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设计特等奖篇一
1、通过自学,大体理解诗意;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并能默写。
3、使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体会作者对雄伟自然的赞美之情。
4、感受诗句的优美,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感。
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感情。
一、知诗人,解诗题。
1、直接揭题:浪淘沙
2、理解诗题,学生结合课前预习自由说说。
(1)浪淘沙:唐教坊曲名。创自刘禹锡、白居易,其形式为七言绝句。后又用为词牌名。
(2)浪淘:波浪淘洗。
3、了解诗人。
学生交流有关刘禹锡的资料,教师相机引导学生背背积累的刘禹锡的诗,并适时提示学生注意作者与当地的关系,了解当时的创作背景。
刘禹锡(772-842),唐代诗人,字梦得,洛阳(今河南洛阳)人。是柳宗元的好友,人称刘柳,因参与永贞革新而被流放,性格豪迈,决不向恶势力低头。他的诗也写得很有豪气,白居易因而称他“诗豪”。他的七律和七绝都有许多名篇,而用民歌体裁来写七绝更是他引人注目的特点,为唐诗中别具一格之作。
二、读通读顺。
浪淘沙刘禹锡
三、抓字眼,明诗意。
1、初读,理解词义。
浪淘沙:唐教坊曲名。创自刘禹锡、白居易,其形式为七言绝句。后又用为词牌名。
九曲:自古相传黄河有九道弯。形容弯弯曲曲的地方很多。
浪淘:波浪淘洗。
簸:掀翻。
牵牛织女:银河系的两个星座名。自古相传,织女为天上仙女,下凡到人间,和牛郎结为夫妇。后西王母召回织女,牛郎追上天,西王母罚他们隔河相望,只准每年七月七日的夜晚相会一次。
2、再读,理解诗意。
想一想,为什么这么读?查字典,联系上下文解决。
(1)——理解第一、二句。(事物的形状、状态。)借助简笔画理解。
(2)——理解第三、四句。
(景物的雄伟壮观,作者的夸张方法。)引导学生联想进行理解。
(3)——学生连起来说说诗意。万里黄河弯弯曲曲挟带着泥沙,波涛滚滚如巨风掀簸来自天涯。现在可以沿着黄河直上银河去,我们一起去寻访牛郎织女的家。借用图片理解。
3、品读,深化理解。
名句赏析——“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1)读读诗句,想想意思,是否有新的疑问发生?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2)引导学生释疑,在此过程中体会诗人内心的豁达与豪迈。
三、想意境,熟读成诵。
四、品用词,练语感。
(一)品评“上”字
1、诗的每个字都要经过仔细推敲,你知道诗中哪个字作者反复推敲才决定用它的吗?
2、猜猜他曾用过哪些字?(到、过、去、……)
把这些字填进去读读,与“上”字比一比,“上”字好在什么地方?
小结:是啊!一个“上”字,引发了我们学生多少联想
(二)尝试推敲。
现在,老师让你们也来当一回小诗人,推敲推敲,琢磨琢磨,该用哪个字合适?并说说为什么。
1、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客船。(来、去、到、见、……)
2、风乍起,吹一池春水。(动、皱、翻、起)
五、自主小结,自主作业。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引导学生从多方面进行总结)
2、你认为这堂课应做什么作业。(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特出息行巩固或延伸,如配乐诗朗诵,画画情境图,改写散文或现代小诗等等)
3、在下面这幅画上,誊写古诗。看看谁的“古诗配画”最美。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设计特等奖篇二
课前准备:
古诗对对碰游戏:可以学着诗人的样子摇头晃脑地去吟诵,看谁最有感觉。
1、配乐陆续出示不同的西湖风景图,感受美
师:让我们来欣赏一组美丽的图片。
你们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
2、出示罗曼罗兰的话:这个世界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1)指名读
(2)谈感受
师:能用你自己的话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吗?
(3)齐读
3、师:宋代大诗人苏轼,他就有一双会发现美的眼睛,当年他游览西湖时,就被他的美所深深打动,不禁饮酒作诗,写下了这首我们很熟悉的诗。
4、出示古诗,学生跟读
5、喜欢这首诗吗?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进西湖,细细去品位这首诗,我们会发现更多的美。
1、自由读
师:自己先练练,争取把字音读得更准确,并注意诗的节奏。
2、反馈读
(1)四人开火车纠音
(预设没读好:请你再读读这句话,并注意这个词。)
(2)这首诗有两个词特别难度,再试试:“潋滟”、“浓妆淡抹”
(潋滟:回到诗句中再读读。)
(3)谁能把整首诗连起来读读
评:你不仅读准了字音,还读出了节奏
(4)齐读
咱们学着他的样子一起读一读
3、解诗题:古诗写到这儿,现在你们知道了苏轼是在什么情况下写下这首诗的吗?
(1)指名说
(2)还有呢——“饮”。饮就是喝酒呢
(3)指名读、齐读
1、师:有味道吗?还想读吗?那就再去读读吧。一边读一边想象,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一幅画面。
2、把你的感受和同桌进行交流。
3、反馈:谁来把你的感受和全班进行交流。老师告诉你一个小秘密,要想把你的话说得更好,你可以看看注释。
4、学习:水光潋滟晴方好
指明说。(谁还有补充)
(1)体会得这么好,你是从诗中的哪个词体会到的?读
(2)让我们去晴天的西湖去看看吧。(出示阳光下的西湖图片)
(3)如果这时你就置身其中,你最想说什么?
(4)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吧。自己先练练
(5)指导朗读。
师:你把你的理解读出来了,潋滟这个词读得真好。(点:潋滟)
师:读得真好,晴天的西湖就是这么美。(点:晴)
师小结:看,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波荡漾,波光闪闪,多么光彩夺目呀。
(4)真是——水光潋滟晴方好
5、学习:山色空蒙雨亦晴
过渡:正当我们陶醉其中时,天空忽然飘起了蒙蒙细雨。现在让我们闭上眼睛,你的脑海里又出现了怎样的画面。(配乐遐想)
(1)指名说。
(2)你讲得这么好,你是从哪个词读懂的——山色空蒙
(3)带着这种感觉读读这句诗。
(4)这份奇妙的`美只有在雨天才会出现。(看课件)
(5)指名读——师范读——齐读
齐读1、2句,引读3、4句。
7、学习3、4句
(1)同桌练练这句话,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指名说、指名读
(2)西施什么美?
(3)师补充,在人杰地灵的江浙一带,出现过像西施这样的美女(出世图)淡妆时犹如出水芙蓉,浓抹时更是风姿卓越。无论是淡妆还是浓抹都让我们感受到她独特的美。正所谓——淡装浓抹总相宜。
(4)指名读3、4句
(5)那么西湖呢?(那么西湖呢?联系前两句说说看)。
指名读——齐读
8、齐读3、4句
师:不同的天气有不同的美,正如西施,无论是淡妆还是浓抹都是那么美不胜收啊!
师:西湖的这份美让苏轼陶醉其中,心驰神往。
9、齐读古诗
师:苏轼用眼睛发现了美,用心灵感受了美,更用这首流芳千古的名诗记录了美
师:这份美令古今中外多少游人为之沉醉,流连往返哪。
10、齐背古诗。让我们再一次把这首诗美美地背诵出来吧。
11、你还知道哪些描写西湖美景的古诗。
(1)指名说
(2)出示《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六月二十七望湖楼醉书》
自由读,说说都是西湖什么时候的美景
(3)指名说,读诗句。
(4)联系《饮湖上初晴后》时的西湖风光。对比彼此间的不同。
齐读古诗
评价:夏天的西湖就是这般色彩艳丽,风光无限啊。
雷雨中的西湖是这样的气势磅礴,别具风味。
(5)面对这样的西湖,诗人不禁感叹——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2、师小结:西湖不仅拥有迷人的风光,它还有着悠久的文化和许许多多动人的传说故事呢,你想知道吗?课后去找找吧。
文档为doc格式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设计特等奖篇三
1、学习生字,理解诗句
2、体会情感,有感情朗读诗句,背诵诗句
3、感受诗中美景
一、导入
1、学生背诵《游园不值》
师:我们上节课学了《游园不值》,这首诗写的是(春天的景色),现在我们来看看夏天在诗人的的眼里是怎样的?(读全诗)
二、学习新课
1、解决生字(学生自己解决)
潋滟:与水有关,所以是三点水。亦:也。西子:西施。相宜:合适。
2、介绍作者
3、师:生字、词你们都懂了,现在自己试着用自己的话把这首诗的意思说一下,然后小组之间互相说。
4、举手发言(大概意思:天晴的时候,湖中波光粼粼,很美丽;下雨的时候水雾迷茫,山色奇妙。我要把西湖比作西施了,不管是淡妆还是浓抹都很合适。)
5、引导学生理解题目(饮:喝酒。湖:西湖。初晴后雨:雨过天晴)
雨过天晴在西湖上喝酒(看到的景色)
6、师:这首诗是写(作者雨过天晴在西湖上喝酒看到的景色),这四句诗都写了西湖的美景(学生纠正:不是)
师:同学们怎么说不是呢?
(前两句是写景色,后两句不是)
(后两句诗写了拿西湖来比作西施了,不管是淡妆还是浓抹都很合适。西湖的景色很美,西施也很美。)
(通过发挥自己的想象,并且比喻恰当)
这样想象和比喻,西湖就(显得更美了)
师:西湖就显得更美了,那现在同学们自己想象西湖的美,这么美的景色,我们一起来体验。(学生根据自己想象的美来读诗句,体验美。老师指导和范读。)
7、背诵全诗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设计特等奖篇四
1.学习古诗《饮湖上初晴后雨》《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理解诗句,体会诗歌描写的意境。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1.理解诗句,体会诗歌描写的意境。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比较古诗《饮湖上初晴后雨》《晓处净慈寺送林子方》这两首诗同一景物的不同描写。
(一)导入新课
(二)回忆学法
谁还记得我们是怎样学习第一首诗的?
小结板书:
1.结合注释自读自悟(什么景象?)
2.质疑、讨论和交流
3.反复吟诵,
4.看图想象,绘画创作。
(三)学习新课
1.我们已有了学诗的经验,下面请同学们自学后两首诗。
出示自学提示:
(1)同是描写夏天的景色,苏轼笔下的夏天和杨万里笔下的夏天一样吗?请你从内容和写法上比较着来阅读。(在诗中画批)
(2)观察图画(或播放课件)想一想诗人描写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2.小组内讨论,教师巡视。
3.在全班交流,教师适时点拨:古诗《饮湖上初晴后雨》是先叙后议,写西湖晴雨天气;《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是先议后叙,写了满湖荷花荷叶;但都抒发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赞叹热爱之情。
4.朗读诗句,展开想象。(教师可播放课件,学生吟诵)
5.指名吟诵,背诵。
(四)激情创作
请同学们任选一首你喜欢的描写夏天的诗,把诗中的景象画下来。
(五)作业
1.默写三首古诗。
2.完成自己创作的画。
附:板书
古诗《饮湖上初晴后雨》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苏轼)
(杨万里)
西湖晴雨天气
满湖荷花荷叶
学法:
自读自悟,质疑,讨论交流,
反复吟诵,想象,绘画创作。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设计特等奖篇五
1、西湖风景图片。
2、古诗课件。
一、情境引入。
播放投影片
2、宋代著名诗人苏轼在号称"人间天堂的杭州做官,陶醉于江南山水,写了大量的江南山水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其中的一首,被认为是描写西湖的绝唱《饮湖上初晴后雨》诗中赞美了西湖的美丽景色。
(用直观的图片展示西湖的迷人风光,创设情境引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初读古诗、质疑问难。
1、看多媒体演示,听范读。
2、自由读诗,读通读顺。
3、指名试读。
4、读了古诗你有哪些不懂的地方?你还想了解什么?
(自读古诗,初步感知,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培养问题意识)
三、自主探究、汇报交流。
1、借助多媒体课件,自主探究,同桌交流。
(利用多媒体课件提供的信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2、集体交流。
(1)通过自学,你弄懂了什么?
(2)讨论交流:你喜欢哪句诗的描写?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西湖的水光、山色、忽晴、忽雨的奇丽多变的景象,以及体会把西湖比作佳人的贴切生动)
四、再读感悟、情感升华。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古诗。
2、听范读,欣赏演示的景色。
3、边读边想象,体验诗人的感情。
4、试着背诵古诗。
(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使情感得到升华)
五、拓展练习。
1、如果让你们用自己的方式来赞美西湖,你想怎样做?
2、出示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其一,学生自读。
(多种方式赞美西湖,体现学科整合)
六、教师总结。
苏轼在这首中把西湖在不同天气里所呈现出来的美丽景色,与西施淡妆浓抹总相宜的神韵相提并论,出人意外又贴切生动,天生丽质是她们共同的特点,比喻巧妙自然,西湖也由此而得到了"西子湖"的美称。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设计特等奖篇六
1、西湖风景图片。
2、古诗课件。
一、情境引入
播放投影片
2、宋代著名诗人苏轼在号称"人间天堂的杭州做官,陶醉于江南山水,写了大量的江南山水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其中的一首,被认为是描写西湖的绝唱《饮湖上初晴后雨》诗中赞美了西湖的美丽景色。
(用直观的图片展示西湖的迷人风光,创设情境引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初读古诗质疑问难
1、看多媒体演示,听范读。
2、自由读诗,读通读顺。
3、指名试读。
4、读了古诗你有哪些不懂的地方?你还想了解什么?
(自读古诗,初步感知,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培养问题意识)
三、自主探究汇报交流
1、借助多媒体课件,自主探究,同桌交流。
(利用多媒体课件提供的信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2、集体交流。
(1)通过自学,你弄懂了什么?
(2)讨论交流:你喜欢哪句诗的描写?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西湖的水光、山色、忽晴、忽雨的'奇丽多变的景象,以及体会把西湖比作佳人的贴切生动)
四、再读感悟情感升华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古诗。
2、听范读,欣赏演示的景色。
3、边读边想象,体验诗人的感情。
4、试着背诵古诗。
(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使情感得到升华)
五、拓展练习
1、如果让你们用自己的方式来赞美西湖,你想怎样做?
2、出示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其一,学生自读。
(多种方式赞美西湖,体现学科整合)
六、教师总结
苏轼在这首中把西湖在不同天气里所呈现出来的美丽景色,与西施淡妆浓抹总相宜的神韵相提并论,出人意外又贴切生动,天生丽质是她们共同的特点,比喻巧妙自然,西湖也由此而得到了"西子湖"的美称。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设计特等奖篇七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2、理解古诗的意思,感受诗的意境,想象诗句描写的画面,体会诗人的感情。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2、想象诗句描写的画面,体会诗人的感情。
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搜集相关的资料。
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人们常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在杭州,最有名的景点要数西湖了。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去过西湖吗?今天,老师把西湖请进了咱们的教室,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播放课件:《动人的西湖》)
旁白:西湖的美景,晨昏各异,四时不同。这儿夏天的荷花很有名。雪后的西湖是否别有一番风味呢?雨中的西湖又增添了几分诗意!
西湖美吗?是啊!西湖以其秀美的景色,吸引了无数游客。从古至今,有无数文人雅士在此留下了他们的笔墨。宋代大诗人苏轼就在这儿留下了他的传世佳作——《饮湖上初晴后雨》。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板书课题:《饮湖上初晴后雨》)从诗题中你读懂了什么?(在西湖上饮酒,开始是天晴,后来下雨了。)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呢?(苏轼)你了解苏轼吗?(生答。师补充:苏轼曾在西湖的所在地杭州当通判,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当杭州市的市长。他在此为官期间,关心人民的生活,为百姓做了许多好事,深受百姓爱戴。苏轼曾无数次在西湖漫步,他对西湖有着非常深厚的感情。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大诗人苏轼,一同去领略西湖的美景吧!)
二、初读感知:
1 、自读课文两遍,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 、检查读书效果。
3 、师范读古诗。
4 、根据出示的诗歌朗读节奏提示,生齐读诗歌。
5、针对诗歌,学生质疑,师相机板书。
三、精读诗歌:
1、学习诗歌的第一句。(课件出示第一句)
(1)诗句中哪个字提示了我们天气?
(“晴”)
(2)诗人告诉我们晴天的西湖是什么样的?
(“水光潋滟”)(板书:水光潋滟)
(3)课件出示:晴天的西湖图片。
创设情境:瞧!这就是晴天的西湖!在万里晴空下,宝塔掩映在青山之中,微风徐徐吹来,亲切地抚摸着游人的脸庞,灿烂的阳光洒在宽阔的湖面上,湖面“水光潋滟”。
(4)你读懂“潋滟”了吗?
(波光闪动的样子。)(课件出示)
(5)你还能用其它的词来形容水光潋滟的湖面吗?
(波光闪闪、波光粼粼、银光闪闪)
(6)诗句导读。
晴天的西湖里仿佛满是金子,刺得人连眼睛都睁不开了。(带着理解读第一句)。
(随风飘动的柳条、开得正艳的桃花、欢唱的鸟儿、鱼儿在水中嬉戏、人们在湖中荡舟……)
(8)看到如此美丽动人的西湖,你感觉诗人此刻的心情如何呢?(带着体会个别读,全班读。)
一个“好”字道出了西湖的'美!(板书:好)
2、学习诗歌的第二句。
(过渡:晴天的西湖真美!看着眼前的美景,诗人有些陶醉了。看着看着,不知不觉,湖面上悄悄下起雨来,眼前的西湖已是另外一番景象。)(播放课件:雨中的西湖图片。)
(1)冥想:闭上双眼,在雨声中尽情想象,雨中的西湖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播放音乐:《雨中西湖》。)
(2)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景象?
(3)诗人苏轼看到了什么景象?(课件出示:第二句)
(“山色空濛”)(板书:山色空濛)
(播放课件:雨后的西湖图片。)创设情境:雨后的青山,升起了一团团白色的云雾。它们如轻纱一般,随风飘动,若有若无。此时的青山如仙境一般,所以诗人说——(引读第二句。)
(4)你读懂“空濛”了吗?
(云雾迷茫的样子。)(课件出示)
(5)如此美丽的景色,诗人用了一个什么字来概括雨中西湖的特点?
(板书:奇)
(6)带着理解读诗歌的一、二句。
3、学习古诗的三、四句。
(过渡:西湖时晴时雨的美景让诗人的心都醉了,他触景生情,发出了这样的感慨——齐读三四句。)(课件出示:诗歌三、四句。)
(1)你从三、四句中了解到了什么?
(2)你了解“西子”吗?
(春秋时期越国的美女,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3)西施有多美呢?(齐读第四句。)
(不管是化淡妆还是浓妆,不管什么时候,西施都很美。)
(4)想见一见西施吗?(课件出示:西施图片。)
(5)诗人为何会把西湖比作“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施呢?
(6)导读:西湖之美,何止晴天雨天,一年的春夏秋冬四季,一日的清晨黄昏,景色各异,美不胜收,所以,诗人发出了这样的感慨——齐读三、四句。(板书:淡妆浓抹总相宜)正因为这个美丽的比喻,西湖从此又有了西子湖的美称。(板书:西子湖)
读到这里,你可以把整首诗的意思说出来了吗?
5、带着体会读诗。
6、指名读诗,配乐齐读诗歌。
7、齐背诗歌。
四、拓展延伸:
1、赏析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1)诗人描绘了什么时候的西湖?
(2)你仿佛看到了哪些美景?
2、积累这首诗歌。
五、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跟随大诗人苏轼游览了人间天堂——西湖。其实,苏轼不光是一位大诗人,他还是一位杰出的词人、书画家。你想和他走得更近一些吗?请课外搜集苏轼的作品读一读,老师相信,你会有不小的收获的。
【板书设计】:
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 (好)
西子湖 淡妆浓抹总相宜
山色空濛 (奇)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设计特等奖篇八
1、学习生字,理解诗句。
2、体会情感,有感情朗读诗句,背诵诗句。
3、感受诗中美景。
学生背诵《游园不值》
1、解决生字(学生自己解决)
潋滟:与水有关,所以是三点水。亦:也。西子:西施。相宜:合适。
2、介绍作者。
3、师:生字、词你们都懂了,现在自己试着用自己的话把这首诗的意思说一下,然后小组之间互相说。
4、举手发言(大概意思:天晴的时候,湖中波光粼粼,很美丽;下雨的时候水雾迷茫,山色奇妙。我要把西湖比作西施了,不管是淡妆还是浓抹都很合适。)
5、引导学生理解题目(饮:喝酒。湖:西湖。初晴后雨:雨过天晴)
雨过天晴在西湖上喝酒(看到的景色)
6、师:这首诗是写(作者雨过天晴在西湖上喝酒看到的景色),这四句诗都写了西湖的美景(学生纠正:不是)
师:同学们怎么说不是呢?
(前两句是写景色,后两句不是)
(后两句诗写了拿西湖来比作西施了,不管是淡妆还是浓抹都很合适。西湖的景色很美,西施也很美。)
(通过发挥自己的想象,并且比喻恰当)
这样想象和比喻,西湖就(显得更美了)
师:西湖就显得更美了,那现在同学们自己想象西湖的美,这么美的景色,我们一起来体验。(学生根据自己想象的“美”来读诗句,体验美。老师指导和范读。)
自由背诵然后检查
《饮湖上初晴后雨》这首诗是写西湖的景色,作者通过大胆的想象,用西施来比喻西湖,增添了西湖的美丽和奇妙。学习这首诗,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读来体验作者的感情,通过对诗中“美”的理解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美”用读的形式表达出来。
在理解古诗的字、词时,我几乎把诗中所有的字、词都拿来和学生分析了,在学生理解字词的基础上,很快就领会诗句的意思了。学生懂得诗句的意思后,就让他们讨论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然后一起分析,最后通过对作者感情的理解,有感情朗读这首诗,体验这首诗中的“美”。在理解题目时,我用提出质疑的办法,来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加深了学生的印象。
我觉得我再让学生体会作者感情和体验诗中的“美”之一环节做得不好,我只是通过让学生思考和提问的方式]还解决这一问题;而学生体验的机会就少,主要是听我讲和听其他学生讲,很多同学都没有自己感受到,只懂得有这么一回事。所以他们读诗句时,没有融入感情。如果能让学生多读几遍写景物的诗句,让学生自己在读中体验诗句的“美”和领悟作者的感情,然后再有感情朗读全诗,效果会更好。
这篇课文事故时,学生读的机会较多,有较多的表现机会,课堂气氛较活跃,整个效果比较好。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设计特等奖篇九
1、学习生字,理解诗句
2、体会情感,有感情朗读诗句,背诵诗句
3、感受诗中美景
一、导入。
1、学生背诵《游园不值》
师:我们上节课学了《游园不值》,这首诗写的是(春天的景色),现在我们来看看夏天在诗人的的眼里是怎样的?(读全诗)
二、学习新课。
1、解决生字。(学生自己解决)
潋滟:与水有关,所以是三点水。亦:也。西子:西施。相宜:合适。
2、介绍作者。
3、师:生字、词你们都懂了,现在自己试着用自己的话把这首诗的意思说一下,然后小组之间互相说。
4、举手发言(大概意思:天晴的时候,湖中波光粼粼,很美丽;下雨的时候水雾迷茫,山色奇妙。我要把西湖比作西施了,不管是淡妆还是浓抹都很合适。)
5、引导学生理解题目(饮:喝酒。湖:西湖。初晴后雨:雨过天晴)
雨过天晴在西湖上喝酒(看到的景色)
6、师:这首诗是写(作者雨过天晴在西湖上喝酒看到的景色),这四句诗都写了西湖的美景(学生纠正:不是)
师:同学们怎么说不是呢?
(前两句是写景色,后两句不是)
(后两句诗写了拿西湖来比作西施了,不管是淡妆还是浓抹都很合适。西湖的景色很美,西施也很美。)
(通过发挥自己的想象,并且比喻恰当)
这样想象和比喻,西湖就(显得更美了)
师:西湖就显得更美了,那现在同学们自己想象西湖的美,这么美的景色,我们一起来体验。(学生根据自己想象的美来读诗句,体验美。老师指导和范读。)
7、背诵全诗。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设计特等奖篇十
课前准备:1、西湖风景图片。2、古诗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一、情境引入
播放投影片
2、宋代著名诗人苏轼在号称“人间天堂的杭州做官,陶醉于江南山水,写了大量的江南山水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其中的一首,被认为是描写西湖的绝唱《饮湖上初晴后雨》诗中赞美了西湖的美丽景色。
(用直观的图片展示西湖的迷人风光,创设情境引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初读古诗质疑问难
1、看多媒体演示,听范读。
2、自由读诗,读通读顺。
3、指名试读。
4、读了古诗你有哪些不懂的地方?你还想了解什么?
(自读古诗,初步感知,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培养问题意识)
三、自主探究汇报交流
1、借助多媒体课件,自主探究,同桌交流。
(利用多媒体课件提供的信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2、集体交流。
(1)通过自学,你弄懂了什么?
(2)讨论交流:你喜欢哪句诗的描写?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西湖的水光、山色、忽晴、忽雨的奇丽多变的景象,以及体会把西湖比作佳人的贴切生动)
四、再读感悟情感升华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古诗。
2、听范读,欣赏演示的景色。
3、边读边想象,体验诗人的感情。
4、试着背诵古诗。
(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使情感得到升华)
五、拓展练习
1、如果让你们用自己的方式来赞美西湖,你想怎样做?
2、出示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其一,学生自读。
(多种方式赞美西湖,体现学科整合)
六、教师总结
苏轼在这首中把西湖在不同天气里所呈现出来的美丽景色,与西施淡妆浓抹总相宜的神韵相提并论,出人意外又贴切生动,天生丽质是她们共同的特点,比喻巧妙自然,西湖也由此而得到了”西子湖“的美称。