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大学生读书笔记参考篇一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是古典诗文《大学》里的句子。所谓大学,实质为大学问,人世间最重要的学问。
原为《礼记》中的一篇。相传为曾子作,近代许多学者认为是秦汉之际儒家作品。全面总结了先秦儒家关于道德修养、道德作用及其与治国平天下的关系。南宋朱熹把它与《论语》、《孟子》、《中庸》合称为四书,从此《大学》成为儒家经典。朱熹把《大学》重新编排整理,分为经一章,传十章。认为,经一章盖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其传十章,则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也。
《大学》的版本主要有两个体系:一是经朱熹编排整理,划分为经、传的《大学章句》本;一是按原有次序排列的古本,即《礼记》中的《大学》原文。以朱熹《大学章句》本,流传最广、影响最大,本篇就是采用的《大学章句》本。大学是对小学而言,是说它不是讲详训诂,明句读的小学,而是讲治国安邦的大学。大学是大人之学。
《大学》为初学入德之门也。经一章提出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条纲领,又提出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条目。八个条目是实现三条纲领的途径。在八个条目中,修身是根本的一条,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十章分别解释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本末、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明明德是指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新民是指让人们革旧图新。止于至善是指要达到最好的境界。本末是指做事要分清主次,抓住根本。格物、致知是指穷究事物的原理来获得知识。诚意就是勿自欺,不要掩其不善而著其善。正心就是端正自己的心思。修身就是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齐家就是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家族。治国、平天下是谈治理国家的事。怎样治理国家呢?首先要作表率;自己讨厌的,不加给别人;要得众、慎得、生财、举贤。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见贤能举,举而能先。 《大学》的'的宗旨,在于彰明人类天赋的光明纯莹的心灵,光明正大的德行;在于以身作则,树立榜样 再通过礼乐教化,以启迪人们的自觉,去除物欲,不断更新自己的德行,而达到至善至美的最高境界。对大学的纲领有所体会,自然便会立定人生志向,以此为生命的理想方向。确定了心中志向,便不会轻易为外物所干扰,就会至死不渝的去追求。不论面对何事何物,都能认真思考,由此得到至善之理,明白明明德和亲民的关系如同根本和末梢的关系。知止是开端,能得是结果,对大学纲领有深切的认识和体会,自然距离大学之道的实现不远。
人们常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又常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两者一样,都被人用来表达自己所理解的君子之道。这种君子之道,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
《大学》中修齐治平的顺序与此并不相同。文章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顺序不一样,境界也就迥异:修齐治平是四有新人们的个人修行之道,平治齐修则是古之圣王的基本国策了。这种国策,用一句歌词说,就是: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明天。
可是很遗憾,偏偏有些人吝啬于一点爱,有些人等着别人献出爱,还有人名为爱人, 实为害人。总而言之,不诚其意、致其知者,钻营计较于片瓦只草、蝇头小利者,众矣 。
大学生读书笔记参考篇二
两千五百多年前,正是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时期,诸侯割据,战乱不断,社会现实的腐朽需要一位旷世奇才来力挽狂澜。于是,在这样的年代里,孔子诞生了。他十分不满春秋末期“君非君,臣非臣”的礼崩乐坏的现实,主张恢复周礼,实行仁政,它坚信唯有推广仁义、泛爱世人才可以结束这时代的悲剧,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大同社会。然而,这样的思想在当时丝毫没有被重视,在私欲与暴力横行的时候,邪恶早已把统治者的双眼遮蔽,儒家仁学思想不得不因这个时代而落寞沉寂。
但是,孔子的伟大并不仅仅在于生前对治国理想的追求,当他留传于各个时代,被赋予了不同的意义之后,事实证明了我们常说的一句话,“是金子总会发光”。从春秋时期的报国无门,到秦始皇下令“焚书坑儒”,再到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光阴与孔子开了一个玩笑之后,从此,儒家正统的仁政思想登上了历史舞台,“仁、义、礼、知、信”正式成为时代的主流。如果说孔子是当之无愧的圣人,那么他的伟大在于用思想影响了中国的历史,构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千年已逝,直到现在我们依然在他的言论和思想中受益。
我想,如果我们在抱怨生活困苦、郁郁寡欢的时候,可以想到“贫而乐,富而好礼”;如果我们在缺乏自信、不敢向前的时候,可以想到“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如果我们在浪费光阴、荒于劳作的时候,可以想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如果我们在许人诺言而背信弃义的时候,可以想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那么,我们的行为一定会因受到《论语》的洗礼而焕发光彩。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中富含着的道理,永远是简单朴素的,就像是太阳东升西落,就像是作物春种秋收,亘古不变。于丹曾说过,《论语》就是教给我们如何在现代生活中获取心灵快乐,适应日常秩序,找到人生坐标。
是啊,在社会大家庭中,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位置,找到了,便会和谐与共。然而,“文明社会”中却“冲突”不断,小到人与人之间的争名逐利,尔虞我诈;大到国与国之间的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我想,如果我们接受《论语》的洗礼之后,其中蕴藏着的力量定会使人人互助共处,社会和谐共存。
《论语》给我们带来的心灵的温度,不烫手,亦不冰冷。这些道理不像是那些石头一样的典籍,需要我们拿着放大镜翻着《辞海》去读,然后非常吃力的参悟一辈子。就像是于丹教授告诉我们的,真正的圣贤不会端起架子,板着面孔说话,他们把活泼的人生经验穿过沧桑、越过千年,传递到今天,让我们仍然觉得温暖;而他们在千古之前,缄默的笑着、注视着,看我们仍然在他们的言论中受益而已。
大学生读书笔记参考篇三
星期六早晨,我阅读了《浪花和礁石》这篇童话故事。作者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写出了浪花和礁石的特点。小浪花日日夜夜冲击礁石,礁石气得暴跳如雷。它讥讽小浪花自不量力,小浪花要和它比试比试。几百年过去了,毛毛棱棱的.礁石被小浪花冲平了,变小了,礁石自叹不如。故事说明了一个道理:一个人只要不怕困难、勇往直前、坚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能达到目的。
读了这个故事,我不禁对小浪花肃然起敬。虽然它们身躯微小,但是它们团结一致、坚持不懈,在礁石面前毫不惧怕,勇往直前,努力地与礁石搏斗,最终战胜了傲慢的礁石。从中我领悟出了这样一个道理:一个人只要有决心,不怕困难,持之以恒地努力就会成功。
由小浪花,我不禁想起美国的一位残障教育家——海伦.凯勒。凯勒一岁半的时候,一场重病夺去了她的视力和听力,接着,她又丧失了语言表达能力。七岁那年,家里为她请了一位家庭教师——沙利文老师。在沙利文老师耐心的教导下,小凯勒克服了常人难以忍受的困难。她用手触摸学会手语,她通过摸字卡学会了读书,为了用手触摸盲文,竟把手指弄得鲜血淋淋也不放弃。后来,用手摸别人的嘴唇,终于学会说话了。
!于是,我决定学画。我马上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妈妈,妈妈爽快地就答应了我,让我学画画。可是没学几天,我就放弃了,我觉得我画的人物、花草、建筑又丑又怪,学画的兴趣渐渐地就插上翅膀而飞了。
所以,直到现在,我也画不好画。
读了《浪花和礁石》我真的明白了,一个人,只要做事不怕难,勇往直前,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够如愿以偿的。今后我一定要像浪花一样,做什么都不放弃,争取成功。
大学生读书笔记参考篇四
假期生活已经结束,老师们除了完成假期的学习任务外,都在积极参加教育局开展的教师读书活动,并且都根据学校要求,完成了关于《做最好的老师》和《把教学目标落实到位——名师优质课堂的效率管理》二书的阅读。现将教师们假期读书活动做一个总结:
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宣传 “读书活动”的精神实质,使每一位教师都切实领会活动目的、要求达到的具体目标。学校召开教师会议,商讨制定活动的计划和具体实施步骤,初步选定阅读的书籍名称和活动的场所地点及各项活动的具体负责人,做到了分工细致,责任明确,便于操作。在制定科学完善的读书活动方案后,召开教师会,宣传活动的内容和要求,明确各项活动和各个环节的具体目标,并对奖惩措施也进行充分的研讨。学校以《武汉名师丛书》为源头,鼓舞教师大量阅读经典使教师素质得到升华,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
为了保障读书活动的正常开展和可持续性延伸发展,我校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措施,每个环节都有相应的制度和奖罚细则,确保活动持续有效地开展,防止“一阵风”刮过的不良倾向。建立学校、教导处、教师三级网络。学校负责整个活动的资料、资金、场所保障;教导处负责组织教师参与、实施;各位教师积极响应,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搞好阅读、研究、讲座、撰写论文等各项工作。有活动制度的约束和指导,使教师普遍感到目标明确、任务具体、做起来易行。
针对教师的教学和教育工作的需要,学校精心挑选了不同种类的书籍,包括一些教育专著、各种教育期刊杂志以及课程标准、专业知识方面的书籍,使教师能够从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功底、了解教改动态,学习新的教育方法、增强教学的本领。在读书的基础上,学校定期组织的读书心得交流和研讨活动,使教师们能够在短时间内学习、解惑。从而使教师们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感受教育大师的风范,领悟素质教育的真谛,整体提高文化知识素养,增强教育管理的水平,对科学研究的认识越来越深入,教学研究的水平逐步提高。
为了真正体现读书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我校将教师读书活动与创建高效课堂,切实减轻学生负担活动紧密结合。在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中切身体会到读书的益处,真切感受教育的激情,汲取成长的力量,提高教学教育的艺术水平,促进教学质量稳步上升。教师读书活动在我校的顺利开展,得益者——教师,受益者——学生,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我们一定要把这项活动持续有效地开展下去,使校园充满书香,成为学习型的校园;使教师热爱读书,成为智慧型教师,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大学生读书笔记参考篇五
三毛是她的笔名,她曾说过:“起初起此名,是因为这个名字不起眼,另一个原因就是说自己写的东西很一般,只值三毛钱。”
“可进可出,若即若离,可爱可惩,可聚而不会散,才是天长地久的一种好朋友。”这是我第一次在杂志上看到的三毛语录。当时一眼就发现了这句话,也深深喜欢上了,同时也对三毛充满了好奇。对于她的作品,也有一种阅读的冲动。她的作品浅显易懂、简单、朴素,但作品却透露着真诚与人世间最奇妙的“爱”。而《我的宝贝》则以幽默、简单的写作特点展现在大家面前。
让我感觉她的为人很朴实,不做作,她的作品亦是如此。以自己的经历,带着情感的文笔,用最真实的作品打动读者的心。
“之所以如此爱悦着这批宝贝,实在是因为当年我与它们结缘的时候,每一样东西来历的背后,多多少少躲藏着一个又一个不同的故事。”我想,这应该是三毛写这本书的原因吧。《我的宝贝》里面有很多古老的,旧的东西的故事,三毛的宝贝几乎呈现在这本书里了。
对于这本书,不仅喜爱里面的宝贝,尤其喜爱她的特点,笔法幽默简单。个人觉得其中‘林妹妹的裙子’就是典型,很幽默,全书唯独这一情节使我印象深刻。可能是因为她让我的思想稍微“跳动”了一下吧。她可能把她所有的情感融入了这一章节中,仿佛是她本人在向我们讲述着这一物品的由来,手舞足蹈的。不带任何修饰,简单朴素,当初是什么样的情感,就以什么样的情感跃动于笔上。
她说父亲嫌她的衣服不够,要她去买。而她却不喜欢那些太挤的裙子。在古董店里发现了这条林妹妹的裙子。她把衣服穿到了欧洲的大街上时,总有人问她裙子的做工。当我看到“如果有人问我哪里可以买到,我就说‘这是中国一位姓林的小姐送的,不好买哦’时,愣了一下,送的?不应该是买的吗?回头重新看了一遍,不禁被她的小幽默逗到。她以幽默的态度,简单的语言诠释了她对这条裙子的喜爱。
个人觉得‘这是中国一位姓林的小姐送的,不好买哦’这是这则故事的亮点,使这则故事顿时生动起来,活泼的氛围中带着一股神秘的色彩。这则故事前半部分都在叙述着作者不喜欢什么样的款式,不喜欢逛衣店,喜欢去旧书店看书。而只有这句话的这一小段中,真实的体现了作者对这一条裙子的喜爱。同时也将林妹妹林黛玉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展现在大家面前。
这是看似简单的一句话,但却让人觉得少了这句话,文章就显得单调了。无法充分体现出这是作者的宝贝,只是简简单单的喜欢,没有到视为宝贝的地步。只是平平淡淡的叙述着这条裙子的来历。但是,增加了这句话,却增加了作者对这条裙子的喜爱,同时也为这条裙子增添了神秘的色彩。这是中国一位姓林的小姐送的。在中国,有多少个姓林的小姐呢?不禁会让人幻想这位姓林的小姐是一个怎样心灵手巧的人呢?会有这么精致的裙子……不仅写出了这条裙子成为宝贝的理由,同时也让人认可了这是件宝贝,它是林妹妹的,它有着历史,它有价值。
虽然只是其中这么一则小故事,但是却体现了三毛写作的特点,简单、朴素却又不失幽默。我想,她的作品之所以会受到欢迎,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她独特的写作特点和加以情感的文章,不做作。写着自己最真实的感受和经历,不将他们扩大化,写得轰轰烈烈,只是用最朴素的语言,最真的情感来创作它们。这也是我喜爱三毛作品的原因。
大学生读书笔记参考篇六
我利用工作闲暇时间读了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肖川的《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一书,认真阅读后,感触颇深。全书分绪论和七个章节,介绍了教师的幸福人生和教师在日常工作中追求的幸福人生,书中有很多意蕴深长的人生哲理。
幸福是人生的主题,只有感到幸福的人生才是阳光和快乐的人生。20xx年8月,我真正踏上了工作岗位,孩子的一句问候,一个电话,一封信,一张卡片,一朵花,一个称赞,无一不给我带来了幸福;家长对我的礼貌,社会对老师的尊重,无一不给我带来幸福。
的主要阵地。教师都有这样的感觉:当一堂课和学生处得和谐时,这堂课就上得非常成功,心情会格外舒畅。可以细细咀嚼品味一番:有时,几十双明亮纯洁的眼睛注视着你,这是他们在听你引导啊!有时,学生们的精妙回答、认真思索、热烈讨论、激动心情、欢喜神情令你欣慰,因为这是你的杰作啊!况且每个教师的课堂教学风格是不一样的,是独一无二的,是任何人都无法代替和复制的。而每天,我们都有这样的课堂。
同时,《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还告诉我们,处于人类社会中知识分子的教师所必须的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学习,不断自我完善,只有读书。读书是教师幸福感的催化剂。客观地说,教师的压力很大、待遇不高,课余适当地发发牢骚、娱乐娱乐也未尝不可,但切莫让它们占去太多的时间,不然的话就会逐渐消磨掉自己的意志、消磨掉自己的幸福感。课余读书让我们增长了知识,开阔了眼界,明晰了哲理,提高了教师的幸福指数。
果偶然机缘做了教师,后来又经过自身努力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事例。我不否认有些人很出色,无论让他做什么都会很优秀,但可以确定的是如果他对教育事业不热爱,是不可能做得出色,不可能有持久的幸福感的。“爱”一直是现代师德的永恒主题,然而“爱”不应只是一个空洞的口号,更应化为实际的行动。
教师的工作虽然烦琐,但又有挑战性,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发展、进步,同时,还要面临着付出与回报不平衡的境况。那么,教师如何实现身心和谐,获得幸福感呢?我觉得要做好以下两点: 首先,教师必须要有淡薄名利的心境。教师本身就是个奉献的职业,为社会发展培养人才,为国家建设做“嫁衣”。如果你老是拿自己和其他高薪职业做比较,肯定会觉得很累、很苦,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倦怠感。教师要多想想和孩子在一起的快乐,想想受到他人的尊重,想想自己人生价值的体现,渐渐地你的心境便会豁然开朗了。所谓幸福感就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感觉,不同于物质的东西。作为一种个体化的感觉,幸福感应该是植根于自身的一种心理感受。如果我们把教书当作一种职业,可以享受课堂带来的亲切感,感知学生目光中的求知欲,体会童心未泯的快乐;如果我们把教育当作一种事业,可以感受学生成才的光荣感,体验教书育人的成就感,实现自我价值的升级。就如同马斯洛的需求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而作为教师的我们就拥有了一种安全的幸福感、一种舒适生活的幸福感、一种自我成就的幸福感。
像作者所说的那样,教师的幸福人生无论是对教师个人,还是对优质教育,都有着积极地重要的意义,教师的专业成长有助于教师幸福人生的营造,让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在快乐中教育,在幸福中教育吧!
大学生读书笔记参考篇七
《神秘岛》是一本充满智慧、毅力勇气、友爱的户外生存经典,这本书让我彻底明白了科学、智慧的重要性。
事情发生在美国南北战争的时期,五个被困的北军俘虏乘坐气球逃离里士满,在中途遭受到了风暴的袭击,被抛到太平洋上的一个无人的荒岛上。工程师为了救大家,自己从气球上跳下,减轻气球重量,让气球重新飞起。大家到处找工程师,因为工程师是他们的主心,他拥有着许多学问。等好不容易找到工程师,最后一根火柴燃起的火焰又被一场大风暴刮灭了。工程师史密斯醒来后知道没有了火,看着外面晴朗的天空,很有把握地说:“我们一定能生火的。”负责狩猎的人们直奔树林深处。
不久他们发现了一棵结满松仁的南欧松,还打到一只像猪一样的水豚。当他们回“家”时,都惊讶地发现:一缕轻烟正从岩石上袅袅升起。没过多久,三位猎手就到了“家”,潘德洛夫拎着水豚,愣在那儿。眼前是一堆熊熊燃烧的大火,史密斯和史佩莱正站在火堆旁边。“火,是谁生的火!恰好能把这只水豚烤的烂熟!”“是太阳!”水手们都惊讶得说不出话来。“你有放大镜?”赫伯特好奇地问道。“是我自己做了一个。”史密斯回答。
说着,史密斯和记者把那个简易的`放大镜拿出来给大家看。史密斯和记者分别从手表上取下一块玻璃,再把两片玻璃夹在一起,边上用泥粘住,中间灌满水,这样就是一个放大镜了。太阳光通过它聚在很干燥的地衣上,地衣就燃烧起来。水手佩服得五体投地,在他眼里,史密斯先生简直就是神仙下凡。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许不能明白科学、智慧的重要性,但一旦在这种危急的时刻,这些看起来并不重要的科学知识却能起大的作用。如:发生自然灾害或人为灾害时,着火时,我们应该合理怎么逃出困境;地震时,我们应该怎样保护自己不受伤害,如何保存体力,辨认救援人员的行迹并呼救。这些需要科学,但如何将科学适当改良、改换成不同的材料但有着相同的作用这就要靠智慧了。
读了《神秘岛》后,我彻底明白了科学、智慧都是能在出其不意的情况下起到巨大的作用的,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有的看似无用的东西也不能舍弃。
大学生读书笔记参考篇八
有些人生来是要改变世界,大多数人生来则只是在改善生活。
不过改变一个人和改变一个世界本质上并没有多大的.差异,只是使力的方向和着重点不一样。
我们不能改变世界,但自己可以尝试做一点事情。
当一个人有了由内至外真实的变化之后,他所看待这个世界的方式也会变得不一样。
就像老渔夫本可以什么都不做,然后心平气和的躺在床上。
可是与在危机四伏的大海中孤军奋战之后换来的心平气和的躺在床上,不会是同一种心态。
如果大海就是我们所处的外部世界,我们行驶自己的小船探索更多的可能,周遭未知的漩涡风暴让我们战战兢兢,接二连三游来的鲨鱼让我们感受到处境的严峻和艰难。
还有与我们携手同行需要去守护的“伴侣”。
它可以是某一个人、某一样品质或者某个物件,反正于自己而言意义非常的所在,她是你的软肋,她也是你坚实的盔甲。
我们寄身于一叶扁舟深刻地体会到何谓沧海一粟、所拥有的一隅之所是何等的渺小。
我们感慨自身力量的微弱,可是这一切并不影响我们依然引亢高歌、 依旧仰望星空。
生活不会总是如己所愿,更多的时候都是事与愿违,可是始终要去相信一点什么,更有一些什么总值得去捍卫守护。
虽说人生有很多事情都可能徒劳无功,但绝不会一无所获。
‘求不得’是生命中的一种常态,如果想要什么只要努力争取了就能得到,那生活未免太过容易。
要承认很多人就是会一事无成,很多时候的努力不总是有回报。
不过我们的所做所为不是追求那虚无缥缈的人生意义,也没想着能留得身前身后名,可是却可以让自己生命中添上几分颜色,让自己活得愈发闪亮。
我们也可以让自己那一方小天地也活色生香起来不是吗?
我们对抗不了整个世界,可人只能跟自己比不是吗?
我们对抗的并不是那片海,我们对抗的是自己。
大学生读书笔记参考篇九
(一)测量及其要素
(二)测验
(三)评价
课堂教学评价是与课堂教学有关的测量与评价的总称,它是指为促进学生学习、改善教师教学而实施的,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与结果、教师的教学所进行的测量和评价。
(一) 目标理论
泰勒的行为目标模式 布卢姆的目标分类模式
(二) 多元智力理论
(三) 替代性评价
运用真实的生活或模拟的评价练习来引发最初的反应,由高水平评定者按照一定标准进行直接的观察、评判,其形式主要包括建构式反应题、书面报告、作文、演说、实验、操作、资料收集、作品展示等。
(四) 有效教学的理论
伯利纳总结的有效的教学行为有:(1)教师建设性地对学生的情绪和态度作出公开的言语或非言语的反应。(2)教师给学生某种指导或警告,并且说到做到。(3)教师对所教的学科充满信心,并显示出对此学科的驾驭能力。 (4)教师检查学生的学习进度,并根据检查结果调整自己的教学工作。(5)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表现出一种积极的、令人愉快的、乐观的态度和情绪。(6)教师能够充分有效地利用课堂上出现的迹象预测意外事件。(7)教师鼓励学生认真做好课堂作业,并对学生课堂作业负责。
1.多维性原则:指的是在课堂教学评价中,应该从多种角度、运用多种方法对课堂教学的过程和课堂教学的结果进行评价。(内容、主体及方法的多维性)
2.过程性原则:指的是改变以往评价中过分重视总结性评价的倾向,要把评价对象当前的善与其发展变化的过程联系起来,由一次性评价改变为多次性评价。三个基本特征:a是把全部有价值的教育教学活动都纳入评价的范围。b在方法论上,量化研究与质性评价相结合。c本质上受“实践理性”的支配。
3.真实性原则
4.发展性原则
1.课堂教学评价与教学过程
教学前评价:确定学生的学习准备情况。内容限定在必备的基本的知识和技能上。
教学过程中的评价:监测学习进步、检测学习中的错误,为学生和教师提供反馈。对于在形成性评价中持续出现困难的学生,必须采用诊断性评价来确定问题之所在,从而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最有价值的建议。
教学结束时的评价:总结性评价。
2. 课堂教学评价与师生的发展。
课堂教学评价能反映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能力。课堂教学评价能够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发展。
分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个领域。
(一) 认知领域的目标。从低到高分为六级
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
(二) 情感领域的目标。从低到高分为五级
接受,反应,价值化,组织,价值与价值体系的性格化
(三) 动作技能领域的目标。有七级
知觉,定向,有指导的反应,机械动作,复杂的外显反应,适应,创新。
(四) 对认知领域目标的修订
安德森的二维结构:知识和认知过程。
1. 知识维度分类: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元认知知识
2. 认知过程维度分类: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
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和态度。
(一) 言语信息的学习。“是什么”。言语信息学习的内部条件中最重要的是学生的先备知识。学生要先学会概念,然后才能学习规则,有了概念和规则作基础,才能进一步学习有组织的复杂知识。
(二) 智慧技能的学习。“怎么做”。辨别——形成概念——规则——高级规则。
辩别学习的外在条件包括两项:1.对正确反应在,立即给予适度的强化2.让正确的反应多加几次练习,以避免遗忘。
具体概念学习的内在条件是学习者的辨别能力,其外在学习条件是由教师提供具体事物让学生去按属性进行辨别。
定义性概念学习的内在条件是在给予概念的定义之前,学生必须了解定义所涉及的语言信息的含义,其外在学习条件是教师提供具体活动作为示范,使抽象的定义性概念与某项具体活动相联系,从而得以理解。
问题解决学习的外在条件是教师在提出问题时,必须针对学生对问题的理解程度,给予适度的解释说明,使学生的先备知识与问题情境相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