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与教师的合作模式(实用14篇)

时间:2024-11-19 作者:飞雪

合作需要各方的积极参与和付出,只有主动投入,才能获得更多的回报。合作是一种团队成员协同努力、相互支持、共同达成目标的合作方式。合作需要明确团队成员的角色和职责,确保每个人都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以下是关于合作的案例分享,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启示。

学生与教师的合作模式(实用14篇)篇一

本文围绕计算机专业学生素质教育,提出了基于校企合作的it专业学生实训模式,包括校企合作学生实训项目实施目标、实施方式、项目实施步骤、学生管理、项目执行过程中学生不稳定问题规避管理等,并介绍了该模式的创新性和应用情况.

作者:甘健侯梁立杨莲金朝光作者单位:甘健侯,梁立(云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学院,云南,昆明,650092)。

杨莲(昆明宇同阳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云南,昆明,650000)。

金朝光(云南师范大学教务处,云南,昆明,650092)。

刊名:计算机教育英文刊名:computereducation年,卷(期):“”(22)分类号:g642关键词:校企合作学生实训项目实施学生不稳定问题规避管理应用情况

学生与教师的合作模式(实用14篇)篇二

专业建设是高等学校最重要的`教学基本建设,为满足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积极探索实践教学体系,以实习、实训和实践为教学重心,提高高职学生实际应用能力.

作者:王惠作者单位: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襄樊,湖北,441021刊名:考试周刊英文刊名:kaoshizhoukan年,卷(期):“”(9)分类号:h3关键词:专业建设实习实训实践

学生与教师的合作模式(实用14篇)篇三

大学校园内,不少同学都有创业的激情和信心,但是大部分都缺少一个平台和经验,付诸实践的就相对较少。近日,在南宁市火炬农院路口,一家以手工艺品为主体的学生创业格子店举行了简短的开业典礼。这就是一家集丝、中国结、各类饰品、手工品、diy创意为一体的学生创业店。这种创业格子店,让不少还徘徊在就业十字路口的大学毕业生看到了自主创业的方向。

创业实践:

与商会合作实现创业梦想。

肖波是广西建设学院的毕业生,曾担任学院学生会主席,他成立了驻邕高校川渝同学联谊会并担任首届会长。去年汶川大地震时,驻邕高校川渝同学联谊会举办过一次赈灾主题活动,得到社会舆论支持。

如今,肖波和他的团队从策划到实施,花了将近两个月的时间,和南宁市成都商会开展合作,开设了这家有自己特色的织苑格子店,圆了自己的创业梦想。

在店内可以看到,织苑格子店面积有近60平方米,主要格局分为两部分,店内被中间的一个货架一分为二,货架上摆放着一些十字绣的未成品,进门左边墙上挂着一幅幅绣好的精美十字绣。进门右边则是典型的格子铺造型,一个个格子内摆放着不同的产品。“这边主要是时尚饰品,这边是中国传统的一些手工艺品。”肖波拿起一个编织精致的中国结向记者展示,“这些都是我们一些大学生自己手工制作的,也符合我们店宣扬中国传统文化和手工diy的主题。”

经营模式:

面向大学生免费提供创业平台。

肖波说,他们开这个店是本着大学生创业的初衷,作为高校学生组织创业代表,对创业更是深有体会。所以,他们将免费向南宁高校学生组织的尝试创业的干部免费提供一个机会和平台,如果有大学生想要创业,将自己的商品拿来卖的话,他们是可以免费提供格子的。

此外,他们还着力宣传中国传统民族手工艺品,对于经营剪纸、皮影、风筝等产品的同学或商家可以免交押金,并享受租金优惠。

农院路上短短的.200米距离内就有3家类似的格子店,其中有一家是连锁经营的模式,店内商品较多,品类也较丰富。

今后发展:

立足校园市场发展连锁店。

对于这种大学生自主创业模式今后的发展,肖波说:“我们和成都商会已经达成了在商会的网站上进行投资和产品的推介,同时与成都商会运营的南宁百事通在网站上设有我们学生创业板块的专题。”

肖波表示,他们以后主要的打算是扎根于自己熟悉的高校校园市场,发展连锁店。目前,他们已经得到南宁市成都商会在商业平台和经验上的支持,马上将向团区委递交创业计划书,并希望可以得到广西区青年创业基金在资金上的后续支持。因为目前他们的难题主要是经验和资金上,希望可以让更多人了解他们的创业模式和巨大的校园商机。

学生与教师的合作模式(实用14篇)篇四

近几年,新课程改革在我省各地不断实施,大部分教师已经认识到新课程能促进学生的发展,但在实践教学操作中可以看到课堂教学模式并不那么符合新课堂教学,大部分课堂教学忽略了高中化学教学的效果和学生的发展,教师在课堂中机械地搞合作形式,出现很多不适合学生发展的情况。从我校目前课堂教学来看,虽然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化学教学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但在实际教学操作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有待探索和解决。

一、当前高中化学教学中的主要问题分析。

(一)课堂教学中过分强调学生主体作用。

新课程要求教师由传授者转变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变为引导者,要求课堂教学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有的教师却片面追求师生的互动,导致在课堂教学中出现了“学生活动”急剧增加,甚至是“变着法子”增加,教师的“讲课”却越来越少,好像“讲”了,就有“注入式”教学的嫌疑。

新课程标准把科学的合作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意图通过探究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探究合作能力,因而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成为当前课堂教学的一个亮点。有的教师误认为新课程课堂教学都要进行小组合作探究,不根据教学实际内容设计,乱设计,甚至假设计,从而影响教学效果。

(三)学生在合作时“合而不作”

新课程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以生为本、高效课堂”是时下热门的话题,“小组合作学习”是时下热门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很注重学生的合作学习,但在实际课堂中学生“合而不作”的现象屡见不鲜,学生在一起吵吵闹闹,与“以生为本、高效课堂”的`初衷大相径庭。

通过学习专家讲解和自己在教学中的不断探索,我认为在新课程改革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应当积极推行科学有效的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科学进行小组评价,提高课堂效益。

(一)合理划分小组。

合理划分小组是课堂教学取得成功的关键,对促进高中化学教学目标的实现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合作学习小组划分过程中,我校主要以4至6人为宜,也有的3至4人,尽量考虑到组内成员之间的差异性,尽量做到成员之间的能力互补。比如在分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男生与女生之间的合理搭配和学生性格的差异。这样,有利于科学地进行课堂知识总结,在教学中不断完善,发现问题及时调整。另外,在小组合作中不能机械分组,要根据学生学习水平进行合理分组教学。面对我校学生基础薄弱的事实,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关注小组学生课堂动向,让其在课堂中快乐地学习,在课堂中展现自我。

(二)小组合作学习中需要教师的适时参与,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

在合作学习过程中虽发挥了每个学生的自主性和合作性,但并不是让学生放任自流,教师不参与合作。在部分教师看来,新课程改革教学有讨论交流就可以了,忽视了教师在课堂中的地位和作用。合理的新课程改革教学,教师要参与合作并进行适当的引导,在引导中弥补学生知识的不足。只有真正科学地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才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另外,教师的主导作用还表现在把握活动的目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总结活动的成败得失,听取学生课堂中的呼声。如果教师不参与引导,学生会逐渐出现两极分化。面对这种事实,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时刻做小组的导师,指导学生科学、有效地开展学习。

(三)合作学习的课堂任务要充分体现底线目标。

教学目标是任务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因此任务设计要根据教学目标而定。教师在充分考虑学情的基础上,要把教学目标进行合理分解,使其具体化。而具体到一节课需要多少教学任务,我认为要根据教学目标定好一堂课的底线目标。底线目标指的是这堂课必须达成的最低目标。目标太高、太多只会使目标无法达成,也会使本来应该达到的目标降低达成的层次。

教师在选择课堂教学内容时,考虑学生的能力,科学地引导学生由易到难,从感性至理性,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设计与划分,让每个学生对课堂问题有不同程度的接受,设计问题不易太难,积极主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另外,教师要做好小组长在学生分组、分工合作时的引导与督促,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小组中来,教师根据教材上的内容以及在课堂合作中收集的信息组织教学并对学生存在问题的共性知识进行小范围的讲解。只要这样,才能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讨论与交流,引导学生进行观察、交流和思考并通过小组讨论与教师总结得出最终结论。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针对当前我校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我区高中教学存在问题,我认为在打造课堂教学模式上教师应当加以重视,从根本上解决课程改革教学中合作模式。在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效推行科学的小组合作教学模式,让学生动起来,积极参与课堂,成为课堂的主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最终实现教学目标。

学生与教师的合作模式(实用14篇)篇五

摘要:本文围绕室内设计理论教学模式有效性研究,剖析高职室内设计理论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现状与问题,提出案例操作理论教学模式的探讨,对教师在室内设计理论教学的提出具体要求,并指出这一模式在室内设计理论教学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室内设计;操作教学;设计理论。

在实际室内设计教学中,设计理论教学始终是个教学中的难点,不仅学生不感兴趣,教师也觉得吃力不讨好。传统认知中,许多教师与学生都把设计看成动手能力很强的行业,千说万说不如动手制作,实际上造成我们室内设计水平无法突破的局面。室内设计涉及范围很广,我们大体把它分为硬装和软装、技术与艺术等几部分。室内设计课程要讲述的理论知识点无疑是非常丰富与广阔的,一种行业的规律与特点的理论总结对学生来说是非常必要与迫切的。学生愿意听还是不愿意听,听得懂还是听不懂,效果好还是效果不好,取决于室内设计理论能否联系实际,课程能否围绕实际的设计案例进行。同时,还要分析如何对设计案例进行讲解,传统的室内设计教学一般是以室内效果图片资料加理论分析与总结的方式,但显然学习效果并不理想。

首先我们要知道高职设计类学生的基本情况:第一,进入门槛低,文化基础较弱,审美观念淡薄。第二,文理兼收,抽象思维不适应,理解与悟性迟钝。第三,注意力不集中,缺乏毅力与持续性。第四,好奇、新鲜,追求即学即用的实用主义,不注重设计理论知识的学习。其次是我们室内设计专业目前的市场教材情况:第一,过于注重室内设计专业理论知识的章节性介绍,形式呆板,套路陈旧。第二,设计理论概念笼统、琐碎、繁杂,云山雾海,往往让人不知所云。第三,设计理论所配参考图片不严谨,不具有代表性,甚至牛头不对马嘴,往往让人产生歧义。第四,针对性的设计练习缺乏,理论与实践难以统一,容易学了就忘。第五,缺乏设计理论的案例动态演示过程介绍,理论处于全静态的状态,难以唤起学习热情。再次是我们室内设计专业的教学状态:第一,教师过于强调设计专业和其他学科的差异性,过于强调教师的教学个性及与学生的师徒相授关系,教学仍处于散漫的教学状态中。第二,轻视室内设计理论教学,理论教学简单、草率不严谨,教学流于形式,迷信专业学习中的自我悟性。第三,教学时间分配不合理,过于注重课堂设计练习,学生为练习而练习,效果缓慢,学习积极性不高。通过对学生学习心理研究发现,大多数学生对通过技术手段所达到的结果充满好奇,并对于环环相扣的渐进式效果分解过程讲解有着浓厚的兴趣。综合以上现实情况,迫使我们改变以往的就理论讲理论的板书模式,或理论加案例图片多媒体讲解的简单模式。室内设计理论讲述必须进入一切以高职生的实际情况和特点为中心的案例软件操作讲解模式中,让学生始终在虚拟空间练习与操作中去体会室内设计理论的直观与形象。设计理论讲解模式有两种形式,一个是以教师案例操作讲解模式,一个是以学生案例操作练习模式,两种形式互为补充,互为整体。毎一个理论知识点讲解完毕,学生立即练习感受,当场理解、当场消化。

教师案例讲解操作模式的几个特点:第一,教师的理论讲述以一个实际或虚拟室内设计案例为讲述形式,要求案例吻合室内设计理论知识点,并且要有典型与针对性,并适应学生的理解能力。第二,教师的理论讲述必须是一个完整的设计案例创建与制作过程,每一过程步骤都清晰明白地展示给学生,事实上对过程的了解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在设计中的实际运用。第三,教师的理论讲述必须和教师的设计案例效果制作相结合,边讲边作,理论联系实际,清晰易懂,并适时让学生表达出自己的理论认识。第四,教师的理论讲述为段落式讲述,每次理论课程分为若干个知识点,每一理论知识点讲述之间留下一段学生的练习时间,练习时间根据理论知识点和软件操作的难易来决定。学生案例理论操作练习模式的几个特点:第一,学生案例理论练习以课堂电脑绘图软件操作为主要形式,方便、快捷,便于修改,以实际的设计工作状态和设计工作手段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第二,学生案例理论练习以教师操作示范内容为主要学习内容,加深印象、巩固所学内容。适当让学生思考不同的形式变化,锻炼学生对理论知识的举一反三的能力。第三,学生案例理论练习必须要有充足的图形素材,除了学生自己准备以外,教师还要提供一些素材文件给学生练习使用。第四,学生案例理论练习过程必须要得到教师的关注、提醒、辅导和点评,并对理论知识之外的软件操作技巧给予一定的指导和帮助。

室内设计教、学、作一体化模式的核心就是操作教学,不仅学生要操作练习,教师也要在操作演示中讲解设计理论的精髓,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一,教师必须掌握与精通主要的二维与三维绘图软件。从cad工程图纸的制作到二维导入3dmax或sketchup建模、材质、渲染,再到后期ps的处理。任何脱离设计工作实际过程的理论讲解都缺乏生动性,也难以调动学生的`兴趣与关注。第二,教师必须提前准备好一些素材或制作好室内案例原始图纸与模型,避免时间耗费在基本形体的制作中,快速、高效,始终抓住室内设计理论讲解的主线。弄清主次关系,才能使绘图软件成为剖析与讲解室内设计理论的一个很好的工具。第三,教师必须精心设计好案例理论教学的整体框架结构,处理好案例设计与案例设计理论的逻辑关系,设计好每次案例设计理论的重点与难点,从整体到局部,由简入繁、由浅入深,清晰易懂。室内设计案例操作理论教学模式的优点:第一,设计理论不再抽象而变得具体、生动,不再琐碎而变得整体、深刻。解决设计理论长期简单、机械讲述的传统模式,提高了教学效果。第二,学生始终沉浸在真实或虚拟的空间环境中,充满好奇与探索,激发了主动学习的欲望,提升了学习热情与氛围。第三,操作练习不仅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效果表现的动手能力,让学生明白,好的设计创意必须要有好的效果表达,设计思维与设计表达互为整体,缺一不可。室内设计教学以学生能有效地理解、吸收室内设计知识为中心,研究市场人才需求的新变化和新时期高职学生特点,结合教育心理学,创造行之有效、化繁为简、形象生动的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模式,案例操作模式以学生直观、明白的操作过程为教学基本框架,既吻合室内设计的动手能力特征,又赋予设计理论在设计教学过程中的新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夏万爽,欧亚丽.室内设计基础与实务[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阮忠,黄平,陈易.室内设计:建筑环境艺术设计教学实录[m].辽宁美术出版社,2007.

学生与教师的合作模式(实用14篇)篇六

摘要:在很多的教学之中,都会用到合作学习这种方法,而在新课改之后,这种学习方法更是被广泛的应用于,各个学科的教学之中,成为我国新的一种教学策略之一,对着整个教育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让教学的质量,得到非常好的保障,让整个教学的效率,都得到非常好的提升,对于我国的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小学英语教育中,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进行分析,希望能够让学生之间协调能力,在合作中得到更好的提升。

关键词: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小学英语。

从我国的课改开始,合作共赢这种教学模式,就逐渐成为了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了,让学生在进行学习过程中,建立学习小组,对每个组的成员进行分配,并让小组内成员,来进行分工协作,共同来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并最终以组的形式,来进行成绩评价,这种合作的模式,相比较纯铜的教学模式而言,更加能够调动学生之间的学习的积极性,在整个的知识的传递的过程中,并不是一味的让学生处于被动地位,让学生的积极性能够被更好地调动起来。

一、意义。

(一)展现学生主体性。

合作学习的模式,在现代的教学中,非常常见的一种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们快速的,互相之间相互认识、了解、交流,并互相之间进行帮助,让整个课堂的学习氛围,变得更加的和谐更加的民主,对于学生的自我意识的形成,以及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相比较于传统而教学模式,教师不再对学生进行,单纯的知识的灌输,让学生在更多大热时候,开始处于主动者的地位,而在这一整个合作的教学模式下,老师将会充当指导者、参与者以及讲授这的角色,让学生和教师间的交流,变得更加的平等,同时这种教学模式,对于学生的个体意识的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在整个的合作模式下的学习中,学生参与学习的机会变得平等,让学生与学生之间建立一种,友好互助的关系,让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充分的展示自己,同时在这一过程中,老师将在最大的程度上,将每一个学生的潜力,以及特点都挖掘出来,让全体的学生都能够,参与进这一发展性的教学之中。

(二)组内互助丰富教学资源。

合作的教学模式主要是,通过学生之间进行的一种,平等、自由、互助的教学的模式,让同学们可以在已经建立起来的平台上,抓住机会进行交流,同时也能在周围营造出一种,非常良好的学习氛围,对于教学资源的分配,有着重要的意义。合作学习丰富了小学英语教学资源,能大大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从而让学生能更快且准确的掌握英语的语感和表达技巧等。

(三)提高学生英语使用能力。

而英语的学习,相对于其他的语言类的课程而言,更加的具有实践性,通过这种合作学习的模式,创设英语学习的情境,让学生们在讨论中,能够更好的运用英语进行交流,来提高学生英语的能力,而这种让学生们互相合作的模式,不仅增加了学生之间的交流,也让学生内在交往的需求,得到了非常好的满足,同时也让学生们互相之间更加的了解,而在这一整个过程中,教师并不是一个旁观者的角色,而是起到一个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把学生们的话题想学习的目标引导,让学生的英语交流能力,得到非常好的提升[1]。

二、如何运用合作学习模式实现小学英语教学效果。

(一)教师要明确学习目标。

教师在整个合作的教学模式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学生进行分组之前,老师就要对合作学习的目的,以及合作学习的具体要求,进行明确的阐述,同时在制定这个学习目标的时候,也要充分的了解学生的英文水平,根据学生的英文水平,来对学生的学习目标进行安排,让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自己学习的信心得到很大的提升,同时让学生们事先的了解学习的目标,避免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偏离目标,同时让学生的发挥空间变得更大,不自觉的.,同学之间就会进行比较、对照和互相检查任务完成的具体情况[2]。

(二)科学合理分组。

而在对组员进行分组的过程中,一定要科学、合理的对他们进行分组,让同一组同学之间的学习水平、学习的状态、习惯能够形成互补,能够让同一组的成员都能够有所进步,并且能够非常好的培养,学生之间的团队意识,互助意识。让学生对于英语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更好的调动。这样就可以让成员之间的分工,变得更加的合理。

(三)加强合作学习课堂管理。

教师在开展英语教学活动时,要加强合作学习的课堂管理。对于小学生来说其自律能力相对较弱,学习过程可能会做与学习无关的内容,这时就需要教师在课间对学生多进行指导,不断巡视和观察,以便于在发现学生出现问题时能及时更正[3]。

(四)正确选择教学内容。

在英语教学的内容选择方面,教师同样需掌握学生特点的基本情况,再进行内容的安排。小学生还处在学习的萌芽阶段,自制能力较弱,且对很多事物有好奇心较强烈,比较贪玩。因此教师在选择合作学习英语内容时可根据小学生的这一特点去设计,如在教学活动中可采取游戏或者比赛等形式来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兴趣,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英语没有压力,在快乐中学习。同时,教学不宜选择太空洞的内容,应更贴近生活,让学生能更加容易的理解教学内容,从而来加深学生对英语知识的印象,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4]。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在的小学英语教学模式的构建,对以后学生的成长,对于英语本身的认识,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而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把合作作为教学的核心,传达给学生们,让学生在合作中逐渐的,展现自身的个性以及需求,并建立合作的教学模式,来让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充分的激发出来,并对学生的这种,学习的欲望进行强化,并针对这种现象,建立专门的教学评价机制,让教学体系得到更好地创新,让整个教育合作体系得到更好地优化.

参考文献。

学生与教师的合作模式(实用14篇)篇七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明确提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信息的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教育部提出“鼓励有条件的高校聘请国外学者和专家来华从事专业课程和双语教学工作”的建议。我校作为新兴的高职院校于开始聘请外国专家承担英语教学工作积极探索高职英语教育中外教师合作教学之路。

一研究背景。

1.理论背景。

在有关二语习得的理论研究中,克拉申的语言习得理论最具影响力,其理论体系的核心为“习得—学得区别假说”,这一理论为中外教师合作教学模式提供了充分的理论基础。“习得—学得区别假说”提出,习得是潜意识的过程,它是注意的是自然结果。而学得则是有意识的过程,即通过教师在课堂上有目的、有计划地系统讲授,再加上有意识地进行联系和记忆等辅助性活动,从而使学生掌握和了解语言的过程。克拉申指出,习得可以直接促进学习者发展其第二语言的能力,而学得则可以在其语言运用中发挥监控作用。习得和学得两者若能协调好,就可以取得相得益彰的效果。在高职英语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注重学生系统的英语语言知识的同时,更应该注意学生英语交流能力和应用能力的提高。在教学方法上,高职英语教师应努力为学生营造“习得”英语的自然环境,激发学生的英语交流欲望,让学生在交流的语境中自然地习得英语。中外教师合作教学能将高职学生英语学习的“习得”和“学得”有效整合,中外教师利用自身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技能方面的优势,为学生创设立体的英语语言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有效“学得”的同时,通过无意识的“习得”过程提高其英语表达能力和应用能力。合作教学是指由两名或两名以上的教师协同担任统一群组学生的教学任务。合作教学通常有6中模式:

(1)一个教,另一个观察;

(2)一个教,另一个巡视;

(3)站点教学;

(4)平行教学;

(5)交替教学;

(6)小组教学。中外教师合作教学模式是在高等学院大量引入外籍教师参与大学英语教学的背景下产生的,这种教学模式就是指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中方教师和以英语为母语的外籍教师共同合作,完成一定教学内容的形式。

2.实践背景。

我校作为新兴的高职院校,自209月引进第一名外籍教师至今共引进了14名外籍教师,现在共有6名外教同时任教,她们分别来自美国和澳大利亚。外籍教师授课的班级集中在教育学院、旅游学院和工商学院,主要教授的对象为各学院大一新生,主要教授的课程为职业英语。在职业英语的教学中我校英语教师和外籍教师采用的教学模式为平行关系模式,即每周的职业英语课时由我校英语教师和外籍教师各承担一半,我校英语教师主要负责英语语法知识的讲授以及英语等级考试的'培训,外籍教师主要负责对学生进行英语听说训练。学生英语成绩的评定采取两位教师的评定结果相结合的方式,其中我校英语教师的评定结果占70%,外籍教师的评定结果占30%。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我校教师和外籍教师之间除了教学对象相同以外,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几乎没有交流和合作,各自为政。外籍教师由于对中国学生的性格、学习方式、习惯、需求不了解,对中国英语教学现状不了解,对中国的语言文化不了解,因此很难在教学过程中把握重点、难点,只能一味地依照自己的习惯进行教学,随意性比较强。我校是高职院校,职业英语课程应该是为学生将来在本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服务。《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规定高职高专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实用性人才,英语教学应贯彻“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方针。外籍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由于缺乏我校教师的引导,很难把握这一尺度。这样的教学模式显然无法充分发挥外教资源优势,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利用我校外教资源,提高高职英语的教学质量呢?中外教师合作教学模式就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二研究过程。

1.实验前提。

在实验中,笔者为了研究中外教师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先假设:我校教师比外籍教师更了解我校学生英语学习的特点和具体学习情况,但外籍教师则要比我校教师在英语语言表达能力和英语文化的了解方面更胜一筹。因此,高职英语教育中外教师合作模式研究就在于寻找中方教师和外籍教师在英语教学中的最佳结合点。传统的职业英语课堂,大多是教师滔滔不绝,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形式,教学过程按部就班,课堂氛围单调。在中外教师合作教学模式下,外籍教师的参与合作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英语教学的单一模式,中外教师同时深入英语课堂教学,能够进一步加强师生间的语言交流与互动,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在中外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英语语言教学方法的交融。

2.实验对象。

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学前教育专业、酒店管理专业、会展策划专业、国际商务专业、计算机应用专业级新生,共13个班,639人。3.实验时间9月至6月4.实验内容以二语习得理论为指导,构建高职职业英语教学中中外教师合作教学模式。我校教师负责英语语言知识的系统输入,外籍教师负责英语语言技能的操练输出。中外教师就合作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计划、教学形式进行协商,最终达成一致。采用中外教师交替授课的方式,即我校教师授课(每周四节)讲授教材每个单元的语言知识点和语法,而外籍教师(每周两节)以口语课的形式,介绍教材中每单元内容所包含的文化背景及与专业相关使用的英语口语。同时建立中外教师共同评估的教学反馈机制,中外教师共同对合作教学的课堂进行观察和巡视,测评课堂教学效果。实验具体实施如下:

(1)中外教师合作备课。中外教师基于所教学生的特点及专业的需求,根据教学目标确定每周的重点、难点以及教学上的具体分工。

(2)中外教室合作上课。在职业英语课堂教学中,中外教师主要采取平行教学、一个教另外一个观察、一个教另外一个巡视这三种合作方法进行教学。在合作教学中,我校教师与外籍教师主要采用的是平行教学的模式。通过合作备课,我校教师主要负责讲授每个单元的语言知识点和语法要点,外籍教师则主要负责对每单元的文化背景进行讲解,并对与课文内容和专业相关的主题进行口语训练。同时在平行教学的过程中,我校教师与外籍教师还穿插采用一个教另外一个观察、一个教另外一个巡视的教学合作模式,即当一位教师在讲课时,另一位教师在教室后听课,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及教师的授课情况,并且在不影响教师讲授和学生听课的前提下,在教室中巡视,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帮助。

(3)中外教师合作答疑。我校教师与外籍教师定期同时为学生辅导答疑,为学生解决英语语言知识及英语文化方面的疑问。

(4)中外教师合作课后拓展。我校教师与外籍教师课后及时沟通,定期开展教研活动,讨论课堂教学效果,建立即时教学反馈机制,共同主持与参与英语第二课堂活动,为学生营造丰富的英语实践环境。

(5)中外教师合作评价。学生的职业英语课程评价最终由我校教师和外籍教师在学生的整个英语学习过程中根据其课堂参与情况、作业汇报情况、口试成绩以及笔试成绩共同评定。

5.实验结果。

中外教师合作教学由于涉及到两个不同国家的教师,受教育理念、认知及文化背景差异的影响,中外教师合作教学质量评估难度加大。因此,本次实验没有采用量化的指标,即学生的英语考试成绩来判断中外教师合作教学班级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是否提高。而是采用了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对学生在英语学习积极性和英语应用能力方面进行评定。笔者随机选取了实验对象中的2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学生是否喜欢职业英语教学中现行的中外教师合作教学模式,二是在中外教师合作教学模式下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是否有明显提高,三是在中外教师合作教学模式下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是否有明显提高。调查问卷结果表明,有98%的学生表示喜欢现行的中外教师合作教学模式;90%的学生表示在中外合作教学模式下,外籍教师的参与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语言环境轻松自然,他们的英语学习积极性也有了明显的提高;92%的学生反馈其一年来英语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有了较大提高,特别是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方面。

三研究结论。

在二语习得理论的基础上构建的中外教师合作教学模式,既能够充分发挥外籍教师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又能够发挥中方教师在英语语言教学中的优势,使高职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主体角色和中外教师的主导作用有机结合,这种高职英语教育中新的教学模式可以充分提高高职专业英语教学效果,提高高职学生英语应用能力。

1.合作教学可以实现中外教师的优势互补。

中外教师有着不同的教学特点和教学方法,在二语习得理论的基础上构建的中外教师合作教学模式可以弥补中外教师之间的教学差异,实现中外教师的优势互补。首先,中方教师长期在国内执教,非常熟悉中国学生英语学习的特点,了解中国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重点、难点和薄弱环节,因此,中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够有效满足国内学生的实际需求,深入浅出地对学生的英语学习进行指导。在中方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可以系统有序地学习英语语言知识,从而保证了语言输入的质量。其次,外籍教师更了解英语语言文化和历史,熟悉各种环境下的英语日常用语,英语语言的驾驭能力强,因此能够更好地进行英语口语教学,从而提高学生语言输出的质量。

2.合作教学可以促进中外教师的自身发展。

一方面,合作教学可以提高中外教师的教学水平。就中方教师而言,可以学习外籍教师从学生角度出发,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思考,发挥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的教育理念;就外籍教师而言,可以学习中方教师对细致处理教材和明确规划教学进度的方法,使教学更具有目的性和针对性。另一方面,合作教学可以提高中外教师的语言水平。在中外教师合作教学模式下,中外教师互动机会增多,在合作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中方教师可以学习到外籍教师地道的英语表达方式、纯正的英语语音,这有利于中方教师提高自身的英语语言水平。中方教师也可以帮助外籍教师提高其汉语水平。

3.合作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水平。

根据语言习得理论,人们习得语言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信息的理解,即理解性的信息输入和理解性的信息输出。在中外教师合作教学模式下,中外教师发挥各自的优势,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系统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同时也能增强其英语实际运用能力,尤其是听说方面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水平。在合作教学的课堂上,外籍教师可以很自然地把语言知识的教学与语言文化本身结合在一起,课堂氛围轻松愉悦,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也比较多,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也会随之提高。同时,外籍教师幽默而又极具鼓励性的课堂语言,能帮助学生克服英语学习中的焦虑、缺少自信心等负性心理情绪,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学生以自信、愉悦的情绪参与到合作课堂中来,必定能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总的说来,在二语习得理论下构建的中外教师合作教学模式,可以为高职英语教育提供新的思路,促进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师理念和视野的国际化,最终提高高职英语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2]柏桦、牟宜武、lydianneloredo.中外教师合作教学对学生和教师能力发展的作用研究[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4)。

[3]朱金花.发挥中外教师特长提升外语综合素质——上海大学中外教师合作外语教学模式理论与实践探索[j].外语界,(5)。

[4]朱勇.海外环境下中外教师的合作教学[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4(3)。

学生与教师的合作模式(实用14篇)篇八

摘要:本文通过校企合作的必要性分析,出中小型职业学校要生存和发展,必须面向市场、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必须深化学校的改革,必须探索出适应市场经济、适应本校特点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企业用工的要求越来越高。我校作为培养技术工人的教育基地,必须面向市场,坚持以就业为导向,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培养企业所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必须深化技工学校的教学改革,探索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办学模式。校企合作正是一种与经济发展相适应,与教育改革相协调的一种新型办学模式。建立校企间良好的合作机制,既是国际上职业教育发展的成功经验,也是我国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

1、有职教政策的指导。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满足人民群众终身学习需要,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结构合理、形式多样、灵活开放、自主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特别是“十一•五”期间,政府出台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和阳光工程培训等优惠政策。作为培养中级技术工人的技工学校,更应站在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加强校企合作,推进产教结合,把企业的需要作为学校教学和育人的方向,把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作为办学宗旨。学校只有树立为企业服务的理念,与企业合作,开展多种形式的办学模式,才能促进教学方法的变革,才能带动教学设备的更新,才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才能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才能提升综合办学能力,才能给学校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

2、学校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我校是一所省级重点技工学校,目前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一是招生困难、生源质量下降;二是经费紧张、制约学校发展;三是师资匮乏,办学能力下降;四是毕业生质量不高,就业安置困难。要想摆脱这种困难局面,就必须摈弃“关门办学,闭门造车”的做法,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开展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才能赢得学校的生成和发展。(本网网)。

3、企业职工培训的需要。

随着本地工业企业的迅速发展,企业中越来越多的在职职工希望通过培训来提高专业技术,晋升职称;另一个方面,企业招工困难,新招工人素质较低,生产能力下降,直接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这些企业需要通过职工培训来提高工人的素质,但苦于自身没有专门的培训机构和师资,它们也需要与一些专门的培训机构特别是职业学校合作,达到职工培训的目的。通过调查,本市每年约有2万名左右的各类人员须要培训,其中企业在职职工提升培训人员约3000人,企业新增员工培训约6000人,下岗再就业培训约400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约7000人。这些数据还不包括一些小型的乡镇企业和小型的个体工商企业。

技工学校培养的是技能型和实用型人才,既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又要有较强的操作技能,还要符合用人单位的需要。学生在校学习期间,通过实习实训虽然可以获得一定的操作技能,但那仅仅是一种静态的操作规程,是一些分散的实习课题,与工厂的实际工作环境不可能完全相同,与实际生产产品的要求还相差甚远,加之学校的设备条件和原材料有限,不可能使每一个学生都达到一种娴熟的程度。因此,我校通过几年与企业合作的实践,探索出几种适合我校生存和发展的校企合作模式。

1、顶岗实习。学校先后与设备先进、技术力量雄厚的冠捷电子集团、远大化工、潜龙制药、东汽公司等多家企业签订了学生实习协议。将二年级(二年制)和三年级(三年制)的学生,根据所学专业分别安置到相应的企业顶岗实习6到8个月,实习期满后回校参加毕业考试和职业技能鉴定考试。学生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和企业的生产实践相结合,在企业当了一次真正的工人,培养了他们独立处事能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提高了他们的实际操作技能,为毕业后走向社会提供了良好的思想准备,为进入企业工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同时学生也获得了一定的劳动报酬,学校也节省了大量的实训资金,企业短期用工的困难也得到了缓解,实现了校企优势互补、学校、学生和企业互惠互利的好效果。

2、进修提升。随着地方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特别是市工业园区的建立,企业中越来越多的在职职工对提高专业技术能力和文化层次的愿望不断提高。学校主动与本市的江赫医用材料厂、亚利服饰、东灏制衣、远达化工、永安药业等多家企业签订了职工提升培训协议。分别开设了服装缝制与设计、化工、计算机、电工、焊工等短期培训班,并根据企业的工作特点,采取夜班、周末班、半工半读班等办班形式。在双方协商的基础上制定培训计划、课程设置、实训要求、考核标准等内容。实现了学校培训目标与企业岗位需求同步,学校教学内容与企业生产任务同步,使这些学员在文化素质和操作技能上都有很大提升,并通过职业资格鉴定考试取得了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这种培训模式既有利于企业,又有利于学校和学员,取得了“三赢”的好效果。

3、订单培训。建立学校与企业合作进行人才定向培养的机制,根据企业所需求的培养目标、人才规格,学校先后与金澳科技、江钻实业、冠捷电子、南海奇美电子等多家企业签订人才的“期货”订单。这样先解决学生毕业安置的后顾之忧,然后制定教学计划,安排教学内容,落实实训方案和质量评估标准等。学校始终把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放在突出的位置,加强实践教学,努力提高毕业生素质,达到企业“订单”的.要求,以求得和企业长期的合作。

4、双元定向。即学校与企业达成协议,变企业招工为学校招生,学校与企业共同招收具有双重身份的学员,即“一”元是学生,另“一”元是企业未来工人。本市一些知名企业如:亚利服饰、永安药业、金澳科技、远达化工等企业,他们每年要招收大量工人,这些工人中大多是当地失地农民。按地方政策,他们需要就业,但他们必须通过培训,获取一定文化知识、操作技能并取得相应的学历和职业资格证书后再就业。在市政府和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组织下,学校分别和这些企业签订了“双元定向”培训协议,且双方共同制定了教学计划,学校对其进行文化课程和基础理论课的培训,由企业完成操作技术的培训,通过一年或二年的学习,考试合格后直接进入企业,成为企业的准工人。

1、成立专班。学校成立了专门负责校企合作工作的培训科,设有科长、副科长各一名、三名专职工作人员,并由一名副校长领导。主要负责市场调查、签订协议、制定培训计划、学员学籍管理、编制台账等工作。

2、签订合作协议。学校通过考查,先后与省内外多家企业:南海奇美电子、信昌五金制造有限公司、冠捷电子、江钻实业等多家企业签订了“订单”培训协议;与本市的亚利服饰、永安药业、金澳科技、远达化工等企业签订了“双元定向”培训协议;与本市的江赫医用材料厂、杨市精工、东灏制衣等到多家企事业单位签订了进修提升培训协议;东汽公司和杨市精工等企业成为机加工专业学生的实习基地,昆山电子和南海奇美电子等企业成为电子专业学生实习基地,东灏制衣和亚利服饰等企业成为服装缝制与设计专业学生实习基地。

3、课程体系建设。根据合作企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紧密结合行业特点,充分考虑学生和学员的水平,以培养学生和学员应用能力为主,专业理论课以实际实用为原则,开展课程体系建设。对现有的课程体系进行改良和补充,组织专业教师与企业有关技术人员合作编写教案,及时将企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引进课堂。

4、师资队伍建设。学校始终把师资队伍特别是“双师型”队伍建设放在首位,选择理论水平高,业务基础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任教。并经常派教师深入企业生产和管理第一线及时了解企业的新技术、新技能、新产品等基本情况。近两年先后派苏老师、刘老师到东汽公司学习车工及数控技术,派邱老师到昆山电子公司学习电子焊接技术并兼任学生实习带队教师,派王老师到远达化工厂学习合成氨工艺。同时还从企业聘请一些既懂理论又会操作的技术人员做兼职教师,承担实践性较强课程的教学。

5、学籍管理。对每一期、每一个专业、每一个学员都要建立详细的个人档案,对他们的考勤、每门课程的考试成绩、在学习期间的表现状况作详实的记录,并建立好台账。

6、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评价标准。校企双方制定出教学质量评估和考核标准,学校制定详实的教学计划。并认真开展教案、教学进度、作业批改检查等工作,对教师的教学活动进行督查和评价。对教学工作做得好的教师给予奖励,督促每位教师做好备、教、辅、改、查工作,以达到预定的培训质量。

1、校企合作是技工学校实现经济腾飞、摆脱招生困难、提高教学质量、提升综合办学能力的最有效途径。学校与亚利服饰公司和远达化工公司开展的“双元定向”合作,将亚利服饰公司新招工人中的241人及远达化工公司20新招工人中的78人注册成我校学生、学制二年。学校负责文化课和专业理论课的教学,企业负责操作技能的培训,二年毕业后获取技校文凭,学生直接进入企业工作,大大缓解了学校的招生困难,给学校带来了近100万元的经济效益。学校与企业合作,培训各类学员3000余人,创造经济价值近200万元。

2、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实施,可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独立处事能力、社交沟通能力,可提高学生技能操作能力。机加工班学生通过顶岗实习后,95%的学生能承担学校承接的对外加工业务的操作且产品合格率达98%以上,给学校创造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3、校企合作有利于学校的课程改革,有利于“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可促进学校教学方法的变革,带动专业设备的更新。能及时有效科学地把握市场人才需求,提高学校的市场适应能力。

4、校企合作能降低企业的培训成本。企业充分利用学校的教育功能,借助学校的师资、场地等软硬件资源,学校和企业一起形成了一个有组织、有系统的培训链,从而减少了企业的培训成本,提高了企业的培训效益。

5、校企合作的开展,能够较好地提高校企双方的社会知名度,融合双方的文化,更好地利用双方的资源,达到相互学习、相互沟通、相互促进,实现校企双赢的目的。“双元定向”班开班后,深受广大失地农民的欢迎,得到市领导的高度赞扬。

五、几点反思。

1、专业和课程设置稳定性差。校企合作很大程度上要根据企业要求设定专业和课程,只要合作企业的变更、发展等外在因素的变化,都将导致学校专业及课程设置的变更,使得专业和课程稳定性相对较弱,不利于专业建设的稳步发展。

2、教学资源重组频繁。在合作中要结合企业岗位性质,改变师资结构,场地布局等。一旦合作项目更换,必然要调整培训内容、师资结构、场地布局等,造成教学资源重组频繁,给学校常规教学带来一定的冲击。

3、合作层次不深、水平不高。目前的校企合作只是停留在表面上的合作,运作程度偏低,大多是学校主动寻求合作企业,企业较被动,甚至有点“一厢情愿”的感觉。合作层次不深,没有将学校或班级办进企业,也没有将企业的某个车间引进学校,更没有校企合资开发项目。

4、收益相对滞后,不利于调动校企双方合作的积极性。对学校来说,培训资金要先期垫付,等培训学员完成学业且验收合格后,培训资金才能到位。对企业来说,学员学习期间要支付培训学员一定的工资福利,学员合格成为企业的准员工后,才能给企业创造价值,才能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

校企合作是适合职业学校生存和发展的新型办学模式,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必经之路,需要我们职教工作者不断的探索和努力、开拓和创新,才能使这项工作迈向深入。

参考文献:

(1)蔡泽寰:深度推进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2)余争鸣:加强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

学生与教师的合作模式(实用14篇)篇九

国务院于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了培养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迫切要求的相关决定。而作为培养相关技能人才主力军的中职学校专业教师,其整体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生素质的高低。深化教育改革,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对中职学校专业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中职学校专业教师除了应提升相关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以外,还应提高将专业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的本领,也就是相应的教育素质。教师的教育素质是以一种结构形态而存在的。在认真分析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笔者认为教师教育素质主要包括教育价值取向、教育理论知识、教育教学能力、教师自主专业发展能力等几个方面。

一、提升地位:给专业教师“减负”、“降压”

中职学校教师压力感不断增加,导致教师工作积极性下降,已影响到教师教育素质的提高。

全社会应当为中职教师营造一个维护教师职业威望的良好氛围,树立“尊师重教”的社会风气,不断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尊重教师的劳动,理解教师的苦衷,对教师的工作进行公正合理的评价,以此减轻中职教师过重的心理负担。学校要营造尊重、理解、沟通、信任的组织氛围,构建宽松、高雅、清新、具有人情味的校园文化,建立健全校园沟通平台,缓解教师的工作压力。要给教师更多的工作灵活度与教学自主权,避免使教师做过多形式化的无用功,使每个教师都有时间和精力对教育教学进行思考,创造性地教学,体会到教书育人的快乐。只有保证中职教师的职业活力,才能进一步推动职业教育事业的和谐发展。

二、严格考核:完善专业教师职前准入机制。

1.优化职业技术师范院校的课程设置。

根据职教师资的培养目标和服务方向,必须构建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教育实习三元整合的课程体系,充分体现出师范性、技术性、学术性三者的融合与统一,保证职教师资培养目标的实现。针对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对教育类课程重视不够的现状,师范院校应增大教师资格类课程在总课时的比重,强化教育理论课程和教师基本技能课程,使其达到总课时数的20%左右,加强师范生的从教能力与素质。

另外,职业技术师范院校还应重视教育实践,建立稳固的实习基地,加强与教育实习基地的联系与沟通,适当延长教育实习的时间,丰富教育实习的`内容。针对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师范院校有必要采取“宽口径、厚基础、精专业、多出路”的人才培养模式,夯实教育专业课程,强化教育实践课程,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完善教师资格认定与定期考核制度。

教育部门应改革目前以考试为主的教师资格认定办法,提高教师资格认证的“门槛”。在考试基础上,主管部门必须对专业教师政治、思想和品德素质进行严格考核,还应经过一个试用期,从多个维度对其进行学科知识、教学知识、教育教学技能、知识更新能力等的考查,方可颁发教师资格证。

同时,考试方式可以多元化,除了采用传统的笔试外,还应加入面试,考核的内容可包括基本技能考试、论文考试、能力倾向检查、心理健康评估等。

另外,还可以参照国外的经验,取消教师资格证书的终身制,增加教师资格有效期制度,在实质上增强教师的危机感,使教师能够主动地提高自身素质。

3.严格专业教师入职培训制度。

中职学校应高度重视专业新教师群体的入职培训工作,强调导师对中职学校专业新教师的作用,必须在学校中挑选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教师担任新教师的指导老师,对其进行日常的辅助和监督。

另外,学校在对中职学校专业教师提供具有针对性、实效性的入职培训之前,有必要明确新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帮助新教师设置新专业成长目标,并对新教师的教育教学情况进行动态监测,最后对人职培训进行有效评估,以确保合格的新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

三、强化培训:健全专业教师教育素质职后提升体系。

1.建立教师发展学校系统提升专业教师教育素质。

教师发展学校是在教师教育改革的国际背景下产生的新型学校。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出现了这种新的教师培养模式——专业发展学校(professionaldevelopmentschool,简称pds)。

创建专业发展学校不是建立一所新学校,而是中小学与大学合作形成一种新的机制,使得教师教育的改进与中小学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形成一种共生关系。借鉴国际教师教育改革特别是美国pds建设的经验,一批教师发展学校在我国各地相继建立,但多数是由师范院校与普通中小学合作建立的教师发展学校,因此,也可尝试由师范院校与中职学校合作建立教师发展学校,促进专业教师的素质发展。

2.加强校本培训。

相对于传统的校外集中培训,校本培训在时间上、空间上和组织形式上灵活自由。由学校发起组织的培训,以实现学校的具体要求为目的,能够从学校和教师的实际出发,选择适合本学校个体特点的培训内容和形式,解决教师的具体问题,加强教师和学校的沟通,促进学校和教师的自身发展。另外,校本培训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能切实减轻校外培训的财力和人力的消耗,能有效缓解工学矛盾。校本培训还能够实现校外培训不能实现的全员培训,它能够满足学校每一位教师的需要,使每一位教师都有所提高,大大提升学校的整体竞争力。

四、系统设计:促进专业教师教育素质自主发展。

1.合理制定个人专业发展的规划。

教师专业发展不仅涉及个人、学校,而且涉及外在的一系列复杂的因素,这就需要教师在制定专业发展规划时善于分析各种因素的影响,并学会据此制定个人专业发展规划。具体来说,就是在认真分析自己目前专业发展状况的基础上,审视自己发展的机会。确定自己专业发展的目标,然后制定行动方案,并执行行动方案,最终对自己的发展规划有一个客观的评价。

2.自主进行系统的自我反思。

这里的反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而是思考、反省、分析和解决自己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把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与教育教学研究融为一体,使自己由单纯的“教书匠”型教师逐步成长为一名研究型乃至专家型的教师。同时反思要坚持自主化和经常化,事前认真分析研究,制订最佳方案,事后全面总结反思,探索内在规律。

3.自觉开展行动研究。

行动研究(actionresearch)是一种日益受到关注的融合教育理论与实践为一体的教育研究方法。行动研究建立在对教育教学反思的基础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诊断其原因,再收集素材,学习理论,寻找有关论据,拟订行动研究的方案。在实施研究的过程中应遵循“行动——研究——再行动——再研究”的原则,通过不断地研究行动、反思,最后对资料进行整理、统计、分析,初步写成研究报告或论文。

4.自觉参加在职进修与培训。

专业教师必须主动从多方面、多渠道充实自己,有意识地选择安排学习机会和学习方式。这能促使教师在不断进修时,了解自己专业成长与发展的方向,最终成为自己职业发展的设计者和实施者,成为终生学习者和自我教育者。同时“在培训中把学习到的格式化、系统化的教育理论和方法即公共命题知识,内化为自己的心理结构,升华为自身的素质,并通过进一步的学习、反思、实践促进隐性知识显性化,从而实现教师专业上的成长”。

5.主动与学校内外的同事进行沟通、交流与合作。

教师的劳动充满了创造性、开拓性,在发展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许多问题、困难和障碍,这些问题单靠教师一个人的力量有时是难以解决的。所以,教师要充分地挖掘、利用各种可利用的有助于自我专业发展的资源,寻求与同事进行合作与帮助。同时,“教师的劳动带有个体分散性的特点,既有开拓创造的宽广的一面,又有缺乏交流、固步自封、因循守旧的一面”。教师必须意识到,个体学习的方式在目前知识更新速度不断加快的形势下,由于个人思维的局限性及模式化倾向,获取的知识毕竟十分有限。因此,作为团体成员的教师应努力超越自我,学会如何相互学习和合作,在学习型团体中更好地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

学生与教师的合作模式(实用14篇)篇十

变“教师教,学生学”为“教师教学生学”

――谈九年制义务教育地理教材教法的改革。

(胡永梁四川成都市教科所)。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地理教材(人教社版),已在我市经过了三年多的实验和试用。广大地理教师普遍认为,九年义务教育教材与原用统编教材的最大区别,是它更适合学生自学,甚至可以说它是“自学的教材”,或者说它既是“教材”,也是“学材”。

作为初中地理教师,如何钻研和领会九年义务教育地理教学大纲的精神?如何把握九年义务教育教材的特点?怎样改进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方法?怎样尽可能地提高初中地理教学质量?都是必须认真思考和反复研究的问题。大凡一次教材的重大改革和变动,都必然伴随出现一个教师如何逐步适应的过程。当前摆在初中地理教师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如何大胆进行教学、教法改革,缩短对九年义务教材的适应过程,尽快地使初中九年义务地理教学走上正轨。

一些教师在使用九年义务教育地理教材时,感到这套教材是“学生好学,教师难教”。这正好说明,九年义务教育地理教材的着眼点和着力点已由教师转向了学生,由“教”转向了“学”。因此,如何指导好学生自学已成为九年义务教育地理教材教法改革的'核心问题。也就是说,要适应九义地理教材的变革,教师备课、上课的着眼点和着力点就不应再是考虑如何把教材内容“讲”清楚,“讲”生动,“讲”透彻,而是应当考虑和研究如何使学生“学”懂、“学”会、会“学”,如何教会学生自学的方法,从而让学生达到增加、长智、练能的学习目标。

实现这一教学目标,从根本上讲,就是要变“教师教,学生学”为“教师教学生学”。其主要途径和措施是:

一、认真钻研大纲教材,尽快转变教学观念。

认真钻研九年义务教育地理教学大纲和教材,就不难发现,它们与原大纲和统编教材和主要区别,一是三条教学目的更加清晰明确,条理分明,即使学生获得地球和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三个方面的基础知识;使学生学会有关的地理基本技能,形成能力;使学生受到正确的思想、观点教育。二是教学内容的安排有了重大的改革和突破,更符合公民素质教育的要求和学生的年龄、心智特征。三是教学内容和要求表格化,多层次,更加具体、明确、清晰,便于师生遵循。四是突出了人口、资源、环境观点的教育和国情教育,人文地理与自然地理并重,理论联系实际,重点更加突出。五是技能训练、能力培养要求更加落实,对教学、评价、考核等问题提出了较合理、明确的建议。六是简化和降低了一些要求,减轻了学生负担。

大纲、教材的变革,不但首先要求教师去适应,而且要尽快地缩短这个适应的过程,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要适应,首要的问题是要尽快转变教学观念,要由教师讲为主变成学生学为主,要充分利用九年义务教育教材,指导学生学懂,学会,直到会学。也就是说,要把“教师教,学生学”变为“教师教学生学”。过去那种“教学教学,教师教,学生学”在某种意义上讲,是教与学的分离,现在应提倡的是“教学教学,教师教学生学”,虽然只少了一个标点符呈,但它都意味着教与学的有机结合,教师的着力点已不再是“教”,而是“教学生学”,包括教会学生如何读书、读图,勾画要点;如何掌握和运用自学方法,养成自学的习惯;如何科学、准确、规范地理解和运用知识、技能,形成能力;如何顺利通过相关的练习、训练和检测,检验学习的效果;等等。

[1][2][3]。

学生与教师的合作模式(实用14篇)篇十一

面对学习型社会和终生学习时代的到来,特别是全球一体化时代对外语综合运用能力提出的更高要求,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即改变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而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这一传统模式.倡导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识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入、合作来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

作者:谢再红作者单位:湖南省安化县江南镇中学,湖南,益阳,413514刊名:教师英文刊名:teacher年,卷(期):2009“”(7)分类号:g63关键词:

学生与教师的合作模式(实用14篇)篇十二

西部大开发,要以国有为主导,民营为主体。

[内容提要]在西部大开发中,必须以国有经济为主子,以民营经济为主体,才能取得长期的决定性的胜利。

[关键词]西部大开发;国有经济;民营经济;主导;主体。

一、新时期的特点:各种经济成分相互参股共同发展。

对于西部开发问题,我曾写过一篇《也谈西部开发新思路》的拙作,讲了七点意见:(一)西部开发必须走市场经济之路;(二)着眼点应是改善人民生活;(三)国家投资要以带动民间投资为目标;(四)西部的所有制结构应是民营经济为主;(五)把民间投资办企业与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六)解放思想,改善投资环境是关键;(七)保护资源,治理污染是开发的首要条件。现在再写,就想着重谈谈民营经济或非国有经济在西部开发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中心意思是,西部大开发,必须以国有经济为主导,以民营经济为主体,才能取得长期的决定性的胜利。

在谈这个问题之前,还得把有关概念讲清楚:民营经济与非国有经济的范围大体相等,但民营经济更宽一点,因为民营除了包括个体、私营经济,民营科技企业,乡镇企业,股份合作制企业以外,还包括国家不控股的股份制企业,外资经济,以及国有民营企业。民营是相对国营说的。凡不是国有国营的,就都是民营。非国有是相对于国有说的,而非公有是相对于私有说的c非公有即私有。因此,凡国家投资办的经济,都是国有经济;而凡是民间投资办的经济,便都是民营经济。二者在概念上是对应的,可以分得清清楚楚,但在实践上却可以相互渗透,例如国有经济中可以有民间投资,外商参股;民营经济中,也可以有国有资本。这是市场经济下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一个特点,不像以往在计划经济下那样,界限分明,互不搭界。而互相参股,联系合作,必然就是混合所有制经济。这种经济的优越性更多。它不仅可以办更大更多的事情,而且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在西部开发中,应当特别强调各种经济成分的相互合作,参股,双赢等原则。

二、西部开发为何必须以国有经济为主导。

这是一个整体上的命题,是从总体上、战略上说的,并不是指每一个县市和地区都必须如此。

从总体上说,西部开发必须以国有经济为主导,首先是因为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社会性质,决定了一些重大的事情,必须主要由国家来办。国家办,实际上就是国家代表全体人民来办。

其次,西部开发中一些重大的项目,基础性建设,在开始时只能主要由国家来办,或由国家出面,制定方案,加以规划,组织社会力量来办,才能办得起来。单纯依靠民间的力量是很难办起来的。例如西气东送,青藏铁路,以及一些大型的水利工程,高速公路,石油开采,一些重大的科研课题,环保项目,教育事业,对西部的发展带有举足轻重的意义,长远的、骨干性的作用,投资数量又十分巨大,那就只能由国家来办。国家财政肯定要拿钱,然后才能吸引民间投资,吸引外商参与。所谓国有经济为主导,其实就是由国家财政办的企业、事业,起引导、主动、带动、组织的意思,并不是完全由国家包起来。

再次,只有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才能防止和避免在西部开发中的盲目性和自发性。这是美国在它的西部大开发的教训之一。美国早年的西部开发,在开始一段时间内,完全是一种自发性的开发,由垦荒者、移民去开发,但不久就出现了过度的森林砍伐,使一些地方出现植被的毁灭性破坏;直到后来加强了国家的.管理,设立了既有政府权力,又有私人企业灵活管理的公司性机构,以及国民资源保护队等,统一指挥一些工程项目的建造,保护林带等等,才使情况大为好转。我国在西部开发中也得依靠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加上政府的管理,才能防止开发中可能出现的盲目性和自发件,以收到更大更好的效果。

所以,西部开发中以国有经济为主导,既是从我国实际出发,由我国的具体情况决定的,也完全符合客观经济规律。西部开发是一项由共产党领导的巨大的世纪性工程,战略举措,必须首先明确以国有经济为主导。

三、民营经济在西部开发中起主体性的地位和作用。

然而西部开发要取得决定性胜利和实质性进度,必须吸引和带动大量的民间投资进入,包括外资和东中部地区别司投资,当然也包括本地民间投资,加快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加快外资经济的发展,加快乡镇企业的发展,或者吸引它们以参股的形式,进入国家投资的领域,使这一部分经济成为主体,发挥作用。这是我们要特别强调和明确的。理由有如下几条:

第一,西部开发的根本目的是实现东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改善和提高人民生活,实现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共同富裕,而这一目的的实现,光有国家的投资是绝对不行的,远远不够的。必须主要地依靠民间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办多种多样的经济事业。因为国家的财力十分有限,又只能用于一些重大项目上,它绝对不可能采取撒胡椒面的办法,平均分配到各个角落,各个方面,所有地区。那样做效果更不好。而大量的同人民生活直接相关的经济事业,只能依靠民间的资金,民间的力量来办。何况国家投资办各种各样关系群众利益的企业和事业,其效益效果往往不及民间的投资。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一般比不上民营企业,就是生动的证明。

第二,发展民营经济,非国有经济,是改变地方面貌,发展地方经济,增强地方实力,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实现藏富于民的最有效选择。即哪个地方民营经济、非国有经济发展了,哪个地方的经济实力就大为改善,哪个地方的经济发展就快。这是有大量的事实为根据的。现在我们国家确实存在东、中、西部地区在经济发展水平,人民生活改善程度上的较大差距。拿东部最高的省区在人均收入水平方面与西部较为落后的省区相lb,可以差到一倍以上还多。而差距形成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所有制结构的差异。以私营经济来说,到全国私企已经发展到176.18万户,绝大部分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并呈稳定快速发展的态势。例如广东有18万户,浙江17万8千户,江苏17万户,山东14万户,上海13万户。而西部十一个省区市,其私营企业加起来也不过23万户,占全国总户数比重的13.4%。西部地区国有经济所占的比重,一般都比东部地区要高。这一情况说明,西部地区的开发,只有把发展非国有经济,民营企业作为支撑点,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让这部分经济在经济社会的发展中起主力军作用,才会收到实际的更好的效果。

第三,实现民营经济、非国有经济的更快更大发展,才能促使西部地区加快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促进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构筑西部大开发的有效运转机制。因为民营经济同市场经济的关系,是同一件事情的两个方面。它们之间谁也离不开谁。一方面,民营经济是直接依赖市场的,没有市场,它就不可能发展起来。不仅劳动力和一切生产要素都要从市场获得,而且产品、销售和服务也得依赖市场。所以,有市场才有民营经济,没有市场它得开拓市场,才能生存。另一方面,市场的培育、发展,又得直接依赖民营经济。这就是有市场必然会有民营经济,有民营经济必然兴起市场的道理所在。这也是东部沿海地区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步伐较快的原因所在。不信,大家可以到广东珠江三角洲、浙江绍兴、温州、义乌、江苏无锡等地看看。在它们的各种专业市场周围,都有大批的民营企业。所以,西部开发也得这样,用发展民营经济、培育市场来推动整个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转变整个地区经济运行机制。

第四,民营经济,特别是民营经济中的私营经济和民营科技企业,是中国现阶段最具有发展后劲的经济,是中华民族经济中的佼佼者。这是因为它们产权关系清晰,经营机制灵活,又彻底面向国内外市场,又十分关心技术进步,经营管理的创新。这部分经济搞得好与不好,同它的当事人的利益、社会地位、名誉关系最直接。他们只能全身心地投入,把企业搞好,而不能搞坏。所以,这部分经济最有竞争力,最能锻炼出真正的企业家。当然,这部分经济由于在我国的情况下,重新起步较晚。一般来说,它们的实力不强,素质不高,还比较脆弱,不少企业还停留在家族式管理阶段,但它们最有发展前景,有一些已经完成了原始积累,正在进行二次创业,向外扩展,向规模化挺进。它们的某些弱点是可以在发展中克服的。它们绝不像国有企业那样,要靠外力的推动才能搞好。民营经济一般都有自我约束机制。基于这种认识,我认为西部大开发,也得依靠吸引民间投资,发展民营经济作为依托,才能收到实际的效果。从这个意义上说,在西部地区,哪里民营经济发展得多,发展得快,发展得好,哪里的开发步伐也就必然会多、快、好、省。

第五,从实践来看,各式各样的民营经济的发展,还是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城镇f岗职工的主渠道;是加快农村集镇化、城市化的主要依托和支撑点;更是改善城乡居民生活的必然选择。例如近二十来年、东部沿海地区由于民营经济的发展,不仅城市化的步伐加快,还吸纳了许多中西部地区转移来的劳动力,当地卜岗职工的安置也不成问题,更重要的是办起了许多新兴产业,发展了经济,改善了人民生活。发展民营经济、非公有经济的这许多功能、作用,对我国广大西部地区来说,应该说是最具有针对性、现实性的。它也从一个个侧面,显示了和决定了西部开发要把发展民营经济放在主体的地位。

民营经济是利用民间的资金,民间的力量,民间的办法办起来的经济,是以民为本的经济。人民群众确实有无穷无尽的创造力,民间又最有人才。民营经济最具有活力。因此,我们完全可以把西部大开发的胜利,寄希望于民营经济、非国有经济的大发展,大提升。

四、西部地区发展民营经济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前面说的都是西部地区发展民营经济、非国有经济的好处、必要性。我想,这些好处和必要性,并不是大家不认识,也不是这些地区的领导不想发展,但为什么西部地区这部分最具活力的经济,比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要滞后和缓慢呢?可见还是条件的制约。就是说,不是你想发展就能发展起来的。因此,我们在寄希望于民营经济大发展的时候,还要客观地全面地分析西部地区吸引民间投资,发展民营经济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优势和劣势。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发扬优势,克服劣势。

正好我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看到5月14日《产经新闻》发表了陈耀先生的一篇研究报告《西部地区投资现状并不乐观》,许多观点我都赞成,不妨扼要介绍如下。他说:西部地区现实中的投资存在“四多四少”:(一)投资增长多,占全国份额少;(二)国有投资多,民间投资少;(三)基础设施投入多,生产领域投入少;(四)外商考察关注多,实际投入少。非国有投资为何不足呢?他认为原因有三:(一)基础设施尚不完善,包括交通设施密度低,缺少出海港口等;(二)软环境仍然不尽人意,包括国有经济比重大,政府对企业干预多,对非国有投资尚有种种限制,融资难问题未解决,缺乏中介服务机构,政府办事效率低,乱收费、乱摊派严重;(三)政府投资的双重效应,包括对民营资本的“挤出效应”。他还认为未来西部的投资优势为:(一)国内外环境有利于投资“西进”;(二)西部地区基本建设投资需求巨大;(三)西部的优势资源和潜在市场对投资者富有吸引力;(四)国有投资为主,外资规模有限,吸引民间资本的进入,对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成功具有决定性意义。西部大开发的环境会越来越引起关注,逐渐改善。

这里我想补充和强调的两点是:在制约因素中,要敢承认,西部地区人们的观念较为落后,市场意识和改革意识确实比东部地区要差一大截,今后西部地区要在解放思想方面采取有利措施才行,否则民营经济是很难发展起来的,发展起来也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而在优势条件中,特别要强调多种丰富资源的优势,以及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这种优势,对于民营经济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它甚至成为东部投资者向西部进军的最具有吸引力的决定性因素。

五、改善投资环境是政府的责任。

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得知,影响西部地区民营经济发展,制约外资和东部地区民间资本进入的基本因素是投资环境。而决不是缺乏资本和其他因素。现在全国民间储蓄几万亿元,即使拿出十分之一,也是一个不小的数字。前面所说的外商到西北地区考察的人数很多,但真正投资者并不多,也说明西部地区的投资环境确实有待下决心改善。最近我还看到一个资料说,这两年外商投资西部地区的比重,不是提高了,而是下降了。这种情况很值得我们重视。

投资环境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两个方面。硬环境方面主要指基础设施,交通运输条件,电信、银行、水、电、房屋、道路等等,包括全部生产条件和生活条件,以及与外界的联系条件,甚至包括市场条件。这些对投资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是必定关注的。这些条件好,人家会愿来投资,条件不好,人家何必非要到你这里来呢?软环境方面主要指政策法制环境,政府办事效率和水平,劳动力素质,以及民风、民俗、治安条件,群众的友好态度等等。这些年来,我看到不少典型案例。有的地方政府和群众对投资者十分友好,欢迎人家来;因为投资者来了,办起了企业事业,发展了地方经济,便使一方人的生活好了起来。但也有相反的例子,开初对投资采取友好态度,但是当人家把企业办起来,获得效益时,则发生“红眼病”,处处同人家过不去,甚至出现普遍性的卡、拿、要问题,或出现变故,要撕毁合同,打官司也得不到支持;这样人家就设法干了,不得不走人。所以在一定的意义上,软环境比硬环境还重要,硬环境是物质环境,大的力面难以很快改善,小范围是容易治理的,而软环境是人的环境,思想观念,文化素质,市场意识等环境,要转变是要做工作的,不大可能马上见效。

学生与教师的合作模式(实用14篇)篇十三

一、引言。

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若干意见》中提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重在“加强素质教育,强化职业道德,明确培养目标”,并强调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国家为职业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也强调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二、当前常规校企合作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1.学生方面:学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自身的素质和主观能动性直接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目前,职业道德水平与企业要求相距较大。不良社会现象与信息歪曲着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生理想信念缺失、自我中心严重、集体主义淡薄、明辨是非能力下降;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抬头,加大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度。学生对校企合作没有充分的认识和心理准备,对自身学生、实习员工角色混乱不清,导致其人生追求、目标与理想的丧失。企业里,人际关系的复杂,实习压力增加,实习不良、抑郁情绪,职业素养不足等问题频频出现。

2.学校方面:常规校企合作中,学校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但是,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师资队伍不能适应校企合作的要求,不管什么专业,思政课是统一的框架,学校教育与企业对学生的管理没有良好衔接,教育内容与企业职业道德要求也存在脱节。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占据主流,没能很好地融入到专业、企业情境中。

3.企业方面:企业作为校企合作的一方,多数企业只注重生产销售,忽视对实习生管理、培训,思想政治教育也无从谈起。部分企业没有良好的企业文化、企业理念、企业精神等;有些小微企业或私企根本没有企业文化,甚至规章、制度也极不规范。部分企业认为,实习生不是员工,没义务对其进行正规培训;也有企业对实习生没有制定培训计划,存在实习安排随意化、实习内容凌乱化的现象。

三、校企共同体模式下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由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提出并实施的校企共同体之企业“主体”、学校“主导”模式,开创了适合当前高职院校改革发展的创新模式——校企共同体。这种模式下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改变传统以教材为蓝本的课堂教学内容,转化为注重对学生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纪律、职业行为等方面的培养与教育,使学生树立起爱岗敬业、钻研业务、乐于奉献的精神品格,使学生树立能在基层生产、服务第一线或艰苦条件下工作的思想作风和能力。利用工厂、车间里工人师傅们的积极思想和鲜活的事例教育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对所学专业及未来所从事职业的情感。

(一)注重企业文化熏陶的力量。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和推动企业发展的重要动力。企业的使命、愿景、价值观、道德准则、发展目标、人才理念、经营策略、管理理念对学生思想导向、凝聚、激励、约束、协调、优化功能是举足轻重的。校企共同体模式下注重企文化熏染和强化实践育才,注重学生的职业观念树立、职业习惯、职业素养、职业能力的塑造与提升。在理实一体教学、实训、实践以及生产车间中充分利用和整合企业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使学生领会企业的精神文化,并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和熏陶,从而培养职业认同感、责任感、理智感、道德感等。

(二)借鉴企业管理理念,创新学生管理模式。

校企共同体模式下,在学生教育管理和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积极引入企业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对现行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进行改进和完善。如借鉴企业5s管理理念,创新学生公寓管理模式,提出学生公寓7s建设,即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安全(safety)、节约(save)七个方面进行学生公寓的管理和建设,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提升职业素养。

(三)思政理论课融入到专业教学改革与建设1.思政教师融入专业教育。

思政教师积极主动地与专业教师交流沟通,熟悉专业设置的基本情况、了解专业课程的大致内容,参与专业教研室的教研活动、与专业课教师之间相互听课评课等,通过这些方式的融入,思政课教师上课时更有针对性、理论更好地与学生专业以及与他们的实践相结合,提高了思政理论课的实效性。

2.思政教师融入学生活动。

思政教师积极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之中,担任学生的指导导师,在活动中言传身教地融入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等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同时通过活动了解学生的真实生活和思想状况,为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积累丰富的第一手资料。

3.校企共同编订思政课讲义。

思政教师与企业根据专业特点,编撰贴近专业需求的校本讲义,这种讲义在遵循教材大纲的基础上,结合高职学生特点和专业实际,打破原有的教材框架体系,将职业素养、企业文化、专业发展趋势、就业形势分析等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融入教学内容中,设计有针对性的专题。

思政理论课融入专业教学,在内容上,宏观理论融入了职业素养、企业文化、专业发展趋势、就业形势分析等学生需要的元素;在教学方式上,案例分析、课堂辩论、专题研讨、情景模拟、网络交流、实地参观等教学新方式被广泛应用;在教学载体上,课堂教育与学生日常管理、学生企业实习、学生党建、学生团建、学生社团活动等一起,共同构成了思政教师和学生零距离交流的立体化平台。

学生与教师的合作模式(实用14篇)篇十四

摘要:技校学生是个较为特殊的群体,他们缺乏自信、厌学、行为规范差,如何引导他们调整心理状态,是技工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之一。新兴的积极心理学倡导以积极的心态解读现实世界,提倡主观幸福观。笔者主张将积极心理学原理融入技工教育,使学生在积极、快乐的理想状态下学习、成长、成才。

关键词:积极心理技校学生赏识鼓励快乐学习。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现代企业的进步,以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技能人才培养变得更为重要,尤其是高技能人才,加上近年来频繁出现的“技工荒”,具备中、高级职业技能的技工院校毕业生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欢迎和关注。因此,将在义务教育阶段饱受自卑与沮丧情绪困扰的技校学生培养成社会急需的中、高级技能型人才,是技工教育者的崇高职责和使命。笔者认为,应运用积极心理学的原理,采用赏识和鼓励式教育方式,校正技校学生的心理状态,从而激发他们的潜能,进而促进技校学生的成长与成才。

一、积极心理学的引入。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首先在美国兴起的一股新的研究思潮。它倡导人们要用一种积极的心态对人的众多心理现象和心理问题作出新的解读,并以此激发每个人自身固有的某些实际的或潜在的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积极心理学主张以人的积极力量、善端和美德为研究对象,提倡主观幸福观,致力于研究如何建立一个积极的社会、家庭和学校系统,从而使人在潜能得到充分发挥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最充分的幸福。

所以,积极心理学实际上有三个层面上的含义:第一,从主观体验上看,它强调人的积极的主观体验,主要探讨人类的幸福感、满意感、快乐感,建构未来的乐观主义态度和对生活的忠诚;第二,对个人成长而言,提倡积极的心理特征,如爱的能力、工作的能力、积极地看待世界的方法、创造的勇气、积极的人际关系、审美体验、宽容和智慧灵性等;第三,积极的心理品质包括一个人的社会性、作为公民的美德、利他行为、对待别人的宽容和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成为一个健康的家庭成员。

二、技校学生的现状与心理特征。

作为技工教育的对象,技校学生缺乏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他们往往不自信,对学习无兴趣,心理问题突出。主要表现有:

1.自卑。

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失败者,他们通常是在老师的批评声和家长的责骂声中成长起来的,总觉得自己基础差,不讨人喜欢。对学习、对成绩没有什么高的要求,甚至自暴自弃、得过且过,对批评反倒习以为常。

2.厌学。

技校学生厌学现象十分普遍。厌学的课堂表现就是不认真、注意力不集中,作业不做或抄作业。对自己定位较低,到技校上学不是为了求学,只是来找些玩伴,混张文凭。

3.行为规范差。

技校学生中有相当大一部分学生纪律观念差,行为习惯不好,自由散慢,缺乏自我约束和自控能力。迟到、早退、违纪时有发生。对老师的批评,要么听之任之、不以为然,要么心理逆反,与老师对着干。对同学之间的关系也不善于处理,往往喜欢在小事情上争强好胜。

三、传统教育方法的缺陷。

对待这样一些厌学且行为规范差的技校学生,我们传统的教育方法往往是采取更为严格的高压手段:严肃的课堂、严格的考核、严酷的面孔,动不动就批评、惩罚、处分,甚至除名了事,以维护师道尊严,结果适得其反。过多的批评使那些学生更加自卑,对落后状态习以为常;过于呆板的课堂教学,导致大批学生不及格,更增加了他们的厌学情绪;心理上的消极,使得他们的行为习惯更为散慢。如此下去,只能是恶性循环,与我们期望达到的培养目标更为遥远。

四、把积极心理学引入技校教育。

将积极心理学原理运用于教育,是对传统教育的反思。它所强调的并不只是对学生纠正错误、改造问题、克服缺点,而主要是发掘、研究学生的各种积极品质(包括外显的和潜在的),并在实践中进行拓展和有意识地培养这些积极品质。积极教育就是要创建一种教学环境,让学生的主动性、思考能力、热情、勇气、坚强品质等得以充分发挥,而不是过多地约束、控制。

因此,针对技校学生的现状与心理状态,将积极心理学引入技工学校教育是必要的、可行的。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引导和改变技校学生的心理状态,化消极为积极。

1.用主观幸福观让学生快乐起来。

要让学生从过去的失败、沮丧中走出来,首先就要引导他们客观地对待过去,学会忘记过去的失败经历和不愉快,或者用一种积极的方式进行解读。如对于父母的训斥、老师的批评,要引导学生把这些视为爱的表现,是一种希望自己长大、期望自己成才的爱,这种亲情与表扬和鼓励一样值得珍惜。通过诸如此类对过去的满意的回忆,让学生逐渐地学会宽容、学会感恩,从而获得快乐。其次要让他们幸福地感受现在,教会学生用积极、善端和美德来感知现实世界,多注重老师的苦口婆心,多发现同学身上的优点,多感受学习上小小进步的美好和工作中点滴成功的喜悦,让我们的学生永远与快乐相伴。

2.用赏识和鼓励让学生自信起来。

技校教师要多对学生进行表扬和鼓励,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及时地鼓励其点滴进步。多表扬、多鼓励,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潜能,从而提升其自信心,获得努力学习的动力。

3.引导学生积极向上,为未来奋斗。

引导学生从“我没有一个好的未来”这样的悲观情绪中走出来,代之以一种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让他们坚信未来是美好的,技能型人才也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当他们对未来有了乐观的憧憬、有了明确的目标、有了对专业技能的兴趣和热爱时,自然也就有了学习的动力,因为兴趣和热爱是最好的老师。

通过上述三种途径,有助于学生逐渐培养起积极的心理品质。有效地消除自卑、沮丧、厌学和消极,从而走向幸福的彼岸。笔者所在学校曾有这样一个学生,他性情古怪、内心自闭,总认为老师、同学看不起他,经常与同学闹矛盾,出言不逊,甚至殴打本班的女同学,学习、纪律都很差,大家普遍不喜欢他。但是,班主任没有放弃他,而是努力发现他的优点并及时予以鼓励。班主任发现他虽不喜欢上课却很爱看书,尤其是一些励志的书和名人传记,班主任就称赞他,并特意在课后与他交流读书心得。此外,班主任还发现他对母亲很孝顺,想早点工作为妈妈减轻负担,班主任就经常表扬他;他经常上课迟到,但有一次按时到校早自习,班主任就对他说:“今天来得挺早嘛,不错不错,有进步。”受到班主任的表扬与鼓励,他有了很大的变化。学习进步了,上课准时了,和同学的关系融洽了,任课老师也不再批评他“捣蛋”了,他本人也变得开朗快乐了。

实践证明,赏识和鼓励的确具有一种强大的力量,它可以催人奋起、助人成功。著名的“皮格马利翁效应”也印证了这一点。鉴于技工教育对象的特殊性,我们应当有效地运用积极心理学的原理,并把其溶入到学校教学、德育教育、学生管理、后勤服务等各环节,为学生营造一种积极、向上、快乐、健康的育人环境,我们的教师和班主任要善于发现、挖掘学生身上的积极因素,多表扬、多鼓励,使学生变得阳光、自信起来,让他们在激励中奋发努力,在快乐中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张倩,郑涌.美国积极心理学介评[j].心理学探新,第23卷总第87期.

[2]阳志平.积极心理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3]冯林.积极心理学[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9.

相关范文推荐

    酒店经理年度工作计划(优秀16篇)

    在年度总结中,我们可以分析过去一年的得失,为来年的计划和目标提供参考和借鉴。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年度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以饭店经济工作为中心,将培养“一

    辞职申请书的辞职和申请过程范文(14篇)

    辞职申请书的撰写可以提醒我们要对过去的工作进行客观评价,同时也是对未来职业规划的思考和引导。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辞职申请书范文,仅供参考,帮助大家更好地写出一

    平安夜的情侣祝福语(精选18篇)

    祝福语的传递既可以是单方面的,也可以是彼此互相祝福的交流。祝福的话怎么说才会不落俗套,别出心裁呢?以下是一些优美的祝福语,请您欣赏。用心写下的祝福语能够传递真挚

    电力工程合同的活动策划(实用19篇)

    一个成功的活动策划需要提前做好各种准备工作,包括活动场地、设备等。活动策划是指策划者通过对活动目标、参与者、时间、地点等方面的考虑和分析,来制定活动的具体计划和

    产品生产合作协议书(优秀16篇)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生产更加重视国际竞争力和区域合作,以实现共同发展。小编为大家搜集了一些关于生产过程中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供大家参考。为共谋校园事业的发展,实现

    教师的知识分享(热门19篇)

    通过对范文范本的学习和借鉴,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写作规范和技巧。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经典的范文范本,在阅读过程中请大家积极思考和借鉴。知识分享是当今时代最重

    培训师的三笔字培训心得体会(优质20篇)

    写培训心得体会可以促使我们更好地转化知识为实际行动,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以下是一些经过筛选的培训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为大家在撰写培训心得体会时提供一些灵感。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大全(19篇)

    教案的编写需要注意语言简明扼要、逻辑清晰、重点突出。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优秀二年级教案,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1.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并

    医药销售代表职业发展(模板24篇)

    范文是对某种文字表达形式的典型样例,通过阅读范文,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种文字表达方式。以下是一些精选的范文范本,小编希望它们能够给大家带来写作的灵感和启示

    防爆灯安装施工方案(汇总18篇)

    在施工中,需要按照工程设计的要求,合理组织施工作业,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小编整理了一些施工现场的图片和案例,供大家参考学习。20xx年以来,自已在施工管理中,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