进,创设育人情境,营造优美的'校园环境,促进学生心理品质的优化。
学校是学生的第二个家,学生从学校不知不觉的接受教育和影响,校园中亭阁假山、书画长廊、名人名言、校风校训以及各种宣传橱窗都会给学生美的享受和理性的思考。
目前,青少年心理和行为问题日益增多,而人的心理和行为是密不可分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受良好心理素质的支配,同时,良好行为习惯又可内化、积淀为一定的心理素质。
因此,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单纯的口头说教,更应该创设各种情境,在行动中促使学生自我体验、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控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一定的心理素质。
一、创设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环境
在校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趋严重,我们学校建立了心理咨询室,还配备了的心理咨询师。
学生通过咨询、倾吐和宣泄,释放心理压力,解决心理困惑和矛盾。
但由于学生的学习压力大,时间紧张,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心理疏导。
据了解,咨询的学生反映出的心理问题主要有:学习压力重造成考试的自卑、抑郁、狂躁、恐惧等情绪情感问题,人际关系问题,无法自制的不良行为问题,青春期困惑的问题等。
行为咨询方法的先驱者克罗姆布鲁兹指出“咨询的中心目标就是要帮助每一个当事人解决他之所以来寻求帮助的那些问题。”学校心理咨询师要给予咨询学生温暖,指导他们自我调空,还要详细了解咨询学生的各种情况,尊重、理解学生,保护学生的隐私,做到既是学生的倾诉者,又是学生的咨询顾问,努力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
我们的学生很多是需要帮助的,除了求助心理咨询师外,学校还可以开设心理健康课程,举办心理健康讲座,组织各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等。
二、 教师是实施心理教育的主体
教师要本着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主的原则,不断更新观念,不断改变教学方式,尊重学生,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促进学生的心理得到健康调整。
当老师把学生当作知心朋友,师生之间加强沟通和了解,学生喜欢你的课,学习喜欢你的课,学习有了兴趣,学业成绩就能提高:与老师关系亲密了,也增强了学生的归属感和自信心,又能培养人际交往能力,这将有利于完善学生情绪状态和人格及身心的健康发展。
有一次,我到心理咨询室了解情况,我发现高一二班学生某某徘徊在门外,我觉得应该帮助他。
于是经常找他闲聊,了解到他因学习压力过重,致使学习紧张、焦虑,成绩下降,进而产生自卑心理,结果恶性循环。
找出症后就能“对症下药”,我与他分析原因和寻找解决的办法,他初中成绩拔尖,父母期望过高,高中基础不扎实,学习竞争激烈,一时不能摆脱失败的困惑,便产生焦虑、烦躁等消极情绪,无法静下心来学习。
三、发挥家庭教育功能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仅仅依靠学校是不够的,学生的心理问题,学校只能在极有限的时间和空间进行矫正和引导,社会环境和家庭影响也尤为重要。
可以说,大部分青少年的心理障碍都与其父母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取得家长的合作,帮助家长发挥他的教育功能,对于改善和预防孩子的心理障碍,帮助孩子成材极为重要。
良好的心理素质需要良好的家庭的教育培养,学校要于家庭紧密配合,教师与学生家长要加强沟通,时刻关注学生存在的问题,对家长给予适当的指导,对学生给予及时的疏导。
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应正确引导孩子,加强交流,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
中学生心理健康指南(专业23篇)篇十三
现在的社会节奏越来越快,人们面临着各种压力,使得越来越多的人表现出心理亚健康的症状,如“焦虑、抑郁、失眠”等。心理健康对每个人都至关重要,否则会直接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和家庭幸福。因此,人们越来越重视心理健康,而心理亚健康的预防和治疗也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
心理亚健康表现在对生活缺乏兴趣、精神不振,情绪低落,以及各种身体症状,如头痛、肌肉酸胀等。除了影响个人身体健康,影响人们的学习、工作、家庭等各方面的生活,还会导致人缺乏自信,情感失衡,甚至会导致严重的心理疾病,如忧郁症、焦虑症等。
除了采用药物治疗之外,人们还可以通过心理疏导、心理咨询等途径来解决自己的问题。通过倾听专业人士的意见和建议,了解自己身体和情感的状况,学会掌控自己的情绪和心态,使自己保持心理健康,成为一个健康、成熟的人。
除了心理疏导和心理咨询之外,心理亚健康的预防也至关重要。在生活中,人们应该注意调节自己的情绪,保持良好的生活和工作习惯,同时关注自己身体和情感的状态,活跃自己的身体和头脑,提高自己克服压力和问题的能力,从而防止和治疗心理亚健康的问题。
第五段:总结。
心理亚健康是一种普遍存在并且会严重影响人们身心健康的问题。通过加强自己的心理疏导和心理咨询,同时注重自己生活的调节,主动预防和克服心理亚健康,使自己成为一个健康、积极向上的人。www.dkqqi.com即可领取助手斗图包!
中学生心理健康指南(专业23篇)篇十四
在学校中营造一种关注心理健康、懂得心理健康、重视心理健康的氛围,通过组织设计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参与性强、针对性强的活动,在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的同时为学生搭建起锻炼心理品质、提高心理素质的平台,全方位地加强对我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20xx年5月9――5月31日
德化三中全校学生
要求:
1、1000字以内手写稿(统一用作文纸)或打印稿
2、内容健康、积极向上
3、严禁抄袭
参与方法:各班语文课代表统一收齐,于5月28 日前上交学生处,每个班级至少选送一份(初、高三除外)
注:稿件须注明作者的真实姓名、班级、学号。
心理漫画作品要求:
1、统一规格:四开纸
2、原创作品,作品题目自拟,力求突出所绘作品表达的核心意义。
3、作品要集中体现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心路历程或心情片断,以校园、家庭、社会生活为大背景,表达真情实感。主题明确,内容完整,创意新颖,风格独特,富有情趣。
4、形式要求:单幅或多格漫画,黑白或彩色画稿皆可,创作方式不限。
5、参赛作品必须由参赛者原创。
参与方法:各班宣传委员统一收齐,于5月28 日前上交学生处,每个班级至少选送一份(初、高三除外)
注:稿件须注明作者的真实姓名、班级、学号。
参加对象:各个班级(初、高三除外)
评比时间:5月25日
活动四: 心理图片展
展览时间:时间另行通知
展览地点:校门口宣传栏
活动五:现场心理咨询、测量
时间:时间另行通知
地点:校门口宣传栏旁
活动六:心理影片放送
时间:5月24日、25日中午12点
地点:电教楼1楼会议室
1、心理健康宣传月成果展 (届时将获奖文章、漫画、班级板报发布到校园网上)
2、颁奖活动:征文赛、漫画大赛、班级板报活动将评选出一、二、三等奖若干名,颁发奖状。
中学生心理健康指南(专业23篇)篇十五
处于青春发育时期的中学生受到的心理困拢十分明显,心理矛盾很突出,从近年来在咨询活动中了解到的情况看,主要的问题有以下几类:
一、学习类问题。
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围绕着学习产生的问题占中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部分,其反映有二:
1、目前,学校课业任务繁重,竞争激烈,父母的期望值过高,使得学生精神压力越来越大,有一高中女生,升入高中后由于教师的教学方法发生了变化,竞争对手也发生了变化,使她感到十分不适应,导致学习成绩下降,从初中时的全年级前几名落至高中的141名。前来咨询时她痛苦地说?17年来我第一次感到自己的无能,每当看到父母期望的目光,就非常难过,不知如何做才能达到父母的要求,如今,苦闷、烦恼、忧愁、气愤充满头脑,看见书就又恨又怕,真想把它扔出去“还有一位男生也谈到,自己平常学习不错,偶而还可以给他人以指导,但一接近考试就紧张,总怕自己考不好,拼命准备、夜不能眠。而考试前又会感到头痛、甚至还会发烧,最后不是被迫中断考试,就是坚持下来成绩也不好。循环往复,到了一听考试就恐惧就紧的地步。
2、厌学是目前学习活动中比较突出的问题,不仅是学习差的同学不愿学习,就连成绩很好的同学也有这种倾向。有位重点学校的学生就谈到:”每当看到听到别人考试作弊时,自己心理就不平衡。当自己成绩不理想时又会埋怨老师不公平,觉得认真学习真没意思,不想再学了,还有位学生告诉我们学生中有种说法“有出息的靠关系,没出息的靠分数。”学习好的同学在学生中威信不一定高,而成绩平平人缘好的同学却常常受到青睐,在推举各种代表时常会当选,所以就觉得学习没劲,不想努力去读书了。不有一些因其他心理原因而厌学的状况,如因反应较慢常被人叽笑而不愿上课的;因记忆,理解等能力缺失使成绩难以提高而对自己失去信信的等等。有的甚至发展到恨书、恨老师、旷课逃学的程度。有位同学就曾在日记中写道:晚上11点多了,望着桌上摆满了的教科书、英语词典、作业簿.我真想把它们一下子烧成飞灰。“表现了强烈的焦躁、愤懑、无奈。这种非常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二、人际关系问题。
这也是中学生中反映最多的问题之一,主要包括:
2、与同学的关系问题。主要集中在交友方面,因处理不好朋友之间的关系而苦恼。有位学生讲到,他的一位好朋友总是对他不信任,怀疑他对朋友的友谊,认为他为朋友的付出不够多,使他十分苦恼,不知怎样做才能消除朋友的怀疑。还有一位女生因两们要好的朋友发生了矛盾,她夹在中间十分为难,与甲交往怕乙不高兴,与乙交往又怕甲不理解,最后干脆两位朋友都不再交往,可内心又十分孤独,寂寞,想恢复与朋友的关系又不知该怎样去做。此外,尚有个别学生因初中升到高中朋友越来越少,而怀疑世上没有真正的友谊,也交不到真正的朋友,进而想离世隐居的。
备考资料。
觉得人活着真没意思,产生了厌世的念头,可见,父母行为的不良,带给子女的不仅仅是厌恶、鄙视、而是更深的内心创伤。
三、情感类问题。
其一、是与同龄人的感情纠葛,多是同学间的密切交往所至。我们在咨询时就经常碰到这样的询问”我和一个男生很要好,现在他升大学了,我想与他确立关系可以吗?“”我和一个男同学很谈得来,想发展成为心心相印的好朋友,又怕老师和家长不同意,影响不好,该怎么办?“”我喜欢一个男孩,可有好几个女同学喜欢他,我该去竞争呢,还是退下来?“等等。
其二、是与成年人的畸恋问题,如,非婚同居,介入婚外恋,同性恋等。这在中学生中虽不普遍,但也不罕见,多表现在一些早熟的女生身上。有位高三的女生,学习很好,人也很聪明,学校还想保送她上大学,可她却与一个比她大10岁,且已有家室的男子同居了,而且说到她这么做不是为了金钱,而是为了”感情“。虽然,从理智上讲自己也知道这样不好,但就是控制不住自己,每日生活在矛盾痛苦之中,还有位学生恋上了比自己大十几岁的英语老师,明知没有结果,却无法控制自己不去喜欢他,整日就想见到对方,与对方呆在一起。当对方不接受这种情感时,就觉得生活毫无意义,甚至产生了轻生的念头。此外,还有一些恋你妒母,喜欢同性成人伙伴等畸恋现象,这充分说明中学生的情感问题并不简单。面对学生如此复杂的心理头况,作为教育、心理工作者,我感到了深深的忧患,也更加明确了在中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该如何从事这项工作呢?具体做法我以为有以下几点。
(一)、在中学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帮助学生了解心理科学知识,掌握一定的心理调节技术。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知识理论课,如心理卫生常识讲座,心理调节问题答疑,焦点问题讨论等,在心理知识的学习中明确认识、矫正观念,以积极的态度去对待自己的心理冲突。另一部分为活动训炼课,这是在中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最为有效的方法。活动内容包括:小品表演,角色模拟游戏,互访互问,以及其他活动形式,在活动中学生不仅可以学习介绍自己、了解别人,与人交社的社交技能,还可以掌握一些诸如:转移情绪、宣泄痛苦、发泄愤怒的心理调节手段,防患于未然。
(二)、在常规的教育活动中渗入心理辅导的内容。实际上各科教学本身都包括有心理教育的内容,只要备课时加入心理教育的导向,就可以使授课内容深入一层,如,语文课就包含有许多情感教育的因素;劳动课、体育课又可安排挫折教育,增加学生的挫折随力、锻炼意志力。最佳的做法是在各门学科的教学目的中加入心理教育的分节目标,使教育模式由知识教育向素质教育、心理教育转化。
(三)、在中学里建立心理咨询与调节室,除了一般的咨询谈心外,还可采用一些心理治疗的简易方法对症下药。如,在大考之前,总会有一些学生产生考试焦虑,表现出紧、失眠等症状。心理辅导员就可集中为学生做一睦放松治疗。帮助他们缓解紧张情绪,调整应考动机以取得好的成绩。学校中的心理咨询与调节不同于社会上一般的咨询门诊,做法亦要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具体实施:
1、引导学生合理民泄不良情绪。由于青少年发育尚未成熟,情绪不太稳定。遇到情感挫折时发泄常常不能自控。咨询者应理解这一特点,为他们创设合理发泄的渠道,防止不当的发泄。较好的方法:一是让他们尽情倾诉,二是引导情绪转移,用积极情绪代潜消极情绪,三是音乐抚慰,用优美、轻柔的音乐调节情绪。
2、淡化被动受教,培养自助能力,青少年自主的能力尚在发育之中,对成伯依赖性较强,因此,辅导与咨询时应特别注意助其形成自助能力。在咨询过程中侧重于引导,鼓励,在帮助他分析问题的基础上自己找到解决的对策。
3、注意行为训练,养成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中学生的自理性、自制性都还不够成熟,许多心理障碍表现都与不良的行为习惯有关。如失眠,除了心因性原因外,很重要的影响就是不良的作息习惯。因此,对其进行调节时特别要注意行为的训练,最好是助其设计出训练方案,按行为治疗的原则与做法助其一步步达到改正不良行为、养成良好习惯的目的。
4、注意自身形象,增加学生信任感。由于中学生还处在偶象崇拜阶段,接受建议的过程也?quot;光环效应”的影响,因此,咨询者在他们心目中的形象将直接影响咨询的效果。有益的做法有二:一是增强个人修养,注意日常生活的表帅作用,避免在学生心中形成不良形象,二是真诚关注,设身处地的感受学生面临的心理困惑,并以此为基础共同寻找解决的策略,切忌以旁观者的身份滥施同情,使学生自尊心受损,导致咨询失效。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是不容忽视的,它为我们亮起了警告信号,作为心理工作者有责任挑起这付担子不能仅仅把工作停留在了解问题,分析问题的水平上,而是要着手尝试去解决这些问题,使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实际的意义。
中学生心理健康指南(专业23篇)篇十六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由于种种原因,许多人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也就是心理亚健康。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心理学家们针对心理亚健康制定了一些指南,本文将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讲述心理亚健康指南的心得体会。
一、了解自己的心理状况。
首先,了解自己的心理状况非常重要。这意味着需要认识和意识到自己的心理状况是否正常,是否在一个健康范围内。只有这样,才能及早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解决。例如,我曾经发现自己情绪容易波动,经常感到疲劳和失眠。这些都是心理亚健康的表现。因此,我认真地对自己的心理状况进行了分析和调整。
二、寻求心理咨询或治疗。
其次,心理咨询或治疗是解决心理亚健康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自己处理心理问题可能会很困难,因为我们常常无法看到自己的问题或难以找到解决方法。心理咨询或治疗可以帮助我们在良好的环境下,和专业的医生交流心理问题,并获得更好的解决方案。我曾经选择心理咨询,医生的帮助和理解让我很快地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三、多锻炼和健康饮食。
再者,健康的生活方式是调整心理健康的关键要素之一。锻炼可以改善我们的心理健康和情绪,使我们感到更放松和愉快。另外,经常食用蔬菜、水果和坚果等有益身体健康的食物,对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都会有积极的影响。我经常进行户外运动,比如跑步和散步,这些运动都让我感到身体和心理都有所改善。
四、增强自我管理能力。
另外,增强自我管理能力也是解决心理亚健康问题的一个重要方法。这意味着我们需要关注我们的情绪和行为,了解如何应对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让自己的情绪更加平稳和控制。例如,当我感到疲劳和苦恼时,我很清楚自己需要放松自己,在生活中自测自己的情绪状态,调整自己的心态。
五、积极参与社交活动。
最后,积极参与社交活动对于调整心理亚健康非常有益。社交可以增强我们的社交能力、建立更多的社交关系,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从而改善心理健康。例如,主动与同事或朋友联系,参与社会组织和活动,都可以是增加社交活动的方式。
结论。
总之,心理亚健康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许多人都遭遇过。但是,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行动来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了解自己的心理状况,然后寻求心理咨询或治疗。同时,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强自我管理能力,在积极参与社交活动的过程中调整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这些都是有效的方法。希望大家都能保持心理健康,获得快乐和成功。
中学生心理健康指南(专业23篇)篇十七
军事心理健康一直是军队关注的重点,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作战形式的变化,士兵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引起重视。军事心理健康指南作为一份专门为军人编写的指南,旨在帮助他们保持心理健康。通过学习和实践,我深刻地认识到军事心理健康指南的重要性,从而更好地理解和面对士兵的精神状态。本文将分享我的体验和体会。
军事心理健康指南是为了帮助军人预防和解决心理问题而编写的指南。其包括了士兵心理扰动、压力管理、个人心理构架、心理应急处理、心理干涉和心理治疗等内容。通过这些知识,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身体和思想的反应机制,从而预防和处理心理问题。
二、提高压力管理能力。
作为军人,我们经常面临着生死关头和压力重重的情况。通过学习和实践,我们得以提高自己的压力管理能力。我们能够了解到什么是压力,如何缓解压力以及它如何影响我们的身体和思想。通过应对压力的方式,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挑战。
三、学习个人心理构架。
个人心理构架是我们的价值观和信念的集合。军事心理健康指南帮助我们学习如何改变自己的心理构架,包括认识自己、认识他人、注意自我情绪调节和健康的心理习惯。这些都为我们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了帮助。
四、理解应急处理方法。
作为军人,我们需要随时应对可能的突发情况。军事心理健康指南教会我们在应急情况下如何处理自己的心理反应,包括情绪调节、快速反应、心理准备和有效沟通等。这使我们能够更好地处理危机情况,并保证团队的安全和目标的实现。
五、重视心理干涉和治疗。
心理干涉和治疗是解决个人心理问题的有效方法。军人也需要这些帮助,以缓解心理问题和增强适应能力。军事心理健康指南教会我们如何选择适当的心理干涉和治疗方式,包括个体心理治疗、家庭治疗、药物治疗和社交支持。这些方法将帮助我们更好地恢复心理健康。
总之,军事心理健康指南是军人在现代战争中保持健康精神的关键。通过学习和实践,我深刻理解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并积极应对各种情况。我希望我们的士兵都能够认真予以学习,并实践这些指南。我们要做一个精神上强大、身体健康的军人,坚守我们的使命。
中学生心理健康指南(专业23篇)篇十八
大家好!
一次战争中,双方兵力悬殊,士兵信心不足,一位将军到神庙占卜。取一枚铜币,正面为上会胜利,结果两次都是正面,士气大振,最后果然取得胜利,最后将军才告诉士兵铜币两面都是正的。
“差不多任何一种处境——无论是好是坏——都受到我们对待我们对待处境的态度的影响。”的确,如果你遇到困难,如果你抱着:“我不行”的心态去做这件事情,你肯定不会成功。因为你已经定下自己不行,定下了结局,你也不会尽力而为。如果你认为“我可以”的心态去做这件事,你会有百分之九十的可能性成功,你会尽力去做这件事,认真对待。由此可见,心态多么重要。
“乐圣”路德维希·凡·贝多芬。相信大家都十分熟悉。当一个视生命为一切的人,成了一个聋子,再也听不到钢琴声,那将是多么大的打击。试想一下,如果他就这样消极下去,我们还可以听到《英雄进行曲》吗?或许他会平庸的度过一生或者选择自杀,可他没有。“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妄想使我屈服这绝对办不到。”他以一个积极地态度面对上帝对他的残忍。最终成为“乐圣”。可见心态多么重要,心态决定人生!
当你面对一次考试的失败,你会怎么对待呢?认为自己不行,放弃希望;还是化失败为动力呢?你的态度决定了你以后的学业,甚至不夸张的说决定了你以后的人生。
面对困难,有一个积极地态度去面对,你就会收获一个令自己满意的结果,你面困难的态度也会决定你的成败。
用积极的态度面对一切,你可以成功!
中学生心理健康指南(专业23篇)篇十九
我通过这段时间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培训学习,首先就端正学习态度,保证学习时间,集中精力听课,认认真真做好笔记,对每一位专家的课都要消化理解,写好心得,因此,使我学到了许多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受益匪浅,感想颇多。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当前学校教育面临的新任务和新要求。此次学习主要学习了五个模块,从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到心理健康的务实技术与操作以及工作提升工作坊等多方培训,认识和掌握了很多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以下是我这次培训中获得的体会:
一.不断探究心理健康教育的新理念新思路,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
在这次的心理健康教育学习中,我们不仅学习到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而且还学习到了老师的人格的魅力。以前,每当我遇到打架偷盗吸烟酗酒早恋迷恋网吧等的问题学生总是简单的训训话,告诉家长或者直接体罚的粗暴办法,如今通过心理教育学习培训后,我要重新调整教学思路,将心理学的理论联系工作实际,融入到日常教学中。做到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去服务学生,以巧妙地处理方法对待每一位学生的问题,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以较强的责任感去关爱学生。教师自己首先必须是心理健康,其次,了解学生的心理,才能在课堂上将学生的注意力牢牢抓住。当我们的课堂失去活力,当我们的学生兴趣转移,责任往往在我们自己。只有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从学生的需要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多样的教学过程,不仅仅注重知识的讲解,还要关注学生,只有以学生为主才能让课堂的几十分钟发挥最高效率!
二听了专家们心理健康课,要正确传递应用到教学中去。
在这短短的时间里,各位教授结合自己丰富的心理辅导经验,将相关的理论知识深入浅出地阐述讲解,我不仅掌握了不少心理辅导理念,而且学会了个体心理辅导和团体心理辅导的基本方法。从各位专家的讲解中,我更深深的明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学,不是一朝一夕,能一蹴而就的事情。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健康的心理,需要每一位老师参与,需要学校整体环境渲染。我们的每一门学科,每一堂课上,都仅可能或多或少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每一个教师都要加强相关技能学习,不断丰富心理健康的相关知识,对特殊学生要加强引导,耐心帮助,担起肩上的责任。
1、教师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
学生每天在学校与教师的有效接触时间长达六、七个小时。在学校教师的一个皱眉,一个微笑对学生的影响,都是深刻而长久的。心理健康的教师能很好地创设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良好心理环境。学生喜欢教师,喜欢学校,善于学习。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和谐。
2、教师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学生的知识学习。
心境不好的教师,很难营造愉快、轻松的课堂教学环境,他们常表现得烦躁、易怒、容易冲突、喜怒无常、情绪不稳定。教师情绪不稳、常烦躁,学生也会受影响,如学生常处于紧张和焦虑之中,学习效率不高,效果不佳,长此以往,会导致心理问题,甚至疾病。相反,教师心态健康向上,生活态度积极,教学积极,就会想方设法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学生也会同样积极,积极的学,积极的思考。因为教师积极的情感、健康的心理会诱发学生的积极情感,促进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对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以及学生接受与理解知识均有直接的、积极的影响。
3、教师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师生关系。
如教师心理不健康,就难以正确理解学生的心理与行为,会采取不合常理的态度、方法来对待问题,会使师生间产生矛盾与冲突。现在,有的教师常常抱怨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教,教师苦口婆心,竭尽全力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可学生要么我行我素,把教师的话当耳边风,要么阳奉阴违,使教师难以下台,这里自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但教师心理素质不高,没有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著名的心理学家艾里克森曾指出过:不良的师生关系会导致学生的心理疾病,好的师生关系可以治病,如果遇到一位好的教师,学生由于家境等造成的不健康心理可以得到改变。教师和学生对立的状态绝不利于学生学习,而是否产生师生对立关系,及对立关系能否妥善解决,学生能否得到正确引导和转化,最终决定于教师的心理状况。
4、教师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学生个性的发展。
学生的性格正在形成过程中,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教师是重要的人,是成人,是参照,是榜样。教师情绪好不好,喜不喜欢工作,都会影响学生;教师若体罚学生,学生会形成敌视和对抗的习惯,形成心理障碍;教师处事不公、乱用权利,会影响学生对整个社会的看法。
四.通过心理培训懂得如何建立更和谐师的生关系。
通过心理培训知道和谐的师生关系也是提高课堂效率的一个重要环节。只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在对学生教育管理时,我们要经常想到学生是一位“受教育的人”他应该享受到老师给他带来的,慈母般的爱,必要时给某个学生要有身体的接触,比如说学生扭扣掉了,在教室里帮他缝上,他会感到很幸福,在其他学生面前感到很骄傲。别看我学习不好,看老师多喜欢我。老师大部分,都有偏向心,有的学生的成绩不好,我们要用正常的眼光,去对待他,去挖掘该学生身上其它方面的长处,比如劳动,体育,画画等,要用赞扬的语气跟他说话,鼓励他把学习成绩搞上去。做为教师要努力使教育适合学生的个别特点,教师要懂得的他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不同的生活背景,不同的需要和不同的价值观,因此在教育中要灵活运用,各种教育策略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通过这个不错的学习机会,我学到了很多关于心理健康的相关知识。我将以这个为新的起点,更加努力学习,好好工作,争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中学生心理体会。
中学生心理健康指南(专业23篇)篇二十
摘要:当前中学生心理障碍的表现形式纷繁复杂,在现实生活中,学生身上存在的问题也是十分复杂的,中学生的心理障碍问题已逐步引起学校、家庭、社会的广泛重视。本文主要从教师角度分析中学生心理障碍问题及健康指导方法。
当从小学进人中学后,由于所学的课目增多了,老师讲课的方式比起小学来又不同了等等,中学生可能一时还不太适应,这是正常的。但是,如果很长一段时间仍然不适应,甚至为此而产生苦恼、厌烦、抑郁等情绪表现,就说明中学生在学习方面有了心理障碍。心理障碍实质上就是指在心理上存在着的一种障碍,它扰乱了正常的学习、生活和良好个性品质的塑造。这种障碍有轻有重,轻的如心理上的某种困惑等,它不会太大地影响学习、生活,也很容易解决。
正确分析中学生心理障碍的表现,有利于我们对疏导教育更为科学的认识。中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障碍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种:
1、情感障碍。情感障碍主要表现为情绪不稳定,自我调节、自控能力差和情感反常。主要有:
(1)激越式。即情绪高涨,易激烈,易冲动,喜怒无常,受到刺激后,情感引发反应失调,常常出现某种异常事件。
(2)低弱式。情感脆弱,情绪低沉、焦虑、恐怖、怕这怕那,一遇到外界打击,精神就承受不了,就会出现意外现象。
2、意志障碍。意志障碍表现为意志薄弱,缺乏行为的目的性和一致性:主要有:
(1)意志缺乏。行动放任自流,办事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缺乏主见和长远的眼光,谁说都信,别人给他出坏主意他也干,很容易上当受骗。
(2)意志倒错。意向矛盾,目的与行为相违背,明知不对,硬要坚持,多在无意义、无价值的事情上表现相违背,明知不对,硬要坚持,多在无意义、无价值的事情上表现出顽强的固执。
3、智力障碍。智力障碍主要表现为智能活动上的不协调和低能。主要有:
(1)记忆障碍。记忆亢进、缺损,记忆力衰退,好遗忘,考试焦虑,学习成绩低下,厌倦学习生活,对前途丧失信心,悲观厌世。
(2)思维障碍。思维贫乏,判断、概括和推理能力差。虽然学习刻苦,但学习成绩仍很差,这样的学生往往情绪低落,心情烦躁,自卑感也较强。
4、人格障碍。人格障碍是指人格发展内在的.不协调,即在一种或几种人物特征的强度上超过了正常范围,出现情绪反应、动机和行为活动的异常。主要有:
(1)偏执人格:表现为异常固执,自我批评过高,心胸狭窄,嫉妒心强。在学习、生活中我行我素,无所顾忌,经常与老师、同学发生摩擦,人际关系紧张。
(2)反社会人格:表现为思想、信念和行为常与社会相矛盾,总以相反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人和事,并从社会的消极方面找出自己错误行为的根据。别人什么都不对,只有自己对,什么者晴不惯,经常与学校、老师对着千。
(一)学习上的心理压力。
中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要努力完成学习任务,在思想上,心理上有一些压力是正常的。但是,如果学习上的压力过大,就会经常出现心理失调。例如:有的学生有上进心,但由于种种原因,学习成绩差,只有失败的体验,没有成功的喜悦。因此,经常为自己的学习问题而苦恼,有压抑感,有的还产生了严重的自卑心理和厌学情绪。
重点中学的学生(包括一般中学成绩优秀的学生),由于学校对其在学习上强化培养,老师、家长提出过高要求,不少人在学习上感到压力很大,精神上经常处于紧张状态。
(二)青春期的心理困扰。
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由于生理发育和外界环境的影响,加之自身调节能力所限,带来了一系列的心理困扰,主要表现在:对自己的体态发育泡括生理缺陷)的疑虑而产生的心理困扰。如个子过矮、过高、身体过瘦、过胖以及面貌方面的缺陷等。在与异性同学接触交往中产生的心理困扰。如在异性同学面前不知所措,想接近又怕接近;对某个异性有朦胧的爱的表露;正常的男女交往被人误解或受到指责而感到委屈;分不清友情与爱情而纳闷;个别同学因情感发展不能用理智克制而陷人早恋;有的同学由于受到不良因素的引诱发生性失误而在心理上陷人困境,严重影响了学习等等。
(三)对环境泡括人际关系)适应不良引起的心理烦恼。
从小学到初中,从初中到高中,特别是走进新校之后,学习、生活进人了新的阶段,环境有了新变动,有的人由于适应不良,产生了心理烦恼。例如:有的初中生进人重点中学之后,由于自己不再被人认为是学习上的“佼佼者”,容易产生失落感乃至自卑感。
中学生的人际交往范围逐渐扩大,由于知识、经验不足,社会阅历欠缺,往往由于不善于处理各种人际关系而产生烦恼。有的学生由于年龄的增长,独立性的心理闭锁性增强,与家长产生心理隔阂并为此而烦恼。
心理辅导具有三大功能;一是治疗功能,就是尽早发现有偏常心理和偏差行为的学生,及时进行矫治。二是预防功能,就是有预见地帮助学生应付可能出现的事。三是发展功能,即发展个人潜能。如果我们努力对中学生心理障碍在以上三方面探索,相信学生心理品质定会有大大提高,我们的教育质量也会有一个飞跃。在实现学生心理品质的提高上,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工作人手:一是建立学生;心理辅导机构;二是设立悄悄话热线信箱,这种形式十分有利于与青少年学生进行交谈,这种方式对于一些尚不善于进行面对面谈话的学生十分方便;三是设立心理服务室,进行心理咨询与治疗。由于当前的中学生对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要求日益迫切,心理咨询服务室的建设也势在必须,无论高中、初中,青少年学生已开始从拘束、害羞地进门到落落大方自然地进行心理咨询;从以试探性的心情谈话到充分倾吐口中烦闷。时代的发展显示出,开展心理咨询与治疗服务已是一种现代的趋势。
(二)注意家长与社会力量的参与,推进学生心理健康。
实践证明,家长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和观念将直接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必须注意与家长达成共识,通过各种活动与宣传,使家长认识到心理健康的意义,注意自己的教育、评价方式,懂得学习成绩和分数并不决定一个人的一生,尤其是现代社会,它更需要的是一个人各方面的综合素质,打破家长那种认为只要学习成绩好就是发展得好的旧观念、旧框框,帮助家长建立现代的、科学的人才观。通过家访、举办家长学校等方式,使家长能成为孩子的榜样,身体力行,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对人热情坦诚,乐于助人,有同情心和责任感,并能在生活中做到。要正确冷静地处理家庭中的矛盾冲突,相互谅解、忍让克制,决不能任性和感情冲动,让孩子感到温暖。
四、结论。
总之,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意义重大,也有利于学校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更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心理健康教育既具有重要性又具有紧迫性。它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教师、家庭等各方面相互配合,才能收到良好效果。
中学生心理健康指南(专业23篇)篇二十一
年来,随着80后独生子女的成家,为人父母,独独家庭组合现象越来越多,在这个家庭结构模式转型的关键期,一批1995年前后出生的孩子,目前成了各家庭特别关注的人群。
他们之所以受到关注,是因为他们面临的问题真不少。他们年龄在15-20岁之间,父母基本上都有兄弟姐妹,而自己却成了正儿八经的独生子女;他们享受到了比父母各方面条件好的多的生活待遇;他们却失去了迎接艰苦挑战的宝贵磨练机会;他们同步了中国最快发展的一个时段;他们经受了中国传统文化与世界多元文化碰撞的洗礼;他们处在觉醒却特别迷茫的青春期;他们志向远大,抱负比天,却害怕畏手畏脚;他们的身体指标远好于与他们同龄时的父母;他们的心理健康却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
正因为他们都是独生子女,所以家人从一开始就给他们一个自以为是的“最好”的生活环境,无论衣、食、住、行,还是教育学校、培训,每年的旅游几乎成了规定;他们也被安排参加各种各样的特长培训班;他们独享了将近三代人积累的财富基础,他们承载了三代人的山一般的期望。
现在人们都在说,这是个知识更新爆炸的年代,每年的知识更新都以多少倍的速度递增,特别是中国这个发展中的庞大巨轮。中国特有的应试教育考试,正是逼着孩子去死记硬背那些随时可能被忘却甚至淘汰的`东西,为了取个高分乐此不疲。正如孔乙己的“茴”字有四种写法,让人啼笑皆非。也难怪,高考人家就是看分数,差一分你也去不了想去的大学。就是逼着每一个家长来逼着自己的孩子取那关键的一分,大好的青春年华都浪费在那看似关键的一分上了。
我碰到一个案例让我深有感触:一个18岁的小伙子,长得眉清目秀,一表人才,然而,整天宅在家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除了上网就是玩游戏,社会交往几乎没有,愁得父母难以言表。小伙子,白白净净,个字高挑,初中毕业就不再上学,成了啃老一族。有着天大的抱负,却不愿动动手指;整天担心自己的父母受累,却不肯自力更生;既愤愤不平,又眼高手低;既明白事理,又夸夸其谈;既想孝顺父母,又在自欺欺人。心中的矛盾纠结,终于使自己的心理到了严重不健康的程度。
我不能说这一代人都这样,毕竟健康的孩子还是大多数。通过这一个孩子,我们看到了他们面临的挑战和压力,不仅仅是他们自己能不能承受,更多的是父母是否为他们准备承受那些压力和挑战准备好。不是去创造便利,而是应该给他们机会。
中学生心理健康指南(专业23篇)篇二十二
通过学习《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我觉得当今社会竞争激烈,小考、大考、升学率、家长抓、学校老师抓,造成孩子幼小的心灵里承受重大压力,心理压抑得不到一定的宣泄。
然而现在的独生子女都以自我为中心的问题也显得越来越严重;再如,由于家庭的残缺,父母离异、丧父或丧母的单亲家庭,外出打工的子女隔代抚养孩子等现象,都使孩子缺乏良好的生活和教育环境。
面对这些问题,作为一名教师,感到责任和压力都挺大的。
通过这次的学习培训我重新认识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心理问题已成为现在学校教育最棘手的问题,不良心理会对现代教学带来极大的危害。
通过学生心理问题的分析来解决或消除一些学生比较常见的心理问题,促进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让教学始终运行在良性轨道上。
通过这次培训了解到当前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
学生心理问题的现状是从事研究的中学生心理健康前提。
本人通过自身多年的从教发现不少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加以分析和整理,主要有厌学、执拗、自我为中心、孤寂等几种。
学生心理问题的分析是解决学生心理问题必须首先剖析的。
中学生心理问题的形成主要有内部自身的因素和外部客观世界的影响两个方面。
内部主要是由学生年龄的增长而随之出现的心理和生理的成熟造成的。
外部主要是学校,家庭和社会,其中家庭是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温床,学生的主要心理问题都来自家庭,家庭的氛围和家庭经济以及家庭成员的素质、态度是其产生的直接原因,学校对学生心理问题的形成主要来自于学习的压力。
此外社会的冷漠和残酷促成了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
学生心理问题的对策是我们学习的目的和意义所在。
针对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要根据实际,采取相应的措施。
主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学校教学,这是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的主渠道。
以班主任为核心,多角度进行辅助教育和熏陶;另一方面,利用其他可以利用的资源进行教学。
通过这次的培训丰富了我的专业知识,并接触了最新的心理研究成果和发展动向,使自己的教学工作能够置身于一种新的高度,得益匪浅。
无论怎样,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管理和教育好学生的基础,是需要不断的去努力学习和寻找方法来针对问题进行教育。
中学生心理健康指南(专业23篇)篇二十三
有人说,没有沟通,世界将成为一片荒凉的沙漠。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在正常情况下,一个人除了睡眠以外,其余时间的70%以上花在人际之间的直接或间接的交往上。人类的一切实践活动都是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完成的。置身于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大潮中的大学生更是有着强烈而迫切的交往意识。但是,由于涉世不深,经验缺乏,又常常被人际交往中产生的种种困惑所羁绊。因此,在了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基本情况、人际交往的心理误区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引导同学们进行自我调节、掌握交往艺术,走出交往困惑,建构和谐的人际关系。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原则:
(1)平等原则:在人际交往中,平等待人是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前提。如果没有平等待人的观念,就不可能与人建立密切的人际关系。
(2)互利原则:要求人们在交往过程中,交往双方都能得到好处和利益,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最希望能得到别人的理解和支持,喜欢引人注目,渴望出类拔萃。如果要想从他人那里获得关心、注目和爱护,就必须考虑到他人也有这种需要。不能只让别人对你贡献,而你对别人只讲索取。
(3)信用原则:信用是忠诚的外在表现。在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中,取信与人是非常重要的,只有真诚待人,才有可能谈得上与别人建立和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大学生们都喜欢同诚实正派的人交往,这样的交往有一种安全感,不用担心什么。
(4)兼容原则:兼容原则是指人们在交往过程中出现矛盾,遇到冲突时要有耐心,能够宽容他人,做到包容并蓄,包括容忍对方的个性和缺点,学会宽以待人,不计较他人的细枝末节,这样才能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保持融洽的人际关系。应该达到有理也让人这样的心理境界。
(5)尊重原则:它包括自尊与尊重他人两个方面。自尊就是在各种场合都要自重、自爱,不做有损于人格尊严的事。尊重他人就是重视他人的人格和价值,承认他人在人际交往中的平等地位。一个不尊重他人,经常损害别人,或把别人当工具使唤的人,人们是不愿与之交往的。
录音稿
a:范韵贇 b:陈可
开场音乐《see you again》
a:欢迎大家收听七(4)班coc小队的广播,我是主持人范韵贇。
b:我是主持人陈可,我们本期广播的主题是关于追星。首先,我们都知道,追星有利有弊,追星可以让一个人拥有崇拜的对象,并朝他们成功的方向发展,努力追求属于自己的成功未来,但是,追星也有可能因此耽误学习,浪费钱财。
音乐《everytime》0.24~0.57
b:我们要思考怎样的追星才是对身心健康,而哪些追星是对身心不益的。中学生追星的理由有如下几点:第一,慕拜心理。中学生们所追的星,男的大多英俊潇洒、风流倜傥;女的则羞花闭月、沉鱼落雁;球星也都英姿勃勃、气质逼人。这些难免让处于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们羡慕、迷恋、崇拜甚至疯狂。第二,从众心理。在中学生中,追星现象很普遍,势力也很大,以致本来没多大心情追星的同学,为了不被看做“落伍”, 不被视为“异端”,也自觉不自觉地入了流。第三,时尚心理。“追星”,在不少中学生看来,就是件时髦的事,至于有没有道理、有没有价值,何必管它那么多?只 要有“星”可“追”就足够了。
音乐《always》0.30~0.58
a:28岁的兰州女子杨丽娟苦追偶像刘德华13年,不仅致使倾家荡产,父亲为圆女儿心愿竟然卖-肾筹款。该消息一经报道,立刻引起强烈反响。然而,这位见了偶像刘德华的女粉丝仍不满意,其父被-逼无奈,留下几张遗书,跳海身亡。
加布里埃尔说,凡事都有度,过犹不及,一些人因为追星而妨碍名人生活或者产生强迫症倾向就说明过度追星的坏处。曾有研究发现,崇拜名人会降低一个人的自信心,因为无止境地向往和追求超出自己生活现实的生活方式最终可能导致一个人产生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的感觉,甚至对自己的价值产生怀疑,觉得自己能力太差。还有些人会患上“名人崇拜综合征”,其症状是偶像崇拜完全令其难以自拔,就像酒鬼对酒精上瘾一般。
音乐《手写的从前》1.12~1.56
b:那我们该怎么做呢?
a:一,不盲目追星。你所崇拜的应该是真正值得你崇拜的,该不是徒有其表,更应该能震撼你的心灵。二,不疯狂追星。不要滥花时间和钱在追星上。因为,星的光环不应该罩在你的身上,追星也没有什么可夸耀的,更不应该成了你生活的全部。三,摒弃狭隘心态。同学们所崇拜的偶像有同有异,不能因为偶像的不同,就对别的同学持排斥甚至敌对的态度。四,善于从自己所崇拜的偶 像身上吸取积极的人生经验。总之,不要在追星中失去你自己,因为你最终只能成为你自己。
《中学生心理广播稿》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b:另外,我给同学提几条建议
一、从中学生自身而言,健康的心态是为重要的。以坚定自己的立场为核心,培养自己哲学的头脑,冷静的思维方式,独特的眼光。
二、从校园来说,是学习的时候就应该认真努力地学习,追星的那股热劲应该用于对学习的
执着,不要随波逐流,顺应大众。因为时尚是永远也追求不尽的。
三、从家庭方面而言,家长应该多学习一下教育子女的方法。根据子女的性格加以正确的指导,要塑造子女健康的心理,就必须教会子女,永远不要忽视了周围关心他们的人,多进行与子女的沟通。
音乐《ours》0.00~1.21
a:众所周知,没有星星,宇宙将漆黑一片.偶像之所以被称为偶像,是因为他们出类拔萃!"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年轻人需要榜样,而偶像肯定是在某个领域获得巨大成功后才成为偶像的.那么,今天的追星族,明天也许就会成为明星!
b:人生需要偶像,孩子更需要偶像,偶像使人的生活变的充实、丰富,偶像会使人的心脏跳动的更加有力,生活的目的更加明确! 当一个人临终时,他回首往事,发现自己从未有过偶像,他不遗憾?没有在自己人生的旅程中加入过追星族,是人生的缺憾! 慎重选择值得追的星,以他为榜样和偶像,在给你的生活增添色彩的同时,“超过他,也成为明星”的念头会激起你更多的潜能!
a:正确认识追星现象,正确引导追星情结,让我们的明天都能成为建设国家的栋梁之才和耀眼之星。
音乐《to the sky》0.0~1.15
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们来说一说心理健康这个话题。
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应具备以下素质:
一、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并自尊自爱。
心理健康的人具有自知之明,有自我反省的能力。他们能通过自己与先进人物及周围人物的对比来认识自己、解剖自己;他们不但能了解自己的`优点、缺点、兴趣、爱好,还能正确评价自己的能力与性格,并据此安排自己的生活,学习, 因而他们具有较高的成功率。他们既不好高鹜远,狂亡自大、目空一切,也不亡自菲薄、自轻自贱、忧郁颓废,人际交往中他们既自尊自爱,又尊重他人。
二、能正视现实,勇于解决问题。
心理健康的人能和客观现实保持良好的接触,能对周围的事物有清醒的客观的认识;能正视困难与挫折,勇于面对现实,找出问题的原因和解决的办法,而不逃避,推卸责任;他们既有高于现实的理想,又不沉迷于虚无缥缈的幻想,思想和行动总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并为社会所接纳;他们凭理智办事,能听从一切合理的建议与意见。
三、乐于交往,能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
助人为乐,而不是自私自利、猜疑、孤敖。他能和多数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参与他人同心协力,合作学习。
四、情绪稳定,性格开朗。
人的情绪与人的需要能否得到满足相联系,但人的需要总有得不到满足的时候。 这就要求人们善于排除心理障碍,能够控制、稳定自己的情绪。要养成热爱生活、 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和信念,只有这样才能性格开朗,目光远大,心境愉快,才能胜不骄,败不馁。个人主义思想严重的人则心胸狭窄,自私自利,情绪起伏波动,喜怒无常。希望同学们能按上述四个标准对照检验自己,要求自己,以愉悦的心境,饱满的情绪,自尊自爱,善待自己,诚恳、谦让, 团结互助,面对困难提高忍耐、受挫力,坚定信念,百折不回,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以昂扬的斗志面对生活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